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03 11:26:45
导语:在会计中级学习计划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中职;基础会计;信息化教学;方法
随着我国云计算、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国家对职业教育重视力度的不断加大,近年来,各中职院校都在不断开展自主研发、校企合作等方式建设和丰富优质的信息化教育资源,促进职业学校的信息化教学。笔者结合近年来教学工作经验,对中职基础会计信息化教学进行分析,进一步完成中职基础会计课堂信息化教育“有效教学”的目标。
一、现阶段中职基础会计教学对象及现状
当前中职基础会计教育存在的问题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其一,当前中职教育的教学对象为初中阶段文化基础差的学生,入学年龄小,对专业知识生疏。大部分学生普遍存在学习目标不明确、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控能力较差。但是这些学生成长在信息网络丰富的时代,对于信息网络的依赖程度要明显高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基于学生这一学习特征,精心设计激发学生学习潜能的教育活动。其二,《基础会计》是中职学生刚入学的第一学期就开的课程,由于新生开学报到晚,加之还要进行军训和入学教育,通常都在国庆长假结束后才正式开课,客观地影响了《基础会计》的教学课时。教师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侧重讲授会计基本理论、会计核算方法和手工会计技能操作等内容,不能充分发挥《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作为会计信息化教学的标杆作用。其三,对于初中毕业的学生而言会计基本理论知识过于抽象难以理解,还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会计操作技能。虽然《基础会计》教材配备了光盘资源,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其资源的使用需求程度是远远不够的。教师需要利用各种信息化教学手段,“以用促学”最大程度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中职基础会计信息化教学的优势
其一,信息化教育主要是指运用科学教育方法,以学生为核心,灵活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数据资源,合理编排教学过程的多个环节,优化教育过程,创设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育环境,引导学生自主获取信息资源,鼓励学生进行知识探究,从而不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在中职基础会计课堂中应用信息化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程教育效果,全面克服了师生互动僵化的问题,学生能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有益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其二,完善中职基础会计信息化教学是课程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方向,当前,信息技术已经渗透至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生活、学习到工作都需要信息网络。站在宏观角度分析问题,我国教育部门正在大力推行信息教育发展,信息化教育发展也已经获得了许多喜人成绩,信息化基础设施的组建与使用,不断丰富教育教学资源。《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一再强调:“职业教育信息化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支撑,是教育信息化需要着重加强的薄弱环节。大力推进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全面提升教学、实训、科研、管理、服务方面的信息化应用水平。以信息化促进人才培育模式改革,改造传统教育教学,支撑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发挥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巩固规模、提高质量、办出特色、校企合作和服务社会中的支撑作用。”基于此,职业教育应联合当地政府部门共同构建中职专业信息化教育资源,为实现基础会计信息化教育奠定扎实的物质基础。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在信息技术陪伴下成长的他们,信息网络为生活增添了许多色彩,信息网络资源的多样化,使学生感到好奇。对于学生而言,已经不再满足于教师的课堂知识讲解,而是想要更多新颖的教育方式,而基础会计信息化教学则很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中职基础会计信息化教学思路
创建适宜中职基础会计信息化教学资源。《基础会计》作为中职财经类专业入门基础主干课程,涉及到的会计理论知识比较抽象,且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操作能力。眼下中职院校选用的高教版《基础会计》教材虽然内容比较实用且以通俗易懂的文字阐述教学内容,并配备光盘及在线学习网站,但是对缺乏专业认知度和主动学习能力的中职学生来讲难以达到学以致用。因此,在创编中职《基础会计》信息化教学资源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此要求,创建适合课程教育发展与学生学习需求的信息资源,充分发挥基础会计在会计学科体系基石作用。为了更好解决这一问题,教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优化完善基础会计教学信息化资源。其一,创建学生了解专业发展的信息化教育资源。对于刚刚入学的中职生,对经济市场、对专业发展前景、企业等方面的了解非常有限,企业的内部结构、职能部门的设置、生产经营理念、发展过程等对于学生而言都是零认识。因此,开发帮助学生更好了解经济市场、企业发展、运营过程的信息化资源十分关键。此种辅的信息化教育资源可以通过校企合作来完成。如利用教育优势联系当地具备代表性的企业进行实地采访,拍摄工作片段制成视频,也可以委派教师参与市场实践,将实践过程录制下来,制作成教学视频资源开展信息化教育。其二,创建适用于课堂实践的信息化教学资源。首先,教师需要依据课程教育内容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将教材中晦涩难懂的内容以动态视频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精心设计相关教学素材,如学生档案、会计电子档案、教学案例素材、测验资料等。其次,创建模块实训信息化教学资源。依据课程教材基础特征,可以将其分成以下两个模块:一是建设账、证、表方面资源,此类资源主要包含视频、实践操作演示、学生实践操作资源,使账、证、表以视频的形式将三者的关系清晰明了地展现处理。二是创建企业核心经济核算的教育资源。借助信息化手段模拟企业生产经营,仿真企业生产、销售过程,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真实感受企业的核算业务。其三,创建适宜学生自主学习的信息化资源。信息化教育最突出的优势即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鼓励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实践。因此,教师需要精心设计能够激发学生操作欲望的信息化资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讲授专业知识后,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鼓励学生自主实践,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利用网络查阅学习资源,全面巩固学习效果。
四、中职基础会计信息化教学具体措施
(一)创建虚拟仿真企业情景
信息化教学有效改善了师生的关系,主张“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性思维等。在基础会计课堂中应用信息化教学,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求教师创设优质的教育环境。依据班级中学生的知识结构与学习兴趣,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如在第二章会计要素及会计平衡公式讲解中,事先利用课件播放视频使学生对企业产生初步认知,了解企业的外观、厂房设置、办公地点、机械设备配备情况、库存材料及生产一线情况,帮助学生更好了解企业。在此基础上讲解“会计要素、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等内容可将理论转变成具体形象的知识,便于学生对会计基础概念的把握。在第六章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利用信息化教育资料播映企业生产、营销等多个环节的运作流程。如材料进入到仓库后如何验收质量,生产车间如何办理领料手续,材料投入生产需要经过哪些加工环节,商品是如何销售出去等,通过观看教学视频了解企业的内部框架、岗位设置、职权划分、业务流程后,使学生身临其境不断加深学习印象,从而调动学生账务核算的学习积极性。
(二)充分利用各类网络工具,积极开展信息化教学
当前处于“互联网+”的时代,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网络通讯工具和微信、微博等网络交流方式日益普及,网络等资源已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点拓展延伸主要渠道。因此,中职会计教师需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教育手段,如利用学生最感兴趣的,课堂上最爱的人人都拥有的“手机”这一工具,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主动进行知识创造。如在第四章会计凭证讲解原始凭证内容时,在正式上课前,教师可以将各类单据案例资料上传至班级微信群,进行课前导学,要求学生主动预习并上网查阅相关知识。课上教师通过PPT展示各类原始凭证样式、链接微课播放支票填制的业务场景,分析企业的业务流程所涉及的单据引导学生讨论,并填制原始凭证的实训任务。让学生查看电子教材查找信息,以小组的讨论形式完成课堂学习任务,教师巡查指导解答问题,有效实现教学互动。在展示成果环节,教师可选取小组代表展示讨论结果,也可以要求学生将自己的学习成果上传至微信群,与其他同学进行积极的交流,并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或建议,充分发挥出信息化教学的作用。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职基础会计应用信息化教学,能够有效解决传统教育模式受限于空间与时间的问题,利用信息互动的教育优势创新课程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索知识的能力,加强合作学习与实践训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不断提升课程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郭丽云.关于提升基础会计教学水平的探讨[J].新课程学习(中),2015(12)
[2]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
[3]刘善广.中职会计教学中的诚信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5)
[4]王晓敏.“支票的填制方法”信息化教学设计[J].中国市场,2017(15)
[5]王晓.对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思考[J].科技经济市场,2016(10)
一、创设轻松的氛围,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技术
技术课堂上的轻松氛围并非要用游戏取代复杂的技术原理、用多彩的课件取代文字资料的朴实、用热闹的场面取代沉静的思考。轻松的氛围应是教师把自己从“神坛”上请下来,能与学生共同提出问题、共同学习、共同探究,成为学生可以依赖的学习伙伴。轻松的氛围应是能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善用轻松的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善用轻松生动的语言来启发与引导,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忘记彼此的身份,从而投入地、快乐地学习。
所以只要我们教师吃透教材,用心去设计教学,用心去对待学生,从学生的需要和特征出发组织教学,一定能营造出生动、愉悦、和谐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技术。
二、搭建民主的平台,让学生在参与中掌握技术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科学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搭配民主的平台,把更多的实践空间、思考空间留给学生,让更多的学生有自我发现、自我展示、自我成就的机会,从而更加自主地投入学习,更好地掌握技术。
在信息技术学科中,除了让学生参与实践外,这种主动参与明显地体现在新技能的演示或实践成果的展示上。
实践证明,让学生自己来争当老师,把学习的主动权放给学生,可让学生有更多展示的机会,并吸引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同时,这种方式,也可以自然了解学生的原有水平,实践中我还发现,有些以前教师演示时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当自己演示没有到位后,看到了自身的不足,则会更加重视教师的演示,也改变了以前的那种认为教师演示是对他们操作时间剥夺的错误观念。把主动权放给了学生,人人都有展示的机会,也可激发他们以更加端正的态度对待学习。
在学生实践的过程中,我则是起到指导、帮助的作用。我会一边指导学生实践,一边及时观察学生的情况,记录典型的实践成果(需要指正的或非常优秀的),然后由学生进行展示,并引导其他同学来进行评价,分析其成功所在,指出其问题所在,并提供解决的方法,而我只是适时的点拔。比如,当四种结构化表达的技术问题解决后,我让学生利用这些技术解决实际问题:“三大战役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很重要的战略意义,下面文字信息是对三大战役的描述,请选择一种合适的结构化表达方式,对此文字中的关键信息进行表达。提示:1、你想表达的意图是什么? 2、用什么方式表达最能体现你的意图?”当学生按要求基本完成作品后,我让几位学生展示并介绍自己的作品及设计思想,并引导其他同学进行互评,如技术选择是否合适、结构化信息挖掘是否科学、技术操作是否正确等。通过学生自我展示与互动评价修改,最后总结出在实践过程中需要学生完善的几个点并让学生再完善:
(1)要清晰地表达意图:可通过标题的设置等方式实现
(2)要突出显示的信息:可通过设置字体、颜色、底纹等修饰(教师可适当演示)
(3)要科学、合理、规范地使用技术,形成良好的规范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演示、屏幕录制播放演示为主的做法,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在实践中变得更加投入,努力以最佳的成果展示给全体同学,从而提高了他们参与课堂活动的质量,使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变得更加顺畅、有效。
三、设置有效的实践,让学生在体验中领会技术
对任何一门学科而言,其探究的过程与方法均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一些学科的概念、结论、观点,只有和相应的探究过程及方法结合起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过程,乃至整个精神世界才能获得实质性的发展和提高。通过这样的实践与探究过程后,再加上教师的引导与点拔,学生对于三种图像格式的特征得到很好地领会,同时对于图像格式的转换方法、文件的压缩方法等也都熟练掌握,并在此过程中提高了分析问题、归纳结论的能力与水平。
比如“编程画二次函数图像”的教学中,我设置了几个让学生修改步长值从而画出不同效果图像并逐语句调试的实践活动,学生通过多个不同的逐语句调试的过程,很好地领会了循环结构的技术思想。
以前我们总是报怨学生对于一些简单的概念和理论记不住、记不牢。试想,如果我们只是给学生灌输一些看似确定无疑的、不存在任何对立和冲突的客观真理,学生在经历了这种靠死记硬背加题海训练的教育过程后,其个性和能力如何得到发展?这正可谓杀鸡取卵,而无后劲。设置有效实践,关注过程和方法,让学生获得的知识不再空洞与抽象,而是具体、生动、丰富,这则如涸泽而鱼,才真正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四、渗透丰富的文化,让学生在人文中享受技术
【关键词】中职学校;会计档案;信息化管理
1中职学校会计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中职学校会计档案是指各学校在进行会计核算过程中接收或形成的,记录和反映学校经济业务事项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数据、图表等各种形式的会计资料,是重要的史料和证据,是对学校业务进行分析、计划、决策、监督的重要依据。信息化下的会计档案不仅包括传统的纸质档案,而且还包括用计算机磁盘、硬盘、光盘存储的会计数据和相应的财务软件系统。做好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对准确掌握学校某时期的经济及财务活动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学校基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校进行政策制定、财务规划、预测经费开支、实行有效管理和科学决策的重要信息来源和参考依据,对学校能否与时俱进、提升管理质量起着一定的影响。随着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及会计信息化的逐步推进,信息化会计活动产生了信息化会计档案。现在中职学校会计档案具有信息量大、时效性强、实时更新、查阅频繁这一新的发展趋势。这对当前的会计档案管理方法是一种严峻的考验,随着国家经济工作的不断发展,各种评估需要提供的会计资料、指标数据之间的划分等越来越多,信息采集工作量日益增大。只有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会计档案信息资源进行科学收集、整理、保管和利用,使会计档案信息化以方便查阅,使中职学校的管理处于领先水平,才能加快推进中职学校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步伐,走在职业教育的前列。
2中职学校会计档案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档案数量多,查询不便,管理水平落后
(1)目前很多中职学校的会计档案管理仍主要停留于纸质档案管理,会计档案有的一个月后才装订成册。堆积如山的原始发票凭证,随时有弄混淆、丢失的风险。每月在打印凭证及装订上都要耗去大量的人力物力,查账时需要先在财务软件系统中按年份查找到所需的凭证号,再到档案室调取相关凭证资料并复印,极其不方便,大大影响工作效率。有的中职学校只重视会计业务,轻视会计档案管理,没有专职的会计档案管理人员,未进行过会计档案知识方面的培训。学校档案室里只存放有会计的纸质档案,信息化形成的电子会计资料档案未归档管理,只由会计人员自行保管。有的档案室管理只是物存放在档案室,查询调阅时没有严格的登记手续。档案室的硬件设施也未能跟上,相关防虫害、防潮、防火、防盗措施不全。(2)在中职学校逐渐实现校园信息化建设的情况下,学校的有关学生学籍管理、教育教学资源等信息已基本上实现网络化管理,学校有关人员都可依据各自的权限在办公网络上实时取得资料并实现共享。但会计档案信息却依然停滞不前,仅局限在财务科,其他科室人员需要会计资料必须通过财务科查询了解。财务人员有时要重复提供相关资料,至使腾不出时间和精力去做更多有价值的工作,从而制约了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3)电子原始凭证数据采集和转换无法完成,现有的会计软件无法对银行电子回单、电子缴税单等各种电子原始凭证直接进行采集转换,割断了会计信息与原始业务数据之间的联系。
2.2会计档案信息数据安全存在问题
在传统的会计档案保管中,经济业务都记录在纸张上,所有的数据资料都是在会计凭证后附有原始发票及单据。装订成册后并加盖签章。纸质原件数据资料如果被修改就会留下痕迹。因此保留下来的会计档案数据非法修改得到制止。但会计信息化条件下,存储在计算机中的数据很容易被修改,甚至能不留下任何痕迹,对会计信息档案复制窃取也更加容易且不易发现。若计算机硬盘突然损坏数据未备份也将很难得以恢复。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计算机病毒感染、黑客入侵、间谍软件等攻击也对会计信息化档案的安全造成威胁,数据的损失也将无法估量。
2.3会计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会计档案为会计工作的重要环节,对于具体管理人员的专业性、技术性都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长期以来,各中职学校只重视会计业务方面的继续教育而忽视了与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相关联的学习,使得会计人员专业水平素质参差不齐,特别是精通现代信息化技术、又懂得与会计档案信息化发展需求相结合利用使用的人才更是短缺。
3改进中职学校会计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思考
《福建省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计划(2013-2017年)》的通知中提到,到2017年,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基本建成资源数字化、学习网络化、办公自动化、管理智能化和智慧型数字校园,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和高效的业务管理机制基本形成,现代信息技术与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和管理深度融合,中等职业教育领域信息化应用整体水平进入全国先进行列。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会计档案也不例外。这也意味着会计档案信息化管理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将成为中职学校发展的必然要求。
3.1改善会计档案管理设备设施,实现会计档案信息化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各中职学校都不同程度开展了信息化建设,如福建省侨兴轻工学校就已基本上实现了校园网络化的管理模式,学校通过OA办公系统实现了会计的日常管理工作,如年度各科室预算安排、临时用款计划编制审批、出差申请、费用支出报销、借款单、差旅费报销等流程。流程报销时都附有上传的原始发票单据扫描件实行网络现场办公。会计人员和各分管领导可实时对流程进行审核及查询。在此基础上,会计在录入记账凭证时,在摘要中写明该交易流水号,这样就初步实现了电脑查询原始凭证的功能。在“互联网+”时代,新信息技术出现日渐普及,随着越来越多电子原始凭证的出现,应尝试建立起原始凭证交换平台,通过配备相适应的现代化档案管理设备设施及对网络办公软件升级开发,促使网络办公系统与财务软件系统相链接,通过网管接口进行常规经济业务的处理,驱动会计记账自动读取资料,完成常规经济业务的输入。在财务软件系统中的记账凭证编制模块下嵌入原始凭证扫描上传功能,就可在财务软件中实现会计档案信息实时调阅的功能。同时在学校网络办公系统下建立起相适应的会计档案信息查询功能模块,对财务软件中的数据进行链接,构建起会计电子档案明细账,实现会计档案信息化管理。在网络办公系统中可设置权限方便各科室相关人员直接进行业务需要查询,做到个性调用,积极为教育教学、评估、审计等方面提供会计数据分析资料、规划决策,以提高会计档案的利用率,满足不同利用者的需求,实现一定权限下的资源共享,提高会计档案的资源利用率。
3.2加强保障会计档案信息化系统的安全性
实现会计档案信息化管理后,重点要解决会计档案安全保密措施。为防止数据被篡改及泄密,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电子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严格权限分级、加强操作系统权限授权管理、密码与口令卡控制、做好数据存储备份,对传输、存档的会计信息化档案进行一定的加密措施。作为存放和处理会计信息化数据的计算机及服务器要有专人管理,除维护外,禁止外人操作财务用电脑。建立起网络安全制度体系,注意数据库的加密技术、加强网络入侵防御系统、硬件设施的安全防范,防止非法入侵。会计档案管理人员及时对档案进行归档整理、储存备份。建立起会计电子资料备份管理制度,确保会计档案资料的安全、完整和财务软件系统的持续、稳定运行。在此基础上,也要做好纸质档案的存档工作。
3.3培养会计档案信息化管理人才
开展会计档案信息化管理,人才是关键。会计档案信息化管理对会计档案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一批懂会计、有档案管理学知识及计算机网络技术,又精通计算机操作技能的综合型人才。为了提升中职学校会计档案管理水平,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初、中、高级会计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增加档案现代化、信息化等理论知识与技能,以提高其综合业务能力。同时要求会计档案管理人员在工作中要与时俱进,把所学的新知识应用于工作中,有创新精神地参与工作,不断提高会计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中职学校实施会计档案信息化管理后,可以大大提高会计档案的利用率,通过数据网络平台实现各个科室之间信息资源共享,提高会计档案管理质量,为学校管理者进行决策提供必要的参考。
作者:何玉杜 单位:福建省侨兴轻工学校
参考文献
[1]吴芝红.浅析中职学校会计信息化建设[J].中国电子商务,2014,(18).
[2]高娟.浅谈高校会计凭证档案信息化管理[J].电子测试,2013,(16).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 账务处理 教学
职业教育就是学者有其能,能就是技能,有技能就能就业,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职业教育的学生优势是在岗位上能迅速上手,工作能快速顶起来。会计信息化是财会专业学生就业时必须掌握的技能,学好这门课至关重要。财会专业的学生在完成《基础会计》、《企业财务会计》等理论学习后,即开设会计信息化这一课程。笔者在多年会计信息化教学工作中,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些困难,针对性地浅谈几点体会。不当之处,还请指正。
1 关注学生发展,最终要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应全面提高学生的会计信息化的水平和素养
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会计信息化教学中不仅要传授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另外还要教会操作技能,培养较高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两者有机结合才能让学生在以后的岗位中能独立完成工作,灵活处理工作中遇到的未知问题。传统教学将知识点、操作步骤、注意事项总结后灌输给学生,从源头上剥离了知识和智力的内在联系,放弃了学生的思考的个性,无需智慧努力,只需听讲和记忆就能掌握知识。但是单纯地以接受为主不是教学活动的全部内容;学生在学校学得的知识是有限的,而且会随着技术的发展而落后,因此教育的目标应当是教会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应以学生理解、体验、感悟为基础;教学应当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建构的活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以项目和任务形式呈现学习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培养学生主动思维的能力。财务业务一体化的会计信息系统可分为三个基本部分:财务、购销存和管理分析。其中财务部分主要由:总账(账务处理)、工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应付管理、应收管理、成本管理、会计报表等子系统组成。这些子系统以账务处理为核心,为企业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提供全面、详细的解决方案。账务处理包括系统初始化设置、日常处理和辅助核算功能、期末处理三大部分。在教学中将其分成四个项目:系统初始化、日常业务处理、出纳管理、期末业务处理。每个项目都制定具体的工作任务和操作内容,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完成各项任务。
另外,课堂讲授应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学校可以和一些商业会计软件公司,如用友、金蝶等公司进行双赢式合作,借助外援力量,不断获得最新版本的会计软件,使学生感受会计软件及管理软件的前沿动态,缩短学校与社会的距离,避免学生刚毕业就落后的尴尬。我校与用友公司合作,开展技能竞赛,学生成绩优秀的不仅可以获奖而且能获取ERP证书,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能动性。
现在的软件大多都有说明、演示、帮助、安装、设置等辅助文件,在财务软件教学中,如果教会学生利用这些文件来学习软件操作的技能,那么他们以后就具备了学习各种软件的能力,学生也有了后继发展能力。
2 关于学生在学习中操作员角色不清晰的处理
信息化教学中,可以安排若干角色。在账务处理模块学习中,分别让学生扮演企业中不同的角色,如系统管理员、出纳、总账会计、会计主管、账套主管等,老师先行指导学生各个角色在经济活动中的任务,进行角色演练,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又让学生体验到财会人员实际工作的职责,对技能的把握能迅速而深刻。
课程教学中要求学生系统地完成一整套账务处理,包括凭证录入、审核、记账、结账、编制报表等,因此在操作中容易造成会计工作一人身兼数职的困扰。学生操作中不会更换角色,如实训案例中要求审核凭证,原操作员是出纳,点击审核,系统提示无此权限,(操作员没有的权限在软件界面无法显示),学生自己就无从下手了。
在增加用户和设置用户权限时,要强调用户设置的作用是通过系统管理员或账套主管对所有软件操作员进行工作上的分工,并授予一定的权限,以保证会计数据的安全性。学生在操作中把自己当作机器人,没有去意会操作中蕴含的会计原理,只是去生硬地学习操作步骤,没把自己当做会计人。
系统管理员可以建立财务账套,增加用户及用户权限。账套主管可以登录本单位账套,进行账套基础信息、基础档案编制,以及总账、工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模块的初始化。总账会计可以进行日常业务处理,凭证录入,工资变动、固定资产增减变动等信息的录入。出纳可以进行出纳签字、现金、银行存款业务的处理等操作。月末的期末处理,会计主管或进行凭证审核、记账;总账会计进行月末转账处理,出纳进行银行对账。在日常业务和期末业务完成后,账套主管或会计主管进行结账、编制报表。
在实训中对于每个项目的任务,要求学生先分析此权限哪个用户才拥有,要正确地使用用户及功能权限。
3 学生对于期末结转不理解的困扰
账务处理系统中期末业务处理的主要工作是:期末摊、提、结转业务的处理,对账、结账业务的处理。期末摊、提、结转首先要定义转账凭证以便日后自动生成转账分录。自动转账主要包括自定义转账、对应结转、销售成本结转、汇兑损益结转、期间损益结转。
用友ERP-U8期末自动转账工作一般分为两个步骤。①设置自动转账分录,即自动转账凭证取数公式的定义。包括自定义转账、对应结转、期间损益结转等。自动转账分录的定义完成后可长期使用,只有在所定义的转账内容发生变化时,才需要重新修改。②执行自动转账,即生成自动转账凭证。
在操作中普遍认为最困难的是公式的设置和修改。究其原因,一是对自动转账的作用和功能缺乏足够的认识,二是自动转账的设置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其中对于自定义结转公式的设置学生大多觉得难掌握。如:按短期借款期末余额的0.2%计提当月借款利息。此题分录:
借:财务费用——利息
贷:应付利息
此题取数公式:
借:财务费用——利息6603 借 JG()
贷:应付利息 2231 贷 QM(2001,月)*0.2%
学生初学时取数公式的设置觉得很困难,不理解为什么JG后括号里应是空的,这还好说,因为JG是用友账务取数函数,但部分同学连应付利息的取数公式都不懂,其实还是没有把会计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在教学中要强调人脑最聪明,要掌控电脑,我们不是简单地学习操作步骤,而是要有自己的思维,要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要能应变。学生在设置好以上自动转账分录,执行自动转账生成自动转账凭证后,常见错误主要有两种。第一种:生成的转账凭证有多张相同;第二种:没有计提利息财务费用这条分录。
分析以上问题产生的原因,第一种问题是由于进行了多次结转,生成了多张自动结转凭证。在账务处理过程中,由系统根据预先设置好的自动转账凭证生成记账凭证,并完成相应的结转工作,但这种机制凭证每月只进行一次结转,多次结转就会产生多张相同凭证,造成账簿记录错误。第二种问题是期末结转时,没有根据业务特点分批按步骤来进行结转。由于多数期末结转业务都从账簿中提取当前数据,所以在确认结转前要将所有的记账凭证都登记入账。尤其是对后继有影响的期末业务凭证生成后,一定要立即审核入账,登账完成后才能处理后续转账业务。具体到以上业务,没有计提利息财务费用这条分录,这可能是由于“短期借款”的数据没有登记入账,导致生成期间损益凭证时“财务费用——利息”取不了数。
而有些期末转账凭证的数据必须依据另一些期末转账业务产生的数据,也就是说,对于一组相关转账凭证,它们之间同本月其他经济业务有一定联系,必须在全部相关业务入账后使用,并且要按照合理的先后次序逐一生成凭证,在某些转账凭证已经记账的前提下,另一些转账凭证才能生成,否则就会发生取数错误。即如果涉及到多项转账业务,转账生成的先后次序非常重要。转账凭证的生成有严格的顺序,比如计提福利费一定要先于结转制造费用,而结转制造费用则必须在结转生产成本之前。同理,结转汇总损益、摊销无形资产等所有摊、提事项都必须在结转期末损益前完成。
期末业务处理的自动转账,可以提高会计系统的工作效率,但不注意期间的数据关系和转账生成的时间顺序,会造成生成的凭证数据错误,影响后续工作的正确性,在学生进行学习及实验时,要使其了解透彻,掌握其要点。
参考文献:
[1]刘学敏.会计电算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关键词] 会计专业; 电算化教学; 引导学生; 学习方法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06. 046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06- 0095- 01
针对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整体素质下降的实际情况,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笔者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采用“满足心理需求,激发学习兴趣”的方法,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指引,调动学生“想学”、“爱学”的积极性,增强学生求知,创新的能力,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在几年的教学过程中笔者逐渐探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提高“我想学”的积极性
心理学指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是在一定条件的影响下发展变化的。当刺激、新奇的事物与个体需要相符合、相联系时容易发生兴趣,并形成活动的动机。它是促进学生细致观察、良好记忆、创造思维的重要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对会计电算化这门课程中的一些实际现象,例如,大家都会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制表,用计算机玩游戏,那么能不能用计算机进行会计账务处理呢?用计算机进行会计账务处理与手工会计账务处理相比有哪些好处等,首先提出疑问;再通过上机演示使学生产生特别的好奇心理,从而萌发出急于寻求答案的求知欲望;然后适时地采用图文并茂的板书授课、VCD多媒体课堂演示等多种教学方式进行耐心地启发、释疑,并利用实验、实习机会,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与其能力相适应的各种上机操作实验等,让学生感到学习这门课程“有趣”、“有用”。从而既提高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激发了学生好奇心理,促使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2 调动学生学习情绪,增强“我愿学”的情感
情绪是人从事某种活动时产生的兴奋心理状态。人的情绪、情感是由客观事物引起的,根据客观事物的不同特点及其与人关系的不同,人就对这些事物产生不同的态度和体验,情绪对人的行为具有激励、诱发和调节功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情绪高涨,就能引发极大的兴趣,使注意力集中,记忆力提高,感受性增强。因此我在教学中努力创设和谐、平等、宽松的教学环境,积极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加强情感联系,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积极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促使学生从“我想学”向“我乐学”转变。比如,用欣赏的目光注视学生、用积极的话语表扬学生、用肯定的动作认同学生等,满足学生对温暖关怀的渴望及对自信的需要。为此,我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以下措施:① 正确地评价学生。评价要建立在个体差异的基础上,用动态和发展的眼光关注学生的发展;要善于发现和认同学生的“闪光点”。中专的学生大多活泼好动,兴趣广泛,具有渴望表现自己并引起别人注意的潜在意识。如果在展现自己的过程中,自己的自尊心得到满足,就会增强自信心,产生积极的参与动机。② 要让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的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激励,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③ 要善于利用自己健康的情绪影响学生。要以自信乐观的心境、饱满热情的情绪感染学生;同时要注意把握既符合学习情境、学生心理又与教学内容相一致的共同需要,以调动学生最大限度的情感共鸣与情感体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感悟和理解。
3 遵循智力思维规律,教给学生“我会学”的方法
心理学研究认为,思维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主要的心理过程。学习和发现未知的东西会给人们带来求知、理解的满足和幸福,进而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既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前提,又是发展学生智力的核心。为此,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中专学生正是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渐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的过渡时期,学习的主要方式和常规性的思维活动是再现性思维,它是创造思维的基础,提高创造能力的前提。因此,我在教学中积极发展学生的再现性思维,不断满足学生求知和理解的欲望,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1) 将思维的基础建立在感性知识之上,让学生凭借对事物的具体形象、表象的联想及以往知识经验,使思维逐渐上升到抽象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如会计电算化是为会计工作服务的,因而它的基本核算功能如填制凭证、审核凭证、记账、结账等工作与手工操作是相似的。因此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一些账务处理,然后再进行计算机操作,让学生通过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发展他们动手、动脑的能力,培养实践第一的观点。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旨在培养实用型人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这在目前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中已基本上成为共识。那么如何实现这一教育宗旨呢?具体到会计电算化教学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加强会计电算化的实践性教学。这里就开展会计电算化实训谈几点看法:
一、认识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
目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中仍以理论教学占主导地位,在专业课课时中安排了各类传统会计课程,会计电算化课程安排的课时不多。随着教育的发展,各个学校都认识到了实训教学的重要性,在教学计划中逐渐增加了实践时间,也建立了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室。但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促使会计核算、管理的方法、理念有了很大改变,认识到会计信息电算化的重要性是提高相关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前提。
二、明确“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的目的
实训课程是赋予学生职业能力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就教师而言,它能够为教师的实践教学提供模拟环境,提供一种教学的程序。在明确的实训目的下,才能指导学生有条不紊地按照理性化的机制、程序和活动方式高效地完成整个教学过程。必须明确定位在培养学生的操作应用能力上,以实训消化理论知识并促进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突出操作应用型而非理论型、智能型而非劳作型的特点,使学生具有可持续性发展能力。
三、会计电算化实训的不足
1.学生学习处于被动接受状态,缺乏主动性。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讲课方式均是老师利用多媒体进行演示或在机房用教师机管理系统在教师机上演示。现在许多教材都附有光盘,也可以利用光盘给学生演示。然后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练习题也是简单的实训操作题或是教材后面的实训题。在实训课程中不容易发现问题,即便发现了简单的问题也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改正,缺乏一种独立思考。
2.教学内容与实际脱节。目前,中职学校的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在教材上主要是以工业企业为主,但学生毕业后到底从事哪个行业、哪种性质的工作都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就要求会计人才的培养除了培训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外,更关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使其具有敏锐的会计职业分析、会计管理等能力,具有融会贯通、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软件过于单一,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中职学校的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都是学习一种软件的操作流程,多数学校选用的用友软件,有些学校选用的金蝶。在教学过程中以“总账系统”和“报表系统”为主,关于“工资系统”、“固定资产系统”、“应收系统”、“应付系统”模块只做简单的演示,大多数学生掌握得不是很好,因为在考试系统中关于这些模块只是考到部分的应用。现在企业所用的各类财务软件越来越多,各个软件的开发标准不统一,数据格式差距较大,致使学生踏上工作岗位后难以胜任。
四、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的解决
1.会计电算化是一种思想而不是一种简单操作。电算化实训教学是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很多实训由于时间、理解不同、老师业务水平或其他原因,会演变成为某一个财务核算软件的简单操作练习,其实就是把一套数据按照顺序输入电脑,经过反复练习,学生到最后也只是知道这个软件的基本操作。那如果参加工作后面临另外一种软件环境呢?重基本会计核算而轻视了核算的目的――监督和管理,这不可取。会计电算化的真正优势不是简单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强度而是更加规范、系统、快捷地参与企业相关监督和管理。如果这种认识或做法不转变,就会出现一个有会计电算化上岗证的同学到了单位连一张内部生产所需的下料单都不会开的情况。当然,把对会计电算化的理解运用到实际中还需要努力和时间。
2.学校教育和社会培训相结合。不少软件供应商看中学校的培训资源,会主动和学校联合搞培训。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和社会培训相辅相成,通过社会培训可以及时反馈社会需求,以便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促进特色课程和教材的完善,并推进专业结构的优化和新专业的设置,使学生不仅掌握熟练的职业技能,而且具备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基于以上所述,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一、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所面临的困境
结合笔者的教学体会,当前该课程教学所面临的困境可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1.教学形式方面
教学形式便是那些可以直接观察到的东西,其中教学中的单向反馈模式,则是阻碍教学效果提升的重要因素。这种单向反馈模式表现在:①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主要以课堂听讲、记笔记的方式来进行;②在教学中突出演示和模仿。从中可以得出,上述教学形式抑制了学生的求知欲,也不利于培养高职学生应有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导向方面
当前企事业单位在财务处理上大多采取的是会计电算化方式,这就意味着该课程具有很强的“基于工作过程”特性。然而,在有限的教学课时内,学生无法充分熟练掌握会计电算化的运用手段,因此就要求他们在课后完成对学习内容的巩固。
而现有的教学导向仍以应试为特征,再加上高职学生的自觉学习能力较差,最终出现了眼高手低的局面。
二、对合作学习形式的构建
破解上述问题可以采取多管齐下的方法,但在未能调动起学生学习主体性的情况下,其他方法都将处在被动的态势。而调动学生学习主体性的方法便是将合作学习形式引入到教学实践中来。下面将从三个方面来探讨合作学习的构建模式。
1.完成分组
毫无疑问,构建合作学习形式的第一步便是分组。在分组上需要考虑学生的性别结构,以及学习参与程度问题。特别对于后者而言,若是某小组学生的学习参与程度普遍不佳,那么合作学习活动就难以有效开展。
2.设计问题
由于合作学习的目的在于调动起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因此,整个教学流程都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意愿。从对高职学生的培养要求出发,在问题设计上需要与职场岗位要求相契合,并努力将问题纳入到具体的工作情景中来。
3.建立反馈
合作学习形式作为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的重要补充,仍需要对其教学效果进行控制。因此,建立起反馈机制(考核机制)是必然的。但笔者认为,应抛开传统测试的方式,而换作“研究报告”的形式来进行。
三、教学应用
在具体的教学应用中,下面着重就“设计问题”“建立反馈”环节进行讨论。
在大数据时代下,会计电算化系统从流程上便要求实现会计数据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为了便于电脑的集中处理,也需要通过代码化来反映会计信息。同时,所使用的代码必须与财政部规定相符,与网络环境对会计数据的传输要求相一致,从而更好地发挥网络的优势。因此,在会计电算化中的档案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那么教师就可以围绕着“会计档案管理”,设计出“在会计档案管理中如何优化工作流程”这一问题。在向各合作学习小组这一问题后,可以将合作学习从课堂延伸到课后,最终以研究报告的形式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提交。
【关键词】英语教学资源;个性化检索;过滤技术;用户模型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 (2008) 12―0094―03
引言
英语教学资源是指蕴涵了特定的教育信息,可以提供给英语学习者使用,能帮助和促进学生学习的各类英语信息资源,特别是能以数字信号在互联网上进行传输的英语教学资源。数字化和教育价值是它的核心特征。网络多媒体技术与外语教学的有机整合极大地丰富了外语教学的信息资源。特别是,Internet的出现,使得大量的真实而鲜活的语料资源实现了电子化和网络化,变“供给制”为“自助餐式”,为学习者提供了自主选择语料的广阔天地。为主动式学习创造了有利条件。电子载体语料源不仅从数量上达到了“应有尽有”的丰富程度,而且从质量上实现了教学内容的“零时差”,从根本上改变了外语资源单一匮乏和陈旧老化的局面[1]。
按照教育部现代远程教学资源建设委员会于2000年5月所推出的《现代远程教学资源建设技术规范》的规定[2],从教学资源建设的实际出发,把教学资源分为以下几类:媒体素材、题库、试卷素材、课件、案例、文献资料、常见问题解答、资源目录索引和网络课程。
目前的英语教学资源库系统主要提供教学资源上传、教学资源查询和教学资源下载等功能。主要就是以“物”为主,未能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特别是现有的教学资源库不具备个性化和智能化等特性,从而普遍存在海量教学资源与用户个性化需求之间的矛盾[3]。由于这个矛盾的存在,一方面造成了教学资源的巨大浪费,另一方面,为用户查找和使用所需要的教学资源造成了巨大的困难。这些问题都阻碍了英语教学资源在教学中作用的发挥,造成了极大的教学资源浪费。
向用户提供个性化教学资源服务能很好的解决这个矛盾。个性化教学资源服务是根据用户(这里指学习者)的使用行为和特点,来向用户提供满足其个性化教学资源需求的一种服务。由于学习者的学习起点、学习风格、学习愿望、学习步调等方面存在个体差异,在进行资源库建设时要考虑资源库建设的多层次、多元化、开放性和动态更新及时性,让不同的学习者能在资源库中取得各自所需要的资源。
本文针对目前教学资源服务中普遍存在的海量教学资源与用户个性化需求之间的矛盾,在校园网英语教学资源库系统中增加一个教学资源个性化检索模型(Individualized Search Model of Teaching Resource,以下简称ISMTR),该模块把基于网络的个性化信息服务引入英语教学资源体系,尊重用户中存在的差异,学习和跟踪用户的个性化兴趣,并根据用户的个性化兴趣特征对教学资源进行过滤,实现少而精的教学资源个性化检索。
一 关键技术
1 教学资源的描述
由于教学资源中,决大多数是多媒体信息,它们很难从其内容中提取特征。教育部现代远程教学资源建设委员在《现代远程教学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中指出,为了便于检索和共享,需要对教学资源进行属性标注。在这些属性中,很重要的一项为关键词属性。本文所设计的系统采用关键词属性作为教学资源特征。为了描述关键词某个关键词所代表的知识点占该教学资源总体内容的比重,我们在关键词结构类型中增加一个“比重”字段,类型为数值型。当然,也可以不增加这一字段,系统默认每个关键词在该教学资源的比重相同,即每个关键词的比重都为1/n,n为该教学资源的关键词数量,一般为5~10个[4]。
2 用户兴趣的描述与获取
(1) 用户兴趣的描述
用户兴趣即用户的个性化特征,它是指由人类个体特性所决定的其对英语教学资源的需求的特征信息的组合,也就是由特定用户对英语教学资源需求的决定关系而产生的一系列对个体有用的信息。
在教学资源采用了以关键词为特征后,用户对某一教学资源的兴趣就可以用他对该教学资源的这些关键词的兴趣。若用户对某个教学资源有较大兴趣就会花精力去获取这些教学资源。由于Web用户对教学资源的获取的基本途径是浏览,因此用户的既往浏览教学资源中的包含该用户的个性化特征,用户对教学资源的访问的次数越多、最近访问时间越近,用户对该教学资源的兴趣度越高。即兴趣强度应包含访问次数和最近访问日期这两个实际兴趣指标。
(2)用户兴趣的获取
获得反映用户信息的个性化信息有这样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由系统记录用户的访问特征形成日志文件,然后通过分析该日志文件或由浏览器产生的日志文件总结出用户兴趣模型。第二种方法由用户通过填写表单来提供自己的个性化特征信息。这种方式的优点是用户兴趣模型的收敛快,并且能比较准确地反映用户的需要和兴趣。需要用户事先总结自己的信息需求。由于语言表达的问题和分类的模糊性与多样性,用户往往不能通过这种方法将信息需求表达清楚。另外,因为它要求用户主动填写,所以系统不能主动跟踪用户的兴趣变化。
在本文所设计的系统中,对于新注册用户,我们采用第二种方法来收集他们的初始个性化特征,对于已注册用户,我们采用第一种方法来及时跟踪他们的个性化特征。
3 向量空间模型
向量空间模型是由Salton提出的关于文档表示的模型。它以特征项作为文档表示的基本单位,特征项可以由字、词或短语组成。所有的特征项构成特征项集。每个文档可以表示为一个向量,向量的维数是特征项集的个数,向量的每个分量是特征项在文档中出现的次数[5]。表达文档和用户兴趣比较直接的做法是利用文档特征。用户兴趣是多方面的,可以直接利用从浏览过的文档中抽取的词来表达用户兴趣。该方法不局限于预定义好的主题词表,矢量的维数一般是不固定的,当然也可以指定一个固定的大小。
采用向量空间模型表示文档的特征后,用户的兴趣就可以看成是一个文档,也就可以表示为一个向量U。文档与用户兴趣的相似程度就可以用文档向量V与用户兴趣向量U的余弦相似度sim(V,U)来表示。
4 信息过滤技术
目前人们习惯使用搜索引擎在广阔的互联网上获取所需信息。但是当人们输入一个关键词后,会有成百上千条乃至更多的信息被提供给用户,然而可能其中仅有一小部分信息满足用户的个性需求,甚至没有。这就是所谓的信息庞大而知识匮乏。这就需要根据用户的个性兴趣进行信息过滤,把所得到的不相关信息减至最小。
信息过滤技术(Information Filtering)正是为解决这一问题而提出的[6]。它是用来描述寻找符合人们兴趣的信息处理过程,也就是从大量的动态信息中找出最忠实地满足用户所需信息的过程。它使用用户模型(User Model)来描述用户兴趣主题,将新来的信息或者用户检索到的信息与用户模型进行相关度计算,然后对信息按相关度进行排序,过滤掉不相关的或者相关度小于某一个阈值的信息。通过信息滤波,与用户个性不相关的信息即用户不感兴趣信息被过滤掉了,反馈的结果都是用户感兴趣的信息,并按相关度大小排序。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二 模块设计
ISMTR模型的主要功能是在网络英语教学资源库系统中学习和跟踪用户的个性化兴趣,并根据用户的个性化兴趣特征对教学资源进行过滤,帮助用户在海量的网络英语教学资源库系统中快速而准确检索他所感兴趣的教学资源。ISMTR模型的结构如图1所示:
(1)特征提取模块实现根据用户对英语教学资源浏览和相关反馈,来提取用户感兴趣的教学资源的特征信息,然后把这些特征信息保存在用户个性特征库中并及时跟踪和更新。当用户在对教学资源进行浏览、下载和检索操作时,特征提取模块提取用户个性化访问的特征信息,包括教学资源的关键词、访问日期和累计访问次数,并把这些信息保存在用户个性特征库中。
(2)用户个性特征库用于记录用户的个性化信息。它动态跟踪用户的兴趣,提取并记录关键词作为用户个性特征,并为用户模型构建模块提供用户特征;
(3)用户模型构建模块完成从用户个性特征库提取关键词来构成个体用户模型;
(4)个性化教学资源过滤模块是该ISMTR模型最重要的一个模块,它可以根据用户模型实现对英语教学资源的过滤;在我们的系统中,我们使用用户兴趣向量U来作为用户模型(User Model),以此来描述用户兴趣主题;同时我们提取教学资源的关键词来形成特征向量R。将用户检索到的教学资源的文档特征向量R与用户兴趣向量U进行余弦相关度计算,余弦值越大表明它们的相关度Sim(U,R)也就越大,反之则越小。计算公式如下:
(5)个性化检索模块是接受用户的检索请求,由过滤功能模块根据用户模型对英语教学资源进行过滤,形成个性化检索结果。用户把自己的查询需求表达成由关键词组成的检索词或检索表达式,通过用户界面输入到系统;系统接收到用户的检索词或检索表达式后,由资源库管理模块依据查询字段的匹配,从英语教学资源库中查找出所有满足条件的教学资源,形成第一次检索结果;然后,由过滤功能模块根据用户模型对英语教学资源库中符合第一次检索结果的教学资源进行过滤,得到按相关度排序的所有与用户模型相关的教学资源,形成个性化检索结果提交给用户。
(6)英语教学资源库保存英语教学资源的详细信息,包括资源编号、资源名称、适用对象、内容简介、关键词、文件大小、存储位置等。在这些属性中,很重要的一项为关键词属性,它是教学资源的特征属性。
(7)ISMTR模型的工作过程:首先由特征提取模块来提取用户感兴趣的英语教学资源的特征信息,并把这些特征信息保存在用户个性特征库中并及时跟踪和更新,其次由用户模型构建模块根据用户的个性化特征信息构成用户模型,然后由个性化教学资源过滤模块根据用户模型实现对教学资源的过滤,最后由个性化检索模块根据过滤结果实现个性化检索。
三 实验及实验结果分析
为了得到实验对比效果,我们把ISMTR系统进行简化,去除与个性化服务相关的特征提取模块、用户模型生成模块以及个性化教学资源过滤模块,形成一个不具备个性化服务的对照实验系统作为对比。用户在对照实验系统中进行英语教学资源检索时,把自己的查询需求表达成由关键词组成的检索词或检索表达式,通过用户界面输入到系统;系统接收到用户的检索词或检索表达式后,由传统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依据查询字段的匹配,从教学资源库中查找出所有满足条件的教学资源,形成检索结果。
信息过滤的主要技术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用户模型和教学资源的表示技术,二是匹配技术,三是相关反馈的利用技术。系统中用户模板和文档的表示均采用向量空间模型,匹配技术采用计算向量空间距离的方法,相关反馈为用户对于给出的教学资源做出明确的二元判断,即“满意”或者“不满意”,其结果用来改进特征项的比重,进而影响相似度。
目前对信息检索的代表性的评估标准为:查准率(Precision)和查全率(Recall)。
这两个指标是目前信息服务系统最常用的指标,它们定义如下[7]:
查准率=(过滤结果中符合用户兴趣的信息条数)/(过滤结果得到得信息条数);
查全率=(过滤结果中符合用户兴趣的信息条数)/(信息源中符合用户兴趣的全部信息条数)。
ITRDS系统注册的用户总数为40人,建立40个用户个性特征库,兴趣小组的人数为21人,教学资源库规模为67个,取相似度最大的前10篇教学资源提供给相应的用户。
通过实验,ITRDS实验系统平均查准率为0.2平均查全率为0.13;而对照实验系统平均查准率为0.16平均查全率为0.09。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ITRDS系统的平均过滤精度要略大于对照实验系统的平均过滤精度,主要原因在于前者是根据用户的个性化特征进行教学资源过滤,其结果更具有针对性。由此可得,我们设计的具有用户个性特征学习功能和过滤功能ISMTR模型能有效地提高英语教学资源服务中个性化检索的查全率和查准率。
然而,本文所设计的ISMTR模型主要针对的是海量数据库,对于小规模的数据库,它的优势不明显。此外,用户个性化特征有着一定的滞后性,需要经过多次学习后才能收敛。
四 结束语
在英语教学资源的应用中,每个学习者有各自不同的背景、语言、文化、兴趣爱好,他们的学习起点、学习风格、学习愿望、学习步调等方面存在个体差异,有各自不同的学习路径和学习方法。建设适应用户个性化学习需要的教学资源个性化检索模型将有助于英语教学资源库的有效运用,同时为用户选择更需要的教学资源,满足各种用户不同的个性化需求,使每个学习者能够在特长领域中得到充分发展。
参考文献
[1] 沈彩芬.网络多媒体环境下的外语教学特征及其原则[J]. 外语电化教学,2008,121(5): 23-27.
[2] 教育部.现代教育技术规范[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21-23.
[3] 李宝敏.从知识管理的角度看远程教育中个性化资源库的建设[J]. 中国远程教育,2003,192(3):28-30.
[4] 寇兴权, 刘兴环. 远程教育资源的描述、组织和管理系统设计[J]. 控制工程,20029,(4):35-37.
[5] Yan T W, at al. Index structure for information filtering under the vector space model[R]. Technical Report STAN CS 93. Stanford University. 1993.
[6] 曾春, 邢春晓, 周立柱. 基于内容过滤的个性化搜索算法[J]. 软件学报,2003,14(5):999-1004.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 考试方式 考试改革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学一门核心的专业课程,它融会计学、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和管理科学为一体,在会计学中有重要地位,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养有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许多在岗会计人员难以适应新的工作方式,如何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会计人才成为高职学校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1.会计电算化教学现状
会计电算化学生的能力强弱在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强弱,能否解决工作岗位中出现的各种复杂的情况。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学校教育大多以理论教育为主。尽管有些高职学校已经开始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但是,会计实践教学仍然主要以模拟实习为主,这从根本上并不能很好地锻炼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会计电算化的操作性很强,大多数高校都配有会计实训室,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但实训室的配置并不能收到仿真效果。实训室的硬件配置与实际工作有很大差异,实训用的数据大多与教材习题相似,没有贴近实际会计工作的仿真数据,无法满足工作需求。
目前,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教师对教学内容并没有因为教学改革而改变,课件内容大多来源于教材,实际引导学生环节薄弱,学生缺乏系统、专业的实践操作训练。
2.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2.1课程结构不合理
高校会计电算化课程一般采用“理论教学+实训课”的模式培养学生,但理论教学占的时间远比实训课多,教师填充式地将课程内容教给学生,许多学生只能理解最基础的原理,再加上学生的实践时间很少,学到的知识不能得到及时的巩固和系统化的综合训练,没有形成良好的实践意识,实践操作能力差。
2.2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目前,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占主导地位,并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边讲授边演示,传授财务软件操作方法,学生在课堂上跟着教师的讲解步伐,熟悉财务软件的操作步骤。在此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主动分析、解决问题,因此学到的知识很难得到综合运用。
2.3实践教学软件单一
目前,许多高校使用的会计电算化实践软件是市场流动、功能、安全、可靠性强的大型财务通用软件演示稿,虽能帮助学生了解在企业中会计规范地处理经济业务的模式和操作方式,但导致学生的适应力变得很差,在一些小企业中,无法适应其他财务软件。因为学生在学校操作的软件主要是单用户版软件,只能联系单机版,所以学生对网络版的软件感觉很陌生,在工作中遇到许多困难。
2.4教师综合素质不高
会计电算化教学对教师的要求很高,不仅要有较强的传授知识的能力,还要精通财务软件和计算机操作,综合素质过硬。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许多教师很难跟上科技的发展,停留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更新知识的速度慢,知识结构过于落后,有的教师根本没有会计电算化的经验,不能独立、快速地处理财务软件中出现的常见问题,使得教学过程不流畅,教学效果受到很大影响。
3.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调整会计电算化的课程教学结构,增加实际操作课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将学生培养成理论和实际操作水平均过硬的综合型人才。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引导学生,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发现、解决问题。要及时更新会计电算化的实训软件,贴切社会需求,在教学中多引进企业常用的知识,让学生提前接触、了解社会需要的人才的要求。根据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题型,制作符合我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的在线会计知识类型练习题库及评分软件系统,将会计实践与理论教学有效结合。以学生就业为目标,在实训机房内多安装各种财务软件,如用友U8.72、金蝶KIS、畅捷通畅捷票据普及版等应用软件,让学生在对比中学会财务软件的实际操作,这样既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又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还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会计电算化教师队伍,教师要及时学习新的知识,努力提高个人综合能力,提高教学能力,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4.会计电算化课程考试改革
会计电算化以往只有单一理论考试或上机实验,没有形成综合测试体系,教师很难知道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及理论掌握的程度,不能掌握学生的知识漏洞,很难为学生提供合理的练习方法。现行的单一考查实操或理论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对本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不能积极地练习,操作能力极差。需要改变传统考试模式,将理论同实际操作结合起来,以理论成绩加实际操作成绩为准,理论试题多以会计电算化的基本知识为主,巩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理论操作以企业的具体业务为基础,设计考试内容,开发一套完整合理的考试系统,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5.结语
会计电算化课程对会计学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应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更新教学理念,改革会计电算化课程,完善会计电算化考试结构,增加社会实践课时,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提升,教师通过教学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学生则通过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扩大知识面,提高思维能力,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