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23 10:57:52
导语:在国际贸易热点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1.基于速卖通平台的国贸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探讨
2.基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3.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国贸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索
4.国贸本科毕业论文教学质量保证与提高的研究
5.国贸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质量问题剖析
6.国外实践教学经验对我国国贸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启示
7.民办本科院校国贸专业的实践教学浅析
8.基于岗位分析的国贸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9.地方本科院校国贸专业适应市场需求的实践教学研究
10.《世界贸易组织》在国贸专业本科教学中的定位——以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为视域
11.国贸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探索
12.国贸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与写作问题的剖析
13.新建本科院校国贸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研究——基于安徽“行知联盟”高校的比较分析
14.浅析应用型本科国贸专业实践教学问题
15.应用型本科院校国贸专业实验教学模式探索
16.应用型本科国贸专业三层双轨制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17.跨境电商实训对中西部本科院校教学改革影响——以湖北文理学院国贸专业为例
18.浅析培养国贸本科专业综合能力的措施——以《国际技术贸易》为例
19.五年制高职与应用型本科国贸专业分段培养的实践研究
20.本科院校国贸专业人才培养问题和改革路径——基于需求导向以云南高校为例
21.以职业资格标准推进本科院校国贸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22.国贸专业函授本科教育中的缺失与培养目标的重塑
23.应用型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探索——以三亚学院国贸专业为例
24.区域经济与地方本科院校国贸专业特色建设——以湖州师范学院为例
25.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背景下地方本科国贸专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
26.五年制高职与应用型本科分段培养的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以国贸专业为例
27.基于创业教育的跨境电商课程教学研究——以地方性本科院校国贸专业为例
28.应用型本科院校国贸专业双语教学SWOT分析——以金陵科技学院为例
29.应用型本科国贸专业教育改革思考
30.衔接国贸资质管理国家标准的应用型本科专业建设探索
31.农林高校国贸专业本科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32.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国贸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索
33.新背景下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
34.新背景下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
35.能力导向型“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36.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探析
37.衡水学院国贸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
38.国贸专业进阶实训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39.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导向的国贸专业建设规划设计
40.以案例教学链作为本科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双语课程中的主导模式
41.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国贸专业“以练促教”实训体系构建
42.基于保税港区建设的重庆高校国贸专业教学改革探讨
43.可持续发展理念下我国高校国贸实务课程群建设探讨
44.独立学院国贸专业实践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45.高校国贸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创新探讨
46.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与国贸专业本科生国际化培养方案设计
47.国贸专业本科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分析及其对策
48.高校国贸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49.创新教学——国贸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
50.地方本科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51.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
52.外语类院校国贸专业学生专业能力定位与综合能力培养发展研究
53.高职国贸专业开设创业实践课程的探讨
54.浅谈企业对国贸专业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之课题剖析
55.独立学院国贸专业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56.独立学院国贸专业发展研究
57.论面向东南亚的“3+1”国贸人才培养模式
58.地方院校国贸专业实践教学发展的问题
59.民办院校国贸专业多维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探析
60.衔接国贸资质管理国家标准的应用型本科专业建设探索
61.地方高校国贸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提高探讨
62.医药院校国贸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探讨
63.高校生态型“双创”国贸人才培养的新探索
64.浅析高等职业教育国贸专业外贸函电课程教学改革
65.以职业资格标准推进本科院校国贸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66.应用型本科院校国贸专业实验教学模式探索
67.普通本科院校国贸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68.应用型本科院校国贸专业双语教学困境及对策
69.地方本科院校国贸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刍议
70.本科院校国贸专业人才培养问题和改革路径
71.民办本科院校国贸专业的实践教学浅析
72.应用型本科国贸专业教育改革思考
73.浅析应用型本科国贸专业实践教学问题
74.国贸专业函授本科教育中的缺失与培养目标的重塑
75.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背景下地方本科国贸专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76.国贸专业本科阶段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
77.国贸专业本科人才就业力提升路经研究
78.农林高校国贸专业本科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79.国贸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与写作问题的剖析
80.国外实践教学经验对我国国贸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启示
81.浅析应用型高校国际贸易专业的英语特色教学
82.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探讨
83.加强国贸专业数量经济分析方法教育的思考
84.专题教学法在国贸专业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85.地方性高国贸专业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86.应用型本科大学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教学研究
87.浅谈独立学院国贸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
88.对高职国贸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以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89.能力导向型“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90.高职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整合改革研究
91.基于建构主义的国贸专业经济学课程群“四段式”教学模式研究
92.民办院校国贸专业多维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探析
93.浅析独立学院国贸专业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对策——以广东地区某独立学院为例
94.论提高大学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水平的着力点
95.基于IPR-CDIO理念的国贸专业实训教学改革研究
96.国贸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97.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98.双语教学——复合型国贸人才的培养模式
99.地方院校学生能力导向的国贸实验体系建设
100.衔接国贸资质管理国家标准的应用型本科专业建设探索
101.国贸专业应用型本科生职业人格培养研究
102.国贸专业函授本科教育中的缺失与培养目标的重塑
103.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背景下地方本科国贸专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
104.五年制高职与应用型本科分段培养的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以国贸专业为例
105.《世界贸易组织》在国贸专业本科教学中的定位-以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为视域
106.国贸专业本科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分析及其对策
107.国贸专业本科阶段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
108.农林高校国贸专业本科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109.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与国贸专业本科生国际化培养方案设计
110.国贸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与写作问题的剖析
111.地方高校国贸专业本科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因素研究
112.金融危机下国贸专业本科生综合能力培养
113.国贸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质量问题剖析
114.国贸专业本科生教育国际化问题研究
115.应用型本科国贸专业三层双轨制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116.国外实践教学经验对我国国贸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启示
117.区域经济与地方本科院校国贸专业特色建设——以湖州师范学院为例
118.国贸本科毕业论文教学质量保证与提高的研究
摘要:应用型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学校与行业组织合作,将行业专业人士请进来等,都是值得探讨的培养方式。基于国际商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要求,建立“双导师”教学团队有助于研究生对服装行业的了解,实现人才培养与服装企业需求的对接。
关键词:国际商务;专业学位;双导师;教学团队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9-0224-02
北京服装学院自2015年起招收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作为国内服装领域知名高校,北服依托服装行业资源优势,与服装行业协会和知名服装企业专业人士构建“双导师”教学团队,已取得一定的成效。
一、聘任校外兼职导师的目的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和《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基本要求》等文件精神,要求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应“建立健全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
1.注重研究生对服装行业的了解。依托服装行业资源优势,聘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服装行业协会、中国纺织工业企业管理协会、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纺织建设规划院等行业内组织及研究机构的专家,为兼职导师,定期为学生举办专题讲座,使学生熟悉和了解服装行业,提高行业素养。
2.注重人才培养与服装企业需求的对接。依托北服行业知名度和影响力,聘请国内知名服装企业高管,担任兼职导师,如北京爱慕国际商贸有限公司、湖南华升集团公司、溢达集团等相关管理人员,参与研究生培养环节,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还结合企业国际化发展遇到的实际问题,作为毕业论文选择,使毕业论文真题真做,研究结果对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3.注重专业学位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培养。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以及TPP的签署和英国退欧等国际市场环境的变化,我校聘请国内国际贸易领域著名专家学者为兼职导师,如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所国际贸易室主任,中国农业大学WTO问题专家,为研究生举办国际贸易前沿问题讲座,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目前国际贸易热点问题、研究方法,提高学生学术能力。
二、“双导师”教学团队建设思路
为了提高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课程教学水平,增强研究生对服装行业的了解,国际服装贸易前沿问题的了解,培养具有一定服装行业专业基础,胜任服装企业对外投资、跨国经营与管理、品牌国际推广、跨境电子商务等领域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商务专门人才,北服组建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学位“双导师”教学团队,使校外导师参与到国际商务专题讲座、课程教学和学生实习环节中。
1.依托兼职导师组建国际商务专题讲座专家团队。按照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要求,每学期要为研究生举办四次讲座,每学年至少8次。因此,国际商务专题讲座主要依托校外兼职导师,组建讲座专家团队,例如,邀请服装行业协会专家、服装企业高管和国内学术机构的专家,为学生举办讲座,有助于学生了解国际贸易前沿问题、服装行业和企业发展问题等,还有利于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与校外兼职导师直接面对面沟通,进行毕业论文选题,获得实习机会。
2.借力兼职导师丰富的实践经验,参与《商务谈判》和《跨境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活动。《商务谈判》和《跨境电子商务》课程内容包括实务操作和专业技能的掌握,需要有实战经验的专业人士参与课程教学环节,两门课程通过邀请商务谈判专家、跨境电子商务专业人士,参与课程讲授环节,为学生传授相关专业技能和操作技能知识,提高学生实际操作技能。
3.运用兼职导师Y源为研究生提供实习机会。发挥北服面向服装行业培养各类专业人才的行业优势,运用兼职导师行业资源,为研究生提供实习机会,其中表现优异的学生,实习后可以直接就业,实现校企之间、学校与行业组织之间人才培养的对接。
4.兼职导师参与培养方案制定。为了使人才培养符合服装行业人才需求,邀请服装行业专家、企业高管,共同商讨人才培养方案,建立校外导师定期交流合作机制,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参与指导学生,构建分工分明、优势互补、通力合作的“双导师”教学团队,实现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的有机衔接。
三、“双导师”教学团队建设遇到的主要问题
1.校外兼职导师聘任条件阻碍了部分行业专业人士受聘。根据学校遴选兼职研究生指导教师的管理规定要求,兼职研究生指导教师基本条件主要包括:(1)必须具有副教授或相当于副教授以上的专业技术职务,原则上必须有硕士学位。(2)应有较高的学术造诣,近年来发表过一定水平的论文,或有正式出版的学术著作,或有通过部、市级以上鉴定的科研成果。(3)应在教学、科研等工作中与我校有合作项目,或对我校学科发展、研究生培养、研究生就业等起到支持和推动作用,或能为专业硕士提供实习基地。
其中,副高级职称、硕士学位和几个硬指标,部分服装行业组织和企业专业人士由于未能达标,无法受聘为校外兼职导师,给人才培养带来一定的影响,失去了上述行业资源。建议完善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校外兼职导师聘任条件的相关管理条例。
关键词:国际贸易;贸易摩擦;解决对策
1、前言
贸易摩擦是在国际贸易中,国与国之间在进行贸易往来的过程中,在贸易平衡上所产生的、一般是一国的持续顺差、另一国的逆差、或一国的贸易活动触及或伤害另一国的产业。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经济同国际经济间的关系不断加强。最近几十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贸易摩擦。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国与国之间的经济交往越来越紧密。各国之间经济资源的不平衡、发展的不一致等导致国家、地区、行业间不断产生利益冲突,且日趋激烈。中国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新亮点,同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也时有发生,近几年更是有一些新特征出现,这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一大阻碍。为了保证我国经济利益,保证对外贸易的增长,必须对国际贸易摩擦形成的原因、特点等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应的解决对策。
2、国际贸易摩擦产生的原因
2.1贸易保护主义
任何一个国家在参与国际贸易往来时,都希望自己可以有占优势的产业参与竞争,因此,每个国家都是以自己国家的利益最大化作为国际贸易的首要目标。对自己国家处于劣势的行业会制定一定的保护措施,从而导致一些国家标准成为技术贸易壁垒,或者频繁使用其他一些非关税壁垒措施,这使得国际自由贸易的初衷被破坏,贸易自由主义同贸易保护主义发生强烈的碰撞。
2.2中国
中国经济正在快速发展,同发达国家、其他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比较优势也得以改变,在此力量此消彼长期间,难免会产生一些国际贸易摩擦。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我国有越来越多的机会参与国际贸易,出口量剧增,在国际贸易市场中所占份额不断增加。我国这种快速发展的趋势,为一些发达国家带来很大的竞争压力。我国经济的崛起势必造成世界经济格局发展方向的变化,会对一些国家的经济利益造成影响,因此“中国”在国际上越来越流行。不少国家认为中国掠夺了他们的市场,导致失业率的增加,因此将中国视为最大的竞争对手,对我国出口产品大肆打压,进而导致国际贸易摩擦的不断增加。
2.3外贸依存度过大
现阶段我国对外贸易的依存度过大,内需发展较为薄弱,二者之间的不平衡成为我国遭受国际贸易摩擦的一个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迅速,为我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据有关统计指出,仅仅2009年上半年全国出口总额就相当于1978年的五十多倍,我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由于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较高,而对内需求较为薄弱,一旦对外市场发生无法预知的变化,将会对我国对外贸易产生极大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我国国内经济的平衡与稳定。
2.4政策影响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我国对外贸易是一个契机,即能够通过诉诸多边机制基本上可以解决我国面临的贸易争端。但是,我国加入WTO时承诺的“特别保障条款”、“非市场经济”地位等不利因素,导致我国出口遇到贸易摩擦时处于弱势地位,缺少较强的防护措施。另外,该弱势地位同时体现在我国具备的贸易救济措施也不够完善。
2.5出口领域经营秩序混乱
低价竞销是我国出口领域经营秩序混乱的一个主要表现。我国现阶段不具备健全的行业协会,缺乏自律,为了争夺国际市场份额,盲目压价竞争,被产品进口国家利用各种技术壁垒、“特保”调查、反倾销调查等限制我国扩大出口量,导致我国贸易发展的市场恶化。以量取胜、低价竞销的粗放型经营使得我国成为对外贸易摩擦的重灾区、出口额的增长无法同步带动效益的提高,产品价格越来越低、利润越来越薄,几乎到了出口成本的边缘。
3、国际贸易摩擦的特点
3.1表现形式多样化
在过去的对外贸易过程中,我国主要面临国际贸易摩擦手段是一些传统的诸如特别保障措施、保障措施、反倾销、反补贴等一些贸易壁垒。如今我国面临的贸易摩擦出现了新的贸易壁垒,新贸易壁垒像技术性贸易壁垒、安全标准、环保标准、知识产权调查、社会责任体系认证、反垄断、反规避等,成为我国主要面临的贸易壁垒。除此之外,汇率摩擦也成为国际贸易摩擦的热点问题。
3.2数量不断增多
十多年以来,我国一直是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也是受害最大的国家。目前,我国遭遇的国际贸易摩擦数量不断增加,严重程度也不断升级。根据我国商务部数据显示,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有超过一半的产品在出口国外市场时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接近一般的产品在出口过程中受到影响,每年仅仅技术性贸易壁垒一项就为我国对外贸易出口造成了高达200亿美元的直接损失。还有不少的产业遭遇知识产权调查,被调查的企业都是我国成长性最好的新兴产业,新贸易保护壁垒为我国新兴产业的发展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
3.3涉案产品领域不断扩展
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货物贸易领域是我国主要面临的国际贸易摩擦领域。可是据商务部的统计显示,改革开放至今,有超过4000种产品遭遇贸易调查。国际贸易摩擦涉及产品类型多样化,五矿化工、食品、纺织、轻工、机电、医疗保健等多个行业都包括在内。显而易见,我国所面临的国际贸易摩擦领域不断扩展,知识产权领域、服务贸易领域等都涉及在内,所涉及的产品范围也从低附加值扩展到高附加值产品。
关键词:高职教育;国际贸易专业;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255(2012)04-0055-05
目前,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的课程设置及人才培养模式大多沿袭本科院校国际贸易专业的内容,俗称本科的“压缩饼干”。课程设置以学科性为主,缺少综合性和职业性课程。培养目标不能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高不成、低不就,不能满足社会对高级专门应用型人才的要求。[1]当前,高职发展已进入成长期,探索高职教学改革的新路子,完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十分必要。鉴于此,我们申请了“高职国贸专业课程整合改革研究”教研项目,对芜湖及周边城市的外贸企业进行走访调查,征求他们对人才培养和人才需求的意见。既为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整合改革提供依据,也为同类院校提供参考。
一、国贸行业背景和我省外贸人才需求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际贸易得到迅速发展。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和中国加入WTO,长江三角洲对外开放和外向型经济更上一层楼,安徽对外经济和贸易也得到长足的发展,从而派生了大量的外贸人才需求。国贸人才的培养亦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热点。要使高职国贸人才培养符合市场需求,关键是人才培养目标要与社会需求相一致。为此,我们对芜湖和周边城市的一些外贸企业进行了详细调查,了解国贸专业人才的行业背景,明确他们对外贸专业人员的需要和技能要求,掌握他们对学校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建议和意见。调查结果显示如下特征和要求:
1.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外贸企业数量和就业岗位数量增加。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的外贸管理体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外贸经营权从审批制度逐步过渡到登记制。外贸经营权的门槛越来越低,因此拥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会大大增加,对外贸易专业人员的需求会更大,要求也会更高。安徽省作为内陆省份,对外贸易的发展主要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经过三十多年的迅猛发展,对外贸易已经成为了安徽省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 2010年安徽省涉外企业8000多家,实际开展进出口业务的企业3583家,这些企业对外贸人才需求有较大的缺口。
2.芜湖市贸易类外贸公司出现人员数量减少而素质上升的趋势。近年来,芜湖市的外贸企业在国家外贸体制改革大潮下,纷纷改制重组。许多原来的国有外贸公司推行股份制,精简了大量富余人员,留下来的基本上都是业务方面的骨干,因而经济效益较好,这些外贸公司对新进人员的素质要求普遍较高。
3.从需求外贸人才知识和能力结构上来说,呈现出这样一些特点。首先,由于外贸操作环节复杂,因而外贸公司要求外贸人员必须有较全面的综合业务素质,能够独挡一面。其次,外贸公司对从业人员的外语水平、外贸业务知识及产品知识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英语一般要求在CET六级,最低也要求四级水平。再次,外贸业务人员必须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需要掌握心理学、商务谈判等社会学知识并能灵活加以应用。某外贸公司就提出学历上并不苛求一定要本科以上学历,只要外语过硬,综合素质高,公司同样是非常需求的。
4.外语类专业毕业生对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外语类专业毕业生一般来说有着较高的外语水平,这对整天和外语打交道的外贸企业来说是有着很强的吸引力的。一些外贸公司老总就认为,外贸业务知识的缺乏往往是暂时的,可以边干边学,一般能够很快补上,但是外语的提高却非一日之功,从企业的经济效益出发,很多企业宁愿吸收外语人才而放弃外语基础较弱的一些外贸专业毕业生。
5.从需求人才的知识层次来说,外贸公司并不一定追求高学历。外贸工作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更看重的是实际工作能力,但一些外贸企业反映,现有的本科毕业生虽然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但其中的相当一部分实际操作能力较弱,不能很好地胜任外贸工作。如果培养目标能定位于为外贸企业提供应用性人才并付诸实施,这将会是我们高职院校在就业市场立足的突破口。
二、当前高职国贸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不合理。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的课程设置及人才培养模式大多沿袭本科院校国际贸易专业的内容。就安徽省而言,我院的国贸专业办得比较早,2002年开始招生,因无经验借鉴,课程的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只能参考大学本科的做法,只是在时间和数量上进行一些调整和压缩而已,并无自己的特色。而后办该专业的学校,就拿我们的方案做标准,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2.就业专业对口率低。高职国贸专业一般“进口旺”,但“出口不畅”,这也是各高职院校共同的境遇。从招生情况看,我院国贸专业招生情况一直较好,前景也很乐观。一方面,从学生和家长心理选择角度看,国贸是应用型专业,符合时展潮流,容易被家长接受;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社会对外贸人才的需求也有较大空间。从就业状况看,我院2005年第一届毕业生毛就业率98%,实际专业对口率不到10%,以后几届状况也差不多。可见培养对象与社会实际需求有较大差距。
3.人才培养目标高不成、低不就。从实际看,高职院校办国贸专业是比较勉强的,有点“小人穿大鞋”的感觉。因为,外贸人才要求起点较高,外语水平要好,综合素质要高。有些大学本科国贸专业还设置英语最低线,而英语恰恰是我们高职类学校的短项。但人才培养方案又加大英语教学力度,学习了大量外贸专业知识,若仅仅从事内贸工作又觉得可惜,有点高必成、低不就。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就必须加强国贸专业教学改革,打破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对现有课程设置进行整合,以探索一条适合高职教育特点、符合高职培养目标的人才培养方案。
三、对高职国贸专业人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根据调查的结果和就业市场分析,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国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整合进行改革和调整。
(一)转变教育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观念是先导,模式是根本。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树立具有高职特色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依据高职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培养高职人才,必须大胆突破传统的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教学模式,摒弃“知识本位”、“教材本位”、“教师本位”等传统的教学思想,构建以“能力本位”为主体,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教学模式。按照“基础理论知识适度,职业岗位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综合素质较高”的总体要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地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从总体来看,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内容的确定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贯彻“必需、够用、实用”原则。
2.突出实践教学。实践课时占总课时的40%以上,本专业的实践性教学主要包括课堂实践教学、技能训练、阶段实习、综合模拟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以阶段实习和综合模拟实习(实训)方式为主体三年不断线。
3.以外贸为主体,内外贸兼顾,拓宽就业途径。
4.知识、能力、素质并举,以知识学习为基础,能力培养为目的,综合素质提高为保证。
(二)调整国贸专业培养目标
正确定位高职专业培养目标是进行高职教育改革的关键。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 以市场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就业为导向”是高职教育的核心,从一定意义说,高职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国贸专业办学方向应严格遵循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目标。一方面要考虑学生现在就业与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另一方面要考虑外贸行业岗位群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通过调查了解到:大量的外贸企业急需一线既掌握相关外贸知识又具备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应用型经济管理和服务人才。因此,国贸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是: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和我国加入WTO后对外贸易发展的需要,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国际贸易的专业知识,能胜任外贸部门、三资企业和有自营进出口业务权的企业对外贸易业务与管理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2]
本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是:学生具有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国际贸易专业知识,掌握从事外贸业务和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具备报关、单证制作、外贸谈判、信息调查、产品销售、公共关系等职业能力,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身心健康。具体包括下列内容:
1.具有现代营销意识和经营发展眼光,具有较快的适应外贸业务经营与管理的第一线岗位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具有市场的调查研究和分析预测,处理实际问题,进行营销活动的能力;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外贸函电),具有较深的公关协调、商务洽谈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不怕艰难困苦和挫折,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2.具有在全面掌握外贸基本理论和业务知识基础上精英语、善调研,懂公关,会谈判、求创新能力。
(1)精英语是指能够熟练地看懂外文单证,用英语填单、制单、懂得简单的英语口语和外商进行洽谈、沟通,熟练地阅读外文资料,进行资料的翻译等能力。
(2)善调研是指不仅要求能善于开展各种方式的市场调研工作,尽快了解市场信息,而且还应能够独立主持中小型企业市场研究项目,科学、规范、有效地进行并及时完成项目研究报告。
(3)懂公关是指在知晓公关礼仪、外交礼节、熟悉公关原理的基础上,能切实开展交际型、宣传型、社会型以及征询型公关活动,为企业拓展外贸业务服务。
(4)会谈判是指在熟练掌握各种谈判技巧,了解客户心理的基础上进行国内外商务洽谈,组织好产品购进、外销,能为企业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5)求创新是指能在工作中进行观念上、管理上、方法上、制度上的创新。
(三)改革国贸专业课程体系
课程建设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是专业建设的基础,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载体。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其主要任务是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需要的高技能人才。高职教育必须突破学术人才培养所采用的学科中心型课程模式的束缚,在课程模式上我们摒弃了过去“本科压缩型”的课程模式,借鉴国际上流行的“能力本位课程模式”。根据涵盖职业素质、职业技能、职业知识的职业能力要求,面向职业岗位(群)任职需要,构建“基于技能培养,面向岗位集群”的课程模式,重视学生的能力训练,理论知识传授以“必须、够用”为度。[2]
1.对所有课程进行模块组合
突破传统“三段式”教育模式的束缚,将本专业的课程体系整合成包括基本素质、专业能力与素质和个性化发展内容的“三大模块”。模块式课程结构更能反映高等职业教育岗位特征和能力要求。我们在听取社会各界,包括专业课教师以及学生的意见后,确定了国贸专业的主干课程,并确立了专业能力与素质的四个小模块,即:专业基础模块、贸易实务模块、网上操作模块、技能训练模块。
2.对相关课程进行整合和取舍
为突出应用性和针对性,加强实践教学的基本思想,我们对部分理论课程内容进行有机整合。我们将大学语文和数学改为《经济应用数学》和《财经应用文》,并相应减少了课时数;将《国际贸易》与《国际贸易实务》整合为《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将《西方经济学》改为《经济学原理》。《西方经济学》难度过大,改为《经济学原理》符合够用的原则。
3.将第六学期的综合实训调到第五学期,有利于学生的综合训练、毕业论文设计和安排就业。
4.为凸显主干课程和职业技能,将课程总数由31门减少为27门。增加实训时间和技能训练科目,使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提高至40%。
5.设立选修课模块。选修课着重突出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满足人文素质培养要求。选修课包括:专业选修模块和公共选修模块。专业选修模块由(1)纺织品外贸模块;(2)机电商品外贸模块;(3)物流与服务贸易模块;(4)报检与跟单模块组成。公共选修模块由学生在全院公选课中任选4-6门课。
6.为方便学生考证,在教学计划中增加了《外贸单证》课。
7.推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
本专业在遵从直观的传统教学和课堂讲授方法的基础上,积极推行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法等方法,加大项目作业、综合练习的份量,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学手段上,大力推进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充分利用校园网络系统,CAI、教学幻灯片等加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
理论教学的方式方法和地点由教室、黑板向实验(实训)室、现场延伸,使教学内容更真实,教学方法更直观。
(四)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是落实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的关键。本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通过课堂教学中实训、分阶段实习和综合模拟实习、产学合作教育、社会调研与毕业论文等形式来完成。
本专业的实践性教学主要包括课堂实践教学、技能训练、阶段实习、综合模拟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以阶段实习和综合模拟实习(实训)方式为主。
1.课堂实践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口头表达、外语、计算机操作、写作能力等);
2.阶段实习主要培养专业能力(国际贸易经营管理、进出口业务、国际市场开拓、电子商务应用、市场调查);
3.综合模拟实习旨在提高综合能力。主要利用外贸模拟软件,按照外贸公司运作机制,让学生模拟实习。
4.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最后一学期安排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设计,同时也方便学生择业和就业。
5.建立与完善“双证”制度。学生除取得毕业证书外,还应获取各种技能与资格证书(外语等级证书、计算机应用能力证书、营销师证书、外销员证书、单证员证书、报关员证书等)。
(五)强化校企合作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的任务之一是为地方经济服务,尽可能实现与社会用人单位无缝对接。为此,我院十分重视校企合作教育,让企业全过程地参与人才培养。
1.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我院国际贸易的招生计划及课程设置都是在调查了解省内外许多外贸公司的需求和意见的基础上确定的。比如有些企业经理提出要重点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并且针对外贸业务的特点,要求加强外贸函电、外贸单证方面的教学。我院随之增加了外语教学的课时数,并在专业招生时对入学新生的外语水平设置了门槛:高考成绩必须在80分以上。在教学计划中增加了《外贸单证》课程。
2.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第一,校企人员相互兼职。我院成立了国际贸易专业建设委员会,成员由系主任、学科带头人、企业专家(外贸企业经理)组成。一方面,国际贸易专业教师轮流利用暑假到企业进行兼职锻炼;另一方面聘请外贸企业实践专家到我院作兼职教师,不定期地开设讲座、作学术报告,从而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院与社会的交互结合。第二,校企共建校外实习基地。由于本地外贸公司小而分散,让大量的学生顶岗操作有实际困难,我院采取的形式是先在校内模拟实训,再到外贸企业实践操作、参观体验,并且请外贸企业的业务人员为同学们现场讲解和答疑。
3.企业参与毕业生的就业工作。这一阶段的人才培养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接受学院的毕业生实习。一部分学生毕业实习就是预备就业,即实习后留在企业工作。一些与我院关系密切的外贸企业优先录用我院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是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是反馈毕业生工作信息,可以有效地指导我院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更好地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
参考文献:
[关键词]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95-3283(2013)11-0128-02
[作者简介]李艳(1979-),黑龙江省密山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国际贸易、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2012年黑龙江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务类课程“三合一、四融合”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黑龙江大学“卓越对俄经贸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构与实施。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改工程项目:“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G2013010067);黑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GXM_YJS_2013004);2013年黑龙江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中国加入WTO以来,对外贸易迅猛发展,2012年货物贸易总额达38667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仅落后美国150亿美元。对外贸易的迅猛发展急需一大批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基本理论、基本政策的研究型人才;熟悉国际贸易实务,了解WTO规则,精通外语的应用型人才;熟悉海关、银行、物流、检验检疫流程,能够熟练地进行国际贸易操作的技能型人才。因此,培养“研究型、应用型、技能型”三型合一的国际贸易人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一、“三型合一”的人才培养目标
目前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研究型人才培养目标。具备坚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和国际经济学专业知识,掌握一定的研究工具、方法,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外语水平,具备一定的科研素质,为进一步培养打好基础。学生毕业后,可以在政府或金融机构的涉外部门中担任经济分析和项目规划等工作,可以从事各类外企和跨国公司的决策参谋和管理咨询等方面的工作,也可以承担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教学和科研(博士)等工作,还可以出国留学或在国内继续深造以冲击更高的目标。
2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熟悉国际贸易全过程的实务操作和相关法律,了解主要国家的经济和贸易政策,掌握应用WTO规则维护企业利益的能力,有较高的营销、人际沟通能力和外语水平。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3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具备较强的外语沟通能力,了解进出口的具体事务,能够熟练、准确地填制进出口所需的单据。适应国家对外贸易发展和行业企业贸易发展的需要,以学生就业为导向,针对国内中小外贸企业的需求培养国际贸易专业技能型人才。此类“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重视“报关员”、“单证员”等技能的培养。
不同人才培养目标在侧重点上有所不同,“研究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目标下的学生学习了大量的难度较高的经济理论,例如国际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理论基础扎实但不适于实践操作。“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目标下的学生熟悉国际贸易实务的操作,精通外语,了解国际贸易惯例。但又疏于对高深国际经贸理论的研究,继续读研读博深造,搞科学研究时,又受到高级经济理论的限制。“技能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目标下的学生只擅长于具体的贸易操作,熟悉报关单据的填写,运输手续的办理,却缺乏商务谈判和签订合同的综合能力。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就业范围较广,可从事政府经济咨询、决策工作、科研院所科学研究、海关、检验检疫、银行国际结算、外贸、物流等工作。不同的工作岗位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不同,有的侧重理论,有的侧重应用,有的侧重技能。所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人才培养方向的设定上应该将“研究型、应用型、技能型”三种类型的人才培养目标融合在一起,既教会学生基本经济理论,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教会学生基本技能,国际经济贸易专业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兴趣和能力,在培养方案中应选择以理论研究、经贸实务或操作为主的课程序列。
二、“四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1教学与科研相融合
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教学与科研同样重要,尤其是专业课的教学与科研、实践结合的非常紧密。应该将科研渗透到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在介绍国际贸易前沿、热点问题时,可以引导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撰写论文或成立科研项目,授课教师在教学的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这样就会使学生们被动的学习变成主动的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2理论与实践相融合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要培养学生适应外贸一线岗位工作的实践能力,因此在理论教学的同时,还要侧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充分发挥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重要作用,采取校内实训和校外在岗实习两种培养途径。在校内建立国际贸易实验室,配以相关的软件,包括国际贸易实务模拟系统、国际结算仿真软件、单证和报关软件等。同时充分寻找校外资源,主动与外贸企业、物流公司、银行、保险机构等建立联系,为学生开辟广阔的实习基地。指导学生在学习中实践、实践中学习,培养适应国际贸易一线工作的需要,既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级技能人才。
3基础课与专业课相融合
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至关重要,因为专业课直接教会学生掌握从事国际贸易所需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政策与法规,但是任何专业的培养目标首先要保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这就要借助基础课的培养。从事任何工作,首先都要具备工作所需的职业道德,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过分强调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个人素质的提升,导致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不强,不能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通过公共基础课的传授,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和道德素质,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此基础上加大核心专业课的教学力度,如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国际金融学、国际贸易理论等。
论文关键词: 《金融学》课程 差异化教学 教学要求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论文摘要: 当前金融业已成为一个覆盖范围广泛、与日常生活结合日益紧密的服务型行业。在这种背景下,掌握一定的金融知识不仅是金融专业学生所必须的,而且是其他财经类专业学生所必须的。但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而言,由于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不同, 对金融知识的需求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明确学生专业特点与需求的基础上采取差异化的教学方法。
一、引言
在现代经济社会,金融业已渗透到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逐渐成为一个覆盖范围广泛、与日常生活结合日益紧密的服务型行业。在我国,随着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财富增加,社会对金融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强,金融创新与金融产品层出不穷,金融的触角已深入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并已成为普通家庭关心的内容。在这种背景下,掌握一定的金融知识不仅是金融专业学生所必须的,而且是其他财经类专业学生,如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管理学、会计学所必须的。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都开设《金融学》课程,对于金融学专业的学生来说,《金融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对于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如国际贸易、工商管理学生来说,《金融学》是一门学科必修课,可以充实完善其专业课程。对于非财经类专业的学生,《金融学》是一门选修课程,供对金融学有兴趣的非财经类专业学生选修。
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而言,由于专业的特点和培养人才的目标与规格不同,固而对金融理论与业务知识的内容、知识结构、专业需求是不同的。再考虑到《金融学》课程内容众多,在短短的四五十个教学课时中,教师不可能将全部内容介绍完,这就要求教师在明确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与需求的基础上,精心安排各专业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差异化教学方法。
二、不同专业对《金融学》的教学要求不同
(一)金融学专业
对于金融专业的学生来说,《金融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一般是在学生完成各经济类专业共同的核心基础课,如在学习完《西方经济学》后开设。它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作用正如我国金融学研究的鼻祖黄达先生所言:“金融领域,广阔而深邃,通常只能瞄准一两个方向深入。要想深入一点、几点,必须对金融的‘全局’有必要的、概略的把握。因为没有足够的宽阔基础作为支撑,只求在狭小的范围深入,进到一定程度就会难以继续。而所谓把握‘全局’,就是要求能对金融领域的主要构架如金融理论与金融知识,宏观金融与微观金融,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国内金融与国际金融等等之间的有机联系,有一个较为全面——哪怕是概略的——了解。”《金融学》作为金融学科体系的基础课程,恰是对金融学进行整体性、框架性的介绍,其中既有宏观金融层面的理论阐释,又有微观金融运行的原理分析;既揭示了金融的运作机制与规律性,又阐明了金融学科所研究的范畴、重要内容结构及其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鉴于《金融学》对于金融专业学生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要实现两个目标:一是要求学生全面掌握金融学的基础理论知识点、知识体系、基本原理、理论前沿和动态,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良好的理论基础;二是注重对学生专业兴趣和专业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开拓视野,提高思考的广度、深度与高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自觉性。实践证明,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我国大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之、乐之,就是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这样才能产生进取的精神。若通过《金融学》的学习,学生能激发对金融的兴趣,这将会对学生未来的深造、职业生涯产生重大的影响。
(二)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
纵观中外古今,实体经济的发展最后都离不开资本的运作,而在当今社会,金融的作用越发凸显。因此,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的学生有必要系统地掌握货币、信用、利息、银行等多方面的理论与业务知识,能够运用货币信用方面的理论与业务知识,更好地从事企业投资管理、市场营销、企业风险管理等活动。因此,不少高校已经把《金融学》作为一门必修课程。
与金融学专业的学生相比,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在金融理论方面的要求可以放低些,但应注重金融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注重联系实际和融会贯通,使学生掌握与其专业的业务活动联系紧密的现代金融基本知识和业务技能,从而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能灵活运用现代金融基本知识和业务技能来进行资金管理、投资管理和风险管理等活动。
三、不同专业的《金融学》教学内容应有所侧重
《金融学》课程内容繁杂,涉及货币、信用、金融市场、金融中介机构、货币供求、货币政策、通货膨胀和金融监管等问题,几乎涵盖了整个金融领域。教师如何在有限的课时里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以保证教学整体水平和质量,并兼顾不同专业的需要,是《金融学》教学中一个重要的问题。一个可行的方法是在界定基本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安排差别化的教学内容。基本教学内容是各专业教学中都必须覆盖的,也是各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以实现各专业学生掌握该课程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要求,例如金融学的基本概念、金融市场的基本情况、金融中介机构的构成、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等;而差别化的教学内容是教师根据所教学生的专业特点、专业需求而进行的选择性教学。
(一)金融学专业
如前所述,对于金融学专业学生来说,《金融学》是其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在课程安排上,《金融学》一般是在修完《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之后开设的,同时又是以后陆续开设的《中央银行学》、《证券投资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国际金融》等专业课程的基础。因此,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考虑两个方面因素:一方面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让学生对金融有个全面的了解,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要注意课程之间的衔接,避免内容重复或遗漏。具体来说,对于金融学专业的课程内容重点有三个:一是学生应深刻理解金融学的基本范畴和基本理论,如货币、信用等基本概念,利率决定理论、货币需求理论、货币供给理论等。这些内容是金融学专业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的基础,因此对他们来说,这些内容不是简单知道就可以了,而要全面、深入、准确地掌握;二是教师在授课中应侧重对金融学框架的勾勒,让学生对金融领域全面、清晰地把握。而对于具体的宏观金融问题可以适当简略,这些内容学生已在《宏观经济学》课程中接触过。微观金融方面,有关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内容也无需介绍过细,这些内容在后续的专业课程里都会有详细的介绍;三是引导学生对现实中的金融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并密切关注金融理论研究前沿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
对于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的学生来讲,他们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中都或多或少要与货币、银行打交道,但是对理论要求没有金融学专业的学生高。教师在完成基本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可以适当降低理论深度,如货币供求理论、利率决定理论、金融监管理论等可以简略地说明,而增加与所教学生专业有关的、实践性的内容。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应该加强与贸易有关的金融知识,如信用工具、金融市场、商业银行业务和国际金融危机等方面内容的介绍。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应增加与企业管理活动紧密联系金融知识的讲授,这些内容主要涉及以下方面:(1)金融工具、金融市场,如商业票据、股票、债券、期货市场等。(2)企业管理人员与金融机构、金融市场打交道时所需掌握的基本金融理论知识,这关系到企业资金的运营问题。具体如商业银行运作机制、业务范畴,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证券发行业务等。(3)国家宏观政策对企业的影响,如货币政策对企业投融资的影响,汇率政策对企业的影响,等等。 (三)非财经类专业
非财经类专业的学生主要是抱着兴趣来选修这门课程的,激发学生对金融的兴趣,使他们了解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金融知识是教学的目的。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可以精简理论性较强的货币金融理论的讲解,将重点放在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货币银行学知识中,如各种金融产品的比较、家庭理财的理念等,还可以介绍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金融问题,如对此次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介绍,可侧重介绍危机对企业和老百姓生活的影响等,而对于危机深层次的原因的理论分析则可以简略些。
四、区别不同专业,采取有差别的教学方法
与《西方经济学》课程相比,《金融学》课程内容多而庞杂,不似前者的体系清晰完整,使得学生在学习中经常感到知识点零散,找不到学习的重点。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等课程相比,该课程理论性强,内容单调抽象、难以理解。因此,如何根据不同专业《金融学》课程设置特点及课程性质,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以达到各自的教学目的,是教师在《金融学》教学应认真研究的又一个重要问题。
(一)金融学专业
如前所述,对于《金融学》课程,金融专业的学生除了要全面掌握金融学的基础理论知识点、知识体系、基本原理、理论前沿和动态外,还要培养专业兴趣和专业学习能力。因此,教师首先要把《金融学》课程中的知识点、理论讲通、讲透。在此基础上,再想办法激发学生学习和研究金融的兴趣,培养其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我认为一个较好的方法是在每次课开始时拿出5—10分钟,对一周的财经新闻进行回顾。这样有两个作用:一是能让学生了解中国和全球金融情况,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关注现实的习惯,这对《金融学》这类社会性学科的学习是必要的。二是在新闻解读的过程中,教师能引发学生对金融问题、金融现象的思考,加深学生对金融理论的理解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达到以上两个效果,教师首先应注意财经新闻的选择。一周内国内外发生的财经新闻往往很多,如果都讲,时间上不允许,也没有必要。新闻选择可以有这几个视角,一种是选取影响重大的事件,如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另一种是结合目前的热点和所学的知识选择有代表性的事件。如近年如何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在介绍金融市场、金融中介机构这一部分内容时,我看到一则题为“淡马锡来到荷花池”的新闻。新闻的主要内容谈到新加坡淡马锡公司通过设立富登信实服务有限公司给成都的莲花池批发市场的商户发放贷款。这则新闻事件本身很小,但我希望能以小见大,以此为切入点引发学生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思考。新闻标题提出后,学生的第一反应是觉得很奇怪:该标题是什么意思?一下子就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接着我由浅入深介绍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存在问题等,最后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应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整节课教学效果很好,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课后不少学生和我进一步探讨该问题,有的学生还着手写这方面的论文。
除了选题的问题,教师还应注意新闻讲授的方式。介绍新闻不仅仅是希望学生了解该事件,而是通过该事件引发学生进一步研究和思考的兴趣。教师可以在介绍新闻时结合学生已学过的金融学原理,精心设置问题、提出问题,启发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具体事件中提炼出事件背后蕴藏的道理,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
如果是小班教学,教师可以考虑一学期组织学生就当前的热点金融问题进行2—3次的讨论,以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查阅、整理资料,学生进行思考、交流为线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现在不少高校由于扩招,师资相对不足,很多时候是大班教学,组织讨论的方法会由于学生人数众多而影响讨论的效果,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就热点金融问题撰写小论文。对于初次写论文的学生来说,论文的要求不宜过高,主要是希望通过写论文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字数、格式上可以适当放宽,但需强调的是杜绝抄袭。
(二)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
对于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的教学,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可以降低理论深度,提高教学方式的灵活、多样性。在基本原理、基本的知识点介绍完之后,通过具体的案例,如介绍金融实际热点问题,突出金融知识的运用性。此时对于金融热点问题的选择与金融学专业的选择有所不同,教师应尽量选择一些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进行讲授。例如在介绍货币政策时,教师可以结合我国近年中央银行的调息历程,解释中央银行每次调息的背景、原因、作用机制,以及对企业、老百姓银行投资、贷款的影响。此外,教师还可以就一个问题,如信用形式、银行存贷款利率等,鼓励学生自己去找资料、发现生活中的金融学,采取教授与讨论相结合的组合式教学,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蒋天虹.关于应用型本科《金融学》教学改革的探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9,(5).
论文关键词:动物福利;畜牧生产;国际贸易
近几年来,动物福利(AnimalWelfare)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国外很多国家己为动物福利立法,而我国畜牧业生产中动物福利问题却比较突出,特别是已经影响到我国动物和动物产品出口,明显地成为动物和动物产品国际贸易的一个新的壁垒。因地制宜地解决我国畜牧业生产中动物福利问题势在必行,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尽快纳入工作日程。
1动物福利概念
动物福利(AnimalWeflare)是指“动物与它的环境相协调一致的精神和生理完全健康的状态。”。即使动物在无任何痛苦、无任何疾病、无行为异常、无心理紧张压抑的安适状态下生活和生长发育。英国家畜福利委员会提出必须保证家畜享有“五大自由”的权利:享有不受饥渴的自由,即保证充足清洁的饮用水和食物;享有生活舒适的自由,即提供适当的生活栖息场所;享有不受痛苦伤害的自由,即保证动物不受额外的痛苦,并得到充分适当的医疗待遇;享有生活无恐惧和悲伤感的自由,即避免各种使动物遭受精神创伤的状况;享有表达天性的自由,即提供适当的条件,使动物天性不受外来条件的影响而压抑。
2动物福利与国际贸易
近年来,一些国家开始将动物福利与动物及动物产品国际贸易紧密挂钩,对进口动物和动物产品的动物福利提出要求,将动物福利作为进口动物和动物产品的一个重要标准,限制达不到动物福利标准要求的动物和动物产品进口。
2002年,乌克兰向法国出猪,经过6o多个小时的长途运输把猪运到法国,却被法国有关部门拒之I''''-l#b。理由是在运输途中没有使猪得到充分的休息,违反了法国有关动物福利的规定。2003年,我国在大批处理进口的食人鲳时,国际动物福利保护组织立即发表了一份言辞激烈的声明,要求我国或者尽可能退运食人鲳,或者对食人鲳实行人道的安乐死,否则将呼吁各国抵制中国的水产品贸易。
不仅许多国家在进口动物和动物产品时对动物福利提出了要求,而且在世贸组织(WTO)规则中,也有明确的动物福利条款。如欧盟现在与一些国家如智利签署的双边贸易协议中,就已经加入了“动物福利”标准的条款。更多的情况下,该类条款是打着保护动物,改善其福利的幌子,行贸易保护之实。并运用动物福利条款对国际贸易施加影响,从而达到减小市场开放程度,规避WTO原则约束,保护本国经济利益的目的。更多的发达国家希望将动物福利纳入“绿箱政策”的范围之内,给予国内企业一定的福利成本方面的补助,刺激生产,提高国际竞争力,并针对“第三国”动物福利水平普遍不高的现实,提高动物福利则意味着提高生产成本,制约发展中国家的低成本竞争优势,以此限制第三国动物产品的进口。
我国是畜牧产品出口大国,年均出口额达到数十亿美元,如果欧盟等发达国家广泛采用动物福利条款,并与国际贸易挂钩,将会对我国动物及动物产品国际贸易造成很不利的影响。
3我国动物饲养中存在的福利问题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动物福利意识和动物福利工作落后,特别是农村经济发展还相对滞后,而畜禽等食用动物主要饲养在经济尚不发达的农村,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仍占主导地位,动物福利问题十分突出,非常普遍。
3.1舍饲为主,饲养拥挤,自由活动少,疾病发生率高
动物福利要求为动物提供足够的生存与活动的空间,使动物能够自由地表现其正常行为。但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我国的猪禽饲养常常以舍饲为主,近几年,国家又规定,牛羊的放牧饲养也要改为圈养。这种高密度的饲养方式,造成畜禽拥挤,活动不便,没有自由,不能表现其正常行为。
同时舍饲主要采用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方式,这就导致动物的生产性疾病大为增加。如奶牛生产规模越大和越集中,产奶量越高,其发生炎、腐蹄病和繁殖性能障碍的机率也就越高。
3.2饲料及添加剂使用不规范。滥饲乱喂
许多养殖场及养殖户为了追求高产量,盲目使用各类饲料及添加剂,而不考虑畜禽的生理特点与营养需要。如在奶牛饲养中采用高能量和高精料日粮,日粮的精料与粗料的比例达50%:50%,或60%:40%,有时甚至高达70%:30%,使得反刍动物最重要的营养物质一纤维素含量大为减少,这显然对奶牛的正常生长发育是不利的,导致奶牛消化机能障碍、瘤胃角化不全、瘤胃酸中毒和乳脂率、产奶量下降等问题出现。而在农村小规模分散饲养中,滥乱喂的现象则很普遍:一是滥用或过量添加矿物质、维生素、抗生素等添加剂,造成动物中毒;二是饲喂营养成分不全的饲料,使畜禽发生营养缺乏症;三是有啥喂啥,饥一顿,饱一顿,影响动物正常生长发育。
3.3长途运输的环境不良
许多运送者为了节省空间,减少运输费用而把动物硬挤在车厢里或者其他运送器、笼中,使得动物在运送过程中受到严重伤害。运输羊、猪、牛等的车厢大多装载过度,其中羊和猪的拥挤程度更甚,动物间互相挤踏的情况很多。还有一些运输者为了多运送一头牛或者羊,常常把活牛活羊拴在车棚顶运输。而在夏季,动物过于拥挤和得不到充足的水,在阳光曝晒下长时间拥挤在闷热的车厢内,无异于被驱赶上死亡之旅。家禽被装在铁笼或木笼中,层层叠放,笼中拥挤不堪,上层笼中家禽的排泄物落到下层笼中家禽的身上。运输中受尽颠簸,饮水饲料供应不及时,饥渴难耐,运到目的地后许多家禽掉膘甚至死亡。
3.4饮水卫生差
给动物提供清洁卫生的饮水是动物福利的基本要求。但是,在我国农村,许多地方的人畜饮水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有的用井水、有的用河水,有的用池塘水,有的还靠接雨水化雪水,特别是在老少边穷干旱落后地区,人往往都得不到清洁卫生的饮水,畜禽就更加难以保证了。在畜禽饮用的水中常可检出致病的微生物、超标的有害金属元素。
3.5屠宰不文明
虽然我国也明令禁止对畜禽进行私屠滥宰,但是,真正符合动物福利标准要求的却不多。更有许多不法商贩受利益驱动,违禁私屠滥宰畜禽,不仅驱赶、屠宰方法粗暴,甚至为了增加重量,向畜禽体内大量注水生产注水肉,或在集贸市场当众杀鸡褪毛,当着其他畜禽面前进行宰杀,造成其他畜禽哀叫嘶鸣,惨不忍睹。
4针对我国动物福利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4.1建立适应国情的动物福利法制体系
通过立法保证动物福利不受侵害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我国应在吸收其他国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有的生产力水平,社会文明发展程度以及公民科学文化素质,制定在现阶段具有现实意义的法律法规。
4.2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动物福利意识
在我国,动物保护宣传教育留于表面,动物福利观念未深入人心。应当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广泛深入宣传有关动物福利的知识,让人们了解什么是动物福利?为什么要提倡动物福利?怎样维护动物福利?要增强全社会的动物福利意识,并积极在动物生产加工人员和畜牧兽医专业人员中普及动物福利的内容和要求,使其成为开展动物福利工作、解决动物福利问题的先行者和积极参与者。
4.3明确福利标准,推行标准化生产
在畜牧业生产中积极推进符合动物福利要求的标准化生产,改变不符合动物福利要求的做法,使动物福利真正体现在饲养、运输、屠宰过程中。
4.3.1确保畜禽生存的适宜生态环境条件
有一个适宜的舒适的生存环境条件,是实施动物福利的基础。比如,采用半开放式畜舍以及建造室外凉棚和实行散放式制度对畜禽进行防暑降温工作;选用隔热材料做畜舍顶棚以加强保温;在畜舍内安装风扇或吊扇来加强通风换气;为畜禽提供充足的清洁饮水等等。
4_3.2建设生态型畜牧场
畜牧场要建在地势高燥、整齐开阔、向阳避风和环境幽雅之处,距离水源近,远离污染区,并能严格执行各项卫生防疫制度。畜舍要具备良好的小气候条件,能有效地控制舍内外环境的温度、光照及辐射热等条件的变化,做到通风、干燥及配有防暑降温设施。要加强畜牧场的绿化工作。合理处理与利用畜禽粪便,如建立沼气池进行发酵等。
4.3.3应用绿色环保型饲料及添加剂
提供给畜禽的饲料要含有足够的能量、蛋白质、水分、维生素和矿物质等,确保畜禽正常生长发育与生命健康。要注意饲料的生物安全,严禁使用抗生素、激素和其它违禁药物添加剂,以确保动物及动物产品的安全。
4.3.4加强疫病防治工作
要采取综合性疫病防治措施:一要切断畜牧场周围环境中的疫病传播媒介或中间宿主;二是按科学程序定期注射防疫疫苗;三是积极开展疫病监测,并结合致病菌的培养、分离和药敏试验,针对性用药,避免滥用或盲目使用抗生素等。
4.3.5改善运输及屠宰条件
尽可能与国际动物福利标准接轨,运输过程中要避免嘈杂的声音、难闻的气味和不熟悉的同伴,以及各种惊吓,要缩短运载时间,并有宽敞的运输空间和及时地饲喂饮水。畜牧场与屠宰点的距离越近越好,这最后的过程应该尽可能地轻便而短暂,尽可能使动物们安静和人道地死亡。
论文摘要:国际经济法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课程设置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首要环节,要合理设置课程,构建科学的研究生课程体系。目前我国国际经济法研究生课程设置结构不合理,学期分布不平衡,没有针对性,公共课与专业课比例失衡,忽视学生科研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改革我国国际经济法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的几点建议。
一、目前我国国际经济法课程设置的现状
从各院校法学院国际经济法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中可以看出,大多数的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结构与本科基本一样,总学分为30多学分,由必修课、选修课和公共课程组成,必修课和选修课中的专业课几乎各占其一半以上的学分,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学分各占总学分的大约六分之一,而公共课所占比例都高于必修课和选修课所占学分的比例。以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和北京大学法学院为例,国际经济法研究生课程设置大体与上述统计一致,设置了体现学院特色的“国际法专题研究”、“国际经济法与国际私法专题研究”、“国际知识产权与技术转让专题研究”、“国际经济法与国际私法原著研读”、“国际货物运输法律与实务”、“国际投资与技术贸易法律规则与实务”、“公司财务与法律”和“ 国际商事仲裁法”等相关课程;北京大学法学院国际经济法专业的课程设置则将国际经济法课程设置包含在国际法当中,没做细小的划分。华北电力大学国际经济法专业的课程设置表由学位课、必修环节和选修课三大部分构成,其中学位课包括公共课、学科基础课、学科专业课。从课程分布来看,国际经济法专业研究生一年级上学期开设了“国际贸易法专题”、“国际投资与金融法专题”、“国际法专题”和“国际经济争端解决研究”,下学期开设了“法律实务专题”、“专题课程”和“法学经典文献选读”等相关课程。二年级几乎不设任何的专业课程,主要由学生自己支配,撰写个人的毕业论文。
从以上各院校国际经济法专业研究生的课程设置来看,大体存在以下特点:各院校基本上是按照教学大纲上的教学要求来进行课程设置;对国际经济法细小专业的划分涉及不深;某些院校在学生研一阶段的课程设置密集,实践课设置稀疏等。
二、国际经济法研究生课程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任何学科的课程设置都是为实现教学目的服务的,国际经济法也不例外。但目前我国的国际经济法专业的研究生课程设置与当前的社会发展需要存在严重的脱节,这一点从研究生毕业时的就业状况就可以看出。本专业学生就业时为何屡遭闭门羹,经过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阶段学到的知识为何到了社会上却惨遇死穴·以下从多方面探讨国际经济法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1.国际经济法课程体系不合理
国际经济法法学研究生课程一般分为公共必修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总学分为30多分。其中英语、政治等公共课课时较多,都超过了专业课所占学时,这样学生就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了与本专业无关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上。公共课与专业课设置比例失调是该专业课程体系的明显缺陷,公共课上学生哈欠连连,甚至逃课也是经常出现的现象,长此以往这种潜在的厌学情绪会影响到学生们对专业课的学习。培养单位为了按时完成培养计划,普遍采用减少专业课程门数和内容等方式,导致专业课程数量不足,学分要求相对偏低,不利于研究生宽广深厚专业基础的形成。[1]
以华北电力大学研究生院课程设置为例,包括国际经济法在内,所有的法学课程都必须在研一阶段全部修完,这样就大大增加了在研一阶段法学研究生的课程压力,学生就会为了修满学分而上课,日甚一日的学习疲惫状态影响了学生们的学习质量。其他很多两年制院校的研究生一年级的教学大纲上排满了学生的课程,二年级几乎不设任何课程;三年制的很多院校也是如此,研究生一年级的课程很多,任务很重,二年级大量递减,三年级的课程几乎为零。这样的课程设置安排似乎是留出充足的时间为国际经济法研究生将来的就业做好准备,但从整体看来这样的课程安排其实是值得商榷的。
2.国际经济法课程内容沿袭本科阶段
国际经济法学研究生阶段的某些课程沿袭本科阶段的课程设置,课程的难易程度没有做明显的区分。以华北电力大学为例,国际经济法专业的研究生在研一上学期选过一门“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课程,但这门课程几乎所有法学专业的学生在本科阶段都已学过,此课程也并没有对本科阶段学到的知识做深层次的挖掘,知识水平并没有得到提高。正如谢安邦教授所说,“研究生教育部分课程内容的高深层级性只是体现在对本科生课程内容在横向层面上作平面式的扩展上,而并没有凸显研究生教育在课程内容上的要求和特色”。[2]
3.国际经济法专业课程划分不够细致
一所院校中专业同为国际经济法的研究生有很多,但是从各院校为其设定的培养方案来看,他们的选定课程几乎是一样的。虽然同为此专业的学生,但在国际经济法具体领域当中每个学生对其关注度和兴趣是不一样的,有的喜欢国际金融,有的偏爱国际贸易,通过学习每位学生应该都有一个所擅长和热衷的细小领域。但有些培养单位却硬性地为同一专业的学生设置相同的课程,忽视学生的个体性和创造性,培养方案没有因地制宜、因人而异,主要表现为课程设置体系中学生的任选课程严重不足,对其进行学分限制。“任选”即意味着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这些任选课程的设置是与学生的专业相联系的,虽然是同一专业,但是更应该关注学生个性特征的培养。
4.实践性课程太少,忽视学生实务能力培养
国际经济法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除了涵盖基本的法学理论知识以外,对实务性问题的研究要求也很高。以国际贸易为例,跟单信用证是国际贸易活动中常见的结算方式,通过教学要让学生知道如何草拟一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以及熟悉跟单信用证的结算流程等相关问题,当然,这对教师的要求很高。如果教师没有该方面的实践经验,课堂教学就会流为纯理论教学,如此这般学生上课就会觉得空乏无味,不会将知识学以致用。造成此问题的根源在于国际经济法专业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存在弊端,除此之外师资力量不足也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实践性课程在学生必修课和选修课当中都有涉及,相对而言在选修课中占的比重较高一些。实际上实践教学应该贯穿国际经济法课程设置的始终,案例教学就是很好的一个例子,该专业的学生都知道国际经济法相关课程的案例大都来自于专门的国际仲裁机构和wto争端解决机构等贸易实务领域,这些案例牵扯到的背景知识有很多,难度很大,有时候把一个案例搞清楚,进行透彻分析都要花耗很多的课时。于是学生为了简单获得相应的学分再加上培养单位、老师的关注度不够,将实践环节进行压缩,模拟仲裁机构、国际法院、争端解决机构等进行案例分析。双方辩论的实践课程与专题研讨更成为国际经济法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的奢望。
三、国际经济法课程科学设置的建议
设置科学合理的国际经济法课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围绕以上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加以完善。
1.强化科学设置国际经济法课程的思想意识
任何问题的解决都要从思想意识上加以重视,只有从思想上提高警惕,才能将有效的行动付诸于实践。良好的课程设置是学生习得本学科知识,掌握知识要领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对研究生的课程设置来说,科学的课程规划能将学生学到的知识从纵向上加以延伸,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在研究生整个培养方案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和纲领性的地位,是实现高层次教学目的关键环节。因此,必须强化思想意识,制定科学合理的国际经济法专业研究生的课程内容,将本专业课程改革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开展。
2.制定科学的学习教材
从根本上设置一套科学合理的国际经济法专业研究生的学习教材,为国际经济法研究生开设关注时代前沿的课程,教材编写组应该由本领域内有影响力的资深专家、教授和学者组成。各院校要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和针对性的奖励措施,将编写教材的质量优良作为老师评优评先的考核标准之一。另外实务性专家人士也应该参与进来,如国际贸易、金融、投资等具有较高学习难度领域,在一些案例的编写上应该由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门人士来完成,从而制定科学的学习教材。
3.全方位统筹课程设置,体现课程设置整体
培养单位应学习先进国家在此方面有效的实践经验,如日本的京都大学就是很好的效仿对象。该校研究生阶段的国际经济法课程与本科阶段的课程设置之间有明显的难易梯度,研究生阶段课程安排重在开阔学生思维,拓宽学生知识面,给予其较大的自主空间;加大对专业英语的重视程度,英语课程设置应做到与国际经济法相关领域密切挂钩。
在师资建设上,加大教授和副教授的聘任力度,此领域专家不但应具有深厚的国际经济法理论基础,对相关实务问题要有丰富的经验,热点问题也应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做到案例教学和双语教学双管齐下。国际经济法案例相比其他的法学学科的案例来说难度更大,而且相对来说获取权威、经典案例的途径不是很多,如此一来对上课教师的要求就特别高,因此授课教师就必须利用课下时间收集可利用性强的案例,归纳总结,从而不断积累经验;国际经济法专业对外语水平要求很高,在国际贸易领域,使用众多国际贸易术语和大量商务英语词汇,因此教师应努力提升自己的外语水平,争取各种可以到国外作访问学者的机会,将国外的前沿知识带到国内课堂上来。此过程中也应注意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难度不应太大,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推进。另外意大利在国际经济法方面“演讲式”教学模式也是值得借鉴的不错选择,教师应充分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倡学生们走上讲台。
从学生自身来讲,首先应定期参加国际经济法相关领域的学术报告会、研讨会、国际学术交流会议等,活跃学术气氛;其次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外语水平和能力,不管是课上还是课下都要有针对性去学习。
4.优化知识结构,注重因材施教
首先,针对各校具体情况,部分院校应该将不同年级的研究生课程安排做一下协调,松弛有度,合理布局研究生阶段的课程内容,分散研究生在研一阶段课程过多的压力,删减与本科国际经济法课程重复的研究生课程的学时,课程的科学设置要做到对知识结构的优化。其次,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可采取网络媒体教学,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定期聘请国外的专家、教授进行视频讲学和面对面讲学,此过程中要重视国际经济法研究生的自我参与意识。再次,培养研究生的自学能力。学生应仔细阅读国内外本领域最新的文献、专著,关注国际社会热点问题,课上按专题或者小组的形式进行讲解,把课堂表现作为对学生进行考评的参考标准之一,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后,对国际经济法专业再进行细致划分,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与擅长领域深度细分课程,培养单位要因材施教,体现专业特色与学生特长。
5.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研究生阶段与本科阶段应该是两个完全不同能力水平层次,研究生阶段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应该更胜一筹,实践性应该更强一些。但绝大多数院校提供研究生实习的机会很少,国际经济法专业的学生到国际法院、仲裁机构、争端解决机构获得实习的机会更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并不能因此忽视本专业研究生科研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单位应竭尽全力为学生着想,如可以安排学生在固定时段到一些证券机构或国内比较有名的涉外仲裁、法院等律师事务所进行实习。以上是让学生“走出去”的模式,还可以采用“引进来”的模式,即课堂教学应模拟法庭辩论,将与辨析案例有关的专家、教授、涉外律师以及实务性人士、学者等请到课堂上来,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现场指导。通过这种“走出去”与“引进来”的战略,将学生所学课堂知识与将来的就业紧密联系起来,增强学生的实务能力和实践经验,力争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报关实务;教学模式;三融合
作者简介:曲国明(1978-),男,河北滦平人,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国际贸易。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9.86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9-197-03
加入WTO后,随着外贸经营权的彻底放开,我国对外贸易迅猛发展,对外贸易报关业务量越来越大,行业内对报关员的需求日益增多。为适应社会需求,很多相关高等职业院校均推出了报关与国际货运等新专业来适应市场需要。近年来,在严峻的毕业生就业形势下,多数普通本科院校的相关专业,如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也对原有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开设了报关实务等相关课程。独立学院等应用型本科院校成立较晚,相关专业基本上都开设了报关课程。然而由于学校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差异等原因,应用型本科院校报关实务课程教学存在诸多困境,教学效果未能令人满意。
一、应用型本科《报关实务》课程特点
(一)课程体系具有很强的规范性
《报关实务》是为培养掌握各项报关制度以及通关程序合格的报关人才而开设的课程,因此主要内容与报关业务紧密相连,包括报关与海关管理、报关与对外贸易管制、海关监管货物报关程序、进出口商品归类、进出口税费、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填制等,内容相对固定,具有规范性。
(二)教学目标要求重实践
《报关实务》内容涉及到一整套操作流程,这门课所介绍的每一个知识点在报关实践中都有具体的操作环节,这些环节就是平时在真正的报关工作中会经常遇到的,这就要求在报关教学过程中多模拟报关实践,通过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操作多个模拟进出口报关流程,在完整的进出口业务中真正掌握外贸技能。
(三)涉及理论面较广
《报关实务》课程不但涉及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法和对外贸易管制政策等基础理论知识,还涉及如外贸实务、外贸单证、英文函电等知识,是一门理论与实务兼具的课程。课程学习的知识点必须借助于相关课程的知识,因此在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时就必须考虑到先修课程的安排,才能使学生在学习报关课程时具备足够的预备知识,便于更好地学习这门课程。
(四)受政策影响大
在对外经济贸易不断发展变化的条件下,国家进出口贸易政策也会相应改变,海关对相关报关政策措施每年都会进行一定调整,这就导致该课程教材内容每年都应有一定的变化,但教材内容往往具有滞后性,这种滞后性又直接影响到教学。所以,任课教师必须及时关注相关政策调整动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报关实务》课程教学中的矛盾
由于各学校定位的差异、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在《报关实务》课程教学中存在着诸多矛盾。
(一)应用与应试之间的矛盾
应用型本科主要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熟悉报关业务操作程序和操作方法。所以,在《报关实务》课程教学中,重点内容是应该教会学生如何进行具体业务操作,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必须安排大量的“实操”训练,即教学以“应用”为重。
学生如果想从事报关工作,必须考取报关员从业资格证书。而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的合格率极低,一般在10%左右,2006 年的合格率仅为8%,为历史最低,最高年份为2012年,合格率也仅为15%。因此,要帮助学生顺利通过报关员从业资格考试,任课教师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用于分析和讲解考试重点、难点及试题上,不得不让学生做大量的专项练习和模拟试题以应对考试,这就要求教学应以“应试”为重。
如何解决应用与应试之间的矛盾已成为摆在授课教师面前的难题。绝大部分学生希望通过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使之成为从事报关职业的“敲门砖”。如果教师将大量学时安排在实践教学上,必将占用大量的理论教学时间,有可能使学生对实践教学产生抵触情绪,这不仅不利于学生通过职业证书考试,还难以保证实践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如果将教学重点放在报关员从业资格考试上,虽有利于学生通过考试获取资格证书,但却与应用型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相违背。因此,“应试”与“应用”目标的错位让《报关实务》课程的教学陷入两难困境
(二)本科教育与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矛盾
《报关实务》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应用型课程,主要针对报关行业,最初此课程主要由职业技术学校或专科开设。近十年,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变为大众教育,一些三本和二本学院也开设了该课程。由于学校定位的差异,这门课程在教学目标和内容设置上,产生了矛盾:专科或职业教育强调岗位业务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理论以“够用”、“实用”为度;而本科教育集中于认识世界的范畴,是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相对不完整实践体系的统一。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是对不同类型的教育群体,采取差异化的教学内容。而应用型本科在我国成立只有十几年时间,基本上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但对“应用型”的定位一直没有统一的标准,一般认为是介于本科和专科之间。这就要求学生既要有一定的理论水平,也要有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实践与理论研究背离
《报关实务》课程主要培养学生报关业务的操作能力,主要课时安排在讲授报关流程、规范及报关单填制等内容,比较侧重“WHAT TO DO”和“HOW TO DO”,进行理论研究的内容很少。而本科教育要求培养较扎实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的讲授要向学科的纵深发展,要培养具有一定从事科学研究的工作能力。这样的培养目标在当前《报关实务》教学中很少能够达到。
三、“三融合”的教学模式设计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经过几年探索,根据课程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设计出“课证融合”、“学练融合”、“学研融合”的《报关实务》课程教学模式,把报关的理论知识、相关内容拓展知识、报关技能和报关员从业资格考试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理论—实践—技能—考证—研究一体化。
(一)课证融合
“课证融合”是指课程的设置与职业考证相对应,课程教材和教学内容与考证内容相一致,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就能直接参加相关职业证书考试。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报关实务》课程按照课证融合的模式进行教学设计,目标是平均通过率高出全国平均15-20个百分点。在此目标引导下,从学习时间安排、课程大纲、教材、习题、考试等方面进行改革。
教学时间的安排上,由于目前的政策限制,只有大四的学生才能参加考试,所以将《报关实务》课程安排在大三下学期。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后,在6月底参加考试报名,再经过4个月的考前准备,通过的成功率较高。此外,报关员考试的内容涉及国际贸易实务的相关知识和报关实务的相关知识,在大三上学期已经先行开设了国际贸易实务这门先导课程,讲述了有关国贸实务的知识点,所以这部分知识可以免讲。
教学大纲方面,以《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为基础,根据学分安排及已修课程情况适当调整。主要讲授报关与海关管理、报关与对外贸易管制、海关监管货物报关程序、进出口商品归类、进出口税费和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填制六大部分,其中重点内容为海关监管货物报关程序和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填制。
教材选用方面,根据本科教学特点,不可能选用报关员考试教材作为上课用教材,所以只能选用与课程大纲吻合度高的教材。我们选用了顾晓滨主编、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进出口报关业务基础与实务》,该书内容主要涵盖了大纲中的六大部分,重点与报关员考试大纲要求基本一致,而且没有国际贸易实务等已学知识内容,能够很好地满足教学的需要。
习题方面,将历年报关员从业资格考试习题按章节进行归类,并区分难易程度及常考知识点,使学生在复习时容易抓住重点。
考试方面,基本以报关员从业资格考试的题型为主,难度有所降低。因为仅通过2个学分的理论学习,不可能达到考证所需要的知识广度和深度。
(二)学练融合
《报关实务》课程的鲜明特色就是实践性强,专业技能要求高,具备实施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条件。但是,大多数三本院校学生人数众多,大部分学校没有能容纳所有学生实习的实践基地。针对这一普遍存在的问题,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采取“学练融合”的模式,即购买报关模拟实习平台,安排4学分的实践课程。该模拟实习平台还原了一个报关行日常工作的真实场景与实际的业务流程,根据“属地申报、口岸放验”的通关模式,根据不同货物、不同贸易方式,完成包括一般进口货物、一般出口货物、外商投资减免税进口货物、科教用品减免税进口货物、保税加工贸易等不同类型的通关模式。学生所扮演的报关员能够在各个场景中随意的走动、与海关、客户等角色对话,通过对话获得信息和帮助,从而完成业务,大大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由于现在很多海关实施无纸化通关,大部分业务作业可以用电脑来完成,所以这种形式既在一定程度上与实际接轨,又解决了学生实习的困境,能够提高学生的执业能力,使学生从学校步入职业生涯时就有一定的专业经验,具有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该模拟实习平台采用B/S构架,学生可以从任意校院网端口进入练习,提高了软件的利用率,方便有兴趣的同学花更多的时间进行练习。
(三)学研融合
虽然《报关实务》实践性强,但其中包含了很多与理论研究相关的课题方向及研究素材的支撑材料,这一点被绝大部分学院所忽视。例如,可以让学生对加工贸易转型、加工贸易产品内销、保税区“一日游”等当前热点问题产生更深刻的认识;在“进出口商品归类”部分,可让学生通过联合国贸易与发展数据库查询数据,为分析产业内贸易、产品国际竞争力等理论问题提供现实数据。通过以上练习,不但可以扩展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范围,提高毕业论文的理论深度,还为考取研究生的学生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
四、“三融合”教学模式的成效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报关实务》课程实施“三融合”的教学模式以来,收到了良好效果:一是报关员考试通过率大幅提升,由原来的不足5%,上升至近两年的30%以上;二是学生就业顺利,只要通过报关员考试又想从事报关工作的学生,均能较顺利地找到相关工作,用人单位评价良好;三是学生毕业论文质量明显提高,论文选题向多样化发展,产业内贸易、出口竞争力、出口二元边际等方面理论性较强的论文比重有所增加,数据资料详实,研究深度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全立新、董展眉.高等职业教育“应用”与“应试”困境分析[J].职教论坛,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