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22 06:38:40
导语:在端午的鸭蛋教案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信息化;学生中心教学;准备;互动;强化
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余文森教授从专业的角度回答了这个问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从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和课堂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是两个老大难问题,都束缚着课堂效率的提高。新课改实施以后,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了挑战,同时也给现有的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使语文课堂出现了一些可喜的变化,逐渐由过去教师的“一言堂”过渡到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但高效的课堂教学的研究和探讨将成为今后长期的任务和经历不断摸索实践的过程,特别是要把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体验等能力成为新课堂的有机整合训练目标。可以说,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
在六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通过多次的摸索、试验和改进,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总结出了一套信息化学生中心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相比传统的教学方式,有着课堂氛围良好、学生参与积极性高、知识信息展示生动等诸多优点,改变了过去语文课堂教学的沉闷,学生的学习有效性大大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信息化学生中心教学模式的核心是学生主导,变过去的被动学为主动学,同时充分利用目前教学设备的改善,大量使用信息化手段,将过去枯燥的文本变得生动活泼,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喜欢上这门课程。这种语文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准备工作不再仅仅局限于过去的备课写教案,而变得广泛:需要对每一堂课进行整体设计,需要收集大量的素材资料,需要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等等。教师要在这一教学模式中起到提纲挚领,掌控全局的作用。
图1.信息化学生中心教学流程图
1.信息化学生中心教学模式的第一阶段是“准备”。
这一阶段的教学准备按照两条线展开,一条线是教师的课前准备,另一条线是学生课前的预习。
教师在课堂教学前,除了上面提到的一些准备工作外,另一项重要的准备工作就是根据学生个体的不同情况,安排学生在堂课上扮演不同的学习角色,让学生完成不同的预习准备任务,让学生充分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化。教师应在课前将学生分成若干组,对每一组指派一名组长,由组长组织组员在课堂讨论学习。小组的组长要注意轮换,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而不只是几个优秀学生唱独脚戏。
对于学生而言,根据目前课改的要求,应加强学生在课前的预习,让学生先学,教师后教。先学后教的好处在于,学生自己通过自主学习,对课文内容有更加熟悉,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让学生自己动脑思考,而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便可以点拨为主。以往教师要求学生预习课文通常比较泛泛,采用信息化学生中心教学模式就需要细化学生的预习准备任务,教师可以将预习任务分解细化为很多条,可以按段落,可以按层次等,再根据预习难度的不同,将任务分配给不同的学生,既不给学生太重的预习任务,又可以让学生在预习准备的过程中有的放矢。
2.信息化学生中心教学模式的第二阶段是“互动”。
信息化学生中心教学模式下的互动,不再是传统课堂上教师问学生答的简单互动,它包含了两个层面上的互动,一个层面是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学生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结合预习的任务,同学间交流、讨论、思考总结;另一层面是学生与教师间的互动,学生向教师提问,教师向学生提问,师生间充分的交流互动;这两个层面的互动都是以学生为主体,而教师起引导点拨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的“互动”阶段,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以小组为单位,组长带头,同学参与,教师辅导。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组长的带头学习作用,使课堂从一个老师教学,变成多个学生帮老师教课的形式,这样,各个层次学生的积极性都能充分调动起来、参与进来,而教师则成为课堂的驾驭者,总指挥官。“互动”阶段的课堂氛围通常很活跃,教师应注意对课堂的控制,小组讨论不能只追求热闹场面,这样只能增加课堂教学内耗,降低课堂学习的有效性。因此,在小组学习讨论的时候,要安排留有时间让学生个人独立思考,而讨论的问题也需要有思考深度和一定难度的。同时,在师生间的互动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个性的感悟,提倡阅读的多元化,要尊重学生有距离,甚至是错误的感悟,但不是一味地夸好,而是在尊重学生的同时要组织其他学生对此评价,教师适时点拨。这样既起到鼓励学生有所发现,敢于发现,保护学生思想成果的作用,又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也获得更好地发现、体悟。
根据教材教学要求的不同,还可以在“互动”阶段适时安排学生走上讲台。比如,对于很多自读篇目,有些教师选择学生自学,不进行课堂讲授,而我觉得可以让学生自己准备教案,自己当老师进行教学讲课,而教师则在学生讲课前进行一些适当的指导。这样,对讲课的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可以进行较好的训练,而且也能让全班学生更加有兴趣,更积极的参与教师的教学。
3.信息化学生中心教学模式的第三阶段是“强化”。
经过上述两个阶段的学习后,教学知识点应已基本覆盖,剩余的课堂时间进入“强化”学习阶段。这一阶段的核心是教师采用信息化的方式、体验式的教学强化学生所学的知识,使枯燥的课本知识变得生动起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
21世纪是信息时代,网络、多媒体等技术的广泛应用,让我们获得大量信息资讯,将这些信息以多种方式展现出来成为可能。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结合,可以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活力,让枯燥的课文变得生动活泼,沉闷的课堂变成一场成视觉和听觉的盛宴。教师在“强化”阶段,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借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合适的时机,将各种视觉听觉的信息呈现给学生,突出重点、难点,品味语言,渲染意境,揭示主旨,引导学生理解感悟,发现课文中的语言美、人文美,形象美、让学生获得审美能力,陶冶个人情操,加深学生对文本的情感体验,充实语文课堂的内涵。
比如在学习说明文时,为了让学生对说明的知识有一个清晰、感性的理解,这时候呈现有关的图片、效果图,就会很有效。在讲授《中国石拱桥》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文中28道拱的3D效果图,在讲解时做立体展示,这样,学生对“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和“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这些语句就会有更清晰明了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