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16 19:15:04
导语:在五年级下册数学书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教育问题一直被人所重视,在注重小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别忘了科普法制教育知识。这里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1一、学情分析
我班有学生人,学生的学习态度、班级的学习风气是比较好的。我一直对行为习惯的培养很重视,因而这批同学的学习态度端正,作业书写工整、美观。但也有部分同学由于父母长辈过分宠爱,平时对自己要求不严,学习习惯较差,作业马虎,字迹潦草,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因此,在本学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要特别加强学生学习习惯和责任心的培养,学会思考方法,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能理解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能把分数化成有限小数,也能把有限小数化成分数;能结合实际情境,解决简单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第三单元“分数乘法”结合具体情境,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除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五单元“分数除法”了解倒数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倒数。能够正确进行分数混合运算;理解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结合实际情境,能用多种方法解决简单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体会分数混合运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第七单元“用方程解决问题”在列方程的过程中,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提高用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有两个未知数,需要选择设一个未知数为x,再根据两个未知数之间的关系,用字母表示另一个未知数。同时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建立模型的能力。
(二)空间与图形
第二、四单元“长方体(一)(二)”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及其基本特征,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含义;认识体积(包括容积)单位,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某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引领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第六单元“确定位置” 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用方向和距离来表示物置;在具体的情境中,自建参数系确定位置。
(三)统计与概率
第八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学生在这一单元认识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感受复式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能读懂简单的复式统计图,根据统计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与同伴进行交流。通过实例,理解中位数、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
(四)数学好玩
本单元设置了“象征性”长跑、有趣的折叠、包装的学问三个内容,主要目的鼓励学生从数据中获取尽可能多的有效信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思想,锻炼思维能力,积累思考经验,开阔眼界。
三、教学措施
1、转变教学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将“重视结论”的教学转变为“重视过程”的教学,注重再现知识产生、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
2、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一起摆摆、拼拼、说说,让学生畅所欲言,互相交流,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境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如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编等途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应变能
4、练习的安排,要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
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练习,对优生、学困生都要体现有所指导。
5、增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的实际意义来诱发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6、后进生转化措施: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
只有树立起后进生的自信心,我们的转化工作才找到了起点。要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后进生。对后进生多宽容,少责备。要做到“三心”:诚心、爱心、耐心。重视与家庭的联系。
五、课时安排
一、分数加减法………………………………………………………6课时
二、长方体(一)……………………………………………………7课时
三、分数乘法…………………………………………………………8课时
四、长方体(二)……………………………………………………8课时
整理与复习………………………………………………………3课时
五、分数除法…………………………………………………………6课时
六、确定位置…………………………………………………………3课时
七、用方程解决问题…………………………………………………5课时
数学好玩…………………………………………………………3课时
八、数据的表示和分析………………………………………………6课时
总复习……………………………………………………………5课时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2一、全册教学分析
1、教材名称、版本: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五年级(上 )
2、全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共编排了十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在“数与代数”领域教学负数的初步知识、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四则计算,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周期现象。在“空间与图形”领域教学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公顷与平方千米这两个较大的计量土地面积的单位。在“统计与概率”领域教学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联系上述三个领域的教学内容编排3次实践活动,教学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教材离编排了一些“你知道吗”,介绍数学背景知识。编排一些思考题,作为弹性的教学内容。
教材编写时,考虑了高年级数学教学的知识量比中年级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我意识比中年级强。教材适当调整了编写体例,设置了例题、试一试、练一练、练习、整理与练习等栏目与版块。
3、教学目标:
(1) 基础知识:
①通过合理的分类,并借助直观,让学生体会正负数与0的关系。
②要借助直线上的点,使学生初步体会负数的大小。
③要让学生经历公式推导的完整过程。
④把握探索小数性质和小数大小比较方法的思路。
⑤联系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⑥要鼓励学生画图列举寻找规律。
⑦理解用计算器探索小数点移动规律的活动线索。
⑧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⑨引导学生依据具体数量关系列出乘、除法算式,逐步丰富对乘除法运算的理解。
⑩要让学生感受复式统计表与复式条形统计图在描述数据方面的特点。
(2)基本技能:
充分利用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知识间的迁移、类推、比较、拓展,将新知识点与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联系起来进行教与学。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让他们认识到数学的价值,生活中离不开数学,使他们喜欢数学,乐学数学。
②形成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树立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相互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③引导反思促进情感态度的发展。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反思当天的学习活动,适时教育学生要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学习上要实事求是,并以肯定的方式强化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
④创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学以致用,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借以激发和保护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4、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小数的乘法和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小数加减法;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乘法和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的道理, 准确计算,引导梳理适合学生自主解决的实际问题。
5、教学方法: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本学期要以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空间。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创设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中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从而达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6、学习方式:
①预习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
②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③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④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 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7、教学改革设想:
(1)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使每位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
(2)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爱学、会学,教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3)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因材施教,每一堂课教学内容的设计都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基础上,创建教学的问题情境,属于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
二、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一班共有学生32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具有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交流合作,自主探讨。但有个别学生基础知识差,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自觉的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本学期重点抓好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学,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进入最佳学习的动态。
三、各单元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3课时
第二单元:9课时
第三单元:8课时
第四单元:7课时
第五单元:2课时
第六单元:8课时
第七单元:2课时
第八单元:14课时
第九单元:7课时
第十单元:5课时
四、各单元具体要求与分析:(按单元分析)
第一单元认识负数
在一至四年级的数学教材了,“数与”代数领域主要教学整数的知识,这些整数都是自然数。本单元教学负数,是过去小学数学里没有的内容。因此要通过合理的分类,并借助直观,让学生体会正负数与0的关系。要重视两种相反作用练习。要借助直线上的点,使学生初步体会负数的大小。但不要涉及正、负数的计算。实践活动“面积是多少”要突出图形变换在直接计量面积时的作用。
第二单元 多边形面积的计算
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了这些图形的特征,掌握了面积的意义和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基础上安排的。所以要由扶到放,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多边形面积计算的一般策略。要让学生经历公式推导的完整过程。要充分发挥方格纸(点子图)的作用。要采用合适的方法,帮助学生感受推导多边形面积公式的不同方法,以拓展解决问题的思路,增强自主探索的兴趣。“校园的绿化面积”要重视实际测量方法的探索。
第三单元 认识小数
本单元系统地教学小数知识,将使学生建立比较完善、比较深刻的小数概念,在教学中由具体到抽象,引导学生逐步深化对小数的认识。把握探索小数性质和小数大小比较方法的思路。大数目的改写要加强指导,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方法。要注意大数目的改写与求大数目近似数方法的比较。回顾与整理时,要着重讨论小数与分数、小数与整数的联系。
第四单元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本单元把小数加法和减法分两段教学,线教学笔算的方法,在掌握笔算的基础上,口算比较容易的小数加、减法。然后教学加法运算律和减法运算律在小数加、减法里仍然适用,并进行有关的简便计算。联系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适当指导计算被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少于减数的题目。要恰当把握计算的难度要求。整数加法的运算律的推广,只需意会,毋需言传。通过用计算器计算,拓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引导学生探索一些数学规律,增强学习的兴题。
第五单元 找规律
本单元把常见的、有固定周期规律的现象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发现具体现象里的周期规律、对现象的后续发展情况作出判断、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教学活动,激发探索兴趣、培养探索精神。要鼓励学生画图列举寻找规律。选择合适的时机,突出用除法计算的价值。要指导学生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策略。恰当把握要求,减轻学生负担。
第六单元 小数乘法和除法(一)
本单元教学小数与整数相乘、小数除以整数,要清晰把握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探索思路。要切实理解用计算器探索小数点移动规律的活动线索。要仔细分析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可能会出现的几种典型情况。恰当控制计算的难度要求。适当梳理适合学生自主解决的实际问题。
第七单元 公顷和平方千米
本单元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初步形成1公顷、1平方千米的观念,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通过图片(视频资料)和例子让学生体会平方千米是测量和计算大面积土地的单位。通过组织看图估计活动,增强对面积大小的实际判断能力适时回顾并整理学过的面积单位。
第八单元 小数乘法和除法(二)
本单元在第六单元的基础上继续教学小数乘小数和除数使小数的除法。引导学生依据具体数量关系列出乘、除法算式,逐步丰富对乘除法运算的理解。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通过计算和比较,认识到整数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乘法也同样运用。让学生通过一些实际的计算和比较,体会一些简单的运算规律。通过具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体会求商的近似值的不同方法。让学生自主体会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第九单元 统计
本单元教学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是在学生已经较好地掌握了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安排的。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受复式统计表与复式条形统计图在描述数据方面的特点。要具体指导学生认识复式统计表。要具体指导确定直条高度的方法。结合本地、本班实际,组织实际调查活动。适当组织综合应用,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复式统计表与复式条形图的价值。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3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全班共有学生52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有上进心,但接受能力还有待提高,学习态度还需不断端正。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二、教材分析
1.“简单的统计(一)”
2.“约数和倍数”部分的调整。
由于目前在实际教学中奎逊耐彩条的运用并不是很广泛,根据教学反馈的情况来看,用图解的方式也完全可以使学生理解分解质因数的原理,奎逊耐彩条在此的作用并不十分显著。因此,此次修订把利用奎逊耐彩条来分解质因数的有关内容删去了。但是在讲约数、倍数、公约数等内容时,仍保留奎逊耐彩条的形式,帮助学生借助直观进行理解。
3.“分数的意义和性质”部分的调整。
根据《大纲(试用修订版)》的要求,删去“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单元中的“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但是,我们认为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仍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需要让学生掌握,故把这部分内容移至本单元。
4.“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部分的调整。
(1)根据《大纲(试用修订版)》的要求,删去“同分母的带分数加、减法”、“异分母的带分数加、减法”、“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三部分内容(“分数和小数的互化”移至上一单元),并对有关例题和练习题中的数据进行修改。
(2)删去“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中的“连加、连减”内容及相关练习题。
5.增加“数学实践活动”。
高年级的数学实践活动逐步转向培养学生初步的课题研究能力。本册教材中的两个数学实践活动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1)你喜欢什么电视节目?
这个活动通过让学生了解周围的人喜欢什么电视节目,初步体会到用收集、整理信息的方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某些具有倾向性的现象,例如,男生比女生更喜欢体育节目,家长比学生更喜欢新闻节目,等等。
在这个活动中,首先要使学生通过调查,提高收集信息的能力。其次,要让学生学会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并从统计的结果中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第三,要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提高数学交流的能力。
(2)数字与编码
这个活动主要由三部分组成。首先,让学生通过调查了解邮政编码的有关信息。其次,共同交流了解到的邮政编码及生活中其他数字编码的知识。最后,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探讨给学校的每个学生编号的方法。
通过以上活动,学生可以进一步认识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收集、分析信息的能力。通过让学生探讨一种全新的编码规则,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索精神,以及简单的课题研究能力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 程,掌握一些数据处理技能;体验事件发 生的等可能性、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计 算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数学思考
能对现实生活中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会用数、字母和图表描述并解决现实世界中的简单问题。
在探索物体的位置关系、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以及设计图案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对结论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
解决问题
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
能借助计算器解决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
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
具有回顾与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意识。
四、教学措施
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要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益。
(一)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
(三)加强估算,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
(四)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本学段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和态度与第一学段的学生相比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综合应用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与合作学习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通过下面案例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的:让学生通过统计活动,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加深对不同统计量意义的理解,并且在活动中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感受到丢弃塑料袋的行为会对大自然造成污染,以唤起他们的环保意识。
五、教学进度表
单元教学内容
总课时
时间安排
一 简单的统计(一)
8
第一至第二周
二 长方体和正方体
15
第三至第五周
三 约数和倍数
17
第六至第十周
四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20
第十一至第十四周
五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10
第十五至第十七周
六 总复习
10
第十八至第十九周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4一、学习情况分析(知识、能力、学习习惯等)
五年级一班现有学生x人。大部分学生拥有自我学习能力,而且抽象思维能力非常充足,具有观察、分析、自学的能力,不过探讨力还需要提升,本学期重点还是抓好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学,帮助学生们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二、教材分析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习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教学初等数论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观察物体、图形的运动、长方体和正方体三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探索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单式和折线统计图的知识。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2.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
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4.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5.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
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认识折线统计图,体会折现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因数与倍数,长方体与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假发和减法,统计。
教学难点
因数与倍数,长方体与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旋转。
五、教学措施
1.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和网络等现代化教育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基础。
2.积极学习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和经验,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使他们学的轻松快乐,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和学习的效率。
3.教师要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备好课、上好课,批改好作业,以积极认真的态度来影响学生,提高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兴趣,使学生愿学、乐学。
4.加大培优辅差的力度,以激励表扬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展开竞争,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对后进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做到课堂上多提问,课下多关心,作业做到面批面改。
使他们进一步树立起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全班教学质量的提高。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5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图形的变换,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综合应用等。
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等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减法。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习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教学初等数论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与合数。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减法,结合约分教学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想学生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
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的进行约分和通分。
2、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
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的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4、知道容积和体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一个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5、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感受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
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
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8、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措施
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要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益。
(一)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
(三)加强估算,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
(四)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本学段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和态度与第一学段的学生相比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综合应用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与合作学习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通过下面案例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五、教学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4课时)
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6课时)
1、因数和倍数……………………………………………………2课时左右
2、2、5、3的倍数的特征………………………………………3课时左右
3、质数和合数……………………………………………………1课时左右
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12课时左右)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课时左右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2课时左右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7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粉刷围墙……………………………………………………………1课时
第四单元、粉刷都意义和性质(20课时)
1、分数的意义……………………………………………………4课时左右
2、真分数和假分数………………………………………………3课时左右
3、分数的基本性质………………………………………………2课时左右
4、约分……………………………………………………………4课时左右
5、通分……………………………………………………………4课时左右
6、分数与小数的互化……………………………………………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第五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7课时)
1、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2课时左右
2、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3课时左右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2课时左右
第六单元、统计(3课时)
打电话………………………………………………………………1课时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2课时)
1.能够较熟练地掌握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能够准确地根据数学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并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会看懂简单的统计表,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练习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学过的20以内的退位减法用听算、口算、看图写算式等形式进行练习(第1、2、3、5、8题)。第二部分是“用数学”。(电脑出示画面)根据已给的条件解决问题(第4、6、9、11题)。第三部分是观察与思考。这题有难度,教师适当引领学生学习。
关于练习五部分练习的教学说明如下:
1.第1题。借助找差是6的一组算式,熟悉退位减法表;完成后,请几个学生说一说从减法表中能看出什么规律,如,将表中差是6的算式画去,然后看看它们的位置特点,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20以内退位减法表”。然后让学生把差是6、8、9的算式一组一组地说出来。如,16-8=-,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引导学生总结如何才能准确无误地写出所有等于8的算式。练习方式可以由教师读算式,学生举数字卡片表示得数,针对学生容易弄错的题进行练习。
2.第2题采用“一画四式”的形式,进一步熟悉加、减法的关系。
多媒体出示图,让学生先根据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学生独立完成之后互相交流自己的感受,最后与图中的填空对照订正。利用看图计算的形式沟通加减法之间的联系,为“想加算减”做铺垫。
3.第3、5题。练习时,可以先口算再简单说明。做第5题时,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每一个竖行的三道题,看看从中发现了什么,三者间有什么联系。四人小组讨论,然后指名说,集体订正。要注意发现“错误”的一般性,并找出错的原因,适当强化训练。
4.第4、6题。
(1)多媒体出示第4题图,根据两个小朋友的对话,让学生了解情境中的数学信息,解决问题。先由学生讨论: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信息?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在学生“说”的基础上逐步解决问题。
(2)看了第6题的图,你能填完算式吗?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后与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为什么这样列式。
5.第7题以直观统计表的形式提供解决问题的信息和数据,体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先请学生说明题意,再填得数。一个表解决三个问题,渗透统计思想。让学生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
6.第8题是一道加减混合的计算题。
(1)明确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后订正答案。
(2)让做错的学生说一说计算错的地方、改正的方法。
7.第9题是一道情境题。
多媒体出示图:
(1)分别看图,同桌互相说说图意,说说各求什么。
(2)列算式解答,订正反馈。
8.第10题:比一比。
(1)明确要求(看谁先夺得红旗)。
(2)各小组派代表参加模拟比赛。
(3)对算得又对又快的学生表扬和奖励。
9.第11题也是一道情境题。
(1)看图,说图意,明确要解决的问题。
(2)列算式解答、订正,说一说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10.思考题。引导学生研究图,然后用一句完整的话说出来(即问题)。
我们一队有12个男生,老师让每两个之间一个女生,可多少个女生?
1. 把42分解质因数是( )。
2. 能同时被2、5、3整除的最小三位数是( )。
3. 10以内质数的乘积是( )。
5. 从1-9 的自然数中,( )和( )是相邻的两个合数;( )和( )是相邻的两个质数。
6. 42的最小因数是( ),最大因数是( ),最小倍数是( )。
7. 把30写成两个质数的和。30=( )+( )=( )+( )
8. 18和24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9. 1.98L=( )ml=( )cm3 56千克=( )吨 45分=( )时
10. 把三块棱长都是4cm的正方体木块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原来三个正方体的表面积减少了( )cm2 。
11. 两个完全相等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后,表面积比原来减少了60平方厘米,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
二、认真判断。(5分,每题1分)
1. 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却不一定是方程。( )
2. 假分数都比1小。( )
3. 数对(4,3)和(3,4)表示的位置是一样的。( )
4. 14和7的最大公因数是14。( )
三、慎重选择。(8分,每题1分)
1. 一张长24厘米,宽18厘米的长方形纸,要分成大小相等的小正方形,且没有剩余。最少可以分成( )。
A. 12个 B.15个 C. 9个 D.6个
3. 在下面各式中,除数能整除被除数的是( )。
A. 12÷4 B. 1÷3 C. 2.5÷2 D. 32÷5
8. 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4,最小公倍数是24,这两个数可能是( )。
A. 4和12 B. 8和12 C. 8和28 D. 16和32
四、解方程。
六、解决问题。(24分,每题4分)
3.用铁丝围成长、宽、高分别是6分米、4分米、3分米的长方体模型三个,至少需要多少分米铁丝?
4.在一间长4米、宽3米的办公室地面铺一层厚3厘米的混凝土。需要多少立方米的混凝土?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长方体和正方体,简单的统计(四),数的整除,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一、教材的编写特点:
1、加强空间观念的培养。本册教材把学生对图形的认识从平面扩展到立体,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首先是加强了实际操作,让学生进行实际观察、制作、测量、拆拼等活动;其次是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和对比;再次是重视联系实际,既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又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2、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教材注重从显示生活中选取统计内容,注重示范并说明制作统计图的一般方法,在练习时安排半独立完成的制图题,以免对制作统计图要求过高,这样有利于把统计知识教学的重点转移到对统计过程的参与和统计思想的培养上。
3、加强数的整除中概念和算理的教学。这部分知识的概念比较多,内容比较抽象,概念的前后联系又比较紧密,有些概念还容易混淆。教材尽量从学生以有的知识出发,用实际例子引出概念,以利于学生掌握。
4、加强分数概念的教学和新旧知识的联系。从本册开始,分数的教学进入第二阶段,在这阶段中,要系统地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四则运算。教材进一步加强与分数的初步认识的联系,在已学的基础上加以概括。在教学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之后,教材安排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并把这类问题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联系起来,既巩固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又解决了这类问题的计算方法。教学分数的分类时,突出真分数和假分数,不把带分数与真分数、假分数并列。加强分数基本性质与整数除法中商不变规律的联系。
5、精简了分数加、减法的内容。教材只安排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三部分内容,其中的分数都是真分数,而且分子、分母比较简单,大部分计算可以口算。
6、加强能力的培养。培养分析、比较和综合的能力,培养抽象、概括的能力,培养判断、推理的能力,培养迁移、类推的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建议。
1、通过直接观察等具体感知活动,让学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在弄清概念的基础上,依据面的特征,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表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帮助学生认识体积和体积单位,探索总结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
2、在教学简单的统计这部分内容时,主要是用直条表示相应的数量,体会统计的过程和作用,不要求学生独立设计和制作统计图。教学时要注重对学生统计意识的培养,对统计结果的分析。
3、教学数的整除这部分内容时,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通过实例揭示意义以及内在联系,注意教给学生方法。要利用已有的知识,通过分类活动使学生认识质数、合数、奇数、偶数。
4、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时,要结合图形、实物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从具体实例中抽象出分数的意义、分数的性质。
5、教学分数加减法时要突出算理,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法则。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类推和迁移,使学生学会分数加、减法稍复杂的计算。
在这部分教学时,要注重学生口算能力、灵活计算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进度。
周次日期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备注
12.9--2.11期初复习(2)
22.12—2.18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3)
32.19—2.25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5)
42.26—3.4体积单位间的进率(3)实践活动(1)
复习(1)
53.5—3.11复习(1)简单的统计(2)
约数和倍数(2)
63.12—3.18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3)
质数和合数、分解质因数(2)
73.19—3.25质数和合数、分解质因数(1)
最大公约数(2)最小公倍数(2)
83.26—4.1最小公倍数(3)实践活动(1)
复习(1)
94.2—4.8复习(1)机动(4)
104.9—4.15分数的意义(5)
114.16—4.22分数的意义(1)
真分数和假分数(4)
124.23—4.29分数的基本性质(2)
期中复习、考试期中考试
134.30—5.6劳动节放假
145.7—5.13约分(2)通分(2)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1)
155.14—5.20分数和小数的互化(1)复习(2)
机动(3)
165.21—5.27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3)
175.28—6.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3)复习(2)新晨
186.4—6.10机动(3)期末复习(2)
196.11—6.17期末复习
4.1.3分数与除法
同步练习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填空题。
(共5题;共5分)
1.
(1分)12÷_______=_______%=0.75=
_______.
2.
(1分)3:_______=
=24÷_______=_______%=六折.
3.
(1分)5÷12用分数表示商是_______,用小数表示商约是_______(保留三位小数).
4.
(1分)_______米比42米多
,30千克比_______千克少
。
5.
(1分)40分钟是1小时的
_______,7000平方米是2公顷的
_______。
二、单选题。
(共4题;共8分)
6.
(2分)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48.96,其中一个因数是0.02,另一个因数是(
)。
A
.
24.48
B
.
2448
C
.
244.8
D
.
2.448
8.
(2分)一瓶饮料有500毫升,乐乐喝了它的
,亮亮喝了它的
,(
)喝得多。
A
.
亮亮
B
.
乐乐
C
.
无法比较
9.
(2分)一件衣服先提价
,再降价
,现价与原价相比(
)。
A
.
不变
B
.
降了
C
.
升了
D
.
无法比较
三、判断题。
(共3题;共6分)
10.
(2分)小芳每天睡眠9小时,她一天的睡眠时间占全天的
。(
)
11.
(2分)小林看一本85页的书,已经看了28页,看了全书的
.(
)
12.
(2分)49÷23=
(
)
四、解答题。
(共4题;共25分)
13.
(5分)一辆客车从甲地开往乙地,中途下去乘客20%,又上来乘客10人,这时车里乘客比原来多
,车里原来有乘客多少人?
14.
(5分)小明妈妈买回来18个苹果,小明吃了其中的
,小明吃了多少个?
15.
(5分)修一条长10千米的路,7天修完,平均每天修这条路的几分之几?平均每天修多少千米?
16.
(10分)玩具汽车。
(1)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得总数的几分之几?有几辆?
(2)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得总数的几分之几?有几辆?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共5题;共5分)
1-1、
2-1、
3-1、
4-1、
5-1、
二、单选题。
(共4题;共8分)
6-1、
7-1、
8-1、
三、判断题。
(共3题;共6分)
9-1、
10-1、
11-1、
四、解答题。
(共4题;共25分)
12-1、
13-1、
14-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比较推理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顺次写出8的因数和12的因数,它们公有的因数是哪几个?
8的因数:1、2、4、8
12的因数:1、2、3、4、6、12
2.两组因数都是8和12的因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两个数都有的因数。
二、新课引入
1.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1)刚才列出的8的因数和12的因数相同的数。
(2)从公因数上可以看出,公因数最大的是4。
2.看图说明(出示课件)
最大公因数: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3. 观看双师视频,用集合图的方法表示两个数的公因数。
4.怎样求18和27 的最大公因数?
(1)分别列出18和27的因数找出最大公因数。
(2)列出18的因数从中找出27的因数,确定最大公因数。
(3)你还有其他方法吗?
三、巩固练习。
1.课本P61“做一做”第一题.
2.找出下列每组数中的最大公因数。你发现了什么?
(2)4和816和32 1和7 8和9
总结:当两个数是倍数关系时,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就是较小的数;当两个数是互质数时,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就是1。
四、课堂小结
容积和容积单位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进步不少吧,今天就让我们来检验一下!
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
1.
(2分)
(2019五下·西湖期末)
如图,一瓶农夫山泉的容积约550(
)
A
.
毫升
B
.
升
C
.
立方米
D
.
立方分米
2.
(2分)
求圆柱形粮囤能盛多少粮食,就是求这个圆柱形粮囤的(
)
A
.
侧面积
B
.
表面积
C
.
体积
D
.
容积
3.
(2分)
一桶纯净水20(
)
A
.
ml
B
.
L
C
.
D
.
4.
(2分)
(2019五下·龙岗期末)
求金鱼缸能装水多少升,就是求金鱼缸的(
)。
A
.
表面积
B
.
容积
C
.
体积
D
.
重量
5.
(2分)
(2019五下·天河期末)
要求“一个长方体油箱能装多少升油”,实际就是求这个油箱的(
)。
A
.
容积
B
.
体积
C
.
表面积
D
.
棱长和
6.
(2分)
(2018五下·光明期末)
一个油箱能装汽油160升,我们说这个油箱的(
)是160升
A
.
表面积
B
.
容积
C
.
体积
二、判断题
(共4题;共8分)
7.
(2分)
判断对错.
木箱的容积大约是30平方分米.
8.
(2分)
因为1L=1000mL,所以8000mL=8L。
9.
(2分)
(2018·辛集)
一瓶矿泉水的包装上标有净含量为560mL,是指矿泉水瓶子的容积是560mL。(
)
10.
(2分)
墨水瓶的体积就是墨水瓶的容积。(
)
三、填空题
(共6题;共14分)
11.
(6分)
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体积单位.
一个鞋盒的体积约18________.
一只茶杯的容积是280________.
一本数学书的体积约300________
12.
(2分)
7.2L=________mL
6400mL=________L
13.
(2分)
500立方分米=________立方米 2升=________立方分米
14.
(1分)
一个长方体容器,从里面量,底面积是200平方厘米,高是30厘米.将1升水倒入容器中,水深________厘米.
15.
(1分)
(2019五下·长寿期末)
把80L水倒入一个棱长为8dm的正方体容器里,器内水深________ dm.
16.
(2分)
一个盛放净水的长方体玻璃缸,从里面量得长和宽都是4分米,净水深3分米,缸内有水________升,如果把这些水灌入小瓶内,每小瓶250毫升,可以灌________瓶.
四、解答题
(共2题;共16分)
17.
(5分)
(2019四上·兴化期中)
据统计,一个坏了的水龙头,如果不断地往外滴水,每分钟约滴水50毫升。照这样计算,一小时会浪费多少升水?一天会浪费多少升水?
18.
(11分)
(2018·成都模拟)
图1是甲、乙两个长方体容器的截面示意图,乙容器中立放有一圆柱体铁块。把甲容器中的水匀速注入乙容器,8分钟后甲容器的水全部注入乙容器中,图2表示乙容器水深的变化情况。
(1)
从图2中可以看出乙容器中初始水深为________厘米;甲容器向乙容器注水________分钟时,水面高度和铁块高度同样高。
(2)
已知甲容器的底面积是40平方厘米,乙容器的底面积是27平方厘米,铁块的底面积是12平方厘米,甲容器中水深多少厘米?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
1-1、
2-1、
3-1、
4-1、
5-1、
6-1、
二、判断题
(共4题;共8分)
7-1、
8-1、
9-1、
10-1、
三、填空题
(共6题;共14分)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四、解答题
(共2题;共16分)
17-1、
1.如果电梯上升8层记着+8层,那么“+4层”表示电梯( );电梯下降5层可以表示为( )。
2. 3260平方米=( )公顷 800千克=( )吨 0.9元=( )角
850厘米 =( )米 5.3平方米=( )平方分米
3. 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25厘米,高是8厘米,它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是( )平方厘米。
4. 爸爸今年a岁,比小红大b岁。再过x年后,爸爸和小红相差( )岁。
5. 在里填上“>”、“
0.90.90 8.88.08 5.7×0.475.7
6.地球陆地总面积是149000000平方千米,把这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平方千米,改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并精确到十分位是(
)平方千米。
7.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3.78﹤3.9 9.43﹥9.3
8.大于3小于4的一位小数有( )个,写出其中两个:( )( )。
9.有6支球队参加比赛,每两支球之间都要举行一场比赛,一共要举行 ( )场比赛。
10.商店运来x袋大米和y袋面粉,每袋大米重50千克,每袋面粉重25千克。50x+25y表示
( );50x-25y表示( )。
二、判断题。(6分)
1. 大于0.35而小于0.36的小数有无数个。 ( )
2. 大于0的都是正数,其余的都是负数。 ( )
3. 一个数除以小数,所得的商比被除数大。 ( )
4. 把7364000000省略亿后面的尾数,它的近似数是74。 ( )
5. 3.6×10.1=3.6+3.6×10。 ( )
6. 两个面积相等的梯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
三、选择题。(10分)
1.一个两位小数加上一个三位小数,和是( )
① 两位小数 ② 三位小数 ③ 五位小数 ④ 六位小数
2.与3.48÷12结果相等的算式有( )
① 348÷12 ② 34.6÷120 ③ 346÷1.2 ④ 0.348÷0.12
3.用竖式计算小数乘法,应让各数的( )对齐。
① 首位 ② 末位 ③ 小数点 ④ 数位对齐
4.在下列各个温度中,最接近0℃的是( )
① —1℃ ② 5℃ ③ —3℃ ④ +3℃
5. 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活动框架拉成一个长方形,那么原来平行四边形与现在长方形相比( )。
①周长不变、面积不变 ②周长变了、面积不变
③周长不变、面积变了 ④周长变了、面积变了
四、计算题。(共26 分)
1.直接写得数。(6分)
2-0.11= 1.4+6= 5.2-2= 10.32-3.2=
100×3.3= 1.2÷6= 89÷10= 10×0.25=
0.35÷7= 12.5×8= 2÷4= 2-0.65-0.35=
2. 列竖式计算。(带*号要验算。8分)
3.25×8= 50.4÷48= *1.21×18= *1.8÷0.24=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理解和发现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互化。
2、通过课堂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方法。
教学难点:发现、概括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方法。
教学准备: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把小数化成分数。
2、把分数化成小数。
3、3把分母是100的分数改写成百分数。
二、教学新课
1、出示例2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师:要知道谁完成的个数多,可以比较哪两个数的大小?怎样比?
生1: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再比较。
生2: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再比较。
师:请你选择一种比法,比出这两个数的大小
交流汇报,教师板书。
小结:把小数改写成百分数,我们可以先把小数改写成分母是一百的分数再改写成百分数,把百分数改写成小数,可以先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改写成小数。
三、练习
1、完成试一试第1题。
学生完成后汇报。
想一想,怎样把小数直接改写成百分数?怎样把百分数直接改写成小数。
生:把小数改写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然后在后面加上百分号;把百分数改写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然后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2、完成试一试第2题。
交流汇报,说说自己是怎样把百分数改写成小数的。
3、完成练习十四第13到15题。
四、总结
在以后的数学学习过程中,我们经常需要把百分数和小数进行互化,同学今天学会了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了吗?说一说怎样互化。
110
115
五、板书设计:
100
100
1.15=
=115%
110%=
=1.1
因为115%>110%
因为1.15>1.1
所以1.15
>
110%
所以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