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大学生就业问题总结

时间:2022-02-14 09:02:32

导语:在大学生就业问题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大学生就业问题总结

第1篇

关键词:课程结构调整;大学生就业;“可雇佣性”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4)05-0065-02

收稿日期:2014-04-12

作者简介:雷万鹏,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湖北武汉,430079)教授,博士生导师。

21世纪以来,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化乃至普及化教育阶段转变,市场因素逐渐渗入高等教育领域,并对高等教育提出更多的需求。在社会和市场磨合的过程中,“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和民生难题。而与此同时,企业也反映找不到合适的人才。一边是大学生就业难,一边是企业招人难,这是一种两难共存的、典型的、错位的市场现象。对于出现这种错位的市场现象的原因,社会和高校都开始进行深刻的反思并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推动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汪霞教授等撰写的《高校课程结构调整与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一书从“课程结构”这一新颖的角度出发,以拓荒者的姿态探索高校课程与社会需求和学生发展的矛盾所在,从微观层面阐述大学生的可雇佣性问题,其研究视角之独特,研究方法之合理,研究结构之严谨,给读者很大的启发。

以高校课程开设为核心,研究视角独特。目前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研究主要借助于社会学、经济学和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最终解决问题的方案总是寄希望于社会政策、用人机制、经济体制等方面的改革。自上而下的改革固然重要,自下而上的诉求也不可忽视。该书围绕大学生可雇佣性的培养这个核心,以增强大学生就业能力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突破口,提出“应该将大学生的可雇佣性融入课程”这一全新的教育理念,并详尽阐释了“如何将可雇佣性融入课程”,指出要通过课程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让人耳目一新。课程是教育的载体,是学生的精神食粮,课程的结构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能力结构和人才培养质量。分析和研究高等院校课程的内容和结构,挖掘大学生就业的问题,为我们思考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定性定量相结合,研究方法合理。基于研究内容,本书综合运用了比较研究、文本分析、案例研究、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的选择和使用基于研究问题的需要,合理且可行。相关理论回顾和国际经验介绍为研究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深入访谈和问卷调查范围之广,所耗精力之巨让人感叹。该书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工作,收集用人单位选人标准、高校毕业生就业状态、课程结构现状等方面的资料。通过质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用大量的真实数据阐明目前我国高校专业知识结构与就业市场需求之间的差距,从而提出毕业生就业与高校课程结构调整的对策和建议。研究方法运用合理,研究思路清晰明了,是一项遵循学术规范和具有学理性的研究成果。

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内容结构严谨。该书主要内容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介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课程改革经验。第二、三、四章分别从在校本科生、雇主、毕业生的角度对高校课程结构与大学生就业的契合度进行了分析。第五章借助于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和一些基础理论对高校课程结构与大学生就业进行分析。第六章是对整个研究的总结,同时,对我国高校课程结构调整提出对策建议。整本书内容丰富,层次结构安排科学,每个章节目标明确,主要观点突出,章节之间结构清晰,逻辑关系明了。系统地、层层递进地阐述了通过课程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高校课程结构调整与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深入探讨了大学生就业与课程结构的关系,基于收集的大量数据,论证了大学课程结构对大学生“可雇佣性”的影响,开拓新的就业空间与调整课程结构的关系,职业领域人才需求的变化及其对高校人才培养、课程结构调整的要求。基于研究,提出毕业生就业与高校课程结构调整的战略思路。该研究成果观点新颖,论证有力,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总之,《高校课程结构调整与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一书以教育学理论为基础,以实际数据为依托,从课程与教学论的观点出发,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可行性的建议,为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探索了新思路和新方法。该书是一项借鉴国际经验、立足中国国情、具有原创性和指导性的研究成果,是一部值得品味和参考的优秀著作。

Curriculum Structure Adjustment and College Graduates’ Employment

Competence Promotion

LEI Wan-peng

(School of Education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430097, China)

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研究主题;流变

前言

国内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研究文献相对较多。通过三大文献检索,共收集到2002-2012年发表在CSSCI刊物上的文章634篇。按年份来看(见图1),对大学生就业的研究有着逐年增加的趋势,说明大学生就业问题受到越来越多学者们的重视。

图1 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趋势(2002-2012年)

对上述文献进一步分析,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女大学生就业、人力资本或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及大学生就业心理等四个方面,分别为46篇、27篇、47篇和29篇。2002-2012年各年份的具体分布如表1所示。

表1 大学生就业研究主题情况(2002-2012年)单位:篇

以下我们将就这四个方面的研究内容有选择性的作一个梳理,综述如下:

一、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

朱新秤(2009)[1]分析了就业能力结构的四个组成部分, 即职业认同、专业知识与技能、社会资本和个人适应能力。刘丽玲、吴娇(2010)[2]对管理类和经济类应届大学毕业生、往届大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三个群体均认为就业能力在大学毕业生就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朱国玮、黄(2011)[3]运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和调查法分别对用人单位、应届毕业生进行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用人单位与应届毕业生对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的认知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也是出现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缺失和用人单位招聘困境的根本原因。创新教育理念、采用复合的培养方式、加强就业能力的跟踪测评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陈均土(2011)[4]回顾了美国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的就业能力框架及其培养机制,为我国提供了有益的启示。瞿祥华、杨玲(2011)[5]认为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是解决当前和今后很长一个时期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所在。陈永杰(2011)[6]通过分析大学就业统计数据, 发现不同的大学生群体的竞争力有相当大的差别,反映了社会流动机制不畅。考虑到整个教育体制的不公平性,说明大学生竞争力的高低与家庭背景等各种先赋因素有着重要的关系。

杨旭华(2012)[7]通过编制调查问卷,并运用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方法,构建出“90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四因子模型。陈均土(2012)[8]研究了美国高校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做法,即将就业理念融合在课程设置之中,贯穿整个大学生生涯,对我国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有着重要启示。徐颖云(2012)[9][10]提出通过构建创业教育驱动机制,培育创造性人才,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从而建立起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长效机制。金昕(2012)[11]采用问卷和访谈等方法,勾勒出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并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国家框架、动态监测体系和分类培养的对策建议。李军凯(2012)[12]考察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五因子分析模型,并分析了不同要素对就业能力的影响差异。

二、对女大学生就业的研究

卿石松、刘军勇(2009)[13]分析了女研究生比例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从开拓大学生就业市场、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改善大学生就业服务和反歧视等角度提出了大学生就业促进,即提高人力资源投资和利用效率的政策建议。李倩(2009)[14]从公共政策角度审视女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原因,探讨符合中国国情的解决该困境的政策选择。

童路明(2010)[15]从女性主义和性别视角,探讨了我国女大学生就业的困境在于女性所扮演社会角色的局限性,提出从社会文化、法制体系建设及推进女性创业等方面入手改进。

贺永平、熊艳、郭平(2011)[16]认为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却遭遇用人单位的歧视,处于劣势。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法律和道德方面入手,更需要从经济方面入手,建立由社会分担女性生育成本。肖凌、郝敏钗(2011)[17]认为解决高职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需要国家、院校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即政策引导、专业设置适应需求、择业正确定位等。

张抗私,盈帅(2012)[18]以“2010 年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影响女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指标权重排序,为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提供了理论支持,也为大学及大学生个人充分认识市场、有准备地应对就业提供了参考。廖和平、王克喜、章婷(2012)[19]认为女大学生就业表现为“四难”,深入分析了其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对策。

三、对人力资本或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的研究

高耀、刘志民、方鹏(2010)[20]基于江苏省20 所高校大学生的调研数据,用Logistic 回归法分析了人力资本、家庭资本拥有情况对大学生就业政策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人力资本、家庭资本对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意愿,大学生到西部、基层和艰苦地区就业的意愿等有着显著影响。

乔志宏、宋慧婷(2011)[21]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人力资本学业因素、社会实践和工作实习三个维度构成。苏丽锋、孟大虎(2011)[22]通过实证研究,提出我国大学生失业不是因为人数太多,而是太少的观点。其原因在于我国就业人口的学历结构没有显著改善,在城乡、行业、职业、地区间的分布又非常集中。因此,改善大学毕业生的配置状况是十分必要。

赖德胜、孟大虎、苏丽锋(2012)[23]通过对第一手资料的计量分析,厘清了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以何种机制发生联合作用。闵维方、蒋承(2012)[24]以经济史的研究方法,构造了“人力资源积累-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的新框架,解析新时期下高等教育发展与产业调整的引领和适应关系,并从产业结构和人力资源结构双调整的背景下重新审视大学生就业问题,就持续有效地发挥教育的先导作用提出政策建议。宗晓武、周春平(2012)[25]认为大学生人力资本主要包括知识资本与能力资本两部分。实证研究表明,知识资本投资并不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而能力资本积累则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苏丽锋、孟大虎(2012)[26]基于2009 年大学毕业生抽样调查数据,采用统计分析方法考察了人力资本、社会资本这两个因素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发现:在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概率方面,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二者都重要;在决定大学毕业生起薪水平的因素方面,人力资本更为重要。孟大虎、苏丽锋、李璐(2012)[27]实证检验了人力资本投资与大学生就业的关系,发现影响求职结果的人力资本变量与就业质量之间存在着反差,表明增强人力资本深度,提高就业质量的必要性。黄敬宝(2012)[28]比较了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就业地区、就业行业等要素的影响力,得出两者已成为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双轮驱动力的结论。范皑皑(2012)[29]利用2006年北京市企业调查的数据,考察了受过高等教育者的过度教育状况,结果表明,长期来看弥补型过度教育带来的收入损失更大,非弥补型过度教育虽会带来短期的收入损失,但长期收入损失并不显著。

四、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研究

励骅(2010)[30]从心理资本理论的研究视角出发,提出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应紧紧围绕乐观、希望、自我效能与韧性四方面展开。程池超,马永华(2010)[31]认为随着就业风险的加大,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并在查阅文献、专家测评、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探讨了就业风险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部分地验证了就业风险对大学生就业心理倾向和就业心理素质有显著影响。桑春红(2010)[32]认为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给大学生心理造成很大影响,由此提出大学生要积极进行就业心理的自我调适,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李群、岳晓东(2011)[33]认为从内因来看,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在于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不能符合社会的要求。因此提出开设积极心理学课程,更多关注人生意义,更发掘学生的潜能,注重教学活动的新颖性及学生参与性。魏改然、刘俊茹、王运敏(2011)[34]认为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外在的客观障碍和内在的就业心理问题,因此需要进行充分的心理准备,转变就业观念,树立积极的就业意识,做好职业定位和职业生涯规划。

宁敏(2012)[35]认为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日益凸显,大学生就业焦虑出现了一些新特征,对此,需要引起重视,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郭秀兰(2012)[36]认为就业压力造成了大学生心理压力,树立良好的信仰心态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总结及展望

通过对我国大学生就业相关文献的系统梳理,我们至少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一)研究的成就。

第一,研究成果颇丰。仅我们所收集的CSSCI来源期刊论文,数量就多达600余篇,且时间跨度不长(2002-2012年),表明对大学生就业这一课题的研究引起了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和重视。

第二,研究主题有集中性趋势。从研究内容来看,研究文献几乎涉及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方方面面。但是进一步的分析发现,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大学生就业能力、女大学生就业、人力资本或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大学生就业心理等几个方面,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趋同性。

第三,越来越偏重实证研究。从研究方法来看,越来越多的学者改变了传统的归纳和演绎的做法,而是通过问卷和访谈等实证方法,来探究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为寻找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途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研究的不足。

第一,研究内容相对零散。如前所述,尽管对大学生就业的研究主题有集中性趋势,但是总体上仍然比较零散,涉及面很广,系统性不强;从成果的具体内容来看,大多数仅涉及大学生就业的某一方面,致使不同成果间的可比性较差。

第二,理论与实践结合度不高。尽管实证研究已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采用,但实证结果与理论的结合度方面往往是顾此失彼,仍有待提高。有些学者的研究只有数据,缺乏必要的理论分析;有些学者的理论剖析非常深入,但实证数据显得不足。显然,这些都是我们亟需加强的地方。

第三,对策建议的可操作性不强。就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问题,有不少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许多建议,但是这些建议通常是比较笼统,缺乏可操作性。

同样,在深入了解了我国大学生就业相关研究的成就和不足基础上。我们可以预测出未来的可能研究方向。

第一,对后危机(或危机后)时代大学生就业的研究。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有关后危机时代大学生就业的研究很少,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时间较短是一个重要因素。因此,立足或结合后危机这一时代背景,探讨我国大学生就业中所出现的各种新趋向,无疑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第二,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建构的研究。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的关键,目前许多高校一味地强调就业率,而忽视就业力(即就业能力),致使高校在大学生培育方面产生了偏差。由此,研究大学生就业能力构建、培育和打造等,对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具有根本性意义。

第三,对大学生就业对策的研究。众多学者提出的大学生就业对策往往缺乏可操作性,可见,基于研究的结论,如何使大学生就业对策更“接地气“,也就是增强其可操作性,是未来学者们必须面临或解决的一个难题。

参考文献:

[1] 朱新秤. 就业能力: 内涵、结构及其培养[J]. 广东社会科学, 2009, (4): 164-168.

[2] 刘丽玲, 吴娇. 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研究--基于对管理类和经济类大学毕业生的调查[J]. 教育研究, 2010, (3): 82-90.

[3] 朱国玮, 黄. 大学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研究[J]. 教育研究, 2011, (8): 64-68.

[4] 陈均土. 美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机制及其启示[J]. 教育发展研究, 2011, (19): 63-68

[5] 瞿祥华, 杨玲. 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系统化培养解析[J]. 中国高等教育, 2011, (1): 46-48

[6] 陈永杰. 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不流动[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3): 81-89

[7] 杨旭华. “90 后”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模型研究[J]. 人口与经济, 2012, (2): 41-48.

[8] 陈均土. 大学生就业能力与高校的课程设置--来自美国高校的启示[J]. 中国高教研究, 2012, (3): 75-78

[9] 徐颖云. 基于大学生就业力提升的创业教育驱动机制研究[J]. 教育发展研究, 2012, (11): 56-59.

[10] 徐颖云. 高校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长效机制研究[J]. 贵州社会科学, 2012, (5): 129-132

[11] 金昕. 当代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及其现状的实证研究[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6): 237-240

[12] 李军凯.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及影响因素[J]. 中国青年研究, 2012, (11): 89-92

[13] 卿石松, 刘军勇. 女研究生比例上升及大学生就业促进的思考与对策[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9, (12): 38-42

[14] 李倩. 公共政策视阈下的女大学生就业困境探析[J]. 妇女研究论丛, 2009, (3): 32-35

[15] 童路明. 女性主义、性别视角与当代女大学生就业问题[J]. 河南社会科学, 2010, (6): 131-133

[16] 贺永平, 熊艳, 郭平. 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的成因与对策[J]. 中国青年研究, 2011, (3): 98-100

[17] 肖凌, 郝敏钗, 刘增安, 贾海英, 曹印革. 高职女大学生就业困惑与应对策略[J]. 中国高教研究, 2011, (8): 91-93

[18] 张抗私, 盈帅. 性别如何影响就业质量?--基于女大学生就业评价指标体系的经验研究[J]. 财经问题研究, 2012, (3): 83-90

[19] 廖和平, 王克喜, 章婷. 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审视与改善对策[J]. 中国行政管理, 2012, (3): 88-91

[20] 高耀, 刘志民, 方鹏. 人力资本、家庭资本与大学生就业政策绩效--基于江苏省20 所高校的经验研究[J]. 高等教育研究, 2010, (8): 56-63

[21] 乔志宏, 宋慧婷, 冯明礼, 邵燕萍. 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与中国大学生就业的相关研究[J]. 中国青年研究, 2011, (4): 24-28

[22] 苏丽锋, 孟大虎. 扩招以来我国大学毕业生的供给与配置状况报告--基于统计年鉴数据的分析[J]. 中国高教研究, 2011, (9): 69-73

[23] 赖德胜, 孟大虎, 苏丽锋. 替代还是互补--大学生就业中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联合作用机制研究[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2, (1): 13-31

[24] 闵维方, 蒋承. 产业与人力资源结构双调整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一个历史和比较的视角[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2, (1): 2-13

[25] 宗晓武, 周春平. 人力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J]. 江苏高教, 2012, (1): 97-98

[26] 苏丽锋, 孟大虎. 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基于问卷数据的统计分析[J]. 复旦教育论坛, 2012, (2): 27-33

[27] 孟大虎, 苏丽锋, 李璐. 人力资本与大学生的就业实现和就业质量--基于问卷数据的实证分析[J]. 人口与经济, 2012, (3): 19-26

[28] 黄敬宝. 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J]. 北京社会科学, 2012, (3): 52-58

[29] 范皑皑. 大学生人力资本的过度与不足--基于弥补型过度教育视角的实证分析[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2, (10): 100-119

[30] 励骅. 心理资本视域中的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J]. 中国高教研究, 2010, (3): 73-74

[31] 程池超, 马永华. 论就业风险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影响[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0, (4): 127-130

[32] 桑春红. 当前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刍议[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0, (9): 112-115

[33] 李群, 岳晓东.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以《大学生就业指导》为例[J]. 课程・教材・教法, 2011, (8): 13-17

[34] 魏改然, 刘俊茹, 王运敏. 论大学生就业的心理准备[J]. 河北学刊, 2011, (3): 198-200

第3篇

关键词:新疆;少数民族;困境;对策

1 引言

近年来,新疆经济高速发展,而新疆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特别是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却日益突出。新疆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由于经济、社会和历史及其他方面的原因,目前新疆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比较低,在就业方面结构性失衡,高校对人才的供给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对称,因此,健康有序的推进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不仅是加速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体现公平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2 新疆高校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它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也是事关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政治问题,通过采用调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对我校的新疆籍少数民族同学进行了调查分析,对我校历年的就业信息进行了统计分析,数据显示,汉族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明显好于少数民族毕业生,少数民族毕业生一次性签约率远远低于汉族学生, 基本维持在20%左右,因此,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更为严峻,状况更加令人担忧。

3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原因分析

3.1 语言、文字的障碍

随着新疆经济的不断发展,汉语水平的高低日益成为少数民族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了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汉语水平,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入校第一年都必须接受汉语预科的学习,各高校还对民族班学生实行汉语授课汉语考试,但由于大部分民族学生在其语言学习的关键时期和成长期更多接受的是本民族语言教育,在家庭还受家庭语言氛围和习惯的影响,很少有机会练习汉语。

3.2 用人单位的偏见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居住地域,民族心理思想观念的长期影响,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存在不容忽视的缺陷,部分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发展状况不理想,某些用人单位由此形成某种偏见,认为少数民族毕业生不能很好地胜任他们的工作,在招聘人才时不愿意要少数民族毕业生,随着新疆少数民族基础教育质量的逐步提高,这种偏见会慢慢改变。

3.3 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观念陈旧

少数民族毕业生大都把目光聚集到社会职业认可度较高的行政单位,其次就是企事业单位、部队等有稳定工资或福利奖金保险等方面较有保障且承担的社会风险小的单位。如今在转型社会中,职业和岗位的变动更加频繁,大学生端着“铁饭碗”的时代已成为历史,“一次就业定终身”的现象将不复存在,而大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目前应有的“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意识却极为淡薄。

3.4 时下金融危机更是加大了民族学生的就业压力

少数民族学生作为大学生就业群体中的弱势群体,在面对当前金融危机带来的就业压力下,将会显得更加地信心不足,就业将变得更加困难。

4 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顺利就业的有效途径

研究新疆少数民族就业问题是时代的要求,也是西部大开发的必然要求,如何解决好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不仅成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也是人才工作的当务之急。

4.1 要不断提高少数民族毕业生的汉语水平和专业水平,提高综合素质

新疆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其综合素质不高主要体现在专业知识面窄,心理素质差,缺乏创新意识和敬业精神。因此,新疆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要适应现实,战胜自我,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汉语水平和专业水平,通过与汉族同学加强交流,积极参加能有助于提高自身汉语水平的活动和有益于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竞争力。唯有如此,才能使自己适应当今社会,成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4.2 加强对毕业生择业观的教育,鼓励到基层工作

高校在今后的就业指导工作中,要更加重视对少数民族毕业生择业心态的引导和教育,引导毕业生树立远大理想,自觉地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结合起来,到南疆地区和国家急需人才的重点行业重点单位建功立业。

4.3 促进少数民族毕业生自主创业

高校要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和加强实践教学,建设并完善一批大学生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为高校毕业生创业提供“一条龙”服务,并结合少数民族毕业生所学专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同时加强与各用人单位的联系,建立毕业生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对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符合条件的,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落实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及贴息等扶持政策。

4.4 加强就业培训和指导

解决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难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做好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培训和指导。特别是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表达、交际、创新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并紧密结合学生的就业去向开展相关的就业培训工作。积极做好历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的总结研究工作, 认真收集和研究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逐步形成人才培养与就业间的良性循环机制。

4.5 发挥政府职能, 完善就业市场

目前解决新疆高校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困难这一社会事实, 不能单纯地以经济快速发展来解决,需要政府大力加强国家政策支持与引导,加快制定和完善保障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权益的各项政策,建立共享、规范、高效的就业市场, 发挥网络优势, 扩大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途径,调节和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

5 结论

新疆的特殊性和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战略地位,决定了解决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新疆高校生存和发展,而且关系到新疆少数民族人才的合理配置,各民族的团结、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是关系到新疆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大事。解决新疆高校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难的措施不仅要靠政府、高校、用人单位等努力,少数民族毕业生自身更应从实际出发, 不断完善提高自己,适应就业市场,找到发挥自己才能的地方。

参考文献

[1]马文华.新疆教育史稿[M].乌鲁木齐:新疆教育出版社,2006:45- 46.

[2]姚维.新疆维吾尔民族文化心态走向分析[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3(2):35- 40.

[3]陈峦,马小洁,姜波,等.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研究[J].广西轻工业, 2009(2):10 9-111

第4篇

[关键词]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状况

[作者简介]李庆,河海大学社会学系硕士研究生,江苏南京210098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10-0191-04

一、问题的提出

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社会性的问题。高校逐年扩招导致毕业生人数剧增,全球金融危机使原本严峻的就业问题雪上加霜,2009年毕业的611万大学生就业面临着重大挑战,作为就业主力军的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更加值得关注。如不能很好地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势必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不利影响。南京是我国高等学校比较集中的城市,大学生人数尤其众多,且南京是长三角重要的政治、经济、科技中心,也是吸引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城市之一,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为了解南京地方高校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分析大学生就业前景,本调查于2009年3月至4月在南京市范围内开展“2009年南京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状况的问卷调查”。希望通过这一调查为有关部门制定就业政策提供科学参考,从而缓解当前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困难局面。

问卷调查对象为南京市地方高校的毕业生,高校类型包括全日制本科和大专院校,专业包括文、理、工三大类,覆盖了经济学、教育学、理学、文学、工学等12个学科。调查对象系随机抽取,共发放问卷300份,其中回收有效问卷278份。问卷有效率为92.67%。其中男生占44.2%,女生占55.896,来自城市的毕业生占56.8%,来自农村的占43.2%,问卷结果使用SPSS16.0软件进行描述统计和交互分类分析。

二、南京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的基本状况

(一)就业形势

关于就业形势的认知状况,83.1%的大学生认为“形势严峻,就业困难”,只有14%的人认为“形势一般,就业正常”。可见,目前的金融危机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巨大冲击。受金融危机影响,大学生的就业打算更加务实理性。在调查对象中,54.7%的人选择“先就业再择业”,12.6%的人选择“自主创业”,11.2%的人选择“考研”,只有8.3%的人选择“找到满意工作为止”。这说明,大学生转变择业观念,择业方式日趋多元化,择业更加合理。

当问到“当前就业形势,您择业时优先考虑的因素有哪些”时(多选),“收入水平”(83.8%)排在首位,其次是“工作兴趣”(57.2%),再次为“专业对口”(36.0%)。这说明大学生就业注重经济收入和个人兴趣,而不太注重专业对口。

(二)就业意愿

就业意愿是指大学生在求职之前的理想追求,这种追求与现实就业形势的匹配程度会影响到其求职结果,并通过大学生的求职选择体现出来。

1 大学生就业意愿的总体情况

(1)就业地点选择

在就业地点的选择上,大学生“重东部、轻西部”,当问到“您首选的就业地点是什么?”时。有43.596的人选择“东部沿海发达地区”,24.5%的人选择“北京、上海、深圳等国际大都市”。即近七成的被调查者就业首选地点为东部发达地区和大都市。然而,面对目前大城市激烈竞争的就业形势时,也有20%的人将中等城市作为首选地点。

(2)单位性质选择

超过三成的人将外企作为首选的工作单位,这与外企较高的工资收入和较好的发展空间有关;另外近五成的人选择的单位集中在“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国企”,这可能是进入这些部门意味着工作稳定、福利待遇好、社会地位高;另外13.3%的人选择“自主创业”,这表明他们想依靠自己充分展示才能。

(3)期望的月薪

薪酬被喻为大学生就业理性程度的“风向标”,调查显示大学生预期月薪较低,25.6%的人期望月薪为1501~2000元,26.3%的人为2001~2500元,即占约一半的人将月薪定位于1501~2500元间。面对日趋严重的就业压力,毕业生期望的月薪更加现实合理。但仍有13.7%的人期望月薪在4000元以上。

2 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有着不同的就业期望

生源地与大学生期望的工作单位呈现密切关系。尽管外企是毕业生的首选,但来自城市家庭比来自农村家庭的大学生更多地选择在外企工作,选择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的人数也比来自农村家庭的要多,选择自主创业的也高于来自农村家庭的大学生。此外,来自城市家庭的比来自农村家庭的大学生期望更高的月薪。在2500元以下,两者差异不明显;在2501~4000元间,来自城市的比来自农村的要高8%;当期望的月薪在4000元以上时,来自城市家庭比农村家庭的要高5,1%。这说明来自城市家庭的大学生的就业要求更高。

(三)就业渠道

良好的就业渠道能给大学生带来有用的就业信息,促使其顺利就业,大学生要想找到满意工作,除了合适的就业渠道外,还离不开就业部门的指导。

对于“您从哪些渠道得到就业信息?”(多选),“人才招聘市场”成为大学生首选途径(21.2%);“求职网站”居其次(19.9%);再次是“老师、亲戚或朋友”(18.8%);“校园招聘会”(16.7%)和“电视、报刊等媒体”(13.2%)也是获得就业信息的主要途径,各种求职渠道百分比较为接近,说明现今就业渠道多元化、信息来源多样化。

关于“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将近四成的大学生期望从高校就业指导中获取就业信息(其中“用人单位信息”占18.7%、“本专业就业信息”占18.3%),希望获取应聘技巧的人占28.4%。“职业规划辅导”占12.2%。

超过一半的大学生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评价为“一般”,不到三成的大学生评价较高,还有近二成的大学生评价很低,这表明高校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任务还很重。

(四)就业结果

据资料的统计结果来看,求职现状不很乐观。到2009年4月为止,已经签约的占5%。有意向等待签约的比例为8.3%。即只有不到15%的大学生找到了工作;而没有找到工作的比例为63.7%;另外还有7.9%的大学生准备自主创业。这可能因为部分考研、考公务员成绩未公布,另外学生因还未毕业而没有外出找工作,真正求职结果应以半年后为准。

关于找不到满意工作的原因,大学生将责任主要归于自身,“缺乏工作经验、实际技能”居于首位,比例为31.7%;排在第二位的是”就业期望太高”,占25.9%;“就业人数多、竞争激烈”居第三位,占17.6%;而认为找不到满意工作的原因为“受金融危机影响”的比例不高,只占8.9%。

关于求职过程中最主要的依靠因素,“个人

技能”成为首选。占36%;其次是“实习经历”,占17.6%;再次是“专业素养”,占16.9%;“社会关系”也是求职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占9.7%;“学校声誉”占6.5%。可见,社会关系、学校声誉等非个人因素也影响着求职,学习成绩反而不被重视。因而,从求职成功和失败经验来看,大学生认为个人技能是求职成功的重要因素,这说明大学生更注重实际应用能力。

(五)自主创业

被问到“您对自主创业的看法?”,有28.8%的大学生选择“非常感兴趣,渴望自主创业”,24.8%的人选择“工作难找时,会考虑自主创业”;这表示当前大学生自主创业意识逐渐提高;有35.6%的大学生表示“暂时没考虑,时机成熟再创业”,只有8.3%的人表示“没兴趣,不会考虑自主创业”。调查显示,男大学生对自主创业比较感兴趣,渴望自主创业的比例比女生要高。但是当工作难找时,更多的女生会考虑自主创业;女大学生对自主创业“没兴趣、不会考虑自主创业”的人数也要高于男生。

关于“自主创业最需要什么”,34.5%的被调查者认为最需要资金,其次为相关知识和经验,占23.4%,再次是技术,占14.4%。进行自主创业,除了资金、技术和相关知识与经验外,还需要政府的政策扶持和推动。对于“您认为政府在大学生创业方面应做哪些工作”(多选),“放宽贷款和融资政策”成为首选。比例为57.9%,其次是提供创业专业化服务,比例为56.8%,再次是“敦促高校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和“给予税收优惠”,分别占46%和45%。可见政府在引导和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三、南京地区高校大学生就业状况的总结及原因分析

(一)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大学生就业趋向理性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显现,一方面,我国自1999年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后,毕业生规模不断扩大;另一方面,我国正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脱节,劳动力供需的结构性矛盾趋于紧张,缺乏实际经验的应届生不受用人单位欢迎,全球金融危机后,大学生就业问题更加凸显,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大学生倾向于“先就业再择业”,即先站住脚根,再谋求发展,择业考虑的首要因素是“收入水平”,其次才是“工作兴趣”。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质量直接影响到个人前途和发展。当前形势下,大学生就业也更加理性和务实。

(二)大学生就业期望较高,就业地点和单位选择欠合理

尽管受金融危机影响,但毕业生就业期望仍然较高,约一半的毕业生将月薪定位在1501~2500元,这表明大学生的月薪期望较为现实合理。但在就业地点和工作单位的选择上,将近七成的大学生选择东部发达地区和大城市,毕业生就业仍然“重东部、轻西部”,“重城市、轻农村”。超过三成的大学生期望到外企工作,有近五成的人选择机关、企事业单位等福利待遇好的部门,选择民营企业的只占5.8%,显然就业地区和就业单位严重扎堆导致了大学生就业困难。另外,来自城市家庭比来自农村家庭的大学生就业期望要高,他们期望更高的月薪,更多地倾向去发达城市,选择福利待遇好的单位人数也更多。可见,家庭背景作为先赋性因素对大学生择业观起着重要作用。大城市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大,尤其是外企就业岗位明显减少、就业难度增大,但是仍有很多毕业生不愿意到中西部地区、基层单位和民营企业就业,事实上正是这些地方和部门人才紧缺。可见,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困难属于结构性失业,所以大学生只有转变就业观念,才能缓解就业难题。

(三)大学生就业渠道多元化,高校就业指导滞后

信息是求职择业的必要条件,信息渠道数量越多、渠道越可靠,毕业生就业选择余地越大、职业效果越好。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当前大学生就业渠道日益多元化。大学生主要从人才市场、求职网站中获得就业信息,老师、亲朋好友等人际网络也成为大学生信息来源渠道,还有其他的渠道如校园招聘会和电视、报刊媒体。这五种渠道提供的就业信息广、可靠性强,所以毕业生应多方出击、充分获取有用的信息,寻找就业机会,众多大学生顺利就业需要高校就业指导中心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本应肩负着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和就业观念教育的重任,但是目前大学生对高校就业指导的评价并不高,因而高校要加强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培训工作。

(四)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率较低,影响求职的因素多样化

在南京高校毕业生中,地方高校人数最多。就业压力最大,其就业状况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体就业形势,从调查情况来看,只有不到两成的签约率,可见南京地方高校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当然,影响求职成功与否的因素很多,调查显示,大学生求职遇到的最大问题是缺乏工作经验和实际技能,而求职者成功的经验也证实就业需要依靠个人技能和实习经历,但是目前我国的教育机制以应试为主,高校注重理论而忽视实习,不重视锻炼学生实际工作技能,导致应届生在就业市场中处于不利地位,此外,也存在大学生自身的原因,如就业期望太高和综合素质不高;外在的不利环境也导致大学生很难找到工作,如受金融危机影响,就业人数太多以及用人单位要求过高。但调查表明,大学生如果能够提高自身技能、学有专长,降低就业期望,抓住机遇,就有可能顺利就业。

(五)自主创业有待提高,政府需要提供相关支持

大学毕业生数量剧增带来了就业恐慌,在疏导分流大学生就业中,自主创业成为一种重要的方式,调查表明五成的人有自主创业的想法。虽然很多大学生对创业抱有较高热情,但真正实现自主创业的人并不多,对一些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来说,自主创业只是工作难找时自谋生路的一条途径,且持该想法的女大学生多于男生。实现自主创业需要具备很多因素。除了具有创新能力、勇气和胆量外,缺乏资金和相关知识经验也成为困扰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最大实际难题。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不仅能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而且能实现其人生价值。大学生创业离不开政府的相关支持,放宽贷款和融资政策、提供创业专业化服务、给予税收优惠是大学生希望政府在创业方面应做的工作。

四、南京地方高校就业状况的调研启示与建议

近年来,伴随高校扩招导致就业人数增加、专业设置与市场脱节,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受金融危机影响,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2009年江苏省高校毕业生45.9万人,比去年增加3万人,增幅7%。加上外省江苏籍毕业生、外省生源到江苏就业及往年积存尚未就业的毕业生,预计实际需要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数将超过60万人。就南京来看,2009年南京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一是毕业生总量依然很大;二是在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下,部分行业就业需求缩减,劳动力供求矛盾突出;三是地域结构矛盾和专业结构矛盾突出。

大学生就业问题涉及毕业生切身利益和人才实施战略,也关系到社会和谐与稳定。因此,建设有关部门从以下方面着手,本着就业乃民生之本的理念,全面落实党和政府的就业政策,推进大学生就业,来缓解当前的就业难题。

(一)政府应采取多种措施,帮助大学生解决就业问题

一是政府应制定经济发展战略,调整产业结构,尤其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深化体制改革,培育和规范大学生就业市场,采取有效措施扫除体制;积极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健全毕业生就业管理与服务机制。二是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大学生到城乡基层和西部地区就业。如实施“一村一社区一名大学生”工程,“苏北计划”等工作,并为西部、农村或基层就业的大学生提供切实保障。三是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为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资金支持、政策扶持、项目论证等“一条龙”服务。此外,还需要加强对困难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援助。最后,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实习制度,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实习基地的指导和监管,扩大高校毕业生实习范围,提升毕业生就业技能,促进大学生就业。

(二)高校应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完善就业指导工作

高校除了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外,还要重视就业问题,进一步完善就业指导工作。一方面,地方高校要以劳动力市场需求的人才类型为导向,积极调整高校专业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视专业基础教育,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学校应组织学生进行实习,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另一方面,高校应该与地方就业指导中介合作,通过网络招聘、校园招聘、供需洽谈会和专场招聘等形式,为应届毕业生提供更多、更快、更好的免费就业信息。另外,高校应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成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相关就业信息服务和咨询服务,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此外,学校应开设就业指导课,讲授应聘技巧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并传达人才市场的最新动态,尤其要重视创业计划指导,努力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

(三)大学生应提升综合素质,转变观念,积极就业

第5篇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大学生就业问题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就渐露端倪,近几年成为突显的社会问题,而且有愈演愈烈的局势。从2003年至2011年,我国大学毕业生数量每年增加量超50万,而每年毕业大学生一次就业率在70%左右,未就业人数逐年增加,从2006年开始,未就业人数已经超过100万。就业形势紧张的现状似乎已很难避免。尤其是对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他们的就业可能就是难上加难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影响到高校稳定、社会和谐和人力资源作用的充分发挥等,而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有识之士的更多关注。

二、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

1.高校专业设置错位

一些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有较大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供给严重大于需求。一些学校仍然沿袭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一些学生高分低能。不少学校专业划分过细,难以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一些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缺乏特色,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功底不系统,应有的动手能力也不强。而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2.用人单位选人用人缺乏标准

有关方面统计,目前我国企业使用的技术和设备已达到发达国家90年代后期水平,但管理方面是发达国家20年代水平。1000—9000万资产的中小企业中严重缺乏现代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更是缺少。在调查中发现,中小企业选人用人基本上没有导入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多数企业是缺什么人找什么人,在企业快速发展阶段,长期处于救火式选人用人方式,没有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组织架构设置及岗位的科学设定、岗位需求计划都属空白,多数企业选人用人凭经验靠感觉、不科学。这种现象的存在,制约了企业发展,也影响了选择人才的成功率,在我国现阶段有一种现象,越是小企业越不愿意选大学生,不注重自己培养和储备人才。而外企,特别是500强企业,企业发展中愿意选择大学生进企业,从头培养。这种用人上的差异与企业文化、企业规模、CEO战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深度关联。因此,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重要的解决我国中小企业的选人、用人思想观念问题,培养战略性思考,养成正确选人、科学用人、合理择人的习惯,使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和成长过程中有较为充足的人才资源保证。

3.学生就业准备不足,没有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生就业不是到了大四才开始准备,而应在读大学的第一天就有思想基础。一年级了解自我,二年级锁定感兴趣的职业,三年级有目的提升职业修养,四年级初步完成学生到职业者的角色转换。我们在调查后的比较分析中发现,美国的学生为了能从大学毕业,上了大学才开始认真学习,在读大学时也在研究市场,把知识放在实践中学习感悟(如斯坦福大学),中国学生为了能考上大学拼命学习,上了大学就不再认真学习了,对市场变化、社会变化关心度较低,注意力和精力都应付考试了。多数学生对职业目标相对模糊,没有把兴趣、爱好与自己所学专业很好结合。

4.学生期望过高

大学生就业理念也存在一些误区,如“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创业不如就业”,“就业难不如再考研”等。此外,据2012年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六成大学生月薪期望值高于3000元。但近八成的用人单位却认为大学生仍存在期望过高的现象,主要表现在薪酬、地域、个人发展机会、职位要求、行业要求、假期要求和要求专业对口等方面。而不少大学生对此感到很委屈,由于低工资难以满足他的基本生存需要,也往往不能对他形成足够的工作激励,结果必然带来就业的多次选择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戒备心理。

5.金融危机下的就业压力成为当前影响和制约大学生就业形势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全球金融危机肯定要影响到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迅速蔓延的国际金融危机导致我国经济增速趋缓、出口下滑,对就业造成了很大影响。这表现为:企业现有的岗位流失,企业用工需求出现下滑,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增速下降。去年以来,部分发达国家受债务问题影响,纷纷出台财政紧缩措施,对未来的经济复苏和短期增长将会造成冲击。而由于就业复苏一般要滞后于经济复苏,国际就业形势严峻的局面将持续3-5年甚至更长时间。而国内就业形势也很复杂,一方面,不仅东部沿海地区出现“用工荒”,中西部地区企业也面临用工需求和劳动供给的失衡,“招工难”、“加薪潮”考验着全国各地方政府。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如何能在强手之中脱颖而出,撑起属于自己的一片天,这就需要我们思考怎样选择职业?怎样规划职业生涯?怎样使自己处于优势地位。我认为,只有做到个人选择与社会需要相结合,并拥有高度战略眼光和较强学习能力的大学生,才能在就业道路上走出一片天。

1.个人选择与社会需要相辅相成

现代社会发展需要很多人才,社会需要决定着求职的环境。社会需要、市场需要,就是就业选择的方向。首先,一个职业的前途是与社会需要息息相关的,只有准确把握社会需要,紧跟时展步伐,选择的职业才有发展潜力,个人在职业方面的努力和投入才会增值,个人才能获得比较大的发展空间,自我发展才会有可靠的保障。其次,职业选择本身还是一种双向选择的过程,个人选择单位,单位选择个人。一个人在做职业选择时,还要考虑用人单位的需求,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这样才能跟单位配对成功。再次,职业选择还要符合自己的实际。每个人的性格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因此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和需求来选择职业。

所以在选择职业时,不能完全凭主观意志和愿望行事。如果个人的择业脱离了社会和市场需要,他将很难被社会接纳。只有把社会需要与个人的理想、抱负和志趣结合起来,才有成功的希望!

2.重视职业规划,做好职业选择

调查显示,当代青年择业时更加重视自我发展机会和职业前途。在调查中,许多大学生都认识到,“到一个前景不妙的企业工作,意味着今天就业明天失业”。学生认为,有发展前景的企业能给人信任感和拼搏的动力。如果一个企业前景不佳、缺乏后劲,即使工资收入暂时丰厚,也不能让员工有稳定感。我认为,大学教育更多的是一种能力的培养。职业是为了个人生存、生活,获得持续活动的一个必要途径,职业的选择需要在社会上不断地磨练,慢慢选择的。职业内涵是没有高低贵贱,对社会有用的就可以,没有优劣之分。所以大学生在择业时,要用长远的战略眼光来审时度势,重视自我发展和职业前途,切忌“病急乱投医”,对待就业问题要更加理性。

3.政府积极参与,采取各种措施应对就业难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坦言,大学生就业状况依然比较严峻。尹蔚民说,今年该部将采取相应的措施。积极促进大学生就业。他说,首先包括进行就业的拓展计划,去年已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今年将进一步加大力度,包括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到科研单位,到中小企业就业等一系列措施。其二是大学生的援助计划,对困难家庭,政府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采取积极措施。使得他们尽快找到工作环境。最后是大学生的见习计划,对于部分大学生,暂时没有找到工作的,我们会相应的安排到企业里面,也包括事业单位见习。政府给予补贴。

四、总结

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是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中出现的阶段性问题,产生问题原因也是多元化的,解决这样一个社会性问题,必须各方面对问题产生原因有清醒的认识,找准各自的不足,在结合实际中与发达国家有比较性的分析出深层次存在的问题,形成社会各界都来关心、关注并在实践中不断强化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惠丽雅.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与对策[J].经济师,2009(8).

[2]陈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J].人民论坛,2009(3).

[3][5]林细莲.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分析及应对措施[J].社会纵横,2009(5).

第6篇

关键词:体验式教育;大学生就业力;理论研究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存在就业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心的热点。2017年高校毕业生达到795万人,占城镇新成长劳动力的一半还多,就业形势严峻[1]。据《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5届及2014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分别为91.7%和92.1%,均有8%左右的大学生在毕业半年后不能成功就业。大学生未就业是多方因素影响的结果,既有客观的影响,又存在自身就业力不足的问题。余亚萍等在调查中发现,当代大学生基本工作能力相对弱化,缺乏合理的知识结构,社会实践能力普遍缺乏,寻求职业能力亟需提高[2]。

一、大学生就业力的内涵

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需要解决就业问题,就业力就成了衡量大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表征。就业力是所具备的工作能力,也称为就业能力,或者就业竞争力。就业力理论起步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但至今对“大学生就业力是什么”这一基本的研究对象界定问题,存在多种不同甚至相互对立的观点,缺乏适用性的理论框架[3]。影响最大的当属国际劳工组织对就业力的界定:“就业力是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以及应对工作生活中出现的变化的能力。”笔者认为,大学生就业力是大学生具备获取和胜任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及其他个性特征的集合。总的来说,大学生就业力可分为专业能力、个性特质和求职技能。

二、大学生就业力存在的突出问题

在当前经济高度发展、科技日新月异的背景下,企业对技术的依赖日益加强,对人才的重视更是达到前所未有的地步。高校毕业生作为骨干精英来源的主渠道,毫无疑问地承载了社会更高的期待。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工作岗位赋予大学生更多的职责。当前,一些高校更注重培养学生的“量”,不注意追求学生的“质”。大众化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已不能算作是“精英”,是可以进一步培养的人才资源库。这种现实存在的矛盾,加剧了社会对大学生就业力的关注。1.求职技能短缺。当代大学生大多出生在九十年代,是中国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他们成长在衣食无忧的生活环境下,不曾深入地参与社会竞争。大学校园里浪漫安逸的生活,“大学生”的身份更是让他们对今后的工作产生了过高的期待。一些当代大学生大多以自我为中心,个性突出,我行我素,忽视求职应聘的社交常识。简历制作、面试常识成了某些学生的困惑。一些大学毕业生对求职应聘知识一无所知,缺乏必要的求职技巧[4]。在面对就业竞争时,不能积极面对,某些学生的抗压能力偏弱。2.个性特质有待完善。一些高校片面强调技术教育或职业教育,忽视人文素质教育,导致部分大学生综合素质不高[5]。一些学生“深居简出”,课外时间盘踞宿舍,以打游戏度日,极少参加社会交际活动。独来独往,故步自封,缺乏必要的人际交往能力。他们不愿意参与集体活动,集体观念弱化,团队意识淡薄,不注重自我综合能力的培养,组织协调能力较弱,纪律观念有待加强。3.专业能力亟待提高。大学生普遍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对此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这方面的学习具有主动性。有些高校设置的专业知识结构不甚合理,甚至教学内容陈旧过时,存在重视第一课堂轻视第二课堂、重视传授理论知识轻视实践能力培养的现象,存在知识有效率低、综合知识贫乏、实践知识短缺等问题[6]。某些大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要经历较长时间的学习过程,才能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

三、体验式教育对大学生就业力的塑造

体验式教育也称素质拓展活动,是在人造或自然环境下,人为设定一定的情景,让体验者克服障碍,完成个人或集体挑战任务,通过体验、反思、感悟获得个人提升的一种教育方式。它最早源自库尔特•汉恩的外展训练学校(Out-wardBound),通过野外训练,提高生存和人际能力,改善人格和提高心理素质。中国教育历来崇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强调知行合一,重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体验式教育是知行合一的典范,让体验者在完成挑战任务的过程中,寻求解决方案,感悟人生道理,获得难以忘怀的深刻体会。体验式教育活动形式新颖多样,深受当代大学生的喜爱,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比传统的说教效果要好得多。运用体验式教育,对于解决大学生就业力存在的问题,提高大学生就业力,具有很好的借鉴和指导意义。1.体验式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沟通能力。简历和面试是用人单位选聘大学生的主要方式,也是大学生和用人单位沟通的主渠道。简历属于书面沟通,面试属于言语沟通。如何在众多应聘者的简历中脱颖而出,如何在众多的面试者中给面试官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就属于沟通效率的问题。有效的沟通是大学生求职应聘成功的关键因素,沟通能力是大学生就业力中求职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大学生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的一代,他们更喜欢网络聊天,虚拟交友,忽略正式的书面沟通和面对面的言语交流。据有关调查显示,80%的大学生在大众前发表自己的观点时,会存在恐惧心理[7]。体验式教育非常重视沟通及沟通效率。破冰环节通常会安排学员自我介绍,在自我介绍过程中,培训师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你能记住前面所有介绍人的名字吗?作为介绍人如何才能让别人快速记住你和你的名字?通过问题的提出,引导介绍人和听众注意沟通的效率,并通过学员的总结—反思—感悟,达到破冰的效果。在培训师的引导下,学员认识到沟通的重要性,并逐渐将有效沟通迁移到求职应聘中,达到提高沟通能力的目的。在体验式教育中,这样的设计还有很多,比如背摔项目中,背摔者和接人者的沟通等。2.人际关系和谐。当代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问题成为社会和高校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成为高校养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超过半数之多的大学生对自己的人际交往现状不满意[8]。一些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存在三个问题:第一,人际关系淡漠。大学生大多沉迷于网络世界,喜欢虚拟交友。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多局限在自己宿舍或者社团这样的小圈子,同班同学甚至都很少交流。第二,在人际交往中多以自我为中心。以自我为中心的成长经历,使得他们对人际交往的认识存在误区。他们在人际交往中重视自我体验,轻视别人感受。第三,处理人际关系问题的能力较差。某些大学生在人际关系出现问题以后茫然失措,不知道如何是好,有的会选择逃避。体验式教育为大学生开展人际交往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体验式教育活动充满挑战刺激,大学生参加体验式活动积极踊跃、热情高涨。体验式教育都是以团体的形式开展,参加的学员个体势必要融入集体活动,与其他学员沟通交流。体验式教育活动会公平看待每一位学员,每一项活动结束后,培训师会让学员逐一发表感受,为学员营造人人平等的交流氛围。如“不倒森林”这种集体竞技项目,总会有人紧张失误,导致杆子落地。在这种情况下,埋怨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鼓励和包容则会达到更好的效果。培训师会用发生在学员身上的实际案例,引导学员换位思考,对周围的人给予包容和理解,给予鼓励和支持。3.体验式教育可以塑造大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单丝不成线,孤木不成林,发挥团队的作用,力量才是巨大的。人们越来越重视团队合作,团队合作精神成为企业选聘大学毕业生时考察的一个重要方面。从小学到大学,虽然学校都是以班级为单位组织授课,班级组织也很健全,但鲜有团队合作的机会。大学生们虽然经历了较长时间的集体生活,但这种生活都是你追我赶比成绩的竞争关系,由此造成一些大学生合作意识的淡薄。体验式教育非常重视团队合作,是增进团队成员之间信任、提高团队凝聚力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体验式教育活动中的许多项目,都是需要依靠团队合作才能完成的,比如“同心鼓”、“毕业墙”、“生死电网”等。这些项目的完成,需要团队成员统一思想,所有人都需要为完成挑战这一共同目标而努力。因为这些项目具备一定的挑战性,团队成员之间必须密切合作,充分发挥个人优势,取长补短,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有的学员为此让别人站在自己的肩上,有的学员用一只胳膊支撑一个人的重量,力量较小的女生主动承担起保护的作用。合作、奉献、团队的精神在此随处可见。挑战一次次失败,但团队一次次坚持不放弃。挑战成功后,所有的成员都异常幸福和激动,他们忘记了性别,忘记了身份,忘记了以往的不悦,只知道他们是团队中的一员。体验式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认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积极看待人际交往,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体验式教育可以引导大学生学会沟通,重视沟通,提高沟通的效率,掌握沟通的技巧。尤其是在团队精神的塑造上,体验式教育具有更加明显的效果。充分利用体验式教育的优势,对于提高大学生非专业能力以外的就业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刘全振 单位:南京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1]白天亮.2017年高校毕业生数量再创新高[N].人民日报,2017-1-24(02).

[2]俞亚萍,邵丽珍.大学生核心就业能力现状及提升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7):116-118.

[3]江岩,张体勤,耿新.大学生就业力:概念、纬度与测量[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45-54.

[4]刘全振.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7(7):103-106.

[5]李琳琳,贾东超.大学生就业力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3(6):67-69.

[6]周训梅,周险峰.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教学归因[J].中国教育学刊,2015(S2).

第7篇

关键词:社会资本 大学生就业

社会资本概念最早是经济学里的概念,后来被应用到社会学领域,社会学里对社会资本研究的学者里,比较著名的有较早的社会学家布迪厄到近代的格兰诺维特再到现在的社会学家林南。布迪厄强调“社会资本是一种现实的或是潜在的资源集合体,这些与一定量制度化的共同熟识和认可的网络关系有关,并且从集体拥有的角度为每个成员提供支持,是成员的信用证明。”1他对社会资本的研究往往用来解释经济上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问题.林南把社会资本定义为:“社会资本是投资在社会系中并希望在市场上得到回报的一种资源,是一种镶嵌在社会结构之中并且可以通过有目的行动来获得或流动的资源”2.林南把社会资本看成是嵌入社会网络中的社会资源。笔者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认为林南对社会资本的定义更适合用来解释当前的大学生就业问题。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本世纪初开始出现的,再加上这最近几年受到欧美国家经济危机的影响,其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正因为如此,大学生要对就业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由于大学生较比一般人拥有更高的文化素质和知识,所以大学生对未来工作的期望普遍较高。然而现实恰恰是现在许多工资高待遇好的用人单位更看重就业者的动手能力和经验。然而在经验和动手能力方面,大学生往往是欠缺的。像文化素养,能力,经验等等都属于人力资本的范畴,人力资本虽然对就业过程中起到非常得要的作用,但就业是一种互动的过程用人单位与就业者互动的过程。有互动就会产生社会关系,所以社会资本对大学生的影响同样巨大。如果就业者与用人单位有某种人情(如与用人单位的领导有亲戚关系)在,其就业的机会自然就大。所以大学生不仅要注重人力资源的提高,还要注重社会资本的积累。然而各种研究表明,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在大多数情况下,两者处于正相关状态,即社会资本的积累有助于人力资本的提高,人力资本的提高有助于社会资本的积累。

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实现的。

首先,社会资本是大学生提高人力资本的催化剂。

当前的就业环境,使大学生不得不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成功就业不仅受到人力资本的影响,同时也受到社会资本的影响。那么大学生如何提高自己的竞争力?由于大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渡过的,接触社会的经验较少,所以在社会资本的积累较其他较早踏入社会的工作人员要少,所以要想在就业的竞争中不至于处于劣势,大学生必须提高自己的人力资本。所以正是社会资本的不足才加强大学生的紧迫感,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的知识,能力即人力资本。因此社会资本的缺乏能刺激大学生提高人力资本的积极性,社会资本是大学生提高人力资本的催化剂。然而由于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当人力资本提高到一定程度,你的交往范围势力会更大,会接触到更有学问,更有能力的人,所有其社会资本更具有深度和广度。所以当社会资本对成功就业有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其次,社会资本有助于掌握更全面,更准确的信息,增加获得更好就业的机会。

由于现在的社会是信息社会,再加上网络的发展的快速发展,信息对个人的重要性显得更加突出。人们常说二十一世纪谁掌握拉更信息,谁就掌握拉成功。然而由于每个人的能力有限,掌握的信息有限,所以单凭自己的能力和掌握的信息去竞争,往往会因为信息的缺乏而错过更好的机会,在竞争中自然处于劣势地位。但如果就业者有很好的社会资本,则其可利用社会关系中的社会资源获得更全面,更准确的就业信息,自然而然较之信息缺乏的就业者拥有更大的成功就业机会,能获得更好的工作。所以社会资本在大学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方面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最后,社会资本有时在大学生就业中扮演着“关键先生”。

在大学就业中,当人力资本差不多的情况下,谁拥有更深,更广的社会资本,谁就能在就业的竞争中处于绝对优势。例如当两位大学毕业生同时应聘同一家用人单位,两位毕业生的在校表现差不多,能力方面差异也并不大,即人力资本相近。当其中一位大学生的朋友与用人单位的管理者也是朋友或自己本人与管理者是朋友,在这种情况下这位大学毕业生较另一位毕业生更有优势,更有可能成功就业。所以社会本在大学毕业生就业中有时扮演“关键先生”。

总结

经过上述分析,那么大学生如何面对目前的就业形势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第一,大学生应该摆正自己的就业态度。大学生的学习成本虽然很大,文化知识较一般人要高,但经验方面毕竟很欠缺。所以在就业过程不要对工作期望得太高,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群体,应该首先成功就业,在工作中积累经验。第二,大学生在校期间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提高自己的人力资力,使自己在就业中不至于处于劣势。第三,应多参加学校,学院的各项活动,扩大自己的交际范围,加深自己的交往对象。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处理好与周围同学朋友之间的关系。即积累更深更广的人力资本。

参考文献:

[1] [美] 詹姆斯・S・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第8篇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12-01

经过多年的扩招,我国每年大学毕业生人数以千万计。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国家经济生活中较为重要的一项议题,大学生就业难也时常被人提起。在此情况下,全社会理应建立起一套关于大学生就业的监测预警体系,能够有效的反映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从而引导人才的培养与流动。

经过多年的扩招,我国每年大学毕业生人数以千万计。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国家经济生活中较为重要的一项议题,大学生就业难也时常被人提起。在此情况下,全社会理应建立起一套关于大学生就业的监测预警体系,能够有效的反映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从而引导人才的培养与流动。

一、大学生就业预警体系的涵义

我国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难题表现为过剩与紧缺并存。全社会的人才配给体制未进行合理的优化。在本文所研究的就业监测预警领域,主要是通过合理的指标监测,反映需求的发展方面。因此,本文经过梳理认为大学生就业预警体系应该包含高校、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等多个方面,同时辅以重要的技术手段能够对以上多方面信息进行分类汇总,从而得出重要的趋势性信息,进而指导行动。

二、预警体系的构建

从参与主体上看,预警体系将有外在的制度法规、信息方的中介服务机构、人才培养的高校及相应协调机制的政府相关机构。同时,在此基础上添加必要的技术手段,从而有效汇总信息,提示发展趋势。

1.政策法规体系建设

政策法规是大学生就业预警系统成功的重要外在条件,没有规则的有效统筹,分类指导将使很多工作难以有效衔接,取得实效。政策法规主要为各参与主体分配角色,制定工作内容和方法。在制度中主要包含大学生就业统计法规、大学生就业预警系统管理办法、大学生就业形势制度等。政府从宏观层面应整体协调政策体系的建设,作为市场重要的参与主体政府应着重该部分的体系建设,从而规范和引导体系的发展方向。

2.组织机构实施体系建设

在整个预警体系中主要由各级人社部门、相关层级的教育管理部门、高校及相关就业服务中介机构。根据初步的规划,其中人社部门主要负责就业信息的采集、汇总,整体上进行信息系统建设,教育管理机构协调高校内部的培养体系工作。高校主要负责具体培养工作的实施。就业服务机构主要为政府部门提供信息,为企业与高校建立必要的衔接。同时,在整体体系还应建立必要的专家咨询委员会,为整体体系的完备运行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撑。专家咨询组织建设也需采用兼收并蓄的态度,广泛的吸引多方智力力量参与该部分的建设和完善。

3.信息系统建设

在海量的数据面前,信息系统建设也是必要条件之一。通过大量的数据,把握数据的规律和发展方向,对于整体体系的完备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专家咨询决策体系也需要数据分析的支撑。

三、大学生就业预警指标体系

经过初步的考量,本文总结的指标体系由5个一级指标和26个二级指标构成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监测指标体系(如表一)。就业率指标(1)是最直观反映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指标,可以从宏观上对反映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就业分布指标(2)可以很好的反映出不同监测主体在毕业生就业质量上的差异性。创业指标(3)反映创办事业、自谋职业、自主就业指标。需求指标(4)可以反映出一个区域和行业的工作岗位供给状况。满意度指标(5)是监测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对就业过程满意程度的评价指标,是反映就业机会的可获得性、工作稳定性、工作场所的尊严和安全、机会平等、收入、个人发展等有关方面满意程度的综合概念,对于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高校就业服务工作绩效、供需双方对接过程及就业质量研究都有重要的价值。

第9篇

近些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的人数连创新高,庞大的高学历就业人口深刻地影响着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供给结构,随之产生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大学生就业难除了与我国目前所处的经济周期波动相关外,大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择业偏好与劳动市场需求的错位也是其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如果就业观念不转变,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很难有根本的改善。基于此,我们希望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研究大学生择业偏好的表现及其影响因素,从而为缓解大学生择业与现实需求的矛盾,帮助大学生毕业后正确地在市场定位提供客观依据。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发达国家对大学生择业的研究大多从需求、供给与供给匹配方面来进行理论架构。在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这只无形的手会调节三者之间平衡。国外研究大学生择业偏好更侧重在劳动力的供给方面做研究。

瑞士实施供给导向的劳动力市场政策,非常重视发展教育,确立终身教育体制,可以达到使劳动力的择业偏好得以修正,顺应市场需求;在美国,高校的教学与市场需求结合紧密,培养学生适应市场需求能力,使自己的偏好也能顺应市场的改变而改变,提高就业率。

(二)国内研究现状

根据《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即“就业蓝皮书”)中调查的数据显示,2011届大学毕业生中,有82.1%的人毕业半年后受雇全职或半职工作,1.6%的人自主创业;有9.3%的人处于失业状态,其中1.1%准备国内外读研,6.1%准备继续寻找工作,还有2.1%放弃了继续求职和求学。

1、偏好热门职业。热门专业人才供应量供大于需求量造成专业结构性失业。因失业量较大,就业率持续走低,且薪资较低的专业,被列为高失业高风险型专业,也就是红牌专业。

2、偏好经济发达的地区。大学生喜欢“孔雀东南飞”,独独钟情于北京、上海、广东等东部经济发达地区。

3、薪酬期望值过高。此前有过关于大学生薪酬期望值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的期望值显然高出社会现实水准,也导致部分大学生“有业不就”。

4、偏好稳定的工作。近年来,公务员考试成为大部分学生毕业后就职的首选,成为一名公务员,虽然收入不高,但安全稳定。

三、特色与创新点

现有研究着重于大学生择业偏好的现状描述,较少关注其影响因素。本项目则基于抽样调查分析方法,对大学生择业偏好的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本项目采用统计学和社会学的调查方法,在校内随机发放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大学择业偏好及其个人和家庭人口学和社会经济状况的主要指标,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及回归分析研究影响。

四、研究方法

(一)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在分析岷县当归的现状时,需要引用当归近几年的产量和销量等各项指标的数据,这时就要运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对其进行语言描述和总结,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如统计学知识对其进行深层次地计算和研究。

(二)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相结合。在分析岷县当归产业的发展对策时,既要注重整个产业链即宏观方面的整合,又要加入企业管理即微观层面的分析,以便更好地提出意见和建议。

(三)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在研究过程中,通过走访岷县中药材龙头加工企业,能获得大量贴近现实的一手资料,在查阅相关中药材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把理论和现实联系起来,使研究结果更具可靠性和真实性。

(四)现状分析与超前谋划相结合。通过对岷县当归产业链发展现状的分析,找出当归产业链发展的优势和制约因素,并提出岷县当归产业链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发展方向,以及相应的政策措施建议。

五、针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所提出的建议

(一)大学生的就业观念需要转变。要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全面衡量自己的综合素质。

(二)国家、政府、高校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把大学生就业问题当作高等院校长期工作来抓,这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

(三)各学校要在大学生就业期间,加强就业方面的指导、宣传。设置社会需要的专业学科,是大学生在就读期间学到一技之长,为就业奠定基础。

(四)制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计划,扩大就业岗位,营造适合大学生发展的环境,真正实践把扩大就业作为民生的头等大事来抓。

(五)用人单位要适当改变用人的原则。在用人上,用人单位要改变过多的歧视,应该更多的看中学生的能力,应该给学生适当的机会锻炼自己,来验证学生的实际能力,不要以其缺少什么而拒之门外。

参考文献:

[1]刘怡.国外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的比较研究 [D]. 东北师范大学 2008

[2]曲岩,刘继云. 统计学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3]高鸿业. 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张宏军 . 大学毕业生的择业偏好及其解释——一个基于LMS理论的分析框架[J].学术探索,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