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农村教师事迹材料

时间:2022-09-13 14:49:46

导语:在农村教师事迹材料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农村教师事迹材料

第1篇

一、致富

提起民安乡柞木村的葡萄,在周边地区可算是小有名气,说起张兴福知道的人未几,一个不着名的村支部书记却带着全村党员和群众走出了柞木村自己特色的致富之路。

柞木村人口7*人,土地面积1600亩,水田660亩,资源条件差,以往种植品种单一效益低,村集体经济薄弱,是一个贫困村。张兴福是93年走马上任当上了村支部书记,面对村贫穷落后状况,怎么办?“农民离不开土地,在土地上下功夫,有干头。”他想。那几天他看着村里的几百亩荒山荒地直发呆,之后又带领村干部到处寻问,多方打听,了解情况,还请了专家进行实地考察,最后把利用本村荒山荒地资源发展葡萄、果树做为全村致富的突破口。

发展果品业说起来轻易,做起来却很难。首先老百姓不认可,觉着果品生产周期长,见效慢,一般都得3年后才能见效益,这年头3年后的事谁敢说。其次,前期生产投进大资金筹集困难,不懂技术,荒山承包的时间和用度不好计算。针对这些老百关心的难点题目,村里召开多次会议,制定和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可是群众的积极性还是不高,甚至有个别人有抵触情绪,新官上任“三把火”,一个小支部书记还想弄点政绩出来,老百姓要是真赔了咋办,谁管。“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干部看支书。”老百姓的心思,张兴福心里明白的很,这一年春张兴福硬拉着几个村干部承包了50亩荒山,50亩荒地,亲身干了起来。

一个人憋足了劲想干成一件事的时候,心中的挂念几乎到了极点。三年一千多个日昼夜夜没有哪一天张兴福不在琢磨着他那葡萄和果园。葡萄园、果园里竟是他的身影,仿佛长到地里一样。全村700多双眼睛在看着他和他的葡萄,执着、辛劳,有多少人能知道老膀敦实身体里的这颗蹲实的心?葡萄果园终于见到了效益,群众看到了希看,增强了信心,纷纷投资建园。这个时候的老膀心中的挂念更高了。葡萄园、果园到处是他的身影,但却不是在自家的园里。很快柞木村的葡萄生产达到了一个*。又经过几年的发展,柞木村果品种类适销对路,共发展生食葡萄141亩,酿酒葡萄220亩,磁犁60亩。葡萄亩产值3000元,磁犁每亩产量达到500公斤。且口感好、耐保存,经济效益非常可观。柞木村春天鸟语花香,秋天硕果累累,每一个果园、葡萄园都倾注了老膀的心血。昔日的荒山荒岭如今变成宝地。正是这些宝地使柞木村经济发展了,村民富裕了,走出自己特色的致富之路。

二、建设

村集体经济状大了,张兴福的威信进步了。而他却把村民对他的这种信任和支持转化到带领全村党员干部加强村基础设施建设上来。从96年开始一直到现在投资16万元,加强了村里水利基础设施徒设;投资3.9万元完成村里的低压网改造;投资2万多元加强通讯、闭路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现在全村都能看上闭路电视,四分之三农户装上程控电话。20*年又投资6万元对村主干路和巷道的边沟进行了硬化、美化、绿化。同时在村主干路安装了路灯,老百姓说:“咱农村晚上也能亮起来了。”20*年又投资40万元,实现柞木村首先户户通水泥路。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使村容村貌发生很大的变化,极大大方便了村民的生产生活。

*年乡里修水泥路,柞木村需要集资13万元,村里承担7.8万元。20*年乡里修水泥路,村里全部承担投资5.2万元。直接减轻了农民的负担。20*年修巷道,村里全部际担修泥路款15万元。明年村里还预备筹集资金,新盖一个高标准村部。

三、贴心

老膀不仅能干,还是一个有情有义的热心人。

村里有个困难户叫刘庆勇,老伴长年生病,卧床不起。老膀就帮助他协调贷款,解决生产资料等困难。到了春节,老膀从他自己兜里拿出100元钱给刘庆勇,这一给就是三年。问到刘庆勇此事,刘的眼睛红了,老半天说不出话来。

村里有个叫迟广军的村民,刑满刚开释不久,回来后想养几头牛致富,缺资金需要贷款。可是全村谁都不敢给他担保。张兴福知道后二话不说出面担保给他贷款1万元。

20*年因工作需要张兴福兼任乡敬老院院长。固然敬老院在柞木村,但他晚上却很少在家里住。有一段时间家里的米、油、葱、面不知怎么地总是少,老膀的爱人说:肯定又是老膀拿往敬老院了。20*年因整体布局的需要,敬老院与砬门水心敬老院合并。老人们临走时看着张兴福掉下了眼泪。这时,老膀自己拿出450元给每一个老人兜里揣上50元钱,然后说:固然那边条件好,但刚到外面不习惯,给你们几个压包钱,想买点啥就买点啥,我以后会经常往看你们的。细心的人发现,老膀的眼睛也有泪花转动。

96年村里老有人纵火,影响村民的生产生活。于是老膀带着人蹲了四天晚上。这段时间,他的姑父往逝了,按说又当书记又是晚辈的他应该到场,可是他却在抓纵火犯。韩春才,这一个被老膀抓到的纵火犯在梅河监狱服刑期间,老膀多次往看看他。“放心吧,家里那边都安排好了,好好改造,你出来我往接你。”这是老膀探监时其中的一段话。20*年6月5日,老膀亲身将刑满开释的韩春才接了回来。回来后帮他找活干,还帮他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今年村里有一个外来户盖屋子。本来外来户与张兴福不熟悉,可上架子那天老膀放下手头上的活,最先到场。那户人家的支属朋友过来赶礼,看到村支书亲身帮助张罗,脸上露出对外来户的羡慕之色。在农村普通老百姓办事情,村官能到场算是一件非常有脸面的事。那天结束后,外来户握着老膀的手许久才松开。

四、根基

在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张兴福还狠抓精神文明建设。首先抓村班子建设,村党支部是村*心骨,而党员干部的形象直接影响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在发展村经济的同时,带好班子、管好党员队伍作为一切工作的条件,对党员干部严格要求,使村班子更加团结干事。在党员治理教育方面,认真坚持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支部定期开展学习活动,创造机会带领党员到先进地区考察学习,开阔视野,解放思想。今年又结合县委实施的“带动工程”,让每个党员都确立了自己发展项目,都学会1—2门手艺,同时建立了帮扶对子7对,又将能人和党员分别列为党员和村干部的培养对向象,加大对全村贫困户的帮扶力度,在个人生活上张兴福严格要求自己,十几年来不打麻将、不吸烟、不饮酒。县里历行对村里账目进行审计,没有发现任何题目。有一次,村里搞基础设施建设现金打不开点,需借资9600元,张兴福垫付一年后,本应给利息,但他却一分钱也没要。和平年代,很少有血与火的考验,而张兴福在95年特大洪水中舍身抢险抗洪,被通化市政府评为抢险三等功。张兴福就是这样以身作则,带出了柞木村的好村风,打下了好根基。

五、进取

要想更好占领市场,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就得把这项产业做大做强,做出自己的特色,所以,张兴福与村干部们不断探索发展新思路,研究增加果树种植的技术含量,扩大规模,并敢于走出往,引进来,多次带领村干部到辽宁省熊岳市九垄地镇学习葡萄冬储技术,又带领村委会成员、全体党员、部份村民代表到长春节参加农博会,后又到*岭实地考察葡萄新品种,现在柞木村将一些市场远景不看好的葡萄品种全部淘汰,从新栽上新品种早熟葡萄“京亚”200亩,同时柞木村还成立了葡萄协会,同一种种植、销售、贮存葡萄,这些举措极大的增强柞木村葡萄果树的竞争力,现在全村农户都参加这项产业发展,同时辐射到四周村屯。

第2篇

申报五一巾帼标兵小学教师事迹材料

滴滴汗水,诚滋桃李满天下,点点心血,教育英才泽神州。她只是一名普通的农村教师,从民办到转正,**年心系教育,是她无悔的选择。

她愿做一名普通的农村教师,用最淳朴的心教育最淳朴的孩子,情荫乡村是她终生的追求。她就是在工作中永不疲倦,乐观顽强,唯有“奉献”不变的**小学教师——**。

**,**年参加工作,成为了一名民办教师。**年赶上党的好政策顺利成为了一名公办教师。在过去的**年里,辗转从教于几所农村小学。可无论身处何处,无论是民办还是公办教师,无论生活经历了怎样的变故,不变的是她扎根农村小学的决心,不变的是她**年如一日爱生如子的母爱情怀以及一切以工作为重、学生为先的信念。

一路艰辛一路泪

**年,年仅**岁的她踏上了教书育人的道路,来到了**村小。说是村小,其实连一间像样的校舍都没有,孩子们上课的地点就在一户农家废弃的院子里。没有黑板,没有讲台,更别提各种教学设备了,连孩子的课桌都摇摇晃晃、破旧不堪。教孩子写字有时都需要写在地上,而且当时村里的孩子辍学现象也很严重。**老师接过二年级的一个班级时,该班本就不多的学生平均分仅有37.2分。艰苦的条件、对教育的不重视并没有让她放弃当老师的念头,她凭着年轻人的热情,从基础做起,一步步带领孩子们前进。

为劝说辍学的小洪刚返校,她五次进行家访,终于打动了家长和孩子;为了照顾留守儿童小西,她数次垫钱给孩子买学习用品;为了打好学生的基础,每个周末她都免费为学生辅导。两年下来,学生四年级期末考试成绩平均分达到了85.6分,在领导眼里他又创造了一个奇迹。还记得那是一个雷电交加的下午,大雨滂沱,她不放心学生们自己走泥泞的路,决定把学生们一个个送回家。当她送回了最后一个学生时,才想起幼小的女儿还一个人在家。顾不得多想,她急急忙忙赶回家:漆黑的屋内,没有一点声响,“孩子,你在哪?妈妈回来了!”她大叫。“妈妈……”炕角传来女儿泣不成声的呼叫——可怜的孩子,抱着枕头,蜷缩在角落里瑟瑟发抖……

**年的民办教师生涯,每天超强度的工作,每月微薄的工资,家里还有70岁高龄的患有高血压的婆婆,老人均常年用药,生活起居都需要人照顾。生活的重担并没有压垮她,毕竟那是她的追求。**年,她顺利转为公办教师,生活待遇的提高更加激励了她投身教育的热情,激励着她为教育奉献终身的决心。她主动买来教学书籍学习,不断给自己充电,充实自己,用她的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光有一桶水也是不够的,得有长流水,才能源源不断的浇灌这些祖国的花朵,让他们茁壮成长”。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为了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为了不愧对学生,**老师自学了大专课程,这对于一名老民办教师来说,是多么大的毅力和自我超越。在她的影响下,两个孩子都很努力,也很懂事,学习上比学赶超,先后都考上了大学,一个现在大学已经毕业,另一个至今还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读研究生。

当**老师把更多的精力奉献给她所挚爱的学生的时候,家庭却出现了变故。**年,丈夫不幸遭遇车祸,腿部截肢,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这对于她无异于晴天霹雳,婆婆高血压严重、丈夫身心受重创、父亲卧床不起……所有的担子都压在了她这个柔弱女人的肩膀,心力交瘁的她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巨大压力。学校领导实在不忍心看她日渐憔悴下去,特意准了她一个月的假期,让她在医院一心一意地照顾丈夫,帮助丈夫早日走出阴霾。然而,半个月不到,还没等丈夫出院她就返校了,只因为班里的学生自发组织去医院看望她,听着孩子们那一句句“老师,我们都想你了,您什么时候回来?”看到学生们对老师崇拜的眼神,再看看两个还正在上学未成年的孩子对妈妈依赖的目光,她擦干眼泪后下定决心,一定要重新振作起来!因为家庭需要她,学校的孩子们需要她,她要成为孩子的依靠,成为学生的支柱。

从此以后,她每天都在家庭和单位来回穿梭,白天上班,下班后洗衣、做饭、照顾老人和丈夫成了她的必修课,绞尽脑汁为老人调理饭菜、洗衣打理,为丈夫做康复训练、平复心情。但面对孩子们求知的欲望和家长们望子成龙的心愿,她别无选择。教学是她的责任,照顾亲人是她的义务,手心手背都是肉,她都不能放下,唯一能对不起的就是自己。

一路汗水一路情

生活中的种种无奈,带给她的,或许并没有太多的“痛楚”。毕竟她的生活因为工作而太过紧凑,因为学生太过充实,没有多少闲暇去体验那份无奈。**年来,她始终坚守在教学第一线,除了一年担任的是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外,其他时间都担任的是主课,而且大都是低年级的语文。在教学中她从未因家庭而耽误教学,影响工作,反而家庭的不幸更增强了她扎实工作的信心。凭着对工作的热爱、责任感和对学生的爱心,她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料理家务,然后再按时上学。**年来,她所教的学科在每次统考中及格率都是**%,优秀率都在**%以上,远远高出省标准,她不光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还受到了老师、家长和社会的好评。每年分班,很多家长都托关系要把孩子调到**老师的班级。

记得她还在村小任教时,每接手一个新的班级体,她都要在第一天的班会上向学生承诺,每天6:30之前一定到校。因为学校学生少,年龄小,她每天都是第一个到校打扫清洁区,等师生们到齐了,她早已经用整洁的环境高兴地等在校门口,冬天下雪的时候她去的更早。在学校没有暖气那段时间,冬天取暖靠的是炉灶,因此,每天打扫卫生、生炉子成了**老师的工作常规。她说:孩子只有在温暖的教室里学习才会感到温馨,才会有家的感觉;每个孩子都是家长的宝贝,只有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看待,孩子才会喜欢你,才愿意跟你学。

蓦然回首**年,为了学生的学习,有多少个夜晚挑灯夜战,有多少个黎明冥思苦想,也已记不清给多少个学生无偿补过课。起初,家长感到过意不去,给她送红包,但一个个都被她谢绝了。于是他们便用农民特有的方式回报着她对孩子们的付出:冬天冷了,有人用塑料布把窗户封好;哪家下来了新鲜的蔬菜,总会让她第一个尝鲜……而所有的这些,她都欣然接受,她尽情地享受着她所从事的职业给她的真诚的馈赠……

一路鲜花一路歌

白云奉献给蓝天,蔚蓝奉献给海洋,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学生?是一丝不苟的做事态度,是积极乐观的生活观念,是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

作为老师,她明白,她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将影响着学生。所以她时刻注意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大雨滂沱的早上,她总是早早到校,站在教室门前,迎接她的学生。她要用自己的言行告诉他们:不要因为天气而迟到,甚至旷课当了逃兵,老师在早早地等你。若是冬天下雪,她也要早早地来校,她会用手中的扫把,扫出一条通向教室的小道,引领他们走向家的怀抱。而在她的言传身教中,学生懂事、明理,许多个别生也都得以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