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09 05:07:27
导语:在计算机专业技术工作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摘要: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要办出特色,专业课程体系是重要的载体。本文结合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特色,阐述了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和构建策略。
关键词:高职;工作过程;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要形成特色鲜明的高职办学模式,课程体系是重要的载体。办学特色正是通过课程体系的实施来实现的。抓好课程体系建设,对高职特色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笔者结合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特色,谈谈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和构建策略。
所谓工作过程,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生产复杂产品、完成重大项目都可能需要多个工作过程,从而构成了该产品、该项目的工作过程系统。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是根据产品、项目的工作过程系统确定学习领域后,以学生为中心而设计的课程体系。
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定位
通过校企合作,深化“工学交替、岗证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依据“建网”、“管网”及“用网”的实际工作过程,培养掌握计算机网络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以及具有计算机网络软件、硬件组网与调试、网络系统安装与维护、网页设计与网络编程能力,面向计算机网络企业和领域里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人才,能在中小型企事业单位第一线从事网络规划、组建、应用、管理与维护等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按照职业能力所包括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及社会能力,我们可以把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培养目标细分为如表1所示几个能力模块。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重在专业动手能力的培养。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依据“建网”、“管网”及“用网”的培养目标,将其分为培养网络工程、网络开发、网络艺术设计三个专业方向的人才。其中网络工程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组建、管理与维护;网络开发主要包括网络程序设计与数据库开发;网络艺术设计主要包括网页设计、广告装饰设计制作等。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计算机
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是:培养学生“建网”、“管网”、“用网”的职业能力,让学生获得在“建网”、“管网”、“用网”工作过程中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课程体系的构建应该与整体化的实际工作过程相联系,即基于工作过程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必须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组建、开发及艺术设计三个方向的工作过程相联系。首先,通过调研确定网络工程、网络开发、网络艺术设计三个方向的岗位群;其次,进行相应模块的行动领域(行动领域是按典型工作过程能力要求进行归纳总结的结果,体现的是现实的工作岗位能力目标,是完成目前工作岗位的要求)分析,即具体工作过程的分析;再次,根据行动领域确定相应模块的学习领域(学习领域即专业课程体系,是基于岗位工作过程分析,最终由行动领域转化而来,它的教学目标要求既源于岗位工作能力要求,同时又高于之);最后,创建具体的学习情境——教学项目。在构建课程体系时,注重工学交替、“双证”课程的融合。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劳动力资源的市场配置机制逐步建立,行业产品换代频繁,导致行业对人才的知识结构、岗位能力的需求处于动态变化之中。高职院校应根据行业制定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等及时进行调整和完善,建立一套能够根据行业需求来进行动态调整的课程体系,进一步实现产学“零距离”的教学模式。因此,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应建立一个动态机制,能够根据行业调研信息和企业专家的反馈意见,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以适应行业发展和社会需求。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策略
行业人才需求分析高职教育是面向地方行业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因此,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要走社会调研、构建岗位群、构建专业模块及课程设置“四步曲”。即通过社会行业需求调查研究,构建岗位群,设置相应的专业模块,并经过几年的调整,逐步使专业课程体系与社会的需求相适应。通过调查研究,收集分析社会实际需求、行业实际需求及学生实际需求信息,构建出社会需求岗位群,对专业作模块化分解,对课程作进一步的整合,从而满足行业的实际需求,同时,根据行业制定的培养目标和行业岗位工作流程确定课程内容和专业课程体系。以我院为例,在构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时,我院注重用人单位反馈信息的收集和对行业、企业的实地考察调研,通过信息收集分析,不断对原有的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更新,以满足社会实际需求,使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始终保持其前瞻性和先进性。
依托行业工作过程,构建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校企共建是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前提条件。要保证课程内容体现职业性,必须有行业、企业专家技术人员共同参与课程建设的全过程。尤其是在岗位工作过程(任务)调研与典型工作过程(任务)归纳、行动领域确定、课程内容设置等方面,必须要征求行业、企业专家意见并进行论证,才能确保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基于工作过程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的特点是:每个模块相对独立,每学完一个模块可以获得一项技能、知识或能力;模块的内容依据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实际情形确定,每门学科根据所属模块专业方向,围绕工作过程组织课程内容,强调技能训练或能力培养,传授工作过程知识;模块之间可以灵活组合,以专业任选课的形式构成扩展能力模块,使学生知识结构更加完善;每个模块可以包括若干个子模块,它们也有明确的行为目标和具体要求。以我院为例,我院在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下,根据“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依托煤炭行业、IT行业,深度融合煤矿安全、煤矿产量监控网络技术知识,调整课程设置,制定优质核心课程标准,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交替模块化课程体系。同时,确定“网络工程与管理”的核心能力为课程主线,按照“建网”、“管网”、“用网”三个专业方向(三个模块)的实际工作过程分别与行业建立“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如表2所示)。
突出实践,强化岗位工作能力和工作过程本专业以“岗位职业素质+岗位工作过程”为人才培养主线,注重“工学交替”的科学实施,紧紧围绕专业人才应该具备的岗位能力和实践能力,建立相对独立、与培养目标相适应、与理论教学密切配合、校内外紧密结合、具有计算机高职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基于工作过程的岗位实践能力目标主要指培养“建网”、“管网”、“用网”三个模块的实践能力。本专业依据工学交替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以实际工作过程制定的工作任务为载体,以职业能力为主线,形成课程标准,重组课程内容,联合开发《网络交换设备安装与调试》、《煤矿安全网络监控系统安装与调试》等7门核心课程(见表2)。
工学交替、岗证结合、注重“双证”课程开发“工学交替”指工作和学习交替进行。这里的“工”和“读”的指向均是学生。“岗证结合”指行业工作岗位与学生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即通过校企合作,实施工学交替,学生在顶岗实习中接受企业选拔、考核,在岗位上考取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双证”课程,是指将职业资格证书内容与相关专业课相融通的课程。对于“双证”课程,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从宏观上看,它是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形成和职业资格证书获得为目标而组织的专业课程的统称;从微观上看,则是某专业课程体系中与国家职业标准所规定的一个或者几个相关职业(岗位)的能力直接对应、紧密联系的一门或一组课程。“双证”课程由学校、行业、企业共同参与、协作开发。“双证”课程开发的基本思路是,将职业标准融入职业教育课程,即以职业资格标准要求的岗位工作能力为主线展开设计与开发,按照工作过程或结构的要求来形成课程建设的思路与结构,使课程能够提供给学生实际工作过程中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及态度。所以,在“双证”课程开发中,应遵循“以工作过程(任务)引领专业知识、以职业资格证书的标准规范课程内容”的基本原则(如图2所示)。
以我院为例,2007年,在毕业生跟踪调查结果分析、行业调研及企业专家建议的基础上,本专业与更多的业内著名企业深度合作,引入行业内国际权威职业资格认证,全程按照行业的人才需求标准,实施“工学交替”、“岗证结合”的新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把职业教育过程分为在校学习和到企业工作两部分,两者交替进行。第一学年,学生在校内学习基础理论;第二、三学年,学生以工学交替形式学习专业课程。通过顶岗实习,学生可以在真实企业环境中提升岗位技能。另外,引入了行业内国际权威职业资格认证,实施“岗证结合”教学模式,实现职业资格证书与就业岗位的完全统一。该专业网络工程、网络艺术设计、网络开发三个课程模块分别与联想(阳光雨露)信息服务公司合作,引入CompTIA A+系列资格认证;与重庆龙形广告等公司合作,引入CEAC系列资格认证;与重庆港澳软件等公司合作,引入SCJP系统资格认证等,实现了职业资格证书、学历证书及岗位工作过程知识结构三者的统一(如图3所示)。
总之,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主要是通过校企合作、依据工学交替和岗证结合的教学模式、注重“双证”课程的开发来实现的。在构建课程体系时,要正确处理好工、学、岗、证四者之间的关系,使它们和谐地融入课程体系中。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结构的理论基础[J].职教通讯,2006,(1).
[2]赵倬.浅谈模块化在计算机多媒体专业高职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6,(4).
关键词:中职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一体化工作站 建设 探索
中职学校要有效实施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就需要建设一种将理论教学与实训实习相融合的教学场所。 “一体化学习工作站”具备了让学生学习理论知识以及完成实际工作任务的教学场所。
一、一体化工作站建设的必要性
1.是一体化课程实施的重要保障
一体化课程是根据企业典型工作任务而来,而典型工作任务来自企业真实的生产工作任务。因此,要保证一体化课程的有效实施,必须要建设与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相接近的工作环境。并且,一体化所设计的各个学习活动,往往具备获取资讯—制订计划—作出决策—计划实施—检查控制—评价反馈等六个环节,而每个环节所需要的场地和设备设施都有所不同,传统学科体系中的教学场所往往只具备一种功能,无法满足需要。所以,必须建设具备多个功能区域的综合性学习环境,一体化工作站比较符合要求。
2.是校企合作的一种重要合作方式
职业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所以,学校的课程体系和企业岗位的能力要求有着不可割裂的关系。工作站是为一体化课程实施服务的,所以必须要有企业的参与,学校与企业之间产生有效互动,有系统、有规划、有延续地共建一体化工作站,使一体化工作站更加接近企业的真实环境。
二、一体化工作站建设的要求和步骤
1.工学结合一体化工作站的定义
工学结合一体化工作站是为某个职业(专业)设计的,融合该职业全部或多项工作任务(功能)为一体,满足实施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特定教学场所。它是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学习情境的要求,尽量模拟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在这个模拟的工作环境中,学生通过工作页的引导,以独立工作或小组合作的形式去完成一个具体的工作任务,并输出和展示自己的工作成果,以此学习到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获得必要的工作经验。
计算机网络一体化工作站是专门为培养计算机网络高技能人才的教学场所,它必须是根据企业典型工作任务所创设,模拟真实的网络环境进行一体化教学。学生可以通过完成组建各种类型的网络工作任务,以此获取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2.一体化工作站建设的要求
(1)校企合作共建。 共建一体化工作站是校企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体化教学的核心是企业参与,共育人才。一体化工作站作为重要的教学场所,有了企业的参与建设,才能够更加贴近真实的生产环境,才能更好地为一体化教学实施服务。
(2)与专业相结合,功能布局设计要满足一体化教学实施需要。一体化工作站的功能布局要结合工作过程的要素进行合理规划,可按工作步骤设计出对应的功能区域,主要包括:教学区、资讯区、工具区、工作区、展示区。
(3)引入企业文化,规范管理。结合企业先进、规范的管理制度,有助于学生在职业规范、职业道德、行业标准等方面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这就要求学校要和企业一起共同制定管理制度,从人、物、行为三方面抓好管理。
3.一体化工作站建设步骤
(1)需求分析。一体化工作站有别于普通实训机房的建设,它必须建立在大量的企业调研的基础上,由企业技术人员和学校专业教师组成一个专家小组,针对企业实际生产的需要并结合教学需要进行需求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是教学需求分析。对教学需求的分析是在对于企业进行调研提炼出典型工作任务后,根据学习任务工作过程的一体化教学要求来考虑,必须满足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要求,使不同类型的教学活动或教学任务的各环节都能顺畅地实施。对于计算机网络专业来说,典型工作任务涉及计算机组装及维护、网络组建、网络综合布线、服务器安装配置等方面的技能,所以必须考虑配置相应的硬件设备设施以满足教学要求,比如,给学生配备能进行自行拆装的计算机,能进行网络组建实训的交换机和路由器,能进行综合布线实训的模拟墙等,以满足各个学习任务的教学要求。
二是学生应用需求分析。教学需求是一个方面,同时还要考虑学生在学习中自身的需求,比如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需要查询搜集资料、观看教学视频等,这时就需要保证学生可以上互联网。我们可以设置资料查询区,并配置上网计算机供学生使用。另外,在工作站中引入企业文化,比如,企业的操作规范、工作流程等。教师将其制作成挂图安装在墙上,让学生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对照企业的工作流程和规范,培养学生符合企业要求的技能和素质。可以建立一个成果展示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工作成果,互相评价反馈等。
总之,一体化学习工作站可以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在自主学习与实践工作上的资源要求。
(2)制订方案。方案是需求分析的具体化,制订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工作站的功能布局。一体化学习工作站的环境布局设计应有特定的针对性,也就是说要体现工作过程的六个要素。为了满足一体化教学需求,可将整个一体化教室划成几个部分:教学和讨论区、生产实习实训区、仓库区、资料查询区等。这几个区域不是截然孤立的,而是有机地贯穿于整个工作过程,有时还可以将几个区合而为一,实现多个功能。比如,计算机网络专业工作站,由于每个工位都有计算机可以上网查询,所以可以把资料查询区和生产实习实训合而为一,可不必单独设置查询区。因此,场地建设因地制宜,因专业特点与实际应用情况不同而不同。在功能布局确定后,我们再画出平面图和施工方案图。
二是设备器材清单。一体化工作站的设备器材是为一体化教学服务的,应根据一体化学习任务的要求并结合预算来确定。比如,组建小型办公室网络学习任务,需要用到的网络设备有家用路由器或无线路由器或者ADSL modem等;组建小型企业网络,则需要用到小型路由器、三层交换机及二层交换机等设备。所以,我们要在仔细分析该工作站所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的基础上,归纳出所需要的设备器材。另外,考虑到以后学习任务可能会有变化,所购设备应有一定的扩展性,比如,对于小型企业网,网络安全性越来越受重视,今后也许要添加安全网关等设备,交换机柜中应留有足够的安放空间,而且原有的设备也必须能够很好地兼容。
三是多媒体设备。多媒体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投影设备和音响设备必不可少。选择投影设备应考虑幕布的材质、尺寸,投影机的光源类型、光照度等参数。安装音响设备应考虑音箱的悬挂位置,采用无线话筒还是有线话筒等。
四是通风系统、空调系统及配电系统。该系统应在专业人员的协助下完成方案设计。
关键词:职业教育;计算机教学;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13-0000-02
The Computer Teaching Status and Thinking in Vocational School
Yao Wenjun
(Hunan Xinhuang Vocational School,Huaihua419200,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mputer teaching in the vocational schools,according to market need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vocational students,vocational schools raised the idea of computer teaching.
Keywords:Vocational education;Computer education;Analysis
本人在职业中专从事计算机教学工作已经十六年了,经历了几次大的专业课程调整和教学改革,对职业中专计算机教学有深刻的体会和认识。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需要改革,但必需建立在符合市场需要和职专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否则是没有效果的。
一、当前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的现状
在非计算机专业中计算机课程作为文化基础课与语文、数学等基础课程相提并论,其开设目的只是为了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而一旦通过考试,计算机课就不再开设;而在计算机专业中开设的计算机课程则比较纷乱,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如我们学校曾开设过VB语言、微机原理、数据库等较复杂的基础课程。我们不能说这不是计算机课程,但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不会或学了一点皮毛,结果只能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相信“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句话,人们不会不熟悉。只是由于计算机学科相对于其它学科历史比较短,没有经验可循,又误认为计算机可代替人们思考,所以在计算机知识的不断更新情况下,只有拼命的“紧跟”,而忘记了思考,表现在教学上自然是“脚采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
很多学生毕业之后抱怨在学校没学到东西,因为到具体工作时还经常什么都不会干。到后来我校砍掉了理论模块,只保留了Windows、Office等基础部分、将计算机专业变成了单纯的文字录入专业和办公自动化专业,这又容易压制学习兴趣,缩小了专业的应用层面。
二、职业中专生现状及市场需求变化分析
计算机技能型劳动人员是近阶段社会需求量非常大的实用型人才,社会各个行业都需要既懂得技术又能具体操作的高素质计算机专业劳动者。
职业中专学生就业定位在民营企业和乡镇企业。具备基础文化知识、专业技术知识、相关适应岗位变化的储备知识以及从事本专业的岗位操作能力、初步管理能力等是市场对职业中专毕业生的要求。所以在课程体系上我们要注重基础性和实用性。通过学习计算机基础,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过程,认识到计算机的功能和它在工作、学习、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知道计算机的组成部分和重要的配置,学习它的基本操作,了解多媒体技术;学会并熟练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汉字录入、排版系统、数据库基础等;掌握Windows的基本操作及Windows环境下的Word、Excel、PowerPoint、FrontPage等常用的应用软件;了解因特网的初步知识,学会利用网络获取知识,具备分析和处理知识及与人交流的能力。职业教育是培养能够马上适应社会的技术人才,因此,我们的教材也应跟上步伐,一般来说,一本教材用2-3年就要更新。
随着普教和高教的扩招,目前职业中专生源素质很不乐观。因为素质、成绩相对较高的学生进入普教和高教;相对较低的学生才进入职业中专进行技能培养。而这些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一般较差,学习兴趣缺失。加上有些职业中专专业技能教育不系统,没有针对性,对社会现状理解浅薄,使得部分中专生进入用人单位后,“不能干、干不了、干不好、不会干、干不长”的现象屡屡发生。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是当前职业中专教育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
三、计算机专业教学现状及解决思路
本人从事职业中专计算机教学多年,对现阶段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有一定了解。就目前的教学状况而言,现在计算机教学课程设置尚未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思路,教学没有层次感、资源配置不合理、没有针对性是计算机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
职业中专的学生从初中进入中专后,学习的压力和紧迫性降低,取而代之的是就业的压力大大的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使得他们不能进行高深的理论研究,这就要求他们必须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目前社会上有一大批计算机短期培训机构,他们利用很短的时间培养从事某一方面的技能型人员,这些人员虽然有一定的特长,但是在择业面的选择上相对狭窄。相对于他们,职业中专的计算机教学有一定的优势,能利用较长的时间对计算机各个方面的知识进行了解和掌握。
计算机学科发展的非常快,应该打破传统的学科型教学体系,重点突出以能力为主的主体思想,以加强针对性,强化实践性教学。下面谈谈几点具体思路。
(一)做市场调研,做“定单”教学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就业市场多变,为了能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我们应该加强市场调研、岗位需求分析;根据岗位特征、学生特征合理安排课程,少上一些空洞,不切合实际的理论课程。为使开设的计算机应用专业能够更适应市场的需求,课程教学适合岗位需求,为了计算机专业的长远发展,2010年暑假我在湖南科技职业学院学习,学习期间我们对长沙青苹果数据中心、拓维股份有限公司、创智软件有限公司就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如何有效的与市场对接进行了调研。通过两天调查,并得到了可贵的一线资料:
1.目前从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所从事工作的性质来划分,大致上可以将计算机人才分为以下三类:(1)从事研究型工作的专门人才。他们主要从事计算机基础理论、新一代计算机及其软件核心技术与产品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对他们的基本要求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2)从事工程型工作的专门人才。他们主要从事计算机软硬件产品的工程性开发和实现工作。对他们的主要要求是技术原理的熟练应用(包括创造性应用)、在性能等诸因素和代价之间的权衡、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团队精神等。(3)从事应用型工作的专门人才。他们主要从事企业与政府信息系统的建设、管理、运行、维护的技术工作,以及在计算机与软件企业中从事系统集成或售前售后服务以及大众传媒的技术工作。对他们的要求是熟悉多种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工作原理,能够从技术上实施信息化系统的构成和配置。
在人才的需求上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面临很大的困境,主要反映在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不能有效的和市场对接,动手操作能力太差,中、高级计算机人才和十分缺乏,尤其是从事计算机行业应用型工作的专门人才。就拓维有限公司的人才比例来看,大专以上学历的占80%以上,个别相关部门如原动画、分镜头制作100%需要本科以上学历。
2.调查结果显示,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在企业中所适应的岗位必须具备:计算机软件的应用能力、计算机硬件组装与维护能力、大众传媒等相关技能。
人才的引进要求有相关的工作经验,但也不回避新员工引进的再培训,但要考虑再培训的成本,再培训必须安排主管以上的员工进行,他们共同担忧的问题是怕有工作经验的员工流失,这样就帮别人培训了与之竞争的技术人才,这是所有企业都很担忧的问题。
3.在对调研中所得到的结果显示:(1)对工具和方法的应用技术不足、经验不足;(2)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责任心不强;(3)职业道德和纪律性差;(4)知识体系结构不合理,范围狭窄,内容陈旧;(5)沟通能力较弱。尤其是目前中职学生责任心不强。职业道德太差,员工跳槽太频繁,往往更多地考虑个人的待遇,而不太考虑集体和社会利益。而跳槽原因大部分都是个人而并非企业,比如说有了工作经验和一技之长了以后就想往“高处飞”等等,人力资源经理和项目经理都表示不太愿意要那些频繁跳槽的求职者。可见,价值观的问题已经排在专业技术问题前面了。
4.加强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是一个大家都认为重要但实际上很容易被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不易被察觉,也无法提供定量的分析和评价;而一旦出现问题,损失则可能很大。
甚至可以让用人单位来参与课程的设置,让学生提前了解未来自己所从事职业的要求,真正实现与岗位接轨,与实际工作接轨。
(二)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一支高水平的专业教师队伍,对实现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计算机学科的发展速度非常迅速,这就要求我们的专业教师能顺应形势发展,走出去,多进行专业研究,深入企业了解计算机行业发展现状,多参与课题研究,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除此,还应积极邀请一些计算机行业精英参与教学,吸取他们的宝贵意见,增强专业教师的各方面能力。
(三)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以往职业中专学生毕业只有毕业证,几乎没有任何相关的技能证书,这就在就业中产生了一些问题。完善的考核体系可以让学生从入学开始就能明确学习目的,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多的为学生就业提供方便,使他们有“双证”甚至“多证”,为自主择业提供更多的选择。
以上是本人对职业中专计算机专业教学的一点思考,如何根据市场需求开展计算机教学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教育工程,还需要我们从事计算机教学的人员共同努力,才能为社会输送更多的有用和急需的人才。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现状:技能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高等职业院校作为高等学校的一部分,逐渐在全国高校中占一席之位。随着国家发展职业教育政策的不断加大,各级各类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取得显著成绩,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型专门人才。而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更要把教学活动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及技术开发紧密结合起来,把职业能力培养与职业道德培养紧密结合起来,保证实践教学时间,严格要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专业技能、敬业精神和严谨求实作风。
一、当前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
(一)实验实训条件还不能满足学生的训练需求。
计算机专业的实训室的计算机数量已经实现学生人手一台电脑,但相关配套设备还欠缺。如网络方面要配备比如服务器、路由器、集线器等相关设备,实训室可以安装不同的上网接入方式让学生了解其工作原理,并能提供独立组建一个小的局域网实训设备。多媒体专业要配备不同型号的摄相机、照相机、调音台、音频采集器等实训设备。
(二)师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高职院校的教师大多来自于刚毕业的本科生及研究生,没有到企业锻炼过,未感受过真正的企业工作环境及具体工作内容,因此,所授知识往往趋于理论而忽视实践,或在实践方面应用性较差。
(三)专业课程设置有待进一步探讨。
高职院校专业课程设置多数借鉴高校的课程设置,计算机类行业知识发展较快,学生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跟不上行业发展的脚步。
二、全方位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
(一)做好师资的专业培训,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
为了提高教师专业技术水平,要求教师每年至少到企业顶岗锻炼一个月,了解计算机专业社会发展行情,参与企业相关的具体技术工作,真实感受企业的工作过程。引进企业相关的技术人员作为学生的外聘兼职教师,对学生的实践水平进行具体的指导。引进企业相关的技术专家作学生的客座教授,不定期为教师、学生作专业技术讲座。也可选派教师参加各种专业技术培训,提高教师的整体技能水平。
(二)做好课程教学过程中实践技能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课程教学要多采用项目式教学法,开发一体化课程教学体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安排讲解一个能贯穿全课程的开发项目,通过项目具体开发流程的讲解,带动学生学会该门课程的开发工作。要做到每堂课后有实训,每章结束后要有小项目实训,学生期末实训时每人要完整的开发一个具体的项目。
(三)参加各种职业资格认证考试锻炼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
高职院校要求“双证书”制度,即学生在取得毕业证的同时,要取得一个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是从业者从事某一职业的必备证书,是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学生可以通过各种认证考试督促自己不断学习,用认证方式来验证自己的课程的学习水平。当然,我们也要求学生具备“一专多能”,即所学专业水平较高,还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其它专业知识,考取其它非本专业的职业资格证。
(四)通过参加各种与专业有关的校园文化活动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校园文化活动是提升学生整体素质的平台,通过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还可以与专业结合开展相关的专业知识比赛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对于计算机专业来说,可开展如计算机组装比赛、计算机知识竞赛、网页制作比赛、软件设计比赛、影视制作比赛等各种与专业相关的活动,让学生在比赛中提升知识的学习。
(五)积极努力做好“订单”式人才培养。
计算机专业可以与一些大集团确定“订单”培养,引进企业实训设备。做好各种专班的建设,校企双方共同拟订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根据岗位需要开设课程,学生在校期间就完成上岗前的一系列学习与培训,真正做到理论在实践中检验,实践在理论的指导下提高,学校实现了人才培养和就业的无缝对接,学生实现了就业零距离。
(六)厂内设校,充分利用校外实训基地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积极开辟校外实训基地,将课程的实践环节到企业的实际操作环境下进行。让学生感受真正的工作环节。像单片机这种课程,就可以带领学生到电子类企业的生产车间去实践。而photoshop这类课程就可以到摄影公司去学习照片的拍摄过程及整个处理过程。
(七)校内设厂,实现学生的真实训练。
根据计算机专业的特点,在校内可以建立计算机专业多种类型的工作室,聘请企业技术人员为技术指导,引进企业的管理模式。如对外接受软件开发等项目制作服务的可成立软件服务工作室;进行计算机维护、网络维护可成立计算机维护工作室,利用实训设备锻炼学生的技能,体验真实的工作流程。
(八)做好对中小企业计算机相关技术的服务外包工作。
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中小企业及私人公司均用计算机,必然涉及计算机的维护、网络维护或网站开发等相关工作。而作为这部分企业或公司,电脑、网络等方面维护又不需要配有专门的技术人员。因此,与该部分企业或公司签订技术服务外包协议,每个企业或公司配备1~3名学生为其做技术服务人员,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对其计算机或网络进行维护,也可为企业制作宣传网站。学生在为企业或公司提供服务的同时也锻炼了自己,实现了与工作岗位零距离体验。
(九)做好学生顶岗实习工作。
顶岗实习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计算机专业学生在第六学期将全部到企业或公司进行顶岗实习,让学生全方位了解社会行业和企业的实际需求,在实践中锻炼提高专业能力、适应社会能力,为学生快速就业铺路。
(十)做好学生毕业设计工作。
毕业设计环节为学生三年学习知识综合运用的过程。学生要配备一名企业指导教师。因此,毕业设计选题一定要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基本要求,要具有一定的广度及深度,学生能通过毕业设计的进行不仅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还可通过设计查阅相关的专业资料拓展自己的知识范围及层次,综合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
(十一)充分发挥计算机类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
每年邀请计算机相关企业的技术骨干召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了解企业人才需求状况及行业现状,针对社会需求修订计算机专业教学计划,使计划更加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与企业一起规划学生的培养方案,真正使学生走出校园后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技术要求。
三、做好计算机专业教学考核
申报工程师资格的人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遵守国家法律和法规,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后,年度考核均为合格(称职)以上。
2、大专(及以上)学历,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4年以上。
3、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后,参加继续教育,达到规定的要求。
第二条评审条件
一、专业技术工作经历(能力)要求
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后,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参加过科研设计项目的全过程工作,或作为技术骨干参加科研设计项目中关键的技术工作。
(二)主持或参与的科研、设计、技改项目在市以上推广并取得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参加过对行业发展有影响的重点项目或系列产品的主要部分的研究、设计、制造和生产管理工作。
(四)为主或独立承担的经济分析和市场分析预测,被主管部门或单位采纳,并经实践验证基本准确。
(五)制定、编写的技术标准、技术规范被采纳,并用于实际。
(六)配合相关任务完成有关情报资料的搜集、整理、汇编并提出报告,具有指导实际工作的作用,得到有关方面认可。
二、业绩、成果要求
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后,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县(局)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及相应奖项)以上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以个人奖励证书为准)。
(二)县(局)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及相应奖项)获奖项目的获奖者(前三名,以个人奖励证书为准)。
(三)完成县(局)级以上重点项目或对行业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的重点项目的研究、设计、制造、生产管理及相关任务的主要完成者,成果通过鉴定或验收。
(四)完成成套项目的研究、设计和安装等,通过鉴定或验收。
(五)参与编写的行业标准、技术规程、技术标准1项以上,并经业务主管部门批准实施。
(六)完成1项以上市(厅)级以上或2项以上县(局)级以上项目的情报资料的搜集、整理、汇编,对实际工作有较大的指导作用。
三、论文、著作要求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出版专著或译著(本人撰写2万字以上)。
(二)在市级以上专业期刊上发表或在省级学术会议宣读本专业论文2篇以上。
(三)为解决较复杂的技术问题而撰写的技术报告或技术总结2篇以上。
四、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
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计算机专业大学专以上学历(学位)。
(二)参加省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信息化素质培训)考核合格。
(三)符合省人事(职称)部门相关规定。
第三条破格条件
一破格申报条件
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后,业绩显著,学术或技术上有较大突破,年度考核至少有1次为优秀,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破格申报。
(一)取得中专学历后从事本专业工作10年以上,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5年以上。
(二)市(厅)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及相应奖项)以上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前三名,以个人奖励证书为准)。
二破格评审条件
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后,在符合第二条规定的评审基本条件的前提下,还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市(厅)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及相应奖项)以上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以个人奖励证书为准)。
(二)市(厅)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及相应奖项)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前五名,以个人奖励证书为准)。
(三)获得市级以上优秀科技工作者和模范称号者。
(四)直接负责(技术负责)完成市(厅)级以上较大项目的研究、设计,或发明、引进、转化技术创新成果(专利)并用于生产实践,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经有关专家鉴定认可。
第四条附则
立足于课堂,将体验式教学模式用到实处
学生在校期间主要是依靠课堂获取专业知识,计算机教师技能教学水平的高低决定学生技能水平的高低。
近年来,我校积极探索专业实践课教学模式,推行体验式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情境和机会,呈现、再现或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
因此,计算机教师应在日常技能教学过程中,将体验式教学模式用到实处。在日常备课过程中,要以实际项目为依托,为学生创设好体验情景,将教学目标融合到体验环节中,使每一堂课都能充分运用体验式教学模式成为高效课。
提高专业教师自身的技能水平
做好教师的专业培训,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提高教师专业技术水平,应要求教师每年至少到企业顶岗锻炼一段时间,熟悉计算机专业社会发展行情,参与企业相关的具体技术工作,了解企业的工作过程。并利用假期选派教师参加各种专业技术培训,提高教师的整体技能水平。
充分利用“五课”教研、“两课”评比平台,在研究中提升技能教学水平。江苏省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研究会举办的“五课”教研的目的是将备课、上课、说课、听课、评课提升到教学研究层面,整体推进教研工作的开展和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两课”评比则是在“五课”教研的基础上,更好地引导教师提升职业道德修养和教学能力。
以赛促练,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级技能大赛,不断提升技能水平。各级技能大赛考查的内容通常是毕业生走向社会主要从事的工作内容。近两年,计算机信息技术技能大赛主要有企业网搭建与应用、电子商务技术、网络综合布线技术、工业产品设计技术、数字影音后期制作技术五个项目。如网络综合布线项目,要求选手利用大赛组委会提供的1台网络综合布线实训装置、1个仿真墙、1台计算机等设备和耗材,合理进行网络综合布线工程设计和编制预算,完成RJ45网络模块和通讯模块的安装与端接、网络跳线制作、铜缆链路安装与端接,PVC线管和线槽安装与施工等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施工,并完成编写竣工资料、整理工具和清洁场地等任务。从所举实例项目要求可以看出,大赛内容与企业实际施工要求相吻合,能在大赛中获奖的师生完全具备进企业工作的能力。
因此,必须将比赛内容整合到专业课程中,进行课程改革,使课程更适应岗位需求。计算机教师要积极参与技能大赛,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教,通过勤练、集训、对抗、交流、实践等,在提高自身技能水平的同时,提高项目化教学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将企业标准融合到技能教学,提升技能教学质量。
加大对专业教师的考核力度
关键词:课程设置;灰色关联;计算机;就业
文章编号:1672-5913(2013)01-0055-03
中图分类号:G642
随着科技进步和信息事业的发展,计算机已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社会对计算机类人才的需求量依旧很大,其中软件测试人员的缺口目前就达到了30万之多。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理应有所提高,然而据统计表明,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却有明显的下降。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难,致使招生规模的慢慢萎缩?另外,目前各高校都存在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就是学生放弃专业课程不上,却花大量的时间与金钱去参加校外培训公司的培训,这些现象又说明了什么?本文从统计学角度出发,对湖南科技大学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总结出计算机类专业课程设置与就业之间的相关联系。
1 调查分析
1.1调查形式与内容
调查对象为湖南科技大学2003级至2007级已经毕业的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在调研过程中,我们是在阅读了相关资料,听取了广泛的意见后,综合设计了调查项目。本调查采取的形式是网络问卷调查。为方便调查,我们使用“调查派”网站的免费问卷调查功能。调查内容主要针对就业与专业课程设置情况。问卷内容包含姓名、联系方式、工作地点、职业、就业时间、就业满意度、月薪、专业课程对其就业帮助、课程设置建议等。
1.2结果分析
此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263份,参与调查的毕业生数量占全部毕业生数量的58.4%。针对有效问卷数据分析如下:
1)职业选择:分析得出学生就业岗位情况,如图1所示。图中可以看出,已毕业的学生中,有33.3%的学生从事软件开发,18.84%的学生从事技术支持,4.35%的同学从事软件测试,2.9%的学生从事产品销售工作。可知,毕业后从事所学专业技术工作的人数比例为59.43%,毕业后从事相关专业管理工作的人数比例为7.25%。
2)专业课程对其就业的帮助和影响。专业课程对就业的帮助和影响统计,如表1所示。表中可以看出,59.42%的学生认为数据库原理课程对其就业影响最大,比率超过30%的课程依次为计算机网络、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面向对象编程、软件工程。
3)就业薪酬情况。根据所得数据进行折算,得出整个行业平均薪酬约为6650元左右,根据就业时间和就业地点的不同,薪酬有明显的差别。处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就业时间长的学生,薪酬明显要高于内地和就业时间短的学生。32.93%的学生薪酬为3000~5000元,低于平均薪酬,但所占比率最大;23.17%的学生薪酬为5000~8000元,处于平均薪酬;24.17%的学生薪酬范围为8000~10000元,高于平均薪酬;7.54%的学生薪酬为10000~15000元;3.44%的学生薪酬在15000元以上;9.76%的学生薪酬为1000~2000元,这部分学生基本处于经济不发达地区,从事非技术工作,所以工资较低。薪酬分布情况如图2所示。
结合本地区的消费水平,和同行业其他企业相比,53.62%的学生对自己薪酬水平基本满意,40.58%的学生对薪酬有些不满,对薪酬完全满意的学生占1.45%,完全不满意的学生占4.35%。
4)薪酬和专业课程的相关性分析。为了更深入地研究专业课程对就业薪酬的影响,我们将借助灰色关联分析做进一步研究。设薪酬为系统特征行为数据序列,其中1000~2000元设置标志为1,3000~5000元设置标志为2,5000~8000元设置标志为3,8000~10000元设置标志为4,10000~15000元设置标志为5,15000元以上设置标志为6。相关因素序列依次为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JAVA编程、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Cisco网络体系设计与实现、综合布线、数据库原理、面向对象编程、编译原理和技术、软件工程、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图形学、数字逻辑。如果选择选择了该课程,那么设定标志为1,否则设置标志0。计算过程包括3个步骤:第一步,初始化操作(整理为等长度1-时距序列);第二步,序列的始点零化像;第三步,计算|S0|、|s1|、|s1-s0|,本例中|s0|=263,|s1|=29,|s1-s0|=31。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从表2所示数据分析得知,对薪酬影响较大(一般认为r≥0.6较为可靠)的课程有9门,其关联度从大到小依次排列为:数据库原理>综合布线>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面向对象编程>软件工程>JAVA编程>计算机组成原理。
5)薪酬和就业时间相关性分析。设薪酬为系统特征行为数据序列,各薪酬等级标志与薪酬和专业课程的相关性分析相同。相关因素序列为毕业工作时间,按学生所填实际年份计算。经计算,|s0|=263,|s1|=16.5,|s1-s0|=43.5,绝对关联度为0.6405,说明就业时间和薪酬存在着正相关性。
2 对策建议
我们通过调查分析专业课程设置对薪酬、就业的影响,得出了主要影响因子。根据这些影响因子,需要采取如下相应的措施:
1)继续加强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等对就业率和薪酬影响较大的课程的建设,选择这些课程作为长线课程;另外,选择一些符合市场发展热点,更新速度较快的课程作为短线课程。如果市场需求有变化,短线课程也必须作相应的调整。
2)在设置课程时,要与市场需求充分结合,避免闭门造车。要加强与大型IT企业的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提供锤炼学生实践能力的空间。开设“订单式”课程,实施定向培养,让学生提前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尽快了解当今社会需要哪方面的人才,企业采用的主流技术是什么,从学校学到的每门专业课程可以应用在哪些方面。同时也能让部分没有接触过企业文化的老师明白怎样做好教学工作,实现校企双赢。
3)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理论课与实践课学时的比例要合理设置。从全国各高校的毕业情况来看,毕业后选择考研的同学较少,绝大部分学生毕业后选择走向工作岗位,然而社会更注重实际应用能力,对理论知识的需求不像考研的同学那么高。但现在各高校往往理论课学时偏多,上机实践的学时偏少。因此要注重对走向工作岗位的学生的培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其动手能力。
4)做到一张文凭,多样证书。现在很多用人单位,不单单看重毕业文凭,更注重学生的自学能力、综合能力。所以应搭建以IT认证考试课程为核心的实验平台,为学生进入IT行业发展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参加HCNE和CCNA等认证考试,获得相应的专业资格证书,为企业提供“零适应期”上岗的网络工程技术人才。
关键词:中职教育;计算机网络技术;调研;企业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8-0169-04
为进一步了解计算机类相关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特别是深圳及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的企业对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听取用人单位对中职人才的培养意见和建议,深化我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工学结合、六层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适合本专业本层次的人才培养方案及专业课程体系,提升人才培养品质,创建职业教育的特色和品牌,使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能够更适应市场的需求。
一、调研对象及方法
1.调研对象。本次共调研了26家企业,全部与计算机专业相关。按企业性质分,国有企业2家,私营企业24家,其资企业1家。按行业分有信息技术类公司、服务类企业、制造业等;从地域分布看,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地区。从被调查企业的分布和性质来看,此次调查的安排是合理的,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
2.调研方法。本次调研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检索法、比较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等。具体说明如下:
(1)调查法。走访计算机网络技术行业、企业,通过问卷、访谈、观察等方法,了解企业对网络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和企业技能鉴定标准的实施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归纳总结,探讨与企业合作的途径和模式。
(2)访谈法。组织网络行业、企业从业人员召开座谈会,毕业生座谈会,广泛听取企业从业人员和毕业生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培养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3)文献检索法。查阅有关报刊、书籍、网络,了解相关的实践研究成果,为本调研报告研究提供可资可鉴的经验。
(4)比较研究法。对学校网络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与企业对网络人才岗位能力需求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
(5)经验总结法。收集整理有关资料,写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调研报告。
二、调研结果及分析
1.行业现状。随着网络的触角越伸越广,在未来的相当一段时间内,对网络人才的需求将不仅仅限于现有的各个网络公司或IT公司,大量的传统企业在不断加快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对网络人才的需求,将表现旺盛。有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830万家中小企业,目前只有47%的企业把业务接入互联网,并且大多数的企业只是在网上开设主页和电子邮件地址,网站的信息长期得不到更新,而在网上进行电子交易的企业则只有11.1%。这种现象在许多国内重点企业中,也表现得相当明显。据一份针对国内500多家重点企业的调查显示,虽有98.6%的企业已经接入互联网,83.7%的企业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但企业网上的应用重点,主要是集中在产品服务信息、企业新闻和收集客户信息等较低的层面。很明显,我国的企业信息化应用离既定的目标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距离的背后,网络应用人才的普遍缺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2.发展前景。
(1)网络人才需求领域广泛,就业前景广阔。国家信息产业部预测,今后5年,我国从事网络建设、网络应用和网络服务的新型网络人才需求将达到60~100万人,而现有符合新型网络人才要求的人才还不足20万。现有媒体的网站和商业、专业性质网站对专业人才的渴求更是迫不及待。网站今后的更大发展需要更加专业的人才来开拓。单就以上需求来看,媒体、政府和企业上网工程现在从业人数为42.5万人,未来10年潜在人才需求在135万人以上,平均每年人才需求将不低于13.5万人。
(2)网络行业仍是热门行业。中华英才网最新的十大热门行业、职位排行榜中,与网络工程相关的占据了前三甲。中国互联网、电子商务、计算机软硬件及IT服务行业表现突出,人才需求旺盛,无论其所职位数还是招聘总人数均高居各行业榜首。
3.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分析。
(1)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毕业生从业情况分析。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人才岗位主要集中如图1的几个方面。通过调研和分析,针对中职生的实际情况,信息化和网络应用的全面延伸需要一大批中低端计算机网络应用及管理人才。在对企业的问卷多项选择调查中:对学生专业技术的要求,选网络应用,占81%;选网络操作系统安装配置,路由器、交换机的配置,占65%;选局域网的设置、布线,占58%。这说明了在生产、管理、技术服务第一线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的相关工作岗位上,都需要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毕业生。企业需要中低端计算机网络应用人员,从事网络工程施工及管理、网络管理的应用型人才。但并不代表中职生没有机会参与更高端的技术工作,在访谈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的赵经理时,他建议中职生可以通过教育培养、自身培养、公司有经验的老师引领,不断积累,仍然可以成为独当一面的网络技术高端人才。中职网络专业的学生主要面向网络工程技术员和网络管理员岗位。
(2)企业需求情况分析。从图2可以看出,目前企业急需的人才主要有网络运用、网络建设及管理、技术服务、硬件维护和产品开发以及网络编程等。该调研的结果对于我校以后开展教研教学,培养学生专业知识与指导学生就业都有了明确的指导方向。
4.企业对中职教育的建议。通过与企业的交流和对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企业对我校中职生的培养提出了以下建议:
(1)培养标准需改进。多年来,尽管我们不断强调专业与行业对接,班级与车间对接,课程与岗位对接,但是一方面计算机发展速度太快,另一方面,教师和企业接触少,缺乏交流,对企业的生产流程缺乏了解,造成教学与生产的脱节。
(2)对中职生的能力培养的倾向性。图3的数据显示,企业看中应聘者的素质中,员工的工作态度、团队精神排在前列。学习能力排第二位,可见学生的领悟能力,技能融会贯通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特别重要。所以,在教学中要加强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团队精神,使学生掌握学习的能力。
四、调研结果的启示
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育教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改革现有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就必须摆脱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把学科教育转变到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来,并考虑到专业特点、实践教学环节和学生综合素质,使教育教学改革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又有一定的前瞻性和扩展性,使学生在掌握必需的文化知识的同时,具有很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和适应岗位变化的能力。综合分析调查结果并结合我校实际,应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1.明确培养目标,改革培养模式。无论是在思想认识上还是在实践调研结果的判断上,我们进一步明确了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能适应全面建设现代化社会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强化专业综合技能,定位于面向一线的实际操作人员。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应定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学分制的形式规范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办学模式。形成了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人才培养模式。
2.调整课程体系,优化专业课程结构。总的来说,目前学校计算机网络专业的课程体系,是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的。但有些课程的内容滞后于专业技术的更新与发展,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内容少,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另外,在职业技能培养方面,职业技能训练不成体系,力度不够,对职业素质的教育尚没有得到全面的实施。现有课程体系存在以上问题,与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相脱节,导致该专业毕业的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相关行业工作。所以,在专业课程设置中,应该能够动态对应行业企业人力资源需求、与区域经济结构相适应的人才市场发展走向。
3.加大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应用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对实验、实训等实践课程要单独考核,加强其基本技能、技术应用能力的训练。让学生利用校内外各种条件进行就业前适岗训练,从而达到加强综合技能培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永中等.用人单位针对高职毕业生的用人标准调查[J].管理学家,2010,(10).
[2]刘文平等.广东省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计算机技能水平需求情况调查报告[J].计算机教育,2008,(3).
[3]彭涛.高职人才质量标准的思考——来自用人单位的调查报告[J].文教资料,2010,(26).
[4]张丽.浅析中职计算机专业如何适应学生就业需求[J].福建电脑,2012,(1).
[5]王永中等.用人单位针对高职毕业生的用人标准调查[J].管理学家,2010,(10).
[6]唐玲妮.中职计算机及应用专业培养目标探讨[J].广西教育(职业与高等教育版),2010,(5).
关键词:程序设计;工具能力;自然分材教学;能力培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2)29-7055-04
“程序设计”课程是我国高校理工科非计算机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在九十年代IT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这门课程得到了当时许多在校学生的热烈追捧,了解和学习编程技术成为一时的校园景象。然而近七、八年来情况突变,许多学生被动学习、疲于应付。那么这种变化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外部因素是众所周知的,这就是IT经济泡沫在世纪初的破灭,是它改变了社会与经济的大环境,让许多新一代的学生不再具有IT弄潮的愿望;但是内部因素要复杂得多,需要面对课程现状、考察近年来毕业生对这门课程的应用情况,才能显现出来;也只有如此,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
1 课程应用性的动摇及对策
1.1 课程工具能力的分析
“程序设计”课程是一门工具性基础课程。在信息化时代,科技工作者都依靠软件工作,当对软件有需求时,有两条途径获取软件,一是从市场上购买或定制,二是由科技工作者自己设计。如果软件的规模不大而又与专业融合,自己设计是最合适的,所以顺应这种需要,在理工科专业开设“程序设计”课程是必要的,这门课程将教会学生掌握一门编程工具。
作为工具性基础课程,它的工具能力怎样呢?这需要由学生在未来对编程工具的“使用率”来衡量。为了取得“使用率”数据,笔者以问卷方式调查了2000届至2005届73位一直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本科毕业生(其中21人经历过研究生学习,70人现正在工程师岗位),调查的数据与结果见表1,表中某一阶段的“使用率”定义为:该阶段的使用人数÷该阶段的总人数×100%。数据显示:“程序设计”课程的工具能力在学生的学习与研究中表现得比较强;而在工程师的专业技术实践中表现得比较弱,存在“学不致用”这样的问题。
1.2 “学不致用”含义的讨论
实际上针对“程序设计”课程,“学不致用”的声音近年来一直存在;作为一门新兴的公共基础课程,这门课程与传统的公共基础课程并不一样,它从一开始就具有鲜明的应用性,“学不致用”是一种致命的质疑,那么在“学不致用”的背后,实际情况究竟怎样呢?
被调查的70位工程师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在专业技术工作中没有编程经历的,另一类是在专业技术工作中有过编程经历的。调查显示:第一类中过半人认同“学习编程没有用处”的观点,即认同“学不致用”,而剩余的人则认同“并不是自己的工作不需要编程,而是自己的水平无法胜任编程”的观点,持这一观点的人并不否认这门课程的应用性,只是应用性没有实现罢了,对于这一批人真正的问题是“学不能用”。而第二类中的大部分人则认同“仅靠学校学到的编程知识是不能胜任工作需要的,要编出程序还需自己继续学习、查阅许多资料”的说法,这从反面也印证了“学不能用”的客观存在。
因此70位工程师可以分成三种人群(表2):①A人群:由需要使用并能使用的人组成;②B人群:由有机会使用但没有能力使用的人组成;③C人群:由没有机会使用的人组成。A人群和B人群加起来的人数比C人群占优,因此这门课程的应用性不能因为在C人群中存在着突出的“学不致用”问题就予以否认,也不能把“学不能用”这样的教学失败当作“学不致用”的一个证据。
1.3 对策之一:自然分材,因材施教
A、B、C三种人群在应用上的自然划分,迫切需要教育工作者贯彻“因材施教”的理念,教师应该具有足够的宽容精神,包容各种能力层次的学生。因为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育总体上并不是培养专职程序员,只是尽力在追求能力培育,在兴趣或能力不足时,可以退而求其次,把课程作为通识教育的一个平台,“致力于使学生利用不同的思考方式发展思辨能力”[1],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就开设各种自然科学通识课程[2]。因此课程的目标不能一刀切,一刀切是粗暴的,课程的目标应该与被教育人群以及个人的实际状况联系起来。
我国普通高校本科生培养虽然有研究型、应用型之分,但是在任何一种培养方案中,教育对象个体的实践能力总是有差异的。因此不能因为应用型培养目标“宽基础”,就用通识教育的统一模式去埋没“能人”;也不能因为研究型培养目标“厚基础”,就都按照程序员的能力标准去做要求。最好的办法是对学生进行一个划分,实行“自然分材教学”。“自然分材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因材施教”[3],因此划分应该根据学生的意向进行,如果学生觉得这门课程适合自己学习,并且对未来有应用打算,可以划为第一类(专才),而剩余的则可以划为第二类(通才),人员进出是自由的。类别不同,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随之不同。目前这样的“因材施教”正是我们的软肋。
在划分工作中,教师有引导学生选择的义务,要告知学生课程的实际情况与应用前景。另外,课程也应该提供多个语种以供选择,如果单一地采用某个语种,在一部分学生身上将来必定产生“所学非所用”的结构性矛盾。
第二,实验作业题型不合理,这是第一个问题的孪生问题。既然课程的实践性很强,就要求实验作业以编程题为主,通过大强度的编程训练来实现编程能力;但是受到“实验课”课时相对偏少的限制,绝大数学生在有限的“实验课”内都无法进行系统的自主编程,实验作业不能如期完成;而教师为了加快实验进程,经常采用的措施就是转换题型,把原本是编程题的作业转换成填空题的作业,即程序的设计方案和大部分代码已由教师或实验指导书给出了,只留下少数空档让学生填空,这样在作业数量没有减少的情况下,学生也能“完成”实验任务。这种“完成”显然是注水的,“实验课”的教学目标并没有实现!
2.2 “证书”与能力关系的辩证
即使在传统的“程序设计”教学模式中,教师也应该尽量地有所作为,追求培养对象能力的最大化。但是近年来,随着各种校外考试机构主办的证书考试在校园内广泛开展,学生学习“程序设计”课程的目的正在发生变化,相当多的学生只是为了一纸证书在学习,一些学校也在为证书忙碌,能力最大化经常被晾在一边,正常的教学活动与教学改革受到冲击。目前江苏省与“程序设计”课程相关的证书考试有三种(表3):
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也称NCRE)二级。一些人认为该“二级定位为程序员” ,“二级证书表明持有人能够使用计算机高级语言编写程序和调试程序,可以从事计算机程序的编制工作”。但是从考试的内容、题型以及难度与强度等几个方面综合来看,要想利用这种证书引导教学,并培养出程序员是勉为其难的。目前的现实情况是在校绝大多数学生都流向了该证书考试,考试的内容与方式对学校的正常教学活动造成深刻影响,师生们应对该证书考试的主要方式就是做题库中的各种选择题与填空题,而编程能力是不可能通过这种学习方式获得的。NCRE二级还有其它二个问题:一是在考试内容上,过多关注与实际应用无关的细节,验证性、记忆性知识成份太多;二是在绝大多数学生参加考试的情况下,考试就像一条生产线,拥有统一的评价标准、思维方式(机器阅卷)和时间要求,虽然能节约成本,但是没有个性展示,没有创新机制,不符合现代教育鼓励个性发育的理念。但是事物总是辩证的,因材施教的关键就是掌握一个字:“度”,在合理安排的情况下,该证书考试可以用于辅助培养通识人才。
②江苏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该证书考试重在基础、重在应用,从各方面考虑,它基本上能适应能力培养的要求,尤其是它的上机考试,最大优点就是灵活,能反映学生思维的敏捷程度,而缺点则是算法成份过多。该证书考试可用于专才培养。
③全国计算机职业技能考试(NIT)C类。该证书考试借鉴剑桥CIT经验,注重技能,只有上机考试这样一种形式。NIT配套“实行以实践为主的操作培训”,教学模式很独特,叫做“任务驱动”,教学内容围绕着若干个实际问题,每个实际问题分配一个专门单元来解决,每个单元又分解成若干个任务;NIT培训有专门的教材,教材详细分析每个任务并给出大部分的代码清单,学生通过组装程序初步完成任务,在这基础上,教材又给出了若干个类似的问题,要求学生独立解决,因而训练强度很大;NIT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任务,并在每个单元中评估每个学生的能力,在所有单元结束后,学生须选择并解决两个新的实际问题作为作业[5]。NIT的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颠覆,因此不能与其它证书教育并联,它的教学理念类似于学习游泳的理念,即只有在水中反复练习才能学会游泳,在岸上看示范、听讲解是学不会游泳的。
总之,不同的证书有不同的内涵,在因材施教的理念下,每一证书都有其价值,但是如果大家都去拿某一种证书,或忽视能力培育,或忽视通识教育,都是对因材施教的违背,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观察,近年来的NCRE二级过热实际上是不正常的。
2.3 对策之二:能力培育,授之以渔
专才教育注重编程能力,但编程能力不是一种孤立的能力,而是一种复式结构能力。笔者认为在这种结构中“四会”能力是基础,所谓“四会”就是:“会思考、会运用、会借鉴、会查资料”。“会思考”就是让学生掌握分析方法,能够找到实际问题之间的相似之处,从而举一反三;“会运用”是让学生掌握实现方法,通过学习与模仿,达到创新;“会借鉴”指的是能够利用一切已有的、成熟的或不成熟的设计成果,来构建自己的系统;“会查资料”是指有能力通过查阅各种资料来解决实际问题,并且查阅资料成为一种习惯。有了“四会”能力,才算有了编程能力,“四会”是“渔”,而程序是“鱼”。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仅仅讲解算法和示范代码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工作是培育学生的“四会”能力。
在“四会”能力培育上,NIT教学模式有两点做法是值得学习的。第一,教学内容立足于实际应用,即始于实际问题、终于实际问题。实际问题往往规模大,需要多方把握,因此能拓宽视野,提高掌控全局的能力;实际问题也比较真实、直观,学生能从现实中找到应用价值,容易产生兴趣和成就感;实际问题伸缩性强、挖掘潜力大,能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实际问题之间相似点很多,学生能从中发现分类,打开思路和学会借鉴。第二,教学模式采用“任务驱动”。“任务驱动”中的每一项任务都是某一原理(方法、算法)与应用的结合,学生看到了原理,更看到了应用,而传统的“程序设计”教学主要是算法教学,忽视应用;而任务串连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学生在组装程序时学会解决问题的步骤,在规划、设计中理解模块的概念,认识系统的结构。
在“四会”能力培育上要经常利用心理手段。因为在能力发育的初期会出现很多问题,一部分学生的处境是非常困难的,在这个时刻容易退缩。
在“四会”能力培育上也要采用相适应的考试方式。第一,考试的内容同样也应该立足于实际问题,是设计型的;第二,考试用时要宽松,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思考、规划、设计与调试;第三,采用开卷方式,允许查阅资料和借鉴已有成果;第四,在评分上向创新倾斜,让考试更像是一场应用与创新的竞赛。
3 结束语
在对培养对象进行自然划分的基础上,笔者设计并实施了一轮“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充分保障“实验课”课时数,着重培育学生的“四会”能力;通过作业质量对比发现:在应用能力上,参加教学改革的学生比未参加教学改革的学生优势明显。
参考文献:
[1] 乔连全,殷小平.中美大学校长纵论通识教育[J].中国大学教学,2006(11):13-15.
[2] 庞国斌.试论我国大学通识课程建设走出困境的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2):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