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文化交流论文

时间:2023-02-02 08:46:48

导语:在文化交流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文化交流论文

第1篇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用χ2检验,显著性水平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护理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由采取事先制定好的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健康教育,根据患者住院日期制定健康教育内容:(1)入院时了解病史,病因,测量生命体征,体格检查,评估安全因素、患者对疾病的相关认知程度,并予以措施指导。(2)介绍相关检查的目的、注意事项与配合方法。(3)介绍化疗方案与化疗期间注意事项及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采用深静脉置管或静脉留置针的相关知识。(4)介绍化疗的注意事项,嘱咐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多饮水;禁烟忌酒,防寒保暖,减少探视,防止交叉感染;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加强巡视,并作出应对不良反应的指导措施;介绍药物相关知识与不良反应,介绍保护浅静脉通道的重要性及深静脉置管的目的、意义,做好化疗药外渗及静脉炎的相关护理措施,浅静脉及深静脉输液的自我保护;做好置管患者的管道维护;定时检测血常规及肝功能[2]。(5)指导患者保持良好心情,营养补给;对于深静脉置管者,做好置管期的护理;下一疗程的时间与注意事项,坚持化疗、定期门诊复查、不适随诊[3];指导患者自我护理和康复训练的技巧;向患者发放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表;责任护士2周内电话回访或家访,对患者提出的问题予以解答并作出指导。

3结果

3.1两组患者健康教育达标率及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100例,健康教育达标率96.00%,满意度97.00%;对照组100例,健康教育达标率75.00%,满意度86.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

3.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100例,胃肠道反应36例(36.00%),骨髓抑制42例(42.00%),药物外渗1例(1.00%),静脉炎2例(2.00%),口腔溃疡12例(12.00%);对照组100例,胃肠道反应74例(74.00%),骨髓抑制48例(48.00%),药物外渗11例(11.00%),静脉炎13例(13.00%),口腔溃疡37例(37.00%);观察组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骨髓抑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讨论

第2篇

高校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和推广的重要通道,是高校的重要文化形态之一,是我国宝贵的民族传统文化资源。传统体育教学的开展,不仅使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得到极大的扩充和丰富,而且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同时还可以为高校体育与校区体育的发展增添活力,为留学生的身心协调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例如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它融汇了中国传统哲学、传统医学、伦理学、传统养生学、美学、军事学等文化思想和传统观念,具有西方体育无法比拟的价值特征。由此可见,在推进体育课程的改革中,应当重视传统体育项目的重要作用,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引进课堂。例如龙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珍贵遗产。龙舟竞渡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它遍及长江以南。在广阔的民族传统文化氛围里,相同的龙舟竞渡却有不同的民族独特含意与风格的龙舟文化。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龙舟文化也逐渐走向现展道路,体现出民族传统体育的社会化功能。在各普通综合类院校中针对留学生设置开展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有着非常深刻的意义,是传播优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方法。首先,各大高校,人才济济,拥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资源,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了重要的条件。其次,反过来讲,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了解和对传统体育项目的参与能够使留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特点和发展规律,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到留学生活中去。最后,通过“开设留学生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这一平台,加强高校间的体育教学交流,促进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育不断向前发展。

2对留学生如何进行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的思考

2.1制定适合的传统体育文化教育课程目标

体育课程目标是整个体育课程设计的重要环节,是体育课程评价的依据,也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主要线索。体育课程目标能否在体育课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关键在于是否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要,再者,是否符合学科本身的发展特点和需要,最后,是否能够体现出社会的需求并被社会所接纳。在高校留学生的传统体育文化课程可以制定以下具体的教学目标。

2.1.1从合理安排、科学设置的原则出发

从合理安排、科学设置的原则出发,以增强学生体质、提高体育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为出发点。如毽球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历史悠久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一项集技艺性、娱乐性及健身功能于一身的运动项目。它具有器材简单、便于操作的特点,非常适合作为一个项目存在于传统体育文化课程中。

2.1.2以传授传统体育文化知识及技能为目的

以传授传统体育文化知识及技能为目的,满足留学生对中国传统体育和其他体育知识的学习需求。以毽球为例,将毽球运动技能的传授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既满足留学生的学习需求又能使留学生更好地参与该地区的全民健身运动。

2.1.3以培养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兴趣爱好为宗旨

以培养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兴趣爱好为宗旨的同时,注重个性培养,将传统体育与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紧密联系起来,由培养留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兴趣延伸到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

2.2优化体育专业在华留学生的课程设置

课程的改革应该符合学科体系的发展规律和趋势,走综合方向发展的道路,课程的设置要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和身体发育特征来灵活、合理设置。留学生来我国主要目的是学习,我国招收外国留学生的目的是为了扩大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因此,课程的设置不仅要考虑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特点和留学生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目标,还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及学生的自身条件,总而言之,课程内容应该进行一定的标准设置。留学生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内容应与普通的民族传统体育内容选择标准基本一致,但需具有自身的特定标准。在设置课程内容前,首先要充分了解所要选择的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内容的特点,其次要充分考虑是否符合学生的条件及特点,尤其是留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其发展的需要,同时能够尽可能地满足留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还要借鉴其它课程内容设置经验及相关专家观点,科学合理地进行课程内容设置。基于以上标准,我国还可以对体育专业留学生开设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其它课程,例如传统的导引、养生等科目,以扩大弘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宽度。传统体育养生作为高校民族传统体育的三大研究方向之一,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的一个前沿学术领域。传统体育养生的课程设置是关系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它对促进我国学校传统体育的发展、发扬民族传统养生文化、增强学生体质、调节身心状态和终身体育形成,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2.3完善留学生传统体育课程的学习评价体系

随着教育部门的重视,诸多高校(含体育院校)纷纷设立了民族传统体育系,并建立了民族传统体育基地,在某些地区民俗项目也被列进教学内容中。体育课程评价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不但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揭示了教室的教学质量。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评价主要包括学生的技术评价、学生的心理健康、运动参与、社会适应等,旨在全面客观地对学生进行考查。综合考虑,为促进留学生的发展,高校留学生民族传统体育课对留学生的评价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2.3.1学习态度及积极性方面

主要评价指标:出勤率、课堂表现、完成老师布置的锻炼学习内容情况,这一部分可占整个评价的20%。

2.3.2理论知识方面

主要是对传统体育文化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这一部分可占整体评价的20%。

2.3.3规定时间内动作完成情况

主要考察指标:动作是否达到规定标准、精神转台是否饱满、协调度如何。这一部分占整体评价的60%。

3结语

第3篇

[关键词]明代;朝贡关系;文化交流

[中图分类号]K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4)06-0027-02

一、引言

早在中国古代的尧、舜时代,就已经有外族或其他部落的首领前来朝贡的传统。“朝贡”中的“朝”,即觐见天子的意思;而“贡”则是献,即为天子呈现贡品。在未完成统一的中国古代,相对强盛的中原邦族除军事手段外,往往采用使小邦宾服的策略来维持自己的正统地位和保持相对强盛的优势。古语说:“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中国在处理与邻邦的关系时,这种主张“礼”与“和”的思想始终影响着后来的中国历史。而中国明朝时期建立的中朝朝贡关系,则正是这种思想观念的深刻反映。朝贡关系的建立,可以正式溯源到中国的秦始皇统一之后。到崇尚“和”与“礼”的明代,朝贡关系达到顶峰,因为作为强大帝国和具备中国古代文化繁盛发展的明朝,对当时的李朝具有莫大的吸引力。目前关于中朝朝贡关系的研究,有丰富的成果但也存在不足之处。前人研究中朝朝贡关系有一个特点,即往往以政治上的分析和以朝贡贸易为代表的经济交流为侧重点,但从中朝朝贡体制的角度来审视两国进行的文化交流更具有探讨的价值和历史生命力。

二、中朝建立朝贡关系的心理状态和政治考虑

在明与李氏朝鲜友好关系的建立中,充分展现了明初统治者在政治策略上的考虑。“明太祖朱元璋,建国之初,鉴于元朝对日本等国用兵的失败,吸取前元之教训,立足稳定国内统治,不轻易用兵。朱在《明皇圣训》中明确规定一些不征之国,朝鲜即为其中之一。他认为:‘四方诸夷,皆限山隔,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告诫其子孙不要向外扩张。同时,也决不许别国侵略,主张保境安民。”{1}这是明朝统治者的立场。而1392年建立的李氏朝鲜,建国初便派出了使节以求得明朝的承认和支持。李朝之所以如此积极,是因为明太祖尊重朝鲜的独立和自治,并明确表示不干涉其内政。这点在《明史》中有详细记载:“帝以高丽偏处东隅,非中国所治,令礼部移谕:‘果能顺天道,和人心,不启边衅,使命往来,实尔国之福,我又何诛。’冬,成桂闻皇太子薨,遣使表慰,并请更国号。帝命仍古号曰朝鲜。”{2}两厢情愿之下,友好关系正式开始。从政治层面来看,明朝之所以强调与李朝的朝贡关系,是为了表现大度和包容,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明王朝刚刚统一时巩固政权的考虑,以及崇尚礼仪、平和的儒家传统的观念。儒家追求和谐,恰值明太祖朱元璋要保国安民,于是明朝选择了这种没有实质统治与被统治关系的朝贡关系。因此,在较为宽厚的外交政策中往往喜欢“厚往薄来”,以显示自己的丰硕与大度。

三、明代中朝朝贡关系中的文化交流

朝贡体制下的文化交流,基于文化上的相互吸引,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明太祖实录》卷37第二册中就言:“昔我中国之君与高丽壤地相接,其王或臣或宾,盖慕中国之风,为安生灵而已。”{3}出于文化的吸引和政治上的保护,朝鲜选择继续保持朝贡关系。朝鲜史学者也曾讲过,李氏朝鲜的统治者把自己与明朝的外交关系,看作是巩固自己统治和维护政权稳定性与合法性的一种手段。因此,他们在处理这种关系时,虽然有时会表现得过于卑躬屈膝,然而,朝鲜政治上的自主并没于因此受到丝毫的损伤。{4}朝鲜愿意为这种文化所吸引,但也坚决地保持着自己政治上的独立。

其一,儒学在朝鲜的广泛传播。古朝鲜境内的儒学传播,起于3世纪中叶,汉字的陆续传入引起了中国儒家思想在高句丽、百济、新罗进一步传播。当时中国的“五经”、“三史”、《三国志》、《晋阳秋》等书籍已传入朝鲜半岛。李氏朝鲜建立,以李成桂为代表的新兴士大夫阶层,开始提倡德治,大力提倡儒学,主张用儒家“克己复礼”的传统精神教化民众。具体的措施有许多,如修建孔子庙,尊称孔子为“大成至圣先师”或“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广泛地传播儒家经典著作;建立成均馆;在科举考试中将儒家经典列为必修科目。在民间,大量讲授儒学典籍的书院建立。其中最早的书院是由周世鹏创立的白云洞书院,后来又陆续建立了陶山书院以及嵩阳书院。由于政府的极力推广,以及在下层普通民众中流行的儒学教育,都促使儒学成为等同于信仰的学问,有人称之为儒教,于是儒学思想也成了指导人们实际举止及行为的普遍准则。

其二,两国间书籍的交流传播及众多儒士的来往。李氏朝鲜与明朝的图书交流,主要途径有两种:第一种途径是明朝赠予李朝图书。明朝皇帝谈到所赐之书的本意是“圣人之道与前代得失俱在此书,有天下国家者不可不读。闻裪勤学,朕故赐之。若使小国之民,得蒙其惠,亦朕心所乐也”。{5}明惠帝建文三年(1401),明朝赠送《文献通考》;明成祖永乐元年(1403),明朝赠送《元史》、《十八史》、《略山堂考略》、《诸臣奏议》、《大学衍义》、《春秋会通》、《真西山读书记》、《朱子全书》;第二年,又增送《古今烈女传》;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明赠送《通鉴纲目》、《四书衍义》等;明成祖永乐六年(1408),明赠送《孝慈高皇后传书》、《劝善书》300部;明成祖永乐十五年(1417),明赠送《为山阴骘书》600本;明宣宗宣德元年(1426),明赠送《四书》、《五经》、《性理大全》、《通鉴纲目》等书。{6}第二种途径是李朝遣使赴明,求赠或者自己购买。李朝除了获得明朝赠书之外,还常求赠于明朝及另行购买。明世宗嘉靖十七年(1538),李朝遣使到明,求《历史笔记》、《宋史》、《通鉴前编》、《源委》等书,明朝都答应赐予。而李朝文宗时集贤殿依国王之命,拟定的购买书目是《周礼》、《仪礼》、《通志》、《资治通鉴》、《宋史》、《朱文公集》、《宋朝名臣百家》等一系列书籍。{7}

除书籍的流通外,两国儒士的文化交流更是不胜枚举。《明宪宗实录》卷61第23册记载:“且朝鲜虽称外国,其人多读书识礼,苟使臣非人,必为所轻。付讫追寝成命,于翰林院或六科给事中推选一员,及行人司官一员往使为便。”“而上曰:‘英所言良是,今后赍赏遣内臣,其册封等礼仍选廷臣有学行者充正副使,庶不失中国大体而亦可服远人之心。’”{8}可见,当时明朝在派使节时的谨慎考虑。关于明代两国使臣研究中的数据,更令我们叹为观止。洪武初年,明朝皇帝朱元璋与高丽国王颛互遣使臣,开始了两国使臣频繁往来。在明代,朝鲜派往中国使臣1252次,平均每年4.6次;中国派往朝鲜使臣153次,平均每年0.6次。可见,当时两国使臣往来的频繁程度。

其三,中国理学对退溪学术的影响。在这样浓厚的儒家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氛围中,李氏朝鲜出现了以李退溪为代表的研究“性理学”的朱子派大儒。李退溪是主理论者,他的学生则是著名的主气论者李珥。李退溪毕生研究程朱理学,他继承与发展了朱熹的哲学思想,从而构成他自己宏大的哲学理论体系。他认为程朱理学是绝对完美的学说,理是先于事物的绝对东西,是万物产生的源泉。之所以为“主理”派者,正是由于他“理先气后”、“知先行后”的哲学思想。1556年,完成著作《朱子书节要》;1568年,完成著作《圣学十图》。《圣学十图》体现了他“体任圣学大端、心法至要”的研究心得。{9}他提出了“理”有动静故能生“气”的重要结论,于是为“理”造作万物开辟了道路。而且他也认为“太极”之动静和“天命”之流行,都是万物的自身属性所致,并无特别的“使之者”。他主张人心并非私欲,并且提出了“饮食男女,至理所寓,而人欲存矣”的观点。{10}其实,李退溪有关“人欲”的观点,源于中国古代孟子提出的“食、色,性也”的理论。可见,李退溪学问的渊源实在是于中国的儒学。明代经宋以来的理学传承,到了王阳明时代,则是“心学”的天下。他是“主气”论者,讲究“心性”。王阳明的哲学观念与李退溪的差异较大,但却与李退溪的学生李珥的“主气论”自有诸多相似之处。这三人是中韩两国在明朝时程朱理学发展的代表人物,对后世的影响不可估量。

四、结语

中朝两国是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两国交往的历史悠久。传说中“箕子朝鲜”的存在,便是最好的证明,尽管这一事实为多数韩国学者所否认。建立在儒家文化基础上的和平和相互尊重的中朝朝贡关系,在明朝时达到顶峰。而以学术为代表的中朝两国的文化交流,便是在这种朝贡体制下发生和进行的。朝贡为两国文化的深入交流打开了一扇窗户,最终在以儒家传统为背景的李朝社会,形成了朝鲜历史上以“儒”而闻名的时代。在现实的民众生活中,儒家礼仪和传统仍然是朝鲜半岛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和生活情操。所以,文化的影响往往更持久、更具亲和力、更动人。

[注 释]

{1}杨昭全、韩俊光:《中朝关系简史》,辽宁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第226页。

{2}清·张廷玉等:《明史》(中华书局点校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5546页。

{3}{8}刘菁华等:《明实录朝鲜资料辑录》,巴蜀书社2005年版,第46页、第147页。

{4}李云泉:《朝贡制度史论——中国古代对外关系体制研究》,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246页。

第4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本科收治确诊为肿瘤并进行化疗的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男65例,女43例,年龄41~81,平均(57.9±2.3)岁。病程1.7~9年,平均(5.1±1.2)年;癌症类型:胃癌45例,肠癌32例,食管癌15例,肺癌13例,其他3例;癌症临床分期:早期41例、中期33例、晚期34例。按照盲选法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男33例,女21例,平均年龄(56.2±3.2)岁,平均病程(5.2±1.5)年,其中胃癌21例,肠癌18例,食管癌6例,肺癌7例,其他2例;癌症早、中、晚期分别为24、14、16例。对照组男32例,女22例,平均年龄(58.2±1.2)岁,平均病程(4.9±0.8)年,胃癌24例,肠癌14例,食管癌9例,肺癌6例,其他1例;癌症早、中、晚期分别为17、19、18例。组间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肿瘤类型及分期等临床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及传统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在对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反馈式健康教育方式。

1.2.1入院后教育

化疗患者入院后由同一名责任护士向其介绍科室环境、硬件设施、住院环境及本科室工作人员情况,同时对化疗患者的身体营养状况、化疗心理、家庭及工作情况进行评估。此外,注意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习惯,评估是否存在不良嗜好、文化程度及其对健康知识的了解等,以侧面了解患者是否了解自身所患疾病,进而明确患者是否有化疗相关知识的缺乏、缺乏的内容和程度。加强对化疗的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的重视,讲解化疗过程、化疗注意事项及患者家属化疗日常护理技巧等基本知识,增加化疗患者对药物的认识。缓解患者因即将接受的化疗而产生的恐惧、焦虑、紧张及抑郁,因化疗环境陌生而产生的其他不良情绪。

1.2.2化疗过程中的反馈教育指导

(1)消化道反应。对化疗中产生不同程度消化道反应的患者,尤其是胃癌、食管癌患者消化能力差。在化疗前,给予患者摄入高蛋白食物,化疗开始时要针对患者的消化道反应程度进行针对性的个体化预防用药。化疗期间指导患者摄入低脂、清淡、柔软易消化、富含多维生素及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嘱消化道反应严重的患者少食多餐,尤其是对于呕吐剧烈者,在呕吐后及时给予果汁冰块含化。用铂类药物时嘱患者适当食用鱼、海藻类食物以进一步缓解其口腔苦味、金属味。此外,对有腹痛、腹泻反应者,应食苹果、去脂肉汤等含钠、钾的食物。(2)骨髓抑制。护理人员对化疗患者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的变化,注意患者是否存在皮肤黏膜出血情况。加强病房内预防感染的措施,如:减少家属探视及陪护、病房定时通风和消毒,嘱患者注意个人卫生,最大程度降低外源性感染,避免患者因骨髓抑制、全血细胞减少而产生不良后果。(3)肝肾功能的毒性反应。铂龙、氨甲蝶呤等大量应用时,要定期监测患者肝肾功能以防发生药物所致的肝功能损害,指导患者多饮水以保证其每日尿量3000mL以上,以促进化疗药物在体内的快速排出。(4)用药后部分化疗患者出现严重脱发现象,极易致使其精神苦闷,护理人员对这一不良现象常使用阿霉素、放线菌素D及环磷酰胺,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化疗脱发是可逆的,头发在化疗结束后可以再生,缓解患者及其家属的焦虑心理。此外,化疗期间,指导有脱发现象的患者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发剂,注意每日头部防晒,饮食中多摄入养血补气的食物。(5)口腔溃疡。护理人员对其进行常规口腔护理并嘱患者注意个人口腔卫生,每日根据患者口腔pH值选用合适漱口液漱口,有效稀释患者自身口腔内有害菌浓度。禁止患者使用牙刷刷牙,以防口腔黏膜破损,进一步影响口腔清洁,对溃疡疼痛者可在漱口液内加利多卡因止痛。(6)疲乏反应。可影响情绪及生活质量,护士根据患者的化疗方案药物使用时间合理安排患者活动、适当休息,指导患者适当活动,缓解患者化疗产生的疲劳症状。

1.2.3化疗后的反馈及出院指导

化疗后大部分患者身体虚弱,叮嘱患者要注意休息、劳逸结合、加强营养和个人卫生,勿受凉感冒、避免去公共场所,禁食辛辣、刺激食物,多食富营养且易消化的食物、养血补气。遵医嘱定时复查血常规、检测患者血细胞情况;对于血细胞低下而白细胞升高,则应在患者出院1周内随访,评估患者下周期化疗时间。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功能状态评分标准(KPS)评分、QOL评分的变化情况,统计患者对化疗的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对化疗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

1.4评价标准

(1)KPS评分[5]:增加超过10分为显效,变化小于10分为稳定,KPS减少超过10分为恶化。(2)QOL评分[6]:总分60分,为良好、较好、一般、差、极差五个分值区间,其对应分值分别为51~60、41~50、31~40、21~30、<20分。QOL评分提高大于或等于10分,显效;提高0~10分,稳定;评分降低,恶化。改善率=显效例数÷患者总例数×百分比。(3)在化疗周期内采用本次研究中自行设计的依从性调查表对患者进行追踪调查,总分36分,从化疗患者的用药-检查-饮食及患者行为心理方面制订细化项目共12个,按照完全做到、基本做到、偶尔做到、完全做不到四个等级(对应分值分别为3、2、1、0分)进行患者依从性的评估。(4)用本次研究中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知识评价,于患者出院前、化疗结束后进行测试,得分大于或等于80分者视达标,反之亦否。(5)护理满意度评价:用本次研究中自行设计的问卷,从护理服务态度、护理技巧、护理质量等方面向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评价,得分大于或等于85分为满意,反之亦否。

1.5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化疗后KPS及QOL评分比较

化疗结束观察组患者KPS评分改善率5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3.3%(χ2=7.185,P<0.05)。化疗结束时,观察组患者QOL评分改善率6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70,P<0.05),见表1。

2.2化疗依从性比较

第1疗程末、化疗周期末观察组患者化疗依从性分别高于对照组患者化疗依从性,见表2。

2.3护患满意度及健康知识合格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患满意度92.6%(50/54)、化疗患者健康知识合格率96.3%(52/5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护患满意度[72.2%(39/54)]、化疗患者健康知识合格率[66.7%(36/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9.852、52.296,P值均小于0.01)。

3讨论

健康教育可以帮助患者自觉规范自身行为的同时树立健康理念,维持人体健康[7]。单向灌输是传统的健康教育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逐渐暴露的主要缺陷,医护工作者在患者的诊治过程中单纯传授疾病方面相关的知识,仅局限在告知患者做什么,信息传授者和接收者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交流、有效的意见反馈,造成临床健康教育效果不佳[8]。反馈式健康教育是近年来临床上较新颖的一种教育护理方式,在癌症患者化疗期间通过患者面对的心理、化疗不耐受等方面出现的情况,护理人员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治疗对策,有针对性地指导患者对化疗不良现象的处理,干预护理工作以期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9]。反馈式健康教育路径的临床实践,依据规范、程序化、专业性的临床教育实践需求,在患者入院后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指导[10]。一方面帮助患者及家属了解化疗基本常识和治疗环境,缓解患者对即将接受的化疗焦虑、恐惧等心理,另一方面帮助护理人员了解患者是否知晓自身疾病、是否了解疾病及化疗相关科普常识。通过对患者经济能力、知识层次等临床一般资料的基本掌握后,护理人员把握对患者的心理辅导,避免了患者及其家属在情绪、精神、体质情况欠佳的情况下实施健康教育,帮助提高教育效果、患者的满意度,整体提升护理有效性。此外,反馈式健康教育针对患者入院后的健康教育,患者化疗期间患者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肝损伤等方面表现出的不同程度的耐受,护理人员进行个体化地针对性护理,如胃癌患者有呕吐、腹泻反应,则指导其饮食上摄入易消化、低脂食物,不良反应耐受极差者必要时应遵医嘱给予脂肪乳营养,以保证患者营养摄入。而对于肺癌患者化疗中脱发现象产生的消极心理,部分患者不愿与人沟通,则应在日常护理中加强对其的关心,向其讲解脱发为化疗可逆性反应,在化疗结束后是可以恢复的。观察组患者在化疗中对化疗药物的依从性评分提高。而KPS评分、SQL评分显效患者增多,可见反馈式健康教育能有效促进患者对化疗药物的耐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而对照组患者对化疗的依从性有所提高,但第一疗程末、化疗周期末其化疗依从性均显著低于观察组,可见反馈性健康教育在癌症患者化疗中,不仅能提高患者化疗依从性,还能帮助护理人员对患者反馈的治疗情况的准确分析,提高护理质量。

第5篇

湖南师范大学创建于1938年,位于历史文化名城长沙,是中国政府重点建设的百所“211工程”学校之一。国际汉语文化学院是湖南师范大学负责面向海外留学生进行汉语言和中国文化教育的机构,设有汉语言专业,来华留学生多在此学习中国语言与中国文化。随着我国留学生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近几年,来学院学习中文的留学生人数不断增加,按学历划分,有短期语言培训生与四年制学历生;按国别划分,有亚洲、北美、非洲等国家的留学生;按来源划分,有自费生、交换生以及各类奖学金生。在同等性质学院中,国际汉语文化学院的留学生人数处于湖南省各大院校的领先地位。

二、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的运行模式

彭庆红与李慧琳在《高校来华留学生事务现行管理模式分析与分层管理模式探索》一文中,通过实地考察、网络查询、电话询问等方式,对大陆地区30所高校的留学生事务管理机构设置与运行模式进行查询,综合考察后,认为可将我国大陆地区的高校留学生事务管理模式分为两类:一是综合学院模式。即学校设立集招生、教学、管理、服务于一体的“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国际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对外文化交流学院),全面负责学校各类外国留学生教育的对外宣传、咨询、招生、录取及留学生入学后的学籍管理、签证管理、教学教务及日常生活管理。二是隶属于或独立于学校国际交流合作处的留学生管理办公室与单独的汉语文化学院并列的模式。湖南师范大学对留学生的教育与管理所采取模式的优势在于分工明确,职责的划分更到位;不足之处在于各部门之间经常存在沟通不到位的情况,处理事务的效果不佳。

三、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的基本方法

1.拥有一支德才兼备的师资队伍,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必须始终贯穿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之中。由此可见,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水平的教学质量是吸引留学生并推进留学生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特征。国际汉语文化学院现有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兼职教师30多人,均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学识渊博,熟谙对外汉语教学理论,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且大多数教师拥有赴国外学习与执教的经历。课堂上,他们悉心指导,耐心讲解,课下还会热情地辅导水平较为薄弱的同学,正是他们的出色工作与无私的奉献精神,使得学院深受留学生的一致好评,促使留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

2.举办各种类型的文体活动,丰富留学生的课余生活。留学生除了可以学习汉语言专业知识外,学院还为他们安排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通过开展各类活动,引导留学生了解湖湘文化,更好地适应在校生活。例如,每学期开学初都会举办迎新联欢会,让他们相互认识,增进友谊;学期中,还会为他们开设语言实践课,参观湖南各地的名胜古迹,提高其汉语实践能力,加强对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了解。另外,学院也会组织留学生参加校级运动会、中文歌曲比赛等。

3.及时了解学生动态,做到发现问题立即解决。为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的问题与对策———以湖南师范大学为例郑兴星(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湖南长沙410000)摘要:为了对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做出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本文以湖南师范大学为例,首先介绍了湖南师范大学汉语言专业来华留学生的教育管理概况,其次对该专业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的运行模式与基本方法进行阐述,最后提出今后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几点思考。关键词:留学生;教育管理;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7-0019-02-19-教育教学论坛EDUCATIONTEACHINGFORUM2015年2月第7期Feb.2015NO.7了及时了解与掌握留学生的动态,笔者作为一名学生助理,协助授课教师进行留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随时与授课教师保持联系,第一时间了解他们的上课及出勤情况;经常与他们交流谈心,努力做到发现问题立即解决。对于经常旷课的学生,要对其进行警告,屡教不改者要上报给上级部门。另外,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对留学生开放,若发现他们有心理方面的问题时,也可以咨询专业心理咨询师。通过多方面的协作努力,学院的留学生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思考

国际汉语文化学院是湖南师范大学留学生人数最多的学院,而留学生的教育管理是一项特殊却又非常重要的工作。留学生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其文化背景、语言、、生活习惯等与中国学生存在较大差异不同,虽然近年来在各级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留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取得很大进步,但仍有一些地方值得思考,需要改进。

1.当务之急是建立标准统一的留学生入学评价体系。目前湖南师范大学对基本上将留学生的招生工作归纳为:确认留学生的身份是否安全,一旦完成注册,便进行分班考试(笔试+口试),根据考试成绩将他们分到不同的班级中。因此,借鉴国外大学已有的优秀经验,制定一套成熟的入学评价体系,是改进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

2.优化留学生的生源结构。2010年9月28日在全国来华留学工作会议上,教育部公布《留学中国计划》,提出“扩大规模、优化结构、规范管理、保证质量”的“十六字”工作方针。近年来,来华留学教育层次有了明显提高,从最初单一的本科生发展到本科生、普通进修生、高级进修生、研究生、研究学者和短期生等6个层次。湖南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当前的留学生主要包括学历生和非学历短期生,且后者占据绝大多数。这些留学生主要来自与中国相邻的亚洲国家及遥远的非洲国家,且大部分是中文水平为“零基础”的自费生。为了提高留学生的教育质量,学校应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优化学生的生源结构:首先,严格要求入学门槛。根据规范的入学评估体系,筛选出高中毕业成绩优秀和素质高的学生入学,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成绩全面提升,让高层次优秀的留学生融入校园,培养更多的了解中国文化、喜爱中国文化并传播中国文化的国际型人才。其次,本着巩固亚非国家,延伸至欧美国家的原则,积极扩大欧美国家生源。

3.创新留学生教育管理体制,采用趋同管理。趋同管理,指的是对来华留学生的教学、研究、生活等趋向于与中国学生相同的管理,是比较教育本身的含义和国外对留学生教育所采取的方式而提出的一种留学生管理模式。趋同管理并不是简单意义上地让留学生和中国学生一起上课、学习,和中国学生一起住宿、一起活动的同化管理,而应该是在教育国际化产生的多元化背景中的趋同管理。由于各种条件的约束,湖南师范大学目前对留学生仍实行特殊管理政策,由独立的留学生管理部门管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等一切事务。留学生的中国高校学习生活,应该是和中国学生吃住一起,使用统一的书本学习同样的知识,但他们又与中国学生不同,体现在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有着不一样的文化背景与生活习惯,因此对留学生进行趋同管理是必然趋势,构建留学生信息管理平台也迫在眉睫。

4.加大教育投入,完善留学生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良好的社会环境是留学生事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保障。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将留学生教育作为产业来办的国家,已习惯于以产业经济的思维方式看待留学生教育。如美国成立了多个国家和民间的基金会,最著名的如富布莱特基金会、福特基金会,它们会以完全市场化的操作方式,支持留学生教育事业的发展。日本不但为留学生提供了丰厚的奖学金,还实行自费留学生贷学金制度,帮助他们解决学费问题。湖南师范大学要想使留学生教育事业得到进一步提高与发展,必须要完善留学生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首先,增设奖学金类别。例如,日本为了吸引外国留学生,十分重视经费投入和政策支持,各级政府、社会团体、民间企业及个人均设立了各种类别的奖学金,帮助留学生。相比之下,湖南师范大学的留学生主要会获得来自中国政府、孔子学院、省市政府及外国政府的奖学金,几乎很少会获得院校、社会团体、民间企业及个人设立的奖学金。为了激发留学生的学习兴趣,适当缓解他们的经济实力,增设奖学金迫在眉睫。其次,允许来华留学生勤工俭学。

第6篇

关键词:文化交流文化贸易文化传播

当今时代,全球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变化,改变了传统商品生产和服务的条件。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新的产业和生产组织形式。在当今信息社会,经济的竞争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生产要素的范围,而越来越倚重于知识、无形价值和创新能力。经济日益全球化,技术进步和创新已经占据经济发展的核心地位。国家、地区和城市的比较优势,越来越体现为其学习、创新和知识生产的能力。在这种新的经济形态中,文化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国际对外文化交流与文化贸易概况

当今世界已经全面迈人了全球化时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人,不同地域和民族间的文化交往日益广泛,文化交流与文化产业发展也日益重要。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银行分别出版了《世界文化报告:文化、创造性与市场》和《文化与可持续发展:行动框架》,这两份文件都特别强调了文化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在美国的传播政策中,虽然没有声明要重建美国的世界领导地位,但作为美国政府的目标却是非常明确的。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国内的文化产业政策基本上是越来越放松管制,其理论基础是市场理论和多样化原则。美国大众文化的全球性扩张,在大多数情况下属于非政府部门的文化企业为巨额利润所驱动而进行的经营性活动,但在实际操作中受到政府的支持,尤其在对外宣传方面已与美国外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英国政府为扶植文化产业发展,采取了许多具体措施。英国政府认识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市场对文化产品及服务的需求迅速增加,因此,完善自我,抓住机遇,扩展国内外市场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日本经济长期低速徘徊的情况下,日本政府开始把文化和经济结合起来,大力发展文化产业。1995年,日本确立了文化立国方略;2001年,日本开始全力打造知识产权立国战略,明确提出10年内把日本建成世界第一知识产权国;2003年,又制定了观光立国战略,计划到2010年让到日本旅游的外国客人达到1000万人,比2001年提高1倍。为把文化立国战略落到实处,日本政府还通过设立战略会议、恳谈会、幕僚会议、审议会等形式,研究商讨具体对策,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亚洲金融风暴后,韩国制定了“文化立国”的方针,将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发展国家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最终目标是把韩国建设成为21世纪的文化大国和知识经济强国。特别是最近几年中国加强了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如:历时两年的中法文化年在中国圆满闭幕,在美国举办的“中国文化节”、在意大利举办的“中国天津周”和在荷兰举办的“中国文化艺术节”等大型对外文化活动,扩大了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树立了中国的良好形象。中法文化年影响巨大,盛况空前,全面提升了两国的政经关系,把中法以至中国与欧盟的伙伴关系推向了新的高度,并对周边国家产生了示范作用,俄罗斯、意大利、西班牙、德国、希腊等国已相继提出要与中国举办文化年。中国在对外开展各种文化活动的同时,“十一五”规划还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对外文化产业贸易,复兴民族文化,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在文化贸易方面,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料,过去20年间,全球文化贸易总额一直在持续增长。从1980年到1998年间,印刷品、文学作品、音乐、视觉艺术、摄影、广播、电视、游戏和体育用品等文化贸易的年贸易额从953亿美元猛增到了3879亿美元。但是,这些贸易绝大部分在少数发达国家之间进行。1990年,日本、美国、德国和英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文化贸易出口国,占全球当年文化贸易出口额的55.4%,而化贸易的进口额也高度集中在美国、德国、英国和法国,占全球当年文化贸易进口额的47%。跨人21世纪以后,文化贸易的进出口大国排序有所更替,然而总体格局并没有变化。这些国家占据了90%的市场份额。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文化产品进口国,2002年其进口额高达153亿美元;英国是第二大文化产品进口国,其进口额大约是美国的一半,为78亿美元;德国是世界第三大文化产品进口国,其进口额为41亿美元。

二、对外贸易中文化交流的方式

1.媒体作用

对外贸易中的文化交流,媒体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近20年,中国的快速发展引起了世界的关注,这为媒体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发挥作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特别是中国加人WTO后,在对外贸易中中国需要世界信息,世界也需要中国信息,双向选择剧烈增加。这种需求不仅体现在经济上,也包括政治上、文化上等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目前中国有报纸2000多种,杂志8000多种,电视台和广播电台约有2000个频道,有近10亿的电视观众,同时有超过1亿的互联网使用者。媒体、媒介成为中国对世界宣扬中华文化,加大中国对外文化贸易的重要手段。但与国际同行相比,中国传媒在资本、经营网络、经营理念、管理体制和人才素质方面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文化贸易方面,我国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逆差是以5一10倍的数字来显现的,中国书刊版权贸易上的逆差更高达10一15倍。因此中国媒体仍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专家预计,中国媒体要成为世界主流媒体,还需要很长时间,甚至10一20年。媒体在发展自身的同时还肩负着促进世界文化交流,普及汉语文化,发扬宣传中华文化的艰巨任务。

2.政府作用

首先,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以市场经济体系转型的过程中,政府担负着提供文化服务的职能。界定政府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角色,首先要把这个问题放在现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这一背景下考虑。十六届五中全会有一个很重要的提案就是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和促进对外开放的关键。这一提法表明了在“十一五”期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我们以前涉及政府职能经常从经济角度考虑,许多地方政府把GDP作为衡量工作业绩的唯一标准,中国现在提出科学发展观就是把重点放在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而科学发展观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经济与文化的协调发展问题。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是解决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

其次,政府具有制定文化战略的职能。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冲击,总的来说有三个层面:第一个是文化产品的冲击。因为外国文化产品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化产品在国际文化贸易市场上具有比较大的优势,我国加人WTO承诺文化市场的开放,首先面临占有国际优势地位的文化产品对中国文化产品的冲击。第二个是文化资本的冲击。当外国文化产品在文化市场上占据一定的份额时,他们一定会谋求对中国本土文化资源的整合。国际文化资本进人中国参与整个中国的文化企业的生产,采取某种本地化的生产方式,就地整合资源,就地生产、产品就地出售,这是一种跨国文化企业的比较合理的商业模式。近年来,外国文化资本进人中国文化资本市场势头一直比较猛烈。第三个是文化价值观的冲击。随着外国文化产品的普及,它负载的是外国文化价值的内容,它一定会对我国文化消费者在文化心理、文化认同等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三方面构成全球化对中国文化总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政府需要制定本国文化发展战略,宣扬中华文化,促进世界文化交流,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对此,日本的经验可以借鉴。学术界认为日本从明治维新以来,其发展的历程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大致是从明治维新到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这段时间,被人称之为“军事立国”阶段。从二次世界大战到20世纪80年代,被称之为“经济立国”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日本确立了“文化立国”阶段。之所以有这么一个发展战略的转型,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的经济飞速发展,成为世界上与美国、欧盟并驾齐驱的一个经济大国。但是,日本单纯追求经济发展,也带来了很大的问题,包括环境的问题、国家形象的问题等等。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日本适时提出了文化立国的目标,这个目标包括这么一些内容:首先,要确立一个国家形象,这个形象就是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和创新精神的一个国度,而不仅仅是能够制造物质产品的国家。其次,要尽可能地满足公众在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再次,要形成有利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文化环境,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文化战略是许多发达国家为促进本国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战略。我国目前也提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发展文化产业,实际上制定文化战略也是政府应对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新时代的挑战。

3.对外贸易自身作用

对外贸易自身作用体现在通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大对外文化贸易来促进本国文化走向海外,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近期来看,新兴文化产业发展已经在中国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势头,如何通过整合我国的文化资源,开发我们的文化产品,提升我们的产业结构,增加我们产业附加值,无论是高技术附加值,还是高文化的附加值,目前正在成为一个中国经济走向世界的新的战略重点,这就造成了一个大的发展态势。即把文化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融为一体,把文化产业和传统产业融为一体,把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与中国作为世界的制造业的中心这两件事也结合在一起。我们不仅要作为世界制造业中心,所谓“中国制造”,而且我们要变成“中国创造”,我们要成为一个世界的创新中心。

三、中国对外文化交流与贸易的现状与问题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但是,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日渐衰弱,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呈现了严重的逆差。改革开放,特别是国家“十五”规划实施以来,中国加大了对外文化交流的力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从组织中法文化年、中国俄罗斯年、中意文化年、美国的中国文化节,到在海外多个国家设立100多所孔子学院等,都具有一定声势和影响,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同中国经济和政治在世界上的地位存在巨大差距。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的主要产品,无论是文艺演出、影视作品、图书期刊、动漫产业还是语言文化等,存在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人超”,处于绝对输人国地位,存在着严重的“文化赤字”。这对于一个拥有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来讲,对于一个正快速发展追求民族复兴的国家来讲,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1.缺乏品牌文化产品

我们输出的文化产品质量不尽如人意,尤其是反映当代中国发展面貌、当今中国人核心价值观和精神风貌的文化作品有限,有文化内涵和思想深度的原创作品太少,能展示中华文化的内在魅力、代表国家形象的高端文化产品更是凤毛麟角。在各种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中,仍停留在以展示剪纸、泥人、刺绣、大红灯笼之类的民俗作品和兵马俑以及其他出土文物等为主的阶段,在国外较有影响的戏剧歌舞和影视作品也仅仅有屈指可数的几部,动漫产业与美国和日韩相比我们才刚刚起步。我国现在还没有能够吸引人的、占领国际市场的文化产品,尤其是被人们广为接受的品牌性产品。而美国的品牌文化产品就遍布世界各地,如可口可乐、麦当劳以及各种美国大片等。

2.观念滞后,缺乏创意

在传统观念中,文化就是文化,做生意就是做生意,中国人很少想到去卖文化,这种思维方式与世界上很多国家有不少的差距。文化产品能否赢得市场,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其所内含的文化价值、生活方式、思想观念、情感因素;在于文化产品是否具有思想感染力、情感的亲和力、精神的震撼力以及生活方式的凝聚力。只有赋予文化产品这几种力量,才会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认可,让他们心甘情愿地购买你的产品。作为国际贸易主体的企业在制定贸易策略时应注意与当地文化融合,创造为当地人易于接受又有吸引力的情境。在整个经营设计过程中注意配合文化环境要求进行创新,既要创造出适合销售国文化的产品,又要使定价的方式和程度为之接受,还要找到适合当地的渠道,采取购买对象乐意接受的宣传方式。美国人在中国的肯德基和麦当劳店里将玉米羹、汤和可乐同售;海尔在美国的成功定位等都是中美文化融合的良好开端。

3。缺乏国家战略与支持

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缺乏国家战略,缺乏政府的大力推动和扶植,缺乏有效的资源整合,缺乏国际化的运作和推介。国家应制定对外文化交流发展战略,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着眼长远、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循序渐进,搭建各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平台,策划组织一系列高端的中国文化产品,提高对外文化交流的整体水平。

四、扩大对外贸易中的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中国的现状是文化实力与经济大国地位严重失衡。文化的“人超”地位,客观上为西方文化提供了文化受众,强化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力,甚至影响了国家的文化安全。“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开拓国际文化市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目标,中国文化要繁荣振兴,要加大对外交流已经刻不容缓。

第一,国家应制定和推行战略性文化贸易政策。在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过程中推动文化的发

展,是国家在制定文化贸易战略时必须考虑的问题。政府进行合理的干预,适当运用关税、补贴,以进口保护作为出口促进的手段等战略性贸易政策措施,将会刺激和提升我国的文化产品乃至文化产业的竞争力。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在历史上不同时期也都采取过这样的政策。

第二,国家应加强完善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体制机制。互联网的无界性,使文化传播可以突破时空界限,对全球文化的发展、创新和传播产生越来越深远的影响,发展潜力巨大,是我们促进对外文化交流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的阵地和窗口。建议国家专门建立一个部门,招募聚集一大批优秀外语人才和网络技术人才,负责互联网的对外文化传播与管理。

第三,加强对海外受众的接受心理、接受习惯和思维特性的研究,以增强针对性;善于借用西方人易于接受的艺术形式,例如歌剧、舞蹈、交响乐等,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加强高等文化艺术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国家良好的文化形象,有创意的、高精尖的文化艺术产品,要靠优秀的、杰出的文化艺术人才去树立、去创造、去表现、去经营。国家应按时代和全球化发展趋势的需要,设置更高层次的教育机构,对其投人更多的资金和精力,使这样的教育和培训机构成为国家文化走出去所需杰出人才的摇篮,成为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力不竭的助推器。

第7篇

论文摘要:室温硫化硅橡胶胶粘剂很多优异性能使其在电子电器、汽车、机械、建筑、医疗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其对各种基材的粘接性较差,对其粘接改性研究很多,主要包括交联剂,聚硅氧烷物理化学增强改性和粘接面表面改性等。本文主要从交联剂的选择、树脂的增强改性、粘接面的表面处理三个方面综叙了增强改性机理和国内外研究进展,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前言

室温硫化硅橡胶(RTV)是六十年代问世的一种新型的有机硅弹性体,这种橡胶的最显著特点是在室温下无须加热、加压即可就地固化,使用极其方便。因此,一问世就迅速成为整个有机硅产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室温硫化硅橡胶已广泛用作胶粘剂。硅橡胶胶粘剂是以硅橡胶为基础原料经过配合而制成的胶粘剂。由于RTV硅橡胶分子量较低,因此素有液体硅橡胶之称,其物理形态通常为可流动的流体或粘稠的膏状物,其粘度在100~1000000厘斯之间。RTV硅橡胶是以羟基封端的聚硅氧烷为主体材料,分为单组分和双组分两种。单组分室温硫化硅橡胶对大多数基材的粘接性优良,能在-60~200℃温度范围长期使用,具有优良的电气绝缘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对多种金属和非金属材料有良好的粘接性。主要用作各种电子元器件及电气设备的涂覆,包封材料起绝缘,防潮,防震作用;也可作为密封填隙料及弹性粘接剂等[1]。双组分的室温硫化硅橡胶的组分比例富于变化,一个品种可以得到多种规格性能的硫化制品,而且还能深度硫化,但由于对于基材的粘接性能较差,主要用于电子电器、汽车、机械、建筑等行业作绝缘、封装、嵌缝、密封、防潮及制作辊筒的材料[2]。硅橡胶自身的强度和对各种材料的粘附强度都比较低,限制了其应用范围。目前,对于RTV硅橡胶胶粘剂的增强改性研究,主要包括:交联剂,聚硅氧烷物理化学增强改性和粘接面表面改性等,以提高胶粘剂的粘接性能。

1、交联剂的选择

谢择民[3]合成了一种油状硅氮聚合物交联剂(KH-CL),不使用催化剂就可与硅橡胶发生交联反应,硫化胶在350℃氮气下老化24h后力学性能基本不变,同时其粘接强度提高3~7倍。范召东等[4]使用含Si-N键数目3个以上的硅氮低聚物作为硫化剂,Si-N键在低浓度的有机锡盐催化作用下,与107胶的硅羟基发生缩合交联反应,其配制的双组分有机硅胶粘剂在粘接金属(不锈钢、铝、钛合金、铜等)、硅橡胶,粘接表面时不需要底胶进行处理,对以上材料的室温粘接强度超过2.0MPa,胶粘剂在粘接金属与硅橡胶、金属和金属时,分别经过250℃×20 h、300℃×200h、350℃×50h高温老化后,粘接强度分别达到2.2MPa、2.7MPa、1.2MPa以上。胶粘剂对金属表面不会产生腐蚀,已应用在飞机机载设备上。李周等[5]通过硅氢加成反应合成一种新型醇型六官能度亚乙基硅氧烷,并以此作为交联剂,与107硅橡胶、填料、催化剂等配混,制备双组分脱醇型RTV硅橡胶。利用这种新型的交联剂来改善硅像胶的网络拓扑结构,从而提高硅橡胶的力学强度。在相同条件下,与使用普通商用的甲基三甲氧基硅氧烷(MTMS)得到的脱醇型RTV硅橡胶相比较,其拉伸断裂强度提高了近80%。

偶联剂由于含有硅醇键,可以作为脱醇型RTV硅橡胶胶粘剂的交联剂,同时偶联剂的加入还可以作为粘附促进剂,提高硅橡胶胶粘剂对材料的粘接力。姚似玉等对用甲基丙烯酸甲醋(MMA)-天然橡胶(NR ), 丙烯酰胺(AAM)-NR, 丙烯酸(AA)-NR三种接枝聚合物,以及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WD-30偶联剂)和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改性的硅橡胶胶料的表面酸碱作用功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改性组分提高了聚合物的表面能,对粘接体系的粘合力有贡献[6]。M.Dale Beer s等用烷氧基缩水甘油基取代烷氧基肟硅烷作粘附促进剂,制得硅橡胶密封剂与玻璃、金属、陶瓷都具有良好粘合性,无须底涂,无腐蚀性,且在149℃下还有很好的耐油性,可用于油污性表面的粘合[7]。彭忠利等[8]以a-官能团硅烷为自催化交联剂制备的RTV-1水性硅橡胶贮存性较差;当体系的pH值在9.5以上时,粘接力及持粘力较好。

2、树脂增强改性

树脂增强改性包括物理共混改性和化学改性。物理共混改性是利用与聚硅烷相容性好的树脂与聚硅氧烷共混,提高两者的相容性,从而提高主体材料的强度,如MQ硅树脂。化学改性是改善硅橡胶性能的主要方法,通过引入其它结构的分子链或化学基团,可以使硅橡胶的性能发生变化,其中性能的改变与引入分子的性质有关,用不同结构的化合物与硅橡胶分子发生反应就可得到性能各异的硅橡胶。丙烯酸、聚氨酯、环氧树脂、苯乙烯等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质,用它们改性,在保持硅橡胶许多原有优良性质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可使其在附着力、耐候性和固化性质等方面得到改善。

硅树脂可以用作双组分RTV胶粘剂的一种有效的增粘剂。国产GPS-4胶粘剂中加入了硅树脂,对一般材料具有良好的胶接强度,甚至对于难粘材料聚乙烯,只要在胶接前进行特定的处理,也能牢固地胶接。MQ硅树脂是由单官能硅氧单元(R3 SiO1/ 4,简称M)和四官能硅氧单元(SiO4/ 2,简称Q)组成的一种聚硅氧烷。硅橡胶具有多种优异性能,但其力学性能很差,因此需要用填料进行增强。硅橡胶最常用的增强剂是二氧化硅,但有时用二氧化硅增强并不很合适, 如要求橡胶在硫化前有好的流动性,或者要求硅橡胶有较好的透明性,此时用硅树脂增强则能够满足要求,MQ硅树脂便是其中的一种。另外,用MQ 硅树脂增强硅橡胶,还能够提高硅橡胶的粘接强度。潘慧铭等[9]以水玻璃、六甲基二硅氧烷为基本原料,合成甲基MQ和MTQ树脂(除含有M基团和Q链节外,还含有CH3SiO3/2基团作为交联或扩链单元)。并用于RTV硅橡胶胶粘剂中以提高粘接性。Fielder[10]在白炭黑(Cabot公司)的质量分数为25~35%的情况下,加入20~25wt%乙烯基含量为0.16~0.24mmol/g、结构式为(R3SiO0.5)a(ViMe2SiO)b(SiO)c的MQ硅树脂,获得了拉伸强度为1.86~2.06MPa的加成型室温硫化硅橡胶,而胶料的粘度变化很小。

Polmarrle研究发现,增加聚二甲基硅氧烷分了中X链节的含量后,与过氧化物、由六甲基二硅氧烷和异丙醇处理过的二氧化硅混合制得的胶粘剂,对钢的粘接性能良好[11]。

在丙烯酸酯类聚合物主链上引入带烷氧基的硅氧烷或聚硅氧烷,从而把有机硅的耐高温性、耐候性、耐化学药品性、低表面能、抗水性及较好的耐沾污性等和丙烯酸酯聚合物的柔韧性及粘接性强、价格适宜等结合起来,使其兼具有机和无机的特性。日本科技人员用丙烯酸酯改性聚有机硅氧烷,以提高其粘接力。改性物的制备过程为:将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丙烯酸丁酯和苯乙烯加到聚有机硅氧烷中,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经聚合反应,得到接枝改性的聚有机硅氧烷[12]。甄瑞燕等[13]为提高室温硫化硅橡胶(RTV)胶粘剂粘接炸药的强度,采用原位填充白炭黑法增强甲基丙烯酸(酯)改性RTV胶粘剂,测试结果显示该胶粘剂粘接炸药时,粘接强度明显提高。硅橡胶粘度为4Pa·s,白炭黑含量为1.0wt%~2.5wt%时,配合适量交联剂、偶联剂,RTV胶粘剂粘接炸药的剪切强度超过3.2MPa,最高达3.52MPa。

聚苯乙烯是用途广泛的塑料,但抗冲击性能较差,但经过与橡胶共混,可以大大提高冲击性能,其韧性也有提高。聚硅氧烷分子间的内聚力小,分子链柔性大,玻璃化温度低,室温下处于粘流态;PS分子间的内聚力大,链刚性强,Tg约为100℃,室温下处于玻璃态。选择上述两类聚合物共混,使它们的性能互相改进,以便获得具有某种新性能的材料。Bostic, et al[14]制备了聚苯乙烯(PS)与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O)的嵌段共聚物(PS-b-DMSO),其制备方法为阴离子活性聚合,首先在非常低的温度下使苯乙烯聚合,然后在较高的温度下使六甲基环三硅氧烷(D3)聚合,获得了性能优良的热塑性弹性体材料。

聚氨酯是一类性能优良的高分子材料,具有高粘接性能,但也有不足之处,如耐高温、热老化性能欠佳,而有机硅具有良好的耐高温、热老化性能,用有机硅改性聚氨酯,在保持有机硅树脂许多原有优良性质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可提高有机硅的附着力、耐磨性、耐候性及耐化学药品性,可在常温下固化。 20世纪70年代初,有机功能硅烷封端聚氨酯预聚物就已经用于胶粘剂和密封剂的配方中,由此制得耐久性、粘接性良好的含有游离异氰酸酯基(NCO)的预聚物。美国的George L.Brode等将硅烷封端聚氨酯预聚物用于胶粘剂配方中,制得粘接性、耐久性较好的预聚物[15]。Misty[16]的研究表明:在胶粘剂中使用有机功能硅烷封端聚氨酯预聚物能改善了粘接性能,有机功能硅烷封端聚氨酯预聚物的性能可以通过改变多元醇中n(NCO) /n(OH)值的大小和硅烷封端剂来实现。有机硅氧烷的使用可以改善胶粘剂的粘接性能和密封胶的机械性能。

Hasegawa等[17]采用羟基封端的有机聚硅氧烷和环氧氯丙烷反应制备了环氧基封端的有机聚硅氧烷,该功能性聚硅氧烷用环氧树脂改性后可以用作有机硅密封粘合剂及涂层材料。

Mine和Imai等将含环氧基的化合物加到硅橡胶中,德国的Wilfried Kniege将含硼化合物掺入硅橡胶中,都获得了较好的粘接效果[18]。

3、粘接面表面改性

两种或同种材料经胶粘剂粘接形成的粘接接头,其强度除了与胶粘剂及被粘物本身强度有关外,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胶粘剂与被粘物之间结合的好坏以及耐久性,而表面处理对粘接剂与被粘物的界面结合的影响极为显著。要得到强度高、耐久性好的粘接,必须有良好的粘接表面,使胶粘剂能完全润湿被粘接面。要得到性能优良的胶接接头,必须考虑许多因素,除合理地选择胶粘剂和适当的接头设计外,如何正确处理被粘材料表面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胶接连接主要借助于表面粘附,因此被粘材料的表面处理就可能成为决定胶接接头强度和耐久性的主要因素。一般认为表面处理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 (a) 除去妨碍胶接的表面污物及疏松层; (b) 提高表面能;(c) 增加表面积。合理的胶接表面是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制备的。无论选用什么方法,表面处理都要得到合理的表面组成和符合要求的表面结构。所谓合理的表面组成,即表面要清洁,表面能要高,并能满足界面化学或界面物理化学所要求的匹配条件。所谓表面结构,包括表面面积和表面孔隙的结构、分布等。

被粘材料的表面处理方法一般可分为机械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等离子体表面处理法三大类,砂纸打磨、喷砂及机械加工等属于第一类,而化学方法包括酸碱腐蚀、溶剂等处理方法。这两种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但经常是联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常用的表面处理溶剂是偶联剂。Rittenhoua[19]在含有RSi(OEt)3( R为甲基苯基,乙烯基)的表面处理剂中加入NH2(CH2)3Si(OEt)3和环氧树脂,用来处理铝片和不锈钢。信越化学开发的加成型有机硅胶粘剂,使用底涂剂X-40-3501,可以提高此胶粘剂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酰亚胺、聚苯硫醚等薄膜的粘接性。该公司还开发出能粘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RTV硅橡胶胶粘剂以及能粘聚酰胺树脂但不与金属模具表面相粘的胶粘剂[20]。邹德荣[21]选用了多元叠氮化合物间苯二甲酸二(β叠氮甲酰氧基乙酯)对RTV硅橡胶进行表面处理,通过氮烯插入反应,使硅橡胶与丁羟胶粘剂形成化学键,提高了RTV硅橡胶与丁羟胶粘剂的粘接强度,且性能稳定。 转贴于

上述两种处理方法,有些操作较复杂,有些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液,对人体和环境有危害。等离子体处理是将材料暴露于非聚合性气体的等离子体中,利用等离子体轰击材料表面,引起高分子材料表面结构的许多变化,从而对高分子材料进行表面改性。等离子体表面处理法具有操作简单,经济实用,不污染环境等优点,更为重要的是,处理效果只局限于表面而不影响材料本体性能。等离子体化学是在物理学,化学,电子学,真空技术等学科交叉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目前利用等离子体用于材料表面改性已经越来越被重视。廖斌等[22]通过微波等离子技术改性橡胶表面,发现经过等离子处理的橡胶表面的亲水性明显提高,而且橡胶试样与粘合剂的粘合强度显著提高。

结束语

为进一步提高室温硫化硅橡胶胶粘剂的粘接性能,扩大其应用范围,未来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向:(1)寻找或合成出新的交联剂,形成更多的交联点,提高硫化体系的力学强度以及与基材的粘接性。(2)寻找新的硅橡胶化学改性方法,提高分子链内聚强度,或者合成出树脂与液体硅橡胶的相容剂,从而可以共混入相应的树脂,获得新的性能。(3)完善粘接面表面处理的方法和工艺,如对粘接表面进行等离子表面处理,研制新的表面处理剂,从而增加粘接面表面能,增强表面粘接性能。

参考文献:

[1] 冯圣玉,张洁,李美江等.有机硅高分子及其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23.

[2] 王慎敏,王虹,秦梅等.胶粘剂合成、配方设计与配方实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286~287.

[3] 谢择民,王金亭,王清正等.高耐温(350℃)室温硫化硅橡胶:中国,93117927.0[P],1995-04-05.

[4] 范召东,张鹏,成晓阳等.耐350℃有机硅胶粘剂的研制[J].粘接, 2005, 26 (4): 11

[5] 李周,唐万雄,潘慧铭.六官能度亚乙氧基硅氧烷的硫化性能初探[J].中国胶粘剂,2005(08)

[6] 姚似玉,潘慧铭,黄素娟.界面酸碱作用对粘接性能的贡献[J].中国胶粘剂,1997, 7( 3) : 4~7

[7] 夏王莹,张军.室温硫化特种硅橡胶材料的研究进展[J]. 特种橡胶制品,2007,6

[8] 彭忠利,王跃林,伍青等.室温硫化水性硅橡胶粘接性研究[J].化学与粘合, 2005,27 (4): 200

[9] 潘慧铭,谭必恩等.甲基MQ及MTQ型硅酮树脂的合成及其特性[J].中国胶粘剂,1999,8(6):1~4

[10] Jurgen Hans Fielder. Polyvinylsiloxane impression material. USP 5830951,1998

[11] 罗穗莲,潘慧铭,王跃林.有机硅胶粘剂的研究进展[J].粘接,2003,24( 4):21~24

[12] MATSUMOTO MAKOTO. Modified polyorganosiloxane emulsion and its production: JP,2000007740[ P] . 2000-01-11.

[13] 甄瑞燕,周元林,何方方等.原位填充改性增强特种炸药用胶粘剂粘接强度的研究[J].功能材料,2007.2

[14] Bostic E E,et al.U.S.Patent,3,483, 270( 1969)

[15] 罗穗莲,潘慧铭,王跃林. 有机硅胶粘剂的研究进展[J].粘接,2003,24( 4):21~24

[16] Hasegawa K,et al . JP 03-20324

[17] Brodegl, Bridgewater,Conte, et al.Vulcanizabale silicon terminated polyurethane polymers:US,3632557[P].1972-01-04

[18] Kniegew,Cologne-Mulheim,Karlschnurr busch,et al. Process for production of self-sealing organo-polysiloxane compositions.US,3183206[P].1965-05-11.

[19] Rittenhous R C. US3200031[P]

[20] 罗穗莲,潘慧铭,王跃林.有机硅胶粘剂的研究进展[J].粘接,2003,24( 4):21~24

第8篇

一、模因论

模因(meme)一词首次由理查・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中提出。其将“模因”定义为“文化传承的单位,假设它是类似于粒子性基因,它在文化环境中,凭借其表现型对自身的生存和复制的影响而被自然的选择”。模因是“文化传播的主要单位,或文化模仿的单位”。模因通过复制或模仿传播,传播的载体是大脑,而传播的工具是语言。以此类推,文化负载词作为文化传播的基本单位,“模因”如同“基因”一样,可以复制,所以,“模因”可以通过模仿和复制来实现文化的传播。翻译活动的本质其实就是信息之间的交流传播,在中译英文化负载词的过程中,可以在模因论的指导下进行翻译活动,做到文化信息的保留和传递。

二、模因论视角下汉译英文化负载词英译原则

文化负载词反映了一国特有的文化,这类词是文化差异在语言层面上最直接、最明显的反映,所以,正确翻译文化负载词能促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对促进文化之间的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这类文化负载词在汉译英过程中,源语文本负载着中国文化特色。在模因论视角下,作者认为汉译英文化负载词应遵循以下原则。

首先,异化策略是最主要的模因传播的手段。此策略的应用能最大限度保留汉语文化负载词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在文化负载词英译中,译者应尽可能采用异化策略,以保留源语文化,并让其成功输出。富含中国特色文化内涵的文化负载词是模因的基本单位,中国文化要走出去,得以传播,采取异化策略是最有效的。

其次,归化策略是一种跨文化交际中可取的方法。由于文化之间的差异,很多文化存在于源语中,采取异化策略翻译,不仅译文晦涩难懂,而且让目的语接受者置身于摸不着头脑的境地。为了避免强烈的文化冲突,译者可以适当地运用归化策略,让译本能够更好地被目的语读者接受,这样也达到了文化信息传递的目的。

三、模因论指导下文化负载词中译英的翻译方法

从模因论视角看,文化负载词英译应遵循异化为主、辅之归化的原则,运用适当的翻译方法实现中国文化的输出和传播,让中国文化走出国门,让世界了解中国,从而推进跨文化交流。

(一)直译

所谓跨文化交流就是意在通过交流,让各方学习了解到另一方的特有文化,给自己的文化注入新的血液,带来新的活力。直译能够保留原汁原味的文化信息,这样可以使译本更易为目的语读者所理解、接受。

举例如下。

(1)少不入广。

One shouldn’t visit Kwangtung in one’s youth.

(2)鸿案相庄廿有三年。

We remained courteous to each other for twenty-three years of our married life like Liang Huang and Meng Kuang of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在例(1)中,讲述的是沈复四处游览。当他来到广州的时候,看见了风景如画的广州,连连感叹,想到了古语――少不入广,这里的“广”是中国特有的一个地名,指的是现在广东一带,林语堂采取直译的方法,直接翻译了这个地名,保证了信息的完整性。

在例(2)中,“鸿案相庄”是中国的古典成语,讲述的是东汉一对恩爱夫妻梁黄和孟光的故事,形容夫妻间感情笃生,林先生采取直译的方法,翻译了两者的名字,不仅保留了原文的真实形象,而且颇有一股异域的味道。

(二)直译加注

文化负载词承载着特有的文化内涵和意义,直译往往不能确切地传达出来,而直译加注,可以通过加注对译本进行补充说明,交代背景、来源等,采用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最大程度保留源语文化模因,还便于目的语读者更好地理解。

举例如下。

(3)余自以为无花不识,至此仅识十之六七,询其名,有《群芳谱》所未载者,或土音之不同欤?

I had always prided myself for knowing every variety of flower, but here I found that thirty or forty percent of the flowers were unknown to me. I asked for their names and found that some of them were never recorded in the Ch’unfangp’u (Dictionary of Flowers), perhaps accountable through the difference of dialects.

(4)黄巢至此,照为猿猴形,纵火焚之,故不复现。

Local tradition has it that this mirror could reflect one’s previous existence and that when Huangch’ao (The great bandit chief at the end of the Han Dynasty) arrived here, he saw in it his own image in tha shape of a monkey and was so infuriated that he set fire to it, so from that time on, the stone mirror has lost its occult properties.

在例(3)中《群芳谱》是很关键的一个名词,它是一本收录了很多花名的书,作者在这里直译且加注,这样让目的语读者一看就能明白。

在例(4)中“黄巢”是中国唐朝历史中的一个人物,即使译者注释得确实不准确,但是,可以体现出译者在此想保留中国文化符号,解释了这是中国的历史人物而不是其他国家的人物,让目的语读者又多了解一个中国历史人物。

(三)音译

音译是一种在目的语中采用相同或近似于源语发音的翻译方法。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在很多汉译英中,不能找到目的语的表达方式,于是,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词都采取了音译。如翻译“麻将”“豆腐”“风水”等时,起初都采用异化策略,分别译为“mahjong”“tofu”“fengshui”。音译不仅能给目的语增加新的词汇,还能保留原文文化的内涵,可谓两全其美。

举例如下。

(5)服余衣长一寸又半,于腰间折而缝之,外加马褂。

As my gown was found to be an inch and a half too long, she tucked it round the waist and put on a makua on top.

(6)芸曰:“非也。妾见市中卖混沌者,其担锅、灶无不备……”

Yun said:”I have seen wonton sellers in the streets who carry along a stove and a pan...”

第9篇

噶尔家族被降罪之缘由探析

扎西当知在《青海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三期上发表有关吐蕃时期噶尔家族的研究论文。嘴尔・东赞宇松及其子孙是吐蕃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他们辅佐两代吐蕃赞普。对吐蕃王朝的统一、疆域的划定、法律的健全、社会的安定以及周边民族政权的关系方面做出过突出贡献。但是,到了吐蕃赞普赤都松芒布杰时期噶尔家族遭到被灭门的悲惨遭遇。文章依据敦煌文献资料和古代汉文史料对噶尔家族被灭门的原因做了探析,认为:位高权重是噶尔世家获罪的客观因素;吐蕃王族的猜疑心理是噶尔家族降罪的主观因素;离间计是噶尔家族降罪的直接因素。得出这些结论的作者认为,据他所调查搜集的敦煌古藏文文献和唐宋有关吐蕃的文献史料中,并未发现噶尔家族背叛或谋反的丝毫痕迹。

关于古藏文写本的研究方法的再探索

巴桑旺堆在《中国藏学》2009年第三期上发表有关古藏文写本研究方法探索的论文。作者在海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的研究心得,提出了15种判定古藏文写本年代的方法:1、写本的物质载体纸张,2、书写工具笔墨,3、字体的书写形式,4、字体特殊的书写现象,5、书头符、点符、甸符,6、特殊构词或古语法现象,7、古词语和词汇互为通用现象,8、书写中的特殊符号,9、写本中的图像、绘画,10、写本的装帧形式及页面的设置,11、页码的标属形式,12、文字厘定原则,13、梵文术语的藏文拼写法,14、写本的抄经,校经者、施主署名,15、写本的题记。

班禅大师与民国时期的汉藏文化交流

王海燕在《中国藏学》2009年第三期上发表有关民国时期汉藏文化交流的论文。民国时期,汉藏佛教界的文化交流是中央政府与地方关系发展的重要渠道。其中,班禅大师躬亲力行,前往内地研讨显密持法修行,弘法宣化,举行法会,筹建蒙藏学院,组织翻译佛教经典,介绍藏传佛教的教理和修习方法,从宗教与国家、宗教与政治的层面来弥合汉藏宗教文化认识上的隔阂。班禅大师在促进双方关系向纵深发展上超越文化层面的承载,赋予文化交流以纠补汉藏关系的社会功用,在认识宗教文化的历史定位和角色问题上给我们新的思考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