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1 20:15:10
导语:在社会学硕士毕业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开题报告是研究生毕业论文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指为阐述、审核和确定毕业论文题目而做的专题书面报告,它是研究生实施毕业论文课题研究的前瞻性计划和依据,是监督和保证论文质量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训练研究生科研能力与学术作品撰写能力的有效的实践活动。
《中国青年报》报道: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19级研究生所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仅有不到1/3的博士研究生获一次性通过,而78位硕士研究生,10人没获通过,仅有19人获一次性通过。这在复旦大学乃至于全国研究生教育的历史上“都很少见”。但据笔者了解,倘若以严肃的眼光审视目前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论文开题报告工作,可以说,管理部门、导师、研究生三者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认识不足的问题——视“论文开题报告为走过场”、视“论文开题报告为形式”。除思想上重视不足外,对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的撰写方法缺乏了解也是重要原因之一。鉴于此,笔者结合自己的管理工作体会,就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写法和技巧做一探讨。
1.1 1 毕业论文选题的原则
毕业论文选题一般要求满足以下原则:
①开拓性:前人没有专门研究过或虽已研究但尚无理想的结果,有待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或是学术界有分歧,有必要深入研究探讨的问题;
②先进性:硕士毕业论文要有新的见解,博士毕业论文要做出创造性成果;
③成果的必要性:所选课题应有需要背景,针对实际的和科学发展的需要,即应有实际效益或学术价值;
④成果的可能性:课题的内容要有科学性,难易程度和工作量要适当,充分考虑到在一定时间内获得成果的可能性。
以上要求说明,毕业论文题目不是给定的,而是研究出来的,只有在对所研究领域的过去、现在的研究资料等信息进行全面把握、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才能够确立满足以上“四性”要求的选题,从而为完成高质量的毕业论文奠定坚实的基础。无论是结合导师已有科研任务的选题,还是自选课题,选题之前的“信息积累”与“发现问题”均是研究生所必须经历的过程,尽管导师已完成了以上过程,但导师并不能替代研究生,这就是研究生学习、研究的独立性要求。
1.2 2 开题报告的内容与撰写要求
开题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题目、立论依据(毕业论文选题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案(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过程、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创新点)、条件分析(仪器设备、协作单位及分工、人员配置)等。
2.1 开题报告——毕业论文题目
题目是毕业论文中心思想的高度概括,要求:
①准确、规范。要将研究的问题准确地概括出来,反映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反映出研究的性质,反映出实验研究的基本要求——处理因素、受试对象及实验效应等。用词造句要科学、规范。
②简洁。要用尽可能少的文字表达,一般不得超过20个汉字。
2.2 开题报告——毕业设计立论依据
开题报告中要考虑:
① 毕业论文的选题目的与意义,即回答为什么要研究,交代研究的价值及需要背景。一般先谈现实需要——由存在的问题导出研究的实际意义,然后再谈理论及学术价值,要求具体、客观,且具有针对性,注重资料分析基础,注重时代、地区或单位发展的需要,切忌空洞无物的口号。
此外,文献综述所引用的主要参考文献应予著录,一方面可以反映作者立论的真实依据,另一方面也是对原著者创造性劳动的尊重。
2.3 开题报告——毕业设计研究方案
开题报告中要考虑:
① 研究的目标。只有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才能保证具体的研究方向,才能排除研究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干扰。
② 研究的内容。要根据研究目标来确定具体的研究内容,要求全面、详实、周密,研究内容笼统、模糊,甚至把研究目的、意义当作内容,往往使研究进程陷于被动。
③ 研究的方法。选题确立后,最重要的莫过于方法。假如对牛弹琴,不看对象地应用方法,错误便在所难免,相反,即便是已研究过的课题,只要采取一个新的视角,采用一种新的方法,也常能得出创新的结论。
④ 研究的过程。整个研究在时间及顺序上的安排,要分阶段进行,对每一阶段的起止时间、相应的研究内容及成果均要有明确的规定,阶段之间不能间断,以保证研究进程的连续性。
⑤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对可能遇到的最主要的、最根本的关键性困难与问题要有准确、科学的估计和判断,并采取可行的解决方法和措施。
⑥ 创新点。要突出重点,突出所选课题与同类其他研究的不同之处。
2.4 开题报告——毕业设计条件分析
突出仪器设备等物质条件的优势。明确协作单位及分工,分工要合理,明确各自的工作及职责,同时又要注意全体人员的密切合作。提倡成立导师组,导师组成员的选择要充分考虑课题研究的实际需要,要以知识结构的互补为依据。
以上就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之构成要素的撰写进行了简要的介绍。要写好开题报告,除了掌握必要的开题报告的写法之外,笔者认为,思想上一定高度重视,平时要勤动笔,并善于学习借鉴他人开题报告的优点。(选自:《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19.9,原文:“撰写研究生开题报告的技巧与方法”作者:张红)
开题报告写作规范
一、 开题报告的写作应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2、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3、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
4、研究工作进度;
5、主要参考文献。
二、开题报告的排版要求:
封面为四号宋体,正文为小四号宋体,页边距为左3cm,右2.5cm,上下各2.5cm,标准字间距,标准行间距,页面统一采用A4纸。
三、开题报告的字数要求:
正文字数不得少于3000字。
设计策划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一. 简述
设计计划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它研究的是如何保证设计的优良度和高效性,以及如何指导设计的展开。在设计需要科学计划这一概念已成为现代设计界共识的情况下,我国业界内部对设计计划学的认识与研究,还没有跟上设计发展需要的步伐。针对我国设计教育现状,本书将就该学科的教学方面,提出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设计计划方法。以期为设计类学生深入理解设计,更好地掌握设计的方法提供必要的指导。
二.学术价值分析
1. 选题依据
计划在今天已逐渐成为一门显学,大至国家事务,小至个人日常生活,社会各个领域都离不开计划,各类大大小小的成功项目,很大程度上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导入,实施了相应的计划活动。计划学的兴起是知识经济时代资源整合化的大势所趋。而反映到艺术设计学的领域,我们可以发现,计划同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如何设计,如何保证优良的设计,这都需要科学的调查研究,需要精准的分析定位,需要详实的设计依据,需要合理的组织安排,这些与我们通常理解的形式,风格的赋予层面的“设计”相异而相成的工作,就是设计计划的内容。而如何正确进行设计计划,存在着一个方法论的问题。在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成为当前学术主流的大环境下,设计计划应该可以打通各设计专业间的藩篱,为取得成功的设计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上的支持。
在设计先进国家,对设计计划方面已有一定程度的研究。尤其在设计方法研究方面,已取得比较成熟的结果,出现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如技术预测法,科学类比法,系统分析设计法,创造性设计法,逻辑设计法,信号分析法,相似设计法,模拟设计法,有限元法,优化设计法,可靠性设计法,动态分析设计法,模糊设计法等。这些方法侧重于不同的专业设计方向,而设计计划面临不同设计专业,更需要的是一种整合的灵活的解决问题的计划方法。这就需要我们针对计划自身的学科特点,从现有的成型的方法群中进行提炼,总结出一套适应现在情况的设计计划方法来。
2. 创新性及难度
本文将参考管理决策方法与相关设计方法研究的成果, 试图寻找一套对于我国设计师来说,明确可行的跨专业设计计划的方法体系。
本文致力于从简明实效的角度,为设计计划人员提供易于操控,而且便于和各个专业设计师进行沟通、交流的方法。要求该方法不仅对专业设计团队的计划环节有用,对个体设计人员的的设计工作也应具有指导作用。这就需要针对我国设计现状,从国内外各学科领域名目众多的相关方法中进行精心挑选,合理安排,科学综合的处理,创造出一套高效的计划方法来。虽然国外的相关成果业已成熟,但如何在众多不同侧重角度的方法中总结出理想的计划方法,需要我们对所有已知方法深入地认识和理解,同时明了我们设计各专业的工作规律,以期做到跨专业的有效性。
本文具有一定的难度。首先在对计划的理论性分析与研究中,需要树立对计划的正确理解与认识,进而廓清设计计划的概念。接着将在设计计划方法论层面的研究上,对设计计划及其方法论进一步阐述。鉴于国内现在并没有对设计计划有深入的的系统的研究,该书内容基本上属此方面问题的首次讨论,面临着缺乏大量相关经验及理论借鉴的景况,所以需要作者在目前积累的实践性资料和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中加以总结与深化。
本文最大的难度在于资料的搜集上,国内相关资料匮乏且本方向的研究缺乏交流的气候,而由于我院互联网情报系统的不完善和出于对技术保密的考虑,也很难从互联网上得到理想的资料。作者只能从书店,图书馆和其他专业的老师和同学手中求取所需要的信息。当然本研究方向的直接信息是很缺少的,更多是从其它方向的研究成果中搜集所需要的信息资料。方法的研究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课题,也需要从很多领域进行比较分,探索总结。而从一个学科到另一个学科的跳跃性研究,需要迅速转换思维及反复调整视点,这也对作者的思维技能,思考方式,学术视野及知识积累等方面的研究素质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3. 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由于国际设计交流间的局限和我国设计界的特殊情况,尤其是国内设计教育上的某种封闭性和滞后性,我国业界对设计计划方法的认知尚不够深入,还缺乏一套完整的,在教学和实践中简明且易于操作的设计计划方法。经初步调查,当前学界内仅有的几本相关著作,也仅限于对西方某些设计方法与程序的简单的介绍,没有很专业地从计划的层面进行系统阐述,而市场上连篇累牍的相关书籍主要是从市场营销和工商管理方面着手,对设计类诸专业的设计计划,并不具备现实指导作用。所以亟待有这么一套专业性较强的设计计划方法及其论著出现。在某种程度上,本书的出现将对设计计划这一门新兴学科,起到填补教学用书空白的作用。而从技术的角度而言,本书的完成也有相当的可行性,在分院近几年来的设计策划课程的教学中,已为之积累了大量新鲜的实践性,经验性资料。而分院的教育架构,亦为这个跨专业的研究项目做好了充分的人力物力资源上的准备。
4.预期成果
本书预期字数为12万字,分为理论与方法两大版,仅阐述设计计划的相关内容,更重要是推出设计计划的概念与方法。所涉及范围主要包括管理学,决策学,认识论,方法论,创造学,心理学,行为组织学,人类学,社会学,设计学,史学等诸多学科领域,最终将完成一本集科学有效的方法程序,大量生动案例及实际操作指导于一身的,具有教学指导作用的专业书籍。现在本书工作已大致完成资料收集阶段任务,在下阶段三个月的时间内,我将就所收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完成方法程序的完善工作。
附一. 全书基本构架
设计有序---设计计划学方法研究
前言
一. 思维的奥秘
1. 神奇教练的解决之道
2. 全脑运动---人脑思维的奥秘
3. 理性思维程序化
4. 日常生活中的思维程序
二.设计有序
1. 系统设计系统---浅析设计
2. 设计有序---设计计划学的兴起
a. 设计计划学的需要
b. 设计计划学的发展与前景
c. 设计计划学的角色
3. 设计计划方法论
4. Step to step---计划的展开(全书之重)
5. 一起来吧(具体案例)
6. 计划书
a. 操作方案书的要求
b. 实施方案书的要求
c. 计划书的构成
d. 计划书的表现技法
7. 十八般武器---计划工具介绍
三.计划从身边做起
a. 处处留心皆学问---以窥视来训练
b. 排除确信无疑的定论
c. 要有追根究底的精神
d. 培养有效运用分配时间的能力
后记
附二. 参考书目(仅列二十条)
1.《兰德决策—机遇预测与经营决策》/乔迪译著? —成都:天地出版社,2019,10
2.《麦肯锡理念》/ [美] 埃森?拉塞尔 保罗?弗里嘉著;赵睿等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 2019,4
6.《企划书实用手册》/ [日] 小泉俊一著;于大德译?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9,
8.
10.《企划训练入门》/ [日] 悴田进一著;李幸纹译? —台北:小知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3,11.
11.《设计过程与方法》/ [日]沈祝华,米海妹编著? —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1995,10
47.《创意企划案》/小管著;?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9,9
48.《新企划力:创意思考解决难题的六大能力》/ 郭泰著;?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9,4
50.《创意企划案》/小管著;?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9,9
本文具有一定的难度。首先在对计划的理论性分析与研究中,需要树立对计划的正确理解与认识,进而廓清设计计划的概念。接着将在设计计划方法论层面的研究上,对设计计划及其方法论进一步阐述。鉴于国内现在并没有对设计计划有深入的的系统的研究,该书内容基本上属此方面问题的首次讨论,面临着缺乏大量相关经验及理论借鉴的景况,所以需要作者在目前积累的实践性资料和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中加以总结与深化。
本文最大的难度在于资料的搜集上,国内相关资料匮乏且本方向的研究缺乏交流的气候,而由于我院互联网情报系统的不完善和出于对技术保密的考虑,也很难从互联网上得到理想的资料。作者只能从书店,图书馆和其他专业的老师和同学手中求取所需要的信息。当然本研究方向的直接信息是很缺少的,更多是从其它方向的研究成果中搜集所需要的信息资料。方法的研究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课题,也需要从很多领域进行比较分,探索总结。而从一个学科到另一个学科的跳跃性研究,需要迅速转换思维及反复调整视点,这也对作者的思维技能,思考方式,学术视野及知识积累等方面的研究素质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3. 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关键词:大学生;怀旧心理;现状调查
1.引言
有关怀旧心理的研究,西方心理学界起步较早,并且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怀旧既然被认为是一种普遍的社会性情感,纵观我国对旧怀旧心理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社会学、传播学、消费者怀旧倾向和市场营销中的应用,以及老年人的心理治疗和干预方面,对其他群体的怀旧心理研究,尤其是在校大学生的怀旧心理尤其是实证研究还鲜有涉及。
当前我国出现的怀旧热又是一种怎样的心理现象呢?当代大学生是接受新思潮的前沿群体,他们的怀旧心理呈现出怎样的特征?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大学生怀旧心理的特征,丰富怀旧心理内在机制的研究。同时,探求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应对策略,为教育行政部门及高校更好的干预大学生心理健康进程提供必要的依据。
2.研究对象和方法
2.1研究对象
选取重庆大学、四川美术学院、重庆师范大学等学校共800名大学生作为被试。回收有效问卷643份,有效回收率80%。被试基本情况见表2.1
由表3.6可知,是否独生子女在大学生怀旧心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非独生子女得分显著高于独生子女得分。这种差异主要来自于家庭怀旧维度,非独生子女得分显著高于独生子女;在个人怀旧和社会怀旧上,二者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3.3讨论
3.3.1大学生怀旧心理的总体情况
在大学生怀旧心理问卷中,得分高则表示在某个方面的怀旧水平高。从大学生怀旧心理问卷的各维度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可以看出,大学生怀旧心理水平除社会怀旧维度低于3分以外,其他均大于3,说明大学生怀旧心理的整体水平较高。其中,家庭怀旧和个人怀旧得分最高,而社会怀旧得分较低。这说明社会怀旧对大学生的怀旧心理影响不大,大学生的怀旧是以家庭和个人为主。这可能是因为大学生处于一个特殊的发展阶段,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这一时期的大学生面临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这种亲密的渴望和需求使得大学生的怀旧主要是向外的他人获得。同时,由于大学生处于学校这样的集体中,还未进入社会,因此,大学生对于社会的怀旧得分最低。
3.3.2基于性别差异的大学生怀旧心理特征
研究结果显示,在社会怀旧维度上,男女大学生存在显著性差异,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在其他维度和总分上,大学生怀旧心理均不存在显著性的性别差异,这可能与男大学生和女大学生的个性特征有很大关联。一般来说,男生的情绪稳定性更强,独立性和适应能力也相对较强,能够更好的融入新的大学生活环境,怀旧情绪相对较弱;而女生天性富于激情和幻想、容易多愁善感,在适应校园生活的同时会更多的产生对过往的怀念。
3.3.3基于不同专业的大学生怀旧心理特征
研究数据显示,不同专业的大学生怀旧心理的显著性的差异主要来自于家庭怀旧这一维度,事后检验发现,理科学生显著大于文科学生,艺体学生最低。这可能是因为理科生的学科思维致使在人际交往中更加理性和冷静,不善情感的表达,容易产生人际距离,造成他们的情感支持主要来自家庭和父母这种比较单一的来源。而文科生和艺体生性格更为热情,在平日的人际交往中则倾向于情感的表达和流露,比较容易在当前建立满意的人际关系,情感支持更加多元,导致在家庭怀旧维度上二者有显著性差异。
3.3.4基于不同年级的大学生怀旧心理特征
不同年级的大学生怀旧心理呈现出一种随年级逐步增加的趋势,这可能是因为随着年级增大,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感受到的现实冲突更大,特别是临近毕业的大四学生,既要面临继续深造还是直接工作的艰难选择,又要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这也与以往的研究相一致,当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面对的困难更多时,就更容易怀旧。
3.3.5基于城乡差异的大学生怀旧心理特征
研究表明,不同户籍地的大学生怀旧心理在总分和家庭怀旧、社会怀旧维度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农村学生显著高于城镇学生,在个人怀旧维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本文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有地域环境和经济环境的双重影响。
农村学生不仅面临大学生活的各种挑战,还要面临适应城市生活的困难。由于农村那种相对封闭、保守和落后的经济条件和成长环境,让他们对新校园的适应能力和控制能力都较城市学生要低。同时,由于我国历来的城乡二元对立,让他们在同伴的接纳中更困难,更难融入新集体。因此,总的说来,农村大学生更多存在着认同延续性的阻断以及对归属感的强烈需要。
心理学研究表明:自我认同具有延续性,而这种延续性主要来自于个体与环境的一种交互作用。Williams和Roggenbuck认为,人们在自己长期生活的地方获得了必要的人际支持和社会情感,这些成长和记忆的痕迹形成了地方认同,为个体的生活赋予了意义和价值。Dixon和Durrheim(2004)则提出个人与地方建立的这种自我认同的延续性在突显出来的时候,必然是在个体遭生活的变迁(比如搬家、外出求学)时。因为此时个人与地方的连接会受到隔断的威胁。而来自农村大学生,从农村到城市,这种地方与自我认同的天然关系被隔断,他们会对自我认同产生一种混乱和怀疑,我内心认同的到底应该是农村那种封闭的环境认同还是城市这种相对开放的文化?这些都影响了他们自我认同的连续性,使得他们更容易怀旧,怀念家人和过去的生活方式。
3.3.6基于不同家庭构成的大学生怀旧心理特征
研究显示,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在怀旧心理总分和家庭怀旧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非独生子女比独生子女得分明显高。本文认为可能是由于非独
生子女较独生子女有一种长期稳定而紧密的亲属关系,这种亲属关系又不同于普通的同学朋友关系,不像独生子女只能在当前的同伴中寻求归属感和爱的满足,同时比起上下的父母亲属关系,又多了一种同伴关系。因此当这种亲缘关系因为地理环境的变化遭到阻断时,而又在学校的人际交往产生挫折时,个体就更容易怀念自己的家人,从而引起较高的家庭怀旧。
3.4结论
(1)在大学生怀旧心理的总体特征中,“家庭怀旧”的平均数最高,其次是“个人怀旧”,“社会怀旧”得分最低。
(2)不同性别大学生怀旧心理在总分及家庭怀旧、社会怀旧维度上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是在社会怀旧中存在显著性差异,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
(3)大学生怀旧心理存在极其显著的年级差异,从大一到大四呈现一种逐步上升的稳定趋势。
(4)大学生怀旧心理在专业上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来自于在家庭怀旧维度上的差异,理科学生显著大于其他专业的学生,艺体学生得分最低。
(5)不同户籍地大学生的怀旧心理在总分和家庭怀旧、个人怀旧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农村学生显著大于城市学生。但是在社会怀旧维度上,二者不存在显著差异。
(6)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怀旧心理在总分和家庭怀旧上都存在显著性差异,非独生子女得分明显大于独生子女。但在个人怀旧和社会怀旧维度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参考文献:
[1] 李.大学生怀旧心理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2.5
[2] 薛婧,黄希庭.怀旧心理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11,19(4),608616
[3] Wildschut,T.;Sedikides,C.Amdt,J;Routledge,C.Nostalgia:Contenttriggers,funct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Psychology,2006.91.975―993.
【关键词】慈善超市 发展模式 文献综述
根据中国民政部的定义,慈善超市是指主要面向低保户和低收入家庭,低价销售或免费发放社会捐赠物品的救助点,依托市、区的社会常年接收捐赠站,集中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的捐款捐物,以超市的形式向社会展示,并按捐赠人的意愿为社会困难家庭提供无偿帮助的社会救助形式。2003年5月18日,我国第一家慈善超市在上海开办。紧接着,在北京、武汉、济南、广州、青岛等大中城市也相继建立了慈善超市。之后一段时间,全国掀起了一阵慈善超市热潮。自慈善超市出现以来国内外学者也从理论上对慈善超市的发展进行积极的研究与探讨,本文将对我国理论界对慈善超市的研究进行梳理,以期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慈善超市的发展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在我国,自2003年慈善超市实体店开始运作以来,规模大、范围广、发展迅猛、理论指导缺乏致使一大批学者对其进行探讨,集中涌现出一批研究成果。当前,我国慈善超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一、 对慈善超市运行模式的探讨
高功敬在《慈善超市的运行模式――济南市慈善超市慈善超市的个案分析》一文中提出目前中国慈善超市存在着三种不同的具体实施模式:以广州、武汉等地为代表的单纯的一次救助型模式,以上海为代表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和以济南等地为代表的混合型模式。吕洪业通过对北京、辽宁两地慈善超市的走访、调研,总结出当前慈善超市根据运转资金的来源不同可分为:财政供养型、财政支持型和社会捐助型三种模式。而根据主要运作主体的不同又可分为:政府主导型模式、市场化模式和社会组织型(合作型)模式。张彦基于对上海慈善超市的实地调研认为目前慈善超市的运作有纯慈善型和非盈利型两种模式。
二、 关于慈善超市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
蒋积伟从宏观政策的角度分析,指出当前在慈善超市发展过程中存在政府过分参与;慈善超市的功能和性质定位模糊不清;缺乏成本――收益理念;慈善超市“造血”功能不足;忽视义工队伍和志愿者团队建设的重要性等问题。 费湘军指出我国慈善超市在实际运行中存在货源供给存在问题:宣传不足;缺少市场定位;缺乏完善的市场机制;缺少企业管理经验等五大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六个改进对策:拓宽产品渠道;进行专业化管理;运用价格机制;大力宣传慈善文化;资源整合;重视城乡差别的问题。而王先进在结合国内外慈善超市的发展经验基础上,指出我国现阶段慈善超市发展的困境主要在于:运营资金不足;社会捐赠有限,并且捐非所需;救助对象狭窄,救助人数少;救助内容单一,救助标准模糊;运作不经济,效率低下的问题。并提出了“六化”建议,即慈善超市的发展要正规化、私营化、专业化、市场化、常规化和规范化。
三、 不同理论视角下慈善超市发展研究
(一)社会资本视野下慈善超市的发展研究
陈海萍以厦门市爱心超市为个案,运用社会资本理论,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对政府、受助者、捐助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分析,提出建构以超市为中介的社区网络。孙璐提出构建政府、社会、公民之间的互信机制,加强制度建设和慈善超市发展的网络机制建设,增加社区慈善超市的社会资本是解决目前发展困境的主要途径。而刘青则认为信任,规范和网络作为社会资本的来源,是目前慈善超市发展最最需要加以完善的要素。由上可以看出,学者们都较认同政府、社会、公民之间的信任级社区网络化建设在促进慈善超市发展中的重要性。
(二)公共服务视角下慈善超市的发展研究
张夏礼在《从公共服务看慈善超市的建设与发展》一文中提出用公共服务的理念运作慈善超市和以公共服务的责任推进慈善超市的发展。
(三)社会学视角下慈善超市的发展研究
帅庆在其硕士毕业论文中运用社会学视角,从制度变迁、组织能力及宏观治理三个层面对武汉市慈善超市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四)关于慈善超市的市场化和企业化发展的探讨
蒋积伟在《论慈善超市市场化》一文中指出慈善超市需要引进成本和效益理念管理,树立品牌意识管理,管理制度化、透明化,救助对象的圈定规范化,兼顾货源和销路,还需要政府改变角色,尝试购买服务的方式。而王伟和刘新玲通过对福建永辉慈善超市的调研,认为仅仅依靠政府部门和慈善组织主办或协办的慈善超市是不完善的,还需吸纳企业组织的参与,发挥企业的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发展企业型慈善超市。学者们认为市场化和企业化是慈善超市发展的一个新趋向。
(五)个案研究
任晓敏和王亚南通过对济南市舜玉路慈善超市的调查研究,他们认为目前慈善超市运行中存在的困境有:(1)慈善资金来源不足,救助范围较小;(2)销售及救助物品较为单一;(3)慈善超市的宣传活动不够到位;(4)市民的慈善意识有待提升;(5)工作人员的专业化程度有待提高。同时,提出了促进慈善超市发展的对策:(1)增加政府投入,出台鼓励措施;(2)加大募集力度,增强变现能力;(3)扩大宣传力度,提升互助意识;(4)实行专业化经营,提高工作人员专业素养。唐晓阳,王巍,王学敏从民营化的角度,以东莞石龙镇慈善超市为例,探索公共服务凭单消费制度在我国的发展的之路。他们认为对于城市非强制性的公共福利产品,地方政府应该从生产者的角色逐步向制度安排人的角色过渡,并逐步倡导企业、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广泛参与公共服务生产活动。
此外,国内学者还从慈善超市筹资机制的合法性、慈善超市在灾后救助的作用、慈善超市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研究。
参考文献:
[1]高功敬. 慈善超市的运行模式――济南市慈善超市的个案分析[J].社会科学,2006(3).
[2]吕洪业. 如何构建慈善超市的长效机制:以京、辽两地为例[J].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8(1).
[3]张彦.社区慈善超市如何做久做大?――以上海的经验为例[J]. 社会科学,2006(6).
[4]蒋积伟. “慈善超市”政策评价:制约慈善超市发展的政策因素[J]. 社会科学研究,2008(2).
[5]费湘军. “慈善超市”:路在何方?[J].江苏商论,2005(8).
[6]王先进. 当前我国慈善超市的特点与发展困境[J].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7(8).
[7]陈海萍.社会资本视野下慈善超市的发展――基于厦门市爱心超市的个案研究 [J].80-87.
[8]孙璐.试论社会资本视阈下我国社区慈善超市的运营机[J].社会管理,43-46.
[9]刘青.社会资本视野下的慈善超市发展――以湖州慈善超市为例[J]. 商场现代化,2006(10).
[10]张夏礼.从公共服务看慈善超市的建设与发展[J].中国民政.33-34.
[11]帅庆. 社会学视野下的武汉市“慈善超市”研究 [D].硕士学位论文,华中科技大学,2006.
[12]蒋积伟. 论慈善超市市场化[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8(8).
[13]王伟和刘新玲. 企业慈善超市组织和运营特色分析――以福建永辉慈善超市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6).
关键词:汇,性别歧视,发展趋向
一、引言
众所周知,语言是将人类与动物区分开来的最主要的标志,语言的发展使人优越于动物并发展为文化意义上的人。著名学者戴炜栋认为,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传承文化的方方面面包括信念、价值观、规范等等,而文化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就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戴,2000:158)文化对语言的影响可以体现在语言层次的各个方面,包括语音、词汇、句法及篇章上。(张,2005:9)
性别歧视是以性别为基础产生的一种歧视现象,它可以指男性对女性的歧视,也可以指女性对男性的歧视。在语言习惯上,“性别歧视”通常是指语言对女性的歧视。著名的法国存在主义作家波伏娃(Simon de Pauvaus) 在她的《第二性—女人》一书中指出:“从古到今妇女地位低于男人,成为次于男人的第二性,并不是由于天生的女性特征,而是长期以来以男子为中心的社会力量和传统势力造成的。”可见,人类社会迄今为止仍然存在对女性的歧视现象。这种现象反映在英语语言中就是语言的性别歧视现象。英语中有相当数量的词汇带有性别歧视色彩,语言学家Jesperson在The Growth and Structure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一书中写道,英语无疑是他所谙熟的语言中最男性的语言。。
二、英语词汇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英语词汇中存在着大量的性别歧视现象。根据Webster Ninth New Collegiate Dictionary, 性别歧视词的定义是:words containingprejudice or discrimination based on sex; esp. discrimination against women. 如chairman, man-made 等都是带有性别歧视色彩的词。
(一)英语构词方面
《圣经?创世纪》中说,上帝造成亚当之后,又从他的身上取下一根肋骨,创造成夏娃,第一位女性就是这样来到世上的。所以,在人们的心目中,女性处于附属的地位,这种心态反映在英语词汇的构造方面。
1.英语中有不少词只表示男性,如果要表示女性身份,则需要在其后添加粘着词素-in, -ess或者-ress。比如:host, hostess; hero, heroin; count, countess; heir, heiress; actor,actress.
2.英语中,很多表示女性的名字一般比表示男性的名字长一些,常常是以男性的名字为基础,词尾加上一两个音节构成。比如:Christian, Christianna; Glen, Glenda; Paul, Paula.
3.英语词汇中还有很多带有 “-man”这一成分的复合词,如mankind, fireman,postman, freshman, congressman, chairman, salesman等等,这些表示某种职位的词从词性上看都和男性有关,似乎只有男性才能胜任这些职位,却无视了女性的存在。
4.英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还表现在一些表示男女两性的平行结构(parallelstructures)形式上,比如:manand woman, husband and wife, Adam and Eve, boys and girls, kings and queens,host and hostess, father and mother, men and women等等,这些都是遵循“男先女后”的原则,将男性词置于第一位,女性词置于第二位,这无疑折射出了性别歧视的印痕。
(二)英语词汇的语义方面。
《圣经》中关于上帝是男性还是女性的说法争论不休,而西方人的《圣经》中把上帝都称作 “He”,可见其男尊女卑的思想。而大量的英语词汇也表现出性别歧视的意味。
1.男女两性的职业方面。人们在心理上习惯认为有声望的人往往都是男性,而一旦女性有声望时,就似乎作为特例来对待。有的表示职业的词需要在后面加上后缀才能指代女性。比如:countess, actress, farmerette。还有一些词加上后缀后,地位降低,含义改变。Governer意为州长,而governess却是家庭女教师。
2.对女性的贬损词语。英语中有许多关于女性的贬损词语,如live on the streets, go on the streets, street-walker, wanton等等。Bachelor和spinster都是指a person who is not married, 但bachelor却有积极的涵义,而spinster则含贬义,通常含有唠叨、严厉、怪僻等内涵意义。
3.词语的搭配方面。有些单词在修饰与男性有关的词语时,具有积极的涵义,而在修饰女性名词时,却含有贬损之意。例如,当说到a professional man时,人们一般会认为他是一位医生或律师,可是当提到a professional woman时,人们可能会认为她是一个。
4. 词汇语义的历史变化。一些英语词汇在演变过程中意义发生改变,从中性词变成了轻蔑词。例如:Madam已从旧时专指有地位的女性发展为 “a keeper and procurer of woman for men to use for sexual purposes”;Mistress本来与master相对应,而现在却变成了 “a woman who he hasa sexual relationship with, but is not married to”。
三、英语词汇性别歧视现象的成因
如前文所述,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语言体现着文化的方方面面。英语词汇性别歧视现象必然有其存在的文化因素。
《圣经?旧约》中,上帝取下世上第一个男人亚当的一根肋骨创造了第一个女人夏娃,他对夏娃说:“女人,你是男人身上的一根肋骨,你必依附男人。”这意味着女人天生就是男人的附属品,而夏娃引诱亚当偷吃禁果,注定她是恶的化身,必须永远忍受痛苦。与夏娃相对的是圣母玛丽亚,她托梦感应受孕,象征着真、善和爱。“圣母――夏娃”构成西方社会女子无法跨越的两级,她们只能从中确认自己的行为和身份,压制正常的人性。这种英语文化中对女性的贬低反映在语言中,深刻影响了英语词汇中性别歧视现象的产生。。
恩格斯认为人类文明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女性受压抑的历史。女性处于从属地位,她们长期的地位地下和权力有限最终导致了英语语言的性别歧视现象。例如,美国旧金山有条广告说,“We married off our last daughter”,“married off”往往使人联想到“auction off”(拍卖掉),可见女性社会地位的低下。
四、英语词汇性别歧视现象的发展趋向
由二十世纪初的妇女解放运动开始,到八十年代的极端女权主义运动, 再到二十世纪末的传统女性的“复归”,女性经历了为消除性别歧视所进行的种种尝试。长期以来,女权主义者们一直致力于改造英语语言,使其中性化,以消灭英语词汇中的性别歧视语。。
1. 创造新的词汇,使新词汇尽量中性化。
最突出的例子要算“Ms”的创造了,为什么男性不分未婚已婚都是“Mr”,而女性却要分已婚的“Mrs”及未婚的“Miss”,于是“Ms”的创造解决了这一性别不平等的语言问题。还有很多以前常用的含有性别歧视的词汇逐渐被不含性别歧视的词汇所取代。比如:用singles取代Bachelor/ widow,用Chairperson/ chairhead/ chair取代chairman,用work force取代Man power,用domestic-manager取代Housewife等等。
2. 创造新的中性人称代词,以解决人称代词男性化的问题。
人们在交际中往往用he来泛指,如:Every student should havehis own opinion.于是有人主张用their来代替句中的his: Every student should have their own opinion.在女权运动的推动下,如今人们都接受了his or her并用的方法:Every student should havehis or her own opinion.这体现了人们为消除英语词汇的性别歧视现象所做出的不懈努力。
3. 重新定义含性别歧视的旧的词汇
神学家Mary Daly与人合写了一本词典,将spinster, old maid等词进行了全新的诠释,另外还对性别歧视词crone, battle-axe, hag, gossip, witch等进行了重新定义。这说明女性从一个被歧视的群体发展到意识到自己的劣势地位,并开始争取平等权力。
五、结语
英语词汇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根源于文化及社会的因素,反过来又影响着社会文化。“萨皮尔――沃尔夫假说”(Sapir-Whorf Hypothesis)认为:语言不仅仅是社会文化的产物,它反过来还影响人的思维和精神的构建。(张,2005)因此,消除语言的性别歧视现象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女权主义运动对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近年来,一些社会学学者提出男性解放的概念,他们认为,男权文化不仅危害了女性,也危害了男性,女性要真正解放,男性也必须获得解放,男性解放运动和女性解放运动应该是并行不悖的。(方刚,2006)由此可见,文化意识领域性别偏见的消除以及英语词汇中的性别歧视的消除有赖于全社会包括女性和男性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Coats J. Women, Men and Language [M]. New York, 1986.
[2] Lakoff, R. Language and Women’s Place[M].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1975.
[3] 戴炜栋言语?性别差异分析综述[J] 《外国语》1983,(6)。
[4] 戴炜栋,何兆熊等,《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修订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5] 方刚,《第三性的男人――男人处境及其解放》。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6。
[5] 胡文仲,《英美文化词典》[N]。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6] 张玉哲,《大学英语听力课堂教学中的文化教学》,硕士毕业论文,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