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造口专科护士工作计划

时间:2022-08-25 09:16:36

导语:在造口专科护士工作计划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造口专科护士工作计划

第1篇

2017年护士长半年度工作总结【1】 在医院领导的正确指引下,护理部稳步完成日常工作,在一手抓管理,一手抓服务质量的同时,加大了对分级护理、护士长管理的考核力度,加强了对护理队伍的素质教育。在上半年工作中,较圆满的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汇报如下:

一、强化护理质量管理,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

1、为适应医院文化建设年的总体目标,5.12护士节期间护理部推出了护理专科建设年、五心同塑活动,把护理专科建设作为20XX年的一项重要工作,提高服务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

2、组织了护士长管理理念、管理艺术和管理技巧拓展训练,通过培训增强了整体管理意识,凝聚了团队精神;举办了护士长管理知识培训班,通过不同形式、不同内容把所学知识利用护士长例会进行交流。

3、改变了月考核方式,每季度采取不同的办法,以科护士长为考核组长,所辖病区护士长为组员,并把考核结果与科护士长管理挂钩,极大地调动了科护士长的管理积极性。

4、组织了48岁以下护士长理论考试,严格兑现护士长管理考核;组织46岁以下护士长进行十六项技术操作的考核,把提高护士长自身素质作为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

二、加强护理质量过程控制,确保工作安全、高效

1、继续每1-2日进行一次护理夜查房;每周组织一次双休日质量控制;每月组织一次护理质量大规模考核,召集65名护士长对全院各临床科室、护理摊点进行全方位检查,各项考核均按要求拉开档次,每周利用护士长例会反馈,对每月考核排名后三名的科室给予书面反馈,并进行跟踪验证。

2、继续实行护理三级管理体系,增加科护士长的考核频率;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每月考核一次,每季度更换一项考核项目,拉开考核档次。

3、召开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座谈,就护理管理、质量控制、安全隐患排查等方面问题进行讨论。护理部深入科室,就护理专科建设计划逐科室进行座谈;召开了5名护理本科生的专项座谈,就临床突出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4、围绕20XX年护理专科建设工作计划,成立了PICC专家组、造口护理专家组。在全院推广一科一举措创新服务,把护理专科建设深入、扎实地开展下去。

2017年护士长半年度工作总结【2】 在护理部的领导下,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规范科室管理,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提高病人满意度,现将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共收治病人人次,其中病危人次,一级护理病人人次,经济收入约万元。

二、加强各护理人员的医德医风建设和思想政治建设,每月组织学习一次。

三、查对制度执行不严格,监管力度不够。发生一例护理差错,及时堵决,未造成严重后果。并组织讨论、分析原因、落实整改措施。

四、病区保持三化十字。

五、每月认真组织三基培训及考核。

六、认真督促护理人员落实优质护理服务,由于人员较少,基础护理落实欠佳。

七、每月中旬组织业务查房、护理病例讨论及随科主任查房并及时记录。

八、严格加强护理质控,及时记录、分析及整改,护理质量有所提高。

在后半年的工作中严格要求各护理人员,更严格要求自己,发扬长处,更好的管理好科室,确保医疗安全,杜绝差错事故发生。

2017年护士长半年度工作总结【3】 今年七月,我被任命为产科护士长。作为一名医院里最年轻的中层干部,从上任的那一天起,我就深深意识到了所面临的压力和挑战。

以前,从未参与过护理管理工作,对管理的实践经验可以说是一无所知。通过将近半年来的工作实践,使我逐渐地,更深层次地认识到了一个护士长的职责。当好一名护士容易,要当好一名护士长却不容易。可以说,这是我半年来最深的体会。以前,作为一名护士时,我只要做好了本职工作,处理好了与病人之间,与护士、医生之间的关系就好了,而且呢,一直以来也做得顺风顺水,得到的都是鼓励和表扬。

而现在,一上任,我马上体会到了一名护士长的职责要比一名护士的职责多得多,也难得多。比如说,面对病人:以前,我觉得难应付的病人只是偶尔那么几个。可是现在,我突然发现,那些难应付的病人怎么会冒出来这么多?其实是因为,当了护士长,就要去面对科室里所有难应付的病人。

可以说,刚上任的时候,因为经验不足,处理一些事情的时候,也得到了教训。因为在意见本上,我曾经得到过一次点名批评。当时这个病人因为安排不了车子将她上午送回家,而我的解释又过于简单,所以她在意见本里写道:护士长处理事情的态度和方法,让人感觉不想负责,不敢承担,希望院领导给予指导和批评。当时,我的第一个想法,就觉得挺委屈的,那天出院病人有那么多,车子送需要一定的时间,又不是我能随意安排的,别人和她这么解释就没事,而我,怎么就遭到了点名批评呢?后来,我自己也想明白了,就因为我的头上多了一条杠,她当然有理由对我的要求更高了。

当护士,当护士长,有些时候,觉得挺委屈得。很多时候,病人对环境不满意,对卫生不满意,对治疗不满意,首先第一个挨骂的,往往是护士。非常喜欢马云的一句话,他说:一个人的胸怀,是被委屈撑大的。工作越来越多年,经历的事情也越来越多,现在发现,抵抗委屈的能力也越来越强了。以前觉得委屈的事,现在看来,都算不上了。

当护士长的半年时间很短,也不敢说自己取得了什么成绩。这半年,我只是在努力的适应,认真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同时,也意识到了自身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比如说,对科室里的护理工作计划不够全面,处理一些护患事件时的沟通能力还有欠缺。我也知道,自己距离一名优秀的护士长还很遥远。

第2篇

兵团成立初期,兵团、师两级医院大多处于机构不全、设备简陋、技术水平低、制度不健全的状态。这一时期,兵团刚从战斗转入生产,从流动转到定居的时间不长,驻地大部分是人迹罕至、尚待开发的边远贫瘠之地。广大干部职工的居住条件、劳动环境、健康状况的变化使兵团卫生机关和工作人员深感忧虑。兵团卫生工作人员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积极改善部队的卫生条件,保证了部队各项任务的完成,如在剿匪中,开展防冻、防伤的教育和医疗工作;在大生产运动中,积极开展田间巡回医疗,组织部队营养和劳动卫生调查,采取了很多行之有效的预防营养缺乏和劳动保护措施,确保了职工群众的健康。

为加强医疗队伍建设,兵团卫生部门对卫生工作人员进行了必要的调整,部分不适宜从事卫生工作的人员改做其他工作,对继续留职人员则着手大力培养:一方面加强在职业务学习,保证学习时间,建立学习计划与考核制度,从而使所有卫生人员在较短的时间内系统学习生理解剖、药理、物理诊断、护理学等课程;另一方面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安排卫生人员到学校参加培训。兵团第一医院和第二医院自办护士学校,各师医院自办卫生训练班。兵团卫生处制定各个时期的培训计划并明确分工:兵团卫校以轮训医生、医助、司药、助产、化验人员为主,各师以培训护士和连队卫生员为主。

1955年至1956年,为了加速兵团卫生医疗机构建设,兵团先后确定了各医疗机构的编制、工作人员总数、床位设置比例等。同时,制定《医院规章制度》、《各级医院医务人员职责草案》和《连队卫生院职责附医疗装备标准》等规章制度。坚持以兵团、师两级医院为重点,大力推行医院工作“三大制度”(科主任责任制、保护性医疗制和计划医疗制)。随后,根据兵团实行工资制和公费医疗新情况,先后将床位设置比例从原来的2%压缩到1%至1.5%。为协调上下级医院的联系,建立划区医疗制,明确规定兵团第一医院负责收治乌鲁木齐地区、南疆和哈密地区的疑难疾病患者,兵团第二医院负责收治北疆石河子以西、以北地区的疑难疾病患者,兵团疗养院(原兵团第三医院)负责收治全兵团的慢性疾病患者,各师(处)医院为地区医院负责本垦区团场病人的收治,在全兵团范围内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卫生医疗体系。

同时,兵团卫生防疫部门根据兵团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对各工种、各行业进行一系列的卫生调查。如对农业和水利工程部队进行卫生学调查和对当时危害农牧区严重的疟疾和布鲁氏杆菌病进行调查。随着兵团工业的兴起和教育福利事业的发展,1958年后又对工业劳动卫生以及托儿所和学校卫生进行调查。对危害最严重的痢疾、伤寒、肝炎以及塔里木出血热、黑热病等都作了流行病学调查。此外,还对克拉玛依等地区进行自然疫源病的调查。

通过这些调查,逐步弄清了卫生环境状况、疾病发生原因和发病情况,为指导卫生防疫工作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和科学依据。兵团的卫生防疫工作一贯重视抓各个时期各个地区出现的有关影响职工群众健康的突出问题。

生产部队开始生产时,劳动条件差,强度大,营养跟不上,小伤小病多。卫生部门根据这些情况,一方面协助指导改善伙食,调整作息时间,同时集中力量广泛开展田间工地巡回医疗,既方便了职工就医,又减少了因病误工。例如,1959年,新进疆人员中有大批人患肠道寄生虫病,严重影响了职工群众的健康。随后,卫生防疫部门积极在全兵团范围内开展大规模以防治肠道寄生虫病为重点的普查普治活动。

为了进一步提高职工群众讲卫生的自觉性,1959年1月,在七师召开兵团除害灭病保健工作会议,表彰了170个先进集体和104个先进个人。同年7月,在七师召开现场会,把卫生运动进一步引向深入。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搞卫生从单纯的突击检查到经常检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一年中除结合节假日重点搞几次突击外,普遍建立《爱国卫生公约》、《卫生三大制度》(清洁日制、轮流值日制、检查评比制)等规章制度,保证了卫生工作常态化。二是由治标转向治本为主,大搞卫生基础建设,消灭蚊蝇孳生条件。如推广泥封堆肥、改良水井、建造防蝇厕所等。三是广泛开展群众性预防疾病的“百日无病休”活动,开展群众性的“自救互救”活动,对提高群众卫生意识和预防疾病起到了重要作用。

1963年,兵团召开卫生行政工作会议,强调要大力支持农业,加强防病治病,保护人民健康,着重搞好群众性的卫生运动,全面提高医疗质量。

兵团对医疗机构设置和医护人员培训,坚持“自力更生、勤俭办医”、“学校培养与工作中提高相结合”、“在职业务学习与离职进修相结合”和“普遍提高与重点提高相结合”等原则,采取“因陋就简,逐步充实提高”的办法,新设机构的医务人员、设备大都由原先单位支援调拨,病床设置先简易后正规,从而使卫生机构得到了迅速发展,达到兵团党委提出的“每建一个农场,就建一个卫生机构”的要求。

在医护人员培养方面,以兵团第一医院、第二医院为兵团卫生人员进修基地,以举办专修班和专科临床进修的办法,为基层培训专业人员。各师医院的护士学校举办培训班,为农场培训初级卫生人员。1958年至1965年,兵团和师级医院共有800多人被送往内地和自治区进修。由于医务人员不断得到培训深造,全兵团的医疗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治愈率达到80%以上,兵团和各师医院平均住院日缩短到20天左右。

1963年3月,兵团党委批发了爱国卫生运动工作计划。强调卫生工作要面向基层、面向连队、面向职工群众,坚持“预防为主”和“卫生专业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方针,要求长期坚持爱国卫生运动,不断提高职工群众的卫生知识水平,培养爱洁净、讲卫生的良好习惯。兵团各级卫生部门要长期深入实际,调查研究,针对危害职工群众健康的重大疾病,大力防治,从而有效地保障职工群众的身体健康。

据统计,20世纪60年代初期,兵团卫生系统工作人员中未经过系统学习的医生占34%、护士占60%,大部分药工、放射和化验人员是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培养出来的,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学习和基础培训。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兵团决定在卫生战线上开展“三基”(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术操作)训练活动,大力提倡在工作中发扬“三严”(严肃的态度、严密的组织、严格的要求)作风,以带动兵团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思想、制度和技术的全面建设。

1965年,兵团医疗卫生机构达537个,约为1954年的8倍。兵团卫生人员总数达到11334人,约为1954年的3.6倍,其中医师(士)3223人,约为1954年的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