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大学生职业选择论文

时间:2022-07-20 12:11:35

导语:在大学生职业选择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大学生职业选择论文

第1篇

[论文摘要] 本文在对 387名大学生采取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探讨了职业价值观、职业 自我效能与大学生择业意向的关系,并得出提高大学生的职业自我效能有助于改善大学生的职业选择的结论。

当代大学生在就业时必须面对许多问题 ,如就业中的消极等待或选择范围狭窄所造成的就业困难,寻找工作中出现的焦虑、紧张、困惑 、迷茫等心理问题。这些问题的背后主要是就业准备不足,但这不仅仅是职业知识、职业技能的准备不足,还有对待职业的能力和信心,的不足,后者是导致大学生的退缩行为、职业选择范围狭窄、出现理冲突的重要原因之一 。

职业 自我效能理论的基础是班都拉在 20世纪 70年代提出的自我效能理论。这一概念一经提出就引起了心理学家们的极大关注,围绕着职业 自我效能概念的研究也纷纷展开。所谓职业 自我效能,其实质反映的是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职业的相关任务或行为的能力的知觉 ,或对达成职业行为目标的能力的信心或信念。职业自我效能并非是个体的一种人格特质,也非个体的行为能力自身,它是一种介乎个体的动机和行为之间的中介因素,具有动机的行为驱动性质;同时又是建立在个体的综合认知评价之上,具有认知性质;它还是一种主体性因素,是个体的主观感受、知觉、信心或信念。因而在个体的职业行为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影响着个体职业的选择和发展 、职业坚持性 、职业成就等。即使个体具备从事某个职业的能力,其他条件也都具备了,但如果个体觉得自己不能成功地完成该职业的活动要求,他也可能不会选择该职业;或在从事该职业过程中,容易在困难面前放弃 目标的达成,现更多的心理问题;或在失业后更难找到丁作。

为此 ,本研究着重探讨职业价值观、自我效能与大学生的择业意向的关系,为大学生职业指导提供理论依据,寻找新的指导和培训途径。

一、 研究对象和方法

1.对象

随机选取工科大学生 416人,回收问卷 394份,有效问卷 387。其中大一 79人(男 24/女 55),大二 67人(男 31/女36),大三 132人 67/女 55),大四 109人 83/女 26)。

2.研究工具

职业 自我效能量表。采用姜月飞对 Betz和 Hacker(1981)职业自我效能量表的中文修订版。选择了十个传统女性职业和十个传统男性职业 ,共二十个项 目。对每种职业,被试者要表明他们成功地完成两种任务的信息:教育要求工作职责,并以此构成了两个分量表。要求反应者既要对每个职业做出是/否的回答 ,又要做出 1 10等级信心评估反应。总体 a系数是 0.94,T作职责和教育要求分量表分别是 0.92和 0.89。已有研究表明,量表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和同时效度。

职业价值观量表。含 22条目,分为声望地位 、保健因素和发展因素三个维度。按选择职业的重要性评价,5级记分。总体和三个因子的a系数分别为 0.87、0.84、0.71、0.72。择业意向问卷。选择了十个传统女性职业和十个传统男性职业,与职业 自我效能量表相对应,共二十个项目。对每种职业,既要对每个职业做出是 /否的回答,又要做出1 10等级认真考虑程度的评估反应。a系数为0.83。

3.实施和数据处理

利用课问、晚自习采取集体测试在一周内完成。采用SPSSIO.0软件包进行管理和统计。

二、结果

1.职业

自我效能的性别 、年级特征,以职业自我效能的两个维度以及总分为因变量,性别、年级为自变量 ,进行 2X4方差分析 :在传统男性职业方面,男生在自我效能的两个方面教育要求、工作职责的均数为 90.0±3,女生为 74.4-4-4。在传统女性职业方面,女生在 自我效能的两个方面教育要求、丁作职责的均数为 180.8±7,男生为 169.5±7。(注: p

由此可以看出,在传统男性职业方面,男生的自我效能的两个方面教育要求、工作职责显著高于女生;在传统女性职业方面,女生显著高于男生。在全部职业总分上不存在性别差异。同时,男女生在传统女性职业上的自我效能显著高于在传统男性职业方面;男女生在工作职责方面得分显著高于教育要求方面的得分。

在传统女性职业的教育要求和工作职责两方面,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进一步平均值比较发现,大一、大二、大三学生显著高于大四。在所有方面不存在性别与年级的交互作用。

2.相关分析

Person相关分析表明,职业自我效能与职业价值观的发展、声望、择业意向呈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 0.19、0.14、0.56。择业意向与声望、发展呈显著相关,分别为 0.11、0.15。

3.回归分析

以择业意向为因变量,以声望、保健 、发展 、教育要求和工作职责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教育要求、工作职责对择业意向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标准回归系数为 0.334和0.236(p

三、讨论

研究表明,大学生完成 作职责的自我效能显著高于完成教育要求的。说明大学生在具备了某职业所需的基本教育后再去从事该职业 ,信息会有相当程度的提高。与国外Hackett等的研究相似,大学生的职业自我效能表现出显著的性别差异,男女生在各自的传统职业领域都表现出很高的职业A我效能水平,反映了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性别刻板现象;女生在传统男性职业方面的自我效能显著低于男生在传统女性职业的自我效能,可能说明在当前激烈的职业竞争中男大学生选择变得更广泛,倾向很多服务行业,而这些行业以往属于传统女性职业领域。另外,在传统女性职业方面,自我效能随年级增加,大三时达到最大值 ,反而在大四时达到最小值。这可能说明低年级学生对未来抱有很高的期望 ,但在大四时经历了一些现实与理想的巨大差距之后,对职业选择显得力不从心,陷入诸多困惑之中。

回归分析表明,职业 自我效能的两个方面对择业意向存在显著的预测作用,而职业兴趣仅保健因子对择业意向有负的预测作用。这表明职业 自我效能对择业意向的预测作用远远超出了职业兴趣。这与姜飞月的研究相一致,同时以往研究表明职业 自我效能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兴趣。这对 目前高校的职业教育和指导具有重要启示。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构建以自我效能为核心的职业培训和教育体制,开辟新的职业培训途径,提高大学生的职业自我效能。

四、建议

增加正面的职业自我效能信息,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获得更多的成功经验,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约请成功人士f特别是校友)与学生座谈成功经验 ,通过榜样行为,激发学生的信心;举办培训班,培养学生积极的归因方式,将成功的经验归于自己的努力,避免将失败归于自己的能力的缺陷,有助于提高职业自我效能;引导学生树立合适的目标,充分发挥成就目标的激励和导向作用,促进大学生自我效能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龙立荣,方俐洛,李晔.社会认知理论与传统职业理论比较研究[I].心理科学进展,2002.

第2篇

关键词:职业成熟度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9-0000-01

2013年是高校扩招的第14个年头,高校毕业生人数也从212万剧增到699万。然而,身处“最难毕业季”的2013年应届毕业生签约率仅为35%,低于2012年同期12个百分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有很多,主要以下三种:一是社会因素,二是家庭因素,三是大学生个体因素[1]。而职业成熟度作为大学生个体因素中一个很重要的因子,能够有效的预测大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情况。

一、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理论研究基础

职业成熟度一词是Super于1955年提出的,它是指个体完成与其职业发展阶段相应的发展任务的程度[2]。这个概念主要反映的是职业静态性和分类性。1957年Super将职业成熟度划分为六项目标领域,包括职业选择的方向、有关志向职业的情报与计划、职业志向的一贯性、个人特性的明朗化、职业上的独立性、职业选择的明智性与妥当性,这六项目标领域之下又细分为多个指标[3]。

Super的学生Criets在1978年提出青少年职业成熟度模型,Criets认为该模型主要体现为职业发展水平,包括职业选择的内容和职业选择的过程[4]。

Westbrook(1973)则认为职业成熟度的核心是认知能力,职业认知能力包括对工作领域的认识、工作筛选的能力、对工作条件的认识、对工作的教育时间需要的认识、对工作所需的心理特性要求的认识、对工作职责的认识六个方面,这六个方面用来衡量学生知道和使用职业信息的程度[5]。

朱云立(2003)翻译并修订了Crites的CMI(1978)问卷,包括态度和能力两个分量表。国内学者所编制的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问卷,由于样本容量、代表性等因素而导致问卷有诸多不完善之处。

二、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研究现状

(一)我国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现状

刘利敏、郑海燕、刘扬洋、陈怡兆、孟令珍、钱丽等都认为当前我国大学生职业成熟度水平不高,处于一般水平。这说明对我国大学生职业成熟度水平调查结果较一致。

(二)人口学变量上的研究现状

1.性别

熊红星、陈玉焕、吴敏志、郑海燕、张聚华、钱丽、陈怡兆、黄芬等人均认为职业成熟度在性别上没有显著差异,而刘利敏、孟令珍等认为职业成熟度在性别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而且,男生职业成熟度得分显著高于女生。

2.是否是独生子女

熊红星、陈玉焕、刘利敏、孟令珍、刘扬洋等均认为职业成熟度在是否是独生子女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而郑海燕则认为存在显著差异(F=7.103,p

3.年级

吴敏志、郑海燕、刘扬洋、钱丽等人均认为职业成熟度在年级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而熊红星、罗锡莉、陈玉焕、刘利敏、孟令珍、陈怡兆则认为存在显著差异,但他们对各个年级得分变化情况不一致。如熊红星认为存在年级差异且随着年级的增加而增加;罗锡莉等人却认为,大四学生职业成熟度最高,整个发展趋势呈“V”型;刘利敏认为一年级属于中等偏上水平,到了二年级骤然下降,三年级有所缓慢回升,四年级又骤然上升,高于其他三个年级,达到整个大学生阶段的高峰,整个发展趋势呈“U”型。

4.城乡

熊红星、吴敏志、刘利敏、郑海燕、孟令珍、刘扬洋、张聚华、陈怡兆等人认为职业成熟度在来自城乡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而陈玉焕则认为存在差异(t=5.781,p

5.专业

刘扬洋、张聚华、陈怡兆等人认为职业成熟度在不同专业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刘利敏、郑海燕、孟令珍等认为存在显著差异。且刘利敏认为不同专业学生的总体职业成熟度水平由低到高排序为:艺体类

6.父母受教育程度

郑海燕、陈怡兆认为父母受教育程度对大学生职业成熟度无显著影响。刘利敏认为父亲受教育程度在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总体发展水平上呈现显著性差异(F=3.381,p

7.兼职经验

刘利敏、陈怡兆等认为有无兼职经验的大学生职业成熟度无显著差异。而郑海燕认为差异显著(F=21.449,p

8.学生干部

陈怡兆认为担任学生干部与否的大学生的职业成熟度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刘利敏认为具有显著差异,且差异极其显著(F=28.755,p

9.参与社团

陈怡兆认为对于学校社团的参与状况,大学生职业成熟度无显著差异(p>0.05)。郑海燕认为是否参与社团的大学生职业成熟度差异显著,(F=17.272,p

由以上研究结果我们可知目前我国对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研究可谓是百家争鸣,各成一派,这也充分说明深入研究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必要性。不过,目前我国大学生职业成熟度处于一般水平是研究者们比较一致的观点,因此,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提高大学生的职业成熟度成为当务之急。

三、提高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途径

(一)学校方面

学校应该充分发挥职业辅导课程、就业辅导中心的作用,开发更细致的职业指导课程,让专业人士进行专业的、系统的职业教育与辅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价值观,加强他们的自信心,及早确定职业目标,提高职业成熟度。此外,学校应该给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经验,多多举办职场类讲座,吸引企业到学校做巡回演讲,以使他们获得更多的职业知识,提高大学生的职业成熟。

(二)个人方面

大学生要学会正确的评价自己,了解自我的特点、兴趣爱好和能力。与此同时,学好专业知识,寻找机会多参加实习、兼职、社团或担任学生干部,主动地与师生交流,提高自身职业成熟度。

参考文献

[1] 张玉萍.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研究述评[J].管理工程师,2011(1):15-17.

[2] 转引自Hrdin,E.E,Leong,F.T.L.and Osipow,S.H.(2001).Culture relativity in the conceptualization of career maturity.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58.36-52.

[3] 转引自朱云立(2003).职业成熟度理论及其在大学生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学位论文.

第3篇

论文摘要:从职业价值观的定义、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结构维度的构建和不同类型、不同年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的特点比较分析三个方面介绍了90年代初以来国内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研究,并据此提出了评价和建议。

职业价值观又名工作价值观。国外一般称为workvalues或occupationalvalues.是当今心理学与职业技术教育交叉领域中最有研究价值的论题。西方国家开始有关职业价值观的研究已经有70多年,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才陆续有学者对职业价值观进行研究。从90年代开始对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研究日益成为热门,研究者们用问卷法,一般常采用修订了的Holland的职业兴趣量表、Super职业价值观量表和自编职业价值观量表进行研究,研究对象也主要集中在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上。根据CNKI收录的中文期刊.从I995—2005年以职业价值观为题目的论文有85篇。其中有63篇是以各种类型的大学生(高师生、少数民族大学生、独生子女大学生、军校生、研究生、医学院学生等)为研究对象。另外,以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为题目的有28篇。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关于职业价值观的定义;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结构维度的构建;比较分析不同类型大学生、不同年代的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特点及区别。

1 关于职业价值观的定义

研究者们对职业价值观作了不同的界定。楼静波认为,职业价值观是关于职业选择、职业生活的意义、职业等级等问题的价值的评判,主要表现为:职业价值取向、职业选择原则、职业活动报酬的期望等问题上.其定义强调了职业价值观对职业选择的倾向性和指导性。

宁维卫认为.职业价值观是指人们衡量社会上的各种职业优点、意义和重要性的内心尺度,它属于个性倾向性的范畴.他强调了职业价值观的社会性。

黄希庭等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职业的需求所表现出来的评价.它是人生价值观在职业问题上的反映。是人生价值观的一个重要方面,强调了人的内部需要以及职业价值观来源.属于一般价值观。

凌文辁、方俐洛等认为,价值观在职业选择上的体现.就是“职业价价值观”.也可称之为择业观。它是人们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和态度,或是人们在职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价值取向。

余华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人们衡量社会上某种职业的优劣和重要性的内心尺度,它是个人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并为其职业选择、努力实现工作目标提供充分的理由。余华看到了职业价值的社会性和职业要素的理想化目标状态。

于海波、张进辅等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人们依据自身和社会的需要对待职业、职业行为和工作结果的、稳定的具有概括性和动力作用的一套信念系统,是个体在长期社会化过程中所获得的关于职业经验和职业感受的结晶.属于个性倾向性范畴的概念。

金盛华、李雪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个体评价和选择职业的标准,其定义简单明了。

2 职业价值观结构

国内研究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时普遍运用的是修订的Holland的职业兴趣量表和Super的职业价值观量表,另外一种情况就是研究者们使用自编的量表来进行研究。国外的职业价值观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因而使用广泛;国内自编的量表成熟度不够.使用范围也受到了限制。

方俐洛、白利刚等在90年代中期对Holland职业兴趣量表根据国情进行了修订。Holland认为大多数人的职业兴趣可以划分为六种。分别是:现实型(Realistic)、研究型(Investigative)、艺术型(Artistic)、社会型(Socia1)、企业型(Enterprising)和常规型(Conventiona1)。方俐洛、白利刚等在测试项目上根据中国国情进行了增删。

Super将工作价值观的内容分为15个维度:利他主义、美的追求、创造力、智性的刺激、成就感、独立性、威望、管理权力、经济报酬、安全感、工作环境、与上司关系、与同事关系、生活方式、变异性。Super的量表在国内对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进行研究和测试中也应用得较为普遍。

凌文辁、方俐洛等人将职业价值观结构分为声望地位因素、保健因素和发展因素。其中声望地位因素有易成名成家、单位知名度高、较高社会地位、单位级别高、较高经济地位、晋升机会多、有出国机会、单位规模大、单位在大城市九个题项;保健因素有劳保医疗退休金、职业稳定、福利好、有住房能解决两地分居、职业环境优雅和收人高六个项目:发展因素符合兴趣爱好、学以致用、能发挥自己才能、机会均等和公平竞争、交通便利快捷、自主性大不受约束和能提供受教育机会。

论文关键词:《喜福会》 母女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因素

论文摘要:本文以美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成名小说《喜福会》为分析文本,探讨了作品中母女关系所体现的文化内涵,进而分析作者作为少数族裔女作家面临着美国的强势文化,如何构建自身的文化身份。小说中提到中国的宿命论、风水理论、星相占卜、阴阳五行、集体主义、中国式谦虚、饮食习惯等,这些中国传统文化因素可以很好地体现华裔的生存状态,同时也是华裔们重建自我,寻找心灵归宿的有效手段。

《喜福会》是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代表作,由十六个小故事组成,表现了四位移民美国的中国母亲和她们出生成长在美国的女儿之间的冲突和融解。作者在小说中以个人的经历为素材,写出了自己幼年的生活,以及中国文化、女性劣势等问题。谭恩美的父母于20世纪40年代各自从中国移民到美国,他们中国传统的文化背景和人生经历为后来谭恩美的写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

谭恩美于1952年出生在美国加州,是移民第二代的典型表,基于自己独特的华裔经验,将中国母亲与美国女JL的生活经历,以及心路历程描写得淋漓尽致,不仅在母女关系的基础上建构了一个颠覆父权制的女性世界,而且把母女关系提升到两种异质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的层面上来。这也为现今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交往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谭恩美在书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因素的描写也十分引人人胜,如儒家思想、五行说、宿命论、JxV水理论、星相占卜、阴阳五行、集体主义、中国式谦虚、饮食习惯等。这些中国传统文化因素可以很好地体现华裔的生存状态,同时也是华裔们重建自我,寻找心灵归宿的有效手段。

一、母女关系体现的文化冲突与融合

中美两国在文化传统、观念意识、生活方式与社会习俗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之处,母女冲突实质是以母亲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和以女儿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之间的冲突。这也是《喜福会》所展示的东西文化冲突的重点所在。谭恩美在母女关系的主题中表现了性别的不平等,以及文化的冲突,积极寻求自身的文化身份。女儿们已经接受美国式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因此母女两代人在沟通方面存在很大问题。后来,在女儿们遭遇到情感婚姻方面的挫折时,母亲们以“讲故事”的方式重述自己在中国的经历,以此找到了与女儿们沟通的方法,也完成了文化融解。

母亲仍旧是中国式的母亲,而女儿已是美国化了的女儿。母亲说着整脚的英语,用儒家思想教育女儿;女儿们受美国教育熏陶,崇尚自由平等,倡导个人主义,能够说流利的美式英语。

女儿们不理解中国文化,产生排斥情绪,源于母亲的沟通不利。吴素云准备煮一锅黑芝麻羹和琳达的赤豆汤相比较,尽管她想比琳达略胜一筹,但她说:“这两种汤差不多是一样的。”由此昊精美认为:“这是中国式的咬文嚼字,一种措辞的技巧—这其实是在混淆某种基本概念,在中国,十分注意措辞和用词,尽量使之婉转,这一套我是永远也学不会的。”丽娜因圣克莱尔对中国成语不了解,对“唇亡齿寒”作出另外的解释:“假如嘴唇不复存在.牙齿当然就会觉得冷了。我想,那意思就是:一件事物的发生,常常会导致另一件事的到来,世上万物,彼此依附,互相牵连。”母亲“万事要不露声色”的策略对薇弗莱毫无用,她更倾向于美国的直爽。母亲们身在异国,即使取得了美国国籍,也还是有陌生人在异乡之感,于是借助于打麻将这种形式,倾述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点点滴滴。女儿却不理解麻将背后的深层含义,把喜福会比作三K党的集会,以及电视片中印第安人出征前的典礼。因此,从文化的角度看,这对母女之间的冲突实质上就是中美文化之间的冲突。正如帕特里卡,林在谈到母女差别时所说:“在美国出生的华裔女性深深地感到传统中国文化与美国文化的反差。尽管她们熟悉中国生活中文化的细微差别,但还是常在自己的‘中国性’与‘美国性’之间摇摆。与之相比,她们的中国母亲却不怎么被自己的中国性、美国性、女性,以及三者之间的复杂性所困扰。”

于海波、张进辅编制了高师生的职业价值观量表,其维度结构为自我发展、人际关系、贡献、物质生活、威望和家族,较为适合中国高师生,并且在实际中得到了运用。

王垒、马洪波研究了北京大学生的工作价值观结构,将其分为工作报酬与环境、个人成长与发展、组织文化与管理方式、社会地位与企业发展四个维度。

金盛华、李雪借鉴台湾的吴铁雄将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维度分成目的性和工具性职业价值观。目的性职业价值观指个体评价和选择职业的内隐的动机性标准:手段性职业价值观指个体评价和选择职业的外显的条件性标准。前者包括家庭维护、追求地位、成就实现和社会促进。后者分为轻松稳定、兴趣性格、规范道德、薪酬声望、职业前景和福利待遇六个方面。由于其使用的数据较新,比较适合中国当代大学生。

3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特点

高晶等在90年代中期调查发现,当时选择职业时注重经济收入、工作条件以及是否有利于发挥自己的才能,党政干部和律师是大学生择业时的首选,而不愿意选择教师为职业,这和当时教师的社会地位不高有关。

郑伦仁用宁维卫修订的Super对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进行了研究,发现影响大学生最重要的因素是进取心、自主性、经济价值、声望和工作安全性,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评价观由强至弱的次序是:成就、生活方式、独立性、同事关系、创造性、利他主义、美感、声望、智力激发、经济报酬、管理、监督关系、工作环境、变动性和安:垒性。

80年代。选择职业的标准是满足自我实现的发展需要。凌文铨、方俐洛等用自编的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对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90年代的大学生更注重实利,在看重自我发展的同时.也将“保健”因素列为择业的最重要的因素。另一突出变化,就是80年代人们对工作单位的选择往往看重:作单位级别、地位、知名度、规模大小以及是否容易成名成家等,而到90年代末期这些都被列人“晟不重要”的位置。

余华用修订的Super职业价值观量表对国内大学生和企业员:[职业价值观进行了比较,发现:大学生与企业员工在各价值程度上的重要程度相同.他们在管理、变动性和声誉的重视程度上无显著差异。大学生比中学文化的员工更重视智力激发、独立性、成就、创造性、利他主义、美感等6个内在价值尺度.中学文化的员工比大学生更重视监督关系、工作环境、经济报酬和安全性等外在价值和外在报酬尺度,而大学生比大学文化的员工更重视利他主义、美感、同事关系和生活方式.而在智力激发和监督关系上大学文化的员工比大学生更重视。

张库存分析了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特点总结出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呈现四个特点:职业价值观念自我化,趋向现实和具体化;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复杂化和矛盾性;职业目标的短期化和功利化以及实现价值的途径、手段的多样化。张库存的分析较客观地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在变革年代中的职业价值观特点。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然适用。

4 评价与建议

通过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研究统计,发现对职业价值观的研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1)关于职业价值观的概念和结构争论比较多,而统一的理论建构较少。大学生有许多相似之处。相对说来统一难度不大。但是国内的研究者大都是根据自己的操作性定义来进行自己领域中的研究,以至于职业价值观的研究比较混杂,研究者们各持己见.争论不休。因此建议对职业价值观在概念和结构维度上进行统一.在此基础上根据需要来修订。

第4篇

关键词:女大学生 情绪智力 职业规划

自1995年Goleman出版《情绪智力》一书以来,情绪智力这一概念备受关注。情绪智力在职业决策、乃至整个职业生涯发展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具有相当智力水平的人,对自己的情绪认识也相同,因此情绪智力在职业搜索和职业决策过程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1]。本研究着眼于浙江省各个高校的女大学生,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这一人群情绪智力、压力情况、职业规划等几个方面的内容,探讨女大学生情绪智力与职业规划的关系,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方案提供科学依据,从而为当前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提供一定的帮助,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择2010年浙江省高校在校的女大学生。纳入标准:2010年浙江省高校女大学生;无精神疾病;自愿参加。排除标准:精神疾病者。本组人员在年龄、文化程度、民族、文理科等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法,包括以下5部分内容。

1.2.1 基本资料:主要包括研究对象的年级、是否是独生子女、专业类型、出生地等人口统计学信息。

1.2.2压力度量表:自行设计,共31个条目。评分方法:答1计一分,答0不计分。0-5分为正常,6-10分为轻度压力,11-20分位中度压力,21-31分为重度压力。

1.2.3 情绪能力量表:由叶玉珠2003年所编制[2] ,共21题,包括四个分量表。计分方式:完全符合、大部分不符合、大部分符合和完全符合分别计1、2、3和4分。在本研究中,60分以上为高情绪智力,60分以下为低情绪智力。本研究总量表的?琢为0.902,分量表?琢系数在0.696-0.839之间,信度较为理想。

1.2.4 大学生职业规划问卷:毕业选择、就业倾向、就业目的及就业态度几个方面的问题。

1.2.5 干预措施的探讨:研究对象希望从企业、国家、社会得到的就业帮助。

1.3 资料收集方式:调查对象通过阅读问卷导读后,进行自行填写。共发放800份问卷,有效收回683份,有效回收率为85.38%。独生子女45%,非独生子女55%;大城市7%,中小城市18%,城镇26%,农村49%。

1.4 统计学方法:将调查资料、核对后无误后建立EXCLE数据库进行处理。

2.结果

2.1 女大学生情绪智力与其职业规划的关系

2.2 女大学生情绪智力与职业选择原则、就业目的关系、职业选择要求的关系

3.讨论与分析

3.1 情绪智力对女大学生的职业规划的关系

从表1结果显示,女大学生情绪智力水平大多数为高情绪智力,占75.3%,低情绪智力占24.7%,这有利于未来的职业规划。因为高情绪智力者在进行职业规划过程中相对于低情绪智力者而言,能更深刻地感知、评估、控制、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他们在做职业决策时倾向于忠实自己的需要,兴趣和价值,对职业选项和属性愿意花费更多的人资资源,搜集和加工更懂得信息[3]。

3.2 情绪智力对女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原则、就业目的、职业选择要求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在职业选择原则上二者均倾向于根据个人兴趣爱好进行择业,高情绪智力者的比例多于低情绪智力者,并且低情绪智力者在选项听从家庭/他人安排上明显多于高情绪智力者,这可能与高情绪智力者能够较好地把控自己的优势,遇到求职挫折时,及时调整心态,更好地表现自我特征,以获得更多的更好的就业机会[4],而低情绪者缺乏这方面的能力,总希望得到他人的帮助。在就业目的的选项上高情绪智力者更多选择为了生活保障,低情绪智力者选择生活保障和实现个人价值,说明高情绪智力的人在面临压力时将更加自信、更为积极,对自己的职业规划也将更加清晰。职业选择要求上高情绪智力者50.2%选择要求符合自己的兴趣,有发展空间的职业,而低情绪智力者选择该项的仅36.7%,20.1%的学生在职业选择上没有特定目标,处于一种消极的状态,缺乏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因为个体的情绪智力与其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即个体情绪智力的整体水平越高,则其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就越高[5]。

3.3 培养情绪智力,合理地进行职业规划

首先女大学生应重视自身情绪智力的培养,因为大学生的成就动机与情绪智力呈正相关,而人际交往能力更是与情绪智力密不可分。注意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对自己优、缺点做出恰当、客观的分析,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增强自信心。在求职时要迅速转换自己的社会心理角色,用一颗真诚的心对待人、事、物,积极建立宽广的人脉,为自己打开更多的求职窗口,铺设更宽的职场之路。其次高校应重视情绪智力的教育,在教会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要教会学生诸如为人处世、协调和参与等方面的能力,把情绪智力教育的目标和要求融会贯穿于校园文化之中,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情绪智力,使得学生毕业时具备了做出良好职业决策的自信心,最终使其成功地从学校迈向社会。

参考文献:

[1]Di Fabio A, Palazzeschi L. Emotional intelligence, personality traits and ceer decision differenc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Educational and Vocational Guidance[J]. 2009,9: 135-146.

[2]李雅怡.年纪、城乡别、出生序、建设性思考、情绪能力与国小高年级学童科技创造力之关系[D].国立中山大学教育研究所论文,2003.

[3] Payne J W, Bettman J R, Johonson E J. Adapative strategy selection in decision making.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J]. 1988,14:534-552.

[4]姚艳虹,张 晶.情绪智力对大学生就业质量影响的实证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 2010,(6):99-103.

[5]苏世将,马惠霞.大学生的一般学业情绪现状及其大学适应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5):591-593.

作者简介:

第5篇

论文摘要: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就业能力是大学生能否适应就业竟争市场的体现,直接反映了高校培养人、教育人的成果,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是高校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调研,深入分析就业市场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要求和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途径及相关机制建设。

“就业能力”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具有适应性和灵活性的综合能力,是一种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素质的开发而形成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核心素质群。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核心包括职业能力与职业选择能力两个方面。本文通过对当前大学就业市场的特征及社会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就业评价的调研与分析,归纳和总结市场化条件下大学生应具备的就业能力要求,深人分析当前高校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高校如何应对新的形势与环境,改进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内容与方法,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为教育主管部门制订相关政策提供依据,并直接指导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实践。

一、调查问卷的考量

就业是高校、社会、大学生三者之间的一个最重要的交汇点,处于供需双方的学生与用人单位对于就业能力概念的理解和认识,对于高校如何培养合格的毕业生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分别面向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设计了两份向卷:

对毕业生就业的调查围绕职业能力与职业选择能力两方面开展,内容主要包括:一是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包括专业知识与技能、自身素质况调查;二是毕业生职业选择能力、个性及态度等情,包括就业意向情况、社会交往能力;三是毕业生对就业需求的判断能力;四是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单位时对自身能力提升机会的关注度。

对于用人单位的调查围绕对毕业生职业能力的评价和观点开展,内容主要包括:一是用人单位基本情况即单位性质与所在地区的调查;二是调查用人单位在录用毕业生时主要依的是毕业生的哪些条件;三是调查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就业观念的看法与理解;四是调查用人单位是否有本校的毕业生;五是调查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职业能力与职业选择能力的评价。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问卷由本课题组设计发放,《毕业生就业调查问卷(应届毕业生)》发放900份,《毕业生就业调查问卷(用人单位)》发放250份,分别回收了870份和242份,问卷回收率为96.7%和96.8%。受调查的应届毕业生中党员222人,占25.5%;共青团员635人,占73%;群众为13人。其中研究生60人,占6.9%;本科生777人,占89.3%;高职专科生63人,占7%。

    结合问卷分析,目前大学生就业能力状况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i)毕业生普遍具有较好的职业能力。随机抽取的样本中有25.5%的受调查对象为党员。毕业生对自己的职业能力普遍比较自信,对于自身的综合素质比较满意,多项评价指标很好和较好的总和占到了调查比例的75%以上,其中内在素质的调查中思想道德很好和较好的一比例达到了94.2%;在发展能力指标中,个人的学习能力很好和较好的比例达到了86.96%;在社会能力指标中,诚信度很好和较好的比例占到了94.68%,其中很好的占64.25%;在专业能力指标上,专业技能很好和较好的比例达到了77.29%。毕业生的个人素质全面较好地得到了发展,学校基本上达到了育人的目标(详见下表)。

(2)毕业生具有较好的职业选择能力。在对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对比调查中发现,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所关注的就业能力问题有较高的一致性,用人单位关注毕业生素质能力主要有思想道德、专业能力与社会实践的比例,分别占到了64.19%,63.51%和48.65%,这与毕业生对用人单位要求的判断情况大致吻合。毕业生的就业心态比较好,想去基层锻炼的占16.9%;在找不到其他工作时,有71.5%的毕业生愿意去基层;而在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时,有91.3%的毕业生愿意找一个工作暂时稳定下来,实现“先就业,再择业的”过程。说明在面对比较严峻的就业现实面前,毕业生能比较好地调整自己的目标及心态,适应社会,顺利实现就业。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渠道广泛,能较为主动地、多渠道地寻找就业的机会,如通过学校就业网、各种人才网站、学校大型招聘会、教师或同学通知、校园专场宣讲招聘会、就业信息公告栏、人才市场等等获取就业信息,而不是像以前的学生一样,对于就业是“等、靠、要”。而且现在的毕业生能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调查中通过网络包括学校就业网与各种人才网获取就业信息占到了5 2.6 8%。

(3)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受到用人单位的肯定。对于我校的毕业生情况,就业单位有句比较形象的概括:“下得去,上得来。”即既能下基层,又能在基层中提干受到重用。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总体评价比较不错,问卷中,在个人的内在素质、学习能力、社会能力、专业能力四个主要指标体系中,很好与较好的比例占到了绝大多数,较差的评价基本上没有,一般的评价也只占到了较小一部分。其中对于毕业生的思想品德、学习能力、团队精神、诚信度、专业技能等项目特别肯定。

另一方面,从调查结果中不难发现,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存在不足。

(1)毕业生的职业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从调查各项数据指标中可以看出,毕业生除了对自身的思想品德与诚信度有较高的肯定度外,其他指标认为自身做得很好的比例与较好的比例仍有较大的差距,特别是个人的专业能力方面,在专业技能、外语水平、计算机水平三个指标上认为自己很好的比例比较低。在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中,也可以发现认为学生很优秀的比较少,较好的比例占的比较多,说明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有待加强。

(2)职业选择能力有待提高与完善。学生比较缺乏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培训,缺少职业规划的意识,对于职业生涯的规划一般要到高年级或者临近毕业找工作时才开始着手,时间上滞后;职业选择面有待进一步拓宽,毕业生一般将眼光聚集在省内的城市和地区,不太愿意到外省去,特别是西部地区;对就业的形势与就业现状不能正确认识,对就业环境、薪金等的要求过高,而且用人单位反映毕业生一般眼高手低,缺乏从基层干起的决心。

(3)就业能力培养的机制不够健全。不论是学生认为自身的职业能力有待加强,还是认为自身的职业规划相对不足,归根结底,是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待完善,职业生涯的指导工作有待加强。在学生认为学校应加强哪些方面的就业指导调查中,学生普遍认为学校应加强学生就业形势与政策、职业生涯规划、求职技巧、就业观念与就业心理、职业道德与职业技能等方面的指导。

综上所述,目前普通高校在完成教书育人,培养合格毕业生目标的同时,对毕业生的就业能力系统培养,与职业生涯设计上的指导,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三、思考及对策

如何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为实现毕业生的充分就业,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加强职业能力培养系统建设。

(1)必须充分拓展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广度与深度,构建完善的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体系。横向来说,要拓展学生能力培养的受众面,学校培养的不仅仅是少数的学生精英、学生干部,更多的是普通的学生,在开展各种活动、提供各种锤炼机会、进行课外教育时,更多地应关注普通学生的参与度,而不只是将眼光放在活动效应上;纵向来说,就是要积极开拓学生能力培养的渠道和方式,改变以往单纯依靠学生活动、教学实践活动、勤工助学活动的模式,从实际出发,引进一些较为先进的教育理念,开拓能力培养铂新模式,完善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2)加强学生各方面职业能力的培养力度,全方位地提高学生应对社会的能力。加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形成学校的独特的校园文化,提高全体学生的人文素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引进先进的心理教育理念与模式,如工作室制度等,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提供有效灵活的课堂教育,多样化的社会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动手能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吃苦精神;加强教学管理,强化教学目标,提供有效的激励机制,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外语水平和计算机水平,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2.加强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设计的建设。

首先要充分调动整合学校、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学校教师、学生、学生自治组织的全体力量与资源,实现人人关心、支持、参与就业,形成就业工作全员化;其次要从新生人学开始就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确立学生个人职业生涯计划,制定分阶段的就业指导计划,通过模拟就业等各种活动引导学生关注就业,实现就业指导的全程化;再次要加快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引进专门的人才,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培训,提高其专业化程度,实现就业指导人员专业化;最后要引进科学完善的职业测评系统,加强对学生的面对面指导干预,让每个学生清楚自己的职业目标,实现就业指导的个性化。

第6篇

论文摘要: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问题。提出了构建适应新形势需要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的原则和内容.以及加强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建设和理论研究的措施。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迅速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加快,连续几年的高校“扩招”,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又由于我国人力资源市场机制的不完善和有关各方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认识不深,自身作用发挥不够,使这一问题更为突出。同时,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也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职责和功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高校如何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新体系.合理配置毕业生资源,指导和帮助毕业生顺利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充分发挥高校毕业生这一知识群体在国家建设中的作用,使他们能够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搞好大学生就业指导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有效的就业指导,能够使大学生接受到最适合自己特点的职业教育,确切地了解所选职业的特点、职业素质的要求,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为他们事业匕的成功和人生价值的实现提供良好的开端。对社会来讲,有效的就业指导能帮助用人单位选择到所需要的劳动者,实现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有机结合,为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提供前提条件。同时还能减少社会劳动力的非正常流动,有利于降低失业率,减少社会不安定的因素。所以必须进一步转变观念,强化服务,构建适应新形势需要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充分发挥高校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主动作用。

1 当前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在高校招生制度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推动下,近几年各高校开展了一些就业指导工作,但从总体上看就业指导工作的体系还不完善,就业指导工作仍然比较薄弱,在学校教育中所占比重较小,还未将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

1.1 对就业指导工作的内涵理解不够全面

有些高校虽然建立了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但其行政管理职能比较突出,服务职能有所欠缺,还未将就业指导作为一门课列入教学计划;有的高校对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足.甚至狭隘地把就业指导工作单纯理解为找工作,忽视了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教育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就业指导工作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积极作用。

就业指导人员不仅要向学生讲解就业政策,分析就业形势.而且要帮助学生自我评价、正确定位,因此需要掌握心理学、劳动人事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法律等方面的知识。而目前大多数就业指导人员没有经过专门培训,就业指导理论知识欠缺,对就业指导工作的理论研究探索不够,因而就业指导工作针对性不够,效果不够理想。"

1.3 指导的内容、形式和对象有局限性

目前就业指导工作的随意性较大,过分强调实用性和时效性,形式和内容比较单一,仅仅停留在讲解就业政策、分析就业形势、指导学生择业等方面。同时,将就业指导工作与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相提并论,强调对毕业生的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的教育.以服从和服务于国家需要为大前提,很少能够顾及到大学生的个性、兴趣、能力和特长,加之受到经济、条件、手段等限制,高校主动收集到的社会用人信息量小,致使就业指导提供的需求信息无法满足毕业生的需要和选择,因而难以适应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和职业发展的多种需求。

2 新形势下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容及体系

2.1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容

要构建新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必须首先明确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容,针对就业指导的内容,建立一整套适应当前高校就业制度改革发展要求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

从发达国家多年来的大学就业指导实践和我国近年来的指导工作经验看,就业指导工作概括地讲有以下三方面的内容:第一,关于职业的具体介绍。通过就业指导,向大学生介绍职业分类、职业性质、活动内容和特点以及对就业者素质的要求等,使大学生能全面地了解职业、认识职业、以满足他们的需要。第二,关于个性职业分析、测量和鉴定。通过对大学生职业兴趣、能力及个性心理特征的测量与分析,使大学生比较客观地理解和认识自己.由此帮助他们选择到自己想干而又能干的职业岗位。初步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第三。关于职业选择的艺术方法。就业指导关键是要帮助大学生找到理想的职业.这中间涉及到许多的职业选择活动,如职业预测、职业信息收集、职业选择步骤与方法、自我介绍和职业洽谈艺术、职业选择误区等,这些问题既有理论方面也有实践方面。大学生在挥业过程中不可能完全掌握,只有通过就业指导.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参考建议、职业信息,培训就业技能.使他们能借鉴别人的经验,更好地指导自己的择业活动。只有根据以上三方面的内容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才能基本适应大学生自主择业的需要。

2.2构建就业指导体系的原则

2.3构建适应新形势的就业指导体系

新形势下,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应从高校和社会两个层面构建两个体系:

(1)构建高校全过程的就业指导体系。所谓全过程就业指导,就是以职业生涯与发展理论为基础,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学生教育的全过程,而不是临近学生毕业、择业时才开展的临时性工作。高校要以系统论观点为指导,把就业指导作为一个系统.构建一个完善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其特征是:就业指导工作与学生的职业发展愿望相结合,与高校的培养目标相结合.与市场的需要相结合。在具体工作中应按照不同阶段的不同任务对学生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指导,使学生做好心理、知识和能力准备,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2)构建社会全员性的就业服务体系。大学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搞好就业工作,既要求高校的指导应与市场的需求和职业的要求紧密结合,更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在全员性就业服务中达到增强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促进办学活动和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等目的。其服务形式主要有:建立产学研基地,与用人单位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邀请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主管定期来校咨询;充分利用中介机构,将教育与市场紧密结合起来,分层次、多渠道地做好毕业生就业推介工作。"

3 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和理论研究

3.1机构和队伍是做好就业指导的依托

就业指导中心应成为实体机构而不是虚拟机构。应有专职人员、固定的场所和必备的工作手段和条件,包括资料室、录放像设备、查寻信息和网上求职的设备以及咨询室和洽谈室等。根据我国高校学生工作模式的特点,应明确学生工作干部即为就业指导人员,各院系党总支副书记、辅导员要具备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的素质,包括有一定的理论修养、正确的工作方式、以及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

3.2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理论研究

就业指导人员不仅要研究某一专业适应职业的范围.还要研究专业与专业之间的关系,这就可以指导学生在某一专业社会需要不足的情况下就近调适,增强就业能力。从我国人才市场就业指导实践来看,这一部分的理论研究还非常薄弱,尚处在始发阶段,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尤其是针对高校毕业生需要的就业指导理论。而在高校内部也没有一支有组织、有领导的专门研究力量。已开展的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理论研究也较肤浅,与其相应的实践工作基本没有开展。因此在新时期,我国应借鉴国外一些成熟的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组织各方面力量系统研究适应各层次择业者需要的就业指导理论体系.高校更应发挥研究能力强的优势,丰富和发展大学生职业选择指导理论。

3.3树立大就业指导观

所谓大就业指导观不仅要求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全过程,而且要主动介入到教学中的选课指导等工作,使就业指导横向拓展。目前学校增加了选修课的比重,开设了辅修专业,为增强学生的专业能力、提高就业面向提供了条件保障,但学生往往较为盲目。就业指导应发挥指导学生选课和根据专业的社会需要帮助学生选择辅修专业方向的功能,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

3.4加强人的个性认识与职业特点研究

就业指导涉及两个最重要的因素:一个是人,一个是职业。对人的认识问题,就业指导人员要有宽泛的知识(如心理学、生理医学等),从多角度帮助学生实现自我认知,做出较为正确的自我评价。对职业特点的认识,最重要的就是对职业分类中各种职业对人的素质和能力的要求,而这种要求不是笼‘统的,而应是细化的、具体的。目前的就业指导尚缺这一重要内容,应组织专家进行协作研究,使之尽快用于就业指导的工作实践。

第7篇

【论文关键词】择业观念就业市场博弈分析调整修正

一、大学生择业观念以及现状分析

从2002年开始,随着高校扩招的毕业生陆续进入求职市场,我国大学毕业生的人数在此后一段时间内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根据教育部提供的数据,2002年全国大学毕业生总数为145万,2003年为212万,到2004年已达到260万,到2005年达到320万人。在社会需求没有显著增加的情况下,毕业人数的迅速增长势必导致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从就业市场供需状况客观地分析,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存在着大学生自身择业观念与市场需求两方面因素的博弈。因此,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探索适应新局面的就业指导模式。

(一)择业观念价值分析

当“择业”成为一种社会生活现实,国家就业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以市场选择为根本取向,以自主就业为主导模式,以素质能力为竞争之本,形成面向市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机制。早在1959年约翰·霍兰德就提出了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人业互择理论”,认为心理、思想和素质将影响择业人员的择业倾向,即对择业问题的看法、信念和态度以及处理这些问题的方法,并最终影响到其职业的选择。这就是说,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择业,需要描述、解释和预测人们的择业态势,需要了解人们的择业价值观念及其作为具体表现的择业意愿。

按照霍兰德的职业选择的理论,实质在于劳动者与职业的相互适应,同一类型的劳动和职业相结合,以便达到适应的状态,劳动者找到适宜的职业岗位,才能使其积极性得到很好的发挥。而在当代西方的组织行为学、管理学与组织领导学中也着重讨论员工的工作效率或工作表现(jobperformance)时,必然联系其人格品质,即工作岗位要与员工所具有的“职业人格”(vocationalper-sonality)特点相匹配(matching)。这一“职业人格一工作环境适应理论”是约翰·霍兰德在1985年提出的,现在称为“人格一工作适应理论”(per—sonality—jobifttheory)。这一理论的核心是有关个体的人格特性与工作环境的关系。霍兰德认为理想的职业选择就是人格类型与职业环境相适应,找到与其人格类型相应的职业环境称为“协调”;找到与其人格类型相近的职业环境称为“次协调”;选择了与人格类型相斥的职业称为“不协调”。霍兰德的职业选择理论,实质在于劳动者与职业的相互适应。只有人格类型与职业环境相匹配,才是最佳的职业选择。而作为社会一个特殊群体来说,大学生对职业的选择一方面要受到用人单位的制约,另一方面也受到自身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所支配。择业既是大学生认识了解社会的过程,也是大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我的过程。因此,笔者认为所谓择业观念是指对职业选择的本看法,是个体在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的指导下,对自己未来所从事职业和发展目标的基本认识和态度。择业观对人才求职、择业和行就业准备有直接影响,直接指导人们的职业选择,并通过职业选择、职业活动体现出来。在知己知彼不断磨合的“人业互择”过程中才能最终达到人格类型与职业环境的协调匹配。不同职业在大学生思想中的地位不同,对自己的评价不同,择业期望也不同,因此需要区别对待个案分析,当然在择业过程中总结出现阶段所面临的共性问题是我们首要了解并进一步分析博弈的前提。

(二)择业观的基本现状分析

结合南京工业大学共青团工作关于《学校团组织有效服务大学生择业和创业的研究》立项课题的调研,针对理工文等专业不同年级在校本科生发放了统一印制的问卷,采用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相结合,主要通过典型抽样与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的方式,一次性发出调查问卷450份,回收430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407份,有效率为90.4%。其中择业导向问卷设计为择业观的倾向性分析提供了客观具体的结果,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择业观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倾向。集中体现为择业期望变化、个人定位、单位性质定位、区位定位以及薪酬定位等主要方面。

1.择业期望变化。通过针对不同年级的就业现状认识以及择业期待值变化进行交互分析之后,我们发现,随着年级层次的增长以及择业心理的成熟,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大三与大四的学生对于就业现状的认识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大多数毕业生在面临就业之时做出的反应是“还可以,大部分能找到工作”,可见心态较为乐观。但针对不同年级仍存在不同的差异,与就业现实之间也存在差距,涉及到就业指导周期以及对象合理性问题,区分不同的年级进行职业人格培养以及相关的择业就业指导是必要的。

2.择业个人定位。通过择业考虑因素上的频数分析,个人定位比较准确,强调自我实现和自我意识,择业时将能发挥自己的特长作为主要考虑的因素,而经济因素排列第二。这充分说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竞争机制的形成与完善,大学生的自身主体意识不断加强,“就业”作为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可以理解为是一种优化稀缺性资源配置并提高经济人的福利水平的行为,因此重视经济利益也作为择业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参照因素,但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实现也必须理性考虑和合理定位。

3.择业单位性质定位。众多毕业生择业时由20世纪90年代中期首选国企而转为首选外资企业,同时对政府机关关注程度有所降温,而非公有制企业单位逐渐受到众多大学生的认同。

4.择业区位定位。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比较理想的工作地域仍集中在沿海开放城市、内地省会城市和京沪等直辖市,而选择前往西部以及人才紧缺的经济落后边远地区均未超过4%。可见,现阶段大学生择业区位的倾向更注重到市场化程度高、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工作。

5.择业薪酬定位。在薪酬定位上“就高不就低”的现象普遍存在。大学生对薪金的要求在2000~3000元居主体,而1000元以下的极少,仅为1.5%。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职业教育的过程中,针对其自身的条件以及省情、市情和校情进行客观分析,指导大学生确立合理的32资期望值,使他们在走出校门后能够尽快地找到相对理想的工作岗位。

二、实现就业的供求博弈分析

(一)供求关系的博弈过程中的“囚徒困境”从大学生择业观调查的现实状况分析可以看出择业观念与就业市场之间仍有一定的距离,就业难的客观现实从市场的供求关系上分析存在着择业观念与就业市场之间的一定的博弈。通过博弈分析来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在直接相互作用时,如何进行决策以及通过这种决策如何达到均衡的问题。从博弈论(gametheory)的角度分析,具体体现一定场合下的每个对弈者在决定采取何种行动时都策略地、有目的地行事,考虑到他的决策行为对其他人的可能影响,以及其他人的行为对他的可能影响,通过选择最佳行动计划,来寻求收益或效用的最大化,形成具有相反的动机或者最好的组合动机(mixedmotives)。而“囚徒博弈”或“囚徒困境”(PrisonerDilemma)是一个被广泛谈论和研究的典型博弈,正显性地体现在我国目前的就业难的供求关系的博弈过程中。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大学毕业生作为劳动力资源的构成部分和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其就业同其他劳动力一样应当通过市场机制进行配置。因此,把大学生择业的问题置于市场机制的环境中来考虑分析“人业互择”,这样的选择在实现就业的供求关系中不再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单向行为,而是一种互动关系,而对弈的双方都在对选择的决策做出效用最大化的考虑。从微观上看,在博弈过程中个人效用函数不仅依赖于自身的选择,而且依赖于互动方的选择,而最优选择在于互动双方的均衡。从宏观上看,市场对称性的供给和需求同时产生构成了均衡的市场容量。而现阶段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供求关系中,即毕业生择业就业主体和就业市场中的用人单位都普遍存在“双高”现象。一方面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过高,没有正确的定位,没有真正意识到本专科培养人才的要求;另一方面用人单位选才标准上存在“人才高消费”,一再提高用人标准,就业市场中人才的高层次需求和低层次使用造成的人才浪费,不能才尽其用而造成知识浪费的同时对就业状况产生了负面效应,从而导致博弈关系中的不合作性的“囚徒困境”。

第8篇

论文摘要: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业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现阶段高职生职业价值观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功利性和个人主义色彩等又给高校的价值观教育提出了新课题。因此,加强高职生价值观教育,帮助他们树立科学合理的职业价值观.这是高校职业教育的新任务。分析了高职生职业价值观特点及其产生原因。重点探讨了加强职业价值观教育引导的途径策略。

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业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高职生职业价值观也在不断变化,这一变化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择业与就业因此,加强职业价值观的教育引导更为关键。这是新时期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新的课题。

一、现阶段高职生职业价值观呈现的特点

高职生的职业价值观是在职业选择中所表现出来的倾向性态度和选择性行为,是高职对自身价值的定位。它为高职生进行职业选择、实现就业目标提供重要的尺度。然而.由于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高职生职业价值观出现了许多不确定性.甚至出现与社会主导的职业价值观相背离的状况相当一部分高职生在就业选择时,越来越突出地强调自主性和选择性.职业价值主体逐步由社会本位向个人本位转移.呈现出多样复杂的特点:

一是职业价值评价标准更加趋于务实当代高职生的职业评价标准正在由以往的抽象主义向务实主义转变。高职生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对各种职业的好坏、优劣和重要性等方面的综合认识和价值判断.由以往抽象的理想主义变为明显增强的务实主义现阶段高职生的职业价值观逐渐转向以追求经济收入最大化为特征的“经济价值型”和以追求自我价值实现为特征的“自我价值型”。希望物质与精神并重.实惠与理想兼得。

二是职业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矛盾化。由于高职生的职业选择处在自我主体与外在社会的客观性的矛盾冲突中.因而这种多样化职业选择倾向常常突出表现为就业期望值与实际社会需求脱节.在求稳和求变中存在着困惑。比如在择业意识上.既希望主动竞争,又不愿承担风险;在专业与职业的关系上,既想发挥专业特长,又准备随时改行。随着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及大学生独立自主意识的增强.有越来越多的高职生倾向自主创业。总体来说,高职生的社会压力的承受力不够.勇于挑战的心理素质还没形成.职业期望趋于“非风险化”。

三是职业价值目标功利化现象突出。现阶段高职生在职业价值目标的追求上,已由以往的“立志成才、振兴中华、报效祖国”、追求事业前途、实现人生远大志向等精神状态和行为取向逐步向实际利益转化,常常不进行全局、长远的战略思考和人生定位,重视短期效益。许多大学生希望在职业实践活动中,达到自我对物质利益、权利地位、成才愿望等需求的满足。具有较强的利己性和功利化色彩。

四是职业价值实现途径个性化和多样化。目前.高职毕业生获取就业需求信息、实现就业的方法多种多样.宽泛的就业渠道和多样化的就业途径.为高职生就业提供了充分的选择空间,越来越多的高职生崇尚个性.强调自我奋斗.传统的择业热点即从政、经商、做学问已有所改变.相当比例的高职生看好自主创业,还有的高职生选择灵活就业、弹性就业。与此同时。也有一大部分学生把第一份工作看作是谋生的手段而非实现自身理想并愿意为之倾付心血的事业。在职业选择上。高职生往往根据自己的发展,“爱一行,干一行”。

五是职业价值目标期望值往往偏高一些高职生求职择业时过分高估自己.表现为要求工作地点在大城市或发达地区、单位的层次要高、工作待遇要好。就业取向停滞于高端人才市场.职业期望值过高。在当代高职生的择业过程中.许多人把“发挥个人才能.符合个人兴趣和实现个人报负”及“高收入”作为首先要选择.强调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个人本位的价值观在当今高职生群体中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同。

综上所述.现阶段高职生职业价值观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表现的成就欲望和自我意识无疑是时代进步的体现但一些如缺乏社会责任感、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等问题是现阶段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中的负面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加以正确引导。

二、现阶段高职生职业价值观成因分析

高职生职业价值所呈现出的多样复杂特点.是与经济社会发展、社会舆论环境、多元文化和高校教育影响密不可分的、笔者认为.成因主要有如下四个方面。

一是社会经济体制变革影响。市场经济的根本特征就是对经济利益的最大追求、对功利性价值的最大追求。这些特点在高职生就业问题上也表现突出。社会职业评价标准及各职业的经济及社会地位的变化引导着高职生的职业价值观这种悬殊的利益分配格局促使高职生在择业时不得不考虑地区行业和职业之问的收入差别,也就是说,经济收入作为社会职业评价的主要标准也引导着高职生不断流向能够较好地实现自我价值的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和三资企业等地区和企业。

二是多元社会文化思潮影响青年大学生是最敏感的一个社会群体。处于知识信息的聚集中心.因此他们接受各方面文化的影响远比其他阶层多现代社会崇尚个性解放、追求个人价值实现的风气也通过网络、媒体等多种渠道向大学生辐射在这种多元、多层面文化氛围的影响下.特别是资产阶级的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对高职生的影响更为突出.高职生的职业价值观往往呈现出多元性甚至矛盾性。

三是就业政策和就业市场不健全的影响这种不健全具体表现在.人事和户籍制度改革相对滞后.一些限制高职生自由流动的就业政策依然存在:社会用人机制不够完善.我国还没有建立职业准人制度和合理的流动置换机制: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就业程序繁杂.就业渠道不畅:人才市场还不规范、不完善.人才交流与就业服务机构不健全等诸多问题.妨碍了高职生就业信息的迅速获取和就业面最大程度的拓宽.影响了高职生的职业选择。

四是学校和家庭职业价值观教育缺失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学校德育体系滞后于社会发展需要.传统学校德育内容与社会发展要求之间存在矛盾。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仍片面强调学生要绝对树立以社会为本位的职业价值观.这种一元职业价值观教育与社会影响产生了冲突高校就业指导体系滞后,只重择业技巧、就业政策及就业信息的指导,轻视职业价值观的教育。同时,一些家长进行职业教育时,具有明显的功利性,忽视对孩子责任意识的培养.重智力、轻素质,对子女期望值过高。另外.家庭的经济状况、社会地位、家庭成员的素养等同样会影响到大学生的择业标准。

三、当前高职院校职业价值观教育的侧重点

高职院校以人才培养为首要任务.责无旁贷地应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帮助高职生加强职业价值观的教育和引导,转变就业观念,重视职业生涯规划,加强职业价值选择引导,确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主要应侧重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职业价值观是价值观的一个重要方面,受其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高校思想教育工作必须给学生以明确的引导,旗帜鲜明地弘扬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同时价值观教育应与时俱进,继承传统与开拓创新相结合.大胆承认个人利益和自我价值的追求。要教育高职生把个人利益与人民的需要融合在一起.只有这样,人生的道路才会越走越宽阔。

二是加强职业理想教育职业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的职业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它反映人们的生活目的和为之奋斗的目标.是成就事业、椎动社会进步的一种精神力量。高职院校要积极开展职业理想教育,系统、全面地介绍不同职业类别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与地位,以及目前人才分布不均衡的趋向一方面鼓励高职生树立较高的奋斗目标.使高职生具有为围家昌盛和民族兴旺奉献一生的远大理想,保持较高的理想境界和清醒头脑另一方面帮助高职生更新就业观念.明确“就业大众化”趋势,减少不切实际的就业期望。

三是加强职业能力教育职业能力是人们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水平.包括内在的工作技能和外在的精神面貌。目前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更注重职业能力.而非学历高职生的职业价值观教育还要注意与专业课教学的结合和渗透。在巩固书本知识的同时,结合专业背景资料。进行相关的职业特点、从业要求等方面的教育.并通过行业调查、专业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等途径帮助大学生适应社会.了解行情通过培养高职生强烈的创新意识和高超的动手能力,不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第9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职业价值观 教育

职业价值观是根据社会的发展及每个个体自身兴趣和需要而形成的关于职业目标、职业道德、职业评价、职业选择等方面比较稳定的基本看法和观点。高职生的职业价值观是在职业选择中所表现出来的倾向性态度和选择,它为高职生进行职业选择、实现就业目标提供重要的尺度。同时也对他们的工作态度、今后的职业生活有着关键性的指导作用。然而,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高职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也呈现多样化、复杂化、无序化的趋势,严重影响着他们的职业认知、职业评价及职业选择。因此,如何结合就业市场和学生自身的特点来加强大学生的职业指导,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促进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是高校教育应积极探讨的问题。

1.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价值观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认知存在偏差

大学生职业认知标准是职业价值观的核心。当代高校大学生受传统职业等级观念的影响,在经过寒窗苦读之后都希望以后能获得一份更好的满足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的工作。却没能很好的认识自身条件的有限性,对于择业的期望值没有把握好度,走入了期望值过高的择业误区。因而这种职业选择倾向常常突出表现为就业期望值与实际社会需求脱节。同时,一些学生甚至认为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有一种“无奈的选择”,总以“职业”为贱、“一线”为苦,感到前途渺茫,从而在从事职业活动时缺乏爱岗敬业的精神追求。

1.2学生的职业目标规划主体意识增强

高职大学生身处于大转型的社会,社会和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在从各个不同侧面影响着他们价值观的形成。然而,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崇尚自由和个性,拒绝社会过多约束,有着强烈的实现自我价值和自我发展的迫切需要。他们在确定职业目标时,自我意识比较突出,从“关注社会”逐渐转变为“关注自我”,这种倾向导致学生在择业时,过分看重眼前经济收入和福利待遇,而缺乏全局战略思考和长远职业目标规划,从而导致他们的职业目标短期化、功利化。

1.3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有待提高

职业素质是指个人从事某种职业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是职业者对社会职业认知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高校在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中应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适应社会和职业变化的能力。然而,一些高职院校认为职业道德偏“软”、偏“虚”,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不能通过开展有效的职业价值观教育,帮助高职生深入理解职业价值,明确职业方向,从而失去了对大学生就业规划的引导作用。

2.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价值观问题的成因分析

2.1社会经济体制变革影响。市场经济的根本特征就是对经济利益的最大追求、对功利性价值的最大追求。这些特点在高职生就业问题上也表现突出。社会职业评价标准及各职业的经济及社会地位的变化引导着高职生的职业价值观这种悬殊的利益分配格局促使高职生在择业时不得不考虑地区行业和职业之问的收入差别,也就是说,经济收入作为社会职业评价的主要标准也引导着高职生不断流向能够较好地实现自我价值的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和三资企业等地区和企业。

2.2多元社会文化思潮的影响。青年大学生是最敏感的一个社会群体,处于知识信息的聚集中心,因此他们接受各方面文化的影响远比其他阶层多现代社会崇尚个性解放、追求个人价值实现的风气也通过网络、媒体等多种渠道向大学生辐射在这种多元、多层面文化氛围的影响下.特别是资产阶级的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对高职生的影响更为突出,高职生的职业价值观往往呈现出多元性甚至矛盾性。

2.3是就业政策和就业市场不健全的影响。人事和户籍制度改革相对滞后,一些限制高职生自由流动的就业政策依然存在:社会用人机制不够完善.我国还没有建立职业准入制度和合理的流动置换机制: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就业程序繁杂.就业渠道不畅:人才市场还不规范、不完善.人才交流与就业服务机构不健全等诸多问题.妨碍了高职生就业信息的迅速获取和就业面最大程度的拓宽,影响了高职生的职业选择。

2.4是学校和家庭职业价值观教育缺失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学校德育体系滞后于社会发展需要.传统学校德育内容与社会发展要求之间存在矛盾。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仍片面强调学生要绝对树立以社会为本位的职业价值观.这种一元职业价值观教育与社会影响产生了冲突高校就业指导体系滞后,只重择业技巧、就业政策及就业信息的指导,轻视职业价值观的教育。同时,一些家长进行职业教育时,具有明显的功利性,忽视对孩子责任意识的培养.重智力、轻素质,对子女期望值过高。另外.家庭的经济状况、社会地位、家庭成员的素养等同样会影响到大学生的择业标准。

3. 完善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对策

3.1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作用

坚持就业为导向,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职业价值观教育中的导向作用,根据国家、社会发展需要对大学生就业素质的要求。体现学生为本,增强其就业竞争力,促进其充分就业的教育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职业道德素质。职业道德教育直接影响学生的未来职业生活。要强化就业形势政策教育.帮助学生了解社会、适应职业,确定正确的职业理想,形成正确的择业观念,增强自主择业、竞争择业的思想意识。

3.2发挥校园文化的影响作用

校园文化是学校优良传统的结晶,是学校建设的灵魂。它以社会文化为背景,以校园为地理环境圈,以师生员工为主体,在学校教育、学习、生活管理中的方式和结果。校园文化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师生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心理人格、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方面。校园文化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形成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构建大学生科学职业价值观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把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内容渗透到学生活动和校园文化中去,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如通过专题讲座、优秀校友事迹报告会等形式,强化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的职业道德教育,营造一个高尚精神风貌的职业价值观教育文化环境。

3.3发挥社会实践活动的培育作用

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走出校门.了解国情.认识职业社会,并正确引导正确认识社会需要,调整职业目标,调动其主动性和积极性。如高校可以组织学生深入到农村、工厂进行社会调查.可以组织学生到专业对口单位参加岗位见习、实习,让大学生在丰富的社会实践中认识社会、开阔视野、增长才干。

3.4发挥就业指导课的教育作用

就业指导课是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主要途径,在就业指导课的课程设置和授课内容上要加大职业价值观的教育和内容,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3.5发挥自我认知的动力作用

大学生只有正确认识自己,准确把握自己,不断提高自身认知能力,才能形成成熟的就业意识和职业规划意识。科学的自我认知有助于强化自主意识,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因此在职业价值观教育中要充分发挥自我认知的动力作用。引导大学生客观评价自己,帮助他们把对职业的社会认识、道德认识与职业能力、兴趣结合在一起.确立合理的职业目标,并形成稳定的职业态度和正确的择业动机,帮助他们自觉结合主客观条件选择职业生涯路线并制定科学的行动计划。帮助他们运用正确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参与求职活动,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积极主动参与市场竞争。

该论文系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90后”高职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与实践》课题( 2011lslktmks-22)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崔景贵.90后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J].教育与职业,2008(35).

[2]夏征农,陈至立.辞海(第6版)[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