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12 22:23:14
导语:在技能培养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高二上学期快结束的时候,小城的妈妈给我打了个电话,说准备要办退学的手续。我大吃一惊。
脑海中满是小城的画面:下课铃响了,他和同学打打闹闹;上课铃响了,他交叉起胳膊,把脸埋了起来;常有同学代他来请假,迟到,病假,事假……仔细琢磨起来,才不得不惊讶地承认,原来这次提出的退学要求,恰恰是日积月累之“功”啊!而我作为班主任,竟然如此不敏感,无所作为。怀着几分愧疚,带着一份自负,我毅然冒出一个想法,做了一次家访,当着孩子和他妈妈、外公外婆的面,我做出了一个承诺:2007年的新年第一个周日开始,接他到我家住,用一个月时间,帮助他补基础、改学法,保证他期末考试不开红灯。
“一定要坚持住”
第一天进门,我看小城进门之后的表情,笑着说:“怎么?后悔了吧。”我们相视大笑。
我先请小城坐在椅子上,在早已准备好的本子上写下自己此行的目标。小城斜着身子写了几行字,就说写好了。我一看,写得还真不错:1.成绩提高到×××名之前;2.读书能静下心来,有点效率;3.对学习有点兴趣;4.在学校能够更加充实一些。
我笑了:“你说说看,刚才门口背书的30分钟有效率么?”(我要求他在进门之前先背30分钟书)
“有!”
“我还怕你骂我项老师不给你面子把你关在门外呢。不过你肯定很不舒服的,还是觉得太辛苦了吧?”
小城谈了自己的感受:“我确实觉得自己学习其实也可以有效率的,只不过老是管不住自己,所以效率特别低。学一天还不如刚才的25分钟。还是得逼自己一下的啊。”
之后,小城在纸上又写了三句话:“先苦后甜,就算先苦后面未必会甜,也总归不比现在苦。要对得起自己首先得对不起自己,一定要坚持。一定要坚持住,一定要实现×××名,一定要让自己、让妈妈、让项老师、让所有的人都知道我能创造一个奇迹,一定要坚持住!”
果然出现了反复
第四天晚上,我检查他的每日汇报,整个日记汇报写得很随意,篇幅也很短,发出了“啊!受不了了,坚持不住了。放过我吧。”这类的字眼。我要求小城重新写,结果,引来了小城在日记中的彻底爆发:“我知道该做什么,但却怎么也不想去做了……”
小城在写日记的时候,我在洗澡,等到我出来,小城已经关灯睡觉了。几经思索,我忍不住爬起来,敲响了小城卧室的房门,他果然也没有睡着。
我没让他开灯,坐到床沿边,小城抱着被子坐了起来,我跟他随意地聊。首先,我表达了对他的理解,明白他的压力太大;然后,我让他回忆当初第一天自我鼓励的誓言,好好想想,最近的目标完成了几条?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每天都是这样,觉得有点累。本来以为今天是第四天了,明天就是周五,后来发现还有两天,就沉不住气了。”
“我能理解的,整天强调的都是读书,确实很辛苦。我们以后可以调节。现在,来,想象一下,如果你这样坚持下去了,现在很痛苦,但是最后成绩是不是有进步了?”
“是的。”
“想象一下,讲评试卷的第一天是数学课。结果平均分66分,你拿了60分。你高兴么?”
“嗯,高兴的。”
“如果A同学还是不及格,来问你秘诀,你会对他怎么说?”
“我会说,其实我只是比以前用心了一些,花了点时间而已。你也行的。”
“好,现在到了第二场试卷分析,是外语。平均分65,而你及格了。你说窦老师会不会表扬你?”
“肯定会的。”
“那你想象下,他表扬你的时候是怎么叫你名字的?是不是这样……”(我模仿英语老师的口气,黑暗中,我们开心得大笑起来。)
小城愉快地答应了再坚持一天。
“将来预演”的方法,不少人都知道。但是,我最欣慰的是,当时能够傻傻地、老老实实地、有意识地运用这个方法来帮助小城逐渐走进自己内心,帮助他发现价值实现时的具体情绪体验。这样的“将来预演”,看似新奇,其实离生活很近,离孩子很近。
学习能力问题
学习能力的一大体现就是对于学习内容作学法选择的自觉性与合理性。小城在这方面的学习问题如何表现,我还不能很精确地描述。
所以,我决定尽可能精细地了解他的学法问题,在了解的基础择机进行介入。
数学11.3的所有例题,他一共才用了9分钟就看完了,并表示全部看懂了。我很奇怪,但又不好说不相信他全部看懂了,就拿了一张白纸,在6个例题中挑了例题4(这是个需要分类讨论的题目,对思维的挑战比较大),抄了一遍题目,然后让他自己解答一遍。
小城很自信地拿过纸,开始做题。很快,他的表情就变成痛苦状了。过了两分钟,他偷偷地扯过书看了起来,但很快把书合上开始做题。再过两分钟,他再次打开书本,一边看一边前后翻动,用笔推敲了五分钟,才合上书本,再次做题。总共差不多十几分钟时间,他终于停笔,说:“完成了第一部分,后面的讨论能看懂,但是自己做就是做不下去。”
我询问了他三次看书的体验,小城自己叙述说:“第一遍看书:看得很快,觉得很顺利;第二遍看书,是因为拿起笔做题目的时候发现公式忘记了,看公式;第三遍看书,看的时候觉得很奇怪,为什么这一段话一定要出现这几句。后来终于弄懂了,认为这这段话每一句都很有必要,就开始做题目了。但是分类的题目还是不能把握是怎么思考的。不过总感觉对这个公式理解更加深刻一点了。”
我很高兴,赶紧抓住机会问他该怎么看例题,他自己总结方法为:“应该自己抄例题,然后自己看懂之后再做几遍,直到做出来为止。”
对此,我表示赞同,顺便用点理论为他的总结镀金,希望达到更好的刺激效果:“知识一般分成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对于数学的公式、定理等停留于记忆层面的知识,应该属于陈述性知识。而例题的解答则应该属于考察对程序性知识的掌握能力了。所以,数学的公式应该按照陈述性知识的掌握方法一样,理解、记忆和背诵;而程序性知识则以自己动笔,演算推理和调整体会为主。像你说的重新做例题,就是动笔了,是符合这个理论的。”
他听了很开心。
为了保证效果,必须当场获得成功体验。于是用了一个小时时间,我陪小城逐一推敲了这一章节数学的概念,并重做了所有例题。
整个重做例题的过程,小城的情绪很好。看来,从认识到情绪,他对这样用重做例题的方法来复习数学,是认可的。
尾声
区统考之时,小城迎来了语文成绩带给大家的惊讶与掌声,迎来了数学老师对他的表扬与刮目相看,当然,也迎来了虽然努力但英语依旧红灯的事实。
尽管在国家、省、市技能大赛上捷报频传,人们往往用“技能在手,就业不愁”来形容中职生,但是繁荣表象下面难掩中职生的“先天不足”,教育教学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不容忽视。1.学校方面。中职教育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大部分中职生就业岗位是一线操作人员,但技能培养恰恰是一些职业学校的薄弱环节,不少学校缺乏基本实训设备和师资,只能在黑板上“种田”、教室里开机器,学生缺乏真刀真枪的实战能力,毕业后无法满足企业用工需要。2.学生方面。中职生多为15~18岁之间,处于生理和心理的成长时期,对未来生活和所从事职业充满幻想,但对走进企业、独立生活认识不足、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因而许多学生对技能操作训练不够重视,走马观花、浅尝辄止,笔者经常发现本应在车间进行实训的学生在外面游荡。还有些学生受普教学习方式影响,重视文化课轻视技能训练,动手能力差、技能不过硬;有些学生不愿到生产一线工作,小事不愿做、大事做不了,眼高手低,频繁跳槽。因此,中职生的职业技能素质和企业要求之间有很大差距。
二、中职生职业技能培养的主要途径
面对市场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大,中职学校应从专业设置、教学改革、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等多个环节上加强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增强其就业竞争力。
1.依市场需求确定培养方向。
职业教育的“社会性”和“职业性”特点,决定了中职学校必须根据社会经济发展、职业岗位要求确定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因此,学校应与社会各行各业保持密切联系,了解企业人才需求动向,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学生的培养方向和培养目标,从而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适应性和岗位针对性的有机统一。以北方工业学校(以下简称“我校”)为例,在多年办学过程中逐步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专业布局:利用技工教育与中专教育的宝贵经验,将普通中专的专业与技工学校的工种对接起来,如将普通中专的工业设备安装专业与技工学校的铆工、管工对接,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与车铣刨工、钳工对接,把专业分解成多个工种开展招生、教学培训和就业安置,为企业选择员工、学生选择专业提供清晰、明确的概念。
2.根据经济发展设置和调整专业。
专业是学生当前的学习范围和今后的工作领域,是教育与经济的接口,是保证人才培养适销对路的首要环节。因此,在设置和调整专业时应注意以下方面:(1)要瞄准产业结构发展趋势。中职学校的专业结构必须与产业结构相适应,以发展的、动态的眼光来分析本地产业结构发展变化的趋势。中职学校要走出校园,主动上门、积极联络相关行业企业,及时了解市场用工动态,及时调整专业培养计划,在此基础上对专业建设进行评估和论证。(2)要面向区域和地方经济发展。伴随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与经济关系最为直接、最为密切的中职教育也必然要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努力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技能型人才。以辽宁省为例,随着“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开发等各项发展战略的实施,我省将重点发展装备制造、钢铁、石油、石化、新材料、农副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相应地,职业教育也必须加速调整专业结构,及时开发新专业,改造传统专业,淘汰过时专业,加强骨干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如工业设备安装、机械加工、金属热加工、机电一体化等。(3)要体现适应性与前瞻性。中职学校专业设置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以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必须具有一定灵活性,适时适度开发新专业,改造和淘汰旧专业,及时调整并细化专业培养方向;必须处理好长线专业与短线专业、新兴专业与传统专业、宽口径专业与岗位针对性专业的辩证关系;必须按照技术领域未来发展需求预测专业发展方向,达到适时性与前瞻性的统一。一般而言,所设立的专业应该是在分析研究今后3~5年里经济发展对人才要求的基础上进行的,并在学校所属产业领域中具有不可替代性,或在全省有一定的影响力的、独特性的专业品牌。
3.围绕职业能力实施教学改革。
要以职业能力为导向设置课程内容。课程设置是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它直接关系到毕业生离校后能否直接上岗、转岗及后续发展。针对统编教材的不足,可以在基础课“够用”、专业课“适用”、实践课“实用”的原则下,多渠道开发校本教材,使课程内容设置贴近社会、贴近企业、贴近岗位实际。我校自2005年开始尝试在各专业实施教学改革,把《物理》教学内容分散在《工程力学》和《电工基础》课中讲授,《计算机绘图》结合《机械制图》讲授,《专业工艺》结合学生实习期间讲授。整合后,技能课和理论课的比例由原来3∶7变为1∶1,如工业设备安装、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每学期理论教学9周,专业技能实训9周,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技能操作训练。(1)要结合学生实际采取有效教学方法。教师应根据中职生实际,通过多种教学法增强其学习兴趣;要改变过去那种“满堂灌”、“填鸭式”的陈旧模式,广泛采用讨论式、启发式、模拟教学、案例教学等,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2)要改革考核方式注重能力测评。对中职生的考核应该从“重知识不重能力”转变为对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除笔试外,还可采取口试、答辩、现场测试、实际操作等多种方式。我校从2005年逐步改革了学生成绩考核办法,将学生成绩考核分成平时考核和期末总结性考核两部分:平时学习过程考核占30%,主要根据出席情况、学习态度、完成作业数量和质量、解决问题能力来确定分值;期末总结性考核占70%,采用答辩的方式评定成绩,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有一定要求的综合性作业或实训作品。在完成过程中,学生要制定实施方案,可查阅技术规范、书籍,学生之间可以相互研究也可以向教师请教;学生要向考核委员会展示作业或作品,陈述实施方案,回答考核委员会提出的相关问题;考核委员会根据完成综合性作业或作品的质量、方案陈述,以及问题回答情况综合评定成绩。2005年我们在管工、铆工、钳工三个专业试行,目前已向其他主干专业推开。该考核办法体现了由选拔考试向达标考试的转变,由记住什么向会做什么的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受到学生欢迎。
4.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强化技能培养。
对于12班的管理工作让我有机会可以将我对于班级管理的想法部分实现,但毕竟没有从事班主任工作,所以我将我的班级管理工作的一些看法落实到班主任计划书上。
一、本学期工作指导思想
在学校领导下,以突出体现学生主体为中心,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民主管理能力,开展好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把学生培养观具有健全人格、美好心灵,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人。以教育理论和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积极探索高中班主任工作规律。依据党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关于‘重视学生德育,抓好智力开发’的精神,结合班级实际,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制定本学期的工作目标。
二、班级情况分析
三、本学期目标:
1.进一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2.巩固良好班风,完善班级管理制度,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凝聚挖掘班级各方力量,提高班级整体水平。
3.加强学风建设,培养学习兴趣,明确学习重要性,注重学法指导,提高学习效率。
4.与学生融洽相处,建立“亦师亦友”的新型师生关系。
四、总体措施:
1、果断,自信,奖罚分明,树立班主任的权威。
2、抓好学生的学习,协调本班学生各科目的学习。整体上,帮助学生调节各个科目的学习时间,使各个科目协调发展。
3、加强班风班纪教育,建立完善合理的民主管理机制。加强班干部队伍建设,利用各种活动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加强班级管理岗位责任制,树立良好的班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4、开展形式多样的班会课,如话题班会、故事班会、案例班会等。
5、注重学生的心理辅导,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采取相应的方式,使学生尽快投入到新的生活中去。开展心理训练、脑力思维训练和班级沙龙。
6、探索进行班务管理和思想教育。
7、细致关注和跟踪学生思想变动。关爱学生,争取走进每一个学生的心里,成为学生真正意义上的朋友,为学生发掘自身的优势,树立信心。
五、班级管理工作的计划方案
三.具体措施:
(二)学习方面:
在学习方面,学生进一步适应新阶段的高中学习生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由于高中的学习方式与初中相比之下,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知识容量大幅度提升,难度进一步加大。
所以应制定出“四有”班训:有计划,有规律,有效率,有成绩!具体做法如:1、每月每周每天都要制定出自己学习的计划。
2、每天清晨按照班级规定读书。
3、每天抽出5分钟时间练字。
4、经常开展一些竞赛如“高效学习比赛”,“环保知识竞赛”,“法制知识竞赛”,借以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班级制度化管理
1、制定班规,班级口号以及班级制度。
2、实施班级常规:为了对一些学生起到约束作用,也为了给自主管理设置一个良好的后盾,我将制定详细的班级一日、一周及一月常规,使事情具体化、详细化,操作起来更加容易,班干部容易管理,学生的情况容易量化,为今后的工作开展打下基础。
3、每月根据班级量化管理评出“班级之星”。
4、增强集体凝聚力建立文明向上的班风学生可以更加自由地发展自己的个性,把班级当作自己的家,主动地爱护、建设班级。
5、制定班干部培养工作计划使班干部成为班级管理工作的骨干,成为老师的左膀右臂,同时也能够为学生所信服。
(一)思想行为教育方面:
1、制定班规,班训以及班级制度,建立岗位责任制:全班设置大约30个岗位,包括班干部在内共需要大约60名学生的参与,这样就作到了人人有事做,真正把班级当成了自己的家庭一样来看待,让有些调皮的学生有事可做,也可以分散他们的一些其他方面的注意力,同时又可以使学生逐步走向自主管理,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
2、实施班级常规:
为了对一些学生起到约束作用,也为了给自主管理设置一个良好的后盾,制定非常详细的班级一日、一周及一月常规,使事情具体化、详细化,操作起来更加容易,班干部容易管理,学生的情况容易量化,为今后的工作开展打下基础。
4、发挥主题班会的作用:
主题班会更始一座大熔炉,它能集中全班同学们的精华思想,进而感染每一个同学,起到催化剂的作用。鉴于此,我打算每两周高一次主题班会,内容也是密切联系本班实际情况以及学校的动态。
5、开展一系列竞赛活动:
其目的一是为了锻炼学生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学生的集体主义感。增强学生间的凝聚力。
【关键词】技能节;学科技能竞赛;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通过举办技能竞赛,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各类职业技能的积极性,突出了专业技能在职业教育中的位置,使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更紧密地结合了起来,有利地推动了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以及学科技能竞赛培养模式的研究。
校技能节的开展,为我校师生参加国家、省、市技能竞赛搭建良好的平台。由于技能节是学科技能竞赛良好平台及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以技能节为平台研究学科技能竞赛的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严格按照技能竞赛的技术要求设置相应的校技能节项目,实现两者的有效衔接,对于不管是学科技能竞赛还是技能节都有着重要作用。通过对技能节组织实施过程来完善学科技能竞赛培养模式。学科技能竞赛培养模式的研究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加深了校企合作的开展,提高了教师的整体水平。
1 这几年学科技能竞赛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学科技能竞赛的健康发展,同时对人才培养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1.1 老师及学生对学科技能竞赛重视程度不够,缺少经费投入力度
目前,专职做竞赛指导的教师相对较少,大部分老师既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又承担着科研课题的研究任务,真正投入到竞赛指导、训练的时间相对较少,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技能竞赛的训练质量。其次,高职院校中高学历和缺乏进企业锻炼经历的年轻教师居多。这部分教师在学习期间大多数缺少进企业锻炼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理论性强而实践性差,造成教学与实际要求脱节的现象比较突出。
学生报名参加学科技能竞赛的数量太少,对参加竞赛的热情不高,缺乏积极性。许多学生对于自己专业的技能竞赛情况知之甚少,缺少必要的信息渠道了解相关专业以及行业的技能竞赛开展情况。同时,对于竞赛的资助及奖励偏少也影响着学生参加竞赛的积极性。
1.2 学科技能竞赛与校技能节衔接不够紧密,使得校技能节不能更好的为培养和选拔技能竞赛人才服务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技能节自2003年成立以来已成功举办至第九届。“技能节”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广大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为学生参加国家、省、市级技能比赛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但是,经过这几年技能节以及技能竞赛参加情况了解到国家、省、市级技能竞赛的竞赛方案每年都修改,但是学校与之设置的技能节项目方案更新不及时,经常沿用老一套的方案指标,这就使得学科技能竞赛与校技能节衔接不够紧密,不能更好的选拔技能人才为竞赛服务。
每年国家、省、市级职业技能竞赛主要安排在5、6月之间,校技能节竞赛一般结束也是5、6月。学生本身对赛项信息了解不充分,没有针对赛项系统的进行练习,指导老师也没有给出具体系统的培训方案并且给予详细指导,这就使得学校选的学生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直接去参加竞赛,最终导致成绩不理想。
1.3 校技能节及技能竞赛的开展过程当中缺少和企业的相互合作
随着技能竞赛深入开展,技能竞赛呈现出题覆盖面广、信息量大、实际操作内容多等特点。校技能节的开展一味的脱离实践,缺乏和企业必要的沟通和交流,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在学科技能竞赛中也就无法取得优异的成绩。校技能节举办过程中,缺少企业参与项目方案的制定以及对结果的评判。这样设置的竞赛项目以及评分标准缺少企业及行业的认可,不具有实效性。
学生在参加国家、省、市级技能竞赛前缺少企业专家或在企业挂职老师的培训指导,没有了解到企业对于相关赛项文件及实例的解读。这就导致学生缺少企业中的先进理念及技术,针对赛项的信息量不够。
2 以技能节为平台促进学科技能竞赛建设,更好地发挥其在竞赛培养模式中的功能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践行实施
2.1 加快师资队伍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和奖励措施
技能竞赛的内容范围广,涉及多门课程,这就要求指导教师要有更宽的知识面和更丰富的实践经验,通过企业挂职、聘请有企业工作经验的专家作为校外兼课老师等途径,深入行业企业,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要求二级学院充分利用自身学科、专业的优势和特色,有重点地培育参赛项目,全力组建好参赛项目的教学团队,随时为参与各种竞赛提供师资保证。针对获奖的学生在评奖评优中优先考虑,设置学科技能竞赛专项奖学金,技能竞赛获奖的学生优先推荐就业单位等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针对老师指导学生获奖可以抵部分教研工作量以及获得指导学生竞赛奖励资助。
2.2 学科技能竞赛与校技能节项目有效衔接,规范竞赛实施流程
技能节在项目设置时,应根据专业性质和行业要求,积极引入国家、省、市、行业的技能竞赛项目,采用其标准、要求和程序,使校技能节与校外的技能竞赛项目接轨,这可以使教师了解和熟悉各专业、各行业的职业技能要求,实现校内技能竞赛标准社会化,比赛过程规范化,提高技能节的水平和层次,激发学生进行职业技能训练的兴趣和积极性,发现和培养技能竞赛的“好苗子”,为参加校外技能竞赛取得好成绩并扩大学校影响奠定基础。同时,针对技能竞赛项目学校有相关学科及专业的,安排老师和学生参加,建立指导老师负责制,提交竞赛的训练计划,包括对应项目技能节的开展情况,训练前学生的总体程度,训练要求及预计达到的目标,预期技能竞赛获奖等级等。等竞赛结束后,提交竞赛总结报告,分析优势和不足,给下次竞赛提供经验。
2.3 企业结合学科技能竞赛参与技能节项目的制定,共同设计竞赛项目
企业参与竞赛项目既可以使竞赛项目来源于实践又可以根据自身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确定竞赛项目。因此,校企合作共同设计竞赛项目,无疑是增加了校企相互了解的一个平台。此外,企业参与校技能节的成绩评定,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成效突出的竞赛成果可以申请专利,同时奖励师生。对于好的竞赛项目,可以投入企业运行,检验学生创新能力及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实现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办好竞赛,服务社会。加强校企合作,利用社会力量和资金来支持和促进高校实践项目的创新,走“产、学、研与竞赛”相结合之路,充分发挥学科技能竞赛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积极作用。
学科技能竞赛是检验职业学校技能培养水平的综合体现。要提高职业院校的技能水平,充分认识学科技能竞赛对技能型人才培养作用的基础上,必须以校技能节及学科技能竞赛为抓手,构建适合技能培养的教学管理体系,完善技能培养的评价机制,改革技能培养运行模式,最终才能促进学科技能竞赛的建设。
【参考文献】
[1]陈利,李绍中.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技能竞赛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1(5):30-31.
[2]沈萍,葛峰.对高职院校多元化技能竞赛机制的思考[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1,12(2):20-23.
【关键词】技能培养;思维程序;知行合一
职业技术学校究竟应该培养学生什么样的技能?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和不断总结,认为培养技能应该让学生“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而非一味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而忽略学生理解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所谓技能培养的知行合一,既要让学生有好的实践水平,也要有对于知识的理解,学生只有两者兼得,才能通过实践深刻理解知识,通过实践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才是职业教育的真正目的。
一、知行合一的重要意义
德国是全球制造业强国,其工业产品以质量好,做工精细而闻名全球。而这一切完全依赖于德国双轨制的职业教育培养体系,即企业中的实践培训与职业学校的理论学习相结合。学生每周三天半到四天在企业学习实际操作和知识,一天到两天去州政府办的职业学校学习理论和书本知识,企业与学校密切配合,再加上国家,三方共同承担职业教育的责任。而中国很多职业技术学校一味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而忽略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没有让学生很好的理论联系实践,这就导致中国普查出现不缺低端蓝领工人,但紧缺高级技师的现象。
所以,只有学生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才能在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把思维过程显现化,在多次实践尝试中不断修正思维方式,使他们遇到问题时不再混乱,而是思考得更加全面和条理。在知识大爆炸的时期,学生需要运用这些规范的思维习惯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教师的责任就是要通过自己的专业教学培养学生具备这种把每次思维程序显性化,并在自己实际生活中加以应用,从而达到知行合一的能力,我想这就是培养技能的意义所在。
二、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和爱好是学习最大的动力。”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也曾经说过:“对学生的最好刺激,乃是引起其对所学教材的兴趣。”环顾我们的教育现状,我们是不是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呢?是不是引起他对所学内容的好奇与向往呢?对于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他们的基础知识薄弱,对学习的兴趣不浓厚,这就需要教师做出更大的努力。杜绝枯燥乏味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实的情况是,由于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活动设计不当,学生缺乏思考,不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被动接受知识,很多学生总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同时,学生也不愿意去理解教师所教授的内容。基于以上问题,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借鉴前沿相关课题研究,对于如何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总结了两个方面经验。
(一)、创新知识教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首先,改进教学目标。教师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将着重点集中在知识目标上,而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则只是一种辅助,辅助教师完成知识目标。实际上,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三维目标上不断激励学生接受新的挑战,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解决复杂的问题,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其次,革新教学内容。由于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学习兴趣不浓厚,没有较好的学习习惯,不善于积极思考,理论教学的枯燥容易使学生放弃。这就需要教师抓住学生的这些特点,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吸引学生对新学习课程投入极大热情。这就需要注意课堂导入的设计,从学生的生活背景出发,抽取贴近实际,贴近社会,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这种导入能够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让他们对新授课程内容产生浓厚兴趣,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只有学生对新学习的课程充满期待,教学目标才能够顺利达成。
(二)、通过运用知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在完成了一阶段理论教学后,针对该部分理论教学内容,首先引导学生独立做一些简单的操作实践或小实验,目的是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践,通过实践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还可以通过给学生设置一些小课题,小发明等作业来锻炼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待学生对某部分的系统知识学习完毕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完成比较难的,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较大课题。而这些课题需要学生独立或协同完成。实践内容可以由点到面,由易及难。
三、行——学生的实践
作为职业学校,它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学生需要通过动手操作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自己的实作能力。学生需要在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训操作,不断练习,才能真正达到知行合一的技能水平。针对课程设计的特点、本质、课标进行剖析,学生需要在实践中锻炼如下几种基本能力。
(一)、记忆再现辨认能力
确定观察目标——对象的主要特征及出现的条件——与已知建立联系——作出判断
(二)实验探究能力
设计实验——正确使用仪器、记录实验现象数据——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描述实验结果
(三)初步的分析推理能力
提取信息——区分有关和无关因素,找出特征——推断定量、定性关系——建立联系,得出规律
(四)运用专业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运用所学专业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动手能力方面有他们自己的优势,教师应当加强引导,多花时间给学生实际操作,学生只有在不断的操作练习,不断的失败中才能摸索出属于自己的快速有效的解决办法。在实际教学中,我常常创设一个这样的情景,让学生自己去体验,总结反思,比如教授“实验技能”,我就是先让学生进行体验,自己独立完成这部分题目,然后引导学生回顾自己解决这类题目的思维流程,大家不断交流、完善,然后把这个迁移到新的环境、课题中去应用,让学生体验规范思维的重要性,最后给学生创设一个情景,让学生去应用这个技能解决新的问题。
总之,通过这样“体验——反思——运用——迁移”的实践活动,学生有了一定寻找通法通则的意识。学生不仅掌握了他应该掌握的技能,同时也拓展了思维。
【村姑】:说课,主要以听觉信息为主要传递对象,以阐述“为什么这样设计”为主要任务,而听觉信息和视觉信息相比,是很容易丢失的。怎样给听课者留下深刻印象,个人认为首先应突出层次性与重点问题,使听者也能跟着说者的思路进行思考,因为有思考便不容易遗忘。其次,体现层次性。在每一环节的衔接与递进,即环节与环节之间有一条主线,相互联系。再次,关注重点问题。个人认为要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重点说本设计的亮点,比如教学重难点为什么这么处理?为什么要采取这些练习手段,并按这样的顺序安排?为什么要选择这些教学方法等?当然,串联这些问题的核心是“教学目标”。因此,个人认为,课要说的清楚、明了、有吸引力,围绕“目标”是基本要求,为达成目标重点采取的手段便是说课的重点环节,其余部分可以略说。
【美丽心情】:说课和备课的相同点:主要内容相同,说课与备课的教学内容都是相同的;主要任务相同,都是课前的准备工作;主要做法相同,都要吃透教材,了解学生,选择教法,设计教学过程。
说课和备课的不同点:(1)概念内涵不同。说课是属于教研活动,要比备课研究问题更深入。而备课是教学任务如何完成的方法步骤,是知识结构如何转化为学生认知结构的实施方案,属于教学活动。(2)对象不同。备课是要把结果展示给学生,即面对学生去上课;而说课是对其他教师,说明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备课。(3)目的不同。说课是帮助教师认识备课规律,提高备课能力;而备课是面向学a生,它促使教师搞好教学设计,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效益。
(4)活动形式不同。说课是一种集体进行的动态的教学备课活动;而备课是教师个体进行的静态的教学活动(集体备课除外)。(5)基本要求不同。说课教师不仅要说出每一具体内容的教学设计,做什么,怎么做,而且还要说出为什么要这样做,说出设计的依据是什么;而备课的特点是在于实用,强调教学活动的安排,只需要写出做什么,怎么做就行了。
【蜗居】:说课的程序大家都知道,但是要把课说好,说的精彩首先要提升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因为说课的内容是备课内容的浓缩,是上课的精华,何种通过说课吸引同仁,展示亮点,必须语言精辟,幽默感强,感染力强,那就需要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于松峰】:我认为说课重要的有两点:一是必须让听者能够听明白你这节课对主教材进行了如何处理,也就是讲清你的教学思路与方法(如何导入、采用哪些有效的辅助练习手段、如何突破重点、化解难点等);二是指出你本节课的亮点,你创设的教学情境预设了怎样的效果,对教学环节处理的独到之处,如何处理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等。
【点评】:说课的意义与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要把“说课”说好也是比较困难的,在限定的时间内需要说很多的内容,如教材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对象(年龄、技能水平等)、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评价、场地器材、安全措施、课的运动负荷预计等,如果按部就班去说,必然陷入俗套,吸引不了评委。所以,应该有一个切入点,把这几个部分的内容按先后次序串联起来,有的可以细说,有的可以略说,细说的内容就是说课的重点,把各个环节串联起来就构成了较为严密的说课过程逻辑性。在对该问题的网络讨论中,广大老师们提出了一些不同的意见,有的认为教学目标很重要,它是贯穿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核心;有的老师认为教学思路与方法、教学情景是重点;有的老师认为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是重点;有的老师还认为备好课是说好课的前提。以上这些意见都在不同层面上阐述了说课的重点,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我比较赞同村姑老师的说法,因为“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依据是教材内容与特点、学情的分析、学校教学场地器材条件等要素,而教学目标又是选用教学方法与方法的依据,最后还需要根据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来进行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但要把这理论层面的思路真正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还需要广大体育老师具备扎实丰厚的实践经验与教学智慧。
二、影响说课效果的因素
【renminly】:影响说课的因素有很多,其中说课的语言即是其中之一。说课不面对学生,对象变了,说话的口气和要求也随之变化,说课的语言比课堂语言更加丰富,因此其要求更高。
1.陈述语言。陈述是一种较长时间的独自的语言活动。说话人把其他人作为听众,独自地对他们表达自己的思想,而没有听众的言语配合互动。说课时大部分用的是这种陈述语言。说课时的教材简析、教学方法介绍用的都是独白语言。要想吸引听者,说课者必须以条理清晰的讲述来吸引听众。教材分析要简明,理论根据要充分,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要用慢速说清楚,教学目的要叙述条理,重、难点则用重音来强调。切忌从始至终一个腔调念稿和背稿。
2.教学语言。教学语言便于抒感,体现不同文体的语言风格,说课中为了展示自己的理解,有时也可适当使用这种语言。使用教学语言,实际上是把听者当学生来讲。
(1)课堂导语应使用教学语言,导语用来激发学生兴趣,体现对教材的理解,显示教学意图,用教学语言便于听者了解教师对课文的把握和对课堂的调控。(2)课堂的总结语应使用教学语言。教学中的总结应是教学的归结和升华,应该余音缭绕,精彩深沉,所以也应用教学语言来展示。
(3)说课中的提问语及对提问的阐释应使用教学语言。因为提问及其阐释的对象是学生,所以应使用教学语言。
3.肢体语言。体育课的说课过程中一般还伴有相应的肢体语言,肢体语言总的要求是规范。
【风之脊】:影响说课的主要因素是在说课前的准备,有没有准备是第一的,口才是第二的,说课的评价标准是第三的。
【linlindang】:说课的核心因素还在于自身,其他并不重要。
【点评】:说课的影响因素很多,有自身的因素、他人的因素、环境的因素等,要产生良好的说课效果,首先要关注自身知识储备与技能的水平,因为这是“说课”的根本所在;其次,还要注意各种外界的影响因素,如老师们所谈到的“说课”前的准备、口才、语言(教学语言与肢体语言等),还有一些其他的影响因素,如服饰、眼神、心态、时间控制等,只有把握核心要素,关注相关影响因素,灵活运用、不拘一格,才能把课说好,才能达成预期目的。
三、年轻教师说课或模拟上课技能的培养
【明建】:年轻教师说课能深入浅出,需要加强磨课训练,操作方法是:教研组制定的教研计划中,有意识的对年轻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帮扶,执行师徒结对,组内互动的方式。从年轻教师教学设计试讲到教学观摩研讨,年轻教师经历学(教材、课标)、看(优秀教师设计与课堂)、思(自己整合设计思路)、做(反复试讲体验尝试)、修(师父、全组教师帮助反复修改,这个环节十分重要,需要大家系统帮助)、成(再学习体验后再作课)。在这个基础上,年轻教师说课是十分清晰有条理的,不断修炼,做一个深入浅出的说课优秀者成了可能。
【renminly】:年轻教师注意以下几点要求:(1)要吃透教材,吃透课标精神;(2)把握说课的环节与要求;(3)理清说课与备课的关系,说课与上课的关系;(4)注意表达的方式。做到以上几点后,再在特色与说课方略上下功夫!
【戴恒年】:实践出真知,年轻体育教师应该多参加说课比赛,在比拼中成长。学会借鉴别人优点,总结自己不足。
【linlindang】:采用视频案例分析,效果会更好。
【戴恒年】:年轻体育教师招聘考试中通常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备课,考生就选定的课题进行1小时左右的备课;第二部分就是约15分钟左右的“模拟上课”。在有限的时间里,充分展示所学所长,赢得评委或考官的认可,则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应如何去做呢?笔者以为应从下面几方面入手,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招:首先是备好说课稿“说课”前的备课宜简不宜繁,详略要得当。
(1)教学目标制定要切合实际,要结合课题要求、学生学情等去制定,切勿面面俱到,目标过高。例如:第一课时,技能目标的动作熟练掌握程度就不要超过90%,练习密度不宜超过42%,过高不易达成。一节课不要将五个学习领域的目标都提出,一个是书写耽误时间,另外也不符合教学实际。这些评委都会关注的。(2)所备的教学过程要清晰完整,可简写,但大脑一定要过一下,为有条理的上课做准备。(3)备教法和学法,要作为重点去处理。方法是否得当有效,是否有创意和新意,评委往往会特别关注的,处理得好,就是亮点,也是重要的得分点。反之,失分则难免。(4)备评委。这一点是这类课独有的,因为我们的课是上给评委看的,只有评委认可,才能Ok。
二招:关键是上好模拟课。
上好“说课”是应考的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的集中体现。可以这样去做:
(1)塑造干练的外形。着装要符合体育教师的教学需要,穿运动服和运动鞋,配口哨一只,也可带秒表,服装稍鲜亮些,女教师可淡妆。普通话一定要过关,口齿要清晰流畅,面部表情自然,肢体语言运用要适度,最好能彰显体育教师的活力,充满激情。(2)教师的示范动作要标准规范、优美大方。讲解要领要精炼,将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语言去阐述。口令下达要果断宏亮。(3)教法学法的选用,一定要符合学生特点、教材要求。小学宜采用游戏的形式,激发兴趣,老师示范带练。中学特别是高年级采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法,会更适宜。(4)课堂组织要有序,过渡交待要清楚。因为是无生课,授课者一定要做到心中有课堂。适度运用眼神、语言、手势、肢体等与生交流,与评委交流,很必要。体育课有自身的特点,应考者可提前预备几套准备活动、放松活动的方案,上课时灵活选用,有备无患。
关键词:技能大赛;影视后期制作;激发兴趣;技能型实用人才
职业教育技能大赛可以说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一大突破和创新,它不仅让师生专业技能水平得到了一次提升,而且也体现了师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去年笔者有幸参加了职教数字影视后期制作技能大赛,颇有感触,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些感想。
一、开展技能大赛的必要性
(1)技能大赛提高了师生的知识面。技能大赛是一个很好的平台,给我们一个可以和其他院校进行交流的机会。通过自己的技能展示、熟练掌握软件的程度、与选手之间的竞争,总结积累竞赛经验,既提高了技能,也拓宽了师生的视野,相互借鉴,相互促进。
(2)技能大赛的开展使师生积累了经验。参加技能大赛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很多师生在平时操作时较好,但是一参加大赛就紧张,操作马马虎虎。如果能多次参加技能大赛,不仅会使师生在技术上得到提高,而且在心理素质方面也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培养了师生的综合素质。最重要的是积累了宝贵的参赛经验,为今后的教育教学打下坚定的基础。
(3)技能大赛促进了教师队伍的建设。技能大赛使用的软件是最前沿的,也反映了新的技能需求和标准。通过比赛我们提高了技能,也向企业的发展方向靠拢。开展技能大赛前,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技能,并组织学生全面学习技能要求和相关标准。这样不仅促进了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更新,而且也改进了教学方法,使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给自己充电,从而促进教师队伍的建设。
二、影视后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技能大赛给我们提供了锻炼成长的机会,我们在参与的过程中也发现了avid media composer在操作方法上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完成了对课程目标的确定以及教学方向的确立。avid media composer有很强的特技效果,但操作起来比较简单,可是在我们学习中还会出现很多问题。现就avid media composer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如下分析。
(1)在字幕中加特效。字幕工具本身就是一种特效,在特效中再加特效就不能直接操作。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分两种方法进行,第一种是按住alt键加特效或选中该视频轨道按delete键删除字幕特效,然后再加其他特效。第二种是双击视频轨道,在子层中加特效。
(2)两张图片过渡的特效。如果两张图片的帧数很短,特效的效果较长,此时会出现源不足的提示,那么我们就要改一下特效的帧数,使之匹配。在特效编辑器中更改特效的帧数,很多学生都没有注意到它的位置,所以往往在操作中会出错。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训练过程中我发现,原来成绩不是很突出的学生,操作却表现很好。在观察完成案例时心思细腻,总能发现细微的问题,并能得当地解决问题。这个问题引起了我的思考,这种教学方法是否适合这种教学模式,是否能带动所有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潜能是否能进一步开发?我们要把培养学生的兴趣重视起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水平、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这个问题,我在课堂中,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改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眼球,提高学生的兴趣。avid media composer是影视后期的一种软件,与电影是息息相关的。用电影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把握教学课堂,创设学生喜爱的教学情境,如:先放一段广告,让学生考虑用什么方法制作;截取一段电影,让学生进行分析、操作。用这种方式上课,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生为主教师为辅,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中职的学生普遍贪玩、好动,虽然从理论上说这是个缺点,但是正是他们的活泼好动才能更好地展现他们的创新意识。所以,在教学中要尽量让学生“动”起来,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大胆放手让学生去观察、去思考、去表达。语言是思维的表现,只有说才知道他的思维方式,他们是否具有创新性思维。鼓励学生在操作中遇到问题就要勇于讨论,让学生都能阐述自己的想法,最后大家齐心协力解决问题。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创建和谐共同体。剪辑大师Randy Magalski说过:“在当今这个尽可能将内容推至正式播出前最后一刻的时代,唯有Avid Media Composer才能提供给您如此卓越的稳定性和质量保证。在这方面,其他任何产品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很多著名大师对Avid Media Composer评价较高,我们要让学生知道Avid Media Composer的实用性,学好这个软件为学生今后找工作又多了一条路。在课堂中建立自主探究式学习、分组合作式学习,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交流、合作、探究的能力,并在课堂中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四、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
技能大赛的目的就是要培养有较强实际动手能力的技能型实用人才,良好的实训基地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关键。
Avid Media Composer实训室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学生机比较慢,打开Avid Media Composer软件要等一会儿,所以要配备较强的硬件。二是我们还要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很多学生带着食品、饮料进入实训室,不仅环境差了,而且学生也会借此偷懒,不认真学习。所以,在课堂中要严加管理,带领学生维持好卫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综上所述,技能大赛让我们开阔了视野、积累了经验,使我们在学习中发现了问题,并进行了思考、分析,提出了解决方案。在今后的比赛中,我会带领学生积极参与,并以此为平台,逐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为教育教学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刘立莹,张宏亮.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热背后的冷思考[J].青岛职
通过使用现代化教学模式增强教学效果,使教学效率获得提高,例如在寄生虫检验、血液学检验或者是病理学检验中使用数码显微技术,将文字、影像、声音以及图像相结合,使教学内容更加的立体化、直观化和具体化,摒除了以往教学的单一性,数码显微教学使师生的参与积极性获得提高[3]。
2将实验室全面开放,对专业基本功加强训练
医学检验专业的操作项目相对较多,学生需要具有非常强的操作能力,想要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不但需要在课堂上对专业知识进行讲解,还需要加强练习,在课余时间将实验室全面开放,使学生能够获得充分的训练,例如寄生虫虫卵、细菌形态、血细胞计数和骨髓细胞形态都需要进行长时间的训练才可以完全了解,再例如血片制作、培养基接种、分光光度计、微量吸管使用方法、染色方法和培养基配置等也需要长时间的训练才可以完全了解[4]。安排专业老师在实验室完全开放的时候,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对学生存在的操作错误实施指导,对于学生的基本功起到非常有利的效果。
3加强实践技能考核,提高技能训练
实践技能考核属于教学中比较主要的一个阶段,不但需要对学生的专业技能了解情况加以评估,还可以提高学生对实践技能训练的重视度。在对学生培训课程结束的时候开展实践技能考核,一般包括操作规范、检验结果符合率和操作是否熟练等,还需要考虑学生的礼仪、着装、对器械的摆放、清洗等进行综合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对学生出现的不足之处给予纠正和指导,帮助学生实践能力得到增强,将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和考试课程成绩相结合,对于学生自觉重视实践能力起到促进的作用。
4总结
关键词:高职院校;技能竞赛;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李胜明(1973-),男,湖南省怀化市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工业中心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与实训基地建设和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05-0055-02
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的制造业大国,“中国制造”产品畅销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产品正走向世界。我国制造业现在虽已得到快速发展,但还不是制造强国。要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要真正成为“世界制造中心”,迫切需要培养和造就大批生产、管理、销售与服务领域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高职院校正是培养此类技能人才的基地和摇篮,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各级各类技能比赛,以此来加快技能人才的培养,提高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水平。
一、通过技能大赛,可以促进办学模式改革
为了学生能参加技能竞赛,掌握了先进的设备技术,了解行业企业最前沿的技术信息,到企业工作后很快就能成为技术骨干。高职院校应推广校企合作办学,注重与企业、行业协会合作共建实验(训)室。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从2000年开始,其通信技术实训室成为通广北电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程控交换机产品客户培训基地,公司为培训基地提供了各种型号的程控机产品,并随时更新,该培训基地一方面为企业培训客户,同时也是通信专业学生进行程控交换机实训的场所。德国海德堡印刷技术设备公司自1999年以来向学校赠送了价值数百万元的印刷设备,校企联合成立了印刷技术培训中心。与飞利浦下属公司安必昂公司合作共建了SMT实训室,此为安必昂公司在全球的第四家培训中心。2005年,与深圳知名检测企业华测检测机构合作共建校内食品营养与检验实训室,同时,该实训室也是华测检测机构的检测部,对外承接食品、化妆品及饲料的样品检测业务等,这些联合共建实训室或中心经常举办各级别的技能比赛。学校与企业按照共同的培养目标,联合制定培养课程和计划,实施一体化课程体系,推动教学做三位一体,实现校企无缝对接。通过“校企双制度“这种新型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将课堂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工作紧密相结合,学生在学习中掌握企业生产技能,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习惯,零距离实现从学生到现代产业工人身份的转变,搭建起技能人才培养的快车道。
二、通过技能大赛,可以促进课程建设
各类技能大赛的每个项目都体现了综合应用能力,对选手们的一次全面检验,包含多种学科的知识,它不仅比理论、比技能、还比职业素质。通过技能大赛,可以考察出选手的基本技能、岗位技能和职业综合能力,进而反映出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状况和存在的问题等。因此,需要加强技能综合实训,帮助学生建构知识,学生要对整个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全盘了解,要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行业、企业的标准以培训、比赛的方式,逐步置换、淘汰目前高职院校采用的传统课程和教材,要修改目前不适应当前技能比赛或技能教学的教材,使学生在校学到的知识能运用到日后的工作中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工作中需要什么学校就教什么。因此,还要大力进行课程改革,课程的改革必须要适应岗位要求,突出实践性、技能性的特点,打破学科体系,课程的构建应以技术能力形成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为主线。重心放在解决现场技术问题的能力和必要的相关技能培养,重视实用技术的传授,强调实践知识的体验。重理论知识中相关结论的使用而轻其推导过程,强化知识的综合运用。学生对整个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全盘了解,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对他们今后从事的工作会有极大帮助。技能比赛推动职业院校课模式的改革,使课程设置更加贴近企业、贴近岗位技能要求。
三、通过技能大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由于社会对高职教育的偏见,职业教育成了差生群体的无奈选择,职业教育被社会看成了“次等教育”。学生的学习也是被动接受,学习动力不足。学生也渴望成功,渴望被肯定,寻找能展示自我的机会。技能大赛正好为实现他们的愿望搭建了平台,高职院校学生很重视参加技能大赛,把把参加技能大赛作为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耀,把在大赛上取得好成绩作为自己专业学习的目标,进一步提高了学习动力。各类各级技能比赛正是对选手们的一次全面检验,它不仅比理论、比技能、比职业素质,同时,它还是选手们心理素质、综合体能的一次大较量。比如,2010年广东省职业技能大赛PLC设计师比赛,其理论和技能方面的内容涵盖了电工、电子、模数转化、电机与控制、人机界面、传感器技术、变频技术、PLC应用技术等近十门课程,为此,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参赛选手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艰苦的封闭式集训,完成了近5000道理论题及20多个实操项目的训练,每天的训练时间长达15小时,选手们还经常自觉学习到凌晨二、三点钟,决赛期间更是不眠不休。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辛劳付出最终迎来的是成功的喜悦。参赛选手在激烈的竞争中全部获奖,并夺得了学生组第一名、第五名的优异成绩。
因此,学生参加技能比赛本身就是一种学习,大赛的主角是学生,受益最大的是学生,受影响最大的也是学生。比赛项目都是经过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经过认真挑选和精心设计的,通过大赛让选手在学习阶段就能接触到将来的工作内容,清楚将来工作中需要什么,学习时也就能做到有的放矢。通过技能比赛,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使学生更有主动学习的动力,由被动地学变成自主地学习,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参加过比赛的学生都认为,比赛不仅考验了选手们的专业技能,也考验了他们的毅力。与其他院校的高手同台竞技,交流经验,看到了自身的不足,发现了自身有许多应该加强的地方,也为今后的技术提高提供了动力。同时,学生通过技能大赛也了解了企业、了解了社会,知道自己努力学习的方向,从而达到了激励职业院校广大师生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目的。
四、通过技能大赛,可以形成学习技能氛围
技能比赛是高职教育的一次检阅,通过大赛不仅涌现了一大批高技能人才,还通过赛前训练等,有效地提高了高职院校师生的整体素质,形成有利于技能人才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各地、各行业通过竞赛和表彰,在全社会营造尊重技能、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为学生营造出崇尚技能的浓郁气氛,也激励和带动了广大高职院校学生积极参加技能学习和技艺提升的积极性,促进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发挥技能人才在技术应用、工艺创新、产品研制等方面的攻关克难作用,新技术、新装备才能得到更快更好地推广应用。
以比赛为平台,找到行业企业需求与自己努力方向的最佳契合点,已成为多数高职院校学生提升技能和就业能力的选择。技能比赛的基本目的是通过这些学生的技能比赛来引领全体学生的职业技能提升,为此,通过选拔,让相关专业的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某一技能比赛。学校给予经费保障,先在各专业内部展开预选赛,通过动员、培训、初赛选拔出一定数量的学生。然后对初赛选拔的学生进行综合培训和复赛,选拔出代表学校参赛的学生,对选拔出的学生,学校给予一定的荣誉奖励,这样使技能教学氛围得到大大改善。参赛选手参加比赛所显示的是一个集体的实力,包括学生自身、教师、学校等多方面的因素。特别是使学生和教师有了共同的荣辱观,为了共同的目标,师生相互信赖、相互协作、相互勉励,可以提升教学质量。实践证明,通过技能大赛,缩小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学生也更确立了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关系和谐了,气氛融洽了,学习效率提高了。形成以赛促改、以赛促教、以赛促练、以赛促建的氛围,和“比、学、赶、帮”校园风气。
五、通过技能大赛,可以提高实训师资水平
技能大赛看似是对学生进行考核,但实际上是从一个侧面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进行考核,也是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考核。因为它要求参赛选手既要有较深的理论知识,又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新知识、新技术的获取能力,参赛选手的成绩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指导水平,教学生“半桶水”,老师自己就需要有“一桶水”的水平。所以,技能大赛呼唤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高职院校应以此为契机,引领专业教师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力争成为技术能手和技能名师。通过技能竞赛,使教师有更多的机会了解企业流程,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由于竞赛紧紧围绕各类企业的实际运作,这就要求指导教师必须有企业一线工作经验,但目前的教师队伍中具有企业工作经验的比例不高,所以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也会不断拓宽知识面,不断丰富实践,这样使指导教师的业务素质提高更快,从而推动师资队伍建设。没有一流的师资就没有一流的高职院校,也就没有一流的职业教育。目前,职业教育中最大的弱项在于很多教师重理论、轻实践。通过参加各类技能大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教赛结合,逐渐形成面向能力培养、面向岗位就业的创新教学模式,使指导教师了解、学习到行业企业的新技术和新要求,同时也提高了指导教师的实训教学水平。
六、通过技能大赛,可以提高就业水平
随着各类技能比赛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技能比赛的赛项设置和要求与行业企业的衔接越来越紧密,已逐渐得到全社会的认可,行业、企业通过赞助的方式积极参与到比赛中来,和各行业后备人才进行近距离接触,而这些企业今后在挑选优秀技能人才时就很容易、方便,知道哪些技能人才(参赛选手)适合自己,做到有的放矢。因此,参加技能比赛的学生选手,特别是在比赛中获奖的学生选手,往往成为企业用人的首选目标。这样就可以提高就业面,提高就业质量。提高就业质量并在各级大赛中获奖,是每一位参赛选手的愿望。这是对自己知识和能力最好的认可方式,代表了对技能掌握一定的高度。通过技能比赛,对获奖的选来说,就业资本迅速增加,在就业单位的选择上有更大的空间,无形中提高就业质量。即使不是获奖的选手,有过这样的比赛经历,在技能素质和心理素质上也会有很大提高。比赛选手都知道,我们不是为赛而赛,而是通过比赛,了解行业企业的新技术和新要求,然后在日常的学习和训练中有意识地加强这些方面的素养,为以后的就业和发展铺路。
通过技能比赛,可以使优秀毕业生脱颖而出,并提前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各类技能竞赛都需要具有良好的理论知识和过硬的实践动手能力,特别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使学生有施展自己才能的空间。比赛选手们不会死读书,读死书,而是善于思考,积极创造,要用知识武装自己,用实力证明自己,通过比赛的洗礼,使他们在各方面都更加成熟。参加200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竞赛的3名学生,在比赛结束后就被合作企业所招聘,其中还有2名学生被赛事举办方留用,并参与了第二届竞赛的比赛细则制定工作,这些学生的成才,也在低年级学生中产生了良好的辐射作用,让学生更有信心地学习。在竞赛现场用人单位的高薪诚聘对职业院校学生技能的认可也极大地刺激了学生的技能学习积极性。正如一位企业的招聘负责人在赛场上坦言,老板给他们的命令就是“挖人”,只要在大赛中发现好“苗子”,“有几个要几个”,技能岗位开出的薪俸比管理人员高出一截的工资待遇;在2011年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服装设计制作“比赛现场,吸引了来自全国的很多企业来比赛现场对获奖选手伸出了“橄榄枝”,有企业代表说,他这次来比赛现场的目的就是“选才”,现在职业技能大赛的赛项设置和要求与我们产业企业的衔接越来越紧密,选手们只要在大赛中过关,到企业就能无缝上岗,所以企业很乐意到大赛现场选将,这也节省了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月薪5500元,这是在2011年6月27日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比赛现场的人才招聘会上,天津市立晟精细铸造有限公司给予现代制造技术比赛选手开出的薪资;在广西高职院校技能大赛暨201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项目广西选拔赛(柳州赛区)上,看似平常的比赛现场,却“潜伏”着多家企业猎头,对于相中的选手,他们将果断出手“挖走”人才。有些比赛选手短短两年就能独挡一面,成为技术骨干。有的企业直接与承办院校进行了校企合作。这些企业的人事代表将借观摩之机,潜伏“挖人”,寻找合适人选。有些尝到了甜头的企事业单位甚至规定,引进的技能类人才必须在全国各类职业技能比赛中拿到名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