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大学语文知识点总结

时间:2022-10-26 14:24:16

导语:在大学语文知识点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大学语文知识点总结

第1篇

[关键词]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人文素质教育;现状问题;有效对策

1 大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现状问题

1.1 教学理念不重视人文素质教育

理念是人们行为的先导。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其组织一切教学活动的指挥棒。当前,很多大学语文教师仍旧将语文学科看成单纯的工具性学科,而忽略了其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方面的重大积极作用。在调查中我们得知,当前很多大学生品鉴文学作品方面的能力十分低下,急需借助传统的经典文学教育对其进行提升与引导,并且很多大学生在人格心理及价值观念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这都反映出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与人文素质的严重缺失,必须在语文教学中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感染与熏陶,才能促进其人文素质的快速提升。

1.2 语文教师综合素质普遍不高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直接执行者是教师,其是决定教育成效优劣的核心因素。但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当前很多高校的大学语文教师综合素质普遍不高,主要是因为: ①大学语文学科处于边缘状态、地位十分尴尬。大学中急功近利思想盛行,在各个学科的学习中苛求立竿见影,而大学语文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量变到质变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因此很多学生对其学习持以怀疑态度。再加上大学语文不像英语学科那样可增加求职的筹码,因此很多高校都尽量压缩其课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十分低下。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高校在选聘语文教师方面门槛较低;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也不高,并且也不重视对自身素质的提升。②大学语文课程地位不明确。当前大学语文的独立性不足,缺乏博士点、硕士点支撑,因此教师的学术交流机会与平台也较少,大多数语文教师都没有进修与培训教育机会。因此,很多大学语文教师找不到科研与教学的结合点,逐渐丧失了做语文专题研究的意识与兴趣,从而导致自身的综合素质停滞不前,最终无法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高效的人文素质教育。

1.3 考核方式未彰显人文素质教育特点

当前,大学语文教学依然沿袭了中学语文教学的重心,过于重视“语”,而忽略了“文”的价值,这就导致大学语文课程淡化了课程的人文性与审美性。在这种情况下,大学语文考核依旧将知识考查作为重点内容,这就与素质教育理念背道而驰,从而暴露出诸多弊端。有调查数据显示,在对我国30多所大学进行调查中发现,有26所学校仍旧用书面考试作为考核学生大学语文学习成效优劣的唯一依据,并且教师设计的试题随意性很大,甚至同一个学校各个专业的公共语文课程考试题目各不相同,但是都局限于教材内容,题型也和中学基本一致。尤其需要提出的是,很多试题都是教材或讲义上的原题,没有经过任何转变,再加上很多教师为学生划重点,这就使得那些平常逃课、不认真听讲的学生即便在平常不做写作训练与延伸阅读,只要在考前突击,就能考出高分数。

2 有效应对大学语文人文素质教育问题的策略

2.1 提高人文素质教育的地位

在人文素质中语文素质处于核心地位。换句话说,捕捉到语文教育的规律,就捕捉到了人文素质教育的技巧。针对当前大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处于边缘化的现状,教师应重新审视语文教学的目标与重点,在重视对学生进行基础语言能力的培养外,还应加大对其进行文学艺术方面的教育,以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审美方法与价值观。另一方面,大学语文不仅是一门知识性学科,而且还担负着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将“人文性”作为教学指导思想,用积极的教学理念与行为思想感染与熏陶学生,使得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修正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大学语文是一门传递文学知识与思想的学科,发挥着将人的精神引向崇高与光明的作用,所以在大学语文课堂活动中,学生不仅获得了一定的文学知识,而且在不断扩大视野,并且还逐渐提升着自身的人文素养。大学语文作为一门母语课程,其是民族和国家的灵魂,涵盖了诸多的优秀传统文化,其教学活动是培养较高人文素养、传承经典文化思想的有效途径。因此,大学语文教师应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用全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将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其应该在的新高度,并将大学语文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核心课程,适当加大课时量、提高学分。

2.2 提升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师是大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引导者与组织者,其自身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了教学成效的优劣。因此,为切实提高大学语文人文素质教育质量,高校就应充分重视教师素质对教育效果的巨大影响作用,并积极增强教师的综合素质。在实际操作中,高校应重视对教师如下几个方面的提升:①人格魅力方面。人格魅力涵盖耐性、宽容、赞赏、信任、真诚、关爱等。在实践中我们可发现,教师的人格魅力比空洞的说教更具感染力,其在无声无息中熏陶与影响着学生的行为方式与价值观念,甚至在学生的一生中都能产生深远影响。尤其对大学语文教师来讲,其教授的是一门文学艺术类课程,教给学生的是真理与正义,传授的是高尚的人文精神,因此自身必须具有较高的人格魅力。②积极情感方面。情感在人们的交流与交际中占据重要地位,而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师生间的互动沟通是必不可少的,语文教师只有自身蕴含有丰富的情感,才能对学生的忧伤与快乐感同身受,才能具有感动学生的资本。具体来讲,大学语文教师只有对世间的爱情、友情、亲情、世情有深刻的体味,才能在日常教学中用发自内心的情感感化学生、引导学生,使得学生能够将教师作为各种真情表达的楷模,用饱满真情的思维去写作、欣赏与阅读,从而逐渐成长为富有情感的与创新精神的有用人才。③学识方面识。“学高为师”中的“学”就是指学识、知识,是大学语文教师立足的根本。教师只有拥有广博而深厚的外国文学与中国古今文学知识,才能在日常教学中旁征博引,为学生传递丰富的人文素养方面的知识,才能从多个层面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为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奠定基础。

2.3 创新大学语文的考核方式

在笔者看来,全新的、科学的大学语文教学考核模式必须遵循如下三个原则: ①在全面检测学生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前提下,应加大对学生创新能力与人文素养的考核。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考核内容与方式时,应将“人文性”渗透其中:考核题型应给学生预留充足的选择空间,降低选择题、填空题的占比,适当增加作文、论述、分析等主观题目。通常情况下主观题与客观题的配比为7:3;在考核内容上,应尽可能减少需死记硬背的知识点,提高可反映出学生创新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内容,目的是检验学生分文学作品中人文精神的能力、自我反思精神及认知自我的能力。②提高考核模式的全程性与灵活性。应将结果考核与过程考核放在等高地位,将对学生的人文素质与能力考核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始终,降低学生的期末考试意识,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精神、思维能力等都作为大学语文考核对象。③取消标准答案,激励学生创新。受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人们普遍比较重视标准答案,这就极易导致大学语文教学活动限制与扼杀掉了学生的创新灵感与创新积极性。

总之,在大学语文中加强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不仅是时展的需求,而且也是高校教育的核心内容。因此,大学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语言知识教学的基础上,还应充分重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教育,将大学语文课程提高到独立而重要的地位开展教学活动,并借助多种途径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思想情感,从而用自己广博的知识、散发着正能量的言行熏陶与感染学生,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与创新能力,最终切实优化人文素质教育实效。

参考文献

[1] 黄福元,赵梅赏.当前大学语文教学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研究[J].语文建设,2014(12).

第2篇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沟通

大学语文教学是一个师生之间依靠母语进行情感、思想和信息传递与反馈,以求感情通畅、思想和认识达成一致,从而提升语文素养、人文知识和实现人格全面发展的过程。大学语文教学作为母语教育,具有其他学科教学不具有的语言、情感和文化优势,其沟通存在交流无障碍、情感易共鸣和文化价值易认同等特点。借鉴多学科的沟通理论,探讨教育沟通的有效性,合理运用各种沟通手段,让教师能更自由地传授知识,学生能够批判性地接受知识,双方在和谐沟通中实现教学相长,是大学语文教学水平提升的重要途径。

一、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式

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式是控制论模式的代表,它突出了传播过程的双向循环性,强调了传受双方的相互转化;并且引入了“反馈”的机制,认为信息会产生反馈,并为传播双方所共享[1]。从大学语文的教学过程来看,教师和学生是一组既能发射消息又能接受消息的传播单位,学生在接受教师传播的新知识时,作为传播受众会按照自己的母语经验解释信息,分析信息,形成自己的认知和理解,并把自己的主张反馈给教师,教师倾听学生的语言反馈,角色又变成了受众,这是一个高度循环的沟通模式。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式形象地揭示了传播过程的几个特点:平等性、互动性、循环性和共通性。平等性,是开展传播的基础条件,循环模式的传播要求师生要建立一种平等的、和谐的课堂关系和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互动性,表现在参加传播的师生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译码者、释码者和编码者的角色,这种角色是处于不断的转换中,双方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教师在与学生交往互动中传授学业,激发兴趣,解答疑惑,学生们在交往中进行语文知识学习和语文能力训练[2]。循环性,师生传播信息、分享信息和反映信息的过程是循环往复、持续不断的,并非单一的传播。共通性,大学语文作为母语教育,师生之间有“共通的意义空间”,这包括相同的语言、相近的文化背景、共同的价值追求和相似的生活经验等。如对于鲁迅《伤逝》的教学,从教师角度讲,首先要详细地介绍相关背景知识,可以通过观看电影等方式使学生了解剧情和当时的社会背景;再通过阅读相关的文学批评,引导学生思考涓生和子君命运悲剧的必然性;然后,组织指导分组讨论,各自发表意见;最后,由教师带领学生共同解读,接受学生的互动提问,做出总结评价。在本课例中,教师的讲说围绕教学目标将教学内容进行编码和解释,通过选择电影等传播介质进行控制性传播,体现了编码者的主导性;学生将接受到的教学内容进行译码,并根据自己的原有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重新编码达到认知的目的;在互相讨论中学生各抒己见,一方面充当了信息的传递者,另一方面又从其他人口中得到了新的信息。老师对学生的所提的问题进行译码,如此循环往复,教师与学生一直在编码者、译码者、传递者、接受者的多重角色中不断转化,保证了教学始终处于你来我往的相互作用之中,体现了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自主开放和互动,课堂教学成为了师生获得知识分享见解的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从学生角度看,循环互动是受众意见、需要、态度等信息的流通方式,学生可以更为积极和主动地介入教学过程,主动思考和使用语文知识,在学习和讨论中,不断发现和提出教师未考虑到的疑难问题,促使教师对教学进一步思考。从教师角度看,对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解释,反过来又促使教师不断地思考,也就产生了科研的方向和思路。教师和学生在循环模式中均是受益主体,通过循环互动,教师不断地根据学生的反馈来调整和规划当前以及未来的传播行为,为下一次的教学传播积累了经验、做好了新的准备。学生则在循环中收获了新知识,提高了主动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特立普和森特的有效沟通理论

美国著名的公共关系专家特立普和森特提出了有效沟通理论,要求通过听、说、读、写等载体,将思维准确、恰当地表达出来,以促使双方互相接受。有效沟通理论涉及传播学中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效果分析、反馈分析等主要内容,极具价值。课堂教学效果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师生的有效沟通,而最有效的沟通是语言的交换活动,在温暖、接纳、支持的环境中,通过语言的交换激发了学生的理性潜能。特立普和森特提出了有效沟通的“7C原则”:即传播者的可信赖性、环境的一致性、内容的可接受性、表达的明确性、渠道的多样性、持续性与连贯性、受众能力的差异性。有效沟通的基本原则,对大学语文教学传播来说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指导意义。传播者的可信赖性,大学语文教师有别于其他学科教师,他要在课堂中投入包含着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的情感,渗透着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教师首先要成为既有学术素养,又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传播者,使自己成为对学生有吸引力的具有人格魅力人。环境的一致性,又译为情境架构,指传播须与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心理环境和时间环境等相协调,如在讲授《古诗十九首》时,教师就要营造出士子宦途失意、游子思乡和哀叹鸣怨的悲情文学基调,让学生深刻地体会文人在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觉醒与痛苦。内容的可接受性,要求教学内容须与学生有关,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满足他们的需要,大学语文教学的侧重点不再是背诵和记忆课文的知识点,而在于引导学生掌握语言运用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和思辨创新能力,感受人类的丰富的心灵和智慧。表达的明确性,要求大学语文教学使用的词语要准确、语法要规范、表达要简练,教师教学能恰如其分地使用好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易于学生接受。渠道的多样性,大学语文本身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运用不同的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以实现传播的最优化。持续性与连贯性,就教学过程来说,要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必须对语文知识实施持续性教育,母语教育的根本在于体验和使用,即使在大学阶段诸如对字词、语法和习作仍要不间断地使用和练习,同时不断地补充新的内容,否则很难维持语文素养的持续提升。受众能力的差异性,学生的智能是多元的,每个人具有不同的智能结构,注意能力、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和行为能力也会有所不同,表现在口语表达、文字表达、文学创作等不同方面,大学语文教学尤其要注意因材施教,采取不同教学方法以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三、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

尤尔根•哈贝马斯认为交往行为的主体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语言和行为能力的人,手段是语言,形式是真诚的对话,目的是实现主体之间的协调一致[3]。大学语文课堂的交往行为从本质来看是师生依托母语媒介,通过师生间的教学交往,实现师生之间相互理解、协调一致,共同完成学习新知识的行为。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有四个重要功能:一是理解功能;二是合作功能;三是社会化功能;四是社会转型功能。理解功能,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师生的相互理解是教育交往的重要手段,只有建起立互相尊敬、互相理解、互相信任的师生关系,教师充分地相信学生,理解学生,接纳学生,允许学生各抒己见,引导学生在学术讨论中学会“自圆其说”“自成一家”,相信学生能充分发展;学生也要充分理解和信任教师,也要尊重老师的课堂劳动,遵循老师的课堂设计,维护老师的课堂尊严,从而奠定教育交往的理解基础。合作功能,合作交流是大学语文教学交往的主要方式,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是深入交流,形成不同的知识结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思想感情的优势互补,不但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而且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学生自我展示的欲望。社会化功能,语文本身就是语言文字记录和反映社会生活的载体,其育人功能在于能够使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习得认同当代社会规范和价值取向,从而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社会转型功能,语文的习得可以在客观上影响人的观念、思想和价值,推动社会结构转型、结构变迁和社会进化。在教育交往中,教师作为交往行为的主导者,要让学生产生信任,对知识产生追求向往,在潜移默化中自觉地培养自我的求知行为和责任感,提高寻求真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作为教育交往的另一个主体,也要逐步摒弃中小学教育中“唯课本论”“唯老师论”的被动接受心理,消除师生之间心理距离、生活距离和认知距离,主动与老师和周围同学交往,争取更多的语言交换机会。如讲授《关雎》时,教师通过提问、讨论、辩论等方式,可以使学生理解其作为《诗经》开篇之作,既承认男女之爱是自然而正常的感情,又要求对这种感情加以克制,使其符合社会美德,通过共同体验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和诗词的美妙,心灵受到净化和感悟,实现师生精神的统一、情感的共鸣和视野的一致,以达到精神层面的合作,实现理解和合作功能。文学的唯一源泉来自于社会生活,又如刘震云的《一地鸡毛》塑造了一个思想单纯、意气风发、书生气十足的大学生踏入社会后,随着经济的困顿、住房的狭窄、事业的不顺等各种矛盾的交织,使他心力交瘁,不得不向物质生活和庸俗的世俗关系低头的真实生活图画,引导人们去肯定和赞扬、否定和批判社会,实现其社会化功能。文学有其特殊的价值,是其他社会意识形态无法取代的,作为审美的社会意识形式,文学反作用于社会生活,是通过陶冶人的性情,塑造人的灵魂的途径实现的。如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整首诗浸透着强烈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悲愤的感情,揭示了当时中国在战争情况下的种种屈辱和悲哀,也潜含了觉醒的民族的痛苦和复仇的火种。这种作用是精神的,它虽然归根到底会影响人的实践活动,促使社会历史的变革,但是它的社会转型功能作用毕竟是有限的。

四、海德格尔和狄尔泰的“亲在—体验”理论

解释学派认为沟通的发生即体验和理解的过程。体验是一种亲历性的东西,海德格尔称为“亲在”,即“亲临存在”的意思,又译作“此在”,更看重的是“将来”对存在的意义。在狄尔泰看来,它与“经验”相对,更看重“过去”对生命的意义。教师利用多媒体、言语和动作等各种手段和方法,精心创设满足教学需要的模拟场景或真实意境,让学生亲力亲为参与,依靠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亲在”体验,来获得新的感受和觉悟,并通过交流和分享,唤起对“存在”的关注,以实现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和超越,从而达到认知体验的自由之境。大学语文的“亲在—体验”教学过程,主要分为兴趣激发、感知体验、分享交流和应用迁移等几个阶段。学生是学习体验的主体,作为设计者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需要提供情景材料,这些材料要贴近学生知识和生活经验最近发展区,能诱发学生产生体验的兴趣和动机。在感知体验阶段,教学内容要以教材的知识学习为基础,通过参加活动,以观察、行动和表达的形式进行,这种感知和体验是整个过程的基础。体验结束后,学生要主动分享他们对人物形象、事件、语言等知识的认知和观察结果,通过与其他体验者探讨交流,总结原则或归纳提取出新的经验和认识。体验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人的自然性、社会性、自主性的和谐发展,并生成新的主体。[4]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的经历不同,每个学生的体验都是独特的,允许存在差异,只要是真实的体验,就无对错之分。以的《雷雨》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扮演其中人物角色表演话剧或者通过观看电影的方式来体验戏剧文学冲突,揣摩和讨论剧中角色可悲可恨可叹的人物性格。通过“亲在—体验”,学生就会不自觉地将自己与主人公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潜意识地把自己想象成主人公,将主人公的命运夹杂自己的生活经历,对作品进行自我解读,而绝不是一个单纯的读者角色,体验过程往往能折射出学生自己的“亲在”小世界。大学语文教育的目的在于知识的应用和迁移,将亲在的体验关联到今后的生活体验中去,开始新的认知活动、道德活动和审美活动,也就实现了语文的教育沟通。

五、结语

大学语文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非权力支配,沟通行动实现程度依赖于教师的素养、学识和课堂的实际氛围,以及学生的文学基础、理解感悟能力和求知的主动性等各种因素。教师熟练掌握多学科视野下的沟通理论,恰如其分地运用有效的沟通手段 ,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董璐.传播学核心理论与概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8-29.

[2]尹风霞.语文教学师生互动方法初探[J].教师论坛,2003(12):21.

[3]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M].重庆出版社,1983:3.

第3篇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虽然不可能完全以陈寅恪教授的教学方法来进行,但是也要针对大学生的特点进行讲解,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教师在讲解《从军行》时,在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和归类时可以将它归为边塞诗一类,在讲这首诗的同时,再适当地加入一些其他相同类的诗词,比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陇西行》等等,这些内容有些是课本原本有的内容,有些是课本涉及不到的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学习中具备深厚的知识积淀,能够以一文触多文。在诗词的讲解过程中,教师也要带有感情地背诵给学生听,通过诗的背诵加上对于诗中思想情感的讲解,学生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其中所表达的内容及思想感情。教师也可以对相同类的诗词进行比较,从中找到相同点及不同点,分析对于边塞诗的鉴赏方法,这些内容的学习并不是课本上所有的,而是需要教师通过平时不断的学习与积累获得,才能够深刻地感悟其中所蕴含的精华所在。当教师自己拥有大量的知识储备后,自然能从平时的言谈中流露出浓厚的书卷气,在教学中也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魅力所在,对于语文的学习也更加投入,这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是十分有益的。

二、充满感性的朗读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是语言及情感的综合门类,相比其他学科,语文更多地体现出感性的一面。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对于情感的认知正处于一个发展时期,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获得正确的情感导向。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通过富有情感的朗读课文,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必定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他们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有效地提高知识水平。比如教师在讲解柳永的《雨霖铃》时,“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这是一首抒写离情别绪的千古名篇,作者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寓情于景,意境悠长。语文教师在讲解这篇文章时首先要充分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及思想情感,然后带有感情地进行朗读,通过抑扬顿挫的声调来表现其中的哀婉意境,对于学生的理解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使学生不仅对内容印象更加深刻,对其中所表达的情感也更加感同身受。再比如在讲解白居易的《卖炭翁》时,教师不仅要朗读全诗,并且在重点的内容上进行仔细的揣摩分析,通过这样的朗读,也能够使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到其中的情感,表达自己对内容的感悟与体会。教师的朗读过程也正是学生对于课文思想内容的体会过程,在教学中,大学生对于卖炭翁的艰辛及社会的黑暗会有所体会,这样整堂语文课都是在朗读中完成的,不仅活跃起了课堂气氛,而且能使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也更加深刻和扎实。

三、扎实的写作功底

写作是大学语文教学的内容之一,是对学生语文能力的重点培养项目之一。所以,大学语文教师也需要有扎实的写作功底,这样在对学生的写作教育中,才可以进行有效地指导,使学生的写作水平有所提高。试想,如果一名语文教师自己都不会写作文,或者写出的文章毫无文采,那他如何教出能够写出优秀文章的学生来呢。所以对于语文教师来说,自我写作能力的培养不仅对自身文学水平的提高,也对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语文教师如果自己的写作功底十分扎实,文笔精妙,对于学生的写作水平会有很大帮助。比如一位语文教师曾经先后在各大报刊杂志上发表过数篇文章,说明他的文笔自然精妙,必定拥有扎实的写作功底和丰富的阅历知识,这样的教师的文学积淀也一定十分深厚,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就会使学生心中充满敬佩之心,对于写作教学也有了一个好的开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增强对知识学习的兴趣,因为他们可以从教师身上获得更多的知识量,加上教师自身对于写作的一些心得体会也会给学生以实际的指导,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课堂的气氛也会活跃起来,整堂的写作教学课都会非常精彩,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会受益匪浅。

当然,并不是要求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要发表过文章,但是不得不承认,能够发表文章的教师必定对写作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对于文字的把握与组织有更多的了解,这对于写作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和指导作用。所以,在教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指导时,也能够将自己的实际经验传授给他们,使他们在写作过程中能够有所参考,对如何写作,如何提高写作水平也有一定的帮助。如果教师没有实际的写作经验,仅仅以一些纯理论性的东西教育学生,不仅不能够有效地指导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还有可能会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应用错误的方法,误导了写作,使学生不能因此而提高写作水平,反而深受其害。可见,教师自身的写作功底扎实与否,对语文教学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四、善于写板书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板书是教师与学生的主要沟通方式,也是课堂的主要教学媒体。随着现代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虽然相对有些落后,但是并没有因此而消失。一些传统的教学手段仍然还非常需要,比如板书,在现代语文教学中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板书的书写是对教师个人水平的又一衡量内容。如果语文教师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写出一手漂亮规范的板书,会使整个课堂教学耳目一新,也会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对自己写字的规范与美观与否十分注意,对于学生的书写有很积极的影响。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和示范,尤其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说”的好,更好“写”的好,只有自己练就一手好字,才能够使学生在教师的影响下学习写出美观规范的汉字。这对于语文的学习也是有所帮助的。

五、求知好学

对于大学语文教师来说,语文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本之内,而应该在日常的生活中不断地学习和总结,使自己的知识更加丰富。因为语文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存在于生活的各个角落,需要不断的发现与挖掘。所以,语文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地观察生活,学习新知识,与时俱进,才能够在语文教学中游刃有余。比如说在网络信息迅猛发展的现代生活中,网络中的新鲜事物层出不穷,尤其是一些网络语言的出现,不仅字词不够规范,有一些甚至还会引起歧义,对于这样的情况,教师也不要一味地否定网络语言,而是应该对网络语言中一些具有生命力的内容进行分析并吸纳,毕竟一些网络用语不仅仅是流行,而且在日常生活中的确非常适用,所以才有它生存的土壤。

如果教师仅仅以此不规范作为置之不理的理由,很容易被学生认为陈腐守旧,对于教师的语文课自然会丧失兴趣和积极性,这样很容易造成语文教学的刻板,丧失了应有的趣味和活力。所以,在网络覆盖的时代,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生事物也需要教师以一种宽容、健康的心态来面对。除此之外,生活中会发生各种各样新奇的事件,教师也要持一种求知好学的态度去看待,使自己的知识更加丰盈,而不是仅仅以批评的态度来对待。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更应该适应时展需要,适当地改观自己对于知识的认知。再比如生活中所出现的与语言相关的现象,也是语文教师应该关注的内容,这样可以扩充自己的知识层面,在语文教学中能够使内容更加丰富生动起来,对于学生知识的掌握也更为有利,对于语文教学的提升也大有好处。

六、总结

第4篇

关键词:高校语文 教学资源 合理配置 途径

当近年来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主要以培养实用性和技术性的人才为主要目标,高校语文被作为一门公共课程对待,甚至被边缘化。但是高校的语文教学对于大学生的人格塑造和人文素质涵养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合理进行高校语文教学资源的配置,优化语文教学手段,提高语文教学手段就显得格外重要。

一、我国高校语文教学的性质和目标

高校的语文课程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课程,基本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于祖国语言的认识并可以熟练掌握运用的应用技能,再则是培养学生的活跃思维能力和方法;最后是培养学生熟练、正确、得体地运用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进行思想情感的表达,沟通和处理事物的能力。

从我国高校语文教学的培养目标来看,我国的高校语文教学的任务还是任重道远,对于培养合格的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还是很有必要加强和改进的。基于此,我国高校应该切实分析我国高校语文教学当前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有效地改进和提高,这样才可以充分利用语文教学资源,提高高校的语文教学质量。

二、当前高校语文教学资源的利用现状

由于长期受到功利性人才培养目标的影响和干扰,我国高校的语文教学陷入了无足轻重和停滞不前的尴尬境地。从众多的调查研究结果分析,我们总结出了当前高校语文教学中资源利用现状中的几点问题:

(一)课程资源定位不科学

目前很多高校都一味地进行专业课程的建设,片面地强调专业课程的重要性,忽视了包括语文在内的其他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人为地割裂了文化课和专业课之间的密切联系。在语文教学的课时安排上,有的甚至直接把语文列为选修课或者直接取消。在仅有开设语文课程的高校偏重语文知识的教学,有的是偏重应用文写作。这种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的松散不系统的现状使得学生不重视,教师应付,语文教学的效果可想而知。

(二)教学资源陈旧单一

目前高校的语文教学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学方法单一,课程设计枯燥无味,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严重脱节。长期的应试教育,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就是靠着一张嘴,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按照作者―写作背景―课文结构―中心要领―写作风格的模式对课文进行生搬硬套的概述。模式化的教学资源手法忽视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创新理解能力的培养,压制了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导致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严重的打击。

(三)师资队伍资源建设缺乏动力

提高高校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建设一只高素质,高水准,高学历的专业教师队伍。目前在很多高校中,语文课程被作为一门基础课程或者选修课,从业教师的知识水平和学历结构还是层次不齐的。现有的语文教师队伍呈现出低学历,低职称的现状,很多老师处于知识的半衰期,教学科研能力之后,工作积极性不高。虽然语文课程被作为基础教育课程,可是仍然是边缘化的学科,势必导致了教师队伍建设的边缘化,从而使语文教师处于一种尴尬的局面。

(四)教材资源开发滞后

无论是国家统一规定的大学语文教材还是高校各自进行编写使用的教材,都是大量的重复,被学生戏称为“高四语文”,缺乏整体性和连贯性。先用的语文课程教材要么知识过于简单,要么就是知识点拔的过高,未能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入手,不能充分发挥教材的因材施教优势,从而使学生学习积极性受挫,客观上也导致了高校语文教学的任意性。

三、高校语文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途径

高校语文教学的质量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总体质量。高校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我国高校合理地进行高校语文教学资源的配置,具体的途径如下:

(一)教育观念资源的与时俱进

教育观念的与时俱进是促进高校语文教学资源合理配置的前提,应当扩展高校语文教学的思路,不断更新语文教学的理念,将语文教学充分地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让大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大学应当强化对语文教育的忠实力度,把语文教育作为强化其他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让学生能够在大学语文课程当中,更多地去感受中国语言和文化的魅力,提高其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课程资源的科学定位

高校要把语文课程纳入系统化的教学体系当中。在现今的高校,语文教育的定位具有不确定性,所以想要促进高校语文课程的发展,就必须要重视语文课在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因为很多专业把语文教育没有作为专业课程来看待,所以语文教育常常被高校所忽视,但是,高校的语文教育在教育体系当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不能够被其他课程随意的挤压。高校的语文教育要有充分的资金保障,必须考虑到高校语文教育的长远发展,不能够只注重眼前的利益。

(三)师资队伍资源的科学建设

在师资队伍的构建方面,高校的语文教师队伍建设应当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提高高校语文教师的质量,高校语文的教学要与专业课知识相结合起来,注重提高高校语文教师整体素质的发展,不断地提高高校语文教育的质量。把语文教育与专业课教育相融合,促进高校学生学习语文课程的积极性,为学生的高校语文学习提供强有力的指导和帮助。

(四)教学资源的多途径选择

要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去改进语文教育的方法。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设施,提高大学语文教育的质量。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想要促进学生的不断发展,就必须要更新教育理念。高校的语文教师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增加课堂中与学生互动的环节,积极的去引导学生思路的发展,力争取得更好的教育成果。老师应当在大学语文教育当中组织一些演讲会、作文比赛、社会调研、书评、影评等丰富多彩的节目。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临场应变能力,使学生加强对语文教育的了解,为提高高校语文

教育质量营造良好的环境。要重视对高校语文教育的考核工作,对于表现突出的学生,学校应当给予奖励。在高校的语文教育当中要把培养创新型人才放在首位,在教育的过程中,鼓励大学生开拓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型思路。在高校的语文教育当中,不仅要注重学生笔下的功夫,而且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让学生的思维脱离书本,能够培养其丰富的想象力,使其能够全面的发展。

四、结语

在高校的语文教学当中,还应该有很多促进高校语文课程发展的途径,值得我们去探索。我们要坚持与时俱进的观点,针对学校的实际情况,合理地进行高校语文教学资源的配置,不断发展高校的语文教育,突破我国现阶段高校语文教学发展的瓶颈,从而促进我国高校语文教育的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漪 语文教学谈艺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2]钱理群 语文教育门外谈[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李镇西 追求语文―生活―人格的和谐统一[J].语文教学通讯,2000,5

第5篇

教学目标是教师教学过程中,学生发生变化的内容。高级学习是学生有一定学习基础,进行深一层次的学习。其教学目标是在学生掌握了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应用等学习。这种教学目标强调系统性和整体性。当条件满足就应该有较高的起点,尽可能实现更高层次目标,从而获得适应性和持续性能力的发展。高级学习的人文素质课程不是高中阶段语文、德育学习的延伸,更不是简单为学分而开的课程。它是以人格教育为核心,以人文知识传授作为手段,唤醒灵魂深处的真善美的追求。它通过文学作品、人文素材学习,全面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使之知识结构合理,成为社会需求的综合性人才。它还需要在高中学习的基础上,培养精神领域的理解、体悟等能力,从而形成自己长久稳定地情感行为方式。最后,让这种高品质的人文素养,成为学生的生活方式。

二、教学内容

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人文素质教育让学生构建完备的知识体系。在高中学习的基础上,整体掌握知识体系。如,在学习文学作品时,对中国文学史的了解;在学习诗歌时掌握中国古代诗歌的特点与技巧;在谈到修身时,对儒家文化进行名家大家的梳理等。人文素质教学目标主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尤其是当今社会有各种不良思想影响,我们更需在优秀的作品中寻找个人修身的篇章。古圣贤人修身是很有心得的。在“孔孟语录”中,寥寥几笔,就能看到做人修身的要求,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告诫君子是不能离开美好的德行。还有面对困难,达观处理的生活态度。让学生随便都不要懈怠。人文素质课程教育要在解读文品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屈原《桔颂》寄托他对故国乡土的真挚感情。司马迁《苏武传》刻画了一个爱国人物形象。现代诗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舒婷把对祖国的深情描写进祖国历史命运中。在山水篇章中,还描写祖国壮丽的山河,如李白笔下蜀道之艰险、庐山之优美。这些优秀的篇章让学生胸襟开阔,大气磅礴,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激发爱国情感,催促发奋学习。道德教育,案例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道德判断力和道德敏感性的培养。即培养学生对一定的事件或行为进行对与错、当与不当的判断;进而提高自己道德行为能力。还有审美教育,优秀的篇章是将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熔于一炉,让读者感受美的意境、情感。进而激发大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当然,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还应参考学生专业背景,挑选和添加,与学生专业相关的内容和素材。这样以引起学生体会的共鸣,提高教学效果。因为人文素质课程从小学开始学习,很多内容都有所涉及。大学阶段人文素质教学内容不能和以前的内容重复,必须高于以前所学,是以前所学内容的整理和总结。有人将国家教委高教司组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的《大学语文》与该届学生中学时使用的《语文》作比较,结果《大学语文》所选的67篇文章中,与中学《语文》出处一致的有60篇,占选篇总数的89.6%。人文素质课程教学内容,需要教师对本国人文知识整体宏观把握,挑选的篇目要具有高度集中,具有代表性,是能以点带面带动学生的经典内容。中学进行新课改后,教学内容有了很大的增加,除了语文课本外,还有自读课本,文学读本等,经过中学六年的学习,经典的作品大量被选用。而大学选取经典的作品是难免重复。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内容也有重复。这种篇目内容的重复,让学生有点审美疲劳。但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汉姆雷特”,中学学习时有了理解基础,现在可以从新的视角去解读,反而让同一内容有了不同层次学习领悟。与此同时,对不同时间段同一内容整进行梳理,让学生宏观掌握。

三、教学方式

高级学习课程教学是需要学生高度参与的学习过程。在高度参与中有师生的交流、小组的讨论,自己心灵独白。在大量的交流碰撞中形成自己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富有成效的课堂,离不开预习。预习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预习需要指导;没有指导,宽泛的内容,学生很难把握其中要点,预习效果就很难体现。教师把课程的教学简案发给学生,作为为导学的工具,更具体的指导学生的整个预习过程。在写简案时,首先目标明确,教学内容的整体性需要指出,知识点需要清晰地指出。其次要有提纲,每一章节都用框架的方式,整理其中的逻辑体系。再次,指出预习的难点、重点。在预习中,因为学生知识层次,短时间内很难明白预习中策难点、重点。学生知道难点、重点后,能在预习中有的放矢,凸显预习的好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当然这需要老师明白学生真实的基础。不要把学生明白的地方当作难点。现在普遍教学班几十个学生甚至几百个学生,很难仔细了解学生个人因素和学习状况。这就需要大学人文素质课程教师另辟蹊径,对中学阶段人文素质课程,进行仔细研究,了解学生怎么学,掌握了哪些知识,哪些还有疑问。如果对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还简单的讲解,那就会让学生厌学,产生消极情绪。还可以了解中学教师参考用书,知道他们是怎么教的。进行避免采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教学。在预习好教学内容后,小组进行讨论学习,围绕预习中的重点、难点展开。为了获得更大的教学效果。在小组讨论学习中,教师遵循民主教学规则,尊重学生个体,调动每个学生参与讨论中,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在讨论中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己的见解和答案。教师要不持成见,尊重鼓励每个学生,并根据每个学生的见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讨论小组编排要科学合理,成员不应该是同一学习层次的学生,应该有上中下三个层次的学生,这样才能很好地促进每个学生学习。小组学习讨论一定要给足时间,不要流于形式。给学生1-2分钟讨论,内容是不能深刻展开的。这种小组讨论学习,是在分工明确,小组学生都有任务,有人组织,有人代言,有人记录,在整个讨论中能看到小组的整个学习过程。最后每组代言人把小组讨论意见在课堂上综合发言,让整班同学来分享。这种分享集体学习经验和讨论成果的过程,让每个学生学习能力都得到提高和锻炼,获得了成就感,且激发他们强烈地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上对不同观点进行剖析,一一分析,让学生正确理解教学内容。课后还要根据学生兴趣,进行思想的碰撞,心灵的交流,感情的投入。因为知识获得无非是通过多次不同的交流而得。在这种交流中,也让学生极大地获得精神满足和对教师的信任感,这样便于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这就是亲其师,乐其学也。当然,这种交流的方式方法很多,如电子邮件、QQ群、空间、微信等等。

四、教学考核

第6篇

1、如何利用逻辑答题

答:如果是选择题,答对是很有可能的,因为一般的选择题都有逻辑,我们可以按照逻辑排除,可以大大增加正确率,比如大学语文有这样一道题

先秦时期提出“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观点的是( )。

A  儒家

B  农家

C  法家

D  道家

答案:B

这道题很典型,“并耕”两个字会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农学,即使把这道题给从没看过这本书的人,多半也能答对。而自考一般的题目会稍微复杂一点,但一般会有两个干扰项,一看就知道不是,最后两个选项让你犹豫,这时候可以参考一下干扰项涉及的知识点,选择一个,也至少有50%的把握。

2、如何利用短期记忆

答:对于不太好背的题目,可以利用短期记忆的方法,自考规定迟到半个小时之后才不许入场,如果你够沉着,可以在考场外拿着总结好的几页纸一直背到发卷子,然后再进入考场,拿到卷子马上翻后面的答题,看看有没有“老大难”,如果没有就放心了,如果有,就赶紧趁热打铁,当你写完答案,一看至少有5分入手的时候,该是一种什么感觉啊!当然理工类的也可以一样的,把一些难记的公式和三角函数值之类在进场前最后背一遍,然后进去就马上写在草稿纸上备查,用不到就算了,如果刚好考到,岂不是白捡来的分儿嘛。

3、文字题是否回答的越多越好?

答:不是,如果是自己明确回答的题目,应该尽量简练,每一个要点要另起一行,让阅卷人能很容易分辨,他们都是按要点给分,只要不丢点就是满分。如果是遇到不会的题目,就要尽量多答了,自考阅卷规定,只要是回答了正确的要点就是满分,多答不扣分。

4、忘记了要点怎么办?

答:如果遇到一些要点很多的题目,比如6个要点,而你忘记了其中的1、2个,但你清楚地记得是6个要点,这时候怎么办?很简单,把第二点换一种说法,写上去做为最后一点,自考阅卷人一眼看过去,写得都没有错误,6个要点又齐,往往会给你满分,这不就赚到了吗。

5、看到题目很眼熟,想不起答案,怎么办?

第7篇

关键词:拓展式培训;传统式教学;材料基础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5-0122-02 所谓拓展式培训,是指在一种情景模拟的环境中经过反复体验与总结,并且联系实际,最终由参与者自己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实用的工作方法,是一种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双向学习方式,即“在体验中学习”,是体验式学习的一种,采取“做中学”的教练方式。

80年代美国人大卫・库伯,率先提出了体验式教学的完整理论,并构建了一个体验式学习模型――“体验式学习圈”。体验式教学的理论指出有效的学习应从体验开始,进而发表看法,然后进行反思,再总结形成理论,最后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当中。在整个过程中,该理论强调知识的共享与应用,这给当时西方的很多企业管理者以很大的启示,大多数管理者和学者认为这种强调“做中学”的体验式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模式,不仅能够将学习者掌握的知识、潜能真正发挥出来,更为重要的是能够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并有利于工作质量的提高。

体验式教学强调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的感受和与实践的联系,这与传统的教学方式有很大的区别,传统式教学以看和听的方式,并着重强调记忆和掌握,在教学结束或者考试结束之后往往很快就忘却了。另外,在教学目的上,传统学习方式和体验式学习也表现出明显的不同,传统式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获得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体验式教学的目的是在学生已经具备了专业知识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如何运用知识技能,并找到自己在知识运用中的欠缺的能力,从而发挥自己的潜能,并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大学生最终要走向社会,在社会中进行工作和接受再教育,来自于人才市场的调查和研究报告指出,即将走出或刚跨出校门的大学生普遍反映出与社会融入度不高,缺乏必要的综合素质,具体表现在交流沟通、自我表述、心理承受、工作积极性、耐压性等,诸多因素表明大学生面临的这些问题并不是由于缺少专业知识或者专业技能。由于大学生在校园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中进行单纯的理论知识的学习,课程教学中涉及的实习或者大学生自行暑期打工只占据了很少的时间,并不能充分进行经验的积累和锻炼。因此结合拓展式培训的特点,如果能将职业素养的训练创新性地应用在大学教学模式中,并设计相关学科的职业情景模拟演练以及培训的具体方式、方法,在单纯理论学习的同时增加综合素质的培养,并进行有效地评估,无疑会在增强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促使其进一步了解自己的职业倾向与个性的优劣势,在社会生活、职业工作体验中,增强就业能力,降低学生进入社会的不适感,有利于其尽快融入工作氛围。

在教学中引入拓展式培训应包括教师在教学中的“理论基础教学法”和“应用外延导读法”,以及学生自主学习中坚持“5模块”的连锁活动,即:学习、整合、体验、交流、应用。学习,包括理论基础知识教学是过程的开端。以教师为主导进行理论基础知识教学,学生以观察、提问和作业反馈的形式进行,这是整个过程的基础;整合,主要指在理论基础知识掌握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自身兴趣爱好,搜集相关外延知识及行业市场信息,从资料信息中总结归纳并整合;体验,学生将自身总结的相关信息,以演讲、汇报的方式与其他学生进行信息共享并在此过程中加以体验,或者针对某一具体的情景模拟演练,此时,教师以“应用外延导读法”对其讨论的拟解决方案及思路进行正确引导;交流,参加汇报、演讲的学生要与其他体验过或观察过的学生分享其学习感受并观察结果,进而与其他参加者进行探讨;应用,最后一步是回归到现实生活中,以材料科学基础课程为例,在应用的环节中,应注意结合有关材料的实际问题(包括材料应用、材料设计、安全预测以及材料市场价格波动等)进行合理解释并尝试予以解决。通过情景模拟,问题假设将基础知识的理论学习及理解充分地应用在实际工作及生活中,此过程成为一种体验就是对理论基础知识地更深层次的理解及应用,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体验――学习”的模拟循环过程中,真正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达成“拓展”培训的最终目标,这也是拓展式培训在学科教育中进行应用的充分体现。同时,在教学中引入拓展式培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以保障其在实施过程中的有效性:

一、拓展式培训必须要以完成课堂教学目标为前提

由于拓展式培训需要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并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运用,发现自我问题,因此在教学引入拓展式培训前,要先确保课堂教学目标已经完成,学生已经掌握基本专业知识。

二、拓展式培训要以运用专业技能知识为目的

着眼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传统教学与拓展式培训的着眼点本质上是不同的,前者仅着眼于专业知识的记忆与掌握,而后者着重于专业知识的运用、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沟通能力、精诚的团队合作精神及高效的人际行为,开启学习者的所有潜能,并让他们将这些潜能运用到实际的工作当中,实现个人绩效的最优化。

在教学中开展拓展式培训后必须用以上几点来进行评估,从而对后期开展的教学过程进行必要的修正,以进一步提高拓展式培训的教学效果。评价过程不是教学过程的终结,而应该看成是新一阶段学习的开始。在评估的过程中,不仅应该关注评估的结果,还应该充分关注评价的过程,要把对专业知识掌握的评定与综合素质的有效激发结合起来。一是要全方位评价学生在拓展教学中具体的表现情况,让学生实事求是地掌握自己参与的具体情况,有的放矢地采取更为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学习方法;二是要让学生查找到自己在综合素质上与其他人的差距,激发学习、创新的能力;三是要让学生体验到运用知识的快乐,获得自主探究取得成绩的快乐,树立自我学习、自我提升的信心和决心。

三、拓展式培训必须以课堂教学知识为基础,多样式、多途径地开展

拓展式培训一般分为:情景模拟、案例分析、户外展能。由于大学课程教学多在课堂教室内进行,在特殊情况除外的条件下,这就决定了将拓展式培训引入课堂主要基于前两种模式:情景模拟和案例分析。以感知、体验、尝试、合作等不同方式,结合专业教学知识点,在情景模拟和案例分析中开展教学。

以材料科学基础课程为例,在课堂中开展拓展式培训,应在完成教学目标任务的前提下,结合材料学自身特点(多学科交叉、发展中学科及实际应用性等),通过一系列材料设计、材料评估、材料采购等情景模拟及案例分析,在已具备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以“教师为导,学生为主”,使学生从被动角色转为主动角色,联系学生个人兴趣爱好,引导并激发其对材料基础知识的理解及探索以及对该行业市场的自主认识及爱好,培养其自学、分析、解读、评价、演讲以及多学科知识的交叉应用能力。比如在三大材料分类的课时过程中,完成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有机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差异、性质区别的教学目标后,可由学生选择其中一种感兴趣的材料,并将同类兴趣的学生编为一个兴趣小组,进行拓展式培训。

在进行情景模拟的时候,假定同组的两个学生分别任职于两个不同的材料进出口公司的采购一职,在掌握其结构及性质的基础知识上,对现有市场上该材料的应用、价格、市场需求做出评估,书写材料采购报告并进行演讲,由该小组的其他成员作为公司的市场领导进行比价遴选,商议后并给出评定,选择更有竞争优势的一方。

在进行案例分析中,则可选择市场上目前通用的材料类别,让学生对竞争性产品进行成本、价格、性质、应用、市场需求的数据采集,横向分析比较后,进行评议及汇报工作。

总而言之,在教学中引入拓展式培训,能够引导学生在学习体验中进行交叉知识的应用,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积极主动地运用知识,在自然、快乐的学习体验中,发掘学生自我潜在的能力,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职能倾向,进而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出色的团队精神。同时通过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分析及评价,拓展式培训的方式也能够有效增强教师备课的广度与深度,促使教师对相关知识进行即时更新,使教授的内容与该专业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有的、适时的对接。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莫云,刘亚莉.大学语文拓展式教学的几点思考[J].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10,(10):125-126.

[3]李文祥.实施拓展式教学 提高说写能力[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校长,2008,(6):78.

[4]黎雪芬.要关注拓展式教学的过程[J].中学语文教学,2005,(7):3,5-7.

第8篇

关键词:应用文写作 案例互动 实践研究

教学案例就是一种特殊意义上的教材,其将视听等手段作为传播媒介,但其主要形式还是书面形式,对现实的经济、社会和人文等场景进行描述,并且这些场景通常都隐含了一些能够发人深省并促使人们进行讨论的启发性内容。

一.“案例-互动”教学方法的现状分析

案例教学法最初是由美国开始倡导的,将案例作为教学的教材,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和提升,使学生具备一个完整的解决问题过程的能力。案例教学以其显著的成效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应用,已经深入到各学科当中,并且在进行应用文写作时也能够采取案例教学的方式进行。现阶段,我国推广和使用案例互动教学法的范围还不是较大,因为我国的传统教学更加倾向于对知识的传授,并不关注学生的思维开发和创新意识培养,教学的内容也是更注重讲解定义概念、原理方法等,并没有将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取代了学生的主置,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学习积极性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多数都为灌输式的口头教学,鲜有启发式、引导式的教学。这种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模式严重影响了人才的发展,在当前的教改背景下,导致人才与社会的需求产生脱节现象。

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案例互动教学法在教材、讲课方式、教师和学生的课堂定位都有所不同。在教材方面,用实际的具体活动过程和特定的情景代替以往的固定教材;在授课方式上,案例互动教学改变了传统的学生听、教师讲的模式,而是将教师和学生看做一个整体,共同进行对案例的讨论和分析,各抒己见;教师的角色定位在传统的教学中就是知识的传递者,将教材的内容清楚地表述出来就算是完成了任务,而案例互动教学法是将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掌握教学的全过程;学生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是接受者的的角色,较为被动,而学生在案例互动教学中进行了角色的转换,成为了参与者并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学生要对案例进行分析和思考,在课堂上将自己的认知积极地展现出来,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不仅能够在别人的正确言论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也能够在错误中总结出经验教训,对知识点进行再次的巩固,学生的知识面也会更加广泛,不再遵循教条主义。

二.应用文写作中“案例-互动”教学法应用

(一)应用文写作的教学现状

教学方式较为陈旧:相较于其它文体,应用文的内容较为枯燥,并且在进行应用文教学的课堂上,基本延续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教师作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在进行教学讲解时也是按照传统的套路进行,其特点都大同小异,并且文章的格式要求也较易混淆,写作的要求和理论较为泛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写作激情也很难被激发。教学重点不明确:在进行应用文写作的教学时,多数教师都会将文章的格式作为教学的重点,而对学生的语言能力并不进行培养,导致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始终无法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学以致用,学生只要具备了格式意识就能够通过工具书进行借鉴从而完成写作的目的,而无法对应用文的写作进行理解,也无法掌握其内涵。教学效果欠佳:应用文作为基础性的技能课程,其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工具性,学生通过学习应用文的写作,在往后的生活和工作当中都能够在处理事务或传递信息时灵活选用文种,来进行问题的解决,但是大多数学生对于应用文的写作学习并没有兴趣,即使学生在教学中都在努力学习,但将知识应用到实际当中时仍然不能做到灵活运用。

(二)“案例-互动”教学法在写作中的应用

应用文是人们在日常的工作和学习生活当中对公务或私事进行处理所使用的文章体裁或格式,是人和人之间进行事务处理、思想交流和问题解决的一种工具,是一种具有一定实用价值的技能性、基础性课程。应用文作为解决现实生活和工作中问题的一种工具,也意味着其与现实社会和自然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同时也要对解决问题的能力进培养。事病假申请、专业论文、合同协议、通知文案、调研报告等都包含在应用文的范畴当中,只有将其穿插到特定的案例当中才能够将其实用性真正突显出来,才能对学生的实际能力进行培养。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只有让学生对应用文的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够让学生们真正理解这门课程,更加牢固掌握应用文的写作技巧。将案例-互动教学法应用到应用文写作当中,引入特定的案例,将新鲜的血液注入到枯燥单调的课堂教学当中,在特定的案例中融入相应的写作理论、格式要求和内容重点等,让学生代入到真实的情境当中,运用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去解决现实问题。比如,通报和通告、通知这几种文体较为相似,在写作和应用时极容易产生混淆现象,这时可以引入案例帮助学生进行记忆和区分,“某班级的同学因打架滋事,情节较为严重,严重违反了我校的校规校纪,校方决定对其开除学籍、留校察看”,针对这一决定向全校师生进行告知,一位同学写的是通报,还有一位同学写了通知。让学生根据具体的情况对这两种文体进行点评和分析,哪一种文体更加适合,文中又有什么不足之处,经过对比和分析,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这三种文体的具体应用情况,即便学生在进行分析时得出了错误的答案,学生在经过教师的纠正和指导之后,可以从错误的答案中吸取经验,加深印象。除此之外,语言训练也十分重要,所有的写作活动都与语言有着密切的关系,对写作的过程进行分析,首先是思维活动,应用文写作不同于文学创作,主要是依靠逻辑思维,因此教师要对学生的逻辑能力和思维能力进行引导,应用文就是将自身的意愿通过特定的语言进行表达,案例互动教学法的应用能够让学生明确区分文学创作和应用文写作,再结合相关的语言使用规则,如要用单义词代替多义词,用书面用语代替口语化的词汇,最后再次利用案例让学生进行区分和分析,通过判定和辨析让学生加深对语言的理解。

在将案例-互动教学法引入到应用文写作当中时,应当在学生充分掌握了理论知识之后通过案例对学生进行训练,对学习的知识点进行巩固,对学生的辨析能力、灵活运用能力进行培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为了实现这个目的,通常应当进行这样几个步骤:

第一,进行准备工作,为了保证所使用的案例能够产生显著的教学效果,教师应当在正式的教学前做好充足的准备,根据教学目标、计划、教学进度的要求和重难点的分配,将每个章节都分配一个或者两个相匹配案例,或者是直接选用一个综合性较强的案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并且教师要设置好能够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在情况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也可以自行进行案例的编写。比如在讲解求职信的写法时,求职信是每个学生在日后就业求职的过程中都能够使用到的一个文种,实用性极强,因此每个学生都应当熟练掌握求职信的写法,案例互动教学的方法能够较好地开展求职信的写作教学,教师可以列举几个相关专业但是不同岗位的招聘信息和要求,让学生自行拟写求职信来进行应聘。此案例贴近学生的生活,并且对日后就业有着重大帮助,很容易就调动起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为了能够熟练掌握这项实用性技能,就必须对求职信的写作要求、格式要求等进行认真地学习和牢固地掌握,并且根据在案例中的应用能够进行灵活地运用。

第二,组织学生进行演练和分析讨论。学生是这一教学环节的主角,教师在其中的角色定位是“导演”,在教师将相关的理论知识讲解完毕之后,将适合的案例下发至学生手中,让学生对案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发行和探析,经过适当的指导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分析,总结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随后将班级学生每四个人分为一个小组,进行小组讨论和辩论,最后总结归纳出本组的观点并派出代表进行阐述,再经全班同学进行评析和完善。例如在学生拟写完求职信后,可以推选出小组一名成员对优秀求职信进行朗读,最后由班级同学评选出最佳求职信,学生的视角完成了一次转换,这样的换位思考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能够让学生能够掌握写作时的关键点。

第三,教师的评价。这个阶段的主角是教师,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要协助学生对案例进行梳理,总结出其中的重点和难点,尤其是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容易忽视的问题和普遍出现的问题要进行详细地讲授,并带领学生再次进行知识的回顾,对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分析和评判,表扬其中的创新性内容和观点,并对其中一些问题进行适当地纠正。在求职信的写作训练中,教师要协助学生对招聘信息中的侧重内容进行分析,对需要注意的地方进行反复强调,加深学生对其理论知识的印象,对学生所写的求职信进行批阅,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在应用文写作中运用案例-互动教学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都能起到提升的效果,让学生对各文种都能够融会贯通。应用文是各行业、各领域都必须要使用的一种工具性文种,因此学生为了为日后就业奠定基础,必须要熟练掌握应用文的写作技巧。

参考文献

[1]李婷.浅谈情境教学法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5(12).

[2]邓华.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实践及其改革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6(01).

[3]田榕.高校应用文写作教学探索[J].写作(上旬刊),2015(12).

[4]李莉.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教学纾解对策研究[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6(01).

[5]谈微姣.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途径探析[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6(01).

[6]梁文志.适应专业实践应用需要的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策略[J].广西教育,2015(39).

第9篇

关键词:教改分离;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8-0176-02

教考分离即教学和考试分开的考核方式。目前,中国高校大部分都采取了教考分离的考核方式。教考分离以大纲为依据,以试题库建设为基础,统一命题,集体流水阅卷,将考试从教学环节中分离出来,有利于教学管理部门对教学活动的监控,有利于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然而,从近几年教学分离实施的效果来看,教学分离存在着种种难以克服的问题和缺点,本文试图对其进行分析评价,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一、教考分离存在的问题和缺点

(一)教考分离的课程适用范围问题

教考分离作为从高考、自考借鉴过来的考核方式,有其针对性,主要适用于由教育部统一制定教学大纲的,由国家和省编写的材的大学公共基础课如英语、政治课和相对稳定的专业基础课如数学、物理、化学等,而不适用于没有固定答案的大部分文科课程和新兴学科、边缘学科、实践性强的学科。教考分离是以统一大纲、材、统一试题库为前提的,要求教师严格按照大纲的考点进行授课,教材也不能随时更换,试题库要保证其稳定性,而统一性稳定性的前提和代价必然是大纲、教材和试题库的陈旧,跟不上知识的更新和科学的发展。

(二)对教师教学主动性和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扼杀

作为应试教育的产物,作为对完整教学活动的,教考分离不利于教师教学个性、教学艺术的形成,不利于教师对教学大纲删繁就简,补充新知识、新内容。教师认为,补充新知识、新内容是浪费时间和精力,学生认为和考试无关可以不认真听讲甚至旷课,照本宣科成了教学的唯一方式。学生认为教师水平有限,只讲课本,不认真听讲,认为只要考前把课本背熟就可考高分,平时听不听课一个样。教师认为学生不积极认真,总是旷课或在课堂做小动作,师生关系恶化。教学成了工具,考试才是目的。

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活动。教师和学生即是教学的主体,同时又是教学效果评价的主体,教师通过考试和其他考核方式对教学效果的检验是教师发挥主体作用,并获得教学自我反省能力的途径。同时,学生作为评价主体,对授课教师的评价有利于教师发现自己的问题并加以改进。而这两种主体性被教务管理部门人为割裂,教师成了授课的工具,学生成了单纯考核的对象,主导和主体作用丧失,教学活动不能真正完成。这是与高校为社会培养高级专业创新型人才的目标相悖的,是与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教育宗旨相违背的。

(三)教考分离实施过程中的形式主义

教考分离的考核方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形式主义盛行。

1.试卷编制和抽取方面

一般来讲,试题库试卷的编制主要由任课教师编制多套试卷组成试题库和相同专业的非任课教师编制多套试卷组成试题库为主。试卷在考试之前一般还是由任课教师进行抽取并改正错误,任课教师还是知道考试的内容,可以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辅导。即使任课教师不知道抽取的是哪一套试卷,但由于试卷都是任课教师编制的,他可以将这几套试卷的考点都给学生进行辅导。

2.监考、判卷和成绩录入方面

大部分学校的监考仍然由任课教师和院系的其他教师组合完成,试卷有问题可以随时由任课教师做出纠正,因此也难以实现真正的分离。判卷方面,按照教考分离的要求应该由非任课教师流水阅卷,而实际上,由于阅卷不算工作量,一般教师根本不愿意替其他教师阅卷,其结果仍然是任课教师自己阅卷,不过在每道题的阅卷人一栏填写别的教师的名字,这成了教师在教考分离制度下约定俗成的应对方式。至于成绩的录入,教学质量的评价一般也由任课教师完成。

3.教材、大纲和试题库的稳定性方面

按照教考分离的要求,教材应该具有稳定性,固定不变。而对于大部分学科来讲,随着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创新成果的不断涌现,教材的更新是不可避免的。采用最新教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掌握最新的科技动态和科研成果,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高校教师的教材更新往往很频繁。教材的变化必然带来教学大纲的变化,教学大纲的变化又带来试题库的变化,最终的结果,采取新教材的教师或采取相同教材但课时数不同或课程性质不同的教师往往自己单独命两套题,从中抽取一套作为试题,教考分离的要求并没有实现,本质还是教考合一。

(四)教考分离考核功能的单一化与片面化

教考分离主要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核,只能反映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学生的个性、创新能力和思维方式不能够通过书面考试得以体现。教学分离对学生的评价是总结性评价而不是形成性评价,虽不像高考一样一考定终身,但考试分数也会作为评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的最主要依据。对教师讲课质量的评价也主要按分数高低,而对教师的讲课个性、讲课艺术和努力程度并不能真实地进行考核。考试成了学生短期记忆力的比拼,而不是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变革和提高,行为方式的改进。这种传统考评方式的“语言数理谬误”是和现代教育理念与人的全面发展相违背的。

二、关于教考分离的改进建议

(一)正确区分使用课程,不能一刀切

对教考分离的适用课程要正确加以区分。一般来讲,英语、政治课等公共课和理工科的基础学科基本都可以使用教考分离的考核方式,而文科的课程和大学语文等公共课并不适用于教考分离。和自然科学不同,社会科学很难有一个百分之百正确的真理。学生知识结构的差异、思维方式的差异、生活阅历的差异、情境的差异、不同教师授课内容和方法的差异都会影响到学生对某一问题的看法,所以文科的试卷大部分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即使相反的答案,只要学生言之成理即可给分,这也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爱护。如果实行教考分离,必然要有标准答案,强制要求所有学生的观点一致、思维一致,这种应试教育只能培养出一批因循守旧的书呆子。

(二)保证试题库建设的质量和考试的规范性

试题库最好采用多个老师共同完成的方式,每个老师制定2-3套试卷组成试题库,这样,命题教师命题的工作量较小,可以较高质量地进行命题。命题要以大纲为依据,覆盖所有的知识点,突出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考核,突出重点和难点的掌握,题型要多样,难度适中,答案灵活,同一知识点可以对应不同题型。对命题的老师,按其完成试卷的份数计算工作量,或将试题库建设当做教改项目予以资助。试卷完成后院系或学校要请校内外的教师和专家进行试题质量的评价,对于偏难偏易、题型过少,覆盖不全、重复率较高、错误较多的试卷要求重新编制,确保试题库建设的完成质量。试题库建成后还需要根据大纲和教科书的变化经常加以更新,适应新形势的变化。

在抽取试卷方面,要由教务管理人员抽取,教师不和试卷接触。监考教师也要由非任课教师担任。试卷的评阅要坚持同专业的非任课教师流水作业,同时要给予阅卷教师一定的报酬或计入工作量,保证阅卷工作的保质保量顺利完成。成绩的录入由教务人员进行,防止任意更改分数。

(三)教考分离和教考合一相结合,多种考核方式并行

单一的闭卷书面考试形式不能适应对大学生综合素质考核的要求,也难以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质量。对文科类和没有固定结论的课程采取教考合一的方式更能够考核出学生和教师的真实水平。课程考核方式可以根据课程的不同类型、不同性质、不同对象、不同要求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可以闭卷考试,也可以开卷、半开卷考试,还可以采取论文、策划方案、口试、实际操作,情景模拟、计算机考试等多种方式进行考核。授课教师还可以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组合考核,全面考核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授课期间也可以进行分阶段的多次测试,最后成绩是多次测试成绩的综合,这样的考核能够确保评价的客观、公正。

(四)学校、院系和教务管理部门要了解和掌握教学规律

教考分离将原属于教师对学生的考核权利从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剥离出来,作为对教师考核的依据。而掌握考核权利的学校、院系和教务管理部门往往不能掌握教学规律,把握教学动态。有的政策制定者从未担任教师或深入课堂,政策的制定仅仅根据自己的想当然,官僚意识严重,他们要求教师每节课的授课内容要和教学计划完全一致,不能稍快或稍慢,不能变更授课内容,不能增加新的观点,不能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教考分离提高教学质量,保持学生的积极性,保证教师和学生评价的客观性、公正性的初衷变为了完全按照学校和院系及教务管理部门的意愿去组织教学和考试,窒息了教师和学生的创新和活力。因此,管理教学的学校、院系和教务管理部门的领导应该是具体授课的一线教师,除了解自己本专业的授课和考核外,还应该对学校或学院所有专业的课程通过听课、调研、座谈等方式进行深入了解。学校各级领导在尊重基本教学规律和各学科的特殊性的前提下,在尊重教师和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最终确定实施教考分离和教考合一的课程的门类、考核的方式。

参考文献:

[1]龙文祥,龙陶陶.对高校“教考分离”制度合理性的反思[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9,(3).

[2]陈晟.浅谈高校“教考分离”制度的建设[J].福建论坛,2008专刊.

[3]宫黎明,龙文祥.质疑教考分离[J].现代教育科学,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