时间:2022-11-30 12:23:39
导语:在旅游管理专业介绍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旅游产业的全球化和多元化发展趋向,致使报考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多,但随着旅游行业的专业化规模发展,对从事职业岗位人员的技能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学校在培育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技能时,应该朝着应用型人才培养,让学生能自如的胜任旅游行业的各个岗位,在提升学校就业率的同时,也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
一、旅游管理专业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一)地方导游
地方导游的岗位职责主要是妥善安排当地旅游团的旅游活动,认真贯彻落实旅游团在当地风景旅游区食、住、接送和娱乐服务,地方导游必须与其他管理人员达成一致,做好旅游团的各项借贷工作。其次,地方导游必须熟知当地的旅游资源,便于向游客解读景点的背景传闻并及时回答游客的疑问[1]。此外,旅游在旅游过程中,安全问题是地方导游职责范围内的首要问题,为了保护游客安全,地方导游必须在旅游途中,时刻提醒游客的人身、财务安全,做好安全防范措施,一旦出现游客失踪或者物品遗失,及时与当地警察联系,并积极配合警察的侦查工作,将游客损失降到最低。
(二)全陪导游
根据旅游计划安排,全陪导游负责监督各个接待单位的执行情况以及接待质量以及旅游过程中,各个地区接待社的联络。其次,全陪导游同地方导游一样也要对游客的人身安全、财务安全、日常出行和住宿负责。但与地方导游不同的是,全陪导游,还应承担起旅游市场调研的责任,为进一步旅游产品的设计开发以及开拓市场的战略部署做好前期准备。
(三)国际领队
国际领队不同于普通的导游,他主要负责海外客源的旅游服务。基于此,国际领队必须具备过硬的外语知识,最好熟知多门外语方便和不同国家游客之间的沟通协调工作。国际领队一般负责国外的旅游任务,在出发前除了给旅游团介绍旅游国家的风景习俗之外,还需要提醒游客检查好护照、身份证等重要证件,避免其遗失在家中耽误旅游行程。
另外,国家领队需要安排好旅游团得到旅游计划,组织好当地的旅游活动,时刻关注游客的人身安全和物品安全。若是,旅行中出现游客身体不适或者天气因素干扰旅行计划,国际领队必须适时做好旅游计划调整,组织好旅游活动。对游客日常生活的关心,维护旅游团内部的团结,调动好游客的积极性,是国际领队的重要职责,也是旅游活动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32。
最后,国际领队负责的多半是国外的旅行任务,因此在国外旅游风俗交涉上,一定要游客明白,避免因风俗习惯不同造成的矛盾纠纷。
二、旅游管理专业职业岗位典型工作的能力培养
(一)旅游管理专业职业岗位典型的课程学习
旅游管理专业职业岗位典型工作的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一步步的知识经验积累而来的,因此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无论从事哪个职业领域方向,都必须加强对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学习,从导游基础着手,对导游法规、导游英语、旅游服务礼仪、旅游心理学和旅游管理学等专业课程、选秀课程进行深入化的学习。此外,根据旅游管理专业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要求不同,其所具备的理论知识也有很大的差距,对此,应鼓励学生课外多多涉猎旅游管理专业相关的知识,多了解各个国家的文化、风俗、地域地貌。
(二)旅游管理专业职业岗位典型工作的技能学习
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实践技能才是决定其是否符合旅游管理专业职业岗位典型工作的能力的评判标准[3]。对此,旅游管理专业的授课教师应增强与校外企业的练习,借助学生在外实践的机会,提升学生的旅游管理技能,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社会经验。与此同时,聘请旅行社的管理人员对学生的旅游管理技能进行培训,纠正其不当的管理行为,为学生今后在旅游管理方面的工作提供宝贵的实习经验。
三、结语
关键词:旅游专业英语;旅游管理;乱象;旅游管理规范
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丰富的人文、自然景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文历史、世界遗产、民族风情、山水名胜等得天独厚的条件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爱好者,旅游业已成为我国主要的支柱产业之一。这既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结果,也是中国崛起带来的效应,凸显了我国作为东方大国应有的魅力。
随着国家旅游大发展的深入和繁荣,旅游管理专业应运而生,涉外导游已成为我国急需的人才。目前,专业旅游英语人才日益走俏,就业空间在日益扩展,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其就业领域包括:高校教学科研单位;旅游公司或国际旅行社;旅游景区/景点、旅游饭店、旅游度假村;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会展中心、各类涉外企事业单位、商业公司、涉外旅游产品贸易或推介等行业。
随着我国旅游事业的大发展和旅游市场旅游英语专业人才的日益走俏,旅游英语专业人才素质的提高也提到了议事日程。笔者认为,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必须具备如下素质:其一,熟练掌握基础英语、商务英语、旅游英语,重点了解和掌握旅游英语常用词汇,具备旅游英语会话、写作与翻译能力。其二,熟悉我国关于旅游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旅游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其三,了解祖国的人文、地理、历史、民俗、民族风情、山水名胜。其四,掌握旅游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尤其具有国际旅游与饭店管理专业基础知识,熟悉涉外旅行社与旅游业务的特点。其五,熟悉并掌握沟通交流技巧、商务谈判技巧、旅游心理学、公关礼仪。其六,具有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然而,目前,我国的旅游专业领域,尤其是高校旅游管理涉外导游专业领域却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譬如,许多高校的外语学院或外语系至今没有开设涉外或旅游英语专业,结果导致科班毕业的旅游专业英语教师和旅游专业英语人才极度匮乏。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前后,许多学校才匆忙上旅游专业。由于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缺乏培养经验,对专业英语的重视不够。在高校录取旅游专业生源时,由于生源短缺,竞争压力大,没有严格要求录取学生的英语成绩。再加上入校后没有得到专业英语老师的专业培养,结果导致许多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仅有英语应试能力,语言交流能力跟不上。尤其重要的是,目前,虽然国内旅游专业有一些对口英语教材,但缺乏权威性英语教材。因此,各学校使用的教材不统一,各自为战。
上述原因导致旅游管理领域也存在诸多乱象。具体表现在,许多旅游景点的导游英文很不专业,发音不准是普遍现象。英语导游语言生硬,给人以死记硬背的感觉。众所周知,旅游景区或景点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城市对外开放的窗口。一旦一个景点介绍或宣传牌子竖起来,可能要许久才会更换,甚至一百年后成为文物。目前,且不说许多旅游景点的汉语介绍怎么样,单说英文翻译就很不专业,甚至是望文生义,错误百出。常见的错误包括:单词拼写错误;不该大写的地方大写,该大写的地方小写;句子没有断句;英汉标点混用;时态混用;单复数错用;单词连拼,单词拼写分离等。如中原某四星级景点简介有汉、英、日、韩四种文字。英文介绍大约有250词,竟然有多达28处错误。
一些基础性标示牌也出现一些不该有的错误。譬如,在西方国家,“厕所”一词一般译成“Restroom”或“Toilet”,而在我国的许多旅游景点或公共场所则译成“WC”或“Washing Room”,甚至写成“Wash Room”。在男女厕所标示上更是五花八门,千奇百怪。如,男的叼烟斗,女的穿裙子;男的留平头,女的留小辫;男厕写“Men”,女厕写“Women”。实际上国际通行的标准标示是“For Ladies”,“For Gentlemen”。再如:“男士止步!”译为Man Stop,正确的翻译应该是For Women Only。“女士止步!”译为Woman Stop!正确的翻译应该是For Men Only!“非工作人员止步!”译为Non-workers Stop!正确的翻译应该是For Staff Only!“水深岸陡 注意安全!”译为 Water depth shore steep,Attention to safety!正确的翻译应该是Caution: Deep Water, Steep Bank! “当心滑倒!”译为Be careful to slide down! 正确的翻译应该是Caution: Wet Floor! 或Watch Your Step!
一些旅游宣传口号、标语也有类似情况,令国外游客一头雾水。例如将“让广州处处充满爱!”译为Let’s make love everywhere in Guangzhou!
在英文中,有些翻译,尤其是专有名词是约定俗成的,不能乱译。例如:长城(the Great Wall),香港(Hong Kong);澳门(Macau);黄河(the Yellow River);长江(the Yangtze River);故宫/紫禁城(the Forbidden City);颐和园(the Summer Palace);铁塔(the Iron Pagoda)。不能望文生义。再如,《清明上河图》,目前有好几种译法,如(1)The Picture of Upriver on Qingming Festival;(2))Riverside Scene at Qingming Festival;(3))Millennium City Park。《清明上河图》的标准翻译应该是:The Festival of Pure Brightness on the River。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涉外接待饭店一些食品、饮料的翻译方法更应专业。目前,一些涉外饭店菜单上“雷人”的翻译比比皆是,令人啼笑皆非。有些洋人看了中国菜谱,扭头便走,闹了许多笑话。例如:“夫妻肺片”被误译为Couple's lung或Husband and Wife's Lung Slices (正确译法:Lung Slices of Pork);“麻婆豆腐”:Bean Curd Made by a Pock-marked Woman (正确译法:Ma Po Tofu);“童子鸡”:Chicken without Sexual Life(正确译法:Steamed Pullet);“红烧狮子头”:Red Burned Lion Head(正确译法:Braised Pork Balls in Soy Sauce);“蚂蚁上树”:Ants Climbing a Tree (正确译法:Sauced Vermicelli with Spicy Minced Pork);“口水鸡”:Mouth-watering Chicken(正确译法:Steamed Chicken with Chili Sauce);“狗不理”:Dog Won't Leave(正确译法:Gou Bu Li或 Go Believe);“炖雏鸡”:Stewed Child Prostitute (正确译法:Stewed Chicken);“烧刀子”:Roasted Knife(正确译法:White Spirit);“撒尿丸子”:Passing Water Ball(正确译法:Ball with Spicy Minced Pork or Beef);“绍兴醉鸡”:Shaoxing Drunken Chicken(正确译法:Shaoxing Chicken in Wine)。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导游所具有的职业素养将越来越全面。其中,导游的语言素养既是衡量他们职业能力的重要指标,又关系到与游客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成为导游做好旅游服务工作的必要媒介。因此,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导游语言素养十分重要,不仅能够提高导游服务的专业水准,还能够调动游客的旅游积极性,促进我国旅游行业整体形象的提升。
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导游语言素养的重要性
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导游语言素养,是完善学生职业素养的基本要求。旅游管理专业的就业方向十分宽广,学生既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导游,又可以从事与旅游相关的营销、行政管理,尽管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侧重点和模式,但都隶属于旅游服务行业,与顾客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语言素养就显得极为重要,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导游语言素养是做好旅游服务的根本。旅游产业更加看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旅游产业所面对的消费群体十分庞大,但他们在选择旅游产品的意愿基本相同,多以放松身心、愉悦精神为目的,受限于消费者自身旅游知识的缺乏,往往对景点的人文或自然景观了解甚浅。清晰准确的导游语言,可以营造出一种和谐愉悦的气氛,通过专业介绍来帮助顾客了解相关的知识,使游客在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中加深对景点的认识,可以大大提高他们的游览兴趣。其次,旅游管理专业是一门十分看重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科,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成为展现他们综合职业能力的基本保证。旅游管理工作十分繁忙和琐碎,学生在应付复杂的旅游管理工作时,需要依靠语言技巧来化解各种服务难题,理顺与消费者、领导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展示所具有的各项能力,强化他们与人交流的勇气和自信,确保学生旅游服务的规范性和细致性。最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语言素养的提高,对传播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有积极意义。导游语言内容丰富,涉及到天文地理等多种知识领域,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语言素养的提升,总是伴随着扎实的文化知识,当学生在提高自己语言素养的过程中具备真才实学,才能在热情周到的导游服务过程中言之有物,帮助游客了解所游览景点的文化渊源,从而更好地满足现代游客追求新鲜与快乐的多样化旅游需求。
三、我国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导游语言素养的现状
从我国旅游管理专业的实际来看,学生所具有的导游语言素养普遍不高,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既有旅游专业教育教学方面的,又有学生自身问题,具体表现为:从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安排来看,与导游语言素养相关的课程并不多,导游语言学方面的知识大多穿插在旅游专业课中,在一些个别的章节会出现导游语言方面的内容,甚至在我国一些开展双语教学的院校内,除了《旅游英语》《英语口语》等基本课程之外,并没有专门的导游语言课程,这些都是导致旅游专业学生导游语言素养远远滞后于行业需求的原因;从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内容来看,导游语言素养方面的知识针对性不足,国内的教学内容都基本照搬于国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旅游行业和情境教学的需求,但我国旅游业有自己的特点和文化背景,当导游语言素养知识脱离了上述情况,就会与我国旅游业之间产生一定的脱节,使得学生所学与实际需求并不同步,同时,旅游管理专业导游语言教学内容缺乏规范性,大部分教学都在强调导游语言的重要性,但是对语言技巧和使用方面涉及较少,不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从旅游管理专业导游语言的教学方式来看,教学形式单一枯燥,除了常规的讲授和普通的口语对话练习之外,没有将一些适用于语言教学的方法应用于当中,比如情境教学法、认知教学法等,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失去兴趣和参与积极性,所获得语言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除此以外,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往往用于旅游管理的其它教学当中,对这种十分注重听说训练的语言学习用之甚少;从学生自身所具有的导游语言素养来看,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导游语言使用的混乱性,由于学生所掌握的导游语言知识有限,并且绝大部分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不牢,在一些常见词语中频频出现错误,用错词的情况时常发生;二是语言表达能力普遍不高,不注意语言表达的有序性和科学性,不注重表达的艺术性,使得导游语言显得空洞苍白;三是导游语言的形式刻板,学生不能活学活用导游语言,使得他们在为游客进行解说服务时,如同在背导游词一般,语言的书面化痕迹十分严重。
四、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导游语言素养的思考
旅游管理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学生所从事的也必定是一个个充满挑战的职业,因此,提高学生导游语言素养,不仅是满足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具体表现,更是为培养学生全面交流沟通能力提供保证,保证学生在从事旅游有关职业中更加从容与淡定,可以说,导游语言能力是旅游服务从业者必备的基本素养之一。
(一)完善旅游管理教学体系,丰富语言教学内容
导游语言是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绝大部分院校的旅游管理教学体系不够完善,面对导游语言教学只以章节的形式存在的实际情况,应从完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体系入手,将导游教学变成必要的学科教学,使之变成一门学生必学的专业基础课,通过细化目标,为每个阶段的学生量身定制培养计划,以改善学生实际的语言交际能力,从而让学生在工作岗位遇到问题时,能够更快的寻找到对策。另一方面,对导游语言的教学内容要重新选择,从职业需求出发,让旅游管理专业的语言教学充满更多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既可以在教学当中增加一些实用的案例,教会学生怎么正确使用语言的力量,又要保证导游语言的真实性,旅游从业者应以服务游客为根本,这就要求他们的承诺要讲究诚信,对于游客所提出的各种要求要尽可能的满足,但存在一定的限度,这就要求所使用的语言是积极而谨慎的,只有做好这些细节工作,才能更好地的理解导游语言的精髓。
(二)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确保语言教学的先进性
除了要改变一成不变的课程体系之外,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也是推进旅游管理专业语言教学的重要途径。首先,多采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来开展导游语言教学,在高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通过网络或多媒体技术来开展教学活动,已经取得了切实的实效性进展,导游语言教学也不例外,它为学生更好的学习语言提供了一个无限宽广的平台,让学生可以领略到更多的语言魅力,从而更加积极的投入到语言学习当中。其次,教学方法方面,情境教学法对语言教学十分适用,通过任务或模块驱动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一种更加逼真的情境模拟,不仅能让学生身临其境的对职业环境有个明确的认识,还可以在不同的任务活动中获取相应的语言知识与能力,对提高学生的整体语言认知十分有益。
(三)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导游语言能力
关键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体系;构建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旅游产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趋势,这就对旅游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当前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当以市场为教学导向,以就业为教学目标,走市场化的办学之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知识与较强实践技能的应用型与技能型的人才。
一.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目标的确立
人才培养目标是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它对培养出来的人才的质量和类型作出了总体规定。旅游专业具有较强的涉外性、应用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因此人才的培养更应注重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提升,使培养的学生懂经济、会管理、善沟通、强应用,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因此,高等院校在确立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除了笼统的培养“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知识,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之外,还应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教学资源和师资对培养的人才进一步细分定位,使其在旅游管理的某一领域成为专业性人才。
二.完善课程设计与内容
在课程设计上,要正确处理知识、能力、素质的关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把握旅游学原理学习中的重大理论问题,不仅有助于学生构架起专业学习的理论基础,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现实旅游产业发展动态有更深层次的把握。在教学内容上,以旅游这一社会文化现象的产生与发展为脉络,分析旅游活动的构成与特征,引进学科前沿成果,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授课教师要在涉及旅游资源、旅游市场等章节后布置学生课后查资料,编制旅游资源开发计划、旅游市场主题促销口号,请同学们评出最佳方案,极大地调动学生们学习的自觉性和创新性。
三.采取多种教学方法
首先,采用案例式教学。在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旅游市场学、旅游资源开发、导游业务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中,可以采用案例教学,能着重启发和挖掘学生的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判断能力和决策能力。其次,实现以课堂教学为主,辅以前沿讲座、专题报告等其它形式为补充的教学方法。学校或者老师应广泛与旅游管理政府机构、各类旅游企业进行联系,定期或不定期地聘请政府官员、旅游学专家、旅游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给学生作有关旅游政策法规、旅游热点问题、旅游业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讲座或报告,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基本理论的同时,随时把握旅游业发展的动态,加深对某些问题的进一步理解。
四.加强校企合作,有效利用校外实践基地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必须走校企合作之路。目前,大多数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是在教室或实验室进行的,由于实验室模拟环境缺乏真实性,学生仅凭想象感觉操作,难以提高实践能力,导致实践教学效果不佳。同时,实验室设施设备陈旧、更新速度慢、使用率不高,也造成了极大的教学资源浪费。因此,笔者认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完全可以走出校门,利用校外资源,通过与校外旅游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锻炼场所。校企联合办学是国外较为成功的一种教育模式,这既能为高校解决校内实验室建设经费紧张的问题,又能促进旅游管理毕业生业内就业,缓解我国旅游高级管理应用型人才供需间的矛盾。
五.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推动课程建设
学科建设的核心是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是选好学科、专业带头人。要根据旅游管理专业建设的目标确定本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要着眼于专业的建设,服务于专业的发展,选拔和培养学科、专业带头人。首先从师资队伍的建设入手,通过培养和学习,鼓励基础课教师在完成基础课教学任务的同时,研修专业知识和提高专业技能;根据课程综合化发展的需要,加大复合型优秀人才以及高学历教师的引进力度,在人才引进上应着眼于高校的长远发展,做好充分的人才储备工作;鼓励在职教师向高学历和双师素质方向发展,选拔、培养学科专业带头人。
六.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指导
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应该通过全方位的就业指导,引导学生从事旅游企业的管理工作,以便有效降低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潜流失率。笔者认为,全方位就业指导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全程指导。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做好充分的就业前准备,就业指导应贯穿大学生在校学习的整个过程。例如,一年级新生可侧重于职业特点介绍,帮助学生充分、正确认识旅游行业的职业特点、用人制度与发展前景。二年级学生可侧重于专业课程指导,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完成专业课程的学习。毕业班学生可侧重于就业技能指导,提高学生的就业技巧。(2)一对一指导。为了帮助学生认清自身的优劣势,找准就业方向,避免学生盲目就业,就业指导应该采取一对一的指导形式。旅游管理专业可通过实施“就业指导导师制”,为每个学生配备一位就业指导导师,就业指导导师可根据每个学生的爱好与特点,对每个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与指导。
总之,高素质的旅游人才一直是支撑我国旅游业迅猛发展的根本智力保障。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作为培养旅游相关产业高层次人才的主要阵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培养创新型、开拓型、复合型的高素质旅游人才,成为摆在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领域的一大课题。
参考文献: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 旅游业 实践教学 培养 专业人才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a)-0170-01
1 旅游管理专业实行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所谓实践教学,就是指专业教学活动中进行的实习、实验、设计和实践等。这种教学方式最开始知识为了检测各专业的理论教学结果是否符合要求,让学生在充分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专业技术和生产能力,从而很好适应社会上各职业的要求。旅游管理专业也不例外,其所应用的实践教学不仅仅是用来验证该专业的理论教学成果,更重要的目的是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众所周知,旅游管理专业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并在应对旅游业中的突发事件上具有妥善处理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在旅游管理专业中实行实践教学能有效提高该专业的教学质量,为我国旅游管理专业培养人才,因此,在当今的旅游管理专业中必须实行实践教学。我国大部分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都把强化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当作教学研究的重要任务,为我国旅游业培养专业人才做准备。
2 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为顺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需求,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旨在培养综合素质高的高技能型人才,培养出专业水平高的旅游应用型人才,虽然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在进行不断的改革,但在许多旅游业不够发达的地区,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实践课学时短。高效旅游管理专业的目标就是培养综合素质高的高技能型人才,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此,要重视对学生实践课学时的安排。在高效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只有保证实践教学课时充足,才能有效提高专业教学质量。许多高效的旅游管理专业只重视对理论知识的传授,提高理论教学质量,课程时间分配不科学,导致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差,远远不能达到当今培养高技能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目标。
(2)实践教学内容过于单一。目前,我国用作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较少,很多教学课程都只能实行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大多数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不能和实践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
(3)实践教学不符合社会需求。由于目前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与社会发展需求脱节,不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要求,导致我国旅游业发展步伐受到阻碍。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仅仅停留在理论教学层面,不能沿着新的科学性知识体系将实践教学很好的融入到课堂。
(4)实践教学的层次过低。由于实践教学的内容单一且层次过低,使得学生在实践学习的过程中没有积极性。在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得时间学习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3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方法的改善
(1)加强旅游管理师资队伍建设。整体提高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实践教学的水平,才能有效保证实践教学能够顺利开展,提高学生实践的能力。为有效提高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的实践经验,学校可以有计划的安排相应数量的教师外出进修,将全国各地有名的旅游景点的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管理经验贯穿到实践教学中,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才能更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教师实践教学的内容进行不断更新,才能跟得上旅游业发展的步伐。此外,高校还可以聘请中外知名旅游学术专家到该校开展讲座,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和专家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从而增加学生实践学习的机会,使得学生在以后的实践学习中能够取得显著的效果。
(2)注重对学生综合实践技能和职业个性的培养。一般来说,大多数的旅游管理企业都希望学生能够在自己的企业中从基层做起,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逐渐积累旅游管理的经验,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健康快速发展。但旅游管理专业的大学生们大多希望一毕业就能从事旅游管理工作,这与企业的生产要求相差甚远。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在进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就业心态的调整,加强学生在该专业中综合技能的培养,给学生分析当今旅游管理企业的现状,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在面对旅游管理工作中的突发问题时,能够做到沉着冷静,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此外,还要注重对学生职业个性的培养,调整学生的就业心态,在培养学生技能的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师应该在实践教学的课堂上向学生介绍旅游管理专业的职业个性特征,从而引导学生培养该专业的职业道德素养,对学生自身职业素养的塑造起到促进作用。
(3)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在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对学生的实际操作动手能力进行培养,将理论教学贯穿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要想使得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效果更显著,首先,要对实践课程时间比例进行相应的调整,缩短理论课的授课时间,使得课程比例分配更合理,这样能有效完成学生就业的上岗前培训,实现当今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市场的需求,为我国旅游业培养人才,推动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其次,还要单独开设旅游管理专业实践课,制定相应的实践课考核体系,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劳动观念,使其在就业前就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深化学生学习旅游管理专业的理念,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旅游管理专业知识的兴趣。最后,各高校应该在校内外都建设稳定的实训基地,学生在校内进行实训后,即可进行校外实训,校外实训也就相当于岗位培训,学生能在实训中更深刻的理解到实践教学的目的,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及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为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市场塑造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
4 结语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专业人才市场的需求也在逐渐提升。目前我国许多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都存在问题和缺陷,各大高效只有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分析问题并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对实践教学进行不断的改革,对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进行及时调整,才能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陈志军,杨洪.基于校企合作的旅游管理实践教学创新模式初探[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81-184.
[2] 陈娟.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与素质教育[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4):57-59,72.
【关键词】高职高专 旅游管理专业 双语教学 实践策略
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双语教学是指要将母语与英语这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让学生掌握了使用不同语言的技巧。双语教学不是简单的将母语翻译成其他语言,也不是将其他语言翻译成母语,而是要创新语言教学,这样做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运用其他语言的能力。
一、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从相关的调查中我们可以发现:当前我国旅游业急需一批专业的、高素质的、经验丰富的中级管理人才,比如:旅游企业中的公关、宣传、规划等各个部门都需要这样的管理人才。在此背景下,高职高专院校要重视人才的培养,其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具备了丰富的专业知识,还具备了计算机知识,同时还掌握了两门以上的语言。因此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要大力开展双语教学,通过双语教学既促使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得以提高,又可以满足企业的多样化的需求。
二、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困难
(一)缺乏专业的双语教师
当前,虽然有一部分老师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但是他们的英语水平却比较低,比如:《导游实务》这一门课程,这门专业课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如果老师在教授这门课的时候可以使用双语来开展教学,那么培养出来的既是中文导游,又是英文导游,这就会拓宽毕业生的就业面。然而,许多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的英语水平是非常低的,因此双语教学活动是无法顺利开展下去的。从某种程度来讲,双语教师的缺乏阻碍了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双语教学的开展。
(二)双语教材较为缺乏
自从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各大高校都开设了旅游管理专业,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他们用到了以下的教材,如:《导游实务》、《旅游礼仪》、《旅游法规》等。当前高职高专院校没有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来调整教材,再加上这些教材的理论性较强,这就导致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较弱。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旅游管理专业教师没有将实际生活中的案例引入到课堂中,从而让学生感觉到这些课程都比较枯燥无味,久而久之会让学生失去了学习这些课程的兴趣。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差,如果选用英语教材来开展教学活动,那么所取得的教学效果是不尽如人意的。
(三)不合理的课程设置
不管是从科学性来讲,还是从合理性来讲,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的表现如下:
1.重复设置课程。高职院校在设置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时候,往往会参考其他院校的课程设置模式。有一些课程的设置与中职课程设置重复了,比如:《旅游学概论》等。
2.较为落后的培养方案。当前很多高职院校在设置课程的时候,过于重视理论课却忽视了实践课,这就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弱。
三、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双语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培养专业的双语教师
我国的双语教师是非常少的,因此高职院校要努力培养专业的双语教师。第一,高职院校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对于那些英语能力较强的专业教师要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第二,高职院校要定期培训专业教师,在培训过程中不断提高他们的外语水平。第三,高职院校要举办研讨活动,加强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在研讨活动中,英语能力较差的专业教师应该虚心向英语能力较强的专业教师请教,促使自身的英语水平在不断提高。再加上高职院校的双语教学起步较晚,因此教师之间要相互交流思想,推动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
(二)重视学科的教材建设,整合课程内容
高职院校要想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其就要重视教材建设。不管是从内容上来看,还是从体系上来看,国外旅游高等院校的教材都比较成熟,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会运用到案例教学法,这就增强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我国的高职院校在选择教材的时候可以搜集一些原版教材,并且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市场的需求变化来整合课程内容。在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的双语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要将课程结构化整合作为思想来处理新信息、新动态,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专业的人才。同时教师还要向学生介绍一些旅游行业的发展方向,让学生向着这个方向努力学习。
(三)注重教学手段、教学方式的实践性
在双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选择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为学生安排多个主题,然后让学生在课下查找相关的资料,最终总结出相关的知识点。在课上教师用外语来与学生进行交流,这样做可以促使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得以提高。由于有一些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存在着误区,此时教师要通过演讲、表演等多种形式来引导学生说英文。随着学生英语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的双语教学也就可以顺利进行下去了。
在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还要教授学生如何运用这些理论知识。高职高专院校要重视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例如:高职高专院校要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这样做不仅为学生的实践提供了平台,还能够让学生对旅游行业有了初步的认识。与此同时,高职高专院校还可以开展一些模拟竞聘的比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将双语教学改革与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结合起来
双语教学就是母语、其他语言同时进行的教学方式,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培养能够同时使用两种语言的专业人才。在改革双语教学的时候,要认识到英语与专业课之间的内在联系。当老师用英语讲授专业课的时候,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是否掌握了相关的英语词汇,还要重视学生是否掌握了专业课的知识。如果学生既掌握了相关的英语词汇,又掌握了专业课的知识,那么就完成双语教学的目的。
四、总结
随着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高职高专院校面临着一个难题那就是:如何为该行业培养更多优秀的、专业的人才。高职高专院校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新的教学模式,同时还要引进一些专业的、实践能力较强的教师,从而推动了旅游管理专业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王欣彦,赵江涛.论旅游高职教育中的双语教学[J].文学界(理论版).2010(05).
[2]邓丽梅.高职高专旅游专业双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2010(26).
首先,采用案例式教学。在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旅游市场学、旅游资源开发、导游业务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中,可以采用案例教学,能着重启发和挖掘学生的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判断能力和决策能力。其次,实现以课堂教学为主,辅以前沿讲座、专题报告等其它形式为补充的教学方法。学校或者老师应广泛与旅游管理政府机构、各类旅游企业进行联系,定期或不定期地聘请政府官员、旅游学专家、旅游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给学生作有关旅游政策法规、旅游热点问题、旅游业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讲座或报告,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基本理论的同时,随时把握旅游业发展的动态,加深对某些问题的进一步理解。
加强校企合作,有效利用校外实践基地
由于实验室模拟环境缺乏真实性,学生仅凭想象感觉操作,难以提高实践能力,导致实践教学效果不佳。同时,实验室设施设备陈旧、更新速度慢、使用率不高,也造成了极大的教学资源浪费。因此,笔者认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完全可以走出校门,利用校外资源,通过与校外旅游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锻炼场所。校企联合办学是国外较为成功的一种教育模式,这既能为高校解决校内实验室建设经费紧张的问题,又能促进旅游管理毕业生业内就业,缓解我国旅游高级管理应用型人才供需间的矛盾。
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推动课程建设
笔者认为,全方位就业指导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全程指导。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做好充分的就业前准备,就业指导应贯穿大学生在校学习的整个过程。例如,一年级新生可侧重于职业特点介绍,帮助学生充分、正确认识旅游行业的职业特点、用人制度与发展前景。二年级学生可侧重于专业课程指导,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完成专业课程的学习。毕业班学生可侧重于就业技能指导,提高学生的就业技巧。(2)一对一指导。
为了帮助学生认清自身的优劣势,找准就业方向,避免学生盲目就业,就业指导应该采取一对一的指导形式。旅游管理专业可通过实施“就业指导导师制”,为每个学生配备一位就业指导导师,就业指导导师可根据每个学生的爱好与特点,对每个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与指导。
关键词: 旅游管理;实训基地;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5-0291-02
0 引言
建立完善导游校内实践教学环节,是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建立高素质的技能培养模式同旅游专业教学相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是旅游管理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旅游高职教育应根据旅游市场需求的变化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规格、专业结构、课程设置、教育模式等做出相应的改革。
1 逐步完善校内模拟实训室的建设
由于大多数的学校经费有限,能够投入实训硬件设备的资金有限,不能建立真实的旅游经营单位。因此我们可以转变思路,建设旅游模拟实训室,为学生营造了逼真的旅行社实际工作场景,可以将学生进行岗位定位(并配备指导教师),主要分为四大业务部门:外联/营销部、导游部、计调部和票务部,根据旅游行业不同岗位的工作来进行模拟教学。①外联/营销部的导游实践能力训练:与校外实习单位、旅游相关组织、旅游专业毕业生等建立联系,寻找合作机会;在校内开展旅游相关活动的宣传等工作。②导游部的导游实践能力训练:组织开展模拟导游等相关工作。③计调部导游实践能力训练:针对不同的客源模拟设计适宜的旅游线路,并与校外的实习单位合作推广部分旅游线路。④票务部导游实践能力训练:模拟购买机票、火车票及船票等业务流程,并在节假日时承揽学生购买返乡票等业务。
2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更加注重模拟实践
旅游专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注重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法,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模拟导游、实地导游等方式辅助专业实践教学及考核。注重引导学生熟悉旅游服务流程;训练和指导学生完成设计旅游线路、导游词创作、模拟导游讲解及实地导游讲解等实践活动;以角色扮演等方式演绎并处理旅游服务过程中的突发事件及客人投诉等,体验和感受旅游服务工作。我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充分利用旅游模拟实训室、酒店相关实训室及校车等资源,让学生完成相关导游服务内容的模拟。总之,教师积极探索通过各种“软件”方面的改变来弥补校内“硬件”的不足,尽力为学生提供逼真的导游模拟实践环境和平台,培养和训练学生具备旅游从业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及能力,胜任日后的旅游服务工作。
结合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多年来的探索及实践,逐渐完善旅游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室的建设,为学生提供校内模拟及校外实践的平台。注重将职业素养及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贯穿于专业教学始终,并利用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不断促进和改善实践教学环节,为学生适应日后旅游服务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3 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改革创立全新的教学模式
3.1 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特点,设置课前展示环节,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自我展示能力及当众发言的信心和勇气。在旅游管理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提前布置好导游风采展示的讲解要求,在正式上课前给学生留出3-5分钟的课前展示环节,通过导游风采展示环节,可以提高学生的导游讲解能力和语言表达水平。在我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授课过程中,专业教师通过调动学生学习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策划能力、团队合作意识、组织协调能力及文字处理能力等,引导其提升从业必备职业能力。结合我院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通过导游实践活动完成相关课程和内容的学习。
3.2 结合旅游服务全过程设定情境,应用交际教学法,让学生以角色扮演方式进行导游服务实践。在导游服务能力培养的教学环节中,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对导游服务程序和导游服务技巧的学习有一个更具体的认识。在《导游实务》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演绎对话及情景剧的形式来开展导游实践教学。如机场迎接客人,酒店入住及结账手续办理,景点介绍,突发事件处理,送别客人等,通过学生们的角色扮演来完成教学内容的学习,同时完成了学生导游实践能力的培养。这种角色扮演的方式,一方面能够引起学生兴趣,增强课堂参与度;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在融入角色及互换角色过程中体验不同角色,培养学生角色意识、导游服务意识及换位思考能力,逐步引导其提升导游职业素质和能力。
3.3 充分发挥校内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室优势,播放课程相关教学视频辅助教学,培养学生的导游实践能力。利用校内的多媒体教师和语音室的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教学内容的视频,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的旅游管理知识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在《导游实务》、《旅游英语》和《导游基础知识》等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播放国内外景点介绍的视频,导游讲解的视频资料和最新的旅游资讯等,开阔学生视野,使学生对所学的导游知识有更直观的认识。学生在观看视频资料的同时,同时也在学习和模仿导游讲解服务的技巧。在导游实践能力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数码相机及摄像机,将学生课堂展示、角色扮演、模拟导游、实战演练等教学场景进行实拍,记录下学生每一次的表现。在视频和照片的回放过程中,让学生仔细观察自己导游实践的表现,开展自评和互评,最后由专业教师进行总结点评。专业教师不仅要评价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要更注重语音、语调、语速、表情及肢体语言等导游实践能力细节的培养,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及时改正,不断完善导游实践能力。
4 支持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的导游服务技能大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结合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导游服务赛项的比赛内容和评分规则,我校每年都会定期在举办校内的导游服务技能大赛,将导游词讲解和才艺展示作为主要的参赛项目。旅游专业技能大赛是检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学习成果的一个重要的标杆,学生都把进入决赛作为自己的专业实践学习的奋斗目标。我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校内大赛每年都会邀请旅行社的专家评委到场为选手打分,选手们的优异表现获得了旅行社各位经理的高度认可,纷纷邀请各位参赛选手去自己的旅行社实习和工作。通过导游大赛的的竞赛环节,展现了我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青春风采和导游专业技能水平,展现了旅游管理专业校内实训活动的成果。经过校内技能大赛的锻炼,我校学生在全国性比赛和省赛以及大连市导游大赛上频获佳绩,展示了我校学子的风采,为学校取得了荣誉。这些学生获得的竞赛好成绩,都是对我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肯定,增强了我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师改革旅游实践教学的信心和勇气。
在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过程中,应该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展示和实践的机会,通过多元化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导游实践能力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将导游实践能力教学与旅游专业知识有机融合,在导游实践能力教学中融入职业能力训练和培养。通过旅游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可以使学生在校学习阶段就可以得到导游实践技能的培养和提高,为旅游行业输送更多合格的导游人才,为学生从事导游工作创造良好的实践环境和实践条件,同时也为培养高职旅游专业化人才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孙静.高职英语职场情景化教学的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2(4).
[2]席攀峰.高职院校学生考核方式改革探析[J].社会纵横,2010(12).
(一)高校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良好
中国旅游研究院最新发表的蓝皮书表明:中国旅游业收入逐年创新高,旅游市场呈现出“两高一平”的局面,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保持快速增长的发展态势,入境旅游平稳增长。我国旅游业的增长使我国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世界第一客源国,以及较大的旅游目的地国。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较强、服务范围较广的产业,就业门槛较低,能够吸纳大规模的毕业生。同时,我国各地区的酒店业管理人才缺口也非常大,就北京、上海来说,酒店业管理人才缺口均在55万以上,并且现在每年新增的旅游企业中,中、高级管理岗位就有一千多个。由此可见,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将会大大弥补岗位人才缺口的局面,应用型、技能型、素质型的旅游管理人才不愁将来会找不到对口的工作。
(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潜流失”现象严重
由于家长和学生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就业方向不了解、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岗位需求严重脱节、旅游业不合理的用人制度、社会各界对旅游行业的偏见等因素致使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普遍存在“有业不就”或“频繁跳槽”的“潜流失”现象,这直接导致了国内旅游管理专业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许多家长和学生对旅游管理专业就业有错误的认识,认为旅游管理专业一毕业就能担任管理层职务,这种眼高手低的择业观念,致使很多家长和学生对未来的职业发展很是失落。所以部分学生会选择转专业或者是修读双学位来达到将来不从事旅游管理岗位的目的,尤其是本科毕业生从事旅游业工作的占总学生规模的不到35%,许多毕业生都从事了不对口的职业,形成了“有业不就”或“频繁跳槽”的就业局面。
(三)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就业亦有困境
一般按照理论上讲,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势必会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带来广阔的就业前景。但是,情况不容乐观的是,旅游管理人才的供给质量无法满足旅游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旅游管理人才“供需”矛盾日趋明显。一方面,旅游管理专业作为“新兴专业”,高校紧跟社会岗位的需求,纷纷开设了旅游管理专业,每年报考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数量呈现直线上升的趋势,远远超出了旅游企业可提供的岗位;另一方面,旅游管理专业又是“弱势专业”,许多考生在不了解旅游管理专业或者是“被调剂”的情况下误学了旅游管理专业,结果造成旅游管理专业大量流入其他行业,未入行,先转行的局面。由于教学模式的缺陷以及学生的个人态度造成了旅游企业在招聘旅游管理人才时迟迟招不到人或者是招不到合格的毕业生。这样给企业、学校、学生都带来的困惑,陷入了无尽的恶性循环中,这样旅游管理专业会给后来的学子和家长带来这样的影响:学习旅游管理专业难就业、就业面狭窄、找不到工作等等诸如此类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发展极为不利的负面评价。
二、影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因素
(一)现阶段旅游业用人单位用人制度不合理、不公平
旅游业用人单位在招聘毕业生时功利性较强,企图缩减用人成本,因此,招聘人员时过分强调毕业生是否具备丰富的旅游管理经验或旅游从业经验,完全忽视了毕业生的可塑性和再造性。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不合理的教学模式的培养下缺乏一定的工作实践经验,但是如果就因为这个原因将旅游管理专业求职者拒之门外,是否会显得旅游企业不通情达理?旅游企业要充分考虑到毕业生的实际情况,建立起优胜劣汰的选拔机制,为广大旅游管理毕业生提供一个可以施展自身能力的平台,经过严格笔试、面试和考核后择优录取。另外,旅游业的现实情况:管理人员要从服务人员做起,要做好饭店管理者,必须具备基层服务人员和部门经理的经验。而且服务人员劳动强度大,收入水平和社会地位都较低,很多毕业生眼高手低,觉得自己高校毕业,可是毕业后还是照旧需要从基层干起,不甘于基层等服务客户的工作,毕业生从事旅游管理行业局限了个人的发展空间,造成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自身方面的因素
1.缺乏合理有效的旅游职业规划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旅游管理专业本身没有正确的认识,盲目的将旅游管理专业和旅游等同,忽视了毕业后所要从事的是旅游管理职业,而非是旅游本身;另外,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盲目跟风,在校期间只忙着报考旅游证、二级计算机证书以及教师资格证,证书缺乏针对性,对学生日后就业用处不大,忽视了对自身未来的职业奋斗目标的规划,学生在旅游行业就业的愿望不强烈。
2.缺乏必要的就业准备
部分大学生眼高手低,对于从事旅游管理的晋升行规无法坦然接受。在情理上也是可以理解的,大学生在家里被奉为“天之骄子”,可是如果从事旅游管理行业就要从基层服务员干起,大部分大学生心气高、碍于面子,不愿意从事较不体面的服务性行业,就业心理出现了严重的偏差。在校期间没有从事服务管理的实践经验,大学毕业后无经验之谈,更不要说可以在短期时间内提升为正式的管理部门高层干部。
(三)高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能适应旅游人才市场的需求
1.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旅游管理专业的开设与社会岗位需求严重脱节,部分高校只是生硬的培养学生,对学生未来的就业不负责任,沿袭落后的教学体制,没有摆脱“以知识为中心”的应试教育体系,导致学生理论能力较强而实践能力较差,无法满足旅游行业就业岗位的要求。
2.课程设置不合理
课程没有针对市场需求而设置,而且课程体系不够完善,缺乏针对性,无法满足外向型旅游行业的岗位需求。在实际教学中,尤其是在初级教学阶段,比如在大一、大二年级,以专业理论教学为主体,忽视了对实践应用类课程的设置,致使学生缺少了许多锻炼的机会。另外,教材内容太陈旧,缺乏系统新和创新性。课程设置的不合理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三、探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一)以市场为导向,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目标,创新办学模式
各个高校在开设旅游管理专业之前,要明确并制定出人才培养目标,这样教学模式的创新也有紧紧围绕的中心,不至于盲目追求办学模式的创新,而与教学任务严重脱节。值得部分高校的借鉴的是,在国际较发达的地区对于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相当明确,国内也有许多值得借鉴的高校,比如旅游教育领域世界排名第二的香港理工大学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院制定了旅游管理专业招生-在校学习-岗位实习等环节分阶段的人才培养方案;华东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实践操作能力强、具有未来发展潜力的适合旅游业、旅游教育、旅游行政部门以及其它相关行业工作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大旅游管理人才”。那么,如何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目标,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导向,立足于旅游业发展的岗位需求,为社会培养优秀的复合式创新型的旅游管理人才;第二以岗位实践能力为核心,建立应用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专业知识、实践能力、思想意识协调发展的培养体系;第三更新教师教学观念,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师队伍中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外向型、复合型、创新型和应用型的高级旅游专门人才;第四延长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实习时间,实现教学理论知识和实际管理技能的相辅相成。
(二)建议高考生理性报考,招录有行业内就业意愿与行业潜质的学生
部分考生在高考志愿填报中由于缺乏对旅游管理专业的认识以及“在服从调剂”情况下被调剂到旅游管理专业,这一部分学生在对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学习的时候,对这门专业感到很失落,甚至通过选修双学位或者是转专业来改变自身的未来职业选择。要想培养出综合型、创新型、外向型的旅游管理人才,学校要从招生源头做起:首先要宣传学习旅游管理专业人才需要具备什么样的个性特征,比如说酒店服务人员要具备外向型的性格特征,旅游资源管理专业的学习内容、未来就业方向等情况,让学生在充分了解旅游资源管理专业的基础上,做出自己的专业选择,防止考生错报专业,经过正式学习后才发现实际的旅游管理专业与自己想象中的大相径庭;其次,教育部和各大高校要加大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宣传力度,通过网络平台、报纸、白皮书等形式向广大高考学子具体介绍旅游管理专业,可以为学生报考志愿提供参考依据,便于考生作出理性的专业选择。这点,各大高校要借鉴旅游教育领域排名第二的香港理工大学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院的人才培养经验:第一,该学校在招生时不仅注重考生的成绩,而且会进行一定的笔试、面试或者电话交流,了解学生的喜好态度以及个人的性格特征和就业方向,反馈给学生专业评估报告,招录有行业潜质与行业内就业意愿的学生;第二,努力加强专业建设,增强旅游管FCENTURY理专业自身的影响力与吸引力,努力将该专业做大做强,打造世界一流旅游管理专业。
(三)构建全新的课程体系,科学设计课程设置
高校专业是否成功很大的一个影响因素便是课程的设置,其代表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知识的架构。目前旅游业外向型的发展模式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其要求学生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并且还要具有熟练的专业技能,同时还需要外语、计算机互联网等综合运用能力,能够与客户进行顺畅的沟通,以及相关的法律专业知识。这对于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来说需要作出合理的规划、设计:首先,要坚持课程设置与旅游行业的实践性特征相符合,又要具有专业综合性的原则;其次,课程的开设要注重理论的应用型,适当增加学生的实践环节;另外,学校要注重初级阶段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旅游管理专业不同于学术性的课程,教学理论离不开与实践的结合,因此要克服以往旅游管理专业在大一、大二课程设置上缺少实践应用类课程,重视对学生初级阶段实践能力的培养;其他方面,要增加选修课程的范围,合理设置涉及人文知识、自然知识、地理知识、历史知识、国际服务贸易的规则和惯例等方面的课程,无论将来从事什么岗位,丰富的知识储备对于个人发展是百利而无一害的;除此之外,学校要不惜投入重金邀请旅游业资深专家学者参与课程设置,并根据课程教学需要招聘对口教师,以提高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专业性、针对性与应用性,提升学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在行业的竞争力。
(四)加强对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的创业教育,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高校因素、社会因素、大学生自身因素影响了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加强对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干意识,为竞争激烈的旅游管理岗位降温。如何实现学生的自主创业,加强对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的创业教育,笔者建议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完善旅游管理专业中的完善创业教育的系列课程,就业或者创业类的指导性课程不要仅仅局限于“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这两门选修课,要增加实战演练性的课程;营造良好的校园创业文化氛围,定期聘请校外专家、企业界人士或者校内创业成功人士来校做一些创业经验之谈,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保障安全和不影响正常学业的情况下在旅游企业兼职,为日后走上工作岗位总结丰富的工作经验;教育部和高校要加大对旅游管理专业创业教育财政和政策的支持力度,积极筹备的创业基金,拓宽大学生开设特色旅行社、小型旅店筹集资金的渠道;旅游管理专业的大学生要树立起正确的择业意识,不要企图毕业后自身的事业能够一蹴而就,要在兼职实践中踏实肯干、任劳任怨,要甘愿从基层做起,避免眼高手低,在兼职过程总结出旅游管理的新思路,为自身日后的创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财富;政府要引导旅游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增加寒暑假大学生实习岗位,维护大学生实习的劳动合法权益,保障大学生在实现期间的人身安全。
(五)对旅游管理专业实施校企合作办学,提供实习平台
目前来讲,校企合作教学在各大高职院校中应用的较广泛,旅游管理专业带有自身的特性,其不需要进行实验研究,也不需要呕心沥血的撰写学术报告,唯一需要关注的是学生本身的实践演习能力,学生只有在亲身体会旅游管理专业的岗位要求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专业知识理论的学以致用。关于旅游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目前在国际和国内取得卓有成效的形式有多种,笔者从校企合作的结合点出发,将校企合作的形式分为三大类:一是以校企股份合作模式联合办学、企业参与旅游院校办学、校办企业等为代表的以办学模式为校企合作的结合点;二是合作形式为校外实训基地、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专业教学顾问委员会等以以实践教学体系为结合点;三是体现在理论教学体系上,表现为编写特色旅游教育教材、开展专题讲座、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等。笔者建议从以下校企合作模式出发,实现旅游管理专业产学研一体化:一是旅游企业根据工作岗位需要与学校共同确定培养对象,签订用人订单,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这样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到签订订单的用人单位就职,旅游企业也省去了不少人才招聘环节、节约用人成本,实现了校企双赢;二是企业积极参与到学校的建设和学生的培养过程中的校企股份制合作模式,企业不仅为旅游管理专业提供实习场地,还在教学领域开展合作。企业及时的向高校汇报国内外旅游饭店业发展的新动态、新信息,同时向学生提供就业信息;三是高校投入资金根据专业特点建立实训基地,集学校的主体地位和酒店的载体地位为一身。校办企业实现产教合一,既能实现人才培养效益,又能创造经济价值。
(六)借鉴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阶梯式人才培养模式
以就业为导向的阶梯式人才培养模式是内蒙古财经大学旅游管理学院教学模式的重大突破。利用学生在校四年的学习时间,实现学生的自我认知、行业认知、专业知识的深化以及实操技能的锻炼四个方面逐级深入、环环相扣,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帮助毕业生热爱、了解自己的专业,进而乐于走进旅游行业。高校旅游管理专业阶梯式人才培养模式在内蒙古财经大学旅游管理学院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国内外有必要借鉴其成功经验:大一时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综合分析学生自身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启发学生对职业做出初步的定位,并且为实现自身的职业目标制定出短期、长期的学习计划。通过职业生涯规划,使学生对自我个性、能力有了充分的认知;大二时。随着专业课程的逐步增多,再加上学生对工作岗位环境接触的机会较多,学校和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专业认知实习,开设一些认知实习课程,促使学生形成对所要从事岗位的初级认知;大三时在课外要延伸实践教学,积极开展一些专业技能大赛,通过模拟工作环境,提供实践演习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业的理论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对于即将毕业的学生还要建立与企业的合作,让学生走入企业岗位,在实际工作中了解酒店的工作流程,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并尝试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七)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师资队伍建设模式
师资力量对于学生学习旅游管理专业的质量提升非常重要,要培养出应用型、创新型、素质型的旅游管理人才,首先就要建立“行业实践+研究平台+创新团队”的产学研一体化的旅游师资队伍建设模式。学校要定期对教师队伍展开培训,考核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组织教师亲自去观摩旅游企业的运作方式、市场营销等机制,教师在亲身体验之后,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在课堂上才能有机的将这些事例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学校建立区域旅游经济研究所,进行创新团队建设,为教师的科研提供可操作的平台;学校要重视教师与校外先进旅游管理师资队伍之间的交流合作,通过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意识到自己教学的不足,借鉴其他教师的成功经验;学校从旅游企业中引进、聘请高水平的业务人员参与教学过程,改善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总而言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学相长,在产研学一体化的教学体系中锻炼自身的实践能力,更新教学观念,为培养出应用型、技能型、素质型的旅游管理人才而努力奋斗。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