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高中物理研修总结

时间:2022-10-09 19:48:43

导语:在高中物理研修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高中物理研修总结

第1篇

关键词:核心素养;物理观念;实验探究;科学思维;科学态度与责任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7)2-0039-2

2016年9月,P者有幸参加了绍兴市高中物理研学共同体研修活动,听了与会专家和老师的报告、点评,尤其是看了2016年省参优精品课堂教学录像,感触颇深。为此,本文以“自由落体运动” 的几个片段为例,共同赏析物理核心素养的落实。

片段一:引课

开课伊始,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一棵“树”,树上用细线挂有不同的物体,有大小气球,有苹果、石块等重物。然后,请学生上来用剪刀把细线剪断,发现有直线下落的,有偏离直线下落的,有下落快的,有下落慢的。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这是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生活中的现象妙趣横生,也杂乱无章。从这些生活实例中提炼物理问题,如研究对象的确定便是物质观的表现,确定研究直线下落就是运动观的呈现。这样,我们的课题便水到渠成。其真是物理核心素养――物理观念的体现。[1]

片段二:随手实验

经过学生的讨论、猜想最终确定物体下落的快慢可能与物体的质量、形状、物体所受的阻力有关。

师:将一张纸分成大小不同的两张,同时从同一高度静止释放,让学生观察落到讲台过程的快慢情况。

生:同时下落到讲台(几乎)。

师:将一张纸分成大小不同的两张,将大的揉成团,同时从同一高度静止释放,让学生观察落到讲台的快慢情况。

生:大的那张(重的那张)先到桌面。

师:将一张纸分成大小不同的两张,将小的揉成团,同时从同一高度静止释放,让学生观察落到讲台的快慢情况。

生:小的那张(轻的那张)先到桌面。

师:将一张纸分成几乎相同的两张,将一张揉成团,同时从同一高度静止释放,让学生观察落到讲台的快慢情况。

生:揉成团的先到桌面。

片段三:牛顿管实验

通过以上随手实验的轻重对比几乎一样快,轻重对比重的快,轻重对比轻的快,同样重对比体积小的快。学生稍加思考便能总结出决定物体下落快慢的主要因素是空气阻力。课堂自然过渡到老师的预设设问――“如果没有空气阻力会怎样?”

学生很兴奋,回答声此起彼伏。真的吗?揭开牛顿管的“神秘面纱”。(自制牛顿管,超大,中间用自制铁架台活结固定,可自由翻转。)

师:请同学们注意观察玻璃管中的两样东西。

生:铁片、羽毛。

师:轻重明显吧!形状还是差不多的噢!同时从同一高度静止释放,注意看两物体的下落情况。

生:铁片快,铁片先到。

师:好,我把空气抽掉些(少抽会),请同学们注意看实验现象。(老师用大塑料板在牛顿管背后挡了一下)

生:差不多一样快了,羽毛变快了,……

师:我把空气尽量抽掉(多抽会),请同学们注意看实验现象。(老师用大塑料板在牛顿管背后挡了一下)

生:一样快了,同时到了,……

“物理”教人格物致理,教人求真务实,教人以文化人。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离不开实验探究和科学思维这两只脚,这是物理学科的特色。课堂中老师从展现生活中的落体现象为切入点,让学生提出问题,形成猜想和假设;到随手实验让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到牛顿管中空气的有无、多少对比,让学生形成结论;在课堂实验探究过程中,在师生、生生交流中,对实验的现象以及实验结论进行交流、评估、反思。这些就是物理核心素养――实验探究的要求所在。[2]

片段四:文本呈现

教材是教学的蓝本,是知识、方法的重要载体。教学离不开教材,脱离了教材,我们的教学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精读教材,学习教材,创新地使用教材是获得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

(1)传统呈现

传统呈现是指我们在讲解重力加速度和纬度之间的关系时,将教材中的表格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如图1所示),讲解表中数据,告诉他们重力加速度和纬度的关系。

(2)动态呈现

动态呈现是我们在讲解重力加速度和纬度之间的关系时,先将表中纬度这组数据盖住。如果是PPT的话可将它事先割去,请学生先观察不同地点的重力加速度值,然后将纬度值一个一个动态呈现出来(如图2所示)。在动态呈现过程中学生基本上能自行总结出重力加速度和纬度的关系。

(3)立体呈现

立体呈现是我们在讲解重力加速度和纬度之间的关系时,将不同地点的重力加速度值标到地球仪中。重力加速度和纬度的关系便以3D的形式呈现在我们眼前,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关系自然明朗了。创造性地利用教材,可能就是物理核心素养――科学思维的表达。

诸如这样的精彩片段在课堂中还有很多,如根据“浙江最美妈妈”自编例题。真如网友的感慨:“从物理学上讲几乎是不可能的,但爱的世界没有力学。那一瞬间,一个平凡的女人学会了乾坤大挪移,完成了一个奇迹。”这种例题的设计给我们的是满满的正能量。如做一下“看看你反应的快慢”,在测定过程中学生分组进行,后指定一学生让他转几圈后再测定其反应时间,前后时间对比一下,结论是显然的。布置一下让学生去测一下爱喝酒的老爸酒前酒后的反应时间,结论是肯定的:“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从生活实例中抽象出物理模型,从书本实验中回归生活,在课堂设计上注重以人为本和以文化人,在课堂教学中强调学生的领悟和实践。这种对科学和技术的正确态度以及责任心,能遵守科学伦理和道德规范,这就是物理核心素养――科学态度与责任的写照。

由于笔者文笔有限,对这些片段可能表述不清,也可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吧。有兴趣的读者可上网查寻(浙江教研网http:///)。通过对这些教学片段的赏析,回顾我们的课堂教学、课堂设计。我们的有效课堂应如何加以体现,我们的核心素养应如何予以落实,这些都值得我们去反思。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物理教师;教学探究;策略

一、教学探究的内涵

教学探究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探究对象,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学活动以及这些教学活动背后的理论、假设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其目的是使教学进入更优化的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使教师成长得更快。

二、物理教师教学探究的必要性

1.新课程呼唤物理教师进行教学探究

教育是复杂劳动,工作的对象、情境、具体任务都处在稳中有变的状态,必然要求从业者能够独创对策。因此,教育工作的良好过程必然包含“以一定的科学活动方式创建对策措施”这样的环节。以不变的两三种处理方式应对一切局面,是低水平者的写照;留意变化,借助“探究”得出常规处理中的创造性措施,是优秀教师成功的奥秘。我们没有理由不要求教师参与教学探究,就像我们没有理由不要求医生参与临床探究一样。教学探究活动是教师专业素养成长的必由之路。探究才能产生变革,变革才能带来发展。

2.非理论性知识获得的需要

教师并非本专业知识越多越好,更重要的是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就是“教师在面临实现有目的的行为中所具备的课堂情境知识及与之相关的知识”。这类知识无法通过他人的给予获得,只有通过教师的亲身教学体验,通过“行动中的探究”和训练才能获得。前段时间听了高中物理《电源及电动势》一课,课间教师面对学生的沉默并没有做出相应的教学策略调整,仍然按照自己的设计思路把一个个材料及实验、一个个问题抛出,教师的“博学”与学生的“无知”更加扩大了师生的距离,压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之后所有的问题都如同石沉大海般无人应答。

这堂课引发了我的深思:新教材大大增加了物理教师实践创新的空间,但也增加了课堂上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的因素,需要教师在实践情境中不断体验、探究和感悟,在适当的情境下实施适当的教育,这是教学智慧的本质体现。很明显这位教师有着良好的学科专业知识,缺乏的正是对课堂教学情境及时探究和策略调整的能力。

3.物理课程改革实践的要求

物理新课程强调知识的构建过程,注重培养物理实验、科学探究能力。教材体现出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从整体结构上为学生的自主发展留下了空间,非常注重学生实验、演示实验、有趣的小实验和低成本实验的引入,这不仅让学生们学到物理知识,而且还让他们经历了一些探究过程,学习了科学探究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由此看出,物理新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现代科学知识发展日新月异,教师不可能在学校教育时间里,把物理学的事实和原理都传授给学生。但是让学生理解了科学的过程,就能够使学生更好地依靠自己主动获取科学知识。新课改实施以来,物理教师面临新的挑战,遇到了不少的困惑,如新课程理念与传统教育观念的冲突中,“旧”的消亡出现阵痛,“新”的孕育与产生是否有被“旧”的习惯吞噬的危险?面对新教材,教学方法改进中如何找到恰当的载体?课堂中学生“动起来学”与课时计划的完成发生矛盾怎么办?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活”与课堂常规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在大班额中如何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探究学习?如何增强教师的知识储备与调整知识结构?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教学调研比赛中,我听了另一位高中教师讲授《波的叠加与干涉》,学生对波提出了许多教师想不到的问题,例如:为什么人能听清多人同时说话的声音?手机打电话时的电磁波会不会也发生叠加与干涉?为什么有时候电话窜话?与干涉有关吗?说实话课堂上老师有些紧张,总担心学生提出怪异的问题,教师的智慧和灵活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本以为学生只能描述自己的猜想,没想到有一名学生并不满足于口头表述,说:“老师我想边做边表述行吗?”教师赶紧让他上讲台,全班同学给予了热烈的掌声。之后还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还有一种方法演示叠加,我先将两只手放在一大的盛满水的盆子里,然后同时震动,就能观看到花纹(干涉图像),看看图像是否跟我猜想的相似。”逆向思维,太好了!这样的场面令我感动。实验过程时,也有学生大胆建议:用相同的两只细的笔芯同时震动效果要好(同频振源),教师在自制教具时并没有考虑这个问题,这一来倒在课堂上让学生给解决了,这让我深信:学生的细致可以超出教师!

这些困惑没有现成的答案,最终只有靠物理教师自我学习和探究,在不断地交流、比较、碰撞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与策略。这一过程也体现了“教师是新课程的探究者、实施者和创造者”的理念。

三、物理教师教学探究的内容和策略

1.探究的内容

(1)对教育观念的探究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指导着行动,教育观念对教学行为起着指导和统帅的作用。而教育观念变化和工作经验改善并不与教师教龄自然同步增长。国外教育学者富勒与费尔德等人就教师教龄与教学经验间的相关性做过一项纵向探究,该探究显示:对于新教师来说,在其教学生涯的头几年内,教学经验与教龄有同步增长的迹象。大致从第3~5年起,这种现象不再继续。“虽然教师在从事教学工作的最初几年,教学效果会逐渐提高,但不会持续不断,而且肯定不会以直线方式持续提高。”这一调查探究结论与大多数教师问题探究者的看法相一致,如澳大利亚学者斯坦托姆在讨论优秀教师成长问题时就指出:“我们已注意到,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我们善于从经验中汲取教益,否则我们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教改探究活动对参与其中的教师有显著的专业素养提升作用,已被大量的学校教改探究活动所证实。一个教师,无论其学历如何、无论身处什么样的学校,只要在一段较长的时间(比如三两年)内坚持参加一项对其教育工作缺陷来说具有针对性、对其原有的教育观念来说具有一定挑战性的教改探究活动,这位教师就一定会获得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教育行为的改善。纵观那些优秀教师的成功案例,除了他们有着执着的追求、高尚的师德和精湛的教育艺术外,更因为他们有着比普通教师更为超前的教育观念,这些都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在实际教育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物理教师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课改新理念的同时,要对以往的教育价值观、教学观、学生观、师生观、学习观、发展观、评价观等进行全面比较分析,把教育观念统一向新课程。

(2)对日常教学行为的探究

新课程与旧课程的最大不同就是呈现出许多不确定的因素。过去,教材统一、标准统一、考试统一,物理教师可以依赖一本教科书、一本教学参考书等“走向学生”;而新课程在教学目标、教学结果、个性化教育、课程的综合性等方面都出现了不确定性,要求教师“带着学生走向教材”。这就需要物理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手段的创新、课程资源的选用、课堂模式的转变、自主学习机会的提供,考试与评价方式的更新等方面多加追问和探究。唯有对日常教学行为的质疑和追问,课改理念才能在实践中体现,教学活动才能在实践中革故鼎新。

2.三种有效的策略

(1)增强探究的意识

“一般说来,缺乏道德感的教师,除非因教学上的失误而迫于外界压力,否则不会自觉探究自己的教学行为。”物理教师的探究意识,首先来自于其强烈的责任心和道德感。

我们必须时刻提醒自己,我们所教的不是纯粹的客观知识,而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对学生精神层面的培育;我们面对的不是机械的物体而是活生生的人。因此,绝不能以完成教学内容为自己的目标,而应该把服务于学生成长需要作为我们的教学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如何做到“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采取过程性、多主体的评价”作为我们教学探究的重点,把帮助学生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有意义的生活作为我们物理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唯有具备这样的责任感和道德感,物理教师才会去追求做一个对事业充满爱、对学生充满爱的卓越教师,才会主动地去进行教学探究。

(2)提高探究的能力

加强理论学习是物理教师提高探究能力的知识基础。缺乏理论的探究只能是粗浅的探究,教师在实践中的困惑和迷茫也恰恰反映出对理论理解的浅陋和偏离。物理教师可以通过自学理论、参加新课程通识和学科培训、听专家讲座、参与校本探究、参加进修和“研修”等形式,主动汲取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使教学探究既在理论的指导下有效展开,又在探究中去把握理论的实质。

积极参与教育科研是物理教师提高教学行为探究的能力保障。教育科研与我们对日常教学行为的探究具有辩证的关系。一方面,对日常教学行为探究是教育科研的基础;另一方面,教育科研是对日常教学行为探究的提升。苏霍姆林斯基说,“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探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在探究中促使教师获得教学能力的专业发展。

(3)掌握探究的操作方式和步骤

①教学探究的几种操作方式

a.写教学后记。新课改后,物理课堂日显丰富与动态,教学成为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这就非常需要教师课后把课堂上新生成的问题、把满意与否的环节和片段、把成功的感悟和失败的体会都及时地记录下来,做初步的探究和简要的分析,为进一步交流与探究提供第一手的素材。如:教学是一个生成的过程,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中现场产生的资源,及时开发,为教学服务,这正是课堂成功之所在。《波的叠加与干涉》这节课,课堂上应多用实验来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快乐地学习物理。因而本节课设计以学生提问为起点,学生活动为主线的课堂教学,使课堂成为学生主动、生动活泼的学习场所,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树立学习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本节课重点在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全程及科学方法,并将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中,体会物理是有用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思维活跃,能提出许多问题,能独立完成许多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

b.作案例分析。把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典型教学现象,及时收集以案例的形式予以反复的分析与探究,并揭示其内在的规律,这也是探究的一种重要形式。如我校高二物理教师在“教学探究”活动时,交流发现高二学生参与活动积极性高,但活动时易失控,使得教师活动设计的预期目标与学生实际活动效果出现差距。这一典型教学现象就很值得探究分析,是一节课内安排活动过多而造成学生的兴奋性失控,是教师在活动前缺乏具体活动规则指导而造成无规则性失控,还是活动设计缺乏可行性时易造成操作性失控?为此我校高二年级的物理教师作了积极探究探究:一节课的活动量多少为宜;活动规则指导应包括哪些内容;活动设计如何贴近实际等,以期求得好的解决方法。像《探究电路中电流》这样贴近生活、应用性强的课,能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就应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提出问题的意识,学会科学辩证地看待问题。一堂课要培养学生什么,学法的指导应贯穿全程,如何让某一种能力的培养突显,在课堂中对教材的处理应是有所舍弃、有所加强,若要面面俱到,必将面面不到。

c.观看学习他人教学。“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观摩各级各类公开课、探究课、优质课,通过学习比较,找出理念上的差距,解析手段、方法上的差异,从而提升自己。有位特级教师曾说过,我这个特级教师是“听课听出来的”。这里的“听”就包括对照自己进行分析和探究。

d.观看自己的教学录像。有条件的教师可以每学期把自己的一节课或数节课的教学进程用摄像机拍下来,通过再现自己的教学过程,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分析自己的教学活动,犹如“照镜子”一般,这是教学探究一种较好的手段。我第一次看自己的教学录像,觉得那简直不应该是自己,一节课下来“毛病”竟然如此之多,但是之后我就有意识地去改掉这些“毛病”,再看自己后来的上课录像,感觉“毛病”少了很多。

e.用网络论坛交流。现代网络技术的成熟和普及,为教师的交流探究提供了新的手段。在教师网络论坛中,来自大江南北的教师可以消除地域屏障、学科分界、身份高低,平等地交流自己的思想、做法和困惑,是一种很好的探究交流形式。

②教学探究的四个步骤

第一步,选定探究问题,确定要探究的具体问题。选题来源从探究者感兴趣的问题中选定,从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问题中选定,探究产生于问题,问题来自于我们日常教学行为之中。日常教学中的疏漏之处、不满意之处、无所适从之处、失败之处是问题的来源,成功的教学感悟,巧妙的教学设计,点滴的鲜活细节,也可以是问题的开始。问题,有些是教师自己总结发现的,有些是通过学生的反馈发现的,有些是同事互助发现的,有些则需要专家指点才能发现。选题的原则是:价值性、科学性、创新性、可行性。

第二步,初步调查,分享与合作。发现问题后,仅靠自我探究不能有效解决时,还需要他人的帮助。与同事合作,即时交流,相互指导,这十分重要也很有效。探究发现同事间互助指导远胜于单元式的工作坊,因为避开上下属评鉴考绩的干扰,更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一个问题,同事之间通过各抒己见,共同探究,能寻找到最佳解决问题的方案。因此,物理教师可以通过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备课组、教研组活动,课题探究等来相互合作探究。

第三步,专家帮助。同层级的横向支援,明显地缺少了纵向的引领,同事互助也常常会拘泥于同水复,存在易停留经验层次的缺陷,要把探究上升为教育理论,还需要专家的指点与帮助,进行专业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