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风险评估技术论文

时间:2023-02-04 18:50:04

导语:在风险评估技术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风险评估技术论文

第1篇

论文关键词:陕西,苹果产区,连阴雨,气象指数,风险分析

 

0引言

在国内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方面,一般有干旱风险评估、涝洪风险评估、冻害风险评估等。李世奎等【1】探讨了农业自然灾害分析的理论、概念、方法和模型。邓国等[2]提出用解析概率密度曲线法估计粮食产量序列的风险概率,对中国粮食产量不同风险类型进行了分区研究。薛昌颖等[3]利用河北及京津地区冬小麦实际产量资料,选取历年减产率的变异系数、历年平均减产率和减产率风险概率作为评价指标,估算了干旱气候条件下历年冬小麦产量灾损的风险水平。黄崇福等[4]针对湖南省各县市的灾情资料时间序列短、数量少的情况,引入模糊数学方法,对干旱进行了风险估算。朱自玺等[5]、王素艳[6]研究了冬小麦干旱风险评估技术和方法。

国外学者在风险分析研究方面多侧重于经济领域,对具体的某一种农业灾害风险分析的研究还不多见论文服务。【7,8,9,10】

目前,在风险评估方面陕西,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标准还缺乏统一的认识和实践检验,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的风险评价模型甚少。总体而言,风险评估的内容大多集中在较大的方面,如对中国的粮食产量风险进行评估和区划,对总的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进行估算等。这些风险评估的对象都是针对整体农作物,单一的对某一种农业气象灾害,或某一种农作物的农业气象灾害,或某一种果树的气象灾害进行系统化风险评估和区划的成果较少【11】。刘璐【12】、李美荣【13】等人分别应用基于模糊数学和信息扩散理论、风险灾损模式分析了苹果开花期冻害在陕西省苹果产区发生的时间、空间风险分布。在风险评估方法中,主要用风险评估指标进行分析,但由于气象要素(或其相对值,如降水负距平)受前期天气气候影响明显,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2009年,全省苹果面积和产量为847.4万亩和805.2万吨,占全国苹果总产的1/3和世界总产量的1/8。8月下旬-10月中旬的连阴雨对苹果着色及采收带来严重影响,本文在定义陕西苹果产区连阴雨气象灾害指数的基础上,探索了一种新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方法——气象灾害指数方法来进行连阴雨风险分析,计算了陕西果区各地苹果着色期连阴雨气象灾害指数,据此将苹果产区连阴雨发生情况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级,结果表明,有13个县连阴雨气象灾害指数为轻度陕西,有27个县连阴雨气象灾害指数为中度,有8个县连阴雨气象灾害指数为重。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气象资料来自陕西省气象局档案馆。所用资料为位于陕西省关中地区、陕北地区48个苹果生产县(区)建站-2006年的8月下旬-10月中旬逐日降水量。资料起始时间:合阳自1962年,耀县自1963年,靖边自1965年,佳县自1969年,安塞、甘泉、米脂、吴堡、延川5县自1970年,子洲自1971年,陈仓自1973年,其余县区自1961年开始。

1.2 数据处理和研究方法

连阴雨气象灾害指数()定义为:

(1)

公式(1)中为8月中旬~10月中旬雨日(R≥0.1)连续3天以上的日数,该日数越多,连阴雨危害越重;

公式(1)中为8月中旬~10月中旬无降水日数,该日数越多,连阴雨危害越轻。

2结果与分析

2.1 连阴雨气象灾害指数

用进行分析仅用到连续3天以上的降雨日数和无降水日数,未使用降雨的具体数量,可减少各地由于观测仪器不同带来的差异。且该指数物理意义明晰,是运用多年气象资料进行计算的,具有稳定性。本文以连阴雨气象灾害指数数值做为连阴雨风险分析数值来进行风险分析。计算结果见表1论文服务。

2.2分级结果:

以≤0.3为轻度, 0.3<≤0.5为中度,>0.5为重度对各地连阴雨气象灾害指数进行分级。有13个县为轻度陕西,有27个县为中度,有8个县为重度,此分级结果即为风险分布(表1,图1)

表1 陕西苹果产区连阴雨气象灾害指数及风险分布

 

地点

分级

地点

分级

地点

分级

子长

0.29

志丹

0.41

澄城

0.33

靖边

0.22

延长

0.36

合阳

0.31

定边

0.20

延安

0.34

韩城

0.31

神木

0.21

富县

0.44

蒲城

0.34

米脂

0.25

宜川

0.37

富平

0.36

绥德

0.24

洛川

0.40

扶风

0.47

吴堡

0.20

黄龙

0.47

乾县

0.42

府谷

0.19

宜君

0.49

礼泉

0.40

子洲

0.24

铜川

0.45

澄城

0.33

佳县

0.20

耀县

0.40

合阳

0.31

横山

0.19

旬邑

0.48

韩城

0.31

榆林

0.19

长武

0.47

千阳

0.59

延川

0.28

彬县

0.44

凤翔

0.57

子长

0.29

志丹

0.41

岐山

0.54

靖边

0.22

延长

0.36

宝鸡县

0.54

定边

0.20

延安

0.34

宝鸡市

0.52

吴旗

0.49

永寿

0.47

甘泉

0.60

清涧

0.34

淳化

0.43

陇县

0.55

安塞

0.40

白水

0.36

麟游

第2篇

关键词:电力企业,风险管理,定量风险评估 毕业论文

0、引言 简历大全 /html/jianli/

电力作为高风险产业,不仅源于其公用事业属性,以及技术资金密集、供求瞬时平衡、生产运行连续等特征,同时电力项目投资额巨大、建设周期长、沉没成本高,而且,随着电力体制改革和电力市场建设进程的深入,市场主体越来越多,电力交易关系复杂,不同主体之间协调困难,电力行业规划建设、生产经营的不确定性加大、电力市场风险增加。根据“十一五”期间电力体制改革的任务,面对我国电力市场化发展的现状,增强风险意识,树立风险观念,加强风险管理将是电力企业的重要任务。本文在阐述了企业风险管理基本框架流程及其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提出电力企业定量风险评估的主要内容及方法,以期推动电力系统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

1、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 作文 /zuowen/

风险作为客观存在,要求人们考察研究风险时,要从决策角度认识到风险与人们有目的活动、行动方案选择及事物的未来变化有关。风险的形成过程和风险的客观性、损失性、不确定性特征共同构成风险形成机制分析和风险管理的基础。//zuowen/

人们一般对风险持厌恶态度,都想减小风险损失,追求风险与收益的均衡优化。风险管理的提出与发展与企业发展状况、社会背景密不可分。风险管理作为一门管理学科,首先在美国应运而生,之后传到西欧、亚洲、拉丁美洲。美国大多数企业都设置专职部门进行风险管理,许多大学的工商管理学院都开设风险管理课程。风险管理作为一门科学与艺术,既需要定性分析,又需要定量估计;既要求理性,又要求人性;不但需要多学科理论指导,还需要多种方法支持。/

源于风险意识的风险管理主要包括风险分析、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三大部份。根据风险形成的过程,风险分析需要进行风险辨识、风险估计。风险估计需要进行频率分析与后果分析,而后果分析又包括情景分析与损失分析。通过风险分析,可得到特定系统所有风险的风险估计,对此再参照相应的风险标准及可接受性,判断系统的风险是否可接受,是否采取安全措施,这就是风险评价。风险分析与风险评价总称为风险评估。为进行风险定量化估算,要进行定量风险评估(quantitative risk assessment—qra)。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针对风险状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与对策方案,以控制、抑制、降低风险,即风险控制。风险管理不仅要定性分析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及损失状况,而且要尽可能基于风险标准及可接受性对风险进行定量评价。对于以盈利为目的的工业企业也希望将风险损失价值化并给出货币衡量标准。风险管理就是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控制三者密切相联的动态过程,见图1。/

2、风险管理的组织实施与基本流程 毕业论文

为有效实施风险管理,企业应由专门的组织及相关人员按一定程序组织实施风险管理工作。据《幸福》杂志对美国500多家大公司的调查知,84%的公司由中层以上的经理人员负责风险管理。风险管理的趋势是董事会下属设立风险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公司风险管理,组织实施的流程是:①制定风险管理规划;②风险辩识;③风险评估;④风险管理策略方案选择;⑤风险管理策略实施;⑥风险管理策略实施评价。//html/jianli/

3、电力企业定量风险评估(qra) 开题报告 /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电力企业qra的建立与发展从内部来看,不仅已有可靠性分析、安全分析、质量管理、项目管理等各专业分析作基础,从外部而言有电力用户、政府与社会公众、咨询机构等众多相关主体的关注。电力企业qra对企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qra有利于企业将风险水平控制在规定标准的风险水平之内,并符合最低合理可行原则;通过开展qra可帮助企业全面识别风险,并按轻重缓急排序,以有助于管理者将精力、财力、物力集中于风险控制的重要紧急领域,使风险管理决策更为合理、效果更好、成本最小;通过对各种风险控制方案或安全改进措施进行qra,使决策者对方案措施进行优劣选择,为公司提出决策支持。电力企业的风险将对其它企业和主体带来连带影响,并产生放大效应,电力系统安全、可靠、高效、优质是各行各业和政府管理部门共同的愿望。电力企业实施qra具有现实意义。//sixianghuibao/

3.1 电力企业qha的基本框架模式

电力企业qra是指在工业系统qra的基础上,考虑电力系统的技术经济特点及运行规律,结合电力体制改革及电力市场化进程而以概率模型表征的全面风险管理理论方法。为便于实施风险管理,保证风险评估质量,满足风险评估过程各阶段的不同要求,构建如图3所示的适用于电力企业qra的基本框架模式。在具体实施时,允许依实际情况而有所改变。//zuowen/

3.2 电力企业qra的主要工作内容 简历大全 /html/jianli/

(1)确定目标及范围。包括风险管理的目的与意义,待分析系统的设备配置、工作流程、资金、人员、管理、信息、地区、人文环境等,即确定qra实现目标和实施条件等。//sixianghuibao/

(2)风险辨识。即找出待评价系统中所有潜在的风险因素,并进行初步分析,通过安全检查看系统是否达到规范要求。风险辩识的基本途径有历史事故统计分析、安全检查表分析、风险与可操作性研究(hzops)、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故障模式影响及危急分析(fmeca)、故障树分析(eta)、事故树分析(eta)、风险分析调查表、保单检视表、资产风险暴露分析表、财务报表、流程图、现场检查表、风险趋势估计表等。为配合保险公司对出险事项的处理,可采用从下至上的归纳法、从上至下的演绎法及两者综合运用。针对特定风险,可选用基于系统平面布置的区域分析、隐含事件分析、德尔菲法及基于事故树分析的风险事故网络法等。风险辩识不只局限于系统硬件,还应考虑人为因素、组织制度等系统软件。

风险综合集成是指对所有风险按其特性类型分门别类加以汇总因电力工业特点及电力市场化改革特点,把电力系统风险按厂网分开的行业结构进行分类。/

对于发电企业而言,主要有电源规划风险、报价竞价上网风险、供求平衡风险、市场力抑制风险、备用容量风险、信用风险、法律风险、项目风险、中介机构风险等。对于电网企业而言,主要有电网规划风险、电网融资风险、购电电价风险、电力交易转移风险、辅助服务风险、成本分摊风险、输电阻塞风险、输电能力风险、备用率风险、电力监管风险等。另外,电力企业还将面临电力可靠性、安全性、稳定性风险及电能质量风险等。/

风险综合集成后的初步风险分析是对已辩识出的风险进行初步分析评估,确定风险的等级或水平。风险水平低的可忽略不计或仅作定性评估,风险水平高的要在定性分析基础上,进行定量评估。/

(3)频率分析。即确定风险可能发生的频率,其方法主要有历史数据统计分析、故障树分析与失效理论模型分析。历史数据统计分析是根据有关事故的历史数据预测今后可能发生的频率。因此要建立

风险数据库,既作为qra的基础,又作为风险决策的依据。故障树分析作为一种自上而下的逻辑分析法,把可能发生的事故或系统失效(顶事件)与基本部件的失效联系起来,根据基本部件的失效概率计算出顶事件的发生概率。失效理论模型分析是在历史数据与专家经验的基础上,采用某种失效理论模型来计算风险发生频率。/

(4)风险测定估计。根据风险特性及类型,运用一定的数学工具测定或估计风险大小。常用方法主要有主观估计法、客观估计法、期望值法、数学模型法、随机模拟法和马尔可夫模型法等。//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5)后果分析。即分析特定风险在某种环境作用下可能导致的各种事故后果及损失。其方法主要有情景分析与损失分析。情景分析通过事件树模型分析特定风险在环境作用下可能导致的各种事故后果。损失分析是分析特定后果对其它事物的影响及利益损失并归结为某种风险指标。/

(6)风险标准及可接受性。风险标准及可接受性应遵循最低合理可行(alarp)原则。alarp原则是指任何系统都存在风险,而且风险水平越低,即风险程度越小要进一步减少风险越困难,其成本会呈指数曲线上升。也就是说,风险改进措施投资的边际效益递减,最终趋于零,甚至为负值。因此,必须在风险水平与成本间折衷考虑。如果电力企业定量风险评估所得风险水平在不可接受线之上,则该风险被拒绝,如果风险水平在可接受线之下,则该风险可接受,无需采取风险改进措施;如风险水平在不可接受线与可接受线之间,即落人alarp区(可容忍区),这时要进行风险改进措施投资成本风险分析或风险成本收益分析。/

分析结果如果证明进一步增加风险改进投资对电力企业的风险水平减小贡献不大,则该风险是可接受的,即允许该风险存在,以节省投资成本。alarp原则的经济学解释类似投入要素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一样,风险与风险措施投入间的风险曲线也呈边际收益递减规律。//sixianghuibao/

3.3 电力企业qra常用方法 作文 /zuowen/

根据电力企业qra的工作内容和实现要求,结合电力企业本身特点,电力企业qra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安全检查表即实施安全检查的项目明细表;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技术和故障模式影响分析与致命度分析(fmeaca)技术;风险与可操作性研究技术;事件树分析技术;基于概率影响图技术、人工智能、专家系统、可靠性工程技术期望值法、风险主观、客观估计法、模糊评估法等。/

第3篇

中图分类号:TB3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4(a)-0000-00

压力管道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化工、石油,冶金,医药等各工业生产领域和在输送危险液体方面担负着重要任务。压力管道如果出现泄漏或者断裂将会造成不可估量的严重损失,直接影响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由于种种原因,例如管理不力,法规不完善,尤其是我国的科技水平还处于相当落后的水平,我国压力管道普遍缺陷重重,存在着诸多的安全隐患,因此如何以最少的成本降低压力管道缺陷带来的风险,一直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本文就压力管道缺陷检验的几种主要方法和敏感区域的确定进行简要的分析介绍,并对压力管道的风险评估进行初步的探讨。

1 缺陷检验

压力管道的安全关键在于敏感区域的确定,而压力管道的各种技术文件,存储或流通流体的性质与危害性,历史经验的积累,这些都是我们确定敏感区域需要考虑的因素。只有对敏感区域有了深刻的认识,我们才能对压力管道的缺陷检验做到有的放矢。

1.1 宏观缺陷检查

在线检验一般从发生事故可能性比较大的位置,或造成后果比较严重的部位进行检验,在管道在运行传送流体的情况下,观察管道是否有泄漏的情况;绝热层是否有磨损或者掉落的情况;检查管道防腐层是否有破损的现象;是我们进行宏观缺陷检查的重点。

在实际检验工作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检查:管道有没有弯曲变形,阀门、法兰,支吊架等基础设施是否有不妥当的地方,对腐蚀、泄漏的部位进行标注,并将结果记录在单线图上,以方便后续检验工作的开展和检验审核。

1.2 厚度缺陷检验

厚度缺陷检验是通过对壁厚的测试,发现可能存在缺陷的部位,确定敏感区域。在实际工作中,主要是对于易受冲刷的部位、有明显腐蚀老化的部位、可能积液的部位、管径明显发生变化的部位等,以抽查的方式进行定点壁厚测试,如果发现异常点,应在异常点附近进行检验,确定异常部位的大小;特别要注意的是,测定的点数要满足检验判断准则的需要,

1.3 表面缺陷监测

表面缺陷监测一般是采用磁粉检测或渗透检测方法,对敏感区域的表面和近表面进行检验。通常情况下,应对以下敏感区域进行表面缺陷监测:宏观检查中发现裂纹的部位、焊缝咬边部位、焊缝修磨部位、绝热层破损的部位、应力集中的部位、腐蚀环境中的管道等。

1.4 内部缺陷监测

内部缺陷检测主要是采用超声波或射线的方法对敏感区域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内部是否存在危险性缺陷。检测的敏感区域主要是焊接接头和使用中发生泄漏的部位,支吊架损坏的部位等。

总之,在缺陷检验过程中,应严格按上述原则确定检验的敏感区域,采用合适的检验检测方法,确定管道的安全状况,以便以后的检验维护。

2风险评估

根据多年来的事故原因统计表明,大部分的经济损失只有少部分是因为使用高风险设备引起的,因此对所有的设备都进行一般性检验,检验的成本将会大大增加。但如果对在用的压力管道不进行一般的常规检验,而是对管道进行风险评估,综合考虑管道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发生事故后造成的损失程度,将压力管道的的风险划分等级,合理的安排高风险管道和低风险管道的检验和维修投入,在确保管道的安全得到保障的情况下,以达到低成本高效益的成果。

RBI分析方法就是我们想要使用的方法,因为采用RBI方法能使检验管道的费用合理分配,直接降低检验管道的费用,能对管道的风险进行排序,使我们对高风险管道进行重点检验,从而大大降低压力管道的风险,给人们的生命财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和重要保障,所以下面对RBI方法在管道风险评估方面做简单的探讨。

RBI分析方法有三种:定性分析,半定量分析和定量分析。这三种分析方法在管道风险分析方面都有着各自的特点,现介绍如下:

2.1 定性分析

定性的方法虽然简单,便于应用,用来对压力管道出现风险的可能性和造成后果的严重性进行评定并用风险矩阵表示风险,但它所产生的结论是比较保守的理论。定性分析可以在压力管道风险显示方面比在风险评估方面发挥更大的,所以我们一般将其用作风险显示的手段。它能够迅速的将压力管道的风险等级进行排队,为我们进一步做风险分析提供方便。

2.2 半定量分析

半定量RBI评估较定性分析考虑的因素多一些,但需要的压力管道的相关数据也不多,其压力管道的数据采集和风险后果计算是对管道分类进行简化计算,而不是对管道的流量进行详细计算,评价的成本较低。半定量方法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得到压力管道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事故后果的严重性,例如,问答、选择、估算。半定量分析方法同样也可以采用风险矩阵的方式表示压力管道可能出现的风险,对于风险评估的精度要求能满足,所以半定量方法得到许多国家的青睐并欲与发展。

2.3 定量分析

对压力管道定量RBI评估方法考虑的因素最多,所需要的基础数据也最多,如压力管道的工艺流程数据,历年维修检修记录,设计资料等,从而获得最准确的评估结果。定量方法可以根据压力管道的类型从通用事故频率数据库中得出所预计的破坏规模的通用事故频率;可以根据管道的实际情况,确定管道的各种因子,然后根据公式求出压力管道实际事故的频率、事故的后果、压力管道风险。定量RBI评估在这三种风险评估分析技术里是最科学合理的,也是未来压力管道风险评估的技术发展趋势,但因为其繁杂的先期准备工作,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

由上可以看出RBI的压力管道检验技术是风险评估控制的有效措施之一,经过风险评估后,我们可以把检验重点放在高风险的压力管道上,也可以适当的对低风险管道进行检验,从而在保证管道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大大降低了成本。RBI技术对压力管道评价的安全性、经济性以及潜在的失效风险作了全面的考虑,它首先对压力管道的风险进行有效排序,然后在风险可接受准则可接受的范围内确定高风险压力管道,并且利用风险驱动因素得出具有针对性的检验策略。RBI技术相比于传统的检验方法,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如:提高压力管道的安全、可靠、有效性,减少成本,缩短检修时间,延长检修周期。

3结语

我国在管道缺陷检验和风险评估方面虽然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存在着许多不足,这就需要我们在原有成绩上继续努力,学习先进的检验手段和风险评估方法,争取以最少的成本保证压力管道的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 刘展,王智平.俞树荣,等.RBI在压力管道风险管理中的应用[C].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院,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2005中国第二届城市与工业安全国际会议论文集.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281-285.

第4篇

[关键词]培训供给侧;培训体系;培训技术

1“培训供给侧改革”概念及内涵

11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改革,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指通过改革的方式推进结构调整,进一步整合供给资源,使供给资源能够更加有效率地配置,从而提升需求方的需要,提升整体的全要素生产率。

12培训供给侧改革

培训供给侧改革,主要是针对培训供给方面的资源重新配置的一个过程,通过资源的更好整合,实现培训项目的整体效果的提升。按照培训的要素来说,就是通过培训方法、培训资源体系、培训制度体系、培训教学模式、培训考核体系等的改革来提升培训者的培训目标或提升培训价值。

2培训供给侧改革研究综述

本次综述以中国知网(CNKI)为检索工具,检索主题为“供给侧改革”和“培训”,Cnki检索共计返回58条结果。从其年份来看,基本都是2016年发表的,说明目前培训供给侧改革研究方面的研究才刚刚开始。

21按月份研究分布情况

供给侧改革从提出到方案制订,时间主要在2016年1月以后,因此,所发表的研究论文也是按照这个时间段开展,从初期概念的研究,到成熟后的方法研究,呈现一个研究的基本线路。从分布图图1看,7月发表的研究论文最多,有17篇,4月、5月、8月、9月发表的研究论文次之,分别为:7篇、9篇、6篇、5篇。

22研究机构和作者情况分布

按照发文的机构和作者,对发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其数量见表,其分析情况见下表。

从机构及作者发文情况看,目前,培训供给侧改革刚开始研究,发文的研究机构、作者分布比较分散,没有一个机构或作者发文在5篇以上。结合研究层次看,目前,主要研究聚集在行业指导、政策研究方面,行业指导、政策研究方面的有32篇。占总发文量的5517%,基础研究有16篇,占2759%以上,高等教育、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方面的研究有9篇,占1552%.

23关键词检索

从研究论文的关键词方面,出现2次以上的关键词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8次)、“职业教育”(3次)、“人力资源”(2次)、“经济新常态”(2次)、“劳动就业培训”(2次)、“要素供给”(2次)、“经济增长”(2次)、“工匠精神”(2次),为更直观地反映出研究的关键词分布情况,采用了云图进行展示,关键词(按检索排序取前20)的频次云图图2。

3研究综述

第一,从培训角度展开提出“培训供给侧”的概念、使用范围、作用等展开研究,通过这些研究,阐述了培训对行业的结构性改革的作用,尤其是在人力Y源提升上的保障作用;对培训供给侧改革在一些领域的使用提出相应的见解研究;对培训供给侧改革的作用进行说明和总结,如邹智杰(2016)在“就”供给侧改革论教育培训行业升级”中提到供给侧改革如何促进培训行业升级换代;石克荣(2016)在《加大职业培训教育投入力度为供给侧改革提供高技能人才支撑》中之处职业培训对供给侧改革提供人才保障;吕景泉、马雁等(2016)在《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首次提到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在文中提到当前职业教育如何在满足社会职业要求的情况下开展结构性改革;吴慕林(2016)在《驾培服务的结构性改革刻不容缓》中提到服务行业在服务培训中如何进行服务培训方面的结构性改革。

第二,从培训的制度上谈培训供给侧改革,主要从制度建设、培训评估、风险评估等方面展开研究,如胡艳霞(2016)在《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人力资源劳动就业培训评估》中针对人力资源劳动就业层面开展的培训供给侧改革评估体系的研究;瞿晓理,刘轩(2016)在《地方政府开展流动劳动力教育培训的风险评估――基于劳动力供给侧结构〖LL〗优化的现实需求》主要从劳动力教育培训风险评估方面提出培训供给侧改革的风险评估的方法;苏彩玲,张普雷(2016)在《人民银行组织举办企业融资培训暨银企对接活动提升金融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对金融支持方面培训改革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行了探讨式的研究。

第三,培训供给侧改革的具体应用方面的研究,此方面的研究相比较来说比较多,如职业培训、函授、人力资源培训、劳动力培训、职工培训、专业技术培训的很多方面都有涉及。如赵瑞慈(2016)在《农函大培训实施供给侧改革的思考》提出农函大方面的培训改革;吕景泉(2016)在《论职业教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到子啊职业教育中开展教育培训的供给侧改革;张永飚在《深化技工教育供给侧改革,大力开展在职职工学历教育――如皋市技工学校在职职工弹性学制学历班招生工作纪实》中谈到在职职工学历教育方面的培训改革;熊颖在《劳务承揽:助推企业转型的人力资源服务创新实践》提到的企业人力资源服务实践中的培训改革等。

第四,关于培训供给侧改革中培训技术的创新模式、效果评价、培训体系构建等方面的研究,此方面的研究是结合以往培训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针对性不强、培训效果差、培训模式简单等问题展开的研究,是对于培训供给侧改革研究的深入。如王晓波《基于供给侧逻辑的移动学习平台建设与运营》中谈到的移动学习平台的建设就是对于目前教育技术及培训技术的深入广泛使用的研究;王帆、魏本亚(2016)在《大型定制式区域教师在线培训模式与实现》中从定制式区域教师培训方面,结合管理学中订单式管理的方法,阐述区域教师如何通过定制式培训获取针对性的培训服务;冯晓英(2016)在“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的创新实践中提出教师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升教师专业的创新能力。

4培训供给侧研究总结

从综述的情况看,目前关于培训供给侧的研究内容上还处在研究初期,很多研究结果尚停留在概念、定义阶段,深入研究的成果较少,鉴于提出的时间较短,未来一段时间内,大量的成果将进一步展现,尤其是培训改革方法、模式、制度、体系等方面的研究将会进一步深入。

参考文献:

[1]瞿晓理,刘轩地方政府开展流动劳动力教育培训的风险评估――基于劳动力供给侧结构优化的现实需求[J].地方财政研究,2016(7)

第5篇

1.1课题背景和意义

2010年,巴塞尔委员会了《巴塞尔协议III》,随;t银监会了《巾国银监会关于中P1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其中要求商业银行提高银行全面风险能力。违约风险作为第一支柱内的重要内容,建立违约风险内部评级模型对银行来说至关重要,然而无论是初级的还是高级的内部评级法,都要求商业银行能够独立估计违约概率。违约概率作为量化违约风险的关键参数之一,其有效度决定了商业银行控制违约风险的能力。能有效估算违约概率的方法和模型更有利于商业银行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竞争中抓住时机脱颖而出、做大做强。

在传统业务上,巾小企业普遍经营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弱、自有资本较少,因而不易获得贷款。并且商业银行多采取“信贷配给”的信贷模式,信贷人为了减少坏账隐患,便严格控制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因此中小企业面临着很大^融资困难。但是近年来为了寻求业务的增长,供应链金融被我国众多商业银行人力发展。作为银行新的业务增长点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新型金融产品,正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银行以及学术界重视。银行为了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会利用自身资源为核心企业挑选合适的中小企业,或者为部分中小企业配对强势的核心企业,这样既有利于双方企业经营发展,又增加了银行的业务。但是供应链金融在我国发展还并不成熟,商业银行对供应链金融风险的认识还远远不足,其中中小企业违约风险更是银行面临的最严峻的风险,而违约概率测算是商业银行进行违约风险管理的首要条件。银行在挑选中小企业时需要合理的评估其违约风险。

在银行和企业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情况,银行和企业之间的融资往往变成一种博弃行为。尽管国内各家商业银行纷纷推出各自的供应链金融产品,但是国内商业银行在供应链金融违约风险管理方面仍然比较落后,传统的组织架构无法完全适应供应链金融违约风险管理的需要,违约风险评估的模型不完善,风险管理人员素质,观念跟不上业务发展需要等。这对于国内各家商业银行来说无疑存在着巨大的潜在风险。如何有效评估并控制违约风险、提高利润成为许多银行的迫在眉睫的难题。

供应链金融作为一个较新的概念,国内学者对其违约风险管理的理论和实际研究还比较欠缺,这增加了违约风险管理的难度。木文的选题就是在以上背景下形成的,分析供应链金融业务中的风险特征,研究评估违约率风险的模型和风险防范方法。这对于有效解决我P1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将国外对供应链金融的理解进行总结和综述,丰富了国内对供应链金融内涵及其风险的理解。

第二,分析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的风险,并构建供应链金融下违约风险的评价指标,通过比较分析选取适合我国供应链金融违约风险评估的方法,通过实证分析验证模型的有效性,这对银行如何有效控制风险增强风险管理能力提供参考。

第三,研究期权契约在预付款模式中对风险防范的作用,这为银行防范风险提供了新的思路。

第四,在实践方面,通过选取现实中的汽车行业销售商的巾小企业数据,评估它们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下的违约风险,这有助于银行开展汽车供应链金融业务。

1.3研究思路与方法

木文研究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本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然后论述了国内外有关供应链金融违约风险的研究现状和主要观点,最后论述了作者的写作思路、主要内容及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第二章阐明了供应链金融违约风险评估的理论依据及评估指标的构建,并比较分析违约风险度量模型。

第三章针对供应链金融基木融资模式进行分析,挖掘出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的违约风险的相关信息,分析其生成机理,构建适合本文研究的风险评估指标。

第四章为实证部分,根据上文选择的分析方法,利用构建的评估模型,对汽车供应链金融中违约风险进行分析。

第五章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防范措施,其中针对预付款模式融资模式,研究期权契约对风险防范的作用。

第六章为结论部分,对全文进行简要总结,并提出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以下是本文的技术路线图:

本文主要运用了以下分析方法。

1、文献归纳法

收集当前供应链金融及其风险管理和相关文献,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为本文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研究思路和理论依据.

2、因子分析法

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大量的指标数据进行处理,使得指标降维,简化指标结构,对后续的模型建立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模型建立法

在被因子分析已处理指标数据的基础上,通过Logistic回归建立供应链金融违约风险评价模型。

4、对比分析法

通过对比融入期权契约前后的预付款融资模式,探讨期权契约对供应链金融的影响,分析期权契约对风险防范的作用。

5、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定性研究主要集中于对供应链金融理论方面的应用演绎,力求从理论上对供应链金融违约风险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与比较。定量研究主要是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基于供应链金融的中小企业违约风险进行综合评价,力求客观、定量、科学地揭示供应链金融的融资优势及其内涵。

1.4创新与不足

1.4.1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国内对于供应链金融的研究和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供应链金融在实践中也逐渐收获成果,本文所提出的基于银行视角的供应链金融违约风险的研究是紧密联系实际的产物,在以下方面做了探索性工作:第一:梳理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索创新建立主体评价和债项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指标体系,尝试用因子分析法和Logistic回归方法建立违约风险评估模型。在样本选取方面,本文和其他研究有很大的不同,之前的所有的研究都是选取我国中小版的企业数据,没有根据中小企业特点寻找合适的核心企业,并且企业间上下游关系不明确。本文选取国内有代表性的汽车品牌企业,而各个经销商却是融资难的中小企业,根据各企业与经销商的供应链关系来研究供应链金融融资的违约风险,对不易获得的数据采用打分方法,力求科学、合理的分析中小企业违约情况。

第二:根据供应链金融各融资模式中风险点,研究相应的防范措施,其中针对预付款融资模式特点,考虑期权契约对控制违约风险的作用,这为银行防范风险并扩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提供了新的思路。

1.4.2不足和需要改进

第一,本文的指标体系是根据各银行现有的中小企业评价系统结合各参考文献分析得出的,这只能是一般性研究,在实践中需要各银行根据自身业务特点重点调整和改进。

第二,本文违约风险的评估还存在一定误差,需要进一步对模型进行研究改进,提高违约风险评估准确性。

第6篇

【Abstract】The oil and gas resources is an important resource for people's life and production, which need to be stored and transported by pipeline. However, in view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afety management of oil and gas pipeline,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f we do not take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measures,it will bring serious consequenc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safety management of oil and gas pipelines,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reference.

【关键词】石油天然气;管道;安全管理;问题;对策

【Keywords】 oil and gas; pipeline; safety management; problem; countermeasure

【中图分类号】F407.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4-0123-02

1 引言

石油天然气资源有力支持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而管道作为开发和利用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关键性纽带,其安全管理至关重要。安全管理就是有效规避各种安全风险,降低安全风险带来的损失,提高石油天然气企业的综合效益[1]。论文首先分析了石油天然气管道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实际就提高其安全管理水平提出了几点建议。

2 石油天然气管道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安全隐患排查管理问题

①构成隐患标准不明确,隐患类型区分不统一。这就导致在实际界定隐患方面出现诸多问题,难以具体实施有效的管理。

②应急管理缺乏合理有效的专项应急预案,针对管道沉降问题、压力影响问题也没有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检测;同时,还缺乏完善的管道隐患风险评价。

③第三方施工的监护管理人员配置严重不足,也未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由于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建设,管道交叉、交汇的工程数量不断增加,导致管道管理难度增大,无法全天候监护管道周围的施工安全,无法及时跟进重点作业环节,导致管道安全风险加大。

2.2 安全风险评估不完善

一是不能及时修复诸多的腐蚀点问题,对于投入使用一定时间的老龄化管道来说,势必会出现防腐层失效、漏点增多等问题,有些企业虽然针对此问题也进行了专业的检测和风险评估,但在修复方面还存在不及时问题。究其原因有两点:

①修复防腐层漏点时需开挖周围区域,这就涉及道路、住宅区的协调问题,并且漏点分散的区域贯穿整条管道,进行维修的区域广,难以全面修复;

②对于一些破损数值较小的漏点,未列进紧急修补计划中,造成漏点逐渐扩大,形成更大的安全风险。二是管道安全管理只实施了HSE管理,缺乏管道专业的风险评估机制,部分企业在进行了管道风险的评估后未再进行风险评估更新管理。

2.3 管道安全监管体制及法制不完善

有些地区的石油天然气管道隐患排查监管无相关部门专项管理,只实施了每季度的徒步巡检工作来核实隐患项目,隐患的核实也只是根据各输油库站或燃气场站报送的资料来监管,监管制度不完善、不系统,起不到真正的作用。另外,从目前制定的石油天然气管道安全管理法律条文的实施情况来看,管道安全监管法律体制不够完善,例如在《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中没有明确执法的主体,导致石油管道的安全监管体制与法制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直接制约了石油管道安全管理的有效开展。现有的《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与《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存在一定的冲突,二者中都表述了石油天然气管道的保护,但重点和关注的内容都存在差异,导致石油天然气管道的保护机制不统一,不利于管道安全管理的实施。

3 提高石油天然气管道安全管理的有效对策分析

3.1 建立健全管道安全管理体系

首先,重视管道建设的质量,强化管道管理维护工作,规范化管道的管理,定期维护、检验和评价,提高法规体系的完整性和执行力度。其次,结合多方力量,如政府、人民群众等多方面共同努力,从多维度、多层次进行协同管理,共同保护油气管道安全。同时,实施多部们协作管理,各部门应积极主动完成管理任务,避免出现管理瓶颈。再次,重视安全基础工作,建立健全管道分布地理情况地图、事故数据分析等基本工作与数据模型,为油气安全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便于及时分析、发现和处理存在的安全隐患和事故。最后,要不断总结和探索,制定具有可操作的规章制度和执行方法,并且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及鼓励机制。通过不同的工作项目对不同的考核制度进行管理,同时考核制度的建立需要遵循延续性、保证考核的长效性。

3.2 实施完整性管理

管道完整性管理是识别、评价石油管道运行中面临的风险因素,并通过监测、检测、检验等各种手段来获取与安全管理相结合的管道完整性的信息。管道完整性管理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其应贯穿于管道的设计规划、施工建设以及投产运行阶段,充分结合管道的特点,对管道进行动态的实时监控[2]。同时还要建立专门的管道完整性管理机构,编制规范化的管理流程并配备必要的技术手段,分析、整合管道运行的数据信息,建立管道数据库,实现对管道运行的全面监控,提升石油管道安全管理的效率。

3.3 引进先进的技术

3.3.1 管道泄漏监测与定位技术

石油管道泄漏事故是管道安全运行的关键性问题,因此,需要强化管道泄漏与定位技术运用的成效。管道泄漏监测与定位技术是传感器、模式识别、远程通信、信号识别等技术以及神经网络、模糊逻辑、专家系统、粗糙集理论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如今,单一的泄漏监测方式难以同时满足管道泄漏监测灵敏度、定位准确度以及报警及时等多方面的要求,应有机整合多种泄漏监测手段,可以采用虚拟仪器技术,开发不同的测试与分析软件模块,利用滤波方法与信号识别、提取、分析技术,构成集测试、信号转换、数据分析以及网络通信为一体的计算机综合性监测系统。

3.3.2 管道完整性评估技术

管道自身的工艺、缺陷、腐蚀、疲劳是石油管道储运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之一。因此,需要对管道进行全面、系统的完整性评估,进而降低石油管道风险,减少管道安全事故。目前管道系统完整性评估技术主要有线路完整性评估技术体系与场站完整性评估技术体系。管道系统完整性评估技术的应用要加强数据管理和风险管控;深化信息化的技术手段;审核完整性评估技术的应用效果,从而提高石油管道完整性管理的水平。

4 结语

总之,必须正视和重视石油天然气管道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的管道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案,有效避各种不安全因素,为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安全储运保驾护航,为我国社会与经济的繁荣发展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第7篇

中图分类号:D9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3)09-029-02

近期,中央电视台推出“舌尖上的安全”系列报道,对食品安全乱象进行跟踪报道,食品安全问题又引起广泛关注。据中国新闻网2013年6月17日报道,实施四年的我国首部《食品安全法》即将启动修改,治乱用重典,加大食品违法行为惩处力度,建立最严格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成为此次修法过程中公众关注的焦点。 与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邻国日本长期拥有“食品安全的神话”,鉴于中日文化的相似性和法制的传承性,日本的成功经验或许可以为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法律制度提供借鉴。

纵观各国的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制度,都是在规定食品安全风险分析机构的组成和职责、进行风险分析的情形、风险分析的具体程序等等,这些内容主要属于行政法的范畴。因此,本文在行政法的视野下,比较研究中日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制度,最后提出完善我国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制度的建议。

一、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制度概述

食品安全风险分析是指通过对影响食品安全质量的各种生物、物理和化学危害进行评估,定性或定量描述风险特征,并在参考了各种相关因素后,提出和实施风险管理措施,并对有关情况进行交流的过程。 根据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对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制度的定义,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制度是由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和风险交流三部分构成的完整体系。

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制度作为风险分析方法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显著特征:

第一,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制度具有科学性和客观性。食品安全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因此,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制度应当遵循客观规律,运用科学方法,通过大量的科学研究得出风险评估结果,并以此为依据制定风险管理措施。它以科学为基础,每一环节都是依据科学研究结论,而不是某个人的主观臆断,具有显著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第二,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制度具有专业性和独立性。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由医学、农业、食品等领域的专家组成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构进行,具有极强的专业性。为了确保风险评估结果科学客观,很多国家都实行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相分离,提高风险评估机构的独立性。风险管理则由专门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负责,从而使风险分析制度具有了较强的专业性和独立性。

第三,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制度具有公开性和透明性。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制度是在严峻的食品安全形势下诞生的,很多国家也是在严重的食品安全危机下建立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制度的,这就要求它不仅要从客观上保障食品的安全,还要从心理上重建公众对食品安全的信心。因此,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制度非常强调分析过程的公开和透明,通过多种方式积极与社会公众加强风险交流。

二、我国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制度的现状和问题

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制度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必然要求,是国际社会普遍遵循的原则,但是我国目前的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制度尚不完善,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

(一)我国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制度的现状

在风险评估方面,农业部成立了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是对农产品质量进行风险评估的最高学术和咨询机构。卫生部组建了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承担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并开展食品安全风险交流。2011年10月13日,筹备三年之久的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在北京成立,该中心是我国第一家国家级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业技术机构。

在风险管理方面,我国实行的是分段监管体制: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承担综合协调职责;国家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分别对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在风险交流方面,我国对其重视不够,相关法律规定多为原则性的,如《食品安全法》第六条规定县级以上卫生行政、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沟通、密切配合,按照各自职责分工,依法行使职权,承担责任。

(二)我国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制度存在的问题

1.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构过于分散。根据现行法律,农业部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卫生部成立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并举办了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三个机构性质和职责相似,人员结构基本一致,但却属于不同的部门。造成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构过于分散,影响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进行。

2.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机构合一受到质疑。我国现在承担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机构大多由风险管理部门组织,使得其提交的风险数据或决策建议有受到行政管理者意向影响的嫌疑,加之风险交流工作滞后,使公众对风险评估结论的真实可靠性产生了质疑,从而缺少了公信力。

3.食品安全风险管理部门协调性差。由于我国实行分段监管模式,由卫生部、农业部、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共同承担。但是现实中各部门沟通协调性较差,互相推诿扯皮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出现了“十几个部门管不了一桌菜”的尴尬局面。

4.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工作落后。尽管我国新制定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都要求加强风险交流,但我国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工作依然落后,此前关于乳品安全标准的争论更证明了这一点。卫生部2010年3月颁布的乳品安全标准要求每百克的蛋白质含量大于等于2.80克,生鲜乳菌落总数允许每毫升200万个,而此前的1986年标准分别是不低于2.95克和不超过50万个。难怪媒体惊呼“一夜倒退了25年”,更有人认为乳品新标准是以保护奶农为借口,被个别大企业绑架的标准。面对公众的强烈质疑,卫生部只解释道:标准符合中国国情和产业实际,引发人们强烈不满,更突显出我国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工作的落后。

三、日本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制度的考察

为应对食品安全事件,保障食品安全,日本政府引进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制度,修改食品安全相关法律,对食品安全监管机构也进行了改革。

(一)日本食 品安全风险分析的法律制度

日本政府根据国内外食品安全形势发展需求,在2003年颁布了《食品安全基本法》,明确了制定与实施食品安全政策的基本方针是采用风险分析手段:第一,风险评估。在制定食品安全政策时,应当对食品本身含有或加入到食品中影响人体健康的生物、化学、物理上的因素,进行影响人体健康的评估。第二,风险管理。为了防止、抑制摄取食品对人身健康产生的不良影响,应考虑国民饮食习惯等因素,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食品安全政策。第三,风险沟通。为了将国民的意见反映到制定的政策中,政府在制定食品安全政策时,应采取必要措施,向国民提供相关政策信息,为其提供陈述意见的机会,并促进相关单位、人员相互之间交换信息和意见。

为了适应新的食品安全形势,制定于1947年的《食品卫生法》也于2006年进行了修改。该法是日本控制食品质量安全与卫生的重要法典,对几乎所有食品都有详细的规定,包括制定食品、添加剂、器具和食品包装的标准和规格等。此外,日本政府还对《农林水产省设置法》进行部分修改,把风险管理部门从产业振兴部门分离出来,并予以强化,成立产业·消费局。

(二)日本食品安全风险分析的管理机构

为加强政府对食品安全的管理,日本于2003年在内阁府增设食品安全委员会,与农林水产省和厚生劳动省共同对食品安全进行监管。

日本食品安全委员会隶属于内阁府,是专门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机构,主要职能是进行科学的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对厚生劳动省、农林水产省等风险管理机构进行劝告和监督。厚生劳动省作为真正行使食品安全监管的部门,主要对进出口及国内市场的食品卫生实施监管。另外,随着食品安全委员会的建立,厚生劳动省的职能已由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并举转变为单纯的风险管理。农林水产省主要负责对生鲜农产品的监管,它与厚生劳动省的区别在于侧重对农产品生产和加工阶段进行风险管理。

四、完善我国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制度的建议

通过对我国食品安全风险分析现状的分析,对比邻国日本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制度的经验,我们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我国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制度:

(一)整合现有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构

我国现有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构过于分散,不利于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开展。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整合,把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整合成新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由医学、农业、食品、营养、卫生等方面的专家组成,专门负责监督、审核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

(二)实现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的分离

在借鉴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基础上,我国应当对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构进行改革,实现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构与食品安全风险管理机构的分离。由新成立的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专门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技术工作,把风险评估机构从风险管理部门分离出来,直属于国务院,以提高其地位和独立性。

(三)强化各风险管理部门的协作

由于我国实行分段监管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制,因此,必须加强部门之间的密切协作,以免出现监管漏洞或交叉重复。首先,我们应当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完善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各监管部门按照自己的职责分工,切实履行职责。其次,在各部门设立专门沟通窗口,建立相互间畅通的沟通渠道,及时互通信息,实现信息共享。

(四)加强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工作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构和食品安全风险管理机构都应当切实加强风险交流工作,建立畅通的风险交流渠道。首先,可以利用网络、热线公布风险信息或风险评估结果,使公众及时获取可靠的科学信息;其次,吸纳消费者代表参加风险分析过程,消费者代表的加入有助于促使专家重视食品的安全性,增加公众对风险分析结果的信任。最后,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构和风险管理机构应当理性面对媒体,及时召开新闻会,公布相关风险信息或风险评估结果,防止个别媒体借机炒作。

注释:

魏铭言.最严食品安全法力争年内完成修订如何重典治乱.http://news.china.com.cn/live/2013-06/17/content_20580695.htm.2013-06-19.

孟勇.食品安全风险分析的发展与应用.大众标准化.2011(S2).49-50.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http://chinafoodsafety.net/newslist/newslist.jsp?anniu=Introduction.2013-06-20.

周雪.我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制度研究.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17.

第8篇

【关键词】信息科技外包风险 风险评估 重点外包服务机构 优化控制

一、背景

随着信息科技技术应用的深入和信息科技外包服务的发展,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将信息科技外包作为提高信息科技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通过信息科技外包帮助银行提高管理和服务效率,节约信息科技建设和运维成本,实现战略升级。

随着外包服务范围的扩大和深入,商业银行对于信息科技外包商的依赖程度也逐渐加大,外包商自身的财务风险、经营风险、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都有可能传导至商业银行,引发商业银行的业务中断、信息泄露、系统失效、经济损失、声誉受损等一系列系统性风险;另一方面,由于银行自身外包管理能力的不善,也引发了一些外包风险事件的发生。

监管机构近年来高度重视信息科技外包风险,对商业银行外包管理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因此,如何在信息科技外包过程中科学有效的评估外包商的风险,是商业银行目前信息科技外包风险管控迫待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商业银行信息科技外包风险评估模型建立

(一)商业银行信息科技外包风险识别

信息科技外包是一种通过将风险发生时所造成的全部或部分影响转移给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风险转移措施,它使商业银行通过风险转移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信息科技风险事件发生时对银行造成的损失。然而,在将信息科技活动风险转移给第三方的同时,也带来了外包活动的相关风险。据此,本文从风险来源的角度将商业银行信息科技外包风险划分为两类(见图1)。

图1 商业银行信息科技外包风险框架

对于A类风险(商业银行信息科技外包自有风险)与B类风险(外包商信息科技风险),本文识别了风险存在的领域,依据因子分析法进一步分解了各风险领域下的风险因子。

1.A类:商业银行信息科技外包自有风险。本文根据信息科技外包生命周期和管理主体,同时参考相关指引和通知,梳理了5个风险领域:外包管理组织架构及外包战略管理、外包风险管理、外包项目管理、外包商管理、监管报告管理。在每个风险领域下,根据因子分析法又分解了17个可能诱发风险事件的风险因子。

2.B类:外包商信息科技风险。本文参考了ISO27001、ITIL V3和积累的经验,结合国际知名咨询公司的风险知识库,共梳理出9个风险领域:运维管理、信息安全管理、服务管理、问题、事件管理、变更管理、业务连续性管理、转包分包管理、公司治理。在每个风险领域下,使用因子分析法进一步分解了34个风险因子。

(二)商业银行信息科技外包风险评估模型

信息科技外包风险事件大都产生于银行自身或外部服务提供商内部控制管理的不善、人员或系统外部事件引发的损失,因此外包风险常常被归类为操作风险的一个分支。目前管理操作风险主要有三大定性工具,包括风险控制自我评估(RCSA),损失数据收集(LDC)和关键风险(KRI)指标。

基于操作风险的三大工具,将信息科技外包风险评估模型分为为银行信息科技外包自有风险与外包商信息科技风险两块,通过识别风险领域及其风险因子,为每一个风险因子找到多个可应对它的控制活动,且通过控制活动识别关键风险考核指标,针对每个风险因子可能造成的财务、合规、声誉、资产安全、运营影响发生的可能,确定各风险因子的风险值。关键风险考核指标主要划分为是否型指标(定性考核)和数值性考核指标(定量考核)。评估者可利用风险因子的风险值权重乘上每个关键风险考核指标的考核值,加权平均得到各风险领域的得分,进而得到外包风险的评分。

信息科技外包风险评估计量模型如图2所示,信息科技外包活动中的风险权重(本文中以W为标识)与每项关键考核指标得分(本文中以Yn为标识)共同构成了信息科技外包风险管理得分的因子。

图2 信息科技外包风险评估模型

本文通过下面的计量公式得到信息科技外包风险管理总分:

其中,Sp表示信息科技外包风险管理总得分,Sp值越大,说明信息科技外包风险越高;W(A/B)表示A类或B类风险单个风险权重,由判断条件O1外包服务影响确定纳入计算范围的总体风险池,O1的选择不同将导致风险总数不同,进而导致单个风险权重不同;Ri是五个风险影响领域财务影响、合规影响、资产安全影响、声誉影响、运营影响的出现的平均次数得出的风险值;Y(A/B)n表示A类或B类风险单项关键考核指标得分,由判断条件O2考核指标级别确定纳入计算范围的关键考核指标池。Y(A/B)n取值越大,说明单项考核指标得分越高。

根据计算最终外包风险评估结果时,银行信息科技外包自有风险(A类)和外包商信息科技风险(B类)时α和β的权重确定方法不同,本文将信息科技外包险评估模型设计为单一权重信息科技外包风险评估模型和分层权重信息科技外包风险评估模型。

1.单一权重信息科技外包风险评估模型。在单一权重信息科技外包风险评估模型中,每个风险领域和风险因子都是用单一同样的风险权重,α和β的值分别为A类和B类各风险因子个数占总风险因子的占比。

单一权重信息科技外包风险评估模型的优点是计算简单,操作性较强,具有很强的实际操作价值。但也存在一定的缺点,例如存在一定的主观性,精度不够,导致风险因子间相对重要性得不到合理体现。

2.分层权重信息科技外包风险评估模型。分层权重信息科技外包风险评估模型主要依据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风险领域的权重。AHP法主要将目标结果分解成多个层次,通过两两比较下层元素对于上层元素的相对重要性,将人的主观判断用数量形式表达和处理以求得评估指标的权重。

本文创新性的采用了yaahp层次分析软件,建立了分层模型,并得到每个风险领域和因子的权重(具体见表1)。

表1 风险领域权重

基于APH法的分层信息科技外包风险评估模型主要将上述风险权重加入风险评分的计算中。AHP分析法最大的优点是实现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精度高,能准确地确定评估指标的权重,因而使评估指标间相对重要性得到合理体现,评估结果可能更精准和科学。实际外包风险管控中,商业银行可根据自身的风险评估需求,选择单一权重信息科技外包风险评估模型或分层信息科技外包风险评估模型。

(三)信息科技外包风险评估模型的评级说明

银行信息科技外包自有风险与外包商信息科技风险评级分为1~5级。1级是最高评级表示银行信息科技外包风险管理方式最有力,需要最少的监管关注。5级是最低评级,表示银行信息科技外包风险管理方式最弱,因此需要最多的监管关注及管理层重视。根据银行信息科技外包自有风险与外包商信息科技风险评级的1~5分评级结果,可以得到总外包风险的评估等级。

图3 外包风险矩阵

三、外包风险评估实证研究

(一)银行信息科技外包自有风险管理

本文针对农村金融机构、城市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与国有商业银行,并针对不同外包服务类型,包括驻场、非驻场集中式、非驻场独立式与跨境外包进行模型打分和访谈测试两个步骤来验证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评估模型中银行信息科技外包自有风险管理的合理性。

选择某银行的驻场式外包管理进行模型验证,从A模型中筛选出5个风险领域、17个风险因子与40个关键考核指标,采用单一权重评分模型,并将A模型使用及评分方法发予该银行的外包服务管理部门进行自评,并对37条关键考核指标逐一进行控制活动设计与执行层面的测试。

由于模型与测试结果的偏离度大于5%,对模型进行了修正,降低对应的风险值的同时,调整了各项关键考核指标的划分。通过重复自评、验证、调整的步骤,保证模型与实际的偏离程度始终低于容差水平5%。

(二)外包商信息科技风险管理

本文针对不同外包服务机构,包括重点外包服务机构和非重点外包服务机构,并针对不同外包服务类型,包括应用系统托管、基础设施托管、系统软硬件平台维护、开发与人力外包、咨询服务类进行模型打分和访谈测试两个步骤来验证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评估模型中外包商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合理性。

在模型矩阵中筛选出“应用系统托管”适用的9个风险领域,31个风险因子,56条关键考核指标,选择单一权重评分模型,并将模型使用及评分方法发予该重点外包服务机构的外包服务管理部门进行自评。并对55条关键考核指标逐一进行控制活动设计与执行层面的测试。

由于模型与测试结果的偏离度大于5%,对模型进行了修正,降低对应的风险值的同时,调整了各项关键考核指标的划分通过重复自评、验证、调整的步骤,保证模型与实际的偏离程度始终低于容差水平5%。

四、商业银行信息科技外包风险防范的建议

综合上述商业银行外包风险评估模型和实证研究结果,本文总结了进一步防范商业银行信息科技外包风险的建议,主要包括:

一是审慎选择信息科技外包项目。商业银行在确定是否外包时,应综合考虑业务需求、预期投入和未来成本效益分析,根据银行业务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战略,选择外包项目。

二是建立严格的外包商准入评估机制。建议商业银行建立科学的外包商准入评估机制和方法,在准入前、项目过程和结项时对外包商做出科学的评价,并建立外包商信息库,更新外包商内部评级至信息库,作为下次外包服务的评价要素之一。

三是实施贯穿外包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建立外包项目的管理小组,明确管理小组的成员和职责,该管理小组监控外包项目进度,实施外包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并且此外包项目的管理小组需要真正的在每个里程碑及时监控和反馈项目情况。

四是建立信息科技外包项目的防火墙。需要建立真正的风险防火墙,分析传导范围,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将风险传导范围控制在最小化的信息传递之内。

五是通过损失事件库的积累,科学评定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预计损失,实现外包风险的监控和计量。并根据每项业务的外包的依赖度,依据业务重要性水平,实现相关风险损失准备金的计提。

参考文献

[1]张金隆,丛国栋,陈涛.《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的IT外包风险控制策略研究综述》.管理学报,2009年.

[2]郭亮.《商业银行IT外包项目风险评估的指标体系及方法》.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12年.

[3]吴文忠.《IT外包模式选择与风险管控》.金融电子化,2011年.

第9篇

[论文关键词]重点单位;安全保卫;法治化建设;问题;对策

重点单位通常分为全国性的重点单位和地区性的重点单位,是指关系全国或者所在地区国计民生、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的单位。重点单位治安保卫工作作为社会治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保护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和公共安全的重要任务,特别是在维护社会稳定,预防、打击违法犯罪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重点单位的安全问题,不仅仅是社会治安问题,而且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这项工作具有鲜明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重点单位安保工作法治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点单位负责人对保卫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

我国正面临着空前广泛的社会变革,这种变革产生的新矛盾对重点单位有着很大冲击,增加了单位的不稳定因素,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使重点单位治安环境更加复杂化。有些单位负责对安保工作认识片面,警惕性不高,思想上懈怠、麻痹。目前,单位负责人对治安保卫工作的认识存在以下误区:一是观念陈旧,认为治安保卫工作人员是“看看大门,关关大门”,看不到新形势下治安保卫工作环境的复杂性;二是重效益、轻安全,安全管理薄弱;三是缺乏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四是单位负责人认为治安保卫是公安机关的工作,与自己关系不大;五是“雷声甚大,雨点全无”,缺乏长效机制。

(二)重点单位的保卫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保卫能力是治安保卫基本要素之一,它通常是指保卫措施和物资装备。目前,重点单位的保卫能力存在以下问题:内部治安管理存在安全隐患、基础调查研究工作存在一定空缺、安全防范宣传不到位、突发事件应预案不健全等。另外,重点单位治安保卫物资装备相对较落后,不能适应当前的社会需要,特别是在违法犯罪智能化、技术化的新形势下,物资装备应逐步实现科学化、现代化,这是提高保卫能力的重要条件。由于重点单位领导缺乏安全意识及单位制度的不完善,最终导致单位安全防范措施落实不到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物防设施老旧,不能及时更新;二是技防设施运转情况令人担忧,不能落实到位;三是人防制度落实情况效果不好。

(三)重点单位治安保卫队伍薄弱

治安保卫重点单位应当设置与治安保卫任务相适应的治安保卫机构,配备专职治安保卫人员,并将治安保卫机构的设置和人员的配备情况报主管公安机关备案。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存在重点单位保卫机构设置不健全,没有配备专职保卫人员,或者专职保卫人员数量少,致使重点单位治安保卫很难正常、有序开展工作。另外,重点单位保卫人员存在年龄老化现象比较突出,当单位出现违法犯罪问题时,往往处于被动应付状态,贻误战机。重点单位治安保卫人员社会地位低,目前国家仍未出台关于保安人员的统一标准的正式职称序列,往往阻碍人才的发展或者留不住人才,这些都严重制约着重点单位治安保卫工作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

(四)公安机关对重点单位缺乏必要的指导监督

公安机关对重点单位进行指导监督,必须依据法定程序,结合不同性质重点单位的特点,建立起一整套科学规范的制度,有效地维护单位的稳定。在现实工作中,经常存在公安机关对重点单位的指导监督不到位的情形:各级公安机关对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力度不够,致使有关行业、系统和单位配合公安机关监督检查的效果不理想;公安机关对重点单位治安隐患的查处不彻底;没有做到公安机关监督检查工作与单位自查整改工作紧密结合;对于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没有进行认真梳理研究,做出分析研判。这些情况都会导致重点单位治安保卫处于被动应付的局面。

(五)重点单位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尚未真正形成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各种社会安全风险不断增加,而我国重点单位安全风险评估缺乏法律依据,直接导致重点单位安全风险评估流于形式,这是极其危险的。重点单位往往涉及重要的人、财、物以及重要事项,一旦发生案件、事件和事故,后果不堪设想,由此所造成的损失无法弥补。在现代社会中,安全风险评估也是重点单位安全管理的必备手段。只有全面地识别重点单位所面临的各种风险,才能做好预防工作,控制安全风险,进而达到保障单位安全的目的。

二、重点单位安保工作法治化建设的对策

(一)切实贯彻落实“十六字方针”,政府部门要加强监管

“预防为主、单位负责、突出重点、保障安全”是单位治安保卫工作的方针,这一方针科学地表达了预防和安全的内在关系,体现出了重点单位治安保卫工作的战略思想。预防是重点单位治安保卫工作的核心与灵魂,我们要把战略上的防范和战术上的进攻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合力,变被动为主动,调动单位一切积极因素,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之中。

在这个过程中,重点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要树立治安保卫工作的主体意识,认识到治安保卫工作的重要意义,在公安机关的指导监督下,协调解决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推行完善各种保卫措施,积极开展保卫工作,实行责、权、利的统一。同时,还应该大力加强政府部门的监管力度,做到监管到位,不流于形式,实行重点单位安全责任追查制度和考核奖惩制度,把重点单位的安全工作作为考察领导政绩的重要性指标,体现出法律的尊严。

(二)切实构建重点单位现代化安全防范系统

人防和物防是较传统的治安保卫的方法,在现代化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犯罪更趋智能化,手段更隐蔽,这种传统的方法已经远远不能适应重点单位保卫的需求,加强现代化的安防技术就显得更为重要。针对重点单位的性质和特点,可以采取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防范模式,特别是要加大技防的经费投入和推广使用,可以安装治安动态监控系统、区域报警网络系统等实用的技防设施,增强重点单位的整体防范效能。构建重点单位现代化安全防范系统,应该依靠技术防范,并将人防、物防和技防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有效地化解重点单位存在的潜在风险,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行为,达到保障单位安全的目的。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国重点单位技防工作尚没有一部完整的、全国性的法律规范,只有一些操作性不强的、笼统的原则和条款,这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构建重点单位现代化安全防范系统,公安机关应深入贯彻落实公安部关于“信息化主导警务”的理念,不断开拓进取,指导、督促重点单位构建人防、物防、技防安全防范网络,提高整体防控水平。

(三)推行保卫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保卫队伍

保卫人员职业化是重点单位治安保卫工作符合法治化和市场条件的本质特征,而推行保卫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职业化的关键环节。保卫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能够衡量保卫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是保卫人员进入就业岗位的凭证。目前,我国没有形成统一的保卫人员职业标准体系,致使我国重点单位的安保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保安人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低,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经济较发达的欧美国家,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保卫专业资格培训体系,并根据不同岗位确定了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等级,实行职级工资制度,使保安人员有归属感,进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工作积极性。

在我国推行保卫职业标准,是当前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同时,我国具有强大的职业教育资源,可以由公安机关会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联合运作,探索出适合我国实际的治安保卫人员职业资格制度,建立保卫职业资格证书体系,规范保卫职业标准,逐步与国际接轨,培养出更多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是保卫工作进入职业化、正规化和系列化的轨道,为重点单位的治安保卫工作奠定坚实的治安基础。

(四)加强公安机关对重点单位的执法规范化建设

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是公安部提出、部署的“三项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警务机制的重要体现。公安机关对重点单位的指导监督,是法律赋予公安机关的职责。公安机关应监督指导重点单位建立治安保卫机构、配备与治安保卫工作相适应的专职保卫人员;单位逾期不整改,造成公民人身伤害,公私财产损失,或者严重威胁公民人身安全、公私财产安全或者公共安全的,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规定,依法处罚有关单位和责任人,保障公私财产和公民人身安全。

通过公安机关的指导监督,能够为重点单位的正常运转创造良好的内部工作秩序和外部治安环境,达到保障安全的目的。公安机关对重点单位的指导监督形式多样,可以按照条块结合、分级负责的原则和本级列管的权限,定期进行监督检查,且检查内容不应流于形式,最后形成法律文书,按规定存档;此外,还可以采取抽样性、其他专项检查等形式进行。加强公安机关对重点单位的执法规范化建设,要求公安民警转变执法观念,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强化执法监督,真正实现严格、公正、文明、高效执法。

(五)构建重点单位安全风险评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