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教师个人剖析材料

时间:2022-06-16 21:51:36

导语:在教师个人剖析材料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教师个人剖析材料

第1篇

根据民主生活会的要求,结合本次民主生活党史学习教育主题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本人将近期的学习与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对自己的情况进行了彻底的反思,现将本人存在的有关问题和今后的整改方向在这次民主生活会上作简要的汇报,不足之处请在座的各位批评指正。

一、存在的问题

反思自己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第一,党史学习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系统不够深入。学习的形式仅满足于党员会议传达、支部会议学习,在研读四史问题的理论书籍,读原著学原文悟真理的方面还有待加强,平时对于读书的意愿更多是辅佐自己教学内容,广度还远远不够。读书的程度也较为浅显,没有从理论的深度发现问题,没有从思想深处、结合工作生活去学习。同时,读书过于零散,不成系统,对于自己日后的科研和教学都是不利的影响。第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不足,工作中存在求稳的思想,在很多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是不够。改革创新的意识也不强,很多理论性的问题都可以很好的与当下时政结合,应用于教学,但疏于深入研究,导致这部分理论联系实际略显苍白。第三,对四史内容学习的主动性较弱,存在对科研的畏难情绪,由于本人是第一年参加工作,精力基本集中在教学方面,对于有关科研问题总是想着还遥远,没有主动性,也缺乏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长此以往,容易固步自封。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存在缺乏问题意识。

二、改进的办法

第2篇

我校此次主题教育活动从**月1日转入第二阶段即查摆问题阶段后,学校领导班子进一步端正思想,提高认识,按照县教育局的统一部署,结合学校实际,狠抓查摆各项工作的落实,进展顺利,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取得了预期的效果。现将本阶段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做法1、抓好思想再动员,继续深入学习讨论。学校**月30日召开了此次活动第一阶段总结暨第二阶段动员大会。会上,再次学习了教育局杜书记,姜局长的重要讲话,进一步提高了全体干部对主题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认识到,查找问题阶段是活动的关键环节,会议要求广大干部要深刻剖析,深入反思思想、工作、生活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紧紧围绕查摆问题阶段的总体目标和具体要求,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严肃认真的态度,找准“病因”,“对症下药”,为整改打好基础。2、广泛征求意见。按照工作的安排,学校秉着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集思广益、开门纳谏的工作态度,扎实搞好意见征求活动。在查摆问题阶段共发放征求意见函150份,收回80多份,学校设立公开征求意见电话、设立征求意见信箱;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1次;教师代表座谈会1次,深入学生、教师及学生家长调查研究,倾听教职工、学生及其家长、社会各界的呼声,广泛征求对学校领导班子、干部和师德师风的意见和建议。3、深刻进行个人剖析。学校支部要求每位干部在在查摆问题阶段,结合自己的工作职责,要围绕“六查”开展自我反省和帮助对照检查,按照“重点写问题、深入找原因、关键查自身”的要求,认真撰写不少于2500字的个人剖析材料,做到查找问题“细”,原因分析“透”,整改措施“严”。干部查摆剖析材料由书记、校长把关审阅,对不合要求者责成重新剖析。此次个人剖析大多做到了认识深刻,触及思想深处,提出的整改措施针对性强。4、抓好领导班子成员个人查摆及专题民主生活会。领导班子成员个人问题查摆是重点。学校校级领导干部在反复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围绕“六查”开展自我反省和帮助对照检查,也按照“重点写问题、深入找原因、关键查自身”的要求,着重从坚持科学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权力观、地位观等方面进行剖析,撰写了剖析材料。学校先后召开了民主测评会和专题民主生活会,民主测评会邀请全体干部及教师代表对学校、领导干部的剖析材料进行评议,学校校级干部在中层以上干部会上进行了查摆剖析并接受了满意度评议。在专题民主生活会上,班子成员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在热烈和诚挚的气氛中,相互进行了批评和自我批评,对同志们的批评都表示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进一步克服不足,弥补不足,齐心协力,团结进取,把学校工作推向前进。5、查摆问题与实施整改紧密结合。针对查摆出来的问题,我们坚持以推动工作、促进发展作为检验成效的根本标准。学校通报开学以来的工作情况,对工作效率高、完成质量好的部门给予了大力表彰;对于少数部门存在工作被动、办事效率低、工作质量差等问题进行了批评。各部门以此为契机,对照工作查不足,边学边改,积极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还注意把查摆问题与日常小事相结合。

二、取得的主要成效找准了班子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通过查摆,学校干部队伍、领导班子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进取意识和责任意识方面。存在精神不振奋,工作不在状态,工作缺乏热情、缺乏创新意识和责任感的突出问题,思想观念陈旧、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看不到教育面临的紧迫挑战或者看到了挑战但没有具体的应对措施,总体工作被动、滞后。二是工作态度和方法方面。“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不够。存在工作作风飘浮、方法简单、落实不力、效益低下等问题,部门之间、干部之间还缺乏有效的沟通、协作;部份干部工作情绪化,工作中掺杂个人感情因素过多;服务意识不够,对关系学生、教职工利益的事拖沓,处理不力;领导深入基层不够,不能很好地倾听教职工的呼声,教职工福利待遇低下,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尚未得到充分的调动。三是纪律作风方面。规章制度欠完善,落实不够。特别是随着教育教学实际情况和社会现实的变化,原有的规章制度没有得到进一步的修改完善。四是教职工中存在从教、治学行为不规范、不严谨等现象,部分教师真情关爱学生不够,有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现象,有教育教学敷衍塞责现象等。五是安全稳定隐患方面。学校忽视安全死角。

第3篇

一、精心组织、周密安排

为了使本阶段的活动能顺利进行,教育办专门组织校长会议进行了周密的安排。决定每周一、二、四下午召开问题剖析会,要求老师要深刻反省、认真对待,力求找出问题的根源。对于剖析不深刻的,要及时给他们做思想工作,使其端正态度,重新查找问题,直到剖析准确、全面、深刻为止。

二、深刻反省、全面交流

按照本阶段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各校组织全体教师召开了问题剖析会,交流了剖析材料。各位老师就自身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刻的揭摆,基本能抓住实质、击中要害。

三、经过整理,大家剖析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不能认真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不注意教师形象,事业心和责任心不强;不能公正、平等的对待学生,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偶尔挖苦和变相体罚学生;不注意仪表形象,不讲普通话,工作时间办私事。

第二,不注意学习,不了解教育发展的新理念、新动向;墨守成规,因循守旧,不能迅速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不注意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先进教学手段,不能及时对自身教学理念和经验进行反思等

第三,不注意钻研业务;对待教育教学工作敷衍了事,得过且过,教学成绩落后;教育教学方法单一,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注意向优秀教师学习,团结协作意识不够;不注意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

第四,教学生活中有懒散、拖沓现象。

四、广开言路,集思广益

教师自身有什么问题不能光靠自己说了算,还虚心接受大家的意见。教育办用一周时间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召开会议,不拘形式,制定并发放了问卷表、调查表、自查表,向家长、社会各界发放“征求意见表”,确保人人过关,逐人反馈。并且及时把大家的意见进

第4篇

一个地区的教育是由若干学校组成的整体,只有各个学校发展好了,教育整体质量才能提高。为此,五莲县将工作中心下移到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学校工作剖析日制度―――将每周一定为学校工作剖析日。剖析小组成员学“扁鹊”、当“名医”,借鉴中医的四步诊病法,深入全县所有中小学校(包括村小),通过现场查看、随堂听课、座谈访问、问卷调查等形式,多途径了解信息,有意识查找问题,全方位分析原因,准确为学校发展会诊把脉。

一、“望”―――观察学校表象

“见月晕而知风,见础润而知雨”。任何事物的本质都必然要通过现象折射出来,给人们带来关于“本质”的信息。一所学校好比一个人,其外部形象犹如人体的皮肤,“望”其“形”而知其“神”,外部形态往往能反映其内部管理。

现在很多检查是事先通知学校,学校大都忙于粉饰自己,以使自己将最完美的状态展现出来。这样就犹如“雾里看花,水中望月”般朦胧,无法看到学校工作的真实面貌。而学校工作剖析,目的是发现问题,找出不足,最终解决问题。因此,活动中我们制定了严格的保密制度,不预先通知学校剖析时间、内容。剖析日当天,剖析小组直接奔赴学校,告知学校剖析内容及有关要求,“学校原生态”的工作状态就能摆在人们面前。正是有了学校工作剖析日的魔力―――还原真实,才能在剖析过程中发现很多在以前的常规检查中不容易发现的问题。

校园环境是学校理想、价值观、精神面貌的具体反映。校园是否整洁、干净、绿化、美化,尤其是学校的整体形象是否和谐是特别能反映学校德育工作成效的。在校园内走走转转,就能发现学校日常管理中的问题,就能看出教师的精神风貌、工作及生活状况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样得来的信息,远比别人向你反映的情况更真实可信。因此,剖析小组成员进入学校后,首先对校园环境、教学秩序、师生精神风貌等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审视查看,获得初步的感性认识。

教学常规有效管理,是构建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为加强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学常规各个环节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县教研室曾下发《普通小学教学常规实施细则(修订)》因此,剖析组把查阅学校教学常规作为学校工作剖析的重要内容之一。剖析组在查看校园环境后,就分头查阅教师备课、作业批改等,并对学校的课程方案落实、校本教研、教学常规检查记录、培训研修等材料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检查分析。

二、“闻”―――聆听不同声音

“闻”即“听”,“兼听则明”。在中医“闻诊”中,名医经常采取探听病人及其亲属的办法诊断疾病。“望诊”学校,剖析小组心中会有些“眉目”,但也许仅仅看到一些浮在表面上的问题,还不能深入内部、找准实质。应仿照中医“闻诊”中探听病人及亲属的办法,进一步视听教师的课堂教学,倾听学校的专题汇报以及校外老百姓的言辞。用心倾听来自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不同角度最真实的声音,及时获得信息并对其进行思考,以让得出的判断更加全面、真实和准确。

倾听学校专题汇报,是对学校发展环境、条件和背景的整体认识。由学校校长对教学工作的亮点或特色工作进行汇报,时间最好控制在10分钟以内。当校长的汇报结束以后,剖析组根据剖析的目的和要求,围绕校长汇报的关键性内容和其陈述中的疑问进行互动交流。重点是学校办学理念与目标表述是否清晰,观点与材料是否一致,内容是否全面,对存在问题的分析是否深刻,是否抓住了影响学校发展的主要矛盾等等。

课堂是学校的主阵地。只有关注课堂、研究课堂、优化课堂,才能把准课程管理的命脉。因此,剖析小组应把视听课堂教学作为学校工作剖析日的重要工作,认真观察教师及学生的课堂行为。“听则评、评则改。”剖析小组成员在观摩教师课堂教学后应随即与开课、听课教师亲切交谈,交换对于教材理解和处理的不同意见和看法,在充分肯定优点的基础上,更中肯地向老师们指出不足之处,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社会的评价是学校的发展动力。学校校纪校风怎样,教育质量如何,教师有没有从事有偿家教等,学生家长、社会代表最有发言权。因此,要真正深入了解一所学校,就必须听取社会各界的评议,我们会随机抽取学生家长、社会代表,进行电话联系,征求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

三、“问”―――座谈学校师生

问,在中医学中指询问病人症状,以便找准病根、对症下药。而在工作中,我们将其拓展为调查了解。“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时,真诚对话师生,可以及时获取信息并对其进行思考和评估,以此作为决策的重要参考。

师生座谈,明确调查内容非常重要。剖析日工作中设计的内容要合理,要有针对性,要符合调查对象的年龄特征,这就要事先明确剖析时自己要了解什么情况,达到什么目的。为此剖析组成员提前一周对将要剖析的学校的情况进行初步了解,并根据每所学校的教育实际“量身打造”出适合学校的调查内容。大到学校的办学方向、新课改理念的落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推进,小到班级的管理、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方式等,均因校、因人而异,各有侧重,尤其对于师生或社会反映强烈的问题优先了解。座谈对象选择是否恰当直接影响着座谈会信息获取的有效性。因此,根据调查内容要科学地抽样调查对象,选取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学生,不同年龄、不同组别的教师,鼓励他们说出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在集体座谈的同时要组织好个别访谈。个别访谈不同于座谈会,外界干扰少,被访谈对象顾虑相对较少,有利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因此能获取更可靠、具体且极具参考价值的动态信息,并可直接印证其他方法获得的信息。

四、“切”―――把脉学校发展

曾仕强说过,做事有三点最重要:一是方向;二是定位;三是行为。做教育更应如此:找准努力的方向,给自身定好位,坚定地追求教育的理想,并付诸行动。

学校工作剖析不是评优性评估,不侧重学校之间的横向比较,而是着眼于学校自身改革和发展的轨迹与提高度。其最终目的是与被剖析学校一起对办学经验进行理性梳理、总结提升,帮助学校确定自身的办学特色和风格,理清学校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和基本工作思路,分析、找准最根本的症结所在,面对问题,共同协商。因此,剖析组在学校剖析过程中不评比、不打分、不排名,不给学校任何压力,不在学校里“哪壶不开提哪壶”,在“望、闻、问”的基础上,对得来的初始信息进行分类收集,认真梳理,一起“会诊”,对学校的整体工作进行客观分析、作出科学判断,挖出学校问题的“病根”,并为学校提供切实可行、符合学校实际的方案和方法,剖析结束三天内形成翔实完善的剖析报告反馈给学校。学校及时召开班子成员会议或教师会议,通报剖析情况,限期制订出整改方案,迅速彻底整改,并修订学校发展规划。这样既可以推动学校向更高层次发展,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又可以总结归纳经验,为以后的工作提供借鉴参考,保证让教师和学生在规范、和谐的校园中快乐地学习、生活,实现了教育管理部门、学校、教师和学生等多方的互惠共赢。

同时,学校工作剖析还建立剖析回查制度。这是学校工作剖析活动延伸和跟进的一种有效机制,是剖析后续阶段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要着眼于对学校落实剖析报告、改进和完善学校发展规划以及推进自身主动发展进行再检查、再剖析。回查的内容,应紧扣剖析报告和学校自订的整改方案,着重监督、检查学校对剖析报告中提出的问题整改情况,是否取得一定的发展和进步。

第5篇

一是加强宣传动员。召开全市动员大会,1000余名教师参会并聆听报告。各级各类学校层层制定学校师德建设活动月实施方案,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有关文件精神,让广大教师明确活动目的、意义,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结合实际制定本单位具体的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和措施,做到广泛动员,积极宣传,深入人心。

二是开展学习教育。加强法制教育,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提高依法执教水平,树立为民服务的教育思想;学习规章制度。加强和改进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理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结合教师节庆祝和表彰活动,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师德典型、劳动模范和优秀教师先进事迹;开展优秀教师先进事迹宣讲活动,组织观看“责任在肩,榜样在前”教育故事报告会视频,引领教师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组织开展师德征文活动,开展以“喜迎,做好引路人”为主题的青年教师师德征文活动,宣传弘扬新时期优秀教师的崇高品德和先进事迹,以身边典型带动身边教师,以身边事迹影响身边教师,塑造教师良好形象。进行庄严宣誓。各级各类学校精心制作教师宣誓誓词,坚持“一校一誓词、一校一特色”,把“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高举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旗帜”作为誓词必备内容和底线要求,认真组织宣誓,激发广大教育工作者干事创业的工作激情。

三是查摆问题,剖析根源。每位干部和教职工都要从思想和行为上反思自己的从教经历,对照本方案学习内容中的法律法规与规章制度及“六查六看”的内容,查找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同时,通过设立意见箱、公布举报电话、发放征求意见表等方式,广泛征求干部群众及教师、学生、家长对学校和教师个人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开展“塑过硬师德,做教师楷模”师德师风大讨论,查找班子及教职工队伍中存在的有悖师德师风方面的问题,分析现状,找准原因。针对查找出来的问题,要结合个人经历,从产生问题的根源进行分析,剖析要触及问题背后深层次的思想根源,撰写个人剖析材料,对应问题和产生问题的根源,明确努力方向和整改措施。

第6篇

本阶段,除了学习以外,还要求教职工结合自查剖析材料制定教师个人整改措施,使师德师风集中教育整顿收到实效。

一、存在问题

根据分析,我校师德师风中暴露出了以下问题:

1、有个别教师上课有接手机现象。

2、教育学生时有时有过激的言语。

3、敬业精神不够,教学上没有积极地想尽办法,把工作业绩达到最大化。

4、有轻微的违纪现象。

5、个别教师上课有迟到现象。

二、整改措施

根据以上问题特提出以下整顿措施:

1、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工作坚持下去,学校和教职工坚持月月集中学习和自学,让上级文件,法律法规在头脑中长期储存。

2、认真制定整改措施。

3、完善师德师风各项制度

⑴师德师风建设分工负责制

⑵师德师风学习制度

⑶未成年人保护、教育和管理制度

⑷师德师风监督制度

⑸师德师风考核制度

⑹师德师风集中整顿制度

⑺师德师风问题处理报告制度

⑻预防和杜绝教师犯罪制度

⑼教职工宣誓制度

⑽师德师风优秀教师表彰制度

⑾师德师风责任追究制度和连带责任追究制度

4、按《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评实施方案》加强师德师风考核。

5、坚持师德师风监督制度,通过领导、教职工、学生、社会的相互监督,随时了解原有的师德师风问题是否得到了纠正,是否有新的问题出现。

第7篇

一、课堂白描分析法的定义和操作方法

1.课堂白描分析法定义

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描绘人物和花卉时用墨线勾勒物象;在文学创作上,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课堂白描分析法就是教师在课堂现象真实描述的基础上,运用现代教学理念所进行点面结合的合作式教学反思活动,可以是现场抓描,也可以是录像再现。

课堂白描分析法把“白描手法”引入研究中,对各个教育情景中的信息进行不加修饰渲染的记录和客观的描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讨论。简单来说,课堂白描分析法就是立足于现象,探索现象背后的问题与思想,不纠于已经发生的事物,而是指向均等教育的唯一目标,关注今后可能改进的方向和策略。

2.课堂白描分析法的形式

(1)单勾:在绘画中,用同一墨色的线勾描整幅画叫单勾。运用在课堂中是指用最精练的文字对某些角度表面的、现象的直接描述,并对表象进行分析,是点线面现象的描写。

(2)复勾:复勾是在单勾粗线条的基础上,用浓墨对课堂中某一点本质的分析,创生新的策略,建构新的框架,是精气神的本质剖析。

二、课堂白描分析法在集体活动中的操作

课堂白描分析法一般要经历课前研讨、课中描述与课后交流反思三个环节。课前研讨是为了白描教师与执教教师提出白描观察点,制作适宜本次白描活动的量表,做好有针对性的白描准备。进入课堂白描环节后,白描教师再根据白描观察点和白描方式,运用量表做好课堂实录。在课后交流反思时,白描教师与执教教师一起分享收集到的信息,完成任务。在整个过程中,教师的表现行为是多样的,明确角度、方式、记录情况、处理数据、呈现改进建议等构成了一个复杂的行为链。下面就以中班数学活动《接下来是几》为例,实录白描教师与执教者的对话。

1.单勾先描,勾勒课堂粗线条

单勾教师:教师在数学活动中,设计了三次操作活动,第一次提供了小火车,让幼儿按照1-8进行排序,同一难度;第二次操作的材料是“走迷宫”,教师要求幼儿从起点开始找数字,按照顺序走到终点,在第一次操作的基础上提升了一个难度,并且在迷宫中出现了几组相同的数字,例如两个5、两个6、三个8等,让幼儿自主选择,幼儿选择的空间逐渐变大;在第三次操作中,教师提供的材料是残缺的城堡,除了要求幼儿找到正确的数字进行排序外,还增加了难度,加入了图形和颜色,并且要求集体合作完成。从难度上看,操作材料本身难度给了幼儿自主选择适合的机会;从空间看,要求幼儿在合作中完成,增加了难度。

从单勾教师的描述中,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本次数学活动的幼儿学具的提供及使用情况,并用最概括的语言真实陈述了这些操作材料的使用价值。

2.复勾再析,剖析课堂真本质

针对这次数学活动,复勾教师在单勾描述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度和广度的剖析。

复勾教师:执教老师在提供第二次操作材料时提供了四种途径,满足了不同能力的幼儿选择一条不同的路径进行操作,那请问执教老师你有没有考虑到另外一点:能力强的幼儿如何让他吃饱?又能照顾到能力弱的幼儿?

执教者:在这个操作材料的提供中,我是提供了多种操作路径,但可能我在操作前没有提出要求,比如让孩子在找到一条路后可以找到更多的路,这样对能力强的幼儿就能吃饱了。

复勾教师:幼儿之间存在能力差异,能力强的幼儿操作时间比较短,在操作好后就无所事事,可以给能力强的幼儿提供不同颜色的笔,让他们寻找更多的路径,在时间上对于能力弱的幼儿照顾,减少能力弱的幼儿由于还没有完成而造成的紧张和负面影响。

复勾教师:刚才我们复勾教师对能力差异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方法,除了关注能力差异,我们也要关注学习方式的差异。在走迷宫这个操作中,我关注到第三组有个男孩是这样操作的:先用手指在线路图上描,成功后再用笔画上去,这是理性的学习方式,而更多的幼儿是直接画上去的,这就是学习方式的差异。如果教师关注到了,可以帮助幼儿提升一下:你是怎么找到这条线路图的?你是怎么快速准确地找到线路图的?也可以在操作前先设问:试试看,你能找到几条路径呢?把你的发现告诉我们。

数学能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皮亚杰说过,儿童的动作与思维是不可分的,幼儿是用具体形象思维学习的,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探索中学习和思维。复勾教师对操作材料的提供发表了自己的想法,不仅从幼儿的能力差异上对操作材料的提供提出了建议,还根据幼儿学习方式的差异提出了一些培养要求,让我们的教学关注到幼儿生命成长和可持续发展。

三、课堂白描分析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监控课堂教学行为,促进教师行为走向均等化

在集体活动中,执教教师在课堂中传授知识技能,而执教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得当,是否对每个幼儿的发展都有促进作用,仅从执教教师个人的课后反思是不能全面表现出来的,个人的分析能力和经验是有限的,对某一现象的把握分析也是不全面的。课堂白描分析法引入到课堂中,白描教师带着白描角度有目的地参与到课堂中,用最精练、最节省的文字对某些角度表面的、现象的直接描述,对课堂中某一点本质的分析,创生新的策略,建构新的框架,监控课堂教学行为,促进执教教师的教学行为更趋均等化,满足更多幼儿的发展需要。

2.个体促进,反思研讨,提升教师均等化行为的有效性

课堂白描分析法的研讨过程是建立在建构性探求的基础上,同时强调其本身是一个不断协商的过程,一个不断发现新问题、不断验证新问题的过程,创造新的策略,建构新的框架是白描教师与执教教师之间不断交互作用中形成的一种看法,通过白描分析促使执教教师个性的充分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执教教师也十分注重自我评价、参与感和自我体验,养成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自我调节的习惯和能力。通过对一些课堂现象的深入挖掘,关注到教育的本质是促进幼儿的适宜发展,以此来调整教学行为。

3.全面提升,优势互补,发挥强大的团队力量

第8篇

关键词 区角活动 指导策略 案例

Abstract In the corner activities, children are the main body of the activities, while teachers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the leading role, timely intervention in the game, to provide appropriate guidance for children to help children to explore, to discover and create. The teacher needs to each part of the corner activity were pre conceived, and teachers should be applied flexibly, only to ensure that teachers adopt appropriate guidance strategy, can truly liberate children, let the children develop in the play, pla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orner activity.

Keywords corner activities; guidance strategy; case

区角活动打破了幼儿在传统教育中处于被动、静止状态的局面,适合孩子进行个性化学习,发挥孩子的主动性。

区角活动主要是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进行的一种带有学习性质的探究活动,但是,幼儿受认知发展水平上限制,面对多个区角,往往会出现选择困难和活动中过多的无目的行为,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及时和适当地发挥引导者的作用。本文主要从区角活动的三个阶段分析教师的指导策略。

1 区角活动前教师的指导策略

在区角活动开始之前,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保障区角活动的顺利进行。教师对环境的创设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1 合理布置区角

首先,区角活动的理论依据主要是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教师在区角的设置中要尽量遵循多元化、开放和丰富的原则加以布置,比如说设置阅读区、美工^、建构区、表演区、娃娃家等。其次,在确定好各个区角之后,老师要根据动静分区原则布置区角,例如,把安静的美工区和阅读区放在一起,把表演区安排在相对远的地方以免影响其他的小朋友。最后,就是老师要定期调整各个区角以及区角内的装饰的布置,以免孩子因产生厌烦情绪而影响学习兴趣。

1.2 灵活投放区角材料

区角活动的教育功能主要通过材料来传递,材料越丰富多样,就越利于幼儿在操作过程中探索,从而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成长。因此,作为区域活动的物质支柱,材料投放是否得当,对幼儿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幼儿教师在投放材料时要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特点、针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孩子、针对孩子的意愿,有计划、有目的,由易到难,不断吸引孩子主动参与活动,让幼儿一直对不同的区角保持新鲜感。

1.3 合理安排进入区角的人数

幼儿园开展区角活动满足了幼儿的年龄特点,丰富了幼儿知识,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因此,幼儿园开展区角活动对于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幼儿在选择活动时经常会出现偏区现象,比如男孩子选择最多的是建构区、益智区;而美工区、表演区几乎却是女孩的天下;平时安静、内向的幼儿只喜欢在美工区、阅读区等区域中活动,活泼开朗的幼儿却爱在角色区等,这种明显的偏区现象显然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老师在区角活动前要尽量避免偏区现象的出现,老师可以让孩子事先选好自己的活动区角,定期调整。

2区角活动进程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幼儿是区角活动的主体,在区角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幼儿主体地位,把自、主动权、选择权还给孩子,强调幼儿在活动中自由、自主、创新,让孩子在区教活动中真正感到开心、快乐、满足和有成就感。但是“自由、自主”并非幼儿放任自流,毫无原则,而是需要教师根据不同的情境采取合适的指导策略。笔者结合具体案例谈谈区角活动过程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案例一]

区角活动开始了,一个小男孩和一个小女孩来到“美发区”开始进行今天的区角活动。起初他们两个人一直在摆弄“美发区”里的物品,整理梳妆台,收拾美发工具,拉桌子,用盆子节水等。可是十分钟过去了,也没有小客人来理发,显然这两个小理发师也不会主动招揽顾客。再这样下去,今天这两个小朋友的区角活动就不会有任何收获。张老师在巡视区角活动时,发现了这个问题,在确定两个小朋友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时,张老师走过去说:“你们给我理理发吧,”边说边坐在了椅子上。两个小朋友一看有顾客来了,又是梳头发,又是拿发卡,忙了起来。很快,“美发区”的热闹景象吸引了其他的小朋友,小女孩主动走过去对另外一个小女孩说:“让我给你做做头发吧。”张老师脸上露出了满意的表情。

[案例二]

在生活区里坐了三个小朋友练习夹豆子,A、B小朋友选的是颗粒较大的花生和蚕豆,他们顺利地把豆子放在了可乐瓶子做得“开口娃娃”嘴里。C小朋友选择了颗粒较小的绿豆,他夹了几次都没有把绿豆放进去,而且还有几颗掉在了地上,连续多次不成功之后,C端起小碗,把碗里的绿豆都倒进了“开口娃娃”嘴里,然后又把“开口娃娃”肚子里的绿豆在倒进碗里。于是,C玩起了倒豆子的游戏,这时王老师走了过来,坐在了C旁边,说:“光来回倒豆子太简单了,你试着夹豆子吧。”

C说:“我夹不起来。”王老师说:“你拿的豆子太小了,你再去换个大一点的豆子。”C把绿豆换成了红豆。第一次夹红豆的时候,C还是夹不起来,王老师在一旁鼓励他说:“没关系的,再多试几次。”在C的努力之下,他终于能够把红豆放进“娃娃”肚子里。看着C已经掌握了夹豆子的技巧,王老师提议让三个小朋友比赛夹豆子。

[剖析]

在区角活动开始的每个阶段都具有不同的活动任务。第一阶段是活动准备阶段,在活动的准备阶段幼儿可以熟悉区角内摆放的材料,_定活动内容。上述两个案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幼儿在区角活动中熟悉材料后不知道如何继续展开活动,只是停留在第一阶段,在第二个阶段活动的展开中遇到了问题。在案例一中张老师没有急于上前指导孩子应该怎么做,而是给留给孩子了解决问题的时间,等到确定孩子没办法解决时,老师再上前让孩子给她理发,从而引导孩子继续进行活动。案例二中,王老师在仔细观察幼儿在操作材料中所存在的问题,为幼儿降低了操作材料的难度,不仅有助于幼儿继续进行区角游戏,还有助于帮助孩子树立信心。这就反映出教师在指导区角中要进入实际活动情境中,教师不仅要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同时还要把握好介入问题的时机,考虑到是否给孩子留下了思考问题和自己解决问题的时间。同时要求教师平时要多观察,多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从而在此基础上因势利导,帮助幼儿实现自己的构想。 ①

[案例三]

下午的区角活动时间,两个小男孩在“建构区”抬起了“高台”唱起了歌。两个人越唱越投入,声音也越来越大,他们的“歌声”吸引来了王老师。王老师走过去说:“你们太大声了,都影响到别人了,赶快停下来”。两给人回答说:“我们在唱歌。”可是声音太小了,王老师没有听到,看到他们的“高台”,王老师说:“赶快下来,不要踩那么高,太危险。”两个小朋友只能停止了他们的“表演活动”。

[剖析]

在上述现象中,在孩子进行活动时,老师既不能放任自流,让两个小男孩一直大声唱歌影响其他的小朋友的活动,但是也不能让幼儿停止活动。这就要求教师把握好指导的“度”,既要帮助幼儿提高区角活动实施的有效性,也要处理好教师与幼儿的关系,一方面要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兴趣和需要,另一方面,要加强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在活动中应该尊重幼儿的实际情况,关注他们的兴趣和需要。在区角活动的过程都应该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幼儿作为活动主体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在区角活动中老师要尽可能让幼儿自主活动, 教师针对幼儿的实际活动情况,进行适当的指导或引导,防止教师操控指挥。同样也不能完全放手,以免幼儿在活动中出现过多无目的行为。

[案例四]

小朋友们都在区角中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一个小女孩在“手工区”开始比照着张老师之前剪好的窗花剪了起来。可是,小女孩不是用力过猛,把彩纸剪断,就是纸折的太厚剪不透,她反反复复剪了几张彩纸,都达不到自己要求,她跑到张老师身边,拉了拉张老师的手说:“老师老师,你教我剪纸吧。”小女孩和张老师回到“手工区”,挑选了彩纸,开始一剪刀一剪刀地跟着老师学起了剪纸。在老师的帮助下,小女孩终于剪出来一件自己满意的作品。

[剖析]

在一个班级的区角游戏中,由于区角的多样性,区角中的材料也是非常丰富,这对于发展水平不同的孩子难免出现材料过于简单或者难度较大的情况。这就需要教师的指导方式灵活多样,教师依照具体情境及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进行恰当的指导;其次指导策略因人而异、因物而异,对不同的材料及活动运用不同的指导方法。②比如在区角活动中,对一些简单的、易操作的材料及活动老师尽量多用语言启发,对复杂的、操作要求较高的材料及活动可多用演示的方法;对一些平时能力强的幼儿可多用口头指导,指导不需要过于具体,而对那些能力一般的幼儿则要指导得具体一些,甚至动手教,逐步过渡到放手或口头指导。在上述案例中,剪纸是一个相对复杂的活动,对精细动作的要求较高,幼儿在对材料的操作中困难较大。在幼儿对教师发出求助信号后,教师就可以针对剪纸的具体步骤对孩子进行耐心指导,确保孩子不会因为活动难度较高而中途放弃。

3 对区角活动结束后的评价和反思

教师对区角活动的指导策略还应该包括教师在区角活动结束后对活动进行评价和反思。首先,在活动结束后,要看教师是否关注孩子发展的每一个环节,充分考虑每个孩子的个性、情感、态度、习惯、学习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性,多做纵向比较,让评价伴随活动的全过程。其次,教师要重视幼儿的自我评价,面对孩子们的工作,教师不要简单地下结论,而是要认真倾听他们的想法,让他讲一讲。③可以在幼儿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其他孩子互相评价,让同伴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让幼儿共同分享、感受、体验探究的快乐,汲取有效的经验,收到事半功倍之效。第三,教师是否进行有效的反思。其实评价与反思是一对孪生姐妹,是不可孤立存在的,评价结果的获得是反思自己行为的依据,通过评价,可以认识自我,通过反思可以寻求新的生长点,获得现有基础上的自我发展和自我成长。

注释

① 杨莉君,邓双.幼儿园区域活动教师指导的有效性研究――以湖南省部分示范性幼儿园为例[J].教师教育研究,2012.24(2).

第9篇

目前的教学反思工作是当代教育工作者现阶段非常重要的工作之一,教师应当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工作当成是工作研究的相关对象,要不断地进行阶段性的比较,要全面并且要非常深入地思考工作,并且做好工作总结等。现在教师的专业成长公式是:教学经验+教学反思=教学成长。此公式指出,如果没有教学反思工作,教学就是非常狭隘的,而且只能形成非常肤浅的教学知识。人民教育家傅任敢先生也提到了“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教学反思工作是一项非常有益的教学思维活动,也是推动持续学习的重要活动。当代优秀教师在成长的过程当中是离不开教学反思这一项最重要的环节的。特级教师袁王曾指出:如果说有什么秘诀,那就是勇于实践、勤于总结,即上完一节课之后,应该坐下来回想一下,写下心得,记下疏漏之处,

反思一得之见。对于自己在教学工作中比较满意的方面,也要把它记录下来。例如:我在教“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的复习课时,把相应的内容填充在学生熟悉的《青花瓷》中,以唱教学,这样就会收到“唱的比说的好听”的良好效果。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即便是一堂准备精心的公开课堂,往往也难免会出现疏漏甚至失误,存在美中不足的地方。有些时候是对教材内容处置的不妥当;有些时候是教学方法选用的不得当;有些时候是课堂师生活动的不和谐;有些时是教学的效果不明显;等等。如果这些情况不及时地进行查漏补缺,这样会非常不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展开。

教育工作者把自己在教学工作当中比较好的做法以及不够完善和疏漏的地方,要及时地进行记载,即做好教学深思日记。同时,把参考材料、公开课堂、观摩课堂以及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全部做好相关记录工作,这样便于在今后的教学工作当中不断地加以消化和吸收。通过集体备课(教师之间经过交流工作经验,来处理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教学难题,必要时可借鉴教育优秀工作者的处置办法以及战略教学目标)、互相听课(察看和剖析同事的教学活动、教学特性的优势部分)交流工作方面的心得,或通过名师指点等方式来共同讨论,在前辈或优秀教育工作者的先进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借助教育行动对自己的教育工作进行深思。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