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电气自动化技术

时间:2023-01-10 20:15:54

导语: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电气自动化技术

第1篇

50年代末出现的晶闸管标志着运动控制的新纪元。它是第一代电子电力器件,在我国至今仍广泛用于直流和交流传动控制系统。随着交流变频技术的兴起,相继出现了全控式器件——GTR、GTO、P-MOSFET等。这是第二代电力电子器件。由于目前所能生产的电流/电压定额和开关时间的不同,各种器件各有其应用范围。

GTR的二次击穿现象以及其安全工作区受各项参数影响而变化和热容量小、过流能力低等问题,使得人们把主要精力放在根据不同的特性设计出合适的保护电路和驱动电路上,这也使得电路比较复杂,难以掌握。

GTO是一种用门极可关断的高压器件,它的主要缺点是关断增益低,一般为4~5,这就需要一个十分庞大的关断驱动电路,且它的通态压降比普通晶闸管高,约为 2V ~ 4.5V , 开通 di /dt 和关断 dv / dt 也是限制 GTO推广运用的另一原因,前者约为 500A /%es ,后者约为 500V /%es ,这就需要一个庞大的吸收电路。

由于GTR、GTO等双极性全控性器件必须要有较大的控制电流,因而使门极控制电路非常庞大,从而促进厂新一代具有高输入阻抗的MOS 结构电力半导体器件的一切。P-MOSFET是一种电压驱动器件,基本上不要求稳定的驱动电流,驱动电路只需要在器件开通时提供容性充电电流,而关断时提供放电电流即可,因此驱动电路很简单。它的开关时间很快,安全工作区十分稳定,但是P-MOSFET的通态电压降随着额定电压的增加而成倍增大,这就给制造高压P-MOSFET造成了很大困难。

IGBT是P-MOSFET工艺技术基础上的产物,它兼有MOSFET高输入阻抗、高速特性和GTR大电流密度特性的混合器件。其开关速度比P-MOSFET低,但比GTR快;其通态电压降与GTR相拟,约为1.5V ~ 3.5V,比P-MOSFET小得多,其关断存储时间和电流下降时间为别为0.2%es~0.4%es和 0.2%es~1.5%es,因而有较高的工作频率,它具有宽而稳定的安个工作区,较高的效率,驱动电路简单等优点。

MOS控制晶闸管(MCT)是一种在它的单胞内集成了MOSFET的品闸管,利用MOS门来控制品闸管的开通和关断,具有晶闸管的低通态电压降,但其工作电流密度远高IGBT和 GTR,在理论上可制成几千伏的阻断电压和几十千赫的开关频率,且其关断增益极高。

IGBT和MCT这一类复合型电力电子器件可以称为第三代器件。在器件的复合化的同时,模块即把变换器的双臂、半桥乃至全桥组合在一起大规模生产的器件也已进入实用。在模块化和复合化思路的基础下,其发展便是功率集成电路PIC (Power Integrated Circuit),在PIC,不仅主回路的器件,而且驱动电路、过压过流保护、电流检测甚至温度自动控制等作用都集成到一起,形成一个整体,这可以算作第四代电力电子器件。

变换器电路从低频向高频方向发展

随着电力电子器件的更新,由它组成的变换器电路也必然要换代。应用普通晶闸管时,直流传功的变换器主要是相控整流,而交流变频船动则是交一直一交变频器。当电力电子器件进入第二代后,更多是采用PWM变换器了。采用PWM方式后,提高了功率因数,减少了高次谐波对电网的影响,解决了电动机在低频区的转矩脉动问题。

但是PWM逆变器中的电压、电流的谐波分量产生的转矩脉动作用在定转子上,使电机绕组产生振动而发出噪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种方法是提高开关频率,使之超过人耳所能感受的范围,但是电力电子器件在高电压大电流的情况下导通或关断,开关损耗很大。开关损耗的存在限制了逆变器工作频率的提高。

1986 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 Divan 教授提出谐振式直流环逆变器。传统的逆变器是挂在稳定的直流母线上,电力电子器件是在高电压下进行转换的“硬开关”,其开关损耗较大,限制了开关在频率上的提高。而谐振式直流环逆变器是把逆变器挂在高频振荡过零的谐振路上,使电力电子器件在零电压或零电流下转换,即工作在所谓的“软开关”状态下,从而使开关损耗降低到零。这样,可以使逆变器尺寸减少,降低成本,还可能在较高功率下使逆变器集成化。因此,谐振式直流逆变器电路极有发展前途。

结束语

第2篇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功能;应用措施

电气工程,在当今高新科技领域中的支撑地位毋庸置疑,其主张时刻以计算机网络为主导媒介,透过本质层面上整改基层人员生活、工作模式。而电气自动化涉足行业类型繁多,如电气开关设计和航天科技研究等,毕竟电力才是全方位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的物质基础,针对电气工程中自动化技术应用细节,加以充分论证解析,绝对是迎合时展步伐的必要途径。

1目前我国电气工程内部电气自动化技术设

计规划的核心原则论述(1)其主张利用有限地资源,进行不同产品工艺制备流程电气自动化改造诉求满足。(2)电气自动化应用方案切勿过于复杂,旨在清晰划分处置机械、电气之间的关联特性。截至至今,大多数民用或是高新科技产品,都主张借助电气自动化技术予以改造,不可避免地牵涉到工艺形式创新、制造成本缩减、维护便捷性控制等问题。归根结底,技术人员在进行电气自动化方案布置应用过程中,需要精准地控制不同类型电器部件,确保现场施工的安全可靠状况,以及人工智能操作维护的简单、人性特征。

2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灵活拓展沿

用的措施内容解析在电气工程领域内部改良延展自动化应用技术,其优势特征包括:①大幅度提升电气设备全程运行的安全、稳定水准。②全面深入地克制以往定期故障检修方式下遗留的诸多弊端,同步提升电力系统日常工作绩效,获取更多企业的广泛认知和大力推广沿用成就。尤其是透过技术应用层面观察,全新时代背景下的电气工程,有关内部状态检修技术,具体倾向于在电气工程中应用资产管理系统事务,将其在工程状态监测、故障诊断等方面的功能如数发挥,届时提供状态检修过程所需中的状态数据信息;同时,结合相应的数据,准确预测电气工程中各种电气设备的实际运行状态、存在的安全故障以及故障出现的因素等。有关诸多应用控制细节表现为:

2.1电网调度层面

处理电气工程内部的电网调度自动化改造事务,需要快速集合调度中心内的显示器、打印装置、计算机网络、服务终端等,其核心动机在于针对电网运营质量加以经济化调度,使得电网运行细节,都能够得到细致地监控、验证解析,方便在任何时间范围内,快速搜集电力生产期间的数据,使得发电控制、电力系统状态科学评估、合理调度、电力负荷预测等工序,都能够自动交接。如若当中衍生任何事故,电气自动化系统会快速追踪发生源,辅助技术人员在当下制定实施合理对策,尽量防止事故扩散,节省合理数目的成本资金。

2.2发电厂分散测控系统应用层面

此类系统主要包括以太网、工程师工作站等分层分布结构单元,可以直接接受热电阻、电气量、开关量,以及脉冲量等信号,经过自行处理过后,针对既有设备运行参数加以实时显示,稳定内部信号输出效率,并将最终结果予以打印,妥善的处理设备与设备,线路与设备,线路与线路之间的关联,长此以往,对于快速贯彻电气生产中各类细节的实时监、保护指标,辅助功效异常深刻。

2.3变电站、配电工程层面

就是说在变电站透过不同类型自动化设备和计算机系统,替代过往复杂的人工作业,顺势提升变电站整体运作实效。透过此类角度观察验证,变电站内部自动化技术,主要是用以多层次、全方位地监控相关设备安全运行状况。技术人员需要全程利用微机设备,进行电磁式装置替代,顺势衔接自动测量、远程监控、事故信息自动记录等设备,完成操作监视图像、智能化改造指标,使得最终变电站能够顺利朝着综合自动化方向过渡扭转。

3结语

按照以上内容论述,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结果,是一类国家综合式经济、科研实力的象征产物,特别是经过全球化、现代化科学技术发展过后,我国电气工程内部自动化应用功能获得全面新生,开始朝着不同学科领域内自由扩散。今后,相关工作人员要做的便是,主动联合不同实际状况进行思维创新,争取为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全面改造沿用,创设应有的支撑辅助贡献。

作者:张诗淋 赵新亚 单位:沈阳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王伟.浅谈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8(36):123~130.

第3篇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电子拖动很难承担现代自动化生产系统的控制工作,运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取代传统的电力传动也就变的顺理成章。近年来,电气自动化技术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其控制电路由低频逐渐向高频发展,变频器也大量的开始运用,相应的控制理论也日趋成熟。这些可喜的成绩让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电力系统对电力自动化技术的要求也日渐提高,不断改进和提高自身电气自动化技术水平,使其控制系统尽可能的节能高效,是当今所有电力企业必须着重考虑的问题。

一、电气自动化以及电气工程的基本含义

要想实现对电气自动化和电气工程的应用理解,就必须要了解相关的基础概念,目前来看,电气工程可以算是工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比较高技术领域,也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和工业进步的重要行业。而计算机技术作为一种科技手段,不仅颠覆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还有效的推动了电气工程等相关的工业发展的进程。而电气自动化则电气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电气工程的发展的一种方式,所以在各个电气领域都有着电气自动化的应用和贡献,所以有关部门应该充分的重视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和应用。

二、我国电气自动化发展现状

目前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且人们为了保障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工作性能,我们也将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到了其中。其中当前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的现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度信息化

在当前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的过程中,人们也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自动化设备当中,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自动化技术的信息化管理,这样不仅提高了电气自动化数据信息处理工作的效率,还让人们对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全面的认识。不过,我们在将信息化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相互结合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必须要对电力系统的软件质量进行严格的要求,进而使得信息化技术在电气自动化当中有着比较显著的效果。

(2)、易于维护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已经和互联网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不仅有效的提高了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运行效果,还使得自动化设备的灵活性得到有效的提高,而且通过计算机技术来对电气自动化进行控制管理,可以及时对其中存在的故障进行处理。

(3)、易于控制

目前在我国电力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已经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应用,而且由于自身有控制管理简单,技术含量高等方面的特点,因此在当前电力市场发展的过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过,因为当前的电力市场结构体系比较复杂,所以这就使得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控制管理的过程中,也存着他一定的局限性,为此我们根据当前我国电力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对其进行相应的优化设计,进而使得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性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三、电力电气自动化技术运用情况

(1)、电网调度自动化的应用

电网调度自动化也就是运用自动化技术来实现电力系统的调度,电网调度自动化也是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现与运行亦离不开计算技术的支撑。目前我国的电网调度为五级调度,最高一级为国家电网调度控制中心,往下一级为大区电网调度控制中心,再往下即为省调、地调以及县级调度。电网调度自动化的核心部分为各调度控制中心组成的计算机网络系统,该系统负责采集和处理信息,同时控制其下属子系统。

(2)、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一方面要做好智能电网技术的应用,智能电网是电力系统发展的方向,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电气自动化,发展电力系统的代表性技术,职能电网在供变电和输配电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实现智能化配电的关键部分。另一方面要做好电网调动技术的应用,调动技术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完整地对国家电力系统进行信息收集工作,并实现对国家、区域、省、地、县不同级别的电网的自主调动,有了它,国家的整体电位设备都被结合在一起,是国家电力系统工作中的有效监控力量。此外,计算机网络的信息化技术能够对电力系统的信息进行集成,实现对电力系统各项运行中的各项工作信息进行记录和整合,达到电气自动化的目标。

(3)、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可以说,变电站的自动化的实现又是依托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实现的,要实现电力生产的现代化,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环节就是实现变电站的自动化。变电站依赖计算机技术实现自动化,在实现的过程中计算机也得到了充分利用,二次设备也随之实现集成化、网络化、数字化,完全是采用计算机电缆或光纤代替电力信号电缆。变电站实现自动化,实现计算机屏幕化以及运行管理和记录统计实现自动化,另外两个组成部分是操纵以及监视,变电站的整体自动化才得以实现,正是如此多的组成部分实现了计算机的自动化管理。为了联系发电厂与电力用户,变电站以及与之相关的输配电线路必不可少。变电站自动化的实现,不仅组成电网调度自动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为了满足变电站的运行操作任务。

(4)、仿真技术的应用

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在不断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技术与创新能力,所以当前我国自动化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因此,在电力系统中自动化技术日渐真态化,它不仅能够呈现大量的实验数据,而且可以支持多项操作同时进行,并能够帮助实验人员测试新的装置,同时能实施同步控制,所以仿真技术为电力系统提供了较好的实验条件,有助于对电力系统实施动态监控及仿真建模等技术的应用,既有利于操作又易于控制。

(5)、发电厂发散监控系统的应用

所谓发电厂的分散监控系统,就是在电力生产的过程中,通过相关的技术实现对电力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相关数据的控制和管理。也就是说通过对发电厂内部的数据结构和网络布设的监控和分析,实现对其运行状况的实施监管,以保证其高效有序的运行。一般来说,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实现对发电厂的各种数据的检测和控制,还要对整个电力设备的智能化管理情况进行控制,也就是说要对常规的远程设备进行信号连接,以便更好的实现发散式的网络调整。因为发电厂中涉及到对各种大型设备的管理,所以在对其进行监控和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对各种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综合分析,以便设计出一个全面的技术管理方案。尤其是对发电机、汽轮机、变压器以及断路器等发行设备的运行状况,要进行长时间的系统性的监控,这样才能根据所获取的各种有关信息,及时的采取有效措施,对其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实现对电气自动化的应用作用的落实。

四、结语

综上所述,人类掌握了如何使用电力之后,便迈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力的重要性与日俱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也是当今经济发展的重要一部分。电气自动化技术是电气工程中常用的应用技术之一,是通过各种具有自动控制与检测功能的装置的结合,来实现对于电气系统的实时监测与自动调节、控制以及管理,从而达到电气设备功能自动化的同时尽可能保证电气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除此之外,我们还应积极关注并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技术优势,为我国的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运用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俊.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探索[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3).

[2]吕贤君,王丽,吕娣.探讨电气的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融合运用[J].科技专论,2012,(9):348.

[3]楚力.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广东科技,2012(9).

第4篇

关键词:电力系统;电气自动化;技术分析;研究

前言

在我国,电气自动化这一技术已经经过了五十多年的发展历程。虽然这一技术引入国内以后也经过了不断的探索和改革,但在以往的电力系统当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并不顺利。同发达国家进行对比,国内电气自动化这一电力技术的综合能力和水平仍然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伴随国内近几年来不断的进步和发展,科学技术的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在电力系统当中,电气自动化这一技术的优势也在不断的探索和完善过程中显现出来,而电力系统的发展也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电气自动化这一技术在不断的探索和创新当中,适用性是非常广泛的,并且专业性也极强,随着国家对电网和电力系统事业加大建设力度,电气自动化的发展也日益蓬勃。

1 国内现阶段电气自动化的情况

1.1 电气自动化的系统维护

建国初期,由于经济能力和科学技术能力都有限,因此电气自动化没能很好地发展,但是,伴随国内社会的发展建设不断改革和完善,在科学技术层面有了非常大的飞跃,电气自动化技术也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中广泛地普及和应用。自从颁布了国际电工委员会制定研发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标准(IEC61131),再加上OPC这一技术的出现,广泛沿用了电子计算机与现代化多媒体技术,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可谓蒸蒸日上。

从现阶段构成电气自动化的系统来看,仍然是将Windows NT和Internet Explore作为主要的技术支持[1]。在电力系统的发展进程当中,这些技术已然形成了非常标准的操作方法与执行语言,同时构建了非常标准的技术操作平台。在科学技术不断的创新和进步之下,与电气自动化相关的操作界面也比从前更加美观和完善,各大企业单位也更容易接受这种操作方式。除此以外就,基于这一平台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系统维护方面也更加完善。

1.2 分布式控制应用

分布式控制又被称作分散控制,是通过多台电脑对生产过程当中的控制回路加以控制,同时能够集中对数据资源加以获取、集中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和管理的自动控制系统。在电气自动化系统进行工作期间,需要其对每一个运行的构成部分展开有效、合理的管理和调控,同时需要处理设备和线路之间的联系,分布式控制系统的作用因此而体现了出来。

2 电气自动化的发展

2.1 由低频向高频发展的变换器电路

电力系统的飞快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电子器件的更换速度,变换器电路由以往的低频朝着高频的方向发展。普通晶闸管具有交流变频这一特点,以往在使用这种普通的晶闸管时,直流电路一直是以“交-直-交”这种状态进行交替变换,直到PWM变换器的诞生代替了以往生产期间所使用的普通晶闸管,不仅明显地将电力系统当中的功率加以提高,同时及时解决了低频区电动机的转矩脉动现象[2]。

2.2 全控型电力电子开关

半控型晶闸管诞生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是电力系统的发展历史当中第一批电力电子相关器件。半控型器件的诞生标志国内电气自动化技术开辟了新的发展道路,为电力系统的生产和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效益。随着时代不断进步,科学技术水平有了进一步提升,技术人员在半控型晶闸管的基础上研发出了新的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其中最为典型的便是可关断晶闸管(GTO)、电力晶体管(GTR)和电力场效应晶体管(MOSTEFT)。在这些电力电子器件当中,额定的电压、电流和开关时间都各有不同,因此,这些全控型电力电子开关的适用范围也各有不同。

2.3 综合的自动化技术

随着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不断改革和创新,相关技术人员对电力系统当中继电保护方面的理论加大了重视程度,同时将国内科技水平的实际情况与国外先进的理论技术加以融合,将研究成果应用到了继电保护这一装置当中。从这时开始,电力系统的新兴保护装置进入了全面智能的新时代,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能。与此同时,国内相关的科学技术研究人员也针对电气自动化系统展开了细致的研究,研发出了分层分布式综合自动化装置[3]。

2.4 实时仿真系统

关于软件的仿真研究,技术人员针对电力系统实时仿真的建模和负荷动态特性监测展开了相当深入的探索,通过引进国外电力系统公司所研制的基于数字模拟的实时仿真系统,在国内成立了混合型的实时仿真环境实验室。这一套仿真系统的构建能够对电力系统在不同环境下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模拟,为国内科研事业带来一定帮助。

3 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前景

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有许多新型技术得以推广和使用,而电气自动化技术也在这次革命中大放异彩,开辟出了一条广阔的发展新道路。关于电气自动化这一技术,不仅能够应用在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更可以广泛地在工业生产当中运用[4]。随着国家电网的建设和发展,电气自动化这一技术有了更广阔的发展和进步空间。同发达国家相比,国内电力系y的起步稍显落后,技术能力方面自然也存在差距。纵观现今国内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历程,对于国外发达国家先进的研发技术,国内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做的不仅是学习和借鉴,更应当结合当前国情和科学技术的能力制定出更加适合国内电力系统的发展方案。

4 结束语

伴随国内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科学技术水平有了相当大的飞跃。在电力系统的发展和创新下,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在电力系统的生产发展进程当中取得了相当优异的成绩。通过技术人员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潜心钻研,电气自动化技术使得电力系统的运行和管理都发生了变化。一些新的生产技术和新的理论知识被应用在电气自动化技术当中,极大地推动了生产线的发展,也为国家电网和电力系统事业带来了非常大的好处。

参考文献

[1]张倩.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及发展方向分析[J].电子测试,2016(23):130+123.

[2]周观春,史阔,柴宇.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运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21):141.

第5篇

【关键词】电厂;电气自动化;应用

1前言

在现代的电力市场改革大潮中,电厂的技术改革工作对电厂的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等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对我国的电力技术的发展和综合技术水平的提高有着深远的影响。在现代工业控制自动化技术不断发展的当今社会,针对于电厂的电气自动化需求而开发出来的相关产品和相应的解决方案在我国电厂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实践证明,电厂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和发展的作用与影响重大而深远。无论是对我国电厂技术改革工作的开展、对电力企业自身发展潜力的发掘,还是对相关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以及我国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应用企业的研发与产品推广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2电气自动化技术对电厂发展的促进作用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厂中的应用对电厂的发展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工作。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应用,提高电厂的工作效率;大大地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保障了人员的操作安全;同时,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实现了对电厂整个生产过程的监控。在电厂的生产过程中,各个生产环节都处于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监控下,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系统故障的发生,从而有效地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了电厂效益的最大化。同时,这一系统的应用,还能够实现信息的收集和归档处理,为机组的养护和维修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从技术发展的角度讲,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应用,有效地促进了我国电力系统技术水平的提升;从电力市场发展的角度讲,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应用为我国电力市场的发展注入了一支“助推剂”;从企业发展的角度讲,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应用为我国电力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同时,也为整个电力行业的综合能力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厂中的应用

3.1电气自动化功能需求系统应用

在现代电厂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中,该技术的应用并不是无门槛、无条件的。相反,它对系统功能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众所周知,电厂的环境十分复杂,电气设备数量众多、、电器原件多种多样、安装位置分散,不利于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管理。另外,这些电器设备以及原件圆形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的数据信息,所以给维修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就目前的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应用情况来说,电气自动化正处于一个迅速发展的阶段。因此,想要实现对整个系统的完全掌握,需要依赖于现代化的工业控制软件。通过工业控制软件加强对各个分部的组合和管理,并确保系统的各个部分组合达到整个设备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标准。另外,需要强调的是,对各个组件的管理和维护也必须按照整个设备系统可靠性要求规范进行,这是保证整个设备系统安全性、可靠性以及使用效率的必要前提。另外,电气自动化系统可以对整个设备组合运行过程中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这些数据可以为后期的机组设备维修提供准确的数据参考和维修依据,由于电厂中的电气自动化系统可进行分解,软件可以实现实时更新,部分组件可在现有基础上进行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为电厂的电气自动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3.2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管理调配方式

电场中的电气自动化装置都是分散放置的,有一部分安置在配电室,一部分放置在电动机控制中心,这就使得整个系统的装置数量众多,在工作过程中也会产生庞大的数据量,给整个机组的检验维修工作的进行带来了很大的阻碍。在当前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管理中,主要包括两种管理调配方式:一是硬接线方式。通过硬接线把电信号由强变弱,并利用电缆在DCS的I/O模件柜中分别接入开关量信号和4-20mA模拟量信号。这种管理调配方式最大的优点是调配简单,而且监控和调配的范围涉及整个系统。但是,也有无法克制的缺点,不仅信息量有限,而且实用性较差。二是组团方式。以团为单位,将所有装置分别连接,并在团与团之间建立相应的间隔层。根据不同的电厂的具体情况,间隔层的建立也有所不同。这种管理调配方式的重点就是要在每个间隔层中设置监控和保护区域,同时设置由交流监控设备和网络线路共同组成的网络部分进行信息传递和收集工作。这种管理调配方式最大的优点即能够很简单就实现信息的传递和调换,并且基于通讯线路技术的系统还能依托网络信息还能实现对间隔层信息的控制和调配。

3.3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掌握主体方式

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掌握主体方式的原理很简单。简言之,就是通过三个部分的组合实现的,包括间隔层的控制端口、网络信息交流和主体控制部分。在组团方式的调配下,间隔层的控制端口同时又是间隔层主体的端口,这也是在设置间隔层时需要进行调配的一个端口。这样的设置方式就是为了有效的避免电厂出现用电事故,这也是实现电厂用电安全的最为平稳实用的方式。在整个电气自动化体系中,网络信息交流可以说是其中最关键的部分。甚至可以说电气自动化系统的作用是否能正常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网络信息交流设备的优劣程度。这是由于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环境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高电压或电磁的干扰,而性能越好的网络信号交流设备抗干扰性越强,信息交流越通畅,从而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目前,我国电厂的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网络信息交流主要采用电缆或光纤这两种设备。相比之下,光纤信号交流速度快,但是设备极易损坏,而电缆经久耐用,信号交流效果却不如光纤。

4注意事项

在进行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电厂的监控系统电源的设置,必须采用直流电源和交流电源并行的方式,同时在电厂的自动化装置和监控系统中,应该采用双电源和无扰切电。另外,监控系统的主要设备的安装,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2)采用开关形式控制电厂电气自动化监控系统的接口处。同时,要保证开关接口与交换的信号相对应。这种连接方式的缺点在于接线数量较多,很可能在调整某些控制功能时触发别的功能,从而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严重时造成整个系统的瘫痪。但是,这种接口方式也有其自身的优点,即线路分布简单直观。如果系统出现问题,可以快速、准确发现出问题的线路,并进行有效处理。(3)电厂的自动化系统和整个监控系统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在系统运行过程中,要以自动化系统为主,同时发挥监控系统的辅助作用。(4)在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应用中,通常采用事件记录的形式分析波形。如果采样速度和电机内存发生变化,会直接影响信号收集效果,从而不利于电缆的合理布置。

参考文献:

[1]站明军.论现代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应用现状与发展[J].民营科技,2012(09):80.

[2]张俊英.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探讨[J].科技资讯,2013(12):130~131.

第6篇

电气自动化是指将电厂中的设备检测与设备监控以及设备保护等多方面的功能进行综合统一。就目前而言,我国大部分电厂中的电气自动化多采取集散型体系来完成控制,而以往电厂中所使用的滞后且传统的电气系统无法利用集散型体系来实现电气自动化,所以只能使用水平较低的一些半自动设备与监测仪表来展开监控。而这种技术一般只能监控一台对应的设备,无法做到同时监控多台电气设备,即不能实现一对多的监控模式。具体来说,电厂中的电气自动化系统的主要构成分为三层内容,具体如下:

1.1间隔层

在间隔层内,设备一般是处于分层间隔的方式,在开关层设置了保护与测控的装置,有效地减少了各设备间的连接关系,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独立性。不仅减少了二次接线的数量,节省了电厂的成本,且可降低设备的维护次数。

1.2网络通讯层

此层包括了通讯装置、网络交换装置以及中继器装置等,运行过程中能够在各设备系统间进行信息传递。

1.3站控层

在站控层主要采取分步开发的结构,具体作用则是对电厂中的所有设备展开监控工作,因此,监控层的主要功能便是发挥其监控能力。

2电厂中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意义探究

2.1市场经济的意义

一般来说,在电厂中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各个设备的价值,还使电厂与电力市场的沟通得到了加强,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电厂规范、系统的发展,同时也使电力市场形成了完善健全的发展模式。从经济方面而言,在电厂中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更好地监督与控制整个电厂的经营过程,只有加强对生产过程内的生产资源与成本资料的及时监控,才能更切实地保证成本资源得以充分合理利用,不仅大大提升了资源的价值,更推动了整个电厂的经济发展。

2.2生产效率的意义

电厂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加强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升整个电厂的工作效率,还可以使电厂员工的效率得以提升。这样既有效节省了劳动力成本,又缩短了员工在相同工作上所耗费的时间,在相对时间内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进而推动整个电厂的快速发展。另外,领导者还可以根据应用自动化技术的情况,再结合电厂的经营状况,做出有利于电厂发展的正确决策。

3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厂中的应用情况

3.1监控模式

一般来说,电厂中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技术主要有两种监控模式:第一种监控模式是采用分层分布的方式,具体操作是在间隔层当中利用电气来进行阻隔分离,在一次设备与开关柜之外设置保护与监控的单元。而在网络层则根据生产现场的实际总线来设置管理电厂通信信息的机器和生产活动所需的光纤电缆以及相关的电缆设备。之后再统计与集中分析所有光纤电缆与电缆设备所收集的信息,在分析过程中应依据相关的数学程序来转换规约,再对数据所包含的命令指示进行转达与分析。在站控层的主要任务便是对间隔层与网络层的信息进行管理。第二种监控模式则是通过集中的方式,对电厂中所有设备实现直接与链接的管理。具体操作是利用自动化技术把较强的信号转换为较弱信号,通过电缆链接线直接接入控制管理系统内的端口模件柜上,使构建出的控制体制具有分布式的特征,从而实现对电厂所有设备的全方位监控。

3.2关键技术

电气自动化技术主要有三种关键性技术,具体是指通信网络技术、监控主站技术以及间隔层内的终端监控技术。

3.2.1通信网络技术。此技术具体的应用情况是利用电缆与光纤来通信,并结合现场的总线网络完成通信。这种技术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电厂进行科学的监控管理,而且还制约了电厂自动化体系的有效运行。但我国目前许多电厂都以这种关键技术为主。

3.2.2监控主站技术。此技术主要应用于对电厂中所有设备的有效监控与综合管理中,在电厂的生产活动中,此类技术一般被安置于站级监控的管理层,通过利用此种技术,可以更好地实现电厂设备的监控与管理。而主站配置则主要由综合发电机的容量来决定,不管是多个发电机还是单个发电机,都能够影响主站配置。

3.2.3终端监控技术。此技术具体应用于间隔层内的一层设备中,对其进行检测与保护。在检测过程中,不仅能够确保电厂在实际生产时相关的用电系统绝对安全,还能有效保证电厂可以更稳定、更健康、更高效地运行。此技术是电厂内所有电气自动化系统技术中一项重要的技术,因而对其要求也会更高,既需具备较高的灵活性,更需具备超强的可靠性。

3.3完善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厂中的应用情况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厂的开发与应用过程中,为了避免出现失误或错误的情况,因此要对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应用上进行完善。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3.3.1监控系统方面。在设置电源时需使用交流电源与直流电源,并且缺一不可,而当监控管理系统属于外部范围,电气中的自动化设备则需要采取“勿扰切电”与“双电源”的方式。与此同时,还应按照国家所规定的标准对监控管理系统内的设备进行技术安置,并确保这些设备得以合理、有效的应用。

3.3.2开关接口与交换的信息相对应。电厂一般都会在监控管理系统内实行开关控制接口的方式,所以在设备运行过程中需确保各个开关接口与交换的信息能够一一对应,这主要由监控系统中的接口控制来决定。此种设计方式的线路连接相对来说较直观、简单且在线路维护方面较方便。然而由于这种设计方式采用了大量的线路,使得控制系统中有部分功能无法调整,这样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自动化系统的正常运行。除此之外,还需确认自动化系统与监控系统的关系,即把握二者的主次关系。在电气化系统运行过程中,要时刻坚持自动化为主、监控为辅的原则。

3.3.3合理运用事件事故的分析数据。电厂在运行自动化系统的过程中,会对事件事故进行分析与使用。但是由于电机不同,因而所存在的影响也会各不相同,一些记录的数据缺乏针对性,并不能反映出各种不同的影响,因此务必要避免重复采集信号的问题出现。

4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厂中的发展趋势

电厂中的自动化技术包括对电厂以及电厂设备的保护、监控以及测量,从而实现现场总线技术方面的一体化与系统化。为了对高层次的信息完成搜集工作,从而解决上层使用功能被下层所限制的问题,则需要采用分层分布式展开系统的监控,且监控技术能够在电厂内完成相关系统数据的转换,让电厂中所有设备的运行与生产都得到合理有效的管理。与此同时,还应加强自动化技术的创新力度,实现监控运行的一体化。对整体机组的使用情况与信息进行分析与统计,使系统可以提供出完整数据,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发挥机组的存储功能,使系统的控制功能达到最优化效果。对火电机组实行单元化统一,能够使信息的提供与采集更加便利,并且增强其管理能力,不仅使火电机组对电网完成系统化的管理,更提升了其工作效率。在电厂自动化体系中,可以通过计算机系统来进行调整与实时保护,快速发现隐藏在其中的问题并及时解决,以保证电气系统得以良好安全地运行。在电厂当前的自动化系统中,还不能达到全由通信控制的要求,各个系统间也保留了部分硬接线,所以需要深入研究连锁热工的工业,以提升电气系统的后台应用水平。随着控制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电厂的运行也会更稳定与安全,因此,在电厂设备运行过程中,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进行保护与控制。

5结语

第7篇

关键词: 电力自动化 研究 元件

Abstract: With the coming of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accelerating process of marketization, automation production has become the reliable means of enterprise to adapt to the market, and ensure the economic benefits. The automation degree of electrical power is a important core ofthe national power electronics industry development level, and is the indispensable technology in the social economy operation

Keywords: electric power; automation; research; components

中图分类号:F407.67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一、电力电气化研究的重要意义

市场经济的核心是市场,企业的生产是为了市场的需求而存在的。因此,只有提高企业的电力电气自动化程度,才能满足市场对产品的大需求,提高企业的市场份额。同时能够保证产品的质量,减少设备的故障发生和产品次品的产生,提高生产的安全性。

通企业提高企业生产的电力电气自动化,可以有效的提高工作的可靠性,提高运行的经济性,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生产劳动的条件。提高企业的电力电气化程度,可以从改善电力电气自动化元件的技术方面着手,这是一个最基本的手段。

二、主要的电力电气自动化元件技术

目前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沟迅猛发展,原有的电力传动(电子拖动)控制的概念已经不能充分概抓现代生产自动化系流中承担第一线任务的全部控制设备。它的研究对象已经发展为运动控制系统,下面仅对有关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新发展作一些介绍。

1、全控型电力电子开关逐步取代半控型晶闸管

20世纪50年代末出现的晶闸管标志着运动控制的新纪元。晶闸管是第一代电子电力器件,在我国,至今仍广泛用于直流和交流传动控制系统。由于目前所能生产的电流/电压定额和开关时间的不同,各种器件各有其应用范围。随着交流变频技术的兴起,全控式器件―――GTR、GTO、P-MOSEFT等相继出现了,这是第二代电力电子器件。

GTR的二次击穿现象以及其安全工作区受各项参数影响而变化和热容量小、过流能力低等问题,使得人们把主要精力放在根据不同的特性设计出合适的保护电路和驱动电路上,这也使得电路比较复杂,难以掌握。

GTO是一种用门极可关断的高压器件,它的主要缺点是关断增益低,一般为4.5,这就需要一个十分庞大的关断驱动电路。而且它的通态压降比普通晶闸管高,约为2~4.5V,开通di/dt和关断dv/dt

也是限制GTO推广运用的另一原因,前者约为500A/μs,后者约为

500V/μs,这就需要一个庞大的吸收电路。

功率MOSFET是一种电压驱动器件,基本上不要求稳定的驱动电流,驱动电路需要在器件开通时提供容性充电电流,而关断时提供放电电流即可,因此驱动电路很简单。IGBT是P-MOSFET工艺技术基础上的产物,它兼有MOSFET高输入阻抗、高速特性和GTR大电流密度特性的混合器件。其开关速度P-MOSFET低,但比GTR快;其通态电压降与GTR相似约为1.5~3.5V,比P-MOSFET小得多,其关断存储时间和电流下降时间分别为为0.2~0.4μs和0.2~1.5μs,因而有较高的工作频率,它具有宽而稳定的安全个工作区,较高的效率,驱动电路简单等优点。

2、变换器电路从低频向高频方向发展

电力电子器件的更新使得由它组成的变换器电路也相应的更新换代。电力电子器件的第二代,很多的是采用PWM变换器。采用PWM方式后,提高了功率因数,减少了高次谐波对电网的影响,解决了电动机在低频区的转矩脉动问题。

由于PWM逆变器中的电压、电流的谐波分量产生的转矩脉动作用在定转子上,使电机绕组产生振动而发出噪声。开关损耗的存在限制了逆变器工作频率的提高。1986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Divan教授提出谐振式直流环逆变器。传统的逆变器是挂在稳定的直流母线上,电力电子器件是在高电压下进行转换的‘硬开关’,其开关损耗较大,限制了开关在频率上的提高。这样,可以使逆器尺寸减少,降低成本,还可能在较高功率上使逆变器集成化。因此,谐振式直流逆变器电路极有发展前途。

3、交流调速控制理论日渐成熟

矢量控制的基本思想是仿照直流电动机的控制方式,把定子电流的磁场分量和转矩分量解耦开来,分别加以控制。实际上就是把异步电动机的物理模型设法等效地变换成类似于直流电动机的模式,这种等效变换是借助于坐标变换完成的。

大致来说,直接转矩控制,用空间矢量的分析方法,直接在定子坐标系下分析计算与控制电流电动机的转矩。采用定子磁场定向,借助于离散的两点式调节(Band-Band控制)产生PwM信号,直接对逆变器的开关状态进行最佳控制,以获得转矩的高动态性能。它省掉了复杂的矢量变换与电动数学模型的简化处理,大大减少了矢量控制中控制性能参数易受参数变化影响的问题。其控制思想新颖,控制结构简单,控制手段直接,信号处理物理概念明确,转矩响应迅速,限制在一拍之内,且无超调,是一种具有高静动态性能的新型交流调速方法。

4、通用变频器开始大量投入实用

一般把系列化、批员化、占市场量最大的中小功率如400KVA以下的变频器称为通用变频器。从技术发展看,电力半导体器件有GTO、GTR、IGBT,但以后两种为主,尤以IGBT为发展趋势:支频器的可靠性、可维修性、可操作性即所谓的RAS功能也由于采用单片机控制动技术而得以提高。

2.5单片机、集成电路及工业控制计算机的发展

以MCS-51代表的8位机虽然仍占主导地位,但功能简单,指令集短小,可靠性高,保密性高,适于大批量生产的PIC系列单片机及GMS97C。另外单片机的开发手段也更加丰富,除用汇编语言外,更多地是采用模块化的C语言、PL/M语言。

三、结论

全控型的电力电子开关已经逐渐取代了半控型的晶闸管,高频的变换器得到发展,交流调速的控制理论日益成熟。这些技术的不断提高,必将使得企业的生产更加自动化,快速化,安全化,现代化。

参考文献

[1]李燕馨.电力电气自动化元件技术的运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22)

[2]沙倩.电气自动化监控系统中图形编辑器的设计与实现[D].济南:山东大学,2008

第8篇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技术;电气工程;融合应用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2-0359-01

前言: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领域的不断应用,有效的推动了电气工程的发展。通过融合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工作质量,保障了电气工程的安全性,对电气工程和电气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根据电气工程运行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融入电气自动化技术,并且随着电气系统的发展,不断做出改进,与电气工程发展相适应,发挥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优势,二者相互融合,相互进步,成效非常明显。

一、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融合应用的具体设计

1、远程监控形式的设计

远程监控主要是利用一定的远程监控系统,对其他地方的设备进行监督与控制。主要是通过电脑终端设备来实现这个监控过程的。[1]在电气工程中通过应用这种设计,可以明显电缆的使用数量,减少材料成本和安装费用,极大的提高了电气工程的经济效益,同时提高了电气工程的可靠性和灵活性。但是,在应用远程监控设计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注意,主要是因为电气工程具有较大的电气通讯量,总线的通讯速度由不高,对于信号质量较差的区域,远程监控的功能就会收到影响,基于这种限制,远程监控设计一般主要在系统监控较小的电气工程中应用,达到的效果也较明显。

2、集中化监控形式的设计

集中化监控设计,主要是把所有电气工程项目都集中于一个系统中运行,进行统一管理,统一控制。[2]这种形式的设计具有一定的优势,即:在操作上比较简单,对控制站的要求较低,系统运行比较方便,对系统维护比较方便。对于传统的单个分散式监控来说,在安装处理器,连接电缆等方面,程序都比较繁琐,容易出现错误或者问题,而且多个电缆混合在一起,处理工作难度非常大,投入成本较高,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也较低,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应用集中化监控设计,能够有效降低成本,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性和安全性,提升系统的运行效率,而且能够进行统一管理,统一监控,降低了管控难度,减少了工作量,更有利于保证电气工程的正常运行。

3、现场总线监控形式的设计

现场总线监控是一种应用范围最广泛的的技术,效率非常高,受到了高度认可。在电气工程实际应用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间隔,采取相应的技术策略。在现场总线监控的实际操作中,其主要工作方式是现场安装,通过不断优化电缆的连接方式,从而降低电气工程的成本投入。同时,要减少对电气工程相关设备的隔离,减少端子柜的使用频率,从而提高电气工程运行的效率和安全性,提升电气工程的经济效益。对电气工程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二、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融合应用情况分析

1、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气工程管理水平的提高对于电气工程的发展非常重要,因此,在管理中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显著提高了管理的技术水平,管理效率与质量。在实际管理中,主要是对编程进行合理调试,科学合理的对采集的数据、信息进行检测,利用其技术处理功能与输出控制功能,保证数据的可靠,设备的安全运行,有效降低了设备维护的费用和成本的投入,同时提高了设备管理的力度,控制了设备的精准度和安全性。此外,有效控制了在管理中弄虚作假,形式注意的情况,提高了管理的质量。

2、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电网调度方面的应用

电网调度是电气工程系统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3]在电网调度中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从而实现电网调度的自动化。在实际应用中,主要是利用电气系统局域网,对电厂、变电站和下级电网调度中心,M行有效连接。主要应用到的设备有网络中心服务器,打印设备以及显示器。通过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准确评估电气系统的状态,检测电力负荷的大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自动化调度,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

3、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分散测控系统中的应用

在电气工程分散测控系统中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主要是提供人机接口。把过程控制单元直接应用于电厂的生产中,对电气工程设备的运行,进行信号传递,随时监控运行设备的状态,根据不同的检查结果,合理对相关执行机构进行驱动,从而监控、检测、保护整个生产过程。

4、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变电站中的应用

在变电站中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主要是自动的进行监控操作,提高对变电站的监控能力,从而提高变电站的运行效率,主要应用全微机设备对变电站的运行过程进行全程式监控,强化了监控、检测、控制以及通信等功能,监控结果自动显示在屏幕上,提高了监控的透明度,提高了变电站的运行安全。

结论

随着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电气工程中融合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是电气工程发展的必然趋势,并且逐渐成为电气工程发展的关键性技术,有效提高了电气工程运行的效率、安全性和稳定性。对于电气行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晁博研.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J].电子测试,2017,(01):75-76.

第9篇

[关键词]电气工程;电气自动化;应用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5-0365-01

电气工程在现在高新科技领域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它是通过计算机网络作为媒介,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模式进行整改,随着我国电气工程的不断进步,电气自动化开始普遍的应用起来,因此,要重视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应用情况,并对其进行详细的探索和研究。

一、电气自动化的现状以及在电气工程中的发展趋势

时至今日,许多的生活用品与高新科技产品,都建议利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帮助其进行改造,但是无法避免的是会涉及到创新新工艺、降低制造成本以及工程维护控制等问题,所以电气工程的技术人员在对电气自动化方案进行安排与应用的过程中,一定要对不同型号的电器部件有充分的了解,保证施工现场是安全可靠的,还要对人工智能操作以及维护进行掌握,这样才能确保电气工程的施工质量。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为电气工程提供了很多便利的条件,同时也促进了电气工程的向着新方向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很大程度的为电气工程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一定是向着智能化、一体化的方面发展。

二、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1、在电网调度方面的应用

传统的电网调度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控制度不是很高,电网的感应敏感度也不是很高,因此电网在出现问题的时侯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这些会导致电网系统出现故障,从而造成大范围的停电,需要维修人员对其进行大范围的检修,以保证供电质量;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网调度方面的应用,主要是利用自动化技术对电网中的电压等相关信息进行调整,让电网的稳定性可以得到加强,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还可以发现电网调度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的对其进行检修,保证电网可以安全稳定的运行。

2、在变电站中的应用

电气工程中的变电站工作主要是通过技术人员来完成的,因此非常容易在工作上出现误差,对变电站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并且变电站的工作需要技术人员全天二十四小时值班,这样虽然可以保证变电站的正常运行,但是很大的程度上造成了大量劳动力的浪费,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的应用,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传感技术等相关的技术,让变电站中的大量检测和调整的工作通过计算机网络程序来完成,不再需要员工每天二十四小时工作,这可以有效的降低劳动力的浪费,还可以提高变电站中的数据的精确度,减少误差。

3、在工程管理方面的作用

电气工程管理还没用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之前,都是通过后台操作进行工程管理的,对于机械设备的问题检测也是通过后台操作进行检查的,而不是直接就能找到发生问题的地方,这造成了在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测和维修的时候浪费了很多时间,而且对机械设备的保养检修等相关问题都需要技术人员亲自操作,造成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电气工程管理应用了电气自动化以后,可以利用自动化系统对电气工程设备的运行情况和其他的配件进行监测,如果机械设备出现问题的时候,可以及时的发现问题的出处,并针对故障点进行充分的分析,节省问题的检修时间,及时的恢复供电,自动化技术还可以为机械设备做定期的护理,避免造成人力物力的大量浪费。

4、在发电厂方面的作用

电气自动化技术中有一项分散控制技术,它有效的把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控制技术等高科技结合在一起,分散控制系统具有分散、显示、操作等功能,可以对电气工程中的多方面内容进行自动化控制,适合在发电厂中应用,并且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三、电气自动化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1、电气节能方面的问题

就目前来看,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应用的主要问题就是节能方面的问题,特别是在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电气节能问题是最为明显的,从整体上可以看出,没有真正的消除输电线路的电阻,这样容易造成输电线路有电流通过的时侯,线路会出现发热的情况,这会造成能源的浪费,并且还会导致功率的无端消耗;除此之外,电气工程中的用电设施非常的多,规模比较大的设备中输电线路是非常的复杂,有的呈现网状结构,这严重的消耗了线路中的无功能量,造成能源的浪费。

2、h境方面的问题

气候与环境因素对电气自动化系统运行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因为受到气温、气压、大气污染等一些环境问题的关系,容易造成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在运行时会出现结构损坏、运行不稳定,同时对电气工程的质量造成影响。

四、完善电气自动化的主要措施

1、优化电气自动化技术中的节能问题

在对电气工程进行施工的过程中,电气工程的节能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衡量标准,它不但可以促进电气工程的各个方面上的节能,同时还有利于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降低能源的浪费,所以在对电气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其设计原则,采取与之相符的措施来实现电气工程节能的目的。

2、做好防护工作,减少环境因素带来的影响

电气工程中的自动化控制设备在运行的时候,环境问题是非常容易对其造成影响的,其中气温和气压对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稳定、安全运行有着非常大的影响,特别是在气温低的时候,环境中的湿度比较大,这会让电气工程中的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外层结霜,时间长了会腐蚀设备内部的零件,让设备不能安全的运行,容易发生漏电,因此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避免电气自动化设备受到损坏。

结束语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是十分重要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电气工程的自动化技术得到普遍应用,面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要积极的将其解决,电气工程的技术人员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思维的转换,不断的对电气自动化技术进行研究和创新,促进我国电气工程领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启雨;浅析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3.05.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