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3 10:44:49
导语:在大学思想品德个人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数码故事;思想品德课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越来越深入到课堂教学中,成为辅助课堂教学的有效工具。近些年思想品德课也在课堂教学中较为普遍地引入了新的信息技术与多媒体技术,这一方面为思想品德课教学注入了更多的活力,有效地促进了教学实效性的实现;另一方面也暴露出了一些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亟待解决的问题。面对各种问题、挑战,我们所要做的不是放弃对新技术的应用,而是应尝试运用更全面、完善、有效的技术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数码故事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应用,正是我基于以上的这些思考而进行的尝试性的探讨。
对多媒体技术——数码故事的认识
数字故事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美国,Dana Atchley是这一形式的最早提出者。他将计算机媒体与说故事的技巧整合,产生了这种讲故事的方式。在他与其他媒体设计师的推广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投入这种形式的创作,并在旧金山成立了第一个数字媒体中心,即现在的数字故事中心(CDs)。有很多教师来到美国CD中心学习如何创作数字故事,并把这种新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班级的学习气氛。2002年11月底,来自8个国家,美国25个州的代表一起创办了数字故事协会(Digital Storytelling)。数字故事作为一种个人多媒体故事叙述方式,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国外的教育领域,国内的一些个别学科也尝试着开展了一定研究,积累了一定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这种方式表现出的作品的动态的生动形象、真实性、故事感、多感知性、高共享性等特点,扩展出的主题活动研究的时空记录,都对参与者的主题设计、亲身实践、个性表达、信息资源合理有效利用有着较高的要求。
总之,数码故事不仅需要创作者拥有必要的软、硬件设备,如DV摄像机、计算机、数码短片处理制作软件、网络传播平台等,更需要创作者能够广泛挖掘生活素材,并不断积极、独立思考现实社会生活问题,并从中获得新的灵感与感悟。
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开展数码故事应用研究的原因
1.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需要
2011年新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指出,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课程特性包括: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其中课程目标中的能力目标,还特别强调学生学习搜集、处理、运用信息的方法,提高媒介素养,能够积极适应信息化社会。而数字故事正是一种将生活实践与多媒体信息技术有效融合的技术,它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应用,与思想品德课新版课标的要求十分吻合。此外,数码故事的一大优点就是能够图文并茂、入情入境地为我们展示出学生对创作主题的理解。
2.学生实际情况的需要
近些年来多媒体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些应用大都有效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其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因素,如有的老师、学生将网络上的资源简单复制粘贴、生搬硬套地制作出多媒体课件进行展示,这样的展示教师与学生对于问题的解决都没有经过自己独立的严谨思考,无法真正体现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思想性。而所表达的内容有时因为是照搬的网络资源,容易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思想品德教学的实践性自然无法体现。还有的多媒体应用虽设有展示小组交流、汇报环节,但往往流于形式。成为个别学业成绩优秀、善于当众表达学生的表演舞台,而小组其他成员特别是一些不擅长当众表达的学生往往退居幕后。
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应用数码故事的几点策略
我校从2003年加入到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的“基础教育跨越式创新试验”研究中以来,创办了网络试验班。网络试验班的学生信息媒介素养较高,多媒体技术掌握得较好,在日常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学习的积极性也很高。而且,这些学生普遍关注国际国外大事、注重观察身边小事,善于独立思考反思总结。对于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应用数码故事技术比较感兴趣,愿意参与尝试。特别是大多数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较好,都拥有拍摄数码故事所需要的硬件设备,为这项应用探索提供了物质保障。
基于以上的需要,我尝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应用数码故事技术,和学生一起进行思考、解决实际教学中的问题。并在分析实际教学案例过程中,总结出了一些应用经验与策略。
1.数码故事主题设计倡导独立思考与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统一,落实思想品德教学的思想性
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数码故事能否创作成功,很重要的一点取决于创作者对于数码故事拍摄主题的选取、中心的确定。在讲授首师大版初中思想品德课七年级下册教材第5课《善辨是与非》第一框题“身边的是与非”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组织班中各组学生展示他们拍摄到的“身边的是与非”。为了完成好这个环节的教学,我利用课余时间给几个组长进行了数码故事的技术培训,共同研讨了各组的创作主题。其中有一个组的设计主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要表达的“身边的是与非”是“光盘行动”,他们准备拍摄学校中午食堂就餐的真实场景。拍摄完成后我看了样片,短片中我校个别学生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将自己吃不了的剩菜剩饭倒在了桶里。优点当然是反映了真实生活,缺点是因为“偷拍”所以画面稍显不清楚(如图1)。
但除了上述两点我总觉得少了什么,我们的主题只是单纯曝光不文明、不道德行为吗?我和同学们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最后大家商定再去食堂拍摄,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没想到这次学校食堂有了学生文明观察员的监督,同学们倒饭的行为大为减少(如图2)。看过了第二次拍摄的短片,我提出了两个问题:两次拍摄不同结果说明了什么?我们到底为什么要倡导光盘行动?在问题的引领下,学生再次对自己制作的数码故事作品进行了修改,最终呈现出来的展示结果令全班动容。作品的主题是“我们的午餐”,将无人监督时、有人监督时我校食堂就餐的真实场景,与为贫困山区学生提供免费午餐行动的宣传视频,前后三段视频整合。让我们明确了正确的是非观是需要我们坚持、特别是在无人监督时坚持;明确了坚持正确的是非观不光为自己、更是为他人、为大家。让我们既看到了身边一些人或是自己的错误行为,也看到了社会中的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良好行为。这样的视频保持了对于现实生活问题客观、冷静的独立思考,坚持了弘扬社会正能量的主题,值得学习和借鉴。
2.数码故事内容选取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实现思想品德教学的人文性
在日常教学中,我所选取的数码故事内容总是注重来源于学生生活实际,力图尊重学生学习和发展规律,关怀学生精神成长需要。首师大版初中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教材第7课《师生之情》这一课要求,通过教学让学生能够谅解教师,体谅教师的辛劳与付出,正确对待教师的批评。为了更好地达到这一教学要求,我在课下进行了对个别学生的访谈,其中有一名同学就谈到了前一天刚刚和班主任老师出现的矛盾,感到老师冤枉委屈了他,心里十分难受。面对这一真实事例我没有放过,而是及时联系到了这名班主任,并将学生对问题的看法与他交换,交流中我们才明白了矛盾的关键所在。于是班主任在我拍摄到的视频中,真诚地与这名同学交流起来,承认了自己工作中的疏忽,同时表达了对于学生的关心与真诚祝福(如图3、图4)。课上当讲到如何正确对待教师批评时,我引入了这一案例,并将这段数码故事内容展示出来,引发了学生们的思考。而在事件发生班级授课时,那名同学看后也主动谈了自己的看法,理解了老师、接受了老师的教育。这次数码故事的制作,也让我再次明确了内容选取一定要紧密联系学生实际,借用数码故事技术尝试真正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思想问题,真正帮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3.数码故事课件制作重在全员参与,体现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践性
评价学生数码故事作品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要求小组成员全员参与。每一个小组完成的数码故事作品中都要体现集体智慧。还记得我在设计首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教材活动课《善用北京的学习资源》内容时,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收集、整理资料、展示汇报活动成果(如图5)。汇报时要求各组一定要讲明组内每位成员的具体职责分工,并能够让大家清晰明了。汇报中有一个组的表现相当出色,他们展示的内容是自己制作的参观图书馆的数码故事。通过这段数码故事我们能清晰地看到,从内容的前期准备,到过程中的采访,再到后期的制作编辑,组内的每一名成员都参与其中,真正实现了全员参与(如图6)。而且数码故事也为我们真实地记载了整个作品制作过程中组员们的酸甜苦辣、开心、困难、团结、分歧,大家看后都十分感动。虽然这则数码故事在画面和音效方面还有很多欠缺,但它依然让班中每一名同学从中受益。数码故事中既有同学们亲身实践、总结的图书馆借阅知识宝典,又融入了小组成员亲身实践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正如一名组员总结的那样,因为需要每一名组员真实参与,所以他才第一次尝试与图书馆内陌生的服务人员交流,获取有效资料,这让他发现原来与陌生人交流并不是件很困难的事情。这样的活动要比以往从网络上简单粘贴、抄袭更锻炼同学们的社会实践能力,这样做也才能真正体现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践性特点。
4.数码故事评价体现三维教学目标,提升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综合性
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综合性,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要与初中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数码故事在这方面恰恰可以很好地体现自己的优势,学生可以带着小DV摄像机漫步校园、走进社区、回到家庭,寻找捕捉各种生活资源,丰富自己的知识、增长自己的能力,树立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首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教材活动课《我是首都好公民》要求学生了解北京市民的责任,为北京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基于这样的要求,我和学生共同商议将全班同学分为三大组,分别采访校园中的教职员工和同学们;社区中的民警、个体商贩、退休的爷爷奶奶;家庭中的父母。让大家分别谈谈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并制作成数码故事短片。采访内容的设计、准备,采访过程的拍摄、后期内容的编辑制作是辛苦的,但最终同学们展现的数码故事短片却是精彩的。三段数码故事短片展现了我们身边的普通人对自己责任的认识与担当,他们为首都发展建设所作出的平凡贡献,展现了一名名普通北京人的首都公民责任意识。在采访拍摄过程中,同学们对于不同生活领域的认识与理解更加真切、深刻,同时也真正做到了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和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高融为一体。
在实际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我真切地感受到了这项技术对提高课堂实效性、有效达成教学目标、提升教师和学生综合素养、充分落实思想品德课课程性质的益处。因此,对数码故事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我还将继续,也会继续努力在教学实践中学习借鉴、尝试摸索,争取总结出更多有益的经验。
参考文献:
[1]宋霞霞,马德俊.基于数字故事的教育叙事可视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2(2).
[2]周静,赵志靖.数字故事设计及其教学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2).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关键词:思想品德;大学;德育
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在实际的德育工作中,需要在深刻理解思想品德各要素的内涵和本质基础上,全面认识各要素在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掌握受教育者在心理年龄、发展水平、个体性格等方面特点的情况下,进行德育模式的合理采用和德育方法的正确选择,如此才能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大学阶段的学生都是成年人,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已经基本成型,心智发展也已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因而德育工作重在思想品德的发展而不是形成,此时德育方法的正确选择显得尤为重要。
一、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过程的基本认知
(一)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内在因素演化发展的过程
潘懋元先生认为,学生思想政治观点、道德品质的形成,可以抽象为一个完整的过程,即“知—情—信—意—行”。如果道德从认识产生情感,进而形成了信念,有坚强的意志,最后已经自觉地成为行为习惯,这个道德形成过程就是一个完满的过程。知、情、信、意、行是紧密联系、互相制约、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上述道德形成的过程是一个抽象化了的过程,实际的过程要复杂得多,它并不是一次能够完成的,是不断认识、不断实践的反复过程,是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1]。陈万柏、张耀灿认为,人的思想品德包含知、情、意、信、行几个因素,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内在转化过程,就是人们自身知、情、意、信、行诸因素辩证发展,从不平衡到平衡,又到新的不平衡再到新的平衡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矛盾运动过程,也是思想品德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旧质到新质的矛盾运动过程[2]。综合以上观点,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是人在主体实践的过程中,在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交互作用下,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内在因素演化发展、不断形成新的品质的过程,我们不妨称之为思想品德的迭展过程。迭代最初是源于数学领域的一个专有名词,是数学中的一种算法,是指将初始值经过相应公式进行计算后得到新的值,并通过相同方法对新的值进行计算,经过几次反复计算得到最终结果的一种方法,任何事物经过几次迭代之后都会蜕变成新的事物。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就是在既有基础上,在外在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按照一定的规律、规则进行迭代,不断达到新的水平、形成新的品质的过程。在思想品德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迭代过程中,对于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性格类型、不同发展水平的德育主体,知、情、意、信、行各因素的地位作用、相互关系是不一样的。准确把握德育主体各因素的发展状况、地位作用及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与相互促进的运行机制,是确定德育工作重心、选择德育方法的基础条件。
(二)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内外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
人的思想品德固然是内在因素运动、发展演化的结果,但它不是与生俱来的,其形成发展过程受到外部社会环境因素的重要影响。大到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环境,社区的自然条件、人文环境、日常活动等生活要素,小到在学校、家庭等各类组织中学习、工作、生活过程中的人际交往,教师的引导、家长的教育、同学朋友的影响,广播电视等媒体的熏染以及网络的影响等,对个人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都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深刻影响。但人是具有自我意识的主体,对客观外界因素不是采取消极、被动反映的方式,而是会主动选择、消化、吸收,外部因素对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影响,需要通过内部因素的矛盾运动来得以实现。人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内外因素互相作用、互相协调的结果。德育就是发挥外部因素在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中的影响,通过教育者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地规范学生知、情、信、意、行等内在因素的演化方向、促进内在因素的演化速度、提升演化水平,即把握思想品德迭代方向、提高迭代效率的过程。因此,如何充分尊重德育主客体的实际状态,深入分析受教育者内在因素的真实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恰当的德育方法,有效提高外部因素对内在因素的影响力,是德育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
二、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过程与德育方法的选择
在不同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阶段,需要结合学生德育发展的阶段特点、实际水平和客观环境,进行有针对性的德育方法选择。
(一)道德认知与德育方法的选择
道德认知是当前学校德育工作最为重视,但也是理解偏差最大、教育效果最差的一个因素。对道德认知理解的偏差和教育方法选择的方向性错误,是影响当前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重要原因。对道德认知理解的偏差,首先是对道德认知中所指的“道德知识”的理解偏差。潘懋元先生认为,与智育教学过程有所不同的是,智育方面所说的知识,看重要求学生懂得“是什么”、“为什么”,即懂得“这个事物是什么”、“这个事物为什么是这个样子”;而道德知识所要求的是学生对于是非、善恶、美丑能够有所认识、做出判断,是对于“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的认识和评价,而不只是“是什么”、“为什么”那样的一种认识。而且,道德知识和道德观念是着重于对人与人之间、人与集体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和对待这些关系的态度[3]。但在德育工作中,把对道德知识与对智育中知识的理解相混淆,按照智育中知识学习的方法进行教学的现象比比皆是,最突出的是在德育课堂上往往只强调对知识的灌输、记忆与复述,不重视学生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判断能力的培养。教师把教材中的内容、甄别好的结论作为真理强加给学生要求接受,在低龄学生阶段,或许是必要和有效的,但到了高中、大学阶段,还不重视学生辨别能力的提升,通过唤醒学生主体意识、引导学生正确的判别方向、教会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那样的德育势必是不被学生所接受的。其次,是对道德认知中所指“认知”的理解偏差。一是把记忆当成认知,让学生把概念、原理、方法等道德书面知识机械地背下来,然后用考试的方式检验教学效果,似乎能够复述、默写出来,学生就懂了、会了,以后就能够按照着去做了,殊不知表面的知识记忆,并不是真正的认知,并没有为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形成做好铺垫,更不能导致道德行为的自觉实施。二是把叙述当成认知,典型的现象就是学生犯错误时,在没有思想引导、是非辨别教育的情况下,就让学生纯粹地写书面检查,几百上千字,写的字数越多、叙述越深入透彻,就认为是认知越深刻,似乎学生写出来的就是真正认识到的、今后就能够做到的,殊不知这里有太多的口是心非,这样做反而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与伪善行为。三是认为认知是一蹴而就的,在教育过程中过度强调道德认知的重要作用,把德育的重点放在道德知识的学习上,通过灌输、记忆、解读、考试等手段,企图让学生一次性掌握道德理论、原则、规范,似乎学生只要道德认知到位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都会自然而然产生,似乎只有先掌握道德知识,才能够有道德情感、道德行为,没有认识到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的迭代过程。根据以上的分析,道德认知环节选择德育方法时,就不能生搬硬套智育知识的教育教学方法,而是要以道德知识的内化感悟而不是机械地记忆复述为掌握目标,以道德的认知、判断能力培养为重点,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的培育为关键,以道德行为的实际践行为归宿。西方的价值澄清理论和道德认知发展理论,都认为德育过程是培养受教育者道德能力的过程,特别是在大学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当的独立思考能力、是非辨别能力和较强的自我意识,德育工作者在进行德育方法选择时,要以说服教育代替强行灌输,强调正面引导和对理性思维的培养,采用专题讲解、案例分析、讨论辩论、谈心谈话等形式,要有充分的事实依据、详细的理论分析和严密的逻辑论证,在培养学生道德知识判断、辨别的能力的同时,使学生真心信服、自觉接受;要灵活使用情感教育法,通过真挚的情感、善意的言行,将道德知识与道德情感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深化对道德知识的理论认知,激发积极向上的动力;要灵活使用实践教育法,将道德知识与道德意志磨炼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在社会调查、实践活动中感动、感悟,提升道德品质。
(二)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与德育方法的选择
古人云,知易行难,道德认知转化为相应的道德行为是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过程的根本性问题。在知行转换的过程中,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既是思想品德形成发展中道德知识的内化过程又是共振过程,发挥着动机激发、方向引导、行动催化、强度保持等作用。道德情感,就是关于道德问题的爱憎、好恶、追求或舍弃、赞成或反对等这样一些态度;道德信念,是指某些思想政治和道德观念已经成为人们真心诚意的信心,成为人生所追求的崇高理想;道德意志,是把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转化为道德行为时自觉地克服各种困难的心理品质[4]。在西方的德育模式中,体谅模式是系统深刻探讨以道德情感为主线的学校德育理论,既提倡教师在教育中对学生要“多关心,少评价”,又强调道德教育应使学生学会体谅别人。人本主义道德理论强调的“完善人格”、“自我实现”、“激发动机”、“心理体验”等概念,对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的培养理念和德育方法的选择也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在大学实际开展的德育工作中,对道德认知过度强调的同时,对道德情感的培养很大程度上处于自发、凭感觉的状态,班主任、辅导员只是下意识地根据工作经验与教师的职业本能地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对于道德信念的教育则似乎仅是思想政治课专业教师的职责,而且主要是在课堂上从道德知识的层面进行灌输,缺乏有效的载体和方法;而对道德意志的砥练,更是处于无计划、无组织的状态。因此,大学德育迫切需要系统性地设计、有针对性地开展道德情感培养、道德信念教育和道德意志磨炼,构建德育过程的动力机制。具体的德育方法可以选择以下几种类型:一是环境熏陶,通过催人奋进的大学校园、学生社区的物理环境布置,积极进取的优良校风班风的建设,民主、团结、和谐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室友关系的构建等,以德育情境的创设来感染、影响学生;二是艺术感化,有计划组织开展主题诗歌朗诵、电影欣赏以及正面典型榜样的塑造与激励等活动,从情感深处去激发学生的思想共鸣,在潜移默化中形成高尚情操和优良品德;三是意志磨炼,通过开展拓展训练、实施挫折教育、引导自省慎独,帮助学生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使他们在吃苦拼搏中坚定意志、坚韧性格;四是心理辅导,用心理学的方法解决学生思想上的困惑、缓解心理压力、维护心理健康、促进品德发展。
(三)道德行为、道德习惯养成与德育方法的选择
一切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都是内在的,最终必须外化为道德行为。所谓道德行为,是指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的支配之下所采取的行动。道德行为如果经过反复实践,就会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这就是道德习惯[5]。中国传统思想对道德教育的要求比较强调“知行合一”,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在西方德育模式中,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强调促进学生行为与道德判断的一致性,价值澄清模式鼓励学生按照一种价值观,以一种合理而一以贯之的方式待人处世,也都强调思想和行为相一致的德育理念。美国学者纽曼开发的道德教育社会行动模式,对学生通过社会调查、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等实践活动来发展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的做法,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道德行为不仅是思想品德的外显,而且对深化道德知识的理解、道德情感的激发、道德信念的坚定和道德意志的锤炼,也具有能动作用。因此,在日常的德育工作中,不仅要重视思想的引导、情感的培育,还要重视行为管理和素质养成教育,将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结合起来,强调实践教育法,具体包括以下方面:一是言行的纪律约束,对于不文明甚至违规违纪的言行举止,要显示德育刚性的一面,必须坚决、及时予以查处,开展批评教育乃至行政处罚,防止不良言行导致纪律的涣散和思想的松懈;二是注重细节的养成教育,督促、帮助学生培养主动问候、随手关灯关门、随手带离垃圾、集会提前等候、使用礼貌用语等良好行为习惯,做到了随时表扬,做不到及时批评,从小处着手随时随地开展品德教育;三是实践活动的组织开展,通过社会调研、参观走访、志愿者服务、公益活动等活动,指导学生在实践中去感受感悟助人为乐的幸福感,在服务社会中品味高尚品德带来的愉悦感,在辛勤付出中品味收获劳动成果的满足感,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思想品德修养,并在活动结束后及时开展体会总结、感悟分享,激活更多的正能量,引导更多学生的向善行为。
三、关于大学德育方法选择的建议
根据以上对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过程与德育方法选择的讨论,对大学德育工作提出以下建议,以提升德育的实效性和影响力。
(一)强化系统性,做好与基础教育的衔接,并为走向社会奠定基础
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是一个贯穿终生的过程,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呈现不同的特点、具有不同的社会要求。大学时代,是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定型的关键时期,大部分学生关心关注的重点逐步从中学阶段的学习为主开始主动转向国家民族进步、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与自己今后就业、择业相关的行业要求与企业需求等方面,不再“两耳不闻窗外事”。对于国际国内形势、政治环境、社会现象等也有了更多的主动思考、客观分析和理性判断。因此大学阶段的德育工作,一方面,要做好与基础教育阶段德育工作的衔接,分析学生目前的德育总体水平,对应该具备但还比较薄弱的方面进行弥补性强化教育,进一步提升个人的思想素质和品德修养。在方法选择上要坚决摒弃在基础教育阶段已经被用偏而导致学生反感的德育方法,如纯理论灌输、机械式记忆和概念性笔试等,更多采用情感教育法、实践教育法、环境熏陶法、心理咨询法等多种形式的体验性教育方法,更多地重视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要根据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和德育目标要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目标选择德育内容。方法上要结合大学的环境氛围和大学生的思想特点,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学生的自我教育。在毕业前阶段,要加强敬业爱岗、遵章守纪、诚实守信等职业道德教育,为学生走向社会做好思想品德准备。
(二)强调综合性,提升思想品德各要素的发展效率
虽然本文分成三部分对思想品德形成发展及德育方法选择开展讨论,但并不是认为知、情、信、意、行各因素在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中是相互割裂的。日常德育活动的策划设计、组织开展,要综合考虑知、情、信、意、行各要素的协同发展,通过组合多类型的德育方法,调动各种积极因素为提升思想品德发展的效率服务,并尽可能在一个阶段教育活动中就形成思想品德发展的闭环。特别是德育课程的教学整体设计和学校层面组织开展的集体性教育安排,不能成为零碎的、单项的、相互之间缺乏关联的一大堆活动的简单堆砌,而是要争取帮助学生实现从品德的认知深化、情感触动上升到意志磨炼、信念形成,并在日常行动做到自觉落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完成思想品德螺旋上升中的一次完整迭代过程。
(三)突出针对性,目标、内容及方法的选择因时因势而变
西方有各种德育模式,国内也有各种德育方法的总结,但每一种模式或方法都是在一定的背景下,针对不同的德育对象或德育对象发展的不同阶段提出的,既具有相应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同时也有局限性,因此在具体使用时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大学阶段,学生通过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已经获得了大部分的道德知识,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也基本成型,因此对于道德认知的教育,应该是对已有道德认知的改进、完善,是改造而不是从零开始的构建,是促进内化而不是背诵记忆。所以在整体方案的设计上,要更重视情、信、意、行的因素,重心放在体会、感悟、实践、行为习惯养成等方面。在当前“互联网+”时代,要与时俱进地分析网络世界对大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巨大影响,创新基于网络的德育工作方法,研究利用网路的积极因素为大学生德育工作服务的方案和措施。
(四)增强融合性,以大德育的视野深化德育内涵
学生思想品德的提升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与专业学习和生活实践都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联。德育工作的开展,一是要加强与专业教学的融合,以思想素质的提升促进专业能力的培养,以专业学习与职业实践来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与鉴别判断能力,推进思想素质的内化与升华;二是要重视思想观念的引导、思维模式的转变、行为规范的教育与行为习惯的养成的融合,将德育融入日常生活与工作实践之中。
(五)注重全面性,保证教育的参与度和受益面
德育工作的全面性不仅指教育内容和德育过程的全面、系统,还应包括参与人员、规章制度、文化氛围等德育对象、主体、环境的全面性,需要构建“全员参与、全要素融合、全过程推进”的德育工作模式。尤其是全员参与,要强调教师、管理人员乃至后勤服务人员都负有明确的育人职责,都需要因时、因地、因事对学生开展教育,特别是专业教师,不能认为自己仅仅需要开展专业教育而忽视对学生的品德教育,不能认为德育就是思想品德课教师和辅导员、班主任的工作。同时,还要保证所有学生都成为德育主体,特别需要关注沉溺于游戏、经常违规违纪以及存在心理问题等情况的特殊人群,要对他们进行重点教育引导。
(六)重视开放性,引入社会教育资源,形成德育工作合力
在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德育工作要充分利用新思维、新技术、新工具,重视构建互联网+时代大学德育生态系统,整合学校、家庭、实习单位等各方教育资源和教育力量,形成德育工作合力。尤其是在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素质养成方面,更是要利用专业实习机会,有针对性地引入优秀的企业文化、典型的工作案例、感人的先进事迹等社会上具体生动的德育教育资源,邀请社会道德楷模、企业先进工作者、杰出校友代表等鲜活的榜样人物与学生进行座谈交流,让学生在特定的工作情境中接受熏陶、促进感化,提升教育实效。
作者:王祝华 单位: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一思想政治;课程衔接;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
本人多年从事初中及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感觉到初高中的思想政治课存在很大差异:(1)课堂教学方面,初中思想品德内容较浅,具有课时相对充裕、节奏慢、采用开卷考试、知识重复性强等特点;而高中思想品德则具有知识容量大、闭卷考试、课时相对紧、节奏快等特点。(2)教材安排方面,初中教材内容直观、形象、具体,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稍加指点便可理解;高中思想品德教材内容抽象、含义深奥、高理论性,需要一定的理解能力,学生自学难度较大。(3)重视程度上,初中思想品德虽然作为中考项目,但是分值只有50分;高中阶段目前江苏省采用的等级分模式,学生选择性强,但也容易造成主观的不重视,甚至出现理科生不重视文科科目、文科生也不重视文科科目的现象。目前江苏高考采用的小高考是在高中二年级时进行等级科目考试,所以高一思想品德基础的重要性也凸显出来。作为任课教师,必须积极引导学生重视思想品德科目,同时也应当帮助学生完成从初中思想品德学习向高中思想品德学习的良性转变,避免学生进入高中后对政治科目学习的不适应。经过本人教学过程中的探索与总结,做好初中与高中思想品德教学有效衔接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吃透教材内容,实现知识的无缝对接
在多年教学工作中,发现要想做好衔接工作,作为高一思想品德教师,必须吃透教材的知识内容,首先自我实现知识的无缝连接,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普及知识对接方法,做好过渡工作,主要是吃透初高中教材的区别,明确知识点的重复部分,教学过程中大胆取舍,在课堂上教给学生知识的时候使学生保持新鲜感,避免总是重复初中知识点。教师也需要做到由浅入深,善意引导,培养学生对高中政治科目的兴趣,使学生觉得高中的思想品德课比起初中思想品德课更加有趣,这也需要任课教师多关注课本知识点与现实生活中的联系。
二、引导学生端正思想认识,明确高中思想品德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依据本人的教学经验及与同事们的教学总结,认为教师在高一学生刚入学时第一节课就要对高中政治科目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行宣传、教育,使新生知道:无论读理科还是读文科,无论要计入高考总分还是只作为等级考试科目,学习思想品德都是有用的,在作为大学入学的参考等级以外,还可以提高一个人的人文素养,提高其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还应当告知学生,思想政治科目实际上是一门哲学入门知识,其中的知识包含了社会学、经济学、科学史等入门知识,学好思想品德课可以增强个人的哲学素养,让学生彻底明白学习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给学生灌输正确的学习方法,授之以渔
高中学习的关键是必须学会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做到不完全依赖教师学习!作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授学生以渔”:预习时做到学会看书、学会阅读教材。教师事先准备思考题让学生通过预习来完成,课堂教学中将这些思考题进行解答;听课时在教材上圈划、批注、补充,积极组织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开设师生研讨活动;学生课后复习,反复强化,做到随教随清,知识点不落下;引导学生解题时从题干入手,注意关键字,提取有效信息。其次,组织答案时做到:答题注意要点、段落、层次、逻辑四要素。总而言之,在教学过程中,尽量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力。
四、引进新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和吸引力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方式;师生关系
在传统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模式下,老师并没有过多地关注学生的思想变化与发展,而是死板地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这种“灌输式”教学模式严重影响了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不利于学生思想的健康发展。因此,老师务必要改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积极采取各种教学方式,从而保证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性。
一、教学方式多样化
为了使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真正发挥效用,老师应当重视其教学的实效性。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只是采取单一的教学方式,长此以往,学生对这种枯燥乏味的教学氛围产生厌恶感甚至是抵制的情绪,不利于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因此,老师应当在教学中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树立学生主体地位,为学生创设更多有趣、生动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
1.情境模拟
老师在教“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这部分知识时,可以举一些社会上常见的违法案例,然后让学生“模拟法庭”,指出为什么这种行为是违法的、不道德的。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使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变得“活起来”,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得到集中,有趣的场景也能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在无形中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性。
2.辩论、演讲赛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其实是思想相互碰撞、交汇的“大舞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内在想法和感受,因此,老师可以适当地组织一些辩论赛、演讲赛等,让学生在这个相互讨论、竞争的环境中得到成长,提高思想的成熟度。举个例子,老师在教“做自尊自信的人”这部分知识时,可以以“先尊重自己还是先尊重别人”为辩论题目,让学生进行激烈的辩论,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充分体现自己的思考和理解,有利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高效开展。
3.合作与竞争
初中生处于好玩好动的年龄,老师应当抓住初中生争强好胜的心理进行科学、有效的教学。具体来说,老师可以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相互竞争、共同进步。举个例子,老师在教“做意志坚强的人”这个单元的内容时,可以让学生自由组成若干个小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针对“坚强”这个主题做一份电子宣传片。为了能够使自己的小组获得胜利,小组内部成员之间分工协作,相互帮助,而小组之间又相互竞争、共同进步。通过这种合作与竞争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使得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初中思想道德教学活动中,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改变沟通方式,增进师生关系
很多老师在进行初中思想道德教育时总是一副严肃的表情,学生只能“敬而远之”,这对初中思想道德高效课堂的构建是非常不利的。这就要求老师要及时调整和改变自己的沟通方式,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自在的教学环境。老师在课堂上可以利用肢体语言和表情与学生进行交流,也可以通过一些精神鼓励来促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交流。举个例子,老师在教“感悟青春”这部分知识时,老师会询问学生:“你们所感悟的青春是怎么样的呢?”这时有些调皮的学生便会说:“我的青春就是脸上长满了青春痘。”老师对于这种“故意挑拨”的答案,不要马上反驳学生甚至是“教训”学生,而是要积极地引导学生,与学生交流,老师可以点点头表示同意,同时提问学生:“那你知道为什么我们在青春期会长青春痘吗?”学生摇了摇头,这时老师便可以将话题引到正文上“我们的青春不仅仅是表象的东西,还有很多丰富多样的变化,你们发现了吗?”通过这种适当的沟通技巧,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让学生明白自己的行为是不正确的,从而使课堂管理变得高效。
总之,保证初中思想道德教育高效性的途径是多样的,不仅仅是文中所提的内容,老师应当从自身实际的教学情况出发,不断地总结教学经验,从而使教学变得更加科学化和合理化。初中思想品德教育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老师应当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心理需求,以学生为主体,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使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初中思想品德的课堂教学中。另外,老师也要适当调整和改变自己的课堂沟通方式,积极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让学生在更加自在、有趣的教学环境中接受教育,深化自身,从而真正地提高初中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性,构建起高效的课堂。
参考文献:
[1]叶婷.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师生互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
关键词:运动会;渗透;引导;传承
一、做好赛前动员,渗透体育参与对学生自我发展的影响
学校举办一次运动会是为了全面提高全校学生的身体素质,发现更多的体育优秀人才,然而要在每个班级中去做好动员工作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做好了学生的动员工作,那么我们的运动会就必定能成功,而且很有质量地完成。在对学生进行动员时要讲明参与体育锻炼能影响身体体型发展、智力开发、性格活泼开朗、养成文明的习惯。例如:我校2010年考上北大的任永欢同学,在我校就读期间每年都要参加我校的田径运动会,在400米、800米上每次都能拿到理想的成绩,平时他经常参与体育锻炼为自己打开了智慧的大门,也为自己培养了良好的行为品德习惯。2012年考上北京体育大学的刘石同学,经常参加课余体育训练,多次参加校运会并拿到了好成绩,为自己塑造了一个完美的体型。总之要动员学生参加体育训练,为强身健体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训练中严格要求,渗透行为规范、言行举止
体育训练是一件很枯燥、乏味的事情,在训练中我们要合理利用周围的环境、人物来调教学生,使其能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专心训练。训练中首先要严抓训练常规,引领学生严守纪律、服从规则、尊重他人,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其次,在枯燥的体能、技术训练中,利用学生羡慕军人的心理,抓住军人不怕苦、不怕累这一教材,让学生在训练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刻苦训练、规范自我。再次要做好学生的心理开导工作,如: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功;成功是经过努力获得的;失败并不代表终结;要总结失败的教训等等。
三、比赛中努力拼搏,引导做到遵纪守法
训练结束,即将开始的是比赛,队员训练了几个月终于有了展示的机会,准备好了!准备好了!准备到赛场上拼搏一番,拼个鱼死网破,拿到最好的成绩回报班级、回报教练。然而拼搏是好事,但遵守比赛规则更重要。在我们的学生当中往往有一些学生经过了努力并但仍达不到自己预想的目的,他们总是想着怎样去投机取巧、违规取胜颠倒成绩,这样的学生是不行的,我们知道后必须去阻止并给他们解释,让他们不要走极端,引领他们回到公平比赛的队伍中来,让他们做到遵纪守法、公平竞争,让他们坚持不懈、爆发出惊人的能力、让他们理解胜利是拼搏、是努力、是奋斗。让他们知道终点就在前方,自己要永不言弃。
四、做好赛后安抚,传承良好品德
比赛结束了,在一片欢呼声中。有人拿到了第一高兴,有人失败了放声大哭。运动会落幕了,然而我们的工作还没完,我们还要对胜利者表扬,鼓励他们向更好的成绩发起冲刺,挑战运动极限,让他们不骄傲,虚心学习别人的优点,传承良好的道德品德。我们要安慰好失败者,让他知道自己的不足,要对自己不抛弃、不放弃,勇往直前,努力、努力再努力,争取来年取得好成绩。总结时,我们要总结在训练中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要将良好的行为习惯运用到生活、学习中去,让它在各班发扬光大。
关键词:信息技术
思想品德课
运用
在这个称之为知识经济或信息的时代中,没有争议的结论是人的智力是最宝贵的财富,教育是一切的基础。作为知识经济的先导产业,教育必须迅速走向网络化和数字化。这就要求21世纪的教育必须围绕着基本学习能力重新设计和重新组织,各个学科(不管是大学、中学还是小学的学科)其教学的深化改革都必须依靠信息技术使其适应信息社会的工作、学习、生活的需要。现代教育科学、心理科学和信息科学技术的综合和相互渗透,已成为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强大动力;未来教育的发展将突破明显的校园界限,向无形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要特别重视在常规课程的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组织和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本学科进行学习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小学思想品德课的主要任务是“着重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操,指导道德行为。”为了完成这一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果,小学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目标往往依附于“导课-学文-归纳-延伸”这四个教学环节之中。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主要指多媒体计算机、教学网络、校园网和因特网等,作为新型的教学媒体,在小学思想品德课中运用信息技术,以学生、教材、教师以及媒体构建成新型的教学模式(教学结构)时,可以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学生学习效果最佳化。
一、思想品德课的特点
(一)知识容量大,涉及面广。思想品德课作为一门综合性课程,涉及到的内容可谓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法律、经济、文化、历史等学科都有涉及。在今天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和意识的累积是成几何级数的速度在发展,老师和学生可以获得的知识和资料更加丰富。但是,人有所长必有所短,各种信息和资料所带给社会和每个人的影响是千变万化的,这其中既有积极因素又会有消极因素。如何最大限度的利用信息来达到获取知识的目的,怎样才能使每个人所获取的知识引导人走向积极的一面,这是目前在思想品德课老师面前的一大难题。这需要思想品德课教师有较强的信息获取、分析和加工能力,同时,也要有能教给学生一种获取、分析和加工信息的能力。
(二)时代感强,素材更新快思想品德课的素材的变化快是每一个思想品德课的教师感受最深的,思想品德课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具有鲜明的时代感,而导致说明问题的素材也必须有时代特色。课本提供的各种数字和资料在今天迅息万变的数字时代总显得有点陈旧(如《家乡巨变》一文,红山农场人均年收入达到了7500元,而实际上到2002年,红山农场人均年收入达到了1200多美元,人均年收入超万元(人民币),教材提供的材料与如今的实际相差太大。),且自己千方百计所找得的资料总觉得第二年就不合适,然而个人的精力又是有限的,如何在快速变化的信息流里找到适合讲课需要的最新资料,如何最高效率的使自己的工作质量得到提高,如何让学生学会在快速变化的信息社会里处变不惊,从中受益,这就涉及到“信息能力”(即信息获取、信息分析和信息加工)的培养。
(三)思想品德培育,交互性强整个基础教育阶段是一种思想品德的教育为基础,文化知识教育为内容,素质教育为目标的教育过程的教育阶段。现在的教育改革的目标是培养有创新能力和高尚的道德精神的人才,这使得思想品德课的地位更加突出和重要。面对信息万变的社会,各种思想意识混杂,其复杂性和变化性给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和教学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这就迫使传统的教育模式中以教师的“教”为主的模式正向现代以学生为主的“学”的模式转化。这对思想品德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利用现代教学媒体在思想品德课中加强对信息流的获取、分析、加工,使其既符合思想品德教育的要求,又有利于培养形式的创新能力,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就必须加强师生之间信息交流、思想交流,而这一切都可以借助现代的信息技术实现突破,比如说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和互联网进行个别化学习或交互式学习、协作式学习等。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新世纪里思想品德课的几个特点都牵涉到在数字化、网络化的信息时代如何提高学生获取、分析、加工信息的能力,并在这个过程中达到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目的——培养有高尚品德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这就使得我们的思想品德课必须利用信息技术来加快思想品德课改革的力度和深度,在思想品德课中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
二、实践探索我在《家乡巨变》一课教学中进行了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探索,组织学生进行探索发现学习,开拓学生思维,进行协作学习,通过交流使每个学生的信息资源为整个学习小组所共享,达到对学习内容进行意义建构。本课教学过程为:本课教学分三部分:
1. 课前准备:根据教学目标,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和教材收集并提取有关红山农场今昔的资料信息,编制教师演示课件。
2. 课堂教学:根据教师提出的学习任务,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收集并提取有关红山农场今昔的资料信息,将网络信息与课本知识进行整合。
3. 课后延伸:通过计算机网络作进一步的收集、整理,在网上交流。
三、课堂教学中,主要采取以下方法进行:
(一)教师创设情景引导建构主义理论指出,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情境,让学生主动学习。本课运用网络资源提供的材料——红山农场今昔的图片以及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协作探索学习。教师根据本课的知识目标创设学习情境。根据材料中红山农场今昔的变化制作上课课件,帮助学生确立目标,从而引导学生展开正确的网络搜索。
(二)网络资源共享支持本节课是利用Internet网络和教学网络,实现网络资源共享的特性,创建的一个新的教学模式的探索。学生利用Interne网络直接上网搜索相关资料,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自觉的学习能力。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开拓学生的视野。在学生发现与学习内容相关的信息的同时也掌握了如何在网站上搜集信息,又将信息内化成自己的知识和语言,学生的思维活跃了,思维方式也会有所改变。(三)学生实践参与教师的课件具有良好的导航性,相关搜索引擎提供了丰富的网络共享资源。学生开展协作讨论,相互交流自己的意见,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知识拓展,信息内容的检索,并让学生利用教学网络交流信息资源,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可以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
(四)学生归纳总结在学生自主学习、自由讨论之后,还可以对资源进行共享,并加以归纳总结。学生在网上下载练习,完成后提交,也可在教学网、学校校园网或QQ上进行交流。四、思想品德课中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通过理论的研究和实践的探索,我认为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具有以下的特点:
(一)提供更为理想的教学环境新的教学模式提供理想的教学环境,学生学习的空间开放了,学生可以自己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成了真正的学习主体。
(二)以“任务驱动”为教学原则让学生在各种任务情境中进行体验,达到知识内化的目的。以“任务驱动”的教学原则,突出了“做中学”的教学原则,也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提高的教学宗旨。
(三)讨论交流协商合作学习针对教学目标合理设置问题让学生在网上进行讨论交流的形式让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阐释自己的观点思想,又可及时借鉴他人的意见,实现共同提高。
(四)促进信息处理能力的发展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学生完整的信息获取、分析和加工的过程,显然,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使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得到了培养和发展。五、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效果。从建立在网络平台上的思想品德课任务性学习和E-leaning(电子学习)中,我们可以感觉得到,互联网作为新型的教学媒体,它对于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过程来说,有以下五种效果:第一、多媒体计算机和互联网在思想品德课的应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一切都听从教师摆布,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按照认知学习理论的观点,人的认识不是外部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部刺激与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产物。为了有效的认知,外部刺激是需要的,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基于网络平台的任务性学习和E-leaning(电子学习),是充分地利用了“人机交互”这一特点,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认知的主体,学生在这样的交互式教学环境中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这种主动参与性就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而使学生能真正体现出认知主体作用,这样可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思想品德课堂的刻板和被动,而更多的激起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二、多媒体计算机和互联网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多媒体计算机和互联网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音乐、动画、阅读、交谈等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对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都是非常重要的。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Treicher)作过一个著名的知识保持即记忆持久性的心理实验。结果是这样的: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自己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这就是说,如果既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基于网络平台的任务性学习和E-leaning(电子学习)的过程不仅非常有利于知识的获取,而且非常有利于知识的保持。
第三、互联网的超文本特性可实现对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类思维具有联想特征。人在阅读或思考问题过程中经常由于联想从一个概念或主题转移到另一个相关的概念或主题。所以按超文本的非线性、网状结构组织管理信息和按传统文本的线性、顺序结构组织管理信息相比较,前者更符合人类的思维特点和阅读习惯。利用网络的超文本特性可实现对思想品德课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例如,思想品德课的几个框节包含有课文、自读课文、思考与练习、“好榜样”,甚至还有教师自制的课件,把这些教学内容相关而教学特征不同的教学资料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无疑对课堂教学、课外活动都是大有好处的,利用超文本方式可以很自然而方便地实现这一点。
第四、互联网的网络特性有利于实现能培养合作精神并促进高级认知能力发展的协作式学习;传统CAI(课件)只是强调个别化教学,个别化教学策略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进行因人而异的指导无疑是有好处的,但是随着认知学习理论研究的发展,人们发现只强调个别化是不够的,在学习高级认知能力的场合(例如对疑难问题求解或是要求对复杂问题进行分析、综合、评价的场合),采用协作(Collaboration)式教学策略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而更能奏效。而基于互联网的任务性学习和E-leaning(电子学习)恰恰能为思想品德课的学习提供协作式学习,并能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良好人际关系。
第五、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的结合有利于实现能培养创新精神和促进信息能力发展的发现式学习;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包括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与信息加工能力)是信息社会所需新型人材必需具备的两种重要的能力素质。这两种能力素质的培养需要特定的、有较高要求的教学环境的支持,多媒体的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的结合,正好可以为这两种能力素质的培养营造最理想的环境。众所周知,互联网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资源库,它拥有最丰富的信息资源,而且这些知识库和资源库都是按照符合人类联想思维特点的超文本结构组织起来的,因而特别适合于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学习,这样就为学生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孕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综合以上五个方面的分析可知,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发展基于网络平台的任务性学习和E-leaning(电子学习)是遵循教育和学习规律,立足于互联网,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点,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创造性,从而培养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新一代既有创新精神又有高尚道德品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高素文的《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理论与实践探微》《小学德育》2004年1月
关键词:初中生 公民责任意识 思想品德课 培养
公民责任意识是伴随着“公民”这一定义而发展形成的一个概念,它指公民对自己在国家、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的认知和感应。初中生正处于思想和智力形成的关键时期,为了使学生真正成为具有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的人,每个初中思想政治教师都应该就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公民责任意识教育进行积极思考。
一、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加强公民意识培养的必要性
1.初中生公德意识淡薄
民主与法治是人类文明的结晶,也是社会稳定的根基。经过初级思想政治教育,初中生普遍具有了一定的法律知识,具备了较强的权利意识,对社会主义新时期所倡导的民主、平等和自由理念有了更强烈的追求。但是,整体来看,初中生所具备的法律知识远不能满足现代民主法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初中生法律意识、民主意识较为淡薄。如许多人对法律的认识还停留在遵纪守法的基础层面,但是他们自己在遇到不道德或者不法行为时,并不会出面制止。其次,部分学生在生活中往往意识不到自身的“公民”角色,在行动中常常会出现知行不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情况。因此,可以说,为了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必须加强公民责任意识培养。
2.社会发展的必要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各种社会思潮相互碰撞和激荡,从而给社会大众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带来了深远影响。青少年作为未来的一代,肩负着赡养父母、建设社会的重任。社会的发展要求青少年群体要不断加强学习以提高自身素质,承担应有的责任。这就要求初中思想政治教师在教学中加强学生公民责任意识教育,挖掘学生身上所蕴含的巨大的责任潜能,激发学生活力,培养学生孝敬父母、尊师重道、热爱祖国、热爱学习等良好品质,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
3.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要求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教育目标是让学生成为对自己严格要求、对家庭感恩、对集体负责的人。思想品德课程要求与公民责任意识培养中的某些点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在思想品德课程中加强公民责任意识教育不但可以教会学生辨别是非,对自己负责,还能提高学生法律意识,使学生成为一个对社会负责的人。因此,可以说,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加强公民责任意识教育,是贯彻落实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根本要求。
二、思想品德教学中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策略
1.明确思想品德教学理念
教师在思想品德教学中,不仅要尽可能多地传授给学生道德知识、公民意识知识,还要关注相关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和体现,使学生通过知识应用、现象思考去完善自身人格。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教学中一方面以身作则,提高自身道德水平,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一方面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从社会生活实际出发,鼓励学生认识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全面发展。
2.丰富公民意识教学内容
初中生具有好奇心强、单纯好动等特点,单纯的课堂教学和教材教学难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因此,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也要与时俱进,积极利用教材中的知识点、社会热点话题和社会现象拓宽公民意识教学内容。具体来说,教师首先要深入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教育资源,找准公民责任意识教育的着力点,对初中生进行公民责任意识教育。其次,教师要善于挖掘身边现有教学资源,在真实、生动的案例中渗透法律和责任意识教育。如在七年级上冊(人教版)思想品德课程“保护自我”一章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山西黑砖窑”、份子伤人事件以及社会上出现的砍杀小学生事件,教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判断身边的不法侵害,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学会用法律、智慧保护自己。
3.创新课堂教学方式
要想提高思想品德课堂公民意识教学效果,合适的教学方式是必不可少的。这就要求初中思想品德教师摈弃传统的单纯的以理论讲述为主的教学方法,结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心理特点,灵活采用多样教学方式来教学。就目前来说,常见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方法有讨论法、榜样示范法、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法和情景教学法,不论是使用哪种教学方法,教师都要进行教学设计,将公民责任意识培养贯穿教学目标、策略和评价的全过程。如在七年级下册(人教版)思想品德课程“做意志坚强的人”一章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曼德拉、张海迪、桑兰等名人事例,教导学生树立坚强的信念,从挫折中领悟人生。然后让学生通过讨论、总结磨炼个人意志的方法,加深学生对个人意识和社会进步的理解。当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质疑学习,促使学生开展互助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这对学生学习和公民责任意识培养来说,都是有利的。
4.利用社会实践,强化学生责任意识
仅仅依靠单纯的课堂教学和理论教育,难以实现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这就要求学校和思想品德教师在开展责任教育时,以课堂为基础,积极开展社会实践,为学生提供接触自然、了解社会的机会,丰富学生阅读,增强学生公民责任意识。就目前来说,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可行的社会实践形式有研究性学习、参观访问、参观调查、社会服务等。教师要积极利用社会实践的机会,引导学生结合课堂上学习的知识来审视一切,让学生通过自身观察了解社会、思考问题,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时代的气息,增强社会公民责任感和使命感。如在社区法律宣传服务中,教师可以结合法律尊严、社会责任等知识,让学生明白参加社会服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责任意识。
5.打造公民责任意识教育合力
结合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力量,打造教育合力,加强学生责任意识培养,是提高学生公民责任意识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学校及思想品德教师要积极协调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力量,在教学资源的优势互补的基础上突出公民责任教育。需要指出的,在教育合力打造过 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明确学校教育的核心地位。以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为主要阵地,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公民责任教育。其次,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家校联系方式为桥梁,建立家校互访制度。一方面,学校及教师向家长讲述加强学生公民责任教育的重要性,传授相关方法。另一方面,教师与家长通过密切联系,了解学生思想问题,努力将学生问题控制和消灭在学校和家庭环境内。再次,以社会教育为依托,加强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之间的联系,充分利用积极的社会资源,构建有利于学生思想道德培养和责任意识教育的大环境,提高学生公民意识。
参考文献
关键词: 班主任工作 思想品德课 认识自我 心理素质教育
在初中阶段,思想品德课是每一位学生都要学习的课程。但是对于这门课程,很多学校并不重视。事实上,组织好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工作,对于初中生认识自我、健康成长有重要的意义。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班主任要尤其重视。有效利用思想品德课,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观察帮助,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培养班级学生的集体意识,对于班级管理工作有关键作用。
一、利用思想品德课,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学生刚刚步入中学时,班主任要发挥思想品德课的作用,对七年级学生进行良好的养成教育。能不能管理好,前期准备相当重要,如果在入学阶段没有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思想教育,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将更难管理。所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事半功倍就是这个道理。七年级学生刚刚完成从小学生到中学生的身份转换,对校园环境还不熟悉,一时难以适应,这时是学生的迷茫期,也是最好管理的时期。班主任要在此时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利用思想品德课的教育功能,对学生进行心灵上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认识到“我”是中学生,“我”该做什么,“我”要怎么做。
思想品德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就是《自尊自信》的教学任务,班主任要利用好教材内容,在思想品德课上对学生展开教育。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班主任要启发学生思考:作为中学生,“我们”和以前有什么不一样,现在“我们”要怎么做才能更快地融入校园环境?刚刚迈入中学校园,学生的课业负担慢慢加重,学习的科目越来越多,有些学生没有过渡好这个阶段,以往表现很好但现在开始在学习上“掉链子”。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而不是自暴自弃,一蹶不振。
思想品德课教学,让学生通过考试并不是唯一的教学目标,真正要做的是如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班主任首先必须做好班级里每一位学生的思想工作,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班级管理,只有解决每一位学生的小问题,才不会对班级管理造成大问题。
二、积极组织思想品德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
班主任管理班级,仅仅做好学生个人的工作是不够的。个人培养得再好,班级没有主心骨,没有集体意识,就如同一盘散沙,风一吹就散了。班主任要积极组织思想品德活动,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彼此熟悉,学会互帮互助,树立集体意识。
《我是中学生了》一课有“我们的新集体”探究活动,班主任可以组织开展“一分钟演讲”活动,让学生在一分钟时间内介绍自己,帮助班级学生了解学生的爱好、特长,使得学生尽快熟悉彼此,这样才能为集体意识的培养奠定基础。一个学生互不关心、互不了解的集体,谈何集体意识的培养、班级风气的建造?
在《优良班风我们创》探究活动中,班主任可将班级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开展小组交流活动,引导各小组思考:班级风气建设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大家对班级风气建设有哪些建议?各小组内展开交流,最后由小组代表发言,将建议汇总到班主任这儿。这种小组交流模式可以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帮助学生在学习中进一步熟悉彼此,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对日后更顺利地开展班级活动来说相当重要。
班级是每一位学生的,有赖于每一位学生的付出,只有班级中每一位学生都树立良好的集体意识,班级建设才能有法可循。班主任结合思想品德活动,潜移默化地在活动中给予学生集体意识教育,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力量,这样才能真正做到集体教育,更好地管理班级。
三、利用思想品德教材资源,营造积极进取的班级氛围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班主任要结合书本上的名人案例,引导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学习名人身上的精神品质,渲染奋勇拼搏、积极进取的班级氛围,让学生在班级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精神熏陶。
在思想品德教材上,有很多名人事例,班主任可以利用这些激励人心的事例鼓舞班级士气。例如爱迪生做实验失败2万多次,但始终不气馁,最终获得成功;我国双手残疾的运动员沈继良坚持运动精神不放弃,最终在残奥会上打破世界纪录,成功超越自己(选自七年级上册教材事例)。
班主任可以布置学生开辟“政治知识窗”的课外作业,学生把书本上的名人名言、感人事例、重难点知识总结成文字材料,出一期主题黑板报,将这些名人事例带入生活,带到学习中。
在思想品德教材中,随处可见这些积极进取、永不言弃的名人案例。班主任要抓住契机,结合书本上的具体案例,让学生感受到努力的力量,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中。班主任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还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利用教材名人案例,通过创设具体情境,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榜样的力量,学会用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面对学习。初中生心理素质不强大,教师一定要利用好时机,适时对学生展开情感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能力。只有学生学会用正确的态度面对生活、面对学习,班级才能建立奋勇拼搏、积极进取的学习氛围,班主任工作才是成功的。
四、用正确的思想品德理论武装自己,提高班主任职业素质
在思想品德课与班主任工作的融通过程中,班主任不仅要做好学生思想品德工作,还要从自身出发,用正确的思想理论武装自己,积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三个代表”重要理论,提高自身思想品德素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只有不断提高自身思想品德素质,才能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部分班主任可能并没有承担学生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工作,这就更需要注意对思想品德理论的学习。要将班主任工作与学生思想品德课有效融通,不掌握理论是无法行得通的。
掌握理论是必要前提,但并不意味着纸上谈兵就万事大吉。“纸上谈兵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班主任在班级学生管理工作中要用理论指导行为,将理论落到实处方可。在管理工作中,班主任不能带有主观感情进行班级教育,不论是成绩好的学生还是成绩进步不明显的学生,管理中都要一视同仁。班主任要相信每一位学生都能成功,信任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在信任中成长,取得进步。
初中思想品德课不是可有可无的存在,利用好思想品德课的育人功能,可以让班级每一位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对于班级风气建设具有功不可没的作用。担任班主任工作的教师,或许不是每一位都承担着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任务,但是即便没有担任思品课教学任务,班主任也要积极与学生的思想品德教师沟通,了解班级学生的品德发展状况,信任学生,对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相信每一位学生都能教好,都能成功,只有信任,才能让学生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资源;选择与利用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9-0114-03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不能孤立地传授和灌输道德、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知识,而是要选择和利用合适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通过情感体验等方式促进思想道德的发展。教学资源的选择与利用要遵循精当、适度、集约的原则,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科学选择,认真甄别,实现省时、高效地利用。
一、教学资源的利用原则
1.教学资源的选用要精当。我们不能把教材当成唯一的课程资源,但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现行思想品德教材以学生成长过程中需要处理的关系为主线,通过大量的生活实例体现基本原理、基本知识;既有文字描述,又配以适当的图片;教材既选择典型案例,又设计了一些开放性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教师必须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在研究、理解、分析教材的基础上,选用精确、恰当的素材为教学服务,不能照本宣科,不能随意抛开教材上的所有素材,更不能滥用不合适的素材。相反的,我们可以对教材中的素材进行加工、替换、提升,使其更加精确、恰当,从而更好地促进情感升华,道德内化。在《礼仪展风采》一框题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加真切地感知什么是礼仪,感悟礼仪对个人、集体以及国家的作用。例如,有一位教师把“天安门广场隆重的升旗仪式”的图片换成“三军仪式队惊艳墨西哥”的视频,把相关链接中“大学生因个人形象求职失败”的故事改编成“薇薇求职的情景故事”:薇薇去一家外企应聘,最后剩五人,公司让他们回去等候消息,几天后,薇薇收到一封电子信件“我们抱歉地通知,你落聘了,但我们很欣赏你的学识和才能。公司以后若有招聘名额,必会优先录取你,为感谢你对本公司的信任,特寄本公司产品优惠券一份。祝你开心!”薇薇在收到信件的那一刻,非常伤心,但又为公司的诚意所感动,于是花了三分钟时间回了一封感谢信。两个星期后,她收到被公司正式录用的信件,其实那封电子邮件正是公司最后一道考题。然后问:薇薇凭什么胜出?“薇薇求职的情景故事”有利于学生的体验学习,教师高水平的点拨、追问一步步引导学生感悟,终将体验内化为自己的情感和观念。
2.教学资源的选用要适度。由于思想品德课教学具有开放性、时代性、体验性和生活化等特点,运用现代网络技术,我们可以搜集到的教学资源数不胜数,于是很多教师不设防地走进了滥用教学资源的误区。有些教师备课时喜欢借用别人的课件,不管有用无用的视频、图片、问题全往自己的课件复制,有时候一节课中有五六个视频,选的视频、图片或相似,或与教学内容没有多大的联系,有时候花了很长时间来完成的教学环节或情景活动根本不是本课的重点难点,甚至与教学目标也没多大关系。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适量、适度的教学资源的开发选用,可以让师生在走进教材的同时超越教材,可以体现德育无痕的高超;但如果教学资源开发和选用过度,则可能会使学生迷失方向,本末倒置,课堂教学形式化,简单生活复杂化,从而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实现。所以,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与学习资源的开发过程中要把握好一个“度”,力求做到适度有效。同样以《礼仪展风采》为例,生活中处处有礼仪,有升旗礼仪,做客礼,待客礼,握手礼,微笑礼,站、坐、行的礼仪,等等,我们不能够“来者不拒”,必须在认真解读课标的基础上,明确选择哪些素材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我们选择“古今见面礼的变迁”,引导学生理解礼仪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懂得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的礼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选择让学生来践行生活中常用的握手礼、站坐行的礼仪,是让学生明白礼仪是有一些具体要求,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和思考,才能成为懂礼仪的人。
3.教学资源的运作要集约。集约化原是经济领域中的一句术语,是指在最充分利用一切资源的基础上,更集中、合理地运用现代管理技术,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积极效应,以提高工作效益的一种形式。教学资源的集约化运作,是指教学中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挥相关教学资源的作用,做到精选教学素材,尽可能一个教学素材在一节课的不同知识点的讲授中可多次使用,用好、用足教学素材,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一个教学素材,充分发挥其作用,提高素材的使用效率,增强教学效果。有些教师上课时教学素材特别丰富,一个问题一个素材,甚至十几张图片说明一个事实,往往造成课堂容量太多,课堂延时,教学资源辅助教学的作用不大,学生则是眼花缭乱,走马观花,无法进行深层学习,学习效果不好。所以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一定要做到教学环节简洁,教学资源精当,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在《礼仪展风采》一课,我们可以在“薇薇求职的情景故事”前插入薇薇的形象照及自我介绍,让学生感知什么是优雅,怎样的举止才算有礼仪。我们播放“古今见面礼的变迁”的视频,让学生讨论现代社会为什么见面不行作揖礼而改为握手礼后,可以调出握手礼的图片,并介绍握手礼的具体要求:主人先主动伸手,晚辈等长辈先伸手,男性等女性先伸手,握手时间不宜太久,不可交叉握手,但为表示亲切,握手时可上下微摇,但不可左右乱摆等。
二、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有效教学的策略
从上述分析不难看出,只有适度集约地利用精当的教学资源才能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促使学生在获取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那么,如何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准备和教学设计中优化教学资源,实现有效教学呢?
1.以教学目标为标准,捕捉教学资源。教学目标是我们进行所有教学活动的灵魂和核心,它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支配着教学的整个过程,决定着教与学的方向,所以我们必须以教学目标为标准捕捉教学资源。但是,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手中没有现成的教学目标,只有课标和教材,这就要求教师通过研读课标,精读教材,依据自己的理解把宏观、抽象、高度浓缩的课标转化为可操作的教学目标。《礼仪展风采》相对应的是课准1.1知道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和技能,理解文明交往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通过课标解读,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是:①知识目标:知道什么是礼仪,在人际交往中礼仪的作用,了解个人礼仪的主要要求,掌握生活中基本的社交礼仪;知道不同民族的人交往应注意的事项。②能力目标:掌握基本的社交礼仪,并能够在交往中加以运用。③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乐于以礼待人,形成讲文明、讲礼貌的交往态度,从内心愿意做讲礼仪的人,体验礼仪对个人的影响、对社会的影响及其对人生发展的价值。然后,我们以教学目标为标准搜集、捕捉相关的教学资源。为了让学生感知礼仪,我们可以搜集师生见面的礼仪以及其他各种场合礼仪的图文资料和“古今礼仪的发展”的视频。为了使学生感悟礼仪的重要性,我们可以对素材进行加工、替换和提升。
2.以学生的生活和经验为起点,筛选教学资源。《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走进生活,融入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所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使学生通过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从而过有意义的生活,并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程的价值引导作用。
陶行知先生把脱离学生真实生活的教育称之为“鸟笼子似的教育”。只有贴近学生生活,以学生的生活和经验为起点,筛选出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关联的典型事例,创设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情景,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的共鸣,促使学生在切身的体验探究中,掌握知识、陶冶情感、发展能力、提高觉悟。比如,为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社交礼仪,有些教师选用了奥运会礼仪小姐的礼仪要求,身姿要挺拔、步速要到位、转身要整齐、笑容要自然等。其实这个素材的选用不是很合适,因为它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实践,大部分中学生都是没有机会成为奥运会礼仪小姐,他们更需要的是如何使自己日常生活的言行举止符合礼仪要求。相反的,如果运用本校运动会仪仗队的视频资料对本课教学更有实效性,这样的素材更加精确、适当。因为将学生亲历的日常生活的素材引入教学,相对于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材料,更能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更能强化学生的体验和感悟,收到榜样示范、德育无痕的效果。
3.以体验性活动为途径,优化教学资源。活动性是思想品德课程的重要特点,活动化教学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本质要求。现行思想品德教材打破了原来思想政治先给观点,然后论述、事例论证的呈现方式,而是创设学生的生活事件和遇到的问题在前台,知识、观点、结论在后台,用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作为两者桥梁的呈现方式,真正体现了“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化”的课程特性。在思想品德课教学准备中,当我们手中积累了大量的教学资源后,通过一系列的体验性活动把教学资源串连成一个灵动的教学设计,与此同时,以教学目标为准绳对相关的素材进行加工、提升,使其更加精确、恰当,达到教学资源的优化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