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09 05:26:10
导语:在煤矿职业危害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1引言
如今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飞速发展,煤矿企业也随之增多,但是煤矿工人的生产条件和作业条件依旧相对较差,急需解决的不足和问题依然较多。伴随着职业健康安全评估系列标准(OHSAS)及相关标准OHSAS18001:2007、OHSAS18002:2007[1]全球范围内实施,呼吸性粉尘、噪声、高温、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病危害的监管受到各国的广泛重视。但我国煤矿生产者大多侧重于使用相对独立的粉尘、噪声、温湿度等监测系统,再加上我国现有的煤矿监管系统对数据处理速度相对较慢,日积月累,收集了大量的历史信息数据。因而利用传统对数据分析的方法来处理这些数据是远远不能够满足实际需求,而且通过人工获得的信息误差较大,甚至是模糊数据。就煤矿职业病危害的监管而言,如何采用新的数据处理技术提高数据采集和存储的处理速度和准确性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针对煤矿职业危害监管系统采集的煤矿职业危害数据的特点,采用北斗卫星通信链路作为数据采集系统通信链路,设计煤矿职业危害监管系统分布式数据库的数据存储模式,以提高数据的处理速度和准确性。
2煤矿行业职业危害数据特征分析
煤矿行业职业病危害是指在生产劳动过程及其环境中存在或产生的,对职业人群的作业能力、安全和健康可能造成不良影响的一切要素或条件的总称。煤矿职业危害因素主要包括:粉尘、振动、高温、噪声和硫化氢气体等。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2]中有关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职业接触的限值。以粉尘浓度职业危害接触限值为例,部分接触限值如表1所示。附:总粉尘:可进入整个肺泡、细支气管、胸腔支气管、咽和喉、呼吸道鼻的粉尘称为总尘;呼吸性粉尘:按呼吸性粉尘标准测定方法所采集的空气动力学直径均在7.07μm以下,空气动力学直径5μm粉尘粒子的采样效率为50%的可进入肺泡的粉尘粒子,简称为呼尘。
3煤矿职业危害数据采集与存储技术的总体设计
煤矿职业危害数据采集与存储技术主要分为数据采集和数据存储两大部分。数据采集技术研究部分通过使用北斗卫星的通信链路实现工矿企业职业危害数据的传输汇总,以解决煤矿职业危害监管不能覆盖全国和数据传输时间较长等问题。数据存储技术研究部分采用基于面向对象设计的思想,设计煤矿职业病危害监管系统的分布式数据库,以形成统一的一套国家、省、市/集团与煤矿四级管理的水平分布+垂直分布的煤矿职业病危害监管系统。
4煤矿职业危害数据采集技术的详细设计
根据北斗卫星通信的优点,结合煤矿职业危害监管系统要求对全国范围内的煤矿职业危害状况进行监管的特点,本系统选择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信号全覆盖的北斗卫星通信链路作为系统通信链路。设计基于北斗卫星短报文通信的无线通信终端及网关,能够通过以太网同地面监控系统通信,获取矿井下的职业危害数据,并按照北斗短报文通信协议将数据通过北斗卫星中继站发送到远端的北斗无线通信网关。北斗无线通信网关接收到数据后,将数据按照TCP/IP协议封装成可在英特网上传输的数据,通过英特网转发给云端的煤矿职业危害数据采集与存储系统。设计的地面监控站呼吸性粉尘浓度采集、处理及通过北斗卫星转发职业危害数据实验实物图,如图1所示。煤矿职业危害数据采集部分采取B/S网页服务器的方式,支持用户远程登录访问职业危害监管系统,选用C#[3]作为开发语言来进行煤矿职业危害监管系统的界面设计。为了满足用户对于安全性的需求,煤矿职业危害数据采集系统应具有用户登录模块与管理模块,用户登录系统前需要输入用户名及密码以核实身份,只有身份核实通过的用户才有权限修改煤矿职业危害的数据参数,以保证系统的安全性;系统具有远程数据接收模块,保存由北斗网关通过英特网转发过来的数据;系统数据处理模块,对接收到的煤矿职业危害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显示,通过初始化煤矿职业危害数据的报警值和预警值参数判断设备是否正常的运行。系统的历史记录查询模块,能查询到煤矿职业危害监管的历史数据、与历史数据对比功能、提供图表显示数据以往的变化趋势等功能。职业危害监管系统数据中心功能模块如下图2所示。
5煤矿职业危害数据的存储技术的详细设计
本系统采用SQLServer的分布式数据[4]库作为存储的数据库,存储采集到的大量职业危害数据,构建适合于我国煤矿职业危害监管现状的基于云+端的职业危害扁平化监管系统,依据我国煤矿的特点,构建国家、省、市/集团与煤矿四级的水平分布+垂直分布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水平分布部分:在监管最底层煤矿第四级管理部分设计成若干不相交的数据子集,每个矿区各自为独立的不相关的子集,每个子集又为整体关系的一部分,与上一级集团公司相关联。系统采用链接服务器和分布式分区视图的方法构建水平分布式数据库。基本思想为将表按照分区键划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更小的字段,而分区键通常使用一个经常被用来选取特定范围的数据字段,以得到较高的分区效率,将划分好的分区表分布在多个场地的服务器上,最后通过创建分区视图的方法合并所有分区表,实现对整个数据集的访问。垂直分布部分:设计基于云+端的职业危害监管系统将完全采用一体化集中管理、分布式数据处理模式构建的实施方案,形成统一的一套国家、省、市/集团与煤矿四级管理的煤矿职业病危害监管系统。系统采用存储过程的方法实现分布式数据库的垂直分片。基本思想是使用链接服务器和存储过程相结合的方法,将用户提交的全局操作转变为对多个场地的垂直分片表的局部操作。使用存储过程保证了分布式事务的ACID特性,存储过程是存储在服务器上的预编译好的SQL语句集,使用存储过程将多个场地的垂直分片表的操作放在一个分布事务内,实际操作中要么全部提交,要么全部退回,这样很好的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混合式数据分布部分:由于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必须以最小的代价保持各冗余副本的一致性,即对一个数据库的逻辑对象的修改,必须将该对象的所有副本做出相同的修改。该系统通过使用SQLServer数据库复制技术来解决这一复杂的问题,从而保持各冗余副本的数据一致性。
6结语
本文将传感器采集到的煤矿职业危害数据通过北斗卫星的通信链路传输,大大地减少了数据传输时间;数据传输至计算机后,通过设计好的煤矿职业危害分布式数据处理系统对数据自动进行分布式数据存储。通过实际的验证表明,本文设计的煤矿职业危害分布式数据处理系统能够快速、准确、有效地采集和存储煤矿职业危害数据,其数据的处理结果准确度完全达到了煤矿安全规程标准中对煤矿职业危害的监管要求。以上述工作为基础,对系统的完善进行下一步的展望,如针对系统数据应用较为完善的分析方法等。
参考文献
[1]王爽.数值模拟方法在受限空间粉尘职业危害定量评估中的应用[D].南京工业大学,20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3]沃森,K.).C#入门经典(第6版)[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关键词:职业病 尘肺病 疾病预防
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安全和健康已成为劳动者的殷切期盼。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地累计报告职业病患者达70多万例,其中尘肺病近64万例。职业安全健康工作直接关系到广大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尘肺病预防控制刻不容缓。
1 煤矿职业病发病特点
①煤矿尘肺病发病率高 据卫生部门统计,全国职业病患者中,尘肺病人占79%。②职业病患者存活率低 尘肺病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职业病,一旦发病就很难治愈,只能用药物来控制病情的恶化,死亡率极高。③尘肺病具有隐匿性、迟发性 尘肺病发病缓慢,病程较长,潜伏期可达数年甚至数十年,不发病时常不被患者所重视。
2 尘肺病患病因素
2.1 劳动防护投入不足 由于某些煤矿企业职业病防护意识淡薄,一味降低生产成本,致使企业在职业卫生防护方面投入严重不足,使煤矿尘肺病发病率逐年上升。
2.2 职业卫生法律不健全且防范意识淡薄 《职业病防治法》自2002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在此之前缺少法律支撑,使现《职业病防治法》中明确规定的职工享有接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权;对工作场所状况及职业病相关防护措施的知情权等相关权益得不到维护。
2.3 制度不健全且缺乏有效监管机制 某些煤矿企业对职业卫生管理缺乏针对性,只针对煤矿安全生产行为,避免煤矿事故的发生,而尘肺病由于具有迟发性通常被忽略,职业病防治工作也只停留在鉴定和对患者治疗的层面,缺少进一步控制和预防职业危害因素。
鄂庄煤矿从完善制度入手,加大投入,落实责任,在矿井范围内策划建立起一个高效、健康、职业安全管理体系,具体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①健全管理体系,强化责任落实。一是领导重视。领导决策是企业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基础,只有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认识到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职业安全健康工作才能有序开展。二是制度完善。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形成较为完善的制度管理体系。三是落实责任。建立健全完善的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和责任体系,将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列入本单位年度工作计划,与矿井年度工作任务做到同时部署。四要全员参与。通过教育培训和参与有关职业安全健康实践活动,使员工深刻理解和领会标准要素的内容和逻辑关系,掌握体系方针和目标,真正认识到建立和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给员工带来的职业安全健康绩效。
②加大资金投入,强化危害防治。加大职业病危害防治经费的投入,增加产生粉尘及噪声等职业危害设备的防护设施,同时定期为员工发放防护用品,在作业场所增设职业危害警示标识,为员工参加工伤保险,建立员工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后的体检制度和健康监护档案,这样提高职业病防治工作水平,规范职业病的管理,确保职业健康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
职业危害防治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有效遏制各类职业危害。粉尘防治,建立完善防尘系统,矿井上下敷设齐全防尘管路,采用煤层注水、湿式打眼、喷雾洒水、通风除尘、净化风流、水封破煤、清除积尘、粉尘监控等有效措施,防治粉尘积聚。噪声防治,采取有效措施,对矿井的局部通风机、乳化液泵、采煤机、带式输送机、运输车、风镐等使用地点进行时时监测,确保噪音不超标;保持设备的经常性完好,发挥设备本身的消音降噪功能。
个人防护方面,制订严格的个人防护用品发放和使用管理办法,建立了个人防护用品登记审批台帐,对从事接尘接害作业人员发放防护手套、防尘口罩、耳塞等防护用品,最大限度地保护了职工的身体健康。
安全警示方面,在矿醒目位设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健康监护方面,严格按照国家《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每年对接尘接害职工进行职业性健康监护检查,上岗前的体检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避免已患有职业病或存在职业禁忌的人员入矿。
安全评价方面,每年委托具有资质并在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备案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矿井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进行一次监测评价,并将结果报所在地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和驻地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并及时向员工公示。
③创新方式方法,强化宣传教育。一是严把“入矿关”。新招收的拟录用人员统一组织的面试、体检和考核;二是严把“入井关”入矿人员一经录用,在矿教培中心参加学习培训,经考试合格者方可安排上岗;三是严把“培训关”工作过程中利用班前会、岗位培训和外出培训等各种培训形式,通过培训学习,增强职工职业病防治意识。
鄂庄煤矿持续改善作业环境和保护设施,全力打造“绿色生态、安康和谐”的职业安全健康示范矿井,紧紧围绕矿井职业危害的前期预防、作业过程管理、职业健康监护等重要环节,深入研究和探索职业安全健康危害预防与控制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健全完善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使职业安全健康工作由被动防治到主动预防再到人性化关怀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楼生.煤矿井下粉尘危害的防治[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07).
1我国矿井环境与矿工安全健康管理分析
1)科学技术应用相对薄弱。我国的矿工职业健康研究起步较晚,因此参考了许多国外的先进做法和经验,总体来看,主要有三大特点:严格法制、重视科研、强调培训。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科研方面的经验,直到现在,美国在对煤矿井下工人安全健康方面的科学研究仍然走在世界的前列。我国目前虽然有中国安全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的积极努力和发展,但是在煤矿安全健康技术的研发方面仍然具有较大差距,没有先进的技术做支撑和后盾,煤炭企业只能在原有的老路上徘徊。技术支撑不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家对煤矿安全健康的技术投入不够。二是企业采取先进防治技术设备的积极性不旺。三是煤矿安全健康技术市场培育不够。四是技术研发的合作机制不畅,科研院所与煤矿企业、科研单位与安全健康设备生产企业的合作以及科研成果转化方面都存在明显不足。五是技术研发的主体单一,更多集中在煤矿高校和国有科研院所。随着我国煤炭开采深度的增加和开采强度的加大,煤矿灾害治理的难度和复杂性增加,应大力进行安全科技创新,推广先进煤矿灾害防治技术,如瓦斯抽放、安全监测监控、事故预警等方面的新技术、新装备,并为保证设施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建立高层次、全方位的技术基础[3]。
2)标准条例更新缓慢。近十几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水平发生了很大变化,煤炭的开拓环境、开采技术、设备更新、煤矿工人知识结构、新技术发展等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有关标准却更新不及时,如2002年制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其中涉及到煤矿安全健康方面的有9种,直到2015年都没有更新。随着相关科学研究和煤矿开采作业实践的新发现,有的内容应该编入其中而没有编入,如煤矿井下开采中存在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二氧化氮等危害极大的化学气体就没有及时补录进去。再比如,随着开采深度的不断延伸,千米以下的煤矿作业面较十几年前增加了很多,随之而来的是井下高温的危害增加,而这一危害因素还没有及时增加到相关《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中。再如2004年颁布的《煤矿安全规程》,实行十多年,煤炭开采技术、安全技术、设备更新技术、人力资源结构等都发生了较大变化,煤炭行业管理机制和煤炭企业办矿主体的构成也发生了变化,特别是煤矿企业股权结构变化引起的决策机制的变化进而引起安全健康责任主体的确定问题,很多需要在《煤矿安全规程》中加以明确和变更,但更新步伐太慢。
3)井下专业培训松散片面。煤矿井下从业人员的安全健康培训是职工培训的重要内容,我国煤炭企业在这方面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培训教材不规范。国外对煤矿安全健康培训的教材选定非常严格,未经专门的指定机构认可,培训机构不得随意安排培训教材,而我国在对煤矿安全健康的培训教材管理上相对比较松,很多培训机构特别是一些煤矿企业的内部培训教材编写质量不太高。二是现场培训和理论培训脱节。三是培训考核机制不完善。四是培训计划层级不够,有些企业的安全健康培训计划局限于本矿职业卫生科(有的职业卫生职能归口安检科),层级较低,没有纳入全公司或全矿人力资源培训的总体规划,在资金的落实方面也薄弱[4]。
4)职业卫生管理形式化。一是煤矿项目卫生专篇设计管理不够。现在,虽然按照规定,各煤炭企业在建设项目的设计中包括了“职业病防治技术设计专篇”,但是许多煤炭企业的卫生专篇为设计而设计,有的设计存在应付检查、应付审批项目需要的问题。二是煤矿井下工人的健康档案不够完整连续。三是煤矿井下工人职业病健康体检水平不高,很多煤矿地处偏僻,医疗条件差,体检设备老化落后,医务人员专业素质低,使煤矿工人的职业病体检走了形式。
5)职业防护意识欠缺。煤矿工作条件十分复杂,水、火、瓦斯、煤尘、顶板五大自然灾害严重威胁着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现如今这些问题已经得到政府和企业的高度重视,资金投入和监管力度不断加大,效果也比较显著。与此相比,政府和企业对生产环境中存在的粉尘、噪声、振动、高温、高湿、不良等职业危害因素的重视程度远不及对五大自然灾害的重视程度,然而受粉尘等职业危害因素影响,每年造成职业病患者的死亡人数远远高于工伤事故的死亡人数。究其原因是思想不够重视,首先表现在煤炭企业领导层,煤矿井下环境与矿工安全健康(主要指职业卫生方面)仍然没有引起煤炭企业领导层的高度重视,很多领导都是在被动的情况下或应付上级检查时重视一阵子。其次表现在煤矿井下的工人,在煤炭企业井下工人作业的过程中,自我防护意识还不够强,很多井下矿工存在或侥幸心理,也有相当一部分矿工根本不了解职业卫生这个概念。对于煤矿井下局部工程发包给社会其他施工企业管理或煤矿整体出租给非专业公司经营的煤矿,这类问题就表现得更加明显了[5]。
6)监管惩罚力度不够。发达国家对煤矿井下安全健康事故处罚比较严厉,比如,美国的煤矿最怕死人,因为按照规定,死亡一人,立即赔偿75000美元,之后每两个星期还要支付家属每人250美元。这样大的代价,使得美国煤矿企业极为重视安全健康,因为企业赔偿的数额远远超出在安全健康方面“偷工减料”节省下的数额。相比之下,我国煤矿事故的惩罚力度还不够大,特别是大多数煤矿属国有企业,事故发生后,大多以追究刑事责任或行政责任为主。
7)相关部门协调沟通不畅。煤矿井下环境与矿工安全健康工作涉及的行业和学术专业领域比较多,如:煤矿职业卫生、煤矿职业医学、煤矿临床医学、煤矿井下卫生毒理、职工劳动保护和社会保障等,需要具有良好的协调机制,但是,目前这些单位之间相互沟通畅通,联系不够紧密。这项工作缺乏一个协调机构定期组织有关专家和企业、行业协会交流沟通,也缺乏一个工作协调与技术交流的平台。
2完善煤矿井下环境与矿工安全健康管理的对策
煤矿井下环境与矿工安全健康管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采取综合性措施,从法律法规、科技进步、行政执法监察、工伤保险、宣传培训等多方面采取措施,才能真正维护煤矿井下工人的生命和健康权益。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国煤矿井下环境与矿工安全健康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1)推进技术研究成果转化与实际应用。一要加快煤矿井下安全健康危害的技术理论研究。建议每年设置国家和地方两个层级的科研项目,国家立项的纳入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管理,地方立项的纳入省级煤矿安全监察部门或科技部门。二要加强煤矿安全健康科学技术研究单位主体与设备产品生产单位的合作。三要积极推广新技术新产品,国家和省一级的煤矿安全健康管理部门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推广科技含量高、实用性强的煤矿井下安全健康防护用品、检测设备、报警仪器等,同时要创新推广方式,提高推广效果,比如召开煤矿井下安全健康防护技术成果会、新产品新材料博览会、专门产品推介会等。
2)加快推进相关法规和标准的更新完善。要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环境、煤炭管理体制的新模式、煤炭企业股权构成的新结构,引起办矿主体安全健康责任的变化、煤矿井下环境危害因素的新变化、煤矿井下工人知识结构的新进步,对我国《煤矿安全规程》《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等进行修改、补充。修订工作要广泛发动广大的煤矿职工,不仅仅依靠网络问卷的形式,既要深入一线进行调研,又要深入安全健康防护技术的研究机构进行调研,既要最大限度地依托安全健康新技术,又要适当提高安全健康的保障标准,既要考虑企业的诉求,更要考虑井下矿工的诉求[6]。
3)增强煤矿井下工人的专业教育培训。一是组织开展井下安全健康科技普及活动。要在矿工队伍中深入开展科学普及教育,其中把煤矿井下环境与矿工安全健康方面的科学原理、科技成果、新型防护设备技术等作为科普工作的重点加以推进。二是教育前置,煤矿职业卫生进课堂。教育前置就是在进入煤炭企业特别是煤矿井下作业之前,接受煤矿井下环境与矿工安全健康方面的教育,建议在各煤炭类高等院校和中专技校设置专门的煤矿职业卫生专业,或在采煤、地质、机电、测量、通风等专业的课程安排中增加煤矿职业卫生课程,使学生在接受煤矿生产教育的同时,接受煤矿井下安全和健康教育。要把教材的选定上要突出实用性,增强理论性。三是提高煤矿井下工人队伍的文化门槛。建议没有接受过中等专业技术以上教育(含中专技校)的人员一律不得到煤矿井下作业,这样对于提高井下工人队伍素质、节约安全健康教育成本、缩短见习期间、减少安全健康事故都具有积极意义。
4)推动发展煤矿职业卫生管理机制。一是改善煤矿井下工人职业病的体检条件。由国家或省一级煤矿安全健康管理部门统一提供补助资金为特定地区的医院配备矽肺病检查、治疗等医疗设备。二是发挥煤炭类职工医院的作用。逐渐恢复原煤炭工业部在全国建设的煤炭职工医院的职能,提高业务人员的专业素质,真正体现煤炭职工医院的特殊性。三是加强对煤矿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专篇的设计审核与管理,既要加强设计阶段的管理,更要重视项目上马后煤矿职业卫生设计的落实。四是加强煤矿井下工人职业病防治档案的管理和研究。不能局限于档案的保管,必须对档案中的各种数据进行深入研究,从经营管理、人员年龄结构、人员学历结构、各工种区别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形成研究成果,为本企业提供决策参考。
5)增强煤矿井下工人自我防护意识。一是广泛宣传,提高认识,使每一名煤矿井下工人都能够了解煤矿井下环境的危害因素,熟悉国家关于矿山职工职业卫生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增强维护自身安全健康权益的自觉,并逐渐引导一线矿工从被动防护向主动防护转变。
2019年9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受国务院委托,与我省签订了《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目标责任书》。经省政府同意,省卫生健康委等10部门印发《江苏省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并与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签订了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目标责任书。为全面评估各地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实施情况和工作成效,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评估对象
对13个设区市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实施情况和工作成效进行全面评估,抽查辖区内县(市、区)相关部门、用人单位等。
二、评估指标及分值
评估共6大类指标,具体指标详见《江苏省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具体工作目标评分表》(见附表,以下简称《评分表》),根据评估情况分为优秀(90-100分,含90分)、良好(80-90分,含80分)、合格(60-80分,含60分)、不合格(60分以下)四个档次。
三、评估程序
评估采取市级自评、省级评估、接受国家评估相结合的工作方式,分3个工作步骤进行。
(一)市级自评(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月15日)
各设区市卫生健康委会同有关部门按照《评分表》认真开展自评工作,自评过程中应逐一查漏补缺,对涉及评估的所有工作,要做到佐证具备、资料完善、立卷归档,于1月15日前将自评报告上报省卫生健康委。
(二)省级评估(2021年1月16日至1月31日)
省尘肺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10个成员单位将根据各设区市自评工作开展情况,抽调人员组成6个联合评估组,对照《评分表》,对各设区市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现场评估。评估结束后,省卫生健康委会同有关部门对汇总整理的数据和各设区市的自评报告进行综合分析,形成评估报告,依程序上报省政府。
(三)接受国家评估(2021年2月1日至2月28日)
国务院10部门将于2021年2月对各省(区、市)进行评估,通过采取听取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工作汇报,查阅相关材料,企业现场复核的方式,对标对表评估部分设区市和重点行业领域落实情况。省尘肺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通力合作,实现信息共享,各设区市尘肺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要抓好统筹协调,做好本级迎评工作。
四、有关要求
(一)立即行动,按时上报
各设区市要严格按照工作步骤,认真开展好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自评工作,做好相关迎评准备,并按时上报自评报告。
(二)客观真实,查漏补缺
各设区市评估工作要坚持边自评边整改,以评估促整改。要客观真实反映工作开展情况,对正在开展的任务,要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倒逼工作落实。
(三)加强指导,落实责任
省尘肺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加强对各设区市的指导,如遇到相关问题,应主动靠前处理、强化协调配合。凡因工作不力、敷衍塞责或影响国家评估工作的,将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省级评估由省卫生健康委具体负责。联系人:省卫生健康委职业健康处李冉,联系电话:025-83620980
电子邮箱:lir_wjw@js.gov.cn
附表:江苏省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具体工作目标评分表
附表
江苏省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具体工作目标评分表
评估地区: 评估人: 评估时间: 得分:
重点任务
行动目标
指标要求
评估方法
评判标准
得分
备注
一、强化组织领导(10分)
落实地方政府责任,将尘肺病防治纳入政府议事日程,成立主要领导负责的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地方政府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督促落实各项防治工作。地方政府制订本地区的实施计划和方案。
1.市、县级人民政府成立主要领导负责的尘肺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将尘肺病防治纳入政府议事日程。(5分)
查看相关文件、材料、会议纪要。
1.市、县级人民政府成立了主要领导负责的尘肺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或者成立了承担相应职责的议事机构。(共2.5分,其中市级1分、县级1.5分)
2.市、县级人民政府将尘肺病防治工作纳入政府议事日程,研究落实各项防治措施,协调解决尘肺病防治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并能提供相关记录。(共2.5分,其中市级1分、县级1.5分)
评分要点:全部完成得5分。市级未完成的,不得分;县级未完成的,有1个扣0.1分,扣完为止。
2市、县级人民政府或有关部门根据攻坚行动方案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的实施计划和方案。推进落实方案中明确的各项具体任务。(5分)
查看实施计划、方案和相关材料。
1.市、县级人民政府或有关部门结合实际制定并下发攻坚行动实施计划和方案。(共2.5分,其中市级1分、县级1.5分)
2.采取有效措施推进落实方案中明确的各项具体任务。(共2.5分,其中市级1分、县级1.5分)
评分要点:全部完成得5分。市级未完成,不得分;县级有未完成的,有1个扣0.2分,扣完为止。
二、粉尘危害专项治理行动(20分)
摸清用人单位粉尘危害基本情况;煤矿、非煤矿山、冶金、建材、船舶制造等尘肺病易发高发行业专项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1.建立健全粉尘危害基础数据库。(4分)
查看《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系统》粉尘危害基础数据库建立情况,基础数据库的相关内容。
摸清辖区内用人单位粉尘危害基本情况,建立健全粉尘危害基础数据库,应包括粉尘危害基本信息及其地区、行业、岗位、人群分布情况(3分),并按时报送相关材料(1分)。(共4分)
评分要点:全部完成得4分。粉尘危害基础数据库没有全部完成的,按粉尘危害基本信息及其地区、行业、岗位、人群分布情况,少1个扣1分,扣完为止;未按时报送相关材料的,有一次扣0.5分,扣完为止。
2.完成矿山、冶金、化工等行业领域尘毒危害专项治理。(7分)
查看矿山、冶金、化工等行业领域尘毒危害专项治理相关通知、方案、汇总表、总结材料。
按照《全省矿山、冶金、化工等行业领域尘毒危害专项治理工作方案》要求,完成专项治理指标任务(6分),并按时报送汇总资料(1分)。(共7分)
评分要点:全部完成得7分。没有全部完成的,少1家企业扣0.1分,扣完为止;未按时报送汇总资料的,不得分。
3.按照要求开展职业病危害摸底调查,并按时报送汇总资料。(共5分)
查看职业病危害摸底调查相关通知、方案、汇总表、总结材料。
完成职业病危害摸底调查任务(4分),并按时报送汇总资料(1分)。(共5分)
评分要点:全部完成得5分;没有全部完成的,按照没有完成现状调查(包括申报)企业数量占任务数的比值扣分,扣分分值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
4.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不满足环保要求的矿山、水泥、冶金、陶瓷、石材加工等用人单位大幅减少。(4分)
查阅省级行政区域内省级和各地市向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不满足环保要求的矿山、水泥、冶金、陶瓷、石材加工等用人单位下达的停产整顿、关闭名单。
2019年、2020年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不满足环保要求的矿山、水泥、冶金、陶瓷、石材加工等企业,市(1分)、县级(3分)采取了停产整顿或关闭措施。(共4分)
评分要点:全部完成得4分。市级没有完成的,扣1分;县级没有完成的,有1个扣0.5分,扣完为止。
三、尘肺病患者救治救助行动(15分)
摸清报告职业性尘肺病患者的健康状况;尘肺病患者的工伤保险保障和救治救助水平明显提高。
1.摸清报告职业性尘肺病患者的健康状况。(10分)
1.听取汇报,查看市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相关文件
2.查看市级职业病监测机构汇总上报的《重点职业病监测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年度报告》(包括数据库)和《职业性尘肺病随访与回顾性调查报告》(包括数据库)及年度报告;
3.每个市抽查2个县(区)。
1.有市级行政下发的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监测工作应能覆盖辖区内所有县级行政区。(2分)
2.将《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中的13种尘肺病全部纳入重点职业病监测内容。(1分)
3.开展尘肺病职业健康核心指标的常规监测工作,监测的核心指标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的《重点职业病监测工作手册》保持一致。市级对职业健康核心指标个案数据按职业健康检查个案数10%抽样复核。(1分)
4.所有诊断为尘肺病的患者建立一人一档。(1分)
5.重点职业病监测网络、职业病与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系统运行正常。(1分)
6.以截至2019年底报告的所有职业性尘肺病病例为对象,开展职业性尘肺病随访与回顾性调查工作,摸清辖区内职业性尘肺病病人的现患和死亡情况。(1分)
7.市级职业病监测机构经汇总分析形成《重点职业病监测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年度报告》(包括数据库)、《职业性尘肺病随访与回顾性调查报告》(包括数据库)和本项目年度工作总结应分别于2020年1月10日、2021年1月20日前上报至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同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1分)
8.组织开展了辖区内尘肺病主动监测任务完成情况的工作评估。(1分)
9.有指定专门的监测部门和人员负责监测工作的相关文件。(1分)
评分要点:上述各项没有完成的,该项不得分。
2.尘肺病患者救治救助水平明显提高,稳步提高被归因诊断为职业性尘肺病患者的保障水平。(5分)
查看材料,查看工伤保险治疗药物和治疗技术支付范围。
1.对于已经诊断为职业性尘肺病且已参加工伤保险的患者,严格按照现有政策规定落实各项保障措施。
2.有为诊断为职业性尘肺病患者提供法律援助的证明材料和统计数据。
3.对于已经诊断为职业性尘肺病,但没有参加工伤保险且相关用人单位已不存在等特殊情况,以及因缺少职业病诊断所需资料、仅诊断为尘肺病的患者,提供患者人数及其综合医疗保障金额、生活帮扶金额等统计数据。
4.医疗保障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按照程序将符合条件的尘肺病治疗药品和诊疗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的支付范围。
评分要点:发现1起不符合要求的职业性尘肺病患者扣0.5分,扣完为止。
四、职业健康监管执法行动(15分)
职业健康监管队伍和执法装备得到加强;职业健康监管执法力度加大。
1.职业健康监督执法能力有较大提高,基本建成职业健康监督执法网络,市、县有监督执法力量,乡镇和街道有专兼职执法人员或协管员。(5分)
查看职责划转、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正式文件及相关证明材料等。
1.市、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能提供明确职业健康监管职责、职业健康监管工作的内设机构和人员的正式有效文件。(1分)
2.市、县级能提供设置专门负责职业卫生执法的处(科)室和配备专职执法人员的正式有效文件。(1分)
3.乡镇和街道能提供配备专兼职执法人员或协管员的证明材料。(1分)
4.按照职业健康监管执法装备配备标准给市、县两级配备职业健康监管执法装备。(2分)
评分要点:上述各项全部完成得5分。各级有未完成的,有1个扣0.2分,扣完为止。
2.煤矿、非煤矿山、冶金、建材等重点行业领域监督检查覆盖率达到95%以上。(5分)
查看煤矿、非煤矿山、冶金、建材等重点行业领域企业台账,查看职业健康监管执法检查计划、通知、监督检查记录、整改通知、执法文书及其他有效证明材料。
同时具备以下条件的,视为煤矿、非煤矿山、冶金、建材等重点行业领域监督检查覆盖率达标:
1.煤矿、非煤矿山、冶金、建材等重点行业领域监督检查覆盖率达到95%以上。(2分)
2.开展了多部门职业病防治工作联合执法检查工作,并能提供相关证明材料。(1分)
3.辖区内职业健康执法“零处罚”的市、县数为零。(1分)
4.现场抽查95%以上用人单位有接受专项或包含职业病危害防治内容的监督检查记录、整改通知、执法文书或其他有效证明材料。(1分)
评分要点:上述各项,没有达到95%或者相应要求的不得分。
3.职业健康监管执法人员培训率达到100%。(5分)
查看职业健康监管执法人员名册、培训相关资料。
2019年以来职业健康监管执法人员均参加了执法培训。抽查的所有职业健康监管执法人员均取得了培训合格证书,且证书在有效期内。
评分要点:不符合培训率100%要求的市,不得分。
五、用人单位主体责任落实行动(30分)
用人单位尘肺病防治主体责任得到进一步落实,尘肺病防治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1.用人单位尘肺病防治管理水平不断得到提升。(5分)
现场抽查时,抽取不少于2家煤矿、非煤矿山、冶金、建材等重点行业领域企业,审查用人单位制定的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度、设置或指定职业健康管理机构或组织、配备专职或兼职的职业健康管理人员情况及证明文件。
1.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度由主要负责人签发,且以正式文件印发。(2分)
2.设置或指定职业健康管理机构或组织,并以正式文件印发。(2分)
3.煤矿、非煤矿山、冶金、建材等粉尘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配备专职职业健康管理人员须以正式文件印发,且明确其职责。(1分)
评分要点:上述事项,发现1项扣0.5分,扣完为止。
2.用人单位尘肺病防治主体责任明显得到落实。纳入治理范围的用人单位粉尘危害申报率达到95%以上,粉尘浓度定期检测率达到95%以上,接尘劳动者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率达到95%以上,主要负责人、职业健康管理人员和劳动者培训率达到95%以上。(12分)
查阅粉尘危害专项治理行动工作总结、职业病防治“十三五”规划终期评估资料、用人单位基本情况统计表、粉尘危害基础数据库、职业病危害申报系统。
1.同时具备以下条件的,视为粉尘危害申报率达标:(共3分)
(1)纳入治理范围的用人单位粉尘危害申报率达到95%以上(2分);
(2)申报信息及时、真实,重要事项及时进行变更申报(1分)。
2.同时具备以下条件的,视为粉尘浓度定期检测率达标:(共3分)
(1)所委托的检测机构具备符合要求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1分);
(2)市级行政区域内纳入治理范围的用人单位粉尘浓度定期检测率达到95%以上(2分)。
3.同时具备以下条件的,视为接尘劳动者在岗职业健康检查率达标:(共3分)
(1)所委托的机构为已经备案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1分);
(2)接尘劳动者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率达到95%以上(2分)。
4.市级行政区域内纳入治理范围的用人单位负责人(1分)、职业健康管理人员(1分)、接触职业病危害劳动者(1分)职业卫生培训率均达到95%以上达标。(共3分)
评分要点:上述各项没有达到要求的,该项不得分。
3.煤矿、非煤矿山、冶金、建材等重点行业领域新增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实施率达到95%以上。(3分)
查看新增建设项目统计资料、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与职业病防护设施验收的书面报告,检查相关信息公布情况。
煤矿(1分)、非煤矿山(1分)、冶金(0.5分)、建材(0.5分)等重点行业领域的用人单位新增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实施率均达到95%以上。(3分)
评分要点:上述各有关行业领域全部达到95%的得3分。没有达到95%以上的,该行业领域不得分。
4.重点行业企业普遍依法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5分)
查看粉尘危害基础库信息、劳动合同相关资料。
根据粉尘危害基础库信息确定的煤矿、非煤矿山、冶金、建材等重点行业企业普遍依法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5分)
评分要点:上述工作事项,发现1家扣0.5分,扣完为止。
5.实施尘肺病重点行业工伤保险扩面专项行动,煤矿、非煤矿山、冶金、建材等重点行业用人单位劳动者工伤保险覆盖率达到90%以上。(5分)
查看粉尘危害基础库信息、工伤保险相关资料。
根据粉尘危害基础库信息更新情况确定煤矿(1.5分)、非煤矿山(1.5分)、冶金(1分)、建材(1分)等重点行业用人单位劳动者总数,其中参加了工伤保险的劳动者不少于法定应参保总数的90%。(5分)
评分要点:上述各有关行业领域全部达到90%的得5分。没有达到要求的,该行业领域不得分;没有相关信息和资料的,不得分。
六、防治技术能力提升行动(10分)
职业病防治技术支撑能力有较大提升;基层尘肺病诊治康复能力得到加强,实现“地市能诊断,县区能体检,镇街有康复站,村居有康复点”的目标。
1.每个地市至少确定1家医疗卫生机构承担职业病诊断。(5分)
查看公布或文件确定的职业病诊断机构名单及相关资料。
每个设区市均有至少1家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职业病诊断。(5分)
评分要点:没有,不得分。
2.粉尘危害企业或者接触粉尘危害劳动者较多的县区至少确定1家医疗卫生机构承担职业健康检查。(5分)
查看尘肺病患者地区分布资料,查看公示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名单及相关资料。
粉尘危害企业或者接触粉尘危害劳动者较多的县区(指粉尘危害的企业≧10家、粉尘接害人数≧100人或尘肺病患者存活人数≧100人的县区)至少有1家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职业健康检查。(5分)
评分要点:全部完成得5分。未完成的县,有1个扣0.5分,扣完为止
根据市煤矿人员准入劳动用工票证管理检查组6月份对我公司检查情况的反馈意见,公司领导高度重视,积极组织相关部门召开专题会议,成立了整改领导机构,制定了详细的整改方案,对整改内容和时限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根据上级相关文件精神和要求,我们对职业准入和劳动用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历行了一个月的认真整改,现将整改成效和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劳动用工管理。
公司现有在册人员:557人。其中:a类管理人员“六长”配备齐全,经县局考核任命并已备案。b类安全管理人员13人;c类管理人员18人。
特殊工种人员配备:①瓦检员29人;②安全员22人;③爆破员4人;④探放水工18人;⑤井下电气工26人;安全监测监控人员8人;⑥提升机司机8人;⑦采煤机司机8人;⑧掘进机操作工8人。
1、成立了劳动用工管理机构,设立了专用办公室,配备了专职管理人员。
2、健全和完善了煤矿用工管理规章制度汇编。
3、严格按照“五个统一”煤矿用工管理要求,进行用工管理。
4、建立了从业人员档案,一人一档,详细完整,并专柜存放。
5、按规定给职工缴纳了工伤保险和井下意外伤害保险,并及时缴纳保险费。
6、职工合同签订率、用工备案率、就业前培训率、职工参保率和从业人员年检率均达到百分之百。
7、井下无劳务派遣人员,无违规承包、层层转包、以包代管等作业劳务承包。
二、人员培训及职业资格准入。
1、建立健全了培训管理机构,配备了专职管理人员。
2、建立健全了培训管理制度和安全教育培训制度汇编。
3、制定了全员培训计划,建立了考勤登记、考试成绩档案。
4、严格按要求积极组织职工参加年度培训、培训时间和内容符合要求,职工培训率达到百分之百。
5、制定了煤矿企业素质提升工程方案和工作计划。
我公司“六长”经县局考核任命,并在市局备案,学历均达到准入要求,计划在和再提升两名本科文凭。b类安全管理人员中有5名本科生、7名专科生和一名中专生,已百分之百达到准入,计划底培训2名本科生,培训一名本科生。和班组长中大专生7人、中专生49人,计划在、、2014年各培训30名中专以上学历特种作业人员,到2015年各个工种均达到准入标准。
6、a、b、c类人员和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均已执证上岗。
7、公司现有高级工程师3名、高级经济师2名、经济师1名、工程师5名、助理工程师2名、高级政工师1名、会计师1名、技术员3名。现正在古县乡镇企业局申请评定2名工程师、6名助理工程师和1名助理经济师。
8、职业技能鉴定方面,公司特种作业人员和班组长中现有四级《职业资格证书》5名,五级《职业资格证书》37名,现正在与市煤炭局职业技能培训中心联系,组织职工进行相关培训和技能鉴定,争取在底达到准入。
9、制定了本企业“变招工为招生”实施方案。公司逐步扩大招用煤炭技工 学校、煤炭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的比例,从到2015年,每年新招从业人员中直接招生的比例达到25%、35%、55%、75%、100%。不符合从事岗位准入要求的,积极组织培训(与太原理工大、煤炭管理干部学院、邢矿职工技校合作,对现有职工进行学历提升),达到准入标准再安排上岗。
三、职业病危害防治。
1、成立了煤矿职工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机构。
2、制定了职业病危害管理制度、职业病危害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职业病危害防治培训制度及职业病危害监护档案等11中制度。
3、与古县人民医院和临汾泽林医院签订了合作协议,定期对职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诊断职业病,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与相关权益。
4、委托煤矿矿用安全产品检验中心定期对作业场所进行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和现状评价报告。
5、制定了《劳保用品发放管理办法》,建立了劳保用品发放管理台账,定期给职工发放毛巾、香皂、洗衣服、工作服、手套、防尘口罩等劳保用品,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
6、向省煤矿安全监察局市监察分局上报了《职业病危害审查备案》的请示,已经贵局审查同意备案登记。
四、职工权益保护
1、制定了《公司工资管理试行办法》,企业严格执行最低工资规定,支付给员工工资不低于省人民政府公布的最低工资标准。
2、公司推行安全结构工资为主的内部管理办法,实行绩效工资管理制度,设立月度奖、季度奖和年终奖。
3、为每位职工在古县联社办理了工资卡,按时、足额发放工资。不拖欠克扣职工工资。
4、给每位职工缴纳了工伤保险和井下意外伤害保险,并为一大部分职工缴纳了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
5、成立了工会组织,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合理、有效地维护职工权益。
由于公司农民工占大多数,人员流动性大,增加了培训成本、浪费了培训资源,给用工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也给其他方面的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
随着我公司的不断发展,我们将不断加强政策学习,逐步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提高劳动用工管理水平,不足之处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完善。
1.1防止煤矿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只有搞好安全管理才能从根本上防止煤矿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造成煤矿企业伤亡事故的原因很多,有直接原因和本质原因。直接原因包括人的不安全、不卫生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不安全条件。本质原因也就是管理上的原因。发生事故以后,如果人们把事故的原因简单地归咎为“违章”,只追查直接原因,而忽视或不追求深层次的本质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消除,就难免再次发生类似的事故。防止发生事故和职业危害,归根结底应该从加强和改进管理做起。
1.2保证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只有搞好煤矿安全管理才能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才能促进煤矿经济效益的提高。安全管理的改善,有利于职工积极性的发挥,这样才能大大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带动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反之,如果事故频繁,不但会影响职工的安全与健康,挫伤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导致生产效率的降低;而且还要造成设备财产的损坏,无谓地消耗许多人力、物力和财力,带来经济上的巨大损失。
2煤矿机电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传统的煤矿企业生产方式是以人工为主,开采、运输等环节的效率十分低下,严重影响了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煤矿企业的现代化生产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煤矿中的机电设备已经基本上取代了人工的生产方式,极大的提高了煤矿企业的生产效率,为企业带来了十分可观的经济收益。煤矿企业的大部分投资都用在了机电设备的引进与维修养护上,煤矿生产的各个环节都与机电设备具有紧密的联系,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对煤矿企业的生产活动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煤矿机电的安全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机电设备能否正常的工作,是否会产生安全事故等,意义十分重大。必须对煤矿机电设备进行全面的控制和管理,才能在最大限度上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为矿工提供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整体提升煤矿企业的工作效率。
3煤矿机电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缺乏对机电安全管理的重视煤矿企业的机电设备在安全生产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对企业生存和发展都至关重要。但是,现在许多煤矿企业没有认识到机电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缺乏对机电安全管理的重视,在管理中不能尽职尽责,使得机电安全管理中的问题频发。
3.2缺乏完善的机电安全管理制度许多煤矿企业没有制定完善的机电安全管理制度,使得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工作十分混乱,完全无章可循。在对机电设备进行管理时,由于制度上的缺陷,使得安全管理显得十分松散,管理力度不够,很多机电管理的具体操作都存在不合理现象。同时由于缺乏对机电安全管理的有效监管,安全管理工作并没有落实到位,违规操作现象十分严重。
3.3机电设备陈旧落后许多煤矿企业的规模较小,在资金能力上十分有限,没有能力对机电设备进行大量的投入,使得机电设备陈旧落后,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煤矿机电设备的陈旧落后,使得机电设备的性能与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不符,无法满足大规模的生产需求,也不能保障安全生产的正常运行,直接影响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
3.4机电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煤矿机电安全管理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没办法实现对机电设备的科学、有效管理。煤矿生产行业的危险因素较高,很多专业的技术人员不愿意到煤矿企业就职,现有的安全管理人员技术水平有限,对机电设备的管理、养护、维修等都不到位,影响了煤矿机电安全管理水平。
4加强煤矿机电安全管理的措施
4.1提高对机电安全管理的重视加大对机电管理重要性以及安全事故危害的宣传,使煤矿企业认识到机电安全管理的重要作用,提高对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在实际的安全管理过程中认真负责,将安全管理与安全生产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加强对机电相关操作的培训,提高机电设备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
4.2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机电安全管理制度,对煤矿机电设备进行全面、科学的管理。完善的机电安全管理制度除了要对机电设备的使用进行规定,还要对机电设备的安装、运行、维护等方面进行细致的规范。同时要加强对安全管理的监督,确保煤矿机电安全管理工作得到全面的落实。
上半年全国安全生产的基本情况
今年上半年全国安全生产状况继续保持相对平稳、趋向好转的发展态势。上半年全国共发生各类伤亡事故约426283起,死亡约63735人。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下降12.8%,死亡人数大致持平。特别重大事故有所下降,工矿商贸企业特别是煤矿安全形势趋于稳定好转。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大多数省区安全状况好于去年同期。
上半年全国组织开展了两次安全生产大检查和三次专项督查。各级安全监管机构现场检查执法36万多次,查处各类事故8000多起。煤矿安全现场监察37488矿次,下达处理决定书4860份、责令关闭矿井102处,收缴罚款6889万元。第六,开展了第三届“全国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万里行”和“百城百万人签名”活动,进一步营造了“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社会氛围。
2004年上半年全国安全生产的主要特点:
(一)总体状况比较平稳。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下降12.8%,死亡人数大致持平,全国安全状况保持稳定。
(二)特别重大事故下降。上半年共发生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5起、死亡和失踪202人。与去年同期相比,特别重大事故起数减少2起,死亡人数减少146人。没有发生国内外严重影响的特大恶性事故。
(三)工矿商贸企业安全形势相对平稳。上半年事故起数同比减少1286起,下降17.2%;死亡人数减少612人,下降7.7%。其大事故死亡人数减少137人,下降22.7%。
(四)煤矿安全状况趋向好转。上半年在全国煤炭产量同比增长1.2亿吨、增幅17%的情况下,煤矿事故死亡绝对人数、相对人数、重特大事故均有所下降。事故发生1736起,死亡2644人,同比事故起数减少181起, 死亡人数减少373人,分别下降9.4%和12.4%。 特大事故减少6 起、212人,分别下降25%和39%。 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2.96,比去年同期下降1.08,下降幅度27%。 原国有重点煤矿百万吨死亡率降到0.5以下。
(五)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主要是事故总量和死亡总人数仍居高不下,全国平均每天因事故死亡350人; 重特大事故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事故平均三天一起; 职业危害还相当严重。
下半年安全生产工作重点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推动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的同步发展。加强对安全生产控制指标的进度考核,督促地方各级政府把安全生产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
第二,加快安全生产法制建设,依法加强源头管理。要健全法规,强化执法,加大事故查处力度。要认真实施《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严格高危行业市场准入,凡不具备发证条件的项目,未建设的不准开工;在建的要进行清理;已建的要限期改造。
第三,继续抓基层、打基础,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第四,继续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重点解决突出问题,消除事故隐患,提高整体安全素质。在当前煤电运油全面紧张、市场需求旺盛的情况下,尤其要防止已关闭取缔的小矿小厂死灰复燃。对道路交通安全,各有关方面在同心协力搞好“五整顿”“三加强”和治理超载超限工作,要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测监控。
1主观原因分析
(1)利益驱动矿井违规生产
近几年来,煤炭市场逐渐好转,煤价呈现出恢复性增长的态势。面对难得的机遇和可观的利益,煤炭企业抢抓时机,夜以继日地满负荷甚至超负荷生产。长期超通风能力和矿井提升能力生产,必然导致矿井积弊丛生,隐患重重,发生事故也就在所难免了。
(2)安全管理的放松埋下了事故隐患
安全管理放松主要表现在:①历史安全欠账太多,而后期投入严重不足;②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滑坡;③企业技术管理薄弱;④安全培训不到位;⑤一些煤矿干部作风浮飘;⑥煤矿企业的安全文化氛围不浓厚;⑦安全责任制落实不到位;⑧一些企业安全管理混乱,“三违”现象严重;⑨劳动组织管理混乱。
(3)机制不全,安全监督乏力
①煤矿安全监督检查有“刮风”之嫌;②安全监督检查大多锁定细节。煤矿有无“四证”,职工是否佩戴上岗证,有无“三违”,机电设备是否有异常,巷道有无冒顶,作业是否按操作规程等是某些安监部门安全检查的重点。而对于矿井设计、巷道走向设计是否符合地质构造等具有决定作用的地方,往往成为安全监督检查过程中最容易被忽视的环节;③安全监督检查形式呆板,方法单一,以罚代管。检查当中偏重于罚款,而缺少具有较强制约力、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④职工群众的安全监督作用没有得到发挥;⑤地方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监管不力。
2解决煤矿安全生产问题的途径
解决煤矿安全生产问题,一是要靠国家不断健全宏观调控体系;二是要靠政府有关部门、企业、员工的共同努力。
2.1健全宏观调控体系
(1)健全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以《煤炭法》为主体的法律法规体系。(2)完善经济政策。(3)加强行业管理。
2.2政府有关部门、企业、员工应该作好的工作
(1)加大煤矿整顿关闭工作力度,淘汰生产规模小、无安全保障、开采工艺落后、浪费资源的小煤矿。①落实关闭矿井,确保关闭到位;②研究制定关闭煤矿的相关配套政策。
(2)加强安全管理,落实安全责任①落实企业主体责任;②加强现场管理,确保安全措施落实到位;③加强技术管理工作;④加大推进小煤矿采煤方法和支护方式改革力度,淘汰落后的采煤方法和支护方式;⑤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
(3)加快煤炭科技创新①加大科技攻关力度;②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③推进煤矿重大装备国产化;④加快安全高效矿井建设;⑤大力推进中小型煤矿机械化。
(4)进一步深化煤矿瓦斯治理工作①坚持开采解放层;②坚持落实“先抽后采”;③强化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监管;④加强通风与瓦斯管理;⑤加强乡镇煤矿低瓦斯矿井的瓦斯管理与检查。必须加强乡镇煤矿低瓦斯矿井的瓦斯检查与管理,严格瓦斯检查制度,严格矿长对瓦斯日报的审签,加强部门通风和瓦斯管理,严禁无风或微风作业,减少瓦斯事故;⑥加强机电设备管理,减少瓦斯爆炸火源。严禁使用没有安全标志的机电设备,加强对各种机电设备的检查和维护,减少机电设备失爆现象。严禁工人在井下撤卸矿灯,矿井停电必须撤出作业人员,恢复供电、通风时,要采取瓦斯排放等安全措施。
(5)加强水害治理①完善煤矿“一通三防”、防治水等防灾系统;②制定水害治理方案;③严格执行探放水安全措施。
(6)加强安全技术培训,提高职工综合素质①加强职工全员培训;②加强现场管理人员培训;③建立安全生产教育体系。逐步建立煤矿专业教育、职业教育、企业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安全生产教育体系。
(7)加大煤矿安全监管监察力度①加强安全监督检查;②加强对资源整合和基建、技改矿井的监管。要严格新建项目审批,从严控制新矿井建设;加大对资源整合和基建、技改矿井的日常监管,防止基建矿井或技改矿井在扩建区进行生产;③加强事故多发地区的重点监管监察。政府和各煤矿安全监管、监察机构,要将事故多发地区、煤矿企业、煤与瓦斯突出和高瓦斯矿井,列为重点监察对象。继续实施重点监察,加大对其的监管监察力度,督促其加大煤矿整顿关闭工作与安全管理力度,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
(8)重视煤矿职业危害防治工作不断提高煤矿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减轻职工劳动强度,改善井下作业环境。制定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监督检查、职业危害事故处理等规章制度。整合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源,推广建设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加大监督执法力度,提高煤矿工人职业健康水平。
一、工作目标
深刻吸取近期几次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教训,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建设行为,及时发现和整改各类安全隐患,进一步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深入、持续开展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夯实非煤矿山安全基础,有效防范一般事故,坚决遏制较大及以上事故,确保全县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二、检查时间
从2013年6月20日至9月30日止。其中:6月20日至7月10日为自查自纠阶段;7月11日至8月31日为整改阶段;9月1日至30日为验收阶段。
三、检查范围
全县所有金属非金属矿山和尾矿库。
四、检查方式、方法
1、企业自查。即日起,所有非煤矿山企业都要制定自查自纠工作方案,成立检查组,由主要负责人带队,对照矿山及尾矿库的设计、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认真开展全面的自查自纠。
2、县安监局检查。县安监局对照工作实施方案,采取深入生产现场和查看管理资料等方式,按照露天矿山、地下矿山和尾矿库100%检查检查,对辖区内的非煤矿山和尾矿库开展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上报县安委办。
3、乡镇人民政府检查。按照县人民政府本次大检查总体要求,对所管辖非煤矿山大检查工作进行了周密的安排部署;对所有非煤矿山进行了无一遗漏的排查摸底;对排查摸底中发现的问题落实整改责任
,并加强日常监管督促隐患治理到位;按规定向县安委办报送材料。
4、县安委会督查。县安委会对安监局检查工作方案制定和落实情况进行检查,检查方式为听汇报、抽查矿山企业现场。
五、检点内容
(一)共性内容。
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情况。包括企业及主要负责人相关证照有效性情况、企业投资人和主要负责人研究部署安全生产工作和本次大检查部署情况、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及各项安全生产措施的制
定和落实情况、企业安全管理机构设置及落实情况、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开展情况、应急救援预案制度建立及落实情况、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情况、企业自查自纠工作开展及问题整改落实情况等。
(二)分类检点内容。
1、露天矿山。重点检查是否按批准的设计进行生产建设,爆破安全距离是否符合规定、是否采用中深孔爆破和机械锤二次破碎,是否自上而下分台阶(分层)开采,是否存在高陡边坡、一面坡和伞檐等
违规开采行为,边坡是否稳定,台阶高度、工作台阶坡面角、采矿最终边坡角、最小工作平台宽度、运输道路坡度、临时排土场是否符合相关规定等。
2、地下矿山。重点检查是否按批准的设计进行生产建设,采掘施工图纸及时填绘情况,提升、运输、通风、排水、供配电等系统是否符合规定,生产现场是否安全,矿山地表开采移动范围内建(构)筑
物是否实施搬迁,专职技术负责人制度落实情况等,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立及使用情况,矿领导带班下井制度制定及落实情况,采空区及废弃矿井专项治理及防炮烟窒息中毒专项整治等。
3、尾矿库。重点检查是否按批准的设计进行排尾或取砂,尾矿坝及排洪系统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尾矿筑坝的安全超高和干滩长度是否符合规定,防洪度汛应急物资储备是否充足,是否按规定建立了监测
监控系统,停用尾矿库安全度、安全管理责任单位或部门落实情况等。
4、职业病。严格落实非煤矿山职业卫生“六查”措施(用人单位未落实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和职业健康监护制度;未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或兼职管理人员;用人单位提供可能产生职
业病危害的材料,未按照规定提供中文说明书;未落实劳动合同制度和工伤保险制度;订立或变更劳动合同时,未告知劳动者职业病危害真实情况;生产不符合产品质量标准的有机溶剂),重点是检查
粉尘危害。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要亲自研究部署、深入贯彻落实全县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把本次安全大检查作为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任务,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措施,确
保安全大检查工作不走过场、取得实效。
(二)细化工作方案。各责任单位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非煤矿山安全大检查工作实施方案,细化大检查实施方案的各项内容、措施,确保安全大检查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深入检查整改、验收。各责任单位对大检查工作要依据检查实施方案、深入全面开展检查、立足安全隐患整改、确保安全生产效果。非煤矿山企业深入、全面开展大检查,对自查发现的问题要立即安排整改,对企业技术力量不足的技术性要求高的设备、场所,要聘请专家帮助检查和落实整改,确保检查和整改的效果。县安监局以非煤矿山监管重点及安全隐患为重点,做到检查程序规范、检查
内容全面、检查记录和执法文书填写规范、对查出问题的处理意见明确。对查出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矿山,要责令立即停产停工,并按规定限期进行整改和跟踪销号,对不按规定整改并经验收合格而擅
自复产复工的要依法严肃查处。各乡镇要对辖区内非煤矿矿山企业进行一次拉网式排查,按照“属地管理”,在地方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突出重点,明确责任,精心组织,继续保持“打非治违”高压态势,依法打击或取缔关闭非法生产、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非煤矿山(尾矿库)。对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未按期延期换证、未履行安全设施“三同时”手续以及存在重大隐患的非煤矿山(尾矿库)
,要依法查处,并采取责令停产、限期整改等强力措施。对“打非治违”工作不力的地区,省局将予以通报、约谈,推动“打非治违”工作真正取得实效。
(四)严肃工作纪律。本次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按照属地监管和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的检查责任制,保证隐患整改到位,按要求验收,确保检查工作全面、有效。检查结束,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