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01 21:21:05
导语:在传统美德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二者融合的切入点
惟有在考察了二者融合的切入点后,才能着手建构融合之路。从当前二者的优势与困境中,笔者将切入点归纳出以下两个方面:
(一)优势互补
根据学界和业界对网络与传统形式的理解,网络媒体所缺少的新闻采集资金和记者资源正是传统传媒所拥有的;传统传媒在新闻播报中所却失的新闻储存性,则是网络新闻所特有的优势。因此,在面对诸如重大会议、体育赛事的新闻报道中,二者可以形成横向联盟关系。充分借助各自的优势资源,来推动各自新闻品牌的塑造。关于这一点,央视组建自己的网络频道就可见一斑。随着年底18大的召开,这便为二者的优势互补建立了极佳的实践平台。
(二)耦合共生
耦合共生性已在部分电视台、电台组建网络频道之一点上体现了出来。以广播为例,广播媒体之所以被称为弱势媒体,一是因为它的声音稍纵易逝,不易保留;二是广播只闻其声,不见文字、图像,给人理解、查阅、重复检索和阅读带来了困难。而现在有了网络,广播不再“稍纵易逝”,不再单一靠声音传播。广播借助互联网非但能够与其他媒体竞争,而且还有一定的优势,即在线收听。由此可见,以上两方面的切入点,实则为今后二者融合建立了思考的出发点。
二者融合的路径构建
在具体构建二者的融合路径时,应分别从:契约关系、联动机制、利益分配等三个方面下工夫。
(一)契约关系
二者融合应建立在正式制度安排下,在此基础上规定各自的责、权、利关系。因此,网络新闻单位应与传统传媒单位建立起契约关系。受到促使二者融合的外部因素影响,笔者不排除未来二者走向兼并的商业模式。在契约上应明确:(1)对新闻信息的共享原则;(2)双方资源的介入模式;(3)针对成本支出的分摊结构等。
(二)联动机制
诸多新闻事件的出现具有突发性特征,这就要求二者之间应存在联动机制。该机制包括:记者采访—新闻编辑—新闻及图片上网,这三个相互递进的过程。作为两个独立法人实体的单位,如何做到上述过程的无缝衔接呢。笔者认为,须建立相互进行信息互联的组织机构。双方应向对方派出长驻联络员;并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形成联动机制。
关键词:云雷纹 天然美 神秘美 节奏美 适应性
云雷纹是传统装饰中最常见的纹样之一。尽管经过了数千年的演化,依然可以看出古人初创云雷纹时的匠心。“云雷”一词,最早见于北宋。云雷纹逐渐融入到日常的各种装饰中,且多以底纹的形式出现,以产生华美的效果。
云雷纹在保持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有多种变化,庄重而不失灵性,给装饰的器物带来了生命力。笔者试从现代美学的角度分析云雷纹的美学价值及其经久不衰的魅力。
一、云雷纹的节奏感
在包豪斯创立的现代构成理论中,节奏与韵律是产生美感的重要形式,而云雷纹恰恰有明确的节奏感。云雷纹的节奏虽不复杂,却有着返璞归真、大巧若拙的节奏感。起伏、转折、粗细体现了节奏感的真谛,给人美感的享受。云雷纹循环不息的渐变、旋转产生了一唱三叹的美妙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中华民族传统审美观念“气韵生动”的审美追求,强调了行云流水的意境。
作为器物主要装饰的云雷纹,除了自身的节奏变化外,往往互相交织,产生一些新的图样,就像不同大小的编钟,在演奏中互相唱和。在节奏变化中,云雷纹的基本形态继续保持完整,这就体现了另一种现代美学的概念――重复。重复可以单调,但也可以庄严;重复可以无聊,但也可以丰富。云雷纹的重复,以一种独特的节奏,展示着它的庄重、丰富。
作为底纹存在的云雷纹,更像是其他纹饰的和声,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与后来发展的各种纹饰相比,显得古朴而沉着。但越是朴实越展示出其独特节奏所带来的“和声效应”,恰恰是这种朴实与庄重,造就了整个画面的华美异常、高贵典雅。
云纹灵动,雷纹庄重,在相似的二方连续、四方连续中演绎其美丽庄重的节奏感。
除了形上的节奏感以外,因为出现的年代久远,云雷纹的颜色往往也很简单,最初出现在陶器上,后来出现在青铜等器物上,比较少的颜色,反而成了它的优势,成为独特节奏感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其朴素之美。
二、云雷纹的神秘感
云雷纹是出现最早的装饰纹样之一,早在石器时代就开始出现。在以后的久远年代中先后出现在陶器、青铜等器物上。在我国,对祖先、宗庙的尊敬与崇拜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现年代久远的云雷纹自然也增加了许多神秘感。
云雷纹的起源一般认为是古人对自然现象――云和雷的观察、想象与提炼。最初的宗教都是多神崇拜,我国古人对自然事物都充满了敬畏,所以象征力量的雷和变化莫测的云也是古人崇拜的对象,这种崇拜本身慢慢被移植到器物纹样上,与它所装饰的物品一起,成为庄重、神秘的象征。
云雷纹在商周时期,作为青铜器的主要装饰达到鼎盛。青铜器在商周时代具有特殊的社会地位,特别是用来祭祀的青铜器,如鼎、尊等都装饰以云雷纹,这就增加了它的神秘气息,从而成为一种神权象征。
久远的历史、神秘的出身,都为云雷纹增加了神秘色彩,成为其美感来源的组成部分。
三、云雷纹对不同器物、不同环境、不同历史阶段的适应性
早期的云雷纹主要是简化、抽象化的过程,这一变化也是古人适应器物形态而做的调整,体现的是美学的进步。而简化的过程发展到一定程度,再一次发生了变化。云雷纹形式还大量使用在商代的玉器上。云雷纹也称方形云纹,这是一种变形的云纹,在云纹拐角处呈方圆角,像古文字“雷”的象形一样。根据徐雯《中国云纹装饰》一书的说法,早期的云雷纹有内敛、发散、综合、延长四种形态。到了汉代,出现了“云气纹”,并引入“打散”的散漫格式。在打散格式出现后,云雷纹与其他纹理以及其他器物的配合就更加水到渠成,天衣无缝。云气纹与鸟兽、植物等形象相互嫁接,其形态亦此亦彼,难分孰是孰非,更显迷幻迷离。魏晋时期,对云雷纹的简化与打散都达到极致。
四、云雷纹的天然美感
云雷纹的产生,本身源于先人对于自然的敬畏之情。在现代设计中,我们常说“师法自然”,而云雷纹正是这种借鉴的经典之作。基于云雨对农业生产和社稷民生的利害关系,而雷乃云雨之兆,自然之气,以其弥天漫地、出入无形、交通自由的特性,被古人视作天地万物的生命之源。庄子谓“人之生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而“云”恰恰被古人视为“气”的重要表现。在阴阳平衡的理论之下,作为云雨之头的“雷”,则以刚性的形象与云纹配合出现。
云雷纹中循环的结构,体现了万事万物内部对立和统一的特性。云雷纹富有环绕感、延伸感、起伏感,是生命原则在审美感觉与审美心理上的深刻体现。云雷纹以流动飘逸的曲线和回转交错的结构,以合乎“生命节奏”的形式关系,表述着先民普遍具有的“生动”心理体验。这种体验不仅仅影响了装饰花纹,更影响了书法、绘画等诸多领域。
云雷纹源于自然,它行云流水的节奏,寄托着先人的审美理想,这些美学思想也同时贯穿到中华民族艺术的各个领域。认真学习和研究这些经验,对我们进行设计和创作,具有深刻而长远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徐雯.中国云纹装饰[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0.
[2]王家民.中国艺术设计概论[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
[3]华文图景收藏项目组编.古陶器收藏实用解析――华文图景收藏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4]郑军,华慧.中国历代几何纹饰艺术[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
[5]橘中叟.中国玉器分类图典[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关键词:吉祥美术形意势
中国传统吉祥符号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传承并发扬它,将其精神元素融入现代烹饪美术设计之中,必定会使烹饪美术设计更具文化性和社会性。
中国传统装饰吉祥图案其实是古代先民希冀生活美满幸福,专门为营造吉祥而创造的装饰艺术造型设计。历代遗存至今的大量造型艺术,绝大多数都是中国祈吉纳祥文化思想的物化形象,蕴藏在中华各民族的博大而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之中,成为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得以传承的源泉。
将传统吉祥图案艺术结合到现代烹饪美术教学设计中,是引导学生掌握具有专业性和艺术性的现代烹饪理念的关键。但这样的一种结合,并不是对传统图形进行纯粹的拷贝或者简单的挪用,教师首先应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传统图形,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会逐步挖掘、变化和改造传统图形,让传统图形成为他们进行设计的一个新的创意点和启示点,从而设计出焕发生命力的中国烹饪吉祥图案。而对中国传统图形艺术与烹饪吉祥图案的结合,可以分别从传统图形的“形”“意”“势”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与沿用。
“形”的提取与衍生
“形”一般指图形所表现出来的物象外形与结构。中国传统图形是根植于中国民族性、地域性的传统艺术渊源中的,它们与现代图形的造型方式有着许多不同的地方。中国传统图形主要注重的是实形(或称为正形)的完整性与装饰性,关注形与形之间的呼应、礼让和穿插关系,在组构时多遵循求整、求对称均齐的骨式。那么如何将传统图形中的“形”运用到现代烹饪美术教学之中?首先,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从传统图形中提取其“形”的元素;然后,再结合构成课程中所学到的一些构成手段,如:打散、切割、错位、变异等方法,将提取的“形”元素再进行新的设计重组;最后,再让学生将这种立足在传统图形原形上,而又对原形不断分解、转变和重构的衍生形糅合到图案的绘制之中。这样的烹饪美术图案,不仅能够保留传统艺术的神韵,又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并且还能充分地表达出所蕴含的理念与个性。
“意”的沿用与延伸
从古至今,世世代代,人们之所以反反复复地描摹着同一个图形,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外形具有美观的欣赏价值,更重要的是在于我们所看到的这些传统图形,其背后往往蕴含着更深更广的吉祥意义。
要将传统图形艺术与现代烹饪美术教学相结合,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去提炼和创新传统图形的“形”,同时还要带领学生一起去探求和挖掘蕴含在它们背后的“意”。不论是古人还是现代人,对美好的事物都一样的心存向往,这正如司徒虹所说:“中国人文化意识和形态哲学观念的体现,它具有两个特征:一个是包含科学合理部分,是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总结;二是它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它体现了中国人对吉祥幸福的向往。”传统图形背后的吉祥意味同样也适宜沿用在烹饪美术教学之中。无论从对称讲,还是从偶数说,整个图案都洋溢着古老东方早已流传的吉祥之气。因此,将约定俗成,并已经在中国民众心中形成共识的传统图形“意”延展出更新、更深层次的理念精神,使其更具有文化性与社会性,这也是现代烹饪美术设计的一种很好的艺术体现。
“势”的把握与承传
“势”通常指图形所蕴含的气韵及其所表现出来的态势和气氛,“势”能传达整个图形的精神。在传统图形的“势”这一点上,特别要提到的是中国的国粹——书法。书法是从观察自然界万物姿态而得到启示,匠心结体而成,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形成了各种不同的个性与风格。书法不仅有结构,更有笔势。结构仅仅是书法运笔的依据,而书法个性形态的形成还是靠其“笔不到而意到”的笔“势”。把握与承传传统图形的“势”,并最终将其融合到现代烹饪美术教学之中,是传统图形艺术与现代图案结合的一个难点。对于传统图形艺术中“形”与“意”的沿用,学生比较好理解,但这种沿用只能说是对传统图形艺术的一种浅层次的理解和认识,而一种新的民族形式的创造,是需要在研究传统图形时摆脱其物化表面,深入到它们精神领域的内部中的。因为只有在深入领悟了传统图形的艺术精华之后,再在现代西方设计思潮的基础上,兼收并蓄,融会贯通,找到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才能打造出属于我们本民族的同时又是国际的现代烹饪美术。
论文摘要:文人画是一种综合型艺术,集文学、书法、绘画、篆刻艺术为一体,是画家文化素养多方面的集中体现。它崇尚“意似”贬斥“形似”,追求笔墨意蕴,讲究诗书画印结合,并要求画者的学养深厚方能言之有物,画面格调才能高雅。传统文人书画以不同于院体画的另一种典范意义对后世文人画的发展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对文人画及中国传统文人书画教育中的审美倾向进行正确研究和批判的继承仍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传统“文人画”是中国画里的一类,也称为“士夫画”,泛指中国封建社会时文人、士大夫们的书画。随着时代和艺术的发展,我国现论家、画家陈师曾指出:文人画是带有一定文人情趣,其中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作品。在传统绘画中,文人画强调以形传,讲究诗、书、画、印的结合,它与工匠画与院体画风格都有所区别,独树一帜。文人画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个不容忽视的艺术发展阶段,它独特的审美追求和表现风格一度成为我国后世书画教育中长期追逐的方向。
一、传统文人画的发展
文人画的发展可追溯至汉代,张衡、蔡邕皆有画名。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设立有专门的机构来培养能工巧匠,那时的一些画家就已经有了文人自娱的心态,如姚最认为“不学为人,自娱而已”,王徽的“画乃吾自画”等思想,这些都可称是文人画的雏形。唐代诗歌盛行,其中大诗人王维以诗入画,他的艺术观念和审美情趣更加具了文人书画的特色,后人尊称王维是“文人画的鼻祖”。
南北宋时期,中国建立了制度明确的画院,用来专门的培养画家。wWW.133229.COm一些具有较高文化修养的画家首次提出了一些关于文人画的看法,苏轼第一个比较全面的阐明了文人画理论,他提出的“士人画”概念使文人书画更加趋向于成熟。此后,文人画开始正式从院体画之中分离出来。文人画的鼎盛时期是在元代,由于当时社会动荡,许多的文人士大夫产生了厌世和遁世的心理,绘画成为了抒发个人精神与情绪的自我调节手段。以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为代表的四大家,又把文人画的创作推向了新的艺术高峰。他们以一种“出世”的态度去表达士大夫阶层的孤傲、清高和空虚的情感,追求和主张“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写胸中逸气”的意象表达。至明代,文人画已上升为画坛的主导地位。画家董其昌倡作画者必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以加强修养,追求文人画的“士气”。这种思想直接影响到了清代绘画的基本格局和审美取向,朱耷、石涛、及扬州八怪突破四王的束缚,开创了新局面,形成了我国独具民族特色的绘画体系。
二、文人画中重“意”的审美倾向
中国的绘画从远古开始,对“写实”的技巧和“形式”的孜孜追求一直是占主流地位的。在隋唐之后,追求雅逸风格的水墨画迅速地发展起来,“以形传神”、“以形达意”文人画精神逐步形成与完善。当时许多画家都不满院派画专尚“形似”的偏向,又鄙视“只取鞭策皮毛,槽枥刍秣,无一点俊发,看数尺许便倦”的画工画,在题材的选择和意境的把握等方面都特别表现出其重“意”、重“简”的独特的审美倾向,还提出了意在笔先、神在法外的许多创作方法。苏轼曾在~首诗中写道:“论画以形似,见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其意首先是贬低“形似”,其次就要求绘画要有“诗意”。文人画中一再强调“象外”,也就是指明在绘画创作中,艺术的真正“内容”必须求诸所描摹自然物的“形象”之外。在不断的发展中,谢赫提出“六法论”,求气韵、贯通、意韵、意会,在此审美标准下,绘画技法不用遵循焦点透视,不重光线、明暗、色彩,以环境感染情绪,给人来带广阔的想象空间,这成为了之后中国绘画创作不懈的追求。之后顾恺提出要“以形写神”,强调画人物要在形似的基础上追求神似,体现了传统儒道两家重精神、轻物质的哲学观。明末,董其昌等人提出绘画“南北宗论”:崇尚率真意趣,轻视基本功力;崇尚士气,排斥画工;重视笔墨韵味,轻视形体结构;主张主观表现,贬低写实风格。
由此可见,重“意”轻“形”是文人画家最为推崇的绘画精神,艺术创作中反对过分拘泥于形似的外部描摹,在表现上力求能够洗去铅华而趋于平淡素雅,倡导天真清新的艺术风格。上重写意轻写形,重神似轻形似的审美倾向,使绘画艺术成为了画家更主观的艺术表达手段,成为了中国传统文人画的一个重要审美特征。
三、诗、书、画、印的独特审美情趣
文人画极其重视文学和书法修养,画面中的诗跋、书法和印章和绘画对象互相补充,成为有机统一的艺术整体,许多作品在这一方面部达到了很高的成就。诗、书、画、印相结合的这种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也标志着文人画的进一步完善。
唐代科举尚辞赋,士大夫皆以诗词歌赋为务,这是文人画家要具有较高的诗词修养的重要背。北宋文人苏轼、米芾、黄庭坚等都极力提倡“诗画一律”,宋徽宗设立的国子监画学,还以古人诗句命题考试。文人画要“如骚人赋诗,吟咏性情”,由此才能够一步抒发作者的主观精神情感。至元代,题画诗达到了空前繁荣,产生了许多如黄公望、倪瓒、王蒙、吴镇等有影响力的名家。逐渐的,在画上题诗已不仅是形式和构图需要,而且被视为品评画家艺术修养、学识和作品格调高低的依据,“画中有诗”就成为了文人画的基本要求。文人画又重书,张延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就记到“夫骨气形似节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故能书者皆能画”。北宋的黄庭坚以书法家的眼睛看到了;“东坡墨戏,水活石润,与余草书三昧,所谓闭户造车,出门合辙。”在就这里点出了画中的书法因素。文人画中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印章的使用。中国书画中印章有着悠久的历史,宋元之后,印章在制作形制、用材、章法布局和印文篆刻上都有了显著的发展与变化。许多文人、画家也在刻印行列之中,当时出现了斋馆阁印、诗词印和鉴藏印等所谓的闲章,以用来抒发书画家的个人性情,表达自身的艺术观念等。明清之后,研磨石印在文人之中更是蔚然成风,几乎成为了文人书画家必备之能事。印章的多样性使其在画面中与书、画艺术相得益彰,是中国文人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四、学养深厚、修人修德是文人画的重要内容
文人画非常注重其画者的自身学识修养以及个人的品格。封建士大夫都是经科举制度层层选拔上来的,大部分文人画家都是饱学博雅之士,文才学识是必须具备的基础,这对画作格调的赏析与品位有极大的影响。明代董其昌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言简意赅的表明了饱读诗书是文人教育的重要内容。画家高尚的人品在文人画中也很受重视和强调,很多人看画品的优劣与否就在于看其人品之高下。郭若虚有“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所谓神之又神而能精焉”的精论,这就突出地显现了对修养品德的看重,它可以直接和画品气韵的高低相联系,若人品不高则用墨无法,所以画作的品位也一定高不了。郭熙说:“以林泉之心临之则价高,以骄侈之目临之则价低。”文人画中将画家的品德与精神强调到如此重要的地位,几乎成了其作品成败、优劣的关键。另一方面文人画家又总是表现出追求虚静淡泊的精神境界和高沽的人品。他们总是以画为寄托,以画为乐,无论自己身在庙堂还是心在老庄,其创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畅神、写意。如扬州八怪中的郑燮因宦途失意,不能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通过画作状物言志,选择了“四君子”题材来表达个人思想、表现品格,寄托“用世之志”。这也从侧面表现出当士大夫无法解决当时社会中存在有的现实问题,但又不愿与统治阶级的一些势力趋同的时候,就借由此表现出遁世的思想。
关键词:传统设计元素 简约主义设计 符号学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朴素、简约之美及其特征性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我国历史上,无论是文献记载,还是考古出土的各种文物物,均证明了我国古代在设计艺术方面不仅形成了丰富的理论体系,而且创造出了许多经典的范例,令世人惊叹。无论是在诗歌、书画、等方面,崇尚返璞归真的风尚在我国古已有之,最早的渊源可以追溯至老子“少则得,多则惑”,归真返朴,清净无为,顺应自然的道家思想。又如墨子等古人尚俭、节用,以及重设计功能反对无谓装饰,以追求“器完而不饰”为评判标准的“质真而素朴”的设计审美情趣。这些思想和主张无疑与西方现代主义的先驱米斯·凡德罗的“少就是多”有异曲同工之理。我国的山水画特别重视疏朗和留白,有人甚至认为一幅画的好坏之处全在于留白。留白并不是虚无,正是画面的大片留白之处赋予了书画以无限的生命力和想象力,正所谓“无画处皆成妙景”。
我国的古典园林在建造上的主旨是要“相地适宜,构园得体”要“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在建筑上最能体现简约思想的要数我国的桥梁设计。如建造于隋朝时期的赵州桥以它独有的单跨式拱型样式,体现了其设计的质朴与简约。在室内陈设设计中,最能体现古代简约思想,做到型简而质美,当数明式家具的设计。明式家具把材料选择,工艺制作,使用功能,审美习惯等特点结合起来,达到了科学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它在构造上不仅讲求外观素雅简朴,而且在使用功能上充分符合现代设计中人体工程学的要求。总之,中国古代传统艺术主要遵从的法则有:天真、自然、平淡、质朴等,这些也都是简约之美的具体表现。中国传统文化在艺术形式和美学思想上有一个总的特征一一-兼容并蓄,广采博收。
二、现代简约主义与简约性设计
20世纪90年代,简约主义自北欧的瑞典兴起,它凭借简单而实用的形式、天然绿色的材料,成为瑞典先锋设计的主流。简约主义发展至今,虽然在造型上做到没有任何装饰、减少到几乎无以复加,但是很注意简单的几何造型的典雅,因此达到简单但是丰富的效果。进人二十一世纪,随着材料学的发展,绿色设计,可持续发展性设计等思想的发展,简约主义又一次进人了大众的视野。
简约不是“单纯简化”,而是设计者深层次的文化底蕴和前卫的思维方式、审美观念的综合体现。现代简约主义风格在人文、美学、风俗及行为科学、环境学理论等方面在设计上已有所体现,即在设计上体现人性的需求,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人的生理及心理需求,不断扩大和延伸设计的内涵,使人们在获得使用舒适的同时,还要获得简洁、便利所带来的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放松。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简约主义设计风格更是融人了“绿色设计”的理念,这也是简约主义设计风格的主要特征之一。这一特征使今天的简约主义设计更强调环境的保护、资源的节约以及可持续发展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在整个设计中也更趋向于人性化。
三、当代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设计所体现的简约之美
设计本身就是符号化的一种表达方式,对符号运用得是否合理与准确,是设计作品成败的关键。设计者成功地挑选、组合、转换、再生这些元素,汇集成为指导自己思想的符号,使之成为自身与大众共同认可的符号,准确完整地传达信息,这一设计思维过程才是圆满的。
中国传统元素作为一种特殊的设计符号正在广泛的得到发展和运用,而在具体的设计中,认知性是符号语言的生命。例如,我国的几大银行的标志都采用中国古钱币作为基本型,这正是因为古钱币能够准确地传达金融机构这一信息,具有极强的认知性。
论文摘要:从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美学思想的伦理性特点、“比德”理论、伦理判断影响审美判断三方面入手简析了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伦理性特点,并指出中国社会长期处于宗法社会以及儒家思想的促进作用是形成中国传统审美文化伦理性特点的原因。
一、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伦理性特点
中国的传统文化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悠久博大的文化传承至今没有出现中断,这在世界几大文明古国中是唯一的奇迹。在这深厚的历史积淀中,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学特点是非常值得注意的一点,而审美文化也就不可避免地表现出这一特征。
(一)以孔予为代表的儒家美学思想的伦理性
这一点在艺术还没有完全自觉的时代表现得很突出,尤其是强调伦理纲常的儒家学说更是如此,它既是这一特征的表现,也是推动传统审美伦理性特点形成的思想动力。《论语》中孔子关于美的看法就很有代表性。
在“美”与“善”的关系上,孔子曾说:“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篇》)可见在孔子之时,“美”与“善”还存在着互换使用的现象,又如子张问孑L子“何谓五美”,孔子答日:“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谈,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论语·尧日篇》)直陈出五种德行。但这并非意味着孔子对“美”和“善”的使用是没有分别的,比如孔子评论《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评论《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论语·八佾篇),足见二者不同。然而这也不能说明孔子已经具有了独立自觉的美学标准,《韶》或《武》都是古乐舞,以艺术自觉的眼光来看,这当然是属于艺术表演,但在那个艺术没有独立和自觉的时代,同样的欣赏活动就不纯然是审美活动了。故而孔子在对乐舞进行鉴赏评论时,在总体把握上就不会采取单纯的美学尺度。对《韶》、《武》的评价来看,孔子无疑是认为《韶》要优于《武》的,原因就在于“尽善”与否。舜有德,尧把位置禅让给他,《韶》乐和赞美舜有关,而《武》所赞美的武王,是以武力取得了政权,孔子对于这一点不甚认可,认为其“未尽善”,可见伦理标准在孔子对乐舞欣赏的判断中起了多大作用!
在类似于“形式”与“内容”关系的“文”“质”关系和“言”“德”关系上,孔子认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篇》),虽然看起来是将“文”“质”同等看待了,但“文质彬彬”所成就的是“君子”,仍然是从伦理学着眼的。又如“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论语·宪问篇》),在这一句中,孔子把德行和一个人的言辞用必然关系相联系,结合他“巧言令色,鲜矣仁”、“恶利口之覆家邦者”等等其他语录可以看得出,他真正看重的还是德行。
而在对待《诗》和“乐”上,孔子首先着眼的是它们的道德教化作用。“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篇》)、“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篇》)都体现了这一点。《阳货篇》有言:“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可见孔子认为“乐”不仅仅只是敲敲钟鼓弄出乐音这么一个简单的形式,而是因为它蕴含的思想能给人熏陶,能陶冶人心,净化风俗。所以孔子说:“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篇》)
(二)将物比人的“比德”思想
将自然万物的美与人的美德相联系,也是传统审美文化的一大伦理性特点。在《诗经》中已有体现,比如《小雅·白驹》:“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以“皎皎白驹”比拟隐逸林中的高洁之士。《秦风·小戎》:“言念君子,温其如玉。”以玉的温润比拟君子品格宽和。在《论语·雍也》中则有“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将山之稳重不迁比仁者宽厚的胸怀安静的性情,将水之灵动不拘比智者敏捷的思维好动的性情。屈原的《离骚》以佩饰香草比喻个人的美德和多才多艺:“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以草木凋零、美人将暮比拟报国的衷情和焦虑:“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而他的《桔颂》则以桔树比拟其高洁的情怀和独立不羁的精神,“后皇嘉树,桔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固深难徙,更壹志兮……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如此发展下去,后世把梅兰竹菊称为“四君子”,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吟哦赋诗、挥洒作画的经典对象。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是“比德”影响创作的极好例证:“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三)伦理判断影响审美判断
传统审美文化的伦理性特点还表现在对艺术作品进行审美判断的时候,往往会受到伦理判断的影响,甚至伦理判断还会起到第一位的决定作用。
典型的例子就是“因人废字”。司马光《治通鉴》有言: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很多人认为把人品低下的书家的书法作品收藏家中,等于收藏了邪恶之气,不仅玷污了家风,也有损于自己的人品。因此,奸臣蔡京、秦桧、严蒿等虽堪称书法大家,但他们的书法作品留传下来的却极少。书法史上有“苏黄米蔡”的“宋四家”之说,前三位均无疑问,唯独“蔡”,有人认为是蔡襄,有人认为是蔡京。最早对宋四家进行解释的应当是明初的王绂,他在《书画传习录》中提到宋四家的“蔡”是指蔡京,而后人因为蔡京是宋徽宗一朝的奸臣,遂以蔡襄代之。
宋徽宗的“瘦金体”,从艺术上来看,横画收笔带钩,竖画收笔带点,撇如匕首,捺如切刀,每笔的尾钩都异常锐利、力透纸背,体现出宋徽宗极高的艺术天赋,然而因为徽宗朝奸相辅政,宦官掌兵,徽宗本人又贪恋女色等等原因,竟使得“瘦金体”落有“柔媚轻浮”、“锋芒毕露”的评语。
二.传统审美文化伦理性特点的成因
如果将“美”字进行字源考察,就会发现中国传统审美文化从萌芽时期就与实用性有着关联,不论是“羊大为美”还是“羊人为美”,都有着很强的实用性意味。《说文解字》云:“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与善同意。”宋代徐铉补注《说文》日:“羊大则美,故从大。”也就是说羊的体肥毛密不仅体现着旺盛的生命力,而且在味觉上给人以肥美味甘的味觉感受。而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美”字都是由上边的“羊”和下边的“人”组成,在甲骨文中,“大”训“人”,汉字的造字是有比类取象原则的,在羊的下部画上“大”象,有一种促进羊繁殖生长的巫术意味。审美最初与实用相联系并不难理解,但中国传统审美文化又是因何逐步表现出伦理性特点的呢?笔者分析可能与以下两点原因有关:
(一)长期处于宗法社会
人类社会的发展轨迹,大体上都是由氏族血缘政治向文明地缘政治进化。
(二)儒家伦理思想的熏陶
前边已经提到,一种思想既是其文化土壤特征的反映,又在相当程度上推动文化特征的发展。儒家思想诞生于宗法制的文化背景下,而且又是主张维护这种文化秩序的。由于学说本身的强大生命力,在统治者的扶植下,儒家思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常主张,“三纲五常”的秩序规则,一步步地形成深厚的文化积淀,最终形成了家国同构的社会现实和忠孝一体的伦理观念。
根据2014年美国一份调查结果,在美国15至54岁年龄段的互联网用户中,19%的人每天在黄金时段收看电视节目的时候会使用社交媒体,包括浏览社交媒体上的相关内容或相关内容。另据2014年英国一项研究结果,14%的受调查者通过社交媒体向他人推荐电视节目。其中,在脸谱网用户中,12%的人在收看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时,会通过社交媒体向他人及时推荐。在推特用户中,这一比例为4%;但在18到24岁年龄段的推特用户中,这一比例为10%。可以说,社交媒体有助于传统电视适应新媒体时代,是电视融合发展与改革创新的助推器。
一、社交媒体与节目宣传
社交媒体对于节目的宣传推广具有日益重要的作用,在众多社交媒体中,推特独树一帜。截止到2014年4月,推特月均独立移动终端用户为2亿,其“现场推特”(Live-tweeting)和“自拍”(Selfie)两个功能正在成为备受关注的宣传推广工具。例如,美国广播公司家庭频道(ABC Family)在播出电视剧《美少女的谎言》(Pretty Little Liars)时,积极应用推特开展宣传推广。为了宣传该剧的第四季大结局,主要演员和剧组主要工作人员参与了现场推特活动,在629万粉丝中获得了6300万展现量(impressions,被网民查看的次数)。另外,随着自拍的流行,相比140个字规模的博文,人们更为推崇自拍的图片。2014年3月奥斯卡颁奖典礼期间,奥斯卡主持人艾伦·德杰尼勒斯(Ellen DeGeneres)和知名人士在推特上了一系列自拍图片,瞬间吸引了大批关注,直接导致网站瘫痪。
除了直接的宣传推广,社交媒体还通过许多间接方式提升了节目的品牌和知名度。一项研究也发现,在英国、法国和西班语等国年龄处于十几岁阶段的电视观众群体中,四分之三的人在收看电视节目时会同时在社交网络上就这个节目进行讨论。这种讨论无疑会提升人们对于某个节目的关注,从而提升其知名度。
二、社交媒体与节目互动
社交媒体有力推动了观众参与节目互动,在观众之间建立一种联系和沟通感,这对于维持观众的关注度具有一定的作用。在美国,福克斯新闻频道在美国总统大选报道期间是唯一收视率不跌反升的电视频道,其主要原因就是该频道在总统候选人的辩论报道中在电视屏幕上推出了一个“每秒推特”图表,实时统计和显示观众对于总统候选人的支持情况。通过在报道中融合推特这种社交媒体,福克斯新闻频道让观众产生一种参与感和群体感,观众通过发推特参与节目,感觉到自己不是唯一在看这个节目的人,而是在与人实时分享着自己所观所感。推特公司的一项研究发现,在2000年以后出生的用户群体中,70%的人在观看直播电视或视频节目时非常喜欢同步浏览推特信息,71%的人表示会觉得有意思的信息,大部分人都是以标题为媒体选择的重要依据。在社交媒体普及之前,电视节目与观众之间的互动程度和互动效果都很有限。早在2002年,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鼓励观众发送手机短信参与《美国偶像》节目,支持他们喜欢的选手,但相比社交媒体时代的观众互动,当时的互动频率和参与程度都较为有限。此后,节目与观众互动的形式日益改进,随着移动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以及云技术的发展,实时互动日益普遍。与此同时,观众互动已经开始左右广告投放、节目制作、影视剧角色设计等电视节目的方方面面。
三、社交媒体与节目收视效果
社交媒体是否有助于提升电视节目的传播效果?它对于电视节目的收视率有着怎样的影响?这是当前电视业界广为关注的问题。毫无疑问,社交媒体在电视节目的宣传推广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能提升电视节目的知晓度、甚至参与度。2012年9月美国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有半数受访者表示:如果他们喜欢某个视频,那么他们通常会与三个或更多的朋友分享它。
2012年,美国约有3200万人针对电视节目使用推特发表或转载信息。但是,社交媒体是否能提升传播效果、尤其是收视率呢?根据美国尼尔森公司在2013年3月公布的一项调查,在美国18-34岁年龄段的观众群体中,推特的使用与电视收视率之间存在直接关联。如果一个节目在推特上的转载量上升8.5%,其收视率会相应提升1%。在35到49岁年龄段的观众群体中,推特转载量若提升14%,相关节目的收视率会提升1%。对于传统电视来说,节目收视率是硬通货,直接关系到传媒机构的影响力和经营创收。有学者认为,大众媒介的运作过程就是媒介公司生产受众,然后将他们移交给广告公司。媒介的节目编排是用来吸引受众的;这与以往小酒店为了吸引顾客饮酒而提供的“免费午餐”没有太大的差别。电视台的节目编排是用来建构受众的,广告商为取得受众而付钱给媒介公司,受众于是被转交给广告商。而这一切的核心就是收视率。因此,社交媒体与收视率之间的关联性备受关注,很多知名电视机构也积极采取相关举措。
例如,英国广播公司美国频道(BBC America)就在2013年4月与推特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通过该公司推送视频节目,提升传播效果。此后,美国尼尔森公司第一次就电视收视率与推特活动相关性开展了量化研究。这项研究以分钟为单位分析了221个黄金时段播出的节目,结果显示,48%的节目的直播收视情况对推特活动存在统计上的显著影响,与此同时,29%的节目的直播收视率受到推特活动的显著影响。就节目类型而言,竞争性的真人秀节目与推特的相关性最大,这类节目中44%的直播收视率受到推特的影响。其次是喜剧、体育和电视剧,这些节目类型的直播收视率受到推特影响的节目比例分别是37%、28%和18%。
值得关注的是,社交媒体与电视节目收视率之间并非绝对的正向提升关系。2013年6月CRE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不经常收看电视节目的观众主要受口口相传的人际传播影响,社交媒体对于吸引这个群体收看电视节目的效果并不明显。但对于经常收看电视节目的观众群体而言,社交媒体在维护观众忠诚度方面还是具有较好的效果。通过社交媒体的黏合作用,一个节目已有的观众群体将会变得更为投入。就节目类型而言,社交媒体在节目推广方面效果比较明显的领域是真人秀、体育和脱口秀。由此可见,社交媒体对于电视节目收视率的影响受到观众特征、节目类型等因素的影响,并不具有普遍性。
四、传统电视业的社交媒体策略
目前,传统电视业对于社交媒体的认识日益深入,也加大了对社交媒体的应用力度。当然,传统媒体对社交媒体的应用远远不限于传播效果的分析,而是应该融入到管理和节目生产的各个环节之中。目前,很多传统电视台为了强化竞争力和影响力,都在着力拓展社交媒体的相关应用。半岛电视台英语新闻频道(Al Jazeera English)注重应用程序(App)与社交媒体之间的有效联动。2013年4月,该频道对其应用程序进行升级改版,进一步强化“社交第二屏”(Social Second Screen)功能,观众在收看半岛电视台新闻节目的时候,可以借助“社交第二屏”功能浏览该频道的官方推特内容,以及个人推特留言和标签等。另外,观众还可以通过推特、脸谱网或电子邮件与朋友、家人和粉丝及时分享节目内容。
英国广播公司世界新闻频道(BBC World News)高度重视移动终端和社交媒体,并着力构建两者之间的互动性和整体性。截止到2014年2月,英国广播公司世界新闻频道在脸谱网上有470万粉丝,在推特上有550万关注者,在Instagram上有1.5万。对于电视台来说,社交媒体有助于增加电视观众的参与度,提升忠诚度;对于电视节目来说,社交媒体最适宜应用的节目类型是娱乐,其次是体育,第三是新闻和时事节目。就社交媒体的终端来说,平板电脑居于首要位置,其次是智能手机。
除了电视台,电视运营机构也在积极应用社交媒体,提升服务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爱尔兰UPC公司在2012年9月推出了该国第一个社交电视应用程序(Social TV App)业务,并命名为“TV Buzz”。该业务为用户提供了一个社交频道,供其发表关于节目的评价。该业务还具备即时排名的功能,会在20个UPC频道中排出前10个最受欢迎的节目。另外,该应用程序还链接到了社交网站,用户可以查看朋友们关于电视节目的评论。2013年6月,美国碟线公司(Dish Network)结合其霍珀(Hopper)机顶盒推出了一款名为“社交”(Social)的应用程序。用户通过这款应用软件可以直接在电视屏幕上就喜欢的节目在社交网站留言,这样就可以在同一个屏幕上既看电视又留言。
电视运营机构的核心目标是提升用户的满意度,减少退订率(Churning Rate)。2014年1月,康卡斯特公司(Comcast)及其全国广播公司环球公司(NBCUniversal)和推特(Twitter)宣布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其中最为核心的合作内容是让推特用户更为直接地收看康卡斯特公司平台上的电视节目。在合作的第一阶段,康卡斯特公司的工程师创建一个被称为“观之”(See It)的新功能,这项功能主要是针对康卡斯特公司“超无限”电视业务(Xfinity)的数百万用户。“超无限”业务的用户如果在推特上发现了感兴趣的新节目和电影,就可以通过一个按钮直接收看这些节目和电影,因此“观之”功能有点类似在线遥控。这一功能致力于在推特与传统电视之间建立更为紧密的联系,同时整合节目分发、电视台和网站。
结语
她班先后开展了“我是校园小主人”、“新世纪我能行”、“团结友爱,从我做起”,“生命生命”的体验教育主题活动,“我愿与中华美德永相伴”人生格言设计赛、“中华美德”系列读书活动、“中华美德”系列队报设计……
多年来,她始终坚持“教书育人”的方向,形成了班级“活、实、创”的育人环境和良好班风,构建了具有育人特色的校本研究项目。
参加工作以来,她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这为开展传美实验提供了研究的平台。于是就有了平日里的一节节语文德育渗透课,传统美德研究课。其中她讲授的《麻雀》一课在全区进行观摩,那课中“母爱”所带来的震撼至今令人难以割舍。德育渗透课《秋天的图画》,代表了辽源地区参加全省优质课大赛评比获一等奖,同时,本人也被评为了“吉林省教学新秀”荣誉称号。之后,这节语文课又在吉林电视台录制,送往人民教育出版社,获国家级优秀课例一等奖。
在全国第11次传统美德教育年会,她代表辽源地区参加全国传统美德优质课大赛,满载着辽源人民的重托奔往丹东赛区,获得惟一的一个特等奖。
10年来,她怀着痴心不改的初衷,风雨无阻地前行。作为一个近80人大班额的班主任,开展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需要的不仅仅是耐心、爱心,更要有持之以恒的坚持精神。
工作多年以来,她从未因个人私事请过一天假,深知肩上担子之重,责任之大,脚下的路任重而道远,她认为做为一名重点实验员,就要付出别人双倍的努力。清晨,她在晨光微露中踏进静悄悄的校园;人去楼空时她默默地整理教案;口干舌燥时,她顾不上喝一口水;讲完公开课,她又不知疲倦地反思随记。
作为一名传美教育的实验员,她不放过任何一次传美教育的契机,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多年来她送教送课几十次,走遍了东辽县白泉镇、渭津镇、甲山乡、安石镇、东丰县的横道河中心校、黄河中心小学等地。XX年暑假,她放弃休息再次在东辽县启动课程改革培训会上为全县教师作课,将“传美”的种子播撒。前不久,跋山涉水,不远千里为祖国边陲长白县马鹿沟镇中心小学送去了传美实验的一缕阳光。
论文摘要:儒家道德文化对人们思想道德观念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尤其是它所提倡的传统美德,对改善特区的社会风气、净化特区的社会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深圳特区的现代化需要儒家道德文化,吸收和弘扬其传统美德和伦理精神,提高特区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实现儒家道德文化在深圳特区的现代转化。
千百年来,儒家道德文化与社会礼俗相结合,共同造就了中国人温柔敦厚、和平礼让的东方古典主义的人文品格,给传统中国人提供了稳定的价值支撑和理想认同。这种道德文化和伦理精神为特区的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道德资源。
深圳是我国最早建立的经济特区,是体制改革的试验场和对外开放的窗口。深圳特区的现代化建设正以其“深圳速度”突飞猛进地发展。然而现代化不仅局限于经济领域,还包括精神领域,即思想道德观念的现代化。在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同时,如何实现人的思想道德观念的现代化是当前特区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尤其是对中国传统伦理的核心儒家道德文化进行创造性转换,是特区思想道德和伦理精神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特区人的思想道德观念现代化的重要环节。
儒家道德文化的现代价值
儒家道德文化对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的现代化究竟有何影响?关于儒家道德文化的现代价值,笔者拟概括为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两个方面。所谓内在价值是指儒家道德文化对现代道德主体心性的修养、人格塑造的作用,是为了满足主体的内心需要和精神追求,因而是“内在”的;所谓外在价值是指儒家道德文化对协调和规约现代社会人际关系,营造和谐社会氛围的作用,是外在于主体自身的功能,具有工具性,因而是“外在”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统一共同构成了儒家道德文化的现代价值。
儒家道德文化的内在价值具体表现在:首先是理想人格的追求。孔子主张,在物质生活基本满足的情况下,把追求崇高的理想人格,作为人生需求中一种高层次的需要。他甚至认为,即使在物质生活条件极端困苦的情况下,只要抱有一种高尚的追求,仍然可以生活得乐观愉快、奋发有为。他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0。孟子进一步将这种人格理想具体化为“大丈夫”的人格楷模。他说:“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正是这种人格力量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在完善人格的道路上坚贞不屈、矢志不渝。现代人将从这种重气节、重操守的道德观中受到启迪和教益。其次,仁爱品德的养成。孔子强调仁爱,指出:“仁者,爱人”。他认为,判断一个人有无道德或道德觉悟的高低,最重要的标准,就是看他能不能“爱人”。“爱人”主要体现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吾不欲人加诸我也,吾亦无欲加诸人”;“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矣”《论语·阳货》。在这里,孔子把仁爱看作一种最高的道德准则和道德品质。而现代社会最需要的就是:让世界充满爱。再次,自强不息的精神。自强不息是一种自我超越、不断进取的品质,它体现的是一种不屈不挠、顽强奋斗的道德力量。孔子提倡并努力实践“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论语·述而》的精神,鄙视“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论语·阳货》的人生态度,强调“日新”、“革新”,如《礼记·大学》称赞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强调天天有进步,日日有创新。《易传》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像天体运行,周而复始,刚健有力,君子应当效法这种精神,不懈努力,持之以恒,力求进步,改革创新。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增强了民族的向心力,孕育了中华民族自信、自尊、自立的精神和反抗压迫、不屈不挠的品质以及不断学习、不断改革、不断进取、不断开拓的决心。
儒家道德文化的外在价值主要表现在:首先是天下为公的价值取向。儒家道德文化强调个体与群体、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统一性,主张个体生命的存在与发展,必须同群体、同整个社会的存在与发展统一起来。这种整体主义精神,本质上是先公后私,个人私利服从社会公利的精神。《礼记·礼运》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正是这种“天下为公”的价值理想,培育了人们对社会、民族的义务感、历史感、责任感、使命感,造就了一批批“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仁人志士。其次,重义轻利的处世原则。孔子说:“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在区分小人与君子中,孔子提出的“重义轻利”的处世原则,要求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超脱功利,追求道德仁义。他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他的“重义轻利”的思想,到孟子那里,发展成为“舍生取义”的精神,即当物质利益(乃至生命)与道德正义不能兼顾时,宁愿舍去物质利益(甚至生命)也要维护道德正义。孟子提倡的这种“舍生取义”的精神,激励着一代代的志士仁人,为维护民族的整体利益,为了国家的尊严,为了坚持真理,奋不顾身,大义凛然。再次,普遍和谐的社会理想。《论语·学而》说:“和为贵”,主张人与人之间、人与家庭之间、人与国家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处,相互支持,共同发展。在家庭中做到“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实现家庭和谐;在与周围人的关系上,要“和长幼”、和邻里、和朋友,实现人我和谐;在人与社会群体之间,提倡“舍个人而就群体”、“舍小家而顾大家”,实现群己和谐;在民族国家关系中,提倡“四海一家”、“和谐天下”,推崇和平外交,反对不义之战,以实现民族国家的和谐。达到这种普遍和谐的境界后,人便能“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论语·为政》",实现与道和、与人和、与天地和,使社会成为理想社会,使世界成为完美的世界。
深圳的现代化需要儒家道德文化
深圳特区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走在全国的前列,取得了内地所没有的辉煌成就,同时深圳特区在现代化过程中也遇到了内地所没有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对特区的社会风气、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其一是重金钱,轻做人。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深圳特区经济的迅猛发展,有些人短期内变得富有,对金钱特别看重。他们衡量人是以金钱为主,不是以智慧和人格为主。这种“重金钱、轻人格”的思想观念对青少年的心理产生了不少的负面影响。比如,在学校里求学的学生竞相购买名牌货,互相炫耀,以满足其虚荣心。更可悲的是,在金钱挂帅的情况下,有些学生把自己当成雇主,把同学当成雇员,出钱雇同学写作业,刻苦攻读的精神已荡然无存。而儒家道德文化十分注重人禽之别和做人的道德准则。孟子说:“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孟子·公孙丑下》"以此为出发点,进而提出做人的问题,他指出:人的生活不能只限于“食色”本能的物质生活欲望的满足,仅限于此,则与禽兽无异;要真正实现人的价值,就要学会做人,努力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追求理想人格。显然儒家道德文化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指南。
其二是重利益,轻道义。在商业气氛浓重的特区,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普遍把利益的追求作为经济生活的驱动力,金钱、利益成为衡量一切的“秤砣”;人们热衷于讲“经营之道”,而“做人之道”日益被淡忘;是非善恶,道德良心却被抛诸脑后,“良心能值几个钱”?成了不少人的口头禅。依此,为获利可以不择手段,能挣会捞就是能人;坑蒙拐骗,贪污受贿,走私行窃,杀人越货,等等,只要有利可图,只要物欲得以满足,便肆无忌惮,不以为耻;甚至暴利之下,铤而走险,无恶不作,如此种种,严重败坏了特区的社会风气。而儒家道德文化强调“知耻”,孔子提倡为人要“行已有耻”《论语·子路》。孟子则从人性上强调人皆有羞恶之心,“羞恶之心,义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义”就是要有所不为,不做那些会使自己蒙受耻辱的事。这就是说,我们要懂得道德的是非善恶,在自己心中立起一杆秤,以自己的道德良心为秤砣。因此,要从根本上改善特区的社会风气,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弘扬儒家的良心道德,唤起人们的道德意识,教育人们突破“值与不值”的狭隘功利眼界,在谋取利益之时,为自己树起一个道德标准。
其三是重自我,轻他人。自信、自爱、自我奋斗、自我实现本是一种良好品质,但如果过分强调自我,而轻视他人,则可能导致个体中心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其后果十分严重。改革开放以后,在商品大潮的冲击下,深圳特区“重自我、轻他人”的现象不在少数,尤其是在规章制度不够健全的企业中最为突出。有的企业主和老板,只顾自我价值和自身利益的实现,而无视员工的基本权利,强迫员工超时超负荷地干活,一旦发生工伤事故则置之不理,不负任何责任地把员工赶走;对不服从自己的员工,任意呵叱、殴打和侮辱,造成严重的身心伤害;经常克扣、拖欠员工工资等等。这些现象的发生,都是企业主和老板只顾自我,缺乏仁爱之心的表现。而儒家道德文化强调仁爱精神,认为“仁者,爱人”,“爱人”主要是爱他人,即对他人表示仁义和慈爱。仁爱精神的具体化,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尊重他人的权利和自由。因此,要改变当前的不良社会风气,就要大力弘扬儒家道德文化的仁爱精神,培育特区人尤其是青少年一代的仁爱之心。 转贴于
可见,在深圳的现代化过程中,儒家道德文化所提倡的传统美德,不仅没有过时,而且对改善特区的社会风气、净化特区的社会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儒家道德文化可以为深圳特区的现代化建设,尤其是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对儒家道德文化中传统美德的教育和弘扬,将有助于提高特区市民尤其是青少年一代的思想道德素质,这是特区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儒家道德文化在深圳特区的现代化从前面的论述来看,一方面儒家道德文化具有巨大的现代价值,蕴含着丰富的人道主义和整体主义成份,蕴含着如何做人和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学问,为我们提供了导向现代化的重要资源,因此儒家道德文化的传统美德完全可以和传统制度相分离,与现代社会相结合。并且儒家道德文化只有与当代社会的道德实践相结合,才能具有生命力,才能得到弘扬和发展。另一方面深圳特区的现代化需要儒家道德文化,它是中国社会的延续,而不是中国历史的断层,是中国由传统向现代转化的前沿阵地,因此它本身就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包含儒家道德文化)的现代化。同时,深圳特区的现代化需要与儒家道德文化相结合,吸收和弘扬其传统美德和伦理精神,从而更有效地克服和遏制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不良思想倾向和社会腐败现象。因此,儒家道德文化在深圳的现代转化是特区现代化和思想道德建设所面临的重大任务。笔者认为,要成功地实现这一转化,必须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研究工作,即对儒家伦理和深圳实践的研究。要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化,首先要深入研究实际问题,即研究深圳人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实践。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与试验场,同时也是一个新兴的移民城市,经过20年的发展与建设,所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毫无疑问,这是离不开文化底蕴与伦理精神作为支撑的,换言之,深圳人肯定已形成并实践着自己特有的移民文化与道德观念。因此,必须从理论上对这种已经形成和正在形成的移民文化和道德观念进行研究和整合,从而把握特区人的道德实践和精神需求。其次,要对儒家道德文化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使其充满仁爱精神的思想精华与有关封建等级制度的思想糟粕相分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总之,我们既要从现实生活的道德需要来研究,也要从儒家道德文化的影响、利用和改造的角度来研究,只有把这二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从儒家道德文化中得到精华,成功地实现儒家道德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第二,普及工作,即对儒家道德文化中的传统美德进行宣传和普及。其一是社会宣传。借助社会传媒的新闻报道,宣扬传统美德;在公共场所(如车站、机场、码头、超市、公交车等)张贴和宣传美德标语,使人们随时注意传统美德,使自己的言行合乎传统美德。像新加坡把孔子语录带进人来人往的地铁站,以W培育人文素质,边走边受教育”为旨意,就是一种很好的宣传方式。其二是学校教育,这是普及传统美德的主渠道。学校可以开设传统美德课,编制传统美德教材和课外读物,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传统美德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道德水平。如新加坡把《儒家伦理》放到中学课堂、首都师范大学开设《中华伦理》课、广东编写传统美德普及读物《新三字经》等,都是值得学习的做法。其三是家庭熏陶。家庭是普及传统美德的第一场所,父母是最好的启蒙老师。和谐的家庭氛围、父母的表帅作用将使子女在温馨的家庭生活中感受到传统美德的魅力,在耳濡目染中受到传统美德的陶冶,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