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16 00:34:16
导语:在高中命题知识点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高一政治;市场经济;总结;学习方法
高一政治“市场经济”知识点作为高考命题中的一部分,作为教师应引导学生灵活掌握知识并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教师要结合一定的社会现象与经济现象等热点问题来进行知识点的分析和渗透,引导学生总结知识内容以及学习方法。本文笔者粗略地对市场经济知识点进行总结并提出一些学习方法。
一、知识点的总结
市场经济知识点涉及面较广,有市场配置资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全球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等等,这些内容都曾出现在高考命题中。笔者结合教材内容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了总结与归纳:(1)市场配置资源。主要内容是市场调节的优点:及时、灵活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传递市场供求信息;在竞争中实现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的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市场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存在着一定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引导学生明白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即是:以道德为支撑点,以法律为保障。(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首先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他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有着基础性的作用,其基本特点是: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而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那么我国的宏观调控目标主要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宏观调控的手段有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等。(3)建设小康社会以及推动小康经济发展。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分析目前小康水平的特征是低水平、不全面的、不平衡的;而全面小康的特征即是:经济迅猛发展,健全的民主,更加进步的科教,更加繁荣的文化,更和谐的社会等等。趁势渗透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提出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目标,并提出推动小康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措施——发展经济。(4)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内容主要是其表现特征: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跨国公司是其载体,其主导是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分析经济全球化积极和消极的影响。(5)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我国是从国家经济的实际发展利益考虑加入世贸组织的,对于对外开放有着很强的作用,缩短了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发展的距离,有助于我国经济环境的国际化。结合实际情况介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借以提升我国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国际竞争力。让学生明确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发展原则、战略。
二、学习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习方法是学生终身学习、发展自我、提升自我的最佳手段,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总结一定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市场经济不同于其他经济学的知识,其中不涉及计算,更多需要的不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是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如,在2008年中,对于市场经济知识点,笔者以当年发生的热点事件“三鹿奶粉”事件为例来引导学生分析、强化对知识点的运用,即,通过这个事件主要说明了为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国家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以实际的案例引导学生学习市场经济知识的方法,即,将知识融入实际的经济热点问题中进行学习,锻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同时帮助学生整理知识,构建一定的知识体系结构。
三、考试答题的方法
市场经济知识点在选择题和大题中都有涉及。高中教学面临着高考,作为教师也应结合我国教育的实际情况,适当地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考试答题方法、技巧。就市场经济的选择题而言,笔者主张学生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除非是选错,进而避免选择项内容中各点很相似,对学生视觉上造成的混淆。对于大题,简答类的可以将相关的知识直接运用即可,而分析类的大题则开放性比较强,需要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点,笔者在教学中,就此首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确定知识点的范畴;其次结合材料,找寻材料的中心点,深入了解内涵的知识点;最后知识点与材料相结合,明确地分条进行归纳、总结。对于辩解类的大题,需要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分析,一般是材料题,需要学生对材料进行评价,这样的题目,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技巧,综合力强,将资料进行整合,用自己的话阐述出来即可。
总之,市场经济知识点是高一政治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命题中常出现的考点,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应只是单一地讲授知识,而应结合我国实际的经济热点问题、事件来加强引导学生总结、运用市场经济知识,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考试答题技巧等,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学习奠定有效基础。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中生物老师;命题;复习教学;有效性
考试,是衡量教师教学质量;是检验学生是否完成课程计划;是检测学生的学习是否达到新课标的要求的重要手段。复习时提高考试成绩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学生在学完新知识的后,都要上一些与之有关的复习课,这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课型之一。复习课所上的课时占总课时的约三分之一。复习的时候,需要看的、练习的内容比较多,环节比较杂乱。所以学生要想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就要讲究复习策略。《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是生物教学和考试命题的主要依据,这也体现了当前生物学科的特点。因此,作为教师,不仅能够正确理解“遵循教学大纲,但不拘泥于教学大纲”。同时,也应会命题,在复习教学时,能以“大纲”为标准,把握好复习内容,制定出好的复习策略,能切实减轻学生的负担,并让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构建知识网络,并能够逐步提高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并能够学生复习的有效性。
一、当前复习教学现状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最基本的形式。当前,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改变,无论是从教学观念,还是说师生关系,都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与此同时,复习教学的质量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总体而言,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复习教学质量也有所提高,主要有以下表现:
(1)教学内容目的明确,重点突出;
(2)重视学生参与和体验;
(3)思路清晰,讲解细致;
(4)做到讲、练结合,提高教学有效性;
(5)重视培养学生能力;
(6)教学手段多元化;
(7)教师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8)课后反思。
但是,在复习教学中,相对而言,还是有一些无效或者低效的,主要有:
(1)教学目标的确定缺乏有效性;
(2)教学环节不清晰,条理性差;
(3)教师讲解过多;
(4)学生学习活动单一;
(5)教学资源的选取缺乏有效性;
(6)教学内容缺乏归整;
(7)反馈不及时。
二、提高复习教学的有效性的措施
1.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是提高复习教学的有效性的前提条件。首先,教师要了解生物学科的课程标准和特点,明确新课程教学的要求。其次,教师要注重研究整个高中阶段新课标下的生物教科书,从一个知识传授者,转变问课程资源的使用者。只有在深入了解书中的内容,才能灵活的运用书本。再次,积极获取生物学科的新知识,丰富其自身的知识储备。此外,教师要快速掌握新的信息技术手段,并能够自如的把信息技术应用在教学中,使之为教学服务。
2.设立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复习教学中,学生对于书本中的知识点,已经有了大概的印象,如果只是纯粹的复习书本中的知识点,学生必然没有什么兴趣,这样就达不到解决问题能力的要求。由于生物这门课,研究内容十分丰富,容易与我们的生活联系起来。如果在教学中适当地设立一些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通过解决现实生活中产生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用一盆在阳光下的植物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这样同学们很容易联系到植物的新陈代谢、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等。与此同时,让学生回忆与之相关的知识点,以及两者之间的反应过程、反应方程式和相关图。接着把这盆植物放在密闭容器中,让同学们测定容器内的CO2量在一天内的变化,并绘制出曲线图,再作出O2量的变化。然后再旁边放一个测量红色液滴的移动装置,让同学们想象这么做的有什么意义?在测量净光合时,如果在里面放一个盛有NaOH溶液瓶,这是在测什么呢?如果再放一个蔬菜大棚,学生们就可能联想到塑料薄膜的颜色为什么是透明的、怎样才能使得蔬菜长得更好以及如何收藏蔬菜等等,这些设计到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以及两者之间的应用,这些都与实际生产相关。这样一连串的问题就可以通过简单的几张图让学生想象。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又可以充分运用所学的知识。通过这些情景,能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综合复习,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和运用能力。
3.构建概念图,区别易混淆点
复习教学时师生从新角度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概括、拓展并加以灵活应用,从而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网络。这样就能够对各个概念进行区分。
例如,在细胞分裂中,易混淆的概念很多,如染色质、染色体、染色单体、姐妹染色单体、四分体等。在复习的过程中,教师先列出所有概念,并给出一道例题,让学生先通过自己的理解来解题,画出概念图,最后教师做出总结和评价。
4.强调实验题中常见失误
(1)审题时,强调易混淆的概念。
(2)在实验设计时,要注意实验器材和实验材料分别的功用、实验步骤。
(3)注意区分实验结果和结论。实验结果是在实验结束时才出现的,通常会伴随有一定的现象,而实验结论则是由实验结果推导而来,与实验目的呼应。
三、结束语
教学是教与学的互动过程,提高复习教学的有效性需要师生共同合作才能做到。教师和学生做好“主导”和“主体”的工作,真正做到享受复习教学的生活。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生物学科的考试要科学命题,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应该会命题,知道命题的方式,知道如何进行命题,然后在复习教学时,善于引导学生,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点的同时,可以灵活运用,从而提高复习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杨小芳.浅议如何提高高中生物的命题质量[J].考试周刊,2011,(92).
[2]孔翔飞.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生物实验操作考试命题的改革[J].中学生物学,2008,(3).
1.研读《考试说明》,精做高考试题,明确复习策略
《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依据,高考试题是《考试说明》的具体体现。研读《考试说明》可以明确高考考查的范围及能力层次要求。精做高考题,可以感受高考试题的深广度,了解高考题命题规律。这样在复习中才不会偏离考试范围,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2.处理好几种关系,提高复习效率和针对性
(1)现行教材(有机化学)不同版本之间的关系
目前在山东省的教材有两套:人教版和鲁科版,两个版本的知识体系编排差别不大,但在部分章节的部分知识点上,侧重点还是各自有所差异。但高考命题山东省是统一命题,试题却完全相同。怎么处理这种关系呢?这就需要我们比较两个版本的相关知识求同去异,在复习有的放矢提高复习效率。
(2)处理好有机化学部分和整个高中化学知识之间的内在关系
有机化学知识是整个高中化学知识的一个重要部分,但在必考的内容中只是一个比较小的部分,如若和选做的有机加起来,那就举足轻重了。所以再有机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加强基础知识的复习,对常见物质的结构、性质要非常熟悉,反应条件,方程配平等细节要注意记清。和其他化学知识一样:代表物质记性质,同类物质看特征,特征一样性质同。不管是有机还是无机复习方法都总是相同的:由个别到整体,由特殊到一般,同类可由此及彼,特殊单独记忆。
(3)处理好必修和选修的关系
有机部分的内容必修中知识点少,难度也小,基础性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学习记忆都很容易,所以复习过程中归纳总结轻松,但对于选修部分的有机,知识点增多,物质类别多,反应的类型也增多,反应的复杂程度也有所加大,这么多的内容要全部记清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在复习过程中要对教材进行合理处理,让学生明白《考试说明》中的考点,太难的反应《考试说明》中没有要求的可以去掉,而对于《考试说明》中要考的内容,如果自己使用的版本没有介绍到的,在复习过程中,可以做适当的补充。争取在复习中做到:必考的掌握清楚,考到的学生能够自己分析,以“渔”取“鱼”。
3.明确常考知识点,高度重视课本复习
这一模块常考知识点有:①有机反应类型(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去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聚合反应)②官能团的名称③有机物的性质判断④有机物的结构简式⑤重点有机方程式的书写(如醇的催化氧化、醇的消去反应、酯化反应、醛的银镜反应等)⑥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和种类的判断⑦简单有机物绿色合成路线的设计和评价。
基础决定能力,基础决定成败。近几年高考命题特点都是严格按照《考试说明》的要求,回归基础,回归课本。《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纲,课本是高考命题的依据,许多试题都能在课本中找到原型或“影子”。无论高考题怎么出,大部分都会落到基础知识的考查上,那些在高考中创造奇迹的的学生,无一例外的都是基础知识牢固、熟练、全面、扎实的学生。所以,在复习中要把主要精力投放到基础知识、基本题型的夯实、熟练上,决不能好高骛远,喜欢偏难怪新,浪费时间、精力、体力。“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基础知识既是解决问题的本源,又是能力提高的根基。
4.学会归纳,夯实基础,使知识系统化和条理化,形成立体网状的知识结构
有机化学知识的脉络非常清晰,在复习中要注意让学生学会自己归纳,形成属于自己的知识系统,使有机化学知识系统化和条理化。
(1)夯实基础。
采用多种方法,下功夫记忆基础知识。如对比记忆,各类有机物的结构、官能团和性质,代表物、典型反应进行对比记忆。如整体记忆,利用化学复习资料 总结的“有机物的分类与性质”表格从整体上进行记忆。如分类记忆,如有机反应有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可以记忆每一类反应的各类物质的典型反应;也可以以反应条件为分类方法记忆典型反应,如浓硫酸加热为条件的反应有醇消去、酯化反应、酯类糖类的水解反应,氢氧化钠水溶液加热为条件的反应为水解反应(酯的碱性水解、卤代烃的水解)、中和反应。各种记忆方法有机结合,灵活运用。
(2)以结构为主线,突出知识的内在联系,将零散知识系统化
《有机化学基础》涉及的有机物多,知识点多,记忆的内容多,但有机化学又有很好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如贯穿《有机化学基础》的一条主线是“具有相同官能团的一类有机物的性质相似”,只要我们掌握了这一规律就能“以一知十”。这就要求在复习中注意指导学生自己总结,做到事半功倍。如可以以官能团类别为主线,把物质按“脂肪烃(烷、烯、炔)芳香烃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油脂糖类蛋白质高分子化合物”的顺序,将各类物质的物理性质、代表物的分子式和结构简式、主要化学性质、制取方法、来源和用途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梳理;
打破章节之间的限制,进行模块内综合,在复习中通过分析对比、前后联系、综合归纳,把分散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
5.突破信息,加强推断题训练
在有机化学复习中,特别要重视对高考有机化学信息题进行专题研究,学会对题给信息进行吸收处理的能力。
6.培养规范使用化学用语的习惯
学习课程标准建构知识网络
《课程标准》会反映命题的方向,不但可以使考生从宏观上准确掌握考查内容,做到复习不超纲,不作无用功,而且可以使考生从微观上细心推敲对众多考点的不同要求,分清哪些内容只要一般理解,哪些内容应重点掌握,哪些知识又要求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第一轮复习,在基础知识形成体系上花功夫,但知识与知识之间的网络还没有完整建立起来。第二轮复习,使知识不断深化是当务之急,所以每位考生应当结合课本,对照《课程标准》把知识点从整体上再理一遍,既有横向的串联,又有纵向的并联,这样才能逐步形成和扩充知识结构系统,在解题时可由考题提供的信息,从知识结构系统中检索相关信息进行组合,寻找解题途径,优化解题过程。同时还应针对近几年上海市的高考走向进行研究分析,准确把握难度,虽说年年有新题型、新情景出现,但总体上还是稳定的,所以复习的着眼点是放在建构完整的“知识网络”上,“以不变应万变”,从而突破弱点,培养能力。
抓好专题复习领会数学思想
高考数学第二轮复习实质上是知识专题和方法专题的复习,在知识专题方面可以进一步巩固第一轮单元复习的成果,加强各数学板块知识的综合。方法专题是指对高中数学中涉及的重要思想方法,主要有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方法、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化归与转化的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对此进行归纳、领会、应用,才能把数学知识与技能转化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数学素质更上一个层次,成为“出色的解题者”。
第二轮复习中还要加强必要的针对性专题的复习,如最值问题,开放性、探索性问题,应用问题,阅读理解问题……最值问题涉及的知识点多,题型丰富,而解决这类问题需要较强的抽象、判断、运算能力,还要讲究技巧。开放性探索性问题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想方法,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应用问题则是每年必考而且考查力度呈上升趋势的题型,是高考命题的又一热点。阅读理解和类比推广问题重在知识形成过程,是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视角,应当引起重视。
重视反思总结尽量减少失误
在复习过程中当然还要做一些高考模拟卷,应当挑选导向性好、难度适中的综合卷进行考前的适应性训练,两小时内完成,每做一份试卷力求达到一定的效果。完卷之后,应进行认真总结,找准自己的薄弱环节,看一看自己在数学知识上还有什么薄弱环节,认真加以补上;看一看自己在解题方法上是否还有薄弱环节,在总结解题策略上提高解题能力;看一看自己在思维上是否还有薄弱环节,从变换视角、逆向思维和求异思维中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对试卷中做错的地方进行纠正、分析、反思是非常必要的,所以千万不要做好试卷对一对标准答案就完事,对易出错的地方应扎扎实实地进行整理归纳,这样做可以减少失误,杜绝低级错误。
做好心理调适掌握应试技巧
考试的过程是紧张劳动的过程,既有体力上的,又有心理上的,想要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不仅取决于掌握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熟练的基本技能和出色的解题能力,还取决于考前的身体状况、心理状况和临场发挥。
一、掌握数学思想的精髓
数学思想在高考数学命题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在复习备考时,学生对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化归等数学思想的理解要透彻。从具体的数学问题中挖掘出相应的数学思想,认真总结出其中的普遍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去解决问题,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在较高层次上掌握数学的精髓,而且有利于解决有一定难度的中档问题。
二、重视课本上的基础知识
考试万变不离其宗,其中的“宗”和“本”指的都是课本,很多考题都源自课本中的定理或定理中的思想方法,或是例题、习题的重新组合等。重视基础要贯穿复习全过程,要落实在实际行动上。旧教材中要重视基础,新课程中同样需要重视基础。只有对教材中最基本的概念、定理、公式谙熟于心,学生才能在解答各种试题时,掌握主动,不致于束手无策。从最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可以看出,有相当多的试题或借用教材习题,或由教材习题变化而来。所以,全面地把握教材上的知识点,重视基础知识学习,对成绩的提高有重要的作用。
三、把握不同类型的问题特点
高考数学的知识点有130个左右,不同类型的问题具有自己的特点,学生在复习中要善于分析和归纳,有针对性地把握问题的特点。
四、审清题目
在具体的解题过程中要做到审题为先,不能盲目地去做题。审题不仅意味着认真读题,正确领会题意,更意味着通过自己的仔细推敲,抓住问题的实质,分清已知和未知,把题目与有关的定义、公式、原理等进行联系,以寻求最佳解题途径,做到全面考虑问题,周密而不遗漏。
五、及时归类总结
在备考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对所学知识、方法进行归类总结,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此外,要对近几年来高考数学试题所反映出的特点进行归纳总结。进行归纳总结,不仅为正确地复习教材内容提供了方向,而且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培养和提高综合能力
高考是对考生综合能力的检验。学生只有各种能力达到高考的要求,才能从容不迫地面对紧张的考试。考试说明对考生的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高中数学对学生能力的考查主要表现在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四个方面:对运算能力的考查遍及各种数和式,以及方程和不等式的求解;对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查,在针对基本的思想能力的基础上,近几年来在思维的深刻性、严谨性、灵活性等方面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空间想象能力的考查,不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基本图形的辩认,而是借助多面体或旋转体作为依托,把论证和计算的几何问题寓于其间,带有一定的综合性;对于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带有浓厚的时代气息的应用题以及探索题。所以,在复习备考中,考生应特别注意这几个方面的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七、敢于开拓创新
近几年的高考数学试题中,探索性问题和存在性问题层出不穷。这类型的问题的知识覆盖面较大,综合性较强,对灵活选择方法的要求较高。一般来说,这种类型的题意新颖,构思精巧,通常具有相当的深度和难度,要求学生必须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思维敏锐、联想丰富等素养。考生只有善于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提高准确性,做到不漏条件,判断准确,开阔思路,因题定法。只有在分析命题特点的基础上,联想并利用与之有关的概念,把问题转化为熟悉、简单的题型来解决。
八、善于奇思妙想
在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在掌握“三基”的基础上,要灵活地进行数学知识的应用。如果一个问题有多种解决方案,要努力选择最合理的解题方案;如果有多种途径可作推理、运算,努力选择比较简捷的推理运算途径,力求做到费时少,准确率高。
九、真正掌握易错题,强化训练,减少错误
对于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任何错误,学生都必须查出原因并加以改正。改正一个小错误,等于成就一个大成功;补上一个知识点,等于激活一个知识网。学生要及时实施阶段性的查漏补缺题组训练,教师要及时地讲评、及时呈现出错点,学生要建立自己的易错题笔记本。此外组织学生走上讲台讲自己的解法更有意义。以上说的是纠错的意义和方法。然而防重于治,真正减少出错的根本在于教师能够及时为学生提供一些辨错素材,进行专项搜索材料、专项纠错、专项辨析、正本清源。
十、提醒学生用好课本
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的原则是“取材于课本,但又不拘泥于课本”。课本中每一个例题、练习题的设置都有其目的和作用,体现着在相关知识上学生所应达到的能力要求。历年来分析高考试卷时不难发现,许多题目都能在课本上找到依据、“根源”,许多高考题就是对课本原题的变型、改造及综合。
十一、编写对比题组,做好对比训练
一、第二轮复习的目的和要求
第二轮复习的目的是进一步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强化知识之间的联结、数学概念、公式、定理的提取以及知识的交汇和综合,帮助学生提炼数学方法、感悟数学思想.因此在第二轮复习中,教师要做到:构建知识网络,巩固学生的知识体系;用专家式的思维引导学生,让学生感悟高考;要求学生养成规范性的解题习惯.此外,学生要做到:在知识回归中构建知识体系;在典型题目中形成思维模式;在改错、反思中提升能力;在频繁的考试中琢磨应试技巧.
二、认真学习《考纲》,研究近几年的高考真题
在第二轮复习中,若想要做到既有针对性又避免做无用功,即减轻学生的负担,又提高复习效率,教师必须认真学习《考纲》和《考试说明》,吃透其精神实质,抓住考试内容和能力要求,明确备考方向.同时,教师还要研究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研究试题的考点和考频,挖掘高考的重点和热点问题.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对高考考什么、怎样考做到心中有数,在复习中才能讲深、讲透、讲到位,突出复习的重点,突破难点 ,使复习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三、抓好专题复习,领会数学思想
第二轮复习重在知识和方法的专题复习.专题复习可以进一步巩固第一轮复习的成果,加强各知识板块的综合应用,同时专题复习对教师的备课要求很高,教师要通过对例题的精选、精讲、精练,力求归纳出知识板块的形成体系,提炼出数学思想.因此,在第二轮复习的设置专题中要做到“五突出” :(1)突出主干知识.体现在由对单一知识的认识上升到对知识交汇处的重点知识的认识,需构建更大的知识体系;(2)突出解题方法.体现在由“一题一解”上升到 “一题多解”或“多题一解” ,归类题型、提炼方法、追求最优解法;(3)突出提升能力.体现在把能力“附在”问题上,用解决问题的方式来体现能力,用解题带动能力训练;(4)突出数学思想方法.体现在感受数学思想对解题的重要性,体会数学思想在解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通过解题提炼数学思想,运用数学思想指导解题; (5)突出复习方法.体现在复习内容应更具有针对性、实战性. 在教材稳定、课标不变、考试大纲相对稳定的前提下,每种卷型的试题,其命题模式、命题内容、命题难度是相对稳定的,因此教师要紧扣近几年的高考真题模板,把握高考复习走向.
四、努力提升复习效率
关键词:三基 思维 能力 高考复习
高考前的总复习是高中三年来的最后攻坚阶段.采取什么样的复习方法才能提高复习效率,这是我们每个高三数学老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以下是作者结合以往多年的探讨,谈谈自己关于高考复习的思路及方法。
1.梳理知识体系,重点落实”三基”
在进一学期的高中数学数学复习中,如何能够根据时间紧,要求高,任务重,知识覆盖面大的特点进行高效的复习,笔者主要采用了三轮复习法.
第一轮复习的关键依据《教学大纲》,对高中数学教材的所有内容以及省高考指导丛书分册中的《考试说明》要分析透彻,对所有知识点进行全面的梳理.
知识点主要包括:函数及其图象,解不等式,三角函数,导数,数列,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概率,向量,立体几何,解析几何。
在第一轮复习中,着重从以下三点入手:
1.1对知识系统梳理
就是从知识梳理的角度出发,对每单元的知识点从了解、掌握\熟练掌握这几个层次进行归纳总结,并指明本单元中的哪些知识点是高考命题的热点问题(即为复习重点),把握本单元教学的重难点及关键.第一轮分析不宜速度太快,但要面面俱到,细而实,全而稳,为防止遗漏一些知识点,力保基础扎实,基本技能娴熟和教学思路清楚,做到这”三基”是第一轮复习的基本目标。
1.2合理的选择复习资料
首先对进五年来我省高考试卷和全国各省高考题为素材,把既能体现本单元重点考查的知识点又是各省高考题中的重点试题加以精选,进行分析讲解,最后归纳取其精华。这是毕业班教师必须完成的工作,不要再让学生在题海里遨游了。
在复习中,教师的导向作用十分重要。现在社会上流传的复习资料名目繁杂,参差不齐,教师必须精选精编,始终以教材为基础,复习指导丛书为蓝本,另再精选一套有质量的配套资料即可,让学生达到自我意识,自我分析,自我调节的良好学习状态,以优化解题方法,掌握解题规律。
1.3对典型例题、习题进行分析和评析
在复习中,对学生加强能力训练,对每个单元的知识点要寻找联系重点,教师紧扣这些知识点,选取典型例题习题进行评析,同时再编写或精选一些练习题,组织学生加以练习,以检查每个单元学生掌握这些知识点的实际情况及时反馈信息,在复习中也适当进行知识小综合,做到前后呼应,谨防遗漏知识点,增强复习的效果。
2.分析题型,训练学生思维
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过了单元以后要进一步帮助学生将知识系统化,提高解题的综合能力,为此,进行第二轮复习。这轮复习的关键是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这就需要研究近十年来高考的数学的题型,出卷各类题型的先后顺序,近十年高考来的热点问题。一句话:认真探究高考命题的规律,牢牢把握高考命题的动向。
为提高应试的能力,对目前已经出现的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计算题、证明题、应用题、创新题(开放探索题,解意自编题,阅读理解题)和压轴题材等各类题型进行一次单一的训练(及专题练习),然后加以分析和归纳,以展示各种题型所表现出的各种思考策略和解题方法,从而达到开拓学生的解题思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
对题型的分析具体可以按以下三方面进行
2.1题型介绍
就是对各种题型的特点,考查内容的目的和意义做详细的说明,已经熟悉的可以弱化,并对每种题型拥有的各种解法作简述,以明确这种解法对题型的适用性和操作性。
2.2考题分析
对近十年的本省和全国高考题为素材,选取和题型有关的考题进行分析,以体现各种解法的可行性,用已经学过的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去解答。
2.3练习题训练
围绕各种题型,选配一套与之相关的练习题,这些题目来源于教材及高考考题,以检查学生对各种题型掌握的情况,通过对题型全面而有针对性的研究,使学生能适应新题型的不断变化,掌握各种解题思路,特别是对压轴题,创新题能全方位的提示考题的本来面目,克服对压轴题和创新题的畏惧心理,增加求胜的信念。
由于客观题的总题量明显偏多,这就需要考生在解题时必须牢记解题的知识和方法,具体一定的速度,才能迅速识别试题,作出判断,进行快速解答。因此,在第二轮的习题训练时要同时注重强化解题速度和提高解题的准确率。
3.综合训练,培养能力
学生经过近五年的学习和两轮复习,学生的基础知识已经基本过关,基本方法也已熟练掌握,第三轮复习由此开始。第三轮复习是综合训练,为此,需要做好以下两件事:
3.1精编模拟试题,了解考前信息,提高实战能力。
精心准备综合训练题(5-6套差不多就够了)试卷一方面是要以“三基”为主,全面覆盖;另一方面又要是教材重点和考试热点,有针对性的强化,它的综合性和信息的时效性都是平时作业和单元过关考试无法代替的。前面两论复习是以老师评讲为主,现在则是以学生的训练为主,最后再让学生做几套模拟实战的综合训练题,真实的反映自己的水平。教师再进行针对性的讲解,给学生一个深层次的提高,做到进一步训练思维能力,培养思维品质,提高实战时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要让学生积累考试经验,防止以后高考的怯场
第三轮复习已经临近高考,故最后的两套模拟试卷的试题难度要适当,具有安慰性和稳定性。切忌出怪题、偏题以及过难的综合体。考过后一定要立即批改加以评讲,对考的学生要大力表扬,并指出不足;对考的差的学生要加以鼓励,以增强其即将投入高考的信心。对这两套模拟题的准备要做到四个心里有数:
①还要加强教材中哪些知识点
②还要考查哪几种数学思维方法以及思维能力
③还要纠正学生解题中常见的错误。
④还要解决哪些数学中的思维障碍。
同时还要向学生指出,并不因为前几次考试不理想而影响高考实际水平的发挥。这时千万不能盲目照搬外地的试卷,能够再一次的通过这两次的考试,总结前阶段的学习和考试的经验,力争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此外还要消除思想障碍,稳定思想情绪,最后以良好的身体状态,心理状态进入考场。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实际的应有水平,考出理想的成绩。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数学室编著.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3.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7
[2]章晓军:解题要善于捕捉隐含条件.中学数学,2001,3
[3]王富英:数学总复习的目的任务、功能、特点及教学原则的探究,数学通报,2003.2.
[4]裴光亚: 高考数学复习的智慧.,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7.4
作者简介:
考前地理复习方法总结
1..深入思考
纵横联系
要学好地理,深入思考不可缺少,随着学习的进阶,你要加大深入思考时间在所有地理学习时间中的比例。
与“热点”问题联系:经常用课本中知识与社会现实“热点”相联系,通过深入思考,用地理原理和地理知识解决现实“热点”问题。
与历史联系:把地理和历史相联系。如把地理中的人口迁移与历史上近代西方殖民活动联系起来。
用政治原理分析地理现象:例如,用哲学原理分析环境和人类的对立统一关系。
地理与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联系:你要经常浏览一些报刊和网络上的文章,找出地理与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深层联系。例如,把地理中的工业布局与国家政策相联系。
运用数学、物理、生物、化学知识:例如,用数学图表示某些地理现象,用数学公式分析某些地理原理。再例如,把喀斯特地貌的形成的原因与化学方程式相联系。
不同角度、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方法深入思考:例如修建一项水利工程可以从水文特征、地质条件、气候、植被土壤、环境保护、居民交通等地理角度去论证,还可以从历史条件、工程技术、时代背景、经济效益,以及对文化遗址、生态影响等多角度考虑。
围绕核心知识点进行思考
地理和物理,都有一个“理”字,因此,你可以尝试着把一些物理的学习方法用于地理。例如,深入思考。如果说在物理的学习过程中要始终贯彻深入思考,那么,对于地理来说,至少要在学习某些知识时,要深入思考,例如围绕某些核心知识点进行深入思考。
例如,你可以把“经度、纬度”作为一个核心知识点,围绕“经度、纬度”这个核心,把课本上所有重点地区的海陆位置、气候特征、气压、风带、地形、植被、农业等进行归类。这样,当你在做题时,涉及到某个地区的经度、纬度时,你就能想到对应的海陆位置、气候特征、气压等等了;反之,当你做题时得知某个地区的海陆位置、气候特征、气压等等信息时,就有可能猜测出这个地区的经度、纬度时了。
总之,在深入思考时,你可以把地球看成一个小球,你可以放在手中、随意玩弄。
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
从书籍、报纸、电视、网络上看到与地理相关的信息时,你要深入思考一下,看看自己是否能解决一些问题。例如:“海啸或者海平面发生变化对海岸带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有那些重大影响?”在深入思考的同时,你还要翻阅课本和参考书。
养成时刻深入思考的习惯
例如,随时思考如何运用地理知识解决现实“热点”问题。
2.把握要点
把握基本知识点的要点
地理的基本知识点是指地理课本中的基本概念、原理、规律和重要的地理事物、观点、结论等。它们分布在课本中的各个部分,从大的方面,有地图、地球运动、大气运动、人类活动、人地关系、环境与发展等;从小的方面,有晨昏线、太阳高度、气候类型等等。
一般的,能够体现地理学核心思想、充分体现地理的实用性的知识点,与其他课程如历史、政治等联系紧密的知识点,与现实紧密联系的知识点,多为高考的重点。
把握地理基本知识点的要点的两种方法:一、自己总结出知识点的要点。你在听课、记笔记、做练习、精读课本、看参考书时,把基本知识点的最关键、最核心的东西,用一、两句话总结出来,并记忆准确,还要记在笔记本上。这种方法花费的时间多一些,但能不断提高你的把握要点能力。二、记忆老师和参考书总结出的要点。有些老师和参考书能够把课本上的知识点的要点总结的很好:非常清晰、完整、简明,你只要记住它们就可以了。这种方法见效快,但灵活运用性差。
你可以把上面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自己总结出的基本知识点的要点,并与老师和参考书总结出的进行比较,看看谁总结的更好。
总结出典型题目的要点并归类
平时学习时练习做的不错,但考试时却有很多题目做不出来,其原因之一就是做题时不能把握要点。地理不像数学,没有那么多解题技巧,对于很多题目,只要你能分析出题目对应的知识点和解题技巧的要点,往往就能解决了。例如“太阳高度角”类题目,只要你把数学上的三角函数等运用到这道题目对应的地理知识点,往往就能解决了。
老师和参考书:对于学习处于初级、中级阶段者,如果自己总结不出来典型题目的要点,你可以把老师和参考书上总结的要点记忆下来,练习和考试时,直接一一对应就可以了。
归类:把典型题目的要点按照课本上的知识点或者按照解题技巧进行归类,并“串”起来,就能形成解题技巧体系。
联系实际、灵活运用
(适用于地理处于高级阶段者)
所谓“热点”题目,就是把运用地理知识点解决当前“热点”问题。你可以从参考书、科普读物、报刊、计算机网络等的信息中总结出要点,并把这些要点和课本上的地理原理联系起来。
琢磨命题人的思路和意图:通过仔细分析历年考题中的“热点”题目,琢磨命题人的思路和意图,你就能总结出一些解题技巧,你还能知道自己从参考书、科普读物、报刊、计算机网络中的收集信息的广度和深度。
把握要点:在浏览参考书、科普读物、报刊、计算机网络中的信息时,你只吸收那些与课本和高考大纲范围内的地理知识密切联系的信息,对于其他的信息,你不必理会。在这个过程中,你要不断提高把握要点能力,从大量信息中找到最核心、最本质的有用信息,鉴别错误信息,剔除无用信息。另外,你不必从“学者”的角度分析,分析的过于深入。
总结、回忆、笔记本
题型和解题套路:对于地理,有很多题型,每个题型往往都有固定的解题套路,你要把总结出的题型和解题套路记在笔记本上,随着题目的积累,不断完善和修正这些解题套路。
由于地理的解题技巧和知识点较多,不同解题技巧和知识点进行组合,会出现多个题型,所以,你还要不断简化题型。
这些东西,你要记在笔记本上。
回忆再现:当你一个人静静的坐在那里时,脑中可以不断的回忆再现,回忆再现地理原理、知识点、一幅幅地图、解题技巧、解题套路、知识体系,等等。
知识体系:你的知识体系要同时放在两个地方,一个是笔记本,一个是你的大脑。你要经常拿出专门的时间来整理笔记本、梳理和回忆知识,使笔记本中的知识体系越来越清晰,大脑中的知识体系越来越明晰。
3.查漏补缺
尽快弥补知识漏洞
初中地理知识的相关基础知识:只要高中地理中涉及到的初中地理相关知识,都要尽快掌握好,不能有知识上的明显漏洞。要形成初中、高中地理知识的完整的知识体系。
你可以把高中地理和初中地理放在一起学习;你还可以把初中地理知识融入到高中地理中,例如学习高中“地球运动”时把初中的“时区和日界线”融入其中,学习高中“地壳运动”时应复习初中地理“地形和地形的变化”等部分,等等。
以前没有学好的基础知识:对于以前没有学好的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无论是初中课本上的还高中的,你都要尽快掌握好。
历史、政治、语文、物理、数学等相关知识
地理会涉及到一些历史、政治知识,如中国古代历史地理知识,环境与人口、可持续发展等等;如果你的语文文言文没有学好,基本物理知识掌握的不好,数学工具如立体几何没学好,也会影响地理的学习。你可以根据历年高考题,体味如何将其他课程的知识运用到地理中。
高考地理中地震震级和烈度巧区别
地震的震级和烈度是描述地震程度的两个含义不同却又有联系的概念。震级表示地震能量大小的等级,即一次地震震源释放多少能量。烈度表示地震对地面影响和破坏的程度。一次地震发生,不论在哪里观测,震级只能有一个,而烈度在各地是不一样的。
影响烈度大小的因素有:
(1)震级:震级越大,烈度也越大。
(2)震中距:其他条件相同时,震中距越小,烈度越大,震中烈度最大。
(3)震源深浅:震源越浅,烈度越大。
(4)地质构造:地面有断层处,烈度比震中距相同的其他地区烈度大。
关键词: 高中数学 解题能力 培养方法
当前,我国高中的数学教材在不断地改革更新,而改革的意义就是要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数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以此达到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根本目的。数学学科的逻辑性很强,要求逻辑性与理论性相结合,因此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所以,高中数学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掌握数学学习方法,这也是教师的责任和义务,也就是说要使学生的解题能力得到提高,并以此进行数学学习。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解题水平对学生掌握和理解数学知识点的程度进行检测,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解题效率对学生思路是否正确进行检测,所以,高中数学教学的重点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一、对高中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思维进行培养
(一)运用数学概念解题
在解题过程中,可以直接运用数学教材中的数学知识的定义,这也是运用数学概念进行解题的思维。在高中数学知识中,法则、性质、定理完全可以利用公理推算表现,也就是说,将抽象的数学定义转变成为基本的数学概念。利用数学知识点概念进行解题,能够对学生最基本的解题思维进行培养。例如,对函数的奇偶性、周期性、单调性进行判断时,就可以利用数学概念。
(二)数量与图像相结合的解题思维
当前,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数量与图像思维起到的作用非常大。将图像与数量进行有效结合,可以将几何同代数的关系在图形之中进行准确描述。对数量与图像之间的关系进行合理应用,可以引导学生对结论与条件之间存在的作用关系进行清晰的梳理,这样学生在接触这类问题的时候就能够高效、快速地解题。
(三)方程与函数相结合的解题思维
函数的实际思想是对函数的具体内容进行高度抽象并深层次地进行概括,在对几何、方程、数列、不等式等方面进行解析的过程中,函数思维都能够应用于其中;计算型题目最基本的解题方式就是方程求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运算水平。当前,高考在命题时将方程思维作为命题的重点。在高考试题中,方程知识点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方程有很多种形式的应用技巧,所以可以将函数思维与方程思维进行结合,使学生能够灵活应用方程不等式与函数。综上所述,想要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可以总结为两点:第一,必须对与方程相关的问题加以重视;第二,必须对函数的全部性质熟练掌握,领会其中深刻的含义,这些是对方程式和函数进行应用的基础。
二、提高高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具体方式
(一)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解题的第一个环节就是审题,所以对问题的认识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审题就是指对题意有一个了解,也就是对问题进行整体分析,让学生明确已知条件和问题都是什么,然后将所求目标与已知条件进行综合对比,在脑海中产生一种印象,让学生调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然后根据已知条件制定出相应的坐标、图形、符号,在现有的知识之上对问题进行主动的探究、积极的思考,找到已知条件与问题之间存在的联系。
(二)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求解过程就是要将问题与已经学习过的知识进行相应的联系,同时综合地对信息进行分析和整合,以这种思维活动对当前的问题找到解决方法,同时做出计划和步骤。学生一旦有了解题思路,就会将脑海中对问题的解决过程利用数学公式、符号等进行具体表述。解题方法有很多种形式,教师必须找准定义,学生也必须学会从问题中找到定义,利用定理、概念、公理解题。
(三)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
高中数学的知识点是固定的,但是解题思路却是多种多样的,解题方法也有很多种,所以学生不能认为解完题就可以了,必须积极地进行解题后反思。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解题后进行反思的良好习惯,这样不但能够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总结,找到问题与知识点之间存在的联系,还能够打牢学生的数学基础,使学生的数学知识结构得到优化,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吸收、消化,并能够灵活应用。学生在解题之后,可以对问题进行分析,找到不同的解题方法,并在所总结出的解题方法中找到最便捷的一种,并寻找解题规律进行对比,以此掌握解题技巧。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开阔思路、拓宽视野。
综上所述,我们能够明确地了解到,学生的解题能力在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学生的学习动力源于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但是良好的学习方法却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与学生进行积极讨论,对解题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思维想法进行分析,找到有效、合理的方法,这样就能使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学习成绩得到提高,也能使学生的数学成绩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罗卿.试论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J].音乐大观,2012(11).
[2]刘福根.提高高中生数学解题能力的教学方法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
[3]赵桂英.论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