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

时间:2022-05-19 09:22:05

导语:在生态文明建设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

第1篇

山西自古就有“表里山河”之称,自然风光雄奇秀美。全省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5处、国家级森林公园18处。太行山、吕梁山峡深峰奇,雄秀壮美;五台山、恒山群峰环抱,形神通灵;中条山、管涔山林茂水秀,景色宜人;汾河流光溢彩,绣万千景致;黄河飞瀑穿峡,拥无限风光。另有长城雄关、遍地温泉,让三晋成为游览观光、避暑度假、休闲养性的理想之地。

现今,生态旅游已成为一种增进环保、崇尚绿色、倡导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大众化旅游产品类型。2009年是国家旅游局确定的“中国生态旅游年”。山西省将以“走进绿色山西,感受生态文明”为主题,在充分整合资源的基础上,推出一批别具特色的生态旅游产品,掀起“山西人游山西”的旅游热潮,增进山西人对山西旅游的了解,增强山西人对山西的热爱,充分发挥旅游业在拉动内需中的综合带动功能。

“山西人游山西”生态游活动将以“太行山水、黄河风光”两大经典产品为龙头,推出“20条生态旅游线路”、“百家生态旅游景点”,真正形成“春看、夏观、秋赏、冬玩”,四季不断、月月精彩的生态之旅,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升级的旅游消费新风尚。

来吧,随着春天的脚步,携亲朋好友,感知三晋神奇秀美的山山水水……

太行山水

阳泉藏山娘子关武乡太行龙洞平顺太行水乡平顺天脊山壶关太行山大峡谷陵川王莽岭陵川锡崖沟珏山蟒河自然保护区

黄河风光

万家寨老牛湾娘娘滩、太子滩碛口古渡黄河壶口瀑布永和乾坤湾黄河大禹渡

天龙山、崛围山、蒙山、汾河公园、森林公园、晋祠、太原东湖醋园、太原莲花土雕群风景区、清徐白石葡峰山庄、汾河二库、中隐山生态旅游区、青草坡景区、龙池山庄

茂源牧场―神溪水乡―天赐山生态旅游区、北泉村―桃花山生态旅游区、水神堂湿地―白羊峪―圣佛寺―圣泉寺―甸顶山空中草原生态旅游区、黑龙寺原始森林―边塞古镇新平堡生态旅游区、大泉山―镇边堡生态旅游区、管家堡长城生态旅游区、得胜堡生态种植园、大同县乌龙峡景区、刘官庄晋北民俗文化村

平定冠山景区、藏山风景名胜区、娘子关景区、阳泉小蘑菇度假村、阳泉银园山庄、阳泉药林寺森林公园、阳泉龙海山庄自然风景区、阳泉翠枫山生态旅游区、滹沱河温泉(漂流)、狮脑山森林公园、桃河公园、北山公园

晋城山里泉旅游区、晋城珏山旅游区、陵川王莽岭景区、陵川黄围山生态旅游区、蟒河风景区、阳城皇城相府、九女仙湖景区、凤凰欢乐谷

贾家庄生态园、柳林县昌盛农场、北武当山风景区、柳林黄河三峡母亲景区、交城卦山风景名胜区、临县碛口风景名胜区、庞泉沟生态旅游区、玄中寺、苍儿会生态旅游经济区

右玉生态旅游区、怀仁金沙滩生态旅游区、清凉山生态旅游区、朔城区神龙海湿地公园、紫荆山生态旅游区

五台山国家森林公园、五台山南梁沟、五台山驼梁风景区、芦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万年冰洞国家地质公园、管岑山国家森林公园、山西省天池湿地自然保护站、汾河源头国家水利风景区、禹王洞国家森林公园、定襄东峪风景区、大营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汤头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前郝村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顿村温泉度假村、奇村温泉度假村、黄龙王沟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赵杲观国家森林公园、白人岩、黄河晋陕大峡谷、万家寨―老牛湾、娘娘滩、荷叶坪、五寨沟

壶口瀑布、临汾姑射仙洞风景名胜区、霍州陶唐峪景区、七里峪生态旅游区、曲沃太子滩农业观光园、舜王坪、古县牡丹园

长治天脊山生态旅游区、平顺太行山水、太行山大峡谷、长治百草堂景区、襄垣仙堂山旅游区、平顺西沟、长治城区塔岭山景区、黎城黄崖洞景区、沁源灵空山风景区、武乡太行龙洞景区、平顺井底民俗村、襄垣县宝峰湖景区、潞城高山流水风景区、长治老顶山国家森林公园、平顺华野漂流景区、武乡板山风景区

第2篇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2]。而公众参与理论的先驱Arnstein认为:“公众参与是一种公民权力的运用,是一种权力的再分配,使目前在政治、经济等活动中,无法掌握权力的民众,其意见在未来能有计划地被列入考虑。”托马斯指出:“公民参与公共管理过程已经成为更多公共管理者直接面对的环境与情景。”[3]在分析公众参与生态文明的国内目前研究状况时,采取了文献研究的方法。近年来,我国学术界生态文明建设公众研究成果集中在:(1)公众参与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理论上,公众参与机制有助于增强公众自身的环境意识、发挥监督作用、提高行政效率[4]。公众参与机制具有权力平衡功能,其运作的效率直接影响到“控权”作用的发挥,为有效实施,必须改革[5]。(2)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途径。我国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的历史还不长,但已经摆脱了单纯由政府主导的局面,“以人为本”“生态文明”等可持续发展理念已日见深入人心。从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成长模式来看,公众参与的主体范围在扩大,方式和途径也多种多样,听证会业目前已成为主要形式之一,但仍然处萌芽期[6]。(3)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缺陷。公众参与形式的限制和欠缺,导致居民对于生态文明建设仅仅停留在原则性的层面上。(4)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对应措施。①“义务”向“权利”的转变;②确定公众参与的法律地位;③公众参与程序立法制度的完善,保障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施;④加强执法,使公众参与不走形式;⑤提高公民素质,强化参与意识和参与实际能力。总体而言,公众参与机制有效运作的前提是生态文明意识的觉醒,“自发的”公众生态意识与公众参与机制的实施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然而,“我国公众环境意识的低下与公众参与机制运作的低效率却表现出双向制约关系。”[7]如果说生态文明建设意识的强化是公众参与机制运作的前提,那么对生态环境权的主张就是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机制的实施基础[8]。但上述研究,对于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表达机制普遍在于理论层次的研究,缺少具有一定地域特点、深入实地、体现生态文明建设与公众参与性质的调查研究类研究文献,而这正是本文希望通过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居民公众参与实践的调查来完善的部分。

2研究设计

2.1调研背景

创建公众参与和谐社会的氛围,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同的发展。这将有助于提高政府和公众的满意度,促进政府和居民之间的良好互动,当然这种有效表达的实现需要一个良好的机制。公众参与是解决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只有发挥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积极性、尊重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知情权、给予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监督权,才能构建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双赢”。本文选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作为研究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有效表达机制的主要载体。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既承载着保护“一湖清水”的环境使命,又肩负着引领江西地区社会发展的经济功能,要以促进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为主线,努力把鄱阳湖地区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9],是研究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良好范本。

2.2问卷的编制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范围包括南昌市、景德镇市、鹰潭市,以及周边的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吉安的部分县(市、区),全区共38个县(市、区),国土面积约5.12万平方公里,200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48亿元,年末总人口2006.6万人[10]。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中涉及的城市广、居民多、公众参与的全过程中涉及的方方面面头绪繁杂,本研究遵循了“查阅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预调研,界定选题,确定研究方法,开展问卷调查和社区访谈,统计数据分析,政策建议”的技术路线。通过查阅文献,对省内环境政策研究专家进行结构化访谈,同时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南昌、九江、景德镇、吉安和抚州等5个城市的热心市民进行开放式预调研,收集到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建议与诉求67条。合并归纳后选取其中29个具有代表性的条目形成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参与表达机制的核心问题部分,该部分分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公众参与机制的要素(10个问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常见观点所持的态度(9个问题)和评价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各因素的重要程度(10个问题)等三个部分,采用五点评价法,要求被试者对问卷中的题项与自身的了解做出唯一回答。

2.3对象与方法

2.3.1对象

2011年10月至2012年3月,在南昌、景德镇、九江、抚州和吉安等5个城市通过便利抽样方法,让被调查者面对面填写问卷(自填式问卷)并当场收回,同时采用判断抽样的方法通过电话进行访问,最终回收有效问卷489份,有效率达到81.5%。通过表1中的数据可知,在有效回收的489份问卷中,男女比例、年龄构成、受教育程度、职业构成与地区构成均具有一定的覆盖面,虽然被调研人的年龄集中在18~30岁之间,这种情况造成的主要原因是该年龄的居民更加愿意配合我们的调研,这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公众参与的“新一代”年轻力量。综合上述情况,作为探究性研究而言,本次调研仍不失为一份宝贵的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第一手资料。

2.3.2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内容就被调查人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了解和参与程度,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公众参与机制的评价和被调查人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前说明调查目的和保密原则,采取无记名方式并现场收回(或电话记录)。

2.4数据处理

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部分问卷回答的汇总

问卷的第1、2、3、4、8、9、10、11、18、19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调研问卷的基本部分:涉及被调研人的个人社会公益基本情况、被调研人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了解程度、参与程度、基本态度和参与途径等五方面。因为均为常规问题,非本次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评价调研问卷的核心问题部分,所以仅进行分类汇总,其汇总百分比表如表2所示。通过该部分的数据,从Q1、Q2、Q3、Q4和Q10的回答情况,不难发现当前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热情(“希望参与”,32.5%)和参与情况(“有参与”,3.3%)并不乐观,大多数的公众处在观望状态(“只有与自己密切相关的项目才考虑参与”,16.6%),他们并不是十分热心(“只是关注但不会实质性地参与”,35%),但也不完全把自己视为局外人(“愿意尽量配合占”,76.1%),对于Q9,人们已不追求单纯的经济开发区建设(7.6%),而有了“生态经济开发区”(77.3%)的呼声,这与王素芳等人研究中所提出的“萌芽期”的结论是相吻合的,也说明生态文明建设公众参与机制的建立任重道远,公众参与意识的培养需要长效地培养。在培养时,宣传途径首选的是电视(29.2%)和网络(26.4%),参与途径可选择公开政府信息(65.6%)、微博(61.3%)、媒体热线(58.9%)、调查问卷(55.2%)和项目听证(50.3%)等,在引导公众参与时要把公众的意见落到实处,改良公众参与有效表达机制,提供便利可行的工作渠道,而不挫伤公众参与的信心与热情。既然引进公众参与,就不能“务虚”,出现走形式走过场,这值得某些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深思。

3.2信度与效度检验

信度用来反映问卷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对于江西省公众参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居民问卷调查核心问题部分进行了三个维度及一致性信度检验,其中,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公众参与机制的要素、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常见观点所持的态度和评价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各因素的重要程度等三个维度的同质性系数分别为0.687、0.717、0.676,内部一致性信度的Cronbach’sAlpha系数为0.682,一般而言,该系数在0.6~0.8之间就可以表示内部一致可信度较高[11]。效度涉及调研结果是否正确,本次调研问卷的结构效度检验结构为:两两相关系数在0.213~0.519之间,各因素均显著相关。

3.3探究性因素分析

针对问卷核心部分的第一部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公众参与机制的要素和第二部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常见观点所持的态度这两部分的结论,本文采用探究性因素分析。首先进行KMO和Bartlett球性检验,KMO的统计量为0.833,Bartlett球性检验值为8950.52(P=0.000),两者都达到了显著性水平,表明本文采用探究性因子分析的方法是适合的。根据研究结果选择的四个因子解释项目总方差达到78.44%,将这四个因子的命名和所包含的题项如表3所示,研究结果要表明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利益表达机制,只有政府充分重视,对投资项目有效管理,提供公众参与的法律保障,提高公众参与程序的透明度才能构建政府、企业、公众三者协调的耦合机制;就公众而言有效利益表达需要提高自身的素质,比如对公共事务的信心与责任感、参与公共事务的信心与责任感和参与意识等。除此之外,为了使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有效利益机制发挥其积极的作用,还必须匹配相适应的议事协调制度和信息平台建设,加大宣传,明确公众参与的范围、比例、专业要求和奖励措施等等。

3.4公众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关注情况

问卷的第三部分主要回答评价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各因素的重要程度,考查被调研人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的关注事项,进而回答公众在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时更加关心的问题。在问卷设计中将生态文明建设可能带来的益处分了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增加财政收入、增加居民收入、改善居住环境、提升江西品牌影响力、提升江西旅游资源水平等十个方面,采用五点评价法对其重要程度进行调研,这十项评价的平均分依次为:3.26、2.99、4.10、2.61、2.81、3.44、3.25、3.82、3.25、3.31,评价分越高,代表公众在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时越加关注,关注程度前五项依次为:改善生态环境、提升江西的品牌影响力、增强环保意识、促进经济发展和提升江西的旅游资源水平。为了研究参与的不同人群结构(是否在鄱阳湖湖区、年龄、公益热心程度和工作性质等)对生态文明建设关注程度的差异,在SPSS17.0中对数据进行了独立t检验,其结果如表4所示。鄱阳湖经济区比非鄱阳湖经济区的公众更加关注“增加财政收入”,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较多地投入于地方经济的发展,而非鄱阳湖经济区的民众并不能享受到这部分的收益,所以在非鄱阳湖经济区公众利益表达机制中该部分差异显著。从年龄段而言,18~30岁的公众对于体现发展的“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增加财政收入、增加居民收入”的四个指标比其他年龄段更加关注,18~30岁正是人生发展的年龄,正所谓“三十而立”,而个人的进步必须与社会的进步同步,同时该年龄段的公众因为处于财富积累初期,故对收入也较为敏感。基于自身利益出发,职员与其他人员在“吸引外资”和“增加财政收入”有显著差异,外资的投入、财政收入的增加对于职员而言意味着更好的就业环境、可能的更高收入或者潜在的发展平台,这也是自身利益表达机制的一种体现。而热心的公益人士比不热心公益的人士更加关注“改善生态环境”,对外界环境的关注本就是公益人士的特点之一。通过上述分析,在生态文明建设公众参与的表达机制中,不同居民的参与诉求的出发点是“和而不同”的,必须予以充分的尊重和考虑,否则由于自身关注度的冲突,公众参与也有可能如“散沙”般形成不了合力,那样的话,对生态文明建设能够产生的影响将十分的有限。

4结束语

第3篇

>> 生态文明中的生态文化建设 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与生态文化建设研究 生态文明视域下的企业生态文化建设 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张家港市生态文化建设 浅谈林业生态文化建设对生态文明社会构建的作用 从文化建设视野下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探析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城市文化建设初探 简论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 南昌市新建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生态文化建设探讨 高校社团文化建设简论 简论廉政文化建设 简论校园文化建设 用生态文明核心价值观引领市民文化建设 把生态文明融入文化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弘扬生态文化 建设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鹤文化研究策略 简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建设的经验 简论当代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简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校园媒介的运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t "_blank" 杂志等平面传媒外,大力发展广电媒体产业,尤其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传媒业。传媒产业必须加强产业横向联合,走规模经济之路,要加快产业纵向整合和集群化,把传媒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增强跨媒体整合和多媒体化,实施跨领域整合和混业化经营。随着技术的进步,单一媒体的传统模式已受到严重冲击,跨越平面传媒、音像传媒、网络传媒三大领域,将广播、电视、通讯、网络等技术嫁接起来,形成跨越不同媒体的综合性传媒产业已经成为现代传媒业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余谋昌. 把生态文明融入文化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J]. 哲学研究,2014,2(30).

[2]竟辉,田贵平. 论视域下的我国生态文化建设[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5(5).

[3]孙斐. 浅谈生态文明中的生态文化建设[J]. 商业文化,2012,(12).

[4]陶志刚,金文硕,等. 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现代文化建设的新视角[J].大庆社会科学,2008,6

[5]张淑珍,孟令华. 生态文明视角下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研究[J].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09,23(1).

第4篇

我国地大物博,拥有丰富资源的同时,由于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均资源较少,此外,地球上生态系统退化,例如: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资源匮乏、沙漠化和石漠化严重等,可持续发展战略受阻,面对如此现状,要求我们节约资源,尤其是在建筑领域,消耗大量的物财,在加上,我国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在生态视域下的建筑设计有利于住户身心健康发展。现如今有很多建筑秉承可持续性发展原则,体现生态文明。

例如:英国BRE的环境楼,为今“绿色”办公建筑提供样板。该设计坚持创新和可持续理念,大量采用可再生能源,减少能源消耗,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由于该区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年温差和日温差变化较小,降水量集结分配均匀,全年最高温在8月,最低温在2月,因此,设计者根据当地气候特征,设计密封性强,热绝缘的楼体,采用大量的玻璃,与此同时,窗户由内充氩气的双层玻璃组成,氩气是惰性气体,比空气密度大,则其传导性比空气差,当密封双层玻璃充氩气后,中空部的对流大大减弱,使窗户的隔热效果更好,做到最热月降温作用。另外,在楼体南侧采用活动式百叶窗,百叶窗又陶瓷构建,有利于阻挡直射光,控制进入光量。在冬季保温方面,采用低温地板辐射,在最冷月时,地板下加热管道和散热器共同作用,实现保温效果。此外,楼内照明采用T5照明灯,此灯与普通灯相比,管径小,采用稀土三基色荧光粉发光材料,提高照明效果,实现高效、节能、安全的生态设计。因此,在建筑领域采用生态设计能够减少资源的利用量,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推动我国甚至世界可持续发展战略。

二.建筑设计在生态文明的体现

(一)节地建筑

节地建筑,就是节约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在建筑行业采用高层建筑增加更多的住户,减缓土地压力,减缓对地表的破坏。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中,绝大部分的建筑采用高层设计。

(二)开源节能建筑

在建筑中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能源,做到“开源”,例如: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水,潮汐能等。风能和水能可以发电,减少住户电能的消耗,太阳能可以转化成热能,减少煤炭和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同时减少大气污染,在海湾和河口建立大坝,可以利用潮汐能,将潮汐能转化成电能,又能够建立海产养鱼业。“节能”,例如:在建筑过程中,注意建筑余料的回收,做好基坑抽水,回收利用雨水,使用无污染的涂料等一系列节能措施。

(三)少费多用于建筑

少费多用于建筑就是使用较少的物资和能源,建设更多体现生态文明的建筑物。该建筑特点:灵活搬迁,大规模建造,经济使用,循环利用物资,且环境适宜,形成独立生态环境。这就要求我们使用原生自然能源,例如:利用地热资源,在北方冬季较为寒冷,传统的供暖系统被地暖设备取代,这样减少煤炭和天然气的使用,减少人力和物力,降低成本实现少费多用于建筑。

(四)先进的节能技术

使用已有的节能技术。例如:再生砖、骨料代替混凝土,在水泥拌合料中添加细状高炉矿砂等,这样有助于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此外,统一采用电池管理系统,可以控制通风系统、锅炉供暖系统、照明系统等,这样可以提高管理效率也可以提高能量利用效率。再如:墙体在结构占有较大比例,所以它会消耗大量能源,则墙体应采用保温效果良好的材料,这样既能够减小室内温度差,又能够降低能源消耗。

(五)设计更加人性化

以往设计注重实用型,利用较小的空间设计出更大的利用空间,而如今随着生态文明的发展,住户对建筑设计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重视实用价值更加强调审美效果。设计者在设计时要综合环境氛围,经济效益,人际交往等多方面因素,结合住户的对设计的要求和地域的文化特征,以人为本,设计出展示住户个性特点,展现文化风貌的建筑。

三、总结

第5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技术创新生态化

中图分类号:X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7-0014-01

1 传统的技术创新观与生态文明理念的对立

传统的技术创新活动一般都是围绕经济价值展开。在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前提下,经济活动体必然把效率放在首要位置给予重视,而其所谓的效率就是要以最小的成本来获取最大的收益。传统的技术创新观就是围绕着如何实现这种效率而展开的。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生产商尽可能多的索取的自然资源,以达到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所谓成本最小,不但不意味着对自然资源的节省,适得其反却意味着对自然资源不加限制的消耗。在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下,传统的技术创新观必然会导致自然资源的极大浪费,以加速度的方式比以往更肆无忌惮地消耗着自然资源,从而更大程度上造成生态系统的破坏,同时也导致了社会生态的失衡。

单纯的经济发展曾经被认为是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人们以为社会发展就是经济的增长,GDP的增加。以经济价值实现为中心的传统技术创新观服务于这种观点,在历史上很大一部分时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然而其不良后果在时间的前移中逐渐得到暴露,出现了“有增长却无发展”的独特现象。一些发展中国家如伊朗、巴西、巴基斯坦等都因奉行传统的社会发展观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些国家并未因经济快速增长而使社会进入良性状态,而是出现了严重的分配不公、两极分化、社会腐败、人民的贫困加剧,直接导致政局动荡和政权更迭频繁,社会极度混乱。

综上,传统的技术创新观强化了片面的经济发展观,突出了功利主义的价值追求,并在科技繁荣,技术创新规模急剧扩张的时代不断得到强化和固化,以致相应地削弱了人类在其他方面的价值追求,严重导致了社会功利价值与人类精神境界增长之间的失衡,甚至在局部范围内割裂,破坏了价值世界的多元性和不可替代性。与生态文明追求的人、自然以及社会和谐发展、良性互动、共同繁荣为基本宗旨的伦理形态截然相反,南辕北辙。片面夸大了物质财富的重要性,忽视和破坏了精神财富及其它人类不可或缺的多样性价值形态,其最终结果必将是破坏生态平衡,破坏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破坏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一无所获。

2 生态化技术创新观与建立生态文明理念的内在契合

由于生态化技术创新具有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能源的低消耗、少污染等特点,因此实施生态化技术创新可以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必要的技术条件,有利于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建立在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上,导致资源能源持续紧张,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已受到资源、能源供给不足和环境承受能力的严重制约。2001年,世界银行估计中国的环境损失可能超过10%的国内生产总值,真实的经济增长率可能为负。如不迅速实施技术创新生态化,变粗放型增长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低代价型增长,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短缺将不断加剧,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的趋势将不可逆转,人与自然的矛盾将日趋尖锐。大力推动生态化技术创新,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是解决这些矛盾的关键。

倡导生态化技术创新,把资源生态效益纳入技术创新的目标体系,从而使技术创新活动能不断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减少废物排放,最大限度地降低天然资源、能源的消耗,减少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有利于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消解经济发展对资源和生态环境产生的压力和破坏,增强资源和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持续支撑能力。生态化技术创新在实现生产方式转变,谋求经济发展与自然和谐共处方面与建立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是完全一致。

技术创新生态化强调人在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注重人的需要和满足、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发挥,并注重人类发展赖以依存的自然环境的改善,追求自然生态平衡、社会生态和谐有序,最终实现人的生态化,把“以人为本”作为最高价值原则,与建立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是相同的。

3 生态化技术创新观对建立生态文明社会的推动

面对我国环境状况恶化的严峻生态形势, 实施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不能采取“先破坏、后治理”、“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来发展经济, 而应寻求一种与人口、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建立生态文明社会,就必须变革传统的思维方式,大力开展技术创新生态化, 树立新的生态意识, 确立“预防源头污染”的环境意识。建立生态文明必然要求技术创新生态化,生态化技术创新对建立生态文明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1)生态化技术创新促进人类社会的和谐有序。实施技术创新生态化,最终目的在于为人类提供更好的生态环境,提高人的生活水平和精神层次,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类自身的的生态化。

(2)生态化技术创新有助于推动经济生态的和谐发展。和谐的经济生态是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它要求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质量相应、规模与效益相当。传统技术创新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加剧了利益分配的失衡,造成经济社会秩序混乱。实施生态化技术创新,有利于使经济社会良性运转、和谐有序。

(3)技术创新生态化就是要彻底摒弃以往那种以单纯追求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发展观, 纠正过去凭借高投入, 高消耗去实现发展,以恶化自然生态环境为代价以增加产出的错误做法, 要使得人类自身的经济发展更少地依赖有限的地球资源, 更多的与地球承载能力达到有机协调,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和统一。

综上,通过生态化技术创新能够实现经济和谐发展,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平衡,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界和谐共生、良性互动、全面发展、共同繁荣,进而推动生态文明社会更快更好的建立。

4 结语

技术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必须努力实现自然、经济社会和人的发展的良性互动与协调。技术创新生态化是技术创新观念的转变,是技术经济发展的积极探求。大力发展生态文明是当代与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生态化技术创新是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最大推动力。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克服一切障碍,构建国家和区域生态化技术创新体系,大力实施生态化技术创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解决资源瓶颈问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方能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永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潘岳.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J].绿叶,2006,(10).

[2]罗尔斯顿著,杨通进译.环境伦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3]彭福扬,刘立强.生态化技术创新与和谐社会构建[J].宁夏社会科学,2006,(5).

第6篇

(一)“实践主体性”观点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物资材料资源的来源都依赖于自然界的供给,但不同于其它动植物那样消极被动地生活在自然界中。马克思认为:“人(和动物一样)靠无机界生活,而人比动物越有普遍性,人赖以生活的无机界的范围就越广阔。从实践领域说来,自然界产物也是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动的一部分。人在肉体上只有靠这些自然产品才能存活,这些产品是以食物、燃料、衣着的形式还是以住房等等的形式表现出来。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表现在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人类一方面从自然界中获取资源得以存活,另一方面又通过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寻求自我发展突破。人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通过实践活动使其所在的环境满足自身的欲望。人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不断认识自然规律,并在实践中遵循自然规律。“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的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类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这是人与动物的区别所在:人在实践活动中发挥其意识的能动性,而动物则不能。

(二)“和谐统一”观点

认为,人类在改造自然环境的时候,不能把自己的主观意识强加在自然界的身上,而应该遵循自然的规律,正确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使人与自然关系融洽和谐。而自然不仅作为生产生活资料,其发挥着最大限度地提供人类全面发展所需的生产生活资料的作用。所以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在何种程度上对人说来成了自然界,或者自然界在何种程度上成了人具有人的本质。”这种受动性与能动性的变换中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生态思想对人与自然关系十分重视,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体性关系。因此,人类的发展应该实现科学的价值转向,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护人类自身的生存空间。这些经典精辟的生态思想为我们今天探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态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机遇

其一,国际机遇。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在国与国之间的产业经济交融与对接进程中,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面临国际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后发展”的优势,充分与国际发达国家及地方的产业进行接轨,利用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机会,直接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直接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实现经济技术可持续性地跨越式发展,为广西北部湾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区域生态文明奠定经济基础。其二,国内机遇。党的十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中国发展所选择的道路和目标,为我们“为什么建设、怎么建设、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指明了方向。广西审时度势,提出“既要金山银山,又要青山绿水”的口号,实施了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对指引“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北部湾新跨越”带来千载难逢的机遇。同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面临着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机遇,中央采取政策加大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等,广西北部湾抢抓这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机遇、投资机遇,为广西北部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历史跨越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和保障。其三,域际机遇。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处于我国在泛北部湾合作区的重要位置,在面向东盟开放合作中的地位日益凸显,面临着区域合作的重大机遇。区域合作需要以资源和环境为基础实现区域经济的飞跃,资源环境的可持续性是关键问题。泛北部湾地区将目光聚焦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生态资源环境,这将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在重视区域生态文明的基础上来谋划和推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挑战

其一,区域竞争的挑战。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泛北部湾合作趋势增强,广西北部湾地区成为了东盟各国抢夺的“香饽饽”。泛北部湾各国都将目光瞄准北部湾经济区,区域竞争日益激烈。区域竞争的升级,使北部湾资源环境成为抢夺的焦点,谁获取了资源,占据了环境,谁就能占领北部湾经济区的市场。一些地方为了适应发展的大环境也扩大了项目的引进和开发,在大规模的项目发展规划和建设中,大拆大建工程导致自然资源的严重破坏以及环境污染的加重。在经济开发过程中,保护地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是当前摆在广西北部湾的一个重大课题。其二,北部湾沿海大规模建设的挑战。截至2011年末,北部湾港拥有生产性泊位227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56个,港口吞吐能力1.37亿吨,是2005年的4倍,相当于5年再造了3个北部湾港,一脚迈入全国亿吨大港行列。目前,北部湾港拥有集装箱班轮航线30多条,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多个港口通航,海运物流网络已伸向全球。2011年完成货物吞吐量1.53亿吨,同比增长28.58%。大批码头及重大化工项目已经或即将落户广西沿海。港口重化工业级码头的布局主要以占用岸线资源为代价,这些项目大量利用岸线和海域,势必给海洋生态资源带来巨大压力。其三,北部湾海洋环境恶化的挑战。《规划》布局中存在一些项目还缺乏科学合理发展依据,不仅在建设施工的过程中占用海岸线,在建设方面对海洋资源环境缺乏规划使用现象,对海洋环境与资源可持续利用带来了负效应,出现了海洋环境被破坏趋势。尤其近年来,广西沿海海平面平均每年以较高速率上升,致使一些地方海岸线后退、土地流失严重。这些影响直接波及红树林区,由于人为活动影响和海平面上升,红树林群落趋于衰退,甚至有些天然红树林存在破碎化迹象。

三、生态理论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作用

生态理论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认为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其中“自然的先在性”理论指导人们从意识上脱离“人类中心主义”,尊重和善待自然,遵循自然的发展规律;“实践主体性”强调合理的行为实践才能解决人与自然相冲突的问题,最终实现生态文明;“和谐统一”思想启示人们强化制度保障以优化社会关系促进生态文明。生态理论的理论精髓对当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自然的先在性”理论指导人们从意识上遵循自然发展规律

认为,从本体论上来说,人起源于自然界,孕育于自然母亲的襁褓,是自然界分化的产物;人是自然的一员,人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人对自然具有根本的依赖性。一方面,“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是“站在牢固平稳的地球上吸入并呼出一切自然力的、现实的、有形体的人。”人不能摆脱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和被约束性。人靠自然界来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形影不离的身体。”人起源于自然,依赖自然所提供的物资资源,受到自然的约束,自然与人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另一个方面,实践是连接人与自然的中介。自然的存在为人的实践活动提供了可能。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总结世界各民族从文明的辉煌鼎盛时期最后走向衰败的经验教训,究其原因就是在民族创造文明的过程中对生态问题不重视,对自然界开发和利用没有遵循自然发展规律以及整体生态系统的循环,对自然资源的过分索取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区域生态系统崩溃。在自然力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下,区域扩大范围越来越广,最终导致所建设的文明遭到自然的报复而不能保存下来。典型的例子如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玛雅文明和哈巴拉文明,它们就是这样没落了。在越来越频繁的世纪性洪水和干旱的肆虐以及沙尘暴的喧嚣中,是大自然正向人类报复曾经对它的肆意践踏。基于这样的认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必须从“人类中心主义”的信条中解脱出来,从意识上真正认识人与自然的统一关系,尊重和善待自然,在实践活动中遵循自然的发展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在进行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在全社会各个层面和领域,以人为主体,普及生态环境知识,倡导保护生态资源环境的行动,着力培养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树立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的生态意识,使生态意识成为道德意识,指导人们积极参与生态实践活动,实现人、自然和社会的和谐,最终实现生态文明。

(二)“实践主体性”的思想强调人们在生态文明

建设实践中发挥主观能动性马克思认为,人的主体性是“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质的规定性,是在与客体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人的自觉、自主、能动和创造的特性”。由此,马克思揭示了主体性原则,就是实践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原则。在具体实践活动中,主体人正确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和改造自然,最终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从而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人的主体性并不是天生的,它是随着人类实践活动进程中在社会关系中最终定义下来的。人的主体性“是对象性本质力量的主体性,因而这些本质力量的活动也必须是对象性的活动”。这充分体现,对象性活动是人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存在的基础。指出,自然对人的先在性,决定了人类对自然的依赖性和受动性,然而人是自然最精致的作品,人通过自己的活动将自己从自然界提升出来,又在能动的实践中改造自然。实践作为人与自然关系的中介,在实践中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内在关系,人是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主体,自然是人认识、改造的客体,由此产生人与自然之间主客体关系。主体性原则是我们认识环境问题和改善环境状况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也是我们行为实践的指导性原则。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挥主体的作用,用合理的行为方式进行实践活动。马克思、恩格斯特别强调合理行为实践活动在实现生态文明中所发挥的作用。他们认为只有合理的行为实践,才能解决人与自然相冲突的问题,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生态文明。因此,在进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重视行为实践环节,把发挥主体性原则的社会实践当作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通过将生态行为的社会实践活动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在行动上更好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助于生态文明建设各项活动的开展。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人们必须改变自身在日常实践活动中的非生态行为,树立人与自然平等、和谐、互助互利的价值观念,有意识地自觉调整自身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不仅要使各种生态生产行为如“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等,成为人们的自觉生产行为,而且要使“不乱扔垃圾”“、合理消费”的生活方式,成为人们自觉的生活行为。

(三)“和谐统一”的思想启示人们强化制度保障

第7篇

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明确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提了出来,强调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反映了党和政府对于建设生态文明的高度重视,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分享生态文明的迫切愿望,必将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产生重大影响。

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生态问题是人类社会必须高度关注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建设生态文明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既影响着发展的全局,也决定着发展的可持续;建设生态文明关系到人类的命运,既影响着人类的现在,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

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过程中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辉煌的中华文明与长江、黄河流域的生态状况息息相关,而印度河流域的宜居环境则塑造了古印度文明。人们也不会忘记,曾经盛极一时的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等等所经历的由繁荣走向衰败的悲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地区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尖锐,导致生态破坏和环境恶化,使得文明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前车之鉴,要时刻牢记。当代世界的发达国家,在其工业化初期和中期阶段,无不走过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工业化发展道路。如今的伦敦环境优美,但它曾经被人们称为“雾都”。19世纪50年代,伦敦是一个被各种工厂包围的城市,烟尘笼罩在城市的上空,工业污染严重,集中体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的特征。长期以来,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在人类物质生产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以高投入、高耗能、高消费为特征的工业文明,对地球资源的索取超出了合理的范围,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人类对自身与自然关系的反思和认识日益深刻。1972年,联合国发表《人类环境宣言》郑重宣示,人类在开发利用环境的同时,也承担着维护自然的义务。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为代表的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纲领性文件先后问世,标志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逐步成为世界共识。

第8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政府责任;地位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1.056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世界各国面临的重任是生态文明建设,而生态文明建设主要针对环境危机实施,它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自召开十七大以来,我国在生态环境建设中实施了许多措施,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效果却不明显,依然存在许多问题。为了能够进一步解决当下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政府根据自己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促使我国社会能够健康和谐发展,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1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职能的现状分析

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中,我国政府实施了许多的措施和方法,同时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进行实践探索,提出了建设节约型资源,发展友好型社会的环境建设目标,最终实现国家社会经济的繁荣和人民生活的富裕。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也是从地方、地区做起,以发展区域经济为主,打造生态省市建设,对资源方面提出循环利用,同时也发展循环经济。目前,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主要通过其职能促进生态环境建设,即根据生态建设过程中的需求,政府承担其中的职责和功能,政府具备的智能有经济调节职能、市场监管职能、公共管理职能、社会服务职能四方面。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政府的智能也有一定的发展变化,就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的职能由全能型向有限、责任化转变,政府再不是全能的,而是要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约束,同时政府的权利职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发挥,让政府与市场、企业、公民等能够各司其职。此外,政府从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政府在生态建设中将社会和公民放在首位,政府职能的变化发展,能够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

2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优势

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其包含内容比较广泛,涉及经济、资源、环境和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需要执行这一决策的是政府部门,同时政府部门也需要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因而,政府在生态环境文明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下面就对政府机关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优势进行深入的分析。

首先,从政府对生态环境建设的决策上来分析,政府将构建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性体系,同时也将这一规划纳入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划中。因为有了长远的生态文明建设规划,能够最大化的发挥政府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同时也能促进我国走高科技路线,提升国家经济发展效益,同时也能让人力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进而促进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其次,从法律层面上讲,政府促进生态环境文明建设有利于促进我国法律的进一步完善,也能让人们遵守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能让我国人民对环境保护有新的认识,还能让我国的经济社会有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充足的资源。第三,就文化发展而言,政府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就需要人类从行动上有所改变,而建设生态文明环境能够确保我国自然生态环境的发展,让公民保护环境的意识不断加强,增加公民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参与度,从而达到全民保护生态环境的程度。公民的自律意识不断提高,公民的素质也会在无形中被提高,最终让生态环境造福人类。

3政府在我国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3.1能够有效落实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政策

由于生态资源涉及的种类比较多,包含的资源也比较广,因而生态资源是公共资源,而政府代表国家行使其职能,因此,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责任,政府在生态环境建设中提出相应的政策,也会对生态环境建设提供资金,从整体而言,政府机关在生态环境建设的政策、资金、项目和责任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以资源环境专项审计为主要方式,其中包括生态环境、土地环境、矿产资源等,同时还包括水、大气资源,以及工程建设环保等各个方面,进而推动国家生态环境建设治理目标的实现。在推动政策实施的过程中,要确保政策实施的有效性,当然要对政策的期限、范围、标注、进度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进而促进相关政策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能够有效的落实。

3.2能够保障生态文明建设资金效益的真实合法性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生态资源建设的资金运用涉及的方面比较多,范围也比较广,其中资金支出的主要方面有自然生态系统的建设、节能减排工程的进一步优化、新资源的开发等,都需要涉及各方面的资金运转。目前,涉及到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资金主要有五大类,第一类:资源环保事业方面的资金运用;第二类:资源环保专项资金;第三类:财政贴息的专项贷款;第四类:各级政府向有关部门和群众征收的用于资源环境保护方面的资金;第五类:国外贷款。这些方面的资金需要有一定的合法性,并要符合一定的规定要求,即资源环保资金的征收与审批是否按照国家的规定实施;同时在其分配方面也要科学合理,即运用于资源环保的资金是否与申报的资金一致,用于生态建设的资金是否合理分配,在资金拨付的过程中是否存在一定的问题,同时在资金运用的过程中,是否符合资金的预算水平。

3.3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规范性

目前,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问题日益加剧,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建设的效果,为了促使生态文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还需要充分发挥政府机关的作用,其中,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加强监督工作,合理有效的监督机制能够推动生态环境建设的效率。首先,要监督项目立项的科学性,对于重c项目的决策流程进行全面审查,主要确保该项目规划的科学性,项目方案是否先进合理,以及在招标投标过程是否按照法律规定实施。其次,还要监督项目实施的规范性,对于项目实施的规范性与项目质量建设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比如:项目的条款是否按照合同的要求实施,这些方面的因素是提高生态环境建设绩效的关键因素。

4结束语

生态建设是一项持续性的工程建设,涉及的方面比较广泛,系统庞大,需要在生态建设中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当然,仅靠政府一方面的力量是无法长久发展的,也无法实现生态环境建设,还需要社会其他建设主体的共同承担,才能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范松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J].党政论坛,2013,(05):2123.

[2]刘庆志.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审计“监督人”作用及其实现研究[J].中国内部审计,2015,(12):8284.

第9篇

内容摘要:生态文明作为一种独立的文明形态,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理论体系。确立生态文明新目标,这是党在树立科学发展观和实现科学发展道路上的重大新认识、新理念、新任务。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应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前提,着重从人们的思想观念、生产发展方式、政府的政策、法律制度等方面着手,重点抓好“三个体系”建设。

关键词:生态文明 科学发展观

十七大报告把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上升为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目标,这是党的生态观、文明观的升华。搞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厘清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重大意义、实践基础和现实路径等几个层面的问题。本文就这些基本而重要的问题展开探讨。

从生态文明运行轨迹把握其科学内涵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独立的文明形态,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理论体系。既有特殊的运行轨迹,同时又具有丰富的内涵。

从运行轨迹看,坚持科学发展观,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以人为主体的生命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协调发展,实现新一轮的“生态革命”,逆转人类生态与自然生态的退化趋势,恢复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际和代际之间的和谐协调,运行的是一条从对立型、征服型、污染型、破坏型向和睦型、协调型、恢复型、建设型演变的生态轨迹,贯穿的是能量转化、物质循环、信息控制和生态平衡的生态规律。从社会线形繁荣走向以人为核心的社会、经济和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立体繁荣;从高能耗、低产出、污染严重的工业文明,走向高效率、高科技、低消耗、低污染、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健康持续的生态文明,从而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和基本概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理解。陈寿朋在《生态文明建设论》中指出,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协调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的关系,正确处理整个生态关系问题方面的积极成果,包括精神成果和物化成果,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行,实现人类自身的进步和改善,实现人类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另有学者认为,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是:保护生态环境是伦理道德的首要准则;把追求知识、智慧和环境质量看作是人生的目的,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化要求人与人关系的生态化;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观念在强调自然的优先地位的同时,更强调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辩证关系,主张人对自然的依赖是永恒的、全面的,人类要与自然共同进化,协调发展。生态文明价值观强调人际公平、种际公平和代际公平。生态文明以实用节约为原则,谋求基本的生活需要,崇尚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有学者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推进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它既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价值观,也是一种生态系统可持续前提下的生产观,同时还是一种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的消费观。

发展生态文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十七大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并首次把这个概念写入了党代会报告。这一理论创新具有巨大实践意义,它把环境建设从技术层面和就事论事的操作层面,上升到党和国家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的高度,符合现阶段我国国情,代表了当今世界和国内发展的大势。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

生态文明是文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继工业文明之后一个崭新的文明形态,它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随着十七大报告中生态文明的提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迎来一个新的建设。“四大文明”和谐协调统一发展,相互促进和制约,这样的文明体系才是完整而全面的体系。四大文明系统中,生态文明是基础和根本,有健康的生态文明,才有健康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非文明的物质、精神、政治等行为的过错会给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损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离不开生态文明,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精神享受和政治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不可逆转的生存危机。

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关系紧密。生态良好、生态平衡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一是为和谐社会建设奠定基础保障。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人与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是实现人与人之间和谐的保障。而没有一个稳定和平衡的生态环境,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都难以提供人际关系和谐的保障。二是为和谐社会提供资源支撑。没有自然资源,经济发展就无从谈起,没有经济发展,和谐社会发展就失去推动力。三是为和谐社会发展创造稳定的条件。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的公平享用是国际和国内社会和谐的前提条件。

总之,把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统一起来,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四个目标,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从生态文明的实践基础构筑发展生态文明的现实路径

生态危机的出现来自于工业化生产方式所产生的消极环境成果,而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就是要消除这种消极的环境成果,为此就需要对工业化的生产方式进行变革,以形成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即生态化生产方式。生态文明所要求的生产方式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在生产和社会发展中,始终把自然作为其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并以实现和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宗旨,使人及社会的发展更符合生态发展的规律。因此,生态文明的实践基础―生产方式,实际上是对工业化生产方式的生态化改造过程,表现为一种生态化的生产方式。由此就决定了生态文明不仅仅是一个概念、一个指标性问题,而是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发展方略。结合我国的国情,生态文明建设应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前提,着重从人们思想观念、生产发展方式、政府的政策、法律制度等方面着手,重点抓好“三个体系”建设。

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科学的自然观,培养全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价值体系。

改变经济发展模式,尊重自然,树立科学的社会发展观,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体系。首先必须深化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不能动摇。要加快农业发展,侧重发展能够节能、保护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和提供无污染食品的生态农业,将畜牧、蔬菜、水果、水产等产业纳入生态轨道。其次,改变过去那种靠高投入、高消耗为特征的传统的工业化路子,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发展生态工业,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通过科技创新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通过科技改造落后工业生产方式,实现生态化改造。再次,把循环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主流模式,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导模式。最后,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消费方式,开展生态旅游和生态休闲,培育人们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观念,完善旅游市场体系,注重旅游业的生态开发和生态管理。

构筑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法律保障机制,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和法律体系。当前应特别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保的责任审计,要把生态绿化、生态环保、生态修复等绿色GDP指标纳入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建立生态目标责任制,使他们更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观。就政策制度方面来看,首先,要理顺资源产权关系,制定可行的资源环境有偿使用制度。其次,国家要实行补贴制度。对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企业和个人可以尝试进行各种形式的补贴,以带动他们投资环保产业的积极性。同时国家还应拨出更多的专项资金来资助生态产业和绿色产业,使得生态产业有足够的资金来进行科研和技术创新,从而推动生态产业的尽快成长和壮大。再次,确实贯彻实施绿色GDP生态核算制度。就法制建设层面来看,根据环保立法的趋势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要求,逐步完善现行的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的立法空白,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显得尤为必要。

一些学者特别指出,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必须大力培育公民的生态意识,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化为自觉的行动,为生态文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根据我国的国情与公民的实际,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手段,培育公民的生态意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路径。生态文明的诞生,是人类文化战略的转变,是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转变,也是人类的生活方式、消费观念的转变。实现这种转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和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渐进过程,是一场技术、体制、文化领域的社会变革,需要全社会的通力协作、潜心学习、锐意奉献和持续推进。

参考文献:

1.刘湘溶.生态文明论[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