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论文

时间:2022-03-30 05:41:16

导语:在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论文

第1篇

[论文关键词]新闻教育;职业道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新闻事业突飞猛进,生机盎然,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大批青年才俊,“新闻记者”成为许多青年学生向往的理想职业。伴随着新闻行业的迅猛发展,全国各类大学开办新闻传播专业的热情也是一浪高过一浪。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7年底,我国高等院校中新闻与传播学类专业点已经接近700个,在校生l3万多人,每年毕业的学生则高达3万余人。我国新闻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直接导致了新闻从业人员结构的较大改变。有关资料表明,截至1983年底,全国设有新闻专业的高等院校只有l4所,在校本科生1482人,研究生103人,共培养新闻专业毕业生5200多人。其中分配到新闻单位的约3000人,仅占当时新闻从业人员的1.2%。从这一数据可以看出当时高等院校新闻专业毕业生对新闻业的影响是很小的。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后,我国新闻教育事业开始飞速发展。1997年上海广播电视媒体从业者的调查结果显示,其学科背景为新闻传播学的占到30.6%,而25岁以下的年龄组中,比例更是占到了45%。另据对2002年上海新闻从业者的调查,有新闻传播学教育背景的从业者已经占总人数的49%_2。可见,具有新闻传播学背景的大学毕业生已经成为新闻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充分说明这些学生在大学阶段的教育背景会直接影响新闻事业的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高校新闻人才的培养必然会带有强烈的时代色彩。为了使自己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更有竞争力,以市场为导向,培养“上手快、高效率、多技能、新科技”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就成为各新闻院系的共同选择。于是,各院系在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上煞费苦心,而在人文教育方面却不自觉地停下了脚步。高等教育紧跟社会经济及科技发展的步伐,及时与经济社会接轨与生产企业沟通完全必要,但如果完全由过去的“象牙塔”转变为社会的“服务站”,过分偏倚社会价值而忽视个人素养,这种模式很显然背离了高等教育的精神,其潜在危机将很快暴露出来。综观目前新闻教育,由于多年来对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缺失及完整人格塑造的忽视,已经给媒介自身和整个社会带来了一定的危害。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新闻从业人员角色意识差,职业道德严重缺失,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闻品质和传媒形象,成为我国新闻传播事业发展道路上的障碍。

针对这些问题,高等院校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已有的伦理道德规范,还要充分研究由于社会发展而引发的伦理道德规范的变化,适时提出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新的伦理道德规范,为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高等院校要在新闻职业道德教育中扮演主角,发挥更大的作用。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一、充分认识社会现实对新闻教育在伦理学方面的挑战

随着传媒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传媒的形态无时不在发生着变化,同时,新的传播媒介的发展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例如,对于网络传播这样一种发展尚未定型,尚有诸多不确定性存在的传播形态而言,与之相连的新的教学内容的开拓更是富有挑战性的工作。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开设了《“网络社会”中的责任:今天和明天的新闻伦理学》作为研究生选修课,他们认为,因特网正成为日益重要的传播媒介,然而大量有关资料表明,对于网络空间不负责任地滥用的现象相当严重。而今日的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将是未来的新闻传播学界与新闻传媒管理的骨干力量,他们必须认清网络使用中的社会责任问题,学会对有关问题作出正确的道德选择和评判,学习制订相应的决策、规范,以解决这些问题。因此,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必须学会接受因特网带给新闻职业道德的挑战并研究制定相关的传播政策。

二、加大新闻伦理和道德课程的分量

我国的新闻伦理和道德课程开设较晚,从1980年代,一些大学的新闻理论课或新闻业务课才开始以专题或者专章的形式讲授新闻职业道德。到1990年代,这种教育有了进一步发展,一些大学的新闻院系开设了新闻伦理道德课程,系统讲授新闻伦理道德,从而结束了我国大学新闻院系未开设新闻伦理道德课程的历史。虽然有了相应课程,但是新闻伦理和职业道德并没有作为一门重要课程而被纳入专业教学课程体系,许多院校把这一课程列为选修课,有的院校甚至根本就未开设。反观一些新闻业比较发达的国家,他们大都十分重视大学阶段的新闻伦理和职业道德教育。美国大学的新闻院系在20世纪20年代就开设了新闻伦理和职业道德课程,例如1924年出版的纳尔逊·安特宁·克劳福德著的《新闻伦理学》就是大学一个学期的新闻道德课的基本课本。

我国高校的新闻院系应该充分认识到新闻伦理和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把新闻伦理和新闻职业道德课纳入专业课程体系,并且列为学生的主干课程,使学生清醒地意识到,学好新闻伦理和职业道德是从事新闻事业的必要条件,只有打好了道德基础,才有可能做一个合格的新闻人。前几年,新闻界广泛开展的新闻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教育活动,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新闻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而高校新闻院系承担着培养未来新闻从业者的重要责任,应使在校新闻学子打好政治理论根底和职业道德基础,为新闻单位输送合格的新闻人才。

三、注意教学内容的通用性与前瞻性

在新闻职业道德教育中,应能覆盖一些带有前瞻陛的问题。如在网络传播中有很多伦理道德问题都还没有定论,像“网络空间中的隐私权问题”、“对取自网上并用于新闻报道中的信息的核实”等问题,在日常的工作中都会遇到。如果在教学中,把这些问题融人对新闻传媒业具有通用性的新闻道德基本原则之中,如遵守有关法律、不侵犯公民隐私权的原则,坚持新闻真实性,防止新闻失实,反对以讹传讹的原则等等,则会对学生有莫大的帮助。

新闻伦理学教育内容中通用性与前瞻性的平衡,有助于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意识、深刻认识新闻职业道德规范并懂得如何在不同的传媒环境中奉行新闻道德原则的高素质的新闻人才。虽然新媒介的发展及其介入新闻传播活动在新闻行业的伦理道德中引入了新的问题,但是新闻伦理道德的基本内容,仍然是阐述新闻传播工作的社会责任、社会义务与道德要求,提供调节新闻传播活动中的道德关系,规范新闻从业者职业行为的道德准则,其基本原则是具有稳定性的,并且是探讨与网络空问有关的新闻伦理道德问题及其对策的基础。

四、强化新闻职业教育

新闻职业道德教育要从传授基本理论知识人手,从讲清道理人手,给受教育者打下良好的新闻职业道德理论基础。实践证明,新闻从业人员只有掌握了新闻学的系统知识与理论,才能对新闻职业道德的诸多问题有较为深刻的认识与理解,才能在职业生活中自觉地履行道德义务与责任。我国的传统新闻教育囿于能力教育模式,偏重新闻操作技能的训练,对新闻学的基本内涵、基本理念的教育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卡莱教授的文章《新闻教育错在哪里》提出了新闻教育的三条原则。他强调,新闻学是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新闻教育应当重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理念和职业素养;不能把新闻简单地等同于传播和媒体;不能把新闻学同广告学、传播学、公共关系学等相关学科相混淆。新闻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要让学生掌握这些基本理念,真正弄清什么是新闻,什么不是新闻;弄清新闻事业的宗旨、任务和职责是什么,什么是新闻事业应当做的,什么是新闻事业不能做的;弄清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特征和职业素养是什么,怎样才能做一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等等。

五、言传身教,率先垂范

第2篇

论文关键词 高校教师 职业道德修养 途径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教师法》中,教师被定义为:教师是行使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着教书育人的使命,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从古至今,社会赋予教师的最基本的职责,就是传授知识给学生。但比知识更重要的,却是做人的道理。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就说明“身正”比“学高”更为重要。一个人拥有渊博的知识也许可以成为某一行业的专家,但是只有拥有崇高的品德,他才能成为他人的典范。

在国内外的各种文化中,教师被用各种优美的文字赞美着: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知识种子的传播者,文明之树的培育者,人类灵魂的设计者;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些赞美的语言表现了不同文化中的人们对教师的尊敬与尊重。因为教师不仅仅是要传递知识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成为学生的典范,世人学习的楷模。这就对教师个人的职业修养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

进入21世纪后,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所有的竞争归根结底都是人才的竞争,国家的希望在人才,人才的培育在教育,教育的根本在教师,因此,教师的发展,不论是专业的发展还是个人素质的发展,都应当成为国家及教师个人关注的首要问题。作为二十一世纪高校教师队伍中的一员,正确认识教师的作用及教师职业道德,并不断完善和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就成为当代高校教师的必修课之一。

一、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内涵

要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首先要清楚职业道德修养的内涵。“修养”一词,来源于“修身”与“养性”的结合,它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词语,既包含了知识、技能方面的积淀和水平,又包含了待人接物的态度,以及思想政治方面的品质,是人们经过长期的勤奋学习和涵养锻炼所达到的一种能力和思想品质。那么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指的就是教师在职业活动中所形成的专业能力和道德品质,它的本质就是教师在教育工作和实践中进行的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的过程和结果。具体说来,它包含一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热爱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

只有真正献身教育事业,忠于职守的教师,才能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人民教师。这既是由教师的职业特点所决定的,也是教师职业的传统美德。作为新时期的高校教师,必须能够抵制各种诱惑,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奉献给党的教育事业,把培养人、教育人作为自己的终身理想和责任,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全社会的尊重,也才更值得社会尊重。

(二)热爱学生,尊重学生

是否热爱学生,这是衡量一名教师称职与否的重要标准。只有对学生充满爱,才能真正将学生放在首位,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才能教育学生在各个方面全面发展。曾经有学者做过研究,教师对学生的爱可以成为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动力,鼓励着学生不断进步。但是,教师担负着培养未来接班人的重任,所以在表达对学生的热爱时,要尤其注意方式方法,老师在不经意间对学生的伤害,可能会影响学生的一辈子。所以教师要热爱学生,但不能溺爱;要严格要求,但不能体罚和变相体罚;要对学生进行鼓励,不能挖苦、讽刺学生;要尊重和热爱每一位学生,而不歧视差生,要是所有的学生共同进步。

(三)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是老师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家长对学生的教育固然重要,但是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更为重大。每个学生,都有十几年的时间,是在老师的影响下生活,在小学,尤其是小学低年级,教师的影响力甚至超过了家长。所谓以身作则,就是要严格要求自身的言行,是自己成为他人的表率。要求学生要做到的,教师首先自己要做到,要求学生不能做的,教师首先自己不能做。在高校中,大学生是一群思维敏捷、可塑性强的人群,他们同时也有自己的判断标准,教师只有不断学习,精通专业,具有渊博的知识,同时严于律己,规范自己的言行,严谨治学,才能被学生所信赖和尊重,才能为学生作出表率,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四)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教师的基本职责是传递知识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自己必须具备扎实而渊博的知识。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这就导致了知识的发展更新速度也在不断增加。这就要求教师勤奋学习,不断钻研专业知识,发扬活到老、学到老的传统美德,跟上知识更新的步伐,是自己能够适应现代教学工作的要求。同时,高校是一个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也是知识创新传播的重要场所,这就要求高校教师也必须要具备勇于创新的工作态度。要解放思想,不断更新观念,了解本专业内的前沿信息,同时大胆探索,努力实践,是自己的工作富于创造性,才能适应现代教学工作的要求。

二、提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

提高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来进行,一个方面是外界环境的作用,另一个方面是高校教师自身的提高。从外界环境来说,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有两条:

(一)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任何人的思想品德、道德修养都不是与生俱来的,都是通过后天的学习与实践来建立的。因此,国家要不定期地、通过多种方式来对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政治工作,使高校教师能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能够全心全意地为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服务,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在各个方面都成为学生乃至全社会的表率。

(二)制定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立监督机制

国家或者各个学校,应该针对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从法律法规的角度来约束教师的职业行为,这样有利于形成一个良好的职业道德环境,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准。同时建立广泛的监督机制,通过各种渠道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起到监督作用,不断鼓励教师严格自律,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

从教师个人角度来说,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

1.不断学习。这里的学习包括对职业道德理论和规范的学习,也包括对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的学习,还包括对教育对象也就是学生的学习。加强职业道德理论和规范的学习,可以帮助高校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可以使教师认识到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为良好的职业道德的形成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向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学习。优秀的教育工作者身上集中体现了当前社会所倡导的优秀品质,他们生动的体现了当前社会对于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向他们学习,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自己对职业道德修养的认识。

向学生学习。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即使是学生,他身上也必定具有一些教师所不具备的优秀品质,教师应该虚心向学生学习这些优秀的品质。同时,教师与学生长期相处在一起,老师可以从学生的反馈中发现自己思想和工作中的不足,随时检查自己,审视自己,随时加以改正,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

2.在教育实践中检验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学习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么教育实践也是检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唯一标准。教师在学习中学到的各种职业道德,只有运用到教育实践中,才能逐渐成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所以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检验、不断完善的结果。只有通过实践的反复磨练,教师才能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成为学生的榜样。

第3篇

关键词:高校管理;青年教师;职业精神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一、高校教师职业精神现状分析

1.思想政治教育问题

高校青年教师有很强的进取心和开拓精神,但是对一些社会政治活动却比较冷漠,对政治教育和学习不感兴趣,甚至反感。青年教师中党员比例较小,入党积极性不高。

2.现代教育观念问题

有部分教师不够刻苦钻研业务,教学方法没有创新,教学观念落后,在教学中没有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作用,学生被动地学习,课堂教学效率低。调查中发现有一半以上的人认为实施素质教育很难做到,有的人提出不知道如何进行创新教育。这些问题的存在,将直接影响高校的教育质量,影响高校所培养出的学生的质量。

3.教育、教学、科研能力的责任弱化问题

有调查显示,近50%的人提出教学工作压力大是当前青年教师存在的主要问题,其主要体现在:第一,教学压力大,教学工作量过大。第二,科研压力大,课题的申请、论文的撰写等都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应该将对教师教育、教学、科研能力的培养纳入日常工作中,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4.在爱岗敬业方面的问题

部分青年教师工作责任心不强,敷衍塞责,教案常年不更新,试题年年一样,届届不变。

二、影响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精神的因素

1.教师的薪酬待遇将直接影响到青年教师的幸福指数及职业精神状态

付出与获得的社会地位、物质待遇的反差,使青年教师容易产生一种不公平感。有调查显示,89%的青年教师认为薪酬待遇影响其职业精神状况。这说明当前高校青年教师的价值观已发生变化,既讲求奉献又看重物质报酬,对他们而言,薪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个人的才能与自身价值。

2.影响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精神的因素还包括教师精神上的满足

高校青年教师精神上的满足感包括被社会的认可和对自身工作的制度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满意。调查发现大部分的高校青年教师都有自己的职业理想与人生追求,希望在良好的环境下有所作为,实现自身价值。

三、职业精神塑造与培养的措施

1.培养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自尊感,使其热爱教育,具有高度的使命感

高校要培养教师对其职业的接受与认同、满足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自豪感。一是要提高高校青年教师在全社会薪酬水平中所处的位置,如此才能保证青年教师在同龄人中的优越感和满足感,使之产生对工作的热爱与尊重。二是要求青年教师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培养专业素养,加强职业道德培训,建设优良师德师风。

2.培养高校青年教师强烈的责任感和职业自律

培养青年教师的职业精神,除了要有教育法律法规的约束,还要建立其职业道德自律。一是要建立教师职业道德的监督约束机制,坚持以公正、公开的原则处理相关教务及不端行为。二是要依托各行业内的组织倡导优良师德和师风,批判学术不端等行为,并在行业内进行通报。三是加大对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者的惩罚力度,使其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3.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和用人机制

合理的管理制度和用人机制是做好教师职业精神工作的保障。一是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评价机制要具有导向性,在学校开展职务聘任、职称晋升、年度考核等工作时,将职业道德作为重要的考核内容,不能流于形式。二是加强教学过程管理,保证青年教师的教学质量。三是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提高青年教师的薪酬待遇,注重青年教师的实际工作量和贡献大小,发挥薪酬激励机制的作用,可有效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参考文献:

第4篇

论文摘要:国家发展要以教育为基石,高校要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队伍建设首先要以师德建设为核心。本文首先介绍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其次论述了高校教师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最后提出高校加强师德建设的几点建议。

国家发展要以教育为基石,高等学校是培养祖国建设者的摇篮。众所周知,现代高校具有三大使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这就要求高校要有一支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原教育部部长周济在2004年全国师德论坛讲了三个非常重要的观点:百年大计,教育为根本;教育发展,教师是关键;教师素质,师德最重要。教育的本质不仅仅是知识再生产,同时也要促进社会文明的大发展。教师德性乃是教师教育实践的内在基础与支撑,从这个意义上说,师德兴则教育兴,教育兴则民族兴。随着时代与教育的发展,师德将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

近年来,随着高校本科招生人数的不断扩大,高校也不断引进一大批具有高学历、科研能力强的青年教师。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现有教职员工2200余人,其中30岁至45岁之间的青年教师占全校教师的85%以上,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全校专任教师的37%左右,这些高层次人才的引入对高校自身发展和民族教育事业发展都十分必要,他们精力充沛,吸收新科技知识快,创新能力强,这对高校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很有帮助。但是,这些高层次教师对如何以最好的教学方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观、事业观等却没有任何经验,这些都关系着学生的社会素质培养。因此,对高校教师的师德培养,关系着我国今后的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含义

教师职业道德是指从事教育职业的人从思想到行为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师德是教师在职业生活中形成的规范的总和,是教师在所从事的教学、科研、管理等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工作效果的反映。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和道德品质,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事物的看法和品质的培养,而这种影响是无形的、潜在的、长期的,是任何其他形式的教育无法取代的一种教育力量。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渊博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创新能力的高校教师会对学生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二高校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1.具有敬业精神

具有敬业精神,是高校教师对教师职业应持的基本态度。作为道德的引路人,品行的示范者,高校教师应具有强烈的敬业意识和忠诚自己本职工作的事业心、责任心,做到言传身教、行为世范。具有敬业精神的教师要时刻牢记自己身上肩负着科学教育、道德教育、社会教育的使命感。教师必须坚定教育信念,把培养教育每一个学生,使之成为社会有用人才作为自己神圣的职责。教师应该以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为荣,立足本职,甘为人梯,追求献身教育事业的崇高思想境界。

2.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

大学是传授知识和创造知识的地方,教师没有学问就会误人子弟,而误人子弟本身就是最不道德的行为,这是涉及师德问题的根本和基础。大学教师最基本的入行条件就是要有相当的学术造诣,这是关于“师德”的最重要因素。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文化知识的快速发展,教师的一生都应处于不断的学习和完善之中,要勤奋学习,不断追求新知识以吸收新成果、新理论,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现代的社会,高校教师仅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是不够的,还要围绕教学搞科研,以科研促教学,带动学生把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

3.要尊重、善待学生

高校教师要正确地看待学生,除了严格要求学生外,还要尊重、善待学生,通过一流的教学水平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高校大学生已经具有独立的思考能力,所以对于他们的教育不应是简单地按照教师的指令去做,这样会限制、束缚学生的发展。高校教师要积极与学生进行智慧、情感、人格的交流,对学生充满信心和期望,善于去理解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宽容学生,并且有效地、积极地引导学生的发展。

4.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理念

作为知识的传播者,高校教师要不断学习进取,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理念。现在高校大部分课程都使用多媒体上课,所以有些教师就把要讲的内容没有任何重点地全部罗列在Powerpoint中,在上课的时候照念一遍。这种上课方式根本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能同学生做及时的交流。这种现象在许多高校都很普遍,而且大部分集中在刚入校的高学历青年教师当中。

很多刚人校的教师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申报课题、写论文、搞科研上面,对备课的时间却十分吝啬。备好课是讲好课的前提,一堂课能否讲好,多半要取决于充分的备课,因此,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必然要求教师要悉心备课,一丝不苟。由于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都是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教学理论和教师的认知能力和教学水平也是不断发展的,因此,教师备课不是一劳永逸的,还需要不断改进和设计教学模式,积极吸取卓有成效的教学方法,尽量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获取新知识。

三高校要为师德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

1.思想教育

充分认识和贯彻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是每一名高校教师的基本职责。尤其是作为教师主体的广大专任教师,理应成为育人的主力军和立德树人的示范者。首先,高校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履行“遵纪守法、教育教学、思想教育、尊重学生人格、保护学生权益和提高水平”的义务,做到依法治国、依法治校。其次,高校要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理论引导教师认清形势,明确任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高校教育质量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通过高校优秀教师、师德标兵等先进事迹的讲座及新教师的岗前培训加强教师的思想道德教育,引导教师坚持求真务实、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模范遵守学术道德,潜心钻研,严谨笃学,培养热爱学习、终身学习和不断进取的敬业意识。第三,教育高校教师正确处理好师德、教学和科研三者的关系,做人、做事、做学问并举,勇于承担教学第一线的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搞好科学研究。

2.加强培训

目前高校引进的高学历青年教师大都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活跃的创新思维,但是,这些教师大部分以前没有教学工作经验,虽然自身知识渊博,却缺乏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技巧,因此并不能让学生充分学习所学的知识。

高校教师进校前要通过教育厅规定的岗前培训考试,考试合格后才可以任教。各高校除了岗前培训外,还要加强教学艺术与教学技能的培养,有计划地邀请一些不同学科、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的教授做有关辅导讲座。通过这些培训,老教授们把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同新教师一起分享,达到共同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同时,很多国内著名高校—直都采用“以老带新”的方法。每一个老教授都配备一名新教师作为助理,同学生一起听教授讲课,课后对学生进行课程辅导、上机指导、批改学生作业等等,这样新教师可以快速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每一个工作领域都有其特有的规则和要求,每一个新人门者都必须学习、继承和发展。尤其在教学工作中通过教书达到育人的目的,特别需要前辈的指引和点拨。

5.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要提高高校教师的师德水平,必须建立健全高校教师的监督机制。学校可以让职业道德建设T作小组或教学督导小组及时了解教师的思想、工作和生活状况,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同解决教师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结合起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要对教师的授课情况进行严格监督。可以施行学生评价、督导评价、同行评价和管理部门评价等多种渠道的评价体系。对于存在各种教学质量问题的教师在教师职务聘任中实行“一票否决”制。中山大学存在一种“教学假”制度,即对学评教极差的教师暂停排课一个学年或一个学期,这是一种带有惩戒性质的硬性假期,实际上体现了学校对教师的关心和保护,是一种积极的帮助。教师可以利用这带薪的“教学假”反省—下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受学生尊重的好教师,或者通过培训、进修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或者与学生沟通了解自己需改进之处,或者听老教授上课、查找资料好好思考—下如何改进自己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

4.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

古人云:“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说明环境对人的熏陶作用是十分巨大的。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对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首先是物质激励。当人的物质需求达不到基本的满足时,精神也不可能达到很高的思想境界。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管理部门应该做到按劳分配、优劳优酬,合理配置岗位津贴,对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中有突出贡献的教师给予—定的物质奖励。

第5篇

1 高校师德建设的内涵

高校教师思想道德素质是教师素质的核心和灵魂,也是高校师德建设的主要内涵。古人云:“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高校教师,不仅要具有渊博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还必须以自己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为学生垂范。所谓思想素质,是指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体表现为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目的和理想,能正确看待人生的价值,求真务实,笃信科学,能辩证地、发展地看待和分析当今社会。道德素质,是指高校教师必须热爱祖国,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他人利益之间的关系。

2 目前我国高校师德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教师队伍素质从总体上看是一支政治上可靠、思想上先进、业务上过硬的好队伍,他们都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地耘耕着,默默无闻地献身社国的教育事业。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社会上的各种价值观、各种思潮、各种道德观念,直接影响一些高校教师,使他们在政治思想水平、敬业精神、业务水平、学术道德等方面出现下滑,严重影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2.1 政治思想观念淡薄。高校教师是广大人民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工作直接影响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就要求高校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要把党在新时期的政治任务作为已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不断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但是,由于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部分高校教师政治信念不强,对政治漠不关心,重智力轻德育,重教书轻育人。有些教师没有远大的政治理想,对国家的前途命运漠不关心。甚至在课堂上发表一些错误的政治观点,发泄个人对社会的不满情绪,看不到社会的主流和积极的一面,造成学生思想上的混乱,导致学生正确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树立。

2.2 敬业意识淡薄。由于高校管理体制的原因,导致部分教师敬业精神的缺失。目前我国高校教师队伍的优化还缺乏体制的保障和支持,高校和社会还是相对封闭的两个独立体。高校人员难以被社会吸纳、使用,导致高校教师队伍流动的单向性以及思想封闭、观念滞后,同时,在高校内部,由于一些政策导向的偏颇,学校在衡量教师的劳动过程中。注重追求显性的硬指标,例如科研立项、论文的层次与数量等,导致教师的价值取向产生了重科研、轻教学,重个人发展、轻学校团队的进步,一味追求个人主义,从而使敬业精神缺失。

2.3 学术道德观念淡薄。由于当前高校学术界学术道德的重视不够,导致学术腐败现象愈来愈突出,庄严的学术殿堂被沾污。少数教师缺少实事求是的思想品德和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受利益的驱动,学术造假越来越多,论文敢抄、数据敢伪造,甚至将别人的整篇文章或整本书都据为已有;在专家评选,科研评奖等方面搞裙带关系、拉关系、走后门,收贿送礼、近水楼台先得月等等,使科研论文的质量愈来愈差,一些真正的专家不能脱颖而出。

有些教师急功近利,法治观念淡漠。为了评职称,论文抄袭,外语考试作弊,计算机考试请人代考,他们过分地追求实现个人价值和利益,严重地败坏了高校教师的形象。

3 高校师德建设的实践途径

职业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不仅仅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也关系到整个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目前高校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是客观的、不可回避的,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他们对所从事的教育工作的热爱与追求,体现在他们对自己职业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因此,我们在构建师德建设的实践方案时,必须针对影响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各种因素,把师德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3.1 狠抓师德教育,增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意识。高校要认真组织教师深入学习贯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教育法》、《教师法》等文件规定,使广大教师正确理解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提高对教育工作的认识。使教师具有强烈的事业心,政治责任感和镜意开拓、积极进取的精神;有实事求是、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作风;严于律已、宽以待人、与人合作、诚实守信的品质;能够爱岗敬业、严谨笃学、传授知识,为祖国培养优秀的建设者。

同时,高校还可以组织教师参加岗前培训,教师礼仪培训,使教师能迅速进入角色,掌握好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3.2 将师德建设制度化、规范化。高校要通过严格科学的管理,培养教师高尚的情操和优良的师德,抵制消极现象,形成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的良好风气。在高校的建章立制中,要充分体现师德的要求。把思想引导与利益调节,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统一起来。要根据教师的职业道德状况,制定明确的教师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强化教师的职业道德意识,使广大教师有章可循。所制定的师德规范必须具备规定性、导向性和实际操作性。同时,高校也要逐步提高教师的经济待遇,想方设法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广大教师爱岗敬业的积极性,更好地履行教书育人的责任才有利于良好的师德的形成。

3.3 严格考核管理,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要有效地促进教师师德建设,就必须建立健全教师的考核制度,把对教师的师德考核作为教师考核工作的主要内容来抓。在考核方式上,可以采取定性评价与定量考核相结合,自我评价与群众评议相结合。要定期开展评教评学活动,广泛听取学生对每位教师的评价,督促教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在考核结果的使用过程中,学校应该将师德考核结果作为年度考核、职称评定、职务晋升、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以此促进高校教师良好师德的形成。

3.4 加强宣传工作,培育教师良好师德。高校教师是高知识结构的群体,他们是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领路人,他们的师德状况直接影响学生的知识、能力以及世界观的形成。因此,高校必须从以下方面着手,积极营造师德建设的良好氛围,增强师德建设的实效性,不断培育教师良好的师德。

3.4.1 要发挥师德典型的榜样和示范作用。对评选出来的教书育人先进工作者、十佳教师等进行宣传。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汲取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形成一个良好的师德风范和育人环境,不断提升全体教师的师德水平。

第6篇

关键词:高校师德;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10-0102-02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对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而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工作。针对当前高校师德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加强对策性研究,将有助于强化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促进教师的全面和谐发展,提升高校教风和学风的建设水平。

一、当前高校师德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高校师德在传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总体上保持着积极的和健康的发展态势,但高校教师在师德方面还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在极少数高校教师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这些问题虽然不是高校教师的主流,但危害性极大,它腐蚀高校教师的群体道德,严重损害了教师的整体社会形象。

1.重名利轻奉献,价值取向错位

新形势下,高等院校所处的社会环境越来越复杂,受到的干扰影响也越来越大。当前,受社会各种不良思想的影响,部分高校教师考虑自身的得失较多,致使人生理想定位上过于现实,价值观念上追求实用,行为选择上讲究实惠。按道理,教师应始终把立足岗位无私奉献当成是实现个人成长进步的前提,但有的高校教师把教师工作仅当作一种稳定的谋生手段,致使在从教过程中敷衍了事,缺乏必要的敬业奉献精神,职业道德观念弱化,“学生至上,甘为人梯”的服务意识相对淡薄。有的教师没有把最主要的精力放在本职教学工作中,组织备课不够认真。有的热衷于经商、炒股等第二职业搞创收,从事与教学科研不相关的活动相对较多。甚至极个别教师受物质利益驱使,缺乏自我规范、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在面对学生的奖学金、入党等关系到学生切身利益的热点敏感问题时,不能真正做到大公无私。近年来,极个别高校教师为一己之利泄题、送人情分的现象媒体屡有报道,在一定程度上抹黑了教师的良好形象,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坏的影响。高校教师重视自身发展,应该加以提倡和鼓励,但教师职业具有特殊性,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将学生能力素质的提升置于首要地位。轻视甚至是忽视学生的成才愿望,忘记了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应该具有的神圣使命,往往就不能将自身发展的目标有机地融入到对学生的教育培养过程之中,最终必然导致人才培养质量的下降。

2.重科研轻教学,中心工作偏离

当前,许多高校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时,十分注重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学历层次,但对教师师德的规范、管理和考评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在对教师进行综合评价时,评价的标准仍然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倾向,评价体系不够合理。同“能”、“勤”、“绩”等“硬”性标准相比,“德”的评价由于难以量化,往往会被高校视为“软”性标准,加之师德的评价指标、评价方式和评价过程仍存在诸多不科学和不合理的地方,造成师德在教师评价中所占的比重也相对较低。许多高校从教师的教学的成效考核到关系到教师切身利益的职称评聘、进修、考博、出国深造等问题的考核处置,大多会把学历学位、科研成果、论文数量和所刊登刊物的等级等作为硬性条件和主要标准,而师德师风方面的情况往往会有意无意地被忽略。这在无形中导致部分教师思想上出现了重科研轻教学的错误倾向,不再把主要的精力放到教学工作中,导致工作的重心出现偏离。由于教师不能专心于教学研究,在学生身上付出的精力也会相对不足,教学质量就无法得到很好的保证,师生关系往往仅仅局限于课堂之中,师生之间交往方式单一,缺少生活、情感、思想等方面的深入交流与沟通,这些问题导致现实中的高校师生关系日渐疏远、趋于淡薄。

3.重教书轻育人,角色定位模糊

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对学生的心灵成长具有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教师所扮演的特殊角色是教育道德性的具体体现。徐特立先生曾经说过:“教师有两种人格。一种是经师,一种是人师。经师是教学问的,人师是教行为的。经师易得,而人师难求。”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部分高校教师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只管教书、不管育人的现象,只顾完成教学任务,满足于课堂教学,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成效漠不关心。有的片面认为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只注重传授知识,没有把教育人、培养人作为应尽的职责,对老师这一角色缺乏准确的定位,认知上存在偏差。在对教师形象的自我定位上,部分教师比较重视业务技能的提高,轻视思想修养的提高。有的自我要求不严,自觉性较差,不能带头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以身作则不够。有的对单位建设不关心,对教学和科研以外的工作不重视。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引路作用。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能真正做到启迪学生思维和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方面无所作为,教师的师表作用就会逐步淡化。

二、加强高校师德建设应采取的对策

当前高校师德建设,必须从高校长远发展和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度出发,积极加强高校师德问题的对策性研究,努力寻求提高师德建设水平的有效途径。

第7篇

[论文关键词]高校教师 职业素质 能力培养

高校教师作为高校的教学主体之一,在高等教育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师的教学、科研和管理能力无不影响着高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品质。也正因为高校和高效教师承担着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任务,所以相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来说,社会对高校教师的素质与能力要求更高。由此可见,高校教师作为一个较为特殊的教师群体,对其进行职业素质的培养,就显得尤为关键。所谓高校教师职业素质,是指教师为完成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任务所应具备的心理和行为品质的基本条件。所谓高校教师职业素质的培养,就是根据高校教师的工作特点与能力要求,有针对性地对教师进行专业能力、人文素质、师德师风和相应的教学与管理辅助能力的培养。从培养层次上来说,它有别于一般教师职业素质的培养。高校教师职业素质的培养可以分为纵向培养和横向培养两个方面。

一、纵向培养

所谓纵向培养是指贯穿高校教师职业生涯始终的素质培养,即在教师生涯的每一个阶段,都对其进行职业素质的培养。这种培养既可以是有针对性的、有侧重点的素质培训,也可以是较为全面和系统的培训。纵向培养大致可以分为就职前培养和职后培养两部分。目前,我国高校引进教师一般都采取公开招聘的方式,且各高校都具有招聘教师的自主权。再加上由于我国没有专门培养高校教师的师范院校,因此,高校招聘的教师基本上都是在专业知识或者学术研究上较为突出的学者和知识分子,但他们在教学技能、教育理念、教育管理等方面都存在不足。

1.职前培养。为了建设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专业的教学技能,同时又在科研和学术上有所专长的高校教师队伍,就要求相关机构和部门必须做好教师的职前培训工作,并建设相应的高校教师准入制度和考核体系。目前,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课程包括“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法规概论”“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等。但是,这类岗前培训的时间一般为2~3周,培训时间较短,并且大多都流于形式,收效甚微。因此,要延长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时间,加大培训力度,严格考查,切实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除了上述课程外,还应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方式、教案课件的制作等教学实践技能的培训。

2.职后培养、提高及转变。就职后的继续培养、提高及转变是指教师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培训、自我学习等方式来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高校要根据不同的培养原则,采取各种有效的方式,有组织、有计划地对教师进行教育和培训,使他们的思想观念和知识结构得到更新,从而全面提高他们的教学、科研和管理能力。《高等学校教师培训工作规程》指出:“高等学校教师培训工作要贯彻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准并重、理论与实践统一,按需培训,学用一致,注重实效的方针,坚持立足国内,在职为主,加强实践,多种形式并重的培训原则。”

就职后的继续培养、提高及转变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进行:一是在教学和科研实践中,教师通过自己的学习和实践,以及导师、同事的指导和帮助,提高各项能力素质。二是通过各类在职培训、外出访问学习等形式,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三是通过脱产进修的方式,使教师在没有工作压力的情况下,专注于自身能力的提高。从内容上来看,职后培养主要可以分为专业业务能力、教育管理能力、人文素养和人格修养等方面。

总之,无论是职前培养还是职后培养,都需要结合高等教育的理念与特点,针对不同教师的个性特征来开展相应的教育培训,以实现教师个人发展的最大化,从而实现纵向培养的最终目标——终身教育。 转贴于

二、横向培养

横向培养主要是指从培养的内容、角度和方向等方面来分析的,它有别于纵向培养,也就是指高校教师所应具备的知识面的宽度与深度。高校教师除了要承担教学任务之外,还承担着教育管理、教化育人、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职责,这些职责对教师的知识和能力都提出了特殊的要求。横向培养的内容主要可以分为专业能力、人文素质和专业辅助能力三类。

1.专业能力的培养。高校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科研活动中所应具备的各项知识和技能,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支撑点,具有个体性、情境性、创新性、发展性的特点。高校教师的专业能力主要包括教学能力、科研能力以及将科技文化转化为生产力或社会效益的能力。

从传承知识和培养人才的角度来说,教学是教师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使命,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一所高校的教学质量的高低,也影响到学生的培养水平的高低。教学能力包括对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按照目前我国高校教师的培养和人才引进的现状来看,高校教师的学科知识水平较高,而在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方面仍存在不足。当前,我国的高校教师以非师范类毕业生为主。他们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教师教育课程,也没有接受过专门的教师职业训练。岗前培训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始终并非长远之计。因此,除了要提高高校教师的学科知识水平外,更重要的是要有针对性地对教师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的培训,通过系统培训、导师指导、个体实践等方式,多途径地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

从知识创新的角度来说,教师的科研水平直接体现了教师对于学科知识的驾驭能力。一方面,教师在掌握和研究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对原有的知识进行更新;另一方面,教师又可以将科研成果应用到教学实践活动中,使教学和科研紧密结合。

从促进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高校教师的职责主要体现在服务社会的能力上。社会服务能力是指教师通过自己的学科知识、科研能力或成果,直接或间接为社会创造生产价值或公共效益的行为。高校教师的社会服务一方面有助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另一方面有助于教师自身教学水准的提高。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人文素质的培养。人文素质是指由人的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形成的一种内在品质。由于当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的“重理轻文”的现象,再加上物质主义的冲击,包括高校教师在内的很大一部分人在人文素养方面是相当缺乏的。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一切物质的发展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人的发展,特别是人的素质发展上来。高校教师作为教书育人的主体,更需要全面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

第8篇

关键词:高校;师德评价;层次分析;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4-0313-06

“不管中国还是世界,文化最重要”。这一著名论断,是哲学家罗素1922年在《中国问题》一书中提出的。文化之所以重要,就在于文化的作用是“化人”,也就是通过一定的社会教育和精神感化,使人们接受特定的社会价值规范,成为拥有特定价值观的人,他们通过对共同的理想、信念、取向、态度等价值观念的认同和传承,形成社会凝聚力,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鲜明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任务,全面部署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各项工作,发出了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的动员令。传承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是当代大学的宗旨和使命,也是大学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高校教师重任在肩,责无旁贷。

本研究针对当前高校师德建设中普遍存在的评价指标不清晰、过程不规范、主题不明确等问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亲身实践,构建了新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和研究。

一、关于师德的文献综述

所谓师德,是指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社会赋予师德比其他一般道德更高的道德标准。

古往今来,人们对师德这一最宝贵的教育资源展开过多次讨论,也对师德建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分析各位学者关于师德的论述,可以将其归纳为以下五个主要方面,即关于师德概念内涵的研究、关于师德特点的分析、关于师德构成要素的探讨、关于当前一些教师师德失范原因的剖析以及关于重塑师德的途径研究。

关于师德概念的内涵,国内很多学者进行过深入的研究。王晓莉,卢乃桂对师德概念的内涵进行过界定[1],上海师范大学王正平教授、江苏省教育专家、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院长钱焕琦教授、安徽师范大学文秉模教授等多位专家都对师德概念进行过定义[2]。几位学者对师德所下的定义虽然角度有所不同,但其都强调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的观念、意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在这一点上,专家们的观点是一致的。

对于师德的特点,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不同的观点。例如,丁红、李革认为[3],高校师德属道德范畴,道德对人们的约束作用主要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王晓莉,卢乃桂在与国外教学道德维度的比较研究中指出[1],师德是衡量教师的首要标准,其范围不仅涉及教师的工作,还包括其工作之外的各个领域,其层次不仅指向教师外显的教学行为,而且还更侧重教师个人内化的德性。2009年9月,时任教育部部长的周济在第四届全国师德论坛上强调,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自律是关键,他律是保障。厦门大学博士卫荣凡则认为[2],高校教师师德自律的主要特征主要体现在:他教性与自教性的统一;必然性与能动性的统一;内在性与外在性的统一;约束性与进取性的统一;师德自律形成的方法与师德自律境界升华的统一。

师德不是一个完全抽象的概念,其包括非常具体而明确的构成要素。关于这一方面,许多学者也进行了详尽地研究。例如,作者丁红、李革认为[3],高校师德是大学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的道德观念、情操、行为和意志。赖闽辉认为[4],高校师德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爱国精神;(2)奉献精神;(3)诚毅精神;(4)敬业精神。而文秉模、汪应峰在他们主编的《大学教师伦理学》一书中认为[5],高校师德规范的结构由道德原则、道德规范、道德范畴、道德要求组成。

关于教师师德失范的原因,有多位学者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和剖析。学者们的研究表明,在教师队伍中出现的思想政治观念淡化导致信仰迷茫、耽于个人得失缺乏奉献精神、诚信缺失滋生学术腐败、敬业精神不足职业道德下降等都导致了教师师德失范。师德建设跟不上教育事业的发展将对整个民族的进步以及学生的培养和提高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因此,深入分析师德失范的原因,将有效地起到防范于未然的作用。

师德是为师之魂,是教师素质的精神支柱。师德离不开思想教育和制度约束,但最终起决定作用的还是每位教师内心的感悟和呼应,这就是精神的升华。因此,重塑师德,不仅仅要从思想教育入手,而且应该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在这一方面,国内的众多学者有着比较统一的认识,这是重塑师德的必然途径之一。

二、师德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对于师德能否进行评价存在两种不同的声音。对师德进行评价持怀疑态度者认为:道德是形而上的,不能也不应拿个量器来称量。比如崇高、美好、善良、纯洁等,它们是永远缺乏度量衡的。如果执意用某种评价体系来称量,会带来很多负面效应。量化师德是在扼杀师道尊严,对师德进行考核并与工资挂钩,只会导致教师精神品质的败坏。而对师德进行评价持赞同态度者则认为:师德评价用量化的办法值得肯定,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促进师德建设的作用,有利于客观评价教师。采取这种方式进行师德评价,在分数面前一律平等。每位教师的师德状况一目了然,比较客观、公允,克服了以前评价的主观随意性。在目前许多学校还盛行人治的情况下,这种做法无疑是一个进步。

分析质疑者的观点是,其主要依据是:道德是形而上的,形而上的东西是很难评价的,评价的体系与方法不宜量化。然而他们却又找不出合适的方法,其观点本身存在明显的不可知论。我们认为,正是由于目前中国高校师德评价主观随意性过大、可操作性不强,才造成了师德水平提高乏力,师德建设无处着力的问题,因此,要搞好师德建设,师德不仅能够评价,而且必须进行评价。

中国当前对师德进行评价的依据就是教师法中关于师德的规定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 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第52条加强师德建设中对师德的概括,可以说,还没有一个具体的衡量和评价标准,尽管各高校均“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并采取了教师考核“师德一票否决”制,但是评价的办法、内容和指标体系各不相同。为此,我们首先需要分析确定高校师德的内涵,只有清晰高校师德的内涵、目标和任务,才有可能提炼出其师德的构成要素,这是构建高校师德指标体系的基础。

(一)高校师德的内涵

高校这一关键词就完全界定了其师德的范围和层次,确定了高校师德的内涵必定要体现高等学校的功能定位,即育人道德,科研道德,社会服务道德和文化创新与传承道德四个方面。可以从三个层次予以表述。第一层应是对中国一名普通公民的要求,教师首先应是一个合格的公民,要有一个公民应有的人格素质和道德水准。第二层应是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和职责,要求教师忠诚人民教育事业、热爱大学生、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诲人不倦、无私奉献等传统美德。第三层应是高校教师所担负的将内化之后道德再升华并外化的弘扬和创新民族文化和精神的神圣使命。综上,师德不应只是单一的道德问题,而应该是以它所特有的方式渗透于每一个与教师密切联系的事物之中。所以,师德评价也必然会广泛地体现到对于教师本人言行及与之密切联系的人和事物评价之中,此评价也就应该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结合的综合性评价。

(二)评价指标体系

我们在对相关文献进行较全面的综述之后,借鉴前人之经验并结合自身对高校师德内涵、特点以及结构的理解,尝试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三、高校教师师德的定量分析——基于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作为一种系统分析方法,通过分析复杂系统所包含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将问题分解为不同的要素,并将这些要素归并为不同的层次,从而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分析结构模型。该法能够将一些定量、定性混杂的指标进行综合处理,特别适用于那些难于完全定量分析的问题。本文应用层次分析法对高校教师师德进行量化分析,并模拟对高校教师师德进行实证研究。

(一)建立结构层次模型

(三)进行层次总排序

四、高校教师师德的定量分析

本部分我们利用上述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指标体系对北京市高校教师师德进行定量分析——以北京联合大学5名教师为例。结合指标体系,对应设计了调查问卷,并对北京联合大学某年级100名学生进行调查。发放问卷100份,收回100份,有效问卷96份。通过分析得出排名结果。

五、结束语

尽管在我们的研究中存在评价指标可能还不尽完善,指标内涵可能还不甚清晰等这样和那样的问题和不足,但是有一点是我们坚定不移的共识,那就是: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在呼唤和期待教育兴国的今天,师德的力量决不可轻视。正如总书记的讲话中指出,“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作为一名高校教师要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加强师德修养,把个人理想、本职工作与祖国发展、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参考文献:

[1] 王晓莉,卢乃桂.当代师德研究的省思:与国外教学道德维度研究的比较[J].外国教育研究,2011,(6):79-84.

[2] 卫荣凡.高校教师师德自律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3] 丁红,李革.大学精神与高校师德的融合境界[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55-157.

[4] 赖闽辉.陈嘉庚精神的时代内涵及其对师德建设的启示[J].集美大学学报,2010,(4):56-58.

[5] 文秉模,汪应峰.大学教师伦理学[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1:6.

[6] 赵莉.师德、做人与职业道德[J].道德与文明,2001,(3).

[7] 傅维利.简论师德修养[J].中国教育学刊,2001,(10).

[8] 林创家.利益理性及其师德建设价值[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8).

[9] 檀传宝.新时期师德建设的问题与路向[J].中国教师,2007,(2).

第9篇

[论文摘要]在教师与学生交流时间日益减少的今天,如何提高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如何使教师的道德能影响到学生的行为。无疑直接关系到到高职教育的成败。本文着重分析专业教学中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困难及原因,并在此基础上讲求道德引导行为的方法。

如今社会浮躁之风日盛,污浊之气时常入侵校园,学生在易于接触社会的同时,也有沦落为浊流之危险。以往那种高职教师在学生当中占据道德权威和知识权威的地位现在已受到信息社会的严重挑战。在教师与学生交流时间日益减少的今天,如何提高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如何使教师的道德能影响到学生的行为,这无疑是一个重大的课题。本文将以笔者的经验着力于分析专业教学中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困难及原因,并在此基础上讲求道德引导行为的方法。

一、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较大发展,但也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问题是多方面的,大体说来不外乎客观的一面与主观的一面。客观方面主要是社会的风气、学校的管理;主观方面是教师自身素质(包括态度、道德与业务能力)。具体来说如下:

1.社会对高校教师的要求过于功利化。由于社会对高校的评判标准过于集中在就业率上,尤其是对高等职业学校更是如此。这导致了有些高校对自身的定位产生了偏差,急功近利,把学生当作挣钱的机器来培养,一些教师也跟着只注重技能的培养,而严重忽视了道德的教育。高校教师由于工资低、待遇不尽人意,一些教师便认为自身社会地位低,“不务正业”,忙于找途径挣外快,严重影响了教学。

2.课程与市场需求不对口,令教师心理失衡。各专业招生人数受就业市场影响,使有的专业教师教学任务严重超课时,而有的教师的课时却严重不足,任务繁重者压力大,无课可上者又对前途忧心忡忡,这两种教师都因各自问题而心理失衡,负面情绪必然带到课堂上,都造成了不良影响。

3.教学管理工作分配不当,令教师顾此失彼。一部分教师从事“双肩挑”工作,在一些处(室)系部承担了大量的管理工作。繁重的工作量,有时使他们疲于应付,使他们无法潜心研究教学,课堂上照本宣科的现象并不少见。

4.教师自身态度不端正。责任心不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确有部分教师,特别是一些青年教师政治方向迷失,事业心不强,他们把从事教育仅仅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厌倦和鄙视本职工作,有的甚至在课堂上散布一些有悖于社会主义事业的错误言论,误导学生,严重违反了教师的职业道德。个别教师忽视集体教学活动的重要性,重视物质利益,专注于自己的私人业务,不安心本职工作。

5.教师自身品行不高,示范作用降低。教师的行为具有显著的示范性和教育性,但部分教师因缺乏完善的师德修养和精神风貌,在政治态度、工作作风、言谈举止、仪表着装等方面难以成为学生的表率。有的教师言行不一,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其言行背离教师尊严,在学生的心灵上产生了极坏的影响。

6.教师自身业务能力不强,难以胜任本职工作。信息化的今天,社会发展迅速,现在的80后、90后学生有着其自身的鲜明特点,这些都对教师的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些教师未能深刻理解思想道德教育的特点,工作方法单一粗暴,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二、原因分析

1.受市场经济的不良影响,教师难以安于教。市场经济中人们追逐利益,讲究等价交换的特点深刻影响了教师的行为。在社会上拜金主义思潮的影响下,部分高职院校教师重金钱、轻事业,敬业精神下降;有的把主要精力放在第二职业上,增加“灰色收入”;有的千方百计跳出相对清贫的高职院校,挤进利益丰厚的本科院校或其他国家行政部门等。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而且对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带来了不利影响。

2.高校错误引导,教师难以集于教。近几年,高校青年教师的比例呈明显上升的趋势。为了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利用教学评优、技能竞赛等竞争手段,各高校普遍开展了遴选“跨世纪青年学术学科带头人”“青年教师骨干”等一系列活动。在与青年教师利益密切相关的各级评优、职称评定、申报基金、出国选拔等规定中,过多地强化学历层次、科研成果、获奖情况、的数量和刊物等级等指标,而往往把个人的工作态度、思想表现、教书育人作为一种可有可无的软要求点缀其间,客观上造成了误导。

3.高校管理制度不合理,导致分工不当,教师难以专于教。由于学校制度,有些教师集行政管理与教学任务于一身,一心难两用,往往无法专心于教学;课程管理不当使得教师身兼数门课程,导致无法对课程进行深入研究,影响教学质量。

4.师德监督、考核、激励机制尚不完善,教师难以乐于教。在日常管理中,一些高校尚未建立起严谨的、行之有效的师德监督、考核、激励机制。僵化的人事制度使得一些教学态度和教学效果双差的不称职教师得不到及时的处理,只要不是影响太大,干得好与干得不好甚至没有多少实质性差别,这种状况挫伤了部分在工作上兢兢业业、责任心强、追求上进的青年教师的积极性。

5.现行教育体制功利化,青年教师难以善于教。青年教师所受教育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功利化强、专业窄、文化底蕴薄,这种应试教育模式对他们产生的影响是深刻而持久的。最直接的一个影响便是他们很难“上手”,往往要一段时间后才能较轻松地适应本职工作。

三、问题对策

针对以上的分析,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现提出以下对策以便改进:

1.发扬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提高青年教师的社会地位。尊师重道是我国的优良传统,弘扬这一传统也有助于建设和谐社会。如果社会上尊师重道的氛围浓厚了,那么势必会增强青年教师的自我认同感,从而增强其成就感,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形成良性循环。此举也旨在冲淡市场经济对教师的不良影响,使教师的精神需求得到满足,减少对物质的追求。

2.国家应提高青年教师物质生活待遇,不断完善保障机制。青年教师物质生活待遇的提高,主要依赖于两方面:一方面依靠教育经费的增长幅度,另一方面靠高校自身的活力。我们已欣喜地看到,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对高校的资金投入力度,但这仅仅是一个方面。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来看,完全依靠国家的拨款显然难以满足高校日益增长的庞大的资金需求。就国内的形势来看,高校依靠自身在教学、科研两方面拥有的优势,广泛服务于社会,扩大资金来源显得愈来愈重要。高校可以通过加强校企联系、合作,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速度,争取社会的捐赠,积极开展广泛的岗位技术培训、自学考试辅导、成人教育、扩大招生等多种形式增加学校收入,以便有效地改善教学条件和青年教师的生活待遇。

3.高校应完善管理制度。须知教师道德建设是高校建设大局中的一部分,高校的全面建设规划不合理,各方面

制度不合理,都势必会对教师道德建设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高校的全面建设是教师道德建设的前提性保障。

4.高校应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动态管理机制。在制度上对师德建设进行保障。学校的管理制度要有利于吸引、培养一批批优秀的专家型人才,对于师德差、业务水平低、不适合当教师的人,应及时予以发现、教育,对不合格者及时给予清理。要逐步实行双向选择,学院按建设和发展需要招聘教师,教师按能力和意愿竞争上岗,使学校具有生机和活力,使教师具有责任感和创造性,建立真正体现师德优良为基础的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分配制度,尽快形成“岗位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人员能进能出”的动态管理机制。

在精神激励方面,要创造条件,让教师积极参与学科专业建设等发展事业中,用事业的发展提高教师的凝聚力;要利用校内各种宣传媒体,大力表彰德高业精的优秀教师,通过经验交流、教学观摩等方式,推广他们先进的、具有丰富内涵的教师职业观和成功经验,达到弘扬正气、鼓舞斗志的作用;要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加大青年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力度,不断扩大青年教师入党积极分子的队伍。

在物质激励方面,岗位、课时津贴、职称晋升等要向教师倾斜,把师德要求落实到师资管理的政策导向中去。

5.对教师进行职业道德考核,专家听课、问卷调查、个人总结等形式。建立教师师德监督意见反馈渠道,通过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和专家评价以及鼓励教师自省、自律,提高教师师德水平。

6.教师自身应不断学习,加强自身师德建设。践行师德要厘清认识、端正态度、坚持不懈。21世纪的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使命与责任,充分认识到师德的重要性与践行师德的必要性,从而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和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力行不辍。

参考文献

[1]李华栋.高职院校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中国科技信息,2005(5)

[2]王德勋.高校师德存在的问题与矫治[J].教育探索,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