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传统武术

时间:2023-01-13 03:12:53

导语:在传统武术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传统武术

第1篇

再生性传统武术文化空间是指后人为了继承传统武术的技术与文化,在其发生地或者流传地域所建构起来的新的境地。历史环境的变化和社会文化的更替也造成了再生性传统武术文化空间的变质。第一,传统武术文化发源于民间,其再生性文化空间的变质与它所生存于其中的社会环境息息相关。传统武术文化空间的保存不仅含有武术文化内涵的继承,传播路径的抉择和传承人产生机制等方面的合理配合,而且也要以适宜的社会文化环境为依托。第二,随着人们逐渐重视弘扬传统文化,部分历史上流传的民俗节日也逐渐恢复开展,人们花费大量精力试图恢复曾经存在于历史中的传统武术文化原貌,然而不可阻挡的是传统武术再生性文化空间的变质。遗憾的是大众所能看到的是武术家不断上演的竞技武术样式,而以民间文化为内核的传统武术文化日益成为历史的回音,活在人们的记忆中〔4〕。例如,当今种类繁多、花样百出的武术节会,只有为数不多的运动员的身影和掌声,而社会武术活动早已变成以武术为健身手段的武术爱好者的自我消遣和娱乐。传统武术再生性文化空间的转型,使其本身在传承过程中日渐脱离武之为武的本真和本来面目。近些年来,一些以弘扬传统武术文化为口号的武术比赛转而成为招揽顾客的商业演出,例如商业气息浓重的武林风擂台赛,虽然创造了很高的电视收视率和大众关注度,却在无形中促使了再生性传统武术文化空间的变质。

2传统武术文化空间的保护

2.1实现武术文化的活态传承

传统武术文化作为我国的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其活态传承是传统武术文化空间保护的核心部分。因而,在保护传统武术文化血脉,拓宽传统武术文化生存空间的基础上,扩大传统武术文化传承人的规模是必需的,其固有的师徒垂直传承与耳提面命的口传心授,能够更好地实现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传统武术文化的动态传承不仅包含传统武术的基本技术技法,还包括弘扬传统武术的历史文化、民族精神等的系列内容,照顾到传统武术文化空间内在的层级性。因此,如何才能有效地确立传统武术传承者的社会身份,明确其与相关方面的责权利关系,形成可视化的传统武术传承评价标准,对于传统武术的当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2优化再生性武术文化空间

文化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创造和习得的,同时也是依靠代际相传而保存其血脉的,然而这种传承需要有合适的文化空间作为背景。传统武术门派林立、技法多样的特征决定着其文化空间传承的复杂性。原初性传统武术文化空间的保护并不是全然不动地复制前人武术活动遗迹的过程,毕竟这种未受干扰的原生态生存环境已经发生了改变。因而,应该在对原初性武术文化空间进行保护的同时,优化再生性武术文化空间。例如,定期邀请传统武术名家教拳,访问传统拳师练功场所,深入拳师生活、进行拳理领悟,还原乡村传统武术习练场景,以真正实现再生性传统武术文化空间的优化。

2.3发挥政府和社会双驱动力

传统武术文化空间的保护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双向努力。一方面,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逐步落实,从2006年开始,政府已经将大批优秀的民间武术拳种纳入了“非遗”保护名录,为传统武术文化传承创造了最有利的时机。传统武术在国家政策的保护下,被贴上了国家形象的文化标签,于是成为我国至为珍贵的文化资源。例如河南焦作市将一山一拳作为焦作市的旅游名片,又如四川省峨眉山市将峨眉武术作为本市形象的象征和身份标志。另一方面,由于个体和其所属群体的角色和身份会随着场景的变动而转化,其所属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也同样依靠其环境变化,环境的变易决定着他们的文化认同程度,而文化认同又必须在特定的文化空间内实现〔5〕。因而,在对传统文化进行认同的基础上,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和文化基因的保持需要政府与社会的双驱动联合力量来推进,形成集文化、教育和旅游三位一体的驱动机制,打通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播渠道,适当放宽国家政策,灵活调整政府策略,成立有关的传统武术社团、研究机构和表演团体等传播平台,对传统武术文化实施多层次的保护。

3结论

第2篇

关键词:山文化 传统武术 文化元素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7-0028-05

“法象莫大乎天地。”我国古老的文明,缘起于“察天之命”的敬畏、膜拜自然。山文化就是在这种浓厚的寻求对象性关系的文化氛围中形成的。我国的许多山岳,有着诸多古老而神奇的人文历史遗迹,蕴含着许多悠思深长、发人深省的人文故事和立意高洁、美丽动听的传说;富含宗教色彩的五岳、四渎,吸引着善男信女,将精神皈依于山岳。这些,为我国山文化的形成,提供了丰富而精彩的人文文化素材。可见,山文化存活于人文社会,与社会互根,影响着社会的诸多领域,传统武术就是其一。根植于华夏土壤的传统武术,在坎坷发展的旅途中,不论是显现于外的技法招式,还是隐含于内的技法原理及道德法则,都受到了山文化的引导和影响。下面我们试从山文化的视角,解读传统武术所蕴含的山文化内涵,这对重构传统武术的文化元素及弘扬传统武术有积极作用,对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也有积极意义。

1 山文化的主要内容

山文化的内容十分繁杂,但不论如何不能胜数,都不外乎是人们透过对山外在雄壮的形态和内在幽深的底蕴的多重感性认识,而演变出的人格化文化,主要内容有五。

一是志存高远、性格稳重的人文化个性文化。个性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一个人的比较固定的特性。”山的个性文化有其固有的特质。如,山有着端正巍峨的外貌特点,这种端正巍峨,将之人格化,就是山有着正直的德性。它耸得高,看得远,有着高远的志向;它天天看云卷云舒,年年赏花开花落,身高不言高,体厚不夸厚,每临大事有静气,任凭风吹雨打,而自岿然不惧,先贤喻以警示后人,为人要“稳如泰山”,不为俗事纷扰,秉持“一以贯之”的沉稳性格。由此可见,山以其高大、厚重之质,彰显着志存高远、性格稳重的人文化个性。二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文化品格文化。山的品格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为自强不息的品格。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儒家以堆土成山,说明不坚持到最后,就不能达到目的,“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仞之山始于一篑。山的品格属于“天道”,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君子要效法“天道”“为山”的持之以恒和刚健有为的品格,终身自勉发奋图强。二为厚德载物的品格。《中庸》说:“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意思是说:今天我们所说的山,原本不过是由拳头大的石块聚积起来的,可等到它高大无比时,草木在上面生长,禽兽在上面居住,宝藏在里面储藏。“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应效法“天道”“为山”的包容万物和承载万物的品格,广施仁德,普济众生。可见,山以其自励、仁厚之质,彰显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文化品格。三是乐山修仁、反身自省的人文化精神文化。“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千百年来,国人乐于“从大自然中吸取营养以丰富自己,使自己能从大自然中得到启发”,以有利于自己事业的发展。如孔子每“见大水必观焉”、“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所以诸如孔子者,有此喜好和发出这样的感叹,原因在于“格物、致知”是国人惯有的思维方式。君子应常常“格物”内省自修,以成就高洁风骨及挽狂澜于既倒的旷世伟业。如孟子就由此悟到“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由此,我们不难自觉:仁者会因观山,而渐悟修己进德之理,治国安民之道。这也正是山所蕴含的乐山修仁、反身自省的人文文化精神。四是阴阳交错、化生万物的人文化情怀文化。《说卦传》说:“立天之道日阴与阳”,日月变化、寒暑更迭等自然现象,都是由阴阳两个方面构成的,都遵循阴阳交合的法则。而山乃是践行这一法则的客体:山向日为阳,背日为阴;或山势危崖劲露,或山貌郁郁葱葱。山的这种阴与阳的交合跌错,体现了山具有“天地相遇,品物咸章”生化万物的作用,和践行“中和”之道的精神。如,山上“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鼋鼍、蛟龙、鱼鳖生焉,货财殖焉”,甚至“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这些都说明山有着阴阳交错、化生万物的人文化情怀。五是岿然处静、相机而动的人文化智慧文化。远处看山,巍峨屹立,高耸云霄,即使遇狂风暴雨,电闪雷鸣,也岿然静处。而走进山中,时时可见动静无常的水。静待的山中之水,有伺机而动的智慧,表现为:积蓄能量,等待时机,时机成熟,摧堤决坝,势不可挡,这种智慧迁移到人事,折射出忍辱负重,积蓄力量,条件成熟,势如破竹,致命一击;流动的山中之水,有随机应变的智慧,表现为“水无常形”、“避高而趋下”、“因地而制流”。山中之水,貌似柔,实则强,能以柔克刚。如,久滴之水,可以穿石;常流之水,可使棱角之石成鹅卵。人的心灵,也如山中的水,“正错而勿动,则湛浊在下而清明在上,则足以见须眉而察理矣。”由上可知,因山中水之动静,山被赋予了岿然处静、相机而动的人文智慧。

2 山文化底蕴下的传统武术解读

2.1 山所蕴含的志存高远、性格稳重的人文化个性文化对传统武术的影响

2.1.1 山所蕴含的志存高远的人文化个性文化对传统武术的影响

山,或溪碧泉清,或瀑美潭碧,或巍峨耸峙,或葱翠秀丽。它因端正的外貌和丰富的资源,被人称之为“仁者”。“源洁则流清,形端则影直”,察山之纯洁端正,可预见其行为之真善。且山,爱待人接物,向万物张开双臂,立得高,望得远,宽厚仁爱,不役于物,更不伤于物,不忧不惧。故山所蕴含的志存高远的个性文化,亦即是天所赋予它的正直德性。

山志存高远的个性文化,熏陶着传统武术武道中人内在正直的德性。武道中人认为:正直的影子,源于端正的形态;真善的行为,源于纯洁的思想。德性是由内向外渗透的,这种强调由内及外的个性文化,浸润于传统武术,成为拳门制定门规的重要指导思想。武林各拳门择徒授艺都非常重视弟子的人品德性,如“人品不端者不传……不知珍重者不传……俗气入骨者不传……市井人不传。”为何不能授艺于“人品不端者”、“不知珍重者”、“俗气入骨者”、“市井人”?最根本的缘由是,此类人难以有高远的志向,“恐有玷于昆吾之高尚也”;又如武当派《内家拳法》云:“五不可传:心险者、好斗者、狂酒者、轻露者”等。可见,武林择徒授艺时所尚武德之理念,与山志存高远的个性文化是相通的。

2.1.2 山所蕴含的性格稳重的人文化个性文化对传统武术的影响

内含正直的山,拔地而起,执著挺拔,书写青松磐石的风格,磨炼出沉着稳重的个性。仁爱之人应像山一样平静、稳定,不为外在的事物所动摇。“居善地”,与你相容的地方就是善地,清泉是随遇而安的,无处不是善地;“心善渊”,心要像深渊那样平静、深不可测。一个人做到心如止水不难,难的是能把天大的事看小,能把巨石像纸片那样抛向天空,能临危不惧、处变不惊。山持有的这种沉着稳重的个性,成就了山无言谦卑的气质,打磨出了山刚毅傲骨的个性,也渗透到了武道中人沉稳的个性中。

“止、戈”为“武”。武道中人习武是为了健康身心、防身自卫,“强调‘拳打人不知,出手不伤人’”,且“以服人为上策,打人为下策,杀人为最下策。”如“学拳宜作正大事情,不可持艺为非,以致损行败德,辱身丧命。”更进而“学拳宜以涵养为本,举动间要心平气和,善气迎人”。传统武术中的这些思想,含有山性格稳重的人文个性文化,武道中人喜爱在深山中参悟武道及精进技艺,与深受山的人文个性文化的吸引,是分不开的。山性格稳重的个性文化,锻造出了武道中人临谤不戚、受誉不喜、遭辱不怒的个性;磨砺出了武道中人不昂首天外、不居高临下、不盛气凌人、不目空一切的气质,也使本性凶残的搏杀,少了一份血腥,多了一份谦让。

2.2 山所蕴含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文化品格文化对传统武术的影响

2.2.1 山所蕴含的自强不息的人文化品格文化对传统武术的影响

山有自强不息的品格。走进山中,生机勃勃:崖壁上有为了生存争阳光、争雨露而顽强匍匐生长的藤蔓;峭石上有迎着寒风绽放的风兰;仞壁上有根悬石外,却紧抓岩石不放,傲然挺立,散发不凡气势的青松……如此恶劣的环境,不但没有击垮它们,反而使它们以奇倔的风韵,咏叹着山自强不息的品格。山的这种自强不息的品格,是激励人们奋发图强的动力。正是因为这种自强不息,才铸就出了孟子“平治天下”、“舍我其谁”的豪迈,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雄心,岳飞“待从头、收拾旧河山”的满腔爱国热情。

武道中人,其精魂深处,无不贮藏着山文化持之以恒、自强不息的品格。如拳谚说:“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武道中人要实现“德艺双馨”的人生价值,就须自暖春至盛夏,由初秋到寒冬,日复一日的坚持练功,遵循“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信条,而不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否则“到老一场空”。“火大没湿柴,功到事不难”,传统武术中所蕴含的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与山的自强不息品格,神出一宗。

2.2.2 山所蕴含的厚德载物的人文化品格文化对传统武术的影响

山宽容仁厚、任劳任怨,一方面它养育着参天大树,奇花异草,鸟兽昆虫;另一方面它又经受着严寒酷暑,冰霜雨雪,狂风暴雨。正是由于山的宽容仁厚和任劳任怨,才造就出山厚德载物的人文化品格文化。山厚德载物的品格,演绎于人事,就是人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这一精神,对传统武术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传统武术拳门及各拳门之间,非常注重技艺的切磋。这种切磋的核心目的,是吸收其它拳门的技、理。如“器名单刀,以双手用一刀也。其技擅自倭奴……其用法,左右跳跃,奇诈诡秘,人莫能测”,初与倭奴交战,受损严重,程宗猷不拘一格“访求其法”,从刘云峰处“得倭之真传”,并据自己的体悟而最终“颇尽壶奥”。倭刀法,虽是外来之物,程宗猷亦“访求其法”,且“颇尽壶奥”,还深入研究,取其精华。又如“要知天人同体之理,自得日月流行之气……夫而后言乃武、乃文、乃圣、乃神,则得矣。”旧武道中人认为,只有深刻地认识“天人合一”的道理,并将之融会贯通到习拳之中,才能领悟到武技的真谛。“天人合一”就是山文化所言的“天道”与“人道”的内在同一。无疑,传统武术汲取了其丰厚的内涵。不难自觉,山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文化,实为持之以恒、包容仁厚的品格,也是传统武术的立己、立人之道。

2.3 山所蕴含的乐山修仁、反身自省的人文化精神文化对传统武术的影响

2.3.1 山所蕴含的乐山修仁的人文化精神文化对传统武术的影响

山蕴含的乐山修仁的人文化精神文化,诫导国人从观察“山下有风”,而推衍出“君子以振民育德”的结论。即:君子看到山下有风,狂风为山所阻,激荡回环,草木乃至万物因之多有败坏,当养育仁德,并察民生凋敝否,风气败坏否,以便“为天地立志,为生民立道”,振起民心;君子从观察“山上有木”,而感悟出“君子以居贤德善俗”。即:君子看到高山上的树木逐渐长得高大,犹如循序渐进;由是修养德性,改善社会风尚、礼节和习俗。传统武术贵仁尚德的武德理念,与山这种内修仁德的精神如出一辙。

传统武术十分注重:武道中人不仅为人处世要循仁德,而且用拳演艺也要以追求仁德为无上原则。如“兵刃之举,圣人不得已而为之”,当遇不得不打时,“仍示之以打而非打不可之打”旧,即“分筋截脉之道”旧。所谓截脉,手脚不能动,一救而苏,不致伤人。可见“圣人之用心”老矣,教导武道中人“短打之妙至此极矣。有志者细心学之,方不负圣人一片婆心也。”传统武术行武勇的根本目的,实非伤及对手,意在制止对方,即“不得已而为之”。又如“不知者不与言,不仁者不与传”等等。可见,传统武术追求仁德的原则,与山乐山修仁的精神是神魂相合的。

2.3.2 山所蕴含的反身自省的人文化精神文化对传统武术的影响

山蕴含的反身自省的人文化精神文化,引导国人从观察“山上有水”,而自觉“君子以反身修德”。如,古谣说:“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古之先贤从观“山上之水”,而推演出内省自修。如,诸如孟子者就深知:人肯定是先有自取侮辱的行为,别人才会侮辱他等。山的这些反身自省的人文化精神,在传统武术中有着充分的体现。

不论是拳门技、理,还是用拳演艺,传统武术都映射出了山反身自省的人文化精神。如“纵于技术精娴,只可备自卫,切戒逞血气之私,有好勇斗狠之举。”告诫武道中人,要时常反省自己,不要“逞血气之私”,而行“斗狠之举”。又如“倘遇不得真传,自鸣得意,任其狂悖,不必与之争辩”;如果习得拳门精髓“须涵养性情”;如果遇到无知之徒妄加讥讽,“只可令其一世糊迷,不必与之较量。”道出武道中人“须涵养性情”,常省己身,而不必与“无知之徒”“较量”的缘由。显然,这与山文化所蕴含的反身自省的人文化精神相吻合。千百年来,“在道德召唤下,武术与拳技不再是好勇斗狠的手段,也不仅仅是一种健身自卫与观赏生存性活动,而成了一种‘求道’的手段。”传统武术重忍让克制的精神,实质上内涵着山乐山修仁、反身自省的人文化,也正是这一文化的涵构,才把本是暴力与残恶的武技,导向了“仁者为上”的崇高境界。

2.4 山所蕴含的阴阳交错、化生万物的人文化情怀文化对传统武术的影响

2.4.1 山所蕴含的阴阳交错的人文化情怀文化对传统武术的影响

从不同视角观山,或断崖峭壁,或郁郁葱葱,或水润山中,或水依山而绕,处处显现着阴阳交错的内涵,流露出阴阳和合的人文化情怀。山这种阴不离阳,阳不离阴的情怀,殷实地奠定了传统武术“形神兼备”、“内外兼修”的拳理基础。

山阴阳交错的情怀对传统武术的影响,首先反映在传统武术拳理与技法的阐释方面。如“攻为阳,守为阴。”就指出“攻”与“守”要做到“阴阳平衡”。又如“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指出练拳只有懂得了阴阳相济之道,才会懂得运用劲力刚柔变化的规律,也只有懂得了刚柔变化的规律,才能随心所欲的驭拳。可见,传统武术之攻守转化、平衡的拳理,遵循着山情怀文化的阴阳交合法则。

2.4.2 山所蕴含的化生万物的人文化情怀文化对传统武术的影响

山有化生万物的情怀。大自然的“刚柔交错”,成就了“天”之文采;“观乎天文”,便可知寒暑阴阳的替变、四时变化的规则。遵循阴阳交合规则,就默守了“中和”之道。无疑,山乃是恪守阴阳交合法则的客体。“中”乃是最大的根本,“和”是通行的道理,而山能“致中和”,所以山能使“万物育焉”,亦即,山有繁育万物、化生万物、“品物咸章”的情怀。山化生万物的情怀文化,对传统武术拳理的精进,有着深远的影响。

传统武术不论是从拳术风格,还是技击原理,皆相合于阴阳交错法则,蕴涵着山化生万物的情怀。如“天地阴阳相合能以降雨泽,拳术阴阳相合能成一致。”就是从察“天地阴阳相合”,而递进出“拳术阴阳相合”。又如“遇敌制胜,变化无穷,微妙莫测,窃焉冥焉,人不得而窥者,谓之神。”就委婉地道出传统武术“遇敌制胜”的招法“变化无穷”,以致“人不得而窥”。传统武术这种招法的万般变化,与山化生万物的精神是相通的。推上可知,阴阳交错、化生万物的山之情怀文化,实为传统武术攻防之根蒂,生克制化之玄机。

2.5 山所蕴含的岿然处静、相机而动的人文化智慧文化对传统武术的影响

2.5.1 山所蕴含的岿然处静的人文化智慧文化对传统武术的影响

山屹立高耸,不惧晾雷狂风、骤雨暴雪,悠然静处;宁静的山中,潭、涧静如平湖,污浊的渣滓沉淀在下,透澈的清水静处在上,明镜似的潭、涧,能把人胡须眉毛照得一清二楚。先贤由山的这种岿然处静,化生出“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的人事法则,并深深地浸润于传统武术之中。

动静是传统武术非常重要的一对阴阳范畴。传统武术一方面强调动与静的和谐,另一方面也十分注重突出静的智慧。如“持龙贵静,静岂易言,必身心皆治,而后能静”,故持枪预备之时要如静待的山岳,如停滞的清泉,“淆之不浊,触之不摇,机深节短,使人莫测。”指出持枪之时“贵静”,而且只有身心皆静,才可达到“静”的境界―雄浑之静。又如“不动如山岳,难知如阴阳……察来势之机会,揣敌人之短长。静以待动”。也强调搏杀之时,要“静以待动”,以便“察来势之机会”,“揣敌人之短长”,克敌制胜。等等这些表明,传统武术非常强调“静”的重要性,并将“岿然处静”的思想,引以为拳理的精神。传统武术中这种“静”的思想,与山岿然处静的智慧文化是一脉贯穿的。

2.5.2 山所蕴含的相机而动的人文化智慧文化对传统武术的影响

山相机而动的智慧文化,见诸于山中之水。山中之水,以随方就圆、避高就低、点滴渗透、以柔克刚的机巧,赋予山以智慧。这种智慧,被孙子借鉴运用于军事:“夫兵形象水……兵之形,避实而击虚……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孙子受水“避高而趋下”的启迪,推论出用兵作战的取胜之道,需“因敌变化”、“避实而击虚”。在传统武术中,可寻觅到许多山的这种智慧。

世人皆知,水是见机而行的,哪有大堤决口,水还愣着不动的?山中之水的这种相机而动的智慧,使“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山中之水的这种智慧,深深地影响着传统武术的拳理。如“兵法有云:‘柔能制刚,弱能胜强。’即此中之软破硬之道也”,对手以猛力袭击过来,我以同等气力施以防御,“是为犯硬”,结果不外乎是“力弱者必败,或力同而斗久”,没有哪一方是必胜的。“若于彼枪用力刚猛之时,我用穿钩退步之法”,规避其猛力,“候彼进深”,方才之猛力也消解了,乃“那斜步扎之……即巧中之斜步单撒手也”,这个时候对手就“无所用其力”。“又如我枪先发,彼以猛力提拿,我却变为软,使彼力空,乃乘其不备之所取之”,此即“以软破硬”。如上皆指出:行拳勇时,要抓住“猛气已过”、“彼力空”的时机,以“软”破之。就精辟地论述了相机而动“以软破硬”的拳术智慧,这种拳术智慧,与水“攻坚”的睿智是暗合的。由此可见,传统武术中诸如“持龙如峙岳”、“以软破硬”等拳理观念,与山文化之岿然处静、相机而动的智慧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

3 结语

第3篇

我不知其他读者有无认真细读此文,读后有又何感想,反正,我看过以后大不以为然:韩先生是想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我不知道,他所认为的传统武术是个什么内涵,又是个什么外延,是指太极、形意,还是指少林、武当,包不包括大成拳等名门大派。若是,这些门派又怎么“普遍缺乏好手"?若是,又何谈拳击打败了传统武术?有无这方面的赛事结果?又有无这方面比武的事实?又怎么叫人承认“传统武术是被拳击打出散打擂台的”?叫人承认没有的事,这也叫“诚实一点”?韩先生还认为“传统武术几百年来被排斥在主流文化、主流社会之外的情形‘(受重视也不过是在帝王权贵手下做奴才和门客)”,这也不确,因为自古以来,文和武就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是社会发展的两大主流,所谓“要文备还要武备,文要安邦,武要定国,文武双修为贤才",正说明了这一点。退一步说,武术该被排斥在主流文化、主流社会之外吗?韩先生不也练了十多年的八极和散打吗。排斥武备则说明了此人“鄙,不能远谋"。近期,教育部不就有要求,武术将成为中小学的必修课吗?!

其次,文中这样写道:“实话说,以咱们武林极重的世俗心、名利欲和由于被冷落而产生的扭曲心理(咱们多爱念叼杨露禅和王府的关系,霍殿阁被溥仪弄到身边――哪怕那是伪皇帝,和谁谁打败了西洋拳击手,传统武术不会自动放弃这个能给自己戴上‘冠军’帽子的名利场)",“咱们太俗气,太自卑,太不要脸了”。文中所写可能是韩先生本人内心的真实表露,但称“咱们”似乎有点民意,若加之于传统武术者的身上,那简直就是诬蔑。中华武术是在儒释道等传统文化精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含蓄,但也中庸,扣之则鸣,不扣之则不鸣。而武术修炼之妙就在于它灌输一种使练武之人胸有成竹的哲理,真正的武术家毫无必要靠斗殴来证明自己的勇武刚毅,他们不到万不得已、忍无可忍,是不会轻易出手伤人的。练武即修道,这和名利相距很远。

第4篇

【关键词】传统武术;十三势

The Origi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artial Arts Studies

―― To 13 Potential as an Example

XU Xiao

(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44,China)

【Abstract】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artial arts is different from the other martial arts, it is guided by cultural theory, development of martial artsIt based on the theory of Taoist culture, it is expressed through the body to the way of understanding and comprehension, through this way, the martial arts to make life better In this paper, through studying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history, analyzed the influence of the Taoist culture of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combined with 13 potential, put forward the origin of traditional wushu Research on the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artial arts has the vit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13 potential

引言

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传统武术是传统文化及民族精神的体现。传统武术是中国武术的根,传统武术是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传统武术的现状,已引起很多专家、学者的关注与研究。目前传统武术的研究趋向于对传统文化的研究。郭玉成提出,传统武术的发展要有特色,要不同于西方体育,走“文化回归”之路,非此则难以阻止传统武术文化的渐逝。虽然走“文化回归”之路是传统武术研究的正确方向,但研究依然停留于对传统武术表面的研究〔2〕。传统武术研究最为缺失的是对于更深层的具体内容的分析与解读,这是由于缺少对于传统武术本源的研究。本文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十三势进行研究,探究传统武术的本源。希望通过对传统武术本源的研究,为传统武术的理论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1传统武术的形成和衰落

1传统武术的形成

明清时期是中国武术的繁荣时期,同时也是传统武术的形成时期。在这一时期,武术专著大量涌现,如《马槊谱》《阴符枪谱》《拳经》《正气堂集》《五杂俎》《续文献通考》《耕余剩技》《手臂录》《内家拳法》等武术论著。这些武术专著和论著的出现,表明武术已经有了大量的理论支撑,已经从简单的实践,上升到专属理论,由理论指导实践,枪法有枪法的理论,拳法有拳法的理论。理论的出现是传统武术形成的一个标志。

传统武术中的三大内家拳(太极、形意、八卦),在这一时期相继出现,表明民间武术在这一时期的迅速发展和成熟。三大内家拳都以道家文化中的词语来命名,说明它们的理论基础是来自道家文化,虽以不同名字来命名,但其精粹是一脉相通的。李仲轩在《逝去的武林》一书中说,“尚云祥曾用形意拳口诀与程延华交换八卦掌口诀,发现最精粹处是相通的”〔3〕。孙禄堂在《太极拳学》中说,“余受教于为真先生,朝夕习练,数年之久,略明拳中大概之理。又深思体验,将夙昔所练之形意拳、八卦拳与太极拳,三家汇合而为一体,一体又分为三派之形式,三派之姿势虽不同,其理则一也”〔4〕。所以,三大内家拳的理论基础是相同的。

从传承的方面来看,郭云琛曾说,“丹道与拳术并行不悖,故形意拳术非粗率之武艺。余恐后来练形意拳术之人,只用其后天血气之力,不知有先天真阳之气。故发明形意拳术之道,只此神、气二者而已”。从这些描述可以看出,传统武术已经有传承存在,并且所传承的不仅仅是武术的动作、姿势、练习方法等,传承的是更为重要和基础的道家文化。李仲轩说,“不去探讨架势背后的道理,眼光局限在架势里,就是刻舟求剑”。所以,传承最为重要的是传承道家文化、传承道理,因为动作的传承总会因人而异,会有所丢失,但道理是不变的,道家文化是不变的。所以,传承是传统武术形成的另一个标志。

明清时期是封建社会的末期,也是传统文化的总结时期。武术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实践与理论在这一时期实现了结合,以师徒传承为主、家庭传承为辅的传承方式也在这一时期出现。同时,传统武术在道家文化的影响下,从格斗技击上升到养生健体、益寿延年,这是武术从理论到实践的一种超越,是武术自身的升华。传统武术在这一时期逐步成形,同时也使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有了本质的区别。

2传统武术的衰落

民国时期,中国处于一种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态,东西方文化激烈碰撞,中国人的自信似乎也在一点一滴地消失。在这种情况下,国人“强国强种”的愿望十分强烈,同时,在西方近代体育的冲击下,传统武术作为极具特色的中国式体育被推上了历史的舞台。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传统武术被称为“国术”,也被视为中华民族的象征,甚至引领了整个民族的自强运动,在民间和军队都掀起了习武自强的风潮。

但在西方洋枪洋炮的打击下,当时整个社会方方面面都被西方文化所冲击,革新、西化、改造的声音不绝于耳,传统武术也在被改造、被革新的行列之中。而这种改造多是用西方体育思想做主导,用西方体操混合以传统武术动作进行改编,如中华新武术、精武体育会。

然而,这种改造把传统武术固定化、模式化,并配以口号、方阵进行统一训练,这完全改变了传统武术长期以来言传身教、口传身授的传承和习练方式。在《逝去的武林》中,李仲轩曾说到尚云祥的教徒方式。他说:“虽然尚云祥名声在外,但没有一个明确的拳路示人,因为学形意拳是要师傅教徒弟一个对一个地带出来,就算写成文字全部公布,若没有实际练拳的体会,也难以明白。而且在教拳时,有时做一个表情、一个动作,就能让徒弟搞懂,而转化成文字则难度太大。”传统武术的功、理是很“身体化”的东西,得身教方能体会得出,讲是讲不明白的。这是传统武术传承下来的习练方式,它不仅传承武术动作,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些动作所传承的是道理,是中国的哲学。所以,传统武术中有“一层功夫一层理”之说,对道理理解的深度不同,所表达出的武术肯定也不同。而西方体育是以竞技思想为指导,更多的是追求胜负。但是,在社会大背景的影响下,传统武术逃脱不了被改造的命运,并且这种改造脱离了传统武术的本质,以西方的竞技体育思想为主导,改变了传统武术传承多年的习练方式。这使传统武术从此走向衰落、走向低谷。

2道家文化简析

道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它的起源已无从考证,在东周末期,曾在东周为收藏室之官的老子,阅览史书,集古圣先贤之智慧,总结形成了道家文化。道家文化以“道”为核心,道法自然为基础,提倡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提出以道正身、修身、明理,并以此为法,通过不断实践而最终能够领悟自然,参透天地之道为目标。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4〕。在道家文化中,“一”被用来代表道,但“一”并不是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生二,也即为阴阳。二生三,三是阴和阳,加上道生一的一,才为三。丢失了一,阴阳就没有了,没有了阴阳,三便无从谈起,万物更不会生长。因此,老子说,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三生万物中,最为重要的是那个“一”,道家的两仪、四象、五行、八卦,它们的元始都为一。所以,道家尊崇守一。

守一只是道家对于自然、对于万事万物的认知,但任何一家学说,或者一门学问,如果不能回归于人类,不能实际应用于人类自身,那么它终究是没有意义的。道家认为,世间万物并不是由超越人类的神所创造的,正所谓,万物作焉而弗始,道家把世间万物的活动,都看作其自身自然的行为,万物都有其存在的道理和存在的作用,并没有高贵的神创造一切,这是道家文化所作出的杰出贡献。正是基于此种认识,道家认为,天地之间,至灵、至贵者,人也。在道家看来,人类不过是自然的产物,对于自然来说,人类与万物平等,并没有高贵之处。但人类作为特殊的种类,能够通过劳动创造价值,这是人类与万物的不同之处。道家既不过于抬高人类的价值,也不过于贬低人类的作为,这正是道家文化的独特之处,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独立于世界的根基所在。

道家认为,天、地、人三才,人居其一,人生于天地之间,受天地二气之影响,天地之间虚而不屈,动而愈出,人能够做到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5〕?因此,老子认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所有的变和动,其根源都在中,道家正是看透了这一点,处理事务时,不被现象所干扰。所以,道家文化的中心思想是守中。

五行、八卦内容各不相同,五行中的每一行都有不同的含义,八卦五十六变之中,每一变也都有不同的解释。但透过五行中的每一行和五十六变中的每一变,要看到的是“中”的变化。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八卦中,所有的卦都来自乾坤两卦,乾坤两卦为体,但八卦中的用却是来自坎离两卦,“坎离者,乾坤二用”,其不同之处,就在于中间一爻的不同,变化就在于中上的不同。而五行之间,虽然遵循相生相克之理,但更需遵循的是土生万物的基本概念。五行之中,土为中,道家认为,其他四行之中,都要含有土,因为,土为根源,丢失了根源,其他四行就是孤立地存在,无源之水,终不会长久地存在。所以,五行要合一,也就是要合于中。在道家的思想之中,处处都体现着“中”的重要性,因此,守“中”不仅体现在思想之中,更体现于实践之中。

3十三势的本源性

1十三势中的八卦

十三势中所说的颉⑥邸⒓贰按,即坎、离、震、兑,四正方也;瘛、肘、靠,即乾、坤、艮、巽,四斜角也。表明十三势中所用的八卦不是先天八卦,而是后天八卦,在后天八卦之中,坎、离、震、兑是在四个正方位中,乾、坤、艮、巽是在四个斜角中。在方位之中,四正方与四斜角是同时存在于空间之中,但只有确定了四个正方位,才能找出四斜角的存在。而十三势中,颉⑥邸⒓贰按就是四个正方位,只有在颉⑥邸⒓贰按存在的前提下,瘛、肘、靠才能够存在。这说明,颉⑥邸⒓贰按是基础,瘛、肘、靠是具体运用。在太极拳的动作中,任何一个动作都必须含有颉⑥邸⒓贰按,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也要打出颉⑥邸⒓贰按。而瘛、肘、靠是颉⑥邸⒓贰按在身体部位中的具体运用,用手或脚打出颉⑥邸⒓贰按就是;用节打出便是;用关打出即是肘;用躯干打出则是靠。

《参同契》中说“八卦布列曜,运移不失中”。八卦分出了四方正和四斜角,但其并不是静止不动的,它在运动的同时,也在不停地变动,并且在变动中不能失中。同样,颉⑥邸⒓贰按、瘛、肘、靠是太极拳的基础,在运用之时,并不是固定地运用颍或者运用靠,而是感受对方之动所造成的自身之动的势,然后顺势而为之。运用颉⑥邸⒓贰按、瘛、肘、靠的目的,只是为了守中。所以,十三势用八卦来代表说明,还是离不开道家文化的守中思想。

2十三势中五行

十三势中所说的“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即金、木、水、火、土”。五行的关系是互相生克,但其中又说土生万物,也就是金、木、水、火都由土中而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退、顾、盼也需从中定而来,并且在道家文化中,金有收敛之意,木有生发之势。但在十三势中,收敛之意对应的却是进步,而生发之势对应的却是退步。在进步时,要时刻保持收敛之意。而在退步时,则不能丢失生发之势。与人搭手,进步时,丢掉了收敛之意,这个进步就无法变成退步,有进无退,便成为死步。而在退步之时,如果没有保持生发之势,就成了有退无进,也是死步。在传统武术中,步法是十分重要的,习练武术的人都知道,进身是非常困难的。之所以困难,是因为身与步不合。太极拳中说“上下相随人难进〔6〕”,同样的道理,上下相随人难防。形意拳中也说,“上法以手为妙,进法以步为先,但总以身法为要”。身法与步法的配合十分重要,进步、退步之中都要含有向中之势。十三势运用五行的特性与步法相结合,所讲的依然是道家注重的阴阳相合,互为其根,五行合一,其本意仍然是道家守中思想的体现。

从五行与方位的结合中,更能体现出道家文化的守中思想。进、退、顾、盼的运用都是顺对方而为之,对方进身,我自退步,对方退步,我则进身。自身的进、退、顾、盼都是为了守住自身的中定,不被对方所干扰。因此,十三势中所体现的依然是道家文化的守中思想。

3十三势的本源性

“意气君来骨肉臣,益寿延年不老春”,十三势的养生功能是超越技击功能而存在的,而五行、八卦也都体现出道家文化对太极拳的深厚影响。道家提倡性命双修,性和命,张三丰在《大道论》中说,“气脉静而内蕴元神,则曰真性;神思静而中长元气,则曰真命〔7〕”,在道家看来性和命都是十分重要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道家认为人生于天地之间,是由阴阳二气加上中所构成,这个中被道家称为神,所以,道家的修炼十分注重神、意、气。同时,在道家文化中,人体内为阴,体外为阳,阴阳二气交合于形,从而构成形体。道家认为,生命力是人生存的基础,而生命力相关的是气。因此,过于注重形的锻炼,注重每一块肌肉的练习,会加速体内之气的消耗,并且会干扰阴阳二气在形的交合。所以,道家不注重对于形体的修炼,而是注重于对神、意、气的修炼。从以上论述看出,十三势的本源来自道家文化,是道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道家的一种修炼方式,它所修炼的也是性和命,是通过修炼使生命能够更好地存在,这是十三势的本意所在,也是道家文化真意的体现。

十三势是中国传统武术中具有代表性的拳种,从十三势中的八卦、五行能够看出,其中处处都体现着被道家文化所打下的烙印。而通过文章的分析、论述,十三势中更体现着道家文化从养生的基本点出发,以守中为核心,通过阴阳、四象、五行、八卦等方法来实现养生目标。十三势是(下转第21页)(上接第13页)一项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武术,具有传统武术的技击功能,其更是一门养生功法,是道家修炼方法之一,是通过肢体活动,来表达道家思想。因此,要理解、分析十三势所表达的内容,就要从道家文化入手。可以说,十三势的本源就是道家文化,是道家思想通过肢体活动的反映。

第5篇

笔者认为,武术文化的研究要求准确把握传统武术的自身规定而非痴迷于其衍生名相,不能迷失自我和误以他乡作故乡。传统武术的本真,当是实际应对肢体冲突的综合实用技术而不是宣泄自我情感的舞台表演艺术;它必须借助更为广泛的社会活动展开而不是仅停留在训练竞技场或者舞台表演;它主要隶属于下层草根的谋生劳作而不是有闲阶级的娱乐休闲。其背后涉及生命科学基础、操作技术规范、社会人文背景、环境生态影响和历史演化状况,是个相当复杂的巨系统。借助系统科学成果对传统武术文化进行分析探究,研究它在多元主体相互作用的立体网络中的实际方位,不但可以重新找回传统武术文化已经遗失了的话语权,还可以为认识复杂事物提供一个认知框架。

2武术文化研究的三大层面

时下武术论著的视野和论域往往过于笼统、单一和狭隘。讲技术只介绍招式动作的套路编排而忽视其背后的操作理念和技术结构,讲活动只突出衍生的舞台赛场而无视其本根的江湖草莽,讲观念只顾及统治者的伦理教化而排斥操作者的本能诉求,这是与传统武术的真实状况相背离的。笔者认为当有不同角度和层面的“立体”分析,由此探寻武术文化的历史本真。

2.1技术操作层面

传统武术从人类肢体最简单的“刺激—反应”活动出发,演化出一个相当庞杂而精致的肢体应对性操作系统,其中积淀了我们民族几千年文明发展形成的生命智慧和生存技巧。它从原始人类肢体冲突时的攻击自卫本能出发,在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中不断积累攻守杀伐的肢体应对和身体博弈经验,并借助中国思想史上的积极成果来整理这些操作经验,体现其学理上起于易、附于兵、成于医、主于道、汇于理、融百家、取众长的深厚渊源。由此形成了反映中国人生存方式的典型人体文化符号。武术的技术演化首先依托使用武器的经验,并受制于人体结构、生理生化、生物力学、生活方式和武器形制。所以其训练学上是先练拳术后练器械,把器械看作是人肢体的延长;但发生学上却是先有器械后有拳术,其源于人是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动物。传统武术技术思想的基本内涵,是借助阴阳五行等意象符号标示肢体应对运行中对非线性多维动力系统的理解和把握,而不是“理想乌托邦”的玄学忽悠和美学表现。其背后的理论基础,则不仅涉及时下的数学、物理学、生理学、心理学和工程技术论一类,而且还涉及哲学、社会学、历史学、文化学、教育训练学、组织行为学和战略战术理论等等。这要求我们的研究要有系统整体眼光,而不能偏执于一隅。传统武术技术结构大体可分析为肢体动作的“招法”、劲力变换的“劲法”和应对策略的“心法”三个方面。中国武术的招式动作属于“器”的方面,其表现形态有动静开合,主体操作有形神体用,运行机理是一气流行。中国武术的劲路应对属于“技”的方面,外部招法有攻守进退,运行劲法有虚实刚柔,操控心法是得机得势。中国武术的文化气质属于“道”的范畴,天道上有阴阳有无,人道上有性情志趣,造化表现则是神妙万物。武术技术体系的建构过程则相应有见招拆式、动作熟练的“着熟”练体,力量控制、劲路问答的“懂劲”应对,意念运行、整体把握的“神明”逍遥三个阶段,呈现“循规矩而脱规矩,脱规矩又合规矩”的辩证关系。它“养练结合、打练结合”和“身心一体、内外兼修”的训练方式,强调反求诸己的内向挖潜,把前提、手段、目标三大环节统一起来,落脚于生命的自我维系和自我完善;应用时又并不执著既定程式,更多依托其背后的功力和技巧,突出“法无定法”的“有感而应、因敌成形、随机就势、舍己从人”和“扬长避短、避实击虚、示形造势、出奇制胜”;操作中还形成了号称“天人一体”之“顺天循性、志道游艺”的处事态度和“阴阳相济、以柔克刚”等操作原则,体现了一种以巧胜力、超越本能的生存智慧,可以让人的进化走出“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庄子云“物物而不物于物”(《庄子外篇•山木》),武术的深厚功力恰好是建立在巧妙的环境利用上面。它关于“天时、地利、人和”及“生命、生活、生态”的整体性思考是极富生命力的。离开这个技术体系历史形成的学理渊源、技术演化、层次结构、建构过程和操作原则,就根本无法把握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2.2社会活动层面

任何技术都必须依托一定的社会活动而展开,而任何社会活动又都必须借助多种技术手段,使自己处于一定的社会价值关系之中,并且体现为一定的社会功能。“学习为了应用,制人必先制己”。如果说借助招式动作的学习训练是武术的“身体文化生产”,那么通过各个领域展开的武术活动则是武术的“身体文化消费”,人们不能只生产而不消费。他们在适应环境、规训制己的另一方面,则是应物自如、改变定势;而在这背后,便是人与环境的双向改造和进化(把它称之为“物质变精神和精神变物质”的“两变”[1])。传统武术的文化底蕴并不是无视人权的“物质生产”,也不是娱乐至死的“休闲消费”,而是反抗压迫的潇洒自如。武术活动中所谓文明、伦理、理想都是一些取向不一的价值范畴,传统武术的“文明化、伦理化、理想化”更多则是武术操作实施上“横向”的社会制约,很难简单归结为武术技术演化“纵向”的历史结果。由于肢体应对是所有人体活动的基础,传统武术不少元素可以进入各种性质毫不相干的社会活动领域并依附差异极大的社区人群,有着目的很不一致的社会应用。不过其“反求诸己、特立独行”的行为方式,使它难以全面支撑起群体组织的军旅作战,而其“执技论力、亲力亲为”的操作要求,又让它远离养尊处优、劳心治人者的活动区间;于是倾向浪迹天涯、立命江湖,形成在野之身、化外之民的另类“亚文化”系统。例如,从既定的财产和权力关系中被剥离出来的瓦岗英雄和梁山好汉之行为处事,恐怕就很难等同于殿堂之上的那些谦谦君子。反抗压迫不能混淆于主流教化,我们不能离开“历史中行动的人”去讨论武术活动,把朝廷法度、江湖规矩和圣贤教化全部混为一谈。自秦汉以来,尽管武术活动有朝着宫廷百戏、角抵手搏、勾栏瓦舍和社区民俗等方面的多向延伸和相互影响,但其基本领域却一直都是盛行于江湖草莽那谋生博弈、安保防卫、反抗压迫和扶危济困的环境应对活动,并出现有诸如打家劫舍、欺男霸女、宗族械斗、黑帮火拼等社会偏差;由此形成抗暴英雄、绿林好汉跟豪门鹰犬、市井无赖“黑白两道”的对立统一状态。此外还有个体性外向应对的防身护体、保命逃生和内向挖潜的强身健体、悟道怡情,也呈现一种人我自他的关系性存在。于是其主体部分便明显区别于一般的宫廷礼仪、军旅戎马、市井游乐、村野劳作和宗教修炼,更始终未能全面艺术化为超越现实的“理想乌托邦”。人的各种身体活动有着不少可以相通的内容,而且中国古代也确有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吹拉弹唱、声色犬马、宴饮舞戏、寻欢的休闲文化;不过传统武术训练的艰苦性、任务的世俗性、应对的随机性、避险的紧迫性、运行的残酷性和可能的致命性,却又很难纳入娱乐休闲的范畴。由此传统武术活动的主要内涵,就不是“为主不为客”的娱乐至死,而是“为客不为主”的应对求生;其主体部分的基本价值倾向也不是等级差序的全面主宰,而是个体本位的平等自由。它不但在一个特定角度体现了中国人的生命文化特质,而且还突出地表明了下层草根的生存方式、生存状态、生存智慧和应对技巧。自此,中国武林气质一方面强调顺天循性、志道游艺、随缘就便、师法自然,另一方面又突出扶危济困、除暴安良、遗世独立、快意恩仇,二者阴阳相济地统一于反抗压迫、解除束缚、探究可能、走向自由的逍遥自得,强调其行为内不动心、外不着相、法无定法、当为即为的率性任情;这里固然有不少理想化的成分,但是基本属性并不类同于上层精英那些经邦济世、维系秩序、建功立业、内圣外王。

2.3观念反思层面

任何技术都必须以一定的技术观念为指导,然而时下流行的武术理论却往往搞不清“价值中立”的武术技术体系和“归属不一”的武术社会活动的种种辩证关系,混淆了武术与非武术、中国武术与外国武技、武术发展和发展武术的联系和区别,由此在武术概念及其历史发展问题上大都陷入了一些很深的误区。人是一种具有自我意识的生物,所有操作都有其主体规定和价值坐标。因此,迷失自我的异化扩张很难称之为完善自我的“发展”,依赖外物的邯郸学步也很难当作是独立自主的“开放”。如孔子所言:“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篇第十三》),表明概念是一切逻辑推理与分析的起点,概念模糊必然导致思维混乱,分析失据,事倍功半。每个概念都有自己特定的内涵,改变了它的基本内涵,该词语也就不再代表该事物,人们也就无法据此进行操作,甚至还会产生误解和误导。武术发展是武术逐步生成的文化基因在一定历史背景下的演化展开。如果离开传统武术历史形成的这个文化基因,硬把自家受用的身心修养改变为人前卖弄的商业广告,把艰苦奋斗的拼搏求生恶搞成消费主义的娱乐狂欢,则很难说是继承和发展了古老的武术。特别是在社会产能过剩和有效需求不足的经济背景下,借助产业化的工业标准和批量生产,把随机应对、自我服务的肢体技术改造为资本主宰、商业运作的赚钱工具,未必真的是发扬传统文化和有利于升斗小民。传统武术必须认识自己,拒绝异化,走出为人作嫁的歧途。这首先则应辨明中华武术姓“武”名“术”并生长于“中华”。在这里,“武”字标志其肢体冲突、性命相搏的技术属性———作为一种操作技术,武术的基本性能更多地是应对冲突而不是表现自我。“术”字标志其具体操作、生活实用的手段性、中介性和过程性等基本属性———作为一种操作手段,武术的社会实施更多是一种物质性活动的肢体运作,而不仅是一种精神性活动的理论阐释或审美鉴赏。“中华”则标志其指导思想和行为方式上的中国文化属性,包含有中国人谋求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极有特色的现实需要和超越诉求。其发展方略不但要顺应外部的客观态势,也不能离开自身的主体本真。我们这里研究的着眼点并不是当下主流时尚那些顶层设计的规范训诫,而是历史积淀中作为个体活动前提的自我把握。

3基本结论

3.1传统武术自身的三重基本规定

武术的技术规定为“武”。所谓“姓”,是借以指称一个事物历史由来和性质归属的标志和符号。“武术姓武”,标示其本原是在不对等、无限制和可致命条件下应对肢体冲突的“以技行击”的“用武之术”;其基本结构是敌我矛盾,主要任务是保存自己、制服敌人,具有肢体对抗的诡诈性、隐蔽性和暴力性、残酷性“阴阳”互补之文化特点。其操作上“踢、打、摔、拿”“点、刺、砍、劈”和“格、挡、拦、截”“避、让、走、化”等一系列招式动作技术元素,都是围绕技击打斗中的攻守进退之实际需要和应对情景而形成的。武术的社会规定是“术”。所谓“名”,是用来区别其余而验明正身的。“武术名术”,是指它是一种肢体应对操作性实用技术方法体系,由此跟传统的兵法、农艺、医术、百工同为物质性操作一类,明显区别于哲学的思辨、宗教的信仰、学术的认知、艺术的鉴赏等精神性活动。其实施时讲究目的性、社会性、多元性和条件性;它的评价判别式不在其思维是否缜密、解释是否合理、信仰是否坚定、表演是否精彩,而只在操作相对于目的之是否有用和有效,由此讲究操作对路的“精、巧、奇、妙、灵”,而不是什么表现形式的“高、难、美、新、真”。武术的文化规定归属于中国。“武术籍贯在中华”用以表示武术形成时所依托的自然地理和社会人文背景、与此相应的社会历史功能,以及由此形成的精神文化特性;追问传统武术的“籍贯”,其实也就是探求武术的形成背景和呈现特征。所以,这里所说的“中华”不但是个自然地理的区域性概念,而且还是个民族文化历史演化范畴。

3.2传统武术活动得以展开的两个重要方面

肢体应对具有极为广泛的社会功能,并渗入各种属性不同的社会活动当中。为了区别其余而验明正身,我们在搞清传统武术基本规定的同时,还要把握其主体演化的横向的活动边界和纵向的历史变迁这两个重要方面,弄清这五光十色活动背后的异质规定和同质演化。首先是横向的“别同异、分彼此、划边界”,无边界构不成事物。作为一种社会性的客观存在,武术必须厘定它跟邻近领域的基本边界,在技术性能中把握其互不包容的固有特质;这里最主要的是搞清武术同与自己要素相关、操作相通和部分相似的体育、竞技、军事、舞蹈四大领域之联系和区别,弄懂其缘由根据、运作方式和主体功能分叉之处,明确技术的基本要求不在功能表现而在操作方式。任何事物都可以有功能的衍化、延伸和替代,但功能衍化并不等同于社会归属的异化。正如同茶杯和饭碗在某些功能上可以相互替代,但是茶杯绝不等同于饭碗一样。与此同时,还有纵向的“分阶段、明演化、讲变迁”,无变迁谈不上发展。任何事物都有着自己生老病死或成住坏空的“生命周期”,武术必须认清其自身演化流变的历史形态,在社会变迁中抓住这不同形态背后那些“一以贯之”的同质规定。我们以人的一生为喻,则有孕育期的前武术形态、生长期的准武术形态、成熟期的武术形态、衰老期的后武术形态,此外还有死亡后的非武术形态。尽管这些形态在实际运行中具体差别很大,但在其彻底消亡以前则始终维持着对应于一定社会需要的基本内涵;这是其发展变化和灵活变通的底线,越过底线也就变为他物了。

3.3传统武术在世界历史上的比较文化个性

事物运行可以有共同的发展规律,却并不具有相同的运行路径。这是由事物自身特殊规定和相应的环境条件相互作用,而非精英人物顶层设计和道德教化所决定的。在客观规律面前,人的所有选择都受到可能性空间的限制。所谓“顺天循性、率性而为”的“性”,就表现为一个特定的演化路径;“人为事物”则把它称之为“文化个性”。可以从不同角度和用不同方法去讨论传统武术的文化个性,但是这种讨论必须要抓住武术自身的特殊规定和活动的环境条件。所谓传统武术的比较文化特征,是特指中国文化特质在武术肢体操作中的具体表现,亦即归结为技术操作上相互替代不了的独特性比较文化特征,而不是归结为中国以至人类文化共同拥有的普泛规定。我们必须要找到中国文化特有个性在武术技击中的独特表现,以及这些特性在技术上的客观形成条件和机理。作为一种技术文化,传统武术的文化个性全都围绕其技术操作而展开,那些离开技术操作的所谓“艺术意蕴”和“伦理教化”其实都是很不靠谱的。应该看到,传统武术的技术个性是相当明显的。例如,表现形态上的迂回路径、下盘功夫、因敌成势、占中求圆,操作方式上的主体调控、整体把握、乘势就便、个性处置,战略选择上的扬长避短、避实击虚、借力打力、引进落空,理论描述上的阴阳相济、五行生克、虚实变换、奇正制化,过程控制上的适时当位、中庸平和、不落两边、恰当得宜,如此等等。我们必须要对这些东西的缘由根据和演化究竟作出符合实际的理论解释和说明。有人把武术文化个性概括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但这其实只是生命演化的普泛性目标诉求。在这里,强势者的巧取豪夺、自我扩张跟弱势者因应环境、顽强拼搏的社会属性并不一致。只要社会上仍然存在着不公平和不公正,弱势者反抗压迫、自我维权、紧急避险、保命全身便始终具有政治合法性、伦理正当性和社会合理性的存在理由。也有人把武术文化个性概括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这其实是文化运行的一般状态描述。在这里,“一个取代一个”跟“一个承接一个”的不同社会结构上运行的文化形态也很难说就是完全相同的。无论“不稳定结构”还是“超稳定结构”其实都是事物运行的可能状态。西方武技简单直接且有职业垄断的结果是随着职业瓦解而烟消云散,中国武术曲径通幽且无职业垄断却反而可以流入民间并得以传承。作为肢体操作,传统武术特别讲究功夫上身那得心应手的生命智慧;而作为社会活动,它又依附不同的社会关系而呈现出属性不同的人文精神。于此人们可以看到,大化流行中绝地求生的性命自保通过舍己从人和反求诸己的双向努力,实现了自我圆满和自我超越并显示了人类责任。武术的随机应变并不是放弃权利形成依赖的听命于人,而是自我主宰借助环境的目的实现,特别讲究“顺人而不失己”。武术的特有文化个性不是从文化的普遍性中逻辑推导出来的,而是从具体操作过程中逐步演化出来的。对此,我们可以着重从操作形态的下盘功夫、路径选择的尚智用巧、战略偏好的稳求全胜和价值旨趣的自我防卫等方面,作出一些综合性的具体分析;离开技术操作和应对过程的所谓“文化特性”都是不靠谱的。

4感想与展望

第6篇

武术流派的产生与我国的文化传统、地理环境、古时的生产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并在一定程度上集中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武术是一种文化形态,它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地域文化因素的影响,又由于它基本属于纯粹的民间文化,所以它一直保留着原始古朴的风貌,基本上没有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说到武术的地域性就不可避免地要提到武术的流派。中国武术的主要流派都是从地域性文化派生出来的。武术流派是一种重要的武术文化现象,是区分拳种类别的标志,是由不同技术特点和风格形成的武术技术派别,是武术技术的精华。以少林派、武当派、峨嵋派等民间武术派别为例并试探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是我们探讨传统武术发展战略的基础。

文化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文化的空间组合,人类活动所创造的文化在起源、传布方面与环境关系的学科。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研究武术的流派以及武术与地域文化的关系也就是研究武术的空间分类,即不同生存环境或不同的人类群体,根据自身的特点和要求在适应或改造生存环境的过程中,所创造的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搏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几千年的武术发展史赋予了武术极其丰富的内容,各种流派层出不穷,风格各异,带有深深的地域文化影响的烙印。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自然气候和地理环境存在很大差异,各地风土民情和文化传统颇不一致,这种地域文化的差异造就了众多的武术流派。不同的武术拳种是随着武术在历史中的不断发展派生而出的,它的主要形成时期还是在武术空前发展的明、清时代。

从技术本身的角度分析,流派是随着武术技击技术的完善和规范而逐渐形成的。具体说当技击技术逐渐产生了比较稳定的特点、风格和练习方式时,流派也就随之产生。随着武术技术动作的日益完善和规范化,不同流派还会出现分化过程。当技术动作发展成较为稳定的技击技术和套路技术时,不同流派又会相对固定下来;再随着各流派的不断分化、合并,发展成许多新的武术技术流派。从历史上看,在继承原有拳种流派的基础上,发展创新的事例很多。如:鹰爪拳脱胎于翻子拳;通臂拳脱胎于少林、螳螂、劈挂;清代陈王廷以戚继光三十二势长拳为基础,取各家拳法所长,经杨露禅等人丰富,逐渐形成了太极拳各流派。

第7篇

【关键词】传统武术;方式;策略;质疑

就当前的研究来看,大部分研究认为武术的传承以宗法制度、血缘关系为纲,师徒传承为名,促成了武术的繁荣。传统的传承方式促使了武术在纵向的深入发展,但却限制了武术的横向传播。传统武术的传承方式与策略大致如下:

首先,在传统传承方式上,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

1.以宗法制度和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族传承(文化模式)

2.以择师拜徒为主要方式的师徒传承(主要形式)

其次,从当前的研究来看,主要的发展策略如下。这些策略可以分为制度模式、教育模式、经济模式和文化模式。

1.武术管理体制的社团化(制度模式)

2.政策支持(制度模式)

3.举国体制向武术倾斜、制定武术发展规划(制度模式)

4.组织传播(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中心设立国际武术协会等)

5.学校必修课程(教育模式)

6.武术套路表演(经济模式)

7.外派教练(制度模式)

8.武术馆舍 (经济模式)

9.职业比赛(制度模式)

10.“国术”地位(制度模式)

11.武校及武术院校(中国武术大学)

12.武术拳种内在革新(文化模式)

13.发展武术国际协会与国际大赛(制度模式)

14.武术及武德教育纳入教育体系(教育模式)

15.武术教材的规范化(教育模式)

16.增加传统武术教学内容(教学模式)

17.德艺双馨(武德是武术文化载体 应对武术文化危机)

18.大众传媒对武术的正确引导(文化模式)

19.学习日韩保护无形文化财传承人“人间国宝”工程(制度模式)

对于传统武术传承的方式及策略,值得探疑。

1.武术传承的宏观战略与微观策略,宏观粗放,保证数量规模,具有全球视野;微观集约,确保质量秩序,坚守文化传统。

2.学者在分析武术传承时,存在分类错误,或者将武术的不同类别共同分析,导致难以解决实际问题,左右掣肘。武术可分为竞技武术(运动)、健身武术(养生)、表演武术(表演)、实用武术(自卫)等。这些质疑体现在,1)分析武术竞技时,批判用于表演的武术套路体操化;2)分析武术功防实用时,批判花套武艺;3)对各种武术类别的价值取向未能正确分别,竞技和实用武术建立在基础训练之上、武术单式之上;健身和表演建立在功法、套路之上,有学者认为娱乐化是对武术的极大摧残,此种观点就在于看不清武术的分类,用表演武术的推广模式硬套在其他模式上得出的纯粹理论层面的结论,脱离了现实。此种观点,明显将武术置于上流文化,武术是雅俗共赏的;此种观点,植根于武术的群体基础却又得出相反的观点,是一种逻辑的错误(承认武术走向民间、社会、大众是进步,却为了防守所谓的精神底线而指出应为上层文化)。此种观点和许多理论犯了共同的错误,无视事物自身的发展规律而人为的构造模式加以限制。

3.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的分类是理论层面的分类,在现实中,竞技中有传统、传统中有竞技,依据前者批判武术的竞技现代化,依据后者出现了坚守文化本位的观点。竞技武术(武林风 中泰争霸赛 太极拳 易筋经功法大赛)健身武术(太极拳等)表演武术(白云之帆等)实用武术(在竞技中有体现)等。学者将武林风归为传统武术,实质上是将表演武术中的竞技要素提炼出来进行宣传的手段(值得探究)。

4.武术现代化是不是一个悖论?是。奥运文化冲击下的自我迷失,进奥不是武术自身素质问题,而是经营策略问题。不是,武术现代化首先是武术界观念的现代化。

5.错误的认为竞技武术等为新的文化形态。竞技武术可以追溯到过去的“角抵”“手搏”等,只能是文化形态新的表现,而不是新出现的文化形态。同理,古时道家的“导引”等为健身的雏形;武舞等为表演武术的雏形,之后有戏曲等中的武术元素,开始向观赏性发展;军事武艺为实用武术的雏形(所以戚继光才反对花套武艺)。

6.传统武术发展处于自然发展阶段?由此问题,提出传统武术文化的自觉、自信、自尊。

7.传统武术现代困境的质疑。困境:失传、异化与西化、西方文化冲击、奥运文化冲击。这些所谓的困境皆不是困境,困境在于我们的推广普及策略不够。国际奥委会执委奥斯瓦尔德曾说过:“中国武术的世界普及程度不够是进军奥运会的最大障碍,目前,武术虽然在一些地区开展得很好,但在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知道武术的人还是太少”。

传统武术发展的枷锁不在其内部,而在乎外。改变自身去迎合世界潮流不可取,而以自身特色加强推广,使世界人们了解并接受武术,武术的普及程度高,那么所有问题都可迎刃而解。这个是武术发展的主要矛盾。

目前,武术只是被强调为中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只是停留在表面层次上,和日本把武道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和韩国把跆拳道作为“国宝”、“国技”来看,我们对武术的价值还是重视不够,值得我们重新思考和认识武术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吉远.文化生态视域下传统武术的传承与保护[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9(2):28.

[2]赵国庆.中国武术文化解读[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1):10.

第8篇

任路遥(1990-),男,汉族,湖北荆门,民族传统体育学硕士,单位:上海体育学院,研究方向:武术表演。

摘 要:为保护中华传统武术文化,使其更好的传承及发展,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结合专家咨询、实地考察等方法,对传统武术发展受阻的因素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与分析,提出对传统武术的保护应建立在“存在是前提、传承是根本、发展是关键”的基础上,并就传统武术的可持续发展阐述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保护

1.前言

传统武术是中华民族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创造的土生土长的民族传统体育,随着西方体育文化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冲击,以及现代人的生活节奏、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作为一种搏杀术的传统武术已失去舞台,导致传统武术文化传承之路在新文化浪潮的冲击下变得异常坎坷,到了需要“抢救”和“保护”的境地。传统武术文化遗产就要毁于一旦,这让我们每一位华夏子孙感到担忧。为拯救民族传统武术文化遗产,弘扬民族国粹,笔者对制约传统武术可持续发展的因素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与研究,提出对策与建议,希望能为传统武术的保护、传承及可持续性发展略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2.传统武术发展受阻的因素

2.1传统武术原生态环境被破坏

传统武术作为传统文化精髓并没有随同时展与时俱进,实际上传统武术的文化生态环境被破坏是因为被断了“源泉”,这也正是传统武术传承受阻的致命原因之一。

2.1.1传统武术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以来,西方列强的用枪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西方文化也随之而来,很快西方竞技体育不断涌入我国军队、工厂及学校,占据了民族传统体育的空间。今日,这种趋势依然有增无减,堪称全球盛会的奥运会,项目基本属于西方竞技体育;我国“举国体制”的兴起,国家将有限的财力几乎都用在奥运项目或准奥运项目的推广与普及上,民族体育项目被忽视;竞技武术的产生,给传统武术的发展以致命打击。传统武术的生存空间遭到前所未有的挤压与破坏。

2.1.2传统武术自身功利性被削弱。传统武术之所以经历了数千年的风雨坎坷,与其自身的功利性是分不开的。而今,传统武术已和我们渐行渐远,表现在:一、作为冷兵器时期的军事武术被火器取代,这对武术的传承与发展是一个重大的打击;二、技击是武术的本质,而和谐社会下传统武术搏杀功能的减弱,传统武术将失去继续前行的动力;三、传统武术竞技功能的缺失制约了其发展的脚步,传统武术讲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与西方竞技体育追求卓越思想大相径庭。

2.2传统武术的真实性遭到破坏

目前我们在传统武术的保护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盲目推行人工化、商业化,我们能见到传统武术的机会越来越少,仅见到竞技套路、竞技散打。竞技套路是人工化的产物,竞技散打是人工化加商业化的产物。他们的口号都是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但他们都对传统武术造成了建设性破坏。在竞技套路身上,传统武术被残酷地肢解、扭曲;在竞技散打身上看不到传统武术的痕迹。传统武术已不再真实。

3.传统武术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就传统武术保护与发展层面来看,笔者认为“存在是前提、传承是根本、发展是关键”,存在、传承都是发展的一种形式,面对社会的巨大变革,我们应勇敢地面对现实,走传统武术特色发展之路。

3.1传统武术的保护

3.1.1传统武术文化空间的保护。“传统武术文化空间”指在特定地点、特定时间按传统方式(修行、演练)进行的有特定含义的文化空间。要保护传统武术文化空间,存在是前提,要对传统作最真实的记录,留给世人原生态的文化古迹,做到:一、深化传统武术挖掘与整理:强化政府的支持力度,加快对那些频临灭绝传统武术拳种的挖掘、保护与整理;二、加大对传承人的保护力度:规范对传承人的审批制度;三、完善与恢复传统寺庙、道观等原貌,这些是传统武术文化空间重要内容,应高度重视。

3.1.2传统武术的动态保护。传统武术的动态保护,指站在可持续发展高度上按照时代要求对其进行改良后的保护,具体如下:一、按现代学科发展要求完善传统武术:现代学科不断向“广度”和“深度”方向发展,“广度”表现在内容、形式上,对传统武术分门别类,按照现代人的思维在不改变其特性的基础上加以改良,使其符合现代人的习惯;“深度”表现在对一些功法功能与作用的深度挖掘上;二、培养传承人:目前国家已投入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为弘扬传统武术文化,国家有必要出资办一所由众传承人执教的传统武术学校,培养出更多的、懂得现代教学方法的传承人;三、走入校园:传统武术进入校园就等于有了传承与发展的生命力,但在学校传播也不容易,我们要在其内容和形式上加以改良,使之符合学校传播的要求。

3.2传统武术的可持续发展

3.2.1加强政府调控力度。传统武术只有融入到地方的建设之中,才能实现文化发展与经济建设“两手抓”。具体如下:一、突出传统武术主题,实现传统武术与经济的对接:许多武术之乡因武术而名,在该地区经济建设中,应牢牢抓住传统武术这一主题;二、开展传统武术文化产业市场:政府应发挥引导市场向有利于传统武术保护、传承及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三、为传统武术文化产业市场牵线:政府要加强传统武术与企业间的联系,除强化宣传、普及与推广外,还要从产业化的角度赋予传统武术更多的商机,力求做到武术推广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

3.2.2打开传统武术的竞技市场。习武之人历来就有打擂台的传统,技击是传统武术的本质,笔者认为武当、少林等门派应就竞技武术的模式,在不改变其传统文化特性的同时,对一些传统功法进行适当改编,改编中要确保动作原形和特性不变,使套路的内容、形式等与现代竞技武术操作模式相合;健全传统武术竞赛体制,制定传统武术竞赛规程,定期举行传统武术比赛,并力求试点国内,走进海外。

3.2.3开发适合大众的健身武术。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人们的健康等都给社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许多传统武术拳种具有延年益寿和娱乐身心等功能,对传统武术健身功能的合理开发,既保护了传统武术,同时又造福了人类,更可以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

3.2.4构建传统武术题材设施与景观。我们应在维护原有文化空间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融入一些现代精英文化思想,还可以有构建一些传统武术题材的设施与景观,而这也正是对传统武术的动态保护,策略包括:一、增添一些具有仿古色彩的传统武术文化概念的设施与场馆;二、构建一些适合现代人消费的传统武术休闲场所:如开设现代人休闲娱乐的传统武术餐饮馆、功夫体验馆、养身体验馆等,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

传统武术积淀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健身、技击、养生等功能明显,但在人类社会进入科技高度发达的21世纪,并没有与时俱进,而是暗淡了往日光环。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作为华夏子孙的我们绝不能让这一民族文化国粹消失在我们手中,否则愧对我们的先祖。愿所有致力于传统武术保护与发展的工作者携起手来,为传统武术作为一种民族文化得以延续,为传统的技艺在现代文明社会得以重新焕发活力而奋斗!(作者单位:1.北京体育大学;2.上海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 郭玉成.武术传承的文化空间[J].搏击:武术科学,2007(2).

[2] 王岗,朱佳斌.传统武术保护与传承的实施路径[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4)

第9篇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武术 保护与发展 对策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A

中华传统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瑰宝,其以“禅”与“武”的高度统一,教育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子孙。然而,伴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作为传统武术的发展环境发生了重大改变,在一些老拳师的相继离世后一些珍贵的老拳种也相继永久性消失,为拯救中华传统文化瑰宝,不至于在我们这一代手中失传,许多武术理论研究者争相奋笔疾书,呼吁社会救救我们民族文化,并就当前武术发展现状提出了自己的对策与建议。保护传统武术,关键在维护其生存土壤,同时少林功夫应与社会发展相适应。非物质文化遗产浓缩着一个民族的历史进程,是一个民族自尊自信的精神湿地。本文旨在通过对传统武术的现代文化价值和面临的时代挑战研究,来讨论如何保护和发展好这一笔具有悠久历史和博大载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便在全球化进程中增强传统武术的保护力度和发展方向。

1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内涵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以武术为核心内容的一种传统文化。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在长期发展过程中融会和汲取了诸多社会领域的营养,同时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人文色彩。中华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大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家哲学的本体论、古朴的周易学说、太极哲理以及五行学说、孙子兵法是中国古典哲学是武术理论的源泉,习练武术者的基本行为准则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在其影响下,武术界形成了人们普遍尊崇的武德规范和标准。我国东方古典美学的特殊范畴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武术。武术不仅要求外在的优美动作与形体美,而且还讲究有神韵,形神兼备,进而引申到崇高的思想境界,达到和谐统一。“拳起于易,理成于医”,将传统医学理论与武术相结合,使武术理论体系更加充实,内外兼修正是武术区别于其它体育项目的一大特点。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武术始终是围绕“武”的价值和规律发展的,它是一门特殊的技能和技艺,这也是它能在历史长河中屡经厄运而不断发展的生命活力所在。

2传统武术的保护现状及其保护对策

2.1传统武术的保护现状

2.1.1政府对传统武术的保护

社会对传统武术的保护措施多是以宗教、文物保护及旅游开发为出发点的。国家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对传统武术的实体建筑和相关文物的保护,筹措资金来修复和重建一些重要文物建筑等就是对传统武术存在的最好的保障。伴随着近些年国家对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传统武术的保护也被提上日程。相关部门也对传统武术周边环境进行了大幅度的整治,还对周边进行了新的规划,逐步形成了正规合理的文化与自然环境。

2.1.2传统武术自身的保护

传统武术的传承与保护与传统武术本身的功劳是离不开的。总的来说体现在对传统武术品牌维护、资料搜集、科学研究、宣传等几个方面。传统武术传承人多次到国外弘扬传统武术功夫,足迹遍及世界各大洲的40多个国家和地区,受到了国际社会各界的赞许。传统武术传承人对于传统武术的保护付出了巨大努力,然而仅靠传统武术在宣传、资料整理、科研等方面很难全方位涉及到, 传统武术在资料保护、传承、品牌维护及科研等方面的专业化还有待提高。

2.2 传统武术保护的对策

2.2.1以传承为本

保护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键。“传承人”是传统武术保护的重点,是武术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前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依托于“人”而存在的,是以形象、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口传身授为基本方式而得以延续的。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的保护来讲,“人”就显得非常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强调的并不是这些物质层面的载体和呈现形式,而是蕴藏在背后精湛的技艺等。

2.2.2以民间力量推进武术保护

发动民间力量,借助政府部门作用,对传统武术进行梳理、整合是对传统武术最有效的保护。第一,建立民间武术文化遗产分级保护体系。流落在民间的传统武术拳种繁多,且分布在各地域,对民间武术文化遗产建立分级保护体系,即从中央到地方,实行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县级四级保护体系,有利于有关部门有序管理和开发,有利于服务本地域,并逐步向周边辐射。第二,对民间武术文化进行数字化整理和编目。第三,大力开展民间武术在学校中的教育。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规范下,强调整体合一,注重道德修养的原则,它不仅能让习练者通过练习传统武术、学习和理解中国文化中的整体特点和伦理特征,还能将这些有利于人类进步与和平的知识内化为锻炼者的行为准则,取得良好的教育作用。传统武术进入学校是传播民族文化的一种重要途径。

2.2.3以健全的法律保障来推动传统武术(下转第103页)(上接第100页)发展

正确认识传统武术的性质是做好知识产权保护的前提。传统武术具有体育性、技击性、传统性和文化性的特点。从体育性看, 传统武术的套路可以受到著作权的保护;从传统性看, 传统武术能够受到传统知识和商标的保护。从文化性看, 传统武术将文化内涵渗透在练功的全过程,完全可以受到未公开信息的保护。目前我国现行的法律还难以保护好传统武术,建议国家制定《中国武术保护条例》,明文规定国家对传统武术予以保护和扶植义务。

3 结论与建议

(1)传统武术是通过中华武术得以具体表现,成为中华武术文化最有力的象征。对于传统武术的认识,过去更多的是从技术层面和专业角度去考虑。随着社会认识的提高,人生阅历的积累和视野的扩大, 传统武术已经发展成多元文化交流为基点的文化融合体。传统武术在面向世界推广和发展的过程中开拓创新,吸纳新的文化因素,不断获得生命之源,获得创新因素和内力,形成丰富多彩而富有魅力的传统武术,并保持自身以武弘法的特色,勇敢地接受世界体育文化一体化的挑战,这真是了不起的事情,应对意味着冲撞,也意味着寻求新的交流与融合,创造新的文化高点。传统武术果敢的担当起弘扬中华武道大业的重任,当仁不让,义不容辞。传统武术走向世界,世界需要传统武术,让传统武术在全世界闪耀光芒。

(2)根据社会变革思考传统武术发展。现代开展武术运动既要有通过武术的训练达到身体健康、磨练意志、精神修炼的目的,也要从时效性、趣味性入手,重组武术的内容和形式,吸引更多的青年学生参与。如果武术一味是枯燥的,一定经过柔韧、力量、灵敏、耐力等一系列基础训练,才能进入套路与对抗,要漫长的练习才能见到乐趣,那么在多元文化的现代社会,武术将失去大批爱好者。比如,现在中小学文化课学习任务繁重,时间紧张,每周用在武术上的时间不可能多,因此在武术教学安排上须紧凑,武术套路教学中,传统的压腿、蹲马步等单调枯燥的练习应改进,多增加有安全保障的对抗性内容,增加趣味性,实践证明,技击性武术教学课,学生往往乐在其中。

(3)武术的发展需要大学生的参与。我国武术界具备较高文、史、哲素养的学者太少,致使武术研究难于深入。都说武术是传统的文化,体现着中国的哲学思考与中国人的行为论理等。但是真正能够将中国文化与武术技术融成一体的理论研究,仍是相当薄弱。在对外交流方面,能够用外语与国外学者进行直接交流的武术学者,实在是凤毛麟角。所以必须着眼在大学生中培养武术爱好者,必须重新组合出能够被大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武术形式。

参考文献

[1] 周伟良.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传统武术[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