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20 22:35:14
导语:在机械实训报告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1.1“211”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原则与依据具体说来,本方案的课程体系结构有四部分组成:(1)通识教育领域课程。该领域课程培养学生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使之具备较高的英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这些课程包括军事理论与技术技能训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基本原理概论、大学体育、大学英语以及计算机课程等。(2)学科基础教育领域课程。该专业领域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理论与基础知识;学生分析、解决生产企业尤其是制造企业的生产系统组织与管理问题的能力。这些课程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A、概率论和数理统计A、大学物理、工程实训A、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制造技术、机械设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子电工技术基础等。(3)专业核心领域课程。该领域课程让学生了解机械制造学科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使之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技术经济分析与生产组织管理的能力。该课程包括计算机绘图、管理学原理、基础工业工程、运筹学、运筹学课程设计、质量工程、人因工程、生产计划与控制、物流设施与规划、物流设施与规划课程设计、系统工程、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生产系统综合实验、毕业论文(设计)等。(4)专业选修及实践实习领域课程。该课程包括工业工程专业英语、机械产品三维造型与创新设计、机械CAD/CAM技术、数控技术、现代制造技术、管理信息系统、java语言程序设计、经济学原理、工程经济学、市场营销学、供应链管理、项目管理、现代物流学和专业社会实践等,这些课程旨在培养既具备坚实的机械工程技术基础、又具备现代企业管理的理论,能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的跨学科应用型人才。
1.2“211”人才培养方案中的素质与专业、课内与课外的关系为了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本方案规定学生毕业前除完成规定的课程学分外,学生还必须修读非本院、本学科开设的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完成8学分,其中必须选修体育专项课程等,学生必须修满课外实践与创新活动5学分,思政类课程的实践学分5学分纳入自主修习课程考核。其次,“211”人才培养方案重视学生共性的提高与个性的发展。创新是以思想的自由为前提的,个性是学生独立精神和自由思考能力的表征;如果说通识领域课程和学科基础教育领域课程是为了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那么专业核心领域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则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个性。
2校企合作背景下的“211”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教学要求
为落实“211”人才培养方案,保证工业工程专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工业工程专业积极联系校外企业,与之对接合作,采取课程实训和组织学生到企业实习的措施。
2.1明确实训大纲,规范实践教学过程为了使工业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取得效果,“211”人才培养方案采取以下几种措施:(1)所有的实训课程都有实训教材或指导书,这些实训教材或指导书由本专业的老师集体编写和修订,并贯彻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2)实训课前,教师和实训工作人员必须认真备课,检查实训设备、设施的性能和实训材料的有效性,以保证实训的正常运行。(3)实训教师需严格管理学生,向学生讲明实训规章、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认真批改实训报告。对那些违反实训章程,操作不规范的学生,应该明令其停止实训;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实训报告,教师应该要求学生重做。(4)实训结束后,教师应该严格要求学生撰写实训报告,并认真批阅报告,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5个等级评定成绩,将其记入实训成绩档案。
一、实训教学设计理念
工程机械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实训教学的设计理念是“以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实用为原则,以够用为尺度,以就业市场为导向”,突出高职特色,重点强化工程机械技术营销和技术服务等实践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1.1 以职业能力为目标,重视职业能力的培养。培养职业能力是职业技术教育的核心,按照工程机械技术服务与营销工作人员的工作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和教、学、做一体化的思想构建实训课程教学体系,大力开展与工程机械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的“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专业技能。
1.2 以实用为原则,以够用为尺度进行实训课程设计。教育内容是根据工程机械专业领域的行业发展对高职教学的要求,安排教学内容的深度上本着理论够用的尺度,淡化理论教学部分,强化了工程机械技术营销与技术服务工作岗位实际操作的方法和技能。
1.3 以就业市场对本专业的要求为最终目标来组织实训教学内容。高职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因此实训课程的开发设计始终围绕当今社会工程机械营销和技术服务领域实际工作岗位对高职毕业生的要求和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借鉴工程机械4S店的职业培训模式,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强调实用性,突出工程机械销售岗位和技术服务岗位的实用能力,使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得到极大的提高。
二、实训教学设计思路
工程机械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实训教学的设计思路是依据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确定工作岗位,再以实际的工程机械技术服务与营销岗位工作为主线、按照工程机械技术服务与营销岗位的职责要求,归纳出工程机械技术服务与营销策划和工程机械销售两项工作任务;然后以完成这两项具体工作任务为驱动、以完成过程为导向进行实训课程设计。具体思路是:从分析工程机械技术服务与营销岗位实际工作过程所需要的职业技能需求入手,确定岗位任务;根据岗位任务确定岗位需求的知识和技能要求。
三、实训教学具体实施办法
3.1 课堂教学实训
具体形式包括:主题辩论、角色扮演、策划竞赛等。
1.主题辩论
由任课教师针对课程内容提出辩论题目,全班分组进行,目的是训练学生的敏捷思维和思辨能力。对主题辩论实训的分析评估是必不可少的,分析评估包括:自评、他评和实训教师的总评。总评主要从商务礼仪、营销知识、论点分析、主题演讲、辩论技巧和总结陈词等方面进行。
2.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主要运用在工程机械产品推介上,由学生分别扮演顾客、销售顾问等角色。通过角色扮演这种方式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临场应变能力、分析思考能力,同时还可以相互启发、广开思路、相得益彰。
3.策划竞赛
策划竞赛主要是对工程机械的销售进行策划,由学生分组制作完成策划方案,并且要求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上台演示自己的策划内容,并回答评委老师和其他小组同学的提问。
3.2 电脑模拟实训
由于工程机械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课堂教学需要了解大量的企业经营实际情况,直接深入企业,往往给企业造成负担,企业难以接待。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使理论教学更为贴近实践。电化教学能将实践中发生的事例,企业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形象的再现出来。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比单一、空洞的语言教学效果更好。
为有效进行电脑模拟实训,可以建立工程机械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仿真实训室,配备电脑并购置相关的专业教学软件,从而让学生有机会在复杂的模拟环境中演练所学的理论知识,充分体验企业从工程机械市场调查、竞争战略制定、营销策略分析,到具体的营销活动组织的全部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思维能力,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
3.3 案例分析实训
案例分析实训,是指任课教师印发与所讲课程内容有关的案例材料给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自行补充材料,进行分析判断,最后,进行案例汇报,并由老师总结点评。通过案例分析实训,培养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对实际经济现象进行考察、分析和评判的能力。
案例分析可以有多种形式,例如小组讨论、口头叙述、书面报告、角色扮演等,或者是多种形式的组合。案例分析重在学生参与,主要责任由学生承担,强调独立学习能力和自学效果,老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和督促。因此,案例分析所提供的材料应当是杂乱无章的原始资料,学生必须认真思考、仔细分析、去伪存真,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工程机械市场营销案例分析实训,是把学生放在设定的工程机械市场环境中,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对工程机械企业营销活动进行分析。案例分析教学,最主要的功能在于能为学生提供一个逼真、具体的工程机械市场营销问题,让学生处理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具有鲜明的教学目的性和仿真性两个特点。
3.4 专题调查实训
工程机械市场调查实训的教学形式一般可以分为以下三种形式:
1.课堂模拟调查
教师提前准备相关案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调查方案设计、问卷设计、选取调查方法、模拟实地调查、整理分析调查资料、撰写调查报告等。最后小组汇报,接受其他小组和教师提问。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带着调查任务来学习市场调查的专业理论知识。
2.校内实地调查
这一环节安排在课堂模拟调查之后,学生在系统学习了市场调查的专业理论知识之后,以小组为单位,从指导老师处领取一个校内调查的实际项目,从调查方案设计到调查汇报的整个调查过程中,在指导老师的引导督促下,学生自主完成。
3.校外实地调查
由学校负责联系工程机械4S店等销售企业,承担企业委托的调查任务,由学生和老师一起完成。这种方式的教学特征较弱,与课堂教学的协调有一定的难度,调查时间、调查课题的确定都较为被动;但它的真实性是完全的,其课题成果、调查资料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因此,校外实地调查在完成实训教学任务的同时,还可以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3.5 岗位模拟实训
本文围绕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的目标,结合实训设备的具体情况,对综合实训的内容、教学模式、实训条件、考核方式等方面做了探讨。
【关键词】
机电一体化;探索
机电一体化专业培养的是具有机电一体化技术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管理、技术应用、营销和技术服务等一线岗位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实训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手段,目前部分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往往只经过机械或电气技术的专项实训,而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一个系统工程,学生缺乏机电综合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的系统性培训,毕业后很多学生无法满足一些需要机电综合技能的设备安装与调试、运行与维护岗位的工作要求。因此,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化,有必要改进实训教学模式,强化机电综合实践技能的培养,使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机电综合实训模式能适应行业的职业要求,提高实训效果。
1.机电一体化实训课程目标
机电一体化实训课程是集机械技术、电机技术、检测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于一体的专业技能综合训练课程。课程紧扣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核心技术环节,即检测、控制与执行三大技术环节展开,同时引入最新的网络控制技术。
2.实训课程的内容和模式
机电一体化的综合实训可以选择某一生产流程的模拟控制系统或典型的机电产品为岗位的控制操作技术。在实训过程中以该系统为载体,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将学习过程分解成若干个小任务,并结合实际操作,将所要求的知识点、能力点和职业素质融于培训过程。实训时把学生分组,由老师布置实训任务,通过实训指导书让每组同学明白工作要求和规范,随后监控整个实训过程,尽量发挥同学的积极性。实训项目的安排也是由易到难,开始阶段进行供料单元简单的电机控制实现,让同学们熟悉实训要求,接下来进行较为复杂的气动机械手搬运和工件分拣工作站项目。首先结合实际的装置,了解该装置所能完成的任务及工作流程。其次,分析该装置的硬件组成,让学生明白各部分硬件的组成元件,各自完成何种功能;再说明本设备所包含的技术和应掌握的知识点;然后通过实际操作,如拆装、调试、故障诊断等,掌握机电设备的装配、操作;最后,将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归类,并做一定的延伸,使部分能力较强的学生有所发展。可以把在东洋电装产学研中,获得的汽车零部件电检设备资料一部分整理成拓展案例,在案例中融入常用西门子、三菱、欧姆龙PLC的编程指令比较及使用,为学生以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3.实训设备
为培养学生真正的职业技能,一定要选择真实的或模拟实际的机电一体化实训设备,例如我校机电一体化实训室的设备有:光机电一体化设备,立体仓储系统,小车机器人,专门为机电一体化技能训练而设计,部件全部采用工业标准元件,安装和调试也符合工业规范,为满足实训要求,每个设备配有编程电脑一部和安装工具一套。1)光机电一体化设备实训装置由由铝合金导轨式实训台、典型的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机械部件、PLC模块、变频器模块、按钮模块、电源模块、接线端子排和各种传感器、计算机等组成。学生通过操作此装置,了解气动机械手的动作,PLC(可编程控制器)对系统的控制,传感器的接线及应用,变频器参数设置及使用。2)立体仓储系统控制器采用西门子PLC,在PLC上增加一个RS-232模块,就能实现PLC与RFID读写器之间的串行通信,是PLC获得货物电子标签的目标地址信息。传感器传回PLC位置信息,PLC控制X、Y、Z轴电机运行,有效、准确地把堆垛送到任意仓位。通过操作此系统,让学生了解RFID技术,立体仓库的运作流程,步进电机的应用。3)小车机器人用单片机实现对小车的控制,通过QTI循线传感器依循地上或台子上的自制轨道获得的信息反馈给两轮小车,使小车沿一定轨迹运行。通过操作,学生能了解单片机的C语言编程,从简单的让小车动起来,到复杂些的让小车以最快速度循迹运行。
4.考核办法
实训总评成绩由平时项目成绩、实操成绩、实训报告成绩三部分组成,其中平时项目成绩占40%,实操成绩占40%,实训报告成绩占20%。主要考查学生是否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处理实际问题;识图能力和动手能力;是否有团结协作精神等。总而言之,高职院校在机电一体化实训教学过程当中应当迎合行业发展的趋势,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积极推行教学改革,探索实训教学模式,提高实训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其踏入社会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金芬,陶亦亦,陆春元.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教学的实践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09,(10).
关键词:测量技术实训课;教学现状;改革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6-0127-02
中高职教育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人才,是职业技术教育最根本的任务和使命,而技能训练教学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环节。
测量技术实训课是机械类专业十分重要的技能环节,没有测量,就不可能加工出合格的零件和产品。测量技术实训课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技能训练课。《极限配合与测量技术》专业理论的学习是测量技术实训课的基础。通过学习与训练,可以丰富学生的测量方法,提高测量操作的技术水平,减少测量误差。同时,使学生达到对常用、通用量具熟练操作的技术水平。总之,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具备从事本专业上岗所需要的测量技术与能力。
目前,很多中高职院校没有开设测量课,抑或测量课中存在很多问题,致使测量课的效果不理想。例如,有些中高职院校没有专用的实训场地和量具供学生操作训练;对测量的基本知识缺乏,不懂得测量专业术语,不懂得测量的方法和测量原则;对齿轮和圆锥等典型零件的测量不讲或草草而过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着学生实训能力的提高。所以,测量技术实训教学的改革已势在必行。
笔者总结近几年的测量技术实训课教学的改革实践,结合本课程的教学实际和亲身体验进行了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讨。
理论联系实践,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
近几年的中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教学模式改革一直是重要的核心内容。根据测量技术实训课的特点和现有的条件,理论联系实践的一体化比较符合现代中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一体化教学模式就是将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结合起来,以理论指导实践,使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更快、更扎实地学会测量技术与技能。在一般情况下,一体化教学模式主要有讲授理论知识、操作示范技能、练习与提高、讲评、进入下一阶段学习等五大部分循环实施。其循环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思想的六种意识:目标意识、主体意识、训练意识、情感意识、创新意识以及效率意识。测量技术实训课是我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能训练课。通过一体化教学,既能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掌握测量知识,又能提高学生的测量操作的技术水平,减少测量误差,使学生具备从事本专业上岗所必备的测量技术与能力。现以三坐标测量机的使用为例具体说明。
讲授基本知识和操作示范技能三坐标测量机的使用分为三坐标测量机的基本使用、形位公差检测及综合使用三个课题进行讲授和操作练习。对于三坐标的测头校正,主要包括测头的组成、测头装配和测头校正三部分,配合幻灯片边讲解理论边演示,让学生认识和理解技能动作、结构、操作的程序以及技能形成的因素,这是一体化教学的优势。
练习和提高要求学生按照测头校正演示的内容进行训练,并要明确训练任务的具体要求,控制训练过程。测量技术训练大多数采用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学习法。把全班学生分几个小组,在每组中设立一位理论和操作基础都较好的学生担任组长,配合教师负责该组学生的管理和任务分配等,让学生在充分交流与合作中学习。教师要在现场进行巡回指导,边看,边说,边指导,发现学生的不规范操作并及时给予纠正,这一训练过程充分体现了一体化教学的特点。
讲评针对学生实训操作的情况和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对三坐标测量机基本使用出现的问题,如测量力太大、操作不规范等进行指导讲评,以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效果。
循环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内容的技能演示和理论知识讲解,教师再组织训练,循环实施,完成教学任务。
强调本课程动手动脑能力,实施课题式教学
测量实训课虽然属于技能操作课,但主要还是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所以,在上课期间,学生每天的课题任务都要在测量实训教室内完成,考虑到学生和测量实训课的特点,在每个课题教学上,主要采用教师讲授、示范操作及学生跟进的方式,完成实训课期间教师布置的课题任务。每个课题尽量只介绍一种类型量具的使用,主要由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如何读数、示范操作及使用注意事项等部分组成。学生在掌握了课题内容后再完成该课题的实训报告,实际用量具测量零件,先练习基本动作,再反复练习,达到熟练的程度,最终体现动脑动手的学习。比如,千分尺课题,先要掌握外径千分尺的结构,再掌握外径千分尺分度值0.01mm的刻线原理,练习读数方法,教师示范操作后,再讲解外径千分尺的使用注意事项,通过练习测量,使学生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根据学生练习的实际情况,拓展内测千分尺、内径千分尺,深度千分尺、杠杆千分尺、窄头千分尺、深弓架千分尺等千分尺练习,加大了量具的范围,开拓学生的视野。再如,正弦规课题如果不手脑并用,学生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正弦规,怎样去计算和处理数据,也就无法完成课题任务。只有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动手动脑,才能使学生获得创新的理念。
循序渐进与严格训练相结合的教学
循序渐进地实施教学,符合学生认知能力的递进规律,使学生在训练过程中有计划、有步骤、从简到难、从单一到全面、严而有序地掌握技能。“严”主要指严格训练,在学生形成技能的过程中保证其学习质量,把“序”和“严”结合起来,严而有度,严而有法,严而有序。
教师对教学任务和教学计划的实施要有条不紊,测量技术实训课的讲课过程如表1,按照六步完成,循序渐进,在实施过程中把握节奏,让学生在有序的计划中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各种方法使学生踏实认真地进行测量训练,让学生的测量技能从生硬的模仿,到熟练自如地确保教学目标的完成。在严格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也要保证技能形成的循序渐进。内径百分表的使用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只有学会游标卡尺、外径千分尺的使用后,才能学习使用内径百分表,内径百分表的使用分为四步,这四步也是循序渐进的。但是每一步都要严格要求,特别是用外径千分尺对内径百分表调零更要严格,不能超过0.01mm的误差,否则会影响测量精度。
测量技术实训课教学要与时俱进
社会在进步,技术在进步,测量技术实训课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教师要勤学习,勤实践,勤钻研,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学校重视测量技术实训课,就要不断更新量具和设备,满足教学的需要,满足社会的需要,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如三坐标测量机、电子量具已经广泛在生产一线应用,如果学生在学校没有接触到这些设备,那就说明教学内容不能适合目前生产一线的需求。
现场作业与现场点评以及考试的合理运用
技能实训课最大的特点就是要求学生在教师进行充分的操作示范和演示后进行现场实际操作和模仿,掌握技能。态度认真的学生能够较快地完成实训报告和测量任务,利用多余的时间帮助其他学生并和他们交流,形成和谐的学习环境。教师的现场点评,能使学生在测量过程中及时纠正问题和错误,更重要的是防止一些不必要问题的发生。
考试作为检查教学质量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一直以来,都会受到教师的高度重视。但是,多年来沿用的考试方式已不适于测量技术实训课教学。所以,要重新设计考题,巩固测量训练成果。因此,要探索一种新的考核方式,使考试真正成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
考试重点应放在能力考核上,考试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以便能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水平和综合素质。可采用课题、实训、报告三部分结合来评价。其中,平时测量实训纪律占20%、课题实训报告占30%、现场操作考试占50%,这样,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全面能力,效果较好。同时,教师要根据测试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掌握情况,检验自己的教学效果,及时调整补充教学内容,使所测量技术实训课程教学更趋于完善。
测量技术是机械制造业发展的先决条件和不可缺少的技术基础,即使在现代制造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在设计、制造、测量这三大环节中,测量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规范、熟练地掌握测量技术,并且对零件进行正确而准确的测量,是当今机械行业高级职业技术人才必备的能力。因此,只要重视测量技术实训课,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就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黄云清.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第2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韩美娥.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改革与实践探讨[J].职业时空,2008,(6).
[3]张泰昌.常用机械式量具量仪使用问答[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一、加强培训,提高实验教师业务素质
在实验教学方面,机械专业强调“四大明确”,即实验教学大纲和实验教材明确、实验课课程表明确、实验项目表明确、实验考核要求明确。要求教师做到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相协调,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紧密相连;学生实验报告完整,实验实训成绩评定标准完善合理。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师资是关键。为此,机械专业坚持以培养“双师型”实验教学人员队伍为目标,实行教师派出培训制度。
二、拓宽渠道,获得更多优质教学资源
机械专业在对外合作交流中,十分注重通过与相关企业的交流获得实验教学的优质资源。校外实习基地是实习教学的主战场,在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和运行过程中,一方面依托单位的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一起参与实习教学环节的管理和指导,增强实习教学的指导和管理力量。另一方面,实习师生可依托实习单位开展技术培训、科技开发等工作,使实习基地同时成为科技开发和人才培训基地,从而在共同合作、互惠互利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新路子。机械专业现有十几家大型企业为校外实验实习基地。校内实验室及实训中心对学生全天开放。还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特长建立各种兴趣小组和实践班,为各种兴趣小组和实践班配备专门的指导教师,并推选优秀学生参加省、市举办的各种技能大赛。
三、突出实践,建立独立于理论教学的实践教学体系
首先,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体设计实践教学计划,确定技术应用能力的实践教学目标,并在课时安排、教学内容与方法上进行大力度的改革。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达到1∶1,各专业方向实践教学学时不少于总学时的40%,不少于24周的整周实践教学,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实践能力训练;在实践教学内容上,将实践教学分为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综合强化技能训练三个层次,建立一个独立于理论教学的实践教学体系。
为突出专业技能训练,机械专业的做法有:1.优化实习实训课教学结构,要求实验实习课体现讲(教学精讲)、演(教师示范操作)、练(学生练习)、结(教师讲评总结)四个环节,或者体现“明确目标—精讲点拨—示范操作—操作练习—评议反馈”五个环节,使实习课达到高密度、高强度,当堂讲授、当堂实践、当堂掌握的要求;2.创新专业课教学方法,在数控技术等专业的实践教学中,推广应用了任务驱动教学法、项目训练教学法,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营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的浓厚氛围,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明确目标,强化实践教学管理
实践教学管理包括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课程大纲和教材,实训指导书、卡、实验报告,实习指导书等实践教学文件和各实践教学环节管理。在实践教学计划中,明确实践教学目标要求,制定完备的各类实践教学环节的大纲。实践教学大纲是开展实践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对每个实践教学环节、项目的教学目标、内容、形式、学时安排,与理论教学的衔接,以及考核方式、方法等作出明确规定,使实践教学规范化。实践教学用书,一般应包括教材、实验实习指导书、毕业设计指导书、实训项目报告、设备操作手册等。实训项目主要有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机械制图测绘、金工实习等。机械专业为强化实践教学管理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办法。
五、规范管理,建立与完善实验教学评价体系
建立与完善实验教学评价体系,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建立这一评价体系,要对实验教学体系、实验内容、实验技术队伍、实验条件、实验教学改革、实验教学效果等进行全面评价。按照理论够用、技能过硬的原则,改革专业课考试重理论、轻操作的一张试卷定优劣的办法,出台理论考试成绩比例小、技能测试成绩比例大的评价制度,每学期照此办法进行一次系统的技能测试,建立测试成绩与学生学业成绩挂钩、与教师考核挂钩、与教师评优挂钩的激励机制。
通过试验教学评价体系,对实验教学质量考核,可以从实验教学文件、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方面检查实验课程的开设情况,发现薄弱环节,提出整改措施,不断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实验教学质量考核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
(一)集中考核内容
实验教学集中考核主要是对实验教学文件、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进行详细检查,并按百分制评分。
(二)对学生问卷调查内容
主要从以下方面让学生做出评价:讲解实验原理方法,介绍实验仪器装置;精练多练、实验方法多样;实验教学态度认真、准备充分;熟悉实验仪器装置,示范动作准备;实验组织能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三)实验教师自我评价内容
有实验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实验教材或实验指导书;熟悉教材,讲解实验原理方法,介绍实验仪器装置,且正确使用;精讲多练、条理清楚、实验方法多样;实验教学态度认真;实验组织能力强;不断改进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展实验教学研究;及时批改实验报告,做到认真无差错;严格要求学生;仪器设备经常保持完好状态,维护及保养及时;学生对实验原理、方法牢固掌握,实验操作能力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一.实践性教学的内涵
所谓实践性教学,是指从改革教学内容着手,将精选的制图内容与CAD软件相结合,删减纯理论知识,凸显实践操作元素,并以“实验、实训、第二课堂和技能竞赛”四种方式落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二.实践性教学的实施条件
实践性教学的实施应依托硬设施和软环境两个条件。硬设施主要有可供课程实验的教学场所,如制图教模库、零部件陈列室、专用测绘室、CAD/CAM专用机房等,这是开展实践性开放教学的物质条件。软环境充分体现在:
1.实践教学占总课时的40%以上;
2. 代化教学手段的广泛使用,如自制电子教案、电子挂图,开发CAI教学系统;
3. 课教师熟练掌握CAD技术,能胜任融合后的双学科教学。
三.实践性教学的实施
实践性教学的实施,即对“实验”、“实训”、“第二课堂”和“技能竞赛”四种教学形式进行落实与贯彻。四个实践环节,将实践教学有效地串接在一起。
1、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中最核心的是制图的基础实验。通过基础实验,学生加深对制图国标及课程中正投影原理、形体分析方法的深刻理解,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和设计能力。主要可表述为以下6个项目。
下面对认知实验实施,作相关的介绍。
(1)实验途径:通过现场参观实习等形式,使学生获得充分的感性认识。体现“认体识图”开路教学的教学思路。
(2)实验目标:实践在先,理论在后,诱以直观,适时抽象。
(3)实验措施:
A、下车间参观生产现场,认识各种类型的被加工零件,装配部件和机床设备等。
B、展示典型零件体的工作图样,学生仔细观察和分析;
C、由CAD建模下的各种平面图样和实体和模型。
(4)实验评估: 实验后,要求每位学生撰写不少于1200字的实验报告,以反映学生在实验中的“思、学、得”,提高学生的理论研究水平。
2、实训教学
实训教学在对零部件进行手工测绘时,还必须对测绘对象用CAD技术进行绘制;另外增设 “CAD专项实训”。这些实训项目的设置,既是强化制图基本技能的训练,更是将制图知识有效融入到计算机绘图中。下面即是模块化处理后实训项目,共计50学时。
(1)CAD绘图实训项目
实训项目和课时分配表
(2)零部件测绘实训项目
零、部件测绘实训,是在理论课程结束后进行的一次综合性实践训练。实训的组织形式,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教师检查学生的测绘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讨论解决。测绘实训项目方案的设计如下:
A、实训名称:《机械制图和CAD》课程设计
B.实训方法:用手工绘图和CAD两种方法进行零、部件的测绘。
测绘在工程设计中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它是对现有零部件进行实物测量后,绘制出零件图、装配图的过程。这种实践训练,能从根本上把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进行综合运用,提高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及CAD绘图能力。
C、实训程序:
按照测绘要求和教学大纲,将实训细化为如下操作程序:
D、测绘任务
(1)每位学生应在规定的时间内,采用手工绘图和CAD技术,高质量地完成装配图一张(A0图纸,手工完成);零件图3~5张(A2、3图纸)(以CAD为主);
(2)用AutoCAD绘制并打印2~3件中等复杂零件的零件图。
(3)撰写实训报告,作为答辩必备材料。
3、第二课堂――制图、CAD兴趣小组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入学成绩大多比较低,理论基础知识不够扎实,但有喜好动手的共同特点。我们结合教学条件和学生特点,搭建第二课堂和兴趣小组平台,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环境,有效补充课堂教学。
通常可设立手工绘图、零部件测绘和CAD三个兴趣小组。因为手工绘图能力、零件测绘能力和CAD绘图能力,对工程专业的学生而言,是必备的专业技能。在“徒手目测比例绘图能力”和“CAD高速绘制能力”这个新课程要求日益加强时,制图、CAD兴趣小组的正常开展,对学时减少而难度加大的前提下,弥补了不足。
每个兴趣小组开设时,必须做到有目标计划、有专任教师、有固定场所、有终期考核。在兴趣小组活动中,我们更加重视培养尖子生,这些学生通过专门的训练,在技能竞赛中挖掘出更大的潜能。多年来,我校学生在苏州市职业院校学生制图、CAD竞赛中,获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这与我们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是十分不开的。
4、技能竞赛和职业考证
我校以承办职业考证和进行技能竞赛为载体,作为《机械制图和CAD》实践性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职业考证和技能竞赛,都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前提,以挖掘学生潜质为手段,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以充分发挥。做法主要有:
(1)开展机械零部件测绘、计算机辅助二维、三维绘图训练,并定期举办“机械基础知识与技能大赛”、“CAD技能大赛”等活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2)开展了CAD测绘竞赛活动。竞赛由课程组策划并组织,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测绘零件实体并手工绘制草;二是要求学生利用三维绘图软件对测绘零件进行实体造型;三是在AutoCAD中生成零件的工程图样。
真正意义上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应具备两个明显特征:第一,必须是机械产品;第二,采用电子技术,使机械产品的控制具有可编程和智能化的特性。一个机电一体化系统主要由机械装置、动力源、传感器、执行装置、控制器五个要素构成,因此,机电一体化实训内容、实训方法和实训设备的研制均必须围绕这些要素设计、展开。根据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综合性及面向实践应用的特点,笔者对机电一体化实训内容、方法、方式等进行了探索。
1.实训课程的目标
机电一体化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是集气压技术、液压技术、电机及电气控制技术、自动检测技术、PLC及其自动控制技术、网络通讯技术于一体的专业技能综合训练课程。课程紧扣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核心技术环节,即检测、控制与执行三大技术环节展开,同时引入最新的网络控制技术。训练时应遵循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中心和以培养学生素质为中心的原则,通过实训使学生既能掌握机电一体化专业的理论知识,又能从事机电设备或自动化生产线操作、安装、调试、维修、维护及设计改造等方面的工作,并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
2.实训内容紧扣相关知识点
机电一体化系统涉及机械设计、传感器、自动控制和微机原理等多门课程的知识,这些知识也是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的基础。尽管学生在学习机电一体化系统之前,已经学过一些相关的理论知识,但在机电一体化课程的实训中,对相关知识的回顾和加深是必要的,特别要关注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实际应用方法。因此,应紧扣这些教学内容,安排若干典型的、与专业课程相对应的专题实训项目,通过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学生对专业知识有一个感性认识,为综合性实训和设计奠定基础。
3.实训方法由教师演示过渡到学生自我设计
从理论学习到实际实训设计,是一个从知识接受到知识应用的飞跃。由于机电一体技术包含了机、电、计算机、自动控制等多门学科的知识,实训的综合性程度高,因此,对大多数中职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演示性实训是一种更直接的实训指导,能使学生对将要完成的设计性实训的过程和结果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提高完成设计性实训的自信心。实训的最终目的是学生能够在相关的实训设备上根据要求,在实训装置上进行系统设计,能够按照设定的方式正常运行。通过这个设计过程,可以更好地锻炼学生对机电知识的运用能力,理解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各学科知识的关联性,进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实训教学的真正目的。
4.实训方式为课内和课外相结合、个人和小组相结合
由于教学课时有限,实训环节的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设计和准备工作,课内主要是利用实训平台调试和实现设计的内容。因此,机电一体化实训室应该建设成为开放式的实训室,便于学生课外进行训练。另外,由于机电一体化实训包含的知识面广,综合性实训项目包含多个内容,可以采用小组分工、合作完成的模式。这样,一方面培养学生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团队精神,另一方面也是对模块化设计的一种锻炼。
5.实训课程的考核方式
为突出学生的能力培养,对机电学生考核的标准为:(1)是否有创新,即能否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处理实际问题,能否就所给的条件提出合理的观点和可行的处理方法;(2)识图能力和动手能力;(3)能否搜集资料,报告内容是否合理;(4)是否有团结协作精神:(5)写作与表达能力;(6)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等。考核的形式:理论与技能考核相结合。考核成绩的评定:理论测试成绩占20%;实训报告成绩占25%;实践环节占55%,其中拆装操作占20%,编程、调试与排除故障占25%,安全与环保意识考核占10%。
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的实施过程可促进教学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综合实训一般是针对岗位群,培养学生与就业岗位零距离对接所要求的综合职业能力,以往的课程教学比较强调课程中知识点和单项技能的掌握,忽视知识与技能在实际工作中的综合应用。
对于以研究型的高校而言,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实验室开设的实验项目较多而全,其中不乏教师自主研发实验设备,增设实验项目。另一方面,教师以自己的研究课题为中心,组建研究梯队,以博士生带硕士,硕士研究生带领本科生的模式完成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两种模式目前在我们学校是很难实施的。另外一种为高职类院校,其教学以工程实践为主,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和够用为度”,重在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和从业能力。我校属于本科院校中的“新生代”,大多数的课程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师传授知识的主导性,忽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学模式看似合理,实际上没有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应用知识、拓宽知识面和创新能力的机会,这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利。第一,实验室目前能够开设的项目有机构认知、机构运动简图绘制、机构创新、皮带传动、轴系结构、滑动轴承、齿轮范成及减速器拆装等,这些实验从内容和方法上属于“示范型”和“验证型”,比较单一,有些实验设备老套陈旧。第二,从实验授课模式上看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仍然是教师在课下准备很长时间,给学生讲授实验过程,课堂上学生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重复操作一遍,撰写实验报告,实验课结束。学生整个操作过程机械缺乏思考,知道怎么做,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第三,实验室场地不足,实验台机组数过少,造成同组人数较多,只有个别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其余学生处于观望状态,“等待”实验结果的现象,实验课堂稍显混乱。第四,这些实验都是孤立的没有系统性,没有层次。
2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教学的改革措施
本次教学改革旨在打破原有的传统方式,以实训项目为导向,以真实的工作任务及其设计过程为依据进行教学内容的整合,把课堂讲解和实训有机结合起来,注重能力本位的培养。在实验内容和手段更新的同时,也注重实验过程的改革,为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将实验分为基础实验、创新实验及自选型创新实验。基础实验就是为满足教学课程要求的常规实验,通过实验报告考核实践成绩;创新实验为提高型实验,成绩考核包括课堂动手能力及报告两部分;自选型实验属于额外加分项目,学生利用实验室现有的构件自主设计方案,选择构件进行拼搭,绘制简图,用Pro/E软件进行运动仿真分析,观察杆机构的急回特性、极位角及死点等现象并计算相应参数,给出结论。在教学方法上要适当延长实验时间,增加组数,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动手实做,在成绩评定方面应该实验课上教师逐个根据试验台前的表现及问题的回答上直接给出,避免学生课后实验报告抄袭,达不到实验课的教学效果。从教学手段上,提倡教师理论分析、实物演示、多媒体和影像资料等根据教学内容搭配选用,以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3总结
关键词:工程训练;CAD/CAM;教学实践;平台工程
教育改革强调要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加强实践教学,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并强调通过各种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1].工程教育改革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工程基础知识,专业的基本理论,通过本专业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等工程设计方法的训练,获得具有创新意识和对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究和开发设计的初步能力[2,3].目前,井冈山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正在以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为契机,加快培养适应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吉安市“主攻项目,决战两区”建设需要的大批应用型人才,促进学校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形成高校、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努力探索并构建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CAD/CAM教学实践平台作为井冈山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工程训练平台的重要子平台,主要服务于机械类专业学生,并兼顾电子、医疗器械工程等专业学生,通过整合现有CAD/CAM相关课程源和设备构建而成.通过平台下相关课程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让学生体验“构思-设计-实施-运作”工程教育中强调的四个环节,使学生掌握CAD/CAM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CAD/CAM系统及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初步具备CAD/CAM开发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创新精神和工程素质,以满足现代生产对高等学校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迫切要求.
1构建CAD/CAM教学实践平台的必要性
CAD/CAM技术是计算机、机械、材料等多学科知识相互交叉、渗透和融合的产物,是先进制造技术的载体.随着现代工业生产的高速发展,该课程体系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和地位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1.1形势发展的需要
我国上世纪90年代在企业和高校兴起了工程领域“甩图板”热潮,使用计算机绘图软件完成工程图纸的绘制和打印输出成为技术人员基本要求[4].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CAD/CAM软件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机械行业中,在现代企业中,设计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完成,复杂零件制造采用相应数控设备.尤其随着数控技术的发展,设计与制造工作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因此现代制造企业希望毕业生具备良好的CAD/CAM能力.而传统的教学将CAD/CAM课程独立于工程训练平台外,并存在教学案例与实践脱节较大的问题.因此需要整合目前相关教学资源,以适应形势发展需要.
1.2促进基础课程学习
目前大多数高校在大学一年级开设机械制图课程,而计算机绘图或机械CAD课程开设的时间偏晚,并且存在课时少的现象,导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然而学生在接下来的机械设计和机械原理等课程中都需要大量用到该项知识和技能.在日常教学中,老师会使用三维CAD软件来辅助教学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但从教学效果来讲,让学生能自己动手绘制简单的三维图形,通过简单操作可以观察投影关系、相交相贯线等特征应该会更好.CAD/CAM教学实践平台的建立,能制定灵活的教学计划,为学生提供适应个人专业特点的学习计划,从而让学生实现学有所教,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在学习基础知识同时也提升了能力.为拓宽课程知识覆盖面、适应CAD/CAM技术的发展以及机械类本科专业合并、调整的需要,近年来,在课程教学中增加了“曲线曲面造型理论”、“CAD中的数值分析方法”、“机构运动仿真”、“数控加工技术”、“CAD/CAM系统”等内容,丰富和发展了CAD/CAM教学内涵.
1.3促进专业课程学习
高年级的专业课程是学生面向毕业后工程工作的基础,CAD/CAM平台下的课程体系可以让学生体验工程实践的过程,并培养兴趣让其自主学习相关知识.以井冈山大学材料成型专业为例,在模具设计教学中关于冲压模、塑料模的设计很多图纸停留在二维阶段,不够直观,学生难理解,而采用UG、Pro/Engineer等三维软件可以进行模具型腔、分模和模架的设计,并可以实现分模动画、浇铸仿真和热流分析.同样在数控加工教学中,数控车床大多使用手动编程可以实现加工,但数控铣床在加工复杂型腔和曲面零件时难以使用手动编程实现,所以需要掌握一些CAM软件来实现.平台下的CAD/CAM综合实训能让学生体验“设计工艺制造”的全过程,实现了与企业技能基础教育的接轨,做到了毕业生与企业的“零对接”[5].
2CAD/CAM教学实践平台构建方法
以井冈山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工程训练平台为例,其下设有: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工程训练、电气工程训练、CAD/CAM教学实践三个子平台.这三个子平台均承担着基础性训练、综合性训练和相应的拓展功能.其中CAD/CAM教学实践平台框架如图1所示.CAD/CAM教学实践平台主要特色在于提供了专业的实训平台,CAD/CAM平台实训课程体系是集基础实训、CAD/CAM综合性实训、设计性实训和研究性实训为一体(如图2所示),主要服务于机械类专业学生.培养利用常见CAD/CAM软件进行机械零件设计、模具设计和自动编程的能力,也兼顾电子、医疗器械工程等开设了机械制图等课程专业学生的教学和实训.通过整合现有教学课程和资源,将传统课程与现代方法结合,使CAD/CAM课程教学实践贯穿融合到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学中,真正让学刘朝晖,肖寿仁:基于工程教育改革的CAD/CAM教学实践平台构建与探索生学会相应CAD/CAM工具应用在各阶段的学习中.
3CAD/CAM教学实践平台的特点
根据多年的实践探索,笔者认为,不同的高校可根据自身特点和周边环境,构建适合于自己专业的CAD/CAM教学实践平台,以收到良好的效果.井冈山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根据构建CAD/CAM训练平台教学特征,综合运用基于问题的探索发现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示范设计教学法以及互动讨论教学法.按照“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实践为主、教师指导为辅,集中教学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指导思想,突破过去单纯的师徒式的技能传授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或以团队形式自主完成训练任务,激发大胆探索的兴趣和自主创新的潜能.在教学和综合训练过程中结合真实产品进行,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教师根据产品实物对训练内容作示范性讲解,并提供相关资料条件,指导学生自主完成相关的产品设计和加工仿真等训练内容,充分调动其积极性.通过互动讨论式教学方法,在训练过程中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训练,并针对典型问题进行讨论,组织学生一起对教学和训练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得出最佳选择[6-8].在实践教学中,安排课内上机实验和大型综合实训环节.课内上机实验与理论教学适时交叉进行,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巩固和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CAD/CAM技能.例如:在视图与投影关系教学时,用CAD软件建立机械零件的三维模型,并通过软件的视图变换,演示各视图之间的关系,并指导学生实现简单操作,让其明白了视图关系及相关机械制图标准.另外还可以探讨我国采用第一角法与欧美采用的第三角法的区别.这种教学过程能活跃实验教学气氛,培养学生兴趣,加深对抽象知识的理解,能获得更好教学效果.综合实训为结合材料成型专业特点开设的“材料成型CAD/CAM综合实训”教学环节,以加强对CAD/CAM技术在材料成形中的具体应用的认识.针对某一成形零件(锻造、冲压或塑料件),利用CAD/CAM/CAE系统进行产品实体建模、成形工艺分析、模具设计、模具工作零件的数控加工或快速原型制造,学生参加完成从产品造型、模具设计、模具数控加工(或快速原型制造)的全过程,得到成形数字化制造的系统训练,培养学生的现代成形设计能力、工程素质和创新意识.建立多元的考核方法,考核过程按照“重视过程体验、兼顾平时表现,强调实践能力、突出创新思维”的指导思想.考核方法以平时成绩与考核成绩相结合,操作考核和理论考核相结合,基本技能和综合创新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内容由当日训练综合记分、试题库测试、实习小结、实验报告、创新思维报告、小论文等组成,其中各项成绩所占比例,可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学期通过自行开发的课程成绩管理系统设定比例,最后统计成绩[8].
4结语
(1)CAD/CAM教学实践平台的构建可以作为高校工程训练的子平台.承担着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绘图技能、先进制造技术及CAD/CAM能力.(2)CAD/CAM教学实践平台采用了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对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参加“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和学院新苗培育计划,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3)CAD/CAM教学实践平台能促进学生自我学习,促进老师教学水平的提升,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提高.(4)学校可每年定期在CAD/CAM教学实践平台下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机器人设计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三维CAD/CAM技能大赛,对优秀选手进行表彰,并选拔优秀选手参加省级和全国性的相关比赛.
作者:刘朝晖 肖寿仁 单位:井冈山大学
参考文献:
[1]吴启迪.提高工程教育质量,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J].高等教育,2008,(2):1-4.
[2]李正,林凤.从工程教育的本质看工程教育的发展趋势[J].高等教育,2007,(2):19-25.
[3]邹卫放.工程训练中心在工程教育中的基础平台作第2期用探析[J].教育.教学,2009,(2):196-197.
[4]张凯.我国工程设计CAD发展现状调查及“甩图板”对策研究[J].工程设计CAD与智能建筑,1997,(2):11-20.
[5]肖寿仁,邓晓春,谢世坤,周太平.校企合作:地方高校培养应用型工程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11,19(3):69-75.
[6]卿兆波.基于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CAD/CAM课程设计改革实践[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7(3):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