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6 06:11:50
导语:在高层住宅施工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论文关键词:二次供水,管网叠压无负压设备,设备选型,验收标准
为进一步理顺高层住宅二次供水设施的建设、维护和运行管理体制,绍兴市于2008年底出台了高层住宅二次供水管理办法,明确了高层住宅二次供水设施移交供水企业管理。本文结合二次供水设施接收的工作实践,总结了高层住宅二次供水的方案选择、无负压设备的选型原则,及接收过程中的有关验收标准和技术要点。
1、概况
绍兴市自来水公司主要承担绍兴市区的供水任务,供水区域360平方公里,用户24余万户,管网总长1700多公里,公司的管网漏损率、水费回收率、管网水质及压力综合合格率等主要指标均处于行业先进水平,其中管网漏损率一直控制在5%左右。
截止2009年7月,绍兴市区目前已建成的高层住宅小区有16个,总供水建筑面积654598平方米,用户数4804户,占总用户数2.4%,住宅最高层为32层。绍兴市区供水区域内已建成压力在线监测点65处,平均服务压力0.22MPa水利工程论文,常年最低压力≥0.20MPa;已建成水质在线监测点24处,常年水质综合合格率100%。
2、二次供水方案的选择
对高层住宅,目前常见的二次供水采用变频泵+水池和管网叠压无负压设备二种方式。采用变频泵+水池的方案会造成能量浪费和水质降低,采用管网叠压无负压设备有可能对周边供水管网产生不利影响。综合分析绍兴市区的供水能力、服务压力等指标,管网叠压无负压设备作为二次供水设备的首选方案,同时在具体接收时,针对每个高层住宅小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确定。
2.1管网叠压无负压设备的应用条件
根据绍兴供水实际,对管网叠压无负压设备的应用条件制定了内部接收标准,主要包括服务压力、流量需求、给水管材材质、设计施工安装规范、消防用水需求等五个方面。采用一体化无负压、无吸程直接增压供水方式的,重点是对供水管网进行压力实测确定方案的可行性。
对建筑标高在24米以上、100米以下的高层住宅,现场实测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最不利时的供水压力≥0.2MPa,接入口供水管网管径≥DN200,吸水管径≤DN150,且供水区域总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采用市政管网单回路供水时,瞬时最大流量≤30L/s的高层住宅,可采用管网叠压无负压设备进行二次供水。
经实测,目前已建成的高层住宅小区平均建筑面积4.1万平方米,吸水管径≤DN150,绝大部分满足管网叠压无负压设备的应用条件。不能满足以上要求的高层住宅,不得采用一体化无负压、无吸程直接增压的二次供水方式,应采用水池加变频泵的供水方式。
2.2管网叠压无负压设备的选择
国内常见管网叠压无负设备按其运行原理,主要分以下三类:
①加装机械排气阀的真空抑制型。
当市政管网供水不足或用户用水量大于市政管网供给能力时,排气阀打开,空气进入流量调节器,使原本封闭的流量调节器变为断流水箱,抑制负压产生,另在流量调节器中设置液位控制,当达到最低水位时,水泵停止工作。
当断流现象产生时,管路气囊、气阻、水锤、压力振荡等危及管网安全,且有空气进入,会造成水质二次污染。另外负压消除器工作之时,局部管网已产生负压水利工程论文,尤其是泵房设在地下层的情况,当泵入口处压力表接近真空时,地上管段已是负压。大面积使用时对周边用户会产生影响。
②加装流量传感器结合机械随动装置或储能装置的真空抑制器型。
与前一设备不同的是负压消除器不通大气,流量调节器内分为三个腔,当市政管网供水不足或用户用水量大于市政管网供给能力时,流量调节器内的装置容积扩张(或能量释放)以补充缺水产生的真空,当一定时间内来水仍不足时,流量监测装置发送信号给控制系统,变频器限制水泵超量取水以达到抑制真空的作用。而当市政管网供水满足要求时,系统恢复正常。能够根据需要设定供水管网所需保证的最低压力。
③程序设定的限流自控型。
这种设备的设计原理是基于“根本不产生负压而不是产生了负压再消除它”的理念。该设备直接取消了负压消除器和液位控制器,当市政管网供水不足或用户用水量大于市政管网供给能力时,通过进口端压力传感信号的反馈,利用变频器限制水泵超量取水,而当市政管网供水满足要求时,系统恢复正常,能够根据需要设定供水管网所需保证的最低压力。这种设备在一定程度上会牺牲用户的利益,但以绍兴市区目前的供水压力现状,除了爆管抢修,一般不会出现长时间水压不足的情况。
上述第二、三种设备比第一种采用了更为先进合理的真空抑制技术和稳压控制方案,对周边管网不会产生负面影响,列入我公司优先推荐的接收设备。同时按这二种原理的设备还应满足相关行业标准,我公司执行的标准为CJ/T265―2007《无负压给水设备》及CJ/T 254-2007《管网叠压供水设备》。目前有些厂家以主编单位的身份编写基于自身厂家特定结构的行业标准,实际上运行原理并没有超出上述第二、三种类型,理论上可以与已出版的行业标准合并。
3、二次供水设施验收标准及验收要点
绍兴市区高层住宅二次供水管理实现了统一管理模式、统一整改移交、统一收费价格,二次供水设施经验收合格后移交供水企业管理。依据相关规范,结合工作实践,总结了绍兴市区高层住宅二次供水设施接收过程中的验收标准和技术要点。
3.1验收标准
3.1.1泵房
①生活用水增压泵房要单独设置,与消防泵房隔开,具有独立的门窗关锁;泵房门尺寸应考虑设备进出需要;地坪基础根据安装要求设计;内墙应粉刷,有独立照明;进出泵房应有良好的通道。
②增压泵房应合理布置,除应考虑水箱或稳流罐、管线、控制柜等设施外,还应考虑有足够的巡检和维修间距,以及20平方米左右的办公面积,泵房净高一般不低于3米。
③泵房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排水条件水利工程论文,地下式泵房应有通风、排水设施。
④水池、水箱的材质和内壁涂料应无毒无害,不易腐蚀,不影响水质,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3.1.2管道
①增压立管要求放在公共管道井内,水表安装在休息平台(嵌墙安装,并根据一户一表要求安装表箱)或管道井内,管道及设施应有明显标志。
②增压立管与井壁及管道间应保证足够的维修间距,保证抄表、换表、维修立管的工作间距,生活给水立管管道井单独设置的,其井室尺寸不得小于600×800mm。与消防给水立管共用管道井的,其井室尺寸不得小于600×1200mm,要求生活给水立管与消防给水立管对称布置;同时对进出泵房的管道对接处加装膨胀节。
③水表均应采用远传水表及远传抄表系统,远传线路设置在住宅智能化管廊内。
④管道的材质应根据供水压力、敷设场所条件和敷设方式等因素综合确定,须符合质量和卫生要求,并能有效防止二次污染。工作压力在1.0MPa以下的宜采用内衬不锈钢复合镀锌钢管或衬塑钢管;工作压力在1.0MPa及以上的宜采用无缝管(做内防腐)或内衬不锈钢无缝钢管。若埋设,口径大于等于DN100,且工作压力在1.0MPa以下的,所用材质应选用球墨铸铁管。
3.1.3电气及自控设计
①泵房用电应单独计量,动力电缆及通讯电缆要引入泵房控制柜。泵房内的电缆布线按《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施工,与其它设备的间距符合规范要求;动力电源须双回路供电。
②增压泵房应设计自动控制系统,水量、水压、水质及泵房运行状况等数据,应传送至供水企业。
③供电保护接地采用TN-S系统,在泵房内金属管道进出处、总电源进线处、水泵机组基础应设重复接地。
3.2验收要点
针对无负压设备,我们制订了专门的验收细则,以下几点作为验收中的重点。
①末端压力。按照行业标准CJ/T265―2007《无负压给水设备》和CJ/T 254-2007《管网叠压供水设备》,进行逐项验收设备是必需的程序,但在实际工作中发现,还应加上末端压力检验这一项目。末端压力是指离供水最不利点的压力,反映了管网末端的压力波动。
一般无负压设备的出口压力表安装于设备出口管道处,按照理论计算并不能全面反映管网末端的压力,而绍兴市区在建高层小区大部分管网末端距设备监测点不超过100米,有条件安装远传压力表,当距离超过信号线长度的限制时水利工程论文,可利用自带通讯模块的压力监测设备进行实时监测。
②差量补偿功能。在现场模拟市政用水高峰期,市政来水流量不足,观察设备出口压力是否平稳,据此验收设备是否具有差量补偿功能(即稳流功能);当市政压力低于设定值时,检验设备的低压保护功能是否正常,是否具有停机保护等功能。
③流量检验。用便携式超声波流量计测量水泵进出水管的流量、扬程,检验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并用软件记录运行一段时间(不少于一周)的相应流量扬程曲线,与水泵出厂标准进行对比分析,以综合评价机组的整体性能。
4、结语
根据绍兴的供水管网、服务压力与高层住宅二次供水设施的现状,科学制订了二次供水设施的设备选型,总结了接收过程中的验收标准及验收中的有关技术要点。目前,绍兴市区高层住宅二次供水设施的接管工作正积极推进,已达成9个小区的接管意向,收取运行维护费800多万元。二次供水设施的接管,将有效改善高层住宅存在的供水隐患,提升供水管网及二次供水设施的安全运行水平,确保居民的饮用水安全。
陈听学(1972.12―),本科,绍兴市自来水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副总工程师,一直从事供水管理工作。
作者联系:
关键词:高层住宅;设计优化;案例分析;原则与目标
Abstract: the article to the nanyang high-rise residential design example for specific research, analysis of nanyang existing high-rise residential design problems of the; On this basis, from which to explore nanyang city high-rise residential design optimization problem; Put forward the design optimization of high-rise residential buildings of the scientific method and means, in view of the high-rise residential visits nanyang town existing in the design of the optimization problem of the proposed solutions.
Keywords: high-rise residential; Design optimization; Case analysis; Principle and target
中图分类号: TU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 前言
南阳市地处中原地带,并且作为区域中心和河南省次中心城市,在推动城乡一体化、加速城市化进程、拉大城区框架的前提下,扩建住宅建设容量、保障城市居民安居是发展中的首要任务。
近十年来,在解决城市人口增容带来的住房供给问题,以多区域分布的高层住宅居住区开发建设为主要方式。但是,规模数量不断递增的已建和在建的高层住宅,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现实中南阳市城市发展以房地产开发商和投资商为支撑主体,业已形成左右该市发展建设方向和具体内容的力量,导致存在明显的“泛市场化”倾向。其中对高层住宅的设计程序、设计管理、经济技术指标控制、具体地块规划布置设计等存在许多不严谨、非优化问题。特别是高层住宅建筑方案设计优化与住宅套型及其平面布局优化方面存在的问题最为突出。具体到忽视城市功能结构现状和未来功能更新的不适合开发建设高层住宅用地侵占、片面追求最大利润导致的快速设计、粗糙设计的不适当性因素是问题的源头或关键。
本论文针对2000年以来,河南省南阳市住宅发展建设中的已建和在建中的具有代表性的高层住宅建筑设计案例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研究,在理清南阳市的住宅发展建设的脉络的前提下,对该城市区域内的水文地质条件、气候特征、住宅消费指数、经济技术指标等的客观现实性因素和南阳市居民对住宅适居性的普遍要求等进行深入研究,提出该城市高层住宅建筑设计优化的目标、内容和途径。
南阳市高层住宅设计与开发的非优化状况不容乐观。南阳市区的高层住宅的建设开始于2000年,时间较短。但是,其开发建设的数量在近几年来增长迅猛,至今,已有数百幢之巨。其中,地块环境,住宅套型以及组合形式多样性突出。设计竞争以竞相压低设计费和无底线地缩短设计工日为主的方式不合理。设计单位资质混杂,当地和外地设计公司协作配合不严谨。由于设计合同时间十分仓促,无序竞争比较严重,设计优化意识比较淡漠等,造成十分严重的设计粗糙状况,也导致南阳高层住宅普遍存在设计非优化带来的问题。
对于如何进行高层住宅设计优化的探索与实践,是必须直面的现实问题。这个问题,不仅是设计者的重要职责,也是政府、房地产商应该重视的问题,而且更是衡量设计单位、设计人员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内在实力高低的重要标志。
在案例选择时,对于进行过设计整体优化的典型案例抽取较为困难,所占项目设计总量的比例较低。特别是对我院2007年度的设计项目,现在在建高层住宅进行了设计成果质量比对。收集到的该年度高层住宅项目27个,其中进行过“整体优化”的设计项目只有3个,比例仅为11。经规划管理部门针对高层住宅设计进行招标评审的项目,对于其设计不合理部分给出修改意见,按意见要求修改后的设计成果普遍显示出“局部优化”的特征。因此,“局部优化”的比例较高,约占所有项目的80。还有10左右的项目属于设计“非优化”类别。从中可以看出南阳市高层住宅设计存在非常严重的非优化或没有进行设计整体优化的缺陷,这些缺陷导致了建成使用效果不佳,结构选型不适当,建设造价过高,用户满意度较低等问题的存在。
根据我院近几年来所做的工程设计案例的选择方法和选择依据,分别对已建成的南阳市高层住宅建筑设计的典型代表案例,按类别从初期规划到最终的高层住宅投入使用等环节的设计,分别给予了详细的归纳分析与说明:对南阳市高层住宅建筑设计“整体优化类”项目的典型代表――“书香水岸1#高层住宅”和“帝苑锦城”住宅区二期工程及其12#、13#高层住宅进行了全面的详细的分析;对建筑设计“局部优化类”的代表项目而言,针对其优化部分做出了重点分析与综合阐述。对南阳市人劳局商住小区1#高层住宅楼的分析,着重于建筑单体设计相关的套型平面设计优化,结构选型优化,经济技术指标优化等这些设计优化成果的说明。对净土庵城中村改造F区“都市春天”小区及其1#、2#高层住宅建筑设计的分析,着重于环境景观设计局部优化效果的肯定,同时指出了单体设计中结构选型优化的不足。对南阳乐凯集团第二胶片厂职工住宅区项目的设计分析,着重分析评价了其总平面设计与用地规划设计局部优化的成果,该项目设计理念强调了与地域文化的结合,路网和流线设计合理,景观品位高雅,场地设施配置设计人性化特征等是设计优化的具体体现,但是该项目高层住宅单体设计的优化效果不明显;对南阳市高层住宅建筑设计“非优化类”的典型代表项目――南阳锦城国际住宅楼最初期单体方案的分析,着重说明其设计单体非优化的情况、以及存在的弊端等。
通过对以上典型案例的分析,基本能够代表南阳市高层住宅建筑设计的普遍情况。这样的分析也分属于三种类型的高层住宅的设计过程、设计生产环节、设计团队的技术水准、设计优化的着力点、设计优化内容以及建成效果等设计过程技术方面作了针对性的归纳与比较。
一、影响高层住宅建筑设计优化的关键要素分析
1、建筑设计工作者的素质水平与职业道德
(1)建筑设计工作者。
建筑设计工作者,是建筑设计优化的主要承担者,是设计质量的主要保证者,也是影响建筑设计优化最直接的关键因素之一。从事建筑设计的工作者,不仅要求对本专业的掌握与实际的应用具有过硬的设计水平,而且对相关专业的设计也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只要建筑设计工作者设计水平的提高,就能设计出一定高质量、高水平的设计作品,在严格遵照现行国家及地方设计规范的前提下,对本专业设计各流程进行严谨的控制,综合优化处理设计工程中存在的各种矛盾,精心解决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避免设计中不必要的浪费,对从事的设计任务从前期的初步设计到施工图设计再到后期的设计现场服务指导等方面,尽心做到高水平的设计与服务,使自己的设计产品得到市场的认可与满意。
设计质量既影响工程投资又影响使用,还影响安全与建筑物的寿命。据统计,在工程质量事故的众多原因中,设计责任指数数占到40.省略
参 考 文 献: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北京: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5
武捷, 史华炜. 高层住宅公共部分面积优化设计. 山西建筑, 2008(18)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北京: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9
忻静忠. 高塔住宅设计交通核最小化原则及房型的优化,时代建筑, 1998(03)
刘建民. 上海高层住宅设计研究――以威廉公寓为例. 城市建筑, 2007(10)
方兴艾. 设计方案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探讨.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08(12)
邓治平, 吴晓军, 陈卓谋. 居住建筑与健康.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08(1)
陈芳. 议“舒适, 安全, 卫生, 健康的居住环境”. 中外建筑, 2007(8)
肖彤. 影响安装工程造价的因素分析及其控制.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04(2)
张世忠. 南阳市区高层住宅建筑设计优化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 2009.10
张毅. 高层建筑的地域性探讨. 山西建筑, 2007(29)
叶广崖. 高层住宅外立面局部造型及经济分析. 广东建材, 2008(1)
马立俊, 现代建筑的地域性探讨, 南方建筑, 2006(7)
Wang Zhen-jun. Waten-proof High-rise Building Construction Project Supervision.CHINA: Construction£design for project, 2008(12)
关键词:高层建筑,建筑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
1.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特点
在我国高层建筑发展的早期阶段,所设计建造的高层建筑大都为单一用途,例如高层住宅、高层旅馆、高层办公楼等。近年来高层建筑发展迅速,建筑朝体型复杂、功能多样的综合性方向发展,因而相应的结构形式也复杂多样。后来陆续开始在高层住宅底层设置生活福利设施,并且开始大量兴建集吃、住、办公、购物、停车等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高层建筑,尤其是在城市主干道两侧,并已成为现代高层建筑的一大趋势。
从建筑使用功能而言,在设计中,通常将大柱网的购物商场、餐厅、娱乐设施设于多功能综合性高层建筑的下层部分,而将较小柱网、较小开间的住宅、公寓、旅馆、办公功能的建筑设于中、上层部分。这种建筑使用功能的特点相应决定了多功能综合性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特点。由于不同建筑使用功能要求不同的空间划分布置,相应地要求不同的结构形式,如何将它们之间通过合理地转换过渡,沿竖向组合在一起,就成为多功能综合性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关键技术。这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提出了新的问题,需要设置一种称为“转换层”的结构形式,来完成上下不同柱网、不同开间、不同结构形式的转换,简单地说,就是上下两层的结构不一样,必需设置一个转换层来“承上启下”。免费论文参考网。结构上的转换层概念,主要是指在整个建筑结构体系中,合理解决竖向结构的突变性转化和平面的连续性变化的结构单元体系。它在主要满足结构安全功能要求的同时,多数情况下解决一些特殊技术性建筑功能要求。比如在结构转换层空间内布置管道、设备等等。这种转换层广泛应用于剪力墙结构及框架一剪力墙等结构体系中。免费论文参考网。
2.转换层的常用结构形式及对比分析
2.1 梁式转换层
梁式转换层是指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上布置单向托梁(纵向或横向)或双向托梁(纵横向)或斜向托梁,以承托在本层落空的上面各层的承重柱或剪力墙。该种转换形式一般用于底部大空间剪力墙结构,当需要纵横向同时转换时,采用双向梁的布置。对于框筒或筒中筒结构,可以根据需要在相应楼层下做一圈转换大梁,把上部柱的荷载通过转换大梁传到下层两边的柱上。
梁式转换层结构的传力途径为墙一梁一柱(墙),传力途径清楚,转换梁具有受力性能好、工作可靠、构造简单和施工方便等优点,结构分析计算也较容易,一般用于上层为剪力墙结构,下层为框架结构的转换。免费论文参考网。
2.2 板式转换层
当上下柱网、轴线有较大错位,不便用梁式转换层时,可以采用板式转换方式。板的厚度一般很大,以形成厚板式承台转换层。它的下层柱网可以灵活布置,不必严格与上层结构对齐,但板很厚,自重很大,材料用量很多。
厚板转换层适用于上下柱网极不规则的结构,它的结构布置方便,从而更好地实现对高层建筑多功能的要求,但缺点也很明显。由于板式转换层一般很厚,有时可以达到3.0mm,自重很大,在地震作用下,这样大的质量必将引起很大的水平地震作用。因此对于地震区的高层建筑,转换层要慎用厚板楼盖。
2.3桁架转换层
在托柱形式的梁式转换层中,当转换梁跨度很大,且承托层数较多时,由转换梁承托上部框架柱传递下来的竖向荷载会很大,致使转换梁的截面尺寸过大。这在设计理论上可以实现,但在实际实施中却不可行。再者,采用转换梁也不利于大型管道等设备系统的布置,不利于该转换层建筑空间的充分利用。此时若根据上下柱网的轴线位置设置采用桁架转换层则可巧妙的解决此问题。
桁架转换的设计和施工较复杂,但是结构受力明确,传力途径清楚,使开洞与设置管道具备条件,而且它们的位置与大小都有很大的灵活性,能充分利用该转换层的建筑空间。采用桁架转换层,其钢材和混凝土的用量比采用梁式转换层要经济。
2.4斜柱转换层
斜柱转换层是一种在大量高层、超高层建筑中广泛采用的转换结构形式。它是桁架转换中最简单的一种,采用它将会解决转换层不便使用的问题,将目前巨型梁转换层仅能用作管道空间变为可有效使用的面积空间,变“死”空间为活空间,使转换层具有了更大的经济价值。
斜柱式转换层结构传力直接,可有效减小转换梁尺寸,且更易实现“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的抗震设计原则。斜柱式转换结构侧向刚度比相同条件下的梁式转换结构大,更易满足规范中转换层上下结构侧向刚度比的要求,能有效地避免转换层形成结构薄弱层。斜柱式转换层弹塑性变形相对较小,可有效地避免结构在大震下,薄弱层因弹塑性变形过大而造成结构整体倒塌。
在工程实践中,应用得最广的是梁式转换,其次才是厚板转换等其他转换形式。斜柱转换克服了梁式转换和厚板转换的缺点,同时具有上述转换的优点,转换灵活,传力直接,减轻了梁所承受的剪力负担,使梁的剪压比大幅度减小。因此,无论从经济、建筑用途、还是受力模式上,斜柱转换层都是非常好的结构转换形式,是一种可在大量超高层建筑中推广采用的结构转换形式。
3.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
3.1模板工程
转换层结构的自重大,施工荷载也大,因此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模板支撑方案,以保证支撑系统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实际工程中常用以下几种支撑体系:
⑴一次性支模
该支撑方式适用于现场可用的支撑材料较多,且转换层相对较低的结构体系,但此种方式支撑材料需用量很大,在材料使用上不经济。
⑵荷载传递法支模
该方法将转换梁板的自重和施工荷载通过支撑系统传递给以下多层楼板或把荷载传递给转换层下的支承柱,由支承柱把上部荷载向下传递。
⑶叠合浇筑法支模
该方法应用叠合梁原理将转换层梁、板分多次浇筑成型,支撑系统只要考虑第一次浇筑时的结构自重和施工荷载,这样可减少大量下部支撑体系的负荷,节省大量的支撑钢管。
⑷埋置型钢法支模
该方法是在转换结构梁中埋设型钢,与模板连成整体,用以承载全部大梁荷载,可节省大量支撑材料。
3.2钢筋工程
⑴在钢筋绑扎前先设置好梁底钢筋保护层,可在钢板上焊钢筋作为保护层垫块,垫块长度同梁宽,垫块放好后,在模板上固定好。
⑵转换梁钢筋在梁模板支撑、梁底板安装完成后进行绑扎,绑扎钢筋一次绑扎到位,绑扎完成后检查钢筋直径和数量进行复核无误后,进行梁侧板及转换层楼板安装,安装过程中注意对成品的保护。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间距、锚固长度、接头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
⑶楼板钢筋在模板安装后在模板上按设计间距纵横向量出钢筋位置,绑扎第一层网筋、第二层网筋。再按要求在两层网筋问设置马凳支撑钢筋、设置垫块。
3.3混凝土工程
⑴因转换层梁混凝土体积大,为尽量减少施工缝,采用混凝土搅拌站搅拌并一次浇筑成型,混凝土用泵进行输送;按照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进行搅拌,严格控制坍落度。对于一些特殊部位,应制定专门的技术措施。
⑵为了减小混凝土内外温差,施工中应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如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水泥,或在混凝土搅拌中掺入沸石粉,降低水泥的用量。同时为降低水泥水化热,通常要掺入外加剂。主要使用高效减水剂、缓凝剂等。
⑶大截面梁的内部温度应通过计算确定,并应在其内部一定部位设置测温点,便于对混凝土温差的控制,若温差大于25℃,应采取措施,通常采用蓄热保温法,内降温外保温法,蓄水养护法等。
⑷在混凝土浇筑时,在表面要留有一定的泌水坡度,同时在模板上要留排水小孔,以利于提高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⑸为能使混凝土外表面温度不至于降低过快,通常先施工转换层外围结构和墙体;夏天施工时要注意采用温度较低的水搅拌混凝土,以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采用分层浇筑方法,每层浇筑厚度通常在300mm~500mm,后一层浇筑要在前一层混凝土初凝前完成。另外采用叠合梁施工方法可缓解水泥水化热和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应力对裂缝的不利影响。
4.结语
实践证明,在转换层施工中,只要做好模板支撑体系,钢筋的定位,大体积混凝土等施工措施,转换层的施工质量一般就能得到保证,并可达到降低成本、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唐兴荣.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与施工[M].
关键词:高层住宅;外墙渗漏;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7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建筑业的迅猛发展和城市空间利用率的提高,使得大量的高层或超高层建筑物拔地而起,改变了城市的面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天气变化和热胀冷缩的影响以及其他人为或客观的原因,许多建筑物墙面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裂缝。导致高层住宅外墙渗漏,外墙一旦出现渗漏现象,将会严重影响住户的正常使用;同时高层住宅外墙渗漏维修较难,其费用也大,因此,分析高层住宅外墙渗漏水的原因并对其加以防治十分重要。现结合多年工作实践提出了防治渗漏的具体措施。
1外墙渗漏分类
1.1慢渗
指建筑物内墙或窗框周围长期存在片状或带状的潮湿水迹。慢渗往往导致潮湿部位涂层或墙纸发霉、起皮、鼓包、粉化等损坏。
1.2快渗
指当雨水冲刷到外墙面上建筑物内墙即出现渗漏水迹,可同时伴有水滴或水流,水量大小与雨量,风压往往成正比,当雨水停止冲刷时水流即逐渐中止,渗漏程度迅速减轻,水迹逐渐干燥,快渗造成墙皮、墙纸、涂层大量起鼓脱落等不。
2高层住宅楼外墙渗漏的主要表现及原因分析
2.1现浇框架墙柱与填充墙砌体结合处之间裂缝渗漏
(1)材料方面。填充墙砌体和钢筋混凝士的温度线膨胀系数不同,使产生不同的变形而在两种材料的连接处产生裂缝,雨水在风压的作用下,沿裂缝渗入室内。
(2)施工方面。剪力墙或柱和填充墙间的拉结筋遗漏。另外,填充墙砌筑时,砌体不易与框架梁柱镶嵌密实,尤其是在填充墙与梁底的镶接部位,是裂缝渗水的多发部位。
2.2填充墙砌体沿灰缝空隙渗水
现阶段框架结构外墙填充墙普遍采用混凝土砌块。在砌筑时,竖向头缝砂浆往往不密实;水平灰缝刮浆砌筑时又容易流入到砖孔内;另砖未预先充分湿润,很快吸收了砂浆中的水分,使砂浆干缩开裂。其中最主要的是竖缝不密实。
2.3外墙穿墙套管预留孔渗水
外墙施工时留下的模板穿墙螺栓孔、悬挑脚手架预留洞等预留洞孔,砌墙时及抹灰前封堵不密实,产生缝隙。
2.4外墙窗框四周渗水
大多数的试验结果显示,外墙雨水多是从窗框与外墙粉刷层间的裂缝渗入室内。主要原因有:发泡剂硅胶不密实,窗框安装时不牢固,在长期的风压作用下产生裂缝,在窗框顶部没有设置滴水槽,窗台处倒泛水和窗框四周粉刷咬窗框等。
3外墙渗漏防治措施
3.1现浇框架墙柱与填充墙砌体结合处之间裂缝渗漏防治
3.1.1砌体的材料要求
对进入施工现场的砌块要求在厂家的养护期不得少于28d,并严格控制砌块的含水率和融水深度。墙体材料现场存放时应设置可靠的防潮、防雨淋措施。断裂和有小裂纹的砌块坚决不用于外墙。砌筑期间若气候比较干燥,砌筑前对砌块稍加洒水湿润,待表干后才上墙砌筑。
3.1.2砌筑砂浆配合比
该配合比经试验确定,做好计量,砂浆采用机械搅拌,随拌随用,严格控制好拌合时间,拌好的砂浆要在初凝前使用完毕。
3.1.3严格控制填充墙的沉缩裂缝
根据施工情况控制好砌筑高度,每天控制在1.4m以内。填充墙砌体砌至接近梁板、底约200mm时,停止砌筑,间隔6~7d,待砌体变形不变后,采用实心辅助小型砌块斜砌楔紧,并用比砌体砂浆高一级的砂浆灌实。墙体砌筑完毕后,在墙体顶与框架柱交接处竖向灰缝、墙体堵塞好的孔洞周围等处用水泥砂浆进行勾缝处理,确保墙体基层密实。
3.1.4填充墙与混凝士墙的连接处理
严格按规范留设拉结筋,拉结筋设置要牢固,间距、数量、长度要符合要求,对个别遗漏和错位的,采用植筋进行补救。
3.1.5 孔洞、管道、沟漕及预埋件的施工要求
对设计规定和施工所需的孔洞、管道、沟漕和预埋件等,必须在砌筑时预留、预埋,严禁在已砌筑的墙体上打洞和凿槽,填充墙砌体最好采用里脚手架进行施工,外墙砌体尽量不设置脚手眼,提前做好砌块排块图,砌筑时安装与土建密切配合,做好管线的敷设,不得事后凿槽打洞。
3.1.6外墙底部设置混凝土导墙
在外墙底部应设置200mm高的现浇混凝土导墙,按每层节制在统一标高,以增强墙脚的强度和外墙体的抗渗性。
3.2确保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填充墙的施工质量
1)填充墙砌筑时,采用揉压法砌筑,即一铲灰、一块砖、一揉压的操作法砌筑,保证竖向灰缝和水平灰缝砂浆的密实和饱满,嵌缝应嵌成凹缝,严禁使用落地砂浆和隔日砂浆嵌缝。施工前要将砖预先充分润湿。
2)对堵塞墙体的空头缝、孔洞和砌体之间的缝隙,必须清除空头缝中酥松的砂浆,瞎缝要剔凿,缺灰处应补浆压实,对砌筑不密实或砌块被碰撞使灰缝开裂的砌体应重新砌筑。
3)在填充墙上剔凿设备孔洞、槽时,应先用切割锯沿边线切开,剔槽深度应保持线管管壁外表面距墙面基层15mm,并用M10水泥砂浆抹实,外挂钢丝网片两边压墙≮100mm。
3.3堵塞外墙结构一切渗漏水通道
1)对混凝土剪力墙上的对拉螺栓孔洞、临时用脚手架穿墙孔洞,在挂网、抹灰之前,用大于孔洞1~2mm的冲击钻对准孔洞钻拉,清除孔洞内塑料管及杂物,再于孔洞外侧凿出大于孔洞直径1倍以上,深度20mm的喇叭口,水冲冼干净后以1:2防水砂浆加入膨胀剂填塞全孔洞至浆溢出抹平,迎水面做成凸圆形,再做涂抹防水层一道。
2)对悬挑脚手架等预留洞,采用细石混凝士内掺膨胀水泥分两次堵实。
3)对于露出墙面的铁件、预埋件,割平后靠外墙面位位用1:1的水泥砂浆掺入防水粉抹平。
4)穿外墙管道周边的孔洞,在抹完前选用干硬性的砂浆,分2~3次进行封堵,封堵完成后,沿管周打上耐侯胶,预埋套管必需做成内高外低、形成泛水,并用膨胀水泥堵实。
3.4外墙窗框四周的渗水防治
1)在结构施工期间,尽量保证窗的预留洞口几何尺寸的准确;外窗制作前必须对洞口尺寸逐一校核,窗洞口尺寸较大的要进行处理,以保证门窗框与墙体间有适合的间隙;外窗进场后应对其气密性能、水密性能及抗风压性能进行复验;窗下框应采用固定片法安装固定, 严禁用长脚膨胀螺栓穿透型材固定门窗框;窗侧面及顶面打孔后工艺孔冒安装前应用密封胶封严;窗框固定好后,要清扫窗框周边及接触处墙体,然后施打聚氨酯发泡胶,分层填充窗框四周的空隙,要填满窗框的凹槽且填充密实;外窗框四周密封胶应采用中性硅酮密封胶,密封胶应在外墙粉刷涂料前完成,打胶要保证基层干燥,无裂纹、气泡,转角处平顺、严密。
2)细部构造处理:在窗台、窗楣和突出墙面等部位,上面应做流水坡度,下面应做滴水
线(槽),外窗台比内窗台低不少于20mm.并做出向外排水坡度,滴水线要整齐顺直且镶贴牢固,内高外低。
3.5加强基层抹灰和涂料的控制
1)墙面抹灰也是预防墙面防漏的关键工序,要通过对第一层砂浆的抹平、压实来实现切断抹灰层的毛细管,并通过砂浆中掺加适量的聚合物来提高砂浆的拒水、防渗、防漏性能。外墙抹灰前,外墙混凝土表面采用喷涂界面剂,要提前ld对基层进行浇水湿润,保证基层有一定的湿润度,外墙抹灰应分层分遍粉刷,尤其是高层建筑,严格控制抹灰层厚度,后层抹灰必须在前层抹灰砂浆凝结,并具有一定的强度后方可进行,如果抹灰层总厚度超过35mm时,抹灰层应增设加强网。
2)外墙抹灰到一步脚手架甩槎时,应在槎端抹实压平并用铁抹子切成反槎,当下层接槎抹灰前,向槎内充分洒水浸润,然后再刷—道素水泥浆,待浆液吸入墙体后再抹灰,这样接槎便于衔接,不易出现螺纹斑痕。
3)外墙面积较大时,要留设分格缝,分格缝采用胶泥粘贴,胶泥是高分子材料,可以加强分格缝处的防渗水能力。抹灰层施工完24h后,对抹灰层要做好喷水养护。
4)外墙涂料采用滚涂方法,先在处理好的基层上涂装一遍配套封底涂料,对基层进行封闭处理,再刷外墙涂料两遍,后一遍涂料必须在前一遍涂料表干后进行,每一遍涂料必须均匀,层与层之间需结合牢固。
4小结
总而言之,高层建筑外墙发生渗漏的成因比较复杂,从设计到施工,环节众多,而且环环相连,只要其中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就可能产生渗漏。所以,渗漏的防治亦是一项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控制活动所构成的系统工程。要采用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多道设防、刚柔结合、综合治理原则,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经验,完善方法,努力解决房屋渗漏这个质量通病。
参考文献:
[1]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2]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3]建筑施工手册编写组.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2003-09.
一、20__年案件防控工作目标
20__年,信贷监控部的防控工作目标是:“认清一个形势、坚持两个结合,抓住三个重点,做好四项工作,建立五项制度”,力争信贷监控及业务管理条线全年不发生任何案件。
“认清一个形势”就是要立足长远,认清案件防控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坚持两个结合”就是要坚持治标与治本、外部监管与内部防范相结合,标本兼治;“抓住三个重点”就是要抓住重点机构、重点业务、重点人员三个重点;“做好四项工作”就是要做好宣传、督促、检查、问责四项工作;“建立五项制度”就是要贯彻银监会案件防控工作的一票否决制度、统计通报制度、差异化监管制度、量化考核制度和综合防控制度。
二、20__年案件防控工作的整改方案
(一)再造信贷监控流程,成立专门的信贷监控部门
为适应案件防控工作的严峻形势,积极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更好地发挥法人金融机构的优势,为流程银行建设打好基础,特成立专门的信贷监控部,将原信贷管理部的贷后管理、监测分析、系统管理职能与风险管理部的五级分类、风险信息管理等职能并入信贷监控部,负责对信贷资产进行全面监控,严防信贷业务的政策、制度和操作风险。
(二)继续清理规章制度,加大信贷监控工作力度
今年,要按照总行文件精神,结合信贷监控的工作实际,继续对涉及信贷监控的规章制度进行清理和修改,把案件专项治理工作寓于信贷监控的每一个环节之中,以加大信贷监控环节防范操作风险的工作力度。
(三)加强业务培训,不断提高监控人员业务素质
近年来,我行的业务规模迅速增加,但人员素质提高不够,识别风险的能力和技术与管理要求存在明显差距,所以,急需改善现有信贷监控人员的知识结构,使他们具备专业水准,具有基本的贷款分类、会计原理、信贷管理、法律等知识,具有及时发现风险和应对风险的能力,引导信贷人员关注影响贷款偿还的最本质因素。具体措施如下:一是通过以会代训、案例分析、举办专家讲座施工企业工程师的工作总结
发表者:佚名来源:原创首发发表日期:20__-3-16推荐度:162
自1994年8月参加工作以来,我先后参加了京九线霸州火车站、石家庄塞力商城工程、新菏复线一期六标段桥涵工程和山西省电力高层住宅等工程的施工,在这些工程的施工中,历任技术员、助工、技术主管等职。并按照公司领导的安排,参加了我公司及集团公司大量标书的编制审核工作,所有这些工作内容和经历,使我的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不断提高,逐渐成为公司的业务骨干。下面就我在施工技术、施工质量、施工安全及编标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进行详细总结。
一、立足本职,钻研技术。
作为一名技术人员,在每一个工程的施工中,除了将日常的本职工作按章有序的完成外,更将大部分的时间扎根现场,跟踪解决施工中的各项技术难题,在新菏复线一期六标段的桥涵施工中,我和现场人员一道研究制作了几套圆管涵管节制作定型模具,使用该模具生产出来的圆管涵管节,圆顺光滑,尺寸准确,而且施工操作简单易控制。在我们生产出第一批管节后,局指挥部就确定本标段的全部管涵管节由我们工点统一加工制作,其它标段如一局、十一局等单位也纷纷前来参观学习。在中小桥及矩涵施工中,我通过模板体系、混凝土浇注等方面的施工监察控制,研究探索出一套中小桥涵清水混凝土的施工方法,我撰写的《中小桥遂清水砼的施工方法》发表在我局《科技通讯》20__年第三期。
1999年10月,我处一举中标山西省电力公司2#高层住宅工程,该工程高度逾百米,建筑面积26000m2,处有关领导非常重视该工程的施工,将其列为重点工程来抓,组建了精干高效的项目班子,我担任本工程的技术主管,全面负责本项目的施工现场管理及质量监督检查等工作。在该工程的施工中,采用了许多“四新”技术内容,很多施工工艺和材料我们都没有接触过,为了掌握这些技术和工艺,我主动积极地到其它同类工地参观学习,和老工程师请教,并针
对本工程特点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如该工程地下水位较高,所以对防水的质量要求较高,设计采用了砼自防水和三元一丙外卷材防水的“双控”防水体系。在施工中我们对于砼自防水和卷材防水分别制定了相应的技术措施,并特别注意控制细部的处理,如防水砼的施工缝留置处理,以及卷材防水中桩头位置、阴阳角部位的处理等,都制定了详尽的施工技术措施,我跟踪了施工中的全过程,并配合监理、业主代表进行了质量验收,他们对我们的施工质量非常满意,我也将这些施工记录和技术总结撰写了《地下防水工程细部施工技术》并发表于《山西建筑》20__年第二期。二、质量攻关,成绩突出。
电力高层住宅工程为高层建筑剪力墙工程,剪力墙的模板施工技术在本工程的施工中非常重要,我们采用了大钢模板作为本工程的模板体系,但大模板施工中,会出现一些质量通病,如丁子墙位置涨摸、洞口、阴阳角不方正、层间接缝错台等,为克服这些质量通病,我针对这些通病产生的原因,在模板体系和混凝土浇注方案等方面进行调整和改进,尤其通过改进大模板的节点设计,克服了这些质量通病,使我们浇注的混凝土尺寸精确,外美内实,并且由于调整后模板支拆更加方便,施工进度加快,最快时,达到每三天半一层的施工进度。根据这些施工经验,我总结撰写了题为《改进大模板的节点设计,克服质量通病》的论文,发表于《山西建筑》20__年第三期。
在该工程的施工中,我们还在项目经理及总工的总体部署下,成立了TQC质量管理小组,进行课题攻关,由我参加发表的《运用QC方法,优化高层建筑的垂直度控制》荣获集团公司20__年质量管理小组评比一等奖,山西省质量管理小组评比二等奖。
三、注重安全,精于管理。
我的施工经历从加层改造,既有线施工到高层建筑。这些工程对安全的要求都非常高,在这些工程的施工中我学习掌握了许多安全知识和安全技术。1999年通过安全员培训。由我从事现场管理和安全管理的工程在安全文明施工方面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山西省电力局2#住宅楼荣获山西省安全文明优良工地。在这些安全文明工地的创建中,我积累和掌握了丰富的安全文明工地创建经验,我总结撰写的《浅谈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的创建工作》发表于《山西建筑业》20__年第八期上。该文获山西省建筑业协会20__年度优秀论文。
四、编标工作,成绩斐然。
1999年,我处连续中标省邮电、滨河小区、电力局三大高层建筑。在这些工程的编标中,我作为编标主力参加了这些工程的编标工作,我也因此受到了经营开发部及处有关领导的注意和重视。20__年我被调入经营开发部工作。近年来我参加了我公司和集团公司的大量的编标工作,如洛湛通道、西合铁路、渝怀铁路、南京地铁车辆段、天津地铁、天津轻轨等工程的编标工作。我学习掌握了各种现代化编标的技术和工具,能够熟练使用CAD制图、工程管理软件以及各种预算软件。在编标工作中我积极开动脑筋,学习掌握报价技巧,曾成功采用“不平衡报价”等策略,作到了经营中标和经济效益的兼顾,在经营工作中作出了突出的贡献,20__年被集团公司授予“青年经营创新人才”。
总之,通过近年来的工作,我积累了不少工作经验。这不仅使我的工作能力、业务水平有了很大地提高,而且使我在爱岗敬业方面有了新的感悟和体会。总结过去,展望未来,相信我在以后的工作中能有新的收获,新的成绩。
等形式,提高全行信贷监控业务人员的风险意识,建立健康的信贷文化理念;二是举办培训班、召开视频会和岗位互动等多种方式,提高全行信贷业务人员的风险识别能力,并建立量化的风险控制机制;三是采取总行与支行业务人员互动的学习方式,加强专业培训,提高信贷监控及业务条线人员的业务拓展和风险控制能力。
(四)印制贷后管理手册,规范授信后管理行为
为了解决贷后管理不到位,基础管理仍显薄弱等问题,我部要印制《文秘部落贷后管理手册》,作为信贷监控人员的操作手册,全面规范贷后管理的制度、流程和标准,不断提高我行的授信后管理水平。
(五)现场和非现场检查相结合,加强贷后跟踪管理
为了防范操作风险,我部贷后管理中心在加强非现场检查的同时,要加大现场检查的力度,并针对贷后管理工作的薄弱环节和存量授信业务出现的风险苗头,加大年内到期授信业务、大授信业务、房地产授信业务以及个人类信贷业务的贷后检查力度,实施跟踪管理,严控授信后的各种操作风险。
(六)继续优化信贷管理系统,提高系统监测质量
关键词:高层住宅 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设计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our national economy,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and the standard of living rises ceaselessly, housing demand rapid increase, construction land increasingly nervous, national and each large and medium cities arise high-rise residential big development situation. To high-level residence structure design of further discussion and research, and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mainly high-rise residential buildings to the shear wall structure design of the related problems on the some research.
Keywords: high-rise residential concrete shear wall structure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31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剪力墙是一种有效的抗侧向力结构单元,可以组成完全由剪力墙抵抗侧向力
的结构,也可以和框架共同组成抵抗侧向力的框一剪结构。通常按其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的比值分为一般剪力墙、短肢剪力墙和异型柱。剪力墙结构作为高层建筑中的主要结构形式,被广泛运用于现代高层建筑领域。《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对剪力墙结构的设计原则、计算方法和构造措施作出了相应规定,但有些规定尚不够细致,可操作性较差。目前工程实践中大多数剪力墙结构的布置还主要取决于设计人员的经验。
一、剪力墙的分类
剪力墙根据墙肢的高厚比分为一般剪力墙和短肢剪力墙。―般剪力墙是指墙肢截面高度和厚度之比大于8的剪力墙;短肢剪力墙是指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为5~8 的剪力墙。当剪力墙的墙肢截面高度hw与厚度bw之比不大于3时,应按柱的要求进行设计,底部加强部位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1.2%,其他部位不应小于1.0%,箍筋应沿全高加密。剪力墙墙肢长度(即墙肢截面高度)―般不宜大于8m。
剪力墙按受力特性的不同主要可分为:①整体剪力墙。不开洞或开洞面积不大于15%的墙。②小开口整体剪力墙。开洞面积大于15%,但仍属洞口较小的开孔剪力墙,其局部弯矩不超过水平荷载的悬臂弯矩的 15%,且大部分楼层上墙肢没有反弯点。③双肢墙(多肢墙)。开洞面积比较大或洞口成列布置的墙,其受力特点与小开口整体剪力墙相似。④壁式框架。洞口尺寸大,连梁线刚度与墙肢线刚度相近的墙,其受力特点是弯矩图在大多数楼层中都出现反弯点。
二、剪力墙结构分析模型及方法
高层建筑结构中的剪力墙所承受的荷载有风和地震引起的水平荷载、结构自重和各楼层活荷载等竖向荷载,其主要功能还是抵抗结构的水平侧力,利用其强大的抗侧移刚度,减小结构的侧移。一般在多遇地震作用下,剪力墙能很好地满足结构强度、刚度和抗震方面的要求,在大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由于地震加速度峰值大,输入的地震能量大,这就要求剪力墙具有较好的耗能能力,具有较好的延性。所以在进行结构设计时,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就要进行非线性静力、动力分析,而在这一分析中,如何建立合理的剪力墙计算分析模型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国内外对剪力墙的计算分析模型的研究很多,主要可归纳为两种,
基于固体力学的微观模型和以一个构件为一个单元的宏观模型。
三、剪力墙结构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1、选择有利的建筑形式
住宅剪力墙结构布置时,墙片不宜过长,一般以墙片高宽比为1.5左右为宜,墙片平面形式不宜采用提高抗侧刚度的“L”“T”等平面形式,而是应尽可能采用“一”字形,以弱化每一单片剪力墙的刚度,实现剪力墙均匀分散、多道设防的目的。另外,还应控制剪力墙的最大间距,而纵向抗震墙应在外纵轴布置开窗洞的抗震墙或剪力墙,以增强横向抗倾覆的能力,避免边柱产生过大的压力和拉力。
2、结构竖向布置
结构竖向布置方面,该项目高宽比H/B=5,符合抗震规范剪力墙结构6度设防小于6的要求。在抗震设计中要求结构承载力和刚度宜自下而上逐渐减小,变化均匀、连续,不要突变。该工程平面在竖向上没有大的内收外挑情况,平面从底至顶一致。竖向刚度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分段改变构件截面尺寸和混凝土强度等级,从施工方便来说,改变次数不宜太多;但从结构受力角度来看改变次数太少,每次变化太大又容易产生刚度的突变。
3、 剪力墙边缘构件的设置
根据(JGJ 3―200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中规定,当一、二级抗震等级底部加强部位轴压比小于限值时,需要设置约束边缘构件,其长度及箍筋配置量都需要进行计算,并从加强部位顶部向上延伸一层。对于普通剪力墙,其暗柱配筋满足规范要求的最小配筋率,建议加强区配筋率取0.7%,一般部位配筋率取0.5%;而根据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规定,对于短肢剪力墙截面的全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底部加强部位不宜小于1.2%,其他部位不宜小于取1.0%。对于小墙肢的受力性能较差,应严格按《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控制其轴压比,宜按框架柱进行截面设计,并应控制其纵向钢筋配筋率,加强区取1.2%,一般部位取1.0%;而对于一个方向长肢另一方向短肢的墙体,设计计算中,一是另一方向短肢不计入刚度,则配筋可不考虑该方向短肢的影响,二是短肢计入刚度,则配筋中应考虑该方向短肢的不利影响,即该短肢配筋率在加强区取1.0%,一般部位可取0.8%。同时,对抗震等级为二级的剪力墙和三、四级抗震等级的全部,以及非抗震设计剪力墙的全部,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轴压比小于 0.30 时,可按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仅设置构造边缘构件,而设置约束边缘构件配筋不宜过大。
4、连梁的设计及配筋
剪力墙的连梁是耗能构件,它的剪切破坏对抗震不利,会使结构的延性降低。设计时要注意对连梁进行“强剪弱弯”的验算,保证连梁的剪切破坏后于弯曲破坏。切忌人为加大连梁的纵筋,如此,可能无法满足“强剪弱弯”的要求。不能认为加大箍筋就能保证“强剪弱弯”。当连梁不满足截面控制条件时,盲目增加箍筋的结果会导致连梁剪切破坏先于箍筋充分发挥作用。连梁截面的抗剪计算,对于跨高比大于2.5的连梁,其剪力设计值应乘以增大系数ƞvb:一级取
1.3,二级取1.2,三级取1.1。剪力墙连梁的截面尚应满足以下要求:
跨高比大于2,5时:
跨高比不大于2.5时:
式中:V――梁端截面组合的剪力设计值;
ßc――混凝土强度影响系数,按《高规》(JGJ 3-2002)第6.2.6条的规定采用。
由于高层建筑中联肢剪力墙在风荷载、地震作用下被破坏时的形态与剪力墙的连梁有很大关系,因此,在设计中为减少剪力墙受破坏,应注重连梁的设计。即在设计中,应降低连梁的弯矩,从而降低连梁的抗弯承载力,使连梁早出现塑性铰,降低连梁中的平均剪应力,改善其延性;设计时,应使连梁的剪力设计值大于或等于连梁的抗弯极限状态相应的剪力;相应增大连梁的跨高比(连梁的高度计算与设计应按照统一规定,从洞顶算到楼板面或屋面),从而可相应降低连梁的刚度,使连梁的承载力有可能不超限;对于窗洞楼面至窗台部分可用轻质材料砌筑;对于窗台有飘窗时,可再增加 1 根梁,2 根梁之间用轻质材料填充。连梁配筋应对称配置,腰筋同墙体水平筋预应力筋有腐蚀作用的外加剂。
四、剪力墙结构优化设计控制因素初探
影响剪力墙结构优化设计的主要因素包括结构变形和轴压比、建筑功能布局、剪力墙的构造要求、经济性能等。
水平位移是结构变形的主要方面,高层建筑中为了保证结构具有较大刚度,应对层间位移加以控制。这个控制实际上是对构件截面大小、刚度大小的一个相对指标。层间位移角的限制却不包括建筑整体弯曲产生的水平位移,要求较宽松。显然层间位移是与结构的抗侧刚度紧密联系的,剪力墙结构的抗侧刚度主要是由剪力墙产生的,而剪力墙的多少又直接与混凝土和钢筋的用量相关。所以对位移进行控制就间接控制结构的造价。剪力墙的轴压比是指在地震作用下,剪力墙的轴力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剪力墙截面积之比。对轴压比的限制是为了保证在地震作用下剪力墙具有足够的延性,也即是说对轴压比的控制就是对剪力墙延性的控制。结构的经济性是在综合考虑各个控制因素的基础上对结构作出的功能与造价的最优比。
低烈度区在非强风作用下,因为地震作用与风荷载作用较小,水平力较小,且一般剪力墙结构墙肢布置间距较小,可能轴压比和结构变形均不起控制作用,建筑功能布局、剪力墙构造要求起控制作用。在强震区水平力较大,主要控制因素可能是结构变形和轴压比。
结语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高层建筑也有了快速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建设了很多的高层建筑。但是由于高层建筑设计上的复杂性,也给高层建筑的设计带来许多难点。所以,我们要不断加强建筑结构设计研究。
参考文献
【1】方鄂华.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概念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姚琦.住宅剪力墙结构的优化控制因素探讨【D】.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关键词:雷电防护,高层建筑,防护手段。
中图分类号:TU97文献标识码: A
正文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多,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遭受雷击的案例也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进入21世界以来的十几年间,全国因雷击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百万元以上的事故就有近400多起,每年因雷电灾害造成人员伤亡数千人。高层建筑在社会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许多商业写字楼往往将银行、公司、酒店等多种功能的场所集中在一起,人员密集,电子通讯设备繁多,电力系统复杂,一旦遭受雷击将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雷电防护是一种保护建筑物及人身安全、电力系统及其他一些装置和设施免遭雷电损害的技术措施,也是近年来愈发重要的一门学科,其保护内容涉及建筑物、发射塔、输电线路、加油站、航空、军事等重要领域及工作生活场所。
一、雷击对高层建筑的常见侵袭途径
1、 直接雷击
对一般高层建筑外部来说,所属建筑物、建筑物天面设备和电力线及传输线都有可能遭受直接雷击,即使在避雷针保护范围之内的设备也有被雷电绕击的可能。直击雷的特点是能量大,电力线发生直接雷击,容易发生火花放电,引起火灾,同时,雷电流通过电力线进入机房,也可能击中电源及设备。传输线发生直接雷击,可能导致线路焦化、短路、致使传输中断。
2、侧击雷
对于高层建筑来说,不仅屋顶容易遭受直击雷的雷击,在滚球半径以上的侧面,外墙的电线、金属门窗、外挂空调机、节日彩灯和轮廓灯都容易遭受侧击雷的侵袭,损坏设备、烧毁线路甚至危害人身安全。因此高层建筑要做好相应的侧击雷防护措施。
3、电磁感应
当雷击发生时,将在雷击点附近产生电磁场。当雷电流沿着高层建筑的引下线和内部钢筋向下泄放时,由于电磁感应原理,整个建筑物会处在一个强大且变化的电磁场中,这个电磁场很容易使正在工作的电子设备产生过电压或浪涌故障,即使是一些与外界没有联系的系统,也可能在雷响过后发生瘫痪。研究建筑物内部的
雷击电磁脉冲是非常必要的。
4、雷电波侵入
架空高压输电线路和金属管道在进入高层建筑物时,线路管道附近有可能被雷电击中而产生过电压和静电感应,通过供电线路进入设备使设备造成损坏。
5、地电位反击
地电位反击是雷电流入地瞬间,由于地电位不同而产生的电位差,沿接地线到达设备的外壳、电力线的中性线以及直流地的基准电位点。
二、防雷设计原则、依据、标准及规范
设计原则 :
(1)保障高层建筑内的人身安全;
(2)保护高层建筑主体以及各处电子设备不受直击雷影响和破坏;
( 3)保护高层设备不受侧击雷的破坏;
(4)尽可能保护建筑内设备和电力系统不受雷击各项效应破坏;
设计依据:
根据高层的建筑结构、防雷等级、当地年平均雷暴日、楼高、建筑材料、土壤电阻率、以及测量的数据等资料,结合相关技术指标以及GB50057-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以及其他相关行业规范标准等综合考虑制定。
设计标准、规范:
GB50057-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02D502-2 《等电位连接图集》
GB/T 21431-2008 《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03D501-4 《接地装置安装图集》
99D562(原99D501-1)《建筑物防雷设施安装图集》 JGJ/T16-9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IEC61643-12 《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选择和使用导则》
IECI312《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 》
DL/T 620―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
三、 防雷检测
对高层建筑的防雷设计比较科学的方法是首先进行雷电风险评估。雷电风险评估综合了建筑物所处的地理、土壤、气象以及建筑物使用、设备等情况,进行高层建筑防雷设计时,不能单纯的从建筑物使用性质来确定防雷类别。全面执行防雷管理办法,提高产品和工程质量。
四、防雷措施
1、 接地网
当发生雷电时,雷电流通过引下线向自然接地体周围大地泄流外散,土壤呈现的电阻称为接地电阻,接地电阻公式:Rd=p*ε/c,我们从公式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当增大接地网的面积,接地电阻将减小。接地网是指水平方向由钢筋绑扎或焊接成的网格,水平钢筋组成的接地网可以近似看成一块独立的平板,它的电容主要由它的面积决定的。在设计利用底板接地网做自然接地体时,不应认为自然接地体埋得越深,接地电阻就越小,应通过地质勘探报告了解周围的土质情况。
2、引下线
引下线的作用是将避雷带与自然接地体连接在一起,使雷电流构成通路。在高层建筑中利用其柱或剪力墙中的主筋做为引下线,随主体结构逐层串联焊接至屋顶与避雷线连接。为了安全起见每条引下线不应少于两根主筋,主筋的截面不应小于Φ16mm。 在高层建筑的设计、施工中,利用其结构主筋做引下线,这样做具有经济、实用、易于操作的特点,由于现浇混凝土内的引下线不易氧化,所以具有使用寿命长的特点。按建筑物的防雷类别适当减小引下线的间距,这样做可以迅速分流,降低反击电压。
3、避雷带
避雷带由避雷线和支持卡子组成,避雷带应设置在建筑物易受雷击的层檐、女儿墙等处,其作用是引雷效应,雷电流通过引下线向大地泄流,避免高层建筑物雷击。
4、均压环
在高层建筑的设计和施工中,除了防止雷电的直击外,还应防止侧向雷击,超过30米高的建筑物,应在30米及其以下每隔三层围绕建筑物外廓的墙内做均压环,并与引下线连接。保证建筑物接构圈梁的各点电位相同,防止出现电位差。
5、内部防雷接地装置
高层建筑除了采用外部防雷措施外,还应采用内部防雷措施。
笼式避雷网利用建筑物柱、剪力墙内的竖向钢筋迅速分流并疏导雷电流,与板内水平钢筋形成笼网状,在一定程度上屏蔽雷电流产生的电磁感应,还可以达到良好的均压环及等电位作用。现代高层建筑物内重要的强、弱电机房多采用笼式避雷网,因此建议在高层建筑的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和施工中,将内部防雷接地装置与外部防雷接地装置结合起来,构成统一的防雷接地系统,防雷效果将是最理想、安全和可靠的。
四、总结
目前随着计算机、通讯、控制(3C)技术的发展,对防雷接地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保证建筑物内的各种设备的正常工作。高层建筑的雷电灾害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必须加强对防雷设计进行研究、审核、检测和验收等一系列规范化管理,从而达到高层建筑防雷的真正安全。
参考文献:
[1] GB50057―19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S].
[2] 孙景梅.高层建筑的防雷[J].设计建筑电气,2001
[3] 夏光文.高层住宅接地与设备接地系统[J].建筑电气,2001.
关键词:住宅,给排水设计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如何提高住宅的设计水平,为每个住户营造出一个舒适的生活空间,是每个设计人员应该考虑的问题。而做好给排水设计对于住宅的心脏一一厨房、卫生间这样功能复杂,卫生、安全和舒适度要求高的空间是非常重要的。下面结合笔者所做的一些项目谈一下住宅给排水设计中的一些体会。
1、给水竖向分区
高层建筑由于建筑高度很大,在进行给水系统设计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竖向分区问题。如果不分区而采用一个系统供水,则建筑底层的配水点所受的压力过大,会产生很多弊端。如水龙头开启时,水流易喷溅,易产生水锤,给水道管及配件易损坏以及产生噪声等,并且能耗较多。。。另外,分区压力值也要选择合理,分区压力值过高,仍会产生以上弊端;分区压力值过低,又会使分区数量增多,增加给水设备、管道的工程造价及维修管理工作等。因此,高层建筑给水系统竖向分区应根据使用要求、管材质量、卫生器具配件所能承受的工作压力,结合建筑层数合理划分。
目前,国内外对高层建筑给水系统竖向分区压力值.尚未有统一的规定,但通常都是以各分区最低点的卫生器具配点处的静水压力不大于其工作压力为依据进行分区。我国《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规定,各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处的静水压力不宜大于0.45MPa,特殊情况不宜大于0.55MPa,水压大于0.35MPa的入户管(或配水横管),宜设减压或调压设备。对于高位水箱供水,水箱设置高度,即水箱底与最不利点用水器具或设备的垂直距离应大于或等于该不利点的流出水头与水流流经由水箱最低最不利点管路和水表的水头损失之和,上述之和通常称为分区给水最小静水压力值。。根据经验,一般该值约为0.10MPa左右。因此,各分区顶层住宅入户管的进口水压一般也不小于0.10MPa,而卫生器具正常使用的最佳水压宜为0.20-0.30MPa。所以,对于水压大于0.35MPa的入户管,宜设减压或调压措施,以避免水压过高或过低给用水带来不便。
在高层建筑竖向分区确定以后,就要对给水方式进行选择。给水方式选择应以经济合理,技术先进。供水安全可靠为原则。当市政管网压力具有一定资用水头,其压力能满足高层建筑下面几层,如地下室、裙房及附属建筑用水需要,为节省能源和基建投资与运行管理费用,下面几层可采用市政给水管网直接供水。但是利用市政管网压力设置给水系统时,应考虑其供水房间的性质和水压要求。对于建筑高度不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一般低层部分采用市政水压直接供水,中区和高区各采用一组调速渠供水,这就是垂直分区并联供水系统。分区内再用减压阀局部调压,这种方式不设高位水箱,减少了二次污染,水压也比较稳定,是目前可选用的比较好的供水方式。由于设高位水箱供水方式,需要将水一次加压送至水箱,不节能而且屋顶水箱容积大,加大建筑荷载,另外,水由水箱自流进入各区减压时,如果用减压水箱减压,分区水箱占有楼层面积,采用减压阀进行减压,减压阎减压值(或减压比)大,一旦减压阀失灵后,用水存在隐患。因此,不提倡作为主要的供水方式应用。
2、给水支管敷设
目前,新建住宅中一厨两卫已很普遍,有的住宅甚至配有一厨三卫、一厨四卫,且厨房、卫生间、阳台各用水点位置均较分散。(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第3.5.18条规定,给水支管宜敷设在楼(地)面的找平层或沿墙敷设在管槽内,敷设在找平层或管槽内的给水支管外径不宜大于25mm。住宅给水支管一般采用小管径的塑料给水管,呈弯曲状态,故住宅给水支管提议采用暗设。给水支管暗设的方式有:
⑴暗设在砖墙里。施工时在砖墙面开管槽,管槽宽度为管子外径de+20mm,深度为管子外径de,管道直接嵌入管槽,并用管卡将管子固定在管槽内。具体施工可参见图集L02J101-10。
⑵对于小管径给水支管de≤25mm,可暗设在楼(地)面找平层里。施工时将管道暗敷在垫层内,并用管卡将管子固定。
3、空调冷凝水排放问题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逐渐进入千家万户,无组织排放凝结水容易引起上下楼层居民纠纷,是影响居民生活的一个重要问题.建筑给排水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多数住户的生活习惯,预留空调板并设计凝结水排水管,可在预留空调外机位置旁设置冷凝水排水管,排水管应设专用管道并散流至附近雨水口.不得直接接入雨水井.排水立管选用PVC—U排水管de40.在每层空调机高度预留排水三通,便于空调机排水软管直接接入。或在有空调隔板的位置上布置地漏,空调机排水软管间接排入地漏,且地漏还能收集雨季空调隔板上积水。
4、排水设计
对于多层住宅,应尽量采用底层污水单独出户,以避免因排水管堵塞造成的一层泛水问题减少邻里的矛盾。2层以上采用排水伸顶通气立管。对于高层住宅设计专用通气管。对于受房间布局影响无法采用伸顶通气管的采用侧墙式通气帽,但是要按规范要求保证与外窗的距离。
地漏是排水管道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附件.功能就是排除地面积水,为保证室内卫生条件,在地面很少溅水的厨房、干湿分离的卫生间位于干区的洗脸盆部位不再设地漏。
参考文献:
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2、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二版)
3、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给水排水 .2009 .
4、住宅精细化设计 .2006.
关键词:爬模工艺,爬升模板,施工工艺,劳动组织
爬模施工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高层建筑施工技术,但一般仅用于外墙施工,内墙仍按传统方法支模施工。爬模工艺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具有施工速度快,工程质量好,降低成本的特点。它的工艺是总结了滑升模板,大模板施工的优点后创造性的发挥了自身的工艺。
70年代初始, 联邦德国、法国、美国、日本等国家开始使用研究使用。我国于1978年开始研究使用,1979年已在一些高层建筑的剪刀墙外墙和电梯井筒中筒框剪结构广泛使用。免费论文。1994 年中建八局一公司在引进高层爬模施工技术后,吸取了大模板和滑模的优点,进一步完善了爬模施工技术,形成了自身的外墙爬模内墙大模板成套施工技术。在高层框剪结构施工中,以爬模工艺为主,飞模工艺配合,更显示工艺配套体系的施工技术优势。免费论文。
1.爬模的工作原理
使用固定于结构上的爬架和悬挂在爬架上的动力设备,使模板上升、下降、就位固定;使用固定于结构上的大模板和悬挂(固定)在大模板上的动力设备使爬架上升、就位固定。如此往复循环,逐层升高,完成结构施工。
2. 爬升模板组成
爬升模板由模板、爬架和提升设备三个部分组成。通过依附在墙体上的大模板和爬架交替受力,形成模板提升靠爬架、爬架提升靠模板的独立自升体系。爬架采用单片桁架式爬架,相互间用钢管扣件连接,爬架与墙体采用自锁式联接件固定。
模板: 根据建筑物特点划分施工流水段,设计定型大模板,并做好各拐角节点处理,组成整体墙模板,用塔吊进行安装和拆除工作。每个楼层施工过程中的大部分时间内是由爬架通过设备支承模板的。设备爬升用环链手葫芦,模板是悬挂在支承钢梁下,扩模后启动爬升设备,带动模板向上爬升,精确地调整到规定标高,模板内侧涂隔离剂,然后绑扎钢筋,安装内模,浇筑混凝土到楼板底。爬升模板即利用爬架和模板相互交替作支承,由爬升设备分别带动它们一个施工层一个施工层向上爬升,以完成钢筋混凝土墙体的浇捣。
爬架:根据工程结构特点,进行爬架的技术设计,其内容包括爬架结构图和爬架布置图两部分。爬架结构设计计算时考虑的主要荷载应有:爬架系统的自重、施工荷载、水平风载及提升模板时的传递荷载爬架用连接螺栓附着于下面一层已具有一定强度的钢筋混凝土墙上,通过爬升设备支承模板并爬升模板。当爬模本身需要爬升时,反过来需以模板作为爬架的支承。
提升设备:可选用手拉葫芦。每附着式液压升降脚手架的动力系统也可采用便携式液压油缸和泵站,通过电控手柄操作,只需要1~2 人操作便可进行装拆转移,周转轻便,利用率高。
3. 爬模系统的安装
3.1外墙爬模系统的安装
爬摸应在标准层开始安装,按照设计位置在外墙上留出联接件预留孔。首先安装外大模板,然后安装爬架。爬架与爬架之间用水平钢筋和剪刀撑连接起来,铺上脚手板,外挂安全网,即完成一个爬架单元的安装。外墙大模板上端必须用花篮螺杆和钢丝绳拉紧,以防浇砼时模板外倾。爬模系统全部安装完毕后,应将外大模板全部闭合交圈。在外墙模板组装完毕后,即按常规方法绑扎钢筋,并注意留出大模板的对拉螺栓位置。
3.2内墙大模板的支设
内墙大模板的支设钢筋隐蔽验收完毕后方可进行内大模板的安装。内墙大模板安装前,现将控制轴线引测到楼层,并按“偏心法”放出50mm 通长控制轴线,再按开间尺寸划分弹出墙体中心线、模板位置线。塔吊吊装就位大模板,并由支模人员2-3人相互配合支设。先放好带有套管的大螺杆,然后用橇棍调整大模板的位置,调节地脚螺栓或紧固大螺杆的螺帽以调整大模板的垂直度。最后安装小螺杆和阴角模,加固好所有的穿墙螺杆。
4. 浇筑砼,拆除模板
浇筑砼前,首先处理好水平施工缝和竖向施工缝。水平施工缝按常规方法进行处理,竖向施工缝可采用钢板网作侧模,再按常规方法进行处理。施工缝设在每层楼板底,即一层墻体完成后,再浇一层楼板
大模板的拆除在砼的强度达到诉模条件(1.2-3.0N/mm2)时,方可拆除大模板,在气温20℃的条件下,砼约浇筑10小时后拆除模板。大模板的拆除和吊运应按照砼浇筑的先后次序进行,不能颠倒。外墙内大模板拆除后,应将大螺杆螺帽上紧,以便浇顶板砼及爬升爬架。免费论文。爬架附墻处的混凝土强度已达10N/ mm2,如果爬架是在窗洞处附墻,该处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能承受爬架传来的荷载。
5. 爬模系统的爬升
爬模系统的提升采用倒链。顶板砼浇筑完毕并达到上人条件后(≥1.2MPa),方可进行爬模系统的运行。首先固定好外大模板上所有的大螺杆,用倒链拉紧爬架,松开爬架底座上的自锁式联接件,提升爬架。爬架到位固定牢固后,取下倒链,提升大模板。依次类推。对有外挑水平结构部位的爬架,爬升时将三角支座拆下,上部用爬架系统整体提升,三角支座用塔吊进行倒运。
6. 爬模系统的拆除
当高层建筑的顶层或女儿墻浇筑后,横板和悬挂脚手要拆除,一般用起重机或其他机械进行。爬模系统拆除的主要步骤和注意事项如下:
(1)自下而上拆除悬挂脚手和安全设施。
(2)将外大板用钢丝绳固定在屋面锚环上;
(3)卸掉大板支承螺杆外侧的螺帽,但要保留螺杆和里侧的螺帽;
(4)拆掉爬架上的安全网和连接两爬架的钢管、脚手板;
(5)用塔吊吊紧爬架,卸掉爬架自锁式联接件上的锁件装置;
(6)在室内抽掉爬架与结构联接件,吊走爬架;
(7)用同样的方式拆掉另一爬架;
(8)用塔吊吊紧大模板,在室内抽掉大模板上的螺杆,吊走大模板。
(9)拆除过程中,特别是拆除爬升设备时,操作人员应站在爬架上,不许站在被拆除的分块模板上。
(10)爬架在人工提升时要保持速度一致,避免有快有慢,造成一头高一头低,出现
受力不均等现象。
7.爬模施工的劳动组织
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昼夜流水施工,爬模提升应在白天进行,在外墙爬模停止时这部分人可转入支设内模等工作。大模板拆除吊装可在夜间进行,模板支设应在白天进行。钢筋绑扎和砼浇筑可分成两班,昼夜施工。爬模专业组应由工作认真细致、责任心强的人员组成。
视工作量大小组织专业爬模小分队,与内模施工的劳动组织分开来,但仍然是一个班组,由班长统一指挥施工。专业爬模小组负责模板的爬升、校正、固定以及爬架的爬升和固定。专业组织适应爬模的施工特点,能熟练掌握专项操作技术要领。
8. 爬模施工的安全措施
1、爬模施工前先要做好班前安全教育和安全交底。
2、爬架安装好后要搭好安全防护,外侧及下部应满挂安全网,脚手板要固定牢固。
3、爬架底部铺脚手架或钢板网,四周设置安全网。
所有的爬模施工人员要配备安全带,模板及爬架爬升时要系好安全带。
大模板的吊装要用等长的带卡环的双股钢丝绳,不能使用单股钢丝绳。
4、每步脚手架间有爬梯,人员应爬梯上下,进入爬架的附墙工作应在爬架内上下,禁止攀爬模板,脚手架和由爬架外侧上下。
5、为保证爬升设备安全可靠,每次使用前均需检查。爬架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应经常对爬升设备、挂吊部件的联接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6、严格按照模板和爬架爬升的程序进行施工。爬架爬升应在白天进行,不得在夜间进行。严禁酒后爬升。
爬架在提升时要保持速度一致,同步进行,严禁快慢不一,造成倾斜过大、剧烈摇晃等现象。
7、爬升过程中要随时检查,如有相碰等情况应停止爬升,待问题解决后再继续爬升。
8、爬升时人员应站在爬升的爬架上,只许站在固定的,用作爬升支承的爬架或模板上。
9、爬模系统拆除时要注意安全,必须有专人指挥,由架子工负责拆除。拆除人员要先检查身体,凡病中、酒后不得上岗。室外拆除要先系好安全带,物品传递要准确。
10、操作人员应背工具袋存放工具和零件,防止物件跌落。禁止在高空向下抛物。
11、爬驾时,下面应设警戒区,设明显标志,防止人员进入。
9.结束语
爬模工艺是在滑模和大模板工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工艺,爬模工艺的模板可以自动爬升,体现了滑模工艺的优点;选用整装大模板,体现了大模板工艺的优点。操作简便,施工安全可靠,由于可以逐层调整,垂直度易于得到控制。在高层结构施工中,更显示工艺配套体系的施工技术优势。
参考文献
[1]匡淑平.外墙爬模工艺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中国建筑学会施工学术委员会模板与脚手架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四次年会中国建筑学会施工学术委员会模板与脚手架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四次年会论文集,2002.
[2]周鸿恩,白艳琴.爬升模板体系在全现浇剪力墙高层建筑中的应用.中国模架学会三届一次年会中国模架学会三届一次年会论文汇编,1999.
[3]介方.上海长宁区某高层住宅施工中爬模技术的应用.山西建筑,20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