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03 17:53:03
导语:在营养管理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交际语言能力;文化;文化导人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学习和社会交往,尤其是跨文化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技术不断更新和国际交流越来越频繁的需要。简而言之,也就是培养大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一、交际语言能力
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Hymes)于1972年最早提出了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competence)这一概念。在这之前乔姆斯基(Chomskv)提出了语言能力的概念,他把语言能力定义为“说话人一听话人对自己语言的知识”,也就是人们赖以生成句子的语音、词汇,尤其是语法知识。海姆斯认为语言能力的概念过于理想化。排除了交际这一语言的根本社会属性,针对这一概念的不足。海姆斯提出了交际能力的概念,强调语言的社会化特征和语言的交际功能。海姆斯的交际能力主要指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形式上的可能性(formallypossible),指的是遣词造句的准确性或可接受性;第二,心理上的可行性(psychologicauyfeasible),即生成的语言是否能在心理上为听者或读者所接受或理解,不会给他们造成理解上的困难:第三,语境上的得体性(contextuallyappropriate),即指在交际使用中的语言要符合语境的要求,一个人说话或写作的风格应与谈论的话题一致,符合听者或读者的特点,适合交际的场合;第四,交际中的实现性(actuallyperformed),指的是遣词造句是否符合语言习惯,有些生成的句子语法正确,也能被他人理解,但不一定地道。不符合语言习惯。海姆斯的交际能力概念对后来的语言教学和研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交际能力也逐渐成为当代外语教学的目标。
海姆斯的交际能力概念被卡内尔和斯维恩(CanaleandSwain)进一部充实和发展,他们提出了一个影响更大的交际能力模式,包括语法能力(grammaticalcompetence)-遣词造句的能力,即语音、词汇、造句等语言知识,社会语言能力(soeiolinguisticcompetence)一根据时间、地点、对象和场合确定说什么和怎么说的能力,语篇能力(textualcompetence)一组句成篇。把语言和内容相结合的能力,和策略能力(slrategiccompetence)一交际时如何开始、继续、调整和切换话题,利用各种策略让交际活动顺利进行的能力。这一模式在外语教学界影响更大。
但至今为止对交际能力做出最全面阐述的是语言测试学家巴奇曼(Bachmanl于1990年提出的交际语言能力(communicativelanguageability)概念。他认为交际语言能力由三部分组成:语言能力(languagecompetence),策略能力(strategiccompetence)和心理一生理机制(psyehophysicalmechanisms)。语言能力包含语言组织能力(organizationalcompetence)和语言运用能力(pragmaticcompetence)。语言组织能力指的是前面提到的语法能力和语篇能力。语言运用能力则包括施为能力(illocutionarycompetence)和社会语言能力(sociolinguisticcompetence)。其中施为能力主要与语言的四大功能有关:概念功能(表述经验),操纵功能(操纵周围世界),探究功能(扩展知识)和想象功能(以幽默与审美为目标)。社会语言能力又包括三个部分:方言和语域,文化参照和修辞格,语言的自然性。方言又分为地理方言和社会方言,语域关系到人们使用语言时讨论的话题,语言使用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交际的媒介(书面语或口语)。文化参照指有特殊社会文化意义的人物、事件、地点等。策略能力指的是运用语言知识、说话规则、交际策略传递和理解交际信息的能力。巴奇曼认为策略能力是影响一切交际语言运用的重要因素。心理一生理机制则指交际活动所涉及的心理、神经、生理机制。
根据巴奇曼的观点,交际语言能力的各组成部分间的相互关系可理解如下:知识结构和语言能力是语言交际的原动力,通过策略能力在交际活动中的贯穿以及心理一生理机制的调节来达到交际的目标;三者相辅相成。
可以看到在上述三个模式中。交际语言能力都涉及到了与心理思维与社会文化习惯相关的因素,如心理上的可行性,交际中的实现性,社会语言能力,策略能力,文化参照,心理一生理机制等。可见交际语言能力的培养不能仅仅倚重语言知识的教学,必须结合文化的导入。
(一)语言与文化
语言是社会文化发展的产物,是文化的载体,任何语言都是某种文化的反映。掌握好一门外语并不意味着就能和该语言的使用者畅通无阻地交流,还必须掌握影响该语言运用的相关语言策略、语言行为模式、民族心理等,这些都是文化的内容。这就是为什么有些高分学生无法胜任交际任务,因为他们的文化学习与语言学习有差距。
文化通常被分为广义的文化和狭义的文化。广义的文化包括社会制度、行为模式、价值观、世界观、民族心理、审美标准、思维模式以及文学艺术、哲学等社会科学和各种自然科学的成果等。狭义的文化又可称为普通文化,如风俗习惯、礼仪、禁忌、节日庆典、婚丧等。不论广义的文化还是狭义的文化都影响语言的运用。
广大英语学习者都知道,在日常交际语言上,如问候、致谢、恭维赞扬、邀请等场景,在称谓上以及隐私观念上体现了巨大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如不掌握这些差异,在跨文化交际时就会给对方造成困扰,给双方带来不快,影响交际的进行。
不同的价值观、时间观和思维模式造成了社会文化的差异,而这些也正是造成语言差异的重要原因。比如中国学生在讨论个人事情或观点时总是习惯用“we”,而母语为英语的人则会用“I”。这体现了不同文化的不同价值观。西方文化强调个人潜力的发挥。个人目标和价值的实现,个人利益的追求,注重个体的人格,倡导的是个体主义。而中国文化轻个体人格,注重“群己合一”,注重群体关系的和谐和群体利益的维护,突出社会的人格,倡导的是集体主义。蔡君梅(2005)在研究中发现,中美大学生在自我介绍时,中国学生热衷对过去居住环境的描写,而美国学生偏爱对理想的探讨。这是因为中国文化视时间如圆环旋转。冬去春来,周而复始,人们在环性时间观念影响下。生活在一个传统导向的社会,常常向后看,立足于过去,认为过去的经验和教训是今天的参考和准绳;而西方文化视时间如直线延伸,去而不复,把时间看成是伸向未来的道路,因而着眼于未来。
现实的英语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语言教学上,以语音、词汇和语法的培养为重点。在语言教学中虽然也有一定的文化导入。但不够系统、全面,有待加强。以下对文化导入的内容、方法和途径稍作探讨。
二、文化导入
(一)文化导入的内容
社会文化背景的导入。知识结构和语言能力是语言交际的原动力。知识结构当然包括文化知识,这里主要指广义的文化。理解社会文化背景是理解语言的基础。文化的习得首先要依据于语言的输入。文学作品是了解社会制度、民族心理、文化习俗、价值观、审美标准等最丰富生动的语料。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文学作品作为课外读物来补充文化营养,也可在课内组织学生一起阅读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代表性片断。报刊是了解当前社会问题,了解生活阶层以及阶层之间相互关系的重要信息来源,而且语言通常精辟现代。影视作品也是吸收文化营养的另一重要途径,往往更加直观生动。
语言使用规则的导人。这涉及到狭义的文化所提及的礼仪、禁忌、风俗习惯等,即在一定的场合如婚丧、庆典、节日、致谢、恭维赞扬时什么可以说,什么不可以说,该怎样说。在低年级的日常口语训练时,可加强他们这些方面相关的文化意识。形成一种文化习惯。
重视词汇和短语文化意义的导入。同一词语在不同文化中的文化内涵不尽相同。如“weddinds”在中西方文化中就包含不同的程序不同的内容,意境也不完全一样。在词汇教学中,除了向学生介绍基本意义外,还须解释其文化意义和文化差别。使学生在交际中正确领悟对方的含义。此外。英语成语常有特别的典故和文化来源,如不了解文化背景,就会产生歧义。如“Greekgift”,看到gift这个词,感觉应是件令人开心的事情,但这个成语却有截然相反的含义。它来源于古罗马史诗《埃涅伊德》,故事中希腊人一直无法攻下特洛伊城(Troy),后来想出一个木马屠城计:假装撤兵回希腊,但留下一只巨大的木马放在城外作为礼物,宣称要送给特洛伊城求和。特洛伊人欢天喜地地将藏有希腊精兵的木马拖进城内,使希腊大军一举攻陷特洛伊城。因此“Greekgift”后来就表示危险或害人的礼物。
(二)文化导入的方法
文化导人的方法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文化对比。对于选择好的要导人的文化项目,先看看母文化当中有无对应项,有的话就可对比分析。指出两者间的相似点和不同点,促进文化理解。这同时要求对母文化有较深的了解,但现在不少学生对本国文化也不甚了解。比如有学生不了解“喜蛛”的文化内涵。所以文化对比也能促进学生对母文化的了解,进而提高他们对这种文化对比的兴趣,达到了解目的文化的目标。
如选择导入的文化项目在母文化中没有对应项,就可用描写的方法来解释阐明,当然我们可借助现代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从视觉、听觉多方面加强信息输入的刺激度,使学生更生动形象地掌握这一文化项目。
(三)文化导入的途径
依据现有教材。文化导入和英语教学是相辅相成的,两者应同步进行。文化导入不应当脱离为提高学生英语能力而设计的教材。在教学中应依靠现有教材,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内容。在课堂教学中用对比或描写的方法适当导入。现在的英语教材覆盖了较广的文化背景知识和科技知识,教师应先理解掌握好,设计好最佳的导人方式,贯穿于语言教学中。还可寻找或自编一些既覆盖了较合理安排的语言知识的地道的语料,又包含了干扰跨文化交际频率较高的文化项目的教材,使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同步提升。
设计课堂交际活动。在课堂中设计一些日常交往中涉及到文化因素的场景,如birthdayparty.visitingfriend等,安排学生做roleplay.通过模拟情景以及实际的操作和对话练习让学生形象地体会、理解并运用学到的文化背景知识和语言交际的规则,磨练他们的交际策略。同时还可安排其他学生做groupdiscussion.对情景模拟中的学生违反了文化背景知识和语言运用规则之处指出并改正,来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
借助现代多媒体手段,充分利用图片、电影、电视、幻灯等加强视觉和听觉冲击的教学工具,让学生充满兴趣地直观地了解西方文化。
关键词水杨酸半抗原载体连接桥多克隆抗体酶联免疫检测法
Effectofchangingconjugationbridgebetweenhaptenandcarrierproteinonthesensitivityofsalicylateelisa
WANGShu-Cai,ZHOUXie.
DepartmentofAgronomy,NanjingAgriculturalUniversity,Nanjing210095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effectofchangingconjugationbridgebetweenhaptenandcarrierproteinontheraisingofantibodiesagainstsalicylicacidandthesensitivityofsalicylateELISA.Methods:Threekindsofsalicylicacid(SA)immunogens:SA(C5)-N=N-p-AHA-BSA(A)、SA(C4)-N=CH-(CH2)3-CH=N-BSA(B)andSA(C5)-NH-CH2-NH-BSA(C)andfourkindsofSAcoatingconjugates:SA(C5)-N=N-p-AHA-OVA、SA(C4)-N=CH-(CH2)3-CH=N-OVA、SA(C5)-N=CH-(CH2)3-CH=N-OVAandSA(C5)-NH-CH2-NH-OVAweresynthesizedbylinkingSA、4-aminosalicylicacidand5-aminosalicylicacidrespectivelytobovineserumalbumin(BSA)andovalbumin(OVA)throughdifferentconjugationmethods.RaisingofantibodiesinrabbitsandeffectofchangingconjugationbridgeonthesensitivityofsaliaylateELISAweredetectedbyELISA.Results:TwokindsofpolyclonalantibodieswereraisedinrabbitsagainstimmunogensAandCrespectively.TheantibodiesagainstimmunogenCpossessedahighspecificity.UsingtheseantibodiesandchoosingSA(C5)-N=CH-(CH2)3-CH=N-OVAasacoatingconjugate,akindofELISAwasdevelopedwhichdisplayedalinearityrangefrom0.064to200.000nmolofSA.Conclusion:ConjngationbridgechanginghasagreateffectontheraisingofantibodiesagainstsalicylicacidandthesensitivityofsalicylateELISA.
KeywordsSalicylicacidConjugationbridagePolyclonalantibodiesELISA
定量检测半抗原的ELISA在植物学研究中已得到广泛应用[1],但其建立比较困难,因为半抗原与载体蛋白相偶联的人工免疫原所诱导产生的往往是特异性不同的抗体群,制备单克隆抗体时,可以通过筛选得到专一识别半抗原的抗体[2],而基于多克隆抗体的ELISA往往因多种抗体并存,非特异结合率较高。通过改变包被物中载体蛋白种类可以提高检测灵敏度[3],但反应体系中仍存在识别连接桥抗体的干扰。能否通过改变连接桥的结构以消除或减少这一类干扰呢?作者对此进行了探索。
1材料与方法
1.1化学试剂4-氨基水杨酸(p-aminosalicylicac-id,p-ASA)、4-氨基马尿酸(p-aminohippuricacid,p-AHA)、碳化二亚胺(EDC)、5-氨基水杨酸(5-aminosalicylicacid,5-ASA)购自Sigma公司;牛血清白蛋白(BSA)、卵清蛋白(OVA)购自上海生化试剂采购站;福氏不完全佐剂自制;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
1.2免疫原的合成
1.2.1SA(C5)-N=N-p-AHA-BSA(A)的合成通过重氮化氨基马尿酸法[4]。
1.2.2SA(C4)-N=CH-(CH2)3-CH=N-BSA(B)的合成按Bennett的方法[5]。
1.2.3SA(C5)-NH-CH2-NH-BSA(C)的合成用Mannich反应[4]:100mgBSA溶于2ml蒸馏水,加入3mol/L乙酸钠0.67ml,7.5%(W/V)甲醛1.2ml,最后加入5-ASA溶液(50mg溶于2.5ml1mol/LNaOH),调节pH至8.5,室温下搅拌过夜。将反应物装入透析袋,4℃下先对0.1mol/LNaHCO3,后对蒸馏水充分透析,冷冻保存。
1.3包被物的合成
1.3.1SA(C5)-N=N-p-AHA-OVA的合成合成程序与A相同,仅以OVA代替BSA。
1.3.2SA(C4)-N=CH-(CH2)3-CH=N-OVA和SA(C5)-N=CH-(CH2)3-CH=N-OVA的合成合成程序与B的相同,以OVA代替BSA合成SA(C4)-N=CH-(CH2)3-CH=N-OVA。同时以5-ASA与OVA偶联合成SA(C5)-N=CH-(CH2)3-CH=N-OVA。
1.3.3SA(C5)-NH-CH2-NH-OVA的合成合成方法与C的相同,仅以OVA代替BSA。
1.4抗血清的制备和纯化参照Weiler的方法,每种免疫原免疫3只新西兰白兔[6]。第4(或5)次免疫后9d行颈动脉全放血。血样置37℃2h后移入4℃冰箱过夜,4000r/min,离心20min,取上清。用饱和硫酸铵法纯化抗血清。
1.5SAELISA操作程序非竞争性ELISA程序参见Zheng等,用于抗体的产生和效价的检测[7]。竞争性ELISA程序参见张能刚等,用于SA对抗体与包被物结合的抑制率及抗体对SA类似物的交叉反应率的测定[8]。
2结果
2.1抗体的产生4次免疫后,用连接桥相同的包被物的非竞争ELISA检测,发现免疫原A和C诱导产生了高效价的抗体即PAbs(A)和PAbs(C),其最高效价分别为12800和25600(以OD值为1.0时的抗血清稀释倍数表示)。而以戊二醛法合成的免疫原B,经5次免疫也未能检测到抗体的产生。
2.2连接桥不同的免疫原诱导产生的抗体对SA的特异性竞争性ELISA检测表明,PAbs(A)对SA的识别能力较低(基于连接桥相同的包被物,SA浓度高达400nmol/50μl时,其抑制率仅为31.05%),而PAbs(C)在用同型连接桥的包被物时已表现出对SA较高识别力,而改用异型连接桥的包被物,其抑制率又有明显提高(表1)。
在继续使用异型连接桥包被物的条件下,我们检测了PAbs(C)对13种SA类似物的交叉反应率,结果表明:PAbs(C)除对5-ASA的交叉反应率高达141.2%、对5-磺基水杨酸和4-氨基水杨酸的交叉反应率也较高,分别为15.9%和3.7%,对乙酰水杨酸、对羟基苯甲酸、对氨基苯甲酸、N-苯基邻氨基苯甲酸、3,5-二硝基水杨酸、苯羟乙酸、水杨醛肟、2,4-二硝基酚、水杨酸钠和2,4-二氯酚10种类似物的交叉反应率均不高于2.1%,甚至表现为不识别,表明PAbs(C)对SA具有相当高的特异性。
2.3SAELISA的建立基于上述结果,以PAbs(C)为第一抗体,SA(C5)-N=CH-(CH2)3-CH=N-OVA为包被物建立了SAELISA,其灵敏度为0.030nmol,线性检测范围为0.064~200.000nmol。
表1包被物连接桥结构的改变对PAbs(C)与SA特异结合的影响
Tab.1EffectsofchangingbridgeofcoatingconjugateonthebindingspecificityofSAtoPAbs(C)
CoatingconjugateInhibitoryrate(1-B/B0,%)
SA(nmol/50μl)0.1280.6403.20016.00080.000400.000
SA-NH-CH2-NH-OVA6.7810.1717.8024.5848.3180.34
SA(C5)-N=CH-(CH2)3-CH=N-OVA2.136.9424.3539.8164.5292.56
Note:B.bindingoftracertoantibodyinthepresenceofSA;B0.bindingoftracertoantibodyintheabsenceofSA
3讨论
3.1半抗原的偶联位点以及和载体之间连接桥的结构对产生抗体的影响SA的分子量仅138.1,与载体偶联后才能具备免疫原性。作者在SA苯环的C4和C5位分别偶联载体蛋白合成了3种结构不同的免疫原。结果C4位偶联合成的免疫原未能诱导产生抗体,而Bennett等用同样方法将SA与KLH偶联却制成了识别SA的羊抗体(但未见其建立ELISA的报道)[5],这可能与KLH异源性比BSA强和不同物种的免疫应答不同有关。C5位偶联合成的免疫原C和A都诱导产生了高效价的抗体,而前一种能较强地识别SA。提示偶联位点及连接桥的结构对特异性抗体的产生有很大的影响。同时前一种抗体对SA类似物的交叉反应率较低,从而可以排除样品中SA衍生物的干扰,确保ELISA的可靠性。
3.2包被物中连接桥结构的改变对SAELISA灵敏度的影响改变包被物中的蛋白种类可以消除识别载体蛋白抗体的干扰,部分地提高了ELISA的灵敏度,但反应体系中仍存在识别连接桥抗体的干扰,使抗体与包被物的非特异结合偏高。因此,作者在建立SAELISA时,针对免疫原C诱导产生的抗体,不仅通过改变载体蛋白的种类(OVA代替BSA),而且尝试改变连接桥的结构即-N=CH-(CH2)3-CH=N-代替-NH-CH2-NH-来合成包被物,使SA对抗体与包被物结合的抑制率明显提高(表1),从而提高了SAELISA的灵敏度。
同样,在检测吲哚乙酸(IAA)和脱落酸(ABA)等的固相抗原型ELISA中也存在着非特异结合率偏高的问题,是否也可通过改变连接桥的结构来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呢?有待进一步探索。
作者简介:王树才,男,30岁,硕士;
指导教师,周燮,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植物激素及其免疫检测技术的研究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南京210095)
4参考文献
1CarusoJL,PenceVC,LeslieA.Immunoassaymethodsofplanthormoneanalysis.In:herland:KluwerAcademicPublisher,1995:433-447
2ZhengZF,ZhouX,ChenJG.PreparationofmonoclonalantibodiesspecificformethylestersofgibberellinsA7andA4.ChineseJournalofBiotechnology,1996;11(4):221
3陈金桂,周燮.在吲哚乙酸不同位点偶联载体蛋白对其抗体特异性的影响.生物技术,1996;6(6):21
4RobinsRJ.Themeasurementoflow-molecular-weight,non-immunogeniccompoundsbyimmunoassay.In:LinskensHF,JacksonJFeds.ImmunologyinPlantSciences.Germany:Springer-verlag,1986:86-144
5BennettAP,GallacherG,LandonJ.Theraisingandcharacterisationofantibodiestosalicylate.AnnCliBiochem,1987;24:374
6WeilerEW.Planthormoneimmunoassaybasedonmonoclonalandpolyclonalantibodies.In:LinskensHFandJacksonJFeds.ImmunologyinPlantSciences.Germany:Springer-verlag,1986:1-17
在高等教育发展大众化和旅游产业发展高速化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旅游高等教育既要为行业输送大批量的专业人才,也要注重培养能够引领行业跨越式前行的精英人才。所谓精英人才,是相对于一般普通人才而言的概念,具有质和量两个方面的标准。从量的维度看,精英人才是人才中出类拔萃的佼佼者,是处于人才金字塔顶端的少部分人;从质的维度看,精英人才素质高、能力强,应该是各行业各领域中的领军人物和中流砥柱。需要明确的是,大众化平台上的精英教育是一种必然的“分类教育”,它具有两个基本特征:其一,接受教育的是少数基础好、潜力大的学生;其二,提供给学生的是以心智开发与人格完善为核心的高标准教育。笔者认为,旅游行业的精英人才可以分为技术精英、管理精英和学术精英,这三种类型也分别对应着旅游高等教育三个层次的不同的精英人才培养目标,即旅游专科教育侧重于培养旅游行业的技术精英,旅游本科教育侧重于培养旅游行业的管理精英,旅游研究生教育则应定位于培养旅游学术精英。此处的管理精英,是指位于旅游企业中高级管理岗位的职业经理人。而目前我国旅游企业高级职业经理人队伍参差不齐、整体水平较差的现状,也使得本科旅游管理专业精英人才的培养工作显得尤为迫切。通过分析旅游企业高级职业经理人的成功之道可以发现,“认同”与“坚守”是两个最为重要的特质。换句话说,对旅游职业高度的认同感和强烈的旅游职业忠诚度应该成为高校本科旅游管理专业精英人才培养的核心导向。基于当前我国高校本科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重知识轻思想、重灌输轻启发、重理论轻实践、重共性轻个性等弊端,其精英人才培养必须坚持“德艺共育”、“学思相成”、“知行合一”“、因材施教”的创新理念。
二、高校本科旅游管理专业精英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本科旅游管理专业精英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必须以培养机制创新为保障。笔者倾向于采取“英才基地班模式”来培养精英人才,在人才选拔、资源整合、学习自主等方面实现突破。
1.建立科学、公平的人才选拔机制。
把好“入口关”是精英人才培养的关键。对于统招进来的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新生而言,精英人才培养对象的选拔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以高考成绩结合志愿填报状况作为录取的标准,将高考成绩排名靠前且将旅游管理专业作为首选志愿的学生纳入培养范围,大学伊始就开始分类培养;二是采取延迟策略,在大学一年级阶段实施学,学年末再根据学生的高考成绩、学年成绩加上其他方面的综合表现,结合面试情况加以选拔。相比之下,前一种方式操作简单,但不利于全面客观地选拔优秀人才;后一种方式操作较为烦琐,但有利于保证生源质量。
2.建立高效、务实的资源整合机制。
俗话说:好马配好鞍。精英教育必须配置优势资源。从办学角度讲,“英才基地班”可尝试探索国际合作和校企合作两种路径。国际合作主要是寻求与国外知名旅游高等院校的合作办学,实行“2+2”或“3+1”联合培养方式,将学生送到国外深造学习,拓展其国际视野,提升其国际沟通素养和国际竞争能力;校企合作主要是寻求与知名旅游企业的合作办学,让学生在企业中进行1年左右的岗位实践,参与企业的实际项目运作,使学生积累必要的实际工作经验。从教学角度讲,“英才基地班”可采取“本科生双导师制”的培养方式,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分别负责学生理论与实践的学习指导,帮助学生个性化成长。
3.建立灵活、宽松的学习自主机制。
精英人才往往具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这种特性反映在学习过程中则表现为强烈的学习自主倾向。因此,必须倡导“学习享受”的理念,在制度设计上为“英才基地班”的学生营造一种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其能够在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下真正享有学习自。学习享受的源泉在于相对自由的学习状态,在具体的操作层面,学校应该鼓励学生按一定的课程比例在校内跨学科、跨院系自由选课,甚至鼓励学生到其他名校选课,考核合格承认其学分;同时还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社会服务项目,将其作为奖学金评定的重要参照,通过有效激励增加学生的学习满足程度。
三、高校本科旅游管理专业精英人才培养对策
高校本科旅游管理专业精英人才培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作为人才培养主体的旅游院校需要根据自身办学条件,从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质量评估等方面构建起行之有效的精英教育保障体系。
1.师资队伍精英化。
千里马得遇伯乐,方可尽其能。提供精英教育的师资也必须是精英。建立一支精英化的师资队伍,是实现精英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高校要结合旅游管理专业的特点,按照规模、结构、质量协调优化发展的要求,精心制定师资发展规划,大力推进学术带头人队伍、骨干教师队伍和校外教师队伍的建设。就校内导师配备而言,应跨学科调动由各级“教学名师”领衔的优秀教学团队承担教学任务,同时鼓励缺乏旅游企业工作背景的骨干教师成员走“双师型”道路,积极投身企业进行实践提升;就校外导师配备而言,应聘请旅游企业中管理精英现身说法,分享自己的经历和经验,激发学生奋斗成才。
2.课程体系系统化。
课程体系体现育人教育的指导思想。构建高校本科旅游管理专业精英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要在课程取向、课程模块、课程时序等方面综合考虑学生的素能提升要求、个性发展需要和个体成长规律,形成具有一定弹性空间的课程系统。在课程取向上,应兼有习“德”和习“艺”两个领域,以德为体,以艺为用;在课程模块设置上,可借鉴国外经验,实行“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特色教育”的形式,通识教育模块着重帮助学生奠定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的基础;专业教育模块主要建立与学生未来职业有密切关系的专业知识技能框架;特色教育模块为学生搭建培育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学习平台;在课程时序安排上,则应考虑学生在学习生涯不同阶段的知识需求心理,做到循序渐进。
3.教学方法多样化。
合理的教学方法是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障,针对不同的课程,只有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然而,长期以来,“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在我国高校课堂上司空见惯,教学目的注重“授之以鱼”而忽视“授之以渔”,教师力求将教学内容讲细讲透,却不注意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这种单调的教学方法使大学成为一个缺乏批判性和创造性的堡垒,与精英人才培养理念背道而驰。在精英教育中,讲授式教学的比重会降低,而且在讲授方式上更加注重“论而有道”,不仅要让学生在接受知识时“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相对而言,启发式、探究式、案例式、讨论式甚至辩论式教学的比重则会有所增加,这些方法旨在培养精英必备的思辨能力与创新意识。
4.质量评估科学化。
【关键词】农村公路;养护;问题;措施
0 概述
公路是经济发展的动脉,加快农村公路网络的建设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善农村消费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随着国道、省道、市道等骨干线路的形成,乡村道路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日益凸现。近年来甘肃省不断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进一步提高了乡镇和建制村通畅率,纵横交错的公路网络基本形成,极大地改善了农村交通条件,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良好的交通保障。截至到去年底,全省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10.75万公里,乡镇通畅率达97%,建制村通畅率达43%。但是,随着农村公路等级的不断提升与日益增长的交通量,其养护管理能力和养护管理需求矛盾突出,尤其是农村公路的养护机制、资金的筹措、路产路权的维护、如何开展日常养护管理等问题,都有待公路养护管理部门去认真探索和解决。
1 我省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1.1 资金保障乏力,养护经费极少
目前除国、省、县公路有养护资金保障外,县级乡村公路养护管理资金未列入财政预算,仅依靠交通部门对已建成通客车乡村公路补贴是远远不够的,县、街(镇)、村三级财力用于公路养护资金有限,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缺口大,公路养护管理资金得不到保障。目前农村公路管理部门面临的现状就是“花钱修路,无钱养护”,长此以往必然会造成已建农村公路破损严重,国家资源的极大浪费。与目前倡导的建设节约型是社会是不相吻合的。
1.2 养护管理机制不健全、不规范
乡村公路的建设养护管理主体是乡镇地方人民政府,由于乡村道路养护管理机制不健全、不规范,又没有固定管养机构,没有专门养护人员,也没有养护经费。各乡镇虽都设有道路办,但还没有完全建立起农村公路日常养护管理机制,养护管理人员少,以至于个别村道存在失养现象。乡村道路每年发动农民以会战的形式进行一次集中养护,日常处于弃养状态。对于大中型养护工程,存在养护机械装备短缺,养护工程以人工操作为主,与规范化养护体制不相适应。很多路段因水毁或其他因素造成损毁无法快速有效恢复,道路弃养极大地降低其使用寿命,在加上超载严重,使农村公路受损严重。现存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管理机制导致办事效率低,农村公路养护滞后,很多可以及时解决的小问题,最后变成了大维修。
1.3 养护技术水平低
乡村公路缺乏专业的养护技术队伍及高效率的养护设施,道班工人对于沥青类、水泥类路面常见病害不能及时处治,路面得不到及时维修,缩减了公路使用年限。不少乡村公路养护人员是当地农民,年龄大、文化水平低,缺乏应有的养护专业知识,培训难度大,公路养护技术水平极为低下,影响了公路养护质量。
1.4 养护和管理工作难度大
一些公路抗灾能力低,我省很多农村公路线长、路远、量大,管理起来十分困难。当受资金“瓶口”的限制,只好降低设计标准,有些通村公路建成之日路基就存在一些质量问题,这就严重影响了农村公路路网的整体效益和综合服务功能。通村公路路基等级较低而导致的问题十分突出,一有自然灾害,通村公路首当其冲,公路沿线经常发生塌方、垮岸现象。坡陡弯急的农村公路,雨水冲刷破坏严重,一部分通村公路的排水设计及防护工程没有到位,每年水毁冲刷现象都比较严重,特别是纵坡较大、土质较差地段,一遇大雨,几乎每次都会出现严重的水毁现象,造成部分路段晴通雨阻,给农村公路养管工作造成重创。
2 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应对措施
2.1 关于增加养护资金的建议
建议国家及时采取以下措施,彻底解决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筹措问题:
1)中央财政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应在燃油税中划出一定比例设立农村公路养护专项资金,增加对财政困难地区的财政支持,继以保证农村公路养护。
2)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纳入区财政年度预算安排,专项列支,用于化解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投入不足,实现农村公路“有路必养、养必良好”, 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从而降低道路的建设成本。
3)在有条件的地区仿照“以工代赈”和目前“家电下乡”、“农机下乡”补贴政策,采取以实物换服务的方式,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参与农村公路养护,既能拉动农村消费,还可暂时部分弥补当前不足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
4)集中农村公路建设期间的工程建设、施工企业各项税费,专项用于农村公路养护。
5)鼓励地方政府组建非营利的农村公路养护公司,减免税费,补贴养护必须的小型机械购置费用,专职从事农村公路养护,既可最大程度降低养护成本,还可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
2.2 进一步健全乡镇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机制
明确以政府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主体,交通局为行业管理责任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加快乡镇政府管理养护体制的建立健全,配齐养护人员,加大管理的力度,使农村公路管理在组织、制度、养护标准、考核、资金保障等各方面规范化、制度化。
管养分离,推进公路养护市场化。进一步深化交通行业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实行管养分离,推进公路养护市场化,建立专业化、机械化的养护施工队伍,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更加标准化、科学化。
2.3 加强培训,提高养护人员技术水平
为有效解决农村公路养护质量不高,养护技术水平低的问题,必须要组建专业化的农村公路养护队伍,并进行技术人员培训。通过培训、业务考核,使我省公路养护人员,充分认识到搞好公路养护工作的重要性;通过培训使各乡镇农村公路管理站站长、养护人员提高养护技能;严格人员的任用、选拨、录用,将真正能胜任、品学兼优、热爱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同志推举到适当的管理岗位,将不合格人员调整岗位,增加养护人员力量。
2.4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防止农村公路病害问题不断发生
农村公路建设首先要着重确保工程质量问题。目前,一些县区乡镇盲目寻求建设速度,在资金不充裕的情况下进行农村公路建设,造成农村公路技术等级偏低,抗灾能力薄弱的问题,因此公路质量是农村公路建设成败的关键。各级领导要正确认识发展农村公路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系统工程。发展农村公路要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要克服盲目性和随意性,要合理确定农村公路建设的规模和速度,把农村公路的工程质量和效益质量放在第一位,做到建成一条路,带动一方经济。县乡两级效能部门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抓效能工程质量,真正做到优化设计、精心施工,加强管理、抓好工程质量的每一个环节。另一方面,对于进入农村公路行驶的超限超载车辆,为保护乡道、村道的需要,乡级人民政府可在各自辖区农村公路两端出入口设置必要的限高、限宽设施。
3 结语
农村公路是“三分建设,七分养管”,我们要理顺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管理的关系,坚决克服“重建设轻养管”的思想,做好边建边养边管工作,尽快建立和完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使其保持长期良好的技术状态,让我省的农村公路在经济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段洪武,齐宝玲.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0(02).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7)05-000-03
摘 要 任何一家企业,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是期望全体人员以符合企业利益的价值观与行动力推动企业发展。就是以统一的认知与规范的行为,从“知”“行”两个方面,凝心而聚力,为企业中心工作提供文化引导和支撑。
关键词 供电公司 企业文化 分析方法
舟山公司秉承国网卓越企业文化理念体系,通过统一的价值理念认知认同,推进“五统一”要求融入到中心工作、企业管理、制度标准和员工行为,实现实行合一、高效执行,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检验国网卓越文化是否在公司落地、落地的程度如何,关键在于文化建设与公司发展的契合程度。只有把核心价值观与企业发展相结合,被广大干部员工所接受、认可,使其能够融入生活、深入内心,改变“只见理论不见人、只有物化没有人化、只有口号没有实践”的现象,全体人员实现意识形态上具有“担责做事的勇气感、坚定发展的自信心、戚荣与共的荣誉感、忠诚企业的感恩心”;行为模式上具备“执行力、创新力、协同力”,才是国网卓越文化在舟山公司落地。
一、文化现状分析
1.社会普遍心理:当前,浮躁、速成成为社会上的普遍心态。移动互联网时代,打破信息获取的时空限制;同时,新媒体技术实现了人际之间的泛在连接,从而人们习惯追逐潮流、不愿主动思考、时刻转变关注点,使得专注如一、自我探索的精神缺失。
2.行业发展要求:随着能源互联网的推进,电力行业面临的环境也日益呈现出混沌、非线性、不确定的特点,员工也会因“电网生产经营任务重要求更高”、“改革进展情况不明”、“公司未来发展不确定”、“职业发展通道受限”、“薪酬福利下降”、“组织机构扁平化、管理精细化”等原因从而难以适应改革变化,这就要求员工善于在实践中努力创新、与时俱进、协同共进。因此,变革创新的勇气、自觉协同的能力成为急需的精神营养。
3.舟山公司的基础与追求:舟山公司因其历史原因,较晚纳入国网管理序列。无论是人员数量、薪酬福利、管理模式及理念,均存在先天的“基因痕迹”。近年来,公司持续打基础,从经营业绩到管理基础都有了较大的提升,但对比兄弟单位,综合实力的差距加大、赶超进位的压力增加、后来居上的信心不足,最终表现在队伍整体素质与内质外形建设不相匹配、工作成效与上级要求不相匹配。因此,营造奋发有为、自我加压的精神状态,敢于正视差距,找准突破,敢于拼搏、满怀信心,是公司砥砺奋进的动力。
4.舟山公司干部员工状态:面对深化体制改革的形势和高标准快节奏的工作要求,有的干部员工还不能及时适应新的形势变化,大局意识不强,工作标准不高,自我要求不严,融不进整体工作氛围;有的因循守旧、甘做守摊人、不做开荒牛,办事情单凭老经验、老办法,主动意识不强,缺乏开拓创新精神;有的办事效率不高,推进工作不紧不慢,一天活分三天做,办事拖沓,不讲效益;有的面对困难,瞻前顾后、徘徊不前,缺乏敢于担当的魄力和克难攻坚的勇气;有的过度关注个体感受,却忽视了对已有资源的感恩,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对集体荣誉的缺失。
二、公司内部情况调研
为进一步将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落地,了解企业存在的实际问题,从而对症下药,激发工作热情,推动全体干部员工同心协力共圆企业梦。特在公司管理层范围内进行了问卷调研和走访。问卷主要分三部分:公司企业文化特质、公司文化建设现状和目前公司存在的问题(亟需解决的问题)。经调查,发现问题如下:
(一)在公司文化特质方面
大家对“重视员工培训”、“注重求新求变”、“重品德讲奉献”、“注重企业形象”这三点文化特质在舟山公司内有较高的体现度,分别为80.6%、80.6%、90.3%、96.8%,认为这些。而“各部门(单位)之间协同性强”、“注重执行力”、“人性化管理”则认为体现度较低,分别为 41.9%、51.6%、61.3%,
(二)在公司文化建设现状方面
1.“创新意识不强、竞争与危机意识比较淡薄、员工素质有待提高”是制约公司发展的主要因素,分别占比74.1%、61.3%、51.6%;
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管理模式与管理水平、加速观念转变是目前企业急需提高与改善的方面,分别占比74.2%、61.3%、51.6%。
3.54.8%的管理干部认为在创新环境上,公司“激励措施齐全但员工欠创新意识”;80.6%的人认为“创造合理的人才评定体系,建立合理的职业发展通道”是提高员工的士气的首选。
4.45.1%的认为公司文化活动(含员工教育培训、业余活动)不太够;35.5%认为公司文化活动足够;而“交流沟通与外出学习参观”是最受欢迎的方式,分别占51.6%和45.2%。
5.在企业员工的素质提升方面“学习力和技能以、凝聚力和向心力、创新精神”是最被认可的三点,分别占比67.7%、54.8%和51.6%。
二、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根据调研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一)思想意识方面
1.长期以来的行业特性导致员工习惯安于现状,拒绝变化,使主动探索、变革求新的勇气缺失。缺乏对事业勇于超越、不懈追求的雄心壮志,因此要打破小富即安的思想观念,放开眼界、迈开脚步,培育时不待我、舍我其谁的“创业勇气”。
2.舟山新区经济发展迅猛,正在成为一片开发热土。舟山的未来有无限广阔发展前景,因此我们既要保持清醒认识,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又要坚定信心,增强事业心、责任感,善于谋划对策,勇于攻坚克难,摒弃传统的“小地方小公司”的狭隘陈旧观念,培育“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干事自信”。
3.舟山公司过这几年的发展,已进入了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关键期。今年公司明确了“创新发展”、“提质增效”,极大地考验着每一位干部员工的责任与担当。要坚持以人为本,积极鼓励岗位建功立业。引导树立“国网好,公司才能好;公司好,员工才能好”的理念,培育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齐发展的“职业荣誉”。
4.企业是展示成就个人价值的一个极其重要平台,当下公司提供的办公环境也非常优越,但仍然存在“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甚至整天怨天尤人,抵触情绪强烈的现象。因此引导员工树立工作是“为自己做事”,树立忠诚企业就是尊重自己的思想观念,培育员工“心持感恩”的正能量推动企业的建设发展。
(二)行为方式方面
1.引导干部员工牢固树立“规则意识”,遵循规则,维护规则,用制度管理,按规则办事,严格落实“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层级管理责任制,着力解决制度束之高阁和执行不严不力等问题,以一抓到底的作风,从严管理、过程管控,确保制度执行有力,上下步调一致、令行禁止需要提高遵章守规的自觉性,培养员工“会做”的务实作风,提升企业的执行力。
2.要主邮视Φ缌μ逯聘母锎来的新变化和新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最根本的工作思路和最有力的工作方法,注重发挥文化的引领作用,引导干部职工坚定“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信心与决心,面对差距要有提升自我的危机感,立足岗位要有寝食难安的责任感,创先争优要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让精气神渗透到每一位干部员工的内心,使之成为一种内在的精神动力,培养员工“会想”的思考能力,提升员工的创新力。
3.要强化服务意识,既要强化部门间工作协同配合,又要加强对基层单位的业务指导,坚决摒弃“只盯自己一亩三分地,部门利益至上”的狭隘观念,切实打破专业壁垒和业务瓶颈,通过高效协同,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取得公司效益最大化。打造“会配合”的金牌团队,提升部门的协同力。
三、提升方向
通过现状分析与员工座谈调研。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四识三力”的文化培育路径:从意识形态上,培育“勇气感、自信心、荣誉感、感恩心”;从行为模式上开展“执行力、创新力、协同力”建设。力求通过企业文化引领,坚定广大干部员工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和精神支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聚全局之力、集全员之质,形成牵引力和渗透力,推动公司跨越发展。
(一)“四识”的内涵
1.“勇气感”是指敢于担责,勇于创新,要培养员工的主动担责精神,勇于面对挑战、敢于承担风险,面对不适应的规则敢于提出自己的建议,担起组织给自己的那份责。
2.“自信心”是指坚定目标,激发潜能,要培养员工对公司战略目标和未来发展的信心,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工作任务,培养自我提升的主动性,不断激发个体潜能;
3.“荣誉感”是指热爱集体,团结协作,培养员工维护公司形象的自觉性,严于律己,规范言行,精诚合作,互帮互助;
(二)“三力”的内涵
1.“执行力”是指遵章守纪,务实高效,要培养员工贯彻落实各项规章的自觉性、务求实效的工作作风,高效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2.“创新力”是指善思求变,创新创效,要培养员工主动思考、积极探索的良好习惯,在工作实践中保持创新的敏锐度,提出工作新思路、新方法,确保各项创新成果层出不穷;
3.“协同力”是指高效沟通,通力合作,培养员工以目标为导向,相互之间主动配合,高效沟通,从而减少管理摩擦,杜绝相互扯皮。
四、具体路径
(一)拓展通道,增强勇气感
1.推进“亮心工程”。以满足员工需求为努力方向,拓展员工职业发展“四个”通道,实施员工素养、员工技能“双提升”工程,培育全方位高素质员工,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2.开展“高言值”活动。以“守纪律、讲规矩”为主题,通过“读名家名言”、“听同行良言”、“写自我感言”等活动,打造干部员工的“高言值”,不断牢固树立规矩意识,强化责任担当。
(二)参与体验,增强自信心
1.开展文化互动体验项目。设立“舟山电力文化日”,开展文化沙龙系列活动(竞赛、培训班、读书联谊会、户外主题活动、主题日活动、文化沙龙、辩论赛、创新创意大赛)等,以多样化的活动形式提升员工精神风貌。
2.组织实施精品活动。通过品牌阵地(职工书屋、企业文化展厅)、品牌活动(向阳人生、“管理论坛”、“道德讲堂”)等,打造多元化、聚焦式文化体验空间。
(三)集体创先,增强荣誉感
1.开展文明单位创建项目。以争创“全国文明单位”为目标,积极开展各层次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组织“文明单位网上行”、“文明部室”评选等系列活动。
2. 传递“工匠精神”,形成榜样力量。开展各级劳模“选学推”精品模式,做到全方位“评选”、有特色“树立”、重点性“培养”。
3.感受“身边故事”,形成温暖力量。积极挖掘身边的“微人小事”,并通过漫画、微故事等方式进行推广,获取文化创建的“温暖力量”。
(四)氛围感化,增强感恩心
1.开展道德教育项目。利用讲堂、宣传栏、网站等宣传载体,积极开展“晒家规”活动、“以德育企”活动等,强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2.开展“文化育心”项目。实施“文化走廊工程”,在走廊中放置文化警语、书画作品、绿色植物等,打造企业文化的视觉盛宴;实施“文化角落工程”,在办公桌牌上,摆放文化提示牌、文化台历、文化鼠标垫、文化电脑桌面等,从而让“看文化”成为开启新一天工作的第一个动作;在洗手间布置“文化漫画”作为细节点缀,让员工在放松时刻也能接收到文化“讯息”;实施“文化到家工程”,通过发放围裙、台历、鼠标、纸杯等,让文化成为居家必备品。
(五)实践修炼,提高执行力
1.开展文化分层定制传播。根据角色定位、文化诉求等特点,为不同岗位提供“定制化”传播平台。提升领导干部的文化领导力、夯实管理人员的文化传播力、深化一线员工的文化执行力,传播管理创新、安全知识、服务礼仪、党风廉政等不同内容,实施分层教育。
2.开展文化分层建设落地。积极组织建设各类基层示范基地,打造基层精品站所,夯实文化基层实践的基础;积极完善文化考核机制,奖优罚劣,提升文化全员实践的保障。建立“文化管理论文奖”评选机制,每年定期评选企业文化管理论文奖,深化文化推进建设的深度。
(六)搭建平台,提高创新力
1.启动“金点子”工程。将“金点子”平台纳入到公司网络,为员工提供便捷的科技创新建议渠道,员工可以在网络上直观的看到各类“金点子”建议,有效激发思维火花,互相比学赶超,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
2.开展“文化成果库”建设工程。组织好企业文化项目建设的过程及其成果推广交流工作;开展文化展厅、示范点建设交流平台,将一批具有创意的好做法好思路纳入“库中”,充分利用“草根智慧”,激发企业文化建设活力。
(七)双管齐下,提高协同力
大家好!
很荣幸能在这个会上和大家一起进行交流。看到这么多新同事走进我们文秘站教育战线,成为我们这个大家庭的一员,我感到由衷地高兴。也希望大家能尽快融入某县教育这个大家庭,为某县教育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在这里,我想把自己参加教育工作以来所得到的一些感悟,分五个方面和大家分享。
一、英雄不问出处,认识决定出路
我经常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同样是人,有的人大有作为,而有的人却碌碌无为,到底是什么在决定着一个人的命运?是身高、长相、体重,还是家庭背景、学历,答案都是否定的。如我们学校的许多教师,他们的原始学历都是中师毕业,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家庭背景,但现在他们大都成为教学骨干,有的还当上了中层领导、副校长,独挡学校一面。他们为什么能取得成功,干出一番事业呢?记得有这样一句名言:“一个人的自我思想决定他的为人。”也就是行为是思想认识绽放的花朵,人们外在的言行举止,无论是自然行为还是刻意行为,都是由内心隐藏的思想种子萌芽而来。很多人有着相同的目标,却常常因为认识不同,选择的道路不同,走路的方式不同,结果也有了天壤之别。因此,我要告诉大家的是,英雄不问出处,认识决定出路,认识不到位,做事没出路。如今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各种知识、信息日新月异。在这个世界上,每时每刻都有新事物发生,都有新观点产生,这给我们教师带来了压力,我们再也不能坐享其成,吃老本了,以前是要教学生一杯水,自己得有一桶水,可如今,需要的是一汪源源不断的清泉,因为知识是活的。所以,大家走上工作岗位后,一定不要忘记学习。我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需要不断操练,不断提升,对于我们未知的领域,我们需要去了解它,认识它。如果要成为一名教师,懂一些知识和教学方法是可以胜任的,但要成为被学生、同行看得起的教师,那就需要懂很多东西,你的口才,你的知识面,你的专业能力,你的教学魅力,都是缺一不可的。在这里,希望大家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用你们聪慧的大脑,给郸城教育注入更多的活力。
二、环境不论优劣,态度决定高度
暑假过后,我们在座的大家都将奔赴自己的工作单位,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是你们所到学校的环境如何、状况怎样。好多人都想去一所办学条件好、教学质量高的学校,但现实不允许我们做出选择。在这里,我要告诉大家的是,环境不论优劣,态度决定高度。中国有句古语,逆境出人才,这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我们经常会看见稀疏生长的或单独生长的树木都不太高,而且它们的树干也弯曲不直。可成片的树木却每一棵都高大挺拔,从不旁逸斜出。这是因为稀的树木由于环境好,没有生存压力,就懒散着随意生长,这往往使它们长得奇形怪状,最终不会成材;而成片的树木,在营养紧缺的条件下,每个个体要想生存,就必须让自己长得高大挺拔,这样才能争得有限的阳光和水分,从而存活下来。最终,它们长成了令人尊敬的栋梁之材!当然,我们从事的教育事业和树木的生长是有很大区别的,但有一点需要明确,那就是环境只是我们成长、成功的外在因素,态度决定高度,一切皆由自己决定。既然走上讲台,想要成为一个好教师,这就需要我们对职业生涯做一个长远的规划,定好每个阶段的目标,再按部就班地去实施,最后实现我们职业生涯的成功。从我个人的感受来看,我觉得刚刚参加工作的前几年最为重要,它会养成我们一生的习惯、决定我们起步的速率、影响我们今后的发展。我是 年毕业, 年被聘为中层领导。回想走过的路,结合众多名师的成长历程,我把教师的成长概括为三个阶段:一是成人阶段,即初步把握住教学方向、教学体系,了解了教学的重点、难点在体系中的位置,学会了一般的教育教学技巧,初步探求出学科的教学规律的阶段,也就是知道该怎么教的阶段;二是成才阶段,在成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吃透教材、研究教法、读懂学生、自我反思、多学科渗透,初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三是成名阶段,在初步形成教学风格的基础上,再结合自己的知识结构、个性特点、兴趣方向、教学风格等方面的特色,探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争取成为本学科在本校、本县、本市都有名气的优秀教师。这也就是说,年轻教师要力争“成人,成才,成名”,当大家成功的时候,就会更真切地感到:选择做一个教师,是我职业生涯中作出的最正确的决定。
三、岗位不分好坏,素养决定境界
走进工作单位后,大家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岗位的选择,都想选择与自己的专业特长、兴趣爱好有关的学科,都想从事责任小、任务轻、收入高的岗位。事实上,在我们教育领域,在学校,岗位没有好坏之分,没有高低之别,只有分工不同;每个岗位都是一个舞台,能否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完全取决于自身。这就要求我们爱岗敬业,努力提高个人素养,打造自己人生的最高境界。爱岗敬业,是任何一名劳动者的立职之本。企业的员工爱岗敬业,企业才能兴旺发达,学校的教师爱岗敬业,教育面貌才会欣欣向荣。我们一旦成为学校中的一员,就成为学校这个庞大的机器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件,我们只有热爱自己的岗位,做好该做的事,才能使学校的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就我们的工作特点而言,上好课是基本工作,我们要为每一堂课备好充分的教学思路。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始上课之前做大量的案头工作。这样,我们的技艺就会不断提高。也只有这样,才表明我们是一个爱岗敬业的教师,才会在其它教师心目中有一席之地,也才能得到领导的认可和工作上的支持。就拿我个人来说,到学校工作后,可以说我把整个身心都投入到了学校,我以学校的苦为苦,以学校的乐为乐,我与学校同荣辱、共进退。也许,有人会问,你是怎样达到这一境界的。我的答案就是我有着强烈的责任感,无论对家庭还是对事业,我都认真努力,尽我最大能力做到最好。特别是走上管理岗位后,我利用一切空闲时间努
力充实业务、管理方面的知识,并撰写理论文章,拓宽理论视野。由于我的不懈努力, 年我顺利通过全国联考,考入了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班,经过攻读,顺利获得教育硕士学位。同时,我所撰写管理论文也多次在 等报刊上发表,赢得了良好反响。在未来的岁月中,衷心希望大家珍惜自己的岗位,在工作中成才,在奉献中成长,力争成为不同岗位上的优秀人才,在教坛中勇立新功!四、能力不讲大小,责任决定绩效
电影《功夫》里有这样一句话:有多大的能力,就有多大的责任。能力与责任真的存在着某种必然联系吗?我认为也不尽然。我要说的是能力不讲大小,责任决定绩效,责任保证一切。责任心是一个人的品格问题,也是一个人素质高低的体现。人可以不伟大,可以清贫,但不可以没有责任。一般来说,能力和责任的几种情形是:有能力且尽责任,有能力但责任心差,责任心强但能力弱,能力弱且无责任心。对于一件事,你去做了,说明你有责任心,你做好了,说明你能力强。一个能力再强的人如果没有责任心,是干不出好成绩的。一个有责任心的人,是会千方百计地去干好工作的,工作的能力会在实践中逐渐得到提高的。在实际工作中,岗位可以不同,能力可有大小,但说到责任就没小事,因为一颗钉子可以颠覆一列火车,一根火柴可以毁灭一片森林,一张处方可以决定一个人的生命。一个有知识的人可以成为学者,但不一定能成为一名教师。因为要成为教师还需要有一名特别的功夫:教学。师者,授业,传道,解惑也。我们的职责我们的责任就是要把知识传递给学生,不是简单的给予,而是艺术性地、技巧性地给予,那种只管自己讲,不管学生听得如何的教师,是不能真正做到授其业,传其道,解其惑的。我们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份职业,同时也就选择了教书育人这份责任,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努力想办法把它做好。从教以后,你们就可以发现这样的情形,同样是一起毕业的大学/:请记住我站域名/生、在同样的工作环境中,过了几年,所取得的成绩却大不相同,除了个性、机遇、自我期望的因素,相当大的一部分原因是责任感的强弱在起作用。能力不是万能的,没有责任是万万不能的!相信做为新老师,大家都有很强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