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26 05:38:41
导语:在教育类得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梁启超;家庭教育;基础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家庭教育的传统,重视家庭对孩子成长发展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说,家庭教育甚至会对孩子的前途产生重要的影响。梁启超的家庭教育思想的形成,有其重要的思想渊源和背景,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是家庭教育思想产生的家学基础,另一个是家庭教育思想形成的文化基础。
一、家庭教育思想形成的家学基础
家学是一种坚持,是整个家族的文化传承,是几代人的积淀和努力。从某种程度来说,家学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学问,更是一个家族的象征。正是因为家学是几代人努力的结果,更是站在前人知识与经历的基础上形成的学问,所以家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的家庭教育思想的产生与家学这种精神文化传统是分不开的。梁启超的家乡民风古朴,是一个有着浓厚的书生文化气息的地方。在这里,文化宗师和忠、孝、节、义、仁等伦理规范影响着这里的民间风习、价值观念和社会心理。[2](p11)在梁启超的家庭中,家中长辈以上的人对他的影响是很大的。祖父是秀才,父亲是私塾的老师,母亲出生于书香门第之家,这种家庭环境对梁启超的成长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是实实在在的存在,以一股无形的力量塑造着他人的个性、性格、思想等等。1.梁启超早期的家庭教育。梁启超生活在一个有着浓郁的书香气息的家庭中,他的父辈很重视其早期的家庭教育,从小就对他进行了很好的启蒙开智教育。他很小就在祖父和母亲的指导下识字读书了,长大后便开始精读各种经典。这些启蒙开智教育使他认识到家庭教育在孩子早年的识字和学业中的重要作用。这一点对我们很有启示,如今的家长应该注重孩子早期的家庭教育,因为这种教育在无形之中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2.父辈身上的诚实守信与人格魅力。梁启超的祖父、父亲以及母亲都是影响乡里的有名人物,他们身上都有着诚实守信的好品质和特殊的人格魅力。他的祖父是个秀才,是一个典型的乡村绅士,热心公益事业,深得村民爱戴;梁启超的母亲出身书香门第,知书识礼,以孝贤闻名乡里。[1](p15-16)长辈们在教导梁启超识字之余,更为看重德行的培养,要求他保持勤俭的家风,引导他做正派的人,要从小立志做一个不平凡的人。这种教育模式为他将来的人格、思想奠定了基础。这种诚实守信的品质和人格魅力是其家庭教育思想中品格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最终,梁启超确实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物。3.淑身济物与忧患意识。梁启超的祖父和父母还特别注意向年幼的梁启超灌输三纲五常思想。常常提及亡宋、亡明的国难痛史,对他进行一些户外教育,如参观庙宇。祖父的教导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悄然埋下了忠君爱国的种子。梁启超的父亲认为淑身和济物很重要,淑身简单说来就是加强自身的修养;“济物”指能“随所遇以为施”。[3](p20)梁启超一生勤勤恳恳,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随遇而安。祖父和父亲对梁启超的影响很大,从他们身上,梁启超学到了淑身济物的道理,培育了忧患意识。
二、文化根基
这里的文化基础既包括良好的国学功底,也有先进的西方思想,因而他的家教思想既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又具有西方的现代意识,两种文化共同造就了梁启超的家庭思想。1.学术功底。梁启超号称饮冰室主人,一生作品上千篇。其对儒家哲学的分析,印证了个人改造为基础的社会改造的可行性。其对尽性主人的分析,对国民个性的解放起到了重要作用,其对自治力的分析,增强了国民的参政议政意识。梁启超一生多数时间致力于教育事业,强调国人要有自治力,要积极的参政议政,要团结,要有个性。他强调个人并不单纯的是个人,又是社会人,更是一国之国民。2.对西方文化的吸收。梁启超在日本生活多年,深受当时日本潮流思想的影响,又去过澳、美、欧等洲,因此对西方思想与政治的流变过程有相当多的了解,他期望借助西学实现中华民族的救亡图存。因此,梁家的文化取向贯穿了中西并重思想,取长补短,既不是固守中国传统文化,也不是激进的追求西方文化。[1](p21-23)将梁启超的家庭教育思想的文化基础简单的看作是中国传统文化,是没有意义的,将其简单的看作是西学文化,也是没有意义的。为实现自己伟大的爱国理想,梁启超在其短暂的人生旅途中,几番出入朝局,又几度无奈地退回书斋,在精神上饱受摧残,他本人也在晚年反思了自己的教训,并以此作为子女的人生参照。他用自己特有的家庭教育思想和方式,成功培育出了九个优秀的子女。他的子女不仅是其思想的忠诚继承者,亦是发扬壮大者。透过梁启超子女的发展以及取得的成绩,我们可以看到梁启超提倡的家庭教育思想的作用,当然这并不是抹杀其子女自身的努力。通过对启超家庭教育思想形成的家学基础、文化基础分析,通过对梁启超早期所受的教育和家中长辈的熏陶分析,通过对梁启超学术功底和精通西学的分析,有利于我们对其教育思想的进一步认识,从而更好的培养作为国家未来的年青一代,从而积极投身于国家建设。
参考文献:
[1]方力平.梁启超家庭教育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8.
[2]张红霞.梁启超家庭教育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11.
[3]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专集[M].中华书局,1989,20.
类单亲家庭对孩子的负面影响
类单亲家庭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就像单亲家庭一样,主要是在心理方面,只不过某些方面程度较轻而隐蔽。
(一)性别角色社会化障碍。家庭教育是孩子性别角色社会化的主要途径,如果在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孩子没有得到合适的性别教育,就会出现假小伙、娘娘腔等性别错位现象。首先,缺少父母任何一方的经常性影响,孩子的自我角色认同就会出现巨大的障碍。这在城市男孩比较多见。农村社会生活环境比较开放、邻里交往没有障碍,因此农村类单亲家庭男孩不难从频繁交往的伙伴或者其他男性长者哪里找到可以模仿的榜样。城市社区非常封闭,孩子大部分时间都孤单地呆在家里,如果长期和母亲呆在一起,女性化倾向可能会越来越明显,即便不出现大的心理障碍,但是男性应有的阳刚气概却难以养成。
(二)对类单亲过份依恋。某些职业的性质,注定使其家人包括孩子,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要接受离多聚少的生活,比如驻外记者、营销人员、驻外地办事处人员、演员……尽管血浓于水,但是亲子之间的情感依然需要培养。如果缺少足够的交流频次和相处时间,亲子之间难以形成应有的亲密感,孩子对缺失一方的陌生感、排斥感会越来越严重,如果依赖方教育不得当孩子的问题可能就会积习难改了。
(三)没有安全感。教育孩子的责任完全由母亲来担当的家庭,母亲如果有自己的工作必然会因不堪重负,在教养方式上出现情绪化,即对待孩子的耐心会伴随自身心情发生变化,会经常性因为自身情绪恶劣粗暴对待孩子或者置之不理。孩子从小不得不察言观色、小心翼翼,久而久之会变得封闭、烦躁、易冲动,极缺乏安全感。
(四)婚恋观扭曲。类单亲家庭会削弱孩子的幸福感,孩子长期享受不到完整家庭应有的温暖,会形成家庭、婚姻的刻板印象,将来的家庭观念可能会很淡薄,甚至极端情况下会出现排斥婚恋,或者排斥异性的现象(母亲抚育的女儿或者父亲抚育的儿子在父母亲感情有隙时最易出现)。
(五)学习成绩不理想。除了全职妈妈以外,大多数类单亲都难以对孩子付出足够的时间,家事公事都会一定程度上牵扯其精力,难以更多辅导孩子的学习。在农村家庭,还表现在部分母亲因学历低下无力辅导孩子。农村受重男轻女思想影响,男孩受教育较多,母亲整体受教育程度较父亲低一些。当然,在义务教育逐步普及情况下,七十年代后期以后出生的母亲文盲的情况不多见了,基本能辅导孩子小学低年级的作业。但是由于监护不力,农村部分类单亲家庭的孩子难以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或者辍学外出打工或者在家帮忙。
(六)心态脆弱。在单亲家庭里,在失衡的“爱的天平”上,学生往往背负着超重的父爱或母爱,破坏了学生成长教育生态环境。类单亲家庭也存在这种情况,在家一方出于责任意识会对孩子关怀备至甚至溺爱,不放心孩子的一举一动,或者走另一个极端,因为自己较忙用放纵孩子行为、用满足一切吃喝玩乐的方式“弥补”孩子。两种极端倾向都会导致孩子任性、自我中心,受不了老师批评,经不住挫折。简而言之,一切在单亲家庭出现的问题在类单亲家庭同样会出现。但是,非常可怕的是,由于完整家庭结构的存在,导致这种家庭的教育问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这从较少的相关学术研究也可见一斑。普通类单亲家庭这种主动应对意识更差。所以,类单亲家庭的教育问题可能因为其隐性发展导致更严重的后果,我们很有必要采取相关举措遏制问题的恶化。
类单亲家庭的教育教育对策
(一)举办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许多家长望子成龙,但是并不知道让孩子如何成“龙”或者“龙”是什么,因而在家里可能会误导孩子,常见的如单纯智育化、盲目报特长班、满足孩子的一切愿望等。家长学校不失一种很好的模式。其形式可以多元化。从主办者来讲,可以是由社区主办或者学校主办。限于家长工作原因,家长学校可以有假日讲座、现场培训、板报宣传、发放资料、网上课堂等不同形式,即便类单亲家庭没有很强教育意识的家长在浓厚的家教氛围中也会自然受到感染,自我提高意识会逐渐加强。这反过来对于学校教学管理工作顺利开展会有较大推动作用,对于整个社区的发展也是很有意义的。所以,家长教育工作应该纳入社区工作和学校工作的计划当中,全年系统展开。这其中应该有一部分针对类单亲家庭的内容在内,尤其学校管理当中,应该特别关注这一部分特殊家庭的孩子,经常性地与家长沟通,共同营建有利于孩子成长的环境。
(二)社会各界尤其是新闻媒体倡导爱家的责任观念。消除感情破裂或者淡漠型类单亲家庭,以防这些家庭演变为单亲家庭,给孩子造成更多的伤害。夫妻离婚给孩子造成的伤害众所周知,主流媒体应该从多个侧面反映这些问题,让更多的为人父母者不要单纯放纵自己的性情,以较强的责任意识面对自己的家人,让最初的美丽爱情继续演绎,让家庭的温情时刻包围着孩子。河北卫视“快乐家家家”栏目从宣扬亲情出发,精心选择宣传语、各个时段节目内容便是一个很好的范例。时下也出现个别的单位也开始把家庭关系、夫妻关系状况作为人员升迁、任用标准。这些都是很好的开端。
(三)家庭自身的努力是直接而有效的。许多人在外打拼是非常无奈的。首先,在家一方应该对孩子做好“解释”工作,讲讲在外工作的父亲或者母亲多么不容易,让孩子明白父母都爱他,父亲或者母亲不能经常陪他是因为工作忙,是为了大家过的更好,或者从大一点讲各种工作对社会的推动作用,让孩子对空缺一方产生敬意、自豪感。另外,在外一方可以抽空给孩子发个短信,家人共同看信,想象对方对家人的挂念等。
(四)经常带孩子去亲戚家走动或者邀请祖父母等来家里住,营造亲情氛围。经常性地家人相聚,孩子就不会因为家里冷清倍感失落,有了更多人的关心、监督,孩子的自我约束意识也会越来越强,一些不良的习惯也就自然减少了。在与多人交流的过程中,开朗的性情自然而然也就生成了。
【关键词】
医药类大学生;道德责任教育;意义;内涵;途径
作者单位:210046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道德责任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所提出的道德责任要求和受教育者道德水平发展的心理规律,使其掌握一定的道德责任规范,并通过其内心体验,逐步形成一定的道德责任感,养成道德责任行为习惯的活动[1]。当前,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当代大学生普遍出现了责任意识淡化、人生价值错位、道德缺失和行为失范等道德责任方面的问题[2],医药类大学生也不同程度地出现这些情况。而医药类大学生将来大部分要从事医疗卫生工作,医疗卫生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医务人员必须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医学领域的风险性,更需要敬业奉献的精神和高度负责的责任感,因此探讨医药类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教育问题尤为重要。
1 加强医药类大学生道德责任教育的重要意义
1.1 加强医药类大学生道德责任教育是培养合格医疗人才的基本要求
医疗卫生工作是一种救死扶伤的高尚职业,社会上有众多职业,而这个职业更要求做人诚实、正直、忠厚、谨慎、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对患者富有同情心,“对工作认真负责,对技术精益求精,对生命极其尊重”应该永远是医疗卫生从业人员的职业信条,而其最基本的核心应是道德责任意识的培养。只有具备道德责任,才能时刻为患者着想,千方百计为患者解除病痛;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尊重患者的人格与权利,对待患者不分民族、性别、职业、地位、财产状况,都应一视同仁;文明礼貌服务,举止端庄,语言文明,态度和蔼,同情、关心和体贴患者;廉洁奉公,自觉遵纪守法,不接受患者红包、宴请,不向患者或家属借钱、借物;不泄露患者隐私与秘密;正确处理同行同事间的关系,相互学习,团结协作;严谨求实,奋发进取,钻研医术,精益求精,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等等。因此,加强医药类大学生道德责任教育,是培养合格医疗人才的基本要求。
1.2 加强医药类大学生道德责任教育是弘扬传统医德的基本要求
自古以来历代医家都强调医德的重要性,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药方》一书中提出“大医精诚”[3]、清代医家喻昌在《医门法律》中更是把医德具体贯穿、融化于医疗实践之中,摆脱医德游离于医疗实践之上的空洞说教[4]。医德要求医生有仁者之心,仁者爱人,故医家必须真诚仁爱为患者服务。医者以仁心施仁术,必会得到患者的敬爱和信赖,建立深厚的友谊,有些友情甚至终生不渝而传为佳话,也必然增加治疗效果。在当前商品经济浪潮中,医患之间缺乏感情沟通,一旦治疗效果不如患者理想,常因误解而引发医疗纠纷,这是医患双方都不愿发生的。有优良医德的医师,能正确处理医患关系,避免尴尬的处境。医药类大学生要具有尊师重道的品德,要尊敬导师,得到他们的爱护和教导,善于向同学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要善于集思广益,同时也要尊重真理和客观法则,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立志做一个医德高尚受人敬重的医师。
1.3 加强医药类大学生道德责任教育是推动医疗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
当前,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受经济利益驱使和不良风气的侵蚀,部分人出现、乱收费、收回扣、红包等不正之风,虽然只发生在少数人身上,但严重影响了卫生行业的形象;部分医务人员只注重眼前和局部利益,缺乏严谨、踏实的作风,如问诊不详细,检查不耐心、诊断不准确、治疗不规范、护理不到位,责任心不强,以致引发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近年来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患冲突愈演愈烈,医患关系紧张,尽管医疗纠纷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患者对效果期望过高,而现代医学水平达不到,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对医患关系有负面影响,以及医患沟通不畅等原因[5],但同时这也与部分医务人员的素质不高有关系。另一方面,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高,患者不仅希望缓解病情,还希望得到心理、人文的关怀等,需要更加耐心、热情、周到的优质服务,因此对于医务人员的道德责任要求更高,医药类大学生更要具备基本的道德责任素质。
2 医药类大学生道德责任教育的内涵
医药类大学生道德责任观的内涵包括自我责任观、他人责任观和职业责任观。
2.1 对自己负责
古人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谓“修身”,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即培养对自我负责的一种态度。医药类大学生的自我责任观是培养对他人、职业、和社会负责的内在基础和前提条件[6]。医药类大学生首先是作为个体而存在的,一个人首先应对自己负责,人只有具备自我责任意识,才能启动内在动力,发挥创造性,才能进一步上升为社会责任感。自我责任的基本内涵是:“自尊、自爱、自觉、自律、自主、自强。”要有对自己负责的勇气和独立承担责任的能力,必须认识到,一个人既然来到这个世界,就应当对自己负责,学会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接纳自己、保护自己、发展自己。在合理的范围内,让自己好好地生存下去,并获得发展。我们要培养医药类大学生树立做人的责任感,建立正确的道德观,重视个人自身修养,重视锻炼身体与学习本领,提高他们对自己负责的责任意识,即使当自己碰到任何困难的时候,也应当不断地激励自己,勇往直前坚持到底,从而成为一名积极向上、业务扎实、尊重生命、品行端正的合格的医疗工作者。
2.2 对他人负责
医药类大学生的他人责任观应包括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平等待人、乐于助人、宽容度人、信任他人。人生在世,不仅要对自己负责,更要对他人负责。孔子云:“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在以人为本的社会中,应该尊重每一个人,个人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对他人的存在和发展充满同样的道德责任心,才能找到发展自己的机会。人与人之间的这种相互依赖性,决定了人与人之间必须相互承担责任,每个人的生存都依赖于他人对其负责,是他人对其负责的结果。因此,人生价值内容的本身,就包含着对他人承担一定责任。只有具备这样的他人责任观,才能对患者富有深厚的怜悯心和同情心,不能对患者的不幸和痛苦漠然置之,才会尽己所能地为解决他人病痛而不懈努力,提高业务能力,才能真正对患者进行心理上的、人文上的关怀。
2.3 恪守职业道德
应尽早培养医药类大学生的职业责任观。职业既是生存的必须,又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更是社会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医药类大学生将来从事的职业大多是医疗卫生行业,医疗卫生行业对于职业道德的要求尤为突出。自古以来,我国医家一直强调“医德”的重要性,在现代医疗行业中,更需要注重职业道德的培养。医疗行业的职业道德应做到救死扶伤,时刻为患者着想,千方百计为患者解除病痛;尊重患者的人格与权利,对待患者不分民族、性别、职业、地位、财产状况,都应一视同仁;文明礼貌服务,举止端庄,语言文明,态度和蔼,同情、关心和体贴患者;廉洁奉公,自觉遵纪守法,不以医谋私;为患者保守秘密,实行保护性医疗,不泄露患者隐私与秘密;互学互尊,团结协作,正确处理同行同事间的关系;严谨求实,奋发进取,钻研医术,精益求精,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等等。医药类大学生在校期间,应提前给予职业道德的培养和训练,使他们真正认识到未来所从事职业的崇高与伟大。
3 加强医药类大学生道德责任教育的途径
在医学类院校中,应探讨医药类大学生道德责任教育的合理实现路径。
3.1 教育内容 科学设置
医学类院校中,合理开设弘扬优秀传统道德以及现代职业道德的教育课程,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是古代先哲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文明财富,也是中国文化对世界文明最突出的贡献之一,时至今日,它仍然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价值。克己奉公、精忠爱国的爱国主义传统,博施仁爱、推己及人的仁爱传统教育,言行一致、重诺守信的诚信传统教育以及修己慎独、知行合一的修身传统教育等等[7]都对医药类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要加强古代医德的教育,治病救人、勤奋敬业、德才兼备、博施济众的古代医德观念,对于现代医德的培养仍有很深的教育意义。
3.2 校园文化 养成教育
校园文化活动是学生素质发展的基本途径,活动体验是诱发责任情感的有效手段。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加强道德责任的体验和养成,能够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在活动方式上,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和责任,活动前,确定活动目标,明确分工职责,要求学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事后总结活动的经验和教训,并有意识地引导和激发学生对于集体和他人的责任感,这是培养责任感不可或缺的条件;在活动内容的选择上,可以针对医药类大学生道德责任的基本要求,开展不同主题的活动,如关心自我成长、生态环保、敬老助残、关注弱势群体以及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关心他人、服务社会的道德责任感。
3.3 道德榜样 积极示范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首先应发挥教育者自身的积极示范作用。医学类院校的教师,自己首先要具备高尚的道德和责任意识,才能对学生加以积极的影响和引导;其次要发挥道德楷模的引领作用。选择在岗位中兢兢业业、默默奉献、医德高尚的医疗卫生工作者作为教育素材,激发医药类大学生对他们的尊重和敬仰,将抽象的道德规范人格化、具体化,以鲜活、具体、真实的形象影响学生的心灵,使教育更富有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
3.4 教育手段 灵活开放
当前,互联网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方式,也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价值观念与道德意识。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开放、平等、互动的特性进行道德责任教育。通过专题网站、校园BBS、个人博客等多种渠道,使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超越时空限制平等对话、自由沟通,切实贯彻教育平等性原则,摆脱说教式教育模式,使受教育者在轻松、自由、平等的对话中,领会道德责任的真谛,教育的效果会更加突出。
参 考 文 献
[1] 李尽晖.当代大学生道德责任教育研究.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7:131.
[2] 陈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14(4):4647.
[3] 李文鹏.医学伦理学.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3,7:21.
[4] 李文鹏.医学伦理学.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3,7:21.
[5] 刘卫平.加强医患沟通是重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必由之路.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01,12(27):259.
[关键词] 中文课程;人文教育;重要作用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6639(2013)01-0076-05
在理工科为主的院校对学生进行相关的中文学科内容的教育,已在许多大学里形成课程体系和规模,中文课程的设置和开设在大学人文教育中起着必不可少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大学管理者认识到了中文课程的价值和意义。但是,目前一些理工类大学里的中文课程教育存在着质和量参差不齐、认识不到位、投入少等问题,有的学校开设了中文课程,但只是单纯开设几门课,管理者们在思想上并没有真正重视中文课程的作用,学生选修几门孤零零的课后,没有后续课程、提高课程,没有系统地将中文纳入学生素质培养体系中。这就导致大学生们在文理分科、专业划分的影响下,很少接触阅读欣赏、写作等中文相关课程,没有系统中文课程的设置、缺乏专业教师的引领,学生接触社会科学类知识少,不会写或犯怵写文章,专业论文也写不好,造成很多问题。久不接触中文学习及应用,势必会出现读写能力的退化、对阅读与写作不感兴趣,会造成语言表达的障碍。就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来说,如果很少受到来自蕴含丰富情感与思想、对社会人生认识深刻的文学作品的熏陶,学生容易沉浸在自我封闭的圈子里,对社会、他人的冷暖很少关心、理解,会造成人情冷漠,自私利己,情商的缺乏会导致理解能力、交流能力、同情能力欠缺。
学生客观的不足和主观的需求,提醒教育者要正确认识中文课程开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切实把教育目的落到实处,科学地对待中文课程教学在人文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发挥中文课程的作用。
如何使中文教育不流于形式,使中文教育内化为素质教育成果,使中文教育承担其应有的责任,是我们应该探讨的。
一、中文课程教育概述
当今大学越来越重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提倡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培养具备全面素质能力的高质量人才。具有扎实理论功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深厚的人文情怀、社会责任意识的建设者,是大学培养人才的理想目标。人文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生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即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将人文科学通过知识的传授和环境的熏陶实现对受教育者启迪心灵、塑造人格、提升境界的教育目的,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相对稳定的一种内在的品格。人文教育往往通过文学、艺术、历史、政治、经济、社会等知识的教育,引导学生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人性中的真善美、假恶丑,辨明是非对错,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大学对社会一般价值的引导作用主要是通过高校师生所展现出来的人文素质对社会的影响来体现。对人文学科的重视不仅仅是高校内部学科发展中的平衡问题,而且是关系到全社会公民素质如何提高的问题。
大学里对学生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发挥中文类课程(大学语文、传统文化、古典诗词艺术欣赏、现代文学欣赏、外国文学欣赏、应用写作等)的独特优势,对培养全面、优质人才是必须的。中文课程包括了古今中外的文学、文化等知识。 “它的课程性质可以直接间接影响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所必需的情感、意志和思维,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引导、激励学生勤奋学习,正直为人。……其教学内容立足于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启迪智慧、活跃思维、优化知识结构、培养高尚美好的道德情操、塑造健康美丽的人格和个性”[1]。
鉴于一些学生中存在着使用母语能力退化、素质能力片面、文化荒芜精神空虚的现象,开设中文课程可以从中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获得安身立命的真谛,人文精神之用,可以丰富、美化、淬炼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培养人的道德情操、人生智慧和审美趣味,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和民族的凝聚力。
二、中文课程教育的重要作用
马克思评价狄更斯、沙克莱等作家时曾说:“现代英国的一批杰出的小说家,他们在自己卓越的描写生动的书籍中向世界揭示的政治和社会真理,比一切职业政客、政论家和道德家加在一起所揭示的还要多。”[2]恩格斯认为,人们从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中学到的东西,“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3]。不论学习哪个专业的青年学生,都应当读些文史书籍,这对提高思想境界和专业程度大有帮助。
(一)中文课程教育自身不可代替的内涵、特性对学生产生强大作用和影响
首先,中文课程教学方式方法和内容有助于学生掌握分类、概括、归纳总结的思维方法,联想和想象等思维过程帮助学生扩大生活体验,换位思考,丰富学生的感受,培养各种能力。中文课程内容包罗万象,蕴含人间百态,它不是支离破碎、简单罗列,而是经过作者有意识的选择、提炼、加工的艺术品,包含着作者对人生的认识、思考、价值取向和判定,这期间蕴含的分析、归纳、总结等逻辑过程,学生在解读、还原文学作品中得到了思维训练,学生学习作者看待世界的角度、方法、思想、艺术匠心,提高了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经典阅读”是阅读人类文明史上各个阶段的文学成就代表作品,文学是社会、时代、历史的反映,通过文学作品了解社会、了解时代、了解历史、了解社会、文明发展是一个有机体。“各种文体的阅读”训练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理解能力。“精读分析”,在教师带领下对文本展开分析,反复涵咏,举一反三,概括总结,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通过感悟和体验、相互共鸣来获得真善美的认知,通过篇章教学将理想与现实、历史和现代、理论和实践的碰撞展现给学生,弘扬文学作品中的人文精神,让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和体验到审美感受。“精读与泛读结合”,创造条件扩大学生主动学习的可能,开阔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对作品的“人文演绎”,是将理论与实训相结合,学生自己创编剧本、粉墨登场表演、组成团队分派角色,一系列的过程从搜集材料理解文本的创新能力、组织能力、集体团队意识、表演能力各方面都是对学生的有效训练。专业论文的写作更是离不开中文课程的基础写作训练,中文课程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系统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以上列举中文授课的方式方法及内容只是一部分,但对各种能力、素质的培养却大有裨益。
其次,文学反映生活的独特性。文学是对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原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李广田认为:“今天的文学已不再只是一草一木或一人一事的描绘点染,而是极度发挥了艺术创造的想象,创造形象,铸造典型,用了这些活生生的形象或典型谱成人类活动的大谐曲,当我们读到了,或看到了,就如同生活在其中一般,不但如闻如见,而且像亲身经历一样,所以既可以启发我们的想象,又可以发扬我们的情志。这种教育力量是强韧的,因为它是一种‘不言之教’,它不是用教条或格言来教训,而是一种潜移默化,不是一种耳提面命之教,而是一种深入于灵魂或意识之中的感发。”[4]原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徐葆耕谈到文学对自己的影响:“我在文学中找到了我自己,在自己的阅读对象中获得了自我肯定,也认识了人的复杂和深邃。从文学里获得的这种认识,是在其他的学科中不可能获得的。文学不仅是一个审美的、消遣的对象,从根本上说,也是我们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的方式。……素质教育就是引导学生学习怎样做人,那么,在怎样做人的前头还有一个什么是人的问题。只有懂得了什么是人,懂得人性中的善与恶、美与丑、高尚与猥琐、快乐与感伤、希望与绝望,才能尊重人、理解人、提升人,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内在心灵的和谐。”[5]
再次,文学的功能多种多样,对人全方面施以塑造和影响。文学具有表现功能。文学就是人学,文学是研究人的学问。文学作品中塑造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王侯将相、平民百姓……各个阶层各个种族、各个国家、各个时代无所不包,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文学表现情感与伦理的纠缠、欲望与道德的冲突、理想与现实的对立,关注着人性的无限丰富性与现实性。文学内容涵盖人的心理、人性善恶美丑、伦理道德、社会规范、风俗民情、个人与群体、人与环境自然等种种情形。过去、现在、未来,现实的、想象的创作手法将真实与虚幻、宇宙万物都容纳其中。
文学具有教育功能。中文课程带领学生畅游思想的渊薮,领略精神的盛宴,瞻仰人格的闪光。文学是教育人的,它不枯燥,形象生动,文辞优美,移情动人,寓思想观念、道德品质教育于文化历史知识的传授之中。文化历史知识的学习,对于陶冶一个人的身心,造就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会产生“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中文课程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文史知识,提高了他们的文化水平,增强了他们的思考能力,而且使学生得到意志、胸怀、境界、眼光等品性的教育。文学主要是指对人精神的教育、人格教育。它塑造着人的心灵,在表现人生、社会、自然中对人进行教育,学生浸其中,深受感染,逐步形成高尚健全的人格、气质、品行、节操。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留给读者的印象远胜过说教和灌输,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恒德说:“热爱祖国的感情不是一朝一夕产生的,是潜移默化的。对我印象最深的是少年时候受的教育:中国的历史地理,几千年绵延不绝的文化传统,多少仁人志士英雄豪杰,多么值得自豪。”[6]
中文课程有助于审美意识的培养。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7]其中的“兴”和“怨”都有审美体验的成分在内。在西方,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可以引起人们的怜悯与恐惧之情,从而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这正是文学的审美功能。文学作品创作的意境包含了各种美的形式和表现。学生在阅读赏析中了解各种审美方法,涵咏其间,培养了美感,懂得欣赏美、创造美。
文学的创新功能。文学的创新体现在很多方面:思想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等等。文学内容和样式都是既有继承也有创新,文学关注着千变万化的现实社会,总是在尝试探索表现时代特色、新思想、新变化、新风貌,新的表现方式、技巧。文学紧跟时代变化而发展,文学是常新的。学生可以在文学的天地里遨游、自由创造,表现对社会诸方面的认知、解释、参与,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文学记载着人类发展的历程,记录文明发展的轨迹,传承文化、文明,是精神文明的结晶、智慧的载体、文化的宝库,散发着永恒的魅力。除了自己的专业知识之外,学生应掌握广泛的其他社会科学知识,了解社会发展规律,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结合起来,在科学研究中发扬实事求是、学术独立自由、求真务实、踏实奋进、勇于创新、不怕困难的精神,让科学研究为人类造福。
(二)中文课程对其他课程的引领、指导作用
中文课程和其他学科门类课程一道共同构建了人文教育体系。中文课程与其他人文课程有很多交叉重合的方面。比如在欣赏作品时,文学和艺术一样,都要大胆想象、展开联想;联系时代背景、生平事迹、风格流派对作品解读;在意境上品味、涵咏、生发;把握主旨,注重虚实相生、抽象和具体结合、体味象外之象。文学的手法可以为其他课程所借鉴,指导对其他课程的学习。中文涉及到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哲学、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它既包罗万象,又与其他课程触类旁通。例如,文学为艺术提供丰富的知识府库,是艺术创作的源泉之一。中文课程的学习方法能更好地指导解读音乐、绘画、雕塑、建筑欣赏等艺术课程,建筑、雕塑就是凝固的诗。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很好的诗画结合的例子;对音乐的欣赏、把握,如《听颖师弹琴》《李凭箜篌引》《琵琶行》等文学作品很好地诠释了音乐的魅力;古筝《十面埋伏》、《高山流水》、《梅花三弄》也都是来源于文学作品,用音乐的形式诠释对文学作品的理解,音乐是有声的文学,文学是无声的绘画、音乐、雕塑。
三、中文课程是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文课程不仅在治学方法上有助于其他课程的学习,而且它的教学内容和目的与人文教育的培养目的是一致的,中文课程对学生的影响和塑造就是人文教育的目标和方向,体现了人文教育的精神和实质。中文课程是人文教育理念的具体实施、落实。
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论述学问之最后目的,最大精神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若论其目,则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属明明德;而齐家,治国,平天下,属新民。”[8]现在的大学,主要把大学教育的性质定位在知识教育上,即格物致知,然而却忘记了大学教育的最重要作用:正心、修身,实现教育目的的最好途径就是弘扬人文精神。现在大学教育的主要问题是把人文精神教育仅仅理解成政治教育,在人文学科中没有充分重视其中的爱与善的教育、美的教育等价值内涵。没有注意丰富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对人生有更丰富的体验,给他们对自由的渴望,对道德生活的向往……
文学是导引精神的灯火,文学作品是我们的精神食粮,文学有助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精神高尚的人。文学传承着文化,蕴含着民族精神,学生学习文学作品就是在汲取文化养料,陶冶情操、塑造心灵,把自己塑造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文学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与对当代文化的开拓和创新是紧密结合的,中文课程就是要挖掘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鞭挞假恶丑,革故鼎新,继往开来,用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双翼,让学生远离蒙昧、封闭、偏见,用科学、开放、发展的眼光来探索世界、走向未来。文学就是要挖掘我们的民族精神、塑造我们的时代精神,使我们的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人是有精神、品格、境界的,文学让我们认识这些道理,懂得自新、自强不息、奋发有为。
文学的存在不是孤立的,文学和其他学科一样,都是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反映。文学和政治经济、哲学宗教、科学艺术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文史哲不分家,文学是社会的百科全书,以文学为内容的中文课程是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其他学科、课程共同构建了人文教育的体系,发挥各自的优势为学生的成才提供充分的营养和保障。理工科学生文理兼修,学科互补,有利于打通学术壁垒,优势互补,发挥出潜能和创造力。
文学历久弥新,在无数志士仁人的真知灼见和实践检验中,传递着文明,影响塑造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综上所述,中文课程不仅传授给学生人文知识,更对学生起到塑造心灵,陶冶情操,提升思想境界,帮助学生树立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作用;中文课程在思想教育、审美教育、情感教育以及逻辑思维训练等方面的优势,潜移默化,深刻影响、塑造着人的精神世界。重视建设中文课程,大学生会从开设的课程中汲取营养,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结合起来,自觉培养全面的素质,大力弘扬人文精神,承担起时代和社会赋予的使命和责任!
四、深化和加强中文课程的举措
重视中文课程的建设,将中文课程建设与学生专业、素质能力、兴趣结合起来,根据培养计划,配备师资,精心设计课程,大胆改革和实践,切实深化和加强中文课程的影响力。
深化和加强中文课程的影响力,可以根据不同大学人文教育的重点和方向,有所侧重,设置核心课程,将其建设成为精品课程,围绕精品核心课程,创建中文课群,有一定的铺开面,较系统地实现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比如将“传统中国”、“大学语文”建为精品课程,围绕“传统中国”精品课,开设“古典诗词艺术欣赏”、“中国古代文化史”、“中国茶文化”、“《孟子》与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人格理想”、“民间文学研究”等课程;围绕“大学语文”精品课,开设“中外文学名著欣赏”、“现代文学欣赏”、“西方文学概论”、“西方文化入门”、“红楼梦研究”等课程。课群建设要体现关联性、延续性,能很好地实现教育目的。
针对学生喜爱博大精深的国学、传统文化,渴望汲取智慧、思想精华,可以开设国学系列课程:老子、孟子、庄子、论语……;针对学生对中外经典文学作品的学习,可以开设经典名著欣赏系列课程:红楼梦、人间喜剧、神曲、堂吉诃德、史记……
开设文理交叉课程,拓展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文学的思维方式之一形象思维对科学研究大有裨益,科学家钱学森在《中国大学为何创新力不足》中说:艺术上的修养不仅加深了我对艺术作品中那些诗情画意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也学会了艺术上大跨度的宏观形象思维。我认为,这些东西对启迪一个人在科学上的创新是很重要的。科学上的创新光靠严密的逻辑思维不行,创新的思想往往开始于形象思维,从大跨度的联想中得到启迪,然后再用严密的逻辑加以验证。学生可以结合专业选择中文课程,辅助专业学习,也可以从中汲取灵感,走出一片新天地。体现文理交叉融合的课程,如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可以开设“美学及艺术”、旅游专业开设“中国历史文化与导游”、经济管理专业开设“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建设”……所有专业都应开设“写作”课。
体现阶梯式递进的系列课程,如较低学年学期,可以开设生动形象的各体文学欣赏,如“诗词欣赏”、“电影欣赏”、“名著欣赏”;之后了解整个文学史的背景和阶段特点,如“上古文学史”、“文艺复兴”、“20世纪文学发展历程”、“中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史”。高级课程如“汉字文化”、“传统文化”、“宗教对文学的影响”、“西方文化”、“孙子兵法”、“周易的魅力”。学生写作能力缺乏,可以开设“演讲与口才”、“新闻文体的写作”、“应用文写作”。
深化和加强中文课程的影响力,可以发挥中文课程在学校社团建设中的影响。创办一些与文学相关的社团,如茶缘社、文学社、戏剧社、学通社、诗歌朗诵社、人文知识社、红楼梦社、写作社团、诗词曲赋社团等等。学生在社团建设中把课堂知识落实到实践中来,应用、创新发展课堂知识,学生编剧本、搞创作、调查采访、参观体验、参加竞赛、到社会上实习,开阔视野,认识自我、他人、社会,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勇于实践,敢于走创新之路。社团建设需要中文教师指导、参与,师生一起探索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使社团文化发扬光大,在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素质培养上使中文课程产生效力,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郑笑平.大学中文类课程改革的研究和实践[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p106.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p686.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p41.
[4]李广田.论文学教育[A].吴剑平.清华名师谈治学育人[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p82.
[5]徐葆耕.走出“半人时代”[A].吴剑平.清华名师谈治学育人[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p381.
[6]李恒德.事业与人生[A].吴剑平.清华名师谈治学育人[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p153.
关键词:专业综合教育类选修课 教学方法 分模块教学 研讨课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1.018
《城市水系统运移与管理》是给排水工程专业一门主要的专业综合教育类选修课。这门课程主要是从运营与管理的角度分析城市水系统良性循环的技术保障和科学管理方法:主要内容涉及城市水资源与城市建设的关系、给排水系统运行、维护与控制、城市供水排水调度及项目投融资等,与已开设《水质工程学》《给排水管道系统》等多门课程有交叉 [1]。然而受课程文字较多、教师实践经验有限、现阶段大学课堂常出现学生到课率高,但课堂学习兴趣淡等现象交互作用[2-3],给该课程的课堂教学带来了阻力与挑战。因此,针对上述情况,探讨专业综合教育类选修课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
一、该类课程特点及课堂教学中出现的
问题
(一)教材普遍较厚,且文字较多
专业综合教育类选修课的内容一般糅合了所能涉及的专业课程,这也决定了教材的厚重,如《城市水系统运营与管理》这本教材就达447页。相应的问题:一是学生面对厚厚的教材产生“胆怯”心理,让其进行课前预习则显得手足无措;二是在有限的课时条件下,如《城市水系统运营与管理》24学时,要把教材的重点、难点融会贯通地分解出来,这也是对任课教师的挑战。
(二)课程内容实践性强
《城市水系统运营与管理》重点涉及给排水工程构筑物及附属设施的运行与管理情况,而运营管理属于条款内容,比较容易学习,难点在于这些构筑物与附属设施运行时出现问题怎么解决?这就要求任课教师最好有水厂的设计经验及实际操作能力。那么如何提高高校工科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而又不耽误其正常教学环节成为问题。
(三)考核方式单一
目前,专业选修课的考核方式单一,闭卷或者开卷,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和全面素质的培养[4];专业综合教育类选修课涉及的内容更多、更复杂,如果考核中还只是注重于客观性试题,而忽略综合分析能力的提升,最终将导致学生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故考核方式的选择也是值得探索和思考的问题。
二、该课程课堂教学方法的改进
(一)课程教学方法改进过程
2013-2015年间根据该课程特点对其教学方法进行实践,经过“授课+研讨”、“授课+视频+研讨”、“分模块授课+视频+设计实例+研讨”三个过程,每个过程均根据课后学生的反馈进行调整。其中授课以教师多媒体讲授为主;研讨主体由教材内容结合本专业的研究热点提出;视频主要展示完整的水处理过程;设计实例为水处理厂初步设计;模块按城市水系统运行的阶段划分。课程考核方式一直采用论文形式,2015年采用“论文+答辩”的方式,把给予一定评定标准的研讨课成绩计入总成绩。
(二)改进方法的评价
针对3年教学方法的逐步改进,在2015级课程结束后,抽样调查了本专业50名学生。调查内容涉及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学生对这课程的需求及建议等。
1.对教学方法的评价。调查中68.42%的学生认为研讨及实例的教学方式能使他们掌握到较充足的知识,并且认同“论文+答辩”的考核方式。研讨课与论文均可以使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发挥主动性,训练大家查找文献、分析问题、团队合作及自我展示等能力;设计实例系统地展示水处理厂的设计过程及深度,增加学生的成就感与责任感。
2.对学生需求的了解。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相互的过程,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以学生的需求为目标。调查显示51.06%的学生更希望学到能解决工作实际问题的知识,47.27%的学生希望教师能详细讲解设计实例,44%的学生对这门课程感兴趣的部分是管理模式。这三方面内容实质上属于工程实践,学生大多想有实践锻炼的机会。
3.课堂教学不足。调查发现42.86%学生认为课时少,9.52%学生认为没有实际操作环节,35%学生认为设计实例不够丰富。前二者在现行教学大纲下不能改动,建议学生对感兴趣的实际操作能力可在毕业实习中充实;设计实例的选择,教师可以在后面的教学中精进。
(三)下一步的计划
1.精简模块内容,压缩的课时分给设计实例:进一步分解授课与研讨内容关联部分,这部分内容尽量体现在研讨主体中。
2.精选设计实例:重点是净水厂与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主要设计思路要清晰、图纸翔实。
3.加强任课教师工程实践经验:一是可以由对口院校选派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支教,二是可以聘请设计院资深工程师授课,任课教师以全程听课的方式增加工程实践经验。
4.进一步完善考核标准:“论文+答辩”考核方式需进一步细化论文与研讨课标准,如论文的格式、创新点总结、研讨内容紧扣主体的程度、查找文献数量等方面。
三、结束语
大学课堂教学研究应当加强研究内容的针对性、研究方法的丰富性[5]。传统中单一的教学方法不适应专业综合教育类选修课的教学,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在轻松的教学氛围中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是任课教师在不断教学积累中逐步摸索出来的。《城市水系统运营与管理》课程“分模块授课+视频+设计实例+研讨”教学方法初步探讨,为该课程形成有效的教学模式提供研究基础,也为该类课程的课堂教学提供教学思路。
参考文献:
[1]陈卫,张金松.城市水系统运营与管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2]赵长山,黄步漆,魏泛,赵奎军.提高大学生课堂听课兴趣的探讨与实践[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3(1):86-87.
[3]王桂荣.激发专业课课堂学习兴趣初探[J].科教研究,2009(20):51.
[4]梁冬玲,邵新妍,周佳,朱士江.关于专业选修课程考核方式的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
2009(35):197.
[5]李学,胡石其,李炳煌.大学课堂教学研究十年:进展与反思[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
2012(3):142-145.
基金项目:石河子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给排水工程专业实习教学改革与探讨”(SJ-2013-18),“研讨型课程建设-工程项目管理”(YTK-2013-01)。
本文的通讯作者为刘生宝。
作者简介:
王春霞(1979- ),女,博士,副教授,从事节水灌溉方面教学与科研的研究。
1.服务教师教育的意识欠缺
现代专业教师不仅要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和观点,而且要具备先进的教学方法、教育技能和教育实践等能力。这就要求高师图书馆能够为其提供与之相应的信息资源及服务平台的支持。但目前高师图书馆并没有深刻地认识到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的重要性,未把教师教育改革这项重要工作列入图书馆重点服务项目,无论是在服务理念、资源建设上,还是在服务创新、硬件设施上都没有投入很大的力度。这样不仅削弱了高师院校作为教师教育改革的主体地位的作用,同时也严重制约了图书馆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2.教师教育文献资源匮乏
教师教育资源往往呈现出陈旧过时、专业水平低、更新速度慢、入藏比例不合理的特点。购置的文献资料跟不上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求。
(1)教师教育类文献入藏比例偏低。以玉林师范学院图书馆为例:该馆的纸质资源约122.74万册,教育类图书约6.1万册,教师教育类资源仅占4.98%;2001年以来,入藏图书为37.94万册,而教育类图书为2.87万册,占入藏图书的7.56%。作为以培养义务教育阶段师资为主要目标,有较高水平的教学型地方本科师范院校的图书馆,教育类资源入藏的比例是明显偏低的,尤其是教育技术及教育实践类文献更少,很难满足教师教育专业化的需要。可喜的是教师教育资源入藏比例在逐步提高。
(2)教师教育类文献内容陈旧、过时。统计表明:在玉林师院图书馆收藏的61088册教育类文献资源中,2000年前入藏的为32351册,约占入藏教育类文献的53%;2001年以后入藏的教育类文献28737册,仅占47%。过时、陈旧的教育资源已很难适应教育改革以及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师教育类文献的数量及质量都有待提高。
(3)教师教育文献资源分布不均衡。表1为玉林师范学院图书馆最近入藏的教育资源配置情况。数据显示:教育科学理论和研究资料收藏比较丰富,而教育技术和方法、教育艺术创新资源、教学实践指导及具有鲜明职业指向性、操作性的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资料相对匮乏。但“教育技术类”资源是连接教育科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以及教学艺术资源的重要中介,是专业教师培养和提高专门职业特征、专业行为能力的主要资源,这方面文献资源不足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师教育技术和方法的提高。
3.服务教师教育的手段落后且举措不多
整合教师教育资源,服务教师专业发展,是高师图书馆的职责所在及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之一。但目前一些图书馆并没有开展相应的服务,如:建设教师教育文献体系;建立专业的教师教育网站;开展个性化、专业化的教师教育服务;与中小学图书馆建立业务联系,指导他们为中小学教师服务等。这些相应服务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借阅率。
二、完善高师图书馆教师教育文献体系的对策
(1)树立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服务的现念
首先,高师图书馆要确立为教师教育服务的现念,充分认识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及时了解我国教师教育工作的现状和实际需求,围绕教师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目标,即教师的全面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为培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和过硬的社会竞争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提供信息和技术资源保障。其次,高师图书馆应该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水平,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开展形式多样的为教师教育专业发展的服务,努力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竞争、向上的学术氛围,为不同的读者提供良好的信息环境和提供个性化服务。
(2)优化馆藏结构,构建教学科学、教学技术、教学艺术三位一体的教师教育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我国大多数学者认为教育课程由三大块组成:普通教育课程(外语、高等数学、政治理论等)、学科专业课程(即学科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等)、教育专业课程(即教育理论类课程、教育技能类课程、教育教学实践课程)。普通教育课程又称通识教育课程,涉及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三大领域。普通教育课程本身呈现出较强的综合性,是培养教师全面发展公民素质的必备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是教师具备所教学科知识的保证,在一定的限度内,教师所掌握的学科专业知识与教学质量是正相关的。通识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的培养使得师范生具有较强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综合素质。而教育专业课程是解决“教师怎样教”的课程,即教师专业教育。高等院校师范类专业往往过于强调专业学科知识的学习,不够重视教育教学专业课程的学习。如果只重视知识轻视技能,则不能培养出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中小学教师。高师课程体系改革势在必行,而教育理论、教育技术、教育实践类课程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高师图书馆必须顺应师范专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在广泛收集通识教育、学科专业教育文献资源外,应努力构建教育科学、教育技术、教育艺术三位一体的具有教师教育专业特色的文献资源体系。为高师院校的教师、学生、管理者和基础教育的教师提供优秀的教育教学资源。
第一,教育科学理论特色资源。加大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学科教学论等教育理论文献的收藏力度。注意选藏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有关教育理论的论述,我国各级政府颁布的教育政策、法律法规等文献;国内外著名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著作;基础教育理论与改革的文献;以及有关教育研究方面的专著、文集、资料、杂志等。这些馆藏对高等师范学院师生了解古今中外教育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增强热爱教育事业的信心和能力,都是必需的和无可替代的。
第二,教育教学技术特色资源。增加入藏教育技能包括一般教育技术、三笔字技能、普通话技能、教学应用文技能、电化教育技能、教育心理学知识技能、学科教学工作技能、班主任工作技能等教育实践指导资源的建设,形成系统、全面的教育技术文献体系。
第三,教育教学实践和艺术特色文献。一项对优秀教师各种特殊能力的形成时间的研究表明:除了语言表达能力以外,教育教学所必需的其他能力,如处理教学内容的能力、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能力、教学组织和管理能力、科学研究能力、教学机智、与学生交往的能力等,有65%以上是在任职以后形成的。这意味着实践环节不足的教师教育很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因此,我们应加强教育实践、教育能力训练类文献资源建设,包括教育艺术观摩资源、教学技术和艺术案例分析、教学技术和艺术实践;另外,入藏的资源要达到一定的阶梯深度,为学生能分阶段、由浅入深、反复尝试应用各种教学方法和策略,强化教育能力训练,提高教师专业化程度,提供文献支撑。
(3)整合教师教育信息网络,创新教师教育服务平台
第一,整合区域性教育信息资源。目前,高师院校图书馆具有设备完善、管理手段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而许多中学图书馆都有先进的自动化管理系统,但各学校校园网一般工作节点都设置在校区范围内,缺乏区域性(地方性)的服务功能。若在高校图工委的协调下,以高师院校图书馆为依托,充分利用高师院校的教育资源及技术设备等优势,整合区域性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形成区域性的教师教育信息中心,在师范院校以及中小学校设立工作节点,建立服务于各级各类教师,面向教学实践和教师专业发展并形成接入全国、覆盖区域的网络化服务平台,为区域性的高等教育、基础教育提供优秀的教育教学资源,实现教育资源的共建、共知、共享。实现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一方面可以大大地减少区域内部不同学校之间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可以极大地促进区域内高校图书馆教师教育专业资源的建设和发展。
第二,建设教师教育特色数据库。高师图书馆拥有大量的教育信息资源,图书馆应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建设有关教师教育的特色数据库。一是建设本校教育专家、学者学术成果数据库,将本校教师参加的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专著、学术论文收集、整理建立数据库;二是建设本校毕业论文数据库,高师院校毕业生论文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针对基础教育形成的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一种文献资源,应予重视加以收藏;三是建设本馆教育资源特色数据库,诸如建立教育理论、教育科学、教育心理学、学科教学论、中小学教育资源等特色数据库;四是由高师图书馆和中小学校图书馆联合建立基础教育特色资源库,包括优秀的教案设计、课件素材、课程模版、视频教学等。把各个学科教育教学和学科发展的成果整合起来,形成具有教师教育特色的文献信息系统。
第三,建立教师教育专题网站。为方便教师获取和充分利用教师教育资源,高师图书馆要利用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技术为教师教育搭建一个收藏或揭示教师教育资源的网络服务平台。开展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过滤、信息组织、信息检索、信息鉴定等工作,如将各级各类教育网站可查到的教育动态、政策法规、教学信息、教师个人网站、博客、论坛上涉及的丰富教育教学资源导入到自己的网站中,向用户及时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师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各科教育教学研究的文献资料、教育实习案例、教学工作模版、优秀教学课件及其制作方法、重要教育数据库等,以及一些重要教育下载软件、阅读器的应用技巧和使用方法等,为用户提供即时、交互、动态、开放式的信息资源。
高师图书馆可以根据本馆馆藏特色和地方基础教育的情况,开发有关教师教育及基础教育的索引、目录、综述等二次、三次文献,主动开展在线参考咨询、文献传递和推送等方面的服务;根据教师教育的专业需求提供网络导航服务,推荐一些相关的国内外教育类网站,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广西教育信息网、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网、中国基础教育网、中国基础教育知识仓库、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等,让用户快速、准确地找到所需网址和数据信息,以较快的速度了解教师教育专业课程所在学科前沿动向和国际发展趋势,或根据自己的专业需要到相关站点进行查询。通过这些服务,帮助教师了解和使用教学资源环境,不断地从大量的教育信息中快速、有效地挖掘有用知识,合理构建教师教育的知识体系。
三、结语
论文摘要:对部分西部地区高等师范院校的本科生实习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师范生培养提出相应建议与对策。
教育实习是高师院校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合格教师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将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的重要措施。对教育实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与研究,有利于提高教育类课程的教学质量,有利于高师教育改革,使培养出来的未来教师适应中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是一项非常紧迫而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正因如此,笔者对西部四所普通师范学院的2007届本科生实习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教育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对师范生培养提出相应建议与对策,以服务于高师教育的改革。
本次调查以问卷调查形式为主,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81份,其中有效问卷165份。问卷共设计17道题,其中封闭性问题16道,开放性问题1道。分别从课程设置、教学技能、实习的实效性以及改进建议等角度进行设计。问卷的设计基本以定类和定序变量为主。为克服问卷设计的不足,增加了对实习学生的访谈以及查阅实习指导教师的总结,以获得更为全面的了解。
1、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个别访谈记录的整理和查阅实习指导教师的总结,我们发现,师范生教育实习中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引起高度关注。
1.1实习生缺乏必要的教师职业技能
教师职业技能主要指一般教学技能,包括普通话、三笔字、口头和书面表达及现代教学手段运用等技能。课堂教学技能包括处理教学内容、组织开展教学等技能以及班主任工作技能等。调查显示,在教育实习中,实习生表现出的教师职业技能普遍较差。
首先,实习生的一般教学技能不足。有12%的学生认为语言与情感的表达能力存在缺憾和不足,有59%的学生认为应当加强语言表达能力训练。
其次,课堂教学技能欠缺。突出表现为:课堂观察技能不足,不知道如何观察和控制课堂的教学,启而不发;讲解技能不足,教学语言罗嗦、不严谨、不会分析问题等。有32%的学生认为把握教学过程能力存在缺憾和不足,有48%的学生认应当加强设计和组织教学能力的训练。
第三,教材分析和处理能力不够强。实习指导教师在总结中指出,大多数实习生面对新教材,不能较好地利用教育教学设计理论对其进行分析,不能很好地从教学目标、知识结构、思想方法和教育价值等方面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不少实习生只对所教的章节熟,而对非授课章节就陌生。统计表明有24%的学生认为把握教学目标的能力存在缺憾和不足,有40%的学生认为分析和组织教学内容的能力存在缺憾和不足。有50%的学生认为实习前应当开设分析中小学教材的课程或活动为实习做准备。几乎所有的代队指导教师均认为实习生的解题能力不强,对题型不会归纳总结,甚至教材练习题都不会做。
第四,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方面,很多学生对于多媒体不熟悉,甚至是不会。表现出来的问题是软件操作不熟练、不会制作课件等;对于基础教育教学软件掌握得不错的同学,表现出来的困惑是使用课件教学后,效果却不一定好;此外,由于实习学校多媒体设施不全,对于教学软件比较熟悉的同学,开始怀疑有没有必要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基础教育教学软件。
1.2实习生的教育观念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
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的春风已经吹绿了全国各地。因此,无论是在高中一年级实习的学生,还是在初中实习的学生,都遇到了新课改实施中的困惑。尽管老师在教育类课程(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中向学生介绍了很多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相关知识,但学生理念仍陈旧,对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启发者、引导者等基本理念知之甚少,更不能在教学中得到应用。有27%的学生对课程改革不了解,有46%的学生认为要加强课改知识的教学。面对课程改革,有不少实习基地学校领导和教师的态度是消极等待,更有的则是抱怨。因此,很多实习生对此产生了较大困惑:“新课改的实施,作为即将毕业的师范学生,我们将来应该怎么面对?”
1.3教育实习时间短、内容形式单一,实习目标难以达到
高师院校现行的教育实习方案一般是专科4周左右,本科6一8周,安排在最后一学年进行。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平均每个实习生上课时间只能在6一10节左右。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既要让学习生受到深刻的专业思想教育,增强对中学教育教学工作的适应性,又要培养学生独立从事教育工作的综合能力,还要培养他们开展中学教育教学科研的基本素质,这显然比较困难。大部分高师院校对教育实习仅重视课堂教学实习、而忽视了班主任工作实习、学校行政管理实习和课外、校外的教育实习,在实习安排上形式单一,只有放羊式或集中式实习,没有教育实习形式的创新。
2、原因分析
2.1课程设置方面的原因
调查显示,有61%的学生觉得在大学中所接受的教育和培训基本不能适应教育实习的需要,有48%的学生认为学科专业课程对实习教学帮助不大,有36%的学生认为教育类课程(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对实习教学帮助不大。这说明,当前高师院校的课程设置仍然难以适应教师培养的需要。
重“学术性”、轻“师范性”。高师课程结构中,学科专业课一般占总课时的70%,体现师范教育特色的教育类课程(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所占课时比例则少得可怜,一般在10%以下,且课程门类少,体系不合理。对师范性课程的忽视、削弱必然对师范生素质产生不利影响。
教育类课程的教学安排不当。教育类课程一般都在三年级时开,且集中在一年时间完成,除第七学期一般8周的一次性实习外,基本再无其他学习教育理论、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的机会。这种既晚且短的课程设置,不利于师范生及时得到良好的专业思想教育与信念,及早确立教师角色意识;也不利于他们及早受到系统的从教职业技能训练,形成过硬的教育教学技能、技巧,更好地胜任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
教育实践环节弱,缺乏专门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课。虽然现在很多高师院校都开始注重师范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教学实践活动的早期性、经常性、连续性和完整性,但职业技能训练课的开设在规范化、操作化、实效化等方面存在很大差距,在时间、师资、教材及教学设备、条件等方面得不到根本的保证。
2. 2课程内容与实施方面的原因
教育类课程脱离中学教育改革的实际需要,缺少魅力。由于课时少,教育类课程能结合教材的具体内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学的很少。案例教学中的案例与实际脱节的现象严重,不少教师在课堂上选择的案例与基础教育教学实际情境差异比较大,多数学生反映观摩之后,收获不大。教育类课程教学内容普遍陈旧、空洞、乏味,教学方法单一、死板,使得学生厌学,老师厌教。
教育类课程任课教师缺乏中学教育实践经验。据调查,现在高师许多青年教师(不仅仅是教育类课程任课教师)教学基本功较差,使师范生难以从其教学过程中得到良好的职业技能的示范与熏陶,更得不到实际有效的训练指导。这个问题应引起师范院校的高度重视,教师本身都缺乏职业技能素养,怎能培养出高质量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强的未来教师?
重理论讲解、轻实际技能训练。长期以来,教育类课程的教学一直存在着重理论讲解,轻实际技能训练;重教育基本原理研究,轻教学实践经验总结、课堂教学技巧、方法研究的现象。相当一部分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写文章、评职称上,对教学工作应付了事,不愿花费心思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致使部分高师院校教师的课堂教学已基本失去教学示范性。
新课程相关内容的教学没有落到实处。各个学校在教育类课程的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能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际,加人一定的新课改的内容。但由于内容多、课时少,大都选择了理论性比较强的内容。学生虽然在理论上对课程改革有所了解,但是对于课程改革的理念如何实施、对新教材的具体处理都比较陌生。
3、建议与对策
3.1调整与整合教育类课程内容
教育类课程应相互补充、渗透、整合,形成统一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要有自己的侧重点,尽量避免重复内容,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教师应加强沟通、合作与教研,共同构建全新的教育类课程。应将高师教育类课程分为理论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实践性课程三大部分,每部分又由相关课程组成。以必修、选修的形式进行,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的目的。并且重视教育类课程教师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从师职业技能,使其能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各项基本技能的练习,逐步改变高师教师课堂教学缺乏示范性、甚至不能指导学生实习的状况。 教育类课程内容应增加部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课程标准等内容;当前,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要考虑到学生的就业,近两年,各招聘单位的考核方式在以前试讲的基础上,加重了对说课能力的考核,新增了“做高考试卷”的考核方式,那么就应在学科教学论和微格教学中增加“说课”理论及其技能训练。还应增加全国各地历年高考试卷的题型及其解法的研究。
3. 2适当增加教育类课时数
众所周知,教育类课程在我国高师院校系的处境是十分严峻的。据资料统计,高师院校教育类课程占学时(或总学分)的比例,英国约为25 %,日本约为30%,而我国仅为5%一8%,西部各校为8% -10%。通过剖析可以看出,众多的问题产生的主要根源在于教育类课程课时太少。难以培养出既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又懂得教育规律,还具备较强能力的教师就是一件比较正常的事情了。因此,作为高师院校,适当增加教育类课程教学时数,强化和改革教育类课程的教学,既是高师院校师范性的需要,也是教学实践的要求。
3. 3加强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
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必须科学化、规范化,形式要多样化。各高师院校应根据国家教委颁发的《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基本要求》及《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制定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训练实施计划,确立具体的训练规范及考核标准,并由专门的领导小组负责督导,使高师学生的教师技能训练工作有章可循,便于操作,学生也能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学习与练习,这是技能性课程取得实效的根本保证。还可以定期分批让学生到当地各中小学顶岗见习,帮任课教师批改作业了解中小学实际,这样见习学校乐于接受学生见习,又能使学生体验到真实的教学情境。
3. 4改进“案例教学”,探索校内外结合的教学方式
对于实习生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针对《学科教学论》课程的特点,我们要探索实施和改进“案例教学”的教学方式;比如结合教学内容,观摩公开课,组织学生共同探讨某一专题,然后发表意见等教学方式。拍摄和编辑一系列的视频案例,构建符合当地中小学实际的视频资源库。还可以与当地各中小学建立密切联系,在教学的过程中,聘请当地各中小学教师以讲座的方式对学生现身说法,让学生接触到真实的中小学教学实际。
3. 5丰富教育实习的内容和形式
关键词: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教师教育类专业 基础教育
教育教学中,实践教学是贯穿始终、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培养训练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技术的场所,建设实践教学基地是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类专业培养未来教师的重要保障。
上世纪90年代,美国、英国等国就开始通过建立大学和中小学培养教师的联合体,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随着我国教师教育的快速发展,我国教师教育类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日益受到重视并进行了相应改革。
如何加强教师教育类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培养新形势下适应基础教育需要的高素质教师,办出教师教育特色,更好地为基础教育服务,是摆在高师院校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教师教育类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功能
1.教育功能
培养人才是教师教育类专业的首要任务。一方面,与实践教学基地的交流、互动,可以使教师教育类专业及时掌握基础教育对人才的需求,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与教学内容,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使培养的人才更好地与基础教育对接。另一方面,实践教学基地可成为教师教育类专业课堂之外的又一重要教学场所。专业课程的实践内容在基地进行学习往往比单纯课堂讲解更直观、生动,效果更好。同时,通过在教育实践基地的见习、实习、调研,教师教育类专业学生既验证了所学理论知识,又有利于把理论知识运用于教学实践,有助于全面提升教师教育类专业学生所应具备的教师专业知识、能力与情意。
2.研究功能
教育研究不仅仅是纸上谈兵,更要与一线教育实践活动有机结合。一方面,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可为教师教育类专业教师已有课题研究提供实践平台,并通过吸纳基地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增强基地教师的教育理念,提升其教育研究能力与教育教学能力,为中小学带来良好的社会影响。另一方面,教师教育类专业教师通过参与实践教学基地活动,可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带动其他小学进行教学改革,满足中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
3.服务功能
教师教育类专业常规课程实习和实践为基地提供了教育教学信息数据库,有利于基地更好地认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提升办学质量。同时,教师的科创项目、学生的毕业论文等可着重解决基地发展中遇到的重大课题,为基地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为学校、基地科研协作奠定良好基础。再者,教师教育类专业可以充分利用自身在师资、设备、理念、资源关系等诸方面的优势,帮助实践教学基地解决儿童研究、教育教学和教师发展等方面遇到的难题,积极开展对实践教学基地的咨询、诊断、指导活动。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对实践教学基地教师的培训与引领,从而为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发挥应有之力。
二、教师教育类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类型与特点
1.教师教育类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类型
从地理位置划分,教师教育类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分为校内教学基地和校外教学基地两类。前者主要包括建设在学校内的语音室、音乐教室、书画室、微格教室等,承担学生专业基本技能技巧训练和学生教师专业能力模拟训练的职责,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实践的兴趣,为教学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后者是具有一定规模、能够接受教师教育类专业学生教学见习、实习、研究或与教师教育类专业有科研、教研等合作项目的中小学(幼儿园)(本研究主要侧重于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从其功能划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可分为示范性基地和一般性基地两类。前者是在教育、教学、研究等方面在同类学校中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和代表性,能体现教育的发展方向,有一定的发展规模和社会影响力,具有示范性作用实践基地,后者是为教师教育类专业提供见习、实习、研究等场所的实践基地,二者对于教师教育类专业实践教学都具有重要作用。
2.教师教育类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特点
(1)全面性。作为实践教学基地,应能为教师教育类专业学生提供教育、教学工作见习、实习条件,与教师教育类专业院校交流教育教学信息或合作有关的教科研项目,实现基地的作用与价值。
(2)相关性。作为实践教学基地,应与教师教育类专业院校专业、师资、条件等有较大相关性,并存在广泛的合作基础和较大的发展空间,能承载更多的培训任务和多方位的合作。
(3)代表性。作为实践教学基地,教学水平、管理水平、教学改革水平、生活水平等在本地区要具有代表性,城市、农村,体现教育发展前沿、中间、落后水平的实践基地都应包括,如此才能使教师教育类专业师生更好地了解一线教育实际,更好地进行教学、科研。
三、教师教育类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
1.教师教育类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目标
根据教师教育发展要求,按照教师教育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针对区域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遵循“高效、共享、发展”的原则,全面规划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深化校地与校校合作,保障实践教学,强化教、学、研结合,将基地建成具有系统性、动态性、可持续性、特色突出的集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研究、服务社会等为一体的多功能教育实践中心。
2.教师教育类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选择要求
(1)目的性原则。依据教育实践活动的具体目的,选择相应的实践基地。如课程见习,可选择学校周边的实践基地;观摩优质教育,可选择当地最好的中小学(幼儿园)为实践基地;学生教育素质锻炼,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实践基地。
(2)便利性原则。尤其是示范性实践教学基地,应选择交通便利,容纳一定数量的见实习学生,为学生提供良好住宿、生活条件的学校。
(3)集中性原则。在具体安排教育实践活动时,一个二级学院或一个专业的学生,应相对集中在一个地区或一条交通沿线上,这样有利于统一管理和指导,便于各个实践基地之间相互交流经验。
3.教师教育类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
(1)正确认识高师院校与实践教学基地的关系,努力形成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按照美国学者的构想和解释,这种合作伙伴关系应该是本质意义上的合作关系,其内涵中应该具有这样几个核心要素:大学和中小学双方应该有共同目标——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有共同的兴趣和利益——教育和教师教育;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共同决策和一致行动。这种合作不仅是为了在教师教育上实行资源和信息共享,更为带来变革,共同关注合作的过程和结果。
(2)围绕实践教学基地的功能与建设目标,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借鉴国内外、高师与高校、高职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理论与经验,根据教师教育发展要求,按照教师教育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针对区域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全面规划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深化校地与校校合作,保障实践教学,强化教、学、研结合,将基地建成具有系统性、动态性、可持续性、特色突出的集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研究、服务社会等为一体的多功能教育实践中心,构建目标设计、过程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全纳实践教学体系。
(3)遵循“合作、共享、高效”的原则,加强与实践基地的联系,形成合作的常态化。高师院校与实践基地应充分协商,根据双方的特点和趋向,签订协议,制定相关文件,尽可能详尽地约定双方的责、权、利,形成明晰、规范而长效的合作机制,做到彼此心有指向,行有依据,按章办事,自觉履行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同时制定明确的远景和阶段性建设规划,并以此为指向进行运作,将合作事宜列入学年、学期工作计划。另外,高师院校还应对各实践教学基地加强统一管理,力求实现体系化和网络化。应坚决杜绝急功近利、低水平建设,甚至仅仅是挂块牌子就万事大吉的做法。
(4)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指导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借鉴英国莱斯特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的教师培养计划,中小学方面应有两种指导教师:学科指导教师和专业指导教师。前者一般由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主要负责学生的教育见习与实习,并同高师主课指导教师紧密合作;后者一般是由指定的高级教师通常是副校长担任,主要负责在实习学校方面的全部计划和安排,协调各学科指导教师的工作,并同高师的联络教师及学区中其他学校的专业指导教师保持联系。高师方面应有两种职能不同的指导教师:联络教师和主课指导教师。联络教师的主要职责是联络、协调;主课指导教师主要负责学生学科教学的评价并对他们的教学和实习予以指导与评定。主课指导教师有时也兼任联络教师。为进一步提升指导教师水平,国内许多高师院校聘请优秀中小学教师兼任教师教育类专业实践教学指导教师,这种做法是值得推广的。
(5)争取地方政府支持,提高实践基地效益。实践基地的建设投资较大,高师院校应加强与地方政府与基础教育主管部门的联系,与当地教育局及所属县市区教育机构、相关小学合作,成立教学研合作建设委员会,签订校地、校校深度合作协议,制定相应规章制度和保障措施,统一规划,在资金使用与管理、人员安排、时间规划、课程选择及评价等方面发挥协调、监督等作用,努力构建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协调配套的实践基地网络,提高实践教学效益,实现高师、地方、实践基地教、学、研等的多赢。
综上,通过探讨教师教育类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功能与目标、教师教育类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类型,尝试构建以实践教学基地为基础,促进教师教育类专业学生专业发展、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教师教育类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质量,有利于更好地实现高师院校与基础教育的双赢。
参考文献:
[1]余明远.“经营”教育实习基地[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1).
[论文摘要]教师教育课程设置职前职后一体化是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的重要内容,对于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的教师教育在课程设置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职前职后课程体系相互独立,互不关照,教师专业发展的各个阶段的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与连贯性。这种现象的产生,与人们的教育观念、教师教育各阶段的培养培训目标的确定、教育教学管理机制与实施机构等多种因素有关。我们要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导向,用终身教育的理念来规划教师教育的职前职后培训,合理确定各个阶段的培养培训目标,进行课程体系设计,使得教师教育各阶段的课程设置,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照,形成科学合理、体系连贯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教师专业化和教师教育改革已越来越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和研究的热点。教师不仅需要职前培养,还需要职后培训,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不断接受教育。这既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事业发展对教师的_种要求。近些年来,我国的教师教育在职前培养、职后培训等方面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在教师教育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主要问题之一是教师的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相互独立,互不关照。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两段分离的模式,严重地影响到教师教育的整体性、系统性与连贯性。教师教育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可从多个方面论述,本文仅就教师教育课程设置职前培养职后培训的一体化进行论述。
一、教师职前培养、职后培训课程设置现状
(一)教师教育职前培养阶段的课程设置
教师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需以课程设置与实施作保证。我国目前教师职前培养的任务主要有师范院校承担。师范院校课程体系的构成,主要采用的方式是专业课程加教育课程。专业课程体系大体与非师范专业相同。例如,以中学语文教师为培养目标的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其专业课程与非师范专业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相似。教育类课程一般包括心理学、教育学、学科教材教法、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等。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往往更多地从专业角度强调课程体系的逻辑性与完整性。强调在学术上要达到非师范专业的水准。教育类课程则企望通过教育理论学习、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教育实践活动达到“合格教师”这一培养目标。为实现培养目标,专业课教师强调师范生的学术水准,要求确保专业课程的门类与学时,而教育类课程教师则强调师范性,要求增加教育类课程门类并确保足够的学时,最终导致专业课程与教育课程两大模块无法平衡,总学时突破计划。
职前教育阶段课程设置上的困境与其培养目标有关。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培养目标不同,学术性怎么能用同一要求去衡量?!教师教育的学术性要求,要根据教师工作岗位的需要,根据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来确定,而不是简单地将非师范同专业的学术水准作为教师教育学术性高低的参照体。我们要根据教师工作岗位要求,考虑专业课程设置,构建专业课程体系。职前教育阶段将师范生培养成“合格教师”这一培养目标也是不切实际的。教育类课程的目标应是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教师职业技能,了解基础教育现状,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实际工作能力和初步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总而言之,我们的目标应是培养出来的学生具备合格教师的基本素质。
教师教育职前培养阶段的课程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将教师的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联系起来,从总体上考虑课程设置;未用终身教育的理念来指导,将职前教育看成是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只是在封闭的系统里考虑课程结构的系统性、逻辑性与合理性,而不考虑与教师在职培训课程的系统性与逻辑性。课程设置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相分离,既与职前培养课程计划制定者的思想观念有关,也与教师教育的管理体制与实施机构有关。目前,我国教师教育不同阶段,其管理体制与实施机构不同,师范院校承担职前培养任务,在职培训一般由教育行政部门策划,由其下属的教师进修院校、教研中心具体实施。在这样的教育教师管理体制下,实施教师教育的不同主体之间互不沟通或沟通不够,也是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互不关照的重要原因。
(二)教师教育职后培训阶段的课程设置
教师在职教育包括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我们这里谈论的主要是在职教师的非学历教育。目前,我国教师的在职培训,从内容上讲有师德教育、班主任工作培训、教学技能与技术培训、学科教学研究、德育研究等;从形式上讲有教学观摩、课程学习、专题研讨等;从层次上讲有人职教育、在职提高、高级研修等;从管理上讲,有教育行政部门规定、教师进修院校实施的培训与校本培训。教师职后培训的课程一般包括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课程两大类。学科专业课程一般包括专业现状、学科发展前沿与发展动态、邻近学科专业知识等方面的课程。教育类课程一般包括基础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班主任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教育研究等课程。
目前,教师职后培训课程设置与实施存在的普遍问题是:主观随意性大,较多的考虑当前的形式与任务,缺乏长期系统的课程设置规划;通识培训课程较多,针对不同类别、不同个体教师开设的课程偏少;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与连贯性,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阶段的课程脱节,职后各阶段的培训课程也缺乏系统性与连贯性。教师职后培训课程设置这些方面的问题,有着复杂多样的原因:教师专业发展职前职后各阶段的培养培训目标不明确或目标定位不当;缺乏从总体上对职前培养、职后培训课程体系设计的意识;没有根据教师专业发展职后各阶段的具体培训目标,合理设置培训课程;培训课程开设针对学科专业特点、教师个人特点不够;教师教育管理体制与实施机构存在的问题,导致沟通不够,各自为政。
二、教师职前培养、职后培训课程设置的一体化
(一)职前培养阶段的课程设置
教师职前培养职后培训目标的整体性与连续性决定了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系统性与连贯性,培养目标的阶段性决定了不同阶段的具体教学内容。教师教育职前培养阶段的课程设置,既要考虑职前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与完整性,又要考虑到职前职后教育的衔接,使之系统与连贯。
课程设置的依据是培养目标。职前教育只是为教师专业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将职前教育目标定位于高成熟度的教师是不切实际的。我们应将“具备合格教师的基本素质”作为职前培养目标,以人才市场合格教师的素质要求及教师终身发展要求为依据,提出职前教育阶段在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与技能、教育教学技能与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再根据这些方面的要求考虑职前阶段的课程设置。
在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时,要根据未来工作岗位和基础教育改革对学科专业知识、技能的要求,确定专业课程设置和课程标准。课程体系设置时应体现拓宽、夯实专业基础课程,突出主干课程,削减“枝叶”课程。通过相关专业必修课程开设,帮助学生打下宽厚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通过选修课程开设,帮助学生了解学科发展前沿动态,提高其科技素养与人文素养。岗位要求是师范生学科专业方面学术性的参照标准。
教育类课程设置也要以“具备合格教师的基本素质”为依据,构建结构合理、切合职前培养目标、与职后培训连贯的课程体系。形成正确的教学理念,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初步掌握教育理论知识,具备一定教育教学技能和从教能力,了解中小学教育实际与基础教育改革动态,具备较强的教育科研素质和初步的教育科研能力,这些是“合格教师的基本素质”的具体内容”。要依据这些方面的要求,考虑教育类课程的设置。教育类课程体系设计时,应将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科研方法这些课程作为教育类课程中的主干课程,以提高学生的教育理论素养,强化学生自主发展意识,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要强化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课程与教育实践课程,适当增加相关课程的门类与学时数,以提高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技能与从教能力。教育类课程中也应开设一些选修课程。
长期以来,用人单位对师范类毕业生的教师职业技能与从教能力有诸多不满。笔者认为,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技能与从教能力在职前教育阶段不可能达到理想的水平,职业技能与从教能力进一步提高更依赖于职后培训和教育工作实践。再说,受职前教育阶段总课时的制约,教师职业技能与教育实践课程在教育类课程及全部课程占的比例不可能大幅度增加。
(二)职后培训阶段的课程设置
教师在职培训课程设置,一是要瞻前,与职前培养的课程设置相衔接,保持课程设置的连贯性;二是要顾后,根据职后教师专业发展不同阶段之特点与培训目标,保证职后各阶段课程设置的连贯性。
新教师走上工作岗位后,我们应将“合格教师”作为新教师入职辅导阶段的培训目标,找出师范类毕业生素质与合格教师要求之差异,确定课程设置,选择教学内容。职前教育阶段,师范院校在职业道德方面,往往只作一般的宣传教育,教育教学技能课程的教学要求及学生实际达到的水平与合格教师的要求尚有较大差异,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常规,新教师知之甚少,由于缺乏实践经验,班主任工作技能也是新教师的薄弱环节。因此,新教师的人职教育应将这些方面的内容作为通识培训重点,开设相关课程,帮助新教师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意等方面达到合格教师的基本要求。在开设通识培训课程的同时,我们还要根据不同学科之特点、不同教师之差异,开设一些选修课程,以满足不同学科、不同教师的需要。
在职提高阶段的培训,其对象是那些已在教师工作岗位从教数年,已能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其培训目标应定位于“高素质教师”,使他们在职业道德、专业知识技能、教育教学能力、学术研究与教育研究能力等方面达到较高的水平。这一阶段的教师培训的课程设置、内容选择,既要遵循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讲什么的原则,又要从教师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开设必要的理论与学术课程,增强其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一阶段的培训课程,不仅要开设诸如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教育研究方法这类通识培训课程,还要考虑课程类别和设置的多样化,以满足不同学科、不同层次教师之需要。如为不同学科教师开设学科前沿与动态、学科教学研究动态这些方面的课程。课程类型上,要适当减少必修课程,增加模块化的选修课程,满足不同类别教师的需要,提供大量的微型课程,满足不同个体教师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