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地理学毕业论文

时间:2022-02-23 19:15:34

导语:在地理学毕业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地理学毕业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创新能力 培养 地方院校 地理科学专业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2C-0031-03

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加强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国家、地方、高校以及大学生个人都极其重要。国外许多高校通过组织学生全面参与科研等方式进行研究型创新实践学习,培养创造性人才。我国许多高校也正在大力推动本科生加强科研活动,开展实验调查等,以促进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然而,目前我国地方高校数量占全国高校总体的大部分,它们与重点研究型高校相比,在为学生提供的科研项目、资金及科研平台及实验设施等方面还存在明显差距。这必然要求地方高校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方面,必须努力寻找与本地区、本校情况相适应的因地制宜的创新途径。而探索有效的创新实践教学途径则是地方高校弥补不足的最重要方式。创新能力就是推陈出新的能力,具体是指人们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和新方法的能力。本文以贵州省凯里学院为例,探索如何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一、地理科学专业加强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研究和解决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问题。吴传钧院士认为,地理科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的交互关系与作用的科学。地理科学作为一门综合性专业,已经在社会经济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其人才培养目标已经不仅是为中学基础教育培养合格的地理学科教师。地理科学研究对象的综合性还决定了实践教学是地理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因此,加强地理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促使学生深刻理解地理环境事物发展与演变规律、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结构等知识,还对培养地理科学专业学生成为创新型人才,为国家构建战略创新体系提供支持具有重要基础意义。

二、地方院校创新实践能力培养面临的困境

凯里学院作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因其建设时间较短,在学科建设方面与国内许多高校相比,还存在多方面的不足,在建立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机制方面还面临许多困难。

从凯里学院内部因素来看,存在以下几方面不足:师资队伍不完备,整体教学与科研队伍水平不高;实践、实验教学设施不完备,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激励等管理体制不健全;实验实践基地数量少,资源整合利用度低,没有充分发挥实践实验设施、基地的效能;实践教学方法还存在不足,对促进创造性和创新思维发展的方法还较少。

从凯里学院所处区域环境看,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劣势:区域经济落后,地方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小;生源质量不突出,教育资源整体匮乏;地处西部山区,地理区位条件差,对高级人才吸引力弱;当地社会企业数量少、层次低,对高校实践支持力度弱,能提供校外实习基地数量少,产学研实践平台层次与水平低。

目前,凯里学院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过程中,在人才创新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设计,因地制宜地构建合理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与方案、高效的管理制度、评价考核体系等方面都亟待提高,并且还面临着资金不足等问题。因此,努力探索、研究适宜本地院校的创新能力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出优秀的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对于促进地方、国家的经济发展等也具有重要意义。

三、构建培养创新能力的地理科学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目前,不少学者进行了地理科学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例如,朱爱琴对地理科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提出了地理过程实验模块、地理教育实践模块、地理应用实践模块、地理技术实践模块。

1986年钱学森提出,地理学应当是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科学等并列的大科学体系,故称“地理科学”。它可分为三个层次,即基础理论层次(基础科学)、技术理论层次(技术科学)、技术层次(工程科学)。杨开忠认为科学体系应是客观存在的科学研究分工和协作发展的系统反映,并总结和概括出地理科学体系包括地理科学哲学、基础地理科学、应用地理科学和技术地理科学四个层次。构建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地理科学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也应该是以科学的地理科学体系为基础。本文以钱学森、杨开忠等人构建的地理学学科体系为基础,根据凯里学院地理科学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实际情况,进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将其分为地理科学基础实践课体系、地理科学应用实践课体系、地理技术实践课程体系、地理科学综合创新实践课程体系。

(一)地理科学基础实践课程体系。主要是通过地理科学专业课程的实验、实践去深刻认识地球表层,理解人地相互作用关系及过程。包括核心基础实践课程与基础实践课程。

核心基础课程有地球概论、地质学基础、气象学与气候学、综合自然地理学、植物与土壤地理学、水文学与地貌学等。基础地理科学是核心基础地理科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合作领域。主要有人文地理学、环境生态学、文化地理学、人口地理学等专业课程。

在基础实践课程体系中,通过设置验证性和探究性等形式,在室内、室外分别进行观察、测试、分析、考察及综合自然地理实习等实践训练,培养学生对实验操作、数据采集、分析处理等能力,并通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去分析、研究、探索出结论,促进学生在实践训练中对地理现象、地理环境客观规律、人地关系的深刻认识,培养并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二)地理科学应用实践课程。主要是把基础地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系统地应用于解决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问题。主要包括地质、环境、资源、生态、城市、经济、社会等领域。主要的应用实践课程有经济地理学、岩溶学及应用、区域分析与规划、旅游地理学、乡村旅游学、环境学概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学、城市地理学、灾害地理学、生态旅游学等。

在应用实践课程体系中,主要让学生通过室内资料准备与分析,室外实地综合考察、观测、调查研究,去获得地理环境中自然要素、人文、社会、经济、环境等各方面的数据资料,运用地理科学专业知识去分析与研究地理环境中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各方面及综合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与办法的实践训练,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科学专业思维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地理科学技术实践课程。技术实践课程是专门研究和开发地理科学技术手段的科学,是地理科学的技术支持系统,它包括传统地图测量技术、数学分析方法、新兴信息计算机技术与“3S”技术,是地理学与计算机、信息学、图像学、遥感、卫星等新兴技术的结合。主要技术实践课程有地图学与测量学、遥感概论、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地理学的数学方法应用、计量地理学等。

在技术实践课程体系中,主要让学生在运用计算机技术实践中,通过对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遥感技术掌握及相关软件技术运用,对数字化地图、遥感影像等资料中提供大量的地理信息数据资料,进行提取、分析运用的实践训练,以及运用数学方法对地理事物的空间规律的分析、建模的实践训练,建立认识、分析地理空间事物信息系统的新思维、新思路、新技能。

(四)地理科学综合创新实践课程。主要是地理教学技能与理念的培训实践,以及科技竞赛、科研课题、学术(毕业)论文写作等综合性创新能力训练的实践,它还是运用地理科学专业知识水平及创新实践能力的综合体现。包括教育教学实践训练、科研课题研究实践训练、学术(毕业)论文写作实践、科技竞赛实践训练等。综合实践课程有地理教学论、中学地理教学技能与教材精读、教师教学技能训练、教学见习、社会综合实践调查、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毕业论文写作讲座等课程。

在综合创新实践课程中,主要让学生参与课程教学技能的训练与实践,通过主持或参与课题研究过程的实践及撰写学术(包括毕业论文)论文等实践训练形式,逐步培养具备良好的中学地理教学技能的能力,培养具有较强的信息处理、数据分析、研究写作等科学研究能力。

从地理科学专业创新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结构可知(参见图1):基础实践课程是地理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侧重于对自然环境特征及其演化规律认识的实践训练;应用实践课程侧重于对自然环境整体系统中的社会经济、环境等问题认识与研究的实践训练;技术实践课程侧重于培养学生运用新技术与方法进行地理科学领域进行研究的实践训练,它也是当代研究地理科学领域的重要技术手段和工具;综合创新实践课程则是综合运用地理科学专业知识进行教学技能、科学研究能力的实践训练。其中基础实践课程与应用实践课程体系在地理科学创新实践教学体系中,起着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基础知识铺垫作用,技术实践课程体系起着训练学生具备运用地理科学系统理论与方法、先进信息技术与数学方法进行综合实践创新的技能,综合创新实践课程体系则是训练、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科学知识、理论与技术进行实践创新的能力。

图1 地理科学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结构

四、地理科学专业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措施

凯里学院尽管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过程中面临许多困难,但也在不断向国内外优秀高校学习,努力寻求适宜的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途径,不断弥补不足,并根据本学院及地理科学专业的实际情况总结出以下几方面的实践教学措施。

(一)重视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地理学是对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作用与关系及其时空规律的科学,因此地理科学专业对学生具备良好的科学与人文素质提出很高的要求。通过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可以使科学与人文教育的紧密结合。学生不仅可掌握所学的专业知识外,还可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为综合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哈佛大学等世界名校对通识教育课程建设非常有特色,要求学生所学知识必须包含文、理两大领域的基础知识,通过多学科知识的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创新能力。因此,加强通识课程体系的建设,对促进地理科学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基础作用。

(二)打造学生参与科研实践的教学平台。地理科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要求学生具备很强的区域野外实地观察力、运用“3S”技术处理区域地理空间信息的能力、区域经济综合分析的能力等。通过打造建设学生参与科研实践的教学平台,促进学生在参与科研过程中去创新、设计实验过程,主动观察、分析地理科学现象,促进其创新思想与创造力的形成。

(三)重视实验室和实践基地的建设与管理。虽然凯里学院资金困难是其实验室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但只有加强建设才能为学生提供最好的创新实践平台。在建设过程中,应该注意厉行节约、务实,集中资金优先购买急需的设备。加强对高水平实验技术人员的培育与引进,注重引进教学与实验兼具的“双师型”人才。对实验室的管理,从实验室管理制度与学校实验室资源整合等方面加强管理,充分发挥全校所有实验设备、设施的功效。

实践基地建设是地理科学专业创新实践教学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选择典型的、具有区域综合性强及区域特性突出的实践教学区,作为稳定野外实践教学基地,是地理科学专业实践教学必须达到的要求。凯里学院充分利用黔东南州及周边区域特色,有效地建立自然、人文景观为实习实践基地。如剑河县八郎国家地质公园、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风景区等极具区域特色的自然、人文景观作为实习基地。此外,还应积极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管理,改变以前将其作为实践场所的观念,寻求与实践教学基地所在单位深入合作途径,建立校企互利机制,促进实践基地建设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四)加强教师创新实践教学素质的建设。高素质创新实践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具有创造能力的教师队伍。只有教师具备地理科学专业的前沿理论以及对相关交叉学科的最新理论有深入理解,才能在教学中讲出新思路、新方法,并引领学生在科研实践中去创新、探索。当教师具有较强的创新实践能力时,才能改善自己的教学方式,开展有利于创新实践培养的教学组织形式,从而培养出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学生。

(五)建立地理科学专业实践课程的质量考核与评价体系。合理、有效的实践课程质量考核与评价体系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制度保障。地理科学专业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需要从实验室实验、野外实践基地的调查研究、教学技能训练与见习等几方面分别进行建立,从实验实践的准备、流程设计,实验实践参与过程,实践作业及教育实习效果等几个环节进行考核,其中实践作业按实验报告、实践调查报告、学术论文等形式进行评价。从学生与教师的角度分别建立考核体系,并对考核体系建立量化考核指标。

总之,高校肩负着培养学生具备创新实践能力的历史重任。虽然地方高校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方面还存在许多限制性因素,但只要能因地制宜制订创新实践人才培养方案,从教师队伍、实践课程体系、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实践基地建设及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等方面做好创新实践基础工作,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定能建设优良的创新实践人才培养基地,为我国经济建设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参与文献】

[1]陈晔,徐晨.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与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11(3)

[2]鲍玉珩.美国大学的创造性人才的培养:策略与模式[J].电影评价,2012(22)

[3]曹建,王海欣,朱若珊.以本科生科研促进创新能力培养―北京大学的个案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03(1)

[4]王亚娟.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之路径探析[J].价值工程,2011( 14)

[5]付军龙,温恒福,王守纪.大学创新教育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6)

[6]吴传钧.论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人地关系地域系统[J].经济地理,1991(3)

[7]朱爱琴,周勇,谢双玉.地理科学专业“模块式、层次化”实验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10)

[8]钱学森.关于地学的发展问题[J].地理学报,1989(3)

[9]杨开忠.论地理学体系建设[J].地理学报,1991(4)

[10]郑度,陈述彭.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前沿领域[J].地球科学进展,2001(5)

[11]吴怀宇,程光文,丁宇.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探索[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基金项目】凯里学院校级教学改革与研究一般项目(JG201338)

第2篇

关键词:气象学;实践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2-0131-02

随着气象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在环境保护领域应用范围的不断拓宽,气象、天气的发展和研究越来越成为学术界的焦点[1]。《气象学》,是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后续课程学习的重要基础[1];实践教学是本部分内容的重要组成,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应放在同等的地位,实践过程中应加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不断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做好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有机结合,理论和实践教学应着眼于国家发展的需要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构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确保人才培养质量[1-3]。

全国各高校都对本校的《气象学》课程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内容进行了合理调整。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地理科学专业、水文与水工程专业都有气象学相关内容的教学,实践教学是气象学教学的重要部分,是巩固专业能力、加深专业知识理解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如何在现有实践教学条件下,合理协调整合相关教学资源,达到气象学相关实践内容的效益最大化,如何在做好气象学相关内容教学的同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做到相关知识的自然衔接,是近期我们重点考虑解决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的剖析

从专业课程《气象学》相关课程的设置内容来看,无论使用的是哪种教材,都涵盖气象学、天气学和气候学三部分内容,只是不同专业在课时安排上有所区别;三部分内容既自成体系又紧密相关,特别是前两部分,理论性强,有很多难点内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紧密结合实践教学,能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气象学作为各专业的基础课程,与后续课程的内容紧密相关,比如,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中的水文学、植物学地理学、土壤地理学、遥感原理与应用、综合自然地理学、环境生态学、生态工程学等都有相关的知识内容,教学过程中应考虑到这些课程教学的需要。

二、气象学教学的目标

从实践教学的角度,《气象学》实践教学的目的如下:

1.基本技能。培养的学生应该具备良好的基本气象要素观测的基本技能,例如:大气温度、风速等气象要素观测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这些基本技能的掌握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2.自我学习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综合分析与归纳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撰写科研论文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

3.创新能力。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实施过程中强化教学实践和科研训练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实验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等。

三、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1.实践性教学体系构建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我们要培养和造就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

2.以任务驱动教学实践性教学。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能力应放在首位,教学过程中应精心设计实践环节,为学生提供各种条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3.实践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用学生亲身经历过的事例,便于学生理解掌握。气象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课程的学习不仅局限在课堂上,而且贯穿在学生的生活中,随时发生的相关事件就是活生生的案例,通过这种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4.实践教学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优秀的实践课程教师队伍配备应以实验室(或实习基地)为平台,通过培养和引进专职或兼职实验教师,负责本实验室(实习基地)课程的授课工作。

5.实践教学条件的改善。实践教学条件是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在整个体系中起支撑作用[3]。根据实验课程体系,主要是实验室、实习基地。(1)实验室建设。现有气象观测与模拟实验室主要是一些传统仪器设备,应增加较为先进的仪器设备,让学生能掌握最先进的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2)实习基地建设。实习基地是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包括校内实习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校内基地建设即建设地面气象观测场。

四、实践教学实施

根据课程实践教学的实际,实践教学的实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实验教学。实验教学紧密结合教学过程中知识点,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内容。因此,实验教学可以设置多个实验巩固相关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基本专业技能。

2.实习。实习环节,主要使学生利用掌握的相关知识,对天气、气候相关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每年的认识实习和综合实习均可安排气象学相关内容。

3.毕业论文、SRT等。充分利用毕业论文、SRT等实践环节,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对本课程感兴趣的同学进行指导,让学生利用所学课程知识,对各种天气、气候现象、过程进行综合分析,培养创新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等。

五、实践教学中存在问题

1.实践场地、教学设备不充足。由于各方面的因素,《气象学》实践教学设备和场地大多不足,只依靠简单的常规仪器设备,短时间的实践教学,不能满足课程的实践教学特点,校内实习基地(气象园)建设是满足气象学实践的基本条件,有了气象园,有了基本的实践教学设备,学生的实践教学才能够真正走上正轨。

2.实践教学的考核体系不健全。气象学实践教学处于初级探索阶段,缺少完善的实践教学条件,缺少较强的实践教学队伍,这都会影响本课程实践教学的效果。

3.学生忽略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由于专业实践的要求不同于气象相关专业,学生对本课程的实践不是很重视,这也与课程的实践体系的不完善有一定关系。

4.实践过程与相关课程教学的衔接不完善。作为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课,实践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其他课程的教学需求,这需要《气象学》课程的教师能全面了解整个专业课程的配置及相关课程内容的设置,了解专业课程的对相关知识的需求,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及实践,做好与专业课程的对接。

六、结语

资源与环境学院三个专业中有“气象学”相关理论教学内容和教学实践环节。根据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和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结合社会需要和学生要求,不断完善《气象学》相关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实践教学模式;通过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培养教师重视实践教学的理念,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加强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做好《气象学》相关课程实践与其他专业课程的衔接工作,提高实践性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改革实践教学的模式,完善实践教学的体系,促进学生的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融合,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3];通过有层次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为课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构建一套具有示范性且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模式,切实保障人才培养质量;通过改革《气象学》课程组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构建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和毕业论文等相融合的实践教学方式,充分利用现有实验室条件,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更好的条件,为学生提供开放实验条件,并为学生的开放实验、大学生科技训练计划(SRT)和其他科创项目等提供形式多样的有效指导,使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锻炼。

参考文献:

[1]王志,廉丽姝.高师气象学与气候学实践教学内容优化探究[J].高教论坛,2014,(11):59-61.

[2]高西宁,刘江,殷红,等.应用气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10):125-128.

[3]韦雪艳,吴钟元,等.多方法―多水平人文本科创新人才的“实践培养模式”[J].现代教育管理,2012,(4):100-102.

The Research on Practical Education Innovation and Experience of Meteorology

GAO Wei-dong,JIANG Wei,ZHOU Bao-hua,SHAO Feng-luan,YANG Li-yuan,XU Li-rong

(The School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University of Ji'nan,Ji'nan,Shandong 250022,China)

第3篇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中国 重庆 401331)

【摘 要】依据地理科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提出了现行地理科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应重视和增加地理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增加基础课程在地理科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比例,增加课程设置的分类方向。目的在于构建起符合综合素质培养要求的地理科学课程体系。

关键词 地理科学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刘永林(1983.10—),男,博士,环境科学专业,讲师,从事地质环境方面的教学研究。

自1998年教育部颁布《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以来,地理科学专业课程体系一直在进行着改革,并且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局面。每个高校都结合自身的发展特点,对地理科学专业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随着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人口健康、城市化、能源结构优化、国家安全等的需求和发展,社会一些部门对地理科学专业毕业的学生要求也在变化[1-2]。要培养高素质的地理科学人才,就必须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方案。什么样的课程体系是合理的,什么样的课程是学生所需要的,这是高校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本文将结合目前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对地理科学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发表一些个人见解,希望对其发展有所帮助。

1 地理科学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即人才定位问题,其针对性决定了社会对学校所培养人才的接纳程度。地理科学专业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与现代公民素养、具有健全的人格与健康的体魄;具备坚实的地理科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自主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既掌握地理科学基本思维方法和基本实践技能,具备高素质人才所必需的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和人文修养,又懂得现代教育基本理论与技巧,具有良好教师素质,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地理学科人才。对于一个专业,其课程体系要围绕培养目标进行构建。

培养目标具体体现在以下6个方面:(1)培养现代公民具有的基本人格素养和强健体魄;(2)培养现代公民基本地理素养;(3)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兴趣需要;(4)重视培养学生对科学问题的探究能力;(5)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地理信息技术;(6)培养学生自学和自我发现问题的能力。

2 现行地理科学专业的课程体系问题

目前高校地理科学专业课程体系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课程的设置不能很好的符合现行社会的需要,课程结构失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重理论轻实践

地理科学是一门十分重视实践的科学,在课程体系中,实践性教学应该占据及其重要的地位。教育部现行规定的理科专业实践学分应占总学分的25%。表1为部分师范高等院校地理科学专业课程结构,可知地理科学专业中实践课学分占总学分的6.4%~14.3%,远低于教育部规定的标准。这样的课程设置没有体现出地理科学专业的理学特点,也没有体现出地理科学实践性学科的优势[3]。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伴随着物价的上涨,使部分高校面临实践经费短缺的问题。这可能是高校转向理论而轻视实践的一个原因。另一原因,伴随着科学知识的大爆炸,学生学习的知识越来越多,而每学年的时间总数是固定的,那么高校不得不挤压一些课程的学时以扩充一些选修课而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1]。

2.2 课程结构失衡

任何一门学科都是为了培养专业性的人才,地理科学专业也不例外。首先,地理科学在课程设计上偏重专业课,而较忽视基础课。以重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为例,基础课程的学分数仅为13个,而基础课程为一门必修课高等数学和两门选修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量地理学。这使得基础课和专业课程比例严重失调。随着地理科学的发展,物理和化学中的基本知识在地理科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但目前有些高校地理科学专业竟然没有与物理和化学相关的课程,这使得学生自学和应对今后的一些实际问题,不能很好的做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其次,基础课与地理学应紧密结合,不能仅仅学习物理而学习物理,也不能仅仅学习数学而学习数学。应将基础课程与地理专业课程统一起来,但目前这种授课方式还处于实验和探讨阶段,因为这要求老师具有很好的基础课知识和地理专业课知识。

2.3 高中地理与大学地理课程不衔接

地理学在高中阶段被列入文科,而在大学阶段地理学属于理科,这使得高中地理课程与大学的地理专业不能较好的衔接。大学的地理科学专业需要学生具有较好的理学思维能力,而高中阶段将地理列入文科,并且地理学课程在高中阶段是一门副课,使得高中生在无意识中忽视了地理学的重要性。也使得进入大学地理科学专业学习的学生,不了解地理学,甚至认为地理学是一门及其不重要的科学。

2.4 课程与课程之间交叉联系少

任何一个专业都注重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地理科学专业也不例外,课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可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地理学的基础理论,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教师在给学生授课时,不能仅靠所教课的书本知识,而应该联系其它相关课程和扩展书本外的知识,给学生一个开放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探索过程。

3 课程体系的改革思考

针对以上地理科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些问题,我们应该做如下的改革,以使地理科学专业的课程结构能够更加适应现行社会对地理人才的要求。

3.1 增加实践课

地理科学专业是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地理学的许多理论知识都是来源于实践。地理实践教学,对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素质高、能力强、具有科研精神和科研能力的创新人才起到重要作用[4]。为能使学生能更好的掌握地理学知识,地理科学专业应增加实践课的学时,加大实践课的学分比例,增加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野外地理工作方法方面的实习。以重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为例,实践课程主要包括室内实验、野外实习、社会实践及毕业论文设计与教学实习,这些实践课充分体现了地理科学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理论知识、创新精神、动手操作能力和野外工作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建立了一定的基础。

3.2 基础课和专业理论课配置合理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对地理科学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再仅是地理教学方面的需求,国土部门、环境部门和规划等部门也开始需求地理科学方面的人才。这就需要地理科学的学生不仅仅具有地理学知识也需要具有一定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环保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地理科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应该增加普通物理、普通化学等基础课程,以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地理学中的一些基本原理。但针对地理科学的学生授课时,需选用具有地理学特点的物理、化学教材,在授课中能较好的结合地理学专业讲授物理和化学等基础课程。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地理学基本理论知识,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对地理科学人才的要求。

3.3 设置专业分类方向

结合学校自身的特点,设置地理学专业的分类方向,如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就设置了自然地理方向、人文地理方向、资源环境方向、GIS方向和其它方向。增加了学生自主选择的机会,也会使学生更好的顺应自己的兴趣而发展。这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能力素质做了基础。

4 结论

大学是学生综合素质(科学素质、能力素质、人格素养等)形成的关键时期,而课程体系的设置是培养学生的根本。课程结构的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甚至关系到学科的发展。课程体系是否合理,我们必须结合当前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与时俱进的进行评价,并改革课程体系。地理科学是实践性很强,且是多学科交叉的学科。因此地理科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具有其特殊性,第一,应重视实践;第二,注意基础学科和专业课程的交叉,注意专业课程之间的交叉;第三,应设置专业分类方向,以使学生能更好的发展自我。

参考文献

[1]管华.地理科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讨[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9(5):420-424.

[2]郭金铭,袁天凤.我国地理科学专业空间分布格局研究[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28(8):46-49.

[3]胡晓东.新课改背景下高师地理科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28(8):92-95.

第4篇

关键词: 乡村社会地理; 综述; 国外

乡村研究很多学科都能够找到切入点, 论文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对其研究较早。乡村社会学研究侧重乡村社会变迁, 乡村地理学则侧重于从地域分布、空间的观点分析乡村的各种问题[1]。随着乡村的演进及学科的发展, 二学科研究内容交叉重叠的现象比较明显。乡村社会地理即是针对乡村发展过程中的社会现象, 从地理学视角进行分析: 时间上以乡村社会变迁为主线, 空间上探讨社会现象对乡村各主体空间分布及分异规律的影响。

1 研究进程

1.1 乡村社会地理研究溯源

1.1.1研究时序分析

乡村地理学发展较早, 二战前, 其研究内容主要是农村聚落的历史分析( 包括农村聚落的起源、结构与类型) 、土地利用问题, 同时有一些对于乡村社会现象的研究, 如德国学者如魏伯、奥特伦巴描述并研究了土地利用形态、乡村道路网、农舍、村落等农业活动所引起和制约的文化景观或乡村景观, 但总体上研究较少[2]。

二战后到1970 年, 各国( 不仅是欧洲国家) 的城市重建以及经济发展引发的城市化浪潮, 毕业论文推动了城市地理学研究的高涨, 而忽视了乡村的研究[1], 另一方面, 这一阶段由于把对乡村区域的研究简化为对农业问题的研究, 世界各国普通存在农业地理兴盛而乡村地理极度薄弱的现象[3], 这一阶段是乡村地理学的衰退期[1], 而乡村社会地理因而没有发展起来, 但社会学对乡村社会现象的研究较多, 地理学也存在一定研究。

1970-1990 的二十年间, 环境压力及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导致对乡村可持续发展研究, 乡村地理学出现“再生( rebirth)”现象[1], 这一期间对乡村社会的研究一直成为国外乡村地理学的一个热点, 推动了乡村社会地理的发展, 但不同国家研究内容存在一定差异[2]。表现在研究者的重视, 组织了许多学术活动, 并提出了一些发展理论。如美国经济史学家johnson 在1970 年代初所提出乡村增长中心发展理论; 弗里德曼( 1975,1979) 等人提出了乡村社区发展理论等[4]。随着研究的深入, 相关研究范围逐步扩大到包括乡村发展的许多方面, 主要有乡村社区、乡村人口结构、迁移和就业, 居住问题、乡村城市化、城乡相互作用以及乡村规划等。一些研究中寻求地理学者和社会学者共同研究的关键主题。1980 年代许多学者还进行了乡村地区发展政策效果评价的研究。对乡村社会现象的研究具体如下: ambrose 认为乡村仍然是明显的等级社会, 包含至少五个明显区别的阶层; newby( 1979) 认为乡村居民被多种因素所束缚( 如贫困) , 因而形成社区以寻求互惠[5]; bunced 研究在这一过程中乡村居住模式演化; gilg 研究了乡村区域人口和雇用问题; roger 对于乡村住房问题有一定研究; lewis 运用新的方法对乡村社区进行了研究; tanner对乡村区域娱乐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robins 总结了乡村规划和环境保护的不同方面[6]。

1.1.2研究对象分析

从研究对象角度分析, 1990 年代以前的乡村社会地理研究基本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研究客体主要为物质实体, 并由1950、60 年代增加的量化和科学化所加强, 这反映了环境决定论持续的影响; 伴随人口的减少和逆城市化, 在一系列乡村研究中出现对人口学特征的研究, 如列举人口数量、分布和密度; 对社会公正的研究, 如harvey 提出地理学要与社会公正相连接; 对家庭和社区的研究, 许多地理学者在研究中寻求与人类学和社会学的关联, 认为这类研究至少也是社会地理学的一个方面[7]。

1.2 新的研究进展

1990 年代以来, 国外社会地理学主要研究如下方面: 围绕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来确定研究出发点; 从社会问题的空间表述、空间因素、空间过程和区域特征来确定研究角度; 针对社会问题中受害一方来确定侧重面; 重视城市社会在西方社会中的主导地位来确定重点区域[8]。此时的乡村地理学出现两个明显转向, 其一是社会文化转向。与二十世纪人文地理学第三次转型趋于一致[9], 乡村地理学研究也开始由侧重空间分析向社会文化转型, 特别是近年来特别明显, 使得社会文化成为地理学“社会论”的核心理念, 并构建了明晰的新的研究内容[10]。许多学者将社会和文化研究的理论用于乡村社会地理研究。pratt 指出了乡村和文化地理学融合的形势; seymour 在乡村地理学理论发展讨论会中, 也提到放松文化和乡村地理学的明确的边界; halfacree 把乡村作为“非物质的感知构建”来研究。这些研究显示乡村社会地理超越了自身和文化地理学的界限。其二是乡村地理研究的后现代转向。1990 年代早中期, 很多学者开始认为对乡村的研究已经、或将要、或必须向后现代转型。人们开始着眼于从更加人文化的角度研究乡村的优势、局限和问题, 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①陆续有一系列的对乡村“被忽视方面”的研究; ②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对性别关系角色进行了重新认识。murdoch 和pratt 在其研究中, 对乡村的现代主义进行了分类: 作为时间概念的现代主义; 抽象理论的现代主义; 结构分类的现代主义( 特别指乡村和城市间的划分) ( 表1) [7]。此时许多乡村地理学的研究, 已超越了早期有限的地理思想的界限, 开始了明显充满政治色彩的研究。philo 认为关注不公正、开发以及乡村居民生活的改善推动了此种研究, 并认为此时的乡村具有多元的文化结构和意义; phillip 认为此时在乡村社会地理研究中, 已将政治的、物质的和非物质的因素联系在一起[7](

具体来说, 除继续关注早期乡村现象外, 乡村社会地理顺应上述趋势, 其研究也出现了许多新的主题。michael roche在2001 年对乡村地理学研究进行总结后, 指出现在缺少对乡村可持续性的研究, 并针对广泛的争论, 对后生产主义者的乡村空间进行了再思考[11]; 之后他又基于对乡村地理学2002 年出版的期刊总览, 认为许多传统的研究没有减少, 只是近年有些转变, 研究并指出三个共生的乡村发展模式: 农业—工业化、后生产主义和乡村可持续发展[12]; 基于人们对乡村过于理想化的印象, cater 和valentine 等人对于乡村剥夺( exploitation)进行过相关论述[5,13]。

另一方面, 近年来人们开始关注网络与信息对乡村的社会影响。grimes 研究了信息社会中乡村地区的发展前景, 他认为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大量信息的掌握, 缩减了乡村与市场的距离, 并提高了乡村地区的对外学习的能力与机会, 但远距离的工作( teleworking) 即使被夸大为乡村地区最美好的前景, 将来也只会给城市和市郊而不是偏远的乡村, 带来绝对的发展优势[14], 此外他还对信息技术对乡村发展的利弊及乡村网络社会的增加状况进行了探讨[15]。

1.3 发展的路径

纵观乡村社会研究的整个历程, 不难看出乡村社会地理发展而来的两条路径。首先, 乡村地理学研究向社会转向。地理类的文献中, 关于乡村社会的探讨和研究十分丰富, 并且包含乡村社区、乡村景观、城乡关系、乡村旅游、各种乡村冲突和问题及政策制度等诸多方面[5,13]。其次, 社会学者开始关注涉及乡村空间的问题。早期乡村社会学者研究中就部分涉及到地理学的内容, 近年来出于研究及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逐渐将空间现象纳入研究范围, 相关学术论文明显增多。lobao 和saenz 指出“: 在乡村社会学科中忽视空间的分析, 地理空间在组织阶级关系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16]; friedland 对于乡村研究虽然从乡村的社会学表象写起, 但对农业和田园风光的问题分析, 却有着强烈的地理气息[17]。

2 当前主要研究内容

2.1 乡村社区

最先研究乡村社区的是乡村社会学家。罗吉斯和拉伯尔认为“社区是一个群体, 它由彼此联系具有共同利益或纽带、具有共同地域的一群人所组成”, 硕士论文主要研究社区变迁、类型、边界、权力机构及发展趋势[18]。乡村社区是地理学研究社会的切入点, 它促进了乡村地理学的社会化[19]。同时乡村由于存在不同层次的发展实体, 因而能够较好地展示社区的演化系列。liepins 认为可以“通过社区来寻找到乡村性”, 并提出一个从物质和意象角度来理解“社区”的框架( 图2) , 认为从地理和社会形成角度, 社区可被分成四维进行分析, 同时他认为舆论和能力对于社会的形成很重要[20]; little 研究认为社区是乡村生活最重要的特征[13]。

国外乡村社区地理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 ①乡村社区变迁及机制研究, 它一直是乡村社会学研究的重点[18], 而乡村地理学善于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寻求事物的时空变化规律。近年来此类研究逐渐增多。如valentine 和cater 等在其论著对乡村社区变迁均有描述, 并试图寻求其内在机制[5, 13]。②乡村社区空间分析, 是乡村社区地理的核心。mormont 认为乡村可以体验一种与城市生活截然不同的社会物质空间[21]。havey 等也分别从乡村政治经济学中积累与消费的观点论述了乡村空间的作用, 认为非城市空间的存在对于城市空间本身的再生产也是必要的[22]。③乡村社区可持续研究, scott 等人基于新西兰北部的调查, 发现种族、阶级和职业结构的不断分化给“可持续的乡村社区”带来复杂性, 并建议“可持续的乡村社区”应被视作一个民族范畴, 而乡村社会地理中应采用更为宽泛的社会可持续能力的概念[23]; 英国学者mackenzie 也对社区与可持续性进行了深入探讨[24]。④社区文化与制度变迁研究,以往社区文化经常被研究者忽略, 但近年来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不应让世俗社会代表乡村、法制社会代表城市, 而是应将社会看成一个整体, 乡村社区的大众文化已被城市化。⑤乡村社区与产业的联系, 如joseph 研究指出了在新西兰两处地方农业和乡村社区的联系[25]; ⑥社区问题研究, 如社区内部各阶层及内部与外部的冲突、贫困及其它一系列出现的问题; ⑦此外还有乡村社区规划研究等等。可以看出近年来地理学者对于乡村社区的各个方面, 往往从更为广阔的社会学视角加以研究。

2.2 城乡关系

城乡关系牵涉到城市和乡村的许多方面, 其研究一直是地理学( 尤其是1970、80 年代) 的重点之一。mormont 认为,城市和乡村的对立现在已经逐渐成为过去, 城乡之间的差异与界限现在日益变得模糊“, 乡村不再是单纯的乡村空间, 多样化的社会空间能够存在并且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叠加在一起”[13]。随着社会及经济的发展, 出现了新的城乡关系, 也促进了对新城乡关系的研究。城乡关系研究的领域包括城市对乡村作用、乡村对城市作用及城乡结合部的现象。

具体研究内容主要有如下方面: ①城乡关系变迁研究。②城乡连续体研究, 如cloke 运用16 个变量对城乡分界点问题进行研究, 得出并不存在重要的自然分界点, 支持了城乡连续体这一说法[5];murata 提出了城乡相互依赖的工业化模式[26]。③城乡人口迁移研究, 城乡人口流动是贯穿城乡关系的主线,研究也较多, 如audas 等人于1990 年代对加拿大城乡人口迁移的研究, 讨论了移民的方式、迁移前后环境变化的对比、人口迁移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也讨论了职业、受教育水平和身份地位对人们作出迁移决定的影响[27]; cook 和christopher 用一个量化指标对城乡人口迁移速度与发展进行了研究[28]。④城乡关系协调及制度创新研究, 通过一系列正式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 协调存在于城乡各主体之间的关系。⑤城乡隔离及重构研究, 目前各个国家均试图以新的方式( 如新的人口流动政策等) 来重构历史上的城乡隔离; bronwyn 在研究中量化分析了在新西兰商务中出现的城乡数字隔离的程度[29]。

2.3 乡村景观

乡村景观及规划概念缘于迈克哈格( 1969) 、西蒙兹的( 1978) 和刘易斯( 1998) 对大地景观概念和规划的提出[30,31]。乡村景观规划就是在综合大地景观和乡村人居环境理论的基础上, 对乡村区域进行的综合景观规划设计。目前乡村景观研究是景观科学和景观规划研究的一个前沿领域, 往往综合景观规划学、景观地理学和景观生态学加以研究[32]。地理学角度研究乡村社会如何改变其生存的景观和环境[33]。

当前国外对于乡村景观的研究包括如下一些方面: ①乡村景观演变的动力机制研究, 无论对于生态学还是地理学, 分析景观格局和动力机制是景观研究的一个主要目的。nelson介绍了关于经济、人口统计学和环境驱动力三维组合重构而成的美国西部乡村景观, 并认为作用于区域的最重要的驱动力是移民, 流动人口的力量正转变着区域的社会文化景观( 图3) [34]。isabll 和sabin 等人对诺曼底地区25 年来的景观格局进行了分析, 发现导致乡村景观发生变化的主要动力来自三方面: 农业耕作的增强或废弃、城市化对景观构成的改变、地方保护政策的作用[35]。②乡村景观规划, 它是一个人类与环境关系的调节工具。国外乡村景观规划研究始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 开展较早的主要是欧洲一些国家, 对世界农业与乡村景观规划起了很大推动作用。美国景观环境规划学之父olmsted 认为, 景观规划不仅要提供一个健康的城市环境,也要提供一个受保护的乡村环境[31], 同时研究也注意到景观规划面临着文化景观发展带来的挑战[36]。③乡村景观与人、文化、建筑等主体相互作用的研究。naveh 认为文化景观是物质与精神的融合, 并提出景观感知的文化维[37]; ruda 认为, 要使乡村聚落保持可持续发展, 必须对建筑区与自然平衡、当地社区、历史传统及本土文化进行保护[38]。④不同国家、不同类型乡村景观的对比研究。arriaza 等人对地中海地区两个乡村的若干图片进行对比研究, 指出了与乡村景观视觉质量有关的要素, 并对其进行了排序[39]。⑤乡村景观感知与视觉评估, 研究认为乡村景观可以从视觉( 形态) 、感知( 内涵) 和经验( 功能) 等方面进行分析与评估[40]。⑥乡村景观可持续研究。1996 年“欧洲乡村景观的未来”会议中, 分析了目前中欧与北欧地区人类对乡村景观的影响, 并研究了景观可持续发展的概念[41]。同时一些研究也提出从景观生态学角度恢复可持续的乡村, 并保护乡村景观的多样性。⑦“特殊的”乡村景观,如对性别及同性恋的研究等。bryant 和morris 等人通过调查,认为农业中同样存在着很多工作需要女性做出贡献[42,43]。

2.4 乡村社会问题

乡村发展的不同阶段伴生着不同的社会问题, 国外不同学科学者对其研究一直十分关注。一些社会问题始终伴随社会存在( 如贫困、社会保障等) , 只是程度的差异, 而不同时期又会出现新问题。留学生论文 地理学者对乡村社会问题的视角, 主要是社会问题对乡村空间布局与演化的影响及由于乡村空间布局与演化所形成的问题。

近来国外乡村存在如下一系列社会问题及相应的研究: ①乡村区域各主体间的冲突, 包括乡村内部各阶层间的冲突及乡村与外部进入者间的冲突[44]。②贫困与就业, 是乡村最古老的话题, 对于乡村的贫困问题存在一定争议, cloke 将乡村生活描述为田园诗画, 一定程度掩盖了英国农民的贫困, 但他指出应从政治上提高农村生活自身的收益、减少农民被剥夺的现象[5]。③不可进入性, 对于主流乡村地理学者和规划者, 可达性被看作是理解乡村绝对的中心, 这种关注已在近来大量的著作中体现出来; phillips 和williams 对乡村可进入性的研究中提出“自然不可进入性”和“社会不可进入性”[45]。④“特殊的”乡村问题, 主要包括儿童、少数有色人种、无家可归者[11]、男女同性恋和旅行团体等, 近年来这类问题的研究更加引起人们的关注, 研究认为在乡村人们的实际境况与乡村表面上平静的生活不一定相符。除上述一些社会问题外, 乡村还存在着住房、老龄化和社会保障等问题, 各国此种问题的程度存在较大差异, 不同国家对此研究的内容与深度也有所不同。

2.5 其它相关研究

除上述几大方面的研究外, 国外乡村地理工作者对于影响乡村发展的政策制度、热点问题及突发事件等也有相应的研究。如杜赞奇从国家政权建设的角度, 探讨了随着国家政权力量的渗入, 乡村社会权力结构的变迁, 并提出了一个具有综合性的分析模式———文化网络[46]; 经济全球化对上述各要素的影响研究, 如mcgee 探讨了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的城乡关系[47]等等。

3 结语

本文回顾了国外乡村社会地理的发展历程及各阶段研究的重点内容, 并详细介绍了当前国外这一领域研究的几个主要方面。能够看出乡村社会地理研究已受到关注, 并逐渐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学科特征。伴随着20 世纪人文地理学的第三次转型, 乡村社会地理也出现明显的文化及后现代转向, 并且在未来一定时期内, 将成为学科发展的主流方向。分析中不难发现, 在学科发展过程中, 相应理论的进展相对较为缓慢, 全新理论的探索及学科的交叉研究, 将会是未来乡村社会地理学研究的难点与突破点。此外, 全球化背景下的制度转变、社会转型对乡村社会的影响; 社会分层日益严重, 如何从乡村地理学角度加以研究; 学科交融与学科体系重新整合的研究等, 也将成为这一领域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国外相比, 我国乡村社会地理研究尚处于起步、缓慢发展阶段, 因而积极、科学地借鉴国外先行发展的理论、方法与实践, 有助于推动我国乡村社会地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小林. 乡村空间系统及其演变研究[m].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3-12.

[2] 陆翔兴. 论我国乡村地理学发展问题, 人文地理学研究[m]. 吴传钧主编, 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89.4, 89-91.

[3] 石忆邵. 乡村地理学发展回顾与展望[j]. 地理学报, 1992, 47(1):80-88.

[4] 李仁贵, 张健生. 国外乡村学派区域发展理论评介[j]. 经济评论,1996,( 3): 67-71.

[5] cater.j., jones.t. social geography. an introduction to contemporary issues[m]. london: edward arnold, 1989.194-221.

[6] john.l.allen. progress in rural geography[j]. the professional geographer, 1983,36(1):124-125.

[7] phillips,m. the restructuring of social imaginations in rural geography[j].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1998, 14(2):121-153.

[8] 袁书琪, 郑耀星. 论当前中外社会地理观[j]. 人文地理, 1994,9 (3):37-43.

[9] gauthier,h.l, taaffe,e.j. three 20th sentury "revolutions" in american geography[j]. urban geography, 2002, 23(6): 503-527.

[10]王兴中. 社会地理学社会—文化转型的内涵与研究前沿方向[j].人文地理, 2004, 19(1): 2-8.

[11]roche,m. rural geography: searching rural geographies[j].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2002, 26(6): 823-829.

[12]roche,m. rural geography: a stock tally of 2002[j].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2003, 27(6):779-786.

[13]valentine,g. social geographies, space and society[m]. new york: prentice hall, 2001.249-293.

[14]grimes,s. rural areas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diminishing distance or increasing learning capacity?[j].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2000, 16:13-21.

[15]grimes,s., lyons,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rural development: unique opportunity or potential threat?[j]. entrepreneurship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1994, 6(3):219-237.

[16]lobao,l., saenz,r. spatial inequality and diversity as an emerging research area[j]. rural sociology, 2002, 67:497-511.

[17]friedland,w.h. agriculture and rurality: beginning the 'final separation'?[j]. rural sociology, 2002, 67:350-371.

[18]罗吉斯.埃弗里特, 拉伯尔.j.伯德格. 乡村的社会变迁[m].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8.160-192.

[19]李晴, 郑耀星. 试论社区研究在社会地理学中的基础地位[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 19(3): 244-249.

[20]liepins,r. exploring rurality through 'community': discourses, practices and spaces shaping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rural "communities"[j].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2000, 16: 325-341.

[21]mormont,m. rural nature and urban natures[j], sociologia ruralis,1987, 27: 3-20.

[22]harvey.the limits to capital[m].oxford:basil blackwell, 1982.417-419.

[23]scott,k., park,j., cocklin,c. from 'sustainable rural communities' to 'social sustainability': giving voice to diversity in mangakahia valley,new zealand[j].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2000, 16:433-446.

[24]mackenzie,a. on the edge: 'community' and 'sustainability' on the isle of harris, outer hebrides [j]. scottish geographical journal,2002, 117:219-240.

[25]joseph,a., lidgard,j., bedford,r. dealing with ambiguity; on the interdependence of change in agricultural and rural communities [j].new zealand geographer, 2001, 57:16-26.

[26]murata,y. rural-urban interdependence and industrialization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j]. 2002,68(1):1-34.

[27]audas, rick. rural-urban migration in the 1990s[j]. canadian social trends, 2004, (73):17-18.

[28]cook,j.c. rural-urban migration rates and development: a quantitative note[j]. review of urban & regional development studies,1999,11(1):63-75.

[29]bronwyn,h. the rural-urban 'digital divide' in new zealand: fact or fable?[j]. prometheus, 2001,19(3): 231.

[30]david,d. countryside planning[m]. andrew w. gilg. 1978.44-76.

第5篇

关键词 地理学;地理实验;地理教学;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52.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06-0123-03

Promote Geographic Teaching by Means of Reinforcing Geographic Experiment//Chen Xiujie

Abstract Because Geographic experi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Geographic teaching, many scholars of normal universities have explored this area. Based on interviewing the research of Geographic experiment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the paper firstly points out the importance of Geographic experiment, then, analyzes the actualities about experimental teaching of Geography in China, in the end, makes out the effective measures about how to promote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of Geography.

Key words geography; geographic experiment; geographic teaching; ability of innovation

Author’s address Lab Centre of Rizhao Campus, Qufu Normal University, Rizhao, Shandong, China 276826

1 地理科学的特点

地理学研究的是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的相互作用与关系及其时空规律。它所面对的是复杂的地球表层系统,是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与人类所构成的统一整体,是由各种自然现象、人文现象组合在一起的复杂体系。因此,地理学是一门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具有跨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性质的学科[1],在当前的大学科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现代地理学突出的特性是综合性、PRED性(区域性)、软科学性和工程性[2]。高等师范地理教育的主体目标是培养合格的中学地理教师,但未来的中学地理教师不仅仅只是教书匠,应当成为社会建设者和教育家。这种地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决定了大学地理教育要由两大部分组成,既要有基本知识、基础理论的传授,又要重视实践教学,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2 地理实验的重要性

地理学研究的对象空间距离大、时间跨度长,现代人所能涉猎的空间和时间范围远远不能满足其研究的要求;另一方面,现代地理学引入大量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在国民生产建设中起到很大的战略指导作用。再者,学科要发展单单依靠现有书本上的知识和前人的经验是不够的,必须通过不断地实践探索去发现新的知识和理论。因此,不管是对现有地理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还是学科的发展,都要通过反复的实践才能完成。对于高师地理专业来说,实践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地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包括野外教学实习和室内实验教学两大块,在目前课程改革、学时压缩、教学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实验教学在整个地理教学中更加举足轻重。实验教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

2.1 帮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实现知识由感性到理性的转变

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涉猎的内容时空范围非常广泛,特别是自然地理的各个部门,比如地貌的形成过程,时间久远,范围广大,而人们生活的空间却非常局限,单靠前人总结的书本知识有时很难理解。目前高师地理专业的教学经费又不允许大量的野外实习,因此实验教学地位凸现。在实验室内观察各种地貌类型的特征,运用多媒体演放地貌的形成过程,根据书本的基本知识,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成因、找出规律。这样,学生如同亲身感受到地理事物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实现知识由感性到理性的转变。

2.2 训练学生的实验技能,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

实验是科学创新的平台,如果没有很强的实验技能又何谈科学的创新?实验技能就需要在实验过程中培养,从专业基础实验开始到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循序渐进,逐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增强学生的主动意识、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现代地理学引入许多新技术、新理论,更需要在实验中验证和突破,如果没有基本的实验技能是做不到的。

2.3 通过实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地理学科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有非常强的优势,地理实验教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实验教学发展学生动手、观测、查阅、记忆、思维、想象和表达的素质,具体表现在使用仪器设备的能力;分析成因、总结规律的能力;查阅资料、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养成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吃苦耐劳、勤奋研究、勇于探索的精神,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3 高师地理实验现状

3.1 实验室状况

轻实践、轻能力是多年来高校特别是地方院校培养人才的弊端。由于多数人对地理学科的不了解,使其对地理实验教学产生偏见,因此地理学实验室的建设受到严重的阻碍,大多数师范学校的地理实验室欠缺或不健全,更不用说其中的软硬件了,致使地理实验不能按教学要求进行。近些年来,各级高校大范围扩招,在校学生人数剧增,地理实验教学更是不堪重负。

3.2 实验课程项目设置

为了培养适应市场经济的人才,师范院校的教学内容在不断改革,专业课程的比例相对下降,特别是自然地理课程从门数到学时都大大缩减。实验课程减少,在仅有的实验课程中,由于总课时的缩减致使实验项目随之减少,实验学时也已压缩。

3.3 实验教材

实验教材是实验教学的保障,地理科学的区域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决定了室内实验和野外实习的重要性。但受地域等因素的限制,一直没有规范统编的实验教材,制约了地理实验的规范性操作。有的院校实验教师自己编写实验教材,但形式、要求不统一,项目简单,而且多年不变,跟不上知识的更新,根本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陈旧落伍的实验教材不但抑制了学生潜能的发挥,而且消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4 实验队伍

实验师资缺额少编,部分素质偏低。据了解,各个师范院校的地理实验队伍普遍不健全,大多都是兼职教师,有些人对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缺乏高度的责任心,只是为了应付实验课。而高师地理专业的教师基本都是来自于全国各地的高师地理院系,本身在接受本科教育时实验技能就没训练好,现在又来带学生,效果可想而知,只能是恶性循环。

4 加强地理实验,促进地理教学

4.1 更新观念,建立高素质的实验队伍

首先,让各高等师范院校的实验主管部门充分了解和认识地理科学的性质和重要性,对地理学实验室的建设能够有高度的重视,这是地理实验进行的基础保障。

其次,地理教师和地理工作者更应充分认识地理实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地理科学的发展需要一代代地理人的努力。实践才能出真知,地理教师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实验条件,尽可能地做好地理实验。

第三,目前地理实验队伍不健全,有的兼职实验教师理论课讲解非常出色,但实验操作能力较差,其结果只能是纸上谈兵;有的实验技术人员根本不是地理学科出身,对地理实验内容一知半解;有的实验教师在地理知识方面堪称专家,但在教育理论和方法、师德品质等方面还有欠缺。因此,要通过多种途径和多种方法提高现有实验队伍的整体素质。比如:教育部高校师范司应定期举办地理实验培训班,让地理实验人员有计划地参加培训,提高操作水平,不断更新知识;各高等师范学校也可以选派实验人员到实验设备和实验水平较高的院校进行交流和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尽快造就一支业务水平高、敬业精神强和师德品质好的地理实验队伍,为地理实验教学提供师资保障。

4.2 加强实验室软硬件建设

有了合格的实验队伍没有实验场所,就好像士兵没有战场,无用武之地。实验室是实验教学的场所,其中的软硬件是实验的物质基础。因此,地理实验室的建设应引起高师实验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根据教育部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对实验室建设的具体要求,在进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搞好地理实验室的建设;购置先进的软硬件,并且随着学科的发展不断更新和完善,保障地理实验的顺利进行。

4.3 完善实验室管理体制

实验室管理体制是实验教学顺利进行的秩序保障,它包括实验室主任岗位职责、实验技术人员岗位职责、学生实验守则、安全制度、实验仪器设备使用和管理条例、实验教学考评规则、学生实验成绩评定方法、实验用品管理方法、实验室开放规则等。对制度不能重形式轻管理,学校实验主管部门或院系要建立定期检查制度,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对实验室评估的要求,定期检查。特别是实验教学考评工作和学生实验成绩的评定工作要深入细致地去做,把实验教学成绩纳入教师的教学评估,把实验成绩纳入学生这门课的总评成绩。

4.4 增加实验课程和项目

以往的地理实验基本都是自然地理和地理技术各课程的实验,这符合自然地理是基础、地理技术是手段的规律。但现代地理学在研究自然地理的基础上更加重视人文地理和经济地理的研究,以便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因此,应在继续做好自然地理实验的基础上,加强地理技术课程的实验,增加人文地理课程实验。

实验教学要按基础性、综合性和研究性实验分层次开展,使其成为与理论教学既相互协调又相对独立的,由不同层次、不同系列的实验课组成的教学体系。

各实验课程要编写实验大纲,明确实验目的、学时、方法、使用仪器和工具等,淘汰与删减陈旧的演示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尽量多涉猎一些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选好实验教材,最好是与教科书配套的统编教材,如果没有统编教材,实验教师可自编。

当然,课程改革削减了总时数,实验项目和课时却在增加,必然使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产生矛盾,这个问题并不难解决。可以在计划实验学时内完成规定的实验项目,对于教材内容的延伸项目可利用实验室的开放,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完成。

4.5 改进实验教学方法

过去的地理实验大多是演示和验证性实验,实验教学先是教师把实验步骤一一交代清楚,然后学生按部就班地去做,整个实验成了一种机械操作。加上地理实验又不像物理化学实验那样必须步骤正确才能出结果,而且实验一次结果也未必正确,所以有的学生态度不端正,走马观花应付上课。有的教师责任心不强,对学生的实验过程和结果不闻不问,造成实验教学质量不高的后果,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都没发挥出来。

实验课程和项目改革后,使实验由过去单一的模式变成有演示、验证、综合、设计、创新等多形式、多层次的实验模式。实施新的实验模式就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借助现代教育技术,逐步实现实验教学的现代化[3]。利用多媒体技术把实验原理、方法等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同时也能激发他们的实验兴趣。

1)对于演示、验证性实验,教师不光要讲清实验原理和步骤,还要设计问题,让学生边做边思考,最后除了实验过程和结果,还要把问题解决的情况写在实验报告上。这样有助于督促学生的学习和思考,促进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地貌类型判读这一实验,首先让学生按照正确的方法观察各种地貌类型,然后区别其特点,分析其形成机制和形成过程,最后利用多媒体把各种地貌类型的形成过程进行播放,既可以纠正学生的想法,又加深了直观印象,能够大大增强教学效果。

2)对于设计性、创新性实验,只讲清设计原理,给定实验项目和实验目的,至于实验方法、实验过程、所需仪器设备等都由学生自己完成。例如地图编制这一实验,要求根据所学过的地图基本知识和理论编绘一张电子地图。此实验的原理即地图编制理论由教师在课堂上交代清楚,其余问题全部由学生自己解决。学生根据作图的需要收集资料(数据)、设计内容和图面、确定表示方法、编写设计书、熟悉软件操作等,最后完成自己的创作。可以说一张图包含了地图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一种内容的地图有多种表示方法,每个人采用的方法是不一样的。这一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劳动的艰辛、成功的喜悦,培养了他们思考、动手、表达和创新的能力,有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相关课程的联合。有些课程的内容联系比较密切,它们的实验项目个别的甚至完全一样,这样的实验课程在安排实验项目时,可以统筹考虑,相同的项目只做一次。例如地图学和地理信息系统这两门课程,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地理信息系统起源于地图,经过制作地图、赋予地图上各地理要素属性、空间分析处理,最后仍然以图、表的形式输出结果。这两门课程都有地图编绘实验项目,可以只在地图学实验中安排此项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兼顾两门课,学生所完成的电子地图可以直接用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属性赋值、空间分析等实验内容。由此一来,避免了实验项目的重复,节约了实验学时,更为设计性、创新性实验的开展提供了空间。

4.6 注重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是教育的主旨,培养创新能力是实验教学的主要目的。除大纲要求的实验项目,教师可根据研究课题的需要,适当给出一些较难的具有创新性的项目,感兴趣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利用实验室的开放在课余时间做。院系可以建立科技创新基金,支持学生的研究课题,鼓励学生敢于挑战权威,勇于探索奥秘。通过实验培养分析、综合、归纳和推理、创新的能力,也为学生的毕业论文打下一定的基础。

总之,实验教学是地理教学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做好地理实验教学才能取得最佳的地理教学效果。高师地理本科专业主要是培养中学地理教师,同时也为更高一级学校输送研究人才,有了好的教学质量,才能使本科毕业就业的学生在工作岗位上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干,真正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教育家;考上研究生的学生也能很快适应学习和研究的需要。因此,注重地理实验教学,是目前高师地理专业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中国地理学会.地理学发展方略和理论建设[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4:19-32.

第6篇

【关键词】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 定位 培养目标 课程体系

1999年国家教委对地理科学的专业设置进行新的调整,由原来以学科分化为特征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专业,调整为以学科层次为基础、学科综合为特征的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和地理信息系统三大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以下简称资城专业)是属于地理科学中应用层次的专业。目前,全国有76个院校开设这个专业,大多数是依托本校原有的地理科学、环境科学、测绘工程或城市规划等学科基础开办的。

1 资城专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1专业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存在矛盾

在国家专业目录中,资城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科研、教学、资源开发利用与规划、管理等工作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专门人才。该专业学制四年,属于本科阶段的教育。从目前市场需求看,科研机构、高等学校用人的学历门槛不断提高,需要的至少是硕士研究生以上的高级专业人才,而政府机关容量更是有限,对人才的学历要求也逐年提高,现在也开始向硕士研究生以上的高学历人才倾斜。该专业毕业生就业最大的问题是在市场上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而这个问题的产生并不是学生个人努力不够,而是专业设置不合理,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存在矛盾所致。所以资城专业对口就业困难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而专业定位过高,脱离市场需求必然影响该专业的发展。

1.2专业方向不明确

在国家专业目录中,资城专业的主干学科是地理科学、环境科学、管理科学和规划科学,其主要课程:地质学、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国土规划、地图学、遥感应用、管理科学、环境科学、土地评价与土地管理、水资源计算与管理、生态环境规划、环境化学、地理信息系统、城市总体规划、区域规划等。主要学科与主要课程的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该专业的课程设置横跨了地理科学、环境科学、规划科学、管理科学四门学科的内容,而这些不同学科课程之间缺少一个核心,缺乏一个主导方向,它们之间是一种简单组合,缺乏内在的有机的联系。课程设置范围广而不精,缺乏主干方向课。很多学校在开办此专业的时候,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目前解决这个问题主要的方法是结合本校相关学科的实力,开设若干“专业方向”,南京大学就为该专业开设了“土地管理和房地产方向”和“旅游规划管理方向”。这方法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问题。但是又带来了另一个问题:这些方向在国家专业目录中都有特定的专业,学生毕业时必然会与其他相近专业的学生发生就业竞争。例如资城专业“旅游规划管理方向”学生与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在竞争中资城专业学生由于受到本身专业课程设置的限制,无论是在专业基础还是在实践能力上明显不占优势。用人单位更倾向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所以资城专业发展的出路必须立足本身专业优势,明确发展方向。

1.3专业与社会接触太少

资城专业与社会接触太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市场宣传力度不够。资城专业从1999年开始招生到目前将近十年了,已有好几届学生毕业,但在就业市场上,用人单位尚不认识该专业,也没有相应的用人需求,给毕业生的就业带来困难。同时,由于该专业是一个新专业,在招生过程中,熟悉该专业的学生不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专业招生的生源和质量。(2)教学过程中与社会接触太少。学校和社会缺乏良好的沟通渠道,社会对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需求无法反馈到学校,以至于学校在调整课程体系时,往往仅从学科体系角度,课程设置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学生在四年学习过程中,接触社会、接触就业市场的机会太少,有的学生甚至到了大四快毕业了,还弄不清楚自己想干什么,该学什么,能干什么。

2 资城专业发展的新定位

基于上述分析,要解决该专业面临的困境,笔者认为,拟调整培养目标,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制定配套措施。

2.1资城专业培养目标的调整

在市场条件下,资城专业学生培养目标的调整应该以社会需求为依据。社会需求规定了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而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又制约着课程体系的设计。

资城专业是本科专业,本科生的就业定位应该以企业和基层事业单位为主,这些单位对人才的动手能力要求较高。资城专业的定位应该从管理层次上升到规划层次,由培养城乡管理型人才向培养城乡规划型人才方向转变,其次考虑到该专业的地理科学和环境科学的学科背景优势,资城专业的培养目标拟侧重培养掌握3S先进分析技术工具有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规划理念、具有扎实的区域和城乡开发与规划的理论基础,能在城乡基层行政和企事业各单位从事区域规划、城乡规划、经济策划的应用型人才。

2.2课程体系构建

课程体系是围绕专业培养目标设计的,培养目标调整了,课程体系也应做相应的调整。新的课程体系主要拟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部分(该课程体系只包括与专业相关的课程,不包括公共课),具体课程设置见表1。

2.2.1理论教学部分

理论教学部分的课程拟按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个层次来设置。

(1)学科基础课拟以地理学的基础课(如地质学、气象学与气候学、自然地理学、可持续发展导论、地理信息系统等)为主,辅以环境学、经济学、管理学的基础课程。

(2)专业基础课拟按三条主线设置:① 资源环境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如自然资源学概论、土地评价与土地开发利用、水资源利用与保护、城市规划与大气环境、旅游开发与利用、区域生态与环境保护等课程。 ② 经济发展,如区域经济学、城市开发导论、城市经济学、农村经济学等课程。③分析技术和绘图技术,分析技术侧重于理科的数理分析和地理学的3S技术,主要课程拟设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应用、数据库技术及应用、GIS软件应用等;绘图技术拟侧重于计算机辅助制图,主要课程拟设AutoCAD应用、规划效果图制作等。

(3)专业课的设置。专业课拟以规划作为核心内容,考虑到背景学科的优势和市场需求,资城专业的规划拟侧重于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村镇规划这三个方面,主要核心课程拟设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概念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村镇规划等。

2.2.2实践教学部分

对于培养规划型人才的专业目标,实践教学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显得尤为重要,主要安排的实习课程拟设区域规划综合实习、城市总体规划综合实习、村镇规划综合实习、城市详细规划综合实习等。

教育的目标不仅是专业知识的传授,更为重要的是学生能力的培养。通过以上课程的系统学习,资城专业的毕业生应该具备运用3S技术手段分析和研究能力,资源环境的分析和评价能力,区域和城乡规划能力,理科学生应有的通用能力。

2.3专业发展主要配套措施的制定

为了较好地实施新的课程体系,实现预期的培养目标,必须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

2.3.1增加专业类课程课时比重

专业类课程主要是指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专业类课程的深度,直接影响该专业的教育质量。过去资城专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专业课深度不够,面广而不专,没有明确的专业方向。现在用人单位对学生的专业能力非常看重,专业能力强弱直接影响学生就业机会。专业能力的培养需要一整套的专业课程来保证。所以在新的课程体系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都需加重份量。保证专业类课程课时有三种方法:(1)调整该专业整个课程结构,精简公共课课时。(2)课内教学和课外自学相结合。重要的有难度的专业类课程采用课内教学方式,难度不大适合自学的课程安排给学生课外自学,可以通过布置作业或任务的形式让学生完成,同样能保证教学质量和预期教学效果。而且这种方式不仅能解决专业课时紧张的困难,还有利于培养锻炼学生的自学和科研能力。(3)调整学制。目前该专业学制为四年,在实际教学中,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的上学期英语、政治、数学等公共课占了很大的比重,第四学年上学期学生准备考研和找工作,下学期主要是生产实习和做毕业论文。所以虽然理论上有四年的专业学习时间,但实际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时间两年都不到。借鉴工科院校城市规划专业的学制,可以将资城专业学制由四年调整为五年。

2.3.2加强实践教学

培养管理型人才时,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要求不高,当我们把专业定位为规划型人才培养时,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要求必须大幅度提高。动手能力的培养依靠实践教育。加强实践教育的主要途径拟通过为主干课程配置相应的综合实习课或者拟在课程内部设置相应的实习课。通过各类模拟规划实习,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加课堂学习效果,促使他们提高学习质量;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2.3.3增强与社会的联系

加强与其他兄弟院校之间联系,积极开展教学和科研的合作。加强与科研机构和规划设计单位展开合作,建设实习基地,送学生去实习,送老师去培训。面向基层行政单位开办城乡规划培训班,利用高校良好教育资源服务社会;和他们展开项目合作,指导和服务地方建设;向他们了解人才需求情况,为改革教学方案和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提供可靠依据。

3 资城专业发展前景展望

3.1新农村建设给资城专业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前景

农村一直都是传统规划的盲点。国家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要搞好乡村建设规划。乡村的背景是以自然环境为主,所以乡村规划除了传统规划涉及的内容外,还涉及农业资源合理开发、生态环境科学等问题,而这些都是资城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所在。

3.2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迫切需要绿色的城乡规划师

20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石油危机的爆发,全球进入了新一轮能源危机的周期。中国经济发展的模式是一个高耗能的模式,能源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尤为重大。中国经济连续几十年的高速增长,是以环境污染为代价取得的。

传统的城市规划把经济利益放在首位,所以造成今天城市环境不断恶化。我国现在和将来迫切需要的是把环境效益放在首位的注重社会建设、经济建设和环境建设协调发展的绿色规划师。而建立在地理学、环境学基础上以资源可持续开发和环境保护作为其根本规划理念的资环专业正顺应了这种需求。

3.3与工科院校的城市规划专业相得益彰,完善规划领域人才结构

城市规划学作为一门学科脱胎于建筑学,我国城市规划教育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前全部是以建筑学为学科基础。国内规划领域的人才亦以工科类的城市规划专业居多。工科类的城市规划专业在形体规划、详细规划领域,它的建筑学的学科背景,手绘制图功底,景观设计等方面有它明显的优势;但在总体规划领域以及更宏观规划领域,掌握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环境学、管理学知识的资城专业不论是学科基础还是技术手段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从表2可以看出,城市规划专业的优势领域是城市设计和城市详细规划,资城专业的优势领域是区域规划、村镇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我们国家的规划从总体规划到详细规划、从区域规划到城市规划再到村镇规划,门类齐全,特别是区域规划和村镇规划刚刚起步,这些工作需要各学科人才参与,资城专业和城市规划专业各有侧重,各有优势,具有一定的互补性,携手合作定能为我国社会建设、经济建设、环境建设做出巨大的贡献。

总之,资城专业通过对培养目标的调整,新课程体系的构建和保障措施的实施,必然会在规划领域找到自己应有的位置,摆脱目前进退维谷的局面,未来的发展前景将是广阔的。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教学型院校;培养目标;实践能力;地理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6-0231-02

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地理学科人才培养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不仅对深化理论教学、树立学生实践观念、培养学生实践素质、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有着重大的意义,也是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接轨的最直接途径。

一、传统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实践教学以实验教学为主,设计、创新为辅;以理论作为依附,验证性为主,综合性、设计性为辅。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类型也有所变化,更多的需要直接可以投入使用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节奏。

(一)社会需求转变导致实践教学的变化

现今的人才需求已经从粗略的人才范畴转变为理论功底深厚、有较强的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经验的人才,因此仅依靠传统的实验教学远不能达到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要求,应该构建一个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从多维度、多层次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高校人才培养应密切关注人才市场,需要从社会人才需求入手,对现有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和重构,以生产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质量”人才。

(二)科技创新催生实践活动层次化

研究型创新实践主要根据学生知识、能力、水平和个性化发展的需要,为少数对科研创作有着浓厚兴趣的学生提供实践创新的空间和平台,以技能竞技为契机,通过适当增加课题的深度、广度和更加严格的规范标准以达到培养尖端人才的要求。高等教育作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基础,就是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融入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因此,正确认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课题。

(三)传统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

目前,高校实践教学体系基本上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科学素养教育,即自然科学、环境科学、经济学基本理论教育。重在知识教学,要求教师立足于自己学科的高度,紧跟学科前沿,探索问题,思考问题,在更新自己所授知识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人才。第二部分主要是综合素质、实践能力教育,重点是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是学科建设的基本目标,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基本框架

(一)以平台为依托,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硬件环境整体建设思路是营造多层次的实践教学基地。主要包括:营造真实生产实习、构建模拟仿真系统环境和建立仿真实训基地。建立校外教学基地不仅可以弥补校内实习设备和场所的不足,而且可以使学生在真实的氛围中得到锻炼,培养学生从事职业岗位的能力,既学到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也可以得到直接参与生产和管理的锻炼,产、教、学结合,丰富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建立“实践性教学”的教学框架

以课程体系结构调整改革与教材建设为切入点,建立“实践性教学”的教学框架;以实践与科学研究为依托,精品课程与教材建设为载体,实施“应用型”教学模式;通过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教学管理为手段,建立教育质量保障机制;以课程建设的不断完善,推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具体的培养方案是:确定一个目标――培养技能型人才,建立三个“三三制”――即(1)课程体系―包括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2)教学内容――包括课堂讲授、实验实习与毕业论文(设计);(3)实践体系――包括课程实验、教学实习与科学研究;实行三阶段能力递进,即实现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实践能力的培养―综合能力与自主创新的递进。

三、加强实践教学,培养高素质人才

(一)以教学计划为先导加强实践教学

1. 精简课堂教学课程

精简部门自然地理课程门类,将地质与地貌、气候与水文、土壤与植物合并进行综合实习,既可避免重复性内容的学习,又可减轻学习负担,多出实践锻炼的机会。

2. 增设方法类课程

地理科学专业一般都包含有地理学基础、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理学研究方法与技术四个方面的专业基础课程。地理科学是实践性很强,地理实践活动开展需要地理研究方法与技术。因此,可以适当增设地理方法类课程,有利于全面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3 .增加实践性环节

针对教学计划实践教学不足,实习活动偏少的状况,教学计划必须调整:一是增加地理实习、野外考察或调查等实践性环节的时数,加大实践活动比例;二是提高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地理综合实习的实践教学要求和规范,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三是加强实践教学过程中研究课题的设计,锻炼学生实践活动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四是结合社团群活动及课外活动,有目的、按计划、分层次地开展地理实践活动,提升地理综合素质。

(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1.实行开放式办学,建立稳固实习基地

积极发展同社会实际工作部门合作培养,促进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因此,我们与许昌市气象局(站)、地震局(站)、环保局、土地局以及中学等部门机构合作,建立长期的实习基地,满足地理专业实习和教育实习,锻炼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为地方部门直接服务。发挥地理学科优势,加强与地方部门机构在科研、生产方面的交流合作,促进横向科研课题的研究,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并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提高应用创新和科研能力。

2.建立各层次各类型专业实习基地

根据野外实践教学目的要求,专业实习基地建设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全国性实习基地(综合野外实习需要);二是区域性实习基地(两门及以上学科野外实习需要);三是地方性实习基地(单科野外实习需要)。如我院逐步建立的三层次地理实习基地,即嵩山地质、地貌实习基地(地方性实习基地),信阳笔架山植物、土壤地理实习基地(区域性实习基地)和南京―苏州综合人文地理实习基地,为学生进行实践教学发挥出积极作用。

(三)实践教学方法与评价的改革

1.改革实践教学方法

地理实践教学本身面向大自然、社会大课堂,改变原有方法形式,采用探究式、互动式、任务式教学方法实属必要。探究式让学生带有一定疑惑问题考察实习,激发主观能动性。互动式倡导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对话交流、充分研讨,共同参与实习过程。任务式是通过布置科研小课题,学生三或五人一组,在教师引导下,独立观察、查找资料、共同研究并完成实习任务。这些方法改革的尝试,对提高学生实习兴趣,提升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改变实习效果均有不同程度的作用。

2. 改变实践教学评价

第8篇

关键词: 结构; 过程; 集成; 地理学; 生态学

人类活动的强烈干预推动着地球系统演化进入了“人类世”(Anthropocene Era) 的新纪元[1]。人类活动对地球系统运行的影响赶上甚至超过了自然变化, 地球系统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率发生变化并进入一个未知的演化方向和轨道[2]。在这种背景下, 传统地理过程、生态过程研究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 地理过程、生态过程及其与相关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正在成为现代地理学和生态学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在概述地理—生态过程研究进展的基础上, 探讨地理—生态过程研究的主要科学问题和未来发展的重要领域, 以期为我国地理学、生态学等相关领域研究与发展服务。

1 地理—生态过程研究进展概况

地理过程是指地表环境(要素、综合体) 随时空变化的历程, 按要素可分为自然过程和人文过程, 按机制可以分为物理过程、化学过程和生物过程等[3]。在传统地理过程的研究中, 地貌过程和水文过程是其研究的主题和核心内容, 各种营力作用下形成的地貌形态和地形单元以及流域水循环的过程与机理是其研究的主要方向。生态过程作为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主要涉及生态系统中的元素循环、种群动态、种子或生物体的传播、捕食者和猎物的相互作用、群落演替和干扰等方面[4]。

20 世纪后期以来, 人类活动及其所导致的全球环境变化成为了全球生态系统格局、结构和过程变化的主要驱动力[5, 6]。在这个过程中, 土地利用改变了全球生态系统格局与结构, 人工直接管理的生态系统达到陆地总面积的40%以上[7]。1970~2000 年间土地利用扩展使物种灭绝速率比自然背景值提高2~3 个数量级, 全球物种多样性降低40%[8]。同时, 人类活动深刻地改变了水资源与水循环[9, 10], 1960 年以来, 水资源利用每10 年增加20%, 15%~35%地区出现水资源过度利用; 此外, 人为因素诱导的土壤侵蚀、土地退化等也成为全球面临的突出生态与环境问题[11], 全球约有40%的农业土地存在不同程度的土壤退化现象[12]。在21 世纪, 人口和经济持续增长以及全球环境快速变化将给全球生态系统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8]。

在人类活动深刻影响和全球环境变化的背景下, 早期地理与生态过程的相关研究表现出明显不足。在地理过程的描述中, 由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研究内容的分化[13], 自然地理过程往往只考虑自然变化机理, 而忽视人文因素的作用和动态过程。如早期的水文过程研究, 虽然可以分析径流和输沙的动态变化, 但是却往往难以揭示人类活动的影响效应。同时, 在构建的地理过程模型中, 也存在许多相互割裂的现象。如土壤侵蚀模型,其经验模型往往难以揭示土地利用空间分布格局对土壤侵蚀过程的影响; 而物理模型虽然能够反映出土壤流失的过程, 模拟不同土地利用情景下土壤侵蚀的变化; 但在实际应用中, 却由于野外和实验获取的数据难以满足模型参数设置的要求、误差累积和不确定性增加等原因, 而影响模型精度, 限制土壤侵蚀模型的应用[14]。

在生态过程研究中, 也多以自然生态变化的机理而展开。如植被空间格局变化研究仍然以顶级群落概念、群落格局演替Gap 理论和生命区划分体系为理论基础, 难以解释由人类主导的生态系统的动态过程。如在生态系统结构和过程变化的动态描述中常以Odum 的生态系统演变规则(Strategy of Ecosystem Development)[15]为理论框架, 在此框架下生态系统应向热力学稳定态(Homeostasis) 演化; 然而, 生态系统很少达到稳定态, 也不一定呈现向稳定态演替的趋势。生态系统对环境长期变化的适应性研究经常以Tilman的资源竞争平衡理论为依据, 但以此为基础的模型并不能现实地模拟生态系统结构和过程的动态变化[16]。同时, 由于大多数生态学理论是基于单个生境中小尺度上的研究发展起来的, 而目前的环境问题具有大尺度的性质[17], 所以, 尺度问题业已成为现代生态过程研究的需求。

在全球环境变化驱动下, 传统地理过程与生态过程的研究发生了深刻变化, 与地理—生态过程相关的国际重大科学计划相继启动。如从国际生物圈计划(IBP) 到人与生物圈计划(MAB), 再到千年生态系统评估(MA); 从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 到全球变化的人文影响计划(IHDP)等。纵观这些研究计划和相关学科的发展, 可以发现地理过程从任何角度看都不再是单纯的自然过程, 生态过程的研究也不再仅仅局限于生态系统内的动态与发展, 注重人类活动影响, 注重多学科的交叉融合, 正在成为现代地理—生态过程研究的重要特点。

目前, 地理过程的研究正经历着从自然向自然与人文结合方向发展, 从无机向无机与有机结合方向发展, 从单要素、单个过程的研究向多要素、多过程耦合与综合研究方向发展, 从宏观到宏观与微观结合方向发展[3]。生态过程的研究也伴随着生态学的发展,表现出生态过程研究与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相结合, 其研究对象从自然生态系统向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方向发展。研究方法从局部的、孤立的研究向整体的网络化研究发展, 生态过程研究的时空尺度不断拓展, 研究手段不断更新。在地理—生态过程的研究中, 新的科学问题和研究领域正悄然凸现。

2 地理—生态过程研究的主要科学问题

现代地理—生态过程强调人为因素在各种过程中的作用, 强调人为因素作用下的地理—生态过程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影响, 强调地理—生态过程与全球变化之间的耦合作用以及可能引发的后果, 强调地理—生态过程在土地退化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强调利用现代手段进行定量化研究和过程模拟。在地理—生态过程研究中, 所涉及的基本科学问题包括结构与过程、综合与集成两大方面, 其研究重点则集中在尺度—结构—过程相互作用、自然—经济—社会相互联系、地貌—水文—生态过程相互耦合、地理—生态过程与资源环境效应相结合等领域。

2.1 基本科学问题

2.1.1 结构与过程在地理—生态过程的研究中, 结构往往是指不同生态系统和景观单元的空间关系, 如生态系统与景观单元的大小、形状、数量、类型及空间组合等。所涉及的过程包括自然过程(元素和水分的分布与迁移、物种的分布与迁徙、径流与侵蚀、能量的交换与转化等) 和社会文化过程(交通、人口、文化的传播等)。目前, 结构与过程研究的科学问题主要集中在结构、功能、动态、驱动力、过程、机制等几个方面。

(1) 结构关于结构的研究, 是重点探讨地表系统的要素组成和空间分布特征, 如土地利用/ 土地覆被的组成和分布格局、生态系统的空间异质性等。其中, 如何有效刻画生态系统和景观单元的结构特征, 构建具有生态学意义的格局指数是目前地理—生态过程研究中富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现代信息技术为获取生态系统和景观类型空间分布的基础信息提供了强大技术支撑, 深入分析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相关学科的发展趋势对于全面提升结构分析的研究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功能系统的要素组成决定系统功能的发挥, 功能是不同系统要素与结构的外在体现。功能的研究主要分析陆地表层系统的结构演变与过程动态所表现出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不同类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结构变迁与过程耦合下的资源环境效应等是目前功能研究的热点问题。

(3) 动态动态变化是在结构分析的基础上, 研究生态系统和景观单元等的变化规律和特征, 解释结构发生怎样的变化、变化的地点以及变化的速度等问题。在动态变化的分析中, 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 对现状的分析; 对未来变化的模拟。其中, 采取何种方法或技术刻画动态变化的特征, 是学者们共同关注的话题。此外, 在动态分析的研究中, 对不同时期数据精度、分类系统等一致性的处理, 往往是进行动态分析的先决条件。

(4) 驱动力驱动力分析是在结构变化分析的基础上, 揭示生态系统和景观单元变化的原因和驱动机制, 以期为预测结构变化方向和制定相应管理对策等服务。驱动力包括自然驱动因子和人为驱动因子两个方面, 其中, 自然驱动因子主要指对特定结构的形成与演变起作用的自然因素, 包括气候、地貌、水文、土壤和自然干扰等; 人文驱动因子主要涉及到人口变化、技术进步、政治经济体制变革、文化价值观念改变等。在驱动力的分析中, 重点探讨: 驱动因子选择与关键因子甄别、驱动力分析方法确定、不同驱动因子在不同时空尺度上的功能和效应等。

(5) 过程陆地表层系统过程的研究内容涉及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物过程和人文过程等方面, 其研究将朝微观深化和宏观综合两个方向发展, 其关键在于系统中界面过程的综合研究[18], 同时注重过程的格局分析[19]。目前, 地理—生态过程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水文循环过程与水量转化、流域系统中物质迁移过程、土壤侵蚀过程、土地系统演变过程、土壤—植物—大气连续系统过程、环境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生物多样性变化过程、人文与文化过程等方面。

(6) 机制旨在揭示结构与过程的相互作用关系。在机制的研究中, 注重地理—生态过程与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重视非线性科学和复杂性科学在揭示机制研究中的应用。模型作为地理—生态过程的定量表达, 是探讨机制的重要途径, 需要通过模型的手段开展机制的分析和情景预测研究。

2.1.2 综合与集成综合是地理学的本质和存在依据, 集成是综合的演进与升华[20]。在地理学研究中, 需要综合多学科的理论和知识, 选择典型区域, 针对主要问题开展综合

与集成研究。在地理—生态过程的研究中, 也需要综合多种实验观测手段和研究方法开展综合研究。在此基础上实现地理—生态过程研究中的要素集成、过程集成和区域集成。

(1) 要素集成现代地理—生态过程受自然、生态、经济、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将人类活动纳入地理—生态过程, 对多种要素进行集成分析, 对于揭示结构与过程的演

变规律与特征具有重要意义。在要素集成的研究中, 要考虑自然社会经济要素的集成和

相互作用, 也需要考虑要素的尺度效应。

(2) 过程集成黄秉维先生早在20 世纪50~60 年代就提出了综合研究地表物理过程、化学过程与生物过程的学术思想[21]。过程集成强调地球表层系统各个过程之间的相互关联, 注重自然过程与人文过程的耦合研究, 强调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地理—生态过程的综合研究, 突出自然地理过程与生态过程的耦合研究等。在过程集成中, 基于过程模型的模拟与预测研究是过程集成方法研究的重要内容。

(3) 区域集成地球表层系统不仅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和地域分异规律, 同时也是

一个多层等级系统, 既有坡面—小流域—流域—区域—全球的不同尺度, 也存在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景观—区域—全球的多个层次。在地理—生态过程的区域集成研究中,不仅需要针对不同尺度地球表层过程的发生机理展开研究, 更需要通过尺度效应分析和尺度转换(尺度上推与尺度下推), 获知其他尺度的信息, 开展多尺度研究, 从而体现研究对象的整体性。在尺度效应分析与尺度转换中, 需要注意特征尺度选择与尺度域划分、转换方法与模型构建、时间尺度与空间尺度的合理匹配、尺度转换结果的不确定性分析等问题。

此外, 在综合与集成的研究中, 也需要加强集成方法的拓展, 发挥计算机技术、应用数学方法、空间信息科学与技术在地理—生态过程研究中的作用, 开展基于对过程理解和定量阐述的模型研究, 如建立区域综合模型、多尺度地理—生态过程模型等。

2.2 重点研究领域

2.2.1 尺度—结构—过程相互作用“尺度—结构—过程”是地理—生态过程研究的核心理念, 结构影响过程, 过程改变结构, 尺度不同, 结构与过程的关系也将有很大的差异。其中, 结构是不同地理—生态过程与自然背景综合作用的结果, 地理—生态过程的变化与发展影响和改变着陆地表层系统结构的形成, 从某种意义上说结构是各种地理—生态演变过程的瞬间表现。同时, 结构能够从多个方面影响过程, 如生态系统的空间分布能够影响局域地表温度、养分丰缺、生物种群或其他物质在空间上的分布状况, 景观要素的变化可以影响景观中的物质流和能量流等[22, 23]。

结构、过程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离不开其所依赖的尺度。地理—生态过程不同, 其相应的尺度也会有很大的变化。就研究粒度而言, 富营养化的研究往往在30 m 或更小粒度上展开, 而森林砍伐的粒度则多在100 m 以上; 就研究的幅度上, 叶片的生理过程一般发生在平方毫米/ 平方厘米的空间尺度和秒/ 分钟的时间尺度上, 而景观动态过程的研究则需要考察几百/ 几千平方公里的空间尺度和十年/ 百年的时间尺度[24]。结构与过程的关系会因研究尺度的不同而发生明显的变化, 如在不同尺度上, 土地利用结构与土壤养分、土壤水分、水土流失的影响机制并不相同[4], 中小尺度上的研究成果并不能满足大规模综合治理与开发的需求。

尺度—结构—过程的相互作用研究是现代地理—生态过程研究的重点领域, 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 针对单一尺度分析结构与过程的作用机理;

(2) 探讨不同尺度之间结构或过程变化的规律和特征, 并分析其尺度效应;

(3) 基于不同尺度结构与过程的作用关系和尺度效应分析结果, 进行多尺度综合研究和尺度转换研究;

(4) 探讨不同尺度划分体系(如时间尺度、空间尺度、过程尺度、观测尺度、模型尺度等) 对结构、过程、结构与过程作用关系的影响效应;

(5) 其他研究, 如多尺度模型研究、尺度转换不确定性分析研究等。

2.2.2 自然—经济—社会要素相互联系当代地理学作为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作用与关系及其时空规律的科学, 其研究内容主要面向当前世界性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25]。现代地理—生态过程的研究, 必然注重自然、经济、社会等多因素的综合研究, 注重人类活动与环境变化的关系[19]。

在自然—经济—社会要素相互联系的研究中, 地理—生态过程重点探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自然、经济、社会单一系统内部的要素、过程时空变化规律与特征;

(2) 自然、经济、社会不同类型的要素、过程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作用机理;

(3) 自然、经济、社会不同系统之间多要素或过程之间的综合与集成;

(4) 地表系统在自然、经济、社会共同作用下的变化规律与发展趋势;

(5) 其他研究, 如复合系统基础理论创新等。

2.2.3 地貌—水文—生态过程相互耦合地貌过程、水文过程和生态过程是地理学、生态学研究的传统优势领域。在早期的研究中, 往往关注单一过程的研究, 而对两两过程或多种过程的综合研究不够。然而, 多种过程的耦合作用机理往往是识别系统动态演变的关键所在。在全球环境变化的背景下, 地貌过程—水文过程—生态过程的耦合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 地貌过程—水文过程—生态过程的耦合研究重点关注地形发育、径流形成、污染物迁移、土地退化、生态系统调控等领域, 其重点研究内容有:

(1) 人类活动影响下的生态—水文过程;

(2)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

(3) 流域水、沙及化学物质迁移过程;

(4) 其他研究, 如耦合模型开发等。

2.2.4 地理—生态过程与资源环境效应研究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并寻求解决其中关键问题的途径, 为区域整治提供理论基础和决策依据, 是当代地理学和生态学服务社会的重要方面。目前急需解决的资源环境问题包括水资源供应危机、土地质量急剧下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灾害频发等问题, 这些资源环境问题的解决往往和地理—生态过程的调控密切相关。探讨地理—生态过程与资源环境效应的关系是目前地理—生态过程研究的重要方面。

地理—生态过程与资源环境效应研究的重点内容有:

(1) 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与全球变化;

(2) 流域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及其资源、环境和灾害效应;

(3) 土地利用/ 土地覆被变化过程及生态环境效应;

(4) 城市化过程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与效应;

(5) 生态系统过程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6) 地貌过程与灾害效应等。

3 地理—生态过程研究的发展趋势与方向

3.1 地理—生态过程研究的发展趋势

现代地理—生态过程研究正跨越不同时空尺度, 开展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 从近期发展看, 地理—生态过程研究具有以下明显的动态和趋势。

(1) 系统化系统化是地理—生态过程研究的重要方向。地理—生态过程是以系统论为基础, 以陆地表层系统、环境系统、人地系统等为对象开展研究。在系统化研究中,需要探讨系统的内部要素与结构组成、系统层次与相互关联、系统动态与外部环境的相互关系, 揭示全球变化背景下地理—生态过程与地表系统演变的作用关系, 探求系统协调发展的机制与途径。

(2) 综合性综合性是地理—生态过程研究的重要特色。在地理—生态过程的综合研究中, 不仅要在分析要素与要素关系、要素与过程关系、过程与过程关系的基础上开展要素综合和过程综合, 也要在尺度效应分析和尺度转换的基础上开展区域综合研究。在区域综合研究中, 不仅需要聚焦危机区、脆弱区或热点地区, 针对独特区域开展独特问题的综合研究[26]; 同时也应具有全球化视角, 开展跨国或全球尺度的研究。此外, 也应注重总结性的综合研究[27], 基于重要地理区域科学数据构建国家级的地理科学基础平台,为进一步创新研究提供基础。

(3) 交叉性地理—生态过程研究本身就属于学科交叉的范畴。随着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全球性问题重要性的日益突现, 地理—生态过程研究的交叉性特点将愈加明显, 自然与人文的交叉、科学与技术的交叉、多学科交叉成为地理—生态过程研究不可逆转的趋势, 地理学、生态学、资源科学、环境科学、大气科学、社会学、经济学等不同学科对于地球表层系统的共同关注, 在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的同时, 也为地理—生态过程研究的深入发展提供了机遇。

(4) 应用性地理—生态过程的未来研究, 将积极拓展科学研究的应用领域与范围,在环境与灾害管理、生态系统管理、国土综合整治、全球环境变化、土地退化防治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开展应用研究, 以满足国家需求, 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服务。

3.2 地理—生态过程的重大研究论题

地理—生态过程作为当代地理学、生态学及相关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和前沿领域,在未来的研究中, 需要整合科技资源, 针对以下领域和内容开展工作。

(1) 地表系统中的物质、能量和生物流过程研究其中重点加强生态水文过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人地相互作用过程、全球碳氮循环等研究; 注重界面过程和不同类型过程的耦合; 注重野外观测、试验分析、空间信息技术、数学模型等研究方法的综合应用。

(2) 地表环境变化的驱动力、过程和效应研究主要分析陆地表层系统、环境系统和人地系统演变的自然和社会经济驱动, 分析不同结构和过程的时空变换特征, 探讨不同变化情景下的资源、环境、生态和灾害效应。

(3) 区域综合和区域内异质性研究区域综合研究有待于加强区域综合实验研究、区域综合的方法与模型应用; 同时针对区域内的时空变异, 开展区域内景观多样性与异质性、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研究。

(4) 尺度推绎与转换尺度问题是地理—生态过程研究中极富有挑战性的课题。针对不同的尺度划分体系(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景观、区域、全球; 坡面、集水区、流域、区域、全球), 开展尺度推绎与转换的理论基础研究和区域实验研究, 发展尺度推绎与尺度转换的方法和模型。

(5) 地理学的整体性研究整体性是地理学的特色, 在当前环境变化研究中, 基于系统分析的整体性研究愈加重要[19]。目前, 地理学的整体性研究亟需加强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的融合, 注重环境变化与规划、土地利用变化与规划、区域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研究, 突出人类活动对环境和过程的影响, 探讨模型模拟研究在地表系统整体性中的作用。

(6) 方法论创新方法论创新是推动地理—生态过程研究的重要途径。需要加强非线性科学和复杂性科学在地理系统研究中的应用, 开发研制或发展地理过程模型、多尺度综合模型等, 加强模型的有效性检验与验证。

(7) 地理—生态过程研究的应用在地理—生态过程的理论与创新的基础上, 积极加强应用研究, 其中重点加强的领域有: 水循环与水资源、地貌过程与工程和灾害防治、气候变化及其效应、生态过程与生态系统恢复和保护、土地退化过程与治理、人地相互作用过程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全球变化的区域适应研究等。

3.3 地理—生态过程研究的几点建议

我国在地理—生态过程这一领域已经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 并取得许多重要的研究进展。但是, 与国际相关研究的发展相比, 我们还有明显差距。为了更好地开展地理—生态过程的研究, 服务于学科发展与国家需求, 在未来研究中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 加强观测、实验、调查与模拟获取数据是开展地理—生态过程研究的前提和基础。目前, 我国已经建立了长期野外观测与研究台站网络, 为监测我国资源环境动态、推动地理学与生态学的发展、服务于国家需求和政府决策提供丰富的数据基础。然而,很多研究还缺少第一手的观察与监测数据。因而, 在未来的研究中, 要加强观测、实验和野外调查, 注重数据监测的长期性、监测手段与方法的一致性。同时, 加强地理—生态过程的模拟研究, 发展基于观测的过程模拟模型。

(2) 加强遥感与野外观测的结合遥感手段是目前快速获取地表信息, 开展地理—生态过程研究的重要手段。然而, 由于时间分辨率与空间分辨率的限制, 遥感数据的解译结果往往具有不确定性。因而, 在基于遥感手段开展野外调研和数据分析的过程中,需要加强野外的同步观测, 将遥感调查结果和野外观测数据相结合, 提高地理—生态过程研究的准确性。

(3) 加强区域综合和全球研究在我国目前地理—生态过程的研究中, 区域的综合研究已有较多的案例, 但是缺乏基础理论创新, 多尺度综合研究的内容也并不多见; 同时, 在地理—生态过程领域, 我国具有全球性视野的研究非常匮乏。在今后的研究中,我国学者要关注全球的问题, 积极开展跨国或全球尺度的研究。

(4) 加强学科交叉, 特别是一级学科的交叉学科交叉点往往就是科学新的生长点、新的科学前沿, 这里最有可能产生重大的科学突破, 使科学发生革命性的变化[28]。然而,从目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报情况可以看出地理学者有意开展交叉研究的项目比例较低[29], 地理学家们对于自然与人文的综合研究相对薄弱, 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国家需求。因而, 在今后的研究中, 亟需加强学科交叉, 将其他学科, 如生物学、物理学、化学、数学、信息科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应用到地理—生态过程的研究中, 以期取得突破与创新。

参考文献(Refer ences)

[1] Crutzen P J. Geology of mankind. Nature, 2002, 415(6867): 23.

[2] IGBP. Global change and the earth system: a planet under pressure. IGBP Science 4, The Global EnvironmentalProgrames, 2001.

[3] Leng Shuying, Song Changqing. Review of land surface geographical process study and prospects in China. 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 2005, 20(6): 600-606. [ 冷疏影, 宋长青. 陆地表层系统地理过程研究回顾与展望. 地球科学进展,2005, 20(6): 600-606.]

[4] Fu Bojie, Chen Liding, Wang Jun et al. Land use structure and ecological processes. Quaternary Sciences, 2003, 23(3):247-255. [傅伯杰, 陈利顶, 王军等. 土地利用结构与生态过程. 第四纪研究, 2003, 23(3): 247-255.]

[5] Margaret A P, Emily S B, Elizabeth A C et al. 21st Century Vision and Action Plan for the Ec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Report from the Ecological Visions Committee to the Governing Board of the Ec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esa.org/ecovisions/.

[6] Franoise B, Jacques B. Landscape Ecology: Concepts,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New Hampshire: Science Publishers,Inc., 2003. 18-24.

[7] Goldewijk K K. Estimating global land use change over the past 300 years: The HYDE database. Global Biogeochemical Cycles, 2001, 15(2): 417-434.

[8]WWW.Living planet report./abelard.org/news/ecology2004.php#wwf_report. [9] Vorosmarty C J, Sahagian D. Anthropogenic disturbance of the terrestrial water cycle. BioScience, 2000, 50(9): 753-765.

[10] Oki T, Agata Y, Kanae S et al. Global assessment of current water resources using total runoff integrating pathways.Hydrological Sciences, 2001, 46(6): 983-995.

[11] Dumanski J, Pieri C. Land quality indicators: research plan. 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 2000, 81:93-102.

[12] Oldeman L R, Hakkeling R T A, Sombroek W G. World map of the status of human induced soil degradation: an explanatory note. International Soil Reference and Information Centre, Wageningen, NL, 1990.

[13] Thrift N. The future of geography. Geoforum, 2002, 33: 291-298.

[14] Fu B J, Zhao W W, Chen L D et al. A multiscale soil loss evaluation index.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6, 51(4):448-456.

[15] Odum E P. The strategy of ecosystem development. Science, 1969, 164: 262-270.

[16] Cao Mingkui. Meeting the challenge of ecosystem research and management in Anthropocene Era . 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Human Activities and Ecosystem Change, Dec.30, 2005. [ 曹明奎. 人类世时期生态系统研究和管理面临的挑战. “人类活动与生态系统变化”创新团队学术讨论会, 2005 年12 月30 日, 北京.]

[17] Chen Changdu. To follow the world's new tendency of ecological development in developing China's ecology. Science& Technology Review, 1996, (2): 7-9. [陈昌笃. 注目世界动向: 迎接21 世纪中国生态学新发展. 科技导报, 1996,(2): 7-9.]

[18] Zheng Du, Chen Shupeng. Progress and disciplinary frontiers of geographical research. 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2001, 16(5): 599-606. [郑度, 陈述彭. 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前沿领域. 地球科学进展, 2001, 16(5): 599-606.]

[19] Gregory K J. The Changing Nature of Physical Geograph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2000. 125-131,275-289.

[20] Ge Quansheng, Wu Shaohong, Zhu Liping et al. Some ideas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geography in the 21st century.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03, 22(4): 406-415. [葛全胜, 吴绍洪, 朱立平等. 21 世纪中国地理学发展的若干思考. 地理研究, 2003, 22(4): 406-415.]

[21] Huang Bingwei. Some key tendencies of physical geography.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1960, 26(3): 149-154. [黄秉维.自然地理学一些最主要的趋势. 地理学报, 1960, 26(3): 149-154.]

[22] Pickett S T A, Cadanasso M L. Landscape ecology: spatial heterogeneity in ecological systems. Science, 1995, 269(21):331-334.

[23] Reiners W A, Driese K L. Transport Processes in Nature: Propagation of Ecological Influences through Environmental Spa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91-267.

[24] Buttenfield B P, Cameron D R. Scale effects and attribute resolution in ecological modeling. In: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grating GIS and Environmental Modeling (GIS/EM4): Problems, Prospects and Research Needs,2000.

[25] Song Changqing, Leng Shuying. Characteristics and trend of modern geography and progresses of geographical researchin China. 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 2005, 20(6): 595-599. [宋长青, 冷疏影. 当代地理学特征、发展趋势及中国地理学研究进展. 地球科学进展, 2005, 20(6): 595-599.]

[26] Cai Yunlong, Lu Dadao, Zhou Yixing et al. National demands for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Chinese geography.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4, 59(6): 811-819. [蔡运龙, 陆大道, 周一星等. 中国地理科学的国家需求与发展战略.地理学报, 2004, 59(6): 811-819.]

[27] Lu Dadao. Some key issues concerning development of geographical science in China.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3,58(1): 3-8. [陆大道. 中国地理学发展若干值得思考的问题. 地理学报, 2003, 58(1): 3-8.]

第9篇

(一)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融入地域文化教育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明确指出,要发挥高等学校文化传承创新作用,提升高等教育支撑区域发展的能力。基于地域文化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结合地方发展实际实施地域文化教育教学改革,将优秀地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和学术创新活动,必将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需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增加地域文化教育内容。但是,目前地域文化教育并没有引起河南各高校的足够重视。以周口师范学院为例,该校2009年出台了《关于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科)的若干意见》,该方案强调要以优化课程结构、强化实践教学等为基本原则,兼顾教师教育专业与非教师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制定出具体的培养目标及规格,并指出公共必修课主要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基本原理概论、大学英语、大学计算机基础、就业指导等课程组成,公共选修课分为限定选修与任意选修两部分,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入学教育与军事训练、教育实习与见习、专业考察、社会调查、毕业论文(设计)等内容,但地域文化教育在该方案中没有得到重视。这种人才培养方案,不具有任何区域特色,必然削弱高校为区域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职能。周口师范学院《关于修订2012人才培养方案(本科)的若干意见》,将原有课程纳入由通识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教师教育平台和实践教学平台等构成的课程体系,增加了教师教育平台的教育拓展课程,并在专业教育平台中赋予各教学院系更多的课程设置权。目前,周口师范学院正以“学程分段、方向分流、分类培养”的人才培养思路,实施“(4X)+X”的分类培养模式[3]。需要指出的是,在这个新方案下,地域文化教育的内容只是零散地分布于人文社科各专业选修课程,仍然没有被列入通识教育、教师教育以及实践教学平台,整体上讲,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仍然游离于课程体系之外。地域文化教育没有真正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为了解这一问题存在的普遍性,笔者认真查阅了洛阳师范学院、商丘师范学院、许昌学院等河南兄弟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并进行了比较研究。依据洛阳师范学院2006年制订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总则,该校设通识教育平台、学科基础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专业拓展教育平台四级课程平台,各课程由若干模块组成,师范类专业附加教师教育课程模块。与周口师范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相比,洛阳师范学院的通识教育平台含有非本专业15学分的任选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拓展教育平台主要设置专业方向的延伸课程,以选修课为主,要求突出本学科前沿、学术动态、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科研创作,以及艺术创作的课程模块等,拓展了更多的自由教学空间。商丘师范学院2007年制订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规定,其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其课程结构由必修课与选修课组成,必修课分为公共必修、教育必修与专业必修,选修课分为专业限选、专业任选和公共选修。从课程结构上看,这一人才培养方案几乎等同于周口师范学院的2009人才培养方案,不同的是其必修课分属于通识教育、学科基础和专业基础三个平台。根据许昌学院2012年制订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其课程设置由通识教育课、专业(学科)基础课和专业(或专业方向模块)课“三大平台课程”构成,另包括实践教学环节。就上述四所高校而言,其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都是从最初单一的必修课与选修课,逐渐修订为搭建课程教育平台,这是实施课程改革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要求。但是,笔者看到,洛阳师范学院等三所高校虽然都建有河南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地域文化重点研究基地,但在其课程结构中很难看到地域文化教育的影子。第一,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意见或总则中,均没有提及地域文化教育问题;第二,在通识教育课程与实践教学环节均看不到地域文化教育课程的开设和地域文化教育活动的举办,更谈不上校外文化教育实习基地的合作建设;第三,对于自下而上的教师结合地域文化资源丰富教学内容的自发行为,也没有积极的鼓励与引导措施。笔者相信,这些问题在高校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为此,笔者尝试提出在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融入地域文化教育的构想。

(二)以地域文化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丰富的地域文化作为课程资源,可以应用于不同专业或课程的教学活动中。以中国知网的上网期刊论文为例,近三年来此方面的教改论文有20余篇,涉及中国古代史、教育学、学科教学论、思想道德修养、中外设计史、中国美术史、区域音乐与文化、大学语文等多门课程。为弄清地域文化资源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情况,笔者对周口师范学院的部分教师和学生进行了访谈。访谈结果表明:第一,地域文化资源较为集中地应用于历史学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教学活动,除必修课中国古代史、文化学概论之外,还有地域文化专题讲座和历史地理学、地方史、中国文化概论、文化民俗学等课程,其中地域文化直接作为课程资源的有地域文化专题讲座以及文化民俗学与历史地理学课程;第二,地域文化资源作为课程资源,对其他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如汉语言文学专业、社会工作专业、艺术设计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等)或学科的教学活动,均能起到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的积极作用;第三,对于通识教育与教师教育平台的部分课程,甚至理工类专业的部分课程,有选择性地利用地域文化资源,能够增加教学活动的生动性。需要指出的是,理工类专业部分课程利用的地域文化资源,大多与中国传统思想或理论有关,如《大学》中的“格物”“致知”可说是学习自然科学的理论原点,这些理论及其出处,可能就是构成该区域地域文化的主要内容。教学实践表明,地域文化资源是可以广泛应用于教学活动的,鉴于它对教学活动所具有的积极作用,积极倡导地域文化教育,因地制宜,适时进行地域文化教育教学改革理应成为高教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地域文化教育的方式与方法可能灵活多样,但为了规范或更好地做好这项工作,教师的积极性首先应予以激发,教师的专业性技能也需要进行培训。在这个意义上,地域文化资源相对丰富的高校,应加大地域文化资源的研究、开发与利用的力度,适时开展地域文化教育的师资培训工作,把地域文化教育进课堂作为高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工程来抓。师资培训工作应建立在以下工作的基础之上:第一,认真做好学校所在地的地域文化研究,对地域文化资源进行梳理,研讨其本质特征、基本内容以及在文化史上的地位与影响,发现学术问题并予以解决;第二,结合不同专业与学科的教学实践,做好地域文化的扬弃工作,经深入广泛的调查与研讨,组织专家编订培训材料;第三,制订培训计划,确定培训对象(建议人文社会学科的教师全员参加,自然学科的教师自主参加),做好培训师的遴选工作;第四,制订具有激励性的教学评估机制,鼓励教师开展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教学活动,激励教师积极参加地域文化教育教学研究和培训。目前地域文化教育尚未在河南高校大规模开展,因此通过师资培训指导或引导地域文化教育教学改革,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性。

(三)以实践教学促进地域文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