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29 04:32:58
导语:在成本预算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建筑企业的成本预算和成本控制能不能做好、做精、不仅在于相应的工作人员,同时更在于企业的管理体系和企业的管理人员。只有管理人员意识到工程造价和工程预算的重要性才能对这一事件加以重视,配之以相应的管理措施,才能更好的完成此项工作。然而,在我国,仍有一部分建筑企业意识不到这一点,因而,严重的缺乏工程预算和造价的相关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管理人员任务不清晰、权责不明确,进而导致工程造价和工程预算的工作人员对相应的工作不重视,因而严重的影响了工程造价和工程预算的有效性。
2建筑工程预算和实际工程施工不符
建筑工程的预算和成本控制从根本意义上来说,它是属于理论上的。建筑工程的预算和成本控制是要靠实际的施工管理来实现的。然而,由于,一般的建筑施工周期都比较长,建筑企业做好工程造价和成本预算后,由于时间的问题,很多施工材料可能都会有价格上调的现象。例如一些建筑企业经常会出现工程预算的材料价格与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采买的价格出入极大,同时这种情况还没有引起这些建筑企业的重视,如此一来影响了企业的利润。
3加强建筑工程预算和工程成本控制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综上所述,我国许多建筑企业在工程预算和成本控制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而且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利润和企业的竞争力。所以,本文针对工程预算和成本控制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以下对策和建议,希望能够有效的解决建筑业中的这一问题。
3.1加强对工程预算定额体系的制定和完善
要想加强建筑企业的工程预算和成本控制,首先就要完善工程预算定额体系。从以往静态的工程预算定额体系转变到动态的工程预算定额体系,在做工程预算和工程成本控制时,充分的考虑到施工材料价格的变化,运用动态的工程预算定额体系来加强工程的预算和成本控制。
3.2加强对工程预算和成本控制的责任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建筑企业成本预算和成本控制工作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在于建筑企业责任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只有将工程预算和成本控制的责任体系进行完善才能使得企业中的相关工作人员各司其职,做好相应的工作。同时,企业还要针对于工程预算和成本控制这一方面建立相应的考核和奖惩制度。对于工作认真、负责、有业绩者进行嘉奖,相反对于那些不认真、懈怠的工作人员要加以惩罚,严重者考虑其去留问题。
3.3加强工程预算工作人员的成本意识的培养
工程预算工作人员是进行工程预算和成本控制的直接人员,因此,工作人员的成本意识直接关系到工程预算和成本控制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所以,建筑企业要重视工程预算人员的成本意识。例如一著名企业中,企业的领导通过以身作则,为员工树立榜样,同时倡导员工向榜样学习的方式,为企业形成了一种良好的节约气氛,正是这种节约气氛使得公司在工程预算方面的工作做出了很大的成绩。
4结语
首先,进行医院成本控制有利于稳定医疗服务的价格,提高医院的竞争力。从医院购进药品、医疗器械以及相关的物流费用及资产折旧等方面对经营成本进行严格的审核和控制,在不降低服务水平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缩减成本。这样就有利于稳定医疗服务的价格,从而提高医院的市场竞争力。再者,进行医院成本控制对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加强医院内部控制也起到关键作用。医院从事的主要是公益性的经营活动,员工的风险意识比较淡薄。为了能充分利用资金,合理利用医院的资源,就必须通过系统化的财务管理体系,运用恰当的财务管理方法对医院的成本进行控制,提高员工的成本控制意识,从而达到加强医院防范风险意识的目的。
2该院成本控制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该院目前有关成本控制的方面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员工成本控制意识薄弱,对成本控制认识参差不齐;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造成了医院物资的流失与浪费;缺乏很好的监管制度,对医院的医疗器械、药品等物资采购,以及各部门的费用申报、审批等监管不严,使资金不能落实到实处。成本控制除了跟以上因素相关以外,它跟成本控制的分析方法、分析体系以及财务成本管理组织机构的人员布置等有着密切关系。从人员结构上来看,该院目前没有完整的人员录用机制,未设立专门的总会计师的职位,而大多数的参与到成本控制中来的管理者都是医疗技术方面的人员,缺乏对会计知识的了解,因此对成本控制的方向和方法也把握不够。医院不以盈利为目的,因此受到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员工的成本控制意识淡薄,也没有针对性的考评机制,在落实成本控制的过程中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成本控制分析的体系也相对落后,针对各部门,各个医疗环节的各项信息的录入、处理以及分析的系统尚未开发出来,因此无法给成本控制提供全面、准确的数据依据,从而导致成本控制方向出现偏差。
3加强成本控制的措施分析
3.1培养员工成本控制的意识成本控制的主体是人,培养员工成本控制的意识是做好成本控制的关键。但是医院的不少员工都认为成本控制只是一个财务问题,与自身无关,缺乏成本控制的概念及意识。因此,应该在全院上下广泛地宣传有关成本控制的相关知识,将新医院财务制度进行普及,让相关人员都明确意识到自身在成本控制中的作用,了解到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从而培养医院所有工作人员成本控制的意识,积极配合医院成本控制工作的进行。此外大部分的工作人员对成本控制的认识也不够,单纯地认为增加成本只会导致利润的减少。其实在某些方面的投资,虽然会在短期内增加医院的成本,但从长远看却是会给医院带来利润的。所以选择正确的方法进行成本控制也是提高有效性的关键。总之,提高员工成本控制的意识以及普及相关的财务知识,才能有效地进行成本控制。
3.2制定相关制度进行约束成本控制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几乎涉及到医院的所有部门和员工。因此,制定相关的制度进行约束是提高成本控制的有效性的保障。目前,该院在成本控制方面,很多管理层对其认识的程度不一,掌握的专业知识参差不齐,对成本控制的关键把握不够,因此需要相关的制度进行约束。可以通过成本控制的管理制度对成本管理和财务管理等方面进行明确的规定,具体可以细化到各部门的管理者、每个员工的权责划分、奖惩制度等方面。再者还应采取预算管理的方法对各部门的资产及资金流量情况进行控制,重视固定资产以及库存物资的占用比率。医院的成本控制的管理者应该从医院全局出发并结合自身的特点来建立成本控制的体系,对医院的所有经济活动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面的成本控制,从而保证其有效性。该院自2013年以来针对药品及医疗器械的采购、各科室对药品及医疗机械的配备比例以及使用等方面都先后制定了相关的条例,并每月对各个科室进行了考核,将结果直接与个人绩效挂钩,有效地降低了药材成本,减少了浪费,实现了成本控制。
3.3健全成本控制组织机构及分析体系设立总会计师的职位,直接对院长负责,并设立责任会计直接对总会计师负责。以科室为单位,每个科室设立一名核算员,对各个科室的与经济活动有关的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并定期地向科主任及财务科进行上报,为预算和成本核算提供准确的数据依据。财务人员根据上报的数据进行科学的整合,分析出成本控制的相关因素影响并及时发现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改正的措施。因医院各科室上报的数据覆盖面大,具有不稳定性,在进行成本控制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很难把握,因此必须对其预算进行严格、全面的控制,对成本消耗制定严格的计划,充分把握好在运营过程中的成本变化状态,对各部门的日常消耗活动进行控制,在保证其日常活动正常进行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可以重复利用的各项医疗器械等,并鼓励各部门之间加强沟通,有效地实现资源共享。
3.4推动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可以实现资源共享,而且能节省人力、物力,更重要的还能对成本进行实时监控。目前医院各部门的管理学经常各自为战,缺乏有效的沟通,因此不能有效地进行资源共享,这必定会造成一些物资的浪费。信息化建设有效地对医院的资源进行了统一,将医院的物流、财务管理与服务的各个系统相互联系在一起,实现了医院信息管理的一体化,并及时地将医院的库存商品、各科室的药品配备情况等反映出来,有利地节省了医院的资源。信息化的建设还可以采用最先进、最全面的预算系统以满足成本控制科学化及标准化的要求。将各科室的原始数据通过数据库来进行保存和检索,对成本控制的有序进行也起到了引导的作用。因此,推动信息化建设是实行成本控制的一个重要平台。
3.5增加收入,降低成本增加收入,降低成本是实现成本控制的一个重要手段。医院可以通过延长门诊就诊时间,增设门诊服务项目,开设专家门诊,加快住院部床位周转率从而增加患者住院治疗率等手段来增加收入。另外,医院还应提高技术方面的服务,从而降低药材、血氧等成本性收入比。降低成本则可以从鼓励员工节约、控制各个科室的医疗物资消耗量以及药品、器械等物资采购等方面进行控制。医院还可以对其水电成本、医保费用的结算以及新的设备投资等方面来进行严格的控制,从而降低成本。
4小结
关键词:造价;电力工程;控制
1、概述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基本建设的飞速发展,电力建设也在快速发展。原材料价格上涨,建设规模的变化,电力工程的总造价和单位造价也在不断提高。如何合理确定和控制工程造价,使工程造价的增长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已成为当前一个重要课题.
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就是在建设的各个阶段,采用科学的计算方法和切合实际的计价依据,合理地确定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承包合同价、结算价及竣工决算。工程造价的控制,则是在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建设项目发包阶段和建设实施阶段,把建设工程的造价控制在批准的造价限额以内,并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以保证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力求在各个建设项目中能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财力,以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将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谈谈如何从设计、施工、结算三个环节合理确定与控制工程造价。
2、设计阶段
从设计技术经济角度看,合理控制工程造价,要从可研、初设和施工图设计做起,从各个专业做起。
(1)可研阶段。首先要满足用户的需求,一切想法和决策都要符合国家的政策、法规和行业的规定,同时,要考虑安全和环保的要求。深入现场,调查研究,搜集本工程的有关资料,对本工程进行多方案分析比较,提出最优方案。最优方案不仅在技术上要先进、可行.而且在经济上要合理,才能满足投资方的需求,按期收回所投资金,并有最佳效益,使收益率达到基准水平。在设计中,不盲目追求一流,既要满足顾客和规范要求,又要把钱花在刀刃上,不因设计失误而造成浪费。因此,设计人员在设计产品完成后,应当积极进行回访,听取顾客的反馈意见,同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提高设计产品的质量。例如:新建变电站工程,市区的临街变电站由于受占地面积及安全措施要求的约束,设计为室内变电站,外墙为玻璃幕墙,设计美观但造价高;但是位于县区的变电站由于征地面积大,架构及主要设备可以摆放在室外,主控及配电室可以设计为普通的砖混或框架填充墙结构,造价相对较低。
(2)初步设计阶段。实践证明,初设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可能性为75%一95%,施工设计结束,影响工程造价的可能性为35%一75%,施工开始,通过技术措施节约工程造价的可能性只有5%一10%。由此可见,施工以前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在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投资决策出台后,控制造价的关键则在设计阶段。例如,某电力工程,初设概算为800万,预算为1040万,工程结算为1082万,经分析主要是由于初步设计阶段工作不够深入,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出现了施工工艺的重大设计变更,使预算大大超出了概算。因此,在初步设计阶段,一定要认真搜集、调查、分析、研究工程资料,设计人员密切配合技经人员将工程造价控制在一定合理的范围内。
(3)施工图设计阶段。施工图预算是确定工程造价、实行经济核算、签订工程承包合同、控制工程进度拨款的依据,同时也是工程决算的基础资料,因此,设计人员应主动深入现场了解情况,争取把设计变更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同时,技经人员应和工程管理人员应及时进行沟通,例如,某变电站土建工程,由于技经人员的疏忽,施工图预算中落掉了变电站大门的费用,经工程管理人员的审核,及时对预算进行了补充。
3、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重要一环就是要科学地组织建设,正确地处理造价和工期、质量的辩证关系,以提高工程建设的综合经济效益。由于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目标就是承包合同价,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严格控制支出,并将实际支出值与造价控制目标值进行比较,而后作出分析及预测,对各种干扰因素加强控制,及时采取措施,以确保造价控制目标的实现。此外,根据实际情况,允许对造价控制目标进行必要的调整,使之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并切合实际。例如,在某变电站工程的施工中发现,若按设计进行外引接地施工,将要花费50几万元,且还不能保证接地电阻达到要求;后来,技经人员与设计人员协商并重新收集资料,认为利用周围的民房接地配合站内接地网即可达到要求,且造价只需7万多元。
另一方面对于相当多的工程现场更改较大,加上技术人员与技经人员的脱节,导致更改部分造价无法控制,而使结算价超出合同价甚多。比如,有些工程施工场地狭小,土方开挖量大,先外运再回填,结果往往要增加工程造价的5%左右。因此,在现场施工中,管理人员要实事求是地从控制造价的角度来审查施工方案,以提高施工签证的的准确率。同时,对隐蔽签证,要以图纸为依据,标明被隐蔽部分、项目和工艺、质量完成情况;如果被隐蔽部分的工程量在图纸上是不定值,还要标明被隐蔽部分的几何尺寸或原始数量,而不在签证中简单地签写工程量和工程造价,以免与工程造价管理的有关规定发生矛盾,为合理确定工程造价提供准确的依据。超级秘书网
4、工程结算
工程决算审核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它直接关系到甲乙双方的经济利益。对建设单位来说,要精打细算,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对施工单位而方言,为了追求经济效益,通常多报结算,以增加工程造价。因此,从某种意义来讲,工程决算审核实际上是双方技术能力的较量。建设单位的预算人员,不但要熟练掌握工程量计算规则、定额子目的组成内容和套用规定、工程造价的计算程序,而且还要掌握三者的编制原理、内在联系,唯此在应用中才能融会贯通、得心应手。此外,技经人员还应有一定的工程技术知识,既能对现场施工提出合理化建议,又可对签证中的不合理因素提出质疑。另外,预算人员还要有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经常下工地了解现场情况,掌握工程动态。在工作之余,要努力学习新技术、新知识,提高自身的素质,以适应新形势下工程造价管理的需要。
在我国的工程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往往由于业主和承包商之间作为完全对立的利益主体,在有关经济活动中矛盾突出,虽然有各种相关的计价规定、定额和管理办法等,但对文件的解释和理解难达成共识,合作关系紧张,给工程结算管理带来了许多困难。
目前,国际上开始探讨一种新的合作关系,即“伙伴关系”。尤其是英国、香港等地,正将这一理念贯穿于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工作中。在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订立合约的双方,通过各自的代表,商定共同的目标,找到解决争端的方法,分享共同的收益。
在长期的工程实践中,人们从单纯的合约关系,发展为对双赢理念的认同。所谓双赢,即合作的双方(或多方)通过共同合作实现各自的目标,在某种意义上讲都是赢家。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引入双赢理念,即投资者达到预期收益,承包商获得合理的期望利润。例如,虽然从合同上讲,业主(工程师)没有义务向承包商提供帮助,但从工程建设的大局来说,业主帮助承包人也就是帮助自己,这样,不仅可以免遭或少遭损失,从而避免或减少索赔,而且承包人对某些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机会,还可以基于友好考虑而主动放弃。达到双赢,对投资者和承包商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实现双赢,投资者与承包人不单纯是买方和卖方的关系,在某种意义上说也具有了共同获利的合作关系。因此,要求双方合作的经济活动具有较高的透明度。另外,按国际惯例和成功经验,在工程项目建设中委托专业中介咨询机构,可以保证双赢模式的实施。
二、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与分析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根据工程项目特点,在施工过程中对项目成本组织预测、规划、考核、实施控制、分析等进行的一系列价格管理活动。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是整个施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关系到施工项目是否盈利。在工程总价包死的情况下,成本越低,盈利越高。建议的成本控制方法如下:
(1)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是以项目为中心,分层管理,分级核算的承包和核算体系。工程成本主要由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其他费用组成,将“四费”落实到经营、劳资、材料、机械各部门,进行责任考核,并与质量、安全、工期指标挂钩,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2)做好成本核算。工程开工前,按照施工图纸做好成本预算,分析出人工、材料、机械的含量,并与中标预算做好对比,制定出人材机的成本目标。若实行包工不包料的分包形式,人工费用可一次包死,不再调整,此项支出即为固定值。
(3)工程竣工后,进行成本核算。做好竣工结算,调整可调的价差,在竣工总价的基础上,进行成本分析,做好竣工成本分析资料,为今后的类似工程提供参考依据。
三、改革和完善工程造价的计价依据及计价办法
计价依据及计价办法的改革和完善是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关键。要继续完善和改革现行工程造价计价依据及计价办法。计价依据及计价办法改革和完善的思路应该是:统一量,放开价,指导费。真正市场化的价格机制是通过价值规律来起作用的,价值规律这只看不见的的另机手在自发地调节着建设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工程价格若真正实现市场化,就有可能自发地调节建筑市场的供求,就有可能通过企业成长与破产来维持市场的均衡。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是以市场为取向的,对于工程造价的确定不可能游离于经济体制改革之外,因此,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必须以市场为取向,遵循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最终建立以市场形成工程价格的机制。
四、建立工程造价信息咨询服务系统
由于建筑工程造价其自身计价的复杂性和建筑产品的特殊性,建筑产品价格往往要经过估算、概算、预算、决算等多次阶级的计算,才能最后确定。因此,建筑产品价格难于控制。目前生产资料价格在国内大面积放开,向市场价格体系转变的进展速度加快,工程造价更难以控制。因此,工程建设的各个部门在呼唤着信息咨询服务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通过制定法规政策来宏观引导和管理市场、调控市场,应该与从事经济活动有关的业务从政府部门中分离出来,由社会咨询服务机构、协会来承担。按照“工程造价社会化”的构想,在工程造价形成过程中,信息咨询服务业起着主要的导向作用,它既可以成为企业决策反馈灵敏高效信息,又可以为企业的经营提供一定的服务,还可以成为沟通政府、企业、市场三者之间的桥梁,它可以把市场的供求关系、价格信息反馈给政府,为政府制定宏观调控政策提供依据。当今信息时代,市场价格瞬息万变,企业掌握的价格越来越准确。企业的主动权就越来越大,效益就越好。因此,可以说发展工程造价信息咨询服务业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我国煤炭企业成本管理当中所采取的主要方法为传统的会计核算,而传统成本核算的应用使得我国煤炭企业在成本核算问题上体现出了以下几点问题:首先煤炭企业的成本管控对象主要为产品层次,在生产的过程当中没有注重对煤炭生产作业工序等的管理。煤炭资源是自然资源,生产特征较为原始,这也是煤炭企业将主要的管理精力放在产品的产量上的一个影响因素。但随着煤炭企业煤炭产品的多样化发展,煤炭产品的总数不断增多,市场对于煤炭产品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因而煤炭企业的成本管理既要做到对直接生产成本的管理,同时也要对用于生产辅助作业项目的管理,而传统的成本核算不够全面。
其次,成本核算工作责任落实不到位,具体实施管理存在困难。传统成本管理缺乏对作业流程工序的分析,并且将成本按项目进行分解,而煤炭企业的生产过程十分复杂,具体可以分为掘进、运输、提升、排水等多个环节,导致最终的计算成本受到各种因素制约,缺乏准确性。成本指标的设计考核更多地为实物方面指标,成本控制缺乏连续性与系统性,成本管理核算无法具体落实到单位与个人。
此外,煤炭企业对于生产成本的控制效果有待加强。就现状来看,煤炭企业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生产效率较低并且安全系数不足。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生产组织以及管理方式,导致煤炭企业的成本管理意识不够,成本的控制力度不强,成本控制的手段方法落后,成本控制的范围局限在生产的过程中。成本管理同国外同行业相比,有着不小的差距。如今虽然一些煤炭企业在成本核算与管理上采取了硬性控制指标与方法,但由于指标设计规划不公正、不科学,导致效果受到了影响。
二、作业成本核算法在煤炭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一)明确核心作业,进行作业细分每一个作业项目都应当是一个成本核算的对象,因而首先需要针对企业生产经营特征进行作业分析,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掌握企业成本流动的规则与秩序,从而建立起符合煤炭企业自身业务特征的成本流动模式,明确核心作业。煤炭企业需要按照煤炭的生产工艺以及作业的流程,确立作业中心,以核心作业作为中心来划分若干个作业群。如将开拓队、采队、掘进队、安装队、机电队等进行合理归纳,按照主要的生产工艺环节具体分为开拓中心、采煤作业中心、掘进中心等,为确保对作业中心成本的控制,需要在每一个作业中心按照流程来划分作业项目,在向企业集团汇总财务信息时,只反应流程作业成本信息,而煤矿企业的内部则反应详细的信息。
(二)归纳资源成本资源成本的归纳总结目的旨在促进各个作业项目的顺利完成,煤炭企业资源成本包括电费、材料费、维修费、安全费、排污费、工资等,这些费用也是煤炭成本的主要明细,这些成本在会计账目当中都应当被直接反应,进行详细明确地划分。因而煤炭企业的作业成本核算法的实施也需要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严格实施会计工作。同时需要将归集资源成本分配到作业中心的每个成本库当中,成本库具体指某一个成本动因解释成本变动的成本,成本库的作用在于体现出其所属的作业中心而引发的成本,其按作业中心而设置。煤炭企业中同一性质的作业区队能够划分到同一个成本库中,能够有效减少成本核算工作量。
(三)细化成本核算根据每一个作业中心所产生的各种费用,计算出每一个作业中心成本,进一步将作业中心成本按成本动因结转给原煤,算出原煤总成本及单位成本。煤炭企业的成本核算需要充分考虑行业的生产经营特征,选取代表性的动因。选取成本动因时需要全面分析,既要选择重要的动因,同时也不能简化,体现出作业共享,通过作业的共享来节约企业的人力、物力,科学合理利用企业资源,从而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升效益。
三、结束语
成本是经济学中的概念,西方经济学家将其应用于教育领域,从而产生了教育成本的概念。广义的教育成本包括两方面:一是能够以货币可靠计量的消耗在教育中的全部资源的价值,它是教育的实际支付成本;二是由于资源被用于教育而失去的作为其他用途时所产生的价值,即教育的机会成本。狭义的教育成本仅指教育的实际支付成本,不包括教育的机会成本。高等学校教育成本从属于教育成本,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高等学校教育成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高校为了提供教育服务而消耗的资源的全部价值;二是高等学校教育的机会成本。由于机会成本无法用货币进行准确的计量,因此本文将高校教育成本界定在会计学的范畴之内,具体指那些能够用货币可靠计量的为了提高教育服务质量而耗费的全部资源的价值。本文对于教育成本的核算还基于以下假设:一是学生教育质量的同质性。高校教育的“产品”是学生质量的提高,但学生的质量不仅与教育质量有关,还与学生自身的禀赋、努力程度等个人因素密切相关。因此,本文假设在相同教育服务质量水平下,学生的教育质量是一样的,即忽略因学生个体差异而造成的教育质量的差别。二是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按照一定的折合标准系数进行折算。高校不同层次、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学生的培养成本是有差异的,因此在进行成本核算时不能简单地按照学生平均人数对成本费用进行分配。本文假设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按照一定的折合标准系数进行折算。三是不考虑通货膨胀。由于通货膨胀的影响,高校每年提供相同价值的教育服务的价格有可能不同,因此假设高校资源的消耗价值不受通货膨胀的影响。
二、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流程的设计
(一)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是教育成本核算的前提。相对于其他物质生产部门来说,高校是比较特殊的生产部门,其产出对象为学生,因此对于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一直存在争议。主要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高校教育的结果是高校学生知识的增加和技能的提高,学生是教育成本投入的对象和载体,因此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对象应该为学生;第二种观点则认为,从高校的功能来看,它是一个提供教育服务、培养学生的机构,学生为其接受的教育服务缴纳一定的费用,学生实质上是教育服务的受体,学校提供的教育服务才是教育产品,因此将高校所提供的教育服务作为教育成本核算的对象。针对第一种观点,本文认为如果以学生为成本核算对象,会存在教育投入效益滞后性问题,即高校教育资源的投入与学生质量的提高无法形成时间上的配比一致性。一般来说,学生毕业后的第10-15年教育的投资收益才可能达到最高值。因此,如果以学生为教育成本核算对象,其收益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基于此,本文以高校所提供的教育服务作为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对象,并且根据对高校不同层次、不同学科和不同专业的学生所提供的教育服务成本的不同,将成本核算对象细化为对不同层次、不同学科和不同专业的学生所提供的教育服务。
(二)高校教育成本核算范围的明确1.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一般范围。按照《高等学校教育培养成本监审办法(试行)》中的规定,高等学校教育成本由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和固定资产折旧四部分组成。其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表1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一般范围2.高校教育成本核算范围的特殊问题(1)科研支出是否计入高校教育成本。对于科研支出是否计入以及如何计入高校教育成本的问题,学术界尚无定论。为了方便核算,本文统一按照《高等学校教育培养成本监审办法(试行)》中第三十条的规定来进行处理,即将科研费用的30%计入成本。对于能够计入具体成本项目的,可在具体项目中直接核减;对于无法直接计入具体成本项目的,按照科研费用占学校教育总支出比例的70%对教育培养成本各项支出进行核减。(2)不计入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支出:后勤服务相关费用,校办产业费用,离退休人员费用,捐赠、赔偿以及与高等教育无关的附属单位支出费用。高校后勤部门所提供的服务与教育没有直接关系,且现阶段很多高校的后勤工作已经实现社会化,成为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许多高校的校办产业已完全按照企业模式运作经营,其实质是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独立核算实体,其成本支出与高校教育质量提高无直接关系,因此不将其纳入高校教育成本核算范畴;目前我国高校离退休员工的经费支出主要由财政拨款承担,部分由高校自主承担,但其与高校教育成本无直接关系。因此,以上五项重大支出不应计入高校教育成本。(3)奖助学金纳入教育成本核算范畴。随着国家对高校学生资助力度的不断增加,国家财政拨款的相当一部分归入到学生的奖助学金系统中。奖助学金的成本成为高校教育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文认为在教育成本核算中应将其全部计入教育成本。3.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1)折旧范围。计入高校教育成本核算范围内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应为与教育服务相关的在用固定资产的折旧额,应将后勤部门、校办产业等与教学活动无关的固定资产剔除后,再计提折旧。与教育服务相关且需计提折旧的高校固定资产主要有四类,即房屋及构筑物、专用设备、通用设备、其他设备。(2)折旧方法。新制度提出高校固定资产一般应当采用年限平均法或工作量法按月计提折旧。按照应计提的折旧金额,借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为了统一计提方法,本文采用年限平均法对高校固定资产计提折旧。(3)折旧年限。新制度没有统一规定各类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但规定了图书、档案不计提折旧。因此,本文参照国家发改委2005年颁布的《高等学校教育培养成本监审办法(试行)》中对各类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规定执行。
(三)高校教育成本的核算方法。目前高校教育成本的核算方法主要有三种,即统计分析法、会计核算法、会计调整法。本文选择会计核算法对高等学校教育成本进行核算。会计核算法是按照新制度的要求,结合高等学校的特点,以权责发生制为核算基础,计算出教育成本信息的一套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方法。在此方法下高校在进行教育成本核算的过程中应遵循权责发生制的会计基础,以“事业支出明细”和固定资产的相关会计核算科目为基础,首先确定计入高校教育成本的支出范围与项目,然后设置成本核算账户和相应会计科目,连续而完整地对高校教育成本进行确认、记录、计量和报告,为高校的教育成本核算提供支持。
(四)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科目设置。根据高校教育成本的特点以及前文对核算范围和方法的界定,除使用新制度中已有的“预付账款”、“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在建工程”外,考虑到成本核算科目设置的完整性和可操作性,在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科目体系中,本文还设置了“教育成本”和“间接成本”两个一级科目和其下设的明细科目。各科目的具体核算内容如下:1.“教育成本”科目。该科目是教育成本核算的主要会计科目,主要用于核算高校提供的全部教育服务的成本。其可按不同的教育成本核算对象(如某学院、某专业等)设置二级明细科目,在二级科目下按照教育成本核算对象设置人员费用、固定资产折旧费、公用费用和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四个三级明细科目。支出发生时,借方登记教育成本的直接支出加上由“间接成本”科目转入至本科目的间接支出,贷方登记本期应结转的教育成本。2.“间接成本”科目。本科目核算高等学校提供教育服务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该科目的明细科目设置参照“教育成本”科目设置。该科目主要用于核算通过预付账款科目转入的成本和固定资产折旧所产生的成本。支出发生时,借方登记以上相关间接成本,贷方登记本期应转出至“教育成本”科目的金额,因此至会计期末该账户余额应该为零。3.“预付账款”。本科目核算高校购买商品和服务时预付的款项和未转入固定资产或其他长期资产的资本性支出,如零星的维修费用。这类支出的受益期限实际上跨越了几个会计期间,需要通过本科目进行核算。本科目借方登记高校预付的各项支出,贷方登记摊销的各项支出,借方余额反映高校尚未摊销的支出。4.“固定资产”科目。本科目用于核算高校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该账户下可按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和类别分别设置二级、三级明细科目。借方登记本期新增固定资产,贷方登记本期应减少固定资产,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当期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5.“累计折旧”科目。本科目核算固定资产计提的累计折旧。该账户下仍可按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和类别分别设置二级、三级明细科目。借方登记转出的折旧额,贷方登记当期计提的折旧额,期末贷方余额反映固定资产的累计计提折旧额。6.“在建工程”科目。本科目核算在建的尚未转入验完工的各项基本建设支出。该账户按照建设项目设置明细账,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当期尚未完成的基本建设支出金额。
(五)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具体流程。1.收集、整理相关资料。高校在进行教育成本核算之前应将教育成本核算所需的相关资料收集并整理好。相关资料主要来自于学校财务部门日常核算中所产生的财务数据,主要包括:(1)支出明细表。高校的支出明细表主要有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以及资本性支出四大明细项目。在这四个支出项目下又分别设有三级明细项目:人员支出包括支付给教学科研人员、行政后勤人员的基本工资和津贴补助等;公用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包括表1已列示的各项费用;资本性支出包括房屋和建筑物的购建支出、设备购置支出和大型修缮支出等。(2)非财务资料。其主要指从设备、基建、人事、教务等部门获得的相关资料,主要有固定资产的相关明细资料、高校教职工和学生的基数表等。2.归集计入教育成本的支出项目。根据前文的研究说明,本文对高校事业支出明细表中应计入高校教育成本的支出项目和计入比例进行说明,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对于人员支出、公用支出以及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分别按照上表中的比例计入高校教育成本。而对于高校支出明细表中的资本性支出这一项目,应先将其转入“在建工程”、“固定资产”账户,然后视固定资产是否与教学相关而定,对其计提折旧后将折旧费用计入高校教育成本中。3.开设成本计算单,归集分配教育成本。高校可按照学校、学科、学院、专业四个层次来设计成本计算单,进行教育成本核算。为核算全校一年的教育总成本和生均成本,可以开设全校教育成本计算单,如表3所示:在核算各层次(学科、学院、专业)一年的教育总成本和标准学生的生均教育成本时,若某些费用是为了某一个学科、学院或专业培养学生而发生的,则直接计入该学科、学院或专业的教育成本中;如果某些费用是为了几个学科、学院或专业培养学生而发生的,则需将该项费用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配后计入各学科、学院或专业的教育成本中,可以开设成本项目归集分配表和各层次教育成本计算单(见表4和表5)。表4成本项目分配表表5各层次教育成本计算单4.编制教育成本核算的会计分录第一,人员费用、公共费用、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的总账和明细账核算。对于这三项教育成本费用中的直接成本,可将表4和表5中相关的直接成本计入“教育成本”总账和明细账,做以下分录:借:教育成本———全校总成本———人员费用/公共费用/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等贷:教育事业支出对于间接成本,在相关的支出发生时或归集成本项目时先计入“间接成本”账户,然后按照一定的标准分配后计入“教育成本”的总账和明细账。可做如下分录:借:间接成本贷:教育事业支出(按支出的明细项目)借:教育成本———某学科/某学院/某专业———人员费用/公共费用/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等贷:间接成本第二,固定资产折旧费用的相关核算。在核算高校教育成本时,应将教育事业支出中有关的资本性支出和“在建工程”账户中已办理完竣工验收的基建支出转入“固定资产”账户,并计入相应的明细账。具体的会计分录如下:借:固定资产贷:教育事业支出———固定资产购置在建工程对属于直接成本的固定资产折旧,其折旧费计入教育成本科目核算;属于间接成本的折旧费,先将其计入“间接成本”科目,再将折旧与其他间接成本按照适当分配标准计入教育成本科目核算。编制如下的会计分录:借:教育成本———某学科/某学院/某专业———人员费用/公共费用/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等贷:累计折旧或借:间接成本贷:累计折旧借:教育成本———某学科/某学院/某专业———人员费用/公共费用/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等贷:间接成本5.确定标准学生人数,计算生均教育成本。高校不同层次、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学生的培养成本是有差异的,因此在进行成本核算时不能简单地按照学生平均人数对成本费用进行分配。按照国家发改委2005年颁布的《高等学校教育培养成本监审办法(试行)》的规定,在进行教育成本核算时应将各层次的学生人数按一定的折合系数折算成标准学生人数.折算系数表如表6所示:标准学生人数=本科生和专科生人数×1+硕士生人数×1.5+博士生人数×2+留学生人数×36.编制高校教育成本报表。高等学校应以报表的形式对外披露教育成本信息。
三、结语
【关键词】 成本核算;竞争力;经济管理;企业
1 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已经到了白热化的阶段。因此,这就需要企业能够利用现有资源,采取适合企业的战略,才能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成本核算作为成本控制的主要手段,也是增强企业竞争力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因此,企业必须对成本核算给予高度的重视。
企业加强成本核算的目标是为了使企业能够以最小的投入来换取超出心理预期的盈余产值,可见成本核算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具有双面性,不仅是财务管理系统的重要职能,还是企业控制成本投入、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成本核算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重要性是不能被忽视的。
2 成本核算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重要性
成本核算作为企业成本控制的重要环节,其准确性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完善财务管理系统的职能,还可以提高成本核算人员的技术水平、提升管理人员准确决策的能力。因此成本核算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重要性主要包括:
(1)成本核算的准确、可靠能够帮助企业进行合理的定价。
成本核算可以使企业能够看到成本控制后所带来的直观结果,企业可以从成本核算的数据上直接看到成本控制所带来的成本压缩额,从而使企业根据核算出的数据,对公司产品进行合理的定价。
(2)成本核算对企业的利润具有放大作用
企业的成本与利润二者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利润=产品价格―生产成本,生产成本的降低,使产品流通到市场中就会出现牛鞭效应,使企业的利润增值波动较大。因此,准确的成本核算过程对企业的利润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3)准确的成本核算能够提高管理者的决策能力
准确的成本核算可以使管理人员对后续的成本分析环节做出准确的评估,使管理者在评估环节能够能够发现存在的不足,从而对以前的工作环节进行调整,使管理者充分发挥决策、指挥、协调的能力。
3 我国企业的成本核算出现的问题
3.1成本核算的范围过于狭隘
产品的生产成本是由制造过程产生的成本以及产前研发成本、产后营销成本、管理成本等两大部分组成的,成本核算的范围仅仅限定在了生产制造环节,对产前研发、产后销售成本考虑不周全,造成成本核算的严重失衡。
3.2成本核算程序不科学。按照现行成本核算程序,辅助生产部门将其发生的费用分配给某种产品要经过两次分配,采用两个不同的分配标准(先按一定标准分给基本生产部门,再按另一标准分给各产品),这必然使各产品所分配的辅助生产费用与各产品的实际受益多少发生严重背离。
3.3成本计算对象不规范。从企业看,为使将来生产销售产品的耗费能够计量,从而与其收入相配比,必须正确地确定成本计算对象,这对任何一个生产有形产品的企业都是必要的。确定成本计算对象,就是为了解决计算什么成本,费用由谁来承担的问题。有些企业认为这个问题并不重要,它们在成本核算中,不管生产产品的品种和规格有多少,统统按一个成本计算对象来核算成本,结果必然是不管各产品所耗工费料费的差别有多大,计算出的单位产品成本都相同,但由于各种产品的销售价格并不一样,因此计算出的损益就不真实。
3.4成本核算对象不能适应企业特点
不同类型的企业成本核算的方式不相同,一般企业将人力资源的成本计入到产品的成本核算之中,但是国企就未将人力资源成本计入成本核算的对象,如果错将其计入成本中,就违背了企业的特点,造成成本核算不准确的错误。
3.5费用分配标准不适当。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于耗费的共同费用,应选用适当的标准进行分配,合理地计入按成本计算对象开设的成本计算单中。但有些小型生产企业不管分配什么费用,一律用工人工资作为标准,而实际上这些共同费用并不都与工人工资有关。
3.6成本核算忽略了环境成本
企业的生产一般要以牺牲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作为代价的,因此企业成本的核算内容要体现出环境污染和治理成本。只有将环境成本考虑到成本核算之中才能促进企业和环境共同可持续发展。
3.7成本核算方法不适应企业生产方式
现代企业的生产方式多以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方式为主导,因此在成本核算的过程中要采用分批的方法计算产品的成本,如果此时采用分步法计算成本,不仅浪费计算时间,还容易漏掉个性化产品的特殊成本,因此,选取适应企业生产方式的成本核算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4 加强我国企业成本核算的具体策略
成本核算对于我国企业提升综合竞争力十分的重要,只有加强我国企业的成本核算才能从根本上降低企业的成本,从而使企业活的更高的利润。因此,在借鉴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企业成本核算的现实状况,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4.1规范确定成本核算对象。
企业不论大小,生产的产品不同,生产经营过程和管理要求就不同,在确定成本计算对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既要适应企业生产技术与生产组织的特点,又要满足企业加强成本管理的要求。对于同时生产几种产品而且每种产品又分多种规格时,应以每种产品作为成本计算对象,采用品种法核算产品成本,然后用系数法核算品种内不同规格产品的成本。对于生产主要产品又兼生产少量副产品的企业,应以主要产品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同时把其他副产品统归为一类作为一个成本计算对象,再用适当的方法计算产品成本。如果副产品数量较多,也可以每种副产品作为一个成本计算对象。对于同时生产一两种产品的企业,应以每种产品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分别计算产品成本。
4.2选择适当的费用分配标准。
对不同的共同费用应采用不同的分配标准。具体而言:一是合理,即所选择的分配标准与所分配费用的多少有比较密切的联系;二是简便,即作为分配标准的资料易于取得,计算比较方便。如,动力费一般与机器工作的时间有关,应采用机器工时作为分配标准。辅助材科一般与产品所耗原材料重量、体积等发生联系,应按产品重量或体积作为分配标准。制造费用可采用生产工时,也可采用工资标准进行分配。
4.3扩大成本核算的范围
企业的成本核算过程多是围绕企业在生产制造过程中所投入的材料费、人工费、水电费等等,却常常忽略产品生产前的研发费、后期的管理费、销售成本、环境成本,使企业在产品的成本核算上带来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悲剧,因此,需要扩大产品成本的核算范围。
4.3明确成本核算的对象
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往往容易出现核算对象不明确或者成本核算对象不能适应企业特点等问题,造成成本的核算出现大的纰漏,严重影响企业的成本分析环节的进行。因此,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类型,明确成本核算的对象,不要将不进入核算的部分算到了成本中去,从而造成产品定价过高,降低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4.5成本核算方法能够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使用不当,将分批核算方法错用为分步核算方法,不仅大大降低了企业成本核算的效率,还会使企业漏算或者多算成本。因此,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批量生产类型,选择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核算方法,使企业能够健康的成长。
4.6健全企业成本核算的相关制度和员工激励机制
企业的成本核算问题往往被看作是财务人员应该具备的能力,不需要对其进行相关规章制度和体制的建立,这样会使一些财务人员忽视成本核算的重要性。激励机制的建立可以促进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企业归属感。所以,应该健全企业成本核算的机制和员工激励机制。
4.7重视企业日常管理,保障核算内容完整
成本核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管理人员和财务工作者对日常的核算内容多加留心,从而保证成本核算内容的完整性。使成本核算环节能够不以遗漏的将各种要素考虑到成本中来,从而对产品进行准确的定价和市场定位。
5 结束语
成本核算是国内外大型跨国企业、大型国有企业增强国内外综合竞争力的利器,随着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中小型企业也逐渐将成本核算列入到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加市场份额、提升企业竞争力的行列中来,力求能够利用成本核算手段从大型企业的手中分得一杯羹。因此,成本核算在企业中的运用势必会在竞争中不断壮大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郑雅辉.关于企业成本管理的几点思考.《商场现代化》,2010,36.
[2]王瑾.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成本管理问题研究.《北方经济》,2012,4.
[3]吴文生.内部控制制度在企业成本管理运算中具体实施与运用.《新财经(理论版)》,2011,11.
论文关键词:预算信息披露,可靠性
一、引言
在信息披露的研究中,国内外学者对历史性会计信息含量的研究比较多,尤其集中在强制性披露的会计信息质量的研究方面,对预测性会计信息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IPO公司和证券分析师的盈利预测研究,对管理层的预测性信息研究相对较少。
预算信息作为一种预测性信息,笔者查阅文献发现,现有有关预算信息披露的研究也只有少量的规范性研究,目前国内还没有专门的文献对预算信息自愿披露行为及其可靠性进行实证研究。在盈利预测信息由强制性披露改为自愿性披露的情况下,笔者对当前我国上市公司预算信息披露的可靠性进行研究,找出影响预算可靠性的因素,可以发现公司预算的质量和水平,反映公司治理的效率。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预算信息披露作为一种预测性信息,我们可以借鉴现有盈利预测的研究成果对其进行一定的研究。下面经过理论分析,提出研究假设,作为本文的研究重点。
1、外部环境变动与预算信息披露可靠性
预测是一种基于目前客观性情况推测未来趋势的主观性行为。对于预测的准确性,一方面取决于预测所涉及的预测期间的长短,预测期越长财务管理论文,面临的不确定性越大,从而预测的准确性也就越差。另一方面,公司预测期间的盈利变动幅度(程度)也是影响预测准确性的重要因素,盈利变动程度越大,代表盈利越不稳定,即盈利增长幅度或降低幅度越大,预测的误差就大,则难以对下期盈利进行比较准确的预测。由于预算活动属于预测行为,二者具有相似性,故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外部环境变动幅度与预算的可靠性负相关论文格式范文。
2、股权集中度与预算信息披露可靠性
传统理论认为,股权结构越分散,单个股东就无力去监督经营者,容易形成“内部人控制”现象。随着股权集中度的提高,大股东就更有动力和能力去监督经营者,提高经营者管理效能,从而减少成本。但是,在股权过度集中的情况下,比如我国上市公司就存在严重的“一股独大”现象,大股东较容易操控上市公司,这样,大股东实际上成为上市公司的“内部人”。Laporta等(1999)发现股权集中度与财务报告质量负相关。Fan(2002)分析东亚国家股权结构与盈余信息含量时指出,控股股东运用控制权对中小股东进行“掏空”时,控股股东会操纵盈余信息,这降低了信息披露的可靠性。同时,控股股东为避免外部股东的密切监督,也会降低信息披露的充分性。
假设2:公司股权集中度与预算可靠性负相关。
3、会计事务所审计与预算信息披露可靠性
会计事务所站在独立、客观、公正的立场上对公司盈利预测报告进行审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盈利预测的实现。相对来说,声誉越高、规模越大的会计事务所的审计质量也较高,致使公司预算的误差较低。由于国际“四大”会计事务所的声誉较高,他们对上市公司具有更严厉、更广泛的信息披露要求(Graswell和Taylor,1992),通常认为经“四大”会计事务所审核的预算报告比经“非四大”会计事务所审计的预算报告的可靠性要高。蒋义宏、魏刚(2001)研究认为会计事务所审计对预测的可靠性有一定的影响。
假设3:经过“四大”会计事务所审核的预算报告的可靠性较高。
4、财务杠杆与预算信息可靠性
公司资产负债率越高,说明公司面临较多的市场风险。根据融资优序理论,公司的资本来源在考虑资本成本的情况下财务管理论文,通常会优先选择内部融资,再是股权融资,最后才是债务融资。但内部筹资有限,配股和期权融资受公司盈利能力和业绩影响,外部债务融资面临的风险较大。从而公司有操纵盈利预测和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预算的可靠性也就越低。
假设4:资产负债率与预算可靠性呈负相关关系。
5、公司治理机制与预算信息披露可靠性
公司治理机制反映了公司的基本特征。董事会规模、监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和董事长与总经理是否两职合一等公司治理变量对公司的盈利预测和预算信息披露可能产生影响,通常认为,董事会规模和监事会规模越大、独立董事比例越高,越能监控和约束公司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可以降低CEO或董事长控制董事会的可能性,促进信息的透明化和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而且聘任有能力的外部董事参与公司决策,会促使公司管理层披露更多的信息,从而对预算信息披露产生一定的影响。这显然也会影响到预算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假设5:公司治理特征对预算可靠性有系统影响论文格式范文。
6、成本与预算信息披露可靠性
笔者在研究预算信息自愿披露行为中,预期成本与预算信息自愿披露行为负相关,并得到了实证检验,即成本越大,公司越不愿意披露预算信息。通常情况下,成本能影响公司管理层的信息披露行为,从而也对信息披露的可靠性产生一定的影响。
假设6:成本对预算信息披露的可靠性有系统影响。
7、信息性质与预算信息披露可靠性
信号传递理论认为,信息披露能向外界释放有关公司基本信息和私人信息的信号,以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促使投资者理性投资和决策,减少成本。管理层在有利好消息时,通常会向投资者披露更多信息(Clarkson,1992)。笔者在研究预算信息自愿披露行为中,已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得出信息性质与预算披露行为正相关的结论,即公司有利好信息时,管理层对公司前景持乐观态度,也更愿意披露来年的预算。因此,信息性质对盈利预测披露行为产生影响,从而也造成盈利预测误差存在差异(张翼、林小驰,2005)。
假设7:信息性质对预算信息披露的可靠性有系统影响。
三、研究设计
1、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我国深市和沪市的A股上市公司2005-2008年共4年的年度公开数据。在原来研究预算自愿披露行为的3595家样本中,我们筛选出对预算进行披露了的公司,有1215家。经过数据整理财务管理论文,剔除异常值和数据缺失的样本,最终得到1189家样本公司。所有样本都剔除了金融类公司和PT公司。预算数据来自于各年度财务报告中的披露,笔者从其“董事会报告”一栏中一一查出,并经手工整理。财务报告主要从巨潮网中下载,其他如公司理治、董事会特征、会计事务所审计等变量的数据来自于CSMAR数据库。
2、变量设计
笔者将会用到的变量指标进行了整理和归类,所有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指标的选取都参考了国内外著名学者的研究成果,并进行了取舍和适当修正,使得各指标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各具体变量及定义如表1所示。
表1 变量描述表
变量名称
变量指标描述
度量
因变量
Error
预算误差,代表预算的可靠性(也可称之为预算编制松弛)
(营业收入预算数-当年营业收入实际数)/当年营业收入实际数的绝对值[2]
自变量
Cost
成本
管理费用与营业收入之比
News
是否拥有“好”消息
哑变量:有取1,没有取0。收入预算数大于当年收入实际数,为好消息,否则为坏消息[3]
Ceodual
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是否由同一人担任
哑变量:是取1,否则取0
Board
董事会规模
为董事会成员数
Ourdir
独立董事规模
为独立董事人数
Supervise
监事会规模
为监事会成员数
Environ
外部环境变动幅度
为小行业营业收入年度增长率
Audit
财务报告是否由国际“四大”会计事务所审计
哑变量:是取1,否取0
Square
股权集中度
赫尔芬德指数,等于公司前10位股东持股比例的平方和
Liability
财务杠杆
资产负债率
控制变量
Size
资产规模
为公司总资产的对数。
Year
年份虚拟变量
哑变量:若年度为2006,Year=1,否则取Year=0,依次类推
Industry
行业
哑变量:若为制造业,取1,否则取0
3、模型设计
本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检验预算的可靠性。
Error=a0+a1Environ+a2Cost+a3Ceodual+a4Board+a5Ourdir+a6Supervise+a7Audit+a8News+a9Square+a10Liability+a11LgSize+a12Industry+a13Year+ε
四、统计分析
1、描述性统计分析
我国证监会于2004年12月31日条款规定,若公司公开披露过本年度的盈利预测,其利润的实际数较预测数低10%以上或较预测数高20%以上,要求公司详细阐明造成差异的原因。于鹏(2007)将盈利预测的准确性(可靠性)范围定义为预测误差在10%以内论文格式范文。本文将预算相对误差进行分类,不管是预算数是“高估”了还是“低估”了,只要误差绝对值位于0-10%、10%-20%和20%以上的,就分别认为预算是准确的、比较准确的和不准确的。
表2报告了预算相对误差的分布情况。从各年份和整体上看,预算误差在0-10%范围内的公司比例在06年、07年和08年分别为50.99%、44.31%和42.83%,三年的平均值为45.33%,可以看出,我国有近一半上市公司的预算是准确的,但公司所占比例有逐年下降的趋势;与之相反的是,预算误差在10%-20%范围内的上市公司数有逐年增加的趋势;预算误差在20%以上的公司比例没有太大波动,各年份和整体平均值的公司比例保持在25%-30%之间;预算误差在10%-20%范围内和20%以上的公司比例在各年份和整体平均值上都是相当的;各年度的预算误差平均值分别为14.55%、16.16%和17.23%,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且三年整体的平均值为16.24%财务管理论文,说明我国上市公司的预算总体上是比较准确的,可靠性一般,但可靠性越来越差。
表2 预算相对误差统计表
年份
预算误差范围
各年度预算误差均值
0-10%
10%-20%
20%以上
2006年
155(50.99%)
72(23.68%)
77(25.33%)
304(14.55%)
2007年
148(44.31%)
91(27.25%)
95(28.44%)
334(16.16%)
2008年
236(42.83%)
165(29.95%)
150(27.22%)
551(17.23%)
合计
539(45.33%)
328(27.59%)
322(27.08%)
1189(16.24%)
表3反映了各变量的基本信息。在1189家样本公司中,预算误差均值为16.24%,从整体上看,预算准确性比较好,可靠性一般;外部环境变动均值为25.47%,公司面临的环境具有较强的不稳定性;成本均值为7.85%;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合一的样本有124家,占10.43%,董事会规模平均有9.5人,独立董事人数平均为3.3人,监事会规模平均为4.2人;公司财务报告由国际“四大”会计事务所审计的公司有67家,占5.65%,说明绝大部分公司还是选择“非四大”国际会计事务所审计;有利好消息的公司共996家,占83.77%,说明绝大部分公司有利好消息;股权集中度均值为19.08%,最大值达70.29%,说明我国“一股独大”现象非常严重;资产负债率均值为52.14%。
表3 描述性统计
变 量
均值(1/0或总数)
中位数
标准差
最小值
最大值
Error
0.1624
0.1127
0.1673
0.0000
0.9892
Environ
0.2547
0.1943
0.4694
-0.3395
12.5749
Cost
0.0785
0.0610
0.0767
-0.1498
0.9809
Ceodual
124/1065
Board
9.5374
9.0000
1.9660
2.0000
17.0000
Ourdir
3.3263
3.0000
0.7405
1.0000
6.0000
Supervise
4.2330
4.0000
1.4744
1.0000
13.0000
Audit
67/1122
News
996/193
Square
0.1908
0.1652
0.1226
0.0099
0.7029
LgSize
9.3429
9.3102
0.4210
7.9667
11.2749
Liability
0.5214
0.5252
0.2339
0.0348
5.0638
Industry
806/383
2、变量相关性分析
相关性分析只是揭示了变量两两之间的相关关系[4]。本文的相关性分析结论如下:公司具有的信息性质与预算误差显著负相关;资产负债率与预算误差显著正相关;外部环境变动指标与预算误差正相关,但在Pearson系数下统计不显著;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监事会规模、国际“四大”会计事务所审计与预算误差负相关,但统计不显著;成本、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规模和股权集中度分别与预算误差正相关,但统计都不显著;单变量相关分析只是简单地介绍了变量两两之间的关系,在多元回归分析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有效地揭示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此外,相关分析表中各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都比较小(都小于0.5),不存在高度相关性,表4中的每个变量的VIF值都小于5,故模型中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
3、回归分析
在利用Eviews、SPSS软件回归检验中,利用怀特检验,我们发现模型有异方差现象,通过加权最小二乘法(WLS)对模型进行修正,最终消除了异方差。又模型的D-W值为2.047,说明模型没有自相关现象。模型的F值为39.833,在0.01显著性水平下通过了检验,同时,修正的R2值为0.314财务管理论文,说明模型成立,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和解释力。
我们发现,成本与预算误差显著正相关,即成本越大,预算越不准确,预算的可靠性就越低;通常成本越大,公司越不愿意披露预算信息,同时,对预算信息披露了的公司,成本越大的公司,预算的可靠性也比较差。具有“好消息”的公司与预算误差显著负相关,即具有利好消息的公司,预算的误差越小,其可靠性就越高;通常具有“好消息”的公司更愿意披露预算信息,同时,对预算进行了披露和具有“好消息”的公司,预算的可靠性比较高。国际“四大”会计事务所审计与预算误差显著负相关,即经过国际“四大”会计事务所审计的公司,其预算的误差较低,可靠性相对就高,这些与本文的预期相一致,假设得到了检验。资产负债率与预算误差显著正相关,即资产负债率越高的公司,虽然自愿披露了预算信息,但预算的误差也越大,其可靠性也就低,这也与本文预期相一致。
在董事会特征变量中, 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合一、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规模都与预算误差正相关,但统计不显著。由于我国特殊的公司治理结构,我国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现象严重,大股东有较强的控制权和表决权,董事会成员内部存在普遍的“搭便车”行为,同时,我国的独立董事制度还不完善财务管理论文,独立董事的专业胜任能力与工作精力和态度严重影响到独立董事制度的有效运行,致使独立董事制度未起到应有的作用,董事会治理效率和作用并没有显著提高。监事会规模也与预算误差不显著正相关,通常情况下,监事会只起到对董事会和管理层的监督作用,对他们的行为进行监控,但无权加以干涉,所以,监事会对预算可靠性没有实质性影响。
此外,公司规模、行业虚拟变量和年份虚拟变量作为模型的控制变量也与预算误差正相关。公司规模不同,行业不同,公司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也就不同,资产的配置也不一样,故预算的可靠性也就不同。样本在各年度由于公司不同、数量不同、环境不同,故各年度的预算可靠性也不一样论文格式范文。
表4 回归检验表
Variables
Unstandardized Coefficients
Standardized Coefficients
t
Sig.
Collinearity Statistics
B
Std. Error
Beta
Tolerance
VIF
Constant
0.290***
0.044
6.607
0.000
Environ
0.006
0.004
0.044
1.462
0.144
0.635
1.575
Cost
0.063***
0.023
0.078***
2.682
0.007
0.682
1.466
Ceodual
0.006
0.004
0.042
1.325
0.185
0.562
1.778
Board
0.001
0.002
0.043
0.825
0.410
0.211
4.748
Ourdir
0.005
0.004
0.058
1.149
0.251
0.229
4.362
Supervise
-0.001
0.001
-0.032
-1.060
0.289
0.641
1.560
Audit
-0.031***
0.007
-0.106***
-4.194
0.000
0.902
1.109
News
-0.069***
0.005
-0.340***
-13.048
0.000
0.848
1.179
Square
0.072***
0.016
0.125***
4.578
0.000
0.769
1.301
Size
-0.021***
0.005
-0.137***
-4.466
0.000
0.611
1.637
Liability
0.093***
0.008
0.301***
11.156
0.000
0.796
1.257
Industry
0.014***
0.004
0.113***
3.858
0.000
0.675
1.482
06Year
0.020***
0.004
0.161***
4.705
0.000
0.492
2.030
07Yeay
0.032***
0.004
0.274***
7.212
0.000
0.399
2.505
R Square
0.322
Adjusted R Square
0.314
F Change
39.833
Sig. F Change
0.000
Durbin-Watson
2.047
注:***、**、*分别代表1%、5%、10%的显著性水平。
4、稳定性测试
在稳定性测试中,我们可以从总样本中随机抽取三分之一的样本数,再进行回归检验,看回归结果是否与总样本回归结果一致[5]。在1189家披露了预算信息的公司中,我们随机抽了350家公司对模型进行了回归检验,检验结果与本文上述的结论基本一致(限于篇幅,本文省略了回归结果表),所以本文通过了稳定性检验。
五、研究结论与未来研究展望
在描述统计方面,我们发现,有近一半的上市公司的预算误差维持在10%以内,预算误差均值为16.24%,说明我国上市公司预算的可靠性较一般;且预算误差逐年上升,预算的可靠性越来越差。
在多元线性回归检验中,我们发现,成本与预算误差显著正相关,即成本越大,预算越不准确,预算的可靠性就越低。具有“好消息”的公司与预算误差显著负相关,具有利好消息的公司,预算的误差越小财务管理论文,其可靠性就越高。国际“四大”会计事务所审计与预算误差显著负相关,经过国际“四大”会计事务所审计的公司,其预算的误差较低,可靠性相对较高。财务杠杆与预算误差显著正相关,资产负债率越高的公司,虽然披露了预算信息,但预算的误差也越大,其可靠性也越低。在董事会特征变量中,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合一、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规模都与预算误差正相关,但统计不显著。监事会规模也与预算误差不显著正相关。此外,公司规模、行业虚拟变量和年份虚拟变量作为模型的控制变量也与预算误差正相关。
对后续预算信息披露的研究,笔者认为同时发行A股和B股的公司由于面临更严格的市场监管和信息需求,预算信息披露的可靠性应该较高,故样本选择可以扩展到B股上市公司,进而比较A股与B股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差异。再者,地区市场化水平不同,面临的环境和市场竞争程度也不同,从而信息披露透明度和披露水平也不同,因此,我们也可以考虑把这些因素引入预算信息披露的研究中。
参考文献
[1]蒋义宏,魏刚.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与财务问题研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1.
[2]唐跃军,程新生.信息披露机制评价、信息披露指数与企业业绩-基于931家上市公司的调查[J].管理评论.2005(10):8-16.
[3]叶少琴,胡玮.IPO公司自愿披露盈利预测:影响因素与准确性[J].金融研究2006.9.
[4]张翼,林小驰.公司治理结构与管理层盈利预测[J].中国会计评论,2006,12.
[5]Clarkson,P.A. Dontoh,G. The voluntary inclusion of earningsforecasts in IPO prospectuses[J].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1992,(Spring):601-626.
[6]Chen,C.J.P. Jaggi,B. Association between independentnon-executive director, family control and financial disclosure in Hong Kong.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Public Policy,2000,19:285-310.
[7]Fan,J.P.H. T.J.Wong. Corporate ownership structure and theinformativeness of accounting earnings in East Asia.[J].Journal of Accountingand Economics,2002,(33):401-425.
[8]Ferris,K.R.D. C.Kayes. Some evidence on determinants of Profitforecast accuracy in the United Kingdom.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Accounting. 1987,(16):27-36
[9]Craswell,A.Taylor S. Discretionary disclosure of reserves byoiland gas companies: an economic analysis[J].Journal of Business Finance and Accounting,1992(19):295-308.
[10]Haskins,M.E. Ferris,K.R.,Selling,T.I. International financialreporting and analysis: a contextual emphasis, Irwin McGraw-Hill,Boston,2000.
【关键词】工程预算,项目管理,问题,对策,原因
一.工程预算在项目管理中的作用
1.工程项目投资额的确定依据
建筑工程一般都具有以下特点:用途各异,结构复杂,形态多样,体积庞大,材料消耗巨大且繁杂,生产周期长。所以建筑工程不似其他工程那样有国家规定统一价格,而是根据施工设计图纸,间接费定额,预算定额单价等各方面的预算来确定工程造价。建筑工程造价决定了建筑项目的定价。
2.进行项目管理的重要依据
工程预算是施工合同的签订,进行招标、投标和竣工后结算等一系列项目管理的重要依据。在进行工程承包合同签订时,可以通过基本建设工程预算以明确经济承包价值。招标工程编制标底与投标单位进行投标报价可运用预算报价来决定。
3.衡量工程合理设计方案的重要依据
衡量设计方案是否经济与合理亦要采取工程预算,并且是衡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待一套较为完整的建设项目出台后,然后进行经济比较,可利用各项工程项目的造价指标、单位产品成本指标、造价指标、总造价指标等基本建设工程预算找出各个设计方案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方便设计人员做进一步的修改与设计,以提高设计方案的水平,促进工程的进一步完善。实物消耗量与设计进行技术分析是基本建设工程预算的主要分析对象,从而将原材料消耗度降到最低。
4.企业准核算经济、成本控制的关键
工程预算对工程预算造价进行了准确的计算,从而反映出企业产品的预算成本,从而促进企业对人力,材料进行限额定量管理,以节省人力物力财力等风方面的经费。是企业内部经济核算加强,成本降低并增加原始积累。工程预算是企业能够进行有效管理的重要依据。施工预算因为其具有较强的政策性和经济性,能够促进企业严格按照国家的规定控制费用标准和成本开支范围。工程预算能够提高企业财务核算的准确性,帮助企业控制成本,并按有关规定提供相依的资料及依据。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首要任务就在于控制且合理确定工程造价,保证工程造价的准确性,从而加强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二、工程预算在项目管理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及原因
1.就预算管理而言,我国现行的管理模式正处于阶段性,因此在建设项目全过程综合管理意识上较为缺乏。造价管理目标和相互沟通,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以及设计单位较难达到统一。建设单位没有采取相应措施以促进设计单位进行限额设计和精心设计,大多数工程项目没有进行全面的设计招标,也没有优选设计方案。工程监理单位仅局限于施工阶段的进度与质量管理,忽视了对投资决策的分析。在进行施工招标阶段,标底和标价估算欠准确,从而使得在施工进行时因缺乏资金,或者是成本控制不严,导致投资管理失控。
2.设计管理制度完善力度不够,不能全面推行限额设计。设计单位虽然在设计阶段进行了一系列工程概算,甚至是细化到预算。可是因为在设计方案造价指标上缺少控制约束,导致投资偏高,设计还依然保守。大多数单位不具备完善的管理体制,只注重片面的设计工作量和经济效益,忽视了精品设计意识。
3.各个参建单位管理人员在技术和经济方面不统一。在我国,很多工程技术人员总是将工程造价当做是财务和预算人员的责任,自己只需负责工程设计。倘若技术人员将工程造价忽略掉,但是因工程造价人员并不懂得工程技术方面的问题,所以将会导致工程造价上很难做到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
4.在施工的过程中随意变更。大多是建设单位因为急于项目动工,但又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再加上没有严格把关投资额度,建筑标注,设计深度,招标文件和承包合同,完善程度,导致在施工的过程中不断变更,工程随意更改。有的项目修改不休,就是因为没有监督更改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对更改造成的损失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做出相应的责任制约。
三.加强工程预算过程控制管理的对策
就对策上而言,下面就以当今的热点问题——加油站的建设来展开论述。加油站项目施工现场主要涉及到工艺管道,加油机,卧式油罐等重大作业,并且同临时破土,用火,用电清罐等多项作业密切相关。企业新标准建设加油站工程项目管理范围已不仅限于进度报表和计划的生成,工程管理人员在满足工期、成本、质量等要求的同时要随时准备好处理各种突发性的难题。因此,为了很好的完成项目管理的目标,要以保证质量为基础来寻找成本和进度最优的解决方案。加油站项目工程建设的计划与预算方面,在项目动工之前都要制定一份详细的项目建设预算,将预算分解到每个分项工程分解得尽量细致,详细到每个实物工作层次,为每个工作包建立总的预算成本TBC(Total Budgeted Cost)。工程预算的第二部便是分配TBC到每个工作包的整个工期中去。根据各工作包的各分项工作量进度计划来对每个工期的成本计划作出确定。工期的每个区间由每个工作包所需的工程量来进行分配,从而确定什么时候需要的预算是多少。这一数字通过截止到某期的过去每期预算成本累加得出,即累积计划预算成本CBC(Cumulative bugeted cost)或BCWS。由此可以看出在工程预算的项目管理上要采取的主要对策可归纳为以下两点:
1.合理确定工程造价预算定额以及费用构成结构
依据产品价值构成分析得出,建筑工程造价由三个部分组成:盈利、物质消耗支出、劳动报酬支出,工程预算造价要将产品价值构成的三个方面充分反映出来。就目前来看,工程造价费用构成所采用的是将劳动消耗部分分成管理人员的劳动消耗计入现场经费和间接费,生产工人劳动消耗计入直接费用两个部分,这样一来就促使了工程预算取费的复杂化。另外,随着当今经济市场的飞速发展,我们应该区分物化劳动与活劳动,促使预算费用结构变得进一步简单化且便于操作,同时还有利于推动企业进行用工制度改革,使我国建筑工程造价费用构成与国际接轨,进而更加符合国际化的标准。
2.做好工程预算的监督与校审工作
如何加强工程预算的监督与校审。第一,要将工程预算校审的阶段和重点区分清楚,从而定制好工程预算校审程序,对承包方、发包方、贷款银行、工程造价管理部门、预算中介机构在工程预算校审中所发挥的职能和承担的责任要明确;第二,对于工程预算校审工作纪律要十分之严格,以此防止工程预算校审只注重于形式,从而造成工程预算校审不能落到实处,形同虚设;第三,作为工程校审人员,要求其自身必须拥有十分丰富的工程预算经验,才能充分担当起工程校审的职责。
综上所述,工程预算在项目施工的项目管理、成本测算、投标报价和变更补差应该得到广泛的运用。在项目施工中,灵活、科学、准确地应用好工程预算,从而促进工程投资效益和企业综合经济效益的提高,并对此有着极为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霞建筑工程预算编制的分析与控制[期刊论文]-中国外资 2010(7)
2.晏传举浅议建筑企业预算管理与经济效益的关联[期刊论文]-现代经济信息 2010(13)
3.翁家金如何提高工程预算管理的几点对策[期刊论文]-科技与生活 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