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30 10:53:42
导语:在听课评语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校本教研;规范性;综合体现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5-0132-01
一、目前校本教研中听评课活动的现状
1.听评课的随意性较为明显。学校一般没有制定科学切实可行的听评课的计划,(也没有探究的重点和要求),教师做课、听课前的准备不够充分,听评课活动的组织实施随意……如此等等的现象在校本教研活动中表现得比较明显。尤其是听课教师个人在听课前,没有积极主动了解和研究听课对象上课的教材内容和相关背景,没有明确自己在课堂上该听什么,看什么、记什么以及如何听、看、记,因而导致听课者课后难以全面准确地收集课堂教学有益的信息,直接影响了其对课堂教学的科学分析和价值判断。同时,学校缺乏对做课教师对象的认真选择,做课教师缺乏(创新性)、典型性和代表性,听评课既不能总结经验也不能分析归纳不足,此类现象的产生严重地降低了听评课的功能和作用。
2.评课有失规范性。时下评课不规范性表现在:一是评价没有准确把握依据新课程评价标准,评课人只凭自己的经验和主观感受来判断优劣、阐述意见,使评判的价值大大折扣,甚至在个别情况下会造成误导;二是评课的重点不突出目标不明确,意见面面俱到,有时针对一节课,一下子提出几十条意见,提出的意见笼统空泛,东一榔头西一棒锤,难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三是人情因素时常干扰评课活动,评课人碍于“我们是同行”、“家里人”等情面多讲优点,少讲缺点,失去公正,也偏离了听评课的目的;四是重听轻评反馈少且不及时,难得发言,评课的意见少,发言教师少,反馈信息量少。
3.评课缺乏理论高度,发现问题透视问题深度不够。评课过程是教师互相交流探讨提高的过程,在评课过程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评语:××教态自然大方……××备课扎实认真讲得十分细致……××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得愉快。然实际的教学效果是:该教师语言表达语无伦次累赘重复,形体语言夸张怪异,提问学生满堂吼,知识性错误充斥于教学内容及过程……由于教师没有重视教育理论的学习,没有深刻理解新课标的要求,对一堂课评判缺乏正确的理论依据,因而,对一节课的评判抓不住重点,在细小末节的问题上纠缠不休,有时将缺点误认为是优点,或将优点误以为是缺点,既不能正确指导别人的教学实践,又不能使自己教育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
二、科学规范听课、评课
学校要将任课教师间的听课评课当作校本教研重点来抓,它是研究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果的主要途径,要搞好此项工作,首先要制定严密科学的听评课计划,其要点是:本校的学科带头人要上好观摩课;本校的骨干教师要上好示范课;教学能手、教坛新秀教师要上好汇报课;培养的青年教师要上好展示课;新参加教学工作的教师要上好面试课;教研组、教导处组织好整改课、学习课。在时间安排上,观摩课、汇报课、示范课在每学期初进行,展示课、整改课、学习课课安排在每学期期末进行。同时,对教师进行听评课的业务培训,让广大教师了解一堂好课的评课标准,知道上好一节课该如何准备,听课应当听什么、看什么、记什么。本人认为评一节课(上好一节课的准备)标准和要点是:
1.评教学思想。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学思想、教学态度、教学能力和教学艺术的综合体现,教学思想又是教师教育观念和教育探索、创新的灵魂。
2.评学习目标。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灯塔”’,更是师生互动交流之中心,因此学习目标确定要全面、具体、适宜,同时要具有针对性、导向性。
3.评教材运用。对教材的运用能力是教师业务素质的综合体现,基本的要求是:知识传授得正确,在学生已有只是基础上有清晰的形成过程。
4.评教学程序。看教学思路设计。教学思路的设计首先要符合教学内容实际,学生实际,同时有一定的独创性,给学生以新鲜的感受,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清晰;教学思路实际运作的效果好。
5.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因素,同时其是因课程、学生、教师自身特点而相应变化的。.针对学生知识、年龄、生活环境等实际,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是教师驾驭课堂能力的体现。教学方法使用效果主要通过学生表现情况来判断:(1)参与状态,看学生是否全员参与、参与的面有多大;(2)交流状态,看课堂上是否有多向信息联系与反馈、是否有良好的合作氛围、交流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技能怎样;(3)思维状态,看学生是否具有问题意识,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看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否有价值,探究问题是否积极主动,是否具有独创性;(4)情绪状态,看学生是否有适度的紧张感和愉悦感、能否自我控调学习情绪。
6.评学法指导。教师课堂任务之一就是指导。要看是否在学生疑惑时诱导,使其想学,有不竭学习动力;是否在学生死磨时引导,使其变一种角度,培养敏捷思维;是否在学生学习活动受阻时疏导,使其通过坎儿,帮他树立信心;是否在无序忙碌时指导,使其比较归纳形成高效方法。同时要看目的要求是否明确 ,是否帮助学生认识学习规律,端正学习动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提高学习能力,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7.评师生关系。(1)看能否充分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即课堂活动时间以学生占有为主,问题的分析、思考、解决依靠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尊重同伴见解。(2)看能否努力创设宽松、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既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又要激励学生敢于尝试、勇于展示,还要走下讲台,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个体或小组学习活动当中。
我们常常又会遇到这样的现象:为什么拿出一套题让老师做,往往难不倒老师;而拿给学生一套题,就有可能把他们考住了;而学生又会出现做得好这一套题而做不好那一套题呢?因此应该说,老师是有做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而学生尚不具备这种能力;学生要逐步掌握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
问题是如何才能让学生明白这个道理,如何让学生有意识地培养自己这方面的能力。我们知道,只有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部分,必须让学生明白这一点,引导学生动起来,才能逐步达到目的。
不要认为听老师讲会做的题目是在浪费时间,是在做无用功,如果有学生这样认为,我觉得老师得立即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要告诉他们知识的海洋是浩瀚无际的,告诉他们学海无涯的道理,要立即帮助他们培养优生的学习品质,帮助他们塑造优生必备的基本素质。
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听评讲课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搞清楚需要解决的问题,要带着问题听讲。
2.要善于做笔记,要记下知识的重难点以及自己的疑问。
3.要善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如果把知识理解透彻,梳理清楚,学习起来会更轻松,还可以灵活运用知识。
4.要引导学生具有谦虚谨慎的态度,这也算最重要的。
有一些学生在学习上缺乏一个突破方法,他们非常值得我们帮助,我们要通过实际例子向他们说明学习语言知识的实质与根本意图。
对这一部分学生,我们要不厌其烦地对他们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并且不能贪多,指导工作需要循序渐进地进行;并且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克服自卑,要一而再再而三地降低他们的学习难度,要跟踪并且多鼓励他们,从而使他们自信。还要更多地鼓励他们多提问,以提问促使他们思考,只有思考才是他们的出路。
作为教师,要想让学生学会听评讲课,我们自己肯定要事先做好准备,也就是备好课。
一、听课
1.听课前是否通知授课教师?
2004年上海教育曾经报道过民乐学校实行的“推门听课”[1]。所谓“推门听课”或者“突击听课”,即听课人(多为学校及上级教育管理行政、业务领导)在听课前不事先通知授课教师,在上课前几分钟进教室随堂听课的一种方式。[2] [3]总之,体现的是随机突然进入课堂。另外“推门听课”不只是对授课教师的检查,通常也伴随着对听课人的规定。例如:“‘推门听课’组成人员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各学校校长及业务主任、年级主任、教研组长不少于30节。学期结束后,各学校校长及业务主任将听课记录交中心校存档,作为考核的一个重要依据。”[4]
与此相对应的听课方式,是提前通知授课教师,俗称“预约听课”。而不是突然袭击,平时各个教研组内部组织的听课基本上就是这种方式。且不论哪种方式对激励教师的成长更好,课堂上突然多出授课教师和本班学生以外的人,就算没有影响到老师,可能也会有些学生抑制不住好奇心观察进来的陌生人,所以听课时进入教室的人对课堂是有影响的,随意进入教室还是有待商榷。
现在很多学校里基本上都配备有多媒体摄像设备,实际上领导想听某些老师上的常态课,完全可以通过现代化设备解决,直接用摄像设备来观察课堂。所以“推门听课”除了它的突然性、随机性,其实不需要真的直接进教室。这样“推门听课”就可以不影响课堂,那么常态化也完全可以,利用好了就是教师成长的一大助力。
2.谁听课及听谁的课?
听课人通常有领导、教研组同事,我校以前每次教研组安排听课时,学校领导及各科室领导都会来听,现在基本上都是组内听课。实际上领导听课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听课与分析课是校长管理学校教学、提升教学领导力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5]其实除了同一个组的可以互相听课,不同科目的老师之间也可以互相听课,“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不同科目之间的差别正好可以开阔教师的思路,但不同组的老师互相听课还是少见。
听谁的课,一般是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上公开课的多,很多工作多年的老教师就很少上公开课,甚至基本不上,偶尔会有资历很老的教师上示范课。谁上公开课基本上是科室领导或者教研组长安排,新教师都必须要上,但是一些老教师就会有推诿现象。其实,上公开课接受大家的评判,总是不如只面对自己的学生讲课让人放松。所以,上公开课也是不讨人喜欢的任务。
3.听什么课?
通常情况下我们上课的类型,包括新授课、专题复习课、试卷讲评课、研讨课等。但是,平常教研组听课的时候,一般授课教师都会准备新授课,其他类型的很少有人展示。这其实也不利于大家的沟通交流,不利于教师的成长。很多教师可能认为新授课才最重要,复习课、习题课等都不太重视,我觉得这也应该是需要转变的一个想法。对于系统的学习来说,每节课都有存在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只听一种课,授课教师个人的成长是有限的,大家可以互相学习交流的也就一种类型。所以,应该呼唤多种类型的公开课,不能只局限于新授课。
4.听课是不是就只听授课教师讲的怎么样呢?
通常听课都被认为是大家审视授课教师的功底,所以授课教师会有被审查的紧张,听课教师也多是关注授课教师讲课的情况。我觉得应该不仅仅是这样,尤其是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更不应该只是听老师讲得好不好。比如备课,我们通常会谈备教材、备学生、备自己。听课也不能只关注教师讲的如何,一节课最重要的还是学生学到了什么,老师在课堂上起到的只是引导作用,而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所以听课的时候应该更多关注的是学生。我曾经和我的研究生导师向蓓莉副教授在北京某小学听过课,听课的时候,向老师就坐在了面向学生的前门那里,时刻关注学生的表情及动作。有的时候我们听课也会坐在学生旁边,而不是教室的后面,这样可以随时观察到学生的每个行为及表情。
那么听课应该注意到学生的什么情况呢?
首先是学生的基础。在孔子的教育理想里,是“有教无类”。实际上,在现在的学校教育模式下,一般老师是不能决定自己可以带什么样的学生的,在分班的时候,总会有参差不齐的情况。因此,老师只能根据自己所带班级的情况来决定自己应该怎么上好一节课。在拉萨中学,各个班学生的基础就是有区别的。比如拉萨中学有个宏志班,是藏族班,班级固定的设为10班,学生要满足两个条件:考试成绩好、家庭贫困。汉族班和藏族班除了考虑基础还要考虑到民族文化及传统带来的不同。各个班级还会因为班主任的不同,管理方式的差异,形成的班风以及学风也有差异。比如有的班级可能会学生较为活跃,有的班级可能较为安静。这些都要做为备课以及听课的依据,但实际上我们评课的时候还是没有关注这些内容。仍然主要是评老师哪里讲的好,或者哪里怎么讲更好,涉及到学生的就是课堂上给学生的思考时间或者练习时间的长短,学生能不能掌握老师所讲内容。关于学生在他自身的条件下以及在这节课老师的引领下能掌握多少,应该掌握的掌握没有,掌握的怎么样,这些都很少在评课中提到。
其次是学生在课堂上跟随老师的引导所做出的行为及回应。很多人会把老师上课和表演联系在一起,因为讲课时也要注意服饰、姿态、语言、音调等各种外在的内容,但是老师上课毕竟和一个人的表演是不一样的,课堂可以说是老师和学生共同的舞台,只看到老师的表现,而忽视了学生的情况,只能说是本末倒置了。在我看来,探究式学习并不是要求所有要学的知识都要由学生自己去发现,这样就和我们继承与发展的宗旨相违背了。而是在教师的适时引导下,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向知识之路。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一举数得。所以,课堂上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己的学习探究行为,及学习探究的成果应该被关注到。
二、评课
只听不评,听课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俗话说“理不辩不明”,大家从多角度来探讨同一个问题,会给每个人都带来不少启发,一个人“闭门造车”是很可怕的。
听课的目的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听课教师学习授课教师的教学经验、授课教师在听课教师的讲评中寻找自己需要改善的地方、学生在授课教师的引导下是否达到学习的目的。
那么评课也应该主要围绕目的展开,听课教师要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学生的情况思考这节课的亮点和不足。现在评课主要是关注的授课教师哪里需要改善,很少结合学生的基础及表现。评课教师也很少讲到听完课后对自己有帮助的内容,也很少有人主要从学生的行为及学习成果去谈,这些应该是以后听课和评课需要注意的地方。
评课时也应该从发展的角度去评,鼓励听课教师及授课教师去发展多种授课方式,而不是直接给予终结性评价,这节课哪儿上的好,哪儿上的不好。如果真的对课堂哪里有质疑,也应该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分析,在当时的学生基础、及当时情况下,当时对课堂内容处理方式变化一下是不是更好,怎么变化等等。
评课一般会涉及到教态、板书、内容衔接、语言、音调、管理学生、练习时间、提问、学生回应、教材内容处理方式等等。但评课的时候一般都是讲些比较泛泛的意见,非常细致周到的对课堂的分析讲评较少。讲评一节课也基本上是从这节课本身去评,而不涉及到这节课的内容在整个教材中所处的地位,更比较少谈到在整个高中阶段数学科目中的作用,所以对很多教材内容的处理方式也会理解不同,但评课的时候又不说清自己的理解,只就所听的这节课谈课堂上所讲内容。
总之,新课标下听课评课不能仍然沿用一贯的老模式,而应积极探索多种方式,给新教师展示的空间,给老教师继续焕发青春的理由,让所有老师都积极的探索更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如果是一以贯之的老模式,不仅会消磨老师们的创造性及热情,也会渐渐失去活力。
参考文献
[1] 陶小青.教师欢迎“推门听课”――民乐学校探索教研管理新模式[J]. 上海教育,2004(06): 24
[2] 张斌.推门听课――一种不合时宜的教学管理方式[J]. 当代教育科学,2003(16): 36.
[3] 张昕轶.推门听课也要先“敲门”[J]. 中国教育报,2007-05-15第007版.
并积极思考,将本节课的优点不足和自己的困惑和大家分享,加速大家数学教学的成长。对于听课的误区,我们要防微杜渐,以免给自己的教育教学成长造成困扰和不便。
学校工作以教育教学为中心,课堂教学是关键。听课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听课成为学校的常规教学研究活动。在倡导开展校本数学教学研究的今天,大力开展听课评课活动显得重要。
然而,在传统的数学教学理念中,数学教学是单一的传授知识的过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以教师教学活动为主、“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说、学生记”的过程,所关注的是教师的教,从而把教师活动作为数学教学评价的重点。由于听课者既不参与课堂数学教学、也不直接参与数学教学内容的学习,通常被认为是与课堂数学教学不发生直接关系的人员。如果听课人员在听课前无充分准备(没有去了解大纲、教材,分析数学教学目标要求以及学生智能情况);听课过程中没有留心观察学生的课堂活动、没有及时收集学生课堂反馈信息。这样的听课评课,是与课程改精神的背道而驰的,无法起到应有的数学教学研究的效果。
因此必须根据现代数学教学理念,革新听课、评课。众所周知现代数学教学理论认为,数学教学的本质就是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其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它有五个要义:①数学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双边的活动过程;②它是一种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学习活动,其本质是学而不是教;③它是以教师为主导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④教师的组织活动有多种手段,包括讲解、指导、辅导、演示、评价等;⑤数学教学的主旨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是这一活动的组织者与指导者,而教师数学教学工作的着力点就是组织好这一学习活动。因此,听课者对课堂数学教学的评价应该从学生学习活动的角度来考虑。将听课评课的观察的重点教师的作为转到学生的作为上,把教师的作为联系到学生的活动中来加以评价。针对以上实情分析,我认为应明确以下几个方面:
一、听课评课的功能辨析
听课评课是加强数学教学常规管理,开展教研科研活动,深化课堂数学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牛鼻子,抓住了这个牛鼻子就能促进整个数学教学改革向前发展。听课评课具有以下功能:
(一)教研科研功能
认识并探索数学教学规律呢,听课评课是简单有效的手段。通过听课评课就能帮助教师认识规律,掌握行之有效的数学教学经验和方法。听课评课既是教研活动,又是科研活动。它为数学教学实践和数学教学理论架起一座桥梁。它不但是一个验证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实践操作、升华为理论的过程。在听评课中可以领会收大量的数学教学理论、经验和感悟先进的教改信息,在执教中去运用。也可把自己的经验总结概括形成理论。如此循环反复,教师的数学教学业务素质必然会有很大的提高。听课评课也是教育同行对教材、教法与学法、教学经验交流的一种手段。
(二)激励发展功能
教师要提高数学教学能力,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磨道式的循环,是走一条自我封闭的数学教学发展道路;一条是拉扯式上升,采取的是对外开放,对内改造的策略,是数学教学能力发展的道路。听课评课过程对开阔教师的视野,激励他们上进,发展他们的数学教学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数学教学诊断功能
听课评课就有实战演练的性质。成为检验教师数学教学质量优劣的重要途径,有针对性地去听课,在评课时,对课做出综合分析,从而总结优点,避免缺点。在评课的过程中,肯定优点的同时,重点分析问题。从教师钻研教材、处理教材、了解学生、选择教法、数学教学程序的设计诸方面出发,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具体改进的意见。这是一个“诊──断──治”的过程。
(四)沟通协调功能
听课评课活动是教师同行的群体交流活动。它具有协调角色、沟通意见、融洽感情的功能。对教师而言,可借以挖掘潜力、激励进取、培养良好的数学教学风气;对学生来说,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励他们的创造性思维,稳定数学教学秩序。同时,也具有协调领导与教师之间的关系,融洽师生之间的感情的作用。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听课评课具有多功能性,是最直接、最具体,因而也是最有效地研究课堂数学教学的一种方法和手段。
二、课基本方法的正确把握
按时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课前准备、课中思考、课后反思。
(一)课前要有一定的准备工作
做个有心人。教师要想通过听课真正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就必须做一个有心人。
(二)听课中要认真观察和记录
听课不仅仅是一个感官的活动,而是多个感官的综合活动,教师要仔细观察讲课者的语言和表情,同时观察孩子们的反应,包括眼神和表情;听课者还要注意记下他每个数学教学环节和数学教学方法,思科教学者是如何处理重点,突破难点的,同时如何调动孩子积极主动学习的。
(三)听课后要思考和整理
听课是教师以自身情况为基础,相互学习、交流的的平台。由于教师的年龄不同、教龄不同、教学环境不同,自我修养不同,老师相互学习交流的空间就更加广阔,大家可以相互翻阅听课笔记,反思总结这节课的优点与缺点。我们可以倾听执教者的感悟,取长补短,或者参考不同执教者本节课的执教过程,进行类比。在交流、反思、整理的过程中提升自我。
关键词:空间形态记录表;评课;反馈阶梯
听课、评课作为我们教学常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互相交流学习、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本学期,本校外语组组织了高一年级“同课异构”的教学活动。为了提高听课和评课的质量和实效,我们设计了听课和评课标准。
以杨老师的课为例:Unit 7 Can I speak to Wang Yang?
【教学过程】
Step one: Lead-in
1. Greeting
2. Show some pictures and ask Ss, “What are they doing?”
3. Cell phones are all around us. Do you know how to call others in English?
Step two: Make a telephone call 1
1. If you call Wang Yang to play basketball with you at school this afternoon, what will you say to him in the phone?
2. Invite Ss to present their conversations and ask other Ss to find out the mistakes and list the useful sentence structures on the Bb.
3. Ask another group of Ss to make the telephone call.
Step three: Make a telephone call 2
1. You played basketball very happily, so you call Wang Yang again the next day. Then what happens? Listen and choose the right answer.
2. Read after the tape sentence by sentence and find out how Wang Yang’s father answers Tang Hua.
1. Read the dialogue role by role.
2. Two Ss a group to make up a similar dialogue and present their dialogues.
Step four: Make a telephone call 3
1. You want to invite Xiaonian and Sara to play badminton at school. Listen and choose the right answer.
2. Listen to the dialogue again and finish the dialogue.
3. Act out.
听课空间形态记录表教 师: 杨**班 级:12财预 学生数: 52人
(一)师生个别对话次数记录(以排和桌来定位):
Group__1__ Row__1___ Group__2__ Row__7___ Group__3 _ Row__3___
Group__4__ Row__1___ Group__7__ Row__7___ Group__5__ Row__1___
Group__6__ Row__5___ Group__8__ Row__4___ Group__7__ Row__1___
(二)其它形式活动记录(以划“正”字计):
1.全班活动:Listening-Dialogue B; Preparation for dialogues.
2.分组活动:
①2人活动 自由交谈:________ 操作: ___正 T 讨论: ________
②小组活动 自由交谈:________ 操作: ___ T 讨论: ________
3.向全班演示 单人: 多人: 正 小组:
(三)课堂教学设计评价标准
1.导入
①合理性 A.1分 B.0.7分 C.0.5分
②发散性 A.1分 B.0.7分 C.0.5分
③深刻性 A.1分 B.0.7分 C.0.5分
2.新授
① 师生双方活动形式 A.1分 B.0.7分 C.0.5分
② 双方活动有效性 A.1分 B.0.7分 C.0.5分
③ 设计有度有弹性 A.1分 B.0.7分 C.0.5分
3.总结
①总结提炼水平 A.1分 B.0.7分 C.0.5分
②形式的灵活性 A.1分 B.0.7分 C.0.5分
③内容的延伸性 A.1分 B.0.7分 C.0.5分
1. 作业
①数量的适宜性 A.1分 B.0.7分 C.0.5分
②形式的多样性 A.1分 B.0.7分 C.0.5分
③作业的开放性、实践性 A.1分 B.0.7分 C.0.5分
评课反馈阶梯记录(一)澄清疑问(Clarify)
最后WATT和KNOTT这个笑话的安排是何意图?
(二)肯定其中价值(Value)
1.整堂课的教学设计注重梯度,实而不华。
2.ACT OUT中请学生上台表演,并运用道具,效果较好。
3.情景对话中设置了三种情况,能够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
4.总结部分既有巩固,又有延伸补充。
(三)提出潜在问题(Concern)
1.听力声音太轻,学生基本听不清楚。
2.导入虽直截了当,缺乏发散性和深刻性,不够有力度。
3.由于学生的基础和性格所限,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学生的参与度还有待提高。
(四)提供改进建议(Suggest):
1.教师应增加临场应变力,如听力可改由老师朗读。
2.导入应更强有力,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3.可以利用最后的笑话提升本堂课内容,让学生了解电话礼仪的重要性。
Suggest
Concern
Value
Clarify
收获:1.参加同课异构上课的老师在比较中得到了学习,在反思中得到了成长。
2. 通过对全新的听、评课模式的尝试,提升了互动研讨和交流的教研氛围。
3. 初次尝试,还有很多不完善之处,需要不断完善和提高。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 [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
关键词:语文教学;听课评课;有效
听课评课是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经常性的不可缺少的教研活动,是教师研究课堂教学、提高业务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也是教师成长最快、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听课评课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听课、评课,教师间可以进行相互的学习交流,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听课与评课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如何让听课评课更有效,更能促进教师的成长,这是需要我们好好思考的。本文拟从语文教学的角度就“重庆市首届中学语文高效课堂展示暨研讨活动”来谈谈如何进行有效的听课评课。
一、要看得懂
1.看得懂,就是要听课者评课者看教师教了什么,学科内容包括信息、知识、方法和思想
而信息对于处在信息化条件下的学生而言,是不需要教师教的。方法是指能运用于实际的策略;思想是指学生有自己的价值判断,有形成价值判断的思路。因此,在语文课的有效课堂上,教师应把教学重心放在指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认识事物的思维和思想方面。
涪陵实验中学周波教师执教的《声声慢》,通过教学会让学生运用意象分析来体会作者的感情,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研究作者的隐秘。在教学生运用意象分析来体会作者情感时,周老师以“大雁”这一意象为例,还特意让学生将方法归纳出来并用在后面的几个意象(如黄花、梧桐、酒等)的分析中。学生通过自我归纳和练习,总结出了意象分析法的方法:抓意象,寻找意象的特征,体味情感;抓关键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运用联想和想象,感受画面和情致。学生经过这样的自主学习和练习,掌握了方法,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终身受益。
江北十八中的刘盛浪教师执教的《咬文嚼字》,重点在于指导学生咀嚼语言的思路。通过咀嚼文章标点,比较分析改编与原著文字,于平淡处见深情等方法的指导,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会更热爱我们的母语,会让学生受益终身。
刘老师指导学生咀嚼文章标点引用了鲁迅的《祝福》中的句子。“我喊阿毛!”这个句子表达了祥林嫂讲述自己故事时内心的悲伤绝望。而“我喊:阿毛!”表现了祥林嫂发现听故事的人越来越多后,她内心有所满足,含着喜悦喊阿毛。这两个句子标点不同,反映出人物的心理的不同,也证明了鲁迅先生所说的“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重庆南开中学龚春华教师执教的《张衡传》,不仅给我们呈上了一份丰盛的文化大餐,更为可贵的是他给学生灌输了学习中举一反三、活学活用的理念,真正教会学生学会学习。龚老师先让学生自主学习,找出文中不理解的字词句,求助同学而不能解决的,最后由老师提供方法再来解决。比如,有学生不理解“连辟公府不就”的“就”字,龚老师让学生组“就”字的词,学生组了“就餐”“就位”等词,然后龚老师顺势归纳出正确理解文言实词的一种方法:双音组词法。这节课,龚老师带动全班学生一共归纳整理出了五种理解文言实词的方法:双音组词法、搭配得当法、语意翻译法(联系上下文,结合语境)、通过成语联想来寻找词类活用和词语的基本意义的方法、因形求意法。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后,可以自主学习其他文言文。
西南大学附中的张万全教师执教的是《装在套子里的人》。张老师的课以鲁迅的“删夷枝叶的人,绝对得不到花果”作为教学灵感,通过引领学生对删减文本的阅读和分析,领会作者创作的真正意图。教会学生解读文本的一种方法,就是尊重原文,从文本中发掘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2.看教师怎样教的
(1)听课者要看教师能否为学生营造学习交流的氛围
教学中能否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问题是否具有开放性和挑战性;是否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是否活跃,学生在相互交流中能否相互启发、补充、批评。
(2)看教师是否给学生提供学习思考的平台,能否拓展学生的经验,是否能提升学生的智能
刘老师用少儿版《红楼梦》给学生提供“咬文嚼字”的平台;张老师用契诃夫的原文《装在套子里的人》给学生提供文本阅读的平台。
(3)看教师是否和学生一起读书,把自己经验形成的过程拿来和学生一起分享
刘老师执教《咬文嚼字》时,以分析为主,通过“分析—总结—提炼”的过程,将思维活动的展开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也形成这样的思维过程,以后再分析问题就会更深入、更全面。
张老师执教《装在套子里的人》时,以讨论为主,强调学生个性化理解,但在其中穿插着教师对文本的理解,并将这种理解的过程展示给学生,而不是直接把教师的个人理解强塞给学生。
3.看学生收获了什么,学到了什么
学生如果获得的只是信息,那这堂课是失败的,信息不是语文课的目标。看学生是否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看学生是否有思想。这里的思想既可作名词也可作动词,作名词就是学生上了这堂语文课后在认识上有什么提高,作动词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思路,即我们常说的思维和方法。
学生听了周老师执教的《声声慢》以后,明白了一首诗词该如何去读,明白了去抓意象、品情感。听了刘老师的课,学生知道了如何从生活中、阅读中去发现美的句子,并用语文的方式去感受美。听了张老师的课,学生懂得阅读文学作品要进入作者的隐性世界,用今天的眼光读出现实意义。
二、要想得透
1.听课者揣摩课堂隐含了语文教育的哪些本质的、规律性的东西
这几位教师的教案很简洁,但备课很充分,都是顺着学生的思路和学生的需要去组织教学的。
如,龚老师执教《张衡传》时,把学生难于理解的关于介绍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方面的内容删掉,这就是从学生的需要去组织教学。
2.听课者要从各位执教教师的课上看出个性与共性
每堂课都有很多上法,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切入点,每个教师都会按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设计教学重难点,这是每个教师的个性。
但语文教学都要遵循语文学科的特有规律。这几位教师都对文本进行了研究,有自己对文本的独到的理解;他们自己做了很多功课,读了很多好书,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很高,这样他们才能在课堂上运用自如、信手拈来,营造课堂良好的文化氛围,如春风化雨般地实现文化熏陶,达到给学生“补钙”的目的;他们能回到学生,教学都适合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通过语文教学来传递情感、熏陶文化、呈现价值。
对于语文课,情感传递和文化熏陶是潜移默化的,而最终要完成的,则是学生的价值呈现。如,语文课要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价值理念,促成其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帮助学生对自身、他人以及自身与整个世界的关系作出正确的思考,使其能够正确地面对世界,面对当前与未来的生活;另外,从方法上,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实现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转换。
刘老师在执教《咬文嚼字》时,既教会学生咀嚼文字的方法,又广泛举例,旁征博引,对于文本的解读既有广度又有深度,扩展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他们对文字的敏感性,激发了他们对语言文字的热爱;张老师执教《装在套子里的人》,以堂课为契机,将学生对奴性的认识引向深入,以此来塑造新时代知识分子的脊梁;龚老师执教《张衡传》引导学生通过细读文本,以“你读出了什么样的张衡”为主问题,带领学生去领略张衡的伟大人格,以“天才全才奇才,才华横溢;文品官品人品,品行高标“来总结张衡,最后学生呈现出了我们要“用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的价值观。这样,学生的思维达到一定的高度,情感和思想也达到。
三、要说得清
1.说得出教学的规律
听课者要能从课堂中领悟到教学规律,把必然的东西提示出来。这几堂精彩的课,都符合教学规律,引入自然,不再是声频视频齐上台;讲析准确精练,富有启发性;学生的讨论有广度和深度;问题的设计紧扣文本,新颖;课堂结构自然合理,做到了顺其自然(“其”指学生)、从心所欲(丢开教案)、随机应变、教学相长。
2.说得清好在哪里
每堂课要有自己的判断。《声声慢》细腻柔美,《咬文嚼字》通彻,能感受到语言的魅力,《装在套子里的人》厚重渊博,《张衡传》给我们展示了文言文教学如何将文与言有机地结合起来。如果每位教师都能有效地听课评课,那么对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促进教育的发展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
关键词 网络教学平台 日语视听 策略 图示理论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Strategy of Japanese Audio-visual Lesson Based on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
LIANG Xian
(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83)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brought a revolutionary change to language teaching.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update also led to its being used in modern language teaching. Advent of the Internet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is to make teaching has undergone tremendous changes. Advanced Japanese audio-visual teaching strategies based on lessons under this form corresponding to adapt to changes and developments in the situation. This article will explore the teaching strategies in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how to apply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 to change Japanese audio-visual course.
Key words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 Japanese audio-visual; strategy; icon theory
1 网络教学平台应用于日语视听课的重要意义
网络教学平台为我们展示了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和辅助手段,听力教师可以借助其辅助功能,构建适合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习惯的学习环境,刺激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则为实际体现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教学应用优越性的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提供理论基础。自进入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多媒体和Internet应用的迅猛发展,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在西方日渐风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认为知识不是由教师灌输的,而是由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协作、讨论、交流、互相帮助(包括教师提供的指导与帮助),并借助必要的信息资源主动建构的。所以“情境创设”、“协商会话”和“信息提供”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基本要素。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则强调教师要成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而不是课堂的“主宰”和知识灌输者;要求学生主要通过自主发现的方式进行学习,换句话说,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发现式教学”是学生掌握学科内容的最基本方法,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教学策略。而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的丰富资料来源和便捷沟通方式弥补了传统多媒体授课的不足。利用网络的优势,可以进一步推动和发展网络辅助视听教学实践。
2 视听理论与策略
听、说、读、写历来是外语教学中的四大基本技能,其中听力排在第1位应该说是恰如其分的。结构主义的语言观非常重视声音的重要性,行动主义心理学的刺激-强化-反应理论也同样适用于外语教学,由此衍生的一些语言理论都认为在外语学习初期应该重视声音的正确性。甚至发展到“音声言语第一主义”,而语言文字的指导在学习到相当的阶段后才应进行。功能主义语言学则认为语言学习的目的不是为单纯学语言而学语言,而是为了交流和应用,因此外语学习应该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视听教学不应该单纯听音或者单词、句子,而应该理解说话者的意图。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进一步完善了视听教学的理论。图示理论通过对学过的认知图式的回忆,激活已有的旧知识,再输入新的知识,形成新的图示内容,配合语境理解和文章结构的把握来理解全文。
一采取“聆听”、“说话”分别陈述的方式
值得说明的是,相对于内地语文课程标准中“口语交际”这一将听说“合二为一”的提法,香港在其语文课程标准《中学中国语文课程指引》 (2001年)中,则将“聆听”、“说话”作为语文学习中的两大范畴,采用分别陈述的方式,与“阅读”、“写作”相并列。很显然,香港语文课程标准对听说部分给予了充分的重视,使其在整个课程标准中真正占据了“半壁江山”。笔者翻阅了建国以来内地各时期的语文“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发现“听”、“说”虽属于两种语文能力,但在这些课程文件中却毫无例外的都放在了一个名为“听说能力”的版块进行陈述,使其在课程标准的实际地位受到了较大程度的压缩。
内地在之后的课程标准中将“听说能力”调整为“口语交际”,其初衷虽然是为了强调日常口语交流的“情境性”、“交际性”、“互动性”、“逼真性”,其理念可谓先进,而初中阶段性目标中仍然发现在有关口语交际的八条目标中,实际上有五条目标是在单独陈述“说话教学”、有一条目标是在单独陈述“听话教学”。而其余的两条目标:一条笼统地陈述了交流应“注意对象和场合”以及“文明得体”;另外一条则单独一句谈说话教学,一句谈听话教学。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口语交际”这一提法虽然理念先进,但实际上却并未将理念转化为实际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因而就更难以落实到教学之上。
故而,笔者认为将“听”、“说”分为两个版块更为恰切。首先,“听”、“说”分开进行教学有利于提高听说教学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我们知道,教学是一种目的明确、目标清晰的活动,即便日常口语交际活动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整合性,但教学不能将其照搬到课堂上来,而是要从现象深人本质,将其分解为小的目标和任务,并设计出相应的课程内容将之实现。“听”、“说”无疑在整个口语交际中占据主体地位,分开进行教学有利于任务的分解、目标的明晰,而将之混合在一起进行教学,势必会降低教学的效率。其次,在实际的口语交际活动中,我们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场合都是“听”、“说”对等的,比如,收听广播、做报告等,其中有的侧重于“听”,有的侧重于“说”,对于这种情况自然是“听”、“说”单独进行教学为宜。
二听说课程设计与学术界相关学科研究现状相适应
尽管内地的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的培养进行了强调,但如果与培养“口语交际”相关的学科没有提供相应的知识,那么诚如王荣生博士所言“这也许只是提供一个翻新的话题而已”。在此,香港的听说课程设计对学术界研究成果的吸纳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好的借鉴。
首先,香港听说课程引人了“话语”这一概念。在听说课上,究竟让学生“听什么”、 “说什么”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它是构成听说课程内容的直接基础。然而,内地的课程标准对此并未做出明确的回答,只是有诸如“表达自己的观点”、“讲述见闻”等零星存在。这种表述无疑过于笼统,不能让教师对听说教学形成一个较为清晰的轮廓,直接导致了听说教学流于随意。相比较而言,香港在课程标准中则予以了明确而具体的陈述。作为《中学中国语文课程指引》的重要补充性文件, 《中学中国语文建议学习重点(试用)》 (2007年) (以下简称为《学习重点》)在聆听范畴、说话范畴的起始部分中,引入了语言学中的“话语”这一概念,并对聆听的范围、说话的范围做出了细致的界定与划分。如下表所示:
表中的话语(discourse)一词是个“时髦”的概念,它指称比句子更大的语言单位。在专门研究话语及话语分析的分支学科――话语语言学看来,话语分析关心的不仅是一个人说的语句,而且更常涉及的是两个或更多人之间的交往互动,以及用来操持和控制特定语境下的话语之语言规则与准则。由此可见,将聆听与说话的范围从话语的角度进行定位,不但有利于扩大听说教学的外延,而且突出了听说教学情境性与交际性的内涵。
其次,香港听说课程融人了媒介教育。媒介素养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媒介素养为目的的教育。它旨在培养现代社会的公民建立获得正确媒介信息、信息产生的意义和独立判断信息价值的知识结构。由于媒介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日益明显,我们遇到的很多听说交际的情境都是在媒介环境下完成的。因此,在听说教学中吸纳媒介教育的相关成果显得尤为必要。为此,在香港的《学习重点》中的聆听部分特别将“掌握视听资讯”作为“聆听能力”的一大部分,并给予了细化,即“比较、分析、综合来自不同媒体的资料,评价资料的呈现效果(如语言文字、画面、影像)”等;同时,在“说话策略”中也提出了“结合多种媒体(如图表、声音、影像),加强表达效果”。可以说,媒介教育的融人,突破了原先教学声音符号的单一性,整合了其他类型的符号,培养了学生应对媒介事件的综合素养。然而反观内地,媒介教育在听说课程的设计中仍处于缺失状态,在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面前,不免有些滞后。
三从三个维度系统阐述听说课程的学习重点
课程标准作为课程设计的主要依据,应具有系统性、清晰性的特点。而内地的课程标准则显得笼统、无序,难以对课程设计起到操作性的指导作用。在此,香港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香港《学习重点》将课程建议学生学习的重点内容从“能力”、“策略”、“兴趣、态度、习惯”三个维度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以说话能力为例,包括以下具体的课程内容:
在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过程中,笔者建议采用多种评价手段来对学生进行全方面的考核与评估,因为每一种教学评价都有其特点。
根据教学评价在教学实施过程的时间和功能,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把教学评价分为以下三类:诊断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一般指在某项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情感等状况所进行的预测。通过这种预测可以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准备状况。通过诊断性评价,教师可以设计出可以满足不同起点水平和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所需要的教学方案,并分别将学生置于最有益的教学程序中。
终结性评价是对一个学习阶段、一个学科教学的教育质量的评价,其目的是对学生阶段性学习质量做出结论性评价,评价的目的是给学生写结论或者根据分数分出等级。
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估是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兴趣、态度、参与活动程度,对他们的语言发展状态做出判断,对他们的学习尝试做出肯定,其主要目的不是为了选拔少数的优秀学生,而是为了发现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形成性评价不是单一的从评价者的需要出发,而更注重从被评价者的需要出发,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在学习中的体验、重视合作学习及师生交流。形成性评价的特点有:任务设计更为贴近现实世界;任务设计更为复杂;做出评价所需的时间更多;评价给分时要求更多的判断力。
教学评价对教师的价值。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常遇到教师的教学内容与学生所掌握的内容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的情况。然而,教师如何能够了解学生学习中的收获与存在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学评价来完成。教学的内容是否是学生需要的?难度是否适中?教学重点是否突出?学生是否真正的掌握了所学的内容?通过有效的教学评价,教师可以准确的了解这些问题的答案,从而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手段、方法。
教学评价对学生的价值。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帮助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确立努力的方向和尝试不同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他们有着重大的影响,教师的鼓励能够大大的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老师和同学的评价能让学生找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和不足,从而为自己的成绩而骄傲,也努力的去弥补自己的不足,成为更好的学习者。
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需要日积月累,因此,教师在进行口语评价时需要注意多方面的因素。具体的操作如下:教师采用多种组合方式让学生做值日报告,内容和题材不限,语法知识点的讲解、自学单元课文的分析、影视评论、自拍电影、名人演讲模仿、电视电影配音、诗歌朗诵、课文复述、角色扮演等等都可以供学生选择。除了值日报告外,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在课堂教学里面也涉及到学生口语练习的部分,课堂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回答针对视频内容所提出的问题和进行课堂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不管是值日报告还是视频讨论,教师都应从学生的语音语调、语句流畅性、语法运用方面进行口头评价和书面评价,口头评价是在学生进行值日报告的过程中的瞬时评价,教师一定要把握评价的时机,充分捕捉学生的闪光点。书面评价是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所给出的点评,教师在书面评价里肯定学生的成绩和进步并指出不足之处给他们指出今后努力的方向,但一定要注意语言的艺术性,充分地表扬和鼓励学生。
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如何进行有效的听力水平评价是教师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对听力能力的评价,笔者建议采取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和教师测评相结合的方式,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和教师测评也是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体现。学生自评是教学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按一定的标准对自己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策略和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它有助于学生认识自己的学习目标、调节学习过程,从而让学生成为更好的学习者。
前面所谈到的听力评价和口语评价都是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的听说能力进行测评。英语学习不仅仅包含听力和口语两个方面,还有读、写、译等各方面。教师除了对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课程侧重的听力和口语能力进行评价之外,还应该对学生的整个英语学习过程有一个综合性的评价。综合性评价可以包含以下的方式: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一个阶段以来的英语学习进行自我测评,这有助于学生培养学习责任感,挖掘自我潜能,同时还能给教师提供通过传统测试无法获得的信息;学生互评,成立学习小组,进行同学间互评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合作精神;教师测评,除了半期、期末的考试之外,教师还可以建档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进行综合的记录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