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12 12:52:02
导语:在高级人才工作计划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根据我省高校实际情况,经研究将第四项修改为:2、申请者所在学校必须承诺匹配所要求的资助经费(不低于1:0.5)。
3、各单位要坚持公开遴选、择优推荐的原则,坚持人才、平台(基地)和项目的有机衔接,适当向重点建设的创新平台(基地)倾斜。
4、申请者限于全省普通高等学校,已获得“燕赵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首批“*省高校百名优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资助者不得再申请本计划。二、申报领域
自然科学按照如下19个领域归口申报:哲学社会科学类按以下8个领域归口申报:
1.哲学、、思想政治理论教育;2.经济学;3.法学;4.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5.教育学、心理学;6.语言学、文学、新闻传播;7.历史学;8.艺术学、体育学;9.管理科学与工程。三、评审名额及方式
第二批“*省高校百名优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拟资助50人,其中自然科学35名、人文社会科学15名。省教育厅聘请相关领域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负责遴选评审工作,设评审办公室挂在省教育厅科技处。评审工作按照学校推荐申报、评审办公室形式审查、学科组初评推荐、评委会评议投票、省教育厅审定等程序进行。四、申报方式及要求
1、以学校公函的形式统一申报,不受理个人的申报。
1、公司技术工人队伍的等级结构
我公司现有技师3人,高级工96人,中级工54人,初级工170人,技师、高级工等级的人员仅占公司技术工人总数的5.5。
2、公司技术工人队伍的年龄结构
近年来,随着公司规模的由小到大以及我公司建筑施工企业性质的决定,36—45岁、46-55岁两个年龄段中的中级以上技术工人所占的比例呈现为高龄化态势,年轻的技术工人所占比例很小。
3、公司技术工人队伍的文化结构
目前,我公司技术工人在本科以上、大专、中专、高中、初中及以下受教育程度的所占比例依次为0.70%、3.5、1.4、35.7、58.7,由此可看出,我公司技术工人的文化结构还是处于中等偏下水平。
二、今明两年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目标及打算:
1、总量目标:到2008年底,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450人,其中争取增加高级技师1-2人,技师增加5人,高级工增加40人。
2、素质目标:全面提高高技能人才队伍的知识结构层次,,着力提高具有大专以上学历、高级工以上等级的人员的比例,尤其要提高35岁以下高级工及以上人员的比例。今明两年内,全公司高技能人才接受继续教育面每年达到80以上,每人每年至少要接受一次继续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
三、公司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的方法:
1、职工培训制度我公司针对建筑施工企业从事的劳动苦脏累,职工素质相对较低等情况,对职工强化培训。在**市建设局、**市建委举办的特殊工种、造价编审、质检员、安全员、等培训学习班中,公司都是有计划、有组织地让职工参加培训,不断让他们学习新的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和技能。
2、鼓励职工岗位成才。开展职工岗位技术培训和技能提升培训,制定技师、高级技师和职工持证上岗的培训、升级计划,依托企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统筹实施,通过岗位培训和业务锻炼,我公司绝大部分技术工人都能执证上岗。
3、开展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培训,加强团队学习,大力开展QC小组活动,通过工人、技术人员、管理干部组成的QC小组,大家共同学习、互相切磋,提高了职工的素质。
4、搭建高技能人才培训平台。我公司与**市建筑技工学校采取校企联合培养的方式,为公司搭建了高级工、技师甚至高级技师的培训平台。
5、积极参与各项技能竞赛。公司对各项技能竞赛都积极安排人员参加,并对在省、市以上技能竞赛中成绩优秀的,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公司先后有吴小平、李冬林、贺建华等参加过各类技能竞赛,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尤其是贺建华同志参加2004年木工职业技能竞赛,获得**市第一名,**省第二名,为公司争得了荣誉,促进了公司高技能人才学习的热潮。
四、公司高技能人才队伍存在的问题:
1、高级技术工人占比较低,队伍结构不尽合理。我公司高级工以上人员仅占公司技术人员总数的5.5,比重太小。
2、技术工人的技能等级偏低,技术素质堪忧。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 职业教育 教学改革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最有效的途径。工学结合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工学结合的实质是工作与学习相结合,学习的内容应与工作任务一致,在专业教育的过程中完成职业化的基本训练,这种训练的基本方法是“教学产”一体化。校企合作是实现工学结合教育的重要手段和基本途径,也是落实“以就业为导向”的基本措施,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是职业教育应当遵循的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在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探索和实践,使我院在密切与企业合作的基础上,与企业共同制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开发工学结合课程并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强化校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教学管理等,将机电工程系建成安阳职业技术学院一个品牌。
一、现状分析
我院在安钢职工大学基础上创建,有得天独厚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基础。在近30年的发展过程中,通过企业的参与修改教学计划,改革课程体系,为普招的学生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奠定了基础。学院现有一部分实习基地,但是对机电一体化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来说还不够,必须增加实习设备和实训基地,尤其是更多企业参与的实训基地。
二、改革内容
1.在我院,机电工程系试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和实施,完善教学计划。
2.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性转变。
3.结合新校址的建设,完善我系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
4.积极开展学生通过半工半读,实现免费或低费接受职业教育的尝试。
5.以就业为导向,部分学生以“职业人”的身份参与校外生产实践,满足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三、改革目标
1.改革教学计划,加强实践环节,保证至少50%的实训和实习时间。
2.以工学结合为基础,开展顶岗实习工作,加强实习管理,保证实习效果。
3.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已在机电工程系逐步展开,实现与安阳市5~10家企业、河南省内5~10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并实质性开展工作。
4.完善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四、实施方案及实施方法
1.牢固树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理念,要认识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高职院校自身生存发展的内在需求。
2.紧贴区域经济需求,对开设专业进行可行性实训调查。
3.选择一批设备工艺先进、管理水平高、适合学生动手操作、有利于发挥学生创造力的优秀企业,学院与企业订立合同,以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机制和形式开展高职教育,依靠企业建立、巩固和发展校外实习基地,为高职学生提供必需的实习场地和毕业环节课题等,让学生接触企业的生产实践或工程项目,熟悉现代化生产工艺,并掌握先进的技术与设备,缩短“过渡期”,使学生一毕业就能直接顶岗。
4.机电工程学院与行业企业专家紧密结合,成立“专业委员会”,共同审定教学计划、课程体系及实践环节内容和学时的安排等,使教学计划突出高职特点,更能适应行业的实际需要。实践环节占教学总学时的近50%。
5.模拟企业生产现场环境开展实践训练与技术培训。采取校企一体、产学协作的方式共建校内实训基地。针对机电专业的特点,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实习、实验设备。考虑学校实习、实验环境和企业生产环境的有效接轨,力求学校实习、实训的环境氛围接近现代企业的生产环境氛围。
6.充分利用企业、社会的职业技术鉴定资格权限,为高职学生参加职业技能资格及岗位等培训与考核创造条件。
7.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以适应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
8.培养与引进并举,专职与兼职结合,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
专业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是形成在本专业(行业)中具有影响力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1)学校要出台相应的鼓励政策,制订教师进修培训计划和评估标准。要鼓励教师主动下企业锻炼、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2)组建“校企互通、动态组合”的兼职教师队伍。拓宽兼职教师来源,建立校外兼职教师数据库,聘请行业企业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来校兼职上课。形成一个良好的培养、选拔、引进和科学的管理机制。
9.针对工学结合教学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按照“工学结合”对教学管理的实际需求,不断完善教学管理的组织系统、信息反馈系统、评价和考核系统。
五、取得的成果
坚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办好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通过本项目的有效实践,极大地缓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矛盾;有效地提高教师“双师”素质和人才培养的质量;积极地推进毕业生就业,达到学校和企业的“双赢”。
1.使专业培养目标贴近一线需要,推进就业。校企合作通过学校与企业间的交流,在生产实践中帮助学生把学到的书本知识与企业的生产实际结合起来,融会贯通。学生在企业参加生产实际工作,掌握生产设备的操作,熟悉专业知识及行业背景,通过校企合作,因地制宜地为社会培养需要的紧缺人才。
2.促进教师深入一线,提高“双师”素质。教师深入企业第一线,能及时了解就业形势,明确办学思路;能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对所需人才规格的要求;能把掌握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提高自身工程技术实践素质。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3.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让学生置身真实生产一线环境,加强能力训练。“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另一个作用,是为学校建立了稳定的实习基地,学生能在生产一线真实的工程、技术环境氛围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在实践中学习,掌握技术、提高能力。
某投资集团生产中心总监
无锡新区实训基地校长/BCC生涯教练
从事IT职业教育、职业规划等工作12年
曾任某外企上市公司及中国青少年发展服务中心高级经理
年终岁尾,各路人士都开始盘点这一年的收获,也在反思自己失去的东西。人们对2012年似乎没有了惯例的美好期待,姑且不说世界末日是否真的会在2012年到来,单单就扑朔迷离的世界经济和正在下行的中国经济走势来说,就足以令人心生忧虑。更令人郁闷的是,年终考核时,你的主管喜欢用80/20法则虐待你:如果你属于创造低价值的“大多数”,职位可要不保哦。
每个人都不想成为那“大多数”。每个人都渴望成为能够登上“诺亚方舟”的人。在IT职场中,诺亚方舟里的人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进入诺亚方舟的船票到底是什么?我怎么才能拿到这张船票?刚刚入职1年左右的上进小青年们,在冥思苦相,暗暗窥视,跃跃欲试!
答案很简单,进入诺亚方舟的船票就是你的能力!拿到这张船票的方法就是持续学习!
本文将对IT职场各种中高级岗位的所需的能力进行剖析,希望能够助IT职场新人一臂之力。
首先,我们要快速扫描一下IT职业发展的通道。大多数IT“生手”经过6~12个月的工作培训,再加上1~2年的历练,就会成为一名有经验的开发人员。这时候,有两条发展路径摆在你面前,如图所示:一是继续沿着技术路线发展,最终成为技术专家,在企业里担任资深或高级的SE、开发或测试专家;另一条则是选择做一名管理者,最终担任开发或测试经理、lPDT、总监、CTO等高级管理职务。至于选择哪条发展路径,是要根据你的工作兴趣、志向、期望、表现、能力倾向等,由你自己选择,公司会为你提供必要的分析工具协助你来完成选择。
其实,还有另外一条通道,图中没有表现出来,那就是创业。IT技术人员最终选择创业的比例很大。至于如何创业,如何创业成功,市面书籍有很多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无论选择哪种通道,那些资深的、中高级的管理职务都会是职场新人的发展目标,也就是所谓职场的“诺亚方舟”。那么,担任这些职务的人,都具备哪些能力呢?
万通董事长冯仑先生有句名言:“站得高,尿的远”,这可以形象描述这些高级管理、技术人员的工作能力。首先要“站的高”,高级管理人员一定要站在战略层面思考问题,会洞察宏观政治、经济走势,会分析技术发展趋势,要有理解战略、制定战略的能力,从而实现公司价值,提高市场竞争力;所谓“尿的远”,就是指:高级人员要能从战略高度制定长远而又精准的发展规划,带领公司持久发展,能够搭建实现战略目标的实施框架和组织架构。简而言之,就是要具备构建和设计组织、系统的能力。同时,这样的人还需要具备高超的组织和协调能力,能够挖掘和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
高级人才的工作重点不在于亲自实施技术,也不在于完成某项工作计划,而在于统领业务领域的全局。因此,高级人员的一个决策往往可以决定公司的生死存亡,决定了每个业务模块存在或消失的意义,从而也就决定了中低端人员存在的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讲,甚至是他们的命运。因此这些岗位的人,往往承担了巨大的责任和工作压力,面对的竞争也是十分激烈、残酷的。这就需要他要具备国际化的眼光、广博的知识、高超的技术和技巧,也需要具备犀利的判断力、果断的决策力和高效的执行力。当然,合格的高级人才也配得起30~50万,甚至上百万的年薪、高额的福利和优越的生活条件。
中层人员,介于高管和基层之间,他们的工作更偏重计划的制定和执行。他们的工作基点是战略,也就是要根据公司既定的战略来制定本部门的业务方向和执行计划。他们的工作重点是本部门的业务。因此,中层人员要具备对战略的理解力、计划力和实施计划的执行力。比如,一名产品测试经理要负责组织、管理、实施部门的系统集成与测试工作;要对整个项目的质量进行管理;要能确定软件测试标准规范,设计测试用例和测试方案要能进行分析和评估等,同时要能够领导下属与部门、客户之间进行有效沟通。
因此,一名中层管理人员不仅仅要对专业技术有深入的了解,更多的是能够计划、协调、组织工作。中层管理人员大部分的工作时间是在进行监督、交流,所以,沟通能力与协调能力对于这个职位相当重要。
以上是对中高层管理人员所需能力的分析,而对于中高层专业技术人员,偏重更多的是技术层面的建构与设计。以软件架构师为例:软件架构师的主要任务不是从事具体的代码工作,而是要对开发架构进行设计。因此,首先就需要他非常了解开发技术,同时要有良好的组织与管理能力。在技术层面,需要掌握的是构建通信机制方面的知识,比如远程调用、JAVARMI\CORBA\COM/DCOM、各种标准协议、数据库等;其次,他需要与各层面人员打交道。比如,要能够与客户进行深入沟通,深刻理解客户的需求,能够与市场人员沟通,获取市场信息、进行市场分析;最后,他还要协调开发人员、测试人员、项目经理、网络管理人员、数据库工程师等。因此,沟通能力对于软件架构师来讲,是最为重要的一种技能。
公司行政人事部门工作计划1 一、行政人事部战略目标
结合国内经济发展趋势及酒店的实际经营状况,20XX年行政人事部的战略定位为“内部整休、管理提升、加强执行力”,围绕企业的战略定位,201x年度人力资源的战略目标为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形成一个具有核心价值理念、专业技能突出、管理能力强、有序流动的企业人力资源团队,突显企业在“人才”方面的核心竞争力。
二、人力资源发展规划
(一)企业内部的有序人才梯队的培养与形成。
充分挖掘内部员工的潜能,通过2—3年时间的大力度培养内部员工,集中培养管理岗位和专业技能岗位。员工的发展通道为管理岗位和技能岗位的双通道。技术型岗位通过星级服务员的鉴定来实现个人发展的突破。关键管理岗位的增补以内部增补为主,即出现岗位空缺,通过内部梯队选拔的方式甄选出同岗位相匹配的人选,激励酒店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员工自我学习、提升的激情,从而提升团队的整体素质,创造出学习型的团队氛围,人人争先恐后,相互赶超,积极上进。
(二)政策、制度及项目支持。
1、制定与实施餐饮和客房的星级服务员的评定。
2、招聘与培训发展。
(1)招聘。
20XX年招聘的主要目的为企业有计划的人员调整后的增补,招聘的主要途径为内部员工推荐、校园招聘、网络资源、招聘宣传及其它招聘渠道,以免费或低成本投入为主;
A、出现岗位空缺,行政人事部在酒店内部岗位增补的通知,员工可推荐符合岗位要求的人员应聘或者自荐;
B、校园招聘的优势为资源集中,投入少,具有增值效应,20XX年将作为招聘工作的一个重点;
C、网络招聘主要通过朝阳人事人才网招聘信息,重点增补基层服务人员和专业技能型人才;
D、招聘宣传工作将作为招聘工作的另一项重点,以传单和广告的方式来做宣传,这样即能起到一个招聘的宣传工作也能对酒店有一个很好的宣传。
(2)培训发展。
①根据20XX年部门培训计划,按时按量完成部门的培训工作,重点为:员工职业素养、执行力和团队建设。
②建立培训管理体制。
建立行政人事部培训管理体系,加强培训与培训管理,配合各部门组织建立起各部门的培训机制,实行部门自身培训与酒店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能让员工处处享受培训、每天都能培训,使得培训一体化、机制化、结构化、有效化,行政人事部将积极的配合与监督各个部门的培训工作,使得全体酒店员工在各个方面有一个质的提升。
三、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构建
(一)建立起人力资源各个模块的规范体系,制定并完善各项操作流程,该项工作具有一定的周期性,通过一年左右的时间将各个模块的工作流程及标准细化;20XX年度重点系统规范招聘管理流程、人事档案管理流程;完善酒店的规章制度:员工休假管理规定、员工福利制度等。
(二)协助各个部门制定和完善工作流程及工作标准,明确各项工作的操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通过一年的系统梳理,使酒店各个部门的运作更加畅顺、高效。
四、绩效考核方面工作
完善绩效考核的正激励加分项目,突出绩效考核的正面激励作用;重点突出人才培养方面及工作流程优化方面的正激励力度;同时对部门的人才梯队培养关注力度不够的部门加强督导。
五、质检工作
20XX年,行政人事部将建立完善的质检体系,对质检奖罚细则,广泛的征求意见,进行合理的修正和完善。克服质检人员少的困难,抓重点,抓实际,培养部门质检骨干,增加质检的数量,扩大覆盖面,增加项目和内容,向全面质检管理迈进。
六、企业文化建设
行政人事部将建立员工业余生活计划,如出游、生日会、趣味运动会等;行政人事部还将建立员工心声计划,及时、深入的了解员工心声。
七、后勤管理
行政人事部将在20XX年度对酒店后勤板块重新作出管理计划与方针,特别是酒店员工宿舍和员工食堂的管理方面下足功夫。
2XX我们任重道远,行政人事部将继续坚持总经理对酒店的经营与管理的指导思想,完善部门各项工作,按照制定的部门目标,脚踏实地的完成各项任务;同时,要不断地提高自己,及时学习更新,以使管理方法更加科学、合理。加强与各部门间的沟通与合作,促进相互了解与协调发展。总之,20XX年行政人事部将继承并发扬以往积极向上的工作热情和团队精神,使行政人事部的工作要求走向正规化、标准化,使行政人事工作能继往开来,为了目标的实现,我们已经做好了迎接新挑战的准备。
公司行政人事部门工作计划2 以下是我公司人事部一个月的工作计划:
1. 负责建立、建全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确保人力资源工作按照公司发展目标日趋科学化,规范化。
2. 负责公司劳动人事管理制度的建立、实施和修订,根据公司的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制定人力资源计划。
3. 每年度根据公司的经营目标及分公司人员需求计划审核分公司的人员编制,对分公司增减人员进行归口管理。
4. 定期收集公司内外人力资源资讯,建立公司人才库,保证人才储备。
5. 负责办理总部员工招聘、内部选拔、聘用及解聘手续。参与分公司高级人才的招聘。
6. 负责总部员工薪酬方案的制定、实施和修订,并对各分公司薪酬情况进行监控。
7. 负责总部员工的职称评定工作,对各分公司职称评定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8. 负责制定公司年度培训计划,全面负责公司管理层的培训与能力开发工作。并对各分公司培训工作进行监督。
9. 根据公司发展规划,组织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进行职务分析,编制总部各职务的职务说明书。
10. 负责办理分公司之间员工异动手续;负责协调分公司之间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有关事项。
11. 建立员工沟通渠道,定期收集信息,拟订并不断评估公司激励机制、福利保障制度和劳动安全保护措施。
12. 负责总部员工聘用劳动合同的签订、人事档案及劳工关系的管理,负责办理总部员工各项社会保险手续。
13. 负责总部员工日常劳动纪律、考勤、考评工作,并协助办理员工晋升、奖惩等人事手续,对各公司中层以上干部的年度考评进行统计、评估。
14. 逐步建立、完善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系统。
15. 负责公司与外部各级组织、机构的业务联系,负责对内、对外劳资统计工作。
16. 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公司行政人事部门工作计划3
一、人员调配管理
本年度重点做好新兴工业园投运期间的人员调配工作。
1、根据公司新的体制设置及人员定编,抽调部分优秀管理人员及生产骨干到工业园工作,使技改项目投运后,能够正常的安全经济运行。
2、根据公司各部门、单位人员岗位定编、缺编情况,随时作好调配工作。及时、准确下达人事调令和人事指令,力争使人力资源达到最佳合理配置。
二、劳动合同管理
做好劳动合同的签订、解除及劳动合同档案管理等工作。本年度重点做好__年6月30日194人劳动合同到期员工的续订工作。针对本次续签工作,在今年劳动合同管理工作的基础上,需进一步运作新的管理办法,对生产工人及其他工作人员拟采用中期(2年)、短期(1年)合同,对部分人员采取不再续签合同的管理办法。
三、人事考核评价
为进一步加强对员工在一定时期内工作能力等方面的评价,正确把握每位员工的工作状况,建立公司正常、合理的人事考核评价制度,从而为员工的奖惩、晋升、调整等提供客观依据。根据公司目前生产经营状况,制定人事评价制度,进行人事考核评价。对不合格人员实行在岗试用、待岗培训或转岗,以保证员工队伍的高效率、高素质。
四、奖惩管理
结合公司实际,对在生产、科研、劳动、经营管理等方面,成绩突出、贡献较大的,分别给予奖励。对有违反劳动纪律,经常迟到、早退,旷工;完不成生产任务或工作任务的;不服从工作分配和调动、指挥,或者无理取闹,聚众闹事,打架斗殴影响生产秩序、工作秩序和社会秩序等情况的员工,分别给予行政处分或经济处罚。
五、人才储备工作
根据公司现状,结合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参加全国性或区域性的大型人才交流洽谈会,直接引进高层次、高学历人才获得技术过硬、品德优秀的人才队伍。拟在__年招聘应届大学本科生10名左右,专业主要有:热能与动力专业5-7人,电气专业2-3人,化学专业2-3人。
六、员工职称评定、职业资格证年审工作
随着对人才资源的进一步重视,职称评定等项工作已得到社会的普遍承认与重视。
1、做好__年度公司员工申报职称工作的办理,重点做好申报初级及中级职称人员的手续办理。
2、做好公司员工职业资格证书的年审与办理工作。按照劳动部门要求,做好职业资格证书年审工作,同时根据实际适时做好职业资格证的申报及办理。
七、其他人事管理工作
1、做好员工季度劳保及劳动用品发放及管理工作,及时做好员工劳保用品的补充及相关制度修订工作。
关键词: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教学管理 职能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3.200
教学管理指的是学校管理人员、老师及学生一起遵守的教学标准,全面发挥管理功能,利用多种管理方法及技术,整合教学体系中的教师、学生、教材、设施等要素,从而保证教学管理机构良好运转,教学活动安全进行,达成我国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对于高等职业院校来讲,其教学的管理职能就是依据学生特点及教育任务,遵照管理标准及方法施行校园管理,从而保证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为社会培养高级人才。以下简要针对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职能进行探讨:
1 教学管理之中的计划及决议职能
1.1 计划职能
在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中,计划主要是依据目标及决策的标准,实行整体安排,编订实施流程及方法,创建有关政策、标准等。在教学管理中,计划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对管理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对计划进行类别划分,主要可以分为:教学筹划、教学计划、教学标准、教学管理计划等。教学筹划主要指的是对高职院校整体的工作进行长远的筹划,包含:规模、方法、手段等;教学计划指的是高职院校开展教学的整体内容,包含:课程设定、目标选取、教学实践、教学过程等;教学标准指的是高职院校以我国教育相关规定为基础创建的人才培养标准;教学管理计划主要指的是包含管理及组织的各类教学工作计划,例如:招生计划、培训计划、毕业计划等。
1.2 决议职能
决议指的是人们对将来发展目标、方法、原则、方向等作出的决定及选择。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决议职能主要包含两大类,即目标的预测及目标的决定。高职院校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主要基地,存在明确的人才培养标准。教学体系本身的发展方向就是同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相融合,发展教学条件、教学规模、师资力量等。目标的预测就是决定教学管理的方向及教学的对象,主要包含:教学整体对象及各个环节的对象等;而目标的决定主要包含决定课程内容、决定教学质量、决定教学思想等具体内容。
2 教学管理中的组织及实行职能
2.1 组织职能
组织职能指的是依照对象的要求,对任务的权利及结构关系进行设计,创建高效、科学的管理结构。对于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组织职能来讲,其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其一,为了完成教学整体任务,将其分解成小任务;其二,对小任务进行分类,创建职权部门,例如:依照教学科目创建教研部门等;其三,配备并选取专业的教职人员及实验管理人员,明确划分责任,给予他们一定的权利;其四,拟定有关沟通资料、协调职权的标准,例如:教学管理标准、教师责任标准等。同时,也不是每一条标准都要创建相关部门。组织职能应调节好权利与员工间的关系。
2.2 实行职能
实行职能指的是组织相关力量保证计划稳步实行。其最终目的在于让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一般来讲,实行职能主要包含的内容有:其一,目标统一,让高职院校内的学生整体上目标统一;其二,指挥统一,让教学管理体系中的工作都依照数量、人员得以完成;其三,责任与权利统一,让高职院校中的管理从业人员及老师清楚自身责任,工作内容,互相合作;其四,步骤统一,根据计划统一步骤,保证计划落到实处。
3 教学管理中的监管及检验职能
3.1 监管职能
监管指的是观察并且督促。检验指的是对预测的准确性、科学性、计划性及完善性进行考核、评价。监管及检查具备两种职能:其一,对下属员工的工作进行监管及检验,对表现突出的员工予以表扬,纠正员工的错误行为;其二,对领导层面人员自身的管理能力进行监管与检验,确保制定的规划、方法等与相关标准相吻合,使管理从业人员明确自身职能。
3.2 检验职能
由根本来看,检验是信息的反应,利用检验能够找寻到高职院校在管理期间存在的不足及缺陷,并且发掘优点,积累经验,进行改进,保证院校的进一步发展。将教学管理中检验职能依照时间进行划分类别,包含:日常检验及周期检验。日常检验能够及时发现问题,从而在第一时间消除危害;周期检验时间较为集中,检查内容相对较多、较为深入。二者互为补充,缺一不可。依照范围进行划分类别,包含:专项检验及全面检验。全面检验指的是当前高职院校内的所有事宜;专项检验指的是针对某一问题进行检查,审核。专项检验包含的内容决定了检查的意义,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期间应将专项检验与全面检验交替实行。依照检验的方法进行划分类别,包含:从上到下检验、相互检验及自行检验。从上到下检验指的是高职院校内的管理人员对下属教师、学生的检验,此类检验具有考核、监管的功能。相互检验指的是校园内每一名成员的互相检验,例如:教师们相互听课,相互检查学生作业等。自行检验指的是校园内每一名成员的自我检验。主要存有两种情况:其一,依照院校制定的标准开展;其二,自主开展。自我检验具备较强的责任感。
4 教学管理中的控制职能
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中,控制职能主要包含:教学前期的控制、教学期间的控制及教学结束的控制三项内容。教学前期的控制是一项预防性的控制,就是事先通过相关方法控制偏差,发挥预防的功能;教学期间的控制指的是在教学计划落实期间进行控制工作,利用观察现场、考核人员等方法形成对教学过程的评估、建议,及时改正教学偏差,确保教学计划顺利开展;教学结束的控制也被称为教学的结果控制,是基于评估分析的层面上实行的控制,指的是当计划结束后,将真实内容同预期计划进行对比,将存在的偏差作为未来工作的参考。
5 总结
总而言之,对于高职院校来讲,其教学管理工作与学校的未来发展、学生的教育质量之间都存在密切的关联,相关工作人员应深入研究教学管理的职能,不断进行改进与完善,从而提高高职院校的管理能力,为社会提供更为优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智勇.高职院校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思考[J].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
[2]温正胞.高职院校兼职教师的管理困境:根源与对策[J].中国高等教育,2011,(9).
把行风效能建设不断做深做实
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行风效能建设统揽全局,强化学习树理念,建章立制抓规范,督促检查促长效,树立了部门良好形象,促进了各项工作。我局连续六年被市委政府评为实绩突出先进单位、__市人事、劳动系统综合先进单位,行风建设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单位,今年获免评资格。
一、坚持学习教育,树牢服务理念
我们把对干部职工的政治思想教育、素质教育、服务理念教育始终抓在手上,坚持常讲常灌输,努力营造起风气正、事气高、人气旺的氛围。在加强对干部职工进行“三个代表”、“党员先进性”等日常学习教育培训的同时,不断丰富教育内容,相继开展了“珍惜权力、当好公仆,换位思考、真诚服务,珍惜职位、尽心尽责,知足长乐、多做贡献”教育和“五优”达标竞赛等系列活动。引导干部职工选准生活工作中的参照物,境遇比我差者,学问比我高者,修养比我好者,能力比我强者,贡献比我大者。强力推行“两视”服务理念和“六个一”服务制度。即“把服务对象视为自己的兄弟姐妹,把离退休人员视为自己的亲生父母”;“进门一张笑脸,让出一个座位,端上一杯热水,明确一个答复,承诺一个时限,出门一声再见”,以真诚的服务不断拉近与服务对象的距离。通过系列教育活动,全局逐步形成“七个不让”的工作理念:即不让领导布置的工作在我手里延误;不让传递的业务在我手里中断;不让正在办理的事项在我手里积压;不让各种差错在我手里发生;不让来办事人员在我这里受到冷落;不让各种不良风气在我身上出现;不让人事劳动保障局形象在我这里受到影响。
二、坚持严格管理,完善规章制度
围绕服务抓管理,创新制度促管理。近年来,先后制定完善了行风效能建设一系列规章制度。为增强工作透明度,全面推行了公开、公示制。在醒目位置建立公开栏,公开岗位设置、办事依据、办事程序、收费标准及办理时限,科室普遍设置了工作流程图;为解决“办事难”、“效率不高”等问题,出台了首问责任制、群众来信来访处理办法、一次告知制、AB岗工作制、否定报备制、提高工作效率便民服务措施;为解决“职责不清”、“行为不规范”、“素质不高”等问题,建立了机关工作人员学习制度,工作人员提升微机操作技能的意见、岗位目标责任制、绩效考评制,规范服务用语,推行上门服务、延时服务、跟踪服务、电话预约服务等多种服务形式;为解决“作风不实”、“浪费现象”和“迎来送往”中的问题,制定了工作人员道德行为规范、工作人员三条禁令、廉政建设规定、建设节约型机关具体措施。建立起长效管理机制,规范人们的行为。
三、坚持督促检查,营创干事氛围
事在人为,事靠人干。我们坚持调度督查并举的原则。汇报工作谈行风,督促检查促行建,使工作人员始终把主要精力用于想问题、谋事业、干工作。
一是发挥班子、中层、党员带头作用。要求全体干部职工做到的班子、中层、党员首先做到。在全局唱响“向我看齐,对我监督”口号,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工作日坚持提前到岗,正点或晚点下岗,已成为全体工作人员的自觉行动。二是坚持“日记录、周计划、月例会”工作制度。工作人员每天记好工作日志,完成哪些工作,采取哪些措施,收到哪些成效、存在哪些问题都要记录。班子每周一召开工作碰头会,科室每周做好周工作计划。班子及中层干部每月召开一次工作例会,由科室负责同志汇报全月工作完成情况,安排下月工作。三是严格督查考核。建立了目标责任百分考核办法,明确专人负责督查考核。严格上下班签到,上班中间不定期查岗,班子成员经常深入到科室中督查工作完成情况,对督查的工作情况记录在案作为年终百分考评依据,对因不按制度办事,造成影响的,严格按影响效能建设责任追究办法执行。
四、坚持务求实效,打造一流业绩
行风效能建设的落脚点是提高效率、促进工作、服务群众。通过近四年建设,全局从班子成员到一般工作人员,主动想事、干事,谋划工作,研究难题,人劳各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全面落实“人才兴冀”工程,为地方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近三年来,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共引进急需高级人才628名,培养乡土人才1300名。把毕业就业政策积极向高学历毕业生倾斜,实行优生优配,凡来__州本科生、研究生,全部安排到事业单位工作,高学历毕业生回家乡工作呈现良好趋势,由过去每年10余名,发展到今年的近80名,全市人才结构更趋合理。对专业技术人员和机关事业单位技术工人实行动态管理,按绩效考 核,未位淘汰办法,择优上岗,较好的调动了广大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规范机构编制管理,合理配置各类人员。
认真贯彻执行机构编制下管一级的规定,同时,对事业单位开展了有序整理,7家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2家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转变为社会中介组织;11家乡镇兽医站由自收自支转为企业化管理,全市事业机构设置得到进一步规范。
严把公务员队伍进口关,坚持“逢进必考、择优录用”原则,确保公务员队伍高素质建设。协调有关部门,结合财政预算,每年开展一次财政供养人员审核认定工作,针对文教、卫生两大系统,分别制定人员流动具体管理办法,做到顺向流动,合理配置,使全市财政供养人员始终处于负增长状态。
(三)贯彻“以人为本”原则,认真落实各项惠民政策。
积极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和参谋助手作用,争取市领导支持,不折不扣的落实各项政策,凡上级出台的工资福利政策,在冀州均得到及时足额落实。特别是对企业干部的各项政策,更是做为头等大事,站在讲政治的高度,认真积极落实,做到一不漏人,二不缺项,三不误时。全市共解决拖欠工资24.7万元,为37名符合条件人员提前办理退休手续,为32名养老金偏低人员,按衡水市平均水平予以调整,为全部退休企业干部按时加发了养老金补贴,全市所有企业干部均从20__年1月起参加了医疗保险,对67名困难企业的干部以办名义由市财政拨款实行“打捆”参保。工作中对特殊问题特事特办,市物资系统已整体破产,转业干部反映破产前拖欠的工资没有解决,我们组织人员查阅了前10年的账目和凭证,核对出7名转业干部近5万元拖欠工资,全部如数补发,有力促进了干部的稳定工作,全市没有发生过聚集上访现象。
(四)做好劳保工作,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经几年努力,基本建立起了融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位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将参保人员与退休人员的比例控制在合理水平,做到基金收支平衡,略有节余,目前,全市五险基金积累已达6500万元,使基金支撑能力始终处于高安全点。
一、形成错位竞争特色发展等基本办学指导思想
山东政法学院党委结合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形势及自身实际,准确定位,确定“错位竞争,特色发展”战略,把内涵发展与特色发展相结合,走具有山政风格的特色兴校之路。
“错位竞争”就是:山东政法学院采取与其他实力较强的综合性大学错位,避其传统优势,打造自身优势,确立相对优势的竞争策略。在实践中正确定位,求异存同,扬长避短,在办学定位、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服务面向,课程设置等方面主动错位,后发争先。确立了教学型院校办学类型定位、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面向定位,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资源,文化上确立与众不同的办学理念和校风学风,学术上建设优势卓异的学科和专业,建构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突出实践能力为主体的育人模式,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
“特色发展” 就是:用一整套特色体系来保证育人模式的实现,引领学校朝着特色化、个性化方向发展。一是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加强文化交融,充分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具有较强职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二是个性化、复合化、融通化三位一体,培养具有较强适应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三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实行个性化教育和分层次发展。坚持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学生教育管理服务、校园文化等方面入手,凝练学校特色,通过不断建设和积累,整体构建山政特色体系,打响山政品牌,最终建成特色名校。
二、抓住人才队伍与人才培养两个基本点建设特色名校
山东政法学院党委按照“错位竞争、特色发展”战略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着眼于学校的长远发展,根据学科建设的需要,以培养、引进和凝聚创新型高端人才为重点,以提升团队创新能力为关键,以充分发挥人才作用为根本,以科学管理、创新改革人才运行机制体制为动力,广聚人才智力,激发人才活力,提升人才效能,为打造特色鲜明的政法名校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
学校围绕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围绕刑法学、经济法学、证据鉴识实验室、民商事法律与民生研究中心等省级特色、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围绕山东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法学教学实训中心;围绕国家“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法学专业等平台打造学科带头人、中青年学术骨干、教学名师和管理骨干等高端人才队伍。省级拔尖人才培育工程、首席专家人才工程、教学名师培养工程、青年骨干队伍建设“521工程”、智力引进工作计划等十项具体举措已陆续展开并形成联动。
目前学校教师中具有教授、副教授职务的约占50%,拥有3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40余名博士及硕士研究生导师,110余名教师是具有各地市仲裁委员会仲裁员、省立法咨询委员会委员、律师等资格的“复合型”教师,学校还聘任100多位法院、检察院、政府部门及大型企业的国内知名专家担任兼职教授、客座教授和实践教学指导教师。高端队伍建设初见成效。
大学办学能力和水平越来越体现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力度和程度上,体现在为国家和地方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的过程中。山政的人才培养定位即具有学科基础理论素养凸显较强职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人才培养规格定位是准确的,也被实践证明是可行的。
三、山东政法学院特色人才培养与就业
学校与山东省委政法委、山东省社会科学院、省法院系统、检察院系统、省监狱管理局、山东能源集团等形成战略合作关系,建设了100多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和创业孵化基地,为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升学生就业技能和机会奠定了良好基础。
法学专业学生2008年以来国家司法资格考试参考率在95%以上,通过率远远超出全国平均水平稳定在50%左右,大批毕业生成为法官、检察官和律师等法律职业者,法学专业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监狱学专业实行订单式培养,就业率达到100%;商科专业开设双学位教育,培养经济与贸易、财务管理、国际商务等法商结合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与韩国、澳大利亚、美国高校合作办学,学生交流到国外高校学习、考研并获取文凭,学生就业竞争力强,在全国贸易技能大赛中获得团体第一名,就业率达到95%左右。
信息科学技术专业培养网络与信息安全、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管理、计算机与网络犯罪取证、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等具有丰富工程开发经验的技能型复合型高级人才,总体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
新闻传播专业培养新闻、编辑出版和法律文秘等人才,突出广博知识面的建构、专业知识的精通、新闻出版与法学的结合,学生在法治新闻与数字出版方向特色凸显,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英语专业八级通过率保持在70%以上,远远高于全国30%的平均通过率;日语专业八级通过率达到100%,N1通过率95%,多年来英语日语专业考研通过率达30%以上,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政治与行政管理专业主要为政府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培养“通政治”、“懂法律”、“精管理”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学生考取公务员和研究生的比例超过40%,就业率达到93%。
一、市财政支持奖励资金申报兑现办法
(一)涉及企业部分
1.申报兑现程序。
(1)通知申报。在每年的12月,由负责初审的职能部门发文,通知企业按照要求,做好当年度政策兑现申报工作。对申报面不宽的,职能部门可根据平时掌握的情况,直接告之相关企业做好政策兑现申报工作。
(2)企业自报。企业按照通知要求,及时做好兑现政策的申报材料,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及时报送相关职能部门。
(3)部门初审。职能部门对企业上报的材料进行初审、汇总,填写*市工业提升发展若干政策意见财政补助奖励资金申请认定表(见附件),并附相关证明材料,在次年2月底前报送市财政局(企业科)。
(4)复核兑现。市财政局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对上报的初审意见进行复核,按照政策条款进行兑现。其中,对界定明确可直接兑现的相关政策,经市财政局复核后,由市财政局发文兑现;对需经市政府审定的,市财政局将复核意见报市政府审定后进行兑现;对已制订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按规定程序执行。整个政策兑现,原则上在次年的3月底前兑现到位。
2.职能部门职责及审核内容
(1)市府办:负责做好整个政策兑现的组织、协调、指导、督查,重点做好报市政府审定的内容审核。
(2)市经贸局:负责做好“4+X”重点培育产业的重点企业发展规划编制费补助、企业开展协作一次性奖励、促进工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财政专项资金分配、技术中心创建支持、“零土地”技改项目投资支持、工业平台用于出租的标准厂房建设支持、企业上市募集资金投资奖励、企业信息化建设奖励、节能改造项目资金支持、通过清洁生产审核和创建绿色企业的奖励、举办企业家专题知识讲座经费补助、企业家参加理论培训奖励等内容的审核。
(3)市财政局:负责做好“4+X”重点培育产业的重点企业上台阶、企业兼并重组、企业产业协作等超基数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和外商投资企业、落户工业平台新办企业和市内搬迁企业,以及企业总部纳税地在我市实施新项目、使用新增建设用地实施项目缴纳的土地使用税支持等方面财政专项资金支持的审核;负责做好企业兼并重组和企业收购一般性企业资产在办理资产过户中涉及税费的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工业平台内标准厂房租金收益涉及税费的财政专项资金支持的审核。
(4)市科技局:负责做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和研发中心创建奖励,获得国家发明、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形成产业化经营奖励,获得专利示范企业奖励,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及新产品奖励,技术成果转化风险金支持、“四带”(技术、资金、项目、团队)创业启动资金支持等方面的审核。
(5)市外经贸局:负责做好《关于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的若干政策意见》(江政发〔20*〕54号)兑现及新获得国家出口名牌产品奖励的审核。
(6)市招商局:负责做好重大项目招商工作经费补助和对有功人员奖励的审核。
(7)市人劳局:与市人才办共同负责做好高级人才引进经费补助的审核;负责做好招聘全日制本科毕业生经费补助、专业技能培训经费补助的审核。
(8)市工商局:负责做好新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奖励的审核。
(9)市质监局:负责做好企业参与产品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省地方标准制订并形成标准的奖励,新获得中国名牌产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浙江省区域名牌、浙江名牌产品奖励的审核。
(二)涉及部门、乡镇、街道部分
1.政策条款
(1)工业平台基础设施建设贷款贴息财政专项资金支持;
(2)工业平台规划编制经费财政专项资金支持;
(3)“4+X”重点培育产业发展规划编制经费财政专项资金支持;
(4)工业平台新引进项目市财政与工业平台开发主体、招商引资乡镇(街道)地方税收分成认定;
(5)重大招商项目工作经费补助和对有功人员奖励。
2.申报程序
(1)主体申报。政策条款的实施主体或涉及单位对照《关于推进工业提升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试行)》(市委发〔20*〕40号)的具体规定,提供具体的明细内容,在每年的12月底前,以书面形式申报,其中政策条款中的(1)、(2)、(3)条向市经贸局申报,第(4)条向市财政局申报,第(5)条向市招商局申报。
(2)联合审核。市经贸局、招商局会同市财政局对申报材料进行联合审核,形成审核意见。
(3)政策兑现。第(2)条、第(3)条经联合审核后,由市财政局直接进行资金拨付;第(1)条、条(4)条、第(5)条报市政府审定后,由市财政局进行支持奖励。
二、闲置工业用地处置办法
(一)范围界定
1.企业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后,未经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同意,满一年项目未动工建设的工业用地。
2.企业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后项目动工建设,但未经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同意,2年内开发建设的面积占应开发建设总面积不足1/3,或者已投资额占总投资额不足25%的工业用地。
(二)处置程序
1.跟踪督查。建立新出让工业用地项目开工建设情况跟踪督查制度,由项目所在地乡镇、街道、开发区、中部工业区开发办负责,按照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要求,对项目建设进行全程跟踪。对在规定时限内迟迟没有开工建设或投资额没有达到规定要求的,及时督促企业抓紧开工建设或追加投资;对检查中发现可认定为闲置工业用地的,在每年的5月、11月底前进行一次梳理汇总,以书面形式报送市国土局。
2.核实整改。每年6月、12月,由市国土局牵头,市经贸局、规划局、企业所在地乡镇、街道、开发区、中部工业区开发办等单位有关人员参加,对报送的工业用地开况组织现场核实,形成工业用地闲置认定初步意见,上报市政府确认。根据市政府确认意见,由市国土局向企业发出《闲置工业用地认定通知书》,要求企业在3个月内落实整改措施,实施项目或追加投资。
3.处置措施。对企业在整改期限内开始实施整改,经整改达到相关要求的,不予收取土地闲置费;企业在整改期限内没有实质性整改动作的,由市国土局按照该项目用地土地出让金的20%向企业收取土地闲置费,并继续给予企业3个月的整改期限。在延续的整改期限内,企业整改仍没有达到要求的,由市国土局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
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局部修改申报制度
(一)申报对象
工业用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局部修改的申报对象,原则上限于四都镇、上余镇、清湖镇、贺村镇、淤头镇、新塘边镇、峡口镇等7个镇。
(二)申报原则
1.符合浙政办发〔20*〕12号和浙土资办〔20*〕74号文件要求、原则及条件;
2.遵循工业平台开发时序,有利用于整体、连片开发;
3.保证重点,优先满足中部工业区、*经济开发区的开发建设;
4.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批准实施前,一个乡镇原则上修改一次。
(三)申报事项
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局部修改由土地所在镇向市政府书面请示。中部工业区、*经济开发区规划范围内用地涉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局部修改,应先与土地所在镇政府衔接。
2.申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局部修改,须附具市国土资源执法部门出具的规划修改地块不涉及违法用地证明。涉及违法用地的,必须由市国土局依法作出处理,并经省国土资源厅执法监察局确认。
3.涉及一般农田、预留规划指标申请局部修改的,须附具市农业局出具的不占用标准农田证明。
4.各申报对象及*经济开发区、中部工业区必须在当年10月底前,将下一年度或近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局部修改计划报请市政府,转由市国土局提出意见,经市政府同意后实施。
四、工业平台开发主体与职能部门工作互通制度
(一)互通内容
1.工业平台下年度道路、给排水、排污、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计划;
2.工业平台下年度融资需求;
3.相关职能部门可将工业平台基础设施建设纳入下年度工作计划及包装项目向上争取资金的信息;
4.金融机构可为工业平台开展信贷服务的信息。
第1项、第2项信息由工业平台开发主体提供,第3项、第4项信息由相关职能部门提供。
(二)互通方式
1.各工业平台开发主体根据开发建设要求,将下年度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计划,于当年的9月15日前,以书面形式报送市园区办。
2.市园区办按照保重点、可纳入的原则,对各工业平台报送计划分门别类进行梳理汇总,提出可纳入部门下年度工作计划的建议意见,于当年9月30日前,以书面形式分别通报相关职能部门。
3.相关职能部门接到信息后,在研究下年度工作计划时,要予以重点考虑。对可纳入部门下年度重点工作及可包装项目向上争取资金的项目,于当年10月20日前,以书面形式反馈给市园区办。期间发生新情况,要及时通报信息。
4.市园区办综合双方互通的信息,结合全市工业平台下年度开发建设重点,提出要求纳入部门工作计划的基础设施建设建议意见,并召集相关部门、乡镇、单位进行论证,形成初步意见,于当年的11月10日前上报市政府。
5.初步意见经市政府审定后,由市府办以书面形式交办相关职能部门、平台开发主体及金融机构。同时,由市发改局优先将项目列入市政府投资计划;相关职能部门要确保将项目纳入部门下年度工作计划,并承担相应的建设经费;金融机构要主动提供服务,对工业平台融资需求优先安排;相关平台开发主体要认真组织项目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