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高校播音主持

时间:2022-10-16 00:35:28

导语:在高校播音主持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高校播音主持

第1篇

一、考试性质和目的

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播音主持艺术类专业统一考试是上海市普通高校考试招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通过考试对考生专业水平及综合素质进行评定,为高校选拔适合专业培养的考生提供基本依据。

二、考查要求

播音与主持艺术类专业统一考试着重考查考生的语音面貌、构思创意、阅读理解及语言组织表达能力,以及艺术修养和自我展现能力。

三、考试科目和分值

文稿朗读、图片述评、才艺展示三门。

文稿朗读100分,图片述评200分,才艺展示100分,三门总分400分。

四、各科目的内容和评分标准

分为A、B、C、D、E、F等级,每个等级具体赋分由专家组评定。各等级的分值要求如下:

(一)文稿朗读

考查目的:考查学生的基础语音面貌。

考查形式:指定稿件当场考查。

考查内容:《普通话水平测试专用教材》中的朗读作品。

评分标准:

本项考试内容,考官从考生的整体形象气质、基本语音面貌、嗓音条件、表达技巧、对稿件的理解程度、情感表现的能力等方面进行评判。

A(90分—100分)

嗓音条件好,无语音缺陷,表达技巧(停连、重音、语气、节奏的处理)纯熟,稿件理解准确,情感真实自然。

B(80分—89分)

嗓音条件较好,基本无语音缺陷,表达技巧(停连、重音、语气、节奏的处理)纯熟,稿件理解准确,情感真实自然。

C(70分—79分)

嗓音条件尚可,无明显语音缺陷,表达基本流畅自然,具有一定的理解力和情感表达力。

D(60分—69分)

嗓音条件一般,有明显语音缺陷,表达技巧和能力较弱。

E(40分—59分)

嗓音条件较差、语音缺陷较多、基本没有技巧和情感可言。

F(1分—39分)

嗓音条件差,发音有缺陷,难以调整。

(二)图片述评

考查目的:考查学生的构思创意、阅读理解及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考查形式:指定图片当场考查。

考查内容:根据指定的图片及图片背景介绍,做一个简要的解读。

评分标准:

本项考试内容,考官从考生的即兴陈述、阅读理解、创作构思、语言演绎、归纳总结等方面进行评判。

A(180分—200分)

语言清晰、流畅,陈述清楚,构思新颖,逻辑感强,表达颇有新意,阅读理解、归纳总结画面内容能力强。

B(160分—179分)

语言清晰、流畅,陈述清楚,构思新颖,结构合理,阅读理解、归纳总结画面内容能力强。

C(140分—159分)

语言基本流畅,陈述基本清楚,构思较好,结构较好,阅读理解、归纳总结画面内容能力较强。

D(120分—139分)

语言不够流畅,陈述勉强清楚,构思一般,结构欠合理,阅读理解、归纳总结画面内容能力弱。

E(80分—119分)

语言不够流畅,陈述不够清楚,构思陈旧,结构不合理,阅读理解、归纳总结画面内容能力较弱。

F(1分—79分)

语言逻辑混乱,陈述不清楚,思维混乱,语意不详,阅读理解、归纳总结画面内容能力差。

(三)才艺展示

考查目的:考查学生的艺术修养和自我展现能力。

考查形式:内容自备(考场仅提供钢琴)。

考查内容:考生展示自己准备的才艺。(具有表演性质的其他艺术形式,朗读类除外)。

评分标准:

本项考试考官从考生对所展示艺术门类的掌握程度、创作力、展示力、感染力等方面进行评判。

A(90分—100分)

具备该艺术门类较高等级要求,台风自然、表现力强。

B(80分—89分)

具备该艺术门类的等级要求,台风自然、表现积极。

C(70分—79分)

具备一定艺术修养和自我展现能力。

D(60分—69分)

对该艺术门类基本了解,能够展现一定的片段或元素。

E(40分—59分)

对该艺术门类基本了解,自我展现能力差。

第2篇

关键词: 地方高校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实践教学 模式探究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特别是传媒产业更是无孔不入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去。伴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传媒产业也焕发出勃勃生机,形成了巨大的人才需求量。然而,我国的传媒教育却明显滞后。单纯依靠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浙江传媒学院等专业院校培养的专业人才,已经远远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而目前我国已有超过200所各类大中专院校开设了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或方向,涵盖了本科、专科、中专等各个层次,与此同时,报考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人数也在数年间迅猛增长,由此也带来了教学班级结构日益庞大,生源更为多元等新课题。这就使高等院校不得不重新审视目前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学的现状,以适应形势的发展,并寻求更深层次的教学改革。

由于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最早由原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开设,经过多年的发展不仅形成了具有较为完备的专业理论体系――“中国播音学”,还形成了比较系统的专业实践教学培养模式。而开设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或方向)的地方高校由于受到师资、设备、理念、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无法达到中国传媒大学的教学条件,特别是在实践教学环节,一方面继承但没有完全照搬中国传媒大学的模式,而是发挥自身特点,根据办学条件形成了与地方院校相适应的实践教学模式;另一方面,也造成了部分高校的教学模式不仅偏离了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本身所特有的教学规律,也导致了毕业生质量参差不齐,成为了地方高校传媒类院系发展的瓶颈。因此,对现有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探索,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整套完整的、科学的专业技能引导、检测和评价体系,不仅有利于拓宽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未来发展道路,充实和完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理论体系,更对地方高校将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打造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本科专业,增强院校实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还可以提高地方院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毕业生未来就业的竞争实力,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地方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应当在现有的实践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属于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经过众多院校的多年教学实践和研究,“大课讲授、小课训练、课余巩固"这三位一体的教学方法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通过大课讲授基本理论知识,结合大量的小课训练来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对于提升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有着十分明显的效果。

1.保证小课训练课时量。地方高校由于受到师资力量的限制,本应1:6的大课小课比,已经被压缩至1:2甚至1:1,这样的大课与小课的比例严重影响了该专业学生实践教学的质量。因此,地方高校在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应当在尽可能的情况下,保证至少1∶4的大课与小课的比例。

2.拓宽专业技能。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是传媒产业当中重要的一环,随着现代社会对于复合型人才需求的提高,“采、编、播”一体化的行业发展趋势的要求,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教育已经不能只停留在教授学生学会“说话”――符合传媒生态的播音与主持,而必须具备传媒行业对于人才的最基本的要求――一专多能。因此,在确立了“一专多能、专业共享”的主要思路后,即整合中文、广播电视、新闻等专业的相关课程与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进行资源共享,以此提高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适应传媒行业要求的能力。

二、拓宽实践教学的载体

普通高等院校的实践教学基本依靠课堂、实验室、实验器材等,对于硬件投入的需求较高。传媒产业属于高投入、高附加值、高产出的行业,而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育属于传媒产业中的一个环节。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需要特定的演播室、演播厅、语音训练室等实训场所,对于地方高校而言,由于受到财力、师资及其他因素的制约,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该专业人才培养的预期成效。因此必须结合地方高等院校自身的实际情况,找到切实可行的替代方法。

1.充分依托有形载体。教学工作离不开课堂,实践教学同样如此。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同时,将课堂延伸至校园,不受教室规模的限制,拓展至诸如舞台、操场、兄弟院校和广播电视媒体等。这样的教学延伸,使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不仅能够将教学空间得到延展,而且能强化该专业学生的表现心理,提高该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更重要的是与兄弟院校的专业交流及向广播、电视等媒体的实践学习,对该专业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准了自己的风格定位。

2.积极拓展无形载体。教学空间的拓展对于突破教学设施的限制有着重要的作用,而积极拓展教学的“无形载体”同样对于实践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无形载体”,即将课堂延伸至各类型的比赛、演出等校园活动中去,通过“以演带练”、“以演带学”,“以赛带练”、“以赛带学”的方式,既契合了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强烈的表现心理和表现欲望,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又使得专业实践教育在演出、比赛当中能够针对性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产生丰富的实践教学成果。

(1)专业演出带学。积极开展各类型演出活动,在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的同时,融实践教学于其中。

首先,进行短剧演出。通过对经典课本剧的挖掘、编排,以及自主编创新剧目,形成了具有校园影响力的话剧作品,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奠定了良好的语言表达基础,为课堂教学提供了较好的专业保证。

其次,进行专业汇报演出。播音与主持专业学生对于舞台有着天然的亲近感,但由于大多数学生缺少舞台的锻炼,对与舞台又充满畏惧感。普通高等院校由于受到师资力量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无法开设舞台表演课程,因此就使该专业学生真正登上舞台之后,容易忽略一些基本的舞台表演要领。因此,必须通过增加登台次数,增加舞台经验来消除这种不足。

(2)专业竞赛促学。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以个人能力为基础的综合素质的竞争更是当今社会对于人才选拔的重要标准。校园也不应该将竞争拒之门外。因而,开展朗诵、演讲等大赛,使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的专业实力能够在竞争中得到体现,同时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促使低年级学生向高年级学生的专业水平看齐。

(3)专业平台提升水平。实践教学如果仅仅依靠实验室、实验设备是无法取得较好成果的。因此,在实践教学环节,除了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之外,需要更高层次的实践教学平台来辅助教学工作。

目前,高校内大都办有校园广播站,且是各高校的主流媒体之一。这一平台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提供了十分便利的实践条件。在这一平台上,实践教学的内容得到了更为充分的应用,学生们通过课堂学习理论知识,实践教学锻炼技能,凭借通过广播站这一平台能将自己的技能充分发挥。

通过以上三种方式使得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不仅能够清晰地发现自身不足之处,更为重要的是在尊重学生天性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快乐中度过了枯燥的专业学习和专业训练过程,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

三、建立专业考核评价体系

传统的考核评价体系多以考试卷面成绩为主。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考核评价体系多是由专业教师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既不客观又缺少科学性。对于该专业而言,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能够使该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客观量化的方式来评价其学习成果,高校和教师也可以通过这种评价体系检验其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

1.改变单一的试卷分数作为评判成绩的唯一标准。该专业实践性较强,作为一门“口耳之学”,专业能力不能靠试卷分数作为评判成绩的唯一标准。因此,在学习成绩的评定上,要多元化、多角度地进行考查。而实践性较强的科目,例如广播播音与主持、电视播音主持等专业课程的考核,采用在现场规定时间内播报新闻、制作节目等形式进行较为妥当。

2.综合考评方式决定学生学习成绩。单纯通过期末考核,不能体现学生平时上课表现。除了闭卷考试外,还通过将学生日常课程的到课率、作业完成情况、小课表现等方面因素汇入综合考评的范围。而实际操作能力较强的课程,如电视摄像与非线性编辑、现场出境采访等课程的考核中,采取现场实践考查和递交完成作品等方式作为成绩评定依据;在广播电视节目赏析、电视节目纪录片解说词写作等课程中,采取针对课程相关内容的具体理解和在学生观摩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的基础上,模仿、提高、创新等方面考查。在综合评定学生学习成果的同时更加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

3.加大学生主动学习成果在学习成绩中的比重。在实践教学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模式下,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促进了学生思维的灵活转换。在专业性强的实践性课程考评中,对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的成效进行考评,使学生真正走出课堂,走进专业,制作较为专业的广播和电视作品。通过学生平时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频率和成果,如外场主持、媒体实习、参加主持人大赛、广播剧比赛等,根据相关反馈,如比赛成绩、媒体口碑、证书等,依据级别不同,给予不同等级的成绩。

4.通过举办活动检验专业认知水平的提高程度。播音员主持人作为公众人物,与各种传播媒介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言行、仪表都应当恰如其分,符合所处场合的氛围和所应具备的礼节。因此,服饰搭配、仪表仪态、谈吐风度等都是组成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成绩的因素。通过课堂讲授基本知识,然后举行相关演出,考查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课堂教学内容运用的熟练程度作为考核标准。

总之,随着中国传媒产业的不断发展,业界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方高校应当顺应市场的需求,及时更新教学方法与教学观念,积极探索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在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注重培养符合市场需求导向,综合素质较高、富有创新能力的播音主持人才。

参考文献:

[1]吴郁,曾志华.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2]姚喜双.未来播音与主持艺术的展望[J].语文建设,1999,(6).

[3]毕一鸣.主持艺术的新视野――传播学视野中的主持艺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1.

第3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播音主持;实践教学;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2-0202-02

1940年12月30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正式播出,不仅成为“茫茫黑暗中的灯塔”,也开始了我国广播事业的征程。70多年过去了,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的《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2012)》(2012年广电蓝皮书)显示,2011年我国有线广播电视入户率达49.43%,用户首次突破2亿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突破1亿户,达到11489万户。从1940年到2012年,从广播—电视—数字化网络和新兴媒体,广播电视媒体事业正在蓬勃地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培养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教育事业的兴旺。从上世纪50年代北京广播学院一枝独秀到现今的遍地开花,播音主持教育事业经历了诞生、摸索,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如今,播音主持专业教育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不管是本科还是高职院校,其招生形势可谓火爆。有媒体称,2011年仅湖北艺术职业学院报名前三天所统计的数字显示,播音主持专业报考者约1500人,已接近去年报考的总人数。高职类院校播音主持专业招生热火朝天的报名景象,反而带来了人才培养隐患。量的猛增并不意味着质的飞跃,盲目地扩招降低了播音主持专业学生入学的门槛,而高职类的播音主持院校要在近百所本科院校的包围中生存,要办出自己的特色,更是受到了一定的制约和限制。

一、现阶段高职院校播音主持教学中面临的问题

现阶段播音主持教育模式,大都遵循中国传媒大学的人才培养方法。在课程设置上,基本上体现了四大体系:专业基础课程、职业技能课、相关艺术课程和实践课程。但是专科教育毕竟比本科教育少了一年的在校时间,在三年的时间里,要完成人才培养任务,不能仅仅依靠压缩课程量。这就需要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既要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又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符合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要求。其次,虽然高职院校在具体课程设置上,都体现了艺术的多元化和互溶性,但是,往往普遍侧重于有声语言的塑造,重视播音主持有声语言部分的教学和实践,而不注重培养学生的无声语言修养,使无声语言课程如形体、表演、化妆等课程成了摆设,学生缺乏实践机会,不能学以致用,更不能将有声语言与无声语言课程结合起来以提升专业综合能力。再次,虽然“艺考热”还在继续,一些院校还在扩招,但是生源质量却让人担忧,尤其是高职专科院校学生专业素养鱼龙混杂,学生的文化底蕴和修养都不如本科生,再加上有些学生报考的目的和动机不纯,就更使得高职类播音主持院校在教学和人才培养方面都受到了影响。

二、高职院校播音主持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

培养以“应用”为主旨,综合能力强、多才多艺的复合型人才,是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的目标。面临教学时间短、课程之间融合性不强和生源质量较差的现状,我们需要在教学尤其是在实践教学模式中寻求可行有效的解决方法,进行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

1.高职院校播音主持专业实践教学的创新模式——舞台实践教学。舞台实践教学模式,也就是在完成了前两年所有的专业课程和其他教育课程之后,在最后一学年,学生离开学校奔赴各个工作岗位完成离校实习之前,进行舞台实践教学。在考核方式上,以综合晚会的形式,将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展示在专业的舞台上。这也是在专业教学中将实践的领域拓展为专业舞台和就业岗位两个平台。播音主持是一门交叉学科,需要与不同的专业相融合,博采众家之长。在现有的课程设置上,我们注重将无声语言课程与有声语言课程相结合,使形体、化妆、表演等艺术课程能够与播音发声、语言表达、电视节目播音与主持等有声语言专业课程在教学实践中相融合。同时,结合艺术专业考试中的才艺环节,加强其他艺术课程,挖掘学生的其他专业素养,对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专业化的培养。在教学中,我们发现虽然加强并拓展了无声语言课程的教学内容,让这些课程充分地为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服务,但缺乏实效性。因为播音主持专业的大部分教学集中在摄像机前,演播室、广播间内,两者的结合效果并不明显。而且,其他艺术课程如声乐、舞蹈更具有一定的舞台表现力,这部分艺术特长的培养,绝不是在课堂中就能完成的。学生除了完成课堂练习之外,缺乏上舞台的机会,缺乏在真实的现场进行主持和交流互动的机会,因此很少能把这些知识运用在实践中。也正是缺乏一个放大镜似的真实的展示环境,根本无法发现或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于是,一旦进入真正的岗位实践场所,更容易手足无措、呆板木讷、缺乏自信,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更需要一个专业化的场所或渠道,能够让播音主持专业课程的设置更有实效,跳出“教室”对实践教学的限制,能够让学生自主地将不同课程的内容融会贯通,自如地发挥,实现课程设置的目的。于是,专业的舞台实践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现阶段高职院校的播音主持实践教学分成两大板块,一是与课堂教学伴随进行的实训部分,二是离开学校在工作岗位中进行的对口实习。我认为,在两者之间更需要有一个过渡实践阶段,将学生的培养放在专业舞台这个特殊的环境中,既充分利用了学院办学资源具有一定特色,又能在实战中检验学生在校期间是否掌握的扎实的专业以及职业技能,在真正踏进社会之前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适应社会需求。

2.高职院校播音主持专业进行舞台实践教学的意义。在高职院校播音主持专业进行舞台实践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①从生源角度讲,因为学生进校时文化水平和专业修养与本科院校存在一定的差距,再加上学生专业能力的个体差异以及专业学习的积极性不同,给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根据生源的现状,注重挖掘学生的特长,发现他们潜在的艺术能力,帮助他们寻找学习的成就感。通过注重声乐、舞蹈、表演等艺术专业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更具有“一技之长”。而开展舞台实践,使这些极具舞台表现特点的课程有了“用武之地”,不再“纸上谈兵”。同时专业化的舞台要求更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他们塑造了专业的舞台形象,提升了学习的自信心和动力。因此,舞台实践符合高职高专“既要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又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才培养要求。②从专业人才培养的角度讲,舞台实践也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播音员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表情、体态、妆容、服饰都直观地体现了主持人的素质、修养以及精神风貌。主持人良好的体态如行走、坐姿、鞠躬等需要在形体课上解决;主持人真实的内心感受和表情、眼神、较强的舞台行动力,需要在表演课堂上解决;主持人的整体形象设计,需要在化妆等课堂上解决……可见,主持人综合素质的培养,是有声语言课程与无声语言课程共同发生作用的结果。而舞台实践,使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语言、表情、眼神、行为和整体形象有了放大镜似的实战场所,举手投足都展示在观众面前,在观察学生的整体能力、综合素质并且帮助他们挖掘问题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在舞台上的综合表现力,在完成舞台展示时,使形体、表情、手势等细节更加准确自如地为语言表达服务,对不同课程的融合与体现,起到了积极作用,对播音主持人才的培养起到了促进作用。③舞台实践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也具有重要影响力。以播音主持专业内容的舞台实践展示为例:因为播音主持专业“小舞台”特点,节目排练组在策划过程中,节目形式既要体现专业又要具有舞台观赏性;其次,内容的选择也很重要。要求学生在进行编排节目时侧重于寻找自己生活中的新闻事实,根据新闻价值的大小进行筛选,最后形成完整节目内容极具原创的特点;再次,在舞台排练实践中演出人员既要与多媒体的放映内容结合,又要在舞台上举手投足有较强的舞台表现力,语言上具有感染力;同时在各个环节的合作中既要遵循舞台要求,又要讲求无缝隙衔接的合作精神,总之一个节目从策划到正式演出,都体现了学生的采编播综合能力、舞台综合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实践证明,每届毕业生在进行舞台实践后,在气质修养、心理素质、应变能力、专业综合修养、能力拓展以及团队合作等方面都得到了加强。④舞台实践不仅对低年级学生学习起到积极的辐射效应,还可以达到零距离就业。舞台上的专业展示,不仅让低年级学生近距离地感受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也使许多非播音主持专业学生在观看过程中,对播音主持专业有了更加理性客观深刻的了解,使专业得到尊重,从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成就感;甚至有些艺术单位在观看了演出之后,立刻向舞台上的表现符合其单位需求的学生伸出橄榄枝,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

总之,舞台实践的全新教学模式既要求专业性,又强调艺术性和观赏性,在方方面面都体现出了关于专业和市场的思考,为学生正式进入校外实习提前“热身”,帮助他们更快地适应就业环境,实现了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培养目标。经过几年的实践证明,学生们经过了舞台实践的锻炼,大部分同学毕业后,在用人单位除了本职工作外,也成为各种活动的策划者、排练者和表演者,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肯定。

社会在发展,就业压力在增加,作为高职类播音主持院校,在短时间内培养出被市场所接受的人才,到底该选用哪种具有特色的实践教学模式还要根据学院自身特点不断进行探索和研究,要趋利避害,取长补短,循序渐进,逐步完成播音主持专业多方向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田钰佳.关于播音主持专业专科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09,(11).

[2]王莹.播音主持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科教文汇,2011,(6).

[3]梁楠.播音主持专业对人才多方向的培养[J].艺术科技,2012,(6).

[4]孙浩.浅析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艺术实践与课程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5).

[5]徐雅丽.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学中无声语言训练不足的原因及对策[J].辽宁教育,2012,(7).

第4篇

关键词:播音主持专业;现状;对策

一、高校播音主持专业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教学资源缺乏

众所周知,播音主持专业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所强调的是丰富的知识素养、临场机智灵活的应变能力能力和过硬的心理素质,这就要求各个高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将课堂教学进行延伸,提高自身教学能力以及完善自身的教学资源。由于高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对学校的教学资源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从而使得招生规模的扩大和教学资源不足的矛盾也更加的突出。还存在一部分高校为了完成招生计划可以招到更多的学生就降低了在专业方面的要求,而且加上播音主持专业招生的学费是相对来说比较高的,这对高校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吸引力。因为播音主持专业与一般的文化课的课程设置和要求存在巨大的差异,它不是简简单单的课堂讲授,它是需要具备摄像露营、演出播放、以及视频制作等方面的全套的课程教学设备的。但是目前很多高校在设备和教学资源上是不能满足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要求的,所以相应的教学质量也不会特别的高的。

(二)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由于播音主持专业是一个新型的学科,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其突然激增的学生人数给学校的教学资源特别是师资力量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存在一部分的高校教师教学素养低的问题,因为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是需要高素质的综合人才的,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时展需要的优秀人才。播音主持专业的老师不仅需要掌握基础的播音基础知识,还要具备较高的创新精神和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现在很多高校的播音主持专业的老师并非播音主持专业毕业的,甚至没有一点的相关专业的背景更谈不上相对应的媒体从业经验,所以很难做到将自己的经验与教学结合起来。作为一名专业的播音主持人员不仅要有过硬的播音主持专业知识,还要具备高超的言语表达能力。一个人的外在形象、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是不能够作为一个专业的支撑的,只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好的表达能力才能真正的帮助学生来提高自身的主持功力。

二、解决播音主持专业现状的对策

(一)完善教学资源、优化学习环境

我国教育教学目标对各个专业的设置的教学条件: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是有明确的要求的。关于播音主持专业的设置也是如此,对学校的教学设施和教学环境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各个高校必须建立例如:多媒体教室、演播室、视频制作及编辑室和相应的资料室。这就要求高校在开办播音主持专业时要有充足的资金、场地、师资以及设备,可以为培养相应的专业人才提供好的学习环境。另外学校要跟上时代的要求,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技术手段来给学生提供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以及和谐的教学环境。

(二)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因为播音主持专业的从业人员是必须具备过硬的知识素养,较强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所以对教师的知识素养的要求也是很高的。高校在完善师资力量的同时要注重对教师的素质的提高,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播音主持专业的人才时一方面要注重严格把控选拔要求,按层次划分人才的培养目标;另一方面要给教师提供进一步深造的机会,例如:鼓励教师攻读硕士和博士、参与学术研究、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等。提高教师的知识面和实践能力,也可以在给学生讲课的过程中丰富课堂知识、调动学生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因此,高校在培养播音主持人才的道路上是需要很多的地方是需要改善的,高校要清楚的认识到自己所采用的教育教学的模式不是固定不变的,其是由社会对多媒体环境的要求和对播音主持专业的人才需求决定的。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平台要紧跟时代的发展,还要拥有广阔的视野。作为学生本身要凭借已有的资源来不断学习和巩固自身的知识,同时要多多参与学校的社团播音实践活动,参与校外的一些实习来多多锻炼自己,提高自己在行业中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田钰佳.浅议电视新闻资讯节目的播音主持艺术特点[J].大舞台,2010(11):146-147.

[2]张捷诚.论表演艺术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作用[J].电影评价,2010(6):92-93.

第5篇

【关键词】东盟 播音主持 人才需求

在广播电视传媒行业蓬勃发展的当今社会中,各大中小传媒机构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人才需求激增。在这种形势下,全国各大高校纷纷开设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并逐年扩招,但我们同时也发现高等教育在学生能力培养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创新教育薄弱,培养的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不足能力不强;高校实践育人意识淡薄,培养的学生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及就业竞争力未能适应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近些年毕业的学生在找工作时,出现了供过于求,就业面极窄的现象以及学生找不到合适自己的工作的尴尬局面。在这种情况下,要提高播音与主持艺术人才培养质量,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亟需进行教学改革。

如果能将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教学改革与东盟经济文化发展需求相结合,那将事半功倍。因此,希望通过本次调查,能十分清楚了解广西地区各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人才培养模式,了解东盟背景下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需求情况,从而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性的建议和意见,促进广西地区播音与主持专业的发展。

一、调查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广西开设有播音主持艺术专业院校的教师、学生;广西各大传媒机构(包括广西电视台电台、南宁电视台电台、传媒公司)、广西各大宣传部门、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等部门。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

共发放问卷100份,收回97份,回收率为97%

2、统计分析法

对定量的材料进行统计,对定性的材料做逻辑分析。

二、调查结果分析总结

1、针对高校问卷调查分析

(1)是否对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开设有与东盟自由贸易区人才需求相关的课程?从广西开设有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各大高校中调查了解到,各大高校为播音专业学生开设有专业主干课、专业必修课、公共课、公共选修课,目前却没有一所高校在播音主持艺术专业中开设有适应东盟发展的课程。据了解,各高校开设的课程大同小异,差别不大,培养模式也大多走传统模式。

(2)是否安排过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教师参加东盟双边合作项目的培训?调查的高校中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教师中有一部分为兼职教师,这些教师大多在一线媒体工作,一线媒体工作繁重,在高校仅仅只是兼职授课,没有时间也没有机会参加到项目培训当中。其余的专职教师也没能够参与东盟双边合作项目培训。

(3)是否安排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学生与东盟各国家的学校进行国际交流?学校没有条件、学生不感兴趣成为问卷统计当中排在榜首的两个原因,但在与学生私下聊天中了解到,大多数同学反映学校并没有跟学生们提过国际交流的事情。部分学生想去交流,就只能借助于寒暑假时间去泰国、越南、柬埔寨、新加坡等地旅游时去当地高校走走看看,这种交流很难有针对性、目的性。

(4)是否想过改革课程体系,打破传统的培养模式,发展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不同的人才培养,培养的目的是不同的,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教学当中的关键之处,但是大多数学校并没有在中国——东盟发展的大环境下将办学中的因材施教、个性发展落实到实处,依旧走的是传统的培养模式,往一线输送的人才也还是单一化。65.3%的学校也想打破这种传统单一的培养模式,更重要的是他们缺少一个带头人来推动教学模式的改革,大部分学校教师心不齐、不团结也是造成没能改革成功的重要原因。

(5)是否建立中国——东盟人才培养基地?调查了解,几乎所有高校都没有建立东盟人才培养基地,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属于全国省属6所综合类艺术院校之一的广西艺术学院于2011年获批准成立了“中国——东盟传媒艺术研究中心”,该研究中心是以与东南亚各国的传媒交流合作为平台,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进一步加强了实践教学。

2、针对用人单位问卷调查分析

(1)最看重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毕业生哪方面的素质?在广西各大媒体,传媒公司、政府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的问卷调查中了解到,单位最看重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毕业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较为突出的专业水平这两项,同时我们发现,64.4%的用人单位对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不满意。从调查中也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高校教育观念落后、人才培养模式陈旧、专业设置重复,便造就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面过窄,适应能力差,难以适应东盟背景下的人才需求。

(2)希望招来的人才具有哪些能力?在收回的问卷中显示,98%的单位都希望招来的人才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特别是一线媒体,他们希望招来的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是多面手,即采访、写作、编辑样样都能拿得起,成为“采编播”合一的人才。

(3)高校还需要对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加强哪方面内容的培养?选择增加注重地方特色和地方文化产业相关的行业课程占89.2%。

从问卷中各用人单位给出的建议中我们也发现,以前传统的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传媒业的发展。在这个广播电视传媒行业迅猛发展的社会,广播电视台在招聘播音员、主持人时选择的对象都是“一专多能”的人才,如果高校还按传统模式培养,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是千人一面,都只会一种技能,少则造成个体同质化的不良后果,多则影响节目样式单一或雷同,从而引发业界之间进行不良竞争,学生资源被迫流向其它工作领域形成恶性循环。所以必须将文化创新摆在工作的前沿阵地,提醒作为学生的我们要有创新、有创意,才能在传媒一线立足,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策略建议与思考

广西地处祖国的西南,是少数民族壮族的聚居地区,受地区文化差异影响,绝大多数人讲的话是闽南方言而非标准的普通话,给广泛的人际交往带来了严重困难,因此对播音主持人才的培养相当关键。针对这一现状,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建议和思考。

近些年来,中国与东盟十国贸易往来陡然剧增,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但语言交流障碍长期存在,缺少沟通桥梁,能够做到自如运用东盟各国语言与国外友人交流的人才少之又少。据了解,近些年全球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在不断的增加,而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却少之又少,师生比例为1:1000。①针对东盟对外汉语人才的需求,可以给学生们开设东盟十国的小语种课程,开设一些课程让学生了解东盟十国的民俗文化,以解决跨民族、跨地域文化交流之间的问题。了解了东盟各国的礼仪文化后再结合我们在播音主持艺术专业中所学习到的播音发声和播音创作基础,就可以将字正腔圆的普通话教给外国友人。

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以广西艺术学院为例,学校每年要求学生进行至少为期两周的专业实践,然而学生每年实践地点普遍是在各省市电视台、电台,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都很单一。因此,可以利用东盟博览会在广西南宁长期举办这一契机,为学生们提供良好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将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并参与到东盟博览会中。学生们可以将学到的东盟各国语言、文化、习俗同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结合起来,做出镜记者采访中外游客,到展览馆做解说员介绍东盟各个国家,也可以担任东盟博览会的会议主持等。

结合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优势,在高校建立中国——东盟人才培养基地,开展广西与东盟国家之间的人才培训、探索与东盟成员国的人才交流与合作,广西高等教育需要根据中国——东盟人才的要求,因材施教,发展个性,培养创新能力强,思维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

学校可以尝试以中国——东盟为研究主题的课程研究,鼓励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和实践,设立如“创新学分”“自学学分”“社会实践学分”等学分,目的“鼓励学生勇于创新,扬己所长,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②有条件的话也可以考虑启动国际合作办学,与东盟成员国的高校建立合作培养人才计划,两国学生可以得到互相交流学习的机会。

结语

广西地处祖国西南,为东盟十国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一年一度的东盟博览会在广西南宁举行,地理、人文条件优越。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发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中国与东盟经贸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东盟各国对熟识双方经济文化背景的专门人才需求将日益趋紧,在广西培养适应东盟背景下的播音主持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调查了解,熟悉了东盟背景下所需人才,就可以通过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开设的课程以及拟定的想法来培养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同学们的素质和能力。这样有计划有针对性进行培养,不仅能让学生就业面得到拓宽而且可以让学生成为当今传媒产业所需求的“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同时也能与广西艺术学院影视与传媒学院的办学理念相吻合,使广西艺术学院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更好的立足广西,面向全国,辐射东南亚。

参考文献

①曾俊峰,《京粤桂三地教育机构共同打造北海东盟人才培养基地》[N].《广西日报》,2008-4-7

②谢和平,《对建设研究型大学的思考》[J].《煤炭高等教育》,2003(1)

第6篇

【关键词】播音主持;培养模式;对策

随着广播电视的快速发展,广播电视已经深入到我们的生活,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且我国高校也纷纷开设播音主持与艺术专业,但是高校在培养专业人才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在分析高校播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指出高校培养专业人才存在的问题,如很多高校仅仅凭借高考的成绩就录取了学生,因为单方面知识不能够适应播音主持的需要,而且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师严重缺乏,课程设置不合理,培养模式不适应时展,教学手段落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希望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产生积极的参考价值。

1 我国高校培养播音人才存在的问题

1.1师资力量不足

播音主持专业在我国是一个新兴的专业,而且是一个交叉专业,在开设专业课程的同时,播音专业教师力量显然是不足的。而且,播音主持专业与一般专业的教育不同,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要注重实践。我国目前大部分高校播音专业的教师来源于电视台的播音主持,虽然他们具有非常优秀的实践经验,但是在理论方面就显得不足。而且,作为播音主持专业,消耗的费用比一般的专业要高出很多,不仅在成本上投入较高,还要具备听、演、录等全套的设备。虽然,我国很多高校开设了播音主持专业,但是却没有相应的配套设备,而且师资力量比较薄弱,但是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1.2教育模式比较落后

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培养,不仅要靠专业的教学,而且要在职场或者播音实践中不断的磨练。西方的播音主持人才的培养模式就是在教学理论与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成长起来的,无论是在人生经验还是在文化素养方面都具有非常深厚的积累,而且在实际的播音主持过程中也能够产生良好的效应。我国播音主持人虽然外表比较靓丽,但是在播音的过程中没有自己的特点与风格,与国外的播音主持水平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我国最早开设的播音主持专业是北京广播学院,而且在人才培养方面也是专注于外表与声音的考察,忽视了综合素养的考察,这样,在一些突发的情况下,就不能把播音主持做好。所以,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培养要在注重专业教育的同时,不断加强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培养,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播音知识体系,提高播音专业人才的计划。

1.3理论研究与实践不平衡

播音主持专业是一个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联系非常紧密的学科,理论建设是播音主持人才培养的基础,但是实践能够促进播音主持理论的不断完善。一方面,先进的理论能够指导播音专业人才在实践中不断取得好的效果,同时,具体的实践也可以指导理论在新的环境中不断获得发展,任何一个方面,都可以对播音主持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随着传媒技术的不断发展,播音主持在社会中的影响越来越重要,而且时代的发展,对播音主持理论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多,使教师无法进行正常的理论研究,从而,使学校的教学与理论研究处于这样的现实当中。

2 加强播音主持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

2.1加强师资力量培养

虽然我国播音主持院校比较多,但是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因此要不断加强播音主持教师的培养,从教育源头上进行培养模式的研究,包括师资力量、专业配置等方面。同时,不断加强教育理念的转变,在播音主持日益发展的年代,不能把声音和外表作为培养人才的唯一标准,因为,当今主持人的培养已经由外表转变到对各个领域的关注,专业素质、文化内涵都是不可缺少的因素。所以,在对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要提高对思维逻辑的考察、语言表达能力、学习能力以及应变能力的考察。

2.2加强教学模式的探析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转变教学模式,不断创新教学模式,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在大一、大二阶段让学生学习基本的文化课程和基础课程,但是,大三、大四要针对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创新出合理的教学模式。所以,要不断加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学习,积极引导学生学习思维能力,锻炼个性化的语言,从不同的角度培养学生的新闻敏感性与主持能力。要不断优化教学方案和设计,结合先进的教学媒体和方法,不断提高播音主持人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现场控制能力及节目创新能力。

2.3建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

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人才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播音主持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根据播音人才教学模式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要尊重教学规律,而且要合理的利用教学资源,加强分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学习的主动性,增加学习的效率。而且,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积极利用课堂人少的优势,进行一对一的培养,把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有效的结合起来。同时,要积极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想和动态,调查学生在学习过程遇到的问题,针对问题制定合理的教学模式。而且,要积极加强课堂模拟教学,不断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丰富课堂的教学形式,这样学生才能够不断激发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2.4改革教学方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在学生的教学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良好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提高教学效果。所以,教师要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多媒体教学以及互联网技术进行有效的教学,让课堂教学与实际教学有机的结合。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在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而且拥有大量的信息,比传统的教学方法有效,而且多媒体教学与播音主持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不仅生动活泼而且能够锻炼学生的实际能力,所以,多媒体教学受到了广大学生的青睐。

同时,要实行模块化教学,一是要进行基础知识模块化训练,将理论与实际进行有机的结合,将课程进行层层分解,加强训练,结合每个课程的学习阶段进行有效的训练,明确训练要求,才能够达到训练的目的;二是主持技能模块化训练,主要是加强课堂之外的实践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把遇到的问题和老师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才能够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不断提高。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广播电视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多,因此,不断加强我国专业播音人才的培养是当前我国播音事业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我国高校要不断结合自身实际的发展,要结合我国播音主持的现状进行合理的研究,不仅要加强师资力量的培养,合理的设置课堂,进行有效的教学,而且要加强培养模式的创新,更新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促进我国播音主持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吴都、曾志华.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

[2]王赛.对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方法的思考[J].科教文汇,2011(15).

第7篇

【关键词】播音主持专业 复合型人才 培养机制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播音主持人才培养大多是参考中国传媒大学的培养模式,但是这种培养模式可能会造成水土不服的情况,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缺乏一定的创新性,虽然这些科班出身的学生具有优雅的气质,声线及其优秀等条件,但一旦投入到社会中却发现十分缺乏工作能力,表现并不能让人满意,这就是高校培养人才的一个困境,对于独立院校来说,本身和普通本科相比就没太多优势,就更要在培养复合型播音主持人才方面努力。

一、播音主持复合型人才内涵

所谓播放主持专业的复合型人才指的是:第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和丰富的播音主持文化修养,复合型人才要求的并不是单单只精通专业知识,更要涉猎知识面积要广,包括文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等。通过多学科的融合激发自己在播音主持艺术实践中的火花,例如:董卿在主持中国诗词大会时所表现出的深厚专业功底和广阔的知识宽度都让人肃然起敬。那种仅仅依靠话筒传递声音的播音主持人在这个社会已经被淘汰了。现在的播音员和主持人!其业务范畴已大大扩展,上乘的播音员不仅仅要具有多样化风格的新闻播报水平!具备在演播室进行现场访谈和对新闻话题进行分析议论的能力,还要具有新闻现场的采访报道能力和一定的编辑能力。最后,播音主持复合型人才还要必须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一个人的社会适应力决定他未来走的有多远,一个播音主持学生毕业后,如果社会适应力不强,无法融入工作环境,那么等待他的最终是被淘汰,在好的专业知识也得不到表现和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一专多能型的播音主持人才已成为市场的首选。

二、独立院校播音主持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一)要把培养复合型人才当做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第一,独立院校的要把培养复合型人才当做人才培养发展的第一目标,要向社会输送德才兼备的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扎实的专业技能的播音主持人才是学校培养的基础。

第二,培养的播音主持专业学生要具有标准的普通话,规范的汉字使用习惯,较强的言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播音主持人才培养不仅仅是说,还要会写,具有双重能力。仅仅靠嘴巴吃饭的年代已经过去了,播音员主持人也应具备良好的写作能力"

第三,培养播音主持专业学生要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一体多专型人才,这是独立院校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第四,播音主持专业学生要具有职业迁移能力。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适应要能够快速应对职业岗位的轮换需求,播音主持工作的灵活性非常大,播音主持人要经常面对岗位的调整和轮换,因此,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也是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应

该具备的素质。

(二)构建完善的独立院校播音主持专业课程设置

播音主持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科学的课程设置尤为关键,课程设置的目标是实现复合型人才培训的重要手段,因此设置的原则要本土化,根据本科教学要求,课程设置分为公共课、专业课和选修课三大组成部分"目前开办播音主持专业的各高校在公共课的设置上基本上差不多,主要是在专业课和选修课的安排上有所差别。因此,独立院校在播音主持专业课程设置上,要以专业为核心,播音主持技巧和专业训练是课堂体系的核心,然后在此基础上,强化其他学科的设置,例如:新闻学、文学、心理学等课程设置。例如:央视名嘴白岩松就是毕业于传媒大学新闻系,并不是科班的播音主持专业出身。他之所以能在主持工作领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和他们在大学里所W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是分不开的。

(三)教学方式要多元化灵活化

学校人才培养有了明确的目标和科学的课程设置后,就要进行实现,而实现的载体就是教师,而教师的教学方式又决定了目标实现的质量和效果。

(1)大课“讲”、小课“练”。以年级为单位的课程,可以采用大课讲授的方式,对教学计划和框架进行介绍和部署。小课“练”是指对20人以内的教学单位,根据大课的教学大纲指导,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专业训练操作,大课采用多媒体讲授,小课采用情境模样实训方式,可以在学校的演播室等地点进行教学。既保证了对理论知识点的详细讲解,又根据学生特点,做到了因材施教#教学效果良好。

(2)请专业人士来校进行专场讲座。任何学科都需要不断的引进先进的知识体系和最前沿的知识,因此可以通过专业人士讲座形式,让学生了解播音主持专业的一线信息,让学生了解到自己和社会需求的差距,提高他们的学生

(3)学校要多与广播电视机构加强合作,给学生提供实习岗位。播音主持专业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闭门造车的方式不适合这门学科,学校要强化与当地媒体机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让学生可以通过实地的实践强化自己的学习效果,从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实习的形式也采用多元化,比如专业汇演,在可以参加各种播音主持竞赛,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多参与社会各大电视台举办的播音主持大赛,这也是让社会发现自己的一个机会。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与平台,让学生深入社会,在实际工作中发现自己的长处与短处,从而能够更有针对性地提高自己。

三、小结

播音主持专业是一门新兴专业,独立高等院校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的课题也才刚刚起步,任重而道远,我们的探索仍将继续下去。

参考文献:

[1]杜青林.从个性化、人格化和亲和力来探究播音主持的艺术[J].新闻传播,2015,(12).

第8篇

【关键词】播音主持;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播音主持人才

一、我国当下播音主持专业的人才选拔标准

首先选形象气质。播音与主持专业的学生未来所从事的工作是面向受众的,院校选取学生注重形象大方、仪态端庄、亲和力强。其次选语言表现力。一是需要必要的普通话基础,通过国家一级甲等普通话考试是不可缺少的硬件;二是考察考生音色是否圆润动听,而且吐字清晰;三是需要考生具备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对考生是否能透过文字感受到稿件思想感情并准确表达的能力。第三选思维能力。播音主持工作需要现场进行采访、与嘉宾和观众进行互动交流,要用语言打动听众,这都需要具备以知识结构、生活兴趣、敏锐的新闻察觉能力为基础的良好的思维能力。第四选即兴演讲能力。考生即兴演讲能力和缜密的思辨能力对即兴主持和现场报道是不可或缺的业务支撑。

二、播音主持专业飞速发展的原因

一是选秀类节目关注度极高从2005年起,选秀类节目发展迅猛,从《超级女声》、《梦想中国》到《中国好声音》、《中国梦想秀》,选秀节目看点不仅在参赛选手身上,更取决于主持人自身的魅力。娱乐类节目主持人能够充分展示个性,在崇尚个性张扬的时代,从事播音主持对充满表现愿望的学生更具有吸引力。中央电视台综艺节目主持人大赛中优秀选手可以签约央视,对播音主持专业发展升温是极大的触动。二是就业率牵动了专业教育的扩大现阶段播音主持专业之发展迅速的一部分原因是播音主持专业就业岗位广泛。从1940年的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到现在中国的广播电视事业,红色中国的新闻广播员历经七十多年,由几个人发展到数万人。专业人才培养方式也从借鉴苏联经验到现在专业高校科学化、系统化地培养。而就业市场对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要求不断提升:传统媒体的节目数量快速增多,频道栏目增多,需要从社会上不断补充大量相关人才;伴随着电视台栏目化的发展,播音主持要担负采访、编辑等方面的工作,原有的播音员、记者、编辑的知识结构不足以胜任综合能力强的岗位,促使媒体聘用高校培养的综合人才;新媒体的异军突起,对播音主持专业的从业者提供了更为广泛的就业空间。良好的就业率牵动了播音主持专业教育的扩大。

三、人才市场对播音主持能力的新需求

(一)现场直播能力

现阶段的现场播报对主持人是一项巨大的挑战,需要主持人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扎实的新闻事实积累、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应对各种直播中的突发事件时的沉着冷静的心理素质。此外,直播工作量和过去相比翻了数倍,这就对主持人的耐力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当前激烈的媒体竞争,对播音主持人才专业复合性要求越来越明显,相对传统媒体的播音员来说,主持人必须具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突发事件的不可预测性,考验着播音主持人的正确新闻观、相关知识积累以及新闻价值判断能力。中央电视台在对禽流感、三鹿奶粉、地沟油等和公共安全有关的事件的报道中,播音主持人相关领域知识的广泛积累、对新闻事实的占有程度、播报的分寸,以有理有力有节的叙述和分析,满足了公众的知情权,有效地引导了舆论走向。相对传统媒体的播音员来说,主持人必须具备直播合作能力。同一个新闻事件,同一个讨论主题,不同的媒体记者、评论员、主持人在同一个平台展开面对面的交流和对话,这是现代播报的创新形式。直播过程中,讨论中的观点不同、看法不同、论述风格不同是常有的现象。越是有冲突的讨论,越有吸引力。在这样的直播播报合作中,需要各方具备配合的能力和艺术,保证播出安全和播出效果。

(二)国际交流能力

随着网络媒体的高速发展,以及国际化交流的不断增强,我国新闻传播不再限于国内播出。中国国际广播电视台向国际社会转播新华社新闻,可以达到同一时间使用38种语言发出。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的成立,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的成立,提高了中国新闻在国际上的交流能力,放大了中国的话语权。播音主持人担负这样的时代使命、民族使命,面向国际化方向培养专业人才,这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把握广播受众能力

第9篇

【关键词】播音主持;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现阶段

前 言

现阶段我国范围之内拥有播音主持专业的高校的数量是比较多的,不用类型的学校秉承着的办学理念、宗旨以及办学模式其实都是不一样的;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假如说专业方向是不同的话,那么在实际教学相关工作进行的过程中使用到的教学模式自然也就是不同的了,但是从整体的层面之上展开分析,之所以会这样做,其实也是为了能够培养出来满足社会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的过程中提出的客观要求的学生,最终可以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的过程中做出一定的贡献。现阶段我国范围之内各个高校的其他专业来说,波音主义艺术专业本身的专业性其实是比较强的,但是现阶段仍然是没有在固有的领域当中做出拓展的,那么在此基础之上显现出来的就业面自然也就较为狭窄,但是在此基础之上也是可以在某些领域当中形成热门性比较强的艺术类专业的。

一、现阶段我国范围之内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

(一)生源素质呈现出来一种水平高低不一的态势

在以往的一段时间当中我国范围之内各个高校中开设播音主持专业的高校的数量并不是很多,那么在此基础之上针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自然是较为严格的,但是在经过几年的招生规模扩大的基础之上,那么我国范围之内竞争力水平较为低下的高校,在招生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在想过多的顾及到生源质量问题其实就是较为困难的事情了,在招生数量大幅度体会是呢过的同时,因为是会受到文化知识、专业条件等因素的限制的,因此也就会使得生源整体质量呈现出来一种逐步下降的趋势。

(二)师资队伍具体构成结构问题严重,教学应当向着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方向转变

现阶段我国范围之内各个高校开设的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师资源一般情况之下是来源于两个渠道当中的,首先就是我们经常提及到的兼职教师,在这里是将外聘教师作为主要成分的,他们一般情况之下都是可以在教学相关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向学生传授一定高的经验和知识的,但是自身理论层面之上的积累以及探寻却呈现出来一种有待提升的态势,在教学以及传授模式领域当中也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的。第二是出自于与之相关专业当中的专职教师,他们本身的教学意识水平以及教学措施水平是比较高的,但是在教学相关工作进行的过程中,一般情况之下是难以对播音主持行业中的一线工作形成全面且明确的了解,在教学相关工作进行的过程中是会出现脱离实际这样的问题的。上文中提及到的这两种师资力量的来源渠道实际上单独摆出来都是有一定的问题的:首先就是理论知识教学工作难以和实际工作有机的相互融合在一起;第二是日常教学工作并不是十分的规范;第三是教学质量水平相互之间呈现出来的差异性是比较强的,在此基础支行,整体教学水平想要得到均衡的发展其实也是一件较为困难的事情。

二、培养播音主持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到的问题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学相关工作进行的过程中使用到的教学模式一般情况之下都是将大小课有机的相互融合在一起。大课教学相关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应当遵循的是专业教学规律中提出的明确要求,在实际教学相关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大致上使用到的都是理论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研究工作及你选哪个的过程中应当使用到的是教师启发讲述、学生分组套路等发散式教学模式。专业小课的针对性相较于大课来说是比较强的,在实际教学相关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呈现出来的特征是专业性比较强、实践性比较强以及人数相对来说比较少,那么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在教学相关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到的教学模式也就显得比较多。将学生整体素质水平作为依据,再在和学习心理动向进行一定程度的相互融合的基础之上,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出来内容不同、进度不同以及强度不一的职业目标培养模式,在此基础之上自然是可以将播音主持专业教学相关工作本身应当具备的实践性、亲和性特征呈现在人们的眼前的

三、结语

总而言之,各个学校不管是在播音主持专业教学相关工作进行的过程中使用怎样的教学模式以及评判方式,都是为了能够在此基础之上使得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使得播音主持专业的大学生可以在在校的时间之内了解到自己学习的是怎样的内容,只有在将上文中提及到的这些概念弄清楚的基础之上,才可以在进入到社会中之后使得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的过程中提出的客观要求得到满足,将自己放置在一个正确的位置之上,在此基础之上使得自身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的发挥出来,进而自然也就可以将自己放置在一个比较好的地位之上,最终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的过程中做出一定的贡献。

基金项目:2016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项目,声音集市项目(编号:201612308CM005)。

参考文献:

[1]张慧鑫.新媒w环境下以就业为导向的播音主持专业学生培养路径――基于2015年三亚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行业调研的分析[J].科技传播,2016,(10):49+92.

[2]张永洁.创新性素质教育在播音主持艺术专业中的培养[J].大舞台,2012,(07):182-183.

[3]李亚铭.口语传播视野下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