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9 07:53:51
导语:在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老师如何更有效地纠正并帮他们养成好习惯、帮助他们适应集体生活,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重大问题,就这个问题谈几点看法。
单亲家庭是指由父母某一方与孩子组成的家庭。导致单亲家庭的原因主要有离婚或丧偶,但随着社会的发展,非婚生子女也成为单亲家庭的一员。单亲家庭已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我国近年来也有上升趋势。目前我所带的班级42个孩子中,单亲家庭孩子的就有6人之多,占班级学生中人数的七分之一。
在实际教学和班级管理过程中,单亲家庭的孩子在儿童期容易出现负性情绪和不良行为;单亲家庭的儿童在青春期,更易出现情绪和行为问题,并可能出现人格障碍,这将导致很多社会问题。单亲子女暴露出来的心理健康问题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研究和解决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已成为学校教育中一项崭新而紧迫的任务。
从教育的角度看,相亲相爱的父母,和谐的家庭人际关系,对小学生的正常教育教学、健康的心理发展产生了不可替代的良好因素。反之,没有完整稳固家庭的小学生,他们的心理发展容易产生偏差,思想行为上也就会常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缺陷。
一、单亲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双方相互推卸,谁也不愿用心教育孩子,结果造成孩子成绩的下降和价值观的偏废,甚至误入歧途
(二)部分家长忙于生计,没时间没精力教育孩子、陪伴孩子,待问题严重时才追悔不已
(三)一方想承担家长的责任,但力不从心,无能为力
(四)部分家长教育不得法,对孩子造成严重的负面效应
离异家长中有一部分对孩子要么不管,要么毒打。结果,孩子对教育不服,自然就产生了逆反心理。从而在群体中,容易与人发生矛盾,不够友善,不善于与人交流,动则大打出手。有的家长为了弥补孩子失去的父爱或母爱,在经济上对小孩百依百顺,过度溺爱,有求必应,结果造成孩子好逸恶劳、挥金如土的习气。
二、单亲家庭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
单亲家庭,不论从什么角度来讲,都是属于有缺憾的家庭,这样的家庭成员会遇到的问题,如情感的创伤、经济的负担、生活方式的改变、与前夫或者前妻关系的处理以及孩子的教育等,而在这一系列问题中孩子所受到的心理伤害和调适是最棘手的。单亲家庭给孩子带来的心理压力是显而易见的,他们往往因享受不到充分的家庭温暖,或因社会的某种偏见,或因其家庭的经济原因等因素,往往会表现出一些不好的习惯。
三、如何解决单亲家庭孩子心理问题
(一)用爱心唤起孩子的自信心
1.时时刻刻地关爱孩子,及时引导和帮助,合理地满足孩子的需求。人们每时每刻都有思想上和心理上的需求,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融合,共同关注孩子,及时了解他们的合理需求。
2.及时抓住孩子的闪光点。闪光点即一个人的长处和优点。每个人都有闪光点,单亲家庭的孩子也不例外,当他们在学习上有闪光点时,家长和教师则要及时地捕获,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呵护。对单亲家庭孩子应该多一分鼓励,少一分指责;多一分关爱,少一分冷漠。
3.善于发现他们的兴趣。兴趣是做好事情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因此,教师和家长必须善于发现并及时引导孩子的兴趣,并适时地把这一兴趣迁移到有利于孩子身心发展的轨道上来,这样就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二)培养学生独立坚强的人格
1.让孩子学会正确地面对挫折。
2.留心观察孩子的言行,及时解开孩子的思想疙瘩。我的班级有一个单亲学生,他跟爷爷、奶奶和父亲一起生活,母亲生下他就离开了家,至今从未看过孩子一次。他的父亲常年在外打工,而父亲本人的性格也是沉默不语型的,无法给予孩子细致的关爱。孩子奶奶是一个朴实的家庭妇女,遗憾的是,爷爷奶奶都没读过书,这样,孩子得不到完整的父母之爱,享受不到三口之家的天伦之乐,也得不到像其他孩子一样的家庭温暖。因此,他的心灵深处受到了重创,心理上形成了一定的压力。这些孩子在烦恼中成长,在痛苦中学习。他们对自己丧失了信心,产生了悲观情绪、性格孤僻、缺乏乐观、对同学嫉妒、不友好、虚荣心强等负面心理。作为孩子的班主任老师,对孩子的遭遇感到十分惋惜和同情,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我需要做的是点亮他们心头的灯,开启他们沉重的心扉,是理所当然的。
所以,我经常和孩子聊天,走进他的心,关心他,爱护他,尽自己一切所能去帮助他,时常自己掏腰包给孩子购买学习用品。当我们之间已经形成一种牢固的互信关系的时候,我告诉他,可以把我当做他的妈妈,我可以在生活和学习中给他更多的关爱。慢慢的孩子喜欢和我分享他开心的事,他与同学相处时遇到的困难,他也会将他的小心事告诉我,问我应该做何处理。通过一年的相处和陪伴,这个孩子和同学的相处也融洽很多,消极心理慢慢消退。
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比较敏感,有些平常事情也会使他们产生微妙的心理变化。家长要多注意孩子的言行,发现有异常的苗头,就应及时主动找孩子谈心,及时进行疏导。有的问题一下子解决不了,要进行更多的分析,考虑妥善的解决措施。
3.扩大孩子接触面。离异家庭的孩子父母都应摆正自己在孩子面前的位置,不但应该尽量让孩子与父母同时团聚,使孩子感受到亲情的温暖,还要让孩子尽量多与其他长辈接触,扩大孩子的交往范围,家长的同事也是交往对象。让其性别角色得到充分的表现和发展,培养健康高尚的人格,以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
4.正确对待孩子的过错。由于家庭的破裂,导致家庭教育残缺不全,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往往缺乏较好的生活教养和学习上的正确指导,同时由于破裂家庭给他们心灵蒙上了一层阴影,致使他们丧失了生活与学习的信心,形成了消极的思想,在行为上具有较多的异常极端表现。家长教育不得法,对孩子造成严重的负面效应。结果孩子对教育不服,自然就产生了逆反心理。从而在群体中,容易与人发生矛盾,不够友善,不善于与人交流,动则大打出手。这些孩子往往为了吸引大人的注意,从而明知故犯,不容易接受老师和家长的正面的积极的教育和评价,对班级中的学生影响极坏。
对这类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教师要斗智斗勇,十八般武艺都要使出来。特别是要拿出真心与他交流,这样一来,学生会慢慢地被老师的诚意所感动,和老师做朋友,他就会把他心里真实的想法告诉我,我才可以针对孩子所犯的错误“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坚持下来,孩子也慢慢地改变很多。
班级里面有一个小男孩,长得很帅气大方,也很聪明可爱;不足之处是行为粗暴,“君子动口不动手。”来校的第一天,就遭到很多小朋友的投诉,他动手打了很多小朋友,原因也很简单“他抢别人的橡皮,同学不给,所以打了人家;他想玩滑梯,前面有排队的小朋友,他就把人家推倒……”由于他的行为和班级里其他孩子相比,略有异常,通过和他的家长沟通得知,他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母亲没有工作,母子依靠父亲的赡养费生活,母亲希望孩子可以成才,但文化程度不高,过于急躁没有耐心。
孩子的一点小过错,她对孩子都是大打出手,并不与孩子交流应该如何改正。久而久之,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失了学习与人交流的机会,性格变得粗暴、自私,和同学无法正常相处。经过多次沟通,把孩子妈妈当朋友,设身处地为她和孩子着想,不抛弃不放弃。慢慢的,孩子接受了我,喜欢我,听我话,对老师有敬畏之心,对同学有友爱之情。回首改变他的这一年,道路充满艰辛,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一路披荆斩棘,遇到困难解决困难,孩子有了飞跃性的进步。
孩子虽小,但也都有着上进心和自尊心。对于单亲家庭的孩子,我们要细致入微地观察孩子,了解孩子,读懂孩子。对于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要反复抓,抓反复。由于家庭缺乏温暖和正确的引导,这类孩子进步的过程一定是充满了反复,教师应该正确看待孩子反复的现象,不要因为他反复了、后退了,就灰心、气馁,应当认识到这是情理之中的事。进退皆在自己理解之中,便容易控制自己的理智与感情,在反复中帮助孩子走上正确的道路。
当然,想要帮助这些单亲孩子真正地走出“心理健康”的阴影,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需要整个社会都来关注。只有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协作,才能使这些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教育家卢梭说:“每一个人的心灵都有它自己的形式,必须按它的形式去指导他;必须通过它这种形式而不能通过其他的形式去教育,才能使你对他要费的苦心取得成效。”在近几年的教学管理工作中,我遇到了形形的单亲家庭的学生,我依据教育的规律和学生的客观实践,对单亲家庭的学生作了以下教育尝试。
一、使单亲家庭孩子融入班集体生活,消除忧郁心情
良好的同伴关系对孩子身心健康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老师,其一,要在课堂上多提问,鼓励他们参加班级组织的各种活动,让他们感到同学、老师都很重视他们,尽量淡化他们与其他孩子之间的差别,避免他们感到窘迫、难堪和不安。其二,教师自身观念要开放,心态要豁达,尊重单亲家庭孩子的人格和生活方式,不能有歧视、嘲笑、戏弄单亲孩子的做法。其三,要善于发现单亲家庭孩子身上的闪光点,重视他们的点滴进步,同时引导他们多为集体做好事,帮助他们在班集体中树立起威信和良好形象,使同学们接受他们并乐意亲近他们。其四,要及时从家长那儿获取信息。教师除细心观察外,还应及时与家长沟通,深入了解孩子在家中的情况,从而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二、在活动中培养他们健全的个性
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深入了解,不分青红皂白一味蛮做,便会大碍于孩子的发展。特别是特殊家庭的孩子更应引起我们的关注,我们要了解他们喜爱什么、讨厌什么。培养他们健全的个性,使他们朝气蓬勃地融入集体中来,乐观地面对并克服困难。比如,在班级中开展主题教育活动,通过组织“手拉手,一帮一”“同在一片蓝天下”“我们都是一家人”等主题班会,让双亲家庭孩子与单亲家庭孩子团结互助、平等相处,一起欢笑,没有讽刺,没有歧视,帮助他们形成健全的个性和正常的人际关系。同时,避免当面谈论敏感话题,关注其动态,防止结交坏朋友,走上邪路。
三、注重心理疏导,维护心理健康
“健康的心理是所有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父母的离异、家庭的变故,出现心理问题的可能性更大,有的甚至表现为抑郁的前兆,他们性格孤僻,心境忧郁,好走极端,过分成熟,他们既自卑,又很自尊。作为班主任,要在不断地实践中提高、强化心理引导的技巧,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把学生引向心理健康之路,让他们拥有正常的智力、完善的人格、和谐的人际关系,能积极适应学习生活,真正成为“乐观、自信、自律、合作、责任、自立”的社会人。
四、为单亲家庭提供帮助,呼吁形成多渠道的社会教育氛围
单亲家庭的孩子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心病”,心病还需心来医。家长和老师的真诚关爱能够弥补家庭破裂给他们带来的一些创伤,不过,社会上的一些偏见依然会让孩子有一些心理阴影,所以,全社会的关注尤显重要。比如,通过媒体宣传,为单亲家庭子女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让公众了解单亲家庭,并能够用正常的眼光来看待他们,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媒体还可以开展一些单亲家庭的游艺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让单亲家庭的子女包括家长感受到社会的认同。
关键词单亲家庭 心理状态 教育
一、教育好单亲家庭孩子首要工作是认真分析和研究他们的心理状况
父亲、母亲和孩子,三口之家的家庭结构就像数学中的三角形,是现今社会大多数的家庭模式,代表着和睦美满和坚实可靠,是孩子温暖的港湾、快乐之源,是孩子人格健康发展的保证。家庭的破裂导致生活方式、抚养形式、人际关系和家庭教育等一系列方面的变异,难免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产生负面影响。在这些单亲家庭中,有不少孩子在家庭遭逢变故时,他们的心理承受了巨大的痛苦,心理上的创伤长达几年也仍难以愈合。通过本人多年的教育实践,从班级中的单亲孩子身上可以看出这类家庭的孩子主要有以下心里特征:
(一)心理脆弱,经历不了风浪和挫折
当今我国因计划生育政策,导致溺爱在一般家庭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的通病,而溺爱教育在单亲家庭中尤其突出。在丧偶或离异后,很多家长出于弥补和怜悯心态,并把孩子作为自己唯一的精神支柱,认为把全部的情感倾泄在孩子身上。孩子有任何要求,无论是精神上还是物质上,家长都无条件满足,以为这种方式就能抚平家庭破裂时给孩子造成的伤害。
(二)心理散漫,严重的出现行为出轨
放任自流式的教育方式,是造成孩子心理散漫,行为出轨的主要原因。单亲家庭的父母经历了丧偶或离婚的煎熬后,心力交瘁,甚至连他们也不能正视自己的过去,以致未能用正确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孩子。有的父母相互推卸供养、教育孩子的责任,把孩子看成自己未来生活的“绊脚石”,最终谁也不管子女,让孩子放任自流,严重的让孩子自生自灭,甚至让孩子误入歧途,广州6岁“饥饿女孩”跳楼觅食就是典型的例子。有的家长为能撑起单亲家庭,终日忙碌生计,无暇顾及孩子,对孩子无论是在学校内还是在学校外,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以及与人的交往等事情都不闻不问,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待到孩子闯出大祸时才恍然大悟。
(三)个性扭曲,容易走向极端
单亲家庭的孩子在父母离异的过程中,看到原本最亲密、最相爱的人相互攻击,从中学到了相互敌视、相互讨价还价,同时也失去了与人交往的信心。有些父母把家庭破裂所产生的负面情绪带到与孩子的相处中,甚至把自己的烦恼发泄到孩子身上,经常打骂孩子,让孩子终日处于恐惧和焦虑当中,担心自己成为父母战争中的炮灰。孩子长期处在这样压抑的生活状态,让孩子的内心滋生出强烈的敌对情绪和恐惧心理,现实表现为过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烦躁、压抑的精神状态,容易冲动并做出过激行为。
二、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对策和方式
单亲家庭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特殊的教育,才能慢慢愈合家庭结构破裂给他们带来的伤害。如何让这些孩子健康成长,就需要家庭、学校共同努力为他们营造一个安全、温暖和爱的氛围,让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和发展健康的心理。
(一)单亲家庭的父母要做孩子的榜样,注重孩子的家庭教育
单亲家庭的父母要学会坚强勇敢面对现实,走出家庭不和或痛失配偶的阴影,重建与孩子融洽和信任的二人世界,真正承担起对孩子的家庭教育责任。孩子在父母离婚战争中心灵受到严重的创伤,就需要家长努力去给孩子一份完整的爱,去弥补孩子心中另一半情感的残缺。对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需要养和教两者结合,家长既要关心孩子物质上的需求,更要在精神上给孩子正确的引导,了解孩子的学习、交友和思想动态,让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懂得明辨是非、善恶。
(二)学校应重视与解决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问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儿童权利公约》中,明确把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并把它作为保证所有儿童都能获得生存发展权力的重要承诺。单亲家庭孩子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时代赋予学校的任务,也是学校和教师不容推卸的教育职责。
1.教师要维护单亲家庭孩子的自尊心,平等对待,帮助孩子处理好同学关系
每个人都有自尊心,自尊心是个体要求得到来自他人和社会的尊重和认可的心态。家庭破裂,家庭成员的残缺,让孩子内心产生自卑感,在健全家庭同学面前,自我感觉低人一等,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教师更应该维护单亲家庭孩子所特有的强烈自尊心,要做到让孩子形成健全人格,就必须做到把这些孩子和其他孩子一视同仁,尽量淡化他们与其他孩子的不同,不能因为同情而表露出特殊照顾造成差别对待。教师在爱护单亲家庭孩子时,也应用同样的标准要求他们,犯错误了要给予应有的批评,严爱结合,更利于孩子进步。
2.教师应密切关注孩子的言行,用鼓励和肯定消除孩子的自卑,及时开解孩子的思想包袱
单亲家庭孩子的自卑的根源是不愿被他人知道自己的家庭情况,班主任应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这一社会现象,让孩子明白大人的事情由大人去处理,孩子并不能干涉问题的发生和处理。教师要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和社会活动,有意识的让他们去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务,并及时给予肯定,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的责任感。教师要教育孩子敢于正视逆境,敢于挑战命运,要自强自立,要勇敢坚强,在他们取得进步时要多表扬和鼓励。
3.学校要与家长保持沟通和联系,建立学校与家庭的互动联系机制
一、尊重孩子的权益,满足孩子的需求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属于社会、属于他们自己,在单亲家庭别要尊重孩子的选择(选择跟随父母),不要因各种理由来拒绝、伤害孩子的决策,这样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从而导致孩子的情绪更加消极、自卑、羞愧、哀伤、焦虑、愤怒等。单亲家庭的父母应针对夫妻双方所给孩子带来的利弊,通过协商、妥协安置好孩子,让孩子有一个轻松、愉快的生活环境,不要因夫妻的一时之气,把孩子作为遏制对方的武器,强行剥夺孩子的选择权利,让其成为父母婚姻的牺牲品,这样不但坑害了孩子,也给社会造成了危害。
如因夫妻感情不和而导致离婚,双方就因争执孩子归为己有,吵闹不休,而可怜巴巴的孩子因爸爸经常外出,与妈妈生活的时间长一点,所以几次要求爸爸放过自己跟妈妈一起生活,而这位爸爸放不下自己的尊严,不顾孩子心理的承受能力及已被受伤的心灵,逼着孩子与自己一起生活,然而,一幕不该发生的悲剧摆在他们的面前,孩子因经不起痛苦而结束了年仅八岁的生命。故此,作为单亲家庭的父母,不要因自己的一时冲动或某种决定,来剥夺孩子的选择权,一定要尊重孩子的选择,满足孩子的心理和生理需要,让孩子为自己作出的选择而感到心灵的满足。
二、弥补受伤心灵,享受爱的亲情
单亲家庭的孩子虽失去了父母一方的照顾,但孩子与父母的亲人关系仍然存在,孩子并未因为家庭破损而减少对父母的亲情渴望。社会科学研究显示,父母离婚的孩子,比父(母)过世的情况更糟。父(母)过世的孩子为失去爱自己的人而伤心,但是父(母)离开的孩子会感到焦虑、恐惧,他们会自责:“我做错了什么?”在单亲家庭中,父(母)和孩子失去联络的情况较为普遍,原因可能是双方激发的矛盾太深、相互间距离太远或后续的婚姻的负担,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孩子心灵的缺损,那么怎样弥补单亲家庭孩子心灵的缺损呢?单亲家庭的父母应该把自己的情绪、感觉搁在一旁,尽量增进与孩子之间的亲情关系,虽家庭缺损带来了诸多的不便,但父母对自己孩子的爱是无私的,不要因大人所造的离异来压抑对孩子的爱,并放手让孩子与对方的沟通、联系,正确地面对给孩子幼小心灵带来的创伤,尽可能地汲取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及养育孩子的知识,了解孩子的需要,在言行中表现出对孩子的真正了解,紧紧把握住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让孩子感觉到自己不是多余的,父母虽分开,但父母都有一颗爱我的心,有了父母的爱,孩子自然也能像其他家庭的孩子一样拥有自豪和骄傲!
三、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营造和睦的家庭氛围
单亲家庭的父母因种种原因虽存在着许多烦恼,但作为家长,不要把这些不愉快带给孩子、迁怒孩子,要放开心态来为孩子营造一种愉快、宽松、融洽的家庭氛围,并主动与孩子商量,征求孩子的意见。家长可以邀请孩子的朋友来家作客、聚会,并多为孩子提供与家庭其他成员及外界交流的机会,哪怕心情再坏、工作再忙,每天也要忙里偷闲陪孩子说几句话,聊一聊,分享彼此的心情,让孩子感到温暖和亲近。在此基础上,利用节假日,多让孩子参与一些集体活动,外出游玩,扩大孩子视野,提高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填补孩子内心的空虚,养成开朗自信的性格,逐步形成一个融入集体、融入社会的健康的心理。
四、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让孩子在逆境中健康成长
一、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现状
(一)家长对单亲子女的教育现状
1、父母一方死亡,或父母离异,孩子判给一方抚养。这类单亲家庭的教育有这样几种情况:(1)力不从心,无能为力。虽想承担家长的责任,但生活负担较重,终日为生活奔波,根本无暇顾及孩子,更谈不上在思想,学习上关心孩子的成长。(2)相互推卸,放任自流。父母双方谁也不管子女,对孩子漠不关心,连孩子上不上学都不加理睬,结果造成了孩子成绩直线下降,甚至误入歧途。(3)管教不当,适得其反。
2、父母一方远离亲人,为谋生而外出打工,只留一人在家照看孩子。在扑面涌来的商潮下,许多家庭因贫穷所迫,不得不实行“一家两制”。在一定的程度上,这些家庭也成了实际的单亲家庭。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对教师工作的评价出现偏差,考试成绩的好坏直接与教师的名利挂钩,给教师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而教师又将这种压力迁移到学生身上,对部分单亲家庭子女不能一分为二,看不到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对他们不能一视同仁。讲课不照顾水平,使他们失去信心,又得不到及时的关怀和帮助,反而使学生的缺点错误更加发展,最终成为“双差生”。有些教师把“双差生”看成是“害群之马”,在处理他们的问题时感情用事,简单从事,或息事宁人、或采取惩办主义,任意停课,甚至赶出教室,赶出学校,使学生情绪产生对立,失去自尊心和自信心。有的教师动辄训斥家长,使家长不愿接近老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脱节,各行其是,互相之间不配合,削弱了教育的力量。
(三)社会对单亲孩子的影响
社会上极少数坏人的教唆、一些不健康文艺作品、封建愚昧落后的社会现象,对于单亲家庭子女比一般家庭的子女更有吸引力。在他们孤独的心灵深处看来,社会上处处都有他们的“老师”:游戏机、麻将室、台球室、OK厅等地方的这些“老师”,比讲台前的老师具有更大的吸引力,有更大的影响和作用。只要社会上还存在一些消极的东西,而学校、家庭又缺乏及时的教育,孩子就容易被这些消极的东西所影响和感染,从而对学习失去兴趣,抵触学校的正确教育,在学习上、品行上越来越差。大量的调查、访谈、资料分析表明:单亲家庭对子女身心发展产生了非常大的消极影响。社会、家庭、学校对于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都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只有三者有机地结合,才能使我们的单亲孩子不再感到孤单。
二、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对策
(一)作为家庭教育的关键人物――父母,懂得正确的教育方式刻不容缓
1、让孩子客观地面对单亲的事实。很多单亲孩子的家长总是把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矛盾和问题都归咎于家庭的不完整,向孩子传递单亲家庭不正常的思想,使孩子也认为自己是不正常的。比如,一些家长经常说“孩子缺少父爱(或者母爱)很可怜”一类的话,在孩子的心灵罩上阴影。其实,父母亲经常吵架的家庭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也很大。父母不经常在身边陪伴并不影响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让孩子理解单亲家庭也是正常的社会现象。
2、对孩子的爱仍然要坚持原则,不能过分溺爱孩子。溺爱是很多家庭的通病,单亲家长表现往往更明显。他们总觉得夫妻离异了,很对不起孩子,因此,孩子有任何要求,无论精神上的还是物质上的,都无条件满足。孩子总能得到满足,他的抗挫折能力就无法得到锻炼,就容易形成孤僻、自傲、任性、自私等性格缺点。
(二)学校教育在单亲孩子的健康成长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细心了解单亲家庭子女的全面情况,方能做到因材施教。要对单亲家庭子女实施有效的教育,首先得走近他们,了解他们的个性。方法可以是正面观察,也可以从侧面了解。正面观察就是老师要经常注意单亲家庭子女的表现,“察其言,观其色,”及时发现问题,还要注意寻找机会和他们谈心,从中找到单亲子女心理失衡的轨迹。侧面了解主要是听取同班同学的反映,前任老师的介绍和进行家庭访问。
2、把关爱多给单亲家庭子女,是医治异常心理的良药。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假如我们的孩子都能以乐观的情绪去看世界,假如他周围生活中的每一种现象都能向他展现出美丽、精细、柔弱、温和色彩的话,他就会易于接受教育,就会贪婪地聆听你的每一句话。对单亲家庭子女而言,他们更渴望老师无私的爱。单亲孩子在性格、习惯、经历、环境、气质上有所不同,差异大,所以要讲究教育方式方法、技巧和艺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发现闪光点,选好切入点,形成最佳的教育方法,有“度”,做到对他们的要求不能过高,也不能偏低,要适合他们努力的程度。特别要有耐心,不怕反复,多些理解,多些信任,多些宽容和多些亲近。
3、注重培养与利用单亲家庭子女的自尊心和集体荣誉感。教师应该从尊重爱护单亲家庭子女出发,尽量发掘身上的优点,点燃单亲家庭子女自尊心的火种,多采用赞许、表扬、奖励、信任等方法培养其自尊心。
(三)社会应给予单亲孩子更多的关爱
一、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的具体表现
1.孤僻
单亲家庭的孩子害怕别人谈论自己的家庭,总是怀疑或担心自己的单亲身份被人耻笑,而变的敏感脆弱,当别人无意中说起自己家庭的事情,也会使他变得激动极端,常常通过争吵或反蜃相讥来维护自己心中的禁地。这种过激的反应,往往造成不合群,而影响到自己的人际交往。
2.冷漠
父爱如山,它代表着坚毅,果敢,安全,似顶梁柱般支撑家庭的天空,它给孩子以刚强自信以及社会所需的规则等外在特征。母爱似水,它代表着柔和,细腻,丰富,像春风细雨般滋润着孩子的心田,它给孩子以感情细腻以及各种亲情体验。没有山的支撑,会使男孩缺少刚阳之美,性格趋于女性化;没有水的湿润,会使孩子的精神世界缺少了细腻的微波与迷人的荡漾,往往造成孩子冷漠的性格。
3.自私
很多父母因为对对方不满或感情不和而离婚,之后把过多的精力投到孩子的教育当中去,对孩子要求很高,包办孩子的衣食住行。无形中剥夺了孩子的自己动手锻炼成长机会,使孩子变得无能软弱,自私自利。
4.叛逆
单亲家庭的孩子有很强的逆反心理,不服从教师的教育,经常与教师作对,他们有时会把对父母的不满发泄在同学身上,欺负同学,惹是生非。他们有时为发泄内心的郁闷,有意违反学校纪律,以引起教师的注意,求得心理的暂时满足。
二、解决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的教育策略
如何根据单亲家庭孩子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对单亲家庭孩子的观察和研究,认为宜采用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策略:
1.建立单亲档案
从入学起就开始建立单亲家庭学生的档案,加强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行为和家庭情况的了解、跟踪,详细记录,并做好保密工作。要选派充满爱心、有一定心理学基础、有较强的自我控制与忍耐能力、有较强的领导能力和人格魅力的教师负责心理疏导,学习辅导,关心其生活,矫正其行为,定期与家长联系,掌握单亲家庭学生在家庭生活和社会活动中的情况。
2.投入更多关心
渴望爱与被爱,是单亲家庭孩子的共性。教师要处处关心他们生活中的细微之处,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的动作,一次诚恳的表扬,一个会心的微笑,都会在他们心里激起层层浪花。当这些孩子生病时,教师要特别重视,让他感到缺了一位父亲的爱,多了二十多个兄弟;少了一位母亲的爱,多了二十多个姐妹;失去了一个完整的家庭,多了几位慈母般的教师。因为教师的爱虽然不能代替父母的爱,但可以弥补父母的爱。生活在一个充满友爱真情的班级集体里,他们会感到生活充满生机,感到自己不幸之中又特别幸运。过生日时,教师组织全班同学给他祝贺,每人一句真诚的祝福,一个小小的礼物,也可以起到同样的效果。
3.发展同学友谊
单亲家庭的孩子常常感到无聊,在闲暇独处时也更多地采用消极被动的方式来打发时光。在街头闲逛,打游戏机忘记了上学、回家的时间,更忘记了教师留的作业。教师可就近安排其要好的同学与他同来同往,加强督促,使他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并且一事一教育,转变就表扬。常提醒,多鼓励,多方启迪其作为学生、子女、祖国接班人的责任感。
4.组建支持系统
对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班主任、课任老师、家长应齐抓共管。班主任应经常和课任老师交流意见,并及时和家长联系。对教育子女确实有困难的家长,班主任应给予方法上的指导,经常更换教育方式。抚养孩子的爸爸或妈妈本身要积极面对生活,早日走出婚姻的阴影。用自己的乐观向上耳濡目染着孩子,与孩子沟通,让孩子明白大人有大人的选择,但这并不表示父母不爱孩子,淡化孩子单亲对他心理影响。
5.进行团体辅导
组织单亲家庭学生定期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这是最有效的方法,让他们了解到其他学生的不幸,不只是他自己才有不幸,因而能付出更多的关心给别人,无形中自己也得到更多的社会支持,让自己走出阴影。
6.协助家庭运作
【关键词】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
随着我国离婚率的不断攀升,尤其是车祸等意外事故的发生,单亲家庭的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多。有数据表明,当今我国有近1/10的夫妻离异,大城市的离异现象尤为普遍。在这其中,受危害程度最大的就是单亲家庭中的子女,他们本身就处于弱势。故,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心理学界研究的关键课题之一。
一、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的主要特征
(一)情绪不稳,容易感到恐惧、愤怒、悲伤
单亲家庭子女因父爱(或母爱)的缺失,通常得不到正确的教育方法。家庭的不幸让他们对外界的人和事物更加敏感,适应力变弱,情绪变得不稳定容易失控,常常感觉到恐惧、愤怒、悲伤。
恐惧,在缺乏父母一方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内心深处通常充斥着胆怯,在面对未知世界时常常感到恐惧,尤其是对自身未来生活的担忧,生活中一旦遇到挫折,恐惧感会更加强烈。恐惧感是一种严重影响孩子身心健康的负面情绪。
愤怒,破碎的家庭环境使单亲家庭的子女容易产生“被抛弃”感觉,他们不容易信任他人。尤其是离异家庭,父母之间常常存在对立、仇视情绪,严重干扰子女的正常成长,使他们产生“怨恨感”,不再相信人与人之间的关心与爱护。他们的苦衷无处诉说,苦闷的心情无人理解,最终变的非常易怒。遇到事情容易冲动,控制不了自己的感情,经常发生打架、斗殴等攻击。
悲伤,年幼的子女心智没有成熟,无法承担重大的事故。当家庭突然出现破碎时,他们无法接受现实,无法适应没有父亲或者母亲的环境。对于离异家庭的子女,他们无法理解父母仇恨行为,心灵深处易受伤害,自我调节能力差。面对同伴们和和美美的家庭生活时,他们容易产生极大的心里落差。不幸的家庭生活让他们失去了童年应有的快乐,对未来丧失希望,沉浸在忧虑、悲伤中。
(二)厌学情绪严重,成绩较差
单亲家庭子女因家庭不幸福,情绪上经常有大的波动,表现为学习意识不强,自制力差,自我调节能力不强,学习成绩一般甚至较差,这进一步导致他们不太受老师和同学喜欢。他们一方面要面对缺少父爱(或母爱)的不完善家庭,另一方面也得不到师生的关照,再加上他们年纪较小,自我调控能力差,容易出现自暴自弃,丧失学习的热情,恶性循环,导致学习成绩继续下滑。
(三)人际关系失调,性格孤僻
人际关系失调和性格孤僻也是单亲家庭子女的主要表现。单亲的孩子在看到同伴享受父母亲疼爱时,会刺痛他们心灵的深处。他们也渴望拥有父母的疼爱,但家庭的不幸让他们过多的体验了人间的痛苦,加上同伴们的耻笑,会加重他们心灵的煎熬。单亲家庭的子女更需要社会的关怀和认可,相反他们经常要面对别人冷漠的眼光。这导致他们过度的敏感,情绪的不稳定,给人以怪异、偏激的感觉。日常生活中,常被同伴疏远,渐渐地朋友越来越少,人也显得更加孤僻冷漠。最终导致他们不愿与人交往,沉默寡言、自我封闭,养成孤僻的性格。
二、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的成因
(一)家庭教育方式的存在问题
家庭就是孩子生命中的第一学堂,家庭教育是对孩子的成长极为重要。失败的家庭教育也会导致子女形成不良的心理和行为,影响孩子的性格和行为特征。部分单亲父母不愿告诉孩子单亲的原因,但孩子常常面对别人询问该问题,导致孩子陷入尴尬处境而使心灵受到伤害。夫妻离婚后,抚养者经常向孩子灌输父亲(母亲)的残忍,容易使孩子形成对社会、对他人畸形的嫉恨心态。单亲家庭为了弥补孩子心理的创伤,盲目满足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想方设法的让孩子在各方面得到满足,致使孩子产生自私任性等不良心理,而在行为处世上则缺乏抵抗挫折的能力。
(二)学校教育不够深入
学校作为人才培养单位,应该制定出有利于单亲家庭孩子的学习环境。学校有贯彻素质教育的责任,有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义务,然而部分学校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仅用升学率来评估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教师的能力。导致老师与成绩优异学生关系好,而忽视其它学生的存在。单亲家庭的孩子因家庭变故情绪波动大,影响学习。部分老师对单亲家庭子女关注太少,学校在对待单亲家庭孩子事务时,应该选择更加人性化的方式,不可随意给予否定。当前,部分学校忽略对学生的法制观念教育。学生无不知道如何正确辨别外界事物的是非,也缺乏足够的法律知识来保护自己。一些单亲学生,自卑心理很强,残缺不全的家庭关爱容易使他们自暴自弃,有时为了发泄甚至只是好奇而做出严重违纪的行为。
(三)社会关爱不足
人生观和价值观是随着认知的发展而逐步完善起来的,它受很多方面的影响,比如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尤其是社会大环境。单亲家庭子女容易因缺少社会关爱而使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歪曲。部分家庭离异后,父亲(或母亲)对生活消极悲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
三、加强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一)家庭方面
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影响子女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家庭的变故有时也会让孩子迅速成长起来,变得更加独立和坚强。相对于离婚后的单亲生活,离婚前家庭中的争吵和纷扰对孩子的心灵伤害更大,所以家长正解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作为家长应根据孩子自身的情况,用孩子喜爱的方式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
(二)学校方面
学校与家庭应取得密切联系,及时了解并掌握孩子时时处处的行为表现和思想动态,发现问题,努力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同步,使单亲家庭的子女得以健康成长。在学校里,老师和同学真诚的关心,有助于使其摒除自卑重新定义自身价值。同时,老师也要教育单亲家庭的孩子学会知恩感恩,并关心他人、正视挫折,克服懦弱,培养他们对社会和家庭的爱心。老师要更加积极的去鼓励孩子在学校里多交好朋友。学校方面也要主动和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及时发现孩子不良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变化。老师需要多组织活动创造与孩子聊天交流的机会,营造快乐和谐的氛围使孩子的身心能够健康成长。
(三)社会方面
对于部分单亲家庭子女而言,在其遭遇家庭的破裂时,由于父母的关心甚少,在生活上会遭遇到各种困难。为此,社会的相关部门应该加强针对单亲子女的社会保障工作,提供教育信息的交流与咨询,保证单亲子女拥有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和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权利等。只要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向他们表达足够的善意,单亲孩子同样可以被塑造成为优秀人才从而拥有辉煌的未来。
四、结语
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协同配合。我们应该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采取有效的措施,抚平其心灵创伤,帮助他们健康的成长成才。单亲家庭的孩子属于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更需要理解和支持。影响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的因素仍需要进一步探讨,而对于家庭变故会影响子女成长的理论也不能一概而论。单亲孩子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社会性的教育问题,从心理上解决孩子们的负担,给予他们生活信心,让孩子们走出父母离异等单亲家庭带来的阴影,重新走向美好的生活。
参考文献
[1] 刘崇军.浅议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教育[J].青春岁月, 2012(02):174.
[2] 李红浪,王飞.单亲家庭生活背景下大学生的人格特点解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2(12):48-51.
[3] 韩国祥.用爱弥补单亲家庭学生心灵的创伤[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12):198-199.
[4] 朱月秋,刘振鹏,郝雪.从单亲家庭子女谈特殊群体的思想教育策略[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09):195-196.
关键词:单亲子女;环境适应;心里适应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7-329-01
单亲家庭指的是只有母亲或父亲同子女而组成的“二人”家庭。其中包括,单身领养子女、丧偶、离婚后子女由一方抚养等情况。依据相关统计造成单身家庭出现最大的原因就是离异,占了单亲家庭的80%。单身家庭的子女多数在性格上都有着特殊性,如何对单亲家庭子女进行合理教育,已经成为了社会所必须面临的问题。
一、单亲家庭子女存在的心理问题
1、孤僻冷漠
单亲家庭会给孩子心灵上造成严重的创伤,从而导致孩子在成长上始终被负面情绪所笼罩,孩子失去母亲或父亲会很长一段时间无法从苦闷的心情走出来,心灵上的重大创伤会使孩子情绪低落、闷闷不乐,长期以往会使孩子形成孤僻冷漠的性格。家庭结构上的变化会使他们心灵上发生变化,单亲家庭的孩子不论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上都会显得不善言辞,不喜欢同学生、老师以及朋友进行交通,别人很难走进他们内心。他们会因为自己是单亲而觉得自卑,也容易将他人的关心而当作嘲笑。这样长期下去他们孤僻冷漠的性格将会变的更加严重,从而对学校和社会生活失去信心,在他们的世界里仿佛永远看不到阳光。
2、敏感多疑
受传统观念影响,单亲家庭的子女都会觉得自卑,特别是因为父母离异而变为单亲的家庭,他们内心的自卑是外人无法想象的。他们不善于人际交往,在通他人交流中也会有意回避父母的事情。家庭结构的不健全,会导致孩子不信任别人,甚至对自己也不信任。由于严重的自卑,他们无法正式的面对自己的理想,从而制约了自身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甚至部分家庭的孩子会出现破罐破摔、萎靡不振的情况。长期的自卑,会导致单亲家庭的孩子产生敏感多疑的心理,在同他人的交流中他们显得非常多疑,一旦听到别所自己的时候,就会猜疑对方是不是在说自己,经常会怀疑别人看不起自己,说自己坏话,从而使自身在人际交往中面临诸多困难。
二、对单亲子女适应生活环境的正确引导
1、在家长方面对单亲子女的正确引导
(1)作为单亲子女的父(母),必须要对自身的心理情绪进行调整。家长的情绪会对孩子的请于产生直接影响,如果单亲子女的父(母)长期处于消极、抑郁的情绪,那么子女的情绪也会变得消极、抑郁。因此,作为单亲子女的家长必须要对自身的心态进行调整,乐观的面对现实,尽快的从悲痛中走出来,尽量的不要在子女面出现怨天尤人的负面情绪,应当展现乐观、积极的情绪,使子女对生活充满信心。
(2)在家庭教育上应当采取宽严适度的家庭教育方式,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稳定和谐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有着巨大帮助。然而在单亲家庭之中,教育方式经常会出现很多问题,因此在教育方式进行正确引导对单亲子女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单亲家庭中,父母要加强理性化,在教育方式上更加的宽严适度。不要为了弥补孩子在感情上的缺失,而对孩子过分的溺爱,过分的溺爱不仅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十分不利,同时也不能对孩子放任自流。因此,单亲子女的家长要对合理的那排好自己女的生活和学习,使其能够自立、自强、自信。
(3)注重广博情感培养。家庭是以骨肉亲情为枢纽而形成的组织。在家庭中最基本的成员就是子女和夫妻,任何一种关系的缺失都会使家庭结构遭受到破坏,从而导致家庭关系失去平衡。在单亲家庭之中,子女或缺少父爱或缺少母爱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因此要帮助单亲家庭的子女走出这种情感障碍。单亲家庭的父(母)更加需要抽出更多的时间同孩子在情感上进行沟通,使孩子能够进行自我调整,从而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战胜各个方面的困难,使子女意识到自己的父(母)并没有放弃对自己的关爱。
(4)丰富家庭生活。在单亲家庭生活气氛往往比较压抑,这种气氛会对子女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单亲家庭的父(母),除了为子女安排常规的日常生活外,还需要适当的安排一些休闲、娱乐活动,家长应当适当的丰富自己的家庭生活知识,使家庭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使生活变的更加具有乐趣,使孩子摆脱单亲家庭的孤独感和不适感。同时,作为单亲家庭的父(母)应当增加家庭的生活范围,鼓励孩子与同龄人进行交往,并建立友谊,让孩子都与长辈交流,提高孩子与长辈的交流沟通能力。
2、社会方面对单亲子女的正确引导
(1)社会地保证单亲家庭子女的健康成长负有一定的责任,社会中的成员应当加强在道德方面上的修养,应当做到用同样的眼光看待双亲家庭子女和单亲家庭子女,尽量帮助单亲家庭子女适应社会,减低他们在社会生活中的落差感。社会上的相关机构应当组织相应的公益活动提高单亲子女的社会责任感,只有这样才能使单亲家庭的子女的成长更加健康。
(2)应当建立单亲家庭心理咨询机构,针对单亲家庭实际情况建立心理治疗及辅导机构,或者开设相应的单亲家庭心理咨询热线。这样不仅可以帮助父(母)解决心理问题,同时也能解决单亲子女的心理问题。社会应当建立专门的部门对单亲子女进行心理健康检查,确保单亲子女能够健康成长。
单亲家庭的子女都普遍自卑,特别是因为父母离异而变为单亲的家庭,他们内心的自卑是外人无法想象的,以至于产生各类心理问题,他们不善于人际交往,在通他人交流中也会有意回避父母的事情。总之家庭子女在成长过程中会面临许多问题,家长和社会必须合理的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确保单亲家庭子女能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单亲家庭子女 心理问题 人格调适
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变革日趋剧烈,人们的婚姻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作为组成社会细胞的家庭不可避免地发生着结构上的变化,单亲家庭的数量逐年上升。在家庭危机中受伤最深、感受最敏感的莫过于孩子。如果父母处理不好家庭危机,就会使孩子丧失对家庭的信任与依赖,甚至在心理上产生偏差,行为上出现失调。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针对这一群体的生活环境、心理特征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从教育的角度对这些单亲家庭中的子女提出合理的建议,引导其产生偏差的心理重新步入正轨,并呼吁社会关注单亲家庭子女的健康成长。
一、单亲家庭的特殊性
单亲家庭是指儿童只跟随父母其中一方生活,另一方亡故,或因离异等原因而几乎完全放弃了对儿童的监护和抚养义务的家庭。与完整家庭相比,单亲家庭在家庭关系、家庭性别角色、家庭经济来源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具体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关系失调。
家庭是孩子生活的第一环境,是孩子最初摄取男女性别角色、社会角色,以及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环境基础。对于单亲家庭来说,由于家庭破裂,父母亲不可能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一个完整的环境,因此,造成孩子男女性别角色定位不明确、社交能力差等问题。
2.人格基础不牢。
家庭不仅是个人生活的起点,而且是人格形成的源头。婚姻家庭关系越牢固,教育子女的条件就越好。对于单亲家庭的子女而言,其所受教育已经先天“贫血”,加上家庭变故造成的心理上的变化和周围环境的影响,他们极易产生不良心理和行为失常。
3.消极的自我暗示。
单亲家庭子女生活在学校这个同龄人关系网中会出现一种无形的心理压力,自我暗示的心理作用常常提醒自己特殊的家庭遭遇,以致产生自卑感与孤僻失落感。
4.经济来源单一。家庭中经济来源由原来的父母亲共同承担实际上变为父母亲中一方来承担,常常使监护人感到沉重的负担。这样在孩子的教育支出方面,也会受到一部分影响。
二、单亲家庭子女常见的心理问题
单亲家庭子女是一个脆弱的社会群体,部分家庭环境的剥夺、家庭性别角色的缺失、不良的教育方式、家庭关系失调等因素对孩子人格的形成会产生极大的消极作用[1],由此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1.自卑感和缺乏信任感。
由于家庭问题,单亲家庭的孩子在性格上会出现两种极端表现,一种是自我封闭型,封闭自己的内心世界,内心深处对家庭依恋却不愿意被人察觉,走向孤僻与封闭;另一种是过分张扬型,内心充斥着对家庭现实的不满,又无力改变现实,情感上的需要无法从家庭中得到满足,与外界交流的时候表现得过分夸张,如大声说笑,缺乏自制,与同学争吵、打闹,等等。无论是以上哪种类型的人,心里都充斥着对家庭、对个人、对前途的忧虑和自卑。长此下去,他们的人格得不到健全的发展,还影响各方面的发展与进步。
2.心境多变,感情脆弱。
家庭的裂变在孩子年幼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在离异式的单亲家庭中真正给孩子造成心理创伤的是父母离异之前的“家庭战火”。孩子目睹了父母亲激烈的争吵、打闹,亲身感受到了父母亲的关系由相亲相爱变为反目成仇。在经历家庭变故的过程中,孩子的心境也随着家庭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他们的心里充斥着不安全感,觉得自己孤独无助、感情脆弱。
3.心理偏位,放任对抗。
由于家庭的缺损,孩子在家庭里得不到足够的温暖,产生一些心理偏位。既然父母不能给自己足够的关心,那么只能靠自己来寻求快乐了。于是他们就到家庭以外去寻求慰藉,经常进网吧、歌舞厅等场所。在校表现为不能严格遵守学校、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比如迟到、早退、旷课、打架、不思进取、扰乱班级秩序等。
4.敏感多疑,嫉妒对立。
单亲家庭孩子多疑和嫉妒的心理特征比正常家庭的孩子显得更突出一些。调查发现,单亲家庭孩子与正常家庭孩子对比,有多疑、嫉妒心理特征的比后者高约3%。表现为对别人的议论、对许多事情非常敏感,总怀疑别人在议论自己,猜疑别人是不是在说自己的坏话,猜疑老师是不是不信任自己了,由此给正常的人际交往带来困难。这种心理的产生与自卑心理有关。
三、单亲家庭子女人格调适的策略
1.家庭方面。
影响孩子情绪成长的决定性因素并不是父母的离异,而是成长的家庭气氛。家庭是孩子生长的第一环境,也是孩子获取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的源泉,更是孩子心灵的避风港[2]。帮助单亲家庭孩子走出心理困境,家庭的作用毋庸置疑。
第一,单亲家长要调整好自身的心态,正确面对家庭破碎这一事实,这样才能引导孩子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孩子问及家庭情况时,应如实向孩子解释家庭破碎的原因,不要带有任何的主观色彩,让孩子接受健全的婚姻观念。
第二,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创造机会让孩子当家作主。溺爱孩子是单亲家庭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单亲家庭应该克服这种心理,在孩子的生活上不要一味地包办,要让孩子自己独立和坚强起来。比如,让孩子在家长工作忙碌的时间学会自己承担家务,与孩子共同计划生活的费用和家中的开支,等等,让孩子树立起管理自身的意识。
第三,多与孩子进行思想交流与沟通,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心理比较脆弱和敏感,一些生活中的事情会使他们产生微妙的心理变化,如看到别的孩子与父母共同去玩耍时就会自我感伤,家长应及时与孩子谈心,进行心理疏导。让孩子看到生活中的闪光面,重拾自信。
第四,帮助孩子建立自己的朋友圈子。家长应多鼓励孩子交朋友,扩大孩子的交往范围,尽量避免孩子一个人独处。创造机会让孩子和伙伴在一起,如让孩子和同学共同参加活动,一起完成家庭作业,等等。孩子的群体生活一旦正常了,许多的心理问题也就解决了。他们感觉到自己身边还有伙伴的支持与陪伴,自己并不孤单,才能慢慢地对周围的世界敞开自己的心扉,快乐地面对每一天。
第五,利用亲情弥补性别角色缺失的遗憾。家长应该知道不管哪一方带孩子,都要让孩子与另一方面有接触与交流的时间,感觉到父母之爱。并注意调动亲戚、朋友中的性别资源,给孩子适宜的影响,让其性别角色得到充分的表现和发展,培养健康高尚的人格。
2.学校方面。
首先,提高教师素养。在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学实践中,教师是引导者,是关键,要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教师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能洞察单亲家庭学生的个性、情绪变化和发展水平,能根据不同的学生特点,实施不同的教学手段,使他们能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
其次,尊重学生的自尊,增强信心。教师应该以尊重爱护学生为出发点,尽量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之处,进行表扬和激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对于单亲家庭的学生,教师要理解他们自卑又自尊的心理,经常和他们谈心、交流,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理解他们,然后鼓励他们要面对现实,自强不息。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可以鼓励他们担当各种班级事务角色,为他们多创造自我实现自我激励的机会,帮助他们走向成功。
再次,用爱创造奇迹。“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教师对学生的爱有神奇的力量。教师对学生的爱心不但能弥补学生缺失的爱,而且会使学生以教师为榜样,塑造自己的行为。教师要注意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使学生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最后,加强心理辅导。要选派充满爱心、有一定心理学基础、有较强的自我控制与忍耐能力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学校特别是班主任必须重视面对单亲家庭的孩子某些不良行为习惯和心理特征,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如心理沙龙、心理咨询等,对他们进行合理的情绪疏导。
3.社会方面。
(1)社会要关注单亲家庭子女的发展问题,并通过设立相关机构对单亲家庭进行生活物质上的帮助。
(2)社会舆论应积极宣扬和提倡家庭道德规范,增强家庭成员中夫妻双方的责任感,对子女的抚养教育问题作严格的监督和检查。
(3)建立家庭、学校和社会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的体系,核心是单亲家庭子女,将三者的力量联合起来,为单亲家庭子女提供一个全面和谐的发展环境。
单亲家庭子女同其他的孩子一样,都是社会的宝贵财富和祖国的明天,他们所处的家庭环境虽然和完整家庭的环境相比处于劣势,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其他的各种手段来弥补这种家庭环境带来的种种心理缺憾。只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结合起来,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单亲家庭的子女也能像完整家庭的子女一样,智力得到充分的开发,能力得到充分的体现,身心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员丽萍.论单亲家庭子女人格的培养[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2,(4):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