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17 14:24:20
导语:在电厂实习生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试点省市碳市场总量和覆盖范围基本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7个试点地区碳市场年排放配额总量约为12亿吨CO2,其中广东碳市场排放配额总量最多,约为3.88亿吨CO2;其次是湖北碳市场,其配额总量约为3.24亿吨CO2;深圳碳市场排放配额总量最小,约为3000万吨CO2。
碳市场总量占各试点地区排放总量的比例不同,约为40―60%,这与各试点碳市场纳入行业、企业及其排放特征不同密切相关。据估算,广东、天津碳市场总量占比最高,约为当地排放量的60%;湖北次之,约为湖北省排放总量的45%;深圳、北京、上海、重庆碳市场总量均约为当地排放总量的40%。
表2为试点省市碳市场覆盖范围。从温室气体种类看,除重庆外,其他6个试点地区碳市场仅纳入二氧化碳作为控排气体;重庆却纳入了《京都议定书》规定的全部6种温室气体,这虽表明了重庆碳市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决心,但也增加了碳市场的管控难度。
从排放源看,各试点省市碳市场均将直接排放源和间接排放源(净购入用于生产的电力或热力蕴涵的排放)作为管控对象;重庆碳市场还增加了移动排放源,深圳碳市场也计划纳入移动排放源―交通行业,而其他试点碳市场目前仅纳入固定排放源。
就覆盖行业来说,各试点碳市场除以重工业和制造业为主外,还呈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例如,由于北京、上海和深圳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比例高,第三产业对GDP贡献大,因此,三地的碳市场纳入了服务业和大型公共建筑,上海碳市场还覆盖了航空、机场和港口行业。
对于纳入控排企业的排放门槛而言,各地略有不同。湖北排放门槛最高,即2010和2011年年综合能耗在6万吨标煤及以上(排放量在12万吨CO2及以上)的企业必须参加碳交易,这与湖北省高排放大型企业多有关;上海、广东、天津、重庆碳市场的控排企业排放门槛定在特定时期排放量为2万吨CO2及以上;北京定在2009―2011年直接排放量为1万吨CO2及以上;深圳相对最低,为年排放量3000 吨CO2当量以上的工业企业。
二、试点碳市场总量和覆盖范围特点
(一)总量目标设定遵循“强度与总量双降” 和“存量与增量双控”原则
一般而言,碳市场总量与地区能源消费结构、能源消费总量和消费强度、经济发展水平、纳入行业和排放量以及地区减排目标、GDP增速目标密切相关。各试点省市在设定总量时,不仅考虑了要满足碳排放强度逐年降低和碳排放总量增幅逐年降低的“双降”要求,还考虑了要满足试点省市经济发展的需求。与此同时,除重庆未把企业新增排放纳入管控外,其他试点碳市场还考虑了排放存量和增量双控的原则;即各试点碳市场都将某一基准年之前的碳排量作为排放存量,进行严格控制;将基准年之后新增设施排放量作为排放增量,对排放增量采取比存量更严格的方式加以控制,从而实现碳市场总量控制目标。
(二)覆盖范围设定基本遵循“抓大放小”原则
各试点碳市场均纳入了试点省市的重点排放单位。例如,广东、天津纳入了钢铁、水泥、化工、电力、石化、油气开采等重点排放行业企业,其排放总量约占试点地区排放总量的60%左右;其他试点地区碳市场除纳入上述行业企业外,还纳入了服务业、制造业等当地排放较大的行业,碳市场总量占试点地区排放总量的40%左右,基本遵循了“抓大放小”的原则。
(三)总量目标设定方法相似
各试点碳市场均采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法设定碳市场总量。“自上而下”法是按照碳排放强度逐年降低和碳排放总量增幅逐年降低的要求,结合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制定的碳市场总量。“自下而上”法是根据强制参加碳交易的重点排放企事业单位的年排放量总和估算的碳市场总量。各试点碳市场均采用这两种方法,并在综合考虑地区经济发展要求和温室气体控排目标的基础上设定了碳市场总量。
另外,天津、湖北、重庆碳市场还根据企事业单位温室气体历史排放、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费等情况,利用模型测算了当地和碳市场排放总量,用于辅助设定碳市场总量,进一步提高碳市场排放总量目标设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关键词]信息化;医院信息系统;应用现状;发展趋势
随着居民对医疗保健的需求,国家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化,国家医疗卫生系统信息化建设投资增加。和医院和制药公司,更充足的资金在基础设施建设的完成,工作重心转向内涵发展模式的转换。在这种情况下,加强信息化建设成为医疗系统各企业的重要目标。当前信息技术应用已在医疗服务、医卫管理、医学教育和医学科研等领域全面展开。
一、IS建设的重点由HMIS转向CIS
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我国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信息系统的发展经历了从单机系统、局部网络系统到整个医院信息系统的多个阶段。特别是随着国家金卫工程的展开,已经有许多医院相继建立起医院范围的信息系统,一些公司相继开发了商品化的整套医院信息系统并在医院推广应用。在信息系统应用技术上,客户/服务器结构的信息系统已经成为大型信息系统的主流,使用Windows环境和图形化的用户界面是目前医院信息系统主要采用的客户端环境,基于SQL语言访问的大型数据库在医院信息系统中也已普遍使用。
电子病历、医学影象为HIS的最亮点。目前我国有许多医院建立医院信息系统,与电子病历的发展的基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通信设施,迅速增加的成本性能的计算机和通信设备的发展电子医疗记录和医学图像系统奠定了基础。目前CPR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包括:研究适合电子病历多种内容、媒体的数据结构;恰当可靠的安全机制;高效经济的存储方案;实用方便的数据输入和阅读手段;标准规范的数据交换方法。建立PACS的一个目标是方便图象的存取,另一个目标是建立无胶片化的医院,提高经济效益。标准化技术、PACS与其它系统的信息交换问题、图象预取技术和图象压缩技术是当前 PACS应用的主要技术。设备上,PACS不仅要建立1-2个可以显示图象的工作站,还需要高质量的图像采集设备(如专用的胶片激光扫描仪)、大量的图象显示设备、十几个TB的在线存贮容量和高速度的网络通讯设备。
远程医疗正在迅猛发展。远程医疗在中国近年来发展迅速,一些著名的医学院校、医院设立了一个远程咨询中心。国内远程医疗趋向于应用服务,传输方式多采用电话拨号,部分采用ISDN、FR、VSAT、 INTERNET方式。虽然很多公司投入开发研究应用于远程医疗系统,但是对远程医疗技术高层次的应用研究还处在无人尝试阶段。
二、国内医疗卫生信息化发展趋势
1、大型医院的信息化已经进入整合阶段,未来会保持稳定的发展速度
大型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将主要是整合HIS系统和CIS系统,通过HIS的升级推动HIS向临床信息化发展,如电子病历、在线临床医疗信息共享等。同时PACS系统、预算管理系统、数字化医院集成平台等也会快速发展。
2、社区医疗信息系统
基本模式是在一个社区建立一个数据中心,外社区卫生服务站。基本功能是记录所有医学界过程,完成计费,药物和医疗用品管理,为每个社区的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可以做到在医疗文档共享,支持药物输送。系统升级后,还能支持包括全科医生团队管理、家庭病床管理、慢病管理和慢病随访等新功能,甚至实现支持患者“上传”和“远程预约挂号”。目前,上海、北京等地的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较快,已经开始逐步建立社区医疗服务系统。
3、以大医院为中心的系统
基本模式是依托某个大医院或地区的中心医院建立一个数据中心,外联若干社区卫生服务站。与上一类系统相比,它的特点是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可以直接享受到某个大医院(或中心医院)的医疗资源,如远程挂号预约、远程会诊、“上传下送”等服务。
4、区域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
基本模式是在一个区域内建立一个医学影像中心,供区域内成员共享。除了提供医学影像共享资料之外,系统具备“基层拍片、高层阅片”功能,对一些拥有检查设备但诊断水平偏低的基层医疗机构提供帮助。
5、区域医疗协同系统
本系统是真正意义上的区域医疗系统,系统基本目标是:大范围实现医疗文档共享,让医生在接诊时能够了解到就诊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医疗机构的医疗记录,以此辅助医生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和治疗的有效性,从而减少重复检查检验、降低医疗费用。
总之,通过对我国医药卫生行业信息化的调查研究,赛迪顾问认为在我国HIS建设由HMIS向CIS转变过程中,电子病历系统、医学影象系统和远程医疗发展潜力很大,这必将带动医药卫生系统对IT市场产品、技术和服务的需求增长。特别要指出,这些领域的信息化应用的行业特色突出,需要IT业人士和医药人士的共同努力。国家对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的建设投资增加,医疗保险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医药贸易电子商务的开展,将拉动医疗卫生行业对网络通讯设备的需求。生产管理模式和资金实力决定了制药企业成为ERP管理软件的潜在用户。
参考文献
[1]何雨生.2003年中国医疗卫生领域信息化进展.上海:中华医院信息网络大会2004既第二届中美医院信息化论坛,2004年5卷
[2]王涛.医院信息系统建设与业务流程重组.上海:中华医院信息网络大会2004既第二届中美医院信息化论坛,2004年
我们学习表面处理、汽车、刨工、电火花加工、线切割、快速成型、模具钣金、工业控制、车工、钳工十种工艺。华工老师们兢兢业业诲人不倦,我认真学习精益求精,已初步掌握了各种工艺的基本原理和简单操作,对电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使得我对自己的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有了新的认识和更进一步的热爱,并决心今后刻苦钻研努力学习,掌握好先进的科学技术,锤炼真本领,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多力量,也为自己的将来积累资本。
实习时辛苦的,但同时也是快乐的。实习时辛苦的。我们必须“贪早摸黑”。由于我们刚从顺德校区返回校本部,还没有稳住脚就得马上投入到实习中去。我们必须尽可能早地适应新环境,特别是作息规律。而这一点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必须赶在七点半之前做好出发的一切准备。然而,我们当中很大一部分人在顺德时,这个时侯还在继续着白(!)日梦。但我们迅速适应了环境,坚强地征服了早上朦胧的睡意。我的意志力由此而上升了一个阶段!实习是辛苦的。中午我们困了,只能在华工校园一角的草地上休息——一些人以地为席,以天为被。我们成了流浪在华工的南医人。然而,这所有的辛苦,在实习所带来的快乐面前便已经微不足道。面对着陌生的机器、设备,我兴奋难抑,恨不能与之“长厢斯守”。好奇心和操作机器设备的冲动,驱使我不断探究和认真学习。这种实践性的学习是非常快乐的,常常可以使我忘食——下班了,我总是依依不舍地离开车间......
实习是单调的,但同时也是趣味盎然的。每天都是实习,每天都面对不同的机器、设备,每天都规规矩矩地听老师的讲解,没有课外娱乐,也没有课间休息.......单调并不乏味——引用一位朋友的话:认真则发现其中的趣味盎然。第一课是“表面处理”。我不但掌握了其基本原理及简单操作,还亲自设计动手制作了自己的作品“清幽居士”。看着捧在手中的作品,心里多了一种滋味——成就感!一直难以压抑心中得意之情。“快速成型”的教师孙先生是位幽默风趣的智者。他的课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使人如梦初醒、豁然开朗。他的一句话尤其让我茅塞顿开感激不已。他说,五岁以前就上学的更可怜,因为他们的想象的时间已经被排山倒海的练习、作业挤走了......本来我就是(!)“晚读”,听了这句话,我一改往日的郁闷心态,飘飘然有些自豪——不错,我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一直让我引以为豪!
实习是短暂的,但同时也是充实的。弹指一挥间,十天成历史,也成了永恒。曾经空空的心一再充实、踏实。充实的人生是美好的,实习加速了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2、找到系统设置,按确认键进入;
3、进入后找到系统还原,按确认键,系统会提示用户是否要将系统还原为出厂设置状态,选择是,按确认键开始还原;
4、还原完成后,系统会自动重启,重启后就可以进入旧版本的系统了。
1.以“爱”去保护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教学中,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以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从而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我认为给学生关爱,就是增强他们学习兴趣、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到尊重学生的异见、宽容学生的误见、鼓励学生的创见。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善于持赞赏的态度正确地评价学生,以表扬、鼓励为主,使学生感觉到如坐春风,如沐春雨。“教学之中无小事”,我们在课堂上的一句赞赏,一个不经意的眼神,一个温柔的动作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把关爱献给学生,把信心还给学生,这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感情基础。
2.以“境”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我们都知道,由于应试教育的原因,使得很多孩子认为数学是枯燥无味的。一提起数学课,仿佛就是无休止的计算。其实,数学应该是小学阶段最容易吸引学生的有趣的科学。因为它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还有较强的人文性,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在教学中,我就灵活运用各种手段,如形体语言,课件、录音录像,简笔画,故事表演等等,再现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涉境体味,都收到较好的效果。
3.以“争论”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每个学生是各不相同的个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读者心中的《红楼梦》。我们教师不应用“唯我独尊”的威严压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而应创造一个能让学生百家争鸣,各抒己见的宽松的学习环境,在争论之中,寻找自我价值的体现,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的内驱动力,培养开拓创新精神。
【关键词】电视民生新闻;民生新闻的多模式发展;电视民生新闻发展的未来前景分析;探究影响电视民生新闻发展的因素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农民占我们生产生活的主要劳动力,这也是我国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原因,农民的生活占据我国人民群众的主要部分,农民的生存问题就是我国所一直关心的民生问题,民生问题不光一直是社会上热议的话题,更是我们社会传播的主要内容。现阶段,我国的电视民生新闻发展的很快,我们的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更是朝着多模式 的趋势进行,这就是我国目前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现状,我们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发展历程中,我们的社会会更加的关注我们的民生问题,这也就说明,在未来的新闻传播学中,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前景与发展的成果是很明朗的。下面就让笔者来正式向大家介绍这方面的内容,首先,我们要分析的是电视民生新闻发展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接着再向大家具体分析电视民生新闻的长远发展状况。
1 电视民生新闻生产的核心
电视民生新闻和其他类型的新闻报道一样,遵循着新闻选择、新闻采访、制作播出这一系列的流程,是一个完整的新闻生产过程。美国社会学家塔克曼在其著作《新闻生产》一书中,指出新闻生产实际上是一种现实建构的行为。人们通过媒介所接触到的媒介现实,不仅是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映,更是媒介以自身特有的方式建构现实的体现。因此,在新闻生产的视角下去审视当前的电视民生新闻的媒介话语形态,也就是看这些电视栏目建构出了怎样的现实,而这种建构又是以何种固定“格式”所呈现出来的。既为建构,则电视民生新闻存在着荧屏上媒介图景与现实生活图景的差别。对应在新闻生产环节,可以形象地比喻成“前窗”与“后台”的差别。在电视民生新闻的新闻生产“前窗”,特定的市民生活议题被发掘、选取、呈现,从而形成地域特色显著的社会话语氛围。
2 电视民生新闻积极话语形态的主导要素
2.1 新闻选择的架构形式
电视民生新闻的表现形式有很多种,每一种表现形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这是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特点,也是需要我们在新闻的选择方面投入更多的关注。民生新闻的架构形式的选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新闻来源
一方面,从新闻来源看,不少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中的新闻线索来自纸媒、网络等消息渠道,“二次加工”的情况较为普遍。通过对原始新闻线索的呈现,再加上主持人的解说、点评,便形成了以某件社会热点事件为中心的媒介呈现。
2)叙述方式。
另一方面,从叙述方式的角度来看,电视民生新闻非常注重新闻事件的叙述是否具有故事性。相较于“新闻联播”式的消息播报,电视民生新闻更偏向于“讲新闻,说故事”。怎样去讲一个与本栏目定位相符合的新闻故事,是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所关注的核心过程,也是体现其新闻选择标准和新闻价值标准的地方。
2.2 市场和受众的控制
电视民生新闻的积极话语性分析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市场和受众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这对于在电视民生新闻的话语表达形态进程中,市场和受众的影响也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项要素。对于任何一档电视节目来说,收视率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悬于头顶,永远无法置之度外。自然,民生类新闻栏目也不例外。所以,我们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要深刻的了解并且关注我们民生新闻在市场和受众中的控制关系,这对于电视民生新闻多模式积极话语分析来说也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
2.3 政治宣传的制约性因素
在电视民生新闻的生产过程中,来自新闻政策、宣传管理等的权力控制力量时常触及新闻本身的话语表达,造成话语空间上的一种压力。这种压力不同于我们民生新闻的内部影响,这是属于社会的外部压力,也是我们在政治宣传中应该注意的制度约束。在“四级办电视”的格局下,省级、地市级电视媒体如何在民生新闻栏目中办好本地新闻,承受住来自宣传部门等权力单位的压力,这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这个挑战是我们目前发展所需要的需要面临的重要因素,我们要从根本上解决这类挑战的发生,尽量的减少甚至杜绝这类挑战对我们的电视民生新闻多模式发展造成的影响。
3 电视民生新闻的多模式积极话语的未来发展前景
从电视民生新闻生产的“前窗”来看,大量故事化、浅薄化的新闻叙事占据着荧屏,受众看似与媒介中呈现的那个社会图景无限接近,实际上沉溺于一种“浅描化”的民生新闻浪潮中,无法接近很多新闻事实的内核,仅在感官刺激中浅度参与。如今,已经有不少地方民生新闻栏目开始探索新型的话语表达机制,力图打破浅薄叙述的格局、松动非常态权力因素的控制,在专业、市场以及政治之间找寻到一条平衡的道路。在新闻生产的现实建构路径下,电视民生新闻栏目需要在主流化的道路上把握住“公众”这一受众对象概念,以建构公众生活图景为目标,区别于单纯地呈现一般日常生活环境。只有如此,电视民生新闻的话语表达视野才能愈加广阔。正是因为电视民生新闻的多模式积极话语的未来发展才有了更进一步提高,我们的电视民生新闻发展的前景才更加的明朗和突出,这对我们社会所起到的作用也更加的明显和有效。
4 结语
根据上面的分析描述,我们可以很清楚的了解到电视民生新闻的多模式积极话语的基本状况和未来发展前景,这都是我们社会现在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必须保证,这也是我们所积极发展电视新闻民生的最终目标。社会的发展需要我们的各个方面的努力,包括经济,科技,社会,文化,知识,这些方面的提高都是我们社会发展的内部保障,也是我们社会的重要发展内涵。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我们在发展电视民生新闻的多模式积极话语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这些困难是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所必须要经历的,也是我们电视民生新闻发展的必然过程。这些困难光靠新闻行业的力量是无法解决的,这需要我们社会大众的共同努力,这也是我们社会团结和谐发展的共同希望,因此,我们大家要一起携手打造我们更加完善健全,并且更加关注社会民生的环境。
一、开展“课前推荐好文章”活动,激发学生的“读”的兴趣。
我在教学过程中一改过去课前进行“一分钟演讲”、“介绍一个词语”、“讲一个故事”等形式,开展了“课前推荐好文章”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因为课前进行“一分钟演讲”、“介绍一个词语”等形式一开始实施,学生还感到新鲜,可时间长了,学生就觉得乏味。让一个学生“课前推荐好文章”,再让其他同学点评文章,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广泛搜集资料的习惯,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学生的听、说的能力,同时也满足了推荐者“其实我的阅读面还蛮广”的心理愿望。同时,我还让学生在听“推荐的好文章”时,注意用一句话概括所听到的内容;用一句话评析听到的人物;用一句话提取听到的信息;用一句话描绘听到的画面;用一句话展开想象――这种一句话说的活动,形成了众说纷纭的课堂交流,常常让学生们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二、开展“创作自己的作文集”活动,加强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
在“创作自己的作文集”时,让学生在文集的开头写卷首语,在每篇文章的后面写自我点评,可以是优点推荐,也可以是不足提示,这样每学期出一本,文体不限,使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养成创作的习惯,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所在。当然,这还要求我们老师及时批阅、多多推荐。能得到推荐的,自然万分欣喜;得不到推荐,也会想法赶上。推荐可以是老师或学生在班内朗读,也可以印成某某专集,还可以推荐到网络或报刊杂志发表,这样为学生的写作提供情感和素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剪贴积累”活动,激发学生去搜集资料,并养成勤于动手的习惯。
我每接一个新班,首先向学生展示我常年剪贴积累记载下的几十本资料,如“美文赏析”、“卷首丝语”、“佳作品读”、“人间亲情”等等,让学生明白学习语文不仅在课堂,更多的是在课下,在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生活中,随手丢弃的旧报纸,旧杂志,都可以将其收集,然后按内容分类整理便是一本完好资料。这一项活动是与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学生广泛的阅读,广泛的搜集,广泛的积累完全一致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良好习惯,从而使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日益高涨。
四、开展“美文品读”鉴赏活动,激活学生阅读的兴趣。“人选择书的品位,书培养人的品位”,阅读成一种习惯,是一种熏陶,一种感悟,一种境界。我利用每周有限的课堂,把从报刊杂志中搜集的美文打印,供学生品读,来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激发他们去关注生活,关注社会。
五、借助语文的自身魅力和自己的文学作品,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的。当你要了解社会信息、科技信息、经济信息时,那就少不了要听广播、看电视、上互联网查询和阅读各种书刊报纸等,参与这些活动,没有一定的语文功底是做不好的。中学生要学好数理化,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字理解能力,能正确解答题意吗?学好语文这门科目的作用是极其重大的,这正如张厚感说的:“有的学者认为,知识有三层楼,最高一层是专业知识,第二层是一般文化科学知识,最低一层就是语文,这比喻非常形象生动,非常深刻,盖高楼大厦,先要打好基础……”这明确指出了语文的基础性作用。中学生假如不明确学好语文的重要性,能有兴趣主动学好语文吗?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就借助语文的自身魅力,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学生的兴趣就会逐步提高。
高中阶段电场概念的引入本身对学生来说就是比较抽象且难以理解的,而电势差及电场强度概念更是让学生云里雾里弄不清,而对这两个概念的掌握恰是解决有关电场问题关键,特别是深入理解电势差与电场强度关系及应用他们的关系解题,更是近年各种考试及高考的考点。下面就怎样深入理解电势差与电场强度关系及应用,发表一下本人的观点。
一、要弄清电势差与电场强度关系应从他们的概念入手
电势差的定义是:电场中检验电荷q从A到B电场力做的功WAB与q的比值,即UAB=WAB/q
电场强度的定义是:电场中检验电荷q在A点受到的电场力与q的比值,即E=F/q
由以上两物理量和两定义式不难看出只要找出WAB 和F关系就可弄清电势差与电场强度关系。又在匀强电场中WAB=Fd(d为F方向上的位移),且F=qE,则WAB=qEd又由于UAB=WAB/q,则可得出结论:UAB=Ed
即:在匀强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电场强度与两点间沿场强方向距离的积(如图1)
二、如果在匀强电场中AB不是沿场强方向时电势差和电场强度关系会怎样?
由于在推导公式时是在匀强电场中且d是沿F方向的距离,则用公式UAB=Ed进行计算时d应是沿电场方向的距离。而在实际试题应用中,带电粒子或带电物体运动轨迹并不都沿电场方向,而是任意方向。如图2:在匀强电场中AB不是沿场强方向时UAB和E关系式会怎样?
分析:根据前面的结论我们要找到AB两点沿场强方向的距离,即d=Lcosθ那么:UAB=Ed =ELcosθ
另外,由上图分析可知UAB和UAC相等,那么我们可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在匀强电场中电势降低的方向不一定就是场强方向,而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是场强方向,即沿场强方向电势降低最快。这个结论我们也可推广到非匀强电场中。
三、UAB=Ed在非匀强电场中的应用
以上我们主要是在匀强电场中讨论电势差与电场强度关系,而在实际中我们遇到更多的情况是在非匀强电场的情境。常见的题目往往是让比较非匀强电场中等距离情况下电势差的大小。例如:
例如:在如图3电场中b为ac中点,请比较Uab和Ubc的大小。
摘要:本文根据2003年到2012年十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分析总结出吉林省房地产市场的特点,从吉林省房地产市场供给、需求和价格三个方面预测了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 :房地产市场;市场特点;发展趋势
一、吉林省房地产市场特点
1.吉林省房地产市场发展比较平稳随着吉林省经济的发展,城镇化率的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以及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的增大,吉林省房地产市场稳步发展,呈现供需两旺的态势。
近年来,吉林省经济快速发展,GDP从2003年的2662.08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11939.24亿元,年均增速18.13%,人均GDP 也从2003 年的9854 元增加到2012年的43415元,十年间增加了3.4倍,年均增速17.89%。同时,吉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2012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208.04元,比2003 年增加13202.92 元,平均每年递增1466.99元,年均增幅12.47%。城镇居民住房水平明显提高,2003年吉林省城镇居民人均现住房建筑面积为16.27 平方米,到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现住房建筑面积为29.09平方米,虽然比全国32.9平方米略低,但是已经比十年前增加了12.82平方米,平均每年增幅6.68%。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住房条件的改善,对住房形成大量需求。吉林省城镇化率逐年提高,2003 年的城镇化率为51.77%,到2012 年城镇化率达到了53.70%,高于全国的52.57%。城镇化进程加速,大量农民涌进城镇,形成新的住房需求。在旺盛需求的推动下,全省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房地产开发企业数量由2003 年的457个增加到2012年的1709个,年均增加139 个。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额逐年增加,从2003 年底的1392394 万元增长到2012 年的13100259 万元,增加了8.4 倍,其中房地产开发住宅投资额十年增长8899698万元,平均每年增长29.30%。
吉林省房地产市场供给和需求一直都比较旺盛。供给方面,2003年房地产开发房屋施工面积14377363 平方米,之后每年大幅增加,2012年达到109357999平方米,平均每年增加10553404平方米,年均增幅25.27%,住宅施工面积也从2003年的10807109 平方米增加到2012 年的85125959平方米,年均增幅25.78%,略高于房屋施工面积的增长速度。2003年房地产开发竣工房屋建筑面积7109851 平方米,到2012年增加到19298702平方米,平均每年增长11.71%,其中住宅竣工面积十年增加10752208 平方米,平均每年增长12.98%,增速也略高于房屋竣工面积。需求方面,吉林省2002年商品房销售面积5011405平方米,低于竣工房屋面积2098446平方米,从2007年开始商品房销售面积一直大于竣工房屋面积,到2012年吉林省商品房销售面积达到24524245平方米,年均增加19.29%,而住宅销售面积仅2003年低于竣工住宅面积,当年的供求比是1.23,2004年开始吉林省住宅的销售面积均大于竣工面积,2012年全省住宅销售面积为21594307 平方米,供求比下降到0.75,住房市场供不应求,十年间销售面积平均年增19.45%,同时商品房销售额和住宅销售额更是以年均32.85%和33.26%的速度上升。
2.吉林省商品房屋价格水平较低2003年吉林省商品房屋平均销售价格为1574元/平方米,每平方米比全国商品房屋平均销售价格2359元低785元,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吉林省商品房屋价格水平列第19位。2012年全省商品房屋平均销售价格上涨到4147元/平方米,而每平方米的价格与全国商品房屋平均销售价格5791元相比,差距却加大到1644元,在全国商品房屋价格的位置下降到第20位。10年间,吉林省商品房屋平均销售价格上涨了2573元/平方米,平均每年上涨11.34%。虽然10年来吉林省商品房屋价格呈连年上涨的趋势,且平均涨幅也较大,但是与全国商品房屋平均水平仍然一直保持较大差距,且差距逐渐增大。因为政府和百姓所关注的都是商品住宅的价格,所以下面主要分析吉林省商品住宅价格。2003年吉林省商品住宅平均价格为1447元/平方米,2012年全省商品住宅平均价格为3875元/平方米,全国商品住宅平均价格为5430元/平方米,吉林省商品住宅价格比全国要低1555元/平方米,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1.36%。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吉林省商品住宅价格水平列第18位,位置属于中部偏后。
吉林省的商品住宅价格是否合理呢?下面就用房价收入比这个指标来衡量一下。房价收入比是指住房价格与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计算公式为房价收入比=每户住房总价/每户家庭年总收入。笔者使用以下经济指标分别计算每户住房总价和每户家庭年总收入,公式分别为每户住房总价=商品住宅销售套均面积×商品住宅平均销售价格,每户家庭年总收入=城镇居民户均人口×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经过计算得出2012年吉林省房价收入比为6.20,全国的房价收入比为8.06,吉林省远低于全国的比值。根据联合国人居中心提供的1998年数据,在统计的全部97个城市中,房价收入比的平均值为8.4倍,中位数为6.4倍,以此作为参照,吉林省2012年的房价收入比仅相当于国际经验的中位数水平,比平均值还要低一些。据此可以做一个基本判断,吉林省房价仍然处于一个合理区间。
3.吉林省房地产市场以刚性需求为主
刚性需求一直以来都是吉林省房地产市场需求的主体。2013年上半年吉林省房地产业协会对吉林省房地产市场需求进行了抽样调查,选取的样本为4个地级城市、4个县级城市的20个项目,调查结果可以大致代表全省整体的需求情况。从抽样调查总体情况看,吉林省房地产市场以刚性需求为主,占总量近70%,投资投机需求较低,占总销量低于10%,其余为改善性需求。购房主体以本地居民为主,占总销量近90%,近70%的购房人采取按揭贷款的方式购房,144平方米以下的普通商品住房的销量占总销量近90%,其中90平方米以下的普通商品住宅销量占总销量近55%。总体来看,购买普通商品住宅的刚性需求成为支撑吉林省新建商品房市场发展的主体。
4.吉林省房地产业区域发展不平衡房地产业能够持续运行的重要保障是对房地产的开发投资。吉林省的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从2003 年的139.2 亿元稳步增长到2012 年的1310.0 亿元,平均每年增长28.29%,增长速度非常快。但是从全省范围来看,2012年全省八市一州的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存在较大差异。由于各市州的人口数量和发展情况存在差异,本文选取人均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作为研究指标来反映各市州的投资差异。
从表1 可以清晰看出吉林省各市州房地产开发投资额的差距很大。省会长春市自然是吉林省房地产开发投资额最多的城市,2012 年,长春市的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为6496535万元,几乎相当于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额的一半,是居于第二位的吉林市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的2.6倍。此外,房地产开发总额过百亿的还有通化市。长春市的人均开发投资额最高,为8583.08 元,其次是吉林市,为5775.46元,通化市和辽源市的人均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也比较高,分别为4815.74 元和3812.95 元。白城市的房地产开发投资额最少,仅为110806万元,占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额比重只有0.85%,其人均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为553.97元,也是全省最低。长春市的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为白城市的59 倍,人均房地产开发投资额是白城市的15 倍。可见吉林省各市州的房地产业在投资上的差异非常大,这些差异与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内部产业结构有所关联。房地产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不利于整体房地产业的发展。
二、吉林省房地产市场未来发展趋势
下面从吉林省房地产市场供给、需求和价格三个方面分析未来发展趋势。
1. 供给
国家新一轮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严厉调控使开发商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但是吉林省房地产开发企业对房地产市场依然长期看好。从近几年吉林省房企高度的拿地热情和全省经济的稳步快速增长,可以预见未来一段时间吉林省房地产市场的供应量会呈平稳增加态势。
2.需求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棚户区拆迁工程的进行等因素将使吉林省房地产市场保持旺盛的需求,而且吉林省房地产市场以商品住房市场为主,商品住房市场需求又以刚需为主,受政策影响较小。所以未来一段时间全省房地产市场的需求量也会呈稳定上扬态势。
3.价格
2003年到2011年吉林省商品房屋销售价格逐年上升,虽然受国家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影响较小,但是2012年吉林省商品房屋销售价格和商品住宅平均价格均出现小幅下跌,在全省房地产市场供需两旺的情况下,未来房价可能受政策等因素发生波动,但波动幅度不会过大,房价总体上会呈稳步上升趋势。
参考文献
[1]吉林省统计局.吉林省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2]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3.
[3]金三林.我国房价收入比的社会差距及政策启示[J].中国房地产金融,2007(10).
[4]吉林省房地产协会.我省房地产市场以刚需为主[J].吉林房地产,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