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学校心理活动月总结

时间:2022-01-30 02:29:23

导语:在学校心理活动月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学校心理活动月总结

第1篇

上学期,我们班在11月份的“校心理活动月”进行过一次“我的宿舍我的家”的心理主题班会。我也参加过一次心理委员培训,它相当于一次讲座,从那里我大概了解到心理委员的工作主要有3方面。

1、协助老师了解、收集同学们的心理信息,及时汇报异常情况。所以,每个有我要交一份我们班的心理总结汇报。当然目前为止,我们小语班没有出现异常情况,我相信以后也不会有。但这项工作还是必须的,大家都知道现在的“跳楼”事件不断发生,英语老师也经常跟我们说。心理委员的责任还是挺大的!

2、向同学们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可能很多同学会觉得自己不是心理专业的,不懂得什么心理知识,其实不是这样的,我们每个人都懂得一些基本的、解决一般情绪问题的方法,例如:倾听、安慰这些小小的举动都是很有用的。另外,我们学校跟学院也会定期开展一些心理健康知识的活动和讲座。我做得不够好,就希望大家多点去参加。

3 、我觉得这方面是比较可行的,就是疏导、缓解一些同学的不良情绪,而且在这方面我还是比较注意的。不只是我,其实我们班有很多同学在这方面都做得很好。那以后如果有什么不开心的话,你们就找我吧,或者找其他同学,最主要是不要憋在心里,一定要说出来。

第2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探新

中图分类号:G441

2011年,教育部C布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教思政厅[2011]1号),对高等院校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作出了相应规定:高校应开设必修课或必选课,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普遍接受心理健康课程教育[1]。按照教育部有关要求,各省教育厅也组织制订了相应的标准,对高校心理健康课程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集知识性、技能性、互动性于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主干课程,其教学形式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2]。而高等职业院校与本科高校无论在教育对象上,还是在教学目的上均存在很大差异。笔者所在高校结合文件要求,开拓思路,创新应用多种教学形式,丰富教学手段,逐步探索出一系列适应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新途径。

一、联合兄弟院校师资,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

高职院校大多没有心理学相关专业,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常常会面临师资匮乏的情况。笔者所在学校既无心理学相关专业,也没有聘任相关专业教师。2011年初,接到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相关文件,尝试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时,仅依靠学生处下属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的4位兼课教师,需完成数千学生的授课,工作任务相当艰巨。2014年起,学校开拓思路,联合周边有相关专业的本科兄弟院校,聘请了12位具有心理学专业背景和中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与本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兼课教师组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团队,为在校生开设每学期4课时、共4学期16课时的课堂教学必修课,并于2016年4月成立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挂靠学生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全面负责教学、兼职和外聘教师管理与服务工作。

笔者所在学校学生人数近1万,必修课仍需开设大课堂教学,2-3个自然班合班上课。为增强大课堂教学实效性,兼职和外聘教师结合实际,创新应用了多种教学模式和方法。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活动中,就曾采用PBL教学法、体验式培训模式、案例讨论法等多种方法进行心理健康课程课堂教学,让学生学习知识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获取,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3]。

二、每学期以班级为单位,全面开展心理体验课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提出,课程要采用理论与体验教学相结合、讲授与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4]。这与“互动・反思・分享”型教学模式不谋而合,其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理论、内隐知识理论和情境认知理论,其教学基本程序是:参与一体验一交流一模拟一反省一点评[5]。这也是体验式教学模式的主要过程。

高职院校学生相较于本科学生,实践能力较强,更乐于参与体验性和互动性较强的活动。同时由于高职院校学生具有自信心低、情绪控制能力较差等特点,亟需进行相关主题的心理辅导和培训。笔者所在高校每学期在全院在校班级中开设心理主题体验课,一学期一主题,以班级为单位,全员参与。首先由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邀请相关教师和专家开展全校各班级心理委员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心理学基本知识、心理咨询技能、朋辈心理辅导知识、心理素质拓展活动组织能力、相关主题活动开展方式和注意事项等。心理委员完成培训并取得结业证书后,回班级按照“参与一体验一交流一模拟一反省一点评”的模式,开展心理主题体验课,并将活动策划、总结和相关的视频影像等汇总成课程成果材料,上报咨询中心做课程考核。

心理体验课每学期4学时,和理论课一起构成学期必修课程,共8学时,0.5学分。截至目前,笔者所在学校已连续开展5学期心理体验课,主题包括团队建设、自信心训练、人际交往训练、生命教育、感恩教育等,收效良好,学生反响积极。

三、联合教务部门,每学期开设数门心理公共选修课和慕课

除依托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和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开设主干教育课程外,笔者所在学校还联合教务部门,每学期开设数门延伸教育课程。此类课程多为公共选修课,部分为专业选修课。课堂教学课程如《沟通心理学》、《幸福心理学》、《管理心理学》、《旅游心理学》等,由学校具有相关专业背景和资质的教师向教务处申请批准后开设,在校学生可自由选修,开课教师负责选修学生的授课和考核工作。网络课程(慕课)如《大学生恋爱与性健康》、《心理咨询与治疗》、《社会心理学》、《消费心理分析》等,由教务处统一管理,供全院学生选修,设置慕课导师,管理课程修读和考核。

据调查,笔者所在学校学生对心理学相关选修课程的兴趣常常高于其他类型课程,每学期选课时,此类选修课程常常会出现一课难求的场景。以本学期为例,两类心理相关选修课程覆盖在校生一千余人,为心理健康教育主干课程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家讲座

课堂教学之外,笔者所在高校学生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还依托每年5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日和10月的世界精神卫生日,开展心理活动月系列活动,将课外活动作为课堂的延伸,在全校学生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心理素质。同时每年定期举办十余期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邀请相关领域专家系统讲授心理卫生专业知识,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和好评。

目前,笔者所在高校正在筹划制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素质拓展手册,将课堂教育课程、心理体验课、心理健康主题讲座和活动等,纳入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拓展教育规划,并写入培养方案,要求在校学生须按规定完成一定数量各类型教育活动的学习。

参考文献:

[1]《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教思政厅[2011]1号)

[2]孙福兵.高校心理健康课教学模式研究述评[J].校园心理,2015,13:314-315

[3]张楠.大课堂背景下增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实效性的对策[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34:206-207

第3篇

关键词:人文素质;人文素质教育;三亚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0-0214-03

三亚学院,是三亚市首座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民办院校。它在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发展十分迅速,短短八年多时间,就已经达到近两万人的办学规模。目前,三亚学院在教学硬软件设施和师资力量上都有了很大的突破,社会认知度也在快速提升,已经步入中国一流民办大学的行列。本文以三亚学院为研究对象,旨在理清三亚学院的人文素质教育思路,总结三亚学院在人文素质教育实践中的探索经验,与从事民办本科高等院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同仁们共勉。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和意义

(一)人文素质的内涵

人文素质是在做人的过程中自然体现出的人的德性,表现出的人性之美。人文知识的认知和积累,有助于人文理性的发展和人文素质的养成。但是,人文知识必须内化为人文精神,外表为行为习惯,才能构成稳定的品质结构。有些人,虽然修了许多人文学科课程,获得许多人文知识,但言行不一,品质恶劣,就是由于他们没有能将人文知识化为人文素质[1]。

(二)人文素质教育及其意义

人文素质教育,是指以人类优秀文化成果为内容,以提高教育对象内在气质,培养其健全人格,塑造其美好人性为宗旨的教育,是一种需要外在启迪陶冶和内在省悟修养的复杂而有机的教育活动[2]。它能够为人的活动提供科学认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有助于人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也教育人们树立正确的信念和信仰[3]。高等院校作为国家培养专门人才的重要阵地,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是其面向未来社会的必然选择。

人文素质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信仰,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二、三亚学院人文素质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方方面面通力协作[4]。三亚学院人文教育体系的构建,主要包括人文素质教育理念的树立,人文通识课程体系的构建,校园文化的建设等一系列工作的系统工程。构建科学的人文通识课程体系是本工程的重中之重,因此本文用了更多笔墨介绍。

(一)实施“2+2”模式,加强人文通识教育

三亚学院为更好地贯彻“学生走进校园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走向社会”的办学理念和“311”人才培养规格,从2009级各本科专业开始实行“2+2”人才培养教学模式。

1.“2+2”模式的内涵和定位。“2+2”教学模式是指让学生一、二年级进行公共基础课和学科专业基础课的学习,进行通识教育,三、四年级进行专业课和专业技能课的学习,进行专业教育。同时,学生四年学习期间,进行人文通识教育和健康人格的培育以及综合素质的训练,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实用性的高级专门人才。

2.人文通识课程模块在“2+2”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地位。按“2+2”教学模式合理安排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六个课程模块:公共基础课程+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人文通识课程(公共选修课程)+实践教学。

三亚学院的人文通识课程是三亚学院人才培养和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业教育、能力培养、人格养成和职业发展的重要导向和支撑。三亚学院的执行院长陆丹教授曾亲自指出:人文通识课在我院育人理念中占有极端重要的地位。它的授课目标不单是学生知识面的增长,而是以学生的人格建构为根本,是专业工具的功利要求与人文价值超功利要求的均衡。

(二)三亚学院人文通识课程体系的构成及要求

人文通识课分为两部分:一是限制性公共选修课,共10门,限选6门,各1学分。二是任意性公共选修课,每门课为0.5学分,各专业学生必须修够8学分。人文通识课范围涵盖哲学类、经济学类、法学类、教育学类、文学类、历史学类、理工类、管理学类、艺术学类和技能类等十大类。限制性公共选修课具体课程是西方哲学、经济学概论、中国古代史概要、管理学概论、西方史概要、法学概论、社会学、科技史概要、心理学和文学史概要等十门课程;任意性公共选修课的具体课程如下:(1)法学类:合同法、婚姻家庭法、劳动与就业法、金融法;(2)社会学类:民俗风情与人文地理、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俄罗斯风情、社会调查技术、人学导论;(3)文学类:中国文学史概要、电影与文学、西方名著鉴赏、中西经典导读、中国传统文化通论、台湾文学、中国戏曲文化、美学与艺术鉴赏、唐诗宋词鉴赏、英美影视文化、古代文化入门、大学生健康教育、大众天文学;(4)艺术类:舞蹈鉴赏、音乐鉴赏、东方电影鉴赏、形体与舞蹈、卡通漫画设计、话剧语言艺术、西方钢琴艺术、相声语言艺术、计算机乐谱的制作、中文经典广告赏析时装与流行时尚、中外时尚产品赏析、现代时尚礼仪、化妆造型;(5)外语类:广告英语、实用文秘英语、求职英语、剑桥商务英语、英语歌曲与英语文化、英语习语、新概念英语一至四级;(6)经管类:当代中国经济、西方金融理论、公司设立与改组、资产评估操作技术、经济与管理热点问题、理财知识导论;(7)理工类:flas制作与应用、线性代数选讲、高等数学选讲、计算机绘图CAD、DV拍摄与制作、图论与逻辑推理、机械工程概论、网页设计、Photoshop图像处理、多媒体技术及应用、二级公共基础知识精讲、计算机系统检测维修、恩科网络技术与CCNA考试辅导、楼宇智能化系统读图与设计、Visual Basic程序设计;(8)宗教类:宗教学;(9)体育类:太极拳、健身气功?八段锦、瑜伽、自由泳;(10)技能类:手绘POP海报设计与制作、英语演讲与口才、楼宇智能化技术、面试技巧、形象与礼仪、网络维护与布线、演讲与口才、速录师培训教程、篮球裁判规则、裁判法解析。[5]

(三)三亚学院提高人文通识课程授课质量的措施手段

1.竞标选聘优秀的人文通识课程任课教师。限制性公共选修课由教务处组织在全校范围内竞标选聘,任意性公共选修课在各学院范围内竞标选聘。凡自愿担任公共选修课的教师需提出申请,同时提交教学大纲、教案和选用的教材信息,学院和教务处分别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分别在学院和全校进行竞标。竞标内容为教师进行说课和试讲。说课时间为一刻钟,阐述本门课程的地位、作用、课序、目标、内容体系、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等。

2.采用各种激励手段提高人文通识课程任课教师的竞标动力。人文通识课程的考评办法、等级、流程与其他课程相同,但单列进行,授课质量好的教师该门课可以单独评优。人文通识课程的课酬虽与其他课程相同,但同时给予另外的奖励和补贴。

四、三亚学院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其他措施

1.开展丰富多彩的人文课外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三亚学院每年都开出各类艺术、文化专题讲座,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拓宽学生人文知识面。三亚学院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到少数民族和贫困市县开展支教、慰问孤寡等相关的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心和乐于奉献的精神。依托博鳌亚洲论坛、环岛自行车赛、国际热带兰花博览会等各类大型活动,三亚学院的学生每年主动为其提供礼仪、翻译、后勤保障等志愿服务。另外,三亚学院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各种全国性比赛,如大学生创业大赛,主持人大赛,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各种大赛,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实践和学习平台。

2.着力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多年来,学院以德育为轴心,把孝敬父母、关心他人、关心社会提升到承担社会责任的高度来认识和实践。从培育学生的健康人格入手,通过形式多样的方法,把优秀文化的蕴涵,化作学生自身的精神品格,融入其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中。学院还为每个学生建立了一份绝密的心理健康档案,由心理咨询中心负责建立、普查和更新。另外,每年都有“心理活动月”,通过举办有关文化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阳光心态,着力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

3.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让他们愉快学习,自主成长。三亚学院一直提倡有目的、有兴趣、有计划的主动学习方式,不断搭建和营造各种有利于学生“愉快学习、自主成长”的平台。尊重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同时,让学生在讨论、实践、反省、体会中建构自己的价值观体系,自主成长。

总之,高等院校是培养人的地方,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是一所高等院校在办学实践中应长期思考的问题。三亚学院若能坚持自己的育人理念,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积极探索和实践符合自身特点的育人之路,一定能更好地屹立在激烈竞争的高等教育市场中。

参考文献:

[1]潘懋元.新编的高等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伏永祥,高明,郭万牛,乔旭.独立学院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初探——以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为例[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8,(02).

[3]蔡毅.人文社会科学是引领自然科学前进的有力保障[J].学术月刊,2002,(08).

[4]秦维宪.21世纪:东方文化全面复兴的新纪元—东方学大师季羡林先生访谈录[J].探索与争鸣,2002,(01).

[5]三亚学院.学校官网[DB/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