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18 19:59:41
导语:在时间管理教案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药事管理学 案例教学法 教学案例库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a)-0013-02
《药事管理学》是药学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药学与社会科学相互交叉、渗透而形成的边缘学科,它应用社会学、管理学、法学和行为科学的理论,研究药学实践的主体与客体的性质、相互关系和影响因素。在本学科以往的教学中,一直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传授轻参与的弊病,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对药事管理案例的认识、分析和研究。因此,有必要引入案例教学法,加大案例讨论的比重,通过研究案例加强对药事法规的理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1]。
案例教学法是19世纪70年代哈佛大学教授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朗戴尔首创的一种具有较强实践性的教学方法,被认为是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教育模式,它有助于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同步构建,有助于师生综合素质的提高[2]。医学院校开办的药学专业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可到医院药剂科、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药品检验所、科研院所等单位工作,就业面较广,这就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既要有扎实的药学理论知识,同时,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丰富的社会学科知识。
案例教学的关键是案例的选择和编排,建立适合教学要求的案例库是开展案例教学的基础工作。针对医学院校药学专业学生的特点,笔者从2007年开始对《药事管理学》教学案例库进行了探索和实践,现将有关做法总结如下。
1 整理补充资料,编写《药事管理学》教学案例库
在长期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通过查阅网站、书籍、报纸、期刊等资源,收集有关资料信息,经过反复编辑整理,建立了由案例分析、拓展阅读及课外实践三部分组成的教学案例库。
1.1 案例分析
首先,我们根据本学科的研究水平以及当前医药行业的发展现状,从不同来源的资料中精选案例素材,然后在保留主要情节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处理,最后还要结合各章节的教学内容需要,加上合适的标题、提示问题以及参考答案。在选择案例资料时,我们比较注意案例的真实性、典型性、新颖性和概括性,尽量发挥其辅助案例教学的资源库作用。
1.2 拓展阅读
在药事管理的实践中,有些问题和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应当引起我们的深入思考,例如药品价格、假劣药、不良事件、新药创制、中药现代化、专利纠纷等问题。这些资料往往是开放式的,没有唯一的答案,于是我们将其列为拓展阅读部分。在搜集到感兴趣的资料后,经过压缩整理,注明建议讨论的主要问题之后,可以作为课堂讨论和学生自学的重要材料。
1.3 课外实践
学习药事管理学的目的在于解决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督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因此,除了课堂学习以外,还要注重开展相关的课外实践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加强学习效果。为此,我们设立了一些必要的社会实践项目,比如,药品市场调研、参观企事业单位、专题培训与讲座等,以便教师和在教学活动中灵活选择。
2 进行严谨的教学设计,组织实施课堂案例讨论
要使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获得满意的效果,笔者认为应当抓住课前准备和课堂运用两个环节,同时,教与学的双方都必须精心准备,积极配合。
在集体备课中,我们强调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几个注意事项:一是做好教学设计工作,写好教案,做好课件,尽力做到理论与案例相结合;二是认真组织课堂讨论活动,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三是重视点评和小结,尽力拓展学生视野和思维空间,提高教学水平。
在实际教学中,任课教师结合各章内容,精心挑选案例,注意启发学生思维,结果表明,课堂气氛较为活跃,教学效果令人满意。教师在各章都给出了教学内容要点和课后思考题,既突出了教学重、难点也便于学生课下自学。以下分别举例说明。
(1)在“药品管理法”的教学中,首先以“欣弗事件”作为切入点,引入主题。接着在介绍药品管理法的过程中,穿插“齐二药假药案”以说明药品生产企业管理的内容,穿插“刺五加事件”以说明药品经营企业管理的内容,穿插“特大假冒人用狂犬疫苗案”以说明药品管理的内容,然后回到“欣弗之祸:垄断型商业生态的恶性互动”,进行案例剖析,从而形成了一个闭环结构。
(2)在“药品注册管理”的教学中,贯穿“怎样开展药品研发、一个新药取得SFDA的临床批件后如何进行临床试验研究、完成临床试验后如何申报生产批件和新药证书、临床批件或新药证书如何进行转让”等一系列问题作为主线索,其间穿插了诸如“药品专利纠纷案件、药品技术转让、案”等案例,课后布置了从SFDA网站查询新药申报情况等实训题。
(3)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教学中,通过“甲氨蝶呤事件、齐二药案件”等案例强调了GMP管理的重要性,通过“强生召回事件”强化了药品召回的概念。在“药品信息管理”的教学中,通过形象地展示各种违法广告,布置学生课下寻找身边的虚假药品广告等手段,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中药管理”的教学中,通过“归真堂活熊取胆事件”的探讨,使学生认识到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4)在“药品经营质量管理”的教学中,我们组织学生以自荐和分组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药品学术推广会”课堂模拟教学活动。课前同学们积极准备材料,制作幻灯片,模拟演讲,课上演讲者热情高涨,深入角色,活动收到良好效果。另外,为提高学生对药品营销知识的认识,我们邀请富有经验的市场销售经理进行了药品营销专题讲座。他们针对医药行业现状、职业发展规划和面试技巧做了详细介绍,并结合自身经验在药品营销的基本功方面为同学们进行了培训。
3 需要注意的问题
3.1 案例库的组织结构要完整
要根据教学设计要求制定案例库的编写格式和内容标准,每个案例应包括案例名称、案例背景、案例描述、提示问题等内容。结合实际需要,案例库可由三部分组成:(1)教师用案例库;(2)学生用案例库;(3)案例参考答案[3]。
3.2 案例的选择应具有针对性
案例的选择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与所学知识点有机结合,做到有的放矢,同时还要针对教学对象,即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和知识结构等特点加以选择和加工。只有案例难易适度,重点突出,才能使学生更加准确地把握。
3.3 提高教师开展案例教学的能力
案例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良好的课堂掌控能力。开展案例教学,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多渠道收集案例,精心设计课堂讨论环节,适时恰当地将所选案例融入教学中。
3.4 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
由于部分学生可能不适应案例教学法,课堂表现较为被动,参与程度较差。此时可以要求学生课前适当准备,课后认真总结,同时,把学生表现情况纳入课程最终成绩,并占较大的比重,以此激发学生参与案例讨论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陈静,舒丽芯,陈盛新.试论案例教学法在《药事管理学》教学中的运用[J].药学实践杂志,2008,26(6):468-469.
关键词 管理类专业 案例教学法 教学改革
1 案例教学法概述。所谓案例教学,是指学生在掌握了有关基础知识和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运用典型案例,在模拟的情景中进行分析,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体验分析、决策、锻炼,从而培养他们独特的、综合的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其识别、分析和管理理念、工作作风、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的教学方式。
案例教学法是美国哈佛大学在19世纪引入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德国学术标准,并在教育有了质的飞跃基础上所首创的,这种教学方法使课堂与社会紧密相联,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形成了教学方式的一次革命,并创造了哈佛商学院神话般的奇迹。案例教学成为当今世界各大学MBA教学的支柱方式,并开始辐射到其他专业的教学领域。案例教学在我国教育界受到关注也只是近几年的事情。在探索和寻求如何提高管理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上,许多高校都采取了比较一致的做法,即模拟实验室、外出参观、建设教学实践基地等。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但由于只了解某个环节的操作过程,在思路上他们仍然比较模糊。所以,这些方法取得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要切实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真正转变其在教学环节中被动参与的状态,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方式,给学生提供一种实际的操作环境,从而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管理类专业实施案例教学的意义。管理类专业的课程一般都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研究的是从管理实践中、各个领域的具体管理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普遍规律。因此,在管理类专业教学中采用传统的“满堂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很难取得好的效果。实践证明,在管理类专业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方法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管理类专业案例教学的意义十分重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有利于克服管理专业学生理论教学与实际相脱离的现状。当前,对于学管理的大学毕业生来说,就业困难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缺乏实践动手能力。其主要原因是许多高校管理专业人才大多数是在理论课堂中培养出来的,学生接触实际的机会不多,技能培养明显不足。而通过案例研究和案例教学,可以缩短理论和实际的距离,让学生能学以致用,能解决社会现实问题。
2.2 培养学生解决企业经营管理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高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率。用于案例教学的案例是来自现实中企业真实的事件,是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出现的真实问题、解决思路及其对企业发展带来的影响。因此,用案例进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企业经营中出现问题的能力。这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2.3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大局意识和全面系统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模拟实验室、外出参观、建设教学实践基地等,学生只了解某个环节的操作过程,在企业发展的思路上和解决问题对企业大局影响的认识方面,他们仍然比较模糊。而案例教学要求教师在精心选择案例的基础上,站在企业发展的角度对问题进行理性的思考与分析,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大局意识和系统思考问题的能力。
2.4 有利于培养一批既有理论知识,又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师资队伍。开展案例教学能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将学到的管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去。这对学生学习提出了新要求,同时对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理念、方法手段也都提出了新要求。案例教学实际上也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既有理论知识,又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师资队伍。
3 管理类专业案例教学的实践。为了了解学生对实施案例教学的看法,我们在长江师范学院管理系部分专业年级实施了案例教学改革试点,通过设计问卷并进行了调查。调查表明,学生对参加“案例教学改革”态度是积极的,效果是肯定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积极的建议。
3.1 肯定其实施案例教学的必要性。在调查中,学生对“案例教学改革”教学改革必要性的看法普遍良好。认为“很有必要”的占47%,认为“有必要”的占52%,认为“没有必要”的为1%。这一结果充分表明学生认为开展此次教改是很有必要性的。
3.2 对“案例教学改革”教和学方式的认识较好。在被问到对本次教改采用的教和学的方式的感受时,学生们认为这种新方式打破了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具有较高的创新性。认为这种教和学的方法“很好”的占28%,认为“好”的占22%,认为“一般”的占47%,认为“较差”的占3%,认为“差”的为0%。这一点表明了学生对此次教改总体是肯定的。同时,在问及“喜欢哪种方式开展案例教学”时,47%同学选择在课堂内即兴讨论:36%同学希望事先进行课外准备,然后课堂发言:17%同学选择在课外完成案例分析报告。
3.3 学生支持教改,参与积极性高。调查发现,78%的同学曾经听说过案例教学,并认为在高校进行案例教学改革很有必要,学生对教改表现出了较大的兴趣,89%的同学愿意积极参与到案例教学中来。通过案例教学,50%的认为可以提高学习兴趣;53%的认为可以拓宽知识面:78%的认为可以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3%的认为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22%认为可以锻炼当众演讲的胆量。在问及哪些课程希望进行案例教学改革时,很多同学提出了应该在管理学、管理心理学、市场营销学、市场调查与预测、国际市场营销、公共政策学、公共行政、消费者行为学、商务谈判、社会调查、市场营销策划、职业生涯与规划、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企业管理等课程开展,并希望能加大教改力度。在“你赞成在管理类专业课程进行案例教学改革吗”这一问题中,选“赞成”的占89%,“不赞成”的占3%,“无所谓”的占8%。
4 对进一步搞好管理类专业案例教学的思考。
4.1 对实施案例教学优点的认识。通过调查了解发现,学生能对实施案例教学有多方面、全方位的认识,对实施案例教学的重要性、必要性有清楚的认识。学生普遍反映,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收益匪浅,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在案例教学中,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讨论,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学会沟通和合作,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②培养案例教学专业教师。案例教学可以是分析案例、情景模拟、角色换位、集体讨论、多角度思考、交互式讨论、开放式探究,这对教师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和教学能力水平提出了新要求。因此,案例教学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③通过案例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总结案例教学的经验,编写案例库,可以丰富和发展案例教学的理论。④探讨了培养应用型管理专业人才的课程教育教学模式,为其他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借鉴和参考。
作者简介:
张友志(1973-),男,江苏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工程管理和区域经济学研究, (E-mail) 。
摘要:
案例教学法被广泛运用于法学、医学和企业管理等专业的教学实践之中。文章重点研究了教学案例的选择及撰写、案例教学的组织实施、案例教学效果评价等工程管理案例教学中的有关理论及实践问题。研究表明,案例教学法对于培养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实践能力、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工程管理; 案例教学法; 建构主义; 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TU71;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2909(2012)01-0122-05
任何教学活动都是教师、学生和学习内容的互动响应过程及结果,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三者互动的媒介,教学目标是三者互动所要达到的结果;因此,案例教学法(case method)包含教师、学生和学习内容三个方面,分别以强调教师积极作用的反省教学(reflective teaching)、强调学生知识建构学习过程的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和基于知识类型学的现代知识观为其典型代表[1]。案例教学法强调教学案例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重视师生互动和学生的主动学习过程,旨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
1870 年哈佛法学院首先倡导案例教学法,1889年案例教学法成为哈佛法学院的教学特色并逐步被其他大学仿效采用,1984年“世界案例教学法研究与应用学会”的成立标志着案例教学法发展日趋成熟[2]。目前,案例教学法已被广泛应用于法律、经济、管理、医学、教育、建筑、机械等学科的专业教育活动[3-7]。
一、工程管理专业案例教学法应用的必要性
工程管理专业是教育部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新设置的一个本科专业,该专业整合了原建筑管理工程、国际工程管理、房地产经营管理等专业,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宽广的专业覆盖范围。根据《工程管理专业本科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土木工程技术及相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管理人才。
传统教学方法难以实现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对一些学校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和用人单位的调查发现,不少学生对专业定位和就业去向的认识不清晰,社会和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的满意度和认可度也有待提高。提高教学效果,培养社会认可及符合职业需求的高级工程管理专业人才迫在眉睫,案例教学法对于实现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关于工程管理专业案例教学法的研究文献还比较少,相关文献主要涉及工程经济学、工程项目管理等少数几门主干课程的案例教学研究[8-13],很少从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角度系统地研究工程管理专业的案例教学法[14]。
一般地,工程管理专业案例教学包括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教学案例选择与撰写、案例教学组织实施、案例教学效果评价等教学过程(图1)。为此,下文准备按照教学过程对工程管理专业案例教学涉及的相关理论及实践问题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
二、工程管理专业教学案例的选择原则与撰写要求
工程管理专业案例教学的关键是选择并撰写恰当的教学案例(case materials)。从图1可以清楚地看到,教学案例选择的基本原则要符合专业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目标,并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除此之外,选择工程管理专业教学案例时还必须注意如下一些问题[2]。
第一,教学案例应具有理论内涵。教学案例应当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知识及能力要求相吻合,并有明确的定义、概念、原理和理论框架,还应与教学时间、教学环境和教学媒介等教学条件相适应;因此,不是所有课程和全部教学内容都适合案例教学。
第二,教学案例应清楚、具有真实性。首先,教学案例内容清楚明确,案例叙述连贯并有整体性,避免过于琐碎的细节描述或含混不恰当的用语;其次,教学案例应满足真实性,教学案例主要来自真实的工程实践和工程管理案例,但可进行必要的修改加工和理论提炼。
第三,教学案例应规范、可读性强。教学案例主要包括标题、正文文本和附录三部分。正文文本至少包括主要概念及理论、主要事件和情节结构、主要问题及困境等基本要素,附录则应包括教学目标、启发性思考与讨论、可能的解决方案、教师评论等基本要素。教学案例应难度适当、不超过多数学生的理解能力,在不妨碍教学目标和学生理解的前提下增加案例可读性,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
第四,教学案例应包括冲突元素。案例教学法的实质是通过教师引导、师生互动和学生的主动参与解决教学案例中预先设置或制造的工程管理实践困境,这种精心设置困境(dilemma)的情景教学形式有助于激发学生讨论、交流、思考和协作解决问题。好的教学案例应是开放性的,没有唯一的解决方案。
规范的教学案例对于成功实施工程管理案例教学至关重要。案例形式既可以是别人已经撰写的案例材料,如何伯洲编著的《工程建设法规与案例》中编辑了众多的建设法规案例,也可以是教师、甚至学生自主开发撰写的案例材料。案例内容可以是工程管理实践中有关工程技术的问题,但以
专业性质而言,工程管理教学案例应当以工程管理过程中有关工程经济、法律和管理的问题为主。案例有时来源于教师的科学研究活动,但更多的应来自于真实的工程实践,应以事实为依据,而不是虚构的。教学案例(case materials)不同于例题或举例(example),举例在多数情况下是虚构的,而且举例高度简化,缺乏必要的工程情境,学生难以进行知识迁移。教学案例也不等同于具体的工程案例,只有根据教学目标和课程要求对工程案例进行必要的概念总结和理论提炼后方能用于案例教学,例如:可将罗布革电站建设中有关索赔的事件改写成规范的工程索赔经典教学案例。
三、工程管理专业案例教学的组织实施模式及方法策略
案例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方法并不冲突。台湾的张民杰对师资培训教育中案例教学法的使用策略进行了调查研究,提出了案例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方法配合使用的7种实施策略。研究表明,绝大多数学生反对在整个学期都采用案例教学法讲授课程,多数学生赞成根据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特点交叉使用案例教学法和其他教学方法[2]。
同样地,在实施工程管理专业案例教学时,需要根据学生情况、课程性质和教学要求等因素至少解决三个问题:一是确定适宜采用案例教学法的主干课程;二是确定主干课程中适宜采用案例教学法的教学内容;三是确定案例教学的组织实施模式。案例教学的组织实施主要有三种模式[15],可以单独采用,但多数情况下可以交叉综合采用。
其一,教师主导型。通常在教学时数比较紧张、低年级学生教学、课程刚开始或者教学内容理论性太强时采用,即:教师讲解理论—展示案例情境—教师分析问题—给出可能的解决方案—学生讨论质疑—教师总结评价。
其二,师生互动型。通常在教学时数比较宽裕、高年级学生教学、课程后半段或者教学内容理论难度适度时采用,即:教师布置案例—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启发和指导—学生提出解决方案—教师总结评价。
其三,学生主导型。通常在高年级学生、课程后半段或教学内容理论难度较低时采用,根据教学时数既可安排课堂时间,也可安排业余时间进行,即:教师布置案例并提出问题—学生以个人阅读、团队或学习小组等形式讨论解决问题—学生提出解决方案—质疑、点评学生方案—教师总结评价。
工程管理专业涵盖了工程实践中可能的技术、经济、法规和管理等问题。需要根据学生情况、课程特点和教学内容单独或者综合采用不同的案例教学方法。
分组讨论。此方法通常适用于理论难度较大、有比较明显的争议和存在多种解决方案的工程管理案例。分组讨论时教师设置具体的工程管理实践情景,引导学生围绕一个具有理论意义的明确主题展开课堂讨论,讨论可以在小组内、小组间和全班进行。比如,在施工技术和组织课程中,给定具体的技术参数和施工条件,设计不同的施工方案供学生讨论,对比各施工方案的优缺点,最终选定或优化施工方案;又如,可设计几种工程投标策略供学生讨论。
质疑咨询。此方法通常事先设置工程管理情景,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由学生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在课余时间提出解决方案,撰写调查分析报告,然后在课堂上汇报解决方案,接受教师或其他学生的质疑咨询。比如,在工程经济学课程中,要求学生根据案例情境自行编制按揭贷款方案,并汇报自己的方案,接受教师和其他学生的质疑咨询。其整个教学过程分为汇报、质疑、答疑和存疑几个环节,遇到不同的、有争议的甚至错误的方案,不轻易否定而是采取存疑的态度。
分析启发。在一门课程或某一章节刚开始、教学内容理论难度较大以及学生还不具备必要的知识积累时,可由教师先进行概念讲解和理论分析,然后根据教学情况设置必要的案例情境,采用多种手段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独立解决案例中的问题。
实训操作。对于需要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环节,教师可以在理论分析、功能介绍和操作示范后,让学生独立或分组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在工程项目管理软件课程中,教师先讲解演示工程项目网络图的绘制过程,然后由学生上机操作实践。
沙盘推演。工程管理实践中有各种角色,如甲方、乙方、监理,项目经理、采购经理、销售经理,招标人和投标人等等,他们的地位和职能不同,由此决定了同一事件或问题存在不同的解决方案。比如,在工程施工索赔案例教学中,让学生扮演甲方、乙方和监理等角色,根据案例情境提出索赔解决方案,并相互讨论质疑,锻炼学生的工作角色意识。又如,在工程建设法规课程中,让学生扮演建设法律关系中的不同当事人相互进行辩论。
教师的态度和作用对案例教学效果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应当营造自由、开放、和谐的课堂氛围,尽可能保持中立,尊重学生及其主体地位;关注和帮助学生的发展,让所有学生积极参与案例讨论,理解、宽容和接纳学生的不同观点甚至错误意见。教师应当认识到案例教学是教与学的互动循环,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素养,持续地改进案例教学过程。
四、工程管理专业案例教学效果评价
案例教学效果评价可分为教学前评价、教学过程中的跟踪评价和教学后评价。教学前评价旨在了解学生的知识及能力状况、课程情况和教学环境等,以便采取正确的案例教学策略和方法;跟踪评价则可实时监控教学进展、发现存在的问题和偏差,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教学后评价可以完整地了解案例教学的成败,为改进教学积累经验、总结教训。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除了学校教学评估专家组等学校层次的第三方评估外,教学效果评价还包括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两个方面。学生评价是学生向教师反馈案例学习感受,包括个人在学习小组中的表现;教师评价是教师对案例教学行为的反省和检讨。
案例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评价案例教学对完成课程目标和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程度,以持续改进案例教学活动,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1)评价教学案例的理论性、规范性和复杂性,判断教学案例是否适合学生、课程目标和教学环境要求;(2)评价学生的表现和学习成效,如学生的积极性、独立思考能力、团队合作精神、沟通技巧、学习及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和个人成长等;(3)评价教师案例教学组织效果,如班级气氛、教学计划与组织、教学方法与策略、讨论的连贯性、教师的作用和态度等。
案例教学法是对传统讲授教学方法的反思,因此改革教学评价方法势在必行。
首先,需要综合采用多种方法评价案例教学效果,如可以通过调查问卷收集反馈意见、学生的课堂表现、师生座谈会和讨论会、平时作业、课程测验、实验实践环节等。
其次,侧重教学过程的跟踪评价,兼顾教学后评价。工程管理案例教学法在本质上要求教师认真关注学生在解决问题、知识建构和能力迁移过程中的表现,加强对学生课堂表现、平时作业、实验实践等环节的考查,适当降低测验考试所占权重。对部分高校的调查了解发现,多数高校在评价学生学习效果时非常看重期末考试成绩,考试成绩占到了总评成绩的70%,课堂表现、平时作业和出勤合计仅占30%。因此,可采取“三三制”方案,即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课题教学和期末考试成绩组成,期末成绩应低于50%。
最后,评价学生案例学习成效时,既要看学生的个体表现,也要看学生对团队协作的贡献,将学生个人成绩和团队成绩合计作为总评成绩。
五、结语
文中从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的角度比较系统地讨论了工程管理专业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学案例的选择与撰写、案例教学的实施模式及方法策略、案例教学效果评估等重要问题。研究表明,选择生动典型的工程管理案例,通过组织实施有效的案例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专业教育过程中获得必要的工程训练,借此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对实现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是非常必要的。
但是,案例教学效果的发挥不是无条件的,成功的工程管理专业案例教学需要建立在若干重要条件和教学实践基础之上。
首先,需要适当压缩课堂理论教学时间。在案例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内容和时间大大压缩而“节省”下来的自我学习任务和自主时间将归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精心设置的工程管理实践情境(或困境)中亲历体验和主动学习;因此,教学活动不再是教师的独角戏,而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教学活动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
其次,实行“双师型”专业教师体制,不断提高教师素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赋予特定的工程管理实践活动必要的理论内涵,并对工程案例进行理论加工进而形成规范的教学案例。这要求教师具有相当的理论素养和必要的工程实践背景,因此,在不断提高专业教师理论素养的同时,鼓励本专业教师到工程一线和工程单位实践实训,鼓励教师取得多种工程师执业资格并到工程单位任职。
再次,建立工程管理专业案例资源库,组建案例教学研究室。工程管理案例资源形式多样,既包括工程资料、工程技术和管理技术规范、工程影像资料、工程管理文档等工程案例,也包括进行了理论加工的各种工程管理专业教学案例。为提高案例资源库的利用效率,应尽可能实现案例资源的电子化和网络化,以利于师生间的教学互动和教师间的共享利用。
最后,案例教学法的成功实施应当建立在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和课程体系优化的基础之上。专业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和课程体系优化的基本原则是还原工程管理专业面向工程实践的本质属性,专业培养和课程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培养能够解决工程管理实践问题的高级工程管理人才,即培养工程管理领域的“卓越工程师”。参考文献:
[1] 冯忠良. 教育心理学[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0.
[2] 张民杰.案例教学法[M].北京: 九州出版社, 2006.
[3] 张剑峰.管理类案例教学与案例分析方法探讨[J].辽宁教育研究,2007(2):127.
[4] 程宏.法学案例教学的方法与运用[J].湖北社会科学,2008(11):150-153.
[5] 陈耀,张亚维.经管类案例教学实施的组织规划[J].江苏高教,2003(1):128-129.
[6] 张玉英,李向东.经济类课程案例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7(22):119.
[7] 马治国,孔彦.教育学课程案例教学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J].教育科学,2006(2):24-27.
[8] 崔武文,韩红霞,王喜燕.案例教学在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07(5):51-52.
[9] 刘祖容.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案例教学探析[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3(6):285-287.
[10] 余剑英.建筑工程经济学课程案例教学初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S1):156-158.
[11] 王永生.工程案例教学:让科研走进本科生课堂[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3):94-96.
[12] 安蓉,王梅.基于问题解决的工程案例教学[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1):133-135.
[13] 何崟,邓晓梅.案例教学法在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中的应用与评价探索[J].项目管理技术, 2010(10): 89-92.
[14] 李明.案例教学法在工程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3): 99-102.
[15] 韩利红,陈爱祖,齐会宁.基于自主开发的案例教学研究与实践[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9(12):49-51.
Implementation and teaching evaluation on case teaching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 specialty
ZHANG You-zhi, GU Hong-chun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henjiang 212003, P. R. China)
Abstract:
关键词:脚手架;扣件式脚手架;施工;安全技术;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31.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扣件式脚手架施工方案的要求
在建筑系统运用脚手架进行施工的过程前,最基本的步骤之一便是设计编制详细的脚手架施工方案,并进行较为精确的安全设计计算。根据具体建筑物的施工条件与施工现场环境的不同,扣件式脚手架一般分为悬挑式、落地式等几种形式。结合具体的施工环境,脚手架施工方案应当由专业的技术人员来进行详细编写。编写完成施工方案后,上报给有关单位,经专业的技术负责人审查并批准,再由施工单位的具体的安全技术管理人员进行审查看是否符合安全性标准,最后由相关部门的总负责人进行签字确认,这些程序是必不可少的,一一进行完毕后才能够实施方案。
一些较危险的脚手架搭设,其施工方案必须要通过专家进行会审,从策划阶段开始严格监督、审查脚手架的施工安全,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项目技术负责人在脚手架搭设安装之前,还应根据搭设方案向施工班组进行书面的安全技术交底,之后还必须有本人签字。对于安全技术交底的内容,应当主要以脚手架搭设施工方案为基础内容,此外还要包括具体的施工特点、操作流程、作业中的安全要求等内容。
二、扣件式脚手架搭设施工的安全技术管理
编写完具体的脚手架施工方案,经专业的技术人员批准后,就可以进入搭设施工过程了。扣件式脚手架施工作业属于高处、高危作业,并且是建筑施工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涉及质量,标准和安全范畴,在搭设施工过程中要处处考虑其安全技术的要求,严格按照安全标准进行作业。对于搭设脚手架的人员要求,必须由国家考核合格的持证上岗人员担任,工程的安全负责人在脚手架的搭设前要对操作人员进行全面的安全知识的培训工作,做好搭设前人员安全管理的准备工作。根据具体的施工方案,设置安全挡板、护栏以及安全网等安全防护措施。脚手架施工中所需的钢管、扣件、安全网、钢丝绳等材料与相关设备,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质量标准把关符合要求方可进场,进场搭设所使用的材料也要按相关规定进行抽样送检,确保搭设脚手架的材质满足安全使用要求。
搭设扣件式脚手架,要严格按照其脚手架的搭设方案进行实测实量,为了保证脚手架的牢固性能,其连墙件、扫地杆等必须要按照要求搭设,对于脚手架的脚手板应铺设稳固、铺满,保证其有三个甚至三个以上的支撑点,并保证这些支撑点的牢固性,定期对其进行检查。脚手架必须要配置具有安全性能的爬梯、斜道或者安全扶梯等,保证施工作业人员在上下脚手架时的安全。对于高于周边的建筑物的脚手架,应该安装良好的避雷装置、外电防电装置等。在安全技术要求中,对于不超过24米的脚手架,脚手架的两端、转角与中间间隔不超过15m的立面上由底至顶连续设置剪刀撑,对于高度超过24米的脚手架,要连续设置剪刀撑,注意检查剪刀撑是否落地,剪刀撑与地面之间的夹角是不是符合标准的角度与根数要求。注意剪刀撑的接长形式应采用搭接形式,搭接长度不少于1m并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固定,端头与扣件盖板应留有不少于100mm的安全距离。剪刀撑连接扣件必须固定在与其相交的脚手架立杆或横向水平杆上,以保证其更加稳固。要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和计算数值去实施相关工作,现场的安全管理人员要不断监督、检查和巡视,严禁违章行为的出现,一旦发现问题要积极采取措施并及时报告给总负责人。
三、扣件式脚手架验收和使用
扣件式脚手架按照每搭设完6~8m后进行分段验收,由项目的总负责人将所有的技术人员、搭设班组及安全管理人员等召集在一起,按照施工的设计方案、脚手架施工方案以及相关的安全文件统一对搭设完成的脚手架进行验收工作。对于脚手架的一些关键部位,在验收过程中还要注意到以下几点要求:1、对于脚手架立杆垂直度监测,要用水准仪、卷尺等监测工具,设定固定的监测点进行有效控制,将实测的数据填写在验收表上。2、在脚手架的基础区域要设置明的排水沟或者是暗的排水沟或管道,保证出现积水时能及时的排出,防止积水现象的出现。在检查脚手架的基础是否夯实时,应当严格按照地质报告中的受力层的标准数值进行控制,当脚手架搭设高度较高时,应当在夯实基础上铺设混凝土垫层,垫层强度与厚度应采用脚手架支承面计算确定。3、当脚手架遇六级强风及以上风或大雨后,或停工超过一个月时必须对脚手架进行全面检查。尤其是扣件,日常也必须采用扭力扳手对搭设扣件进行抽样检查是否满足规范要求的扭力范围,对检查扣件数量进行记录,并第一时间要求作业人员扭至合格范围后方可验收。4、注意检查脚手架的连墙杆是否牢固,填写验收结果。针对框架结构工程的拉结点,检查连墙杆是否采用刚性连接,是否设置在脚手架主节点不大于300mm的位置,将验收的结果填写在验收表上。5、要进行悬挑型钢脚手架搭设的稳定检查,悬挑型钢固定端必须是悬挑端的1.25倍,禾络码(钢梁固定的预埋钢筋)预埋长度与材质必须满足规范和方案的要求。悬挑脚手架搭设高度在20m以上的,应设置分段卸荷措施,如:钢丝绳拉吊卸荷或悬挑型钢分段卸荷等措施进行搭设施工。
在扣件式脚手架的使用过程中,要注意经常清扫脚手架上的钢筋、木枋和碎板等杂物,防止脚手架荷载,严禁脚手架上堆放过多的材料,增加脚手架的负荷值。也要对一些必要的项目进行定期的检查,例如,要时常对脚手架检查有没有出现悬空、变形的现象,支撑点有没有松动,地基是否出现积水或下沉现象,脚手架有没有出现超载,是否严格进行安全防护措施等,如有发现必须及时进行处理,防止不必要的事故发生。
四、总结
建筑工程是我国重要的项目工程,维护好建筑施工的安全对于整个国家、整个社会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在建筑工程中,脚手架施工中出现的安全问题、事故发生的原因包括脚手架在搭设过程中的不规范操作,施工过程中脚手架的负载太重,超出它的最大负荷值,随意拆除或改变原有使用性质另作它用,没有进行定期的安全监测和采取严谨的检验措施等,这些都是导致脚手架出现安全问题的原因。扣件式脚手架作为施工作业中的重要工具,施工项目的负责人和专职技术人员一定要认真负责,严格做好脚手架施工的安全技术管理工作。只有做好各方面的脚手架防护工作,才能尽量减少甚至避免由于脚手架的施工安全问题而引发的事故。
参考文献:
[1]白刚.浅谈施工现场安全技术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06):203-205.
关键词:高校教师;业务档案;档案管理;师资队伍建设
一、高校教师业务档案的主要内容
高校教师业务档案的内容较为丰富,可以将其分为自然类信息资料、教学类信息资料以及科研类信息资料三大类。其中自然类信息资料主要涵盖的是教师的个人信息,从这些资料中能够了解到教师的学历信息以及工作履历等。同时还可以对教师的在职培训情况进行了解,包括各类资格证书、专业技术职称等。从自然类信息资料中,可以充分了解到教师的学缘情况以及职业发展背景;而从教学类信息资料中,则能够了解教师在长期授课过程中形成的教学记录,包括教学目录、备课笔记、示范教案以及考核信息等,能够从这类资料中对教师工作的基本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而在科研类信息资料中,则能够对教师的各类科研成果以及学术论文等进行了解,此类信息与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科研能力密切相关。
二、加强高校教师业务档案管理的方案明细
(一)明确管理职责。在对教师业务档案进行管理时,管理人员要在细化业务档案管理内容和管理范围的基础上明确管理职责。在高校教师业务档案管理过程中,会涉及到不同的档案资料。在进行教务活动相关的档案材料管理时,应将该部分的资料管理职责交由教师所属的教务部门以及教研部门等进行共同管理;在材料管理过程中要做好材料保管,进行材料收集和归档管理时,管理人员要将该工作交由教务部门负责,应要求教务部门在对材料进行收集和归档时做到规范、准确、完整。对于高校自身而言,也要积极地进行教师业务档案管理,加强硬件设施建设,规范业务档案管理系统,提高教师业务档案管理的整体水平。(二)完善管理制度教师业务档案的管理工作内容较为复杂,会涉及到较多的管理环节,包括资料收集、整理、分类以及保存。对每一个环节,管理人员都应该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在材料收集环节,学校要完善组织管理制度,构建专门的档案材料管理部门,并安排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确保在档案室中保存好教师的业务档案。此外,管理制度的制定人员还要注意对档案材料收集渠道和方式制度的完善,要不断拓宽材料收集渠道,确保材料信息完整。其中包括教师主动上交材料制度和材料的被被动收集制度,要配合多样化的材料收集手段,比如可以搭建材料收集网络,为线上资料递交提供支持。其次,对于档案管理而言,还应该推行档案的分类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审查制度等,确保归档的档案具有完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三)提升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在对教师业务档案进行管理时,管理人员要关注档案管理的外部环境,首先要确保档案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业务档案管理意识,加强档案征集工作。作为业务档案的征集人员,应该关注教学科研工作的第一线,提高档案征集意识,确保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得准确的档案资料。各学院的有关人员都应该参与到教师业务档案的征集工作之中,要将关键人员的档案征集工作效率作为衡量其工作奖惩效益的标准。在对教师业务档案进行管理时,管理人员应具备现代化的管理意识,要确保学校、教师以及档案室三个主体的高效合作,实现对档案的共同管理。在对档案进行具体管理时,管理人员要善于运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建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平台,可以建立电子档案库,实现教师业务档案的网络化管理,在计算机技术支持下,更加高效地对教师业务档案进行管理。(四)合理利用业务档案。在进行教师队伍管理和建设的过程中,会对教师业务档案有较高的依赖性,对于教师业务档案,高校应在管理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应用。而作为档案管理人员,应在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调用教师业务档案资料,使领导能够充分了解到教师的业务水平,确保领导可以了解到有价值的信息。在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档案管理人员还要善于对教师进行激励,可以采取名师引领制度,将成就较为突出的教师的事迹展示在教师业务陈列室,形成积极向上的教师队伍发展氛围。
三、基于业务档案的高校教师队伍建设路径
(一)调整师资队伍内部结构。高校在进行师资管理时,需要关注对教师队伍内部结构的调整,要以重点高校为标杆,使高校整体的教师职称比例缩小到合理的范围内。对于一般院校而言,应按照教育部文件规定对教师职称进行管理,高级职称与专任教师的比例至少要达到1:18。在调整师资队伍内部结构时,首先要对教师职称、学历以及学缘等内在结构进行调整。其次,要推行教师职务聘任改革制度,要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以此来确保教师之间通过公平的竞争展现自身实力,使得高校能够挑选出具有丰富教学经验以及突出科研成果的教师,从而实现学科带头人团队建设,增加高校的师资队伍的整体实力。而在对教师队伍的内部结构进行调整时,也要注意对教师的教学成效进行科学的评价,帮助教师反省与提升自我,并帮助教师找到自己真正擅长的专业发展方向,从而优化师资队伍内部的专业结构,实现师资队伍专业程度的提升。(二)加强师资队伍外部结构建设。在对师资队伍内部结构进行完善的基础上,还应该重视对师资队伍的外部结构进行建设。管理人员要对师资队伍的外部结构有充分的了解,在进行建设时要把握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创设教师团队的发展文化。管理人员要在完善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努力创设一种能够激励教师进行不断自我提升的氛围,在良好的发展文化环境下,师资队伍结构才能真正地得以有效调整;二是积极地建设师资队伍的硬件设施,包括教研室的演示设备、科研设备等,要确保各项设备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并获得更为精确的数值。通过硬件设施的完善,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能够拥有良好的科研发展环境,完善的硬件设施也能为师资队伍内部结构的调整提供助推力。(三)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在对高校教师进行管理时,要将其作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基于业务档案对教师进行管理,则需要在推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时,进行适当的创新与调整,要抓住管理核心,优化顶层设计,注重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积极创建新型用人制度。高校在进行师资队伍建设时,要了解内外部的发展环境,对学校以及地区的发展规划都要有清晰的认知。在用人方面,要推行多元化策略,可以采用聘任制以及考核制,这样才能彰显出高校的教师队伍的管理水平。高校在进行具体的管理时,应以学校发展规划为基准制定岗位规划,要做到因岗设人,要严格避免出现因人设岗问题。院系应作为学校发展的出发点,在设定具体的岗位时,管理人员要与院方负责人进行充分的协商,要适当地进行权力下放,赋予院系以一定的自主权,以便进行更加具有针对性的人才招聘工作。从院系出发进行岗位设置,并采取公开招聘的方式聘任教师。对于学校而言,也可以开展内部培训,在应聘高级职称的教师时,要格外关注教师的个人能力与业务水平,对于已经聘用的人员要及时的进行公示。在当前“双一流”高校建设背景下,各个高校要以学校的发展目标以及学科建设目标为重要依据,积极地进行“双一流”建设。在这一发展方针下,各个高校则要注重对教师岗位的优化设置,要针对不同的教师制定不同的职业发展规划,为其提供不同的职业发展平台与晋升渠道,基于此,可以实现教师的个性化发展,为师资队伍的壮大提供更多的活力。(四)推行分类管理与差异化考评制度。在高校进行教师业务档案管理时,针对档案管理工作,管理人员应具备分类管理意识,在对档案进行分类管理的前提下,才能实现对教师的差异化考评。对于大部分高校而言,其在设置学科时,一般都会涵盖不同的种类,包括基础理论和工科专业目以及文科专业等,在进行考评时,应做到全面衡量。基于此,高校在进行教师水平考核时,应采取差异化考核策略,不同的专业要使用不同的考评制度,要认识到专业间的差异。而在对于具有差异的考评策略进行实施时,管理人员则要坚持科学的考核原则,即全面考核与重点考核相结合。在考核时,一般的考核内容为必须考评的内容,此外,在进行重点考核时,则要结合院校和专业的特点进行确定,确保考核体系符合院系的发展规划要求。在执行具体的考评活动时,考评人员要坚持正确导向,将科研、实际贡献作为考评导向。基于此,教师可以了解到科研的重要性,从而能够结合国家的最新动态,进行相关的科研活动。在高校中,科研活动更加倾向于数学系、物理系以及化学系等工科专业,教师在对其进行研究时,应具有国际化视野,力求产出一流的创新成果。除重视科研导向外,还应该关注院系特点。各个专业的教师都要注重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要关注自然学科、社会学科的自身特点,制定差异化的考评策略。与此同时,也要对良好的晋升通道进行创设,要为优秀教师提供更加方便的晋升渠道,帮助教师实现职位以及能力上的双重晋升。基于上述措施,优秀教师职位晋升缓慢而缺乏工作积极性的问题将得以有效的缓解,同时高校教师也更加能够感觉到被尊重与被重视,从而能够对高校形成更强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也同样能够真正地发挥自身效用。
关键词: 公安院校 教育管理模式 自我教育 自我管理
一、公安院校教育管理模式的现状与挑战。
公安院校以培养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公安事业接班人为目标,在教育教学方面采取课堂教学、实验实训和实践锻炼相结合的模式,在日常管理方面实施严格的警务化管理制度,在“第二课堂”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强调环境育人、全过程育人。这种具有鲜明公安特色的教育管理理念和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为我国公安事业培养了一大批专业人才。
然而,面对新时期、新形势下的社会环境多元变化,公安高等教育理念的“人本化”发展,在校学生个性特征愈加明显等新情况、新变化,公安院校现有教育管理模式的缺陷越来越明显,正走在机遇与挑战的交叉口。
首先是来自教育管理理念方面的冲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高校教育管理理论和实践中“人本主义”、“全面发展”思想理念逐渐凸显,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这种教育管理理念和模式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更是高等教育管理的应有之义。它强调重视人的因素,更倾向于学生主体地位和作用的肯定,尊重和发展独立的个性,有助于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促进学生素质不断提高,实现教育管理的科学化。
反观公安院校现行的教育管理理念和模式,仍然沿袭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具有浓厚行政色彩的制度化模式,上下等级分明导致单向灌输和垂直管理,僵化而缺少活力,权力比较集中导致人员创造性和发展性降低。在现行教育管理模式下,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中心地位,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得不到专门锻炼和持续提高,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再学习能力;学管干部在管理教育工作中起决定作用,教学与管理的结合不够紧密,学生的自我管理教育意识较差,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学生组织和学生活动侧重自上而下的统一组织,自下而上的社团活动开展不足,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
其次是来自就业社会化等政策变化的挑战。在毕业生不能直接到公安机关上岗就业的情况下,公安院校现行教育管理模式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弊端更加突出。公安院校在教育教学上过于突出专业技术教育,忽视人文素质教育,导致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后劲不足。公务员考试面向所有高校毕业生,考试中即使涉及一些公安专业基础知识,其他高校毕业生也能通过短期强化记忆来解决,公安院校学生在这方面无优势可言,又缺少去别的行业和领域发展的任何准备,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局面。这种情况不仅浪费了大量缺乏的教育资源,还可能对社会稳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再次是来自教育管理对象和方法等方面的挑战。公安院校教育管理的对象是学生(学员),包括参加培训的在职民警、接受研究生教育和第二学位教育的高校毕业生,以及通过高考接受学历教育的本科生或专科生,存在层次众多、来源复杂、需求多元等特点。不同层次的学生(学员)在心理发育、生活背景、基础素质、发展需求等方面差异很大,这对追求整齐划一的现行教育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
以公安院校本科生或专科生为例,目前在校学生多以20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出生的独生子女为主。一般来说,他们充满自信与活力,能够迅速接受新事物,需要更多的自由空间,更喜欢按自己的理解行事。这些在校学生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不再愿意被置于非主体地位,不再愿意单方面接受教育管理者的说教约束,而公安院校现行的教育管理模式仍然以教师为中心,在方法上讲究等级与服从,多以单向灌输为主。这样的矛盾长期存在下去的话,学生往往会形成两种极端认识或行为:一是被动地接受学校的安排,对利益表现出冷漠疏远,缺失主动性与创造性;二是基于自身好恶进行判断,排斥、反对学校的各项安排,甚至出现仅仅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无视客观现实的认识偏执。
如何回应教育管理对象上的新变化,进而构建适应新要求的教育管理模式,是公安院校教育管理者必须正视的重大问题。这些现实呼唤着公安院校应随机应变、顺势而上,不能再抱着传统理念和模式不松手,而要在教育管理模式上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
二、加强自我教育管理是完善公安院校教育管理模式的突破口。
古今中外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一再强调,自我教育在教育机制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没有自我教育过程,教育目的就难以实现。自我教育强调通过认识学生的需要、促进学生的满足实现更为积极主动的教育管理,从而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社会竞争愈加激烈的今天,大学生能否成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不仅与高校的教育管理紧密相连,还与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难以分割。一方面,学生能力素质的形成主要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思考有选择地接受教育内容的结果。另一方面,在强调社会化终身教育的背景下,学生离开学校走向社会后,更多地是通过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来转化思想和控制行为。
公安院校不仅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政治忠诚度和公安业务技能,更要重视自我教育管理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积极作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满足学生探索新知识、渴望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使学生达到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境界。自我教育管理能力是警察大学生毕业后立足社会、立足岗位的必备素质。而公安院校现行教育管理模式过于强调教育的社会功能而忽视育人功能,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因此,自我教育管理是公安院校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渠道,也是进一步优化公安高等教育效能的重要途径。基于自我教育管理理论,将学生作为主体引入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系统中,构建学生自我教育管理模式,拓宽学校与学生相互联系的渠道,为公安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了新思路,成为消除现行模式弊端进而改良完善现行模式的重要突破口。
我国关于大学生自我意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理论研究在高等教育实践中得到了检验和提高,在价值作用、内在机制、路径模型等方面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这些成果对公安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由于存在专业规模、培养目标、传统习惯和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差异,公安院校不能照搬普通高校学生自我教育管理理论和模式,而应该构建适应时展潮流、符合公安事业需要、切合院校和学生实际的自我教育管理模式。
三、构建公安院校学生自我教育管理模式的路径。
以国内外大学生自我教育模式的成功经验为基础,以促进警察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大胆突破和纠正当前管理教育模式的局限和缺陷,积极探索学生自我教育管理模式的新路径,是推动公安院校学生自我教育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创新的核心任务。结合公安院校的实际情况,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形成自我教育管理的良好氛围,使自我教育管理理念深入人心。建立有效的组织体系和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使教职员工正确认识自我教育管理的内涵和意义,使学生正确认识客观自我与理想自我的矛盾,了解自己在学校和教育中的主置,明确自己担负的使命、责任与义务,激发积极向上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行为,自觉地按照公安事业合格接班人的培养目标塑造自我、完善自己、发展自己。在教学和管理的过程中,公安院校上下都要解放思想,研究新情况,采取新举措,解决新问题。开展从学生需求出发、为学生需求服务的“订单式”教育教学活动,积极启发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关注学生的批评、意见和建议,重视、提倡和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二要健全完善自我教育管理的规章制度。教育管理工作应避免相互掣肘和“一盘散沙”的现象。公安院校要在统一领导、教师、职工和学生思想认识的基础上,全盘考量,建立健全保障学生自我教育管理的配套规定,用明确的规章制度约束人、引导人、激励人。例如:在教学、服务、管理、课外活动等方面,明确规定学生自我教育管理的理念原则和实施措施、考核表彰办法等,以求加强和改进公安类院校大学生管理教育模式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三要完善“五位一体”学生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学生组织的凝聚和引导作用。建设一个衔接紧密、协调高效的学生组织体系,不仅能够为学校、老师与学生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还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主要载体。为了改变“等靠要”思想和被动开展工作的局面,为了进行高水平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公安院校不仅要优化目前的团组织、学生会和社团组织的机构设置和工作职能,还应建立完善负责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学生组织,包括负责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的学生自我管理委员会和负责专项工作的学生组织(如学生督察队、记者团、图管会、后勤保障工作学生委员会、教学联络员协调会、同乡联谊总会等),构成团组织、学生会、社团组织、自我管理委员会、专项工作组织“五位一体”的学生组织体系。由于各类型学生组织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对象不同,“五位一体”学生组织体系应结合实际情况而建设,不能搞上下对口。如在学校层次不设自我管理委员会,在大队层次不设专项工作组织,可设社团组织,做好自我管理委员会与各中队队委会的衔接配合。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针对公安院校学生普遍存在强烈的“同乡情”传统和多年承续的同乡会组织,成立同乡联谊总会并给予经费保障和思想引导,是重视优秀同乡的引导帮助作用,营造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氛围的必要之举。
四要推行“学长制”,积极发挥学生的“传帮带”作用。打破同乡的地域限制和社团的组织界限,实现高年级学生对低年级学生的帮助指导、双学位学生与本科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为自我教育管理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抓手。在学生大队内推行“学长制”,优秀的高年级学生用自己的经历感悟和热忱的关心指导来帮助引导低年级同学,不仅可以宣传挖掘典型人物和事迹,锻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传帮带”作用,有效增强教育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在具体措施上,以本科生为例,在新生入校的一年内,选拔优秀的大三年级学生担任新生区队的区队长,负责区队内所有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选拔优秀的大二年级学生担任新生班长,负责两个宿舍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并协助配合区队长做好工作;区队长和班长从新生到校即与所负责的学生共同住宿,方便他们了解掌握相关情况并有效开展工作;通过轮流安排新生担任副区队长和副班长来考察培养他们的组织协调能力,为进入大二年级顺利实现交接做好人才准备。在推行“学长制”时,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建立规范的选拔、培训和使用、考核制度,做到“能进能出,能上能下”;二是学管干部要对开展工作的“学长”进行认真指导、全面考核,切忌“大撒把”、“一推干净”。
五要建立“学生助理”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翁精神。目前,地方高校普遍实行“学生助理”模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院的教学、管理和科研工作,不仅增加了勤工助学工作岗位,减轻了工作人员的事务性工作压力,拓宽了学校与学生相互联系的渠道,还是学生主人翁意识和主人翁地位的体现,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重要途径。公安院校可以借鉴这一模式,在办公室日常工作、学生管理、教学管理、学籍管理、考务管理等工作岗位聘任学生助理,负责协助一线工作人员完成一些事务性工作;在行政部门领导岗位聘任学生助理,搭建学院、部门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负责信息收集与沟通工作;在教学系部聘任学生助理,协助教师完成教学和科研工作。当然,明确各类型、各岗位学生助理的选拔要求、工作职责和考核标准、补贴待遇是这项工作的基础保障,组建学生助理团是对学生助理进行培训和管理的必要形式。
六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学生搭建锻炼能力的平台。公安院校各部门和各学生组织要以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努力搭建拓展素质、提升能力的平台,积极组织开展各种文体活动,激发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在活动中完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要强化社会实践活动,大力开展警民共建、青年志愿者等服务性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广泛的服务性社会实践和警务实践活动中正确认识社会、认识他人、认识自我、认识公安工作,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忠诚意识和奉献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理念和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念,提升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陈观权.我国高校教育管理:新挑战、新理念、新手段.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4):215.
[2]蒋洪甫.大学生自我管理模式的构建思考.继续教育研究,2008(06):57.
【关键词】RPC;公安交通管理信息化;云平台
0引言
面对当前信息化迅速发展对维护道路交通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的新挑战,2012年,公安部《关于贯彻落实〈全国公安装备建设“十二五”规划〉指挥信通装备建设项目的工作意见》将警务云计算中心建设工作纳入整体规划。交管云作为警务云在公安交通管理的落地实践,是运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服务公安交通管理治理、管控工作的一次创新和突破,是提高驾驭交管管理能力、打造平安城市的关键抓手。“云计算”在公安交通管理行业的普及,将为政府及纳税人节省巨大的信息化建设费用,是一项利国利民、影响深远的重要工程[1]。目前交通管理行业中各类外挂系统有万余个。这些系统主要是通过交管业务系统的数据接口实现各自的信息化功能及服务,但由于外挂系统是不同的厂商承建,且对数据内容及格式的要求并不相同,所以数据接口众多且非常复杂[2]。本文针对公安交通管理行业云计算发展的趋势,及当前面临的问题介绍基于的交管云接口,以交管云平台为基础,统一对外提供数据接口服务。并基于服务,实现对交管数据接口的集中管控,实现整个交管云平台在深化业务层面的开发实践,以满足将来不断增大的公安交管信息化需求。
1基于的交管云平台接口实现模式
基于的交管云接口实现模式,即在传统的业务系统、外挂系统到交管云平台的二层访问架构之间加入中间层,由中间层来业务系统或外挂系统的请求或云服务的响应[3]。一方面,业务系统或外挂系统通过中间对云服务进行请求,并将对云服务请求的部分处理过程转移到资源更为充裕的中间完成,从而统一了数据接口的管理;另一方面,云服务通过中间向业务系统或外挂系统进行响应,并借助中间对云服务进行传输协议、数据交换格式等桥接转换,从而使其满足不同平台、技术体系的集成和扩展。
1.1总体架构
基于的交管云接口的实现的设计,主要包括RPC控制端、接口服务、交管数据调度服务、交管数据平台处理器。其中RPC控制端包括交管业务系统RPC客户端和交管业务系统RPC服务端,接口服务包括交管消息格式转换、交管数据内容校验、交管数据权限控制,调度服务包括交管数据任务管理、交管数据服务监控、日志管理,交管数据平台处理器主要是与交管云平台技术组件进行交互的数据接口处理程序。
1.1.1RPC客户端
RPC客户端模块支持多种方式接入,主要可分为交管业务系统功能操作接入和交管数据服务Webservice接入。所述交管业务系统RPC客户端模块是由交通管理业务系统,如交管综合应用平台调用进程发送一个有进程参数的调用信息到服务进程,然后等待应答信息。在交管业务系统服务器端,进程保持睡眠状态直到调用信息到达为止。当一个调用信息到达,服务器获得进程参数,计算结果,发送答复信息,然后等待下一个调用信息,最后,交管业务系统客户端调用进程接收答复信息,获得进程结果,然后调用执行继续进行。
1.1.2接口服务
接口服务主要包括消息格式转换、内容校验及权限控制等主要内容。接口消息转换以交管行业现有数据交换协议为主,同时支持XML、JSON、二进制文件、文本文件等数据格式,能将一种数据格式转换为另一种数据格式,在数据格式转换时可支持聚合、拆分模式。支持数据之间不同字符集格式的转换,例如GB2312,GBK,GB18030、Unicode、UTF-8等相互之间的转换。内容校验是通过交管信息管理人员创建交管业务数据校验规则,自动为核心系统或系统提供缺失、逻辑等各种数据校验预警告警能力,用于提示交管信息管理人员实时进行数据处置。数据接收时,通过交管数据校验保证数据质量,支持以下校验规则:重复性检查、唯一性检查、自定义校验规则等。权限控制是指对交管数据服务的访问进行安全控制,对交管数据服务的访问需按照交通管理业务规则进行设置,当服务设置为需要进行身份验证,服务调用者应当在请求报文头(SOAPHeader)中填写身份验证信息。
1.1.3调度服务
调度服务主要包括任务管理、接口服务监控、日志管理等内容。任务管理是通过触发器设置交管作业定时运行规则,控制作业的运行时间进行定时任务调度,实现定时完成定制任务,可以指定时间点,也可以设置成每小时、每天等动态时间。服务监控实现了对交管服务运行状态、调用频率、数据流量等进行实时监控,并实时地检测到各种交管数据服务的异常信息和交管业务系统数据处理情况。日志管理能够查看交管服务处理过程的跟踪日志,实现了日志分类、查询以及日志优先级的设置。从RPC客户端模块向RPC服务器端模块提交数据请求,接口服务模块在接收数据后完成数据格式格式的转换、内容校验以及权限控制,调度服务模块完成交管数据任务的调度、监控以及日志跟踪及管理,最终交管数据任务管理模块将数据请求提交至交管云平台数据接口处理程序。服务作为可重用的服务定义,屏蔽对后端交管云接口服务的直接访问,降低了后端交管云平台的更新、升级对业务系统的影响程度,并提升了整体大数据体系的适应性和可扩展性。在基于的交管云接口调度模式中,服务中对服务的封装通过服务消息流来实现,服务消息流也是一种交换服务流,由服务调度引擎统一调度执行,解决了业务系统与交管云技术组件之间数据交互的管理问题[4]。
1.2基于的交管云平台访问
交管业务系统进行RPC调用访问交管云服务时,首先交管数据服务监听器监听由交管业务系统RPC客户端发来的请求,读取队列通过读取进程实现阻塞等待。在建立交管数据RPC服务以后,读取队列根据传输前所提供的目的地址及RPC上层应用程序号转至相应的RPC应用程序服务端,且此时的客户端处于等待状态,直至收到应答或TimeOut超时信号。当服务器端获得请求消息,则会根据注册RPC时告诉RPC系统的例程入口地址,执行相应的操作,并将结果返回至客户端。当一次RPC调用结束后,相应线程发送相应的信号,客户端程序才会继续运行。在这个过程中,一个RPC过程是有三个要素来唯一确定的:程序号、版本号和过程号。程序号是用来区别一组相关的并且具有唯一过程好的远程过程。一个程序可以有一个或几个不同的版本,而每个版本的程序都包含一系列能被远程调用的过程,通过版本的引入,使得不同版本下的RPC能同时提供服务。每个版本都包含有许多可供远程调用的过程,每个过程则有其唯一标示的过程号。通过这种调用方式可以充分利用非共享内存的多处理器环境,这样可以简便地将应用分布在多台服务器上,应用就形成了一个分布式处理与响应环境,提高系统资源的利用率。同时,可以最大程度减少由于原有交管业务系统的异构性所带来的影响。
2基于的交管云平台特点
2.1通过服务,体现了交管云接口的统一管理
通过服务,各个业务系统将统一通过RPC控制端模块将业务数据发送接口服务模块,所传输的数据将通过接口服务的格式转化、校验后,发送给调度服务。传输的数据内容例如违法、驾驶人、机动车等交管结构化数据、违法图片、机动车图片等非结构化数据、应用系统、中间件系统日志等半结构化数据将通过处理器模块保存入交管云平台中,也可通过服务获取相关数据。交管信息管理人员可统一通过页面端的可视化拖拽设计工具进行服务设计,并通过图形化的方式展现整个交管数据消息路由的拓扑结构。在消息路由拓扑设计完成之后,提供消息推送测试功能,可以对整个路由结构做测通测试,并且给出测试结果,对于故障节点给出相应信息,便于快速问题查找、快速问题定位。
2.2通过服务,实现了交管云接口之间的松耦合
通过服务调度服务实现了交管业务系统与交管云平台之间的关注点的隔离,通过提供服务与交管数据服务的动态、静态调用降低交管业务系统与交管云平台数据接口的耦合程度。服务作为可重用的服务定义,屏蔽对后端交管云接口服务的直接访问,降低了后端交管云平台的切换对业务系统的影响程度,并提升了整体大数据体系的适应性和可扩展性。在基于的交管云接口调度模式中,服务中对服务的封装通过服务消息流来实现,服务消息流也是一种交换服务流,由服务调度引擎统一调度执行,解决了业务系统与交管云接口之间数据交互的管理问题。
2.3通过服务,保证了消息传输的安全性
通过服务,可以完成交管云接口的重复性检查、唯一性检查、自定义校验规则等内容。同时,交管数据服务调用的全部过程将被监控服务和日志跟踪服务所记录。交管云接口数据调度服务从架构设计上支持高并发、大批量的消息数据并行传输,结合相应的技术组件处理器,实现高并发、高可靠的消息传输,帮助用户构建高效可靠的大数据基础环境。在调度服务提供了对传输过程中的消息进行加密、切片、压缩传输的能力,保证了消息传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交管云平台程序性能测试
基于的交管云服务接口访问平台搭建完成后,进行了通过读写交管云数据的性能测试。采用5台硬件服务器,分别为Master节点、Node-1节点、Node-2节点、Node-3节点、Node-4节点,服务器的配置见表1。在5个节点上,部署了服务程序,供业务系统访问。平台的性能测试包括对图片、视频等非结构化数据的写入和读取,以及结构化数据的写入和查询测试。根据当前公安交管实际业务需要,模拟每天约10万条照片、1亿条结构化文本的读写操作。具体测试方式为,对于照片数据:(1)3张图片(每张1.7M)+rowkey字段+11个描述字段约为5.3M/条。(2)50用户并发,每用户写入2000条数据,累计写入10万条记录,完成写入压力测试,数据量约为50用户*2000条*5.3M*n(测试次数)约为大于530G。(3)50用户并发,每用户写入100000条,写入数据量约为50用户*100000条*5.3M约为2.65T;(4)50用户查询100次图片,每次一条记录。对于结构化文本数据:(1)90个描述字段约为1k/条。数据库内现有9000万条数据。(2)50用户,每用户写入10万条数据,累计500万条记录,完成写入压力测试,数据量约为50用户*100000条*1K*n(测试次数)约为大于5G。(3)50用户,每用户写入1千万条,写入数据量约为50用户*10000000条*1k约为500G。(4)50用户,查询20次数据,这完成读取压力测试。(5)50用户,每用户读取1000条数据,完成稳定性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计算总结,得到了基于提供的接口读写交管云平台数据的运算指标结果见表2。根据实际业务场景模拟的测试结果,已符合当前的业务需求。
4总结
本文针对公安交通管理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及当前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提出了基于的交管云服务接口实现模式,并从实现的总体架构、接口服务的访问方式及采用这种方式的优势等方面进行阐述,最后根据当前公安交通管理业务数据读写的实际需求,对基于服务读写交管云数据的性能进行了测试。下一步,将不断完善服务程序,将现有交管信息系统逐渐迁移至交管云平台,推进云计算环境下公安交通管理行业信息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飞,季君.公安交通管理综合应用平台建设与应用[J].道路交通管理,2012(7):8-9.
[2]张颖江,吴珊.移动在分布式计算中的应用和实现[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3]许卓明,董逸生.基于RPC和基于REST的Web服务交互模型比较分析[J].计算机工程.
知识目标
知道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什么是变速直线运动
理解位移—时间图像的含义,初步学会对图像的分析方法.
能力目标
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及思维想象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匀速直线运动是一种最简单的运动,教材通过汽车运行的实例给出定义,且下定义时没有用“在任何相等时间里”这种过于数学化的说法,适合高一同学的学习情况.本节的重点是由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用图像法研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本节教材没出现任何公式,而是利用图2—6形象地描述了一辆汽车的运动情况,图上还标了位移和时间的测量结果.教材用表格的形式记录下测量数据,取平面直角坐标(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位移,取单位,定标度),再根据记录数据描点,最后画出表示汽车运动的结果.教材用表格的形式记录下测量数据,取平面直角坐标(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位移,取单位,定标度),再根据记录数据描点,最后画出表示汽车运动的位移图像为一直线,这个程序体现了我们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要让学生领会.本节的第二个知识点是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教材也是通过生活常识直接给出定义,本节的最后对图像法做了一个简介,能够引起同学们的重视.
教法建议
本节内容不多,但学习了一种新的处理问题的方法:即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图像,图像反映物理规律,这是我们通过实验探求自然规律的一要重要的基本的途径.应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真正让学生自己能画出图像,并练习分析图像所代表的过程或规律.学生容易把位移图像看成物体的运动轨迹,我们要注意强调它们是根本不同的两个东西,如果学生基础较好,我们应该尽量使学生看到物体的位移图像能想象出物体的运动情况,也应该使学生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正确地画出物体的位移图像.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的建立.
教学难点:对位移图像的理解.
主要设计:
一、匀速直线运动:
(一)思考与讨论:
1、书中给出的实例,汽车每经过100m的位移所用的时间大致为多少?
2、什么叫匀速直线运动?
3、如何建立位移——时间图像?根据图像如何分析物体的运动规律?
4、如图一个物体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分析物体各段的运动情况?
(二)多媒体演示,加强对位移图像的理解
将教材图2—6及图2—7做出动态效果.
(三)练习:给出另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例子,让同学自己画出位移图像.
(四)教师小结位移——时间图像的有关知识
1、图像是描述物理规律的一种常用方法.
2、建立图像的一般步骤:采集实验数据,建立表格记录数据,建立坐标系,标明坐标轴代表的物理量及标度,描点做图.
3、分析图像中的信息:(轴的含义,一个点的含义,一段线的含义等)
二、变速直线运动
(一)提问:
什么是变速直线运动?请举例说明.
(二)展示多媒体资料:
汽车启动及进站时的情况.
【关键词】交叉作业;安全;管理
1.绪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需求越来越高,如何处理好供电可靠性与线路建设、设备运行维护、检修的关系,成了供电部门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为了保证供电的可靠性,上级供电部门对顺德供电局的供电可靠率等一系列提高供电可靠性的指标要求一年年地提高,造成线路停电的机会越来越少,一条10kV线路往往一年只有最多一次的停电机会,线路建设、设备运行维护、检修都在短时间一起开展,不可避免出现了大型复杂停电、多个施工单位、多个班组在同一个地点交叉作业的现象。2011年,顺德供电局通过在大型综合停电施工安全管控方面的有益探索和实践,现场安全管控措施和做法已初具成效,施工作业风险得到有效控制。但交叉作业带来的安全风险也随即增加,同时出现了工作任务协调困难、工期延误、现场监控难度加大等问题,直接对人身安全和供电可靠性造成影响。如何对交叉作业实现有效的管控,成为顺德供电局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突出问题。
2.现状及风险分析
2011年未,大量逢停必检、大修技改、设备消缺、业扩增容等工程项目的密集施工,交叉作业现象在大型综合停电施工现场时有发生,导致出现同一作业面多项任务同时施工,极易引发各类安全事故事件,通过对过往作业过程现状分析,具体可能涉及风险如下:
2.1 前期策划统筹难度大,作业任务易遗漏
由于作业当日作业点多面广、任务多,前期策划统筹难度加大,施工任务划分过细,容易出现作业任务遗漏,造成作业当日才知道出现交叉作业的情况,使交叉作业的风险得不到有效控制。
2.2 加大工作票填写、审核、许可、终结环节的工作量,易出现不合格票、不规范票
作业当日作业点多面广、任务多,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多,产生的工作票数量也相应增加,施工单位对工作票的填写及运行部门对工作票的审核、许可及终结环节的工作量非常大,相应增加出现不合格票、不规范票的机率。
2.3 接地线设置、管理混乱,易发生误拆、错拆接地线情况
作业当日会出现同一作业空间、同一接地点可能同时装设多组接地线,安装位置相对有限,装设存在一定困难,个别工作任务结束后,容易造成误拆、错拆接地线的情况,增加了作业的风险。
2.4 现场安全措施重叠,易使施工作业人员进入其作业的非作业范围
同一作业点存在多项工作任务,施工所需设置的围栏、标示牌等措施出现重叠现象,如果施工负责人交持不清楚或施工作业人员不注意,易进入其非作业范围,产生风险。
2.5 材料运送存、传递存在坠物伤人、设备受损的风险
在同一个地点有多个班组交叉作业施工时,用于施工的工具器及物物料运送、上下传递频繁,容易出现物料碰撞、绳索交叉等现象,可能导致坠物伤人或设备受损。
2.6 作业空间过度受限有导致延期送电的风险
多项施工任务在同一地点同时开展,施工任务、作业空间相互影响,施工进度难以保证,可能出现延期送电事件。
2.7 作业人员过度密集,坠物伤人和高空坠落的风险增加
作业人员密集,高处作业移位,容易误解了其他人安全带等情况,造成人员高空坠落;垂直交叉作业容易出现坠物伤人事故。
2.8 施工前后次序难以协调,易引发施工队伍冲突事件
作业空间相对有限,作业时间紧,任务重,施工前后次序难以协调,施工队伍之间如果缺乏沟通协调,容易诱发冲突事件。
2.9 邻近道路施工作业增多,存在交通安全风险
邻近主干道、公路施工作业点如果作业人员密集,指挥协调不当容易诱发交通安全事故或造成交通堵塞。
2.10 现场安全管控难度大
作业现场点多、面广,施工具机、人员密集,督查、指挥人员相对有限,现场安全管控难度大,各类违章、伤害风险发生机率增大。
3.交叉作业的安全管理措施
面对复杂多变的作业施工形势,在严格执行大型综合停电施工管控措施基础上,通过对交叉作业现场的现状及风险分析,强化了风险预控管理的原则,确定了利用前期协调、过程管控、合理安排等管控手段消除和避免交叉作业过程出现的各类风险,提升安全作业管理水平的总体思路,在交叉作业安全管理措施方面,经过了不断探索实践,总结经验,我们找到了以下的有效管理措施。
3.1 在不影响可靠性的前提下,应尽量避免出现交叉作业
交叉作业的风险较之普通的施工作业要大有多,通过对停电时间的灵活掌握,加强每次停电的规划,尽量避免出现交叉作业,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在无法避免出现交叉作业时,采用以下的措施进行安全管理:
3.2 施工作业前运行单位掌握交叉作业点
施工作业前,运行单位结合施工当天逢停必检、大修技改、设备消缺、业扩增容工程等施工任务,利用线路单线图,采用不同颜色标注出作业地点、作业任务、接地线安装位置等信息,掌握可能出现交叉作业点。
3.3 在施工协调会上作周详的施工安排
结合“四方联动”、施工协调等会议,运行单位与施工单位相讨工作任务划分,对于同一个施工单位的施工作业,将线路上的施工任务划分为若干个施工段,把同一施工段内作业任务划分为同一施工班组完成,尽量避免出现多班组交叉作业情况;对于涉及不同专业班组、技术性较强的作业任务,或不同施工单位的施工作业,存在交叉作业的,应尽量在作业顺序上加以控制,在该交叉作业地点由运行单位设置交叉作业调协人,负责统筹指挥作业前后顺序。作业顺序应按作业量和施工难度确定,作业量大、施工难度高的作业任务应先进行,作业量小、难度低的作业任务可利用前作业班组、施工单位用餐休息时间进行,或可由一作业班组集中人力先完成施工段内交叉作业点上工作,再实施施工段内非交叉作业任务。具体作业顺序安排在由运行部门研究确定,并在施工协调会议上讨论确定,实施过程由交叉作业协调人加以控制。
3.4 施工单位研究制定周详的施工方案
施工单位根据作业量、作业空间、施工难度等因素,合理安排人员数量,涉及同一垂直作业空间多层作业面存在作业任务时,应统一安排人员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逐层完成,避免同一班组多层同时作业;涉及同一地点与其他施工单位的有交叉作业时,应根据施工协调会议的要求确定施工方案。
3.5 施工单位、运行单位做好办理工作票的填写、审核、许可、终结的安排
各施工单位、运行单位在施工前应一同前往现场对施工顺序、施工方法、采取的安全措施等进行勘察和确定,并合理安排工作负责人、工作签发人和工作许可人负责工作票的填写、审核、许可、终结等手续,确保不因工作的复杂和工作量而出现不合格票、不规范票。
3.6 经协调不可避免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开展交叉作业的控制措施
对于从划分施工段、控制作业顺序等手段都难以控制的交叉作业任务,除设置交叉作业协调人外,各施工单位、班组应增设交叉作业负责人,负责监护、指挥本单位、班组人员作业行为控制,同时应对物料、工器具传递,接地线安装、拆除,安全带使用等环节采取以下措施加以控制,防止坠物伤人及高空坠落事故。具体的控制措施如下:
3.6.1 同一平行、垂直作业空间各层作业面施工人员配带不同颜色袖标区分不同作业班组。
3.6.2 同一交叉作业范围内(杆塔)各施工班组所需安装的接地线绝缘棒操作把手未端及接地端紧固螺丝部位张贴与人员袖标颜色相同的彩色标签,区分交叉作业范围内各施工班组所装接地线,避免误拆、错拆。
3.6.3 同一交叉作业范围内(杆塔)各施工班组人员安全带保险绳挂钩未端张贴与人员袖标颜色相同的彩色标签,避免杆塔上作业移位时误解他人安全带保险绳。
3.6.4 同一交叉作业范围内(杆塔)各施工班组传递物料、工具器时采用绳索传递,涉及传递范围内各作业面施工人员应暂时停止作业,做好避让准备,交叉作业协调人、交叉作业负责人应协同指挥监护,待传递完毕后再发出复工指令,避免人员在无防备的情况下发生坠物伤人和设备撞击损坏。
4.交叉作业安全管理措施的实践
制定了以上的交叉作业安全管理措施后,在顺德供电局辖下的一个供电所的交叉作业开展了实践,该供电所在交叉作业的安全管理措施的实践中作了有效的尝试,目前上半年的交叉作业通过优化,均实现了通过合理安排各施工单位、各班组在交叉作业点的时间和人员,避免了出现多班组、多施工单位在同一工作点交叉作业。通过施工前优化,各施工单位在交叉点的施工作业更加有序,风险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往年出现的各种险象也得到了根本的改观,如表1表2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