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农村财务审计研究

时间:2022-10-05 16:50:43

导语:在农村财务审计研究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农村财务审计研究

第1篇

农村财务审计是农村财务管理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其对农村财务管理的影响很大,目前我国农村财务管理存在许多问题,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的审计有利于农村财务管理的规范进行。本文先分析了农村财务审计具有的重要意义,然后对农村财务审计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农村财务审计;农村财务管理;农村经济

农村财务审计工作质量的好坏严重影响农村财务管理的水平,目前我国农村财务管理的现状极不乐观,其中农村财务审计对其也有较大影响。因此研究农村财务审计的意义,并探究加强农村财务审计的措施十分重要。

1加强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重要意义

1.1有利于解决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农村财务管理人员借助工作职权谋取私利的现象十分严重。这种现象造成了农村财务管理出现大量的无头账目,此外一些公职人员还会借助工作的权利侵占农村公有财产等,这些的现象严重阻碍了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的审计能够避免农村财务管理中的这些不良现象,此外,完善农村财务审计制度能够有效地解决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2有利于强化农村财务公开制度的落实,改善农村干群关系

农村财务管理中财务审计的推行与加强能够定期审核农村财务状况,此外将农村财务审计的结果向农村居民公开还有利于农村居民对农村财务管理的监督,从而使得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更加公开透明且公正,进而大大减少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中的现象,保证财务管理工作人员与农村居民之间的良好关系。

1.3有利于提高农村财会人员的业务水平

农村财务审计工作能够提高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及工作素养。财务审计工作要求财务管理人员严格按照相关财务管理制度及会计审计制度对农村的财务状况进行记账和报账工作,从而帮助农村财务管理人员科学合理地开展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提高农村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

1.4有利于农村集体资金合理、有效使用

财务审计工作能够让财务管理部门随时了解农村的财务状况,从而帮助农村相关部门更好地对农村的共有财产进行科学合理地分配与使用。农村财务审计工作能够使得农村的各项财产情况都公开清晰地展现在群众面前。相关部门进行共有财产使用与分配时有据可依,群众也会更好地配合相关部门进行农村财务的分配工作,从而促进农村公有财产高效、合理地使用。

2进一步做好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重要措施

2.1加强农村财务审计队伍建设

农村财务审计是一项专业性特别强的工作,需要专业人才来开展,并且对于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有一定的要求,需要一支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队伍来完成。所以农村经济管理部门要加大农村财务审计队伍的建设力度,提高其综合实力。要经常开展培训,增进沟通交流的机会,为以后开展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2积极改善审计环境,严肃审计纪律

要提高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受重视程度,促进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开展,积极推进农村财务审计工作需要让农业相关部门充分认识到农村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以促进农村经济建设,积极改善农村财务管理的环境并提升其财务管理水平。农村财务审计制度的推行不仅要求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具备较高的工作素养及工作能力,还要求财务管理人员严格按照财务管理制度开展财务审计工作,因此加强农村财务审计需要充分树立财务审计的权威性并制定严格的农村财务审计纪律,以使农村财务管理人员具有良好的工作态度,严肃对待农村的财务管理工作,从而促进农村财务管理人员工作素养的提升。

2.3加大审计力度,拓展审计范围

审计工作同样要因地制宜,必须充分了解当地情况再开展审计工作。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内容需要根据农村建设的特点进行相应的调整,全面构建农村财务审计的工作范围,以对农村的财务状况进行全面科学的审计,从而帮助农村财务管理部门准确掌握农村的财务状况。此外农村的财务审计内容需要根据农村经济的发展不断拓展,逐步加大农村财务审计的力度。开展农村审计工作要有一定的针对性,适当加大审计力度很有必要,审计范围的扩大也要结合实际情况,不能盲目拓展。

2.4突出重点,把握环节,审监结合,巩固审计成果

财务审计工作十分重要,不能小视,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农村的财务审计工作能够帮助农村相关部门随时掌握农村的财务状况,增加农村财务的透明度,这对于农村财务管理监督工作的开展十分有利。因此农村财务管理部门要充分利用财务审计的结果与特点,将财务审计与财务监督相结合,既促进了财务管理部门公正的进行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又巩固了财务审计的成果。农村财务审计工作主要要求农村财务要与财务账目记录相吻合,财务的收支状况符合农村财务支出的规定,农村的债务及债权需要确切落实。因此农村财务审计工作需要严格按照财务审计制度及农村财务管理规定执行,明确按照农村财务审计的重点要求进行财务的审计工作,把握审计的每个环节,以提高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准确性。

3结语

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关系到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大局,要想进一步做好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单靠以上的对策还远远不够,希望广大农业工作者可以团结一致,共同努力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乃至农业发展提供助力。

作者:王书峰 孟曙光 单位:大安市大赉乡三资服务中心 大安市农村经济管理总站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 农村财务审计;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02.6;F239.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4-0350-02

随着农村集体经济的快速发展,村级经济中的违纪违规问题日渐增多,农村财务审计跟不上集体经济发展的步伐,导致农民因村级财务问题上访甚至集体越级上访时有发生,因此,加强村级财务审计监督工作,对促进农村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1]。

1 农村财务审计现状

1.1 农经机构

截至目前,全市共设立农经站34个,其中市级1个,县级10个,乡镇机构23个。共有农村经营管理干部320人,其中乡镇站工作人员28人。有中专以上学历195人,中级职称195人,高级职称28人。

1.2 财务审计主要模式

近年来,周口市组织开展了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村级财务清理整顿、村级财务年度审计、村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等较大规模的清财整账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财务管理。但农村财务仍然是“边清边乱”,管理混乱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周口市各级农经部门作为农村财务的管理和监督机构,一直高度重视农村财务的规范管理工作,多次组织人员深入基层进行专题调研,在农村财务监督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农村财务监督管理手段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和有益的探索,近年来逐步推行了“村账乡(镇)管”、“会计委派”、“会计”等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并取得一定的成效[2-3]。目前农村财务审计主要对乡镇农村财务核算中心进行审计,必要时再进入村进行财务审计。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财务审计队伍力量薄弱

一是农村财务审计人员数量不足,机构不健全。乡级基本无专职的审计人员,全市有4 882个村,203个乡镇街道,乡镇机构改革后,乡镇一级只有太康县保留有乡级农经站,农经人员是太康县农业局编制,其他乡镇没有农经机构。有些乡镇虽成立了农业服务中心,在岗人员只有3人左右,肩负着涉农的所有工作,尽管农村财务审计也是其中的一项内容,但因目前农村经济呈多元化发展的势头迅猛,涉农工作任务繁重,使农村审计工作仅仅是有重点的对部分村干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无法开展常规性农村财务收支审计。二是农村财务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审计工作有规范的操作程序,要求审计人员必须熟悉审计专业知识,以前农经工作人员对村级财务监督偏重于财务检查和清理,现在要进行财务审计,业务知识存在一定差距[4]。

2.2 审计主体职能偏差

周口市、县的农经机构较分散,农经机构分为产业化、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办、农经站3套牌子,虽然全市有农经人员320人,分成3个机构以后,各自负责各自的农经业务,从事农村财务审计的人员则少之又少。审计过程中往往只停留于查清事实,对被审单位特别是对非党员村干部的经济责任,很难进行有效处理。

2.3 村级财务管理较混乱

周口市村级财务虽然已全面实行乡镇委托制,出台了一系列管理制度,但一些村级财务仍然存在不规范现象。主要表现在财务工作职责不分,有关会计资料分散在村长、书记、会计手里。有的村无出纳日记账,无村集体资产台账、档案,村干部人人都有现金控制权,村集体收入谁收谁支。有的用款单位的支出仅凭自制的领款单作为项目支出,大量的白条使资金真正用于项目的可信度大打折扣。有的村受换届选举的影响,使用自己信得过的人管理村级财务,频繁更换村级财务人员,让不懂账的人管账,造成会计核算不准确。

3 农村财务审计的对策

3.1 健全农村审计组织体系

一是完善农村财务审计机构,强化农村审计的政府职能,建立健全县、乡镇2级村级财务审计组织,明确县级农村审计部门的职责,统一规范其部门归属。各乡镇建立相应的农村财务审计小组,对本乡镇的村级财务开展经常性的3年一轮审。二是要提高农村审计工作人员的素质,通过各种途径吸收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的人员,逐步提高农村审计队伍的专职化程度,通过业务学习和培训,提高现有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政策理论水平[5]。

3.2 要建立健全村级财务审计制度

建立和完善农村财务审计制度是搞好农村审计工作的当务之急。各级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方面的规章,要以国家和各级有关政策法规为依据修订村级财务管理相关制度,制定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重点项目招投标、村级债权债务、农村财务管理责任追究等制度。

3.3 把握农村财务审计的重点

一是从村级收入来源入手,审查村级各项经济收入是否纳入中心统一核算,有无截留、挪用和私设“小金库”、“账外账”等违规行为的发生,审查各村是否建立健全支出的预算和审批制度,各项支出的内容是否真实、合法,支出的审批手续是否完备[6]。二是围绕村干部监督,搞好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做到干部离任必审、干部调整必审、任职3年必审、村级换届必审,逐步实现审计的事后监督为主向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立体式监督转变,做到干部权力行使到哪里,审计监督就跟踪到哪里。三是围绕村集体资产出租和转让、征地补偿金发放、村公益事业兴建等群众关注的重大事项进行审计,客观公正地评价各项事件的执行情况。

3.4 审计与民主监督相结合

要把检查、审计结果通过村务公开栏、村民代表会等形式公开,及时帮助被审计单位纠正错账,梳理问题,健全制度,帮助被审计单位搞好民主理财,更好地发挥审计职能的作用,逐步推动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4 参考文献

[1] 徐岩松,吴绍华,郭申.农村财务审计工作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0(4):398,400.

[2] 黄清娟.如何加强农村财务审计工作[J].经营管理者,2010(18):94.

[3] 王艳华.如何搞好农村财务审计工作[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16):86-87.

[4] 田淑洁.农村财务审计工作中的问题及建议[J].商品与质量,2011(S7):119.

第3篇

关键词:农村;财务审计;工作方法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行为,开展村级财务审计显得越来越重要,建立完善的审计监督制度,切实有效地做好村级财务审计工作,对强化村级财务管理,监督约束财务人员,合理有效管好村级资产大有益处。

1 加强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重要意义

1.1有利于农村干部的清正廉洁,可以有效杜绝或避免贪污、挪用等违法违纪现象发生。集体的财产属于集体成员共有,任何个人不得侵占、挪用。但是,目前农村一部分人尤其是有些村干部,利用职权侵占集体资产、大吃大喝、奢侈浪费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削弱了集体经济力量。如果任其发展,必然会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通过加强农村财务审计,能及时发现并纠正农村基层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农村干部依法、依规、正确、全面地落实农村政策和财务管理规定。

1.2有利于增强农村集体经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程度,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护和激发广大农民对发展集体经济的积极性。目前,仍有一些村的财务公开不及时,或是公开的内容和帐目反映的内容不一致。因此,有必要开展农村财务管理离任审计工作,对村财务一届来的情况实施审核、检查,并把审核、检查的审计情况向村民公开。这样,有利于村民了解村财务一届来的收支状况,有利于改善和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农村社会稳定。

1.3有利于端正村干部的经营思想和经营行为,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保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合法权益。目前,大部分农村财会人员在实际财务管理操作中仅限于“理理帐”、“报报帐”,对财务处理随意,没有认真地执行农村财务管理相关制度。通过农村财务审计,帮助农村财会人员提高业务素质,促使其按照《农村财务新会计制度》要求,完善审批程序、监督程序、报账程序、公开程序,确保帐目规范、合法、合规、合理,促进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按照新会计制度报帐、建帐和记帐,保证会计资料的全面性、真实性和规范性。

2 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内容

农村财务审计的内容共分为6个方面:一审财务收支帐目。查收入是否入账,是否开具统一收据,查是否漏收、少收,开票人是谁,支付是否合理;查凭据的时效性、审批手续、用途说明、经手人;查大额开支是否经集体研究。二审货币资金。查现金、存款情况。三审财产物资,查账、物是否相符。四审债权债务。查应收款、应付款、内部往来等。五审项目承包合同的签订、结算和兑现情况;查项目的招投标、合同、预决算情况。如是集资项目,还必须查项目集资或收费是否按照“一事一议”程序执行,是否有乱收费、乱集资行为,项目款是否专款专用。六审财务管理制度与村务财务公开执行情况。查有关财务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包括通讯费、干部报酬、招待费等具体规定。财务公开方面,查公开资料是否齐全,公开时间是否及时,干部误工及招待费是否逐笔公开。同时在各个环节上,力求做到查清、查深、查透,严格按照有关法律、规章进行审计和检查。

3 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方法

第4篇

我国农业专项资金的来源以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投入的资金为主,其主要用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专项资金支出,由此对国家农业发展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所以做好当前农业专项资金财务审计工作,有助于确保农业专项资金的合法性与合规性;利于提高财务审计相关农业专项资金的管理决策。

关键词:

农业专项资金;财务审计;对策

我国“三农”问题一直是历届政府重点关注的方面,已采取了诸多措施如加大投入、普及农村社保、税费改革等等,就是希望调动起农民生产与生活的积极性。而由于农业专项资金的来源广、渠道多,并且参与管理和使用专项资金的部门较多、较分散,都加大了财务审计的工作难度,在农业专项资金使用过程中常存在不少问题,这就需要财务审计工作者深入了解分析、认真总结,只有这样才能让广大农民群众真正享受到,农业专项资金所带来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一、农业专项资金的定义及作用

农业专项资金指除正常农业事业经费外,由本级财政预算内、外安排,上级财政和主管部门拨入,国内外银行贷款、国际金融机构支援贷项目投入及农业相关职能部门经批准照规定的渠道收取,专门用于发展农业生产、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的各项资金,其主要包括农业发展基金、农业开发资金、农业科技推广资金、扶贫资金等。农业专项资金的作用重点有三个方面:第一,资金使用范围规定严格。国家财政及地方政府对下拨的每笔资金都有其使用范围、具体用途都有严格的规定。为了保证资金的合理支出,所有资金一律不得挪用和占用。第二,广泛性。农业专项资金主要包括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农业扶贫资金、农业技术推广资金与水利林业资金等的研究,农业的各个方面、各个部门都贯穿其中。农业专项资金是否正确使用,将直接涉及到各个部门的效益和相关“三农”问题的解决。第三,针对性强。农业专项资金的预算及下拨,都明确地规定了农业专项资金的使用对象和范围、预期达到的目标、工程完成的时间等等。因我国农业的生产区域差异大,各个地区农业生产的种类、结构、技术含量都有所不同,针对不同项目的具体特点,针对性强的农业专项资金将有助于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农业专项资金财务审计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一)编制预算不够规范,缺乏执行力度

导致预算不够规范的重要原因是预算编制管理部门对预算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在编制预算的过程中,又缺乏有效的依据编制,对分配立项过于盲目,都必然会引起专项资金靠追加、多次重新申请及申请单位主动找项目、筹资资金现象发生。对编制预算的不规范,还表现在农业专项的资金预算权都集中在领导班子或是主要领导的手里,凭借集体或个人的喜好、经验分配资金,故这样的分配将会导致农业专项资金在管理的层面上混乱,并且无法用这部分资金真正发挥经济效益,将导致编制预算流于形式化,农业专项资金在使用上不公正、不科学和不透明,无法实现政府下拨农业专项资金的根本目的。

(二)立项盲目,导致资金浪费

一些领导干部盲从的争取资金,不从当地的实际环境出发,专项资金到位后,农业项目并没有正常运转,有的运转一段时间后,也未达到项目的预期目标。造成了专项资金的损失。

(三)项目资金未能及时拨付

专项资金拨款时间长问题长期存在,当前,国家对农业专项资金的拨付环节历经多次改进,仍存在拨付流程繁琐、项目管理与专项资金无法有效衔接,导致资金未能到达项目单位和农民手中。

(四)项目资金使用中存在着不足

专项资金在使用范围上较为广泛,这对项目资金本身就是非常艰巨的工作,造成了资金无法专款专用,使用规划调整资金等一系列违规行为,比如票据管理较混乱、资金把关不严,出现大额现金支款等行为。

三、农业专项资金财务审计过程的对策

(一)建立以政府主要领导及项目单位负责人为核心的目标责任制度

为了加大规范对农业专项资金的使用与管理;核心人物必须订立“军令状”即目标责任状,以专项资金考核指标作为标准,严格按标准进行有计划且连续的考核,对于考核不合格人员,依照规定追究其责任,同时,采用立项公与完工公示、征求群众意见及满意度等方法将农业专项资金公示出来,做到公开、透明。依赖于市场竞争的机制,以最低的资金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在财务方面,建立健全农业专项资金项目报账制度,规范相关的财务手续,如工程验收、资金拨付、财务报销,协调与平衡相关部门。

(二)增强对农业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

建立并实行资金经常性的财务审计制,在财务审计工作中纳入上审下与交叉审。现实证明:拥有强有力的农业专项资金的监管力,农业专项资金才能受到审计单位、主要负责人的高度重视,这有利于传授、传播好经验、好做法。一旦财务审计工作中发现问题,不但可不受政府过多干预的影响,而且也可缓解由于审计对象太过明白而带来的不利影响,这对于统一的使用标准、口径适当的处理财务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进而保证农业专项资金财务审计的结果真实、可靠。

(三)建立资金拨付经费统一的专项检查制度

当前审计经费不足的问题在市县广泛存在,因此检查农业专项资金时,要有足够的经费支撑起对各级主管部门、对项目单位与乡镇的检查工作。与审计部门、财政部门与纪检部门协调一致,避免对同一单位、同一项目资金重复检查。与此同时,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严肃处理违法违纪行为,增强打击、处罚的力度,与审计部门、纪检部门与财政部门等,对直接责任人做相应的处理。对严重的违纪问题,及时向社会大众通报批评,公开曝光所发现的浪费等严重问题;对于重案要案积极移交纪检部门、公安部门及监察部门,做进一步的处理。

(四)建立健全审计信息反馈制度,充分发挥审计检查成果的积极作用

财务审计信息的反馈需要从微观方面入手,宏观方面进行分析,与国家当前的方针政策要求相一致。对于财务审计所存在的问题,及时并实事求是地向主要的相关领导反映,向其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并提交与之相对应的对策与措施,尽最大可能地发挥农业专项资金的效益。

参考文献:

[1]张峰.渑池县农村财务审计问题与建议[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

[2]金瑞琦.农村财务审计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6.

第5篇

[关键词]审计风险;风险规避;质量评价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7235

1 村级财务审计风险形成原因

鉴于村级财务审计的特殊性及其相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滞后性的问题,村级财务审计的风险比其他行业的审计工作更多、更复杂,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

第一,由于审计部门内部、审计部门与被审计单位之间因信息不对称而造成审计中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第二,审计人员在实施跟踪财务审计整个过程中所产生的非人为的、不可预期的错误,比如:对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报告审计后出具的审计意见事后被实践证明有误,致使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

第三,因为执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所增加的诉讼性、保密性、独立性、理解性等风险。

2 村级财务审计风险规避策略

21 针对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审计风险应采取审计风险规避策略 在此情况之下主要应采取以下风险规避策略:

(1)要使审计部门与被审计单位之间的“合作博弈”尽量达到“纳什均衡”,农村审计监督中心关键是要努力从多渠道、多方面地搜集被审计单位的信息,完善审计环境,可以建立审计匿名举报奖励制度或走访纪检监察等部门,筛选对审计有用的信息和材料。

(2)应当加强农村审计监督中心内部监督,防范由于内部道德风险引起的审计风险,比如建立审计内部良好的信息沟通渠道、建立复审制度,加强对审计人员的监督。

(3)应当充分利用信息筛选、甄别技术,运用逆向思维,确定财务审计的重点。

(4)在审计前应事先要求被审计单位签订有关资料真实性的承诺责任书,对弄虚作假的行为以法律手段给予严惩,树立审计威信。干胜道,王磊基于信息不对称的政府审计风险的控制研究[J].审计研究,2006(1):27.

22 针对跟踪审计全过程中不可预测的审计风险应采取的审计风险规避策略 在此情况之下主要应采取以下风险规避策略:

(1)把握定位,使事前审计立足于辅助决策。农村审计监督中心应找准自身的定位,把前期审计的重点放到验证、评价被审计村可行性论证工作是否规范、到位,计算是否正确,所依据的资料是否真实、可靠、充分上,并仅就此发表审计意见,供领导部门决策时参考。

(2)审计人员应当做到以符合性测试为手段,采取业务程序测试和功能性测试两种方式,全面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情况;农村审计监督中心内部建立三级质量控制制度,严格质量检查和责任追究,将审计风险尽可能地控制在审计系统内部。

(3)可以借鉴独立审计和内部审计工作的经验,在遇到超出审计人员能力范围的问题时聘请外部专家协助评价审计质量的方法,但是必须能够合理保证外部专家的独立性。

23 针对因执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而产生的审计风险应采取的审计风险规避策略 在此情况之下主要应采取以下风险规避策略:

(1)农村审计监督中心应当坚持服务“三农”原则,广泛征求专家、上政府和社会公众的意见,并考虑宏观经济环境因素、审计资源情况来科学选择审计结果公告项目。

(2)要围绕“以公告为原则,以不公告为例外”的目标采取规范而又简明易懂的公告形式,积极扩大审计结果公告范围,加快审计公告进程,这是保证审计公开透明、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的重要措施。

(3)通过建立审计结果公告委员会制度、审计公告风险预警机制及审计公告补救制度、审计结果公告责任追究制度,成立审计结果公告质量控制体系。

(4)农村审计监督中心应当建立审计整改结果公告制度和审计结果公告信息反馈机制,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与审计监督的作用。

3 村级财务审计质量评价体系构建

31 群众满意度――最高衡量标准

在这里群众满意度是指群众期望审计师达到的程度与审计师业绩之间的差距即审计期望差,群众满意度越高说明审计期望差越小,反之,审计期望差越大。群众满意度是从群体利益出发来对审计行为提出要求,是一种主观愿望,它不同于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法规制度,可以由强制力保证实施。但是,“三农问题”是我国重大的战略问题,群众满意度必然对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法规制度具有重大的影响。为了迎合广大群众,村级财务审计(一些不确定的会计风险,致使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发生亏损或潜亏。因此,施工企业就很有必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会计风险防范体系,对会计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增强其风险防范意识,能更好、更高效地做好相应的会计分析工作,对会计风险及时防范、主动化解,使施工企业运行效果和经济效益可以得到最合理、最理想化的体现。只有科学合理地运用财务的调节功能,减少由各种原因造成的风险,对财务会计风险进行有效控制,才能使施工企业的经营得到保障,促进施工企业的整体发展,增强其市场竞争力,从而提升经济效益。

42 制定施工企业的会计体系

为使施工企业的经济活动资金得到有效的控制及管理,施工企业就必须将会计监督的职能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去。在开展会计工作中,施工企业必须要制定出一套完善、高效的会计控制管理体系,并严格依据规范的控制体系对会计工作实施管理,从而提升其财务收支的合理性。施工企业应对企业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为企业会计工作有效地开展提供更高效的服务。

43 优化施工企业的资金管理

资金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核心。因为施工企业的工程项目分布较为分散,导致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在各个项目中难免存在不均衡的现象,因此施工企业应加强资金的管理力度,对各项目资金使用进行合理的规划,建立企业“资金池”,集中统筹管理资金,加强对施工企业现金流量的分析及控制,对现金流和使用计划不断进行优化,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这样施工企业才能尽量避免有些项目资金闲置,而有的项目资金高度紧张的局面出现,从而使施工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得到大幅提升。同时,施工企业在资金管理的过程中还需增强风险意识,在对项目投入资金时要严谨慎重,先对项目进行风险评估,这样可以有效降低施工企业的会计风险。

44 完善施工企业的内部督察体制

当前,大部分的施工企业中都未组建完善的内部审计部门,企业在开展金融活动过程中,财务运行状况的监督工作主要是由财务部门负责,致使内部审计职能无法发挥作用,一旦受到某些人主观因素的影响,就会导致施工企业出现很多本可避免的财务会计风险。因此,施工企业必须要强化其内部督察体制建设,配备一定数量的会计人员建立专项审计部门,并对其督察机制进行不断优化、完善,根据对应的规范、标准对施工企业的会计工作进行管理,同时,施工企业还要明确内部的会计工作负责人,不断提升会计人员的职业技能,从而为企业的财务核算、会计、审计工作整体效率的提升提供有效保证,进而使企业对财务会计风险进行更加有效的规避。

5 结 论

在如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复杂的经济环境下,施工企业要想取得更好、更快、更长远的发展,要求企业必须不断地提高企业会计管理工作效率,财务会计工作必须能够为其他相关工作提供准确、可靠、有效的会计信息,杜绝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也要求会计人员必须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和防范意识,能够及时、准确地归集企业的经营状况,积极主动发现问题、并有效地防范会计风险。只有这样才能为会计工作的正常开展,为施工企业会计工作的高效运转,为施工企业有效地降低财会风险、减少不良影响,提升施工企业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使企业能够健康、高效、持久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胜全面财务风险管理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2005

[2]李静浅议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J].财经界,2010(9).

第6篇

关键词:农村经济;审计;问题与完善

中图分类号:F23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2-0038-2

1 农村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三个普遍偏低”

审计工作的特点决定了审计人员必须具备有较为丰富的审计、会计、法律等专业知识,同时也要求农村经济的管理者具有一定的会计知识和职业道德,但由于农村经济发展及管理滞后,承担农村经济会计、审批、审计工作的人员业务素质普遍较低。一是农村经济审计人员的承担者多为新当选人员,没有受过良好的审计业务培训,审计业务处理极不规范。二是各村财务收支的审批工作多由村委会主任负责,村委会主任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多数不熟悉农村经济的法律、法规和财经制度,加之,忙于各项中心工作,从而忽略了对财经管理的学习,工作上侧重于“批”、而忽略于“审”。三是农经站审计工作人员进出较杂,继续培训工作难以开展,审计人员的素质跟不上发展。

1.2 “两个不规范”

一是单据管理不规范。支出单据不规范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滞后及其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导致村组在经济支出时多数面对没有规范单据的个体户,导致各种单据多为手制收条收据,甚至还出现部分以经济支出主体开列的经手单,管理漏洞较大。收入单据不规范,近年来,收入单据虽由财政部门核发,但在核销时只核对存根联,对入账联监控力度不大,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收入不进账的情况发生,审计工作对此类违纪现象的核查难度很大。二是做账不规范。各乡镇,甚至各村在做账过程中所开设的会计科目较为单一,并且会计科目设置各有千秋,这影响了农村经济收支的客观具体反映,同时也加大了审计工作的难度,尤其是对专项资金的审计。

1.3 “四个不适应”

一是组织机构不适应。农村经济审计工作由各级农村经济管理机构(即农经站)承担。市级农经站为股级单位,机构规格低,任务重,工作协调难,落实难,工作缺乏权威性。国家法律、法规和文件没有明确规定独立的农村审计机构。乡镇农经站在全市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中,机构改革更进一步减低,致使工作职能削弱,农村经济审计工作难度较大。二是工作手段不适应。主要表现在有责无权,有权无责。由于农经站从事审计非专业性,往往在审管结合上难以统一,审计专业职能难以兑现到位,而国家法律没有赋予农村审计经济监督职能,农村审计在开展工作中也难以定位。目前可以做到有法可依,但处罚难,执行难,影响审计执法。其次,通过调查全市的农村经济审计由于受到各种条件限制,变相成为做账式的审计,即对不符合财务制度的账进行重新做帐,审计职能在一定程度上变为会计职能。三是工作条件不适应。由于市镇财政困难,审计经费无法保障,工作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过程中时常感到有心无力。加之,办公条件极差,严重影响了农村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经费没有保障,培训工作滞后,对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农村财务管理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及农村审计专业技术知识等掌握的不够,难以开展审计工作。四是民主监督不适应。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各村应设置村民理财小组对村、组集体资金进行监督。据调查全市大多数村民委员会设置的村民理财小组多为形式主义,形同虚设,理财小组监督职能完全没有起到作用。另外,“民主管理、村务公开”的内容普遍不全,实效性不强,公开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被监督的效力。

1.4 “一个不健全”

即农村经济财务审计制度的不健全。全市各乡镇均设立专职的农经员,但农村的财务审计制度存在很多漏洞,部分乡镇甚至没有建立相应的农村财务审计制度。制度的不健全导致集体资金的管理失效,随意开支的空间较大,外调工作的难度加大,民主公开的内容不全,会计处理的规范性不强。

2 农村审计工作的有效完善

2.1 树立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的权威性

农村审计作为集体资产和农村财务管理的延伸,是政府职责和行政执法职能,应当有职有责,有职有权,以确保把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落到实处。按着中央关于事业单位改革方向,农村经营管理工作应向行政管理方向过渡。条件成熟的时候农经部门应争取机构升格,改变以往“小马拉大车”的工作局面。条件不成熟的时候,当地党委、政府在机构、人员、经费、办公条件上应予以保障,确保农经工作职能不仅不被削弱,反而要得到实质性加强,切实树立起农经工作的权威性。同时,市镇农经站应积极争取党委的重视和支持,主动地向纪检、等有关职能部门通报工作,形成齐抓共管、共同协作的工作格局。

2.2 加强培训力度,切实提高经济管理工作者的工作素质

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好坏,取决于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政治素质,一是加强经济管理工作人员的法律、政治及业务培训,使农村经济管理人员,尤其是审计工作人员的政治水平及业务技能得到提高,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培养一支适合当前农村新形势下新要求的审计队伍。二是加强职业道德培训,农村审计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坚持不以原则做交易,要对审计事项做出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评价。加强廉政建设教育,建立内管理、外监督的管理机制,明确依法审计,廉洁公正。三是用动态管理的方法对经济管理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管理,淘汰业务能力低、责任心不强的经济管理人员,把具有审计、会计专业知识的审计人才调换到经济管理工作岗位上,并建立持证上岗和定期考核制度。

2.3 加大审计监管力度,净化农村经济环境

努力争取乡镇党委政府、主管部门、涉农部门等领导的重视和支持,这是有效开展乡镇内部审计的关键,特别是乡镇政府要支持农村审计部门独立开展审计工作,帮助审计人员开展工作,不说情,不加压,为审计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市、镇农经站应在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建立、健全农村财务审计制度,全面推进农村财务“村账乡管”制度,加大审计工作力度,对农村财务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及农民负担方面违法乱纪行为进行重点审计,各有关职能部门对农村经济审计单位移交的行政案件也要积极配合,大力支持,以打击农村经济犯罪活动,净化农村经济环境。在此基础上,把财务审计工作和民主管理、财务公开有机结合起来,推动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农村经济审计深入开展。

2.4 加快农村审计立法,规范审计行为

尽快制定全国性的农村审计条例和与之相配套的审计取证、报告、档案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农村经济审计的定性问题,逐步理顺农村审计的管理体制,提高农村审计的法律地位,助其发展壮大。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应从实际出发,积极听取农村经济管理机构的意见和建议,制定相应的农村经济审计实施细则和相关办法,解决长期困扰农村经济审计工作政策问题,使农村审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充分发挥审计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第7篇

20*年是“*”的开局之年,刚刚闭幕的厅党组扩大会议,全面回顾总结了党组“*”期间的工作,对今后一个时期水利系统党的建设、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做了总体安排和部署。今天,我们召开水利厅财务审计工作会议,总结回顾近几年的工作成绩,分析当前面临的新形势,部署今后财务管理与内部审计工作任务,非常及时,十分必要。下面,我就切实做好新时期水利财务审计工作,谈几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进一步增强做好水利财务管理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期间,在水利部的大力支持和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水利厅党组始终把水利工作摆到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布局中,准确定位,及时调整治水思路,不断深化、优化水资源配置,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自治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五年来,我们多方筹集建设资金,继续加快以节水为中心,进一步推动了全区水利建设进程,完成水利基本建设投资235.4亿元,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塔里木河治理初见成效,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节水工作、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建设等取得历史性突破,初步建成了以防洪、灌溉、调水为主的水利工程体系,为*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水资源保障。

我区水利建设取得辉煌的成绩是和我们狠抓了水利财务工作分不开的。上百亿水利建设资金的流动和管理,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有可能是大问题。几年来,也正是我们准确定位水利财务审计工作,明确了水利财务审计工作服务于水利建设、服从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工作思路,通过狠抓财务审计工作,确保了水利工程安全、资金安全、干部安全,从而进一步促进了水利各项工作的健康快速发展。水利财务审计工作人员做出的积极努力和贡献是值得肯定的,借此机会我向广大的水利财务审计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区水利财务工作面临的形势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国债投资的逐年减少、水利投融资渠道亟待拓宽等问题已经摆在了我们面前。对此,我们必须正确的认识和准确把握新时期水利财务审计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工作重点。

第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水利工作尤其是水利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今年,是“*”规划的开局之年。自治区确定“*”期间,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力争实现两位数增长;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7%;城镇化率要提高到42%。经济社会和城镇化的发展,对水资源供给和防洪减灾的要求将更高,水资源开发与保护的任务将更加艰巨,深化水利改革的要求也更为迫切。*水利不断面临着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水资源条件正成为自治区坚持资源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的重要条件,水利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的地位日趋重要,水利财务工作作为水利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也就显得更加重要。因此,水利系统各级财务部门必须树立新的理财观,进一步增强做好水利财务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资金使用安排上,要立足全区水利发展的大局,努力做到“三个结合”,即与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重大决策结合;与全区重点水利工程结合;与本单位中心工作结合。同时,必须全方位加大对资金的监管力度,确保每一笔建设资金的安全有效使用。

第二、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深入,使财务管理内容有了全新的变化

党的*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公共财政框架”,使财政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逐步退出竞争性领域和行业,将财政资金主要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以不断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是最重要的公共产品之一,水利的发展主要由政府投入,必须紧紧依靠政府行为来支持和控制。财政的三项改革,使水利财务管理工作的内容发生了新的变化,从单一的核算管理延伸到预算编制、国库集中支付、财务监督、资产监管等方面。全厅各级财务部门要努力适应财政体制改革对财务管理工作的新要求,认真学习财政体制改革的有关精神,进一步建立理财新思路,探索出一条既符合财政改革精神,又能满足水利资金管理需要的新路子。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进一步提高财务管理与服务水平

财务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水利投入政策的实施,关系到水利事业的发展。当前,最主要的任务是完善适应国家财政体制改革的水利财务管理体制,争取水利投入的不断增加,强化对资金的监管工作,不断提高水利资金的使用效益。

(一)服务水利建设,积极拓宽水利建设资金投融资渠道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国债投资逐年减少。而以往我们的水利建设主要依靠国债投资,今后如何在国债投资减少的情况下,继续保持我区水利高速、健康的发展,是我们当前必须要研究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水利财务工作者在这方面具有优势,你们最了解国家财政政策,了解水利资金投入渠道和使用程序,因此,你们也更有义务去积极探索新的水利投融资渠道,为领导出谋划策,不要仅仅做出纳和会计,更要做参谋、做助手,要为拓宽水利建设资金投融资渠道,多想办法,想好办法。

这几年,我们也在拓宽水利建设资金投融资渠道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20*年,我们与水利部综合事业局签订了战略合作意向书,并对新水股份公司进行了重组。20*年,在自治区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积极利用政府信用平台申请国家开发银行贷款,筹集水利建设资金36.72亿元,从而加快了重点水利工程的建设进度,拓宽了水利建设投资的渠道,在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上迈出了新的一步。

今后,要继续加快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步伐。在继续争取各级财政加大对水利建设投入的同时,逐步建立起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水利投融资体制,采取招商引资、合资、租赁、转让、拍卖、股份合作等形式筹集水利经营性产业开发资金,调动全社会办水利的积极性。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积极探索在农村税费改革情况下搞好农田水利建设的新路子。对小型水利工程可以明确所有权,放开建设权,搞活经营权,进一步调动农村集体、个人建设和经营小型水利工程的积极性。今后,水利系统各级领导和财务工作者要在这方面多下功夫,深入研究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等有关问题,为水利建设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资金保障。

(二)积极适应财政预算制度改革要求,进一步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水平

财政体制改革直接影响到水利财务管理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对此,各单位要进一步加强学习,深刻领会,从思想上、观念上和工作方法上都要努力适应改革的要求。

一是要切实做好部门预算编制工作。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做好部门预算编制工作,做好年度工作安排与资金安排的协调,科学合理地编制部门预算,把有限的资金安排到最急需、最有效的事情上,使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为水利事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二是要稳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各单位要在财政部门的指导下,在总结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规范、巩固现有的支付程序,修订和完善实施细则、有关管理办法和具体操作规程,使这项改革更符合水利行业的特点。三是要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工作。水利资金大部分属于财政性资金,这部分资金属于政府采购的范畴。各单位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要了解政府采购的特点,熟悉其运作方式和规则,建立起与政府采购相适应的财务和资产管理制度,凡应纳入政府采购目录的物资和服务,都要实行政府采购。各单位一定要从本单位的实际出发,按照编制部门预算的要求,认真编制好政府采购预算。

(三)积极发挥财务监管职能,保证资金的合法有效使用

近几年,国家对水利资金的使用和管理非常重视,有关部门对水利资金的审计检查力度空前加大。如何保证资金的合法使用,维护水利行业形象,是财务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许多事实证明,一个单位管理上的问题往往是从财务管理失控开始的,因此,水利系统负责财务管理和具体从事财会工作的同志,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管好用好各项资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依法理财,强化监管。

一是要严格执行国家各项财经法规,认真履行会计监督职责,提高规范各项经济活动的自觉性。严格执行《会计法》、《预算法》等财经法规。二是要坚持“专款专用”原则,尤其是国债项目资金更不能随意挪用、滥用,“高压线”碰不得。三是完善措施,堵塞漏洞。要进一步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从资金使用的源头杜绝“跑、冒、滴、漏”。要树立“大收支”的资金集中统一管理观念,所有收支必须纳入合法账户核算,不允许设“账外账”和“小金库”。大型项目和大额资金支付要由集体研究决定。要建立和认真执行分工授权基础上的“一枝笔”审批支付制度、专项资金使用报告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和审批制度、水利资金使用管理责任制度,分清资金使用管理的职与责。四是建立资金安全管理责任制体系,要一级对一级负责,做到人人有责任,人人有目标。五是加强组织管理,今后厅直各单位任用、调整财会机构负责人和会计主管人员,要事先征求厅财务主管部门的意见。总而言之,就是要本着对水利事业负责的态度,把水利资金管好用好,让党和人民放心和满意。

三、统一认识,强化措施,推进水利内部审计工作

“*”期间,自治区经济发展战略对*水利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水利建设资金投资力度仍较大,为此,我们一方面要确保水利建设任务的完成,另一方面要确保各项水利建设资金的安全、合法、有效使用。加强水利审计工作,是一项长期重要的工作。各单位要以对党和人民负责的态度重视这项工作,把水利审计工作放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可持续发展水利的大局当中,充分发挥水利审计的作用,要始终把“工程安全,资金安全,干部安全”作为主要工作目标,增强做好水利审计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解决审计实践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水利发展保驾护航。同时,水利厅的内审工作要紧紧围绕水利工作中心,服从国民经济发展大局、立足内部审计的内向服务性和内部指导性,研究和建立内部审计工作创新体系;进一步加强对水利专项资金和重点水利建设项目的审计监督,深化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以财政体制三项制度改革为重点,开展预算执行审计、经济合同和政府采购审计调查,为自治区经济发展战略和厅党组新时期治水思路提供支撑和保障。

在这里,我再讲讲经济责任审计的问题。去年,我们制定了《水利厅直属单位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办法》,实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是加强干部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措施,对于全面准确地考察、选拔干部,加强对干部的监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后,一要加强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考核,将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考核纳入干部考察体系,善于运用审计结果,或吸收审计人员、纪检监察人员参加考察,弥补传统干部考察方式的缺陷,保证干部考察工作的质量,全面准确地评价干部;二要健全协调、沟通机制,严格按照《水利厅直属单位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办法》的要求,坚持“先审计后离任”的原则,后未经审计不得离任或到新的岗位任职;三要重视审计结果运用,把经济责任审计作为组织从政治上关心、爱护干部的重要手段,树立凭审计论政绩、凭政绩用干部的用人导向不断推进干部队伍建设;四要加强宣传教育,防止出现一种片面的认识,认为经济责任审计就是对干部不信任,就是找干部毛病,找干部问题。要让大家明白,经济责任审计是对事业负责、对群众负责、对干部负责的一项措施。

第8篇

一、清河县农村公共投资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由于清河县农村公共投资审计改革工作比较晚,所以目前仍处于传统的发展阶段。如果对农村公共投资审计进行改革,这将会改善政府公共支出效率低下、财政资金浪费等问题。联系清河县的现状,我们指出农村公共投资绩效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亟待加强绩效审计队伍配备,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因为进行审计业务工作需要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的操作能力,因而对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也非常高,所以审计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首先,审计人员必须熟悉有关审计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其次,审计人员自身必须具备精湛的专业知识和业务素养;最后,审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独立、客观、公正地进行审计工作。目前,审计人员综合素质是清河县审计工作必须重视的问题。

清河县农村公共投资绩效审计的审计队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是审计队伍的人员数量不够。绩效审计不同于常规审计,绩效审计的业务量非常大,既要对账务进行审计,又要对业务流程数据进行审计,而每年新增的审计人员数量非常少,从而形成了绩效审计工作量大而审计人员数量小的现象。其次是审计队伍专业素养不高。农村公共投资的涉及面非常广,不仅包括义务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福利保障、文化服务、娱乐信息等多个方面,这些投资项目进行绩效审计评价的方式不相同,都各有其特色,此情况下,审计人员需要具备财会、审计、数学、社会学、经济学等专业知识,并且实际的操作能力也必须非常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特定对象的审计人员主要是由财会人员组成,其他非财经类毕业的工作人员则比较少见,导致工作人员的知识和技能单一,难以适应审计工作的快速发展。

(二)尚需丰富绩效审计技术方法,审计手段还比较落后。目前,清河县的审计人员使用的审计方法主要为传统的财务审计方法,比如对政府投资项目进行的审计中,审阅法、调查法等常用审计方法仍为重要的审计方法,审计主要凭借以往的经验判断。而要对于转移支付给农业、农村、农民的财政资金的实际使用情况和效果进行审计,需要通过审查资金使用是否实现了预定的目标、资金使用效率是否较高、资金用途是否符合规定等几个指标来进行。使用的方法和技术要复杂和多于财务审计,其分析方法也比较先进,比如运用统计、计量分析方法,等等。

近几年,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信息化的改革进行的如火如荼,被审计对象的信息化趋势,迫使绩效审计工作也需要使用计算机技术。审计部门为适应这种变化,需要加大对计算机技术的投资力度,使用信息化的方法来加强和规范审计工作。但在调查中发现,计算机在审计工作中的运用并没有得到好的实现,有些审计机关使用的绩效审计方法还是传统的手工查账方法,所以,全面实现审计工作信息化还需要不断地努力。

(三)审计报告利用率不高,需加强审计成果落实。绩效审计工作所出具的审计报告,主要为政府部门使用,拥有知情权的公众对审计报告了解较少。审计报告的利用率越高,则审计工作取得效果也越大。而目前清河县农村公共投资绩效审计所取得成果的实际应用情况还存在不足之处,产生这样结果主要是普通人群对于这项工作的了解较少。事实上,公众参与绩效审计工作能带来很多益处,如有助于公众更好地了解到政府对公共资金使用的实际情况,从而监督政府的工作,提高绩效审计工作质量。

被审计单位缺乏对绩效审计结果的重视,对审计人员指出的问题和改进意见缺乏积极性,不利于审计责任的追究。因此,必须加强审计的监督作用,强化审计的制约功能,对于那种在财政资金使用中的浪费现象,对于那种因为管理不严、制度缺失、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造成严重后果的,要加大问责力度。有关部门和机构应依据审计结果,加大对绩效审计过程发现的问题和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明确指出其问题责任人,进行适当的处理处罚。

二、国外农村公共投资绩效审计经验借鉴

(一)政府的审计工作应当以绩效审计为主。通过对国外绩效审计工作进行研究,能够发现国外绩效审计工作的覆盖面很大,大至国防事业,小到环境保护,涉及了绝大多数政府能够直接参与的工作,并且绩效审计工作的执行强度较高,工作量能够占到审计工作本身的80%以上,并且这个比例呈不断上升趋势。

外国通常把绩效审计看作是针对公共资源的去向所产生的,很少将其考虑在企业绩效评价方面。相对于国外的发展水平,清河县绩效审计工作水平有待提高,目前财务审计仍然作为审计工作的主导方面,绩效审计虽然有所开展,但是更侧重在国有企业,而对行政机构的评价明显欠缺,现在清河县绩效审计工作的开展甚至达不到审计项目总量的25%,应加强绩效审计的力度。

(二)为农村公共投资绩效审计工作配备多元化审计人员。农村公共投资绩效审计开展得如何,跟审计人员的能力条件有关。现在各国政府的绩效审计人员结构逐渐面向多元化,包含各种职业。以美国审计署的情况为例,在绩效审计人员5,200人当中,包括2,500名注册会计师以及大约1,500人的律师、电脑专家、工程师、经济学家等等。这给审计工作应对能力的增强打下良好基础,评价时更能从专业角度看待问题。清河县审计人员几乎全部是财务类,绝少有其他专业介入,因此,面对农村公共投资业务数据进行审计时往往力不从心,从中可看出专业多元化的必要性,否则工作的全面性和科学性得不到保证。清河县应当从提高农村公共投资绩效审计工作的科学性出发,建设能力多元的工作队伍,促进事业综合发展。

(三)运用科学的审计方法。审计工作者要注意选择适当的审计方法,查清查透被审事项,这样才能全面和真实地反映被审计事项。因为绩效审计工作的内容很多,在进行证据收集以及具体内容分析时,不应局限方法,要多项配合。根据国际上的使用情况,审计方法的内容还是较多的,例如观察法、图表法、审阅法、询问法、统计分析法等。国外将绩效审计与电脑网络技术充分结合,形成专门用于审计工作的技术,例如在英国正在普遍运用的CAAT,发展潜力巨大。对电算化会计系统的操作大大加快了绩效审计的精准性和高效率,绩效工作的科学性增加。清河县现在所具备的条件使其工作手段还停留在财务审计的相关方法上,并且比较传统,尽管投入了计算机的使用,但是手工审计还是常用的工作方法,计算机审计相对滞后,跟目前的绩效审计需求还有一定距离,更科学、更具有操作性的审计手段亟待出现。转变审计思维,应用先进的审计方法,加强与国际接轨的能力,这是新时期绩效审计所面临的必然选择。

三、推进清河县农村公共投资绩效审计发展的建议

随着对农村公共投资的力度不断增大,从提高新农村建设力度的角度出发,增强绩效审计工作在公共投资方面的力度,是未来清河县政府重要的工作内容,对于清河县现行的在农村公共投资方面所体现出来的绩效审计的缺陷,应当力求加强学习能力,借鉴国外经验,提出推进清河县农村公共投资绩效审计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加强农村公共投资绩效审计工作宣传力度。农村公共投资绩效审计工作并没有被大多数人所了解,普及宣传成为了重要任务。通过各种媒介手段,如网络、电视、宣传板、报纸等,促进整个社会对这项工作的了解。这些对象中也包括政府部门,要促进政府部门了解农村公共投资绩效审计,改变从前形式化认识,改变对审计结果不重视的现象。为了使工作的开展得到各单位的重视和配合,鼓励绩效审计对被审工作形成正面影响,将绩效审计当作提升资源分配效果和改善工作的重要方法;其次,对包括大量农民在内的广大人民大众进行相关知识的普及,增强宣传的覆盖面,促进农村公共投资绩效审计被广泛深入地了解。宣传能够提高农村公共投资绩效审计的工作效率,保证审计结果充分落实;最后,政府要发挥宏观调控能力,引导理论研究走向,将农村公共投资绩效审计当作理论研究工作中的重要课题,聚集专家团队,总结新研究的相关经验,促进已形成的基础理论规范化和系统化,从而促进实务操控能力的增强。

(二)优化审计人员结构,提高审计队伍专业素质。与财务审计相比,绩效审计所涉及的范围要广。而且两者在审计的内容以及方法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别。要想真正的做好绩效审计工作,国家审计机关就必须不断地充实完善我国的审计队伍,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素养,审计人员不仅要有熟练的专业技能,还要具备经济学、社会学等相关领域的知识。除此之外,还应该熟练地使用计算机。目前,清河县市的审计队伍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知识结构比较单一、知识面过窄等。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开展以下几方面的改革工作。首先,对现有的审计工作者要合理地开展后续教育工作,努力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主管部门可以组织一些培训活动,通过这些培训,不断地学习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同时还应该加强相关的实务培训工作,比如选派人员到审计工作开展优秀的地方吸取经验,积极地鼓励现有的员工开展绩效审计学习活动。其次,要不断地扩充队伍。招聘时要尽量的选用复合型的审计人员,这样可以有效地改善队伍的结构。再次,改革审计的人力资源体系,激励员工竞争上岗,提高他们的竞争意识以及工作责任心,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才能。最后,聘请专家参与到审计工作中,因为农村的公共投资涉及的绩效项目范围非常广,审计人员的知识往往存在一定程度的欠缺,因此应该充分的调动外部力量来弥补队伍知识结构层面表现出来的缺陷。

第9篇

一、当前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模式

(一)内部审计模式 我国农村集体经济较早出现了以农村经管部门(或称“经管站”)为审计主体,以村集体经济活动为审计对象的农村内部审计。这种模式主要是依据1992年5月农业部第11号令《农村合作经济内部审计暂行规定》和部分省区制定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规定而设置。经过多年的发展,这种审计模式对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至今仍被大量采用。另外有些农村地区出现以乡镇政府成员临时组成的审计机构对农村财务进行审计的模式(即“乡镇政府内部审计”),这种模式从其隶属关系和设置的形式来看,也属于内部审计性质,但由于受到经费和人员编制等因素的限制,在实践中这种模式比较少见。目前以“经管站”为审计主体的内部审计模式实质上就是让经管站既充当经营管理者又充当监督人,违背审计独立性原则,其审计结论严重缺乏客观性和公正性;其次“经管站”日常经管工作繁重,必然冲击审计业务的开展。而乡镇政府内部审计成员由于是乡镇领导干部组成,其专业技术水平有限,很难适应“两型”社会的审计要求。

(二)国家审计机关派驻审计模式 国家审计机关派驻审计模式是在县(市)级审计机关下设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机构,其工作直接对县(市)级审计机关负责,性质属于国家审计。不足的是这种审计监督范围比较有限,与乡(镇)政府脱离,不能适时监督农村集体经济工作的开展,属于事后监督;其次审计工作过于偏重对经济案件的查处,忽略了其在乡镇政府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中的作用;然后由于县(市)级审计人员有限,导致审计工作覆盖面窄、连续性差,不能及时全面地反映乡(镇)的经济运行情况。而农村集体经济的审计范围较广,包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所属企事业单位财务收支审计、农民承担费用、农村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等。因此国家审计机关派驻审计模式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农村集体经济审计,但其权威较大,独立性和审计专业性强,有助于提高审计质量,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三)委托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模式 出于探索和创新角度考虑,在一些乡镇(街道)出现委托注册会计师(简称CPA)进行农村集体经济审计,这是农村财务公开和民主理财得以实现的一种有益尝试。但这种模式暂时不适应农村集体经济这一特殊的领域。首先从委托理论角度看,由于农村集体经济与村“两委”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内部人控制现象,破坏了典型的CPA审计的三角关系,独立就失衡,有碍审计的开展;其次从成本上来看,委托方难以支付相对昂贵的CPA审计费用,或者觉得农村财务管理水平较低,乡镇(村)经济业务相对简单,没有必要请专业技术和独立性较高的CPA来进行审计;从操作层面来看,CPA审计农村集体经济虽然是一块新的领域,但由于没有具体相关准则或制度可供CPA参考,责任追究制度不健全,审计的质量难以保证。

二、“两型社会”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模式创新

(一)农村集体经济综合审计模式的建立 为建设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升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的权威性,根据2006年2月新修改《审计法》第十条 “审计机关根据工作需要,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在其审计管辖范围内设立派出机构;派出机构根据审计机关的授权,依法进行审计工作”之规定,可以设想在各县(市)国家审计机关专门建立“农村集体经济综合审计中心”(具体机构体系设置如图1),该中心垂直隶属于县(市)国家机关,主要职责是对农村集体经济进行财务审计监督。其优势和相关要求表现在:

(1)审计主体进一步明确。“农村集体经济综合审计”中心是接受县(市)级审计机关的垂直领导,意味着将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纳入国家审计体系范畴,进一步明确了政府审计机关是实施新的审计模式的主体,使得农村集体经济综合审计中心的层次和独立性得到提升,审计监督的力度得到加强。县(市)国家审计机关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综合审计的具体实施办法,并授权该中心各部门和乡镇(街道)审计分中心直接履行对乡镇(街道)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日常审计任务。

(2)审计范围更加明晰。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任务重,执行难度大,针对性强,中心可根据审计业务需要设置相关部门:一是农村财政财务审计,根据实际情况对各乡镇的村级财务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审计;二是农村专项资金审计,主要是对土地出让金的分配使用和管理情况、村干部报酬补贴发放、救济(扶贫)资金、其他涉农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专项审计;三是农村建设工程项目审计,集中对所有农村建设中达到一定资金规模的项目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审计;四是农村资源环保审计,主要对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浪费情况和环境污染情况进行专题审计,以达到符合“两型社会”建设的具体要求;五是农村经济责任审计,对乡镇(村)主要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和离任审计,以保证集体资产保值增值。该中心相应部门和分中心接受纪检监察室和司法部门的监管。

(3)相关审计准则和程序的制定要求。为确保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权威,保障整体审计质量,政府需尽快制定包括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准则、审计人员行为规范、审计程序规范、审计报告规范等相关审计准则或制度,使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时有章可循。对于农村经济审计的基本程序可以从审计工作方案、发出审计通知书、实施就地审计、调查取证归纳问题、评审内部控制、出具审计报告、作出审计决定、复审异议等问题进行考虑。

(4)审计人员录用和队伍建设要求。新设立农村集体经济综合审计中心可根据授权的审计范围和任务,来设定审计岗位和编制履行相应的工作职责。该中心负责人应由县审计机关任免,并向县审计机关报告工作;其他审计人员由县人事局、审计局向社会公开招考,择优录用。乡镇(街道)审计分中心机构人员编制由县级政府负责解决,可以是公务员编制或事业编制,所需经费由县财政纳入预算,统一提供。业绩考核和业务技能由县审计机关负责。

(二)倡导委托注册会计师审计,充实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监督力量 目前我国农村集体经济采用委托注册会计师审计虽然存在诸多困惑,但在今后 “两型社会”建设的大背景下,农村市场化的逐步深化,特别是城郊结合的农村,其经济发展更是日新月异,农民民主意识会不断增强,政府审计出于成本效益考虑,可将部分业务委托给注册会计师审计。因此,在由国家审计机关为主导的农村集体经济审计之外,注册会计师审计将会成为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的必要补充力量,这既是农村集体经济受托经济责任扩展的需要,也是注册会计师自身行业发展的契机。该模式的优点在于:一是作为社会中介机构,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具有法律效力,其审计结论的公信度较高;二是会计师事务所和委托人之间只是委托受托关系,不存在其他利害关系,注册会计师的行为受审计准则的约束,其审计结果的公正性较强;三是注册会计师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审计执业经验,能利用专业优势制定切实可行的审计方案,审计执业过程规范,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审计结论,审计质量较高;四是注册会计师审计是受托审计,其业务范围不受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当前的经济发展条件和审计环境的约束,农村集体经济委托注册会计师审计急需解决以下五个问题: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倡导和鼓励将部分农村集体经济业务委托给注册会计师予以审计;二是政府尽快出台与完善有关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准则或制度,为注册会计师审计进入此领域提供法律依据;三是明确审计委托人范围,特别应明确全体村民以农村集体资产所有者身份充当审计委托人的地位;四是注册会计师应充分考虑农村集体经济财务审计的风险,委派熟悉农村实际情况,通晓国家农村政策与法规、经验丰富的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工作;五是针对委托注册会计师审计收费问题,政府应科学引导,可以考虑给予承担了经济实力较弱乡镇(村)审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相应比例补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