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食品安全规章制度

时间:2022-09-11 16:23:07

导语:在食品安全规章制度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食品安全规章制度

第1篇

食品安全监督指导管理近几年来,一件件学校食卫生安全事故频发,触目惊心:2011年,吉林省四平市80余小学生疑似食物中毒事件;2011年,广州大学城43学生疑食物中毒事件;2011年,陕西省渭南市崇宁镇中心小学31名学生食用早餐后恶心呕吐事件;2013年5月6日,湖南涟源行知中学73名学生疑因吃米粉中毒事件,等等。一桩桩事件发生后,似乎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一级级会议、一份份文件、一层层检查、一次次督导。然而,实际效果又是如何呢?一些学校在一阵恐慌之后,随着检查活动的结束,很快就把专项整治的措施又抛在了脑后。“食不安宁”的隐患仍然存在,安全事故照常发生。笔者就学校的食品卫生工作谈几点看法。

一、存在的问题

1.卫生部门缺少指导和监督,教育部门后续工作跟不上

《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第三条指出:“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的卫生管理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实行卫生行政部门监督指导、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督查、学校具体实施的工作原则。”由此看来,卫生部门和教育部门都有责任监督、管理学校饮食卫生工作。而正是由于两个部门管理,两个部门负责,造成了职责不清,衔接漏洞,该管的不管,该做的不做的混乱状况。除了颁发卫生许可证的时候,卫生部门在一年之中,几次到过学校食堂进行监督指导?既使到过学校,除了发几份“卫生监督意见书”,开罚单外,在预防安全事故方面又现场做了哪些指导工作?教育部门除了文山会海之外,又管理了哪些内容,采取了哪些措施?是否把饮食安全卫生作为经常性工作,常抓不懈!

反之,学校食堂达不到卫生条件,不能颁发卫生许可证,卫生部门能够让学校食堂关闭停业吗:学生食堂关闭停业后,学生到哪里去吃饭?教学秩序又怎么来维持稳定呢?

2.食堂内部专用场所及必要的消毒、保洁设施还有待完善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二十七条第一款“食品原料处理和食品加工、包装、贮存等场所,保持该场所环境整洁,并与有毒、有害场所以及其他污染源保持规定的距离。”第二款“具有与生产经营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生产经营设备或者设施,有相应的消毒、更衣、盥洗、采光、照明、通风、防腐、防尘、防蝇、防鼠、防虫、洗涤以及处理废水、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备或者设施。”第四款“防止待加工食品与直接入口食品、原料与成品交叉污染,避免食品接触有毒物、不洁物。”第七款“直接入口的食品应当有小包装或者使用无毒、清洁的包装材料、餐具。”第八款“生产经营食品时,应当将手洗净,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销售无包装的直接入口食品时,应当使用无毒、清洁的售货工具。”《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中也明确指出:“食堂的设施设备布局应当合理,应有相对独立的食品原料存放间、食品加工操作间、食品出售场所及用餐场所。”比照上述条款,普通中、小学校中的部分食堂还没达到基本的场所和设施还未达到要求。可为什么这些单位还要冒天下之大不韪,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呢?一方面在于满足日益扩大的教学规模的需要,在引入竞争的同时,就要满足学生及家长的生活需要。学校的食品安全工作要做实不贪大,安全无小事。

3.规章制度形同虚设,并未按章执行

学校食堂在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大都制定了符合本校实际要求的各类规章制度。可这些规章制度的执行的情况却不容乐观。国家没有相应的学校饮食经营单位准入制度,再加上学校食堂有着社会餐饮行业无可比拟的丰厚、稳定的回报利润。所以,吸引了众多商家的目光,但更多的却是由熟人通过各种关系来进行经营。这虽便于管理,但碍于面子或其它原因,具体管理者很难将规章制度落到实处。

搞好饮食卫生本是学生食堂首要的任务,但一些炊事员在加工制作和食品出售过程中,图省事、讲速度,简化操作程序,同时,工具不定位存放,出售食品时不戴口罩,等等。这些现象阻碍和制约着学生食堂卫生状况的改观。因此,大多数学校并不缺少各类规章制度,缺少的却是对规章制度不折不扣的执行力度。

二、解决的办法

1.加强领导,夯实基础

各级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应高度重视学校食品安全工作和饮用水管理,将其提到与教学质量同等的高度来抓,把各项法规制度落实到位,督促强化学校对食品安全工作的管理。

2.应急处置,重在预警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管理规定》《关于加强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意见》《学校食物中毒事故行政责任追究暂行规定》《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法规性文件,提出学校食品安全应急处置的关键在于事前的干预措施和预警。

3.健全制度,依法管理

一是要建立学校食品安全责任制,真正落实问责制。二是要建立学校食品安全预警体系,并进行常规演练。三是要建立完善科学的食品安全日常管理制度,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食品卫生管理人员,并及时与食品卫生监督部门联系沟通;建立原料采购制度、卫生管理规章制度及岗位责任制度等食品卫生安全管理系列制度;并确保制度的实施和管理的实效。

总之,学校食品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关乎祖国下一代的重要工作,只有各个部门齐抓共管,团结协作,并把各项工作做好做实,常抓不懈,才能防止各类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为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第2篇

一、责任对象。

餐饮经理是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公司的食品安全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

二、责任内容。

1、牢固树立餐饮服务股是公司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全面做好食品安全工作,杜绝发生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患。

2、认真贯彻执行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政府有关食品安全的政策和工作部署。

3、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切实加强领导,成立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健全落实好食品安全工作规章制度。

4、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食品安全工作,及时解决食品安全问题,要制定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方案。

5、建立食品安全监督责任制、责任追究制,层层落实到分管人员。

6、定期、不定时对各餐厅食品原料采购验收验发、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食用油的使用进行飞行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备案。

7、要求各餐厅制定突发食品安全的各项紧急预案,做好备案。

8、当发生食品安全重大事故时,能按预案及有关规定及时向科和有关部门上报情况,并迅速组织处理,上报处理情况。

本责任书自签订之日起生效。

责任部门:__________

第3篇

按照全县食品安全大检查和专项整治工作会议精神及《*县食品安全大检查与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的要求,我局认真开展了食品安全大检查和专项整治活动,切实加强对专项整治活动组织领导,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制定了《*县商务局食品安全大检查与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通过此次专项整治行动,确保了全县的肉类酒类等食品安全和奶粉市场供应。

一、专项整治工作情况

1、肉品市场专项整治情况

在整治活动中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尤其是检点部位、重点区域,确保全县的肉品安全和市场供应。一是对定点屠宰厂的专项整治。严格检查屠宰情况,对屠宰厂的场地、屠宰间、设备等卫生情况以及生猪来源、屠宰记录、检疫和屠宰票据进行认真检查,坚决杜绝定点屠宰厂生产注水肉、病害肉等不法行为。二是对各类集贸市场和肉类经营门店的专项整治。对各集贸市场及乡村小卖部进行巡回检查,仔细查验肉品证章票据,严厉打击私屠滥宰不法行为,对私屠滥宰窝点一律取缔,并给予从严、从重处理。此次专项整治共检查品牌肉门店18家,冷鲜肉门店20家,摊点80余家,查处销售非定点肉案件2起,没收肉品14公斤,并对当事人进行了处罚和批评教育。

2、酒类市场专项整治情况

酒类执法人员集中时间对全县酒类专营店、商场超市及农村小卖部进行了拉网式检查。重点检查了酒类经营者的证照是否齐全,是否执行了酒类随附单制度,对酒类产品的来源渠道进行检查,严禁经营“酒类三无产品”,严禁销售假冒伪劣酒,重点打击制售假冒衡水老白干的不法行为,确保全县酒类产品安全。此次专项整治共检查酒类经营户36家,查处无酒类经营零售许可证12户,已责令其当场办理,无酒类流通随附单1户,查处销售伪劣小刀白酒案件一起,没收伪劣小刀白酒6瓶。

3、奶粉市场安全及供应情况

“三鹿”奶粉事件后,我局全力配合食品安全有关监管部门做好对已经查处的“三鹿”婴幼儿配方奶粉的下架退货工作,严禁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上市销售和流入消费环节。同时加大奶粉市场监测力度,采取调查、走访等多种措施,摸清全县婴幼儿奶粉的库存、销量、价格、等情况,密切关注奶粉供求状况,确定绿叶、万福隆、家乐美和信誉商厦四家超市作为婴幼儿奶粉定点供应点,并派专人进驻超市,详细了解奶粉的库存、销量及供应情况,积极组织企业联系货源,保障市场供应。

二、下一步工作思路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深化整治措施,严管薄弱环节和重点部位,进一步加大专项整治力度,建立安全的消费环境,确保全县的市场供应和食品安全。

1、强化对屠宰厂的监管,督促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出厂肉品安全。

第4篇

【关键词】食品安全;建立;应急体系

食品安全是关系人民健康和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我国在基本解决温饱后,食品安全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食品工业已成为第一大产业。但是全球及我国接连不断发生多起恶性食品安全事故,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高度关注,也促使各国政府重新审视这一已上升到国家公共安全高度的问题,各国纷纷加大了对本国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

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工作比较发达国家而言,起步晚、问题多,缺乏完整的保障体系也是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屡禁不止的原因。因此,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里,要把建立食品安全保障体系作为食品安全重点和战略目标来实现。

一、食品安全的内容

食品安全包括食品安全法制、食品安全检测、食品市场认证、食品市场准入、食品安全社会信用。首先是食品安全法制,主要是制定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与标准相配套的食品安全法制;二是食品安全检测,建立对食品流通、加工企业进行自检、社会中介检验机构委托检验、政府部门监督抽检相结合的方式,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专项抽检,加强上市销售食品的质量安全检测;三是食品市场认证,按照《绿色市场认证管理办法》和有关要求,积极推进绿色市场认证建设,并积极探索制定市场分级管理办法;四是食品市场准入,建立索票、索证、检测、QS认证、认定等市场准入制度;五是食品安全社会信用,运用信息技术建立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对食品质量安全情况进行跟踪监测,逐步形成优胜劣汰机制。

上述五项安全中,食品安全检测和食品市场准入是与食品安全监测有着直接联系。

食品安全监测从原料来源到上市销售的整个过程如下:

原料来源检验检疫收购加工监督检验检疫贮存成品检验运输商品检验,在整个过程中要检验的指标有农药残留、兽药残留、微生物、生物毒素以及商品的质量、数量等是否符合安全、健康、卫生的要求。

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主要包括三项内容:

一是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制度。凡不具备保证产品质量必备条件的企业不得从事食品生产加工;二是对出厂产品实施强制检验,不合格产品不得出厂销售;三是对检验合格的食品加贴市场准入标志,即QS标志,向社会作出“质量安全”承诺。

二、加强食品检测 确保食品安全

我国食品安全面临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一是食源性疾病仍然是危害公众健康的重要因素;二是食品中新的生物性和化学性污染对健康的潜在威胁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三是食品新技术、新资源(如转基因食品、酶制剂和新的食品包装材料)的应用给食品安全带来新的挑战;四是我国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自身管理水平仍然偏低;五是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条件、手段、经费还不能完全适应实际工作需要。

三、完善统一全面的食品安全标准和检验检测

目前,我国食品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四级。其中,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均有1000余项。当前,我国食品标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总体水平偏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间存在着交叉、矛盾、重复,重要标准短缺等问题,标准的前期研究薄弱,强制标准也未得到很好的实施。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和发达国家及国际组织相比,接轨程度不够,直接导致标准的可信度在国际上不高。

四、建立我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

信用在当今社会的作用越来越大,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它已成为企业的无形资本。食品安全不仅需要政府的监管,也需要政府在信用方面加大建设力度,运用市场规律,把食品企业对社会的食品安全责任真正化为自己的自觉意识。

五、建立较为完善的食品安全应急处理体系

第5篇

为进一步做好全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不断提高公众饮食及用药安全,区人民政府决定进一步加强全区食品药品安全网络建设。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建立健全规范化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网络和供应网络。按照“全区统一领导、地方政府负责、部门协调配合、各方联合行动”的工作方针和“上下联动、条块结合、突出重点、综合治理”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整合监管资源,创新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思路、方法和机制,着力构建覆盖广泛、监管有力、运转协调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进一步规范全区食品药品市场秩序,确保广大人民群众饮食及用药安全、有效、方便、放心。

二、工作目标

㈠加强全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网络建设,建立以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为主,镇(街)食品药品协管员,村(居)食品药品信息员为辅的区、镇(街)、村(居)三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网络。㈡落实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使监管网络覆盖全区所有镇和村,实现全方位监管、无缝隙覆盖、高质量运行。到年底,健全三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网络,监管网络要覆盖辖区所有镇(街)和村(居)。

三、工作重点

㈠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网络建设。建立健全以政府为核心、行政监管部门为主体、镇(街)协管队伍为基础、村(居)级信息人员为补充的三级食品药品监管体系。各镇(街)成立领导机构,并在现有镇(街)干部中配备专(兼)职干部,负责食品药品具体协管工作;在每个村(居)确定1名以上信息员,负责收集农村食品药品监管信息,确保领导、人员、职责、工作“四到位”。

㈡提高食品药品监督网络运行质量。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建立和健全三级食品药品监督网络例会制度、监督报告制度、检查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规章制度和工作程序,做好食品药品协管员、信息员的聘任和调整工作,落实好各项规章制度;要加强对“协管员、信息员”的培训,提高其监督协管能力和水平;健全和完善全区食品药品监管信息报送、举报投诉、快速反应和协同联动机制。

㈢加强药品市场的规范化管理。深入推进药品放心工程。强化药品经营使用单位的监督管理,规范药品采购渠道,改善药品储存条件,确保药房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加强对各类药品和医疗器械的质量监管,杜绝假冒伪劣药品、医疗器械进入市场,打击各类非法游医和走村串户上门兜售伪劣药品、保健品的违法行为。

㈣推进涉药单位诚信体系建设。⒈建立诚信档案。采集相关信息和数据,建立药械经营、使用单位及销售人员数据库。⒉开展诚信活动。在全区各医疗机构、零售药店中开展诚信经营评比活动。⒊加强诚信培训。定期召开例会,对参会的医疗机构和药店负责人进行诚信创建培训,着力增强涉药单位的守法和诚信意识。⒋加强诚信宣传。利用执法检查、发放宣传材料等多种形式,利用网络、报纸等媒介,进一步宣传诚信建设的重要意义,引导各涉药单位强化自律机制。⒌实行诚信检查。将涉药单位诚信体系建设作为药品执法检查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失信单位按进行要求整改,并严格回查该单位整改落实情况。

㈤加强对农村食品安全工作的监督管理。深入推进农村食品放心工程,进一步健全食品安全应急救援体系。在农村大力推行家庭自办宴席报告备案制度、农家乐管理办法、食品安全承诺制等工作制度,建立健全家庭自办宴席卫生检测和安全监管机制,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作用,逐级落实家宴食品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加强对农村各类食品销售网点的质量卫生监督,积极开展乡村“食品放心店”创建活动。

㈥广泛深入地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网络建设宣传活动。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宣传活动,利用各种形式,围绕科学、合理、安全饮食用药等主题,普及食品安全和科学用药、安全用药等知识,经常性地对群众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人民群众的食品药品安全意识。

四、工作要求

第6篇

为做好全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现将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网络建设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按照“统一领导,乡镇政府具体负责,监管部门各司其职,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的工作原则,逐步建立健全以市政府为核心,行政监管部门为主体,乡镇、中心街道办事处协管队伍为基础,社区和村级信息人员为补充的三级食品药品监管体系。各乡镇、中心街道办事处要成立食品药品安全协管站,并由乡镇主管副乡镇长、中心街道办事处主管副主任为协管站站长,在现有干部中配备1名专职干部负责食品药品协管(管理)具体工作;在每个社区和行政村确定1—2名信息员,负责收集农村食品药品监管信息,确保领导、人员、职责、工作“四到位”,真正把食品药品监管责任落到实处。

二、建立健全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例会、监督报告、监督检查、责任追究等规章制度和工作程序,做好食品药品监督员、协管员、信息员的选任和调整工作,落实好各项规章制度及签订责任状。要加强对协管员、信息员的培训,提高其监督协管能力和水平;健全和完善食品药品监管信息报送、举报投诉、快速反应和协同联动工作机制,保证监督网络渠道畅通。

三、深入推进食品药品放心工程,进一步健全食品药品安全应急处置体系。重点推行农村家庭宴席报告备案制度,建立健全家庭宴席安全监管机制,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作用,逐级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第7篇

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是创新食品安全管理方式的新举措。本文对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概括总结了我国推行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推进我国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食品安全;责任保险;保险管理;保险制度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大问题。当前,我国正处于食品安全矛盾凸显期和事故多发期,食品安全事故危害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如果事故受害者得不到及时赔偿,则容易引发社会矛盾等问题。2015年初,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浙江、福建、山东、山西、河北、甘肃等省、市先后出台了《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试点工作指导意见》等文件,采取综合手段加强食品安全事故的防范和处置工作,已成为当前加强食品安全风险分担、社会共治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发展现状

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简称“食责险”,是指以食品的制造商和销售商因生产和销售的产品造成产品食用者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而应当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的一种责任保险[1~3]。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本质上是企业对法律风险的一种分散和共担,其存在的前提是食品企业要感受到自身存在的法律风险[4~5]。食品安全责任险并不是新鲜事物,1986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开始办理“饮食业食物中毒责任保险”,但此后一直发展缓慢[6]。从2006年北京奥运会组委会签订奥林匹克运动会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单至今,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的发展进入了关键时期。从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颁布以来,国家正逐步从立法角度研究开展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工作。从2013年“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提出建立食品安全强制责任保险制度到2015年新《食品安全法》颁布,最终否定了建立食品安全强制责任保险制度提案并且以鼓励食品生产企业积极参加的形式写入《食品安全法》。2015年初,基于食品安全事故多发,事故受害者得不到及时赔偿、社会矛盾加剧等问题,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中国保监会联合印发《关于开展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各省市积极响应,先后出台地方试点指导意见,以政府牵头推出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可以有效应对食品安全问题多发的情况。目前,根据所搜集到的信息可以得知,食品安全责任保险主要在集体用餐或食品安全事故多发的领域开展。从全国部分省市保险公司开展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的对象来讲,其主要针对学校食堂、保健食品企业、农村集体用餐等。近年来,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的发展加快了脚步。从责任保险近10年来的保费收入情况来看,其增长趋势比较明显(见图1),2014年保费收入相较于2005年增长幅度超过4倍。具体来看,2005年,责任保险保费收入约为48.20亿元,2006年保费收入为56.5亿元,同比增长17.22%。2009年,保费收入为87.75亿元,保费收入较2006年增长约1倍,较2008年同比增长率为6.61%。2010年,责任保险费用收入为143.31亿元,同比增长64.44%,达到近几年责任保费收入同比增长率的峰值,远高于近10年来的平均增长率。2011年,责任保险费用收入为148.21亿元,同比增长率为3.41%,为近10年来同比增长率最低的年份。2011年之后,责任保险保费收入增长趋势较为稳定,同比增长率保持在17%左右。2014年,责任保险保费收入为253.3亿元,达到近10年来保费收入最高。随着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市场的越发成熟以及完善的制度、规章及管理办法,责任保险保费收入将逐年增长。

二、我国食品安全责任保险面临的问题

针对不同主体,推广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政府角度来讲,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是一种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能够有效地分担食品安全监管风险;从企业角度来讲,购买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能够分散并转移企业风险,减轻企业资金赔付压力[3];从保险公司角度来讲,保险公司可以创设不同类型的险种,满足不同投保主体的需求,以此拓展保险市场;从消费者角度来讲,多一份保险,多一份安全,消费者可放心购买投保产品,买到更安全的食品。但是,在推进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的过程中,情况不容乐观,出现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制度不健全、企业道德风险上升、消费者认知度及市场认可度低、险种缺乏多样性等方面。

(一)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制度不健全

目前,食品安全责任保险作为一种新的商业险种,起步较晚,运作环境尚不成熟,各方面规章制度并不完善。新《食品安全法》的颁布虽然健全了当前不规范的法律环境,对食品安全事故责任加大了处罚力度,增强了食品生产企业的法律责任,但是对减少食品安全事故效果较小,且并没有体现对风险分担和责任分配的引导[7]。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产品责任法》出台较早,运作环境比较成熟,各方面规章制度比较完善。与这些国家相比,我国仅在部分法律法规中零散地体现产品责任的内容,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文件作支撑,产品责任覆盖面窄,针对性弱,阻碍了我国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的发展[8]。此外,我国《食品安全法》只是从宏观层面提及食品安全责任保险,鼓励企业积极参加购买,并没有从微观层面出台详细的、可操作的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条例及办法。各地虽出台试点指导意见,但其执行力及强制性不够,企业投保意识不足,消费者权益得不到及时保障,很难开展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工作。

(二)企业道德风险可能性上升

食品企业购买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后,认为自己生产的食品出了问题会有保险公司理赔,在利益驱动下,食品企业铤而走险,违法违规生产不安全食品,导致柠檬市场的出现。食品企业在市场中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始终大于它的公益性,一旦有了食品安全责任强制保险这层“保命符”,企业很有可能会愈发无视其社会责任,可能导致更多的食品安全事件或存在食品安全隐患[9]。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能够转嫁食品企业风险,但这不是食品企业逃避承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的借口,这种转嫁作用很可能滋生食品企业侥幸心理,导致企业道德底线下降,生产不安全食品。

(三)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市场推广困难

我国责任保险起步较晚,各方面制度还不完善,保险市场经常出现骗保行为,严重影响了保险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其社会认可度低,市场推广困难。我国对违法企业惩戒力度不足、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时索赔程序复杂且成本高、保险公司在推行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方面缺乏经验和专业人才,企业通过投保来分散风险的意识薄弱,基于成本问题考虑,不愿购买保险,推广难度大[10]。此外,政府宣传力度不够,对责任保险的宣传介绍只是从宏观层面简单粗略地提及,并没有详细地介绍或宣传有关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的具体内容,单一地出台政府文件并不能很好地在市场上推广。再者,小企业收入不高,企业认为不会造成大的食品安全事故,大企业或餐饮单位认为自己已经对质量和风险严格把控,不会出现严重问题,不愿购买保险。公众和企业认识不足,可能导致社会对食品安全责任保险不重视甚至产生误解,意识不到可以通过购买保险转嫁风险,进而导致社会接受度低下[11]。

(四)食品安全责任险种缺乏多样性

食品安全责任保险作为一个新的险种,刚开始推广,其主要面向一些热销的、出口的、必须强制购买保险的食品,供需失衡问题比较严重。面对不同规模主体的需求多样化的情况,保险险种缺乏多样性,难以满足企业需求[12]。食品安全责任保险险种缺乏,险种设计存在缺陷,对保险人和被保险人约束比较大[13]。目前,保险公司针对不同规模的食品生产、加工及销售企业,保险费率基本上没有浮动,这严重影响中小型企业投保积极性。中小型企业、食品批发商、食品零售商、小商贩、餐厅饭店等资金规模小,加之大额的保费支出,这不仅增加了其自身负担,而且他们很可能因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险种而放弃购买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而我国的食品企业又主要以中小型为主,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可能会因为险种缺乏多样性而难以推广普及。

(五)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认知度低

对于消费者来讲,对食品企业购买保险后是否能够确保其产品安全仍然存在疑惑,消费者可能认为给食品购买保险说明食品会出现问题而不去购买。在一项调查消费者是否更愿意购买有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的食品时,有23.9%的人表示不愿意购买有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的食品或者对其持无所谓的态度,约有80%多的消费者认为食品安全责任保险不能有效地解决食品安全问题,4.2%的消费者认为构建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方案不能解决食品安全问题[14]。从消费者的视角来看,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

三、对策建议

目前,我国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处于起步阶段,各方面法律、规章制度还不是很完善,发展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还有很大空间。同时,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这给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开展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相关研究,确保我国的食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出台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管理办法

责任保险包括很多方面,现阶段运作比较成熟的是车辆商业保险,而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只是主体与车辆商业保险不同,我们可以针对性的借鉴车辆商业保险的运营模式并加以推广。目前我国还没有完善的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管理办法或条例,国家主要在浙江、山东、河北、甘肃、四川、江苏、湖北等部分省市开始试点,出台相应的试点意见。当前应该扩大试点范围,在试点过程中总结成果和问题,在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之后,可以制定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管理办法(试运行),按照暂行办法规定,继续扩大试点范围,通过实证考察,确定政策法规的可行性及可推广性之后,可以将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暂行办法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出台更为详细的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管理办法。

(二)建立企业自查报告制度,严防企业道德

风险上升企业作为生产经营主体,应依法承担食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不能因为购买了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就存在侥幸心理,违法生产劣质产品。应该进一步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加大违法企业惩罚力度,建立食品生产企业自查报告制度,定期与政府和保险公司及消费者举行会谈,积极推动建立政府、保险机构、食品企业、消费者多方参与、互动共赢的激励约束机制和风险防控机制。此外,保险公司也应简化投保和理赔手续,提高自身业务方面的工作效率,建立保险纠纷快速调处机制,优化保险人员团队建设,建立专门的风险评估及投保食品认定小组,以此提升风险监管水平,避免投保企业出现“负作用”风险。

(三)成立保险经纪服务机构,协调不同主体

之间的工作保险经纪服务机构作为第三方平台,应该优化自身专业团队建设,负责好政府主管部门、企业投保人、保险公司之间的沟通,保证各项工作的落实。保险经纪服务机构应细化服务方案,适时回访参保企业,帮助企业开展风险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加强风险防控,对保险范围内的保险事件迅速核定赔款,及时履行保险赔偿责任,配合保险公司拓展市场。此外,政府应建立专项资金,全力支持保险经济服务工作展开,并将其纳入政府年度考核,以督促政府工作,为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工作开展创造良好环境。

(四)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认知度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应该把食品安全责任保险与互联网有效结合起来,提高社会认知度。食品安全专业知识和保险知识的培训,对市场接受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必不可少,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推出,可以先从一些特色支柱企业开展,然后逐步推广。此外,媒体对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的宣传既不能夸大,也不能诋毁,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做好宣传工作,让大众了解一个真实的食品安全责任保险,保险人和被保险人应严格按照媒体宣传的内容进行规范投保,不能有任何虚假行为。再者,保险公司可主动与大型企业合作,开展专题活动,以便市场更好地了解食品安全责任保险,从而提升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的社会认知度和市场接受度。

(五)增加险种多样性,满足不同规模食品企业的需求

目前,我国的食品企业主要以中小型为主,受企业类型、资金规模、生产规模、设备技术等因素影响,很难确保食品安全万无一失。为此,政府应设立专项经费,配合保险公司成立专家组,深入企业调研,通过全面分析调研数据,研究开发适合不同企业类型的保险产品。保险公司也可根据实际需求,建立食品企业综合评价体系,投保企业和未投保企业诚信档案,根据企业诚信度的高低以及其规模的大小,建立梯度费率,增加险种多样性,以此满足不同企业的需求。

作者:李凯 石李陪 仇宏伟 陈松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

本文引用格式:李凯,石李陪,仇宏伟,等.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6(3):56-59.

参考文献

[1]闫伟.我国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浅析[J].现代商业,2014(24):20-21.

[2]李倩倩.我国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探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7):9-12.

[3]杨柳.我国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2(6):97-101.

[4]于海纯.我国食品安全责任强制保险的法律构造研究[J].中国法学,2015(3):244-264.

[5]卢玮.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立法模式的比较与选择[J].法学,2015(8):73-83.

[6]辛程成.我国食品安全责任强制保险制度研究[D].北京:北方工业大学,2015.

[7]娄永飞.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新修订《食品安全法》视角[J].上海保险,2015(9):31-35,41.

[8]尹雪.我国推行食品安全强制责任保险的问题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4.

[9]沈建华.食品安全责任险,如何“强制”需研究[N].文汇报,2014-01-03(005).

[10]耿宁,戴同斌,李洁瑜.我国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制度的建设与完善———以《食品安全法》的实施为背景[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3):76-80.

[11]杜波,宋云.我国食品安全强制责任保险制度的构建[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3(1):298-302.

[12]张靖翊.我国食品安全责任强制保险制度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5.

[13]代晓霞,闫逢柱.推进乏力食品安全责任险引关注[N].中国工业报,2013-08-28(B01).

[14]刘学宁,刘喜华.基于消费者视角的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调查分析[G]//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伦敦城市大学卡斯商学院.2014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国际年会论文集[C].2014:10.

[15]陈佳维,吴鹏.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制度研究[J].食品科学,2014(7):311-316.

[16]鞠珍艳.大力发展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的思考[J].中国保险,2009(11):33-35.

[17]李婧媛.我国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的模式选择[J].商场现代化,2012(24):14.

[18]申敏.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制度的构建和推行措施[J].法制与经济,2015(1):102-104.

[19]沈洋.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的发展探析[J].现代商业,2012(26):28.

第8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努力践行科学监管理念,强化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诚信意识,提高公众食品安全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打造“人人关心食品安全、人人参与食品安全”的宣传效果,形成“共建诚信家园,同铸食品安全”良好社会氛围。

二、活动主题

宣传周活动主题为“共建诚信家园,同铸食品安全”。

三、活动时间

2012年6月11日至17日。

四、宣传内容

(一)大力宣传《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质检总局和省局各项食品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等;各级政府对食品安全工作的决策部署。

(二)宣传质监部门重点工作开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效,宣传开展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农村食品安全整治等行动取得的成果。

(三)深入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宣传食品添加剂使用知识;宣传辨别假冒伪劣食品和有毒有害食品的基本知识等。

五、活动安排

(一)启动仪式和现场宣传咨询活动。在市食安办的统一部署下,参加全市的食品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并开展现场宣传、咨询活动。

(二)召开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培训会。组织对全市(不含三县)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集中培训工作。

(三)开展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专项检查工作。启动对全市的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现场检查专项行动。

(四)6月17日质监部门主题宣传日开展“质监邀您看企业•食品安全大家行”、食品检验机构开放日等主题宣传活动。

各县局自行组织宣传周各项活动。

六、工作要求

(一)成立组织。为加强对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的领导,市局成立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对宣传周活动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工作。

(二)高度重视,抓好落实。

各县质监局、各相关单位和部门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的重大意义,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各县局要在当地食安办的统一部署下,组织开展好各项宣传活动,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加大宣传力度,切实把各项活动内容落实到位。

第9篇

【关键词】学校;食品卫生;安全;探索

学校不仅是一个学生学习的场所,学生从踏入校门开始,在学校滞留的时间多者可以长达十几个小时,对于住宿生来说,他们全天都在学校中度过,故学校也可以说是他们生活的处所。学校在重视教学质量的同时,一定也不能忽视对学生身体健康的关注,而学校食品卫生的安全就是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随着近些年来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进行,学校的食堂逐步采用委托或承包给校外餐饮单位的方式[1],使得学校发生多起食物中毒的事件,影响面很大,造成了不好的社会影响,因此,学校也在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工作经验,对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提出一些看法与建议,希望能够对同仁的工作有所启发。

1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主要问题

11安全意识淡薄,领导重视不够许多学校还存在这样的误区,那就是重教学、轻安全。特别是近年来学校的合并与转制,学校把主要的精力集中在招生与教学上,显然,这是有一定社会背景的。学校招生以及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因此上至校长再到普通教师,思想观念还是没有转变过来,并没有把学生的食品安全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2],导致在规章制度、日常监管等方面出现责任不清或不到位,甚至某些学校把食品卫生的工作抛给卫生部门,稀释自身的责任,这在认识上存在明显的偏差。

12学校食堂定位不准学校后勤社会化已经成为趋势,学校食堂的管理方式上也发生了转变。从以往隶属于后勤直接管理逐渐转变为由后勤监督,学校食堂的日常运营交由社会上的餐饮单位来完成,学校只负责监管。而在食堂的日常管理中,学校的监管往往不到位。某些学校甚至将食堂视为“创收”的单位,要求食堂每年上缴一定的费用。这样就造成了食堂在定位上以“盈利”为导向,以企业化的思路来经营及控制成本,对于食品安全的重视严重不足。

13学校食堂基础条件不足,安全隐患多尽管国家、社会及家庭对于教育的投入的越来越大,特别是近年来,偏远农村地区学校的校舍、办公条件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善,甚至教师学生的居住条件也有了显著提高,但与之相对应的是学校食堂的改观有限,甚至是简陋的。学校食堂基础条件的滞后,具体表现为建筑的设计格局不合理、功能分区不明确、食品的加工及操作不规范,达不到食品卫生的标准要求,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3]。

14食堂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许多基层学校食堂工作人员属于临时聘用的,其食品卫生知识的水平较低,并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有些人甚至没有健康证。有些单位虽然有上岗前的培训,但是也不够系统和全面,造成从业人员在食品加工操作过程中不规范、不正确,是学校食品安全的直接隐患。

2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实践

21落实责任到位,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学校食品安全工作不是食堂单方面的工作,需要学校后勤、主管领导、学生、家长与社会的齐心协力,共同创造整体合力,形成良好的工作局面。作为直接责任人,学校食堂有日常管理制度,细化工作职责。作为管理者,学校后勤部门制定相应的监管制度,明确责任人。学校的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4]或者管理小组的组长,要切实对食堂的安全工作实在的抓紧抓好,对于出现食品安全事故的学校,要对校长追责,切实提高领导的重视程度。最终形成分级的管理体系,各负其责的管理机制。

22加大投入,改善基础卫生条件政府各级行政管理部门在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及经费预算时,除去对教学条件的改善外,还要有意识的加强对学校食堂基础设施环境改造的政策倾斜与支持,必要时要进行专款专用。这是由于食堂基础卫生条件的质量,对于完善食堂就餐的布局、加工操作的合理性具有重要意义。食堂基础条件改善的重点位置是食堂的操作间、厕所及饮用水的安全。通过专项整治,使学校食堂各种设施卫生标准达到国家规定水平。另外,学校还要保证有相应的资金用于食堂日常的改建,不能讲食堂抛出去任其自由发展。

23加强食品卫生培训,提高炊管人员业务水平由于目前食堂从业人员的水平普遍较低,在聘用之前,尽可能招收文化素质较高的员工,每位员工的健康证是必不可少的;同时,对于新近员工的入职培训也要做到扎实见成效。入职培训的内容包括:思想素质、政策法律、规章制度、文化素质、业务技能等方面,并进行考核合格后才允许上岗。培训的形式可以多样,如现场讲座、经验交流、观摩学习、实际操练等多方面。培训内容要结合本学校食堂的具体条件和要求,切勿空洞,重点加强实践操作的练习。

24加大学校食品安全宣传力度学校的食品卫生安全工作除去加大对食堂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外,还要对教职员工及学生广泛开展相关健康知识的宣传与培训,如举办食品安全主题班会活动,广泛宣传普及食品卫生、预防食物中毒等食源性疾病以及肠道传染病知识,增强师生员工的卫生防病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饮食卫生习惯。另外,充分利用学校的广播、橱窗、宣传栏等渠道进行集中宣传,可以做成“食品安全主题宣传月”或“食品安全主题宣传周”,如致家长的信、主题宣传活动等等,集中的宣传比单次的小范围宣传更有冲击性和效果,形成整体防范的合力。

自综合措施实施以来,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更加的条理清晰,责任明确。食堂的基础条件以及炊管人员的操作技能水平有明显提高,同时,教职员工及学生的食品安全知识也显著增加,这对于有效预防学校食品安全事故都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胡晓元.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8,20(1):4951.

[2]邓胜平.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中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职业与健康,2004,20(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