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英语八下总结

时间:2022-09-08 20:13:10

导语:在英语八下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英语八下总结

第1篇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材插图;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1-0023

教材插图是教材的第二语言,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现行初中英语教材Go for it!版面设计精美,图文并茂,以卡通漫画为主旋律配以多种颜色,使版面鲜活有趣。还配以真实的人物风景图片,使读者仿佛与书中人物在面对面交流,拉近了学生与课本的距离,密切关注着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新目标,就是要让学生学会看图。”这是刘兆义老师在浙江省初中英语课标教材“疑难问题解决”专题研训会上说的。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对这些图片弃之不用的现象比较多。认为在教学中使用这些图片没有新意,不能显示自己的教学和创新水平。尤其在公开课和赛课活动中,更是难觅它们的踪迹。《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英语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实际的需要,灵活地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既然插图是教材的组成部分,我们就应该充分利用它,发挥现有资源的最大优势。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他们的这种做法有悖于教材编写者的初衷。一方面,不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另一方面,对于教学经验不足的教师或教学资源相对缺乏的农村教师来说,这种舍近求远的做法不利于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对教材的把握及运用能力,而且还花费了大量时间。因此,笔者对插图在教学中的作用作了相关的总结,希能帮助他们走出认识误区,重新开启课堂教学智慧的大门。

一、利用插图,落实词汇教学

词汇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教学方法形式多样。但对于英语水平不高的中学生来说,用最直观、最简洁的方法进行教学不仅降低教学的难度,而且学生易于接受。在Go for it! 教材中,尤其在七年级,每单元都是以一幅展示新功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图画开篇。该图描绘了学生在操练新语言时所需要用到的重点单词或短语,因此学生不需教师过多的解释或翻译就能理解它们。例如,在教学七上Unit 2 Section B的1a 时,题目要求将词语与图中物品匹配,教师只需通过简单的询问:“What’s this?” (手指图中钢笔),“It’s a pen.” 再问:“What’s that?” (手指图中手表) “It’s a watch.” 就能顺利地进行新单词的教学。又如,有些词汇如形容词等不容易解释和描述,直接运用图片就能很直观地把词义展现出来。在教学八上Unit 2 Section B的1a 时,教师只要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片中人物的状态和表情就能很好地教学thirsty、hungry、tired、stressed out这四个词。除了用插图来教学新词和短语以外,教师还可以用插图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如教师可以采用定时看图(有时只呈现图片的部分)的方法,要求学生讲出或猜出具体的单词或短语;也可以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片以后,讲出图中物品的名称、位置、形状或功能等;还可以让学生模仿图中的动作或状态等来巩固词汇的学习。

二、利用插图,开展句型操练

我们知道,Go for it! 教材每单元都是以一幅展示新功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图画开篇。它既引出了新的词汇,又引出了新的句型表达方式并呈现在人物头上的气泡中,从而使学生很容易理解和操练新语言。如果教师能充分利用该插图的话,就会使教学形象直观、快捷方便、生动有趣。例如,在教学七上Unit 2 重点句型Is this/ that your...? 时,教师就可以指着插图问:“Where is it?”“In a classroom.”“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School things.” “Look! Is this your backpack?(教师手指插图问班上任一学生)”“No, it isn’t. It’s his backpack.(学生就会指向插图中的人物)”这时,教师就可以因势利导,对图中的物品逐一操练。也可以让学生观看插图,对其中的人物进行角色扮演来进行对话练习。又如,在教学七上Unit 4 Where’s ...? It’s on/in /under...这一句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然后回答教师的问题;也可以让学生提问,教师回答;还可以开展看图记物品位置的比赛来巩固所学的句型。当学生把插图的内容尽收脑海的时候,他们对重点的知识已经了如指掌了。

三、利用插图,突破语法难点

语法教学是外语教学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些常规的方法很难使学生准确理解该语法的内涵。这时我们不妨利用插图使其形象化、直观化,将语法的要点一览无余。比如,八下Unit 6中的现在完成进行时态是我们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有些教师花了很大力气先解释现在完成时(当时还没有学过),再讲解它和现在进行时态结合起来的关系。殊不知,没等教师解释清楚,学生已经听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云了。事实上,教材中的插图已经明确了该语法的准确用法,我们只要对插图稍作添加就能使该语法的教学事半功倍。以笔者的教学为例,笔者事先在插图上注明参赛人员的姓名,比赛开始的时间(其中还包含两位同学比赛结束的时间),还有就是记者采访时的时间,笔者是这样呈现的:

T: Look at the picture. Where are they? What are they doing?

Ss: They’re having a skating marathon at school.

T: What’s Celia doing? Is she skating?

Ss: No, she’s having a rest.

T: When did she start skating? When did she stop? How long did she skate?

Ss: She started at 7:00. She stopped skating at 9:00. So she skated for two hours.

T: What about Sam?

Ss: He started at 7:00. And he stopped skating at 11:00. So he skated for four hours.

T: Good. What about Alison? What’s she doing?

Ss: She’s still skating.

T: When did she start skating?

Ss: At 7:00.

T: When will she stop skating?

Ss: We don’t know.

T: That means, she started skating at 7:00, now she’s still skating. And she’s going on skating. So how long has she been skating?

(教师边讲边板书:has been + doing)

Ss: She has been skating for five hours. (帮助学生一起回答并板书整个句子)

T: How about Victor? Is he skating now?

Ss: Yes.

T: How long has he been skating?

Ss: He has been skating for five hours, too. (帮助学生一起回答并板书整个句子)

就这样一来一回,教师就直接引出了本课的语法:现在完成进行时态的基本结构和意义。明确了动作从过去开始,持续到现在,而且动作还将继续下去。既抓住了语法要点,又让学生在看图的过程中积累了经验,切实体会到教材编写者们的用苦良心。这样一来,教学的难度降低了,教学的效率却提高了。

四、利用插图,预测阅读内容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策略上,以阅读能力训练为中心展开教学。阅读课教学的原则之一就是在学生开始阅读课文之前,教师要善于提出引导性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而课文的插图,作为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就可以利用它巧设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通过引导看图,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我们还可以凭借课文插图引导想象,培养学生的预测能力。例如,在教学八下Unit 1 Do you think you will have your own robot?这篇阅读文章时,笔者针对阅读策略和书本的插图,作了以下导向性的提问:1. 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2. Where can you see robots in our life?3. What do robots look like? 4. What can robots do? 5. Can robots do all the things for us? 6. Do you think you will have your own robot? 当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时,阅读前的(pre-reading)活动就已经顺利展开了,当学生充分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之后,教师又发出Now would you please read the passage to get more information? 促使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来验证自己的观点是否正确,这样一来,不仅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阅读的兴趣也被激发出来了。

又如,在教学八下Unit 4 She said helping others changed her life. 这篇课文时,教师也可以事先呈现课文的插图,即志愿者老师们和边远地区学生的合影,然后提出预测性的问题:(1) Who are they? (2) Where are they from? (3) What about the life there? (4) What’s the passage about ? How do you know? 这些问题,让学生来预测课文的内容。这样做不仅激活了学生大脑中存储的相关知识,而且培养了他们的逻辑推理和想象能力。

五、利用插图,渗透德育和文化意识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起始阶段应使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及中外文化的异同有粗略的了解,教学中涉及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应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英语课程标准》在教材的编写和使用建议中也明确要求教材应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应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Go for it!教材在编写上就深刻地体现了这一要点。除了课文的内容渗透这一原则外,教材中的插图也蕴含了丰富的德育和文化意识。作为一线教师,更要将这一思想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例如:在教学七上Unit 4 Section B 1b时,除了让学生记住汤米的物品之外,教师还可以继续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并提出以下问题:

T: What do you think of Tommy’s room? Is it nice?

Ss: No, it’s really mess.

T: Do you like Tommy’s room?

Ss: No.

T: If you are Tommy, what will you do?

Ss:I will keep the room clean and tidy.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可以总结如下:We should keep our things clean and tidy. Habit is a second nature. 还可以让学生回家画一幅汤米房间理想的布置图,通过这样的引导活动,学生就能体会干净整洁及习惯培养的重要性了。又如在教学七下Unit 5 Section A 4时,教师可以通过此图片,告诉学生明辨是非,善于和不法分子作斗争的道理。又如在教学七下Unit 12 Section A 1a-1c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看插图明白遵守规章制度的重要性,明确“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的道理。再如,在教学八下Unit 7 Would you mind keeping your voice down?这篇课文时,教师也通过插图来明确遵守社会公德的重要性,提高他们鉴别是非美丑的能力。还有在教学九年级Unit12 Section A 1a-1c时,教师就可以利用插图来对比中西文化的差异,让学生既明白中国的传统礼仪,又了解国外的风俗文化。

第2篇

关键词:英语教学;教学策略;复习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07-0091-01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和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如何提高九年级英语复习课的有效性,一直是大家共同关注的话题。那么,如何避免英语复习教学只采取“讲练结合”的教学模式?如何最大化提升每节复习课的有效性?在我日常的英语教学工作中,一直在困惑中反思并探索可行的方法,并愈加强烈的感受到改进复习模式的必要性。

(1)我们在进入英语的阶段复习特别是中考冲刺的二轮复习时, 学生掌握的知识在语法上、词汇上、四会能力的培养上依然是零散的、不系统的。这无法适应以话题(topic)为中心的新目标英语教材对英语语言综合能力运用的评价需求。

(2)每到复习时,我总会感到枯燥的语言梳理中学生的无奈。乏味的复习侵蚀着学生们的复习兴趣。而中考复习时间短暂,容不得马虎。

如何高效复习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谈几点自己的想法。

“目标导学”是一种教与学的模式。它借鉴了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B.S.Bloom)的“掌握理论”。“以学定教,目标导学”教学模式,突出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主体参与意识和自主发展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加强能力培养。青岛市李沧区教体局在区内重点推出目标导学的教学模式后,给我们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并取得了决胜课堂的良好效果。结合自己连续多年九年级英语教学的实践,以及本市很多优秀教师的指点以及尝试,我们对目标导学——话题情景式英语复习模式进行了研究。我成功举行了以vacation为话题的多单元整合复习研究课,我们的课题研究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下面是一些具体做法:

通读新目标英语的教学目录,我们可以发现初中英语每单元都是以一个话题确定语言目标,然后分解任务核心,形成任务链。 这给我们以话题为主线进行英语复习提供了很好的依据。将目标导学模式与话题情景复习模式相结合,为阶段英语复习特别是最终的中考复习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我们需要提前总结7-9年级的话题,并进行有效的筛选、整合,找出共同的任务链,这样在指导学生复习时就可以游刃有余。比如,在复习vacation 这一话题时,我整合了七年级上Unit10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 ?八年级上Unit8 How was your school trip? &八年级下Unit9 Have you ever been to an amusement park ?三个单元。自然的连接使内容源于课本又不同于课本。在复习授课的过程中,我和学生配合默契,充分感受到了新授课似的活力。有利地展开了听说读写训练,落实了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又提高了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学生们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How do you deal with problem ?这一话题涉及了八上Unit2 What's the matter? &八下What should I do ? & 九上Unit1 How do you study for a test ?几个单元在同一话题下的联系,为解决不同问题奠定了基础,有助于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便于学生直观的复习。同时,我们还总结了有关future dream,有关weather ,有关direction,有关culture and gifts, environment and animals ,travel, makingpolite requests ,job等不同的话题,运用mind-map,采取不同的练习方式,达到更好的复习效果。

在目标导学模式中,我们提前设置“导学案”来引导学生自主完成相关的复习任务。学案包含不同的课前(before-class)、课中(in-class)、课后(after-class) 任务。在复习过程中,整合完教材后,我会提前把学案下发给学生,让他们进行自主探究复习。学生以“导学学案”为依据,自主复习教材、查阅相关资料、笔记,回顾记录与同一话题相关单元的重、难点,重要句型,以及语法。同时,在学案中学生可以随时记录自己的疑难困惑,便于老师在授课前随时查阅,把握学情。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学生们普遍对“导学案”反映良好。课前的自主回顾,课中的落实提高,课后的巩固拓展都给了孩子们以挑战自己的机会。他们感觉自己不再被动的接受,而是学习的主人。

当然,我们要恰当运用教学策略,提高目标导学——话题情景式英语复习的有效性,真正让学生动起来,营造良好的情景式复习模式。比如,可以让学生采取男女生竞赛,挑战自我,计时抢答,模拟场景Pairwork&Groupwork等方式。在学案的引领下,运用mind-mapping辐射同一话题的不同方面。在综合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学生也就变得开口说、大胆做,大大提高了复习的效率。这样一来,学生们就可以将英语复习与自己、与生活联系起来,找到学习英语的乐趣与意义。

总之,正如“课程改革永远没有终点”(胡庆芳,2005)一样,英语的复习教学是一个需要长期关注与探讨的问题。在我们日常的英语教学工作当中,让我们的复习课堂也能充满活力,让学生在享受课堂的同时,愉悦地掌握知识,温故知新。

需要,同时,学生在游戏中也学会了迎接挑战,承受挫折。创造游戏情境即让小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施展特长,动手脚、动五官、动头脑,随心所欲地创设英语交际情景,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3篇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立足文本

阅读教学旨在于培养学生从文本整体来理解作者的观点、意图及对文章进行综合的解读、评价。教师在关注文本、处理阅读中的语言教学时始终应把握两个要点:一是语言学习是为了加深对文本的解读。二是语言学习和操练不能脱离文本语境。

一、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文本解读

1.正确处理文字、文学与文化三个层面的关系

阅读文本,可以从文字、文学与文化三个层面进行解读。按照从单词到句子,再到段,这是文字性解读,重点学习有关目标语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文本塑造的人物,承载的写作意图、观点和技巧进行分析,是对文本的文学性解读,重点训练阅读技巧。而文字、文学与文化三个层面的解读,都离不开对文本语言的研读,而这些文本语言也构成了阅读课的目标语言。

2.优化文本资源,注重自主阅读和主动探究

文本是英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载体,也是学生获取丰富语言信息的桥梁。这种优化文本资源的方式,首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解概括能力,即要求学生能够在充分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运用文本的核心词汇来表达文章大意;其次是要求学生体味文本中的重要信息,培养其语言信息筛选能力;最后则是注重培养学生的拓展延伸能力,即要求学生在发挥自身想象思维的基础上能够深入体味文本的思想情感及其拓展价值和意义。

3.感悟文本内容,提高学习思维和感知能力

阅读教学既然是基于对文本的理解感悟基础之上,那么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培养则是其中的核心。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感悟文本能力,应该在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基础上,注重对文本的语言信息、深层内涵等方面予以关注,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思维。学生感悟文本应该在阅读的基础上了解文章大意,并以此来提高他们的整体阅读理解能力;其次是注重对文本主要信息的提炼,以此来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最后则是要求学生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学习思维中不断总结。

二、新目标英语(Go for it)阅读教学过程

一般分为三个阶段:Pre-reading,While-reading,Post-reading三个阶段各有侧重。

1.Pre-reading

Pre-reading阶段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主要目的就是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为接受新知识做好准备。因此,这一阶段要复习文本相关语言知识、设计有趣味性、体验性、可说性的问题,拓展学生视野,预测文本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想象力和英语表达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2.While-reading

课文文本处理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是学生接受新知识的关键所在,课文是文化背景、词汇、语法、篇章等知识的载体。通过课文处理,要求学生能把握课文基本思想和篇章结构,了解作者思路等,具有语篇理解能力。

这个阶段要加强文本语言、文本内容和文本结构等的指导,使教学语言与阅读相融,加强师生交流,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学会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

3.Post-reading

在课文文本处理完成以后,设计一些问题,对文本内容进行复习、复述、总结、表演、辩论、小组讨论等进行巩固,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了解、掌握。这一阶段的活动应与文本密切相关,但不能拘泥于文本本身。这一阶段应让学生发挥想象,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原文,培养其思维和应用语言的能力。

三、操作实施

我选取了人教版新目标八下Unit 9 Section B 2b Singapore―A Place You Will Never Forget!作为阅读教学内容来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重点词汇(thousand,thousands of,on the one hand...on the other hand,safe,simply,fear,whether,Indian,Japanese,fox,all year round,equator,whenever,spring );完成相应练习。

2.技能目标:

(1)Skimming技巧之――抓住语篇主题句了解语篇的主旨

大意。

(2)Scanning技巧之――抓住问题中的关键词在语篇中寻找信息。

(3)结合语境猜测词义能力的培养

3.学习策略:合作学习,取长补短,学习策略共享。

4.情感态度:通过描述旅游交通,提高对旅游和英语的兴趣。

5.文化意识:了解国外旅游景区。

阅读教学程序设计:

Ⅰ.Pre-reading(激活知识,引出话题,激发兴趣)(8分钟)

活动一:Brainstorming(头脑风暴)复习有关词汇。

活动二:运用wordmap方式复现相关词汇。

活动三:Background介绍:

课件呈现:(学生自读下面信息)

走进新加坡

新加坡是东南亚的一个岛国,也是一个城市国家。该国位于马来半岛南端,毗邻马六甲海峡南口,其南面有新加坡海峡与印尼相隔,北面有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相隔,并以长堤相连于新马两岸之间。新加坡是亚洲最重要的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之一……因此,新加坡每天都吸引着将近12000名来自世界各个国家的旅行者前来旅游观光。

最佳季节:四季皆宜。新加坡一年四季差别很小,年平均温度在23-33℃之间,全年都很温暖。一年中的降水很多,全岛经常会有阵雨及雷雨。不过下雨的时间都很短暂,雨后清凉舒爽,而且没有台风,日夜温差不大。虽然没有明显四季,但是6、7、8月也会相对较热,11月到次年2月是雨季,怕晒怕淋雨的朋友也可以选择避开这些月份。

Ⅱ.While-reading(训练阅读技巧.理解语言知识;完成相关练习)(28分钟过)

step 1:阅读策略指导:(4分钟过)

Skimming技巧之――抓住语篇主题句和文中标题了解语篇的主旨大意。

First reading:学生自读课文运用Skimming技巧完成Activity 2的练习――为语篇的四段文字各选择一个标题。完成后学生小组交流,核对答案。最后由老师在全班核对答案,答疑。

step 2:Second reading:(7分钟过)

(1)首先浏览Activity3“check the true statements”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强化学生和文本的互动。运用Scanning 技巧之――抓住问题中的关键词在语篇中寻找信息,独立完成活动三的六个判断题,最后在学习小组中交流讨论,为小组汇报做准备。在活动中,老师在学生间巡回指导。

(2)由每个小组指派一名学生代表回答活动三中的问题,全班核对答案,老师对存在的问题点拨指导。总结scanning的技巧。

step 3:Third reading 猜测单词词义训练(6分钟过)

课件呈现需要猜测词义的单词:safe simply equator

三读课文,结合上下文的意思,猜出上述三个单词的汉语

意思。

step 4:语言知识总结与运用(7分钟过)

[完成练习]

Match the words with their meaning

1.ten hundred a. simply

2.people who are in India b.fear

3.people who are in Japan c.thousand

4.very easy d.Japanese

5.be afraid of e.Indian

Step5 Prounciation (4分钟过)

参考文献:

[1]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2]戴花.小谈语篇分析与英语阅读[J].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

第4篇

每逢考试,不论科目,试卷都要上交,甚至连草稿纸老师都要求我们销毁扔到垃圾桶里后,才能离开考场。然而更让我安心的是,老师从来不在全班同学面前宣布考试成绩。

我记得在第一次科学考试后领试卷时,心里忐忑不安。只见老师抱着一摞试卷走到讲台桌前,不作总结,也不直接开门见山宣布成绩。她先叫了Jake的名字,从那一摞卷子中找出了他的卷子,然后悄然地把卷子反面翻过朝上,似乎并不急于说成绩,而是等着Jake来拿试卷。Jake十分严肃地走上讲台,拿到试卷后看了一眼,脸上露出了笑容。老师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话,声音小得只有他们两个人可以听清。随后Jake似乎又低声问了老师一些问题,才面带喜色地回到座位。我虽然不知道他们师生二人说了什么,但根据我在国内的经验,不想也知道Jake一定考了全班第一,于是我默默祈祷着下一个被叫到的是自己。谁知老师连点十多人后,居然还是没有叫到我,我心里真是七上八下。我问了一下刚被老师叫去的同桌的成绩,居然是c,心想这次自己肯定考砸了,只期望自己的成绩不会被同学们知道。老师终于点到了我,我急忙赶到了老师身边,顾不得说什么,就把卷子翻过来看了一下,没想到我竟然得了个A。这一下我真是又兴奋又惊异,十分不解地盯着老师。老师随后也同之前一样,把嘴凑到我耳边来,轻轻地告诉我,我这次考得不错,在班里算十分拔尖了,随后又给我指点了几处试卷中的语法错误,这才让我回去。我在回座位的路上瞟了一眼Jake的卷子,发现他原来也仅仅得了个B,这时我才明白,老师并不按成绩给同学们排名,而是随机叫同学们上讲台来领取试卷,并且柔声相告,所以就算同学们有考得不好的,也不至于在全班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而学校更视学生的考试成绩为隐私,老师绝不会私自泄露学生的成绩。

当然,对于成绩十分优异的学生,学校会给予奖励,只是这种奖励,轻物质重精神。学校每个学期都会有校报,如果有哪位高年级同学考得了奖学金,或是考上了牛津、剑桥等一些名牌大学,校长都会亲自为他们撰写文章,并发表在校报的头版头条。这些同学就成为其他同学的榜样,并赢得同学们的认可与尊敬。

在随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发现我所提到的这种认可与尊敬,其实并不难得到,它可以来自于方方面面。我有一个同学,平时学习一般,但是体育特别好,是学校橄榄球队的主力队员。我还有一个同学,非常擅长辩论,在学校的辩论大赛中屡屡夺冠。而这两个同学在班中所获得的威信与尊重,也绝不比那些学习成绩优异的同学获得的少。对于这样的学生,学校也会大加赞扬,并同样以刊登校报的方式进行鼓励。对老师与同学而言,你在任何领域获得的一份成功,都会不分主次地赢得他们的尊敬与鼓励。老师和同学从来不以考试成绩的好坏作为衡量好学生坏学生的标准。

第5篇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助学案即时评价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新形势对传统英语课堂教学造成了很大的冲击。英语课堂教学只有提高课堂的效率,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笔者以助学案为载体,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即时评价方案。

一、对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认识

自主学习是新课标大力提倡的一种学习方法。首先,教师要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把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贯穿英语教学全过程;其次,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尽量启发和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

小组合作学习是与个体学习相对应的一种教学策略和学习组织形式。它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来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是一个有利于全体学生积极、主动的教学流程。

二、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的有效手段――助学案

助学案与传统的教案不同,是服务于学生,是以生为本,以方便“学”为出发点的。具体包括以下三个大的环节:

1.学习目标。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交给学生明确、恰当的学习目标,同时在助学案中指明本课的重难点,让学生感觉到只要尽力就可为,从而大面积提高学生英语水平,让优生更优,差生成绩得到提高,达到打造高效课堂的目的。

2.学习过程。设计者要立足课本,不能太难,让大多数学生只要认真看了课本就会做。针对本课的重难点设计不同层次的习题,并注明由哪些层次的学生完成。特别说明的是教师要精选一些中考真题,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就接触中考,了解中考。

3.学后反思或疑问。学生学完一课之后,应该有一些体会和感受,自己会了的,懂了的,不很明白的,都可以写在这个部分,便于复习提高。

三、借助助学案,以学定教

Go for it八下Unit 2 Maybe you should learn to relax.这篇文章难度大,有些句子学生不容易理解。如何降低学生阅读的难度,又要激发他们的积极性,笔者先发助学案,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然后以小组合作调查为切入点,各小组合作调查。

Team 1&2:Middle School Studentsafter-school activitiesin a Week.

Team 3&4:Survey of Students’ Pressure in our class.

Team 5&6:Why do students have so much pressure?

根据Team 1&2在课堂上对调查活动的反馈,学生普遍反应学习很辛苦,每天早起晚睡,作业量大,很少有after-school activities,Team 3&4围绕着pressure主题,调查学生的压力,产生的缘由及其造成的负面影响。学生能理性的分析压力的来源:competition from students,complaint from parents and pressure from teacher,最终总结出来自于社会压力。至于负面影响,小组组员归纳了很多(unpleasant,upset,anxious,disappointed,dislike study…)通过小组合作调查的反馈,学生对文章提到的The Taylors例子,能更形象,更具体的引起他们的共鸣,也拉近了学生和阅读材料的距离。至于如何减轻学生学习压力,学生讨论就更激烈了,把课堂推向了。

借助助学案,以学定教,学生的收获颇多,而我的感触也不少: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踊跃地参与,积极地完成调查,学会交流与合作,培养了协作能力;组与组之间资源共享,取长补短,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不再觉得阅读课是枯燥的,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四、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的辅助手段――课堂学生即时评价

课堂即时评价是指“在教育活动过程中,评价者对于评价对象的具体表现所做的即时的表扬或批评。”它通常与教学活动过程相结合。因此,评价也要发生改变。评价目标,从“单一”转向“多元”;评价主体,从“重教”转向“重学”;评价重点,从“形式”转向“效果”。

新课标指出,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控制自己的学习过程。我认为,英语课堂评价的目的不是区别优生和差生,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发现自己学习中的问题,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以便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当教学活动真正成为学生活动的时候,当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时候,教学才具有真正的意义,教学才是真正的“回家”,课堂才正在做到有效和高效。只要我们教师能坚持不懈地努力,学生就能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他们综合语言能力的提高打下较为扎实的基础,为未来终生学习做充分的准备。

参考文献:

[1]蔡林森.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7.

第6篇

关键词:游戏 高职学生 听说能力

1.引言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2007―2008学年的教研教改活动中,外语外贸学院的大学英语教研室对我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大学英语课程重新作了调整,其中一项内容是在第二学期面向所有在第一学期已经通过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B级)的学生开设重点课程《英语听说》,读、写、译方面的学习则退居次要位置。作这样调整一是根据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提出在正确处理听、说、读、写、译之间的关系时,要求在目前要特别注意加强听说技能的培养。另外,加强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也是我校对学生推行博雅教育的要求之一。把对高职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提到英语学习首要位置在我校尚属首次,我们面临着学生英语水平和学习积极性普遍较低的情况,特别是大部分高职学生还是处于“聋哑英语”这一状态,上好这门课程成了一个新挑战。基于以上这些情况,我们想到了把游戏引入教学过程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减少听说课堂的压迫感,既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使用语言,又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从而达到提高英语听说能力的目的。

2.研究述评

2.1理论依据

现在国内外的语言教育学理论都很注重兴趣对学习的推动作用,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游戏在听说课堂上的引入首先是为了激发高职学生对这一课程的兴趣。Schultz(1988)提到,压力是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主要障碍,传统的学习方式本质上就是耗时和向学生施加压力的,这种压力影响了学生学习的专注程度和学习效率,而且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游戏有助于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们有机会在一个毫无压力的状态下使用语言,有利于提高语言的流利程度和自然程度(Uberman 1998)。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教师和学习伙伴等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建构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Williams & Burden,1997)。“情境”这一要素要求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考虑创设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游戏在要求学生完成某项任务的同时也为他们建构了一个使用语言的真实环境,这样使得语言学习变得更加有效。“协作”和“会话”都是达成“意义构建”的重要手段,游戏过程中学生们为了赢得竞争组,都会通力合作,在协作沟通中提高英语的听说能力,学生不仅仅从教师那里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自己在这一过程中建构起对知识的理解。

2.2游戏的定义

本文所讨论的游戏专指引入课堂中的以学习语言为最终目的的一种课堂活动。Byrne(1995)认为游戏是一种带有规则和娱乐的活动,目的是让学习者在这一过程中使用语言。规则、竞争、娱乐和学习都是游戏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学习部分,是我们引入课堂中的游戏和一般意义上所说游戏的主要区别。

2.3游戏在听说课堂上的作用

2.3.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大部分高职学生的英语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较低,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听不懂,不敢开口的“聋哑英语”在他们当中极为常见。在课堂上引入游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游戏中用心聆听,大胆开口。因为“这是一种能够提高学生语言能力非常有用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习兴趣”(Richard-Amato,1996)。Avedon(1971)也指出,游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们的注意力集中在游戏的竞争性上,他们在为赢得游戏上所作的努力甚至超过在其他课程上所花的功夫。我们在实践中也发现,当学生参加这些带有竞争性的游戏时,他们迫切要赢对手的心情极大地促进了他们的学习热情,非常积极地参与到这些游戏中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寓学于乐,游戏增加了原本枯燥的听说课堂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充分调动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2.3.2减少学生在听说课堂上的压力

我们在实际调查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很怕当众发言,这种恐惧感产生的压力甚至让他们不想去上课。让学生忘记他们身处课堂的一个办法就是让他们参加可以让其放松的游戏。游戏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充满欢乐和轻松的学习氛围。身处课堂的学生面对的是不熟悉的单词、句子结构和表达法,这造成他们在课堂上感到不安、缺乏安全感,从而影响了学习效果。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往往会感到放松和有趣,他们的注意力放在了如何有效地传达信息上,大多数学生在游戏中都会尽力赢得游戏,而不是注意语言的形式是否正确,他们不再担心犯错误和被纠正。担心犯错和被批评恰恰是让学生不敢当众讲外语的主要原因。(Horwitz,Horwitz and Cope1986)

2.3.3给学生提供使用语言的真实环境

我们认为在课堂上玩游戏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是因为学生有机会在所提供的场景下有目的地使用语言。Hadfield(1997)认为,“游戏除了和传统的练习一样提供了大量的操练外,更重要的是它们提供了真实的沟通的机会。尽管这种真实性有人为作用的局限,但这起码建起了一座从课堂通向现实世界的桥梁。”近年来随着任务型教学的兴起,很多教师把任务型的活动引入听说课堂中,目的是给学生创造一个使用语言的真实环境。游戏本身同样是一种任务型的活动,其主要目的是沟通交流,它同样也为学生进行听说练习提供了一个有意义的场景。从表面上看来,所有的游戏都是为了让学生使用语言,但是在游戏过程中学生会以自己的方式用英语沟通交流来达到想要的结果。这一过程就要求学生同时运用到听和说两种甚至更多的技能,这种真实的场景训练了学生创造性和即时性运用语言的能力。把游戏和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一个生动的有意义的语境中使用语言,在不知不觉中学到语言,听说能力自然会得到提高。

2.3.4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学习的精神

听说能力的提高不是单靠学生个人努力就能达到的,他们必须学会聆听,包括标准的和带有口音的发音;学会有效传达信息,当众表达个人的观点,学会协商、妥协等沟通技巧。这些能力在一般的课堂上难以得到练习,把游戏引入课堂后,学生为了赢得游戏,自然就会努力和本团队的成员同心协力,合作学习,这种团队合作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学习内容。

2.4游戏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教师在准备游戏时要考虑到游戏是否同时具备娱乐性和教育性两方面的特点。在选择和设计游戏时应该明确游戏要达到的目标,仔细考虑游戏是否符合学生的水平、兴趣、课堂的场地、时间等因素。游戏还应该能让大部分的学生参与其中。

首先,游戏开始前教师应该清晰地向学生解释游戏的规则、做法,并且确保学生完全领会,这才能保证游戏的有效性。

其次,教师在游戏过程中不要纠正学生的错误,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去解决问题。教师应当充当一个组织者的角色,不要打断游戏过程。

最后,游戏结束后,教师应该对结果进行一个公平合理、有意义的评价,表扬做得好的,鼓励有进步的,总结不足之处。之后教师还应该反思游戏是否适用、是否有需要改进之处。

2.5实际应用情况

Urberman(1998)所作的调查指出,大多数参加过课堂游戏的学生对这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目的游戏都是抱着肯定态度的。Huyen和Nga(2003)所做的另一项调查显示,学生表示他们喜欢游戏给课堂所带来的这种轻松的、有竞争的和促进学习的氛围;教师则反映学生在这种状态下学得更快,记得更牢。

我们在本校随机采访了一些参加过游戏教学的师生,大部分受访学生还是比较认可把游戏引入课堂的做法,主要觉得游戏让本来非常紧张的听说课堂变得轻松起来了,“以前上课时心里总是七上八下,因为总想着老师会提问,老师讲新知识点的时候精神也无法集中。”“因为好玩啊,我现在逃课都少啦。”还有的学生说他现在敢开口说英语了,因为是“一大班人一起玩,没那么紧张了。”教师们的意见主要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游戏的引入的确是让课堂气氛活跃不少,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高。另一方面则反映由于经验不足,有时难以把握游戏所需要的时间,这对教学进度有一定的影响;备课时教师往往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来准备才能确保游戏的顺利进行。总的看来,我们把游戏引入听说课堂的做法还处于摸索阶段,有些游戏看上去很好,但是实际操作的效果却不如人意;有些游戏适合文科专业的学生却不受工科学生欢迎;有些游戏的难易程度还要作出调整。

3.结语

听说能力是高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最薄弱环节,而目前对高职人才的培养要求又需要他们能够在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交流,为了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我们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在课堂上引入了游戏教学。其好处在于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减少学生在听说课堂上的压力,提供语言练习的真实环境,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学习精神。从目前实践的情况看来,我们看到了成绩,也发现了问题,因此还需要通过较长时间的摸索、反思、改进,总结出适合面向高职学生听说课堂上使用的游戏,从而作进一步的推广。

参考文献:

[1]Avedon,M.E.and B.S.Brian.Learning Through Games.The Study of Games.New York:John Wiley & Sons,Inc,1971,315-321.

[2]Byrne,D.Games.Teaching Oral English.Harlow:Longman Group UK Limited,1995,101-103.

[3]Hadfield,J.Advanced Communication Games:A Collection of Games and Activities for Intermediate and Advanced Students of English(Teachers Resource Materials).New York:Addison 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1997.

[4]Horwitz,E.K.Horwitz,M.B.and Cope,J.A.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anxiety.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86,70,(2):125-132.

[5]Richard-Amato,P.A.Making It happen.New York: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Group,1996:192-199.

[6]Nuyen,N.T.T. & Nga,K.T.T.The effectiveness of learning vocabulary through games.Asian EFL Journal, 2003,5.

[7]Schultz,M.and A.Fisher.Interacting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Games for All Reasons.Massachusetts: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1988.

[8]Uberman,A.The use of games:for vocabulary presentation and revision.English Teaching Forum,1998,36,(1):20.

第7篇

关键词:习语;文化差异;习语翻译

Abstract: An idiom is a phrase which is an established and fixed part of a particular language. Idioms are the essence of language; they bear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cultural information of a nation. The culture differences reflected in idioms are mainly shown in four aspects. They are differences in environment, custom, religion and history. Cultural differences have great influence on idiom formation, and the cultural factors in idioms are difficult points in idiom translation. To solve this problem, proper methods should be used to make the translated versions both keep the national features and convey the meaning of the original.

Key words: idioms, cultural differences, idiom translation

1习语的含义及特点

1.1习语的含义

习语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本文所指习语是就其广义而言,包括成语、谚语、格言、歇后语等。习语形成于使用过程中,经过实践的考验,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它们有着固定的结构和浓厚的历史色彩。习语同文学作品一样是语言的精华:它们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世界上凡历史比较悠久的语言都包含大量的成语,汉、英两种语言即是如此。由于汉、英两族在历史文化背景、传统习惯及思想方法等方面有显著差异,反映在成语的形象、含义及用法上也大不相同(P78)。习语中的文化因素给翻译带来了困难。只有通过适当的翻译技巧和方法,才能使译文既能保持原文的特色,又能清楚地表达意思。

1.2习语的特点

(1)习语具有固定的结构,不能任意拆开、替换。例如:在英语中我们不能把“leave no stone unturned”改为“leave no brick unturned”,“live from hand to mouth (勉强糊口)”,不能写成“live from the hand to the mouth”,也不能写作“live from a hand to a mouth”;而在汉语中也不能把“七上八下”说成“六上七下”,把“乱七八糟”说成“乱八九糟”。

(2)由于语言、心理、社会和历史的原因,成语的真实含义同字面意义之间往往有不同的差异。例如:英语习语“to bring the house down”不能按字面理解为“把房子拉倒”,而是“博得全场喝彩”;pull one's socks up (振作起来,鼓起勇气,加紧努力),切不可根据组成这一习语的4个部分,把这个习语理解为“提起自己袜子”。汉语中“瓜田李下”也不是两处地方,而是指行为让人有所怀疑。其他的例子还有to cut no ice(毫无效果),a baker's dozen(格外优待),know where the shoe pinches(知道困难所在)等。

(3)习语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有的反映本民族的风俗习惯,有的包含有趣的历史故事。例如,习语face the music与古代的演员有关。当时,只要音乐响起,准备出场的演员就要立即走到台前,在观众面前进行表演,不管他是否已准备好。因此,后来“face the music”指不得不去面对一些令人不快的事情。又如汉语中的“毛遂自荐”原指战国时期赵国平原君门客毛遂,见平原君挑选20名说客去联楚抗秦尚缺一人,就自荐前往的故事。后来用这个成语比喻自告奋勇要求担任职务或工作。

(4)习语大多有鲜明的形象。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而习语则是语言的精髓,因而习语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在表达方式上,就是习语往往采用与该文化紧密相关的事物作喻体,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理。例如,英语中的“as thin as a shadow”与汉语中的“瘦得像猴”,“lead a dog's life”与“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与“穷得像乞丐”,“fishing in the air”与“水底捞月”。

2英汉习语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

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1871)一书中,首次把文化作为一个概念提了出来,并表述为:“文化是一种复杂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余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P23)而我国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将文化定义为:“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由此可见,文化的涵盖面十分广泛。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部分,所反映的文化现象也是丰富多彩的。在英汉习语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环境差异

习语的形成与人们的劳动生活密切相关。英国是一个岛国,人们的生活以航海打渔为主;而汉民族生活在亚洲大陆东部,地处北温带,气候比较温和,人们的生活与土地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由于自然环境和地理上的差异,中国人和西方人对同一词汇的理解、联想也有所不同。例如,在形容一个人非常奢侈浪费时,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汉语是“挥金如土”。中国是一个内陆国家,幅员辽阔,有许多名山大川,因此有许多与山有关的成语,如“安如泰山”,“开门见山”,“江山易改,禀性难移”及“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等。而在英语中则有许多有关于船和海的习语,在汉语中找不到与之完全对应的习语。如“all at sea(不知所措)”,“in deep water(陷入严重困境)”,“when one's ship comes home(当某人发财时)”,“water under the bridge(无法挽回的过去)”,“be of the first water(第一流的)”等。

而且,地域不同,各地自然景观亦各有特点,具体反映在语言上也有所不同。在用自然景观或物体来作比喻时,语言间就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如在汉语中有“有眼不识泰山”、“不到黄河心不死”、“不到长城非好汉”等。而在英语中则有“All roads lead to Rome”,“Take a French leave”,“Carry Coals to Newcastle(把煤送到纽卡斯尔,此地盛产煤,意为多此一举)”,“go Dutch”等(P65)。

2.2传统习俗差异

在英语和汉语习语中所反映的风俗习惯差异是多方面的。“狗”在汉英两个民族文化传统中的价值观念是截然不同的。汉语中与狗有关的成语几乎都带有贬义,如“狐朋狗党”、“狼心狗肺”、“狗仗人势”、“狗急跳墙”、“狗尾续貂”等。而英美民族却把狗看成忠诚的伙伴,常用狗来比喻人。如,“a lucky dog(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not have a dog's chance(毫无机会)”、“Old dog will not learn new tricks.(老人学不了新东西)”等。

众所周知,汉语中的“龙”与英语中的“dragon”在文化内涵上有很大不同。“龙”在中国古代传说中,是一种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是封建时代帝王的象征,是中华民族永远的图腾(P46)。“龙”在汉语成语中经常和吉祥的事物用在一起。例如,“龙凤呈祥”、“龙腾虎跃”、“龙马精神”等。而“dragon”在英语中指一种“有翅膀和爪子,能喷火”的猛兽,它与帝王毫无关系,而且还常用作贬义,指凶悍的人。因此,“dragon”在西方的习语中很少见到。

中国人认为“民以食为天”,因此在汉语中有许多与“吃”有关的习语,如“饭桶”、“吃不开”、“吃不了兜着走”、“吃老本”、“吃软不吃硬”、“吃闲饭”、“吃香”等。这些习语因为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英语中都找不到与之相对应的表达。

2.3宗教信仰差异

中国人信奉佛教和道教,因此在汉语中有许多关于这两种宗教的习语。与佛教有关的有:“借花献佛”、“普度众生”、“六根清净”、“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及“半路出家”等;与道教有关的有:“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等。而在英美国家,人们信奉基督教,因此有许多源于基督教的习语,如“God help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之人)”、“God sends fortune to fools(傻人有傻福)”、“Go to hell(下地狱去)”及“God's mill goes slowly, but it grind well(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等。

2.4历史典故差异

英国和中国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因此有大量英汉习语源于历史典故。这些习语结构简单,意义深远,往往不能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如,在汉语中有“守株待兔”、“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四面楚歌”、“拔苗助长”、“亡羊补牢”、“鹬蚌相争,渔人得利”等。许多英语习语源于《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如“Achilles heel(唯一致命的弱点)”、“The Trojan Horse(木马计;暗藏的危险;奸细)”、“meet one's waterloo(一败涂地)”、“swan song(绝唱)”、“A Pandora's box(潘多拉之盒,即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等。

3英汉习语翻译方法

关于翻译标准,中外翻译家们有着不同的见解。在中国,有严复的“信、达、雅”,鲁迅的“凡是翻译,必须兼顾着两方面,一当然是其易解,二则保存这原作的风姿(P316)”,傅雷的“神似”以及钱钟书的“化境”。而在西方,有Eugene A·Nida的“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原则。而翻译理论家Alexander F. Tytler 提出了3条翻译标准:“①译文应该完全传达原文的思想;②译文的风格和笔调应与原文的一致;③译文应像原文一样流畅。”上述各种主张虽然不尽相同,但都包含着一个基本的翻译思想,即译文要在内容和风格上忠实于原文。

作为语言的精髓,习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而翻译者的任务就是寻求适当途径将习语中的文化特色以浅显易懂的形式用译语表达出来。按张培峰先生的话说,“翻译工作者的任务就是由两种语言中最富于民族个性成分而形成差异的这种表面上不可译中择出可译的方法来”。

翻译习语的方法主要有直译法、套用法、意译法和注释法等。在翻译中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

3.1直译法

只要符合语法规则并且为读者所接受,习语就可以采用直译的方法。刘重德教授认为,“翻译作为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要求译者必须实事求是,不能带有任何主观色彩。”因此他提出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翻译观点(P14)。直译一方面保留了原文的文化特色,另一方面也充分传播了原语文化,因此是最佳译法。有些习语的译文已经进入了目标语,甚至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它们源于国外。例如:

一帆风顺smooth sailing

易如反掌as easy as turning one's hand

三三两两in twos and threes

不可理喻be impervious to reason

New wine in old bottles旧瓶装新酒

to show one's card摊牌

clench one's teeth咬牙切齿

dark horse黑马

3.2套用法

习语大都是名言警句,它们积累概括了人类文化的精华,触及到人类生活最基本的问题。因此,在不同语言中能找到类似的习语。它们有着类似的内容与表达方式,如果把它们用在习语互译中,看起来就像是直译一样。例如:

隔墙有耳Walls have ears

趁热打铁To 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

说时容易做时难Easier said than done

福无双至Good luck would never come in pairs.

Long hair and short wit.头发长,见识短。

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血浓于水

Easier said than done. 说时容易做时难。

英语与汉语有着不同的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因此在比喻中用到不同的事物,但它们的比喻义是类似的。在翻译这些习语时,应该改变其形式以保留其灵魂。把这些相互对应的成语用在英汉互译中,可以再现原文的语言效果,且能清楚地达意。如:

瘦得像猴as thin as a shadow

The foremost dog catches the hare.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Putting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本末倒置

When the cat is away, the mice will play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3.3意译法

有些习语不能直译,因为另一种语言的读者不了解这些习语的文化背景,而且在目标语中也找不到与之对应的习语。这时,只能舍弃其形式和修辞手法,采用意译的方法,以求能清楚地达意。例如,“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译为“A word once let go cannot be recalled.”比译为“One word lets slip and four horses will fail to catch it.”要好,“keep one's nose clean”译为“明哲保身”比译为“保持鼻子干净”要好。

3.4注释法

在英汉习语中有一些源于历史典故。如果直译,则很难理解;如果意译,则不能保持原文的特色。为了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给译文加注释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例如:可以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译为“Sima Zhao's ill intent is known to all-the villain's design is obvious”,“门可罗雀”译为“You can catch sparrows on the doorstep-visitors are few and far-between”,“Achilles' heel”译为“阿喀琉斯的脚后跟——致命的弱点”,“Apple of discord”为“不和的金苹果——引起仇恨争吵的祸根”。

第8篇

[论文摘要] 本文从课堂问题设计的重要性、问题设计的误区为切入,举例说明了课堂问题设计要“基于教学目标、基于有效观察、基于发散思维”等的优化。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就是不断引导学生生疑、解疑的过程。在呼唤以“学生为本”的新课改中,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课堂提问的重要性。 

一、问题设计的重要性 

初中科学课堂问题的设计关系着学生的思考质量,反作用于课堂教学的效率。初中生自我表现的心理需求较为强烈,但又存在着主动表现的心理障碍。因此,富有艺术性的课堂问题设计,既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我表现,又有利于他们克服心理障碍,从而使提问能够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其学习积极性,诱导其展开合理、适度的定向思维,推动知识发展和创新,同时也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目标的效率,并突破重难点。然而,不少教师因种种原因使课堂提问陷入有悖于教学科学规律的误区,问题设计缺乏系统性、目标性、思考性、导向性、基础性等,结果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问题设计误区例析 

在各种各样的课堂观察中发现,部分老师并没有对问题的设计进行过认真的研究。因提问目标不清、信口开河而导致学生乃至老师自身手足无措的现象并非个别。例如,有教师在上“地球上的水”时,以娱乐节目的形式把学生分成4组,通过一连串问题的抢答、鼓掌、增减分数等形式把课堂搞得“轰轰烈烈”。但细细品味不难发现,这样的“热闹”到底有多少教学目标能得以落实?这种追求形式的活动,最终只会使学生产生厌倦和抗拒心理。究其因是问题设计缺乏挑战性。有一节科学公开课,课题是华师大版八年级(下)第三章“电”的第一节“自然界的电现象”,上课时教师提问:“暑假中你们遇到最烦恼的事是什么?”学生齐声回答:“停电。”教师:“很好!我们今天就开始学习有关电的知识。”笔者听到这,一种悲哀马上袭上心头:这哪里是教育?分明是一种扼杀!其问题根本没有明确的指向。有一位老师在上“鸟类”时提问:飞机是模仿什么动物制造出来的?生答:鸟类。师:鸟为什么能飞?生答:因有翅膀。师:有翅膀就能飞吗?生卡壳。这样的提问根本无法达到教师的本意(引出本节课的重点:鸟类与飞翔生活相适应的特点),原因在于问题的设计空洞浮泛,使学生茫然失措,其结果必然导致“冷场”。 

此外,“为设疑而设疑”的提问也非常普遍,如常常问些“是不是”、“对不对”的问题,使问题单调直露、缺乏思考性,而非“在不疑处设疑”。 

纵观以上事例不难发现,不合理的问题设计是导致学生思维僵化、创造性被抑制的重要成因之一。如何有效设计问题?这是需要我们每一位老师深入研究的问题。 

三、优化问题设计举例 

要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运用设疑策略,先应了解设疑策略与教学模式间的辩证关系,即设疑策略应处于下位,应服从于教学模式的总体设计。现以具体实例加以说明。 

1.问题设计要基于教学的具体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教学目标主要描述学习者在接受教学过程后所预期的行为变化,且须以课程标准所限定的范围和教材内容所应达到的深度为依据。因此,基于教学目标的问题设计是教师必须遵守的一个原则。 

2008年12月19日,在本县农村中学的一堂公开课上,授课教师对华师大版《科学》九下第3章第3节《自然界的碳循环和氧循环》的教学引入是这样设计的:教师在播放“种子萌发长成植株”的视频后提问“感受到了什么”,结果出现“很神奇”、“美极了”、“种子发芽”、“植物生长”等各种答案。此时教师马上把话题转到“植物为什么会生长”这一话题上,许多学生的回答也就戛然而止,紧接着的是一些学生的不满。问题在哪儿?是因为视频和提问的目标指向不明确!若要生硬地得到“植物生长”这一答案,既有“定向思维”之嫌,又无法切入教学目标。若改为学生观看“温室效应”导致的利和弊的视频(如气温升高使作物生长周期缩短,使海平面升高等)后,分组讨论“地球温室效应日益严重的原因”(引导学生从二氧化碳增减的原因进行分析),汇报交流讨论成果,老师再在此基础上进行提炼和归纳,建构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和氧循环”,不但能有效达成教学目标,更能有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2.问题设计要基于学生的有效观察 

观察是知觉的高级形式,是一种受思维影响而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化的持久知觉活动。观察比一般知觉有更强的积极性和理解性,思维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观察也叫“思维的知觉”。观察是人们学习知识、认识世界的基础,也是创造的开端。有效观察除了需要良好的记录习惯外,还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和任务,要有必要的知识准备和周密的观察计划等。而合理的问题设计有利于学生开展有效的观察。 

2009年3月17日,笔者在农村中学听了华师大八下第3章第4节《电阻》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上课教师在演示“并联在同一电路中的两个小灯泡发光现象”(69~71页“思考与讨论”中的实验)后提问:“两个灯泡的灯丝长度与粗细一样吗?与亮度有何关系?”结果,学生并没有马上回答,而是重新观察后回答 “不一样,灯丝粗而短的更亮”。以上例子从表面看,学生参与度很高,效果似乎不错,但细细分析不难发现,学生在教师提出问题前的观察是无效的,他们得出的结论是提问后的重新观察,且因问题过于明确,所以缺乏思考的深度,从而出现学生回答热烈的教学假象。因此,这种提问对学生进行有效观察并无多大价值。可做如下改进:在学生观察活动前,先给予“观察两种电路中的灯泡亮度,比较并分析造成灯泡亮度不同的原因,并通过讨论得出合理的结论”这一明确的观察目标,让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有明确的任务驱动,使其观察的目的性更加明确(突出了比较分析的观察成分),这种任务驱动下的讨论也就更有思考性和挑战性。当学生得出“灯泡亮度与灯丝的长度和粗细存在关系”时,再追问“怎样的灯丝更亮?原因是什么?”其设问便隐含着学生观察目标指向的引导,有利于学生通过主动观察并获得结论,这不但有利于学生观察兴趣的培养,也有利于相关内容的理解记忆。 

3.问题设计要基于学生的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相对,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不少心理学家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最主要特点,是测定创造力的主要标志之一。因此,课堂教学提问必须基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基础。 

在上例的“探究导线性质与导电性关系的实验”中,学生通常用同一装置进行实验,然后根据灯泡的亮度说明哪一种导线的导电性好(电阻小)。若在学生实验前设问:若用该装置验证铜、铁、铅笔芯等的电阻大小时,最好如何选择材料的先后次序进行实验?为何要这样选择?或在学生完成该实验后,教师可能会发现不同学生选择材料的次序是不同的,此时教师可以质疑“若同一装置先观察铜的导电性后观察铅笔芯的导电性,结果发现前者灯泡较后者亮,是否就可得出铜的电阻比铅笔芯的电阻小的结论?为什么?”设计这样的问题可让学生发现,电源实际上也是一个变量因素,因为随着实验的进行,电源电量是要逐渐消耗的。因此,当教师问“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一设计缺陷”时,学生自然会想到调换材料的先后次序重复实验即可解决这一问题。 

当然,问题设计的优化方法不仅仅局限于上述三种,只要我们善于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不断学习教育科学理论,就会不断优化设问的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