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01 06:49:03
导语:在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步入新时代,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变化,文化环境更加多元,竞争愈加激烈。在这样一个历史和现实、国际与国内带来更多新的机遇和挑战的视域下,青年大学生群体将会面临思想、情感、生活、就业等各个方面的压力。因此,如何让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成长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就成为高校教师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
1.主观压力
大学生当初在高中阶段多是全身心投入学习,“应试教育”的束缚、家长的全方位保护、生活经历的相对单一,容易使其性格和行为产生一定的偏差。进入大学校园,人际交往成为较之先前单一生活的一个重要变化,而人际关系作为人的基本社会需求会直接影响自我的实现与肯定,自我优越感的消失和人际关系的疏离,容易导致大学生缺乏社会安全感,继而产生来自主体内部的压力。
2.客观压力
客观压力主要来源于日常学习、生活适应和就业与自我发展等方面。一方面,大学时期的学习方式多是自我约束型学习方式,从课程的广度转变为课程的深度,从记忆性学习模式转变为实践性学习模式,大学生的自律能力将决定其在校成绩,继而会造成大学生的学习压力。另一方面,就业压力是大学生身上普遍存在的压力,随着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很多大学生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慌、烦躁心理。
二、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路径
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也是高校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根本途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其中,以此帮助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首先,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帮助青年大学生树立成长成才的新理念、新观点和新思想,让大学生在人生启航的起锚阶段对未来充满无限憧憬,使他们“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其次,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法治教育相结合,形成教育合力,促进青年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之下健康成长。心理健康是建立在个人对自我和环境客观认识之上的个人认知与行为、个体与群体、自我与社会的和谐状态。青年大学生是最容易被塑造的群体,处在信息纷繁复杂的互联网时代更需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便理性面对各种诱惑和挑战,而高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应对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另外,大学生思想层面和心理层面的问题并没有明确的界限,有时甚至很难界定。例如,感情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若未及时疏导则很有可能演变为道德问题。这就使得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具有重要作用,要通过“阳光式渗透与宣传”,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思想观念,继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心理。
2.充分发挥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引导作用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高校要转变工作思路,充分发挥辅导员队伍的引导作用。首先,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力量。国家先后颁布一系列法规,为建设一支数量庞大的辅导员队伍提供政策支持。高校要不断提高辅导员的专业技能,增强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力量。从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定位(思想政治教育、班级管理、咨询服务)来看,辅导员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学习辅导、生活辅导以及生涯指导。要及时了解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时、便捷地掌握大学生的心理动态,感受大学生的生活与情感,并依托人文情怀和人格魅力,帮助大学生解决学习、生活、情感方面的困惑,形成思想上的互动交流。其次,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常态。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大学生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促进大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辅导员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干预,帮助大学生尽可能地减少负面情绪的连锁反应,建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常态化的教育模式,辅导员要根据“预防—矫正—强化”三个阶段的特点,将以往“矫正为主”转变为“预防与矫正相结合”。要在互信、沟通的基础上,尽早、全面发现问题苗头,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做到“防范”和“引导”并行。
3.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
当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尚未形成体系,课程较为分散,模式比较单一,难以满足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因此,要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1)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活动,“以学生为本”,就是要“以学生个体为本、以学生整体为本、以学生可持续发展为本”。而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实现适应性发展、潜能性发展、连续性发展和协调性发展的统一的重要实践途径,就是改革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必须紧紧围绕大学生这一核心展开,认识到大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大学生充分参与课程教学活动,在平等的状态下探索与求知,充分发挥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2)将调适性内容与发展性内容相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即调适性内容与发展性内容。调适性内容主要侧重“矫正”,通过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手段对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进行治疗,帮助其矫正心理障碍。发展性内容主要侧重“发展”,更加关注广大学生的人生发展,对大学生遇到的人生难题施以行之有效的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构建强大的心理防线,设计人生发展的远大目标,预防心理疾患的萌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在“发展”的背景下开展“矫治”,结合调适性与发展性基本内容,加快构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创新体系。(3)打造多元化学习平台,优化教育方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需要突破课堂教学的单一形式,为大学生打造多元化的学习平台,特别是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将移动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深度融合,将协作学习与探究学习有机融合,注重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要以“人”为主题,摒弃“教师传授”的说课方式,强化大学生的参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内视能力。另一方面,要通过必修、选修、探究、实践等多种形式,构建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引导大学生进行系统化学习。
三、结语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多方合力,协同作业,并且应当立足新时代大力推进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的创新,满足当代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要不断探索实践,注重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充分发挥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引导作用,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持续稳定开展,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段善君.发挥价值导向功能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6(04).
[2]蔡亚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路径浅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02).
[3]张丽,蔺子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探析[J].职教论坛,2014(26).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
[DOI]1013939/jcnkizgsc201643091
伴随着社会发展,“心理健康”这一名词早已被大众所熟知,并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大学生作为承担国家和社会建设重任的关键人才,除了应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身体素质之外,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衡量其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之一。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广泛开展的同时,其有效性不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急需改善。
1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出现的不足
11建立三级制度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安康学院地处秦巴山区,作为地方普通本科院校,严格按照要求建立了学校―院(系)―班级三级制度来推动和完善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学校:①学工部组织各学院完成每学年秋季学期的新生心理测评并将测评结果及时反馈给各学院相关辅导员老师,由他们约谈结果存在异常的部分学生,了解掌握他们的实际情况,并以此为依据确定后续的相关矫正措施;②学工部组织各学院在春季学期开展一次围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的相关活动,活动形式主要包括演讲、征文、户外活动等;③学工部下设心理咨询中心,面对全校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2)各二级学院:辅导员老师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向需要咨询学业生活问题的学生提供帮助,并在此过程中了解和筛查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做好备案并及时向学工部心理咨询中心上报。
(3)班级:在各班级设立心理卫生员,一般由班干部兼任。该心理卫生员主要工作职责是信息员,即发现班级中有同学出现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时,及时向辅导员老师汇报,以防止情况进一步恶化。
12现存问题
此项制度总体而言覆盖全面,分工明确,信息渠道顺畅,由点及面掌握了大体情况。但作为负责学生工作的辅导员老师,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却也发现了一些无法落实推进的具体情况。
(1)极少有学生主动到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去寻求帮助。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①认为只有心理有严重问题的人才需要去心理咨询中心,“面子”问题使他们不愿意去咨询,以免被同学看到,而被贴上“心理有问题”的标签;②心理咨询中心的老师对学生而言并不熟悉,而学生一般很难向陌生人倾诉自己的真实情况;③能克服第二点向老师咨询的学生,由于受传统师生关系的影响,在情感上很难突破,很难达到真实平等的交流,咨询效果也因此并不明显,所以会选择放弃咨询。
(2)各学院辅导员老师工作任务繁杂,管理学生较多,很难保证及时全面地完成所有学生的咨询求助工作。
(3)班级心理卫生员基本由班级干部兼任,本人并没有接受过相应的专门训练,只能起到发现心理问题学生及时汇报的基础作用,无法帮助班级同学进行心理疏导。
(4)组织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的相关活动,活动形式虽然比较丰富,但活动周期较短,很难保证在短期内完成对大多数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卫生知识有效宣传的活动效果。
其实,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目的来看,主要是发展性心理教育,应遵循事前预防为主、事后治疗为辅的原则。我们目前的工作模式重个别学生咨询诊治,轻多数学生普遍防治引导,这样做,并不十分符合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也不能很好地满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际需求。因为实际上,很多大学生在学习、生活、情感、就业、人际交往等方面存在的压力和问题,大都属于亚健康范围而非心理疾病或精神障碍等严重问题,如果学生在自身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和处理能力后,其实都能够进行较好的自我调节。
2改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考
大学是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阶段,在这个成长过程中,学生常常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与困扰,能否妥善地进行处理,其结果又往往影响着学生的心态与价值判断,从而影响他们“三观”的确立与形成;而能否妥善地进行处理,则又与学生的心理状况(心态)有着直接密切的联系。从这个层面来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同思想政治教育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我们可以以此作为工作的突破点,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提升教育效果。结合工作实际,在原有工作基础上,增进“宿舍”一级,并将“班级―宿舍”两级作为全面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环节。
之所以将“班级―宿舍”两级作为全面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环节,主要原因如下。
(1)关注学生的微信、微博、QQ空间就会发现,学生在学习之余喜欢做趣味心理测试、热衷于血型、星座研究,喜欢转发心灵鸡汤类的文章,还有些喜欢看心理分析类型的影视作品,这些行为都可看作他们进行自我分析和认知,调适心理的具体表现。这些现象也表明大多数学生对于心理学知识充满兴趣,除了我们已经开展的各项教育活动内容外,他们还需要全面系统长期地普及和引导。如果能够满足他们这一要求,就可以帮助他们提高认识、提升心理健康素质、从源头上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
(2)选择班级和宿舍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则是因为,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这是他们活动最为频繁的两个重要地点。班级是完成专业学习的重要场所,学习氛围浓厚,利于探讨和交流;宿舍则是除了上课和课余活动外,他们度过时间最长的地方,良好的宿舍氛围是学生形成健康积极心态的基点和源泉。因而以班级和宿舍两级做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环节,一来有利于宣传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扩大覆盖范围;二来参与者主要是学生,他们既是学习者同时也是引导者,在自助和助人的过程中,不断交流和巩固心理健康知识,提升心理素质。
3创新工作模式的具体措施
结合上文所提到的问题及思考,在今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我们可以尝试推行以下模式:原有的学校及二级学院层面的工作进一步保持和巩固,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放在班级和学生宿舍。具体做法如下。
31在班级组建“心理学互助兴趣小组”,普及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同时开展朋辈式心理互助活动
(1)该兴趣小组成员的吸纳主要有两种方式:一为学生自主报名参加;二则由各宿舍推荐至少一名学生参加。这两种方式淡化了学校、学院选拔推荐所带来的“官方化”色彩,尊重了学生自主选择推荐的权利,有助于拉近学生的情感距离,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2)由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组织,对兴趣小组的成员进行定期培训,指导他们学习掌握相关知识;学校组织调配专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作为联系二级学院的指导老师,负责日常常规指导的同时处理学院下辖专业班级兴趣小组在日常工作中碰到的疑难问题,改变以前在心理咨询中心被动等待学生求助的局面,而转为“把握全局,重点突破”。
(3)心理学互助兴趣小组成员的主要任务是完成自助和互助。自助即是本人在掌握了相关知识后,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判断自身的心理状态,在碰到具体问题时能够及时进行调适,保持健康良好心态;互助既可以在小组成员内部出现(自助不能够完全解决问题时,向同为兴趣小组的成员求助,共同协作解决),更多出现的则可能是非小组成员的同学在碰到问题和困扰后的求助。当碰到这样的情况时,小组成员就需要完成倾听、安抚、客观理性分析和引导工作(引导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同学向辅导员或心理咨询中心老师求助)。发现严重心理问题学生时,小组成员要及时向辅导员和负责联系学院的专业心理咨询老师汇报。
需要注意的是,心理学互助兴趣小组的定位不等同于专业人员,他们相当于普通心理问题调适和严重心理问题处理的缓冲地带。兴趣小组的成员全部是学生,他们与求助同学间有着亲密的情感基础,在互助过程中可以少受时间、地点等其他因素的限制,这就使得大众化心理健康教育的长期性普及成为可能;同时,以兴趣小组成员为中心,由他们辐射至宿舍、班级的其他同学,在学习和交流过程中完成自助和互助,也使得大众化心理健康教育的覆盖面得到保证。
32创建宿舍文化,营造良好氛围,思想政治教育同心理健康教育相互辅助
良好的宿舍氛围和宿舍关系是学生形成健康积极心态的基点和源泉。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有助于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他们需要更进一步地引导和教育来完成更高层级的精神提升,而内在精神世界的丰富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更为成熟地处理各项问题的能力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折回来看,妥善解决各种矛盾又为持续保持积极心态注入了稳固营养剂。因此,创建宿舍文化不仅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要求,也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关键点,更是二者在工作实践中相互辅助推进的结合点。
总体而言,以班级―宿舍两级作为全面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键点,从工作着力点来说更接地气,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化长期化开展,同时有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应注意不断总结经验,及时探讨创新工作方法,以期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明忠朋辈心理辅导模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性的提高[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8)
[2] 陈佳薇基于朋辈宿舍心理委T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3(6)
[3]苗军芙,郑海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及实施策略研究[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2(2)
一、积极心理学思想下的心理健康观
积极心理学是上世纪末兴起的研究人的发展潜力与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其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积极的情绪与体验、积极的个人特质对于个人成长的作用以及积极的社会环境等方面。积极心理学已有的研究更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观念,主要体现在:第一,积极观。积极心理学致力于人的积极品质,倡导用积极的眼光和理念去面对人类自身及社会。第二,幸福观。积极心理学注重从积极层面来研究与探讨心理问题,把主观幸福感指标作为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依据,认为心理健康的主要目标是促进个体的主观幸福感。第三,预防观。积极心理学非常关注对个体潜能的挖掘,通过个体自身的力量来预防和治疗有关问题,其核心是让病人通过累积或发展自己已有的积极力量或积极品质来达到摆脱各种问题的目的。
二、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心理健康教育应树立积极理念。积极心理学倡导心理学研究的积极取向,关注人类积极的心理品质,强调人的价值与人文关怀,以一种全新的姿态诠释心理学,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的人性化、科学化的和谐统一。接受和理解积极心理学倡导的人性理念,就应该改变一些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误区,对传统的主流心理学模式更要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树立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观。
第二,心理健康教育应关大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与培养。积极情绪是与某种需要的满足相联系,通常伴随愉悦的主观体验,并能提高人的积极性和活动能力。积极心理学通常把积极情绪体验分为感官愉悦和心理享受,其中首倡的是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体验可以促进其认知的发展,提高其应对消极事件的能力,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达到优化心理品质的目的,因为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是一个行为过程,也是一个心理体验过程。
第三,心理健康教育应注重完善大学生的积极人格。积极心理学强调必须以研究人内心所具有的积极力量为出发点,因为只有内在的积极力量得到培育和增长,人性中的消极因素才能被抑制。积极人格特质主要是通过对个体的各种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加以激发和强化,当激发和强化使某种现实能力或潜在能力变成为一种习惯性的工作方式时,积极人格特质也就形成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努力在积极人格理论的引导下,结合实际情况,转变工作方式,扩大教育领域,更新教育理念,采用积极心理学思想的教育方式去塑造和培养全体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使大学生学会积极地自我调适,从而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
第四,心理健康教育应注重营造积极的组织系统。积极心理学认为人及其经验是在环境中得到体现的,同时环境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大学生远离家庭而走上独立自理的生活方式,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社会转型时期的各种浮躁情绪,都极大地影响到其心理健康的状态。因此,我们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等多层面加以宏观把握特别要结合个体的微观实际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矫正和指导。社会关系、文化规范、潜能发展、家庭影响等研究能够支持和发展人的能力及长处,其各种支持系统和组织包括家庭、学校、社会文化条件、语言环境等。
三、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从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健康观念的更新以及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我们可以一步得出一种新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一)个体层面―――知、情、意的统一
积极心理教育致力于培养人的积极心理品质,积极的心理品质是心理过程方面的优秀品质,主要表现在人的认知、情感、意志三方面。大学生心理教育首先应从大学生消极心理与心理问题转向重视一般智力的开发与培养,帮助大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和思维的创造力。应更注重学生固有的智力优势,在帮助学生了解、认识自己的优势智力的前提下,鼓励、支持学生充分发展自己的优势智力,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发展途径和发展领域。其次,大学生心理教育注意培养大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大学生心理教育应注重义务感、责任感、成就感和荣誉感的培养,使人能够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大学生心理教育关注人的美感、愉与幸福感的培养。通过美感、愉、幸福感的培养与熏陶,人不仅能感受到生活的情趣,而且能够把握人生的意义。大学生心理教育重视情商培养,帮助人形成对情绪的知觉、评估和表达能力,认识和分析情绪产生原因的能力,理解复杂心情的能力,对情绪进行有效调节的能力等。第三,大学生心理教育注意培养大学生意志的自觉性、果断性、坚毅性和自控力,不断增强学生的意志品质,使学生能长久地坚持学习和工作,具有一种百折不挠的精神。帮助学生不断克服自我方面的担心、羞涩、恐惧等情绪的冲动或干扰,以及疲劳、负担过重、知识和能力不足等障碍,增强其抗挫折能力。
(二)学校层面―――改变观念
积极的心理本身就有预防和治疗的作用,不管是对于普通人或者受到挫折的人,通过发掘并专注于其自身的力量,就可以做到有效的预防。大学生有强烈的自尊和自我意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关于自身的发展,潜能的发挥,这种积极的暗示会使大学生产生较好的自我评价,从而形成良好的自我概念和正确的价值观,而这两点对于大学生个性和人格的完善有直接的影响。依照积极心理学的观点,关注于个体心理的积极力量,发掘人类自身的潜能,即先寻求个体的发展,而这种发展会自然而然使个体产生对问题的困扰。用这样的观念来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将有可能对大学生的心理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促进大学生个性和人格的完善和发展。
(三)社会层面―――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对与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积极心理认为其主要的任务是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使大学生发挥其人性中的积极层面,如责任感、利他、文明、忍耐和职业伦理理念、视野等。积极心理学不仅重视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所重视的社会的相互支持、友爱以及合作等,而且将其扩大到职业伦理、个人视野以及动向上面来。积极心理学认为,社会是个体生存的场所,其具有的整体环境将会在有形无形中影响个体“力量”的成长以及个体关注中心的确定。例如,假如整个社会的大环境是不诚信,那么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其关注的中心可能是在欺骗、撒谎等消极层面上,不利于个体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相反,如果整个社会的大环境是诚信,那么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就会形成信任、热情、诚实等积极品质。所以在社会层面上,积极心理学同样要求发展整个社会的积极品质。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中图分类号:C9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9)-09-0040-02
近年来,由于社会、家庭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出现心理康问题的比例在不断上升。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实施的一调查显示,有40%以上的大学生认为由于就业、学习和经上的负担而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有10.6%和6.8%的人为心理压力来自“人情冷漠”和“人际关系紧张”。[1]这些现象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热点和重点。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推动和谐校园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部分学校和学生认识存在偏差
心理辅导和咨询的本源是如何测量人的个性差异,更有效地进行差异教学,发挥人的长处,使人与职业更好地匹配,辅助人的生涯规划,让人更完美地生活。目前部分学校的心理辅导与咨询工作已偏离了本源目标,成了解决心理问题的手段,通常认为来心理辅导和咨询的,都是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有心理问题就等于心理不健康,这似乎成为人们普遍认同的一种观点。基于这种观点,大部分学生认为有病才去咨询,咨询中心是治病的地方,部分有强烈心理咨询愿望的学生由于害怕周围同学的异样目光,对心理咨询机构也只能敬而远之,他们只能独自查找资料或向身边的同学、朋友求助,而未能向具有专业技能的服务人员咨询,这极大地降低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时效性。
2.心理咨询工作水平亟待提高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科学性、专业性和技术性很强工作,对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要求都很高[2]。在欧美高校,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必须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在我国,按照要求,从业人员至少要具备必要的心理学知、掌握一定的心理辅导和心理治疗的基本技巧和方法、能用一些基本的心理测量工具。在很多高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的人员主要有心理学专业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德育工作者和其他管理人员,大多为兼职或“半路出家”,他们大都没有经过正规的心理学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专业化程度偏低,其心理学、心理咨询学方面的知识储备不足,缺乏心理咨询所需的有关经验,不能妥善处理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心理咨询常常不能令学生满意,自身也感到不能适应心理咨询发展的要求,在心理教育和咨询实践中难以保证良好的效果;其中不少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的理解与心理学原则背道而驰,已经开展的心理咨询偏重于教育和指导,心理活动课偏重于形式而书本化,缺乏整体构建,缺少预防性指导,师生关系很难做到相互尊重与平等。从学生的角度看,学校心理咨询的效益是低的,存在来访学生对心理咨询效果和咨询师的业务水平的评价偏低的问题。有些学生满怀希望而来,却失望而去,长此以往,学生将对学校心理咨询失去信赖,对学校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产生极大地影响。从目前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师资短缺、水平参差不齐、专业化程度低、队伍不稳定仍是制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一大问题。按照国际标准,学校心理咨询师与学生的比例应为1:500。而许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远远不能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经过专职心理咨询教师资格认证的更是寥寥无几。因此心理咨询队伍的建设便成为较突出的问题,制约着心理咨询科学化、规范化发展。
3.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宣传力度需要加大
大多数学生对心理健康咨询和教育工作知之甚少,心理咨询工作人员要借助报刊、黑板报、广播、讲座、特别是各学科课堂教学等多种渠道,全方位地大力宣传和普及心理卫生和心理咨询常识,使学生了解心理咨询的意义、内容、方式和原则等,逐步认识到心理咨询是面向所有学生包括正常健康的学生。在信息高速发达的现今,应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和开展心理素质教育活动,以使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的实际需要相适应。
4高校心理咨询工作方法有待完善
通过日常与学生交流中还得出,大多数学生对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方式和效果不甚满意。从理论角度分析,咨询应遵循自愿原则,不能采取强制手段使求询者参与。只有当求询者有强烈的求询愿望和动机,自愿寻求咨询,这样才会主动讲出自己的心理问题,并积极配合,使咨询取得好的效果。因此,我们要完善心理咨询方法,例如对学生中的个性问题可采用面对面的咨询与书信咨询、电话咨询及网络咨询结合的方式。如当一些学生面对面难以启齿问题时,书信和电话咨询可以减轻学生内心的紧张和压力。并且以平等交互、虚拟隐藏性为基本特征的网上咨询就特别适合有求助必要又不愿走进咨询室的学生;我们也可以对学生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焦点问题进行团体心理咨询,团体咨询因涉及面广,范围大,有助于从整体上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如新生学习、生活适应,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面试等就可采用团体心理咨询。
另外,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之所以占有一席地位,是由于人们对心理疾病危害性的认识,家长和学校教育工作者关注到心理不健康的个体,把注意的焦点集中在心理问题方面,所以无论是心理健康教育课,还是学校心理辅导与咨询,都是针对教育对象中已存在或易发生的心理问题和存在心理问题的个体进行的,这就导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无论是教育的内容、形式和途径,还是教育的对象和实施者,都偏离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和基本原则,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浮在面上,难于深入和扩展,其实效性和发展都受到一定的限制。问题的症结在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价值取向上偏离了心理健康的积极心理学取向,而陷入一种心理疾病预防和治疗的病态心理学取向。
二、高校应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
高校应从构建长效机制、完善工作方法等方面着手,咨询、教学、宣传、科研四管齐下,营造校园心理健康教育氛围,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有效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要加大宣传力度,发挥课堂的主阵地作用
高校应在学生中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等课程。同时,对不同年级专业学生的心理特点,分年级分专业开设专题心理健康教课程,帮助学生缓解来自生活、学习、情感、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压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学生心保健意识。要充分校园广播电台、校园网络、橱窗、心理教育专刊等媒介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宣传普及心健康知识。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要在校园文化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通过组织大学生心理健康月,开办心理讲座、心理知识竞赛等主题教育活动,把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校园文化活动中。转变学生观念,让学明白善于求助也是一种能力,让学生真正形成正确的心理康教育观念。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其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施教育的队伍的素质,所以,队伍建设是关键。开展大学生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队伍主要包括: 专业咨询师队伍、辅导员队伍、学生干部队伍。专业咨询师是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核心组成部分,应重视咨询师的培训,提高其的理论水平、业务水平和业道德,并参照国家有关部门的心理咨询专业人员有关规和要求,每个心理咨询师达到持证上岗要求。辅导员(班主任)是队伍的中坚力量,通过培训让辅导员掌握一定的心理学基本理论、心理咨询和精神病学知识,学会鉴别常见的心理问题和严重的精神疾患,这样在心理危机干预中辅导员可以于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抓好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和培训,在各班级设心理委员,专门负责班级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现、汇报、控制和跟踪,并发挥朋辈心理咨询的作用。
3.完善大学生心理档案,建立快速危机反应机制
通过心理普查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采用卡特尔PF人格测验、SCL 290心理健康测验以及大学生心理健康验(U P I)等心理测验对大学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学生心理健康电子档案。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是及时找到心理问题的一种快捷方式,有条件的学校,应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以心理测查为辅助手段形成宣传、筛查、干预、跟踪、控制一体化的工作机制,切实做好筛查中可能有心理问题学生的后期支持工作。但在利用学生心理档案进行学生心理状况的分析研究时,既要注意收集学生心理活动的整体材料,又要结合系别专业、年级、班级和学生本人特点考虑,清楚而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把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看作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
辅导员通过日常与学生的谈话,走访,了解学生情况,跟踪学生心理发展轨迹及时补充完善,大学生心理档案不是固定不变的,应对学生心理发展情况进行追踪记录,随时报送,新近出现或可能出现的问题学生档案,以保证及时有效地预防或治疗,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心理状况。根据心理健康档案,初步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判断,对于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要及时介绍到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专职人员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具体的、有深度的个别帮助,帮助他们化解心理压力,克服心理障碍,及时进行危机干预。发现存在严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学生,要及时转介到专业卫生机构进行治疗。要真正建立从学生骨干-辅导员-院部-学校的快速危机反应渠道,建立从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到专业精神卫生机构的快速危机干预通道。
4.加强家庭教育和朋辈教育
根据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学生在有了心理困惑时有较多选择“朋友或同学的帮助”而较少的选择“希望通过心理咨询师解决”。这说明需要进一步强和改进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尊重学生的自我选择的同时,注意加强家庭教育和朋辈教育等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大学生是高校教育工作的主要对象,培养身心健康大学生是高校教育的基本落脚点,高校要不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切实有效地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关键词:辅导员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当前大学生面临着越来越重的学业、就业、情感、人际交往等压力,同时他们有自己的个性主张,乐于接受外部信息,导致思维活跃,出现的心理问题与以往有很大不同。如果心理问题不能被及时解决,一旦大学生难以承受,会出现伤人、自杀等恶性事件。2005年1月,教育部、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强调:“要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特别是辅导员和班主任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辅导员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力军,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教育者和管理者, 他们是学生成长中的主要教师,具有一些其他老师无比拟的优势。目前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多为发展性的问题,如生活、学业等,而非障碍性的问题,通过沟通、心理疏导等方法可以及时解决。但由于心理问题是“隐性”的,需要辅导员花费更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深入的观察了解。作为学生与家长、学生与高校的连接纽带,辅导员具有信息获取直接性、沟通便捷性、危机干预灵活性等优势,他们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及时进行心理帮助,使学生摆脱心理危机。作为班级联系和解决问题的桥梁,辅导员在学生心中更具有权威性,学生对辅导员有信任感和依赖感。因此,辅导员应充分利用这种优势,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健康问题。
一、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1.引导作用。交流是解决心理问题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在生活、学校中的心理问题往往更倾向于向同学、老师倾诉,辅导员应为学生搭建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心理交流的平台,如茶话会、联欢会等,增进广大师生的交流。此外辅导员可定期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传播心理健康知识,使学生从知识到信念再到行为发生转变,减少心理问题对他们的影响。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积极引导学生从事有意义的活动,陶冶他们的情操,转移不良情绪。发现学生心理异常,可向积极方面加以引导,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挫折观,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2.桥梁作用。辅导员是学校和家长、社会之间的沟通桥梁。辅导员可以第一时间获得学生信息,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另一方面,在全面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基础上,可就学生心理教育问题向有关部门献计献策,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校作为学生获取知识的场所,要推进心理辅导工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减少挫折心理对大学生的影响;家庭则要做好辅导、监督、监测的责任,通过辅导员的桥梁作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做到全面整合,充分发挥学校、家长和社会的作用,全面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3.辅助作用。当前高校均已开设了心理健康课,部分高校还开展了专业心理咨询机构,其目的是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心理危机干预技巧,解决心理问题,从而使大学生减轻心理压力,摆脱挫折心理的危机。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是心理教育咨询队伍的后备军,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辅导员可结合心理咨询机构的意见建议,对大学生心理持续辅导监督,辅助心理机构对大学生不良心理进行干预。
二、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优势
1.充裕的时间。不同于其他老师,辅导员要把主要的精力和时间都放在学生身上,与他们联系,和他们谈话。只有多与学生接触交流,才会了解学生,才是掌握学生实际情况的最佳途径,也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主要方式。通过长时间接触,辅导员才会掌握每个学生的性格、能力、朋友圈、家庭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有计划、有针对性地为他们进行适当的指导。
2.活力和热情。辅导员一般为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研究生,其知识背景、生活阅历方面与大学生比较相近,年轻富有朝气,对新从事的事业充满了活力和热情。由于与大学生是同龄人,且刚刚毕业,了解学生的心理,理解学生的行为,同时具有相似的兴趣爱好,易于与学生沟通交流。在学生眼里,他们是大哥哥、大姐姐,而不是老师和管理者,辅导员可以走进大学生内心深处,及时发现问题;大学生可以敞开心扉,把心中的苦闷倾诉出去。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提高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作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力军的辅导员,在学生思想工作、管理工作中具有他人不可比拟的优势。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高校辅导员应充分发挥引导、桥梁和辅助作用,做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良师益友,力争培养出心理健康、人格健全、拥有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优秀大学生。
参考文献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对策 启迪引导 防范 内化
我国社会的改革、发展对人们的思想、心理形成了一定冲击。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缺乏必要的社会适应能力,同时他们面临的压力,特别是就业压力、学业压力、经济压力、爱情压力等普遍加大,因而,其心理疾病比率大幅增加,影响了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方面的和谐发展。
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总体格局。2001年,《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高等学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颁布试行;2005年,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这些文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途径方法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提出明确要求和规范,有力推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然而,由于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刚刚起步,加上心理问题的复杂性,就如何有效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待进一步探讨。本文从辅导员工作入手,探讨如何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
心理健康教育属于心理学范畴,其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其工作的开展要在一系列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并遵循特定的心理学原则和方法,其目标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心理调节适应能力,减少心理冲突,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从而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
二、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多样的,包括外界因素、个体因素和纷繁的利益因素等。具体表现为:
1.环境因素。心理学界认为,环境在人的心理障碍形成和变化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环境的变化可以导致心理障碍的产生,也可能导致已经形成某种心理障碍的消失。上个世纪90年代初出现的心理环境方法将心理环境分为外环境和内环境,“心理内环境不但包括大脑生理结构,还包括与记忆相联系的沉淀信息和心理子结构相关的其他心理结构”。“当外部信息进入大脑后,这些信息就不是简单地被记忆,而是要和大脑中原有的心理结构相互作用,在复杂的负反馈机制下产生信息扰动”,从而导致信息被接纳和不被接纳两种结果。如果某些信息既不能被原心理结构所接纳,又不能使其发展到一种新的平衡状态,则可能产生心理障碍。现实社会的变革、科技的进步正转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各种思潮的涌入,中西文化的冲突,对大学生带来强烈的心理冲击。现代大学生大都来自独生子女家庭,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欠缺,面对社会的不断改革,他们感到无所适从,因而出现心理失衡在所难避免。加上高校改革带来的自费上学,自主择业,竞争就业等,使大学生面临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
2.性格因素。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有限,要保持健康心理必须及时释放心理压力和不满情绪,否则,心理会失衡,从而变得忧郁、焦虑、烦躁不安,并随着时间推移逐步积累,最终导致心理疾病产生。性格内向的学生一般与外界交流较少,受到外界刺激后闷在心里,这种积淀若日后由于某种原因被激活,就会引起心理结构再一次震荡,反复震荡就会产生心理障碍。相反,外向的学生受到刺激后,会通过适当方式释放内心情绪,因而心理很快就会恢复正常。
3.利益因素。不少大学生功利性极强,若在追求利益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则容易产生失落、消沉、郁闷、怨恨、甚至报复心理。
三、如何有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作为与学生最为密切的主体,辅导员在工作中应对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结合实际,创造性地使用疏导手段。笔者认为,辅导员应从态度和方法两方面着手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态度方面,辅导员要有以下四心:爱心,要以情待人,以情育人;责任心,利用各种机会与学生加强感情交流,建立平等关系,缩小与学生的心理距离;细心,在交谈中发现问题并给予正确引导;耐心,出于种种原因,有心理障碍的学生一般不愿意吐露内心想法,辅导员必须耐心引导,仔细聆听,耐心开导,做一个倾听者、解惑者和指路者。
方法方面,笔者认为主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正确启迪引导。心理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偏离了常态而在心理方面的反映。现实社会的改革使不少学生理想信念淡薄。因此,辅导员应时刻将理想信念教育摆在首位,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要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自我意象,善于解剖自己,认识缺点,把握优势;能够认识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的差别,避免用理想自我去苛求现实自我;对学业或生活有一种投入、创新意识。
2.调查、预测和防范。掌握工作主动权的主要环节是做好调查预测工作。辅导员要通过家访、“班级心理委员”反馈和个体咨询等形式熟悉学生的家庭情况,性格、气质、爱好、特长、生活习惯、人际关系及个人愿望等。并对信息进行认真分析,及时发现问题,通过谈心对话、劝诫警示、情感交流等方法进行启发,引起学生心理共鸣,从而防范于未然。
3.注重内化。内化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实践活动,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信息进行检验,使之最终内化为自身素质的过程。“心理健康教育施加的外在因素,诸如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并不牢固,正确与否不以学生的主观判断为标准,而是以是否符合客观规律和社会规范为标准。”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的一切实践活动,让其在实践中体验,从而达到自省、自悟,消除疑虑或不切实际的想法。
四、结语
个体心理的健康发展是个体良好品质形成的基础。人们只有处在和谐的心理状态下,才乐于接受教育。由于主客观原因引发的心理问题日益增多,高校必须采取切实措施,不断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确保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本文立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从辅导员的视角浅析了应如何有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笔者认为,辅导员应从正确启迪引导、调查、预测、防范、内化方面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心理素质,增强社会适应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教社政[2001]1号)[Z].2001-03-16.
[2]陈志忠.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8,(15):113.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和谐校园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而做好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教育公平、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方面。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不再是一个个家庭的问题,也不仅仅是教育的问题,而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
一、做好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1 做好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需要
加强大学生尤其是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做好高校的德育工作就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大学生尤其是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任务、特点和规律,积极指导他们在观念、知识、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尽快适应新的要求。
2 做好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贫困学生资助体系的需要
为帮助在校贫困大学生减轻经济压力,从2007年起国家每年用于助学的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学校安排的助学经费达到500亿元,受助学生近2000万。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形成了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等多种形式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贫困大学生上学的经济压力。但同时我们也看到,由此引发的关于贫困学生隐私、依赖社会和受资助产生的心理压力等问题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我们在帮助贫困生解决经济困难的同时,更要对贫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光要让他们在经济上脱贫,更要让他们在心理上“脱贫”。
3 做好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要
大学生是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贫困大学生往往自我期望很高,急于摆脱贫困,抱着通过求学改变命运的想法,他们在艰苦的生活、学习条件下顽强拼搏,但一部分贫困大学生由于各种压力产生了心理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和疏导,就会影响到其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的提高。他们终究要走上社会,健康的心理状态是干好工作的前提条件,如何培养贫困大学生健康的心理,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4 做好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促进学校稳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当前,我国要建立和谐社会,对于高校来讲就是要建立和谐校园。如何促进贫困学生群体与整个学校、整个社会融和,就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近年来受社会城乡差距、贫富差距、阶层分化等问题影响贫困学生的思想和实际问题明显增多,这就要求我们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采取各种措施,在帮助贫困大学生解决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困难的同时,也要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在物质上进行资助,更要在精神上进行资助,为他们的全面和谐发展创造条件。
二、当前高校贫困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及产生原因
1 因学习压力较大而产生的焦虑、紧张心理
贫困大学生在求学过程中有着更大的期望和更大的心理压力。他们期望通过努力学习获取高额奖学金以改变自身经济困境,又要在课余时间千方百计寻求勤工助学机会,这就使他们经常处在一种想勤工助学又怕耽误学习、想学习又需要勤工助学的矛盾心理冲突中而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
2 因自卑、敏感而产生的不稳定心理
自卑与自尊的矛盾性是贫困大学生的主要心理特点。贫困学生因家庭贫困而自卑,有些人甚至把贫困当成一种耻辱,由经济贫困而导致心理贫困。但他们又有强烈的自尊要求,内心极为敏感,因此,对涉及自己的事情容易引起强烈的情感波动。另外,面对就业压力,可能对自己的未来也产生忧虑,没有信心,抑郁消沉,甚至产生退学、轻生的念头或行为。
3 因人际交往困难而产生的抑郁、孤僻心理
贫困大学生和其他学生一样都有强烈的交往需要,但由于整日为学习、生活奔波,又缺乏一定的经济基础,使得他们在人际关系上趋于封闭,并产生种种心理障碍。有的贫困大学生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处境,而且有的不可抑制地抗拒着老师和同学们善意的同情。有的不愿积极主动地与人交往,生活封闭,还有些贫困大学生由于贫困而对社会持极端的看法,影响了心理健康。
4 因虚荣而产生的嫉妒心理
贫困大学生大多来自农村,那里生活环境和教育条件相对落后。社会贫富差距在校园中的反映以及社会“一切向钱看”的亚文化的冲击,都给贫困大学生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大学生中不时泛起的各种各样的消费热潮更给囊中羞涩的贫困大学生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少数贫困大学生由于贪图虚荣,打肿脸充胖子,用获得资助的钱或者父母辛苦借来的钱大肆摆阔,而对家庭经济困难视而不见。还有些贫困大学生自尊心极强,且心胸狭窄,爱与他人攀比,从而因不满、不服气或者羡慕而对他人产生嫉妒心理。
5 因关怀、照顾得不到而产生的不满心理
有些贫困大学生认为,作为贫困生就应该得到学校的关心和大家的照顾,“等、靠、要”思想较严重,而一旦他认为应该得到的关心和照顾不够或是得不到时,心理就会不痛快,烦恼、哀叹甚至不满、愤怒的情绪和心理也随之而生。
综上可见,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当强烈的自卑感、极度敏感的自尊心、拘谨压抑的性格、尴尬的人际关系、因期望值过高而产生的学习压力等因素共同作用的时候,就会引发心理问题。
三、对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采取的措施
高校贫困大学生的不健康心理状态,不仅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效率和精神面貌,而且极易造成人格的不健全和偏执心理。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结合贫困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心理等实际情况,把思想政治教育、心理教育与经济资助有机结合起来。
1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帮助贫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高校要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重视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应充分发挥基层党、团组织和学生社团、辅导员、班主任、任课老师、学生干部的作用,结合当前贫困大学生的思想实际,认真分析其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心理性格特征,以及由此带来的种种不同行为表现。具体讲可通过开展专题讲座、个别谈话、座谈讨论、典型案例教育、演讲辩论赛、主题活动等措施,帮助、引导贫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 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切实加强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
针对高校贫困大学生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高校可以采取专、兼、聘等形式,建设一支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并且要不断提高他们从事德育工作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理论水平,以使其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开展各种专题讲座,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此外,高校应努力构建心理知识普及、心理健康咨询、心理疾病治疗、心理学科研究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3 进一步完善贫困大学生助学体制
目前我国已基本建立起以奖学金、学生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为主体的资助贫困家庭学生的政策体系。但在资助贫困学生的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政策没有得到全面落实。我们今后还要进一步探索、改革、完善、丰富这一体系,按照“加大财政投入、资金合理负担、政策导向明确、多元混合资助、各方责任清晰”的原则,进一步完善贫困学生资助体系。
关键词 心理 教育 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还有他们自己许多特殊的问题。对专业的选择与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学习、恋爱中的矛盾问题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等。如何使他们避免或消除由上述种种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增进心身健康,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就成为各高校迫切的需要和共同关注的问题。
1辅导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紧迫性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直是社关注的焦点,主要由各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负责,包括心理健康课程的建设、心理活动的开展、个案咨询与团体辅导等。因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专职老师少,心理健康宣传力度有限,与学生的直接接触不够,使得学生遇到心理困惑的时候,往往采取自己消化或者找要好的同学帮助解决,通过这些渠道不能解决的,也很少到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寻求帮助,转而采取逃避或压抑的办法,甚至极端的解决方式,酿成悲剧。辅导员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正确认识与态度,将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及提高个人的心理素质的必要性。面对学生心理健康中的难点问题,则可以主动联系学校心理机构提供专业帮助。辅导员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投入将极大的增强心理工作的针对性,形成上下通达、反应迅速的有效工作方式,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2加强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
目前,各高校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开设选修课或举办心理健康活动周等。然而,总体上讲,心理健康的普适性教育还很不够,影响面和时空上的持续性都有待加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陪伴着学生度过大学生活的各个阶段。辅导员能突破时空的限制,他们比专职的心理健康教师更早的接触学生,能在第一时间或第一现场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
高校辅导员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力量。辅导员肩负着缓解学生心理压力,引导学生积极适应环境的重要任务,他们在学生的自我认识、人际关系处理、情绪调整、应对挫折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3辅导员是学生最信赖的对象
对于刚入学的新生而言,很大一部分是第一次离开父母独立生活,对于这些学生而言,来到大学的新环境中可能会缺乏一种安全感,而这种安全感的缺乏导致她们需要寻找一个在心理上可以信赖的人帮她们度过这期间的过渡,期间辅导员是最容易取得这些学生的信赖,因为对于刚刚进入大学校门的新生,他们还没有摆脱高中的教育模式,班主任对他们的影响还没有减退,在她们看来,大学的辅导员也应该是和高中的班主任一样,能够细致入微的关心他们周围所有的事情,而且他们都是被辅导员高度关注的对象,他们对辅导员的这种依赖也恰恰是辅导员取得被信赖的最佳时期。因此,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大学辅导员,尤其是新生的辅导员要努力被每个学生信任,被学生信任是一切学生工作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而对于离学生最近的辅导员更是如此。首先必须要建立自己在班级同学中的信任度。这既减轻了辅导员工作的难度,也保证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4全面引导学生
如果说外界环境是产生大学生行为变化的直接诱因,那么,学生的成长背景及成长经历是引发其心理变化的根本因素。而对学生成长经历及成长环境信息的全面了解只有辅导员,辅导员从学生入学之日起,就已经开始掌握学生的部分信息,如,通过《学生信息登记表》了解学生的家庭住址,据此了解学生的生活习惯;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并据此推断其成长环境和经历等。通过对这些客观信息的了解能够推断一个学生的生活习惯和行为特点,而这些外在的表现正是其内在心理最直接的反映。当这些有着不同成长背景和生活经历的学生在进入到大学这个新的环境中后,势必要有一个新的选择和适应的过程,当旧有的行为受到碰撞之时,必然面临一个取舍、适应或者抉择的过程,而对于这些碰撞的反映最先发生在心里,这个过程也是不容易被他人感知的,而之后其采取的行为可能只是一种尝试或是练习。
5结语
面对存在心理问题比例如此之高的大学生群体,建立一个心理预警网络显得非常的必要,这样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和干预心理有问题的学生,防止恶性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黄光云.加强专科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 高教论坛,2003,03:22-25.
1.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发展以及现状
1.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权重在不断增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法则目标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意识以及心理异常现象的识别[1]。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对课程的精心打造以及课程的规范化比较注重,有诸多高校已经在教学中采取视频资源以及和学生生活紧密结合,在师生互动方面的力度也得到了有效强化,大大促进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和辅导员的工作进行了结合,从而形成合力教育,其中,院系辅导员所发挥的作用尤为突出,对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素质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经逐渐构建工作机制和机构,这些都有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1.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因受到思想观念以及教学模式等因素的影响,心理教育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有待解决,主要有以下几个层面的教育问题:
其一,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体系不完善。当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服务体系还没有完善化,有的高校建立了相应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机构,但机构形式大多不同,职责不明确,责任也比较分散[2]。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认识不足,简单认为这是心理咨询中心的工作,心理健康的教育工作和实际的服务体系的完善没有紧密结合,这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会产生不利影响。
其二,政策上缺乏指导力度。大学生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从政策方面进行强化,而实际情况是,政策的纲领性文件还比较缺乏,造成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比较被动。而从现行的相关纲要制度的内容来看,经过实践,有多数的教师认为制度的可操作性不强,制度有些方面不完善等[3]。政策制度的缺乏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重要阻力,对实际的教育工作开展有着不利影响。
其三,心理健康教育的观念需要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和实际的教育改革发展要求相契合,以及和时展的特色相契合,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做到与时俱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需要从思想观念上有新的认识,而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一些教师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比较深,没有注重教育观念的转变,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以及内容选择都没有符合时展的特色,没有结合学生自身的发展特点,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保障力度也显得比较薄弱。
其四,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专业化不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比较关键的,这是促进学生良好发展的基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教育者自身的专业素质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教育者自身的专业水平不高,心理健康知识不充足,这就必然会影响教育的整体质量[4]。而从实际的教学现状看,一些心理健康教育者自身的专业知识不是很丰富,教学的能力不强,有的心理健康教师是兼职的,这必然会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以及教学对策
2.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中,常常会存在着教育误区,造成整体的教育效果不佳。在新的教育发展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愈来愈重要,教育的要求也比较高,要求教育中要以正确的观念和方法来对待。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来看,在认识以及实践方面存在着误区,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认识上,没有注重发挥教育的功能,把学生的各种问题看做是思想品德的问题,并且用思想品德教育替代心理健康教育,这是在具体的教学当中比较常见的教育误区[5]。
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通过心理学和心理咨询理论以及教育学原理等对学生产生影响,让学生能够减少心理冲突以及矛盾,最大程度地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的活动。对学生思想教育中也要对心理学知识技能加以应用,从而有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作用发挥。而在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实践教学当中,将心理健康教育简单看做是心理测试,并将其形式化以及简单化,对心理问题的科学分析不充分。心理教育对象以及范围也有限制,只注重心理问题的诊治而没有注重预防机制的建立,这些在实践当中的误区也是影响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误区还体现在制约因素方面,没有对教育当中的一些制约因素正确的看待,这就比较容易出现教育的问题。教育当中由于没有对心理健康教育有充分正确的认识,专业化的师资队伍的建设就没有得到重视,虽然成立了心理咨询室以及健康教育机构,但是在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受到这一制约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比较缓慢。
2.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出发,针对性的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笔者就此提出几点教育发展的对策:
第一,注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渠道的拓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从多方面考虑,注重心理健康教育渠道的拓宽,让学生能结合自己所喜欢的方式进行调节,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在当前信息化发展时代背景下,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比较广泛,这也是当前大学生乐于接受的应用技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要开辟网络这一渠道,借助网络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的服务[6]。高校要充分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信息化,建立信息化的服务体系,通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站的建立,为学生提供在线服务,以及和微信以及微博等平台进行结合,形成立体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这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以及促进心理教育质量提高有重要作用。
第二,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完善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要充分注重教育机制的建立和完善,这是促进教育规范化开展的基础。高校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需要成立教育领导小组,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形成统一化的规划引导,建立适应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制度以及管理机构,这样就能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打下基础,从制度上得以保障。通过制度以及机构的建立完善,让专业的心理保健人员或者教育人员,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提供辅助,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时的提供帮助。
第三,加强校园文化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是比较重要的,通过在校园文化当中进行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比较好的方式,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是主阵地,将教育的内容不断的丰富,注重调整健康教育的方法,通过定期举办大学生心理健康讲座,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多样化的动力,对学生的情感以及就业和学习等压力的缓解有着积极作用。高校也可以通过心理健康知识竞赛以及心理剧场等相关活动的开展,积极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第四,强化心理健康教育队伍质量。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要充分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要选聘专门从事心理咨询以及教育的人员作为教育队伍,从多方面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能力水平,从理论层面的知识教育以及实践能力的教育都要能满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要求。尤其是在信息化发展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者要灵活的运用信息化技术,加强和学生的沟通联系,为学生提供跟踪式的服务,及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动态,这样才能有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