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21 18:20:13
导语:在古典建筑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材料选择;实用;永恒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5-0067-01
建筑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实用生活设施,更是人类表达思想概念的重要介质,在一定程度上承载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足迹。传统的西方建筑长期以石头为主体;而传统的东方建筑则一直是以木头为构架的。建筑是文化最具实体的组成部分,而材料是建筑的基本素质,中国人用“土木”工程表达出建筑的概念,西方人则用石头堆砌他们的家园。中西古典建筑在材料选择上的不同反映了中西的深层次的文化群体心态、宗教感情与伦理道德、审美趣味存在着差异,都是对各自文化的阐释,中国古典建筑以实用为主,在乎的是事物的有常,西方古典建筑追求的是永恒,通过与西方古典建筑的比较,我们可以认识到不同的材料选择折射出不同的文化之光。
一、深层次的文化群体心态的差异
了解建筑首先得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入手,建筑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一个介质,它使人能够以一种方式去观察自然、理解自然。
老子的《道德经》就代表着中国人根本的自然观,老子将天、地、人、道并称为宇宙间的“四大”,而这四者恰好介于人与自然之间,构成了五个不同的层次,分别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国人特别重视与自然的和谐之道。古代很早就出现了一种专门研究人与自然的学科,这便是堪舆风水学,汉代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堪,天道;舆,地道。”实际上指的就是自然。《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说:“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这五材即是金、木、水、火、土,石头被排除在五材之外。中国的古建筑用的最多是土和木,为了近土,建筑就贴着地面层层铺开,不考虑向高处发展,而屋面的瓦和围护用的砖是由土和水加火烧成,用石盖屋是不吉利的,这与风水学中的阴阳五行说有很大影响,阴阳五行说认为石属阴,一般不用做阳宅,而只用于阴宅,而木属阳,是用于建筑阳宅的最佳材料,因此砖石拱券结构只能有限的使用,到了明清时期,长期的采伐致使中原地区的森林消失殆尽,连修缮宫廷也缺乏用作柱梁的大料了,然而就是用以小料以铁箍拼合,也不屑以石代木,中国人对木的感情可谓深矣。
在西方,很长一段时间处于以狩猎方式为主的原始经济,造就出西方重物的原始心态。从西方人对石材的肯定,可以看出西方人求智求真的理性精神,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强调人是世界的主人,人的力量和智慧能够战胜一切。西方人在自然面前有种开拓进取的精神,他们不像中国人对自然怀着敬畏之情,西方建筑的目标是彰表人的力量,建筑效果就会以凌驾一切的姿态从环境中突出,发挥着一种超自然的力量,而石头坚固、永久、挺拔的特性成为这些超自然建筑的最佳材料。比如雅典的卫城、中世纪欧洲的哥特式教堂以及英国SALISBURY的巨石阵,无一不表现着西方人对石头的偏爱。相对于配合自然的中国传统木建筑,西方的石建筑就带有一种开拓色彩。
二、宗教感情与伦理思想的差异
建筑是对同时期文化的反映,往往带有时代的烙印,而宗教感情与伦理思想会对同时期的建筑风格产生不可估计的影响,不同的宗教感情与伦理思想导致建筑材料的选择存在着差异。
中国的文化原本就是以人本主义为基本精神的,世俗化的倾向特别严重,反映今世生活的居住空间与环境造就了中国建筑文化的主体,中国人似乎并不追求外在器物的永久性象征内在永久的精神,或者说中国的文化对实在器物往往抱着顺其自然的心态,其最高境界是“无为”,追求着万物有常的精神,如梁思成先生所言:“中国建筑既以木材为主,宫室之寿命固乃限于木质结构之未能耐久,但更深究其故,实源于不着意于原物长存之观念,盖中国自始即未有如古埃及刻意求永久不灭之工程,欲以人工与自然体竟久存之实,且既安于新陈代谢之理,以自然生灭为定律;视建筑且如被服舆马,时得而更换之;未尝患原物之久暂,无使其永不残破之野心”,一直在中国占据重要地位的儒家思想也主张不追求事物的永恒性,儒家思想中,不仅重当世的世俗主义反对兴建宏大建筑,更重要的还有“仁政”思想,即认为统治者不能只顾私欲,滥用民力,建造享乐或装点门面的的宫殿楼阁。所谓“使民以时”、“勿夺民时”,就是出于这种目的。这虽然不能真正约束帝王们的享乐欲望,但也确实压制了以宏伟工程纪念功业的思想苗头。所以,中国的古建筑,多注重实用性,少追究永恒性,根本没有产生西方那种在建筑中体现历史价值的观念。
与中国不同的是西方追求永恒,西方文明滥觞自古希腊,古希腊文化又多受古埃及影响。古埃及是神权与王权合一的政治体制,法老既是世俗的最高统治者,又是最高太阳神的化身和尘世人,为了体现这种至高无上的地位,古王国时期的法老们都为自己营建了巨大的陵墓――金字塔,并用巨石为自己的家族成员雕刻了巨大的立像、坐像。这些宏伟的石头建筑很多至今尚存。西方重视宗教观念,任何宗教都以追求灵魂不朽与超越为主要特征,石头构造的建筑正好满足了这一要求,石头的永恒与完美,与人生的短暂、缺憾形成鲜明对比,同时,西方人认为要想得到神灵的保佑,就必须献媚于神灵,以免自己受害,在石构建筑中,建筑的实用功能和宗教功能就融为一体,人的灵与肉就通过石构建筑实现了高度和谐统一,西方的建筑充满着宗教神秘主义的情绪。不同的语言表达不同的思想,流露出不同的情感,不同的建筑承载着不同的文化,体现不同的宗教信念。
三、审美趣味差异
各种建筑创造中的所谓“美”,不论以何种表现形态和方法,其内容都有相通之处,即美的内核――精神是共同的,但因各有其特异的审美追求而别具风采。
中国建筑强调实用性,以“羊大为美”,认为建筑只要满足避潮湿挡风寒与避风雪等基本要求便行了,相对于石构建筑的挖掘与开采,中国人更倾向于配合。自然,中国人热衷木构建筑一方面和中国的林木资源丰富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若以秦岭淮河为界,南方平原、丘陵地带遍布着阔叶常青树,山区并大量生长着云杉、冷杉等针叶树,北方则以阔叶落叶林、针叶林为主。这些树木资源为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条件,轻便的木材加上标准化的的技术,令每一代都可以建成华丽的建筑群,明代造园家计成在他的《园冶》中说:“固作千年事,宁知百岁人,足矣乐闲,悠然护宅。”与其为千年大兴土木,毋宁为匆匆人生而求安乐,这代表着中国人对建筑的审美态度。
西方的传统建筑长期以石头为主体。古希腊的大量神庙是用石造的,古罗马的大量神庙及广场等世俗类建筑是石造的,一直到文艺复兴、17世纪古典主义建筑、18世纪的宫殿及宗教建筑,其主要形式也都是石构的,以石为材的西方古典建筑质地坚硬、沉重而可塑性强,在质地上阳刚十足。早在2000多年前古罗马奥古斯都时期的建筑理论家维特鲁威就在他的著名《建筑十书》中提出了“适用、坚固、美观”,这一经典性的建筑三要素观点,被后人奉为圭臬,17世纪初英国建筑师亨利・伍登提出优秀建筑物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坚固、实用、欢愉。西方人把坚固作为评论优秀建筑物的原则之一,因而当中国古老的建筑物随着时间流逝而被烟消云散的时候,西方的石构建筑依然完好的保存着,用实物形象演绎自己的变化。
参考文献:
[1]梁思成.中国建筑史[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方拥.中国传统建筑十五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开放式的教学环境需要联想、启迪等教学方法相适应
开放的教学课堂,需要能带动每个学生的参与意识,鼓励学生的开放性思维。问答式、启发式、联想式教学都可以创造出更活泼、开放的教学环境。梁思成先生在课堂上就非常注重教学的直观性,他曾经用自己补牙来比喻古建筑修复上的“修旧如旧”,这种比喻既直观又生动,使得学生记忆深刻,而且又一下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开放式的课堂,是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位置,而不是培养专一型的人才。建筑专业本身,就是既有专业性,也具有大众化的一面,教学中和其他学科的融会贯通是极其必要的。在建筑艺术赏析的课堂上,就可以利用学生对其他学科的认识和了解加深对建筑的印象。中国古典建筑,本身与诗词、绘画关系密切。
中国古典的造园手法中的“借景”是非常重要,明代著名的造园家计成在他的《园冶》中就提到“构园无格,借景有因”,可见在面积有限的园林重要体现出无限的意境是很难的。课堂上结合古典诗词“窗含西岭前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中国古典私家园林为什么被称为“文人园”的深刻意境。还有古典园林中的月门、瓶门,都是利用联想的方式达到建筑上的目的,这些建筑中的象征和隐喻手法必然要和其他学科相互联系贯通。而学生能把新学到的知识和自己以前的了解相挂钩,学习兴趣也必然大大提高。
开放式的教学需要开放多元的考核方式测试学生的多层次能力
论文摘要:21世纪是个多种风格流派并存的时代。商店设计风格作为风格流派风起云涌在室内设计中的一个缩影,向人们展示了这个世纪风格特征中最多彩的一面。商店设计中风格的选择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它在反映时代性的同时,也协调着商业建筑风格与商品特性之间的关系,并逐渐成熟起来。
自从人类社会产生了商品的交换以来,商业空间出现了,它与人类相伴至今。从原始时代“物物交换”无任何遮蔽的露天交易点,到今天风格多样的现代大型商铺、繁华的商业街。这个专业为商品提供特定风格的商店室内空间与商业建筑一起经历了不同时代风格的洗礼,现今进入了风格多元化的时代。
商店作为商业空间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商业空间所有的特性,它的设计风格不仅直接关系到商品品牌的形象,也直接引导着每一位顾客的心理。为了更好地展示商品,传递信息树立企业形象,最终达到促销的目的,商店的风格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它关系到方方面面。
为了更好地了解商店设计中的各种风格,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室内设计的风格,店面的设计风格与它所在的商业建筑的风格。三者关系紧密相连,笔者在分析现代商店的风格流派时,将它们分为在传统商业建筑内的商店风格与特征和在现代商业建筑内的商店风格与特征。
传统商业建筑内的商店风格与特征
无论是穿梭在世界各地的百年老店,还是徜徉于老城区的商业街。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存于传统商业建筑中的店铺从未因时光的逝去而失去光彩,它们依然充满了魅力。从那精美华丽的建筑中,我们可以得知当时的商业是何等的发达;可以想象到当时贸易是何等的繁华,同时也可以从中看出后人在协调历史文化保护与风格选择中所做出的努力。如果细心观察这些传统商业建筑外壳下的商店设计,会发现许多有趣的风格组合。古典建筑中的古典室内,或是古典建筑中的现代室内。我们暂且将它们命名为表里风格的统一、通过变化的统一与表里风格的分裂。
(一)“表里”设计风格的统一
这里所谓的表与里是指:“表”商店所在的商业建筑外立面的风格与店面设计的风格;而“里”则是指商店内部的设计风格。而所谓的“表里”设计风格的统一是指建筑外立面、店面设计与室内设计的完全统一的关系。
这类店铺多为有着悠久历史的百年老店,它们所依存在的建筑外壳可能是巴洛克或是古典主义或是洛可可的风格,它们的商品的卖点是文化和值得信赖的品牌保证。因此将室内部分与室外建筑风格统一起来恰到好处的达到了体现其悠远的文化、高贵品牌质量的效果。如法国巴黎的拉法叶百货店。它的所在商业建筑是典型的巴洛克风格,热情奔放,装饰华丽具有戏剧性与夸张效果。因为是百年老店具有长久的文化和驰名的品牌保证,所以室内部分与建筑外立面进行了统一的设计,一楼大厅内的巴洛克风格的连拱廊和挑高的彩色玻璃圆拱屋顶,显示其典雅与尊贵和百年的历史感。
(二)“表里”风格变化后的统一
介于表里统一与表里不统一的中间状态,它通过店面设计的风格来协调商业建筑与室内设计风格。诸如典型的古典主义建筑组成的商业街——凡尔赛城的皇城商业街。漫步其中虽可以感受古典主义规整典雅大方的特征。但作为商业街它缺少了一份活跃的气氛。因此所有商家都希望在古典主义风格的前提下加入活泼的元素。于是就有了我们看到的具有现代感的古典主义风格的店面设计:古典主义的内墙外用经过几何化处理后加上了各种字符,简洁庄重中又带有一丝活泼的意味。达到了室外室内的完美过渡。
(三)“表里”风格的分裂
“店面设计是商店设计的门脸,它决定着商店的设计风格”这一规则一直被用于许多商店设计图书内。而这一规则在这里却被打破。打开一扇门就可以从中世纪的宏伟豪迈一步踏入现代,享受最新、最现代舒适的购物环境。在世界各地有许多成功的案例,成功地将保护传统文化与享受现代文明完美地结合起来。如奥地利古城因斯布鲁克商业中心金屋顶老商业广场,在哥特式的塔楼和巴洛克建筑中,所有的老店的门面设计都是当地古建筑的代表,而室内确实最现代的设计风格。这种类型的商店它们的外建筑及门面可能是巴洛克、古典主义等风格,而内部则是一种全新的概念或是解构的或是高技的等等。这种组合充满了趣味,如坐落在法国巴黎的芬迪商厦,就以其罗马式建筑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其珠宝饰品的国际形象,而进入内部则是一个还带有高技派风格展柜却充满了构成主义风格的空间。
这种“表里”风格不统一的店铺设计打破了原有的统一美感,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种不和谐的另类的美感,这种美同样可以使人得到愉悦的感受。
现代商业建筑外壳下的商店设计风格
如果说传统商业建筑外壳下的商店是对历史的尊重与保护的话,那么现代商业建筑外壳下的商店就是前进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商品的不断推陈出新,要求不同风格的商店设计以更好的展示商品;随着科技的发展,钢、玻璃等新材料的产生为现代商业建筑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而现代商业建筑也为商店设计风格提供了各种无限的可能。在这两方面的因素的促进下,使得现今的商店设计进入了一个综合风格时代。所以我们既可以看到高技派的绚丽,又可以看到白色派的纯净;既可以看到孟菲斯设计风格的奇幻又可以看到风格派的简约。但不论是何种风格它们都是为了为购买者创造出一个与商品特色相匹配的购物环境。
在21世纪的今天,高技派可以说在商店设计风格的选择中占据了一块土地。它既符合了现代商业建筑的发展要求也满足了创造一个时尚商品需要的展示要求。这里可以看到大量的铝合金、不锈钢、大理石、玻璃幕墙等反光材料的运用,它们追求光亮强烈的效果。在设计中用建筑空间中诸如管道、自动扶梯等构件,来表现结构美、工艺美、材料美,体现高科技美。而高技派在当今年轻人的眼里是“酷”的代名词。因此这种风格成为了许多以青年为消费群的商店设计的首选。诸如BizoAustrilia商铺就是以钢玻璃简洁光亮的几何形来创造了一个至酷的空间。但并不要片面地认为高技派风格的空间就是冰冷无情的代名词,现代科技的发展为这个看似冰冷的表面添加了无限的温柔。如欧洲一个时装店中就有可以调节透明度的试衣间和可以从360度观看衣服效果的试衣镜。实际上高科技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人性化服务。
如果说高技派与现代的高科技产品是因为其共同性而进行的组合的话,那么粗野主义就是通过采用混凝土、暴露毛糙的表面等手段用对比的方法将现代商品的细腻柔美表现的淋漓尽致。因此博得了许多以服饰为主要经营商品商家的喜爱。如德国慕尼黑的virmani时尚商店的设计中就运用了许多粗野主义常用的石灰石台阶、混凝土、青石地面、石子镶嵌和古老的印度门来反衬服饰质地的柔软和品牌的个性。让顾客在购物时在受到品牌魅力感染的同时体验这种令人激动的组合。
这种为了力求通过对比来突出商品的室内设计的风格选择中白色派也是一个较好的选择。这种以无比精致,既追求纯净又带有浪漫色彩的巴洛克式的现代主义风格所创造出的空间往往被用来展示彩色的商品,这种用无色之色衬托有色之色的方法让色彩更加突出,吸引了不少顾客的眼球。
风格派最初出现源于门德里安的作品,它追求的是艺术的抽象化和简化,重视直线的概括作用和象征意义。鹿特丹的协和咖啡馆立面就是以不同的面积不同形状的凸出和凹进的矩形的组合关系展现出一个具有数学秩序的店面形象。现代商店设计中也不乏有许多风格派的作品。以直线为主导的设计不仅仅出现在店面的立面还贯穿着这个室内的全部。营造出了一个简洁明了的空间。如日本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化装品店,就是通过在墙面上的切割完成展示的需要,带给顾客一种自然、健康、清洁的商品形象。
后现代主义则是以其追求设计的复杂性和矛盾性,突破传统的秩序感的羁绊,实现新的设计思维和观念这一特征与现代商品追求全球化、多元化的特性不谋而合。后现代主义中讲求隐喻、文脉与装饰的追求往往创造出了一个个不严肃却奇趣的空间,为生活在日益麻木的都市人们带来了一丝轻松感。也正因此它被许多商店作为设计风格选中。而其中最为具有特点的例子是英国的moschio品牌时装店。Moschio品牌的服饰就是以讽喻、机智前卫的内涵昭彰于世的。所以后现代主义很明显成为它室内设计的首选风格。在伦敦的moschio店内有拼贴着旧报纸的装饰墙面,有中国太极八卦的地面铺贴,有“流行的巴洛克风格”的金色楼梯,印度的装饰纹样,有着模拟布帘的墙面造型。这里的所有的一切看起来都是杂乱却有秩序,带有一种不羁的意味。这也许就是设计师最初渴望达到的风格与品牌特性的完美统一。
曾经在意大利兴起的以摆脱现代主义的孟菲斯设计风格也以其组合强烈的色彩简单几何形产生了视觉冲击与其造成的远透视效果,被许多小面积店铺喜欢。如日本的一家首饰店就是一家具有孟菲斯设计风格的商店。几何色条的从外立面一直延伸到室内,家具和展柜甚至是灯具设计中。使得原来狭小的商店产生了更深、更远的效果。同时几何图案中又暗含着条形码意义,更强调了该店的商品内涵。
关键词:草图,过程,东馆,贝聿铭,三角形,净化,形式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design,there are microscopic aspects and macroscopic aspects.they influence the design in many ways,sometimes the trend of Philosophy impress on the architects about their design conception.That's the macroscopic aspect.In this essay,I try to look into the process of design in the microscopic view,and try to analysis how the draft influent the form of the design.
Key words:draft,process,museum,I,M.Pei,triangle,purify,form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导语:
历史有宏观的方面和微观的方面。宏观,是因为历史发展的趋势,是社会中许多人群体行为的结果,这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人与客观世界的相互作用。而微观,在于个人的生活和情感经历,这是很微妙,但是也影响到事物的发展方向。贝聿铭受现代主义建筑和立体主义绘画的影响,这是贝个人历程的宏观方面,同时,东馆扩建工程最终花落贝聿铭,同时又有梅伦家族个人情感的因素,这属于微观方面。本篇论文便欲从建筑师个人的微观角度去观察生活及草图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设计师背景:
贝聿铭出身于富裕的银行家家庭,祖父曾在京为官,父亲贝祖诒为银行家,是中国银行创始人之一,从小出入上流社会锻炼了他的社交能力。小时候贝聿铭曾在家族房产狮子林中居住,这给他留下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建筑理念。父亲到上海中国银行工作时贝聿铭也到了上海,就读圣约翰预科中学,当时外滩的一些宏伟建筑使他对建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17岁他便来到宾大学习建筑,当时宾大的建筑教育为巴黎美术学院体系,重视对古典建筑的模仿,一天又一天的描摹经典建筑设计图让擅长数理的贝聿铭感到害怕,他从没想过建筑师还得像艺术家那样有精湛的绘画技巧。他开始怀疑自己是否适合学建筑,于是他仅仅在宾大呆了两星期就转到了麻省理工改学工程。[1]
麻省理工建筑系主任爱默生看了贝的设计图后,认为他很有天赋,于是劝他不要改学工程,坚持学建筑,于是贝聿铭在麻省理工获得了他的学士学位。当时格罗皮乌斯初到美国,他开始大力宣扬他的现代建筑理论,这深深吸引了贝聿铭,于是1945年贝开始追随格罗皮乌斯和布罗伊尔,开始攻读哈佛的研究生。哈佛期间的贝聿铭,就认为建筑还应重视与历史人文和气候的关系,而格罗皮乌斯则鼓励贝去探索这个问题。而他从布罗伊尔那得到的启示,是理解建筑必须先理解生活,这些与贝在东馆的设计中对重视人和环境的重视不无关系。
毕业后的贝聿铭,先是听从导师的意见在哈佛当了两年助教,但是贝相当一位实业建筑师,于是他投身著名房产泽肯多夫旗下,他们完成了城市重建改造工程,在那里他有机会结识很多政商要员,学会了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城市,以及把握政治风向和营销设计的能力。
从上面的经历可以看出,至少贝在正式学习建筑前是没有很深厚的美术基础的,但这并不妨碍贝成为一代大师,而且颇具意味的是,他在哈佛跟随格罗皮乌斯所受的现代主义教育并没使他成为平顶方块白墙的“国际式”建筑师,相反他的建筑体现出很强的雕塑感。这是本文着力去探索的问题。
东馆的设计背景:
1959年,贝创办了自己的事务所,从这时起他开始做一些想做的建筑,1964年肯尼迪总统夫人杰奎琳为家族选定了贝聿铭做肯尼迪纪念图书馆的设计师,为他带来极高的声誉,他的事业由此进入新的。
也是在这个期,贝聿铭设计了波士顿汉考克大厦,1973年这栋大楼建成后,发生了大面积的玻璃幕墙脱落,一时间批评的声音淹没了贝聿铭,他的建筑事业陷入了低谷,他不得不走出美国去世界各地揽活,但是他一直期待着美国国内的转机,这个转机就是国家美术馆东馆。贝聿铭非常重视这次机会,这是他在美国重建声誉的契机。
东馆是美国国家美术馆的扩建工程,投资人为保罗.梅伦。东馆的基地位于位于一块3.64公顷的梯形地段上,东望国会大厦,南临林荫广场,北面斜靠宾夕法尼亚大道,西隔 100余米正对西馆东翼。附近多是古典风格的重要公共建筑,华盛顿市是美国的政治中心,有着严格的城规体系,对建筑风格和高度都有严格的控制,这座城市几乎把现代派建筑拒之门外。看看右下这张照片就可以知道。
草图与设计过程:
结合上面的设计背景,我们可以知道这是多么敏感的一块用地。首先,这块地皮是城市规划所造成的最不规范的地皮之一,梯形的形状,三面临街,也就是说这三个里面贝聿铭都必须以完美的面容呈现出来。其次,这里地处权力中心所在,需要一定纪念性,同时也要有谦逊风度。白宫和国会大厦就在附近,太过招摇会让美国民众反感。最后,约翰.波普设计的新古典主义西馆就在对面,新馆必须和旧馆取得呼应。[1]
这些问题困扰了贝聿铭一段时间,甚至让他陷入失眠易怒的境地。他不断的勾画方案,又不断的放弃。就在他痛恨自己灵感枯竭的时候,灵感来了。一次,他乘飞机回纽约,他用一支红圆珠笔在信封上乱涂乱画,结果从这些笔划中受到了启发,找到了解决方案。他回忆道:“我在信封背面画了一个梯形,在梯形里面画一条对角线,这样就形成两个三角形,一个给艺术馆,另一个给研究中心,一切就这么开始了(见图2)。”
获得设计灵感后,贝聿铭兴奋不已,他趁热打铁,又完善了一下方案,准备下飞机后交给制图员。其实,贝聿铭不是一个出色的制图员,也不是杰出的理论家。相反,他有一种罕见的本领,能把迷宫一般的问题在脑海中重新组织、反复揣摩,直到理出头绪。他的草图不多,而且通常只是个大致概念――大多寥寥数笔。
关键词:回澜;青龙;风雨桥;艺术特征
回澜、青龙两座风雨桥是广西贺州地区非常有代表性的桥梁建筑,是中国传统木石结构桥梁同潇贺古道传入富川的历史见证。两桥同处富川油沐乡界内的黄沙河上,瑶族人民称之为“凉桥”或“风水桥”,列入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特别是回澜风雨桥,年代久远,极具历史地位,比驰名中外的广西三江侗族程阳风雨桥还要早300多年。“广西富川油沐乡下花园中的回澜、青龙两座廊桥,皆为石砌、券孔、砖墙、木结构,以石券桥、桥亭和楼阁三者组合而成,并配以彩墨绘画艺术造型,乃是集我国北方的石券桥、南方的亭、古远的阁,四者造型的特点于一体的组合体。这产生了别具富川特色的新品种―――石券廊桥,在全国古建园林中是属于独特的。”
1 回澜、青龙风雨桥的基本形制
从回澜、青龙风雨桥建筑形象来看,他们都是跨河而建,由3个部分组成,分别是下部的墩台,中部的垮桥游廊,上部的廊亭和阁楼。底层石作与主体木作搭配相结合。二者的主要形制区别在于圆拱数量和阁楼屋檐的做法上面,总体差异不大。建筑材料为下层墩台外部均采用条形方块青石饰面,内填料石的做法,其中回澜桥墩台为缓解水体山石的冲刷以锐角倒三角形制建造为3眼圆形石拱桥,如图1。青龙桥因其所跨黄沙河区域距离回澜桥下游500米,河面较窄,以单眼圆形拱的形制石拱桥,如图2,中部主体形制均为穿斗式木架构游廊呈现,木料为当地水杉木,长廊式通道两侧均建造护栏和凭栏而坐的木质长条坐凳,如图3,切均以大块条形青石铺地,如图4,上部均建有亭和楼阁,整体形制呈现廊、屋、亭、阁于一体的立面造型,屋顶天际线高低起伏,错落有致。
回澜桥为三孔石桥全长37.5米,宽4.6米,高4米,占地面积270平方米,建筑面积187.70平方米。桥体长30.43米,桥体有3拱,桥拱两墩台跨度6.22米,圆形桥拱高3.5米。桥上的开间为11间。桥屋山墙为硬山屋顶,通高5.60米,桥亭屋顶为歇山顶,通高6.70米,采用穿斗式木结构制作。桥亭采用36根水杉圆木柱建造;位于桥头的阁楼采用砖木结构建造,为高二层的重檐歇山顶样式,通高10米,有三门和桥相通,砖墙绘制彩色图案,屋檐四面八角起翘。青龙桥与回澜桥一起被称为姊妹桥,全长度为34.4米,宽度4.7米,占地面积125.49平方米。廊桥通高5米,桥亭屋顶为歇山顶,通高5.5米。桥台阁楼通高14.5米,高三层,同样为砖木结构的三重檐歇山顶,共有近100余个木质花窗,游廊上的桥亭采用28根水杉圆木建造而成,做法与回澜桥一致,均为穿斗式木构架体系。从回澜、青龙桥的基本尺度构造来看即具共同特性,有着各自明显的不同。
2 回澜、青龙风雨桥的艺术特征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讲求功能与审美的双重价值属性,与周围自然环境,风水人文密不可分。我们在学习中国古典建筑的过程中,无不相关的把建筑的形象和表现性,建筑的审美意境,建筑的民族性和区域性,建筑的历史性和时代性进行有机的联系起来,所以作为中国古典建筑的存在形式―――风雨桥,也同样具备上述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征。
2.1 功能性艺术特征
回澜、青龙风雨桥历经400余年的变迁,至今依然能够保持其使用功能,与其设计和建造之初对功能合理性的考虑密不可分。富川瑶乡地处广西东北,群山环绕,溪涧众多,是湿热的亚热带海洋气候和亚热带大陆季风气候的集结地,常年多雨,石材和木材资源相对富足。回澜、青龙两座风雨桥以石拱木作,廊、屋、亭、阁于一体的风雨桥横跨黄沙河上,成为其遗存至今的重要因素。
在风雨桥本身的功能来说:一方面,廊桥顶面的舍瓦屋面,利于排水、通透而宽敞的廊桥更适合采光和通风,遮雨;另一方面,石作桥墩建筑耐用,加上乡土水杉木材的结合运用,在抗湿防晒等方面延长了风雨桥的使用寿。回澜、青龙风雨桥桥面条石铺地,地面十分平坦,是村寨之间联系和沟通的纽带,是人畜共同行走的交通建筑;是人们的休闲娱乐场所。在功能上满足了瑶乡人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农忙田间遮阳避雨,农闲休憩、对歌的功能性需求。坐在廊桥休息的长凳上,透过廊桥稀疏的栏杆扶手欣赏田间美景―――廊桥上的扶手和长凳简单粗陋横纵线条对比,更符合瑶乡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状态,体现建筑在使用功能上的艺术升华,使回澜、青龙风雨桥更具艺术美感。
2.2 审美性艺术特征
回澜、青龙风雨桥以石拱木作,廊、屋、亭、阁于一体,设计符合地域特色,适应当地多雨的气候条件,构思巧妙,造型别致,在桥与自然,桥与当地风俗、文化等方面的运用都有体现远眺如凝固的音符,天际线高低错落与周围山川树木相得益彰,美不胜收;近观其单体建筑的内部装饰都能体现出独特的审美意境。
与自然的完美结合,在回澜和青龙风雨桥的用材上,全部取自富川当地(廊桥上和链接廊桥与屋亭的长条青石,桥与村寨连接用的花石铺路,桥面主体采用的水杉木材)自然生态环保的理念更是彰显了独特的审美情趣,更易于用美的环境来吸引人们观光驻足。
人工美的完美体现,回澜和青龙两座风雨桥,其装饰虽质朴、简洁,但不失精美。其建筑礼制虽用于乡野,但也不失工艺的精湛。两座姊妹桥的整体装饰集石雕,木雕,碑刻和楹联字画于一体,朴实轻盈,造型简洁,内涵深邃。装饰的主要部位集中在屋基,檐口,宝顶,墙壁,窗棂等处。在工艺制作上,注重以柱、粱、檩、枋的穿插和接应,聚散开合,张弛有序。彩墨绘画,屋基兽吻,碑刻诗句,榫卯的桥是彰显地域文化和风土民俗传说的再现,是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对人工美的诠释。
回澜、青龙风雨桥是广西瑶族地区修建最早,目前保持最好的且能够使用的民族风雨桥,从《富川县志》等文献书籍和遗存至今的碑刻,都记录着风雨桥历经几百年,人们为修建和桥梁维护所捐赠的钱财和物品,瑶乡人民的勤劳和善良,团结和互助,共同谱写了淳朴的民风,体现了人们的公益心,是对道德美的歌颂和阐释。
2.3 民族性艺术特征
回澜、青龙风雨桥是集中体现瑶乡人民日常作息、生产生活的生活场所,是民族场所艺术的体现。众所周知,瑶族传统节日“盘王节”是瑶族祭祀祖先的重大节日,是瑶族专有的民族祀典,每年的农历十月十六日,瑶族男女老少都会穿上民族的盛装,聚集在田间地头一起欢歌跳舞,青年男女也会在以此来传情,觅得佳偶。回澜、青龙风雨桥上就有瑶族姑娘盘兰芝和豪山才子何廷枢的爱情传说,“回澜”即“会兰”,“青龙”即“情浓”蕴含两人忠贞不二的爱情。回澜、青龙风雨桥正是北方建筑工艺和当地瑶族建筑工艺的结合体,是瑶族民族建筑的代表,因此,回澜风雨桥更是堪称与侗族风雨桥相媲美的民族建筑艺术珍品。2.4 时代性艺术特征
建筑是时代的产物,不同的时期随生产力的发展有不同的建筑样式。回澜、青龙风雨桥是瑶族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对了解潇贺古道文化极具历史价值。在当下开发富川瑶乡的特色民族旅游有重大意义,努力打造风雨桥的历史民俗文化也成为富川县建设“中国瑶族文化旅游目的地”的重点内容之一。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提升,富川县在充分吸收和汲取回澜、青龙等等风雨桥的形制,在县城瑞光路上修建了新的具有现代建筑气息,又不失传统的新中式建筑―――瑞光风雨楼。瑞光风雨楼继承了传统的瑶乡回澜、青龙风雨楼的穿斗式木架构体系,以回澜、青龙风雨桥为参照设计依据,桥墩则用水泥砌成,有八个拱孔组成,气势恢宏,是回澜、青龙风雨桥在新时代的延续,具有不可低估的时代性艺术特征。
富川瑶乡风雨桥,体现的是瑶族本民族的桥梁、楼阁、街亭的布局,融桥楼建筑于一体,集中展示了桥梁兴建时期的建筑水平;青砖绿瓦,起翘的飞檐,马头墙等建筑构件都是中原建筑文化结合瑶乡本民族特色的具体运用,集汉瑶建筑工艺之手法;桥柱下的芦笙和长鼓的装饰纹样,正是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盘王节”的历史见证,凝结瑶乡文化和风土人文,对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特别是瑶乡地域特色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唐玉文.瑶乡风雨桥[N].贺州日报,2004210(3).
[2]王国政,金小中.广西富川的风雨桥(上)[J].古建园林技术,1991(3).
[3]唐玉文.试论广西富川回澜、青龙风雨桥[C].广西瑶学会论文选,2011.
[4]冰河.侗族鼓楼与风雨桥特征浅论[J].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3).
[5]张锋.贺江生态游憩景观设计[J].现代园林,2011(7).
[6]张玉金,周燕玲.广济桥的建筑艺术特色[J].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09(5).
论文摘要:建筑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产物,他本身就代表着一种文化类型,建筑与文化关系密切,建筑在不同时期反映不同的文化内涵,本文从儒家礼教、道家“天人合一”思想、民俗文化等方面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古建筑的影响。
建筑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建筑的灵魂。建筑与文化两者之间有着割不断的渊源,中国传统文化使中国古代建筑成为世界独一无二的建筑体系1。
一、儒家礼教等级制与中国古建筑
儒家建立了一整套等级森严的伦理规范,直接影响到传统建筑的布局、造型和色彩等方面。
中国古典建筑多以中轴线布局,主建筑为中,次要建筑在两侧,左右对称,以众多的单体建筑有序的组成一组建筑群体。这些单体是以中心建筑为核心,布局有严格的方向性,等级分明,层次清晰。其组成的方式是严格按照儒家“尊卑有序、上下有分,内外有别”的思想。纵向以北为上,东西为下,横向结构以左为上,以右为下,居住方位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中国古代建筑造型也都带有浓厚的等级色彩,对内外檐装修、屋顶瓦兽、梁枋彩绘、庭院摆设、室内陈设都有严格的限定。如中国传统屋顶就分九级,其中以重檐庑殿顶级别最高,只有皇家和孔子殿堂才可以使用,其次为单檐庑殿、单檐歇山顶,再次是悬山顶、硬山顶、卷棚顶、攒尖顶、十字脊顶、盝顶、盔顶。硬山顶等级最低,根据清朝规定,六品以下官吏及平民住宅的正堂只能用悬山顶或硬山顶。
中国古代建筑对建筑物的装饰色彩也有等级划分,总的来说以黄色为尊,其下依次为:赤、绿、青、蓝、黑、灰。宫殿用金、黄、赤色调,而民居却只能用黑、灰,白为墙面及屋顶色调2。
二、道家“天人合一”思想与中国古建筑
老子提出“天人合一”观点,认为人为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主张顺应自然。这一观念同样影响了建筑的聚落选址、总体布局、室内外环境设计布置,直至取材及营造技术各方面。
中国古代房屋以“负阴抱阳、背山面水”为选址的基本原则和格局。古代风水学中,认为山体是大地的骨架,也是人们生活资源的天然库府,水域是万物生机之源泉。背负高山,面对江河,坐北朝南,享受最充足的阳光,是修建房屋的最佳的位置,这也体现了人渴望与自然相融合,从而达到天时、地利、人和的最佳的居住环境。3
“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古人认为宇宙万物是由阴阳二气的交互作用所生成,由此决定了宇宙万物无不包含着阴阳的对立统一。“夫宅者,乃是阴阳之枢纽。”(《黄帝工经》),阴阳是生命的核心,住宅是生命的载体,中国民居正是以阴阳合成的观念,塑造了以院落为中心和单元的基本平面格局,建筑空间外为阳,内为阴,高为阳,平为阴,屋宇为阳,院落为阴。在房屋室内设计中,院落承接阳光雨露、日月精华,纳气通风,具有“通天接地”的功能。以过厅、穿堂把院落和室内联在一起,由于木结构框架系统的优点,使墙不承受上部结构的压力,就可以任意开窗,特别是在南方,通向庭院的一边,常常开满一排落地长窗,一打开,使室内外的气流完全贯通。在密集的居住状态下,成功地协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合理地解决了日照、通风、保温、隔热、反光和防噪等等问题。
在取材方面,中国的古建筑是唯一以木结构为主的建筑体系,木材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天然的,还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返朴归真、回归自然、融合自然的心理需求,木材较之石土更具有生命力,它本来就有自然的纹路,而且坚韧,便于加工,适合做房屋的各种构件,这还很好的和中国中庸的传统思想相契合。
中国古建筑的外部造型也尽量表现出与自然协调的意念。他有虚有实,轮廓柔和,曲线丰富,在稳重中呈现出一定的变化。在建筑空间上,不像西方建筑那样用超尺度的高大、空旷来表现建筑的庄重和神性。中国古代建筑体系,坚持有节制的人本主义建造原则,即是以人体尺度为原则,既要求“大壮”,又要“适形”,建筑高度和空间控制在适合人居住的尺度范围内,具有初级的人体尺度思想,即使是皇宫、寺庙等建筑也常用小尺度的“院”不断有规律的衍生来产生雄伟建筑群。而且建筑造型和高度还会考虑周边环境,通过跟自然的借用,即是“托体同山阿”,使建筑与自然和谐统一,这也是“天一合一”思想的最好体现。
在建筑细节营造上面注重精致、隐借,不刻意加以装饰,以图案的美化和线条的丰富来柔和建筑造型,而这些构建在建筑结构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斗拱在中国古建筑中运用得非常灵活和巧妙,它不但具有造型、装饰的多重功能,还起到增加屋檐伸出的长度,缩短梁枋跨度,分散节点处的剪力。此外,用各种吉祥富贵的图案,浓烈色彩绘制的梁柱,与白色的台基相衬托,具有浓重、鲜明的对比感,营造了建筑庄重、大气的氛围,其实它还承载屋面荷载,具有抗地震的功能。还有硕大的屋顶有着漂亮的曲线和轻巧多姿的翼角,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方向看都是曲线的,给予建筑一种柔美的自然之态,使之与山水林木等自然环境形成了和谐统一。
三、民俗文化与中国古建筑
早在殷周青铜时代就开始出现了显示贵、服、吉、利的厚禄,功名、得子、迎福、纳祥、聚宝、生财的福气,以及长寿、成仙等主题的建筑装饰图案。中国人民发挥聪明才智,使象征手法在建筑装饰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比如龙为神兽,它成为了帝王的象征;狮子被称为“百兽之王”,于是就成为威武、力量的象征,在民宅中常用于驱邪镇宅。古建筑对屋顶、门窗、铺地等部件都十分考究,在不同部件上绘制不同寓意的图案,既美观又表达了人们美好的愿望,图案和建筑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综上所述,中国的古代建筑不仅是中国历史与文化的见证,也是中国文化传承的最主要的载体。它充分体现以“礼”为国家文化精神核心,强调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更表达了人们对美好愿望的期许,通过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古建筑的影响,挖掘中国古建筑的文化内涵,促使现代建筑吸取中国古建筑的精华,为今所用并继承发扬,使中国传统建筑体系能焕发新的生命活力。(作者单位: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李长春.中国古代建筑设计与传统文化思想[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论文摘要:通过对东西方建筑实践与理论的对比,总结出建筑实践与理论正从历史上的游离的关系向当今的共生关系进行转变,并由此指出我国当下建筑创作中所面临的困惑之一是理论的匾乏。
建筑学是一门十分高尚的科学,不是什么人都可以胜任的,一位建筑师应该是一位天赋极佳之人,是一位实践能力极强之人,是一位受过良好教育之人,是一位久经历练之人,尤其是要有敏锐的感觉与明智的判断力,只有具备这些条件的人,才能有资格声称是一位建筑师。上面的话出自文艺复兴建筑大师阿尔伯蒂,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建筑设计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由于它的科学属性,需要有强大而系统的理论体系作支撑;又由于它的工程建造属性,需要有精深的实践技能。
1实践先行—共同的生存诉求
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建造活动都是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然而,随着从无意向到有意向的转化,建筑的作用也从最初的纯物理功能演化为具有意义载体的功能,它不仅要具有基本的物质功能,也就是遮蔽功能,还要经常被要求具备情感功能、社会功能和哲学功能。在情感功能方面,令人感觉或亲切柔美、或庄严肃穆、或富丽堂皇、或清素典雅……在社会功能方面,建筑也经常成为显示主人身份和等级,同时还会起到防御、教化、规训等作用(如城墙、寺庙、讲堂和监狱);在哲学功能上,建筑的形制经常要与宇宙和天象联系起来,反映了人的宇宙观。正是这些情感功能、社会功能和哲学功能的需求,才推动了设计或者意向的发展,从而诞生了专业的建造师(在中国是匠师)。反过来,建筑师又在实践中提炼诸多设计手法和技巧,结合自然条件、地域特征以及形而上的意识形态,从而形成法式或规制。但是,这些法式仍不能被称作理论,因为它们仍然还只停留在经验阶段,没有经过抽象和推理,没有形成理性认识,更没有演绎。
2理论产生—不同的生成背景
西方的早期建筑理论,得益于包括古典理性主义哲学和数学在内的古希腊文明的整体支撑,并拥有古罗马帝国大量宏伟建筑活动的实践支持。最早的建筑理论,要追溯到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军事工程师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这本书被埋没了很久,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才被人发现。这本书的内容涉及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基本原理、建筑构图原理、西方古典建筑形制、建筑环境控制、建筑材料、市政设施、建筑师的培养等等。自文艺复兴到19世纪,西方相继出现了阿尔伯蒂(意大利)、布隆台(法国)、拉斯金(英国)等许多建筑家的理论著作。总体来讲,18世纪以前的理论,是以数学和欧几里德几何学为基础的,理论家们继承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认为宇宙万物被一种数学法则所控制,他们盛赞人体比例和黄金分割的美妙,从中推演出万物所应遵循的比例,而建筑作为宇宙的模型,也应该遵循这些比例。这些理论,往往是个人观点和心得,主观性较强,理论本身所涉及的内容也往往局限于形式法则,对于建筑结构、建筑环境以及建筑人性化研究几乎都没有涉及,所以对于实践的指导也很有局限性,通常适用于大型宗教和行政建筑的规划布局和立面形式,并不关心内部空间和人的行为及心理。另一方面,大量的民用建筑,在没有系统理论的指导下依然自发自觉地进行,并创造了建筑历史的主体。18世纪以后,随着近代自然科学和欧洲启蒙运动的推进,学术领域乃至整个社会崇尚理性主义和人文主义,这些影响到建筑理论,也将近代科学技术理性主义包容进来。到20世纪(尤其是中期),西方建筑理论家与哲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工程学、语言学等多学科先进成就进行跨学科结合,从而建立一了系统的现代建筑学理论体系,使建筑理论的体系化超脱了个人而成为一种群体活动,进而在很大程度上是全球性的。
中国古代建筑的思维活动,是在与欧洲古代文明完全不同的另一种地理和历史背景下进行的。中国是一个农业立国的国家,与收获相关的节气与天象成为原始文化的核心,同时,与收获相关的水利管理及地理因素推动了中央集权的政治进程。在此基础上,中国的建筑理论与西方呈现出完全不同的范畴、体系与机制。在中国文化的宏观定位下,一方面,“天生神物,圣人则之”“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对于成器以为天下利的百工给予表面上的尊重;另一方面,出于对整体世界的把握需要,将人类的社会与思维活动分为五个方面:“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张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即将无形的观念把握与有形的器物制作这两种活动分割开来,并与社会身份相联系。从而设计活动分为两个部分,与维系社会等级相关的思维活动纳入到礼制及典章范围,称为“道”,与有形的器物制作相关的思维活动被纳人“工”的范围,称为“器”,道与器的巨大鸿沟,加上后来的“治人”与“治于人”的对立,使得中国的建筑匠师长期未能完成欧洲文艺复兴之后的设计与施工、建筑于结构的专业划分。即便如此,中国古代建筑活动中也依然产生了少量的具有理论萌芽的建筑技术书籍。最早,也是最系统的应当数北宋时期由王安石主持编写的,由政府颁布的建筑预算定额(也兼有施工手册之用)—《营造法式》,这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书中资料主要来自历代工匠相传经久可行之法。这本书不仅对北宋末年京城的宫廷建筑有直接影响,南宋时,还因在苏州重刊而影响江南一带。
3当代建筑理论
当代建筑理论包括四个方面:基本理论(如本体论、价值论、创作论……)、应用理论(设计原理、方法论、工具论……)、跨学科理论(如建筑史学、建筑教育学、建筑社会学、建筑行为学、建筑心理学……)以及建筑评论等。基本理论属于建筑哲学范畴,反映了人、建筑、自然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应用理论是有关设计方法的学问,它是伴随着传统无意识设计到有意识设计而诞生;建筑历史与理论是研究建筑发展历程与动因的理论体系,主要涉及技术、文化与艺术等因素;建筑设计原理是专门研究具体建筑类型的设计原则与范式的学科,也是直接指导建筑实践的理论层面。当代建筑理论的研究,主要围绕着建筑哲学思想与跨学科理论两大范畴进行,因为这两大范畴对建筑创作的科学化和人性化有密切关系,同时也表明了建筑师对于建筑创作的态度。
关键词:建筑创作 结构形态
中图分类号:Tu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537(2002)07-0028-06
Abstract: The aesthetics of a building is its rational expression. Creating the real internal space and outer form with rational structure, which is our holy duty to the architectural crea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istory, architecture and structure have separated from each other, and became two different subjects. Up to now, the real perfect building should have realized concord and unification of architecture and structure. In this pap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chitecture and structure in history and nowadays is briefly analyzed, the essentiality and feasibility of structural morphological design method are emphasized, and the living direction of architectural creation is illustrated.
Keywords: architectural creation, structural morphology
前言
建筑与结构本来是一体的,不分彼此。从以巢穴为居的原始祖先,到构筑屋宇的古代先人,都没有那种专司建筑的形式或功能,而把实现它的技术思考留给他人去做的职业。古罗马的维特鲁威也好,文艺复兴时期的米开朗基罗也好,他们都是集艺术家与工匠、建筑师与工程师于一身的全才。不过,随着社会的进步,建筑从功能、形式、环境到服务对象等各方面都变得前所未有的复杂,综合性大为增强。同时,结构的服务对象更遍及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不仅仅是建筑,专业分工成为客观的需要,而近代工业革命则是导致建筑与结构明确分工的直接原因。
自从百余年前建筑与结构两大专业分工开始,二者在各自领域内都产生了极大的飞跃,从理论到实践,都充分说明了这一分工的优越性。不过,随之而来的问题便是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举目四望,有那么多的建筑,外在形式与其结构实质相去甚远,建筑师与结构工程师在合作中的不协调时有发生。与之对比的是,也有一些建筑与结构和谐统一的优秀作品令人瞩目。因此,我们希望有更多表里如一、真实合理的建筑出现,这就是本文的写作初衷。
传统的回顾
传统建筑以土木砖石为基本材料,其中石材又以坚硬、耐久和易于获取而广为使用,加之以石材为主要建筑材料的西方建筑自近代以来逐渐占据了世界建筑的主导地位,石材建筑自然地被看作了传统建筑的主要形式。中国古典木构建筑则成为东亚地区传统建筑的代表。
在传统大跨建筑中,拱的形式始终占据主导地位。拱结构的内力分布状态以压力为主,恰好能够充分发挥砖石砌体只能受压而不能受拉的材料性能,而且可以实现很大跨度。古罗马建筑技术的最大成就,就是发展和完善了拱的结构体系。随着古罗马建筑成为古典建筑的典范,拱也自然成为古典建筑的代表形式。由此发展而成的相关结构形式更多,如尖拱、帆拱、洋葱顶等。
历史的发展
19世纪英国园艺师帕克斯顿(Joseph Paxton)设计的伦敦水晶宫和法国工程师埃菲尔(G.Eiffel)设计的巴黎世博会铁塔开辟了近现代建筑的先河。这些作品中,少了些传统建筑中常见的柱式和线脚,多了些建筑功能与结构要求的一致性,在形态比例上又不失传统建筑的美感。它的产生,既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有赖于当时成熟的铸铁工艺。随后,钢铁工业的繁荣和波特兰水泥的发明为建筑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出现,是建筑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飞跃。它把抗拉与抗压两种材料结合起来,共同发挥作用,而且经济、耐久、易于施工,以此确立了它在现代建筑发展中的举足轻重的地位。
进入20世纪后,结构对建筑发展的促进更是有目共睹。钢结构使摩天大楼成为现实,钢筋混凝土薄壳结构一度成为大跨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同时也涌现了一批杰出的建筑师和工程师。奈尔维(P.L.Nervi)在推进建筑的艺术与技术和谐统一方面所做的贡献是举世公认的。他熟练运用可塑性强的钢筋混凝土材料,把力与美有机地统一在了建筑实体中,创造了近乎完美的建筑形象。如迦蒂羊毛厂厂房和罗马小体育宫,其内部混凝土网格既是结构的必然,又给建筑带来了美的表现。与他同一时代的许多著名的建筑师,在利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创造建筑美方面都同样值得称道。北欧建筑师阿尔托(Alvar Aalto)设计的芬兰工业大学阶梯讲演厅,对钢筋混凝土框架做了大幅度的形态变化,以适应内部空间的使用要求。采光天窗配以反射曲面,在突出结构形态表现的同时,也不忘建筑细部的处理。在阿尔托的作品中,处处能感受到对人的关怀。他在建筑形式上的上佳表现并未削弱他对结构形态的正确理解,他不愧为一位技术全面的建筑大师。美国建筑师小沙里宁(Eero Saarinen)在建筑表现与结构形态的结合方面堪称典范。他设计的位于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的环球航空公司航站楼,内外形态的有机变化,赋予了建筑以强烈的雕塑感。同时,其结构空间关系清楚,细部表达准确,不失合理性。在华盛顿杜勒斯国际机场航站楼的设计中,他以两侧向外倾斜的混凝土柱支撑单曲悬索屋面。外伸的柱子与内收的悬索在承力趋势上达到了平衡,形态符合人的心理感受,具有美观舒展的视觉效果。该建筑在细部处理方面同样别具匠心。
不过,混凝土毕竟较为厚重,加之制模工艺复杂,从20世纪后期开始,在大跨建筑中更多的是被钢网架、悬索等结构形式所取代。
美国工程师富勒(B.Fuller)在前人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球形网壳的形态构成,并广泛应用于工程实践,在大跨建筑界有着深远的影响。德国建筑师奥托(Frei Otto)曾致力于悬挂结构的研究,他在对双曲面张拉索网的形态和受力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多个张拉索结构建筑,最著名的是1967年蒙特利尔世博会西德馆和1972年的慕尼黑奥林匹克体育场。
现实的选择
高技术是现代建筑创作手法中极具生命力的表现手段。透过建筑形式的表象,我们能够看出,其本质特征仍在于以结构形态构筑建筑的美。从近几十年的建筑实践来看,许多知名的国际建筑大师,即使其创作观念和设计风格有诸多差异,都无不把结构技术的表现作为创作手段的首选。新材料、新技术和新结构为建筑师的表现拓展了前所未有的展示空间。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特点值得我们注意:
首先,建筑形态的创作注重结构形态的合理性。大到建筑体系的构成,小到构件和节点的处理,都考虑到结构受力的需要。如伦敦滑铁卢火车站是由一系列平面三铰拱结构经纵向联系而成的。由于设计者有意打破了对称形式,使得两跨跨度相差悬殊,从而导致了长跨以受弯为主,短跨则以压弯为主。结构采用索桁架形式,对于长跨,将索布置于屋架下弦;对于短跨,则将索布置在受拉的外侧,与内力分布形态完全一致。各榀结构的跨度和走向随路轨的交叉和蜿蜒而逐渐变化,部分屋面覆以玻璃。由于从整体结构到细部构造都做了细致的考虑,结构形象简洁明快,使整个建筑极富表现力。又如大阪关西国际机场航站楼(建筑设计:Renzo Piano),除了整体造型的独特之外,结构构件和节点的设计也十分讲究。大厅内的支撑斜杆制成梭形,既有利于压杆稳定,又体现了单向受力形态。梭形支撑斜杆的端部表面做出几个凹陷,形态上刻意强调了截面的减小,铰支座的表达也准确无误。
其次,索、膜等柔性抗拉材料得到广泛应用。它们减轻了结构自重,增加了建筑跨度,也使得建筑显得更加轻盈。索桁架是以索来代替桁架的受拉杆件。如法国查尔斯・戴高乐机场扩建工程鲁瓦西二号航空港(建筑设计:Paul Andreu),候机厅屋面结构采用的是平面索桁架体系,纵向中轴线布置倒三角形截面桁架构成纵向联系。张拉索的运用,一改常见的桁架、网架下弦杆件所带来的粗重感。更为巧妙的是屋面与两端支撑结构的一体化设计,并且完全采用了索――拱机制,将放射状索的径向张力转化为环向的支撑压力,以视觉上的悬念感,突出了建筑中的技术成就表现。膜结构的使用也是渐趋广泛,独特的材质极具视觉吸引力。不论是大型公共建筑,还是街头建筑小品,都能找到它的身影。张拉索与膜组成的索膜体系使得建筑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大跨度。位于伦敦格林尼治半岛的千年穹顶(建筑设计:Richard Rogers)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空间结构。该穹顶直径达320m,周长超过1km。12根格构式梭形钢桅杆高达100m,通过斜拉索与辐向、环向索组成稳定的张拉球形结构,上覆双层膜,以利隔音、隔热。净跨度最大的建筑当数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的佐治亚体育馆,跨度达到了空前的235m×186m。
此外,传统材料的运用也有新的特色。混凝土、砖、石和木材的表现力有时是其他材料无法取代的。如德国的维特拉工厂消防站(建筑设计:Z.Hadid),其入口雨棚采用钢筋混凝土板,支撑于一组钢管之上。独特的形态特征与材料的质感使人过目不忘。里昂机场铁路客运站(建筑设计:Calatrava)的候车大厅与月台分别采用了钢结构与钢筋混凝土结构。造型的新颖别致、材料的组合对比,以及构件截面的合理变化都为建筑增添了无尽的魅力。
最后,新型结构的不断涌现赋予了建筑新的内涵。最显著的要数开闭结构,它使得建筑的屋面可以根据天气变化和人们的需要而开启和闭合,非常适合体育、休闲建筑。从改善建筑的内部环境和更加亲近自然来讲,它无疑体现了人们对建筑的更高要求。日本对开闭结构格外热衷,开发了多种形式的活动屋面,主要用于风雨操场和室内游泳场。规模较大的如宫崎海洋世界。
未来的挑战
随着建筑市场的日益开放,越来越多的国际知名建筑师看好中国的发展。他们有着崭新的观念、成熟的技术、良好的机制和雄厚的经济实力。对于中国建筑师来讲,除了对自己的历史、地域和文化比较了解之外,我们所具有的优势并不多。用何种手段来发挥和展示我们的优势,使我们能够立于不败之地,这是中国建筑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面对国外新颖的结构、精美的技术、独特的造型,我们国内有些人也想拿来一试。一时间,在各种设计竞赛和方案投标中,都充斥着技术表现的内容,在校学生同样趋之若鹜,纷纷效仿。这中间,大多是把结构当成一种装饰语言来使用,忽视甚至根本不了解结构的工作机理,时常弄得张冠李戴,贻笑大方。这种“符号化”的创作方法贻害无穷。此外,抄袭之风日盛,有的甚至渗透到了重要的建筑工程项目之中。建筑形象似曾相识,结构选型全盘照搬,看了令人痛心。
我认为,我们应该回归问题的本质,踏踏实实地把建筑与技术结合起来,特别是把建筑与结构有机地统一起来,合理地运用新技术、新材料,以此来创造新形象。结构形态的创新是实现建筑与结构和谐统一的关键所在,而结构形态的创新需要有一定的探索、研究和积累,不可能一蹴而就。此外,也需要我们在建筑创作的实践中进行不懈地追求。对于运用结构形态设计方法进行建筑创作,笔者近年来结合教学和工程实际,也做了一些尝试。
结构形态设计方法的关键在于实现建筑形态与结构形态的和谐一致。在南京奥林匹克体育馆和游泳跳水馆的方案设计中(建筑设计:魏敦山,姚亚雄,徐璐),我们把三个馆组合为一个既相互联系、又彼此独立的综合体。从建筑造型来看,一个完整而又富于变化的屋面是设计的关键。这里,屋面的高低起伏与三馆内部空间的需要完全吻合,平面的裁切更符合功能分布的要求与总体环境的意向。在结构形态方面,将平面的张弦梁交叉组合为全新的空间结构体系,既实现了内部空间的简洁,又真实地表达了外部形象,从而达到了建筑与结构和谐统一目的。尽管该方案最终未能被采纳,但通过我们的亲身体验,表明这种设计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对我们今后的创作无疑会有极大的帮助。
旧建筑的改造技术在发达国家已十分成熟,许多老建筑通过应用新的结构技术,既维持了原有的风貌,又在新旧对比中达到焕然一新的效果。上海宝钢医院的改扩建项目(建筑设计:魏敦山,姚亚雄),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是将原有建筑围合的内院改建为有顶的中庭。为了不给原有建筑增加荷载,我们设计了新型的树状结构作为中庭的结构主体。德国著名建筑师奥托曾对树状结构研究多年,目前,国外已有多项大型公共建筑运用了这一结构形式,非常成功。我们借鉴了国外经验,并根据我国现有的技术条件,对树状结构进行了简化和再创作。淡绿色的结构与通透的玻璃屋顶相结合,在多变的天光的映衬下格外引人注目。这里,“生命之树”的立意与新颖别致的结构形态融为一体,既实现了设计初衷,也得到了业主的充分肯定。
建筑之美贵在真实。以真实的结构塑造真实的内部空间和外部形象,这是我们建筑创作的神圣职责。当我们把历史、文化、环境、功能、技术等等诸多因素融入建筑创作的时候,我们也应果断地摒弃那些虚假的、不合理的、甚至是错误的东西,使我们的作品和我们的设计思想真正达到完美的境界。
最后,非常感谢北京工业大学的张毅刚教授和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的李金芳高工。他们的热情支持给了我极大的鼓舞。
参考文献:
[1]P.L.奈尔维著,黄运升译,周卜颐校,建筑的艺术与艺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年,北京
[2]罗小未,蔡婉英,外国建筑史图说(古代-十八世纪),同济大学出版社,1986年,上海
光Ⅳ型电子出版系统 Fisher, Landmarks, TWA Terminal, Progressive Architecture, P95~109, 1992(5)
[4]Passenger Terminal, Stuttgart Airport, Architectural Design, p64~67, 1993(7~8)
[5]Gare TGV de Lyon-Satolas, Techniques & Architecture(419), p66~70, 1995(5)
[6]姚亚雄,建筑创作与结构形态,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0年12月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收稿日期:2002年5月
古罗马万神庙
杜勒斯国际机场航站楼
大阪关西国际机场航站楼桁架及支撑
里昂机场铁路客运站
富勒和他的球形网壳
环球航空公司航站楼
德国维特拉工厂消防站
宫崎海洋世界
南京奥林匹克体育馆和游泳馆方案建筑造型与结构形态
南京奥林匹克体育馆和游泳馆方案建筑造型与结构形态
南京奥林匹克体育馆和游泳馆方案建筑造型与结构形态
上海宝钢医院树状支撑详图
典型哥特教堂
罗马小体育宫内部
芬兰工业大学阶梯讲演厅
慕尼黑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伦敦滑铁卢火车站
3.伊斯兰拱券
4.巴黎埃菲尔铁塔
5.迦蒂羊毛厂厂房内部
戴高乐机场二号航空港候机厅内部
戴高乐机场二号航空港屋面结构支撑
伦敦千年穹顶
佐治亚穹顶
【关键词】乡土元素,新地方主义,时代性,地域性,表达手法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1.概述
由于历史背景的时代性及地理气候的地域性的差异,各地方民居具有强烈的时代风格与地方文化特征,反映了当地人们的居住观念、社会意识和价值取向。这些差异也导致了各地方民居住宅的地方建筑形式以及室内传统元素不同。地方元素或着说地域文化在人们的生活过程中,是源自特定地域生产构成社会以及文化的元素与符号。也是地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表达和营造过程中的基本素材,它们遍布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生活的角角落落,种类非常复杂,如何通过合理的表达方法,将这些乡土元素以室内设计作品的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使其更具有艺术感染力,成为室内地域文化研究领域中的一个课题。本文对西安地区近年来新建的地域文化与室内设计作品深入调研分析,并通过访谈和文献研究,探索被大众喜闻乐见,且能很好的突出地域特色、传承历史文脉的室内设计表现手法,以期待能对室内设计的地域性人文精神的设计与营造提供参考。
2.研究内容与方法
2.1调查对象
1)西安瓦库茶语。位于西安市雁塔区曲江大唐通易坊36号。
2)西安左右客酒店。酒店位于科技路与高新四路十字向南100米路西。
3)西安唐华宾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大雁塔雁引路40号。
4)西安大唐芙蓉园芳林苑酒店。隶属西安大唐芙蓉园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位于西安城南10公里处。
2.2研究内容
通过实地考察、群众访谈的形式对调查对象的设计指导思路、所引用的地域文化元素、地域人文精神表达手法和营造效果等方面做出分析评价;再结合大量的文献调查研究,总结地域文化元素表达的常用手法并对其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做出分析。
2.3研究方法
实地考察调研和文献研究相结合是本文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由于室内设计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使用者的评价与认可度,因此本文还在实地考察的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访谈调查,这样有助于获得更为全面和准确的研究结果。
3.调查结果与分析
经过对调查对象的深入考察、访谈,认真分析了上述案例作品的表现手法,并通过文献查阅和归纳总结,得出地域性景观元素有以下几种常用的表达手法,它们各有特色,并被消费者喜欢。
3.1陈列——最原汁原味的室内元素表现手法
陈列简单理解就是把地域元素通过陈列的形式直接展示出来。本文所谈的陈列是指经过周密策划后对地域元素、地域文化以具象的手法表现出来。依据笔者的实地调研,大多数陈列只是简单的展示,还谈不上设计。一个优秀的陈列设计必须做到以下3点。
1)重视与周边环境的融合,强化地域性元素的视觉效果。陈列是一门创造性的视觉与空间艺术,是艺术性、思想性和真实性的集合。一个能给人震撼的陈列设计,除了陈列元素本身,周边的环境、室内光的运用、背景、色彩的对比、肌理的对比等,均可以提升陈列元素的视觉效果。以西安瓦库茶语为例(图1,图2)
(图1) (图2)
在抹灰横行的时代,瓦库的设计者却运用了做让关中人民自豪的青砖以及和青砖有着同样材质的瓦片设计而成。创新、绿色、生态、可持续怀旧与追梦的情感融入了它质朴的语言符号,在瓦库当中得到了完美的诠释。
2)选择合理的陈列“叙述”方式。地方元素的陈列设计要有节奏、有重点、有,而且整体气氛的烘托十分重要,无论是“开门见山”还是“渐入佳境”,目的在于元素表现统一。真正做到“不高、不大、不突出”,从而达到和谐。
3)拉近使用者与元素之间的亲和力。人天生就有想触摸的倾向,一是为了实验并证实他们所看到的,二是为了加强记忆。在设计中拉近元素与使用者之间的距离使其产生亲和力,使人清楚乡土符号的质感、沧桑与质朴,更容易达到触景生情的效果。“瓦库”就是这样一个案例“秦砖汉瓦”是用来形容秦汉时期建筑装饰的辉煌与鼎盛的。秦砖汉瓦已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具有永恒的艺术生命力。
3.2引借——“源于乡土,高于乡土”的地域文化表达手法
引借是指从乡土元素原型中截取某一个片段或者部分,它可以是元素中的图案纹样、可以是材质、可以是色彩、可以是装饰,进行重新组合,创造出新的室内空间。
西安唐华宾馆是以“唐文化”为主题文化,它是我国古典建筑设计大师张锦秋女士的唐风建筑代表作,其建筑风格是典型的盛唐风格,彰显唐代建筑典雅、雄壮的气势。是唐代传统建筑样式,侧重建筑风格、样式的一种继承与延续,并不忘积极吸取借鉴传统的形式与符号。它是古城西安城市文化和地域特色的体现。(图3)
(图3)西安唐华宾馆
不仅在建筑形式上表现了主题文化内涵,选取最富地域性代表的建筑符号来表现地域性文化。内外兼修,酒店室内装饰风格与建筑外观风格都是“新唐风”的体现,给旅客在心里造成很强的震撼。
引借的优点就在于,其素材(材料、家具、装饰界面等)原型源自乡土,但在创作的过程中并不是具象直接表达,而是通过截取其中最传神、最精华的部分,经过艺术的加工与创新,达到“源于乡土,高于乡土”的效果,通过引借的手法在室内六个面表达过程中,既保留了地域元素原型的乡土气息,又通过重新组合和艺术加工使表现手法上有所创新。
3.3凝练——主题性项目最常用的表达手法
凝练是根据一定的设计主题,通过对地域元素中有关联、有关系、有共性的元素进行提取、概括,形成最能突出主题的设计手法。
西安左右客酒店中,将所有与本土材质相关的乡土元素,集合起来进行空间、立面设计,如(图4)
(图4)来自网络
形成了以方言、乡土材质等为主的室内文化空间这在“瓦库”中也体现的很突出,建筑的最廉价制造方法就是就地取材,瓦库室内用的关中青砖、瓦片以及室内用于调节空气流动的小窗,以及天花的梁结构都是借鉴了关中乡土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元素集合在一起,形成了极具主题性质的乡土特色。
凝练手法的优点在于,能够清理众多乡土元素之间的关系,寻求联系个元素之间的线索,形成带有主题和一定主题思想的乡土味道。这种手法在带有主体性质的地域设计中比较常用。
3.4融合——延续历史文脉的元素表达手法
融合原意是两种或多种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在这里指将乡土元素和现代元素结合起来,创造出超越乡土元素和现代元素的,更强大、更具感染力的新室内环境。融合就是让地域人文元素的精彩片段融入现代室内环境中,从而成为一个新的表现效果。融合包括造型的融合、色彩的融合、材料的融合、文化的融合以及设计形式的融合。
在这里有必要提出来“新地方主义”这个概念,这对我们现在地域性文化缺失的大环境下很有指导作用。
新地方主义这个设计思潮在功能上、构造上按照现代建筑的标准要求仅仅在形式上部分地吸收了传统营养的。当我们将眼光再次投向新地方主义这个新生事物上,我们不难发现,新地方主义强调的是地方特色和民俗风格的设计,这其中也包含了乡土和民族趣味的。这些将传统的东西用现代的语言来表达设计思想正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体现。新地方主义的概念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在设计中尽量的使用地方材料和做法,表现出因地制宜的特色,这就使得整体风格上与当地的风土环境相融合,具有浓郁的地域风味。
2)从建筑及室内设计的角度来讲,建筑和环境要相协调,室内设备的现代化与功能上的使用舒适要求,局部的在室内陈设品上则是强调地方特色与民俗特色,这些都是表达民族文化的特征。
4.结束语
在经济快速发展、交流日益广泛、资讯传播迅捷的今天,大量“舶来”的室内设计,带给人们新鲜感和视觉上的前所未有的冲击,大量的室内设计方案争相模仿,试图通过这些“洋气”来提升城市的档次与品位,打造所谓的“国际”的形象。然而在短暂的新鲜感和欣喜之余,人们也逐渐开始困惑,那些看似现代和时髦的室内作品,正在悄悄的吞噬着城市的特色,那些曾经代表不同文化的本土元素和符号正在逐渐悄悄地消失,我们的城市正在变得失去自我,大量的城市还有城市的房子变得似曾相识。
在这种情况下,地域文化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充分了解乡土文化,挖掘最能体现地域特色的元素,在尊重地域文化的前提下,通过恰当的设计表现手法,营建出符合当地生活习惯,为广大人民喜闻乐见且能体现地域特色的地域室内作品,传承历史文脉。应该成为每一个设计从业者应该具有的自觉意识。
参考文献
郑曙旸.室内设计思维与方法 [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 [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安藤忠雄研究室.建筑师的20岁 [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李泽厚.美的历程 [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胡群霞. 由“瓦库”论及室内设计的人文精神[J].美与时代,(4)35-36.
许振中. 地域文化在室内设计领域的应用研究[J].合肥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