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06 08:13:15
导语:在土木大类专业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多样化人才培养的内涵界定
高等教育的多样化,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适应学生对教育的多样化需求、社会对教育的多样化需求和学校办学模式的多样化需求的产物。因此,多样化教育有着丰富的内涵,它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多样化的办学层次与多样化的教育水平;多样化的办学特色;多样化的人才培养等。其中,多样化的人才培养其实是一种面向对象的多样化专业教育。多样化专业教育,不仅仅是多种专业的教育,也不仅仅是设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目录外的新型专业的教育,更重要的是专业教育之间的结构柔性化。原有的教育体系,尽管专业众多,层次分明,但相互之间的结构是刚性的。因而,多样化人才的培养就是要打破这种刚性结构,面向对象,使教育结构柔性化。在优化的专业教育体系中,让不同潜质、不同能力和不同志向的学生都能找到合适的发展渠道,这是有别于计划经济时代、精英化教育的重要特点之一。
基于这样的认识,学院对多样化人才培养的内涵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多样化人才培养的一般理解是:不同的学校应该有各自的办学特色和办学定位;同一个专业在不同的学校应该有不同的目标定位和培养规格。我们进一步认为:要让不同潜质、不同能力和不同志向的学生都能找到合适的发展渠道,学校要创造条件,对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培养过程等进行多样化的设计与实践。具体而言,就学校内部而言,不同的专业应该有不同的培养类型定位(如研究型、复合型、应用型、管理型等);就某个专业而言,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的培养目标、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的就业趋向。
二、多样化人才培养的实践
1.确立多样化人才培养的目标
在1998年,学校提出了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主要培养面向地方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工程、管理等第一线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同时培养基础理论知识宽厚、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基础型人才和学科交叉、知识综合、适应面广的复合型人才。并据此对各专业大类的人才培养提出了多样化的目标与要求:对文理等基础性专业:以培养基础型人才为主,辅之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对工科类专业: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主,辅之以工程管理型人才的培养;对经管类专业:以培养面向一线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辅之以具有工程背景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2.形成多样化人才培养的模式
“平台+模块”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是实现多样化人才培养的关键。我们在设置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时主要抓了以下两点:一是进行“公共基础平台”和“公共选修平台”的建设,为人才的多样化发展提供共性基础;二是设置灵活多样的专业方向模块,满足同一专业学生的不同发展要求。目前,学院已设置有92个专业方向模块,例如,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根据绍兴纺织行业发达,外贸纺织类人才需求量大的要求设置纺织品贸易方向;工商管理专业针对绍兴中小企业林立,但缺少中小企业管理经营人才的问题,设置中小企业运营管理为主要特色的市场营销方向。
这样的“平台+模块”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设置为形成我校多样化人才培养的模式奠定了基础,我校多样化人才培养的模式可概括为以下三种:
(1)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针对不同的专业或专业群,采用灵活的培养模式。
对于具有一定招生规模的机械、土木等专业采用2+2的培养模式,即打通前二年的学科基础知识平台,后二年分流培养;在一些与地方支柱产业密切相关的如纺织、化学等专业采用“3+1”(三年在学校、一年在企业)或“2+0.5+1+0.5”(学校与企业交替培养)等培养模式。
(2)在基础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强基础学科的教学,开设教学实验班。
学校制订了以“宽口径、厚基础、有潜力”为特点的基础型人才的培养方案,自02年开始,开设了文理基础性专业的教学实验班,根据专业特点和不同的培养要求分别实施2+2、1+3或四年一贯制等培养模式。
(3)在复合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学科交叉,设置复合型专业。
充分发挥学校多科性优势,注重专业的学科交叉,工管结合,文理渗透,适应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目前,学校已设置信息与计算科学等8个复合型专业,培养既懂计算机又懂管理,或者既懂纺织技术又懂外贸,或者既懂土木工程又懂管理的等各类复合型人才。
3.实施多样化人才培养的保障
(1)在不断完善“学分制”管理制度的基础上,推行“辅修制”、“第二专业制”、“转专业制”等有利于学生自主成才的做法,为实现多样化人才的培养提供制度保障。
(2)建立一套“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个性与共性相统一,形成性评价与终极性评价相应”的质量评价标准。为纠正以往对学生质量评价过分注重知识层面考核的倾向,学校现已对100多门课程进行了以强化能力、素质为重点的考核方式改革,如采取“自学考试认定”(规定部分专业课程的成绩允许学生通过参加自考认定)、“半开卷考试”(允许学生携带一张与考试内容相关的A4纸参加考试)、“学年论文或课程设计替代”、“操作考试”、“非第一课堂成绩抵冲”(以第二、三课堂活动中所获优秀成绩抵冲相应课程学分或纳入总学分)等多种考核形式,促进了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目前,我校教学改革已经从由点到面的推广,进入到数量与质量的同步增长,成为培养多样化人才的助推器。
(3)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如在“能力、素质”层面,质量评价坚持“一点突破,全面开花”的方针。凡在第二或第三课堂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者,其成绩可相应抵冲课程学分或纳入总学分,以激励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特长和能力倾向。
三、多样化人才培养的成效
1.实践成效
(1)自2001年以来,我校学生在各级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20余篇,其中在国家一级专业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出版个人专著6部。物理系97级学生陈刚的论文在国家一级专业期刊《物理学报》上发表并被SCI收录,此后又有18篇论文在SCI的重要期刊上发表,获得了专家的较高评价,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影响;人文学院学生主稿的《十少年批评书》在最近的文坛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02级学生卢瑾撰写了80万字的文学作品《星月宝鉴》,在网络上十分流行,影响很大。
(2)我校学生在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浙江省“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大学生高等数学竞赛等活动中曾获得100多个奖项。如2001年浙江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中,我校以两个一等奖、两个三等奖的优异成绩获得全省高校团体总分第三名。2003年,经管学院王仙兵同学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
(3)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使学校获得了社会的认同。经过多年的多样化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我校人才培养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获得了社会的认同。如我学校生源质量逐年提高,一志愿填报率、录取率及平均录取分每年均有大幅度提升。如2004年我校二本、三本一志愿填报率达150%,文科和理科平均录取分数线均明显高于省定分数线,名列我省内同类院校的前茅。
2.理论成果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工程管理;培养方案;校企合作
作者简介:刘惠敏(1979-),女,吉林省吉林市人,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上海 20009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同济大学英才计划――优秀青年教师培育计划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4-0023-02
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2010年6月,国家教育部联合相关部门和行业协(学)会共同完成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作为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卓越计划”的目标是教育培养出大量创新能力强、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较高质量的工程技术方面的人才,最终能够服务于建设创新型国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人才强国之路。遵循“行业引导、校企共建、分类实行”等原则,参与卓越计划的高校在工程型人才培养类型上各有侧重,通过校企合作途径联合培养人才,充分考虑行业的多样性和对工程型人才需求的多样性,采取多种方式培养工程师后备人才。按照相应的社会标准和行业标准,通过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全面培养。
二、工程师培养中的问题
据有关数据统计,截至2008年末,我国设置工程管理类专业本科层次的院校已经达到320多所。但大多数院校设置的工程管理专业是在原有“母体”专业基础上设定培养计划和培养方案的,导致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等方面出现诸多缺陷。
1.专业培养目标水土不服
就目前我国工程建设发展的现状来看,绝大部分工程管理的专业人才是在工程中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技术人员,在从事多年的专业技术工作之后,积累和沉淀了一定的管理经验,走上了管理岗位。即使少部分从高校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的管理岗位人员,在工作初期基本上都是以专业技术人员的身份开始的。高校培养的专业人才与市场需求多样化之间出现了较大的矛盾和冲突。
2.课程体系的“模块拼盘”现象
工程建设管理行业的复杂性决定了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复杂性。高等教育工程管理专业的平台课程要包括经济平台、管理平台、法律平台和技术平台四大类平台课程。“模块化”课程体系设计存在着条块分割、知识融合度不够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每门课程内部的教学内容各成体系,但在不同模块下的课程之间或存在大量的知识重叠,或缺乏有效的衔接机制。
3.实践课多于实习平台
传统的以教师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适应于培养传承型人才,不利于培养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现行的工程师培养模式仍偏重于学科知识传授,以工程管理专业本科生为例,在经济管理实践课、工程管理实践课、暑期“第三学期”实践学习等环节,仍延续“授课”和“软件培训”等方式,而实践基地建设的常态化维护、实习环节的设置和实验教学安排等方面还存在许多缺陷,使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和“工程”实践之间存在“雾里看花”的屏障。
三、“卓越计划”下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式创新
1.培养目标
在“卓越计划”的导向下,为适应工程教育发展方向,多个高校在培养各行业工程师的专业设置上,均进行了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的创新。以工程管理专业为例,多所大学均采取了“4+2+3”的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由土木工程技术知识及与国内、国际工程管理相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组成的系统的、开放性的知识结构,全面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能够在国内外建筑工程及其他工程领域和房地产领域从事全过程工程管理和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
2.培养方案
“4+2+3”计划的总学制为9年,其中1~4年为本科阶段,完成工程管理专业学士学位的培养计划,可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第5~6年为硕士学习阶段,其中课程学习1~1.5学年,学位论文工作1年以上(含1年),完成硕士学位的培养计划,可授予工程硕士学位;第7~9年为博士学习阶段,其中课程1年,学位论文工作2~3年,完成博士学位的培养计划,可授予工程博士学位。其中,参加“4+2”计划的学生,符合条件的可以申请免修硕士学位阶段的“英语”和“专业外语”课程;可以申请免修硕士学位阶段的“自然辩证法”课程;可以在第四学年提前选修硕士学位阶段的课程。研究生第一学年结束后,满足以下条件的学生可以通过自愿申请和复试考核的方式选拔,合格后加入“4+2+3”培养计划,并选报导师。其中,按照工程管理专业自身情况,优秀的硕士生可以直接通过选拔进入博士阶段学习,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能熟练应用第一外语开展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的研究型人才。
国内大部分高校的工程管理专业以培养应用研究型人才为主,技术背景主要为建筑与土木工程技术,毕业生应达到下列具体要求:一是掌握人文、自然、专业方面的丰富知识;二是具有科学研究、技术应用或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三是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四是具有系统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五是具有现场工作能力。通过“卓越计划”,实现“面向行业、面向国际、面向未来”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工程经验的全面通才师资队伍。
3.校企合作
工程管理的专业能力主要体现在将工程技术与管理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国际交流的平台,整合大学、企业界、工程界和国内外各种资源,构筑开放、高效的系统,培养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创新创业型人才,锻造“顶天立地”的工程管理者和实践者,是工程管理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校企合作的具体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选择大型建设工程企业、政府管理部门作为校企联合培养工程管理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合作伙伴,建立校企合作企业库。
二是挑选合适的学生进入工程管理卓越工程师计划。学生在完成本科基础课阶段学习后,可以报名参加工程管理卓越工程师计划,与学院签订校企联合培养协议,与企业签订就业意向协议,按照该培养计划和培养方案完成本科学业。成绩优秀者和经与企业协商具有继续联合培养潜力的学生,可以直接攻读工程硕士继续实行工程管理卓越工程师计划,联合培养企业还可以协议资助特别优秀者继续攻读工程博士。
三是通过参与企业工程项目,联合培养和指导工程管理工程师。根据企业的实际工作需要,采用毕业设计或课题研究的形式,有计划地安排工程管理工程师计划的学生参与项目运作。企业安排资深工程师作为企业指导教师,与大学教师共同指导工程管理工程师的项目工作。
(2)校企合作培养学生具备以下能力:
一是专业素养。具有工业与民用建筑、市政、道路、桥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等大土木专业背景,熟悉行业政策法规。
二是适配能力。能够承担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投资、开发、设计、采购、施工、设施使用等各阶段管理;能够从事包括投资方、开发方、设计方、施工方、供货方、设施方等工程项目不同参与方的管理。
三是行业定位。能够胜任工程的技术管理、商务管理、法律管理、社会及城市管理等多方面的管理职能;能够满足从工程项目、工程企业到工程行业等多层次的管理需要。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新建本科院校;教学体系
新建本科院校至今已走过10个年头。在10余年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选择与构建人才培养模式一直是各高校十分关注的问题。经过探索与实践,大多数新建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方面基本上已形成共识,即“把自己定位在教学型,以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但是,由于这类院校在师资力量、生源层次、管理水平、实验设备设施条件等方面的先天不足,在人才培养方式上出现了两种倾向:一是受传统本科院校的诱惑,借用了“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二是受原专科办学模式的影响,沿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使其培养行为与既定的培养目标出现了偏离,培养出来的人才缺乏“应用型”特色,导致学校连年扩招、毕业生就业艰难而用人单位却招不到合适人才的“怪象”。因此,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如何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仍然是关乎其能否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唐山学院是一所教学型、应用型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始终坚持立足唐山,面向河北,服务环渤海地区,把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较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作为目标追求,不断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初步显现了学院的办学特色,取得了实效。
一、以人为本,做好顶层设计
应用型本科人才的重要特质是能力本位,整个人才培养过程要围绕学生的能力培养展开设计。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学院提出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贯彻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着重从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和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建设,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要求。按照这一改革思路和要求,构建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为一体的综合素质培养体系,形成富有应用型本科特色的培养方案。
二、突出应用,改革理论教学体系
(一)构建“平台+模块”化课程结构
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的实际情况,学院把人才培养过程分两个阶段进行,前期按学科专业大类加强基础课程教学,后期按人才市场需求及个性化培养要求设置柔性的专业方向,进行分流培养,课程结构按照“平台+模块”形式设置。平台课程本着“夯实基础层,拓宽基础面”的原则设计公共基础课平台(含公共选修课)和学科基础课平台,保证人才的基本规格和全面发展的共性要求,适度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夯实专业应用能力形成的知识基础,增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空间;模块课程指在专业课学习阶段,将专业限选课按照不同的专业方向划分为不同的课程群,学生自主确立专业方向并选择相应的模块课程,主要实现不同专业方向人才的分流培养,实现学科交叉、知识综合,为职业能力的形成提供相对系统的理论知识和技术原理,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二)合理选择课程内容
学院从面向一线的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出发,根据行业和用人单位的职业要求采集人才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能力点,聘请业界专家共同进行课程分析、制定教学大纲,明确各门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和作用,制定课程教学目标、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同时,注重课程之间内容的整合与衔接,注重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整体优化。根据课程性质特点,增加实践教学内容,加强实践能力培养。结合科研工作,把反映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充实到教学内容当中。
(三)更新课程教学模式
应用型人才培养应当着重在理论知识的应用性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上下功夫,简单地依靠设置课程是难以实现的,所以要依靠广大教师把实践能力的培养意图贯穿于自身的教学实践当中,才能取得实效。唐山学院以精品课程建设为试点,进行了改革探索。
1.改革教育教学方法
为突出理论教学的应用性,在课程教学中,学院鼓励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科特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探索运用项目式、案例式、情景模拟式等教学方法,精简理论教学内容,增加以理论学习和应用为目的的实践教学内容,强调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内涵融合,探索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培养交替递进的课程教学模式。工程制图、EDA技术、组织行为学等几门课程依托工程中心、实验中心、实训中心尝试的“学中做、做中学”教学模式,在实际的工程环境或行业情景下组织教学,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所学理论知识和技术原理的认识,增加其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与感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收到良好的效果。
2.改革学习评价方式
唐山学院在学生学业考核特别是在实践教学环节考核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在考核内容上,不仅考核知识水平,更突出对应用能力的考核。对所有含实验的理论课程,要求首先对实验部分进行单独考核,着重考核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而且实验成绩实行“一票否决制”,即实验成绩不及格不得参加本门课程的期末考试,必须重修实验课程。在考核方式上,鼓励灵活多样。比如,改革课程设计的考核方法,增加了答辩环节;加强实习环节的过程考核,明确了成绩的构成;严格毕业设计(论文)的过程监控,通过网络检测和成果外审,增强考核结果的客观性。这些改革措施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对实践能力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强化能力,创新实践教学体系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不同专业特点,学院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中,明确了实践教学内容改革和优化的要求,科学地设计实践教学环节,使实践教学体系整体贯通,在时间上全程化,在结构上层次化,在形式上多元化,充分体现了“突出应用、重视实践、强化能力、提高素质”的培养思路。
(一)构建实践教学新体系
为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学院对专业应用能力进一步细化分解,按照专业基本能力和专业核心能力两个层次设计教学环节,优化与各种能力相关的教学内容,采取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学年论文、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多种方式,循序渐进地对学生需要掌握的能力和素质进行训练,坚持集中实践教学环节4年不断线;同时,强化实践育人意识,把以技能训练、科技创新、学科竞赛和社会实践为主要内容的素质拓展与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纳入课外实践教学体系,拓展实践教学内容与体系的空间,逐步形成了由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融全程化、层次化、多元化于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充分体现了将实践能力和素质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思想。
(二)增设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
学院把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作为实验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启动了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项目建设工程,出台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和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并划拨专项经费支持相关项目的开发。通过对实验课程进行整合、增设综合实验课程、更新实验项目、改革实验教学手段和增加仪器设备投入等措施,创造条件增设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项目。目前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门数占有实验课程总数的61%,学生立项研究的创新性实验项目达131项。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的开设,激发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加深了他们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创新意识和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保障。学院与长期保持友好合作关系的企事业单位建成一批条件完备、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丰富了实践教学资源。目前,与唐山三友集团、唐山华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170多家各类厂企、事业单位、地方政府部门签订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协议,组织了各类专业的教学实习,如土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专业安排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使学生在生产劳动过程中既全面了解到企业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也增强了实践动手能力和社会适应性。
(四)搭建课外科技创新平台
学院建立了以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为龙头,以院系级竞赛和创新项目为基础,以学生科技文化体育艺术节等活动为有效载体的三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平台,出台了一系列管理制度,采取了有效措施,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挑战杯”等学科竞赛、“五四”科技文化体育艺术节和专业化的学生社团等项目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近3年来,学生荣获国家级学科竞赛奖励37项,省部级学科竞赛奖励74项;荣获河北省“挑战杯”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1项;学生参与教师科研立项35人次,发表学术论文13篇。
四、优化机制,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培养应用型人才,教师的实践背景至关重要。为解决教师实践经验不足,实践能力缺失的问题,学院采取有效措施,着力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努力打造一支具有双师素养的教师队伍。第一是进修与培训。鼓励教师学历进修,组织教师参加新技术培训,提高学术水平和素养,更新知识结构,加快能力转型。第二是合作研究。通过参与各类企业横向课题研究,设计咨询、工程建设单位的咨询管理服务以及挂职或社会兼职,逐步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和专业素质。第三是外聘兼职。聘请业界专家、资深技术人员兼职,通过指导课程建设、毕业设计和举办讲座等形式改善教学团队结构,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第四是政策激励。学院出台了《关于加强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的实施意见》,对教师到企事业单位现场实践提出了具体要求,并把教师参加现场实践作为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还特别要求青年教师必须到相关实验室兼职1年。
五、加强管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教学管理的核心就是解决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的有效组合问题,其中,如何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管理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唐山学院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积极性,围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这个核心目标,在培养方案、课程改革、实践教学、教师培养、教学考核与评价等方面完善出台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和改革措施。主要有:《关于制(修)订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课程教学大纲编制(修订)与管理规定》、《关于加强本科实践教学的若干意见》、《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控实施意见》、《教学质量与教学工程改革方案》和《本科生“第二课堂”学分管理办法》。这些制度的落实,有效地保证了人才培养工作规范运行、良性发展,受到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专家的一致认可和高度评价。
经过几年的探索,唐山学院初步形成了以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全程化、层次化、多元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近3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稳中有升,分别为83.0%、83.0%、88.3%,超过全省高校平均水平,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和好评。
参考文献:
[1] 陈小虎.校企融合 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J].高等工程
教育研究,2009,(2).
[2] 吴忠权.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模式构
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0).
[论文关键词]高职高专 “建筑材料”课程 教学改革
[论文摘要]文章阐述了高职“建筑材料”课程教学的特点和要求,分析了现阶段高职“建筑材料”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高职“建筑材料”课程教学的要求和特点
“建筑材料”课程作为高职土建类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不仅是以数学、物理、化学、力学等课程为基础的专业基础课,还是“房屋建筑结构”“建筑设备”“工程概预算”等后续课程的前期基础课,开设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是针对建筑材料的发展方向,面对新材料、新技术、新标准不断出现的情况,使学生掌握常见建筑材料的技术特性、相关标准等基本知识,了解在实际工作中如何选用建筑材料,并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建筑材料”课作为一门基础课程是研究各种建筑材料的构造、生产与加工方法、材料的技术性能、质量检验以及如何合理使用的课程。它涵盖的内容广泛,涉及学科较多,且综合性、实践性都很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仅可以为学生的后续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也为今后的工程实践打下理论基础,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一定的实验技能,可以说它是通往专业课程的必经之路,也是决定学生专业面宽窄和工作适应性的关键因素。
(一)高职“建筑材料”课程的要求
高职教育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过硬的实践能力,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如何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改革中,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对接,已经成为高职教育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近些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为社会化培养了大量高素质专门人才,但其培养的人才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应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针对岗位群设置专业,增强专业覆盖面,按市场需求的发展变化对课程设置及时地进行调整、补充、修订。同时,还要处理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现代内容和传统内容、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关系,认真研究各类课程之间的结构、比例和权重,以满足学生从业和个性发展的需要。
培养目标是课程设置的依据,根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高职院校的课程教学应淡化基础理论教学的系统性、严密性,增强理论教学的针对性、应用性。把知识传授和动手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在基础理论“必需”“够用”的基础上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通过企业对岗位知识和能力需求的调研,我们认为课程教学目标的制定应根据一线施工与管理岗位的要求,针对一线施工与管理岗位群,整理出课程的知识点和能力点,并重新编排组合,形成教学大纲。笔者认为,“建筑材料”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了解与掌握建筑行业中常用建筑材料的基础知识;二是基本掌握我国现行建筑材料的各种标准和常见的检测方法,比较熟练地对目前施工企业常用的建筑材料进行检测,并提供可靠的检测数据,基本上可以为工程建设质量控制和合格性评定提供依据;三是强化对专业研究工作的基本训练,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高职“建筑材料”课程的特点
“建筑材料”课程所包含的内容庞杂,以叙述性内容为主,涉及知识面广,教材涵盖了十多个大类,上百个材料品种,但其系统性差,各章节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这是由于材料学本身的原因造成的,各类材料本身就是一门专业学科,如胶凝材料、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及其他复合材料等。如此多的内容都汇集到“建筑材料”课程中,使其成为一门介于材料学科与建筑工程学科之间的综合课程。
“建筑材料”的课程内容庞杂混乱,主要是对各类材料定性、半定量的分析,是针对各类材料技术性质的总结,缺乏逻辑性和理论计算分析。同时,由于一系列和工程密切相关的试验资料和实践经验的总结,繁多的条文叙述及经验公式,而又缺少逻辑推理,使得其整体性、逻辑性、严密性、连贯性均较差。这就给学生学习这门课程造成了不少的困难,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高职“建筑材料”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迅速,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在高职教育极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不少高职院校缺乏鲜明的办学特色,依然沿袭本科院校的教学理念,重理论教育,轻技能训练,使高职生的实践能力不强,与社会需求脱节。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上,许多高职院校并没有完全贯彻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要求,没有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点,在教学体系方面普遍存在着三方面的问题:一是课程设置基本上处在无人监管的状态,既没有统一编订的课程,也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各学校自行其是。在课程设置上没有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实践课的开课率没有达到实践教学大纲的要求,把实践课看成理论课的附属课。二是教学方法不适应职业教育的要求,仍沿用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方法。三是对学生的考核多按传统的以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为主的单一闭卷考试方法。高职“建筑材料”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
高职院校对“建筑材料”课程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也就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很多高职院校依然沿用以前的教材,这些旧教材的内容比较狭窄,很多教材缺乏对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实验方法、新标准的介绍,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近些年来我国建材领域发展速度非常快,而“建筑材料”课程的教学改革速度远远跟不上建材领域发展的速度,所以,高职教育应当注重“建筑材料”课程标准的制定,及时更新教材的内容,以应对工程实际的高速发展。
(二)沿用本科教学大纲
高职“建筑材料”课程只是对这门课程本科的教学内容作了局部删减,略降低教学要求。“建筑材料”课程的教学内容一般分为两大块: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理论教学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讲解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基本内容;实验课的教学内容包括土木工程材料性能的一些基本测试,属于验证性实验。这些实验仅仅是用来验证理论教学中的重要结论,缺乏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因而,在现阶段的高职“建筑材料”课程的教学中,实验课只是处于从属地位,属于理论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而不是真正地把实验课作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着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作为学生锻炼提高专业技能的重要手段。
(三)教学方法落后
现阶段高职“建筑材料”课程教学的主要形式仍旧停留在口头讲授、“满堂灌”的层面上,而建筑材料领域中涉及很多概念,有些概念教师在课堂上用语言、板书难以描绘。大多数理论知识只有在具备工程实际条件的情况下,才会被学生更好、更快地加以理解。此外,随着大学本科院校近年来的大幅度扩招,吸引了众多高中毕业生就读。这就导致了在高职就读的学生,其基础知识不扎实,且个体差异较大,很多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可自由支配时间明显增多,主动学习的动力明显不足,这给“建筑材料”的课程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三、高职“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改革对策
针对“建筑材料”课程的特点和要求以及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
(一)精研教材内容,突出重点教学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时数的限制,教学内容不可能面面俱到,这样在组织教学内容时,就应该有所侧重,在深入分析岗位工作对本课程知识能力要求的前提下,打破学科框架,构建以理论知识够用为度,体现土建专业所需的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的新体系,突出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突出重点内容,在重点内容讲解透彻的同时,兼顾讲解其他一般内容,其余内容则可要求学生们课后自学完成。建筑材料虽然种类繁多,但结合专业的特点,应该突出两个重点,即材料的基本性质及结构材料。 材料的基本性质这一章很重要,它是研究建筑材料共性问题,是后继各章的基础知识。因此,应较详细地把材料性质的各个概念结合它们在工程中的应用介绍清楚,要求学生们牢固掌握。结构材料能否正确使用,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安危和正常使用。所以,应把水泥、混凝土、钢材、防水材料列为重点内容进行讲解。在讲解这些重点内容时,应尽量采用丰富的教学方法,诱导和启发学生去主动地、积极地进行正确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某些具体材料的教学,则宜采用在众多材料品种中选取典型品种予以对比的方法进行教学,突出重点,点面结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水泥”一章,应选用建筑工程中使用最多的通用水泥作为主要讲解内容,其中又以硅酸盐水泥为主要研究对象,详细分析其熟料的矿物组成、水化反应、硬化机理、技术性质、腐蚀及应用、储存等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展开介绍其他掺入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而水泥中快硬硅酸盐水泥、白色、彩色硅酸盐水泥不是重点内容,仅作简单介绍即可。特别要做说明的是在突出重点教学的同时,也要注意在其他非重点章节中也有重点内容,譬如在“砌体结构材料”这一非重点章节里烧结多孔砖、空心砖和砌块是重要的墙体材料,所以它们的技术性质是重点内容。确定重点和非重点内容教学,不仅能缩短授课时间,而且有利于教学时间的合理安排,有利于学生全面而重点地掌握建材方面的知识。
(二)加强章节内容间的联系,促使学生融会贯通
为了克服“建筑材料”内容多而散、系统性差的不足,同时也为了避免讲授时平铺直叙,学生听起来枯燥无味,教师特别要注意加强课程章节内容之间的联系,以各种工程材料服务与工程实际为主线贯穿于整个课程的教学活动之中,明确各种材料在工程实际中所处的地位为出发点;以材料的生产工艺流程、材料的技术性能、基本构造与组成、材料应用发展方向展开论述;以材料在工程实际中不同的功能作用作为结论来开展教学,会使学生感觉总体思路明确,条理清晰,前后上下知识融会贯通。
(三)丰富教学手段,增强感性认识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针对教学手段单一、内容枯燥无趣等问题,可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为此,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第一,采用样品教学,做好对比分析。“建筑材料”课程作为一门叙述性内容偏多的课程,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感性地认识和了解各种建筑材料,我们应尽力收集相关的材料样品,进行展示,首先让学生对该材料有一个初步的直观认识,再介绍其性能、特点和应用等其他内容。同时,可运用对比的方法,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土木工程材料的共性和特性,便于掌握和理解其技术性能。如讲解混凝土拌和物时,可以当场取少量水泥、天然砂、石子和水进行搅拌,介绍各组成材料在混凝土中所起的作用,可让学生亲自尝试一下,观察不同配合比的材料性能的差异。再如在介绍过火砖、欠火砖时,可直接用样品向学生进行展示,学生通过仔细观察这两类砖的外观颜色和形状,就能很快掌握这两类砖的特点和区别,学生的印象也会非常深刻。第二,采用电化教学手段。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口述为主要模式进行教学,教学效率比较低。采用电化教学,借用幻灯投影、多媒体课件等方式,不仅可以大幅度提高教学过程中的信息传递量,而且还能通过影像,真实而直观地反映出材料的“真面目”,使学生加深对材料性能的认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引入工程实例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该根据教材的定义、概念,把工程的实际环节引入到课堂内容中来,以实际工程为例来讲解材料的特性、使用方法及效果、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这不仅是教学的客观需要,同时也可以避免课堂教学内容的单调、乏味。例如,在讲石灰的性质时,可列举石灰的应用、抹灰墙而出现爆裂点的具体工程实例,通过对此事故原因的分析,可使学生加深对石灰熟化时体积膨胀较大的了解,从而进一步认识石灰变储存期为陈伏期的必要性。另外,还可以在课堂上做演示。通过对这些简单试验的操作与观察,学生对生石灰熟化特性的了解和认识可进一步加深,同时也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四)发挥实验在建材课教学中的特殊作用
由于建筑材料课程内容的叙述性和定性的(有时是半定量的)性质,它对某些概念的定义是不精确的,仅仅从定义本身难以作出精确的认识和严格的区分。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水泥的“凝结”和“硬化”、“初凝”和“终凝”这样一些成对出现的概念。这里不妨引用一下水泥的“初凝”和“终凝”这一对概念的定义:“初凝”为水泥加水拌和时起到水泥浆开始失去可塑性的时间;“终凝”为水泥加水拌和时起至水泥浆完全失去可塑性,随后开始具有强度的时间。这里的“开始失去”“完全失去”和“开始具有”等说法并没有严格的定量的规定。学生难以区分和掌握这样的定义。而水泥凝结时间的测定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明确这样的概念。这里不妨再引用一下该实验中有关试验结果的规定:由加水时算起,到试针沉入净浆中距底板0.5~1.0mm时,所经历的时间为初凝时间;到试针沉入净浆中不超过1.0mm所经历的时间为终凝时间。这样由实验对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的定量规定和区分,显然比上述的定义要精确,且实验形象、具体。通过这样的方式,在授课时,教师就结合实验把“初凝”和“终凝”概念量化、具体化,学生就容易理解和掌握这样的概念。“建筑材料”课程中类似的概念很多,如水泥的标准稠度需水量、沥青的黏性等概念,都可以用有关的实验来使其定义精确化、具体化,以利于学生对这些概念的准确理解和掌握。
尽管结合课程特点,在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和实践环节上,我们作了积极的探索,“建筑材料”课程改革已初步有了成效,但课程的特点决定了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在课程的改革和实践的探索中,我们要积极稳妥地向前推进,以更好地实现高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Z].2004-04-02.
[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现行建筑材料规范大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