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高中生研究性学习报告

时间:2022-12-24 08:28:10

导语:在高中生研究性学习报告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高中生研究性学习报告

第1篇

关键词:糖基转移酶 探针 肿瘤 耐药

Annual Report-Effect and Mechanism of Sugar Chains on the Biological Behavior

of Tumor Cells

Zhang Jianing1 Zhang Yan2 Yan Qiu1 Jia Li1 Wang Shujing1

(1.Dalian Medical University;2.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Abstract: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the new Y subfamily of ppGalNAc-T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tein glycosylation; characterizing their functions will provide new insight into the role of ppGalNAc-Ts. Disulfide- and terminal alkyne-modified magnetic silica particles (DA-MSPs) were synthesized and used to covalently capture and reductively release azido glycopeptides via click chemistry and dithiothreitol treatment. Using DA-MSPs, an efficient and specific enrichment method for separating azido glycopeptides has been developed. The alterations of integrin glycosylation play a crucial role in tumor metastasis. Our previous studies indicated that caveolin-1 promoted the expression of the key a2,6-sialytransferase ST6Gal-I and fibronectin-mediated adhesion of mouse hepatocarcinoma cell. Herein, we investigated the role of a2,6-sialylated a5-integrin in the adhesion of mouse hepatocarcinoma H22 cell. We demonstrated that caveolin-1 up-regulated cell surface a2,6-linked sialic acid via stimulating ST6Gal-I transcription. Cell surface a2,6-sialylation was required for integrin a5b1-dependent cell adhesion to fibronectin, and an increase in a2,6-linked sialic acid on a5-subunit facilitated fibronectin-mediated focal adhesion kinase phosphorylations, suggesting that a2,6-sialylated a5-subunit promoted integrin a5b1-dependent cell adhesion. B4GALT family consists of seven members, which encode corresponding enzymes known as type II membrane-bound glycoproteins. These enzymes catalyze the biosynthesis of different glycoconjugates and saccharide structures, and have been recognized to be involved in various diseases. In this study, we sought to determine the expressional profiles of B4GALT family in four pairs of parental and chemoresistant human leukemia cell lines and in bone marrow mononuclear cells (BMMC) of leukemia patients with multidrug resistance (MDR).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B4GALT1 and B4GALT5 were highly expressed in four MDR cells and patients, altered levels of B4GALT1 and B4GALT5 were responsible for changed drug-resistant phenotype of HL60 and HL60/adriamycin-resistant cells. Thus, we propose that B4GALT1 and B4GALT5, two members of B4GALT gene family, are involv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MDR of human leukemia cells, probably by regulating the activity of Hh signaling and the expression of P-gp and MRP1.

第2篇

一、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意义

1.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主宰课堂,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陈腐的教学方式严重束缚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造成部分学生厌学,失去了学习生物的信心。而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则能有力地打破这种局势,让学生主动地发现知识、探索知识、获得知识。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包办学生的探索活动,不放任学生为所欲为,只是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这种角色的转化,有着重要的意义:使研究性学习具备开放性、探索性,将学生的各种潜能有效地释放出来。

2.所谓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创设一种情境,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开展对研究课题进行命题答案的假设,然后设计实验验证,再收集、处理信息,最后得出有关结论的科学探索活动。因此,研究性教学活动有明显的实践性、开放性、过程性。教师在生物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能让学生体验探索知识的过程,从而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初中生物中的很多教学内容,如植物、动物等,都是很形象、很具体的。因此,初中生对生物知识的接受是比较容易的。高中生物学中的很多知识都没那么生动、形象,有些学生往往觉得比较乏味,只能靠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生物知识,更谈不上能力的培养。

二、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科学方法

研究性学习活动的主要流程是:创设问题情境―猜想问题答案―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猜想的方案―操作实验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得结论,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主要起组织、引导的作用。当然,帮助学生选择研究性学习的课题也是很重要的。比如,果酒制作是否与酵母菌含量的多少有关?这是为学生创设的探索课题,之后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设计合理的方案进行探索。教师可以建议学生,在做实验时,在相同的灭菌后的葡萄里放入不等量的酵母菌进行发酵对比。由于在该命题中只有一个变量――酵母菌,因此,可学生以做放与不放的对比实验,只要学生思维合理,教师都要进行表扬、鼓励。所以研究性学习是开放性的,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引导,给学生留有适当的余地,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

当然,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仅靠课堂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家利用一定的时间进行探索活动,这样就能对课堂教学做更好的延伸和补充,从而能使学生体验到更多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三、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策略

1.实验研究型形式。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自然科学,实验在生物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时,实验研究型是最主要的活动形式。例如,在生物教材中,“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实验就属于实验研究型实验。教师在讲授酶的催化效率和无机催化剂的催化效率谁高的问题时,就要引导和启发学生自己探索,绝不能开门见山地告诉学生答案,否则学生就会死记结论,对酶的效应没有深刻的认识。当然,学生在此探究活动中,除了能理解、掌握酶的效应知识外,还能锻炼动手能力,有效地激活其创造性思维。

2.社会、生活等问题研究型形式。高中生已初步具备解决生活、社会等问题的综合能力。他们热爱生活,关心社会问题,所以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让他们能利用自己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具体活动中,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参与讨论、查询有关资料,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案。比如,现在地球气候变暖,出现温室效应,为了减少对全球生物的危害,我们应该怎么做?

3.用因特网进行研究的活动形式。很多生物学知识并不都是依靠实验获得的。同样,很多研究课题也不是都能利用实验来探索的。比如,某些遗传病问题、近亲结婚的危害等就无法用实验来研究,而要想取得可靠的结论,可以调查走访相关人员和相关单位,但很烦琐,而用因特网来搜索则简便和快捷。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因特网调查某地区的环境问题,并要求学生以书面报告的形式在课堂上发言,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要求学生做成网页向同学展示,这样既能促进全体学生的参与,又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4.合理利用多媒体课件。学生对“DNA分子的结构”内容的学习是比较困难的,而让学生“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就更是难上加难,但如果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有声有色地展示,那么该难题就能有效地解决。而如果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安排学生制作课件,那么学生就能在做课件的同时有效地掌握相关的知识,更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第3篇

(一)学生主体性原则

研究性学习虽然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过程,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帮助,但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学习活动的直接参与者,是研究问题的提出者,学生要以自己的方式构建对事物的理解层次,从生活中自选主题并且进行探究。教学中,教师要遵循学生主体性原则,建立共同合作的学习框架和运作机制,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亲身参与实践活动,从而让每个学生的创造精神都得到最优发挥。

(二)问题探究性原则

语文研究性学习主要围绕问题的提出、研究和解决来组织教学活动,问题是学生学习的载体,研究性学习课题不应该由教师指定材料让学生理解学习而应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并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高中生已经是具有相当学习能力的群体,他们具有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经常运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如学习完《鸿门宴》之后,教师可要求学生写作《项羽新探》《失败的英雄》等文章,从历史和人性角度研究项羽,提出自己的见解。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步骤与方法

语文教学中应设置“专题研究”课,即在语文教学中,以专题研究的形势穿插、设置一种意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研究性活动。具体来讲,在教学中开设专题研究课程有如下步骤。

(一)明确目标、合理选题

研究性学习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特征来进行合理安排。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兴趣与能力水平确定课题范围,通过学生喜欢的话题,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思考现实生活问题。

(二)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确立研究方案

研究主题方案和方向相近或相同的学生成立若干小组,组成分工不同、团结合作的集体,小组成员充分协商制定课题研究进度和计划。

(三)小组实施计划,教师负责指导

这是研究性学习的核心阶段,教师要根据每个研究小组提交的活动安排、详细报告、活动情况报告表,对于其中的不恰当做法提出纠正,对小组研究方法进行指导,以便提高小组成员的研究能力和技巧。而小组成员之间要相互交流、协调合作,以强化责任感和确保研究课题质量。(本文来自于《学周刊》杂志。《学周刊》杂志简介详见。)

(四)成果展示与交流

课题研究实施阶段完成后,课题研究小组要进行小组总结,并形成小组成果报告。各个研究小组在班级进行成果交流,并在此基础上各小组成员负责完成最后的课题研究报告。

三、总结

第4篇

关键词:初中地理;选题指导;大胆假设

有些教师认为研究性学习不宜在初中进行,也有人以为研究性学习就是让学生到校外学习活动,这都是误区。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很好地解决了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应对学业水平考试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具体做法如下:

一、指导先行,做好选题指导

初中阶段的研究性学习应包括“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三个阶段。在实施过程中应该做好详细的预案,把每个阶段、每个环节应做的事设置得详细、具体,特别是一些预想不到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寻找问题,学会观察,发现问题(研究课题)、记录问题、查找资料。初步理解寻找信息的途径,初步体验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同时尝试对信息进行分析、筛选、整合、概括,学习怎样提出问题。我们在选题中要尽可能选择一些学生知识能力所及的课题,将其范围界定在与学生生活有关的现象的范畴内。

通过动员,学生的研究热情很高,很多小组都提出自己的课题,结合本地、本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我们设计了两个研究性课题:“利国镇铁矿资源的历史”“微山湖利国段生态系统考察报告”。其中利国地区微山湖生态系统研究这个问题比较切合实际,但有些大,分工不明确,为此我将该研究性课题细化为:水资源以及养殖业;微山湖周边野生动物和植物资源的调查;南水北调对利国地区生态以及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大胆假设,小心论证

初中生在智能结构、身心特点、生活阅历、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等方面水平较弱,对于科学研究方法的掌握以及对科学研究的过程体验相对很少。所以在研究性学习实施中,教师辅导在前,学生实践在后,按照“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培养学生的地理能力,要求教师在引导过程中,精心设计地理探究活动的过程,让学生“重演”地理学家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历程,像地理学家那样观察、思考、提出假设、得出结论。

在研究性学习中,实践性主要是指学生通过自己提出问题和研究问题来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最后解决问题。为此我们按照分工的小课题进行网上和图书馆、阅览室杂志中资料的收集,然后做出资料卡;做成一份问卷调查,由微山湖畔黄山村的学生进行调查;由我本人亲自带队到事先选好的地点进行考察、拍照、采集样本。最后按照分工进行材料的分析、整合、调查报告的撰写和展板的设计。后来我们通过学校将“对微山湖利国段生态系统保护的建议”报送给相关部门,受到环保部门的好评。调查活动中同学们学会了搜集资料、分析问题,主动地运用了所学的地理知识、理论去分析问题,如绘制利国段微山湖简图、当地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气温和降水图等,都给我带来了惊喜。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我还有意识地引导同学们进行学科间知识的借鉴,如生物、政治、历史等方面的知识,我也通过自己的收集给大家提供相关的知识和平台,从而有力地推动了研究性学习的发展。

通过研究性学习,同学们走出校门、走进自然、走进社会,有利于他们了解自然、了解社会,有利于增强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的能力及学习、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激励评价,展示成果

初中研究性学习评价必须遵循初中学生的身心特点,依照初中研究性学习具体目标进行评价。评价中不能太注重成果,不必太关注“做得好不好”,而应该多关注他们“是否做了”,多进行过程指导;要运用表扬勉励的手段,分阶段评价的方法和从发展的观点去评价,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展示的成果也有很多:研究性学习报告(将整个的研究原因、方法、过程、结论形成一个研究报告)、展板(图片、文字)、地理小论文、地理手抄报、研究性学习的感想、体会反思等。我们学校两个研究课题:“利国镇铁矿资源的历史”“微山湖利国段生态系统考察报告”,学生撰写了质量很高的研究性学习报告,并做成展板获得区教研室综合实践活动一等奖,受到学校、家长的好评,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

第5篇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实验教学

什么是研究性学习呢?就是在教学中努力为学生创造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和体验,进而从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的一种学习方式。基于上述考虑,在实际教学中,我是从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个层面展开的。

一、理论教学方面

其实研究性学习不只是在实验室,在课堂之外,也包括在课堂上。任何课堂教学都带有研究的成分,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发现,深入研究教材,结合教学实际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学生一起去经历前人探索知识的艰辛历程。所以,课堂教学是高中的主要途径,也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基础。

1.改变传统观念,变被动为主动,开展研究性学习

进入高中之前,多年来学生已形成了接受性学习,淡化了自主探究的能力,可能会感到无处下手,因此要想办法激起学生的兴趣,找回他们本应有的研究才能。

首先,鼓励学生要有信心,当然还要激发他们的兴趣。

其次,创设情境,鼓励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研究性学习的模式有很多种,选择合适的研究性学习模式。

(1)情境创设型模式

特定的教学内容,创设特定的情境,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启发,他们可能会提出自己困惑的、迫切想突破的问题。此刻教师应顺势引导,帮助其突破问题,掌握知识。如必修一讲到“探究酵母菌呼吸作用的方式”,引导大家想象酵母菌和我们生活的联系,有的学生提到做馒头发面的用处。那么立即提问,超市里卖的“安琪酵母”和酵母菌是一回事吗?为什么酵母菌能发面,利用的原理是什么,不小心放到开水中的酵母还能再用吗?

(2)调查研究型模式

高中课本介绍的知识范围毕竟是有限的,有时候满足不了教学的需要,这就需要引导学生向课外延伸,通过调查和查询资料,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课堂教学时间有限,除了立足于课堂,教师还应深入挖掘课本,提出一些与本节内容相关的问题,将研究性学习向课外延伸,向研究性课程延伸。学生自己也会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然后展开研究。如高一生物必修一“细胞的能量‘通货’――ATP”,有学生好奇ATP是否为兴奋剂。学生可以去图书馆或者浏览相关网页查阅文献,然后把研究成果以报告的形式交给我查看。当然,在此过程中学生对待问题会更加科学和严谨。

2.循序渐进地渗透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应该成为常态,在教学中有序地展开和逐步地渗透,使学生接受和熟悉研究性学习,并在以后的学习中顺利地开展。

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本上的小资料,如必修一科学史话“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蛋白质的诞生”,提到合成人工蛋白质的前提,是要知道氨基酸的序列,氨基酸测序的方法是什么呢?让学生去查阅相关知识,以获得实验技能,同时加深对蛋白质相关知识的理解。

结合课本知识,联系生活,如必修一“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探究加酶洗衣粉的最适宜温度,以及碘与人类健康,酸雨的成因与危害,引导学生亲身体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知识对我们的影响。

二、实验教学方面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实验能使学生获得直接的认识,而不是课本所给的间接知识,在这个工程中,促进多种能力的发展,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研究性学习的最好阵地。

实验的研究性学习可以采取实验探索型模式。

1.尝试着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

验证性实验主要证明已知的知识,而探究性实验主要是在结果未知时设计实验探究,进而获取知识和结论。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也会给他们更多的机会,还能有所发现和创造,有助于能力的培养。

如把验证实验“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改成探究性的学生实验。教师提供了实验所需的实验仪器和材料,让学生在实验室进行实验。先引导学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为什么要制备细胞膜?

(2)为什么通常选择动物细胞(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作为材料?

(3)怎样制备细胞膜?

(4)细胞破裂后,如何获得细胞膜?

通过分析讨论,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知道实验并非只是实验本身,而是用于进一步分析研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理解了本节内容的结构。

2.尝试着探索最合适的实验策略,鼓励学生的创新行为

有些高中生物实验成功率比较低,如“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课上有很多学生看不到色素带,在失败面前,我鼓励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使用不同方法,通过对比实验来研究哪种方法能达到最佳的实验效果。如建议学生对所取的菠菜与无水酒精的量的比例作一研究,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自己选择对比实验组,通过自己的实验,得出结论。

此外,也可对滤纸条的画线次数、画线方法等实验步骤提出建议。就画滤液细线来说,按照课本介绍的毛细吸管画线存在一些不便,如画线会粗细不匀等。而我们在实验中,画滤液线用细棉线蘸上色素滤液然后贴在铅笔细线处,效果同样很好。

总之,研究性学习,之于学生,能使其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达成知识的自主构建,培养具有探究能力、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综合素质的人才;之于教师,懂得了加强学科知识与教育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养成了反思习惯,善于发现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形成教研相长的良性循环。

第6篇

 

在实践上,由于缺乏重要性的认识,研究性活动没有典型的范例可供参考,教学的内容和形式都比较混乱。因此,从一般的模式探究出发,总结相对稳定的教学策略,于同行分享。

 

随着近几年教育改革的深入,研究性教学模式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但这多集中在城市的高中,而农村的高中研究性教学相对比较落后,不管是从教学的硬件设施、经济条件、社会条件来看与城市都有很大的差距,这就导致教学的落后,教学质量差。

 

所以,在农村的高中教学中我们必须解决一系列的问题,找到适合农村高中发展的教学模式,下面我们就结合当前的农村教学状况进行分析,解决教学的诸多问题,真正地在农村教学中实施研究性教学模式。

 

一、农村的高中教师一定要了解研究性学习活动教学的基本特征

 

要想在农村的高中教学中进行研究性教学模式,首先教师要熟悉、了解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研究性教学有四个基本特征:(1)一定的探究性。这主要是化学生的被动为主动,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通过自己的努力,主动观察发现问题,深入研究解决问题;

 

(2)一定的开放性。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还是来源于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如果教学时只是一味地按部就班,即使达到了教学目标,但学生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果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主动学习,将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3)一定的合作性。合作学习学生可以进行思想的交流,思维的发散,能够产生新的思想火花;(4)一定的创造性。高中生的思想比较丰富,在梳理知识的过程中喜欢联想,重组知识框架,这样就会发现新的知识点,新的问题,并且可以创造出前所未有的解决方案。

 

二、高中研究性学习活动教学的一般策略

 

1.培养问题意识,让学生学会思考。研究性学习是以“培养学生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的课程。但我国学生比较缺少问题意识,所以,我们要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有自觉必要的思考,从而主动开展研究性学习。

 

一个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积极的问题意识,愿意带着问题去学习,自然也会在学习的过程中加强对问题的研究,加强对问题的思索,最终会把学习变成一个互动的过程,能力会得到有效的提高。

 

2.我们如能建立完善的“自主学习机制”,那么班级就会团结,上下就能协调,群体环境就有民主、和谐的氛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亲自实践、动手操作是学习的一种手段,目的是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研究性学习的每一个阶段,教师都要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给学生比较充分的探索空间,让学生有机会在不断探索与创造的氛围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自己研究课题的价值。

 

3.完善课题的简单评价机制,充分利用表格进行形式与内容的对比,在研究开始之初,就建立课题研究用的表格,通过让学生填表,完善研究内容,组织小组评价,同时,利用课题开题报告会、课题结题报告会,进行综合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学校评价,适时向年级和校外扩展,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总的来说,研究性教学不仅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而且还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要想在高中课堂中进行研究性教学模式就必须将实践和理论有效结合,虽然研究性教学模式在我国实行一段时间,但还需要不断地探索研究,促进我国农村高中的研究性教学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第7篇

随着教育的发展,课堂教学已逐渐从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向了研究性的课堂模式,而要开展研究性学习,首先教师应做一个研究型教师。政治教师要具有渊博的文化知识、高深的专业素质以及心理学、教育学等多层次的知识结构,还要具有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和素质。这样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才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思维能力,进而培养他们的钻研精神和科学精神,促进他们全面健康的发展。最后,创新教育方法。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不再是课堂的垄断者和主宰者,而是学生的合作者和指导者。素质教育对高中政治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技能,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开展研究性的课堂教学活动,教师要注重教学的方法,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教学活动,以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二、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思想政治课程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枯燥,难免会使学生失去兴趣。如果课堂教学模式长期得不到转变,那么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教学效率就无法得到提高。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就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学会学习、乐于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放在重要的位置。首先,创新教学方式。对于高中学生而言,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对什么问题都感到好奇,探究的欲望比较强烈,喜欢刨根问底。因此,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在教学中巧妙地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探究热情,让学生在积极的思考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同时,高中生的认知正处于从感性思维向理想思维过渡的阶段,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比较抽象的政治理论,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其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可以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包括社会调查、社区服务等。这些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活动,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学生的亲自实践。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认识自我、塑造自我,使自己融入社会和集体。最后,把现代教育技术引入课堂。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辅助工具被广泛运用到了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生动直观的教学特点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容易和深刻。高中政治课作为高中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它不仅能够传授给学生知识,同时也是提高学生思想水平的主要渠道。在以往的传统教学中,教师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却忽视了高中政治课程的德育功能,以致于影响了对学生德育的培养。而利用多媒体就可以把德育有效地渗透到整个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优化了政治课堂教学,使素质教育真正得到了落实。

三、开展研究性学习

第8篇

关键词:生物教学;合作学习;理论与实践

一、合作学习的概述

我国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也开始将合作学习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当前,我国的合作学习模式仍然处在实验和研究阶段,在实际的教学当中,很多教师仍然不能将合作学习的方法广泛地运用于实际的课堂之中,有时候只是在公开课上展示一下。同时,由于运用得较少,很多教师也不能完全掌握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技巧和方法,一些课堂中的合作学习,仅仅局限于形式,却没有完全体会到合作学习的真正作用,从而影响了学习效率的提高。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合作学习应用的重要性

伴随着我国推行素质教育进程的不断加快,高中生物教育教学内容与方式也在不断的变化。但是当前我国高中生物教学当中很多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将课堂内容依次进行详细的讲解,学生做课堂笔记,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始终将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而学生则是教学中的被动接收者,这样长期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而当前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正是具有创新与探索精神的人才。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当中充分运用合作学习,不仅可以顺利实现教学目标,而且也能够培养师生之间良好的关系,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从而提升对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充分的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的将学生确立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同时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生物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的学科,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容易将课堂内容与实际生活进行联系。这也就使得学生能够将教学内容与生活中的相关现象进行充分的结合,从而就能够把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索能力充分激发出来。因此,就有效的避免教师的单方面知识灌输,同时高中阶段的学生具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强的特点,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信心和成就感。这也对于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过当中要求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与价值实现,而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就能够引导学生将知识充分的运用到生活实践当中去。合作学习并非是个体独立所能够完成的,而是通过集体合作的形式来实现学习目标,同时也是对学生与他人交际与协作能力的培养。

三、生物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应用实践

(一)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合作学习

在研究性学习中,课题的提出,资料的查取,实验的论证,论文的撰写往往不是一个人独自完成。例如:《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中,要求在调查研究之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每个小组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课题,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调查方案,包括调查目的、方法、分工、完成时间报告交流形式等步骤,这些都需要小组中各成员的密切配合。可以说研究性学习是逼出来的合作学习。

(二)新课讲授中的合作学习

生物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结合非常紧密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很容易将课堂知识与自己身边的现象或事实联系起来,因此高中生物的很多章节都适合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例如学习“人与生物圈”时,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安排合作小组召开一次《生物与环境DD大运河下游水污染的原因和主要整治措施》专题讨论会,具体分组实施情况见下表。这样的新课讲授,学生肯定喜欢。

(三)合作学习策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过程

1.划分合作学习小组。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策略,首先教师要合理划分合作学习小组,一方面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生物能力进行划分,使每个小组既有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也有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有助于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来划分,让拥有共同爱好的学生组成合作学习小组,充分尊重学生的自我选择,形成和谐、轻松的小组氛围。

2.每个合作学习小组确定生物课题。这些生物课题可以给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学生可以积极地查阅生物文献资料或者开展探究性的生物实验,从多个角度来研究讨论这些生物课题,小组成员可以根据这些生物课题的难易程度和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这些生物课题,积极讨论研究,集思广益,每个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共同来完成生物课题任务。

第9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独立设置的课程领域。作为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相对。作为课程领域,研究性学习超越特定的学科知识体系和严格的课堂教学的局限,要求学生自主地从学习和生活中选择并确定问题,展开类似科学研究的过程,从而获得探究的体验,发展探究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整合教育的哲学基础是有机主义,有机哲学把包括自然与人在内的整个世界看成是相互联系的整体,生命的价值、生命的美在整合教育中得到极大张扬。整合是科学发展的趋势。

二.研究领域的现状

美国等国家在“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在小学阶段就开始让学生“搞研究”,写“研究报告”(黄全愈《素质教育在美国》)。美国的作文教学理论提出写作教学要让学生由为自己写逐渐转化成为读者而写作,提出了作者要考虑读者、考虑阅读对象的生活化要求。

叶圣陶先生在《叶圣陶论语文教学》中指出:“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国内许多学校虽然进行了诸如“情景作文、实践作文”等研究试验,但实践中尚不能根本转变,由于应试作文教学盛行而造成的高中作文教学既不适应时代与学生个性的发展、也不能顺应课堂教学改革潮流的尴尬现状。

三.研究实践的意义

我国的新课程改革是关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革命。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尤其是作文教学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停留在口头上。课本是唯一的信息源,教师是唯一的信息传递者,教室是唯一的信息交流场所。然而,在呼唤“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时代,作文教学的封闭状况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研究性学习中,研究成果大都以报告、论文、方案等形式呈现并供交流、评价。这类文体在中学语文学科课程中基本上尚未列入必修必训之列,而这类文体的应用能力,不仅和研究性学习的成果有关联,其本身也应视为“研究性学习”的一部分。把“研究”与“研究的写作”分割开来,重前者而轻后者,并不利于学生研究过程的全面圆满完成,这也是目前研究性学习中的一大缺憾。实践证明:研究性作文不仅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手段,更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内容,没有研究性作文的研究性学习是不完整的。

实践中,我们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选择作文教学这个语文教改热点与研究性学习这个难点,反思高中作文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现状,认识其症结所在,实现高中作文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有效整合,促进“教”与“学”的变革。

四.主要观点及创新

(一)高中作文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有效整合,衍化出学科研究性学习的新情境。

高中作文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的综合性课程形态,从目标设定到教学过程,从资源利用到教学评价,都加以宏观规划、整体设计,在课程的柔性碰撞中,在资源的有效融渗中,发挥“作文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合力”,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与传统作文教学的封闭性得到有效的平衡,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性要求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使写作获得“源头活水”,研究性学习的综合性特点推动单门学科与作文教学相结合,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高中作文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有效整合,培育出作文教学的新生长点。

高中研究性作文不仅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手段,更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内容,没有研究性作文的研究性学习是不完整的。针对将“研究”与“研究的写作”分割的时弊,我们侧重引导教师参与研究性学习成果文本的成文指导和学绩评价。我们认为:研究性学习中的“写作”既是学生达致研究性学习目标的不可或缺的环节,也是教师指导研究性学习的不可或缺的“内容”;研究性学习中的“写作”既是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方式之一,也是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发展的水平指向之一。

五.探索实践与总结

(一)研究性作文教学模式的初步构建。

教学实践中,从高一到高三,形成有序梯度,以“生命、生活、生态”为旨归,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进而提炼并艺术地再现生活。引导学生敬畏生命,进而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公民意识。引导学生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作出自己独到的哲学思考。在学生能写出各类应试文体的基础上,引导他们由“入格”到“出格”进而“破格”,打破应试作文的束缚,进行“野生”状态下的自由写作,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我校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为着力点,遵循学生作文心理规律,根据高中生年龄特征和作文动机的基本特点,在作文的具体实践中培养和激发学生兴趣。解放学生的时间、空间、让学生以生活为课堂,通过观察获取、积累作文素材,使学生的习作是有兴趣而写,有感而发,并及时将随感写在我校统一印发的“随笔”专用本上,在此基础上,择优编印学生的随笔集,让学生及时享受成功的喜悦。根据学生情感特点,进行富有情趣的作文教学,并采用多样化的训练方法,营造宽松的作文参与氛围,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在作文的评改上,立足于学生发展,坚持学生自主性评价及生生评价,使每位学生体验成功。教师使用特色评语,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形式上适度引入多媒体进行作文教学,创建作文模板,直观、动态地展示典型佳作的思维流程,供学生揣摩、借鉴,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进而大面积提高学生作文的整体水平。多年来,我们坚持做到以下四点:

1.整合地方资源,坚持“四真”写作。以调查、访问等多种形式,深入生活,寻找发现地方人物史传、土特产品和民风民俗,书写生活随笔,强化学生“真人、真事、真情、真感”的写作理念,达成我手写我心的写作习惯培养目标。

2.创设课堂情境,开展专题辩论(讨论)。引导学生关注时事,搜集社会热点话题,思考当代青年的思想状况,开展形式多样的辩论或专题讨论,强调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在讨论中锻炼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打破学科界限,整合各学科知识,有步骤地扩充学习内容,为写作打下良好基础。

3.运用先进技术,优化硬件建设。充分使用现有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建立作文教学、文学社团专用教室,促进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建设;有效运用网站、博客等新媒体技术,倡导学生自主作文的体验性、实践性、互动性,使学生自主作文的积极性得到提升。

4.优秀范例引导,失误典型分析。尊重学生智力发展水平和已有生活经验,发动学生精选具有范例性和典型性的高考作文和日常作文,有助于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研究性作文教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研究性作文教学校本教材的研究与开发,是一项自我探索、自我发展、自我创新的系统工程。本地(江苏兴化)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历代名人辈出,其中有:《水浒传》作者施耐庵,“明七子”宗臣,“扬州八怪”代表郑板桥、李,“东方黑格尔”《艺概》作者刘熙载等,他们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更是本地的骄傲。作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本地拥有省市级文保单位42处,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0项。这些文保单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本地历史文化和自然风物的浓缩,为我们研究性作文教学系列教材的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我校以系列校本教材建设为切入口,将本地的历史、文化、地理、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课程资源,把优势的地方文化资源融入教材,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语文尤其是作文教育。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以“调查研究法”为例:设计问卷,了解教师和学生对校本教材中教学内容的结构安排,呈现方式等方面的意见倾向,使教材编制更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比如校本教材之“历代名人与兴化”中以“征文活动”为形式的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板桥对联欣赏与对联创作”中以“学生讲座”为形式的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等等都是在对师生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设计的。我们采取研讨和经验总结相结合的方式,针对实际问题,邀请专家学者、教研员、名教师及学生代表进行研讨、交流、分析,加强了对过程的控制,不断改进操作方法,提高了校本教材建设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