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资产风险管理论文

时间:2022-05-25 03:29:22

导语:在资产风险管理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资产风险管理论文

第1篇

关键词:资产管理公司企业转机破产重险控制

企业转机与破产重整的内涵

(一)企业转机

企业转机是企业陷入衰退危机,尚未达到破产原因之前,对其实施危机干预,使其恢复生机和活力。同为企业的再生程序,企业转机不同于破产重整,破产重整是在司法干预下的重整程序。转机中的企业并未达到破产法规定的破产条件,而是在企业进入衰退早期,由企业主动进行的一种自我挽救程序。

转机管理的成功有赖于正确制定转机方案并有效实施。成功的企业转机需要转机管理专家,而非单纯的行业专家。转机负责人需扮演领导者和管理者多重角色,需要具有丰富危机处理经验的专业机构和人员、危机企业转机管理人市场才能完成危机企业转机管理。

(二)破产重整

破产重整又名“司法康复”或“更生”,是指对已具破产原因但有再生希望的债务人实施的旨在挽救其生存的程序,经利害关系人申请,在司法机关的主持和利害关系人的参与下,对其进行整顿,以使其摆脱困境,重获经营能力。

资产管理公司参与企业转机及破产重整的内容

(一)提供融资服务

重整融资是重整能否成功的关键,重整融资需要寻求风险偏好型投资者,融资契约当事人之间法律关系比较复杂,涉及包括公司原债权人、股东、管理层、雇员等在内的多方当事人。重整融资的重要问题是定价,重整公司的风险高于正常经营的公司,而其收益又不确定,重整融资会要求高于市场价格的回报,给予融资人更多的权利保障,并要重整公司负担更多义务。资产管理公司提供重整融资具有优势,一方面,资产管理公司具有不良资产处置的经验与技巧,容易对重整企业估值及风险作出判断,另一方面,资产管理可以通过多种融资手段进行融资。

(二)请求权交易

1.重整模式的新发展与请求权交易。重整是在司法框架下重新组合困境公司的资本结构,使公司摆脱债务负担以恢复营运。重整的基本目标是挽救困境企业,挽救的方式包括法人人格存续和核心业务存续。后者是在恢复公司营运价值的前提下的灵活的重整模式,包括重整拍卖、重整并购、重整资产出售等。重整资产出售是债务人企业利用重整程序作为一个平台出售公司资产,这是一种司法程序下的吸收合并。重整出售已经成为美国公司重整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模式,据统计2002年美国依据破产法第11章实施破产保护的大公司中,过半数采取了资产出售的方式,美国破产法第11章1123条明确规定重整方案中可以规定出售债务人的全部或任何资产。

重整出售的重要特点是对重整中的公司的债权或股权等权益进行交易,这种交易被称为请求权交易,不同请求权人根据重整方案对这些资产拥有不同层级不同数量的请求权,美国有着世界上最为先进的重整制度,与其请求权交易活跃有着密切关系。美国法一般不会在破产条件下由于请求权的性质而限制其转让,其判例法形成一个基本原则:请求权或利益的收购者拥有和原始请求权人或股东同样的权利和限制。

破产企业实质上就是一个财产集合,权利人对其拥有相应的请求权。破产法最基本的目标是保护这些请求权。重整制度的核心在于恢复那些有继续存在价值的企业营运,请求权交易并不阻碍破产重整的上述价值,而且可以使不愿意参与重整的权利人解脱出来,又为新的投资者提供机会。

2.请求权交易方式与程序。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擅长投资困境公司,在长期的金融不良资产处置实践中,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积累了经验和风险识别及管理能力,通过在破产重整框架下的投资活动实现增值。

第一,确定收购方案。在确定收购方案前,应了解目标公司的债权人结构和状况,与债权人私下接触,了解债权人的风险偏好,掌握影响重整计划通过的关键表决组债权人的信息,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还应能运用自己对困境企业的专业能力准确判断目标公司的风险和价值,并能成功说服目标债权人。然后,在此基础上,确定债权收购方案。债权收购方案的主要内容是收购价格以及付款方式。

第二,收购谈判。不同请求权人具体需求不同,有些请求权人对流动性的需求大于对未来收益的需求,也愿意收到现金退出重整程序,也可以与其协商债权收购,或者进行债转股,交换重整公司新的股权,请求权清偿的清偿次序越低,收购价格也越低,实施债转股的可能性越高。

第三,控制重整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可以通过收购请求权控制重整中的公司,进入并控制债权人委员会。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要达到上述目的,重整方案表决通过是重整中的重要环节,一般情况下,重整方案会把各利益主体分为若干组别对方案进行表决,请求权交易会使每个类别组的人数都可能减少,从而易于通过重整方案。投资人提出并通过自己的重整方案,或者阻挠通过对自己不利的重整方案,都可通过收购请求权获得投票权的方式实现。按照一般的重整法律规定,每一个类别组请求权人中只要代表二分之一以上参加投票的请求权人数,且其持有请求权数额超过参加投票的请求权数额的三分之二的请求权人同意重整方案,就视为该类别组同意重整方案。收购关键组别,金额可以达到控制的目的。

(三)提供专业服务

资产管理公司在资产处置和管理实践中,以债务重组、资产重组和企业重组为工具,强化投资银行业务能力,逐步在金融体系中形成并确立了特色业务优势。资产管理公司在不良资产营运管理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积累了大量的资源。企业转机管理、重整与不良资产经营管理业务在市场环境、法律背景、定价机制、业务能力等方面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资产管理公司在企业转机及破产重整中可以提供多元化的服务。

1.经营管理服务。对于企业转机而言,需要对企业所处的危机进行准确诊断,整个过程可能涉及稳定危机、获取利益相关方的支持、战略调整、组织变革、优化关键流程及财务重组,转机管理人要得到利益相关方的信任和支持,完成转机管理,需要具有较高的危机处理能力及经营管理能力。

资产管理公司在破产重整中同样可以提供经营管理服务。债权人和股东在重整中会争夺破产控制权,债权人控制论从剩余所有权及企业价值最大化观点出发,认为重整企业中债权人才是真正的剩余所有权人,主张债权人拥有剩余控制权,并控制重整过程中公司的经营活动。重整制度改变了以往的契约式公司治理规则,代之以债权人参与及司法监督下的治理方式。管理层既向股东负信托义务,也向债权人负信托义务。股东控制论认为,重整中的公司其剩余所有权人是模糊的。股东和债权人都可能是剩余所有权人,其利益又是相互冲突的。剩余所有权理论不适用重整中的公司治理。重整制度是把不同的请求权人约束在同一个目标之下,实现重整中的公司价值最大化,立法出于对效率和公平的考虑,重整公司治理目标常常是公司价值最大化,为了降低成本和解决信息匮乏问题,确定了债务人企业主导的重整方式。但这种模式存在问题,因为管理层有拖延重整程序的激励,管理层不能从清算中受益,却能从重整程序中得到控制权收益。现行重整法律一般给管理层提供了过多的控制重整权力,造成滥用重整程序。

解决DIP重整模式的方案是破产管理人模式,即由管理人主导重整程序。这需要破产管理人具有专业的经营管理能力,或者在经理人市场聘请专业管理人员。根据我国破产法规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和破产清算事务所以及个人可以担任管理人,实际上这些机构和个人难以胜任上述工作,而具有丰富“问题企业拯救”经验的资产管理公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提供投资服务。破产重整是一个综合性的程序,涉及财务、管理、法律、金融等内容,债务人企业要进行融资,发行债券及实施债转股等活动,除了作为投资者之外,资产管理公司可以发挥在资产管理及重组等方面的优势,为投资者提供投资服务。

3.担任管理人。在企业转机和破产重整中,管理人的作用至关重要。企业转机管理并非一个司法程序,转机管理可以由危机企业自行实施,也可以由危机企业专业处理机构来实施,但一般由后者来完成。资产管理公司可以通过与危机企业谈判确定的转机方案来担任管理人。而在破产重整中,破产法规定了破产管理人制度,破产管理人的选任可以由债权人会议确定或由法院指定。我国破产法采取由法院在管理人名册中指定管理人的方式,资产管理公司可以成为破产管理人。

资产管理公司参与风险控制

(一)重整融资风险控制

重整融资的风险主要在于重整结果的不确定性,对融资的风险控制主要通过对融资的监督和提高收益率以及立法和司法保护。对融资的监督可以通过在融资协议中设定相应条款的方式。

1.规定限制性条件。如规定在限定的日期出售公司资产或者重整方案得到法院批准;要求公司必须达到一定的现金流标准,规定资金使用范围和用途,只有债务人特定的营运费用和经营活动才能使用重整融资。通过循环贷款的模式控制债务人的经营活动。借款间隔一段时间到期一次。每一次到期时融资人对债务人进行评估,如果认为债务人符合贷款条件,贷款会继续循环一次。

2.参与重整公司治理。可建议债务人管理层聘请首席重组官作为专业人士指导债务人重整。首席重组官协助管理层制定重整方案。资产管理公司有权提出首席重组官候选名单,或参与对首席重组官选任和解聘,甚至要求撤换债务人管理层。

大部分国家的破产立法并未明确规定融资人参与重整中的公司治理的法定权力。美国破产法第364条仅规定重整融资人可以享受到清偿优先权,并没有规定融资人可以行使撤换管理层或者参与经营决策等公司治理权。我国《企业破产法》对融资人的权利未具体规定,《企业破产法》第七十三条规定,在重整期间,经债务人申请,人民法院批准,债务人可以在管理人的监督下自行管理财产和营业事务。《企业破产法》第七十四条规定,管理人负责管理财产和营业事务的,可以聘任债务人的经营管理人员负责营业事务。《企业破产法》第八十九条规定,重整计划由债务人负责执行。可见《企业破产法》也没有赋予融资人参与重整中的公司治理的法定权力。但实践中重整融资人通过融资协议参与公司治理却在不断扩展,重整融资人利用重整融资协议控制重整中的公司的经营活动也是重整模式向市场化发展的结果,是对债务人及其管理层过度操纵重整程序的纠正。为控制风险,融资人应注意将融资协议作为重整方案的一部分通过法院批准而取得强制效力,重整融资条款就具有了强制力。融资人还可充分利用立法对重整融资的特别保护。

3.完善法律制度和规则。降低重整融资风险吸引投资者,需要明确的法律规则。美国破产法给破产融资进行了详细的规定,集中体现在第364条,该条(a)款规定,如果债务人企业在正常的业务经营过程中取得无担保信贷和承担无担保债务,则该融资可作为管理费用,享受第一优先受偿权;(b)款规定,对非属于正常业务范围,在法院批准的前提下,债权人同样可享受上述优先权;(c)款规定,如果债务人企业不能得到无担保贷款,法院可以批准融资人获得“超级优先”管理费用请求权,或者批准融资人获得针对没有担保负担的财产的担保权益,如果财产有担保负担,则获得从属性担保权益,即该担保权益的地位从属于既有的担保权;(d)款规定,如果债务人企业无法通过其他方式获得贷款,法院可以授权重整融资人获得担保利益,这种担保利益优于或等同于现有的担保利益,但必须给予原来的担保债权人以充分的保护。

发行证券是重整融资的重要方式。由于重整企业是困境企业,不符合证券法规定的发行条件,需要特别进行规定,美国破产法规定了重整中公司发行证券的豁免制度。美国破产法第1145(a)(1)条规定,为交换对债务人的请求权或债务人破产申请前的股票而发行证券,债务人可根据重整方案发行证券而不必根据1933年证券法的规定申请注册陈述。“与债务人联合制定重整方案的联营公司”或者“根据重整方案继承债务人的公司”发行证券也适用上述豁免程序。第1145(a)(3)条为投资人在公开证券市场交易请求权提供了立法支持。该款规定:根据本条(a)款(1)项指定的方式向本条(1)款规定的市场主体以外的市场主体要约出售或出售任何证券,该市场主体都不构成1933年证券法2(11)条意义上的承销商。此外,重整中的公司的一些非证券性质请求权也可以通过非证券市场进行交易。因此,我国破产法也应做出相应安排。

(二)请求权交易风险控制

企业破产重整需要一个良好的请求权交易环境与机制。比如,在三鹿破产案中,河北国信资产运营公司以20%价格收购普通债权人债权成为国内首例破产债权收购,这是一例不成功的非完全市场行为的收购,收购过程凸现了我国相关法律规则的缺位。

立法应为请求权交易创造宽松的条件,在此基础上进行明确的规定。请求权交易更多属于市场行为,因此,破产法不应禁止该交易行为,并且不应过多限制受让人的权利,而是为交易创造条件。比如,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是受公司法限制的,以维护其人合性,但在重整状态下,这种限制不再具有法律效力,因为破产重整是公司一系列契约的再安排。破产法立法应关注继受者的权利问题,请求权或利益的收购者拥有和原始请求权人或股东同样的权利和限制。

由于请求权交易会产生控制权的转换,受让者可能会滥用权力而损害其他债权人的利益;请求权受让人也可能有敌意的目的,如竞争对手出于阻碍重整而进行交易。因此,法律在鼓励交易的同时,必须进行必要的限制。交易程序公开、公正是基本的原则,需要规定信息披露制度;规定受让人的信托义务;禁止操纵和欺诈活动。法院可以对交易进行必要的最低限度的审查和批准,推行交易备案制度,在交易达到一定比例时,借鉴上市公司收购的强制要约制度,以保护中小债权人及股东利益。

参考文献:

1.李曙光,王佐发.中国破产法实施的法律经济分析.政法论坛,2007(1)

2.斯图尔特•斯莱特,大卫•洛维特.涅槃:危机中的企业转机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DouglasG.Baird,AWorldWithoutBankruptcy,inCorporateBankruptcy:EconomicandLegalPerspectives,editedbyJagdeepS.BhandariandLawrenceA.Weiss,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6

第2篇

论文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新《巴塞尔协议》

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历史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银行业务发展和人们对金融风险认识不断加深的产物。最初,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主要偏重于资产风险管理,强调保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和盈利性,这主要与当时商业银行业务以贷款等资产业务为主有关。20世纪6O年代以后,随着银行业的迅速发展和扩张,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点转向负债风险管理,强调通过使用借入资金来增加资产规模和收益,既为银行扩大业务创造了条件,但也加大了银行经营的不确定性。

20世纪7O年代末,国际市场利率剧烈波动,单一的资产风险管理或负债风险管理已不再适用,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应运而生,突出强调对资产业务、负债业务的协调管理,通过偿还期对称、经营目标互相替代和资产分散实现总量平衡和风险控制。

8O年代之后,银行风险管理理念和技术有了新的提升,人们对风险的认识更加深入。特别是银行业竞争的加剧、存贷利差变窄、衍生金融工具被广泛使用,市场环境的这些变化都显现出原有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存在的局限性。在这种情况下,表外风险管理理论、资产组合管理理论、金融工程学等一系列思想、技术逐渐应用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深化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内涵。1988年,《巴塞尔资本协议》正式出台并不断完善,标志着西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统一,也意味着国际银行界相对完整的风险管理原则体系基本形成。

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新《巴塞尔协议》

8O年代至今的2O多年,是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模式和内容获得巨大发展的时期,回顾2O多年来银行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历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几乎都凝结在《巴塞尔资本协议》当中。因此,对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来讲,《巴塞尔协议》的诞生和完善,是国际银行界风险管理革命性的成果。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诞生于1975年,设立的初衷是为了加强银行监管的国际合作。委员会制定的《巴塞尔协议》,标志着国际银行业协调管理的正式开始。之后,《巴塞尔协议》经多次修改,并推出了多项文件和准则,其中最为重要的是1988年7月通过的《关于统一国际银行的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的报告》(简称《巴塞尔报告》),该报告对银行满足总资本和核心资本的要求做了规定,核心思想有两项:一是将银行的资本划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两类,二是根据资产类别、性质以及债务主体的不同,确定了风险权重的计算标准,并确定资本对风险资产的标准比率为8%。报告的产生标志着资产负债管理时代向风险管理时代的过渡。

此后,随着金融领域竞争的加剧,金融创新使银行业务趋于多样化和复杂化,对于银行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亚洲金融危机、巴林银行倒闭等一系列银行危机都进一步使人们认识到,损失不再是由单一风险造成,而是由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等多种风险因素交织作用而造成的。因此,巴塞尔委员会先后于1999年6月和2001年先后公布了《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征求意见稿。新巴塞尔协议全面继承以1988年巴塞尔协议为代表的一系列监管原则,继续延续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以信用风险控制为重点,着手从单一的资本充足约束,转向突出强调银行风险监管从最低资本金的要求、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和市场纪律约束等三个方面的共同约束。新巴塞尔协议的基本原则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风险范畴进一步拓展。尽管信用风险仍然是银行经营中面临的主要风险,但新协议开始重视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影响及其产生的破坏力,并在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公式中,分母由原来单纯反映信用风险的加权资产加上了反映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内容。

第二,坚持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监管思路,但风险衡量方式更为灵活。银行资本是银行抵御风险的基础,1988年的巴塞尔协议提出了银行业最低资本金的要求,协议对银行资本的构成进行了界定,其基本精神要求银行管理者根据银行承受损失的能力确定资本构成,并依其承担风险的程度规定最低资本充足率。在新协议中,保留了对资本的定义以及相对风险加权资产资本充足率为8%的最低要求。与此同时,新协议放弃了1988年协议单一化的监管框架,银行和监管当局可以根据业务的复杂程度、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灵活选择使用,允许银行选择外部评级和内部评级,促使银行不断改进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

第三,强化信息披露和市场约束。在新资本协议中,委员会对银行的资本结构、风险状况、资本充足状况等关键信息的披露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新框架充分肯定了市场具有迫使银行有效而合理分配资金和控制风险的作用。

新巴塞尔协议充分体现了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理念的发展方向,在巴塞尔资本协议规范下的银行竞争将是以风险识别、度量、评价、控制和风险文化为内容的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竞争。

三、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

按照国际银行风险管理的理念和经验,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特点和要求,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发展方向将体现为五个方面的转变:

第一,风险管理内容由信用风险向信用、市场、操作性风险转变。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复杂化,银行的风险南原来的信用风险为主发展到多种类型风险共同作用,从发现风险到形成损失的时间大大缩短。与此同时,国际银行业对各种类型风险的认识程度和管理能力也在逐渐提高,风险的管理由管理单一风险到管理多种风险、由分散在不同的管理部门走向集中管理,体现了现代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未来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不仅要对信用风险进行管理,而且应更加重视市场、操作性、法律等各类风险的管理;不仅强调对市场风险因素的控制,而且应更加重视对人为风险因素的控制;不仅将可能的资金损失视为风险,而且还将银行自身的声誉损失也视为风险。

第二,风险管理方式由直接管理向直接、间接管理相结合转变。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方法和手段还比较简单,一些银行风险管理还主要以直接管理为主,如审批授信项目、清收不良资产等。但从未来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看,要进一步发挥间接风险管理的作用,特别是针对一些时效要求短、批量化处理的银行业务,如资金业务、零售业务,要进行间接管理,运用模型用定量分析工具、进行国别风险、地区风险、行业风险、企业风险等分析,结合信贷审查等直接管理形式,有效控制业务风险。

第三,风险管理对象由单笔贷款向企业整体风险转变,由单一行业向资产组合管理转变。目前,随着经济活动的变化,企业经营特征、资本运作的形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审核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为主要内容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防范风险的要求,子公司、关联公司、跨国公司等复杂的资本运营模式使风险的表现形式更为复杂和隐蔽,这就要求风险管理要由对单笔贷款的管理向对企业的整体风险转变,不仅要对财务情况进行审查。还要关注企业的经营管理、股权结构、对外投资以及全部现金流。同时,要把风险管理的视角从一个企业扩大到整个行业、市场的变化,在微观分析的基础卜强调系统性风险的研究。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最终过渡到资产组合的风险管理和资本制约下的组合模型的管理。

第四,风险管理重点由强调审贷分离向构建风险管理体系转变。以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往往单纯强调“审贷分离”而忽视了商业银行内整个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但英国巴林银行、日本大和银行、法国兴业银行等一系列事件说明,目前银行业的风险管理已经不单单是授信审批的控制,而且更强调银行整介风险管理体系的健全。从先进银行风险管理的经验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应是风险管理战略、偏好、构架、过程和文化的统一,通过建立清晰的风险管理战略和偏好、完善的管理架构、全面的风险管理过程和良好的信贷文化,最终实现风险管理效率和价值的最大化。

第3篇

论文关键词:银行不良资产;成因分析;风险管理;法律规制

一、金触不良资产之现状与成因

(一)金触不良资产现状

1999年底,国家成立了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华融、信达、长城和东方,目的在于协助消化四大国有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的19001)亿元不良贷款。2001年底,时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的戴相龙指出,四大银行的不良资产已达18001〕亿元左右。截至2003年底,四大银行的不良贷款已达20001〕亿元。据统计,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信贷资产,1990年为2952亿元,1996年达9500元亿,6年间增加了两倍多。至1999年高达18001〕亿,3年间几乎又翻了一番。国有银行在近五年间消化了将近15001〕亿元不良贷款(尤其是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但新出现的不良贷款总量几乎保持在原有水平上。国务院批准成立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是我国借鉴国际经验和方法,处理国有银行不良资产的重大举措。但是,五年过去了,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总量却有增无减,这使得我们不得不从多角度、深层次分析金融不良资产的成因。

(二)金融不良资产现状的成因

1.国家所有“虚位”、具体责任“真空”、金融风险意识淡薄、银行经营管理不善。

2.银行体制弊端、金融监控缺漏、银行职员素养缺失、金融犯罪问题严重。

3.银行有法不依—法治观念淡薄。

4.国企效益低下—债务转嫁银行。

5.诚信观念缺失—逃废金融债务。

6.人情关系文化渗透—银行借贷关系扭曲。

二、金触不良资产之法律规制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应认真学习、研究和借鉴西方银行管理经验,健全完善风险管理机制。

(一)巴塞尔原则及经脸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于1988年7月通过、于1997年4月补充修订的(关于统一国际银行资本衡量和资本标准的协议》(通称《巴塞尔协议》)规定:资本对风险加权资产的最低目标标准比率为896,其中核心资本成分至少为496。该协议出台之后,德国为首的欧共体各国纷纷响应,英国、日本等国银行均严格达标。美国银行不仅确保资本充足标准,并创造性地建立了资本风险预替系统,从而保障监管机构防患于未然,有力地促进了美国金融业的稳健运行。1997年9月,巴塞尔委员会通过的《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规定了有效银行监管的条件、审批程序、持续监管手段以及监管权力等有关方面的25项原则。巴塞尔委员会于1998年9月针对银行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颁布的《银行内控制度的基本原则》,先后在内控文化、风险识别评价、内控措施与责任、信息及其沟通和内控制度监测等方面,规定了13项原则。同时,巴塞尔委员会在吸取一些银行沉痛教训的基础上,了《关于操作风险管理的报告)(关于银行透明度的建设》等文件。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上述一系列原则之所以日益得到其成员国与众多的非成员国的高度重视并适用,就在于这些规则和要求是巴塞尔委员会聚集了大批业内专家,针对银行金融业务数年开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深人研究的结论、对策和成果,符合国际商业银行发展的趋势,具有内在的科学性和外在的权威性,是巴塞尔委员会与许多国家和国际性组织共同合作的结晶。

(二)西方银行风险管理

金融业高度发达的西方国家对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的不懈探讨和深人研究已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经验。20世纪30年代由美国建立的存款保险制度,有力地促进和稳定了美国银行制度,亦先后为日本、联邦德国、英国等国家所借鉴。目前,许多国家均建立并完善了存款保险制度。存款保险制度的创立和完善,丰富和发展了银行监管体系,已成为防范金融风险的行之有效的举措。

德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中的VAR(ValueatRisk)风险度量法以及综合运用风险规避、风险分散、风险转嫁、风险补偿等多管齐下的策略,加强金融监管,有效地防范和化解了风险。

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真正步人金融市场可谓是刚刚踏上征程。我国加入WTO之后,商业银行无疑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市场中运作、经营和发展。如何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控制、减少、避免不良资产,应当认真汲取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措施,逐步提高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监督管理水平和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

(三)确立风险防范理念

学习和借鉴西方商业银行管理经验,牢固树立风险防范理念。金融风险防范应是整个国家、银行系统和银行全体职员共同的事业。风险管理、风险防范、风险控制的观念和意识,应根植于整个银行系统内的每个部门、每个岗位、每位职员的灵魂深处。正如巴塞尔委员会颁布的“银行内控制度的基本原则”的报告所要求的,董事会、管理层与全体员工应该在银行内部营造一种“内控文化”。银行的所有职员都应该了解各自在内控制度中的作用,全面投人内控制度建设。

(四)建立完善风险管理机制

借鉴巴塞尔委员会颁布的原则、规则、标准和建议,汲取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行之有效的管理经验,建立和完善我国银行系统的风险管理机制·,应是我国商业银行防范金融风险,减少、避免金融不良资产的系统性工程。巴塞尔内控基本原则强调,内部控制是需要董事会、高级管理以及全体职员不懈努力而实现的过程,是一个能够不断进行风险控制信息反馈并能进行自我调整的动态过程。巴塞尔委员会在《有效监管核心原则》中指出,在有效银行监管体系中,监管者必须具备操作上的独立性和实施监管的能力和手段,必须全面了解各类银行业务性质,并尽可能确保银行自身适当风险管理,使各个银行的风险水平得以评估,确保银行具有充足的资源承担风险。有效的银行监管体系,必须具有统一、明确的责任和目标,必须具有银行监管的适当法律框架,包括银行机构的许可规则和持续性监管规则,监管者实施法律和执行审慎监管权的规定以及对监管者的法律保护,还应建立监管信息分享安排及信息保密制度等。根据巴塞尔委员会上述有关原则及其精神,健全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应是有效的银行监管与银行内控制度的有机结合。

(五)健全银行内控制度

从银行内控制度而言,首先应建立决策科学化、管理规范化、运作现代化的风险管理机构。建立由董事会直接领导的、监控全面风险的、相对独立的风险管理决策机构,决定银行风险管理原则和风险管理程序,制定风险管理政策,监督评估执行管理层控制风险的管理状态,提出风险管理的改进建议并监督其在限期内完成改进任务。风险管理决策机构下设独立于银行业务部门的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具体跟踪监督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的执行,开发风险管理技术,监管授信业务的授权和受信决策程序,识别评估银行风险,分析确定可控性风险与不可控性风险,并对可控风险提出相应的控制程序和措施,向有关业务部门提出;对不可控风险,要及时报告风险决策机构,以便迅速采取相应对策。。其次,要建立和完善信用风险、管理风险、经营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等所有各种风险的防范和控制制度。实现制度化、流程化、规范化的管理,杜绝任何一个不受制度约束的职员,避免任何一项不受规范监控的业务。第三,要不断创新风险管理措施,积极借鉴西方商业银行风险规避、风险分数、风险转嫁、风险补偿等风险处置策略和经验,建立健全配套规范的风险处置制度。第四,要造就整体优化的员工队伍。1995年1月,巴林银行因资不抵债,被荷兰国际集团以1美元的价格收购。几代人为之努力了200多年的一座金融大厦,被一个普通操盘手毁于顷刻之间。因此,“当银行行长就像坐在火山口上。任何一个普通员工的一个违规操作,都可能诱发火山爆发而导致灾难性后果”的说法不无道理。这正是金融企业不同于其他企业的特别之处:企业安危不仅仅系于管理层面,而且系于每个普通员工的手里。因此,商业银行的员工队伍务必整体优化。首先要创新队伍建设理念,确立“员工为主人为本”、“我与企业共长久”的队伍建设战略,促使企业与员工目标一致、员工与企业同步发展。着力营造了解员工、理解员工、关心员工、尊重员工的人文氛围,给予员工自我发展的空间,满足员工施展才能的需求。每一位员工均有成就感和归属感之时,也就是商业银行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形成之日。其次要有完善的员工培训机制。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分业务持续性地对不同岗位的职员进行系统性地培训,以全面提高全体员工的综合素质,日益增强每一位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和廉洁敬业意识,不断提升员工的职业道德素养。第三要建立合理规范的工资福利制度。通过对不同岗位绩效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确定相应的工资福利待遇,同时辅助以奖励机制。第四要创立科学的业绩测评和职务晋升制度。针对不同的岗位和不同的层次以及不同的类别,分别确定相应业绩质和量的指标,定期对每位员工的业绩和潜能进行客观全面的测评。确立科学的人才观念,建立公平竞争、因材施用的人事制度,拓宽晋升渠道,从而形成良性循环的激励机制。

第4篇

    论文摘要: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与信息的生产和使用之上的经济。因此,知识经济时代财务资源的配置需要有“相关利益者合作”产权理论及制度作为基石,否则将会加剧财务资本所有者与知识资本所有者之间的矛盾冲突;知识经济时代的财务管理应以无形资产投资为主要决策内容,财务机构的设置应具有灵敏快速的特征,财务人员应具有很强的信息接受处理能力及财务方法创新能力,否则企业财务管理将无法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0 引言

    二十一世纪的到来,将使知识经济的大潮更加汹涌,在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迅猛发展的历史巨变中,传统工业经济时代的财务管理已受到严重冲击,现代财务管理面临着挑战与创新。

    1 财务管理面临的挑战

    1.1 风险理财已是财务管理中的重要问题现代企业的理财中,人们已普遍意识到筹资有经营风险、财务风险,投资有风险,但对知识经济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决策风险、存货风险、开发风险、货币风险、投资风险及怎样去衡量和防范风险却意识淡薄。因此,如何有效防范、抵御各种风险及危机,使企业更好追求创新与发展已是财务管理需要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1.2 现有的财务管理理论与内容已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投资决策需要传统工业经济时代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依赖厂房、机器、资金等有形资产,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资产结构中,以知识为基础的专利权、商标权、商誉、计算机软件、人才素质、产品创新等无形资产所占比重将会大大提高。而现今财务管理的理论与内容对有形资产的管理论述较详尽完善,对无形资产涉及较少,在现实财务管理活动中,许多企业往往低估无形资产价值,习惯通过扩大厂房、增加设备等方法进行资产营运,而不善于利用无形资产进行资本运营。因此,传统的工业经济时代的财务管理理论与内容已不适应知识经济时资决策的需要。

    1.3 现有大多数财务机构的设置与财务人员的素质严重妨碍着信息化、知识化理财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一切经济活动都必须以快、准、全的信息为导向,数字化技术、信息高速公路将使企业的交易、决策信息在瞬间完成,“媒体空间”、“网上实体”使经济活动的空间变小,这就决定了在知识经济时代里,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要有很强的专业知识能力、敏锐的处理接受信息能力、创新科学理财方法的能力;企业财务机构的设置应是管理层次及中间管理人员少,强调结构创新,具有灵敏、高效、快速的特征。

    2 财务管理的创新

    2.1 树立人本化理财观念,充分协调好各相关利益者之间的财务关系目前我们虽然很难使“利益相关者”合作产权制度一步到位,但企业的每一项经济活动都是由人发起、操作和管理度,因此,重视人的发展与管理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基本趋势和客观要求。

    第一,财务目标多元化。知识经济的到来,扩展了企业资本范围,改变了企业资本结构,物质资本与知识资本的地位将发生重大变化,物质资本的地位将相对下降,而知识资本的地位将相对上升,且人力资本将成为决定企业乃至整个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最重要资源,是决定社会财富分配的最主要因素。因此,财务目标不仅要考虑财务资本所有者的资本增值最大化、债权者的偿债能力最大化、政府的社会经济贡献最大化、社会公众的社会经济责任和绩效最大化的财务要求,更要考虑人力资本所有者(经营者与员工)的薪金收入最大化和参与企业税后利润分配的财务要求。第二,财务责任社会化。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出发,企业既要考虑资本投入者的财务要求,又要兼顾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时的财务要求,并在这两种财务要求之间谋求均衡,把企业的社会责任纳入财务目标体系是“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下的必然选择。第三,建立反映知识资本价值的财务评价指标。知识资本应是指市场价值与帐面价值的差额,在传统的财务会计中很难反映此值,例如英特尔、微软等高新技术企业股票上市后,其市场价值比其帐面价值高出3—8倍,而我国有些上市公司虽然帐面价值巨大,但其市场价值却每况愈下。因此,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建立起对知识资本价值进行评价的财务指标已是必然,可以反映一个企业今后的发展潜力及趋势:

    2.2 强化风险管理,促进竞争与合作相统一市场经济的机制客观上使任何一个企业都存在着蒙受经济损失的机会与可能,而这种可能性在知识经济时代会更大。因此,企业财务人员必须有正确的风险观,善于捕捉环境变化带来的不确定因素,有预见地采取各种防范措施,把可能遭受的风险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第5篇

论文关键词 功能监管 有效性监管 银行业监管体制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金融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金融创新的发展,金融机构也日益转向多元化经营,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尝试进行金融体制的改革,在这种背景下,世界银行监管理论在近些年出现了新的发展,以对抗银行与存款者之间,银行与贷款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完全,信息披露制度在2004年《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正式确立。同时,监管合同理论出现,该理论认为,监管是一种存在与监管者和被监管者之间的一系列合同关系,这是一种隐形关系,包括银行和存款者,银行与监管者,监管者与社会三种关系,合理的合同可以避免或者减少系统性风险,完善银行监管,反之,则会加重或者产生系统性风险,破坏银行监管。银行监管的经济利益问题也成为理论研究的热点,有效监管成为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在实践中,这些理论问题呈现出新的趋势。

一、世界银行业监管理论的发展

(一)机构监管到功能监管再到目标监管的转化

即从对不同金融机构的块状监管到对不同金融机构相同业务的条状监管再到对经营结果的目标性监管。这个过程也是由分业监管向混业监管的转变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银行监管真空地带,防止风险监管部门推诿责任,减少银行业潜在风险。

(二)安全性监管向有效性监管的转化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各国银行监管的重点在于建立安全的金融体系,各国纷纷加强对金融机构的控制,构建本国的安全网,七十年代末,各国开始进行金融改革,将安全性监管转向以有效性监管为重点,兼顾安全性监管。如,日本的金融“大爆炸”改革。依据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1997年制定的《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的相关规定,银行业有效性监管的前提是:监管机构设定明确的责任和目标,并具有履行其责任与目标的独立性和充足的人、财、物、信息保证、法律支持等。银行机构的内部控制是实施有效银行监管的基础。外部监管的力量、作用、影响、监管的程度远不如银行机构的内部控制。同时,银行机构同业自律机制也逐渐受到各国普遍重视。

(三)监管全球化的趋势

“由于全球一体化的速度加快,世界各国之间金融市场的关联程度越来越密切。金融风险在国家之间相互转移、扩散的趋势不断增强。在这种形势下,西方金融监管理论逐渐注重金融监管的国家化,注重国与国之间在金融监管上的合作。”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技术的更新与广泛应用,在促进金融创新,加速资本自由化,推动国际银行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使得国际金融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金融危机更容易在各国之间蔓延与转嫁,比如,墨西哥金融危机、BCCI事件等,造成了国际金融市场的不稳定。要防范金融危机,仅从一个国家的银行业监管入手是远远不够的,监管全球化变得越来越重要。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地位的加强,会员国的增多就是最好的证明,国际间的银行业监管规则也成为各国制定本国监管政策的重要依据与基本标准。

(四)监管市场化的趋势

世界金融一体化的加速使得银行业综合业务不断发展,出现了跨国市场的融合,这就使得原来由一国政府对本国银行业实施的监管,变得越来越困难,同时,不可避免地加大了金融风险,提高了监管的成本,势必从整体上加大兼容监管的难度,使得市场监管变得尤为重要。实践证明,市场监管正在帮助并部分替代政府监管,监管市场化成为世界监管理论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事实上,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后,许多国家便纷纷取消政府的严格监管制度,越来越重视发挥市场力量,例如,美、日、韩等国相继进行了包括利率自由化、放宽业务范围限制等在内的放松管制的改革,以增强市场在实现监管目标中的作用。但是,这并非是完全弱化政府的作用,而是在以市场为导向的思路下,平衡市场与政府的监管作用,银行监管不是替代市场监管,而是强化市场机制的宏观手段,同时,市场监管也不是取代政府监管,而是市场监管的微观手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即实现政府监管制度的优化,又加强市场的导向性,最终提高监管效率,降低金融风险,实现监管的有效性。

(五)监管体制统一化趋势

这也是金融监管模式由分业化向部分混业化及完全混业化转变的趋势,但是这并非是否认分业模式,在一些国家里,分业的监管模式依然存在并适时发挥着自己的作用。“英国的大卫T·卢埃林教授1997年对73个国家的金融监管组织结构进行研究,发现有13个国家实行单一机构混业监管,35个国家实行银行、证券、保险业分业监管,25个国家实行部分混业监管,后者包括银行证券统一监管、保险单独监管(7个);银行保险统一监管、证券单独监管(13个)以及证券保险统一监管、银行单独监管(3个)3种形式,并且受金融混业经营的影响,指定专业监管机构即完全分业监管的国家在数目上呈现出减少趋势,各国金融监管的组织机构正向部分混业监管或完全混业监管的模式过渡。”美国1999年《金融现代服务法案》又一次掀起了金融综合化的浪潮,监管体制统一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六)注重风险性监管

风险性监管是相对于合规性监管而言的,从监管内容看,世界各国监管机构的监管正从注重合规性监管向合规性监管和风险监管并重转变。合规性监管是一种事后补偿与处罚的监管方式,是指监管机构对金融机构执行有关政策、法律、法规的情况所实施的监管。风险性监管则侧重于对风险的事前防范,是指监管机构对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资产集中、流动性、内部控制等所实施的监管,是一种持续性银行监管。“国际银行监管组织相继推出了一系列以风险监管为基础的审慎规则,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国家和转移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声誉风险实施全面风险管理。”

二、我国银行监管体制的转变

“银行业监管体制,是指国家对银行业进行监督管理的职责划分的方式和组织制度,与本国的政治经济体制、宏观调控手段、金融体制、金融市场发育程度相适应,各国确立了各自不同的银行业监管体制。”金融监管结构的变迁是个急剧变化的动态过程。中国银行战略研究部副总经理宗良在2010年2月27日举行的“中国金融监管制度优化设计研究”会议上指出,我国在危机中的损失最小,不代表监管水平最高;被我国长期以来效法的英、美等国的金融监管体系也值得反思,西班牙、新加坡等国的经验值得借鉴;金融危机是层级递进的,银行监管要努力跟上金融产品的发展。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我国的监管体制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我国银行监管制度和结构领域有很多问题尚无透彻的理论研究,比如说,监管制度的事前评价体系;政府监管和市场自律的关系;监管的边界问题;多头监管、过度监管、监管真空、监管合作以及监管制度优化问题;对银行监管机构的再监管问题;银行监管的适用性;银行监管的测度问题;监管的公平与效率问题;机构监管和功能监管的关系;金融创新的监管问题等。因此,专家学者对于我国的银行监管体制提出了诸多质疑,同时,针对目前整体的金融监管体制形成了不同的观点学派,要求通过对金融监管体制的修改,促使银行监管体制的转变。这些观点主要有以下三种:

第一种观点认为应该重新回到计划经济时代的大一统监管制度,忽略金融机构与金融业务之间的差别,即典型的单一监管模式,该模式是不同的金融行业、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均由一个统一的监管机构负责监管。单一监管在监管目标和手段上具有一致性和协调性,可以大大降低成本投入,有利于取得规模效益,防止监管真空和交叉监管现象,具有很强的适应性,能使监管机构更有效地行使监管职责。但是,单一监管模式下,金融机构缺乏竞争,不能体现不同金融机构与金融业务之间的差别。监管机构难以形成集中明确的监管目标和采取正确合理的监管方法,且易导致,这也是我国取消单一监管模式的原因。

第二种观点认为应该维持我国法律目前所确定的监管模式即仍以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为宜。这种在银行、证券和保险三个业务领域内分别设立一个专职的监管机构,负责各行业的审慎监管和业务监管的模式符合目前我国目前金融业发展的情况。虽然金融全球一体化、混业监管和经营成为一种趋势,而且我国现在的银行、保险和证券业务实际上已经出现交叉,但是,一定程度上混业经营不仅表现为“混”、更表现为“乱”。同时,我国实行混业经营的市场条件还不成熟,出于金融稳定和防范风险的考虑,应该维持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格局。

第6篇

关键字:全球化;多元化;风险管理;前兆性因素;虚拟现实;岗位职责

一、前言

随着我国纳入全球化的深度、广度和纬度不断增加和深化,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相互连接碰撞,各种社会关系趋于多元化、复杂化、立体化和泛关联化,组织和人、自然界和模拟现实的网上世界面临现实和虚拟世界的各种突发风险,例如,2003年的非典;2005-2006年间的禽流感。尤其是在“非典”的初期,我国社会和政府在突发的灾难面前极力掩盖的惊慌失措和“善意”的谎言交织并行,错过了最初最佳的宝贵的治理时间。酿成影响巨大的灾难。但在2005-2006年间的禽流感,我国各级政府经过“非典”的历练,积极防御和主动配合,禽流感在我国得到很好的监控和掌握下,在全世界取得赞誉。风险管理的概念正在逐步深入我国各个层面。但是,这与我们面临的实际各类风险现实相比,我们应对风险的管理能力和水平还相差很远,为了尽快提高我们的风险管理能力和水平,我们应该将基于预防的风险管理引入全社会的各级工作岗位的职责中去,使得全社会的每个工作岗位职责都建立在基于预防的风险管理体系之下,监控着每个工作角度的可能出现的有关每个工作职责范围内的前兆性风险因素,使得社会中大部分风险能够得到前置的监控,从而化解和减小风险,减少灾难的发生、人民生命财产和资源的浪费。

风险管理起源一战后的德国;1931年美国管理协会首先倡导风险管理,以学术会议及研究班等多种形式集中探讨和研究风险管理问题。50年代起风险管理问题在美国工商企业中引起重视并得到推广,并逐渐展开了理论探讨和一些大企业的初步实践。1963年,美国的《企业的风险管理》一文,引起欧美各国的普遍重视。此后,对风险管理的研究逐步趋向系统化,专门化,使风险管理率先成为企业管理中一门独立学科。(2)

二、全面理解风险的概念

风险管理是从科学的角度看待风险,以科学的手段,为了防止风险的结果出现,对可能发生风险的各种前兆因素进行预测、识别、评估、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有效地处置风险,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风险是人们因对未来行为的决策及客观条件的不确定性而可能引起的后果与预定目标发生多种负偏离的综合。

全面正确理解风险定义,应注意以下几点:

(1)风险存在的客观性和普遍性。作为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风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并超越人的主观意识的客观实在,风险是无处不在、无时没有的。人类只能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改变风险存在和发生的条件,降低其发生的频率,减少损失程度,但不能也不可能完全消除风险。

(2)风险管理是为了预防风险发生,对风险发生可能的前兆因素进行预测、识别、评估、分析、处置等环节组成的,是通过计划。组织、指导、控制等过程,通过综合、合理地运用各种科学方法来实现其目标的。

(3)风险管理以选择最佳的管理技术为中心,可以体现成本效益的关系;风险管理的目标是以最低的成本实现最大的安全保障。(2)

(4)本文所涉及的是整个社会的大视野下各个个体基于预防的风险管理体系概念,可以促进社会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宽泛的风险管理。人们通常所说的风险管理是狭义的风险管理,即专指企业风险管理。

(5) 风险与行为相联的,个人、群体或组织的行为。不与行为联系的风险是危险。而行为受决策左右,因此风险与人们的决策有关。

(6)客观条件的变化是风险的一个重要成因,尽管人们无力控制客观状态,却可以从科学的角度看待风险,以科学的手段,认识并掌握客现状态变化的规律性,对相关的客现状态作出科学的预测,这也是风险管理的重要前提。

(7)风险的正负偏离。风险是指可能的后果与受体发生多种多样的负偏离,且重要程度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分析,风险管理强调控制负偏离;现实中也存在正偏离。由于正偏离是人们的渴求,属于风险收益的范畴,因此在风险管理中也应予以重视,以它激励人们勇于承担风险,获得风险收益。(2)

(8)风险管理的概念外延很大,风险管理的主体和受体可以是自然界物质实体,即人类社会、动植物和天体地质气候因素等;甚至虚拟世界的网络灾害同样能够引发大的灾难(千年虫、黑客攻击、病毒等)。

(9)具体风险发生的偶然性和大量风险发生的必然性。具体风险的发生都是诸多风险因素和其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一种随机现象。个别风险事故的发生是偶然的、杂乱无章的,但对大量风险事故资料的观察和统计分析,发现其呈现出明显的运动规律,可找到大概率事件和小概率事件,用概率统计方法及其他现代风险分析方法去计算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程度,科技手段的应用促进风险管理的迅猛发展。

(10) 风险的可变性。各种风险在质和量上的变化,有些风险会得到控制,有些风险会发生并得到处理,在发展每个阶段都可能产生新的风险诱发因素。尤其在大型项目中,由于风险因素众多,风险的可变性更加明显;新出现的一时难以辨别风险诱发因素,使风险的可变性加大增加了风险监控难度。

(11)大型项目中的风险特点是多样性和多层次性。大型项目周期长、规模大、涉及范围广、风险因素数量多且种类繁杂致,还会相互作用随时衍生新的系统风险,使大型项目在寿命周期内面临的风险多种多样,而且大量风险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错综复杂、各风险因素之间并与外界因素交叉影响使风险显现多层次性。

(12)风险的分类。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不同的需要、目的、角度、标准和分类,可以划分出各种各样的风险。随着社会经济多元化和复杂化的不断演进,风险的划分类别会不断深化和激增。(3)

三、风险识别与预测

为了预防风险发生,对风险发生可能的前兆因素进行预测和识别是风险管理的基础。风险预测与识别要解决的问题:有哪些潜在的风险因素?这些风险因素会引起什么风险?这些风险的严重程度如何?风险预测和识别就是要找出风险之所在和引起风险的各种前兆和主要因素,再对后果做出定性和定量的估计。

风险预测和识别是风险管理的重要一步,但经常会夸大或缩小风险的范围、种类和严重程度,从而使对风险的评估、分析和处置发生差错,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1.风险识别特点。

风险识别是通过搜集、鉴别、测试初步分析、记录鉴别最终结果计划中风险事件的过程。风险分析是根据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结果用于测试已鉴别的风险、孤立风险根源、确定其与其他风险的关系、表述分析结果的技术和系统过程。风险分析的关键在于搜集所需数据。这些数据可由风险管理专家提供,或者根据相似系统进行类推而得。在实际工作中,风险鉴别和风险分析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往往是贯穿风险分析、确定风险等级和风险评估三位一体的整个过程。风险不仅指遭受创伤和损失的可能性;风险识别还牵涉机会选择(积极成本)和不利因素威胁(消极结果);明确风险存在的可能性,为风险测度、风险决策和风险控制奠定基础。

风险识别包括确定那些潜在的、可能的前兆性风险事件,只有事先识别出这些风险事件并知道它们可能带来的影响,才能应对和处理。因此,风险识别是预防风险和制定风险管理计划的第一步。由于风险管理处于一个动态的环境中,随着时间的进展原先可能导致风险的机会和条件或许已经不复存在,而新的机会和条件可能发生,因此风险识别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在风险管理过程中随时关注可能导致风险出现的前兆性风险的蛛丝马迹及新衍  

生出的系统风险因素。(6)

2.对前兆性风险进行预测和识别的方法。

历史资料统计分析法、奖励全员举报法(形成有效的监控网络)、故障树分析、头脑风暴法、系统分解法、情景分析法、检查表法、德尔菲法、SWOT分析技术等方法来识别的风险。(3;4)

风险识别包括识别内在风险及外在风险。内在风险组织能加以控制和影响的风险,如人事任免和成本估计等。外在风险指超出组织等控制力和影响力之外的风险,如市场转向或政府行为等。

3.风险测度。

度量风险大小不仅要考虑损失或负偏离发生的大小范围,更要综合考虑各种损失或负偏离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即概率。概率分为客观概率和主观概率。客观概率是指用科学的数理统计方法,推断、计算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是对大量历史先例进行统计分析得到的。主观概率是当某些事件缺乏历史统计资料时,由决策人自己或借助于咨询机构或专家凭经验进行估计得出的(虽是主观概率也是在长期实践中得出的,并非纯主观意想)。风险测度主要难度在于科学地运用统计学确定主观概率和确定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以及期望值和方差等参数。

4.定性测度。

定性评估是将风险识别过程中识别出的各种前兆性风险促成和演进因素,定性的评价已识别出的各种前兆性风险促成和演进因素的影响和可能性大小,排列划分为高、中、低三档。低风险是发生的可能性低,发生后对风险的影响微弱,具有偶然性特征,是容易控制的风险因素,这类风险不必采取专门措施来处理;中等风险是发生的可能性比较高,是具现代科技的技术特征新衍生出的有待进一步认识的风险影响因素,控制起来有一定难度的风险,需要进行有效的监控和评审,并应采取相应的现代科技手段或方案来降低风险;高风险因素是发生的可能性很高,其后果将对风险的诞出产生极大影响,运用现有的技术和手段,难以影响风险的演进步奏,有难以逾越的技术和成本瓶颈来遏制风险的诞生。

5.定量测度。

定量分析是量化分析风险的概率及其风险造成可能的后果,估算风险大小及其严重程度的方法。风险定量评估是在定性评估的基础上进行的,对各种前兆性风险影响因素逐项评分的方法来量化风险的大小,即事先确定评分的标准,对预先识别出的风险影响因素打分,得出不同风险的估算大小。

风险评估是根据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结果,对于预期的风险事件进行鉴别和分析。风险评估的主要目的是鉴别和分析运行过程中的风险,以便对关键的重点的风险诱发因素加以控制。

6.风险评估中风险与原因的关系。

无论是何种因素,风险管理都要对各要项的执行目标完成程度,以及每个目标的控制方法进行度量,然后进行多级的综合评判,最后得出风险程度。该方法可以与ISO标准分类体系相结合,覆盖和影响风险要素,可以清晰地反映出造成风险的各个原因,要项与目标,目标与控制方法间的对应关系。

7.风险评估包括风险鉴别和风险分析两个方面。

风险评估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对每种风险事件对项目的影响进行定性或定量的分析,并根据风险对项目目标的影响程度对项目风险由大到小分级排序的过程。

风险评估在应用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的量化工程实践中。一方面使风险评估在实践中的应用更加完善和趋于成熟;更重要的是,可以依据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中所提出的关键环节建立量化的、科学的指标体系。可在企业大框架下整合、梳理现有资源并着重开发适宜企业实际和实践的指标技术,从工程技术的角度支撑我国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的实践,为企业风险保障体系建设服务。

目前,处置企业风险的技术仍不够完善,有待进一步研究。

8.风险评估的过程和难点。

风险评估的过程包括风险评估准备、风险因素识别、风险程度分析和风险等级评价四个阶段。风险因素的识别方式包括账本、文档审查、人员访谈、现场考察、辅助工具等多种形式,在风险因素识别的基础上,如何度量风险是一个难点。风险评估通过风险的识别与赋值,威胁评估,弱点评估,现有风险措施评估,综合风险分析等环节,对组织当前的风险现状进行评价,为制定改善风险措施提供依据。(2)

四、计划、测度、评估和分析风险方法

1.制定风险管理计划。

风险管理计划是对风险管理活动的详细表述,需掌握大量的信息资源,对企业运作过程的设计、生产、测试、设备、后勤和管理方面的风险点及其管理做出的规划。风险管理计划的制定是一个反复分析研究的过程,但一旦确定下来,应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在宏观和微观条件发生变化时,也应对风险管理计划进行审查和修正。制定风险管理计划,就能了解和预警运行过程中出现风险因素,也能够有的放矢地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风险。

风险管理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确定风险管理目标、分配特定风险区的责任、确定必需的技术专家、描述需要考虑的评估过程和区域、明确选择风险处理方法需要考虑的程序、制定风险等级计划、规定必需的报告和文件种类以及报告包括的内容及其检测标准等。

2.可以利用PFMEA的方法展开,从风险时间发生的可能性、风险发生的严重性和能否有效监控风险发生三方面来定量分析。可以规定从1到10分的等级来评估风险,如果在评估可能发生的风险时,认为它非常不可能发生,得3分,但是一旦发生后果则非常严重,得9分;而且,风险很难控制,得8分,然后把这三个数字相乘,即得到该风险的风险级别。风险级别越高,表示风险越大,需制定相应的措施认真监控。

3.层次分析法是整理和综合主观判断的客观方法,适用于多目标、多准则的复杂评价问题。它可以将复杂的问题分解为阶梯层次结构。然后在比原问题简单的多的层次上逐步分析。可以将人的主观判断用数量形式处理,可以同时处理定量和不定量因素。也可以提示人们对问题的主观判断是否存在一致性。层次分析法强调人的思维判断在决策过程中的作用,通过一定模式使决策思维过程规范化。例如,杜邦分析系统就是首先ROE、ROA、权益乘数和主营业务周转率第一层面的财务分析,再根据需要决定是否对影响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总资产和股东权益的构成指标展开下一个层面的分析……。

4.灰色系统是部分信息明确,部分信息不明确的系统。财务信息系统就符合灰色系统的特征,因此灰色评估理论适用于对财务信息系统进行安全风险评估。

5.模糊综合评价法是以模糊数学为基础,应用模糊关系合成原理,将一些边界不清、不易定量分析的因素进行定量化,而后综合评价的一种方法。(2)

6.目标评价法。根据风险管理的目标情况(目标是否明确、合理);再将风险管理的目标与风险结果对照评价;或者风险发生事前与风险发生事后比较法来评价的评价风险发生的危害程度;按照风险危害程度排列指标,用平均先进比较法继续对比鳞选出前列的风险因素;最后按照评分法排列出的风险因素综合评价风险的正负偏离损失和收益。(5)

五、风险控制方法

风险控制的五种基本方法:风险回避、损失控制、风险转移、风险保留和虚拟现实缓解风险。

1.风险回避是对风险极端厌恶有意识地放弃风险行为,以避免特定的损失风险。简单的风险回避是一种最消极的风险处理办法,因为投资者在放弃风险行为的同时,也放弃了潜在的目标收益。所以一般在无能力消除、承担该风险或转移风险,或承担风险得不到足够的补偿;存在可实现同样目标的其他方案,其风险更低,才会用这种方法。

风险回避有两种含义,一是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极大,前兆性风险因素事件呈现与其它事件的多重关联性或无法辨别和预测,后果极其严重,又不能控制,感到无计可施,采取主动放弃或改变目标的策略;二通过变更计划,消除风险事件本身或风险产生的条件,从而保护目标免受影响的方法。虽然不可能消除所有  

的系统风险,但某些特定的风险还是可能回避的。例如,保险公司认为某项目的风险太大,拒绝承保;采用一种熟悉的、而不是创新的方法;避免使用一个不熟悉的分承包商;建筑工程上尽量避开梅雨季节施工等,这些都是风险回避的例子。大多数有冠心病史的患者,如果感觉到呼吸、后背和手臂有些不适及感到心脏的不适(心脏病爆发的前兆性风险因素),就要立即卧床歇息,尽量停止体力和心力的支出,这个休息的决定就是风险回避。

2.损失控制是制定计划和采取措施降低风险损失的可能性或者是减少实际损失。控制的阶段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事前控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降低损失的概率,事中和事后的控制主要是为了减少实际发生的损失。

3.风险转移在自然界的风险如气候或地质灾害风险可以通过当代高科技手段的转换或转移灾害的来临形式,降低灾害的出现的可能概率等;在人类社会可以通过契约,将让渡人的风险转移给受让人承担的行为。通过风险转移过程有时可大大降低经济主体的风险程度,保险转移是使用最为广泛的风险转移方式。

保险和契约风险转移是设法将风险的结果连同对风险进行应对的权利转移给另一方。风险转移本身不能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也不能减轻风险带来损失的大小,只是将风险损失的一部分转移给他人。

从财务的角度看,转移风险的财务责任是风险转移最为有效的方法。转移风险几乎总是会伴有向风险接受方支付风险成本,这类成本包括保险费用、履约保证金、担保和保证费用。或者,可以使用合同方式将某些特定风险的责任转移给另一方。例如,可利用远期金融工具买空卖空来转移风险,购买金融工具的支付是转移风险的成本。风险转移的方法还可以有:出售、分包、保险与担保等。

4.风险保留即风险承担。损失发生灾害受体将以可利用的资源进应付和抵抗灾害主体的侵扰。风险保留可分为无计划自留、有计划自留。

(1)无计划自留。灾害承受体意识不到风险损失会发生时,或显着低估风险损失时,就会无计划应对风险。但当总损失远远大于预计损失,将引起组织或个人的生存困难。

(2)有计划自我保险。灾害承受体预计风险损失会发生,在预计损失发生前,通过做出各种资源安排以确保风险损失出现后能及时获得支持补偿损失。以及积极筹备风险应对措施:包括紧急措施和预防措施,紧急措施是风险发生后采取的应对操作方法;预防措施是为了防止风险出现采取的防范手段。

所以,风险自留是将风险的后果自愿接受下来的办法,风险自留可以是主动和积极的,也可以是被动和消极的。前者是已经有了行动计划和应急方案,当风险事件发生时马上执行这些计划和方案;后者是并没有事先制定风险应对计划,而是在风险发生时,临时采取权变措施来对付风险。

风险自留决不是被动挨打,如果能提前制订应急计划,将会大大减少风险发生时应对行动的成本。如果风险发生后影响巨大,或所选择的方案可能并不完全奏效,那么就应着手编制一个后备措施,后备措施可能包括管理后备措施、研发后备措施、进度后备措施等。(6)

5.虚拟现实缓解风险。就是利用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可以节省巨大的社会资源和防止失败造成的就巨大浪费,例如,已经比较成熟的高炉冶炼的计算机模拟技术就是在计算机的模拟高炉中可以反复改变炉料的配比,有效地防止各种高炉冶炼的系统风险出现造成的研究事故和浪费;美国之所以同意并推动停止核试验,就是美国已经研制出完全能够模拟核试验的超高速计算机,而能够拥有这样计算机技术的国家很少,美国这个举措真实一举数得。通过虚拟现实可以缓解风险并将风险事件的概率和/或其后果降低到零或可以承受程度,是人类高科技高企的结果。

风险缓解采用的形式也可以是执行一种减少问题的新的行动方案。例如,可以采用更简单一些的作业过程、进行更多的地震实验或工程技术试验、或挑选更稳定的供应方。它可能涉及变更环境条件,以使风险发生的概率降低,例如,增加项目资源或给进度计划增加时间。风险缓解可能需要进行模型开发,以减少由模型放大带来的风险。

如果在风险发生时,早期采取措施,监控前兆性风险促发因素事件,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或风险的影响,比在风险发生后茫然无措,错过最佳的反映时机再亡羊补牢要更为有效。但也应据风险可能的概率和其后果,缓解的成本应是与之相配合理的。我们能采取应急措施,就能减轻其后果。例如,汽车里安装安全气囊,就是试图在万一发生撞车事故时,减轻驾驶员和乘客受伤的程度。在涉及有关国计民生的供给中,独家供货是必须考虑的风险,缓解风险就要多开发可供货的渠道,这样,如果其中一个渠道不能时或按规定要求供货,另外一个渠道可以代位,这就是风险减缓。(1)

六、结束语

随着全球化运动、WTO后过渡期的临近结束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社会和经济的多元化、复杂化和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混成一体化,竞争日益激烈,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多,社会、网络、自然、政治、经济组织和个人活动的实施都会面临更多的风险,风险损失规模也越来越大,这些都要求加强全社会全方位的工作职责引入风险管理职责。

引入基于预防的全社会全方位的风险管理岗位职责对企业和整个经济、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风险管理能为全社会提供基于预防的日常安全环境,能促进全社会决策的科学化、合理化,能促进全社会经济效益提高,并保障小康社会的顺利实现;其次,建立基于预防的全社会风险管理岗位职责应该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革命性的创举,有利于将风险扼杀在摇篮里;有利于社会资源分配达到最佳组合;有利于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及其不良后果;有利于创造出一个保障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安定的社会环境;有利于节约型社会的形成。建立基于预防的全社会风险管理岗位职责能对整个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转、良性循环和不断发展起到重要的稳定作用。

参考文献:

1..张东起赵军号《美军国防采办风险管理》中国科技公众网2005-09-14

2..范红吕俊杰《关于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指标采集技术的几点考虑》第二十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选登20050914

3.杨建平 杜端甫 李鼎《大型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进展》易建科技有限公司网站ebuilds.net 2005-6-18

4..瞿云华《市场监管理论先行》99,8,25《广东工商报》第二版

5..瞿云华《平衡记分卡评价方法除探》财会通讯理论版2006第一期

第7篇

关键词:财务管理,环境,影响,挑战

财务管理是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财务管理环境在金融市场、经济结构等方面的发生变化,传统财务管理的一些观念和内容也正面临着新的挑战,传统经济时代到新经济时代这一质的飞跃,也给我们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和需要思考研究的新问题,现就财务管理的内容变化,谈一点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环境的变迁对财务管理的影响

任何企业的财务活动和财务管理都是在一定环境和条件下展开的,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环境的变迁必定会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极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金融市场变化的影响。随着加入WTO之后,我国将逐步放松外资金融机构准入的范围和区域限制。越来越多的外资金融机构进入我国,必将使我国金融市场发生全面而深远的变化,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从而对企业筹资投资产生极大的影响。

(二)经济结构变化的影响。

第一、贸易结构的调整。加入WTO后,我国的产品在WTO的100多个成员国(地区)中享受多边的、无条件的、稳定的最惠国待遇,这无疑将使我国企业跨国经营活动更加频繁而复杂,经营管理的全球化将迫使企业包括财务战略在内的所有战略做出重大调整,促使企业必须对财务战略做出新的选择。同时企业跨国财务活动必定会涉及多种币种,发生大量的外汇结算业务,加之经常性项目和资本性项目的进一步开放,外汇风险将进一步增加,使得企业外汇风险管理地位更显突出。

第二、产业结构的调整。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入世对我国原有一些受保护的部门和资本及技术密集型部门将产生较大的冲击,而一些具有相对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已形成规模经济且技术成熟的部门则将从中受益,这必定会影响到我国企业资金运动的方向及规模,一些资产素质较差的企业加速倒闭,一些企业为了强化和重塑其竞争优势而进行内部重构,或者采取并购、重组等方式实施外部扩张。公司内部重构时的资产剥离,公司间并购时的资本运作,企业破产时的重整和清算等等都将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课题。

(三)法规、财税环境变化的影响。为了避免商业伙伴间不必要的冲突和摩擦,WTO有一套各成员国必须恪守的、涉及贸易、结算、财务等诸多方面的规则。我国作为WTO的成员国,同样受到规则的约束,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那些与WTO规则有抵触的条例将逐步被修改。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如果不熟悉这种变化后的新的法律法规环境,可能导致财务决策失误,可能招致不必要的处罚或诉讼,甚至可能将自己推入破产或被恶意并购的深渊。

(四)人才环境变化的影响。企业间人力资源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中国企业过去“物美价廉”的人才优势在入世后新的人才机制中将会迅速消失,外资企业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丰厚的薪金待遇,对于我国企业中优秀的财务管理人才无疑将是一种巨大的诱惑。如何留住优秀的财务管理人才,甚至吸引国外管理人才流入,从而在这场中外人才争夺战中获胜,将成为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课题。此外,WTO推动企业财务国际化进程,对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除了精通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熟悉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和与企业经营管理有关的法律规范外,还须熟练掌握和运用外语、计算机知识,具有全局观念、组织协调能力、对资本市场的敏锐洞察力,要有开放性思维和创新意识。目前我国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总体较低,提升财务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将成为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挑战

(一)产权理论及制度制约着财务的资源配置,加剧了股东、经营者和员工之间的利益冲突

产权作为一切经济制度的基石,对企业的经济行为起约束作用,财务管理作为企业一项经济管理活动必然受产权制度的制约。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它改变了企业配置结构,使传统的以厂房、机器、资本为主要内容的资源配置结构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资本为主的资源配置结构。这时,财务起着“仓库”作用,任何“智力资本”最终都要转化为财务。而我们现有的产权理论和制度仍然停留在工业经济时代的“两权论”即“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它仍然维护“财务资本雇佣劳动”的逻辑,维护“业主产权论”,忽视了现代经济中人力资本对公司发展的重大作用,以及经济增长因素和资源贡献格局的重大转变。事实上,在现有的市场经济中企业的股东拥有对自己财务资本的完全产权和控制权;经理拥有自己知识的完全产权和支配权,他们可以在高级劳务市场上买卖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创造、接受、利用、加工信息和知识技术的员工在企业财富的创造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而,在传统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时期,现代企业已不再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而是财务资本与知识资本这两种资本及其所有权之间的“复合契约”,是“利益相关者”产权的合作。因此,传统工业经济时代的产权理论及制度,只注重有形资产和投入资本的配置,忽视知识资本的有效配置,注重出资者享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排斥智力劳动及其他相关利益者对企业剩余的分配权,加剧了所有者(股东)、经营者和员工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与矛盾。在这种情况下,财务人员左右为难不知以谁的利益最大化为企业的理财目标。

(二)传统的财务管理观念已阻碍到企业的发展

传统的财务管理观念注重劳动力、资本、原材料和能源等生产要素,把知识、技术当作影响生产的外部因素,但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技术对生产的作用越来越大。知识与其他生产要素的区别在于它可以重复使用,具有报酬递增的特征。在知识经济社会,起主导作用的资本已不再是农业社会的土地和工业社会的金融资本,而是知识资本。当今时代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力,更取决于该企业知识资本的拥有量,知识成为发展经济的首要资本。在传统的财务管理观念中,企业的产出主要取决于资本的投入,出资者享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排斥劳动者对企业剩余的分配权;在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过度的过程中,信息和知识技术以及接受、利用、加工、创造这些信息和技术的员工在整个财富创造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从而决定了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所有者权益的归属不再仅仅归属于其,而是归属于其“相关利益主体”,如股东、债权人、员工等。传统的财务管理观念大大降低了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三)现有的财务管理理论与内容已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投资决策需要

传统工业经济时代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依赖厂房、机器、资金等有形资产,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资产结构中,以知识为基础的专利权、商标权、商誉、计算机软件、人才素质、产品创新等无形资产所占比重将会大大提高。而现今财务管理的理论与内容对有形资产的管理论述较详尽完善,对无形资产涉及较少。在现实财务管理活动中,许多企业往往低估无形资产价值,习惯通过扩大厂房、增加设备等方法进行资产营运,而不善于利用无形资产进行资本运营。因此,传统的工业经济时代的财务管理理论与内容已不适应知识经济时资决策的需要。

(四)现有大多数财务机构的设置与财务人员的素质严重妨碍着信息化、知识化理财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一切经济活动都必须以快、准、全的信息为导向,数字化技术、信息高速公路将使企业的交易、决策信息在瞬间完成,“媒体空间”、“网上实体”使经济活动的空间变小,这就决定了在知识经济时代里,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要有很强的专业知识能力、敏锐的处理接受信息能力、创新科学理财方法的能力;企业财务机构的设置应是管理层次及中间管理人员少,强调结构创新,具有灵敏、高效、快速的特征。而我国现有大多数企业是以公有制为主导的,财务机构的设置成金字塔型,中间层次多,缺乏创新和灵活性,效率低下;财务管理人员理财观念滞后,理财知识欠缺,理财方法落后,习惯性地一切听从领导,缺乏掌握科学、技术、能力、管理等知识的主动性,更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现代财务管理中一些较为先进的方法在企业理财中只是流于形式。这一切与知识经济时代对理财人员、理财机构的要求相去甚远,严重妨碍了信息化、知识化理财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尹克凤等,浅议入世背景下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商场现代化,2005.14。

2、徐化芳,财务管理环境变化对现代财务管理的影响,中国科技信息,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