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室内职称论文

时间:2022-12-09 11:25:23

导语:在室内职称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室内职称论文

第1篇

关键词:自由刑/释放安置/未成年罪犯/监狱

未成年人释放安置是指只在监禁期后在社区里监督未成年人。释放安置是未成年人被关进行刑机关(原始刑罚)的最后成分,而不是由法官判处的刑罚,它的最基本功能是在社区里监督未成年人。紧随具有严格时间表的监禁刑之后,设计释放安置是要帮助未成年人过渡到“真正的世界”。

未成年人释放安置不是一个新概念,其渊源可追溯到十八世纪,通常认为它类似于未成年人缓刑和成年人假释。最近十年来,为了反映刑事司法制度现在采取的更加严厉惩罚的态度,未成年人释放安置已经得到了进一步加强。这个词条回放了历史场景,把未成年人释放安置与未成年人缓刑和成年人假释联系起来,并且深入阐述了释放安置的问题。

一、历史回顾

在十八世纪,未成年人大约8岁时就要被送去当学徒,去学习技术、承担责任和接受训练。在十八世纪后半期,这个做法开始衰退了,导致了未成年人监督的崩溃。其结果是,目无法纪的未成年人有时间投身于的课外活动——犯罪。

由于不受监督和不守规矩的未成年人人数日益增加,被拘留的个体未成年人人数和类型也就随之增多了。因此,十九世纪早期出现了把被拘留的儿童与被拘留的成人分开关押的举措,专为儿童设置的第一个拘留设施于1825年开启。纽约收容所收留流浪儿、弃儿,并且关押犯罪未成年人,希望给他们提供较为积极的环境。在他们被关押期间,要求儿童学习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关押时期持续一到三年。根据在收容所期间他或她的行为表现,一个评估委员会决定对未成年人的关押期限,该委员会必须为未成年人释放回归社区做准备。

在监禁期限届满之后,把未成年人释放到一个家庭作为契约雇工在私人住所劳动工作。这已经被视为现行未成年人释放安置运动的起始阶段。契约期间的目的是在社区中监督未成年人并且教导归档儿童学习工作技能。此外,这个措施也给未成年人提供了一个养育环境,以便努力减少可能引诱她或他实施不法行为的因素。从十九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起先批准了释放的契约约定的委员会,要求一个官方机关检查未成年人的进步情况。

在十九世纪末,收容所的契约成分消失了,因为它不再被视为有利可图了。然而,许多人认为,它没有真正消失;而是工作名称改变了(Pisciotia,1993年)。契约约定变成了释放安置或假释,而且检察机关变成了假释机关。唯一的不同是,契约约定程序把未成年人释放给“主人”,而释放安置/假释方法把未成年人释放给他们的家庭或监护人。

二、未成年人释放安置与未成年人缓刑及成人假释的比较

(一)未成年人释放安置与未成年人缓刑

释放安置与缓刑之间的不同在于批准的法律基础。在两种情况下,未成年人被带到法院并有充分证据判定未成年人有罪,区别在于未成年人受到的法庭判处的刑罚上。法官判决未成年人缓刑,就意味着该未成年人将留在社区接受一系列规则和规定的约束。然而,法官不能判处未成年人释放安置;而只能是判处未成年人一定期限的监禁,但释放安置是刑罚的一个最后成分。

同样,释放安置与缓刑之间的相似之处是需要给未成年人提供社区监督、咨询和任何附加服务。两者的基本目标是要执行释放回社区的条件。释放的这些条件需要持续地遵守宵禁、上学或保持雇用,保持与法院官员的联系、咨询、参加服务(如物质滥用戒除服务、性犯罪者规划家庭服务),并且避免犯罪活动。检查监督释放条件是释放安置/缓刑监督官的职责,因为违反释放的任何或所有条件都能导致一定期限的监禁。因此,当考察规则和规定的时候,官员有两个相互矛盾的功能:既是执行者又是顾问。

作为执行者,官员必须查证社区释放的所有条件。如果未成年人不遵守释放安置/缓刑的任何条件,官员必须使用他或她的自由裁量权,在警告未成年人和联系法官撤回判决之间作出选择。作为顾问,通过讨论责任的重要性和保持亲社会行为的方式,官员必须帮助未成年人不实施违法犯罪行为。一方面,官员必须慈悲为怀、无微不至地关心(顾问的角色);另一方面,她或他必须执行并检查监督释放安置/缓刑的条件。

(二)未成年人释放安置与成人假释

释放安置和假释的功能是相同的——监督和协助已经从监禁期释放出来的罪犯,二者之间的不同是法理上的。未成年人法院制度的创立是一项以寻求未成年人福祉为目的帮助未成年人的成长。因为他或她的年龄,根据社会规则要求,一名未成年人可能被处理或教导该怎样做出行为。相反,成人法院的任务是要证实犯罪并且施加罪有应得的惩罚,以保护社会民众和控制犯罪。因此,刑事司法制度(未成年人和成人)的法理基础是用词不同的理由,虽然释放安置和假释的基本功能是相同的。

三、深入细致的释放安置计划运动

总体上,未成年人释放安置的使用是不成功的(AltschulerandArmstrong,1990)。就是说,提供有限服务和承担大量个案工作压力的同时,在社区里对未成年人的传统监督,对于在社区内成功转变未成年人,不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之所以取得不了成功,原因就在于几个因素的影响:(1)在过渡期间,行刑机关工作人员与释放安置工作人员之间缺乏沟通;(2)不能确定未成年人服务的合适提供者;(3)释放安置工作人员承担着极大的个案工作量;(4)选择不适当的未成年人进行释放安置,这就导致了使用基金试图改进释放安置成功的现象。

更加明确的是,未成年人司法和犯罪预防办公室已经拨出专款资助执行“强化释放安置计划”。实施强化释放安置计划目的是:(1)改进从监禁到社区的过渡;(2)提高未成年刑罚的释放安置成分的作用(AltschulerandArmstrong,1994)。这项资金已经获得同意。因为研究表明,当未成年人再进入社会的时候,他们无能力牢记从监禁中吸取的教训,即释放回社区的未成年人似乎不保持在行刑期间他们可能已经学到的亲社会行为。除此,研究已经发现,当高度结构化的计划在适当的位置的时候,释放程序的结果是更有利的。因此,通过统合监禁方式与强化释放安置的办法,“强化释放安置计划”运动寻求缓减从行刑机关监禁的过渡。

统合监禁的目的是在未成年人还在被行刑时就开始对他们进行回归社会的整合工作。通过提前给未成年人的挑战做准备,来完成这个转变过程(例如,怎样处理同龄人关系和诱惑),确定在社区里可行的服务和计划(例如,物质滥用戒除咨询),并且确保所有的当事人遵守释放条件(例如,正如未成年人报告所讲的那样,服务被提供)。总之,这个时期涉及详细的释放程序的所有决策,包括未成年人的生活安排。

对于谁适合于强化释放安置的问题,还要做出一个附加裁判。调查研究发现,把有实施再犯罪行为低度可能的未成年人置于强化释放安置的时候,就是严格控制该未成年人可能作出不适当的行为举止。换句话说,释放安置的作用影响对“低危险”未成年人可能是有害的。两个广泛限定的小组能适应选好的强化释放安置。第一组包括顽固罪犯——那些有非暴力行为长期历史的人,第二组是能得益于特殊化处遇有特定问题的未成年人(例如,物质滥用者,性犯罪者)。研究显示,这两组“高危险”群体能获益于高度组织结构化的计划,因此,释放安置计划明确限定接收对象是极为重要的。

更进一步,成功的释放安置计划应该关注保护社会,强调罪犯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给未成年人提供适当的服务(家庭干预,健康相关的问题,生活安排,劳动安置,等等),给未成年人确定并巩固社区资源,而且监督和评估罪犯的进步情况。为完成这些目标,释放安置强调监督和处遇。诚如前述,监督和处遇被视为是与愿望相反的;然而,“强化释放安置计划”模式的一个目的是要合并这两个功能以便处遇成为释放的一个要求。只要参加处遇服务就能发挥监督功能,那么在那个聚合上收集信息数据就是处遇功能。

未成年人司法与犯罪预防办公室提供资金资助四个州执行“强化释放安置计划”模式:科罗拉多州、内华达州、新泽西州和弗吉尼亚州。实施的“强化释放安置计划”模式以犯罪学理论(紧张、社会学习和社会控制)为基础,选择适当的高危险罪犯,并且把监督与处遇合并成一个高度组织结构化的计划。到1999年时,每个试行场所一直在改进多面“强化释放安置计划”模式的推行;因此对计划的影响作用进行正式评估的工作还没有完成。所以建议,阿特休勒和阿姆斯特朗(1990)推荐“强化释放安置计划”模式应该包含许多有利的观念,这些有利的观念已经得到了学术话语(MacKenzie,1999)的支持,但是,如果社区未成年人司法制度不能有效地落实计划,那么就会出现问题。换句话说,虽然书面模式包含有必需的成份,但是只有所有机制始终如一地贯彻执行下去,才能取得成功。

四、结论

第2篇

在本学期,教科处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自主发展”为宗旨;以课题研究、课程改革、教师培养为抓手;坚持在实践中研究,用实践的方法研究,让教师成为研究者,让课堂成为实验室;坚持教育科研工作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力求做到“研教结合、研培结合、反思提炼、同步发展”;实现三个服务,即为学校发展服务,使教科研工作成为营造、培植学校特色的动力和渠道,为教师成长服务,使教科研工作成为提升教师素质的动力和渠道,为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服务,使教科研工作成为优化课堂教学的动力和渠道;进一步落实教育科研的群众性、示范性和实验性,为学校事业发展实现新跨越,为昆山教育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重点工作

1、切实抓好各立项课题的结题准备工作,为下半年“十五”立项课题顺利结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⑴组织课题研究人员及全校教师参加“XX年度苏州市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优秀论文”评选活动,同时,积极为课题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公开发表或参评、交流创造条件。

    ⑵省级立项课题“多方位加强普通中学美育的实验研究”作为学校的龙头课题,将成为“十五”课题结题阶段的研究重点和结题准备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传是文集”第三辑“美育文丛”的编撰及出版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之中。目前各本书稿的初稿已经完成近九成,我们将在9月份组织人员对各个分册书稿进行修改、统稿、定稿。同时,我们将联合课题组撰写“美育”课题的结题报告。

    ⑶组织各课题组及时搜集、整理课题研究资料、总结研究成果,形成课题成果汇编,撰写结题报告,填写需提交的课题成果鉴定申请书、课题研究成果鉴定书、课题研究成果报告等,向上级教科部门提出结题申请。 

    ⑷进一步落实课题组长负责制和考核制,加强过程管理;配合课题组负责人定期召集会议,开展学习、研讨活动;配合课题组合理使用研究经费,推动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

    ⑸在准备“十五”立项课题结题工作的同时,我们将认真思考“十一五”学校教育科研的主课题,并为该课题的立项和实施进行初步认证。我们设想发动全校教师就此问题开展讨论,共同选择、拟定学校新的主课题。

2、认真做好“导师制”工作,青年教师培训以及教育科研骨干的培养工作,为青年教师的健康成长、成熟提供条件;为教师进一步树立教科意识、改进教科方法、提高教科水平提供条件;为学校骨干教师更上一层楼、挤身“名师”行列提供条件。

    ⑴做好“导师制”工作。今年新分配到我校的青年教师不多,所以,本学期这方面的主要工作是对03、04两年的“师徒结对”进行必要的调整,向导师和青年教师提出明确目标和任务,并加强有关的检查和调研,以更好地发挥“传帮带”的要求。

    ⑵做好青年教师培训工作。今年的青年教师培训将以组织或协助其他部门组织有关的教学比赛为重点工作和主要任务。本学期我们的主要工作是在工作三年以内(含三年)的青年教师中开展撰写读书笔记、读书心得的评比活动。同时,我们将协助教务处组织青年教师参加评优课等比赛活动。此外,我们还要组织3次专题讲座,主题包括如何组织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课堂教学、如何进行学生管理,如何进行反思提高等方面,并在此基础上进行9次研讨。在新学期中,我们要继续追求培训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系统化、实用化,努力实现“引领思想,规范行为、提升素质、促进成长”的目标。

    ⑶本学期,我们准备为即将评职称的教师提供论文写作方面的指导。拟开设两次讲座,一次是有关论文撰写的通识讲座,一次是针对职称论文评审要求的专题讲座。

    ⑷本学期,我们还要着力抓好教育科研骨干队伍的建设。我们首先要制定“教育科研骨干培养条例”,明确科研骨干的入选条件、权利、义务以及培养方案。

在确定人选之后,我们将组织他们开展一系列的学习、研讨活动。

    ⑸同时,独自或配合教务处认真组织教师外出观摹、学习和交流活动。

3、加强有关新课程的研究,组编两期以课程改革为主题的《昆中教研参考》(第一期已经下发教师)。同时,协助教务处做好新课程的实施、管理、培训等工作。

4、努力构筑教育科研的平台,精心组织各级各类教育科研评比活动,为教师学习和展示教育科研的成果提供机会和舞台。

    ⑴继续办好《昆中教育》,使之进一步成为我校教师探讨教育教学的理论和实践,提高教科研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阵地。本学期,拟组编以苏州市“十五”立项课题成果汇编为主题第45期《昆中教育》。同时,我们要进一步办好《昆中教研参考》和《传是》“杏坛论语”版。本学期,拟组编以课程改革和学校内部管理为主题的第8、9期《昆中教研参考》以及四期《传是》“杏坛论语”版、XX年第3期《江花》。我们将积极参加昆山市优秀教育刊物评比,力争取得好成绩。共2页,当前第1页1

    ⑵认真组织各项教育科研竞赛,力争获得较高层次的奖项。本学期,教科处将组织教师参加江苏省教育学会、江苏省教科院、苏州市以及昆山市教研室和教科所组织的江苏省多媒体课件制作评比、江苏省中小学各科教学教案评比、江苏省中学青年教师“五四杯”教育教学论文评比、江苏省“师陶杯”、苏州市“师陶杯”、苏州市教育科研成果评比、昆山市创新教育论文和个案评比、昆山市课程改革成果评比等活动。

5、认真做好职称论文评审的组织工作,完成上级教科部门和学校下达的各项工作,积极配合其他处室做好工作。积极参与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活动,积极参加校外教科培训、会议及学术交流活动,建立并加强同其他教科先进学校、学术刊物的联系。 

三、成员分工

洪 敏:全面主持教科处工作,协调处室内外关系;对外联络与宣传;处室工作安排;课题研究的组织与管理;教师教科考核;编辑《昆中教育》、《昆中教研参考》、《传是》“杏坛论语”版。

殷金方:青年教师培训;“导师制”工作;教育科研骨干培养工作;组织“江花”文学社活动和编辑《江花》。

陈炳飞:课题研究的组织与管理,《昆中教育》、论文评比的审稿、修改工作。

缪 苗:教科处的对外宣传报道,编辑、校对工作,学校网页教科部分内容的充实更新,材料发放、收交工作。

四、具体安排

九月份:

1、高级职称论文送审工作。

2、03、04两届“导师制”的调整工作。

3、江苏省“师陶杯”、苏州市“教育科研优秀论文评选”、

江苏省多媒体课件、各科教案评比组织工作。

4、收交教师专题总结。

5、组织青年教师开展读书笔记、读书心得评比活动。

7、编辑《传是》“杏坛论语”版。

8、部署课题结题的各项准备工作。

9、“传是文集”第三辑“美育文丛”修改、定稿。

10、高一新生江花文学社成员发展工作。

十月份:

1、上学期教师教科工作及其成果考核。

2、青年教师培训——讲座之一及研讨。

3、为即将评职称的教师开设论文写作方面的讲座之一。

4、编辑《传是》“杏坛论语”版。

5、编辑《昆中教研参考》第8期(课程改革专题下)。

6、苏州市第五届“师陶杯”论文评比组稿。

7、“传是文集”第三辑“美育文丛”的出版工作。

十一月份:

1、编辑《昆中教育》第45期——部分课题成果汇编。

2、青年教师培训——讲座之二及研讨。

3、为即将评职称的教师开设论文写作方面的讲座之二。

4、编辑《传是》之“杏坛论语”版。

5、制定学校“教育科研骨干培养方案”。

6、组织教科研骨干开展学习、研讨活动。

7、“十五”立项课题结题准备工作。

十二月份:

1、“十五”立项课题结题活动。

2、青年教师培训——讲座之三及研讨。

3、中级职称论文送审工作。

4、编辑《传是》“杏坛论语”版。

5、编辑《昆中教研参考》第9期(学校内部管理)。

6、编辑《江花》第6编第7期。

一月份:

1、“十一五”立项课题的征集和初步论证工作。

2、组织教科研骨干开展学习、研讨活动。

3、青年教师读书笔记、读书心得评选。

3、撰写教科处学期工作总结。

4、教科处材料整理、归档。

教科处

第3篇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取我院2009-5——2012-5自愿要求以人工流产术终止妊娠而无手术及药物使用禁忌症的妇女100例,按asa i~ii级。平均年龄19~40岁,孕期6~9周,体重39~65kg。随机分为a、b两组,两组年龄、孕期和体重均无显著差异,两组患者均无全身性疾病,无麻醉过敏及镇痛药、镇静药成瘾史。

1.2 麻醉方法 本组术前禁食6h,禁饮4h,入院后常规监测bp、spo2、hr、rr,室内常规设备有肾上腺素、阿托品等抢救药品和氧气以及麻醉机,开放静脉通路后,用丙泊酚400mg与2%利多卡因2ml混合液。a组缓慢静注丙泊酚1.5~2.0mg/kg,待患者意识消失后开始手术。b组先缓慢静注舒芬太尼1μg/kg,后以a组方法。两组术中如患者臀部扭动抵抗,影响手术操作时。酌情静注丙泊酚每次20~30mg。

1.3 镇痛标准 将术中镇痛效果分为三级:ⅰ级,显著,患者意识消失或安静自如;ⅱ级,有效,患者皱眉、握拳,双手有推卸动作;ⅲ级,无效,患者面色苍白、出冷汗、甚至喊叫。将术后宫缩分为三级:1级,无痛,术后患者无任何不适;2级,轻痛,轻微下腹部疼痛;3级,重痛,明显下腹部疼痛伴坠胀感。

1.4 监测 术中连续监测bp、spo2、hr,评定镇痛效果。记录两组丙泊酚总量。记录:⑴清醒时间,是指用药至患者清醒,即能认清周围人,回答切题,定向明确。⑵离开医院时间,是指从清醒至离开医院的时间。离开医院指标:患者清醒,无头痛、头晕,无恶心、呕吐,能独立正常行走。观察术后宫缩疼痛及子宫出血情况。

1.5 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以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两组镇痛效果见表1,两组丙泊酚总量、清醒及离开医院时间和出血量见表2.

表1 两组镇痛药效果[例(%)]

由表1、2可见:b组术中镇痛情况明显好于a组(p<0.05),术后宫缩痛也比a组轻(p<0.01)。b组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a组(p<0.01).

3 讨论

丙泊酚为新型的静脉麻醉药物,具有起效快、维持时间短、苏醒迅速完全等特点。但丙泊酚镇痛作用较弱,对人流的手术刺激操作常难达到理想的麻醉效果。单独应用时,剂量偏大。丙泊酚临床效果与给药量有明显关系,要想满足人流手术要求,丙泊酚用量要达3mg/kg。与本文的统计结果3.2mg/kg想接近。丙泊酚对心血管、呼吸系统抑制作用随剂量增大而表现明显。术后宫缩疼痛在患者清醒后由于丙泊酚药物浓度快速下降,常难达到有效的抑制。舒芬太尼是芬太尼的衍生物,其作用强度为芬太尼的10倍,与芬太尼相同,舒芬太尼在血脑之间平衡很快,但其作用时间却是芬太尼的2倍。由于舒芬太尼是高选择性的u受体激动剂,故具有强有力的镇痛效果。

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较单用大剂量丙泊酚具有麻醉效果好,能有效减少丙泊酚用量,加强术中镇痛效果,明显减轻术后宫缩疼痛,出血量少,方法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大大减轻了受术者的痛苦,真正实现了人性化服务。

第4篇

泰兴城区自2000年以来,大量的10kv架空线路进行了杆线入地改造,很多台变更换为箱变,箱变一般分为美式箱变和欧式箱变。同容量美式箱变比欧式箱变占地小、体积小,但是变压器运行维护不太方便。本文结合泰兴城区使用情况对箱变的基本要求及应用进行探讨。

1应用背景

箱式变电站不同于常规土建配电房,其主要特点为:

(1) 变电站在制造厂完成设计、制造与安装,并完成内部电气接线。

(2) 变电站经过规定的型式试验考核。

(3) 变电站经过出厂试验的验证。

箱变是一种把高压开关设备、配电变压器和低压配电装置按一定接线方案组合在一体的工厂化预制式紧凑型配电设备,具有成套性强、体积小、占地少、送电周期短、选址灵活、对环境适应性强、安装使用方便、运行安全可靠及投资少、见效快等一系列优点。

箱变应用在市区,可装在路边绿化区、道路交叉口、生活小区、生产厂地、高层建筑等处。同容量箱变的占地面积仅为配电房所占面积的1/5~1/10,同时大大减少了工程施工量,做到投资少、见效快。在我们泰兴城区已经大量使用。

2箱式站的总体结构

组合式箱变中,高压开关设备所在的室一般称为高压室;变压器所在的室一般称为变压器室;低压配电装置所在的室称为低压室。这三个室在箱式站中有两种布置,即“目”字型布置和“品”字型布置。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欧变和美变的布置。

3箱变内的中压开关设备

箱式站中,若是终端接线,使用(负荷开关+熔断器)组合电器柜;若为环网接线,则采用环网供电单元。环网供电单元一般配负荷开关,它由两个作为进出线的负荷开关柜和一个变压器保护柜(负荷开关+熔断器)组合成电器柜。由于我国在城网建设和改造中,推行环网供电,以减少供电的中断,预期环网供电单元将有大的发展。

sf6环网供电单元的特点是大大提高了人身安全,同时安装容易,维修少,省地方,经济效益显著。环网供电单元由间隔组成,一般至少由三个间隔组成,即2个电缆进出间隔和1个变压器回路间隔。

城网一般用环缆,在用架空线的地方,可将架空线引至环网供电单元旁,再由电缆引进和引出。一般来说,母线和开关封闭在充sf6的壳体内。由于壳体封闭,故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又由于用sf6绝缘,故可做到体积小。还由于充气压力低,密封等问题也容易解决。

4变压器的匹配和散热处理

箱变用变压器为降压变压器,一般将10kv降至380v/220v,变压器容量一般为50~1600kva,箱变最常用的容量为80~630kva。变压器选用s11或更高等级全密封、免维护、低噪音、性价比高的油浸式变压器(噪音≤50db)或新型干式变压器scb10等。采用干式变压器时,变压器室必须配散热系统。目前,省内要求采用s11系列配电变压器,有的也采用了非晶合金变压器,其优点是空载损耗很小,只有1/4~1/3,但其价格高出1.3~1.6倍,但随着制造技术的提高,一旦价格降下来,非晶合金变压器会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根据江苏省电力公司要求,接线组别必须使用dyn11联结。

变压器设置有二种方式:一种将变压器外露于空气中,但仍在壳体内,更换方便(欧式箱变布置);另一种将变压器安装在封闭隔室内(美式箱变布置)。后者变压器室为防日照辐射使室温升高,采用四周壁添加隔热材料、双层夹板结构,顶盖设计成带空气垫或隔热材料的气楼结构,内设通风道,装有自动强迫排气通风装置(轴流风机或幅面风机)。通常装置的开启和停止,由变压器室的温度监控装置自控,其温度的整定值按允许温度的80%~90%设定;室内正常温度下,靠自然通风来散热。

5低压侧功能特点

低压(0.4kv)侧,出线保护可以配多路空气开关或刀熔开关;自动循环投切无功补偿装置,补偿容量一般为变压器容量的30%;具有独立电能计量箱。

低压开关配置智能控制器可实现预警功能,并可提供信号单元及操作控制,同时还有表计功能。

6外壳制造工艺

表面防护层的附着力差、寿命短制约了普通钢板用于户外型箱变。外壳有的采用不锈钢板、铝合金板或聚苯乙烯复合板,而非金属外壳(如玻璃纤维增强水泥板、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板、彩色板等)的采用是一种流行趋势。在用玻璃纤维增强水泥板和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板时,为了采光和防止雨水淋入,可将顶盖做成表面光滑的防水滴缘。

7结束语

第5篇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 危险因素 早期诊断 预防 职称论文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the early diagnosis and precaution for COPD(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Methods: COPD is characterized pathologically by declining,irreversible FEV1(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 and progressive dyspnea,which we can sceen and monitor the susceptible population of COPD with spirometer to achieve early diagnosis. Results: Data shows cigarette smoking is the principal cause of COPD among the various risk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the COPD.Basis on the evidence and theory,we can formulate srtategy and measures for early precaution. Conclusions: The major contributing factor is smoking and it is effictive to sceen and monitor the susceptible population with spirometer for early diagnosis.Smoking cessation,treatment of respiratory infection,nutrition support and strategy of STOP is of importance for the early intervention in the susceptible population of different age gruops.

【Key word】 COPD risk factor early diagnosis precaution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世界范围内最影响健康、要经历慢性长期病程的严重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上升。该疾病以一秒钟用力呼气流量(FEV1)的不可逆下降为特点,并伴随不断加重的呼吸困难、其他呼吸道症状和进行性体质下降。明确诊断后,10年存活率<50%,其中1/3以上患者死于呼吸衰竭。COPD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不发达国家,都是致死、致残的重要疾患。COPD早期很少有明显症状,正常人群中估计超过5%患有潜在COPD,肺功能较低水平[FEV1/用力肺活量(F-VC)<0.70]的人群中超过70%有潜在阻塞性肺疾病,潜在的患者往往错过早期预防机会。因COPD治疗效果不好,一旦发生几乎很难逆转,延误诊断和治疗是导致COPD发病率和病死率上升的重要原因。在病情已不可逆转时才作出诊断,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预防和治疗效果。如果针对COPD进行大范围人群的早期筛选,会产生过重的经济和社会负担。因此,有必要探究COPD的病因学和易感人群的特点,寻找出COPD的高危人群,以便针对目标人群进行早期诊断和预防。

1 高危人群的特点及危险因素

一般认为,导致COPD的主要病因是吸烟。虽然其他因素也有一定作用,但吸烟是引发COPD的最重要的原因。其他影响COPD发生的因素包括空气污染、性别、个体基因、气道反应性、遗传性过敏症、职业、社会经济状态、饮食和生活中的环境因素等。

1.1 吸烟 虽然重度吸烟者中只有一部分发生COPD,但已有确凿的证据表明,主动吸烟是引发COPD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吸烟者FEV1指标下降的危险性更大,吸烟量与FEV1下降密切相关,戒烟后FEV1能恢复,但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不论性别如何,吸烟者发展为COPD的可能性是不吸烟的14倍。而被动吸烟也同样增加肺吸入颗粒、有机粉尘和气体的负担,因而增加呼吸道症状和发展为COPD的危险。

1.2 空气污染 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和NO2等气体,会使成人、儿童的FEV1以及F-VC等指标发生改变,显示肺脏功能受到损伤。很多研究发现,在可吸入颗粒污染浓度较高的地区,气道分泌增加、呼吸困难、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及COPD的发生较其他地区增多。分析发现,城市污染是发生COPD更危险的因素。

1.3 个体基因 研究表明,不同个体遗传易感性差异在COPD的发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可以解释有10%~20%的COPD患者有吸烟史。有研究项目对包括α1-抗胰蛋白酶基因在内的5种基因进行分析,有明确证据的只有α1-抗胰蛋白酶基因(AAT),它是早期严重COPD和快速肺功能下降的危险因素,尤其结合吸烟因素时更为明显。也有研究表明,高浓度IL-13也可促进COPD的发生。

1.4 高气道反应 有高气道反应的人群肺功能容易下降。虽然高气道反应如何影响COPD的形成过程尚不清楚,但是研究显示,伴有高气道反应的吸烟者易发展为COPD。气道高反应预示肺功能的损失,这是吸烟状态后肺功能下降的最主要指标,并且吸烟导致的气管炎症使气道高反应表现更加明显,使受累人群更易发生COPD。

1.5 FEV1 FEV1值及其下降速度,对COPD的发生有预测价值,尤其在COPD的早期,FEV1下降速度较后期更为明显。有研究显示,有较高FEV1值的人3岁后发展为COPD 危险性较低。对特殊人群(例如吸烟者)的FEV1跟踪检测可预测其发展为COPD的危险性。如果吸烟者的FEV1<75%并且下降速度超过30ml/a,预示有很高的危险发展为COPD。

1.6 职业 在工业操作中,煤尘、金属粉尘、喷涂粉尘、异氰酸盐、镉等被认为能增加COPD的危险;尤其是长时间的职业粉尘和化学颗粒环境,是导致COPD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他有危险的行业包括木工、造纸、纺织、建筑等。

1.7 营养 营养在预防COPD方面,越来越引起重视。抗氧化剂如维生素C、维生素E等可以部分对抗因吸烟、空气污染对肺脏的氧化损伤,长期缺乏新鲜蔬菜使FEV1水平较常人低。其他如镁、ω-脂肪酸等也与预防COPD有关。食物中鱼类蛋白较多者的FEV1水平高于食物中鱼类蛋白较少者。此外,低体重儿童的F-VC、FEV1指标显著低于健康儿童。这可能是低体重对肺的结构和功能产生长期不良影响,导致成年后达不到预期发育水平而易于发生COPD。已有报道证实,饥饿会加速弹性蛋白酶诱导的肺气肿发生,而且肺气肿在低体重个体中更严重,这为营养因素影响肺修复的观点提供了支持依据。

1.8 社会经济状况 社会经济状况包括家庭收入、教育程度、居住或就业情况等。低收入、居住环境差、室内外空气污染、教育水平低、营养不良、儿童呼吸道感染、被动吸烟等,在儿童时期是发展为COPD的危险因素。慢性进行性疾病反过来又可影响其社会经济状况。

1.9 肺发育不良 从出生到25岁,肺脏都在不断发育直到最大容积。肺的发育过程受到干扰,与吸烟环境、体重等因素有关。孕期和哺乳期吸烟可影响胎儿的肺发育和体重,还可影响到免疫系统发育,受到影响的婴儿较正常儿童有更多的咳嗽和呼吸功能受损症状,儿童时期呼吸道感染可能是成人发展为不可逆气道阻塞的危险因素之一。

1.10 儿童呼吸道疾病 一般认为儿童期患有呼吸系统疾病,若不能完全恢复,成年后发生呼吸道疾病的可能性较大。婴儿期呼吸道感染可影响他们今后的肺功能及呼吸道症状,这可能与肺组织损伤,结构改变,肺组织顺应性下降有关。营养不良、母亲吸烟、肺发育不好等都是儿童时期呼吸道疾病的诱发因素。

1.11 其他 6.8%~17%的食物过敏者可以发生哮喘。一些研究表明,女性是发生COPD的高危人群,其潜在的生理机制可能与激素和肺的发育结构有关。在调整和平衡肺功能基线后,女性较男性的小气道高反应更明显,这可以解释女性FEV1更容易下降的现象。因此女性吸烟导致的COPD比率较男性更高。

2 预防

COPD的早期预防很重要,不仅能起到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而且可起到减少医疗资源消耗等作用。但控制COPD发生和发展在实践中的效果却不尽人意,主要原因是因缺乏足够重视的预防观念和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目前对COPD的早期预防措施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戒烟 戒烟或减少吸烟是目前最有效也是最重要的预防措施,因为戒烟可明显缓解FEV1的下降速度。但干预性研究提示戒烟成功率很低,需要不断地改进戒烟方法和技术。美国在COPD国家预防项目中,推广对人群FEV1的主动检测措施,使吸烟者了解自己的FEV1现状及其下降速度,以达到鼓励戒烟的目的。清楚自己身处COPD发作边缘的吸烟者,比其他人更有戒烟的动力和成效。

2.2 肺量计普查 采取最简单、实用的技术和方法在无症状的COPD高危人群中定期进行肺量计测定普查,可以尽早检出病变者。肺量计用于测定FEV1已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对可能发展为COPD的患者,无论其有无伴随症状,都可以应用肺量计进行检查,以期及早诊断,及早干预。Keith等对8140名40~69岁的无病史人群进行肺量计普查,发现12.4%的男性和3.5%的女性患有潜在阻塞性肺疾患,对吸烟且有呼吸道症状的人群,检出率上升到27.4%。如果吸烟者的FEV1<75%并且下降速度超过30ml/a,预示有很高的危险发展为COPD。因此,对高危人群的肺量计普查更有实际的预防意义。异常的肺量计指标还可预测COPD、肺癌、心肌梗死和中风,因此,对其指标的辨别超发显得重要。

2.3 控制呼吸道症状 儿童时期的呼吸道反复感染对成年后COPD的形成有直接影响。老年人由于其免疫水平低下,容易因呼吸道感染诱发COPD的急性发作。因此,要控制重点人群的上呼吸道感染。流感疫苗对于预防COPD患者的急性发作有一定作用。对于老年COPD患者,流感疫苗接种可降低其入院、感冒和死亡的危险。老年人因消化功能异常,抑郁和恶病质等,导致体重下降,可进一步损害免疫系统,因此加强营养,恢复体重也是预防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2.4 加强营养、增加体重 低体重的COPD患者死亡率较高,因此,加强营养,增加体重,不仅能改善通气功能,而且增强机体免疫水平。尤其是早期COPD患者,。要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进食高能量食物,增加进食次数,配合戒烟和体育锻炼等,延缓COPD病情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