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化工经济论文

时间:2022-12-27 17:13:01

导语:在化工经济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化工经济论文

第1篇

虽然棉花这种植物从古代起就为西域绿洲的居民所熟悉,他们又是从其近东的邻居那里获得这一切的。棉花丝毫未引起古代汉人的注意,他们的衣着方式受丝与麻这一对基本对衬物支配。丝绸这种珍贵的织物出自蚕对桑叶的加工,当时就已经被比定为一种植物产品。它仅限于供贵族和上流社会的人穿戴,从而确保了它的一种特殊地位。与生产或制造丝线有关的所有技术操作(养蚕、采摘供幼虫食用的桑叶、缫丝、纺纱和织绸布)均属于“女红”的范畴。从仪礼观点来看,这是非常明确的。纺织丝绸是于座落在封闭院落中的作坊里完成的,对绸匹要实施非常严格的质量监控。平民百姓只能仅满足于比较粗糙的纤维织物,诸如线麻或芝麻,其加工和纺织相反却属于可以由男子完成的“农”或“工”的劳动范畴。因此,用于制造麻布的粗纤维属于一种不受法规条律控制的农村手工业之范畴。这些织物并不被计算在由古代社会稽核家们制订的“标准预算”之中,因为这些稽核们首先将农民视为谷物种植者。但这并不妨碍它们很早就进入了商品流通系统,这种特征便意味着纤维植物是做为“经济作物”而种植的,以供应自给自足的手工业生产活动。考古学家们已经发掘到了一件被断代为后汉的文书,其中提到了商贩包裹中的麻布的存在,这些商贩能在不同程度上自由地往来并于市场上销售他们的产品。相反,我们只掌握很少一点有关使用动物原料做为制作衣服的原料的资料,诸如褐布和毛皮等。

织物的地位于公元5世纪左右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也就是当以“均田法”之名而著称的土地制度建立时,将它们纳入到一种直到那时尚仅仅由粮食和贷币组成的财税收入的范畴中。我们没有必要在此于有关确定使“粮民”获得可耕地的程序问题上过分耽搁了,同时也无须在需要知道这些条例在何种程度上可以被确实落实的棘手问题上长篇大论了。反之,最重要的却是要强调从此之后被接受交纳第三种税(调)的布帛那几近于货币的地位,这里确实是指生丝绸帛,但同样也有诸如线麻和芝麻那样的粗纤维织物。除了暂时分配给农民的谷物田(露田)之外,他们还会分到种植纺织原料的田,根据地区不同而分别称作“桑田”或“麻田”,它们形成了“永业田”。养蚕业当时在比当代要辽阔得多的土地上实施,因为它明显能大大升值。线麻和苎麻的较粗纤维仅仅在那些已证明无法生产丝绸的地区才做为替代品而被接受。用已被接受的织物来纳税,同样也获得了官方事实上的承认,它们从此之后被确定了一种法定的价格。在家庭基本经营内部,种植粮食作物、纺织纤维和织物生产的结合,使中世纪的中国农民变成了“农民一手工业者”,这与西方社会所熟悉的农民一牧民则大相径庭。但我还必须指出,当时是植树才使农民的所有权合法化了。其它某些目前则很难提供明确答案的问题,则涉及到了中世纪农村社会内部的性别地位问题。一方面,如果大家还记得养蚕女工在其中嬉戏的野生桑林与耕田距离较远的话,那么在耕田中种植桑树的新技术则将养蚕业与谷物种植业更为密切地联系起来了,可能有助于将女子们置于一种更为直接的社会控制之下。此外,大家于上文已经看到,与纺织业有关的生产活动在古代就已经变成了在性别间进行劳动分工的对象,它们被人深信不疑地视为女性劳动。这就导致女子们获得了对男子们的某种经济平等地位,她们在一种布匹几乎具有货币地位的经济中成了织物独有的生产者。

中世纪的中国人绝非是对棉花一无所知,他们可能从汉代起,在后来成为丝绸之路的道路沿途进行开拓的第一阶段时,就已经发现了棉花。他们后来利用赴佛教圣地方向朝山进香的机会,与南亚和东南亚的关系日趋密切起来时,又在这些地区重新发现了棉花。由于经常往来于唐朝那国际性大都市的大客商以及在东南港口的胡族骆驼队商人贩运的货物,棉织品传到了中国。这些布匹织物被视为具有异国情调的珍异物,可以达到很高的价格。但在仍是高质量的丝绸大批流向西方的时代,这些布绝不会引起消费者们的注意。早在晚唐,棉花这种作物就已在福建省被引种成功,但棉织品的首次风靡只能断代为宋元两朝。当时生丝的生产和丝绸的制造又缩退到了某些地区,而这些地区在这段时间内又变成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

由棉逐渐取代麻的过程首先应被重新置于一种广泛的经济和体制的背景中。正如陈钟毅和赵同于其《中国棉业史》中所指出的那样,麻被取代的过程大致开始于北宋时代,当时的中国人口首次突破l亿大关,而进入了一个人口增长达几个百分点的阶段。考虑到人均耕地拥有量的减少,但由于引入占婆早熟品种的水稻以及推广双季稻,粮食产量不断增加。这样一来,农民们便被迫用很大比重的耕田种植谷物以及他们更喜欢的油麻品种。相反,其用途仅限于生产纤维的苎麻却开始衰落。因此,从麻向棉(一种直到当时始终在荒芜得难以改良的沙土地上种植的植物)的过渡。在早期的一段时间内,可以使人收回部分麻田,并且将之改造为粮田。因此,对于一个已经是人口集密的农民阶级来说,棉花的种植从此之后将代表着一次实施收益要大得多的商品农业的机会,因为在同样的土地面积上,棉田收获的棉花纤维数量要明显高于麻田所提供的纤维量。最后,棉花的种植可以使人不必去忧患麻田所特有的那些生态条件的限制。因为在沤麻劳作时,泡制麻杆则必须在炎热的气候中进行,同时还必须拥有活水。由此而产生了移植棉花的颇有意义的可能性。做为一种当年生植物,棉花适应了北方比较干旱的地区。

这种或然性在许多方面都是新颖的,明显受到了出自近期演变的启发。在这种演变之中,经济作物(首先是棉花)是一种将重点放在粮食自足上的农业政策的首当其冲的受害者。这种比较不会使研究当代农业问题的经济专家们感到惊讶。但它也只能不深不透地解释这种形势的复杂性,因为它似乎是低估了与农具有关的各种技术状况。棉花在中国社会中获得成功的缓慢程度,确实应与涉及到加工纺织纤维而使用的“土工具”的落后程度有关。两种操作技巧显得特别棘手:脱棉籽壳和纺纱。因棉纤维要比中国女子(由她们完成主要任务)所习惯的那种纤维短得多。意味深长的是,我们发现了加工棉花工艺的两条主要传播渠道:“南路”自东南亚起,经云南和海南岛;“西路”则取道于河西走廊。由于棉花传播的重要时代恰恰相当于元朝由蒙古人入主中原的时代,所以也由此而引起了一系列的工艺借鉴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由一名女子黄道婆在长江三角洲地区传播棉花加工工艺的“神话”传说,可以被视为由赐婚于当地内附政权的汉公主在西域和吐蕃传播丝绸以及与缫丝织锦的故事记述(无疑也是神话般的)之对衬。有关黄道婆的故事,在传播一种“外来”工艺方面很明确,她是种植和纺织棉花的倡导者,可能是从海南岛黎族那里学到其技术的。黎族是一个接近于东南亚的“南岛人”的土著集团。

然而,我们应该指出,与蚕丝和线麻的加工相反,对棉花纤维的加工仅仅需要有一种轻巧的工具,而当时的纺麻则是以纺车来完成的,甚至有时要装上叶轮并以水力传动。经济史学家吴承明津津乐道地将这种方法比定为工业化之前的机械化的初始。弹棉花纤维时使用的器械相反却要简单得多,一般仅由一人操纵。轧棉机主要是由两根木辊子或铁辊子组成,安装在一个木框中,其中的一个辊子固定而另一个则要由一根手柄转动,专门弹棉花纤维的弓子之末端是一根装在木架上的具有弹性的木杆,甚至还固定在操纵者背部的腰带上。带有一根或两根轴的纺车以脚踏而传动,窄织布机则分别带有或者根本没有梭子。此时,颇有意义的是,我们甚至可以说这些器械在数世纪期间从未发生过变化。与这些机器颇为相近似的模型被雕刻在做为已断代为自元至明的多部农技论著的插图中了。这些设备一直使用到20世纪中叶。虽然棉织品的生产是一种要比做为养蚕或种麻业之特征发达得多的劳动社会分工化的对象,但我们也只能说它仅有很少的专业特征。相反,在纺纱方面,生产率确实很低。吴承明估计,平均需要4天的劳动才可以纺织一匹约3平方米左右的标准布匹,平均需要结成一组的两个男工(或女工)一整天的劳动。布匹的后整理(染布和缩绒)只运用于上乘质量的棉纺品,形成了一种“工业”劳动,于此当然是使用了该词的现代之前的意义。这两种最后的工序一般都是在城市中由专业工人在动用资本的专业化作坊中完成的,特别是由用来采购缩绒的巨石的资金,这些巨石的重量可以多达两吨并代表着一种真正的投资。

有关加工棉花的手工业之地理分布的研究,导致我们更倾向于注意另外一种真正是社会制度的因素,它们似乎未引起上述作家们的注意。由我根据吴承明辑录的各种记述而复原的那些地图清楚地说明:一方面是优质棉织品的生产集中到了少数地区,另一方面是丝绸和棉织品的生产中心之间的互补性。这种专业分工绝非是偶然的结果,也不是自主经济机制的产物,而完全是出自于对“调”(布帛税)的分配。正如崔瑞德(D.Twitchett)曾指出的那样,生丝和丝绸的生产地域从唐代后半叶起就开始收缩,最终集中到了“江南”以及某些得天独厚的地区,诸如成都(四川)盆地和广东(珠江)三角洲等地。我们由此便可以得出结论认为,大部分省份从此之后就只能生产“劣质”的纱或布了,无论是指丝线还是麻布都一样。明初的税制改革沉重地打击了苏州和松江诸府,因为这些府曾因在中国东南要寒支持朱元璋的主要对手张士诚而获罪。由于这一事实,松江地区植棉业的发展,被普遍地与该府的沉重税务负担联系起来了,或者至少是与允许将部分税收改用棉花交纳的做法联系起来了。明朝政府一举赋予了这种纺织纤维一种与丝绸并驾齐驱的地位。

我下面的看法将涉及到棉织品所获得的成功,它做为一种摆脱了在高贵纺织品丝绸与仅供穷人使用的由麻或苎麻纺织成的布匹之间平分天下的织物。众所周知,粗棉布特别受到农民的喜爱,尤其是在夏季闷热而潮湿时更以其轻薄而受青睐,在冬季严寒时又以其保暖性而倍受钟情;它们以其莫列顿双面绒呢(Mole—tonne)服装的形式出现,既比传统的褐布(毛织布)舒适便利,又比皮袄价格便宜。同时,细棉布的出现可能形成了丝绸的一种取代物,原则上严格地供上层阶级的成员享用。然而,我们饶有兴味地针对这一问题而指出,中国在很长时间以来就奠定了其丝绸手工业和瓷器的优势,这是该国维持着几乎是一种垄断性的出口产品,其生产程序(至少在瓷器问题上是这样的)始终严加保密。中国人在18世纪期间已开始发展出口“印花棉布”(细棉布,原产印度,在中国则一般均以“南京花布”之名而著称),以至于中国工匠于1780年左右缺乏原料,而广州的商人便通过西方贸易公司(特别是英国东印度公司),而开始进口数额巨大的印度纤维和纱。

此时棉花这种作物远非仅供应地方市场并向农民提供现款的经济作物。虽然继19世纪的历史大转折时代之后,棉花在很大的一部分国土上变得很普遍了,加工棉花的劳动可能会确保五分之二的家庭获得额外收入,其纤维可以为大部分平民提供衣着。但却存在着一种地理性的专业化生产,同时在或致力于种植或从事纺纱织布的两种地区之间形成了一种明显差别。大家都会发现,在相同面积的土地上,植棉能确保一种比种植粮食作物高数倍的收入。棉花最早种植于包括长江三角洲不适宜种植水稻的沙土高地的地区,其种植区沿一个圆形弓带延伸,从京城地区北京一直延伸到中原的东北端、山东与河南省,甚至还到达长江的中游(武昌盆地、江西省北部与湖南)。于此同时,来自西域的棉花逐渐地征服了中国西北边睡的绿洲,特别是黄河河套与鄂尔多斯地区。

如果大家参阅吴承明的复原,那么加工棉花的手工作坊于清代则形成了帝国经济经营业务的第2个分支,面对当时只占国内货币收入7%的养蚕业来说,相差甚远。这位作家认为,在前夕,棉布的总产量已增至3.15亿匹布,也就是说每个居民占约3/4匹布。然而,当养蚕业成为一种主要是转向市场的生产行业时,与棉花的生产和加工有关的业务却首先在于满足个人的需要。大部分农民都保存其皮棉以用于缝制粗布衣。加工棉花棗去籽脱皮和弹花一般都是由流动劳工就地完成的。他们携带其工具于秋收后前去上门服务。纺纱以及有时还可能包括织布在内的劳动,同样也于村庄中就地完成,它们在那里占用了部分女性劳动力。各种年龄的人混杂在一起,甚至包括幼童。当地利用窄织机织布,所生产的3/4的棉纱都供当地农民消费,大部分农民都不利用其土布经商,而仅仅是出售他们多余的皮棉或以棉套或棉线的形式出售。这第2种选择仍然是首先涉及到居住在由吴承明的论著中统计到的l0个主要织布中心之一周围的家庭。对于以布的形式而获得的产品,唯有质量上乘的棉布才得以跻身于国家级市场。它只代表尚不及全部产品半数的数量,也就是说可能有1.5亿匹布出自江南织造厂,那里的松江、常熟和无锡的三大中心(围绕着本身却在致力于丝绸生产的苏州)形成了豪华手工业企业的一条带状地区。在中国民族经济的轴心之一,以及与世界经济建立了直接联系的极少数地区之一苏州,集中了浆布车间,当时的主要纺织品批发商均居住在那里。我们还将指出,所有这些城市均位于最古老的单一棉花种植区附近。在吴承明著作中已经考证清楚的其它7个中心,则分布在最新发展的棉花种植区之间。它们在当时只具有一种区域性的意义。然而,那里存在着来自北方和中原地区棉纱的大量流通,其最终目的地是由南方沿海谙省组成的,那里本来都不适宜种植棉花,但却拥有纺织劳动的大量熟练劳力,其经济越来越转向世界市场。从18世纪末开始,广州地区便开始摆脱国内的流通渠道而储备(可能是很便宜地)进口的印度棉花,它们是由与英国东印度公司有联系并从事“从印度到印度”的贸易船舶运载而来的。总而言之,我们的这位作家始终认为,在之前的数十年间,与棉花有关的交易始终占有对外巨额贸易1/2的份额,这与丝绸和茶叶相比较,则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

多年来,数倍增加的工程,清楚地证明了棉花的手工产品(土布)是一种非常强的抗磨损的产品,从而导致史学家们思考这种生产模式的有效性。据此认为,中国于签订的翌日,遂向西方贸易开放,可能会引起家庭手工业的破产并促使农村社会的解体,于是便加速了该国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依附关系。在18世纪时,中国仍以先进的经济强国的面目出现,既出口其侈奢手工业的成品(丝绸、瓷器、漆器和细棉织品),又出口它几乎拥有垄断权的物品(如茶叶或生丝)。它同时又仅仅进口有限数量的“异国”舶来品,以进口白银而结算其外贸。中国在20世纪时,在其移民地区的范围内失去了贸易平衡,于是便出口原料和进口成品。有关棉花的研究导致我们使这种景象变得多姿多彩了。大家于上文已经看到,广州的商人从18世纪末起就已经开始进口印度棉花,利用了出自运输费用的价格差。通过海路进口外国纤维,要比以江河小艇沿湘江和赣江逆流而上地运输中国棉花更为便宜一些。毫无疑问,在国门开放之后,商业潮流在某种程度上开始反向流动。因为19世纪的统计数字确实向我们清楚地表明,出口原棉,进口制成品、棉纱和棉织品。曼彻斯特的工业家们早在1830年就生产普通的棉织品,其效益要比中国的手工业主们好得多,所以他们自认为以其商品充斥中国市场处于很有利的地位。然而,如果大家注意由陈钟毅和赵冈提出的论证的话,那么其演变实际上要更为复杂得多。与英国人的期待相反,1840年之后的中国在数十年中继续进口印度棉花和出口棉织品,这种形势仅仅从1880年起才开始颠倒过来。在此以后和在尚未因此而出现古老潮流之枯竭的时代,中国的对外贸易趋向于接近印度的殖民地模式,其特点是棉花纤维生产过剩、出口原棉等与进口棉纱和棉纺品的重大发展相联系,从而弥补了当地棉纺品生产的逆差。这种新的局面却仅仅持续了20一30年。从20世纪的转折时期起,更具体地说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起(在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期间),中国利用国内外资本而取得了工业化的迅速发展,以至于该国在1930年左右又重新变成了一个棉花进口国和棉纱出口国,而外国棉纺品的进口商业都崩溃了。

第2篇

规划环评是实现化工园区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有效保障。循环经济的实现,关键在于总体规划。走循环经济发展道路是我国化工园区建设的必由之路。规划环评和循环经济追求的目标具有一致性,都体现了预防为主的理念,都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规划环评制度和循环经济是相辅相成的,规划环评需要循环经济理念的指导,而规划环评则保障了循环经济理念的落实。化工业与环境联系密切,具有产业关联度高、行业聚集效应明显等特点,这就要求实行规模效应,实行整体布局,集中治理。生产中既要消耗大量自然资源,同时也产生“三废”影响环境,对水、电、汽、气、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的要求高,且数量较大。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是必然选择,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能最大限度地增加资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使企业利益最大化,更能在很大程度上规制企业的环境风险,降低可能产生的环境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循环经济的生产方式是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趋利性的必然选择。规划环评是规制化工园区环境风险的有效手段。化工业存在很高的固有环境风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巨大。规划环评能够通过早期介入,对可能产生的环境风险进行系统的评估和预测,提出预防和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特别是避免因规划不当而产生的布局性环境风险。规划是一个整体系统,政府在规划中过于看重经济效益,而较少考虑环境承载能力、社会影响,这是导致化工园区环境污染产生的重要原因。化工类项目一般只做建设项目环评,并不做规划环评,无法从宏观和整体上规制环境问题。一个当初看似布局合理的项目,随着城市整体规划的变化,可能会出现后天性布局不合理,存在很大的隐患。规划环评通过早期介入,对环境风险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和预测,提出预防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可以有效避免因布局不当而产生的环境风险。

二、化工园区规划环评法律制度运行中的现实困境

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我国出现了大规模的化工业“造园运动”,已建成和在建的化工园区数量和规模庞大,但参差不齐。规划环评制度在实际中也暴露出自身的不足,不能有效地从源头上规制化工园区的环境风险、推动化工园区循环经济发展。“先审批后环评”现象严重。规划环评的根本作用在于源头预防。我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第10条规定:编制专项规划,应当在规划草案报送审批前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这就要求工业园区专项规划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在决策审批前完成,为决策提供依据。在实际生活中,“先审批后环评”现象严重,违背了规划环评的立法初衷,不能发挥规划环评在前期介入和预防的作用。循环经济理念并未被纳入到规划环评之中。我国现行法律并没有把循环经济理念纳入到规划环评之中,这使得规划环评的实施缺乏先进的理念指导,难以从根本上规制环境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缺乏规划环评制度保障的循环经济则容易沦为口号。化工园区规划环评缺乏替代性方案。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化工园区专项规划需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专项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内容包括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预测、评估以及相应的减轻和预防措施,但并未规定替代性方案。对于行政机关的风险决策而言,最优方案的产生一般包括三个环节:一是分析和考虑实现既定风险规制目标的各种可选方案及相应手段;二是评估每种方案实现目标的有效程度;三是挑选能最大限度实现目标的方案。通过定量分析的方式,将各种方案的风险值计算出来,在精确计算和评估的基础上,分析每种方案实现目标的有效程度和成本,然后通过成本收益的方法分析来选择最优方案。没有选择就没有比较,缺乏替代性方案,只能对单一方案进行审查,在单一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修补,不能保障行动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审查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无法实现最优选择。规划环评的公众参与程序缺乏可操作性。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虽然对专项规划的公众参与做了程序要求,要求规划的编制机关在规划草案报送审批前,通过举行论证会、听证会或者其他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草案的意见,对公众意见采纳与否的说明也须一起送审批机关审查。但对公众具体怎么参与并没有明确规定,例如,报告书草案如何公布、何时公布,公众如何查阅报告书,公众提出意见的期限,规划编制机关如何反馈等并没有具体规定。公众参与程序具体规定的不足使得其缺乏可操作性,我国规划环评的公众参与难以真正实现,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成为空谈。环评报告书审查过程流于形式。化工园区专项规划在政府正式批准前,应当由政府指定的环境行政机关或其他机关的代表和专家组成审查小组,对环境报告书进行审查,并提出书面性审查意见,最终的审查意见将成为决策的重要依据。审查小组是行政部门主导下的临时性工作机构,缺乏独立的法律地位。在行政部门的主导下,审查小组难以起到中立审查的作用,审查效果不容乐观。这就使环评报告书的审查缺乏有力的外部监督,审查过程难免流于形式,难以起到实质的约束作用。

三、完善化工园区规划环评的对策

强化审批机关的责任,保障规划环评的早期介入。规划环评的重要意义在于决策之前的早期介入,对环境影响进行综合评估,确定最优的规划方案,为决策提供依据。现实中“先审批后环评”的做法违反了程序性要求,应当强化违法审批的责任。从法治的角度而言,环评作为一项法律程序,其作用在于规范人们的行为。“先审批后环评”的做法违反了正当法律程序原则,本身就失去了法律意义,因此是无效的。这就迫使行政部门为了顺利通过环评而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办事,法定程序并不能保证制定出来的规划具有绝对的实质正义性,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能保障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促进规划环评发挥有效的作用,推动化工园区循环经济发展,达到预防环境风险的目的。将循环经济指标纳入到规划环评之中。规划环评和循环经济追求的目标具有一致性,应当把循环经济的先进理念应用到规划环评中,建立规划环评的循环经济指标评价体系,预防环境风险,建设循环经济化工园区,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构建循环型社会。在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加入替代性方案。化工园区专项规划环评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并未规定替代性方案,路径选择的单一性制约了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环评报告书中加入替代性方案,可以为决策者提供多种选择方案,以进行最佳决策,最大限度地降低可能产生的不利环境影响,防止不可逆转的环境问题产生。从成本收益的角度来看,决策前制定替代性方案的成本远低于环境问题产生后的补救成本,况且就实际情况而言,替代方案的制定并不需要增加太大的成本,因此,从总体来说,在环评报告书中加入替代性方案是利大于弊的。在规划环评中加入替代性方案,是平衡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理性选择。完善公众参与制度。法律以保障利益为主要目标。化工园区的建设会对周边居民的环境和健康产生直接影响,公众作为利益方当然有权利要求参与到环评决策中来,以维护自身利益。环评决策是一种风险决策,对未来的影响进行预测是相当困难的,所以,应将规划环评定性为科学判断基础上的价值判断,而非单纯的科学事实判断。规划环评应成为一个风险沟通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公众的意见得到了表达,双方进行了沟通,增进了对于决策的认知和理解。无论公众意见最后是否被采纳,都是经过讨论的结果,这就增进了公众对于政府决策的接受度,增强了政府的公信力。在项目前期决策中征求公众意见,可以相应减少后期对抗式参与的数量,对于预防环境至关重要。我国现有的环评公众参与最大的不足在于缺乏程序性保障。因此,应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向公众及时有关规划环评的信息,拓展信息的渠道,让公众及时了解信息。同时,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及时反馈公众的环评意见,搭建风险沟通和决策的平台。完善环评审查机制。现有的规划环评审查机构缺乏独立的法律地位,审查过程受到较多制约,审查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受到影响。笔者认为,应从法律层面赋予审查机构独立的地位,在环保部下设一个环评审查委员会,各省、市建立地方环评审查委员会,成员由各级环保专家组成,由其独立、统一地行使审查规划环评职权。中央、地方实行垂直统一管理,人事、财政独立管理,保证其作为审查机构的中立性。

四、结语

第3篇

一、课例单元基本情况介绍

《环境工程学》课程是环境类本科院校环境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通常开设在第六学年,授课对象是三年级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此前学生学习了《环境学概论》等基础课程,具备了环境学的基础知识,对工程设计接触较少但却充满兴趣。本课例设计内容节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本节课程为环境工程学第二篇“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核心教学内容,旋风除尘是主要的颗粒物控制工艺之一。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认识旋风除尘设计参数的含义和正确应用;能力目标:能正确计算、合理设计旋风除尘器;情感目标: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强化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目标立足于学生对旋风除尘器设计各重要参数的认识和设计,培养其应用信息技术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教学重点是旋风除尘器各部分尺寸比例、压力降、捕集效率;难点是学生能熟练的完成旋风除尘器的设计及选型。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突破重点、难点,课题制作小组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基于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对课例单元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

二、创作思路

除尘工艺设计课的教学内容枯燥、计算烦琐、讲述内容较多,学生的兴趣很难被调动,讲授法效果较差,因此本着“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对本节课采用任务驱动法、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启发式教学法、发现法、讨论法、对照讲解法等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法,以启发式为主导,利用动画对照讲解,观看实物照片,检索工艺设计国家标准,学生采取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式,完成简单旋风除尘器设计的任务,充分调动学生的认识趣味,丰富空间想象力,将复杂的问题清晰化。在教学中采取自主学习策略、运用专业技术指南等引导学生自主完成旋风除尘工艺的设计及计算过程,培养学生形成咨询计划实施检验的设计能力。

三、设计内容介绍

(一)布置任务

任务驱动法课堂教学的特点就是教师一上课就布置课堂任务,本课例任务为:设计简单旋风除尘器。根据已知参数,计算和选择相应尺寸、除尘效率等。用提问、设问、反问的形式进行师生互动,能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和感悟问题的情境,围绕任务展开学习,以任务的完成检验和总结学习过程,改变学习状态,使学生主动探究、实践、思考。

(二)复习回顾知识点

要完成以上课堂任务,必须用到之前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教师通过视频和图片,生动展现旋风除尘的原理,影响除尘效率的因素以及相应的设计参数,包括颗粒的分离直径、半分离直径dc、捕集效率等。生动逼真的网络动画资源应用到课堂教学,既能直观地回顾所学知识,更能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学习兴趣。

(三)使用网络资源实例导入课程主题

教师继续播放信息化教学资源,利用视频短片“冲泡茶叶”、“神奇拖把”这些生活常见的现象来设问:视频中的现象源于什么原理?辅以大量图片资源,教师加以提示。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旋风除尘如何达到除尘的目的。

(四)任务实施

分组教学,每5人为一组,组长负责,相互提问、讨论、分工计算和选型。教师负责解释疑难问题,掌握学生对本堂课的了解程度。学生讨论,寻找疑难确定绘图重点。教师根据学生实施过程分组解答遇见的困难和问题,达到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目的。

(五)课程评价

针对重点和难点完成所布置的任务,学生自检:完成检验评分表的填写,学生各组内开展互评。评估本次教学的效果:教师对各个小组的作品进行归纳总结、评定,指出不足之处,对优秀小组进行表扬,对相应有进步的学生进行鼓励,肯定他们的劳动成果。

(六)布置作业

课后作业两道题,分别为一道简答和一道计算,从而巩固新知识。

(七)课后拓展

教师提供为学生收集罗列若干个环境类的相关网站,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鼓励学生课后查阅网络相关的知识和新闻。

(八)时间分配

课程复习5分钟,导入新课5分钟,布置任务5分钟,任务实施45分钟,学生自评5分钟,教师评价10分钟,布置作业5分钟。

四、特色介绍

本课例采用信息化教学设计,但又积极突破传统方法,延伸教学时间,这样不仅改善了枯燥的教学过程,又增长了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贯穿教学始终,突破了教学中的重点及难点问题。采用“任务驱动策略”,能使能力与知识点学习相结合。鼓励学生对课后学习的延伸,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展课程教学的空间。《环境工程学》是高校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它主要研究运用工程技术和有关学科的原理和方法,研究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的方法和措施,以及利用系统工程的方法。通过该门课程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在学习环境学基本知识和理论的基础上对环境科学领域有较全面的认识,还要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的热爱,激发他们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坚定他们专业学习的信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在学生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实现的,不是外界强加于学生的。从这个角度看,教学过程应该多利用任务驱动或理实一体化,设计课堂学生的活动,给学生提供适宜的活动目标和活动对象,以及为达到创新意识培养目标所需的课堂情境。通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实践活动,促进他们的参与精神、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及多方面素质的整体提高。课堂教学过程要以学生为主体,是以学生实践能力、自主学习为基础的互动和开放的课堂;以激发学生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为基本特征,在任务驱动过程中应注意对任务涉及问题和知识进行研究,有目的的设计提问方式,还可以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认真思考,给学生进一步探究创新留下拓展的空间,优化思维品质。然后,教师再在课堂上揭示解决技巧和思维方法,这样不仅能起到一题多练、一题多得的触类旁通的作用,还容易激活学生的思维,产生强烈的探究意识。只要学生深入研究问题,善于反思和总结,就会有所发现,而且经过自己独立探索得到的创新思维的结果,我们要予以鼓励和正确引导,并长期地、自觉地培养这种探究、创新的思维习惯。

五、结论

第4篇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议论文 教学策略

初中议论文教学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其为重点,是因为搞好议论文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其为难点,是因为初中一、二年级教材里议论文篇目较少,到了初三,只有两个单元的议论文,如果照本宣科,就很难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有关议论文的一般知识。近年来关于议论文的考试,重文本理解分析,轻文体常识记忆,部分教师对议论文教学感到无从下手,学生学起来满头雾水,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一、认识议论文

从表达观点、驳斥观点的角度看,议论文可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类型。立论主要阐述自己的观点,驳论先驳斥对方的观点,再阐述自己的观点。在语文教学中,有些术语称谓,在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里都有不同的名字,比较容易混淆,需要加以区别。如“比喻”这种手法,在议论文中叫做比喻论证,在说明文中叫做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在记叙文中叫做比喻的修辞方法。再如“对比”这种手法,在议论文中叫做对比论证,在说明文中叫做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在记叙文中叫做对比的修辞方法。这些术语和称谓的不同叫法,很容易让学生混淆。如果让学生在分析问题的时候和本文的文体联系起来,就不容易弄错。

二、体会议论文的语言特色

议论文语言特色表现为准确、鲜明、概括、简洁。分析时要从以下三方面考虑:从逻辑角度分析其用词的准确性、严密性。如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一文,在注释什么是“敬”的时候说:“凡做一件事,将全部精神集中在这件事上,一点不旁骛,便是敬。”这句话准确说明了“敬”的外延。做事全部精神投入,就是敬;做事心无旁骛,就是敬。从修辞角度分析其用词的鲜明、生动和感彩。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辩论说理为基本内容,晓之以理的文章体裁。议论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它占了初中课文的一定数量。议论文写作能力是衡量一名中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标尺之一,也是衡量学生理论思维发展水平的标尺之一。通过议论文教学可以引导学生深入观察社会和人生,训练辩驳思维能力,发展思维能力,提高认识水平。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学习写作,因此无论在语文教学的任何一个环节都要体现这一目标。对议论文的学习,除了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外,还要让学生经常性地写一些读后感,或针对某些事件、现象写一些一事一议的篇幅短小的议论性作文,将分析和运用相结合,让学生确确实实地提高学习议论文的能力。

三、深入浅出,系统讲解议论文的一般常识,全面了解议论文

轻文体常识记忆并不是不要讲文体常识。一种知识的学习,一项技术的掌握,都离不开对其基本常识的熟练掌握,熟练到了不假思索的程度,才能得心应手。如同学习汉语拼音要熟悉声母韵母,学习汉字书法要熟悉基本笔画、笔顺。这种熟悉不是记忆式的熟悉,而是眼见心应的直接反映。议论文教学也是一样,其基本知识是需要学生掌握的,如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一般论证的方法(例证法、理证法、对比证法、比喻证法)等。再如议论文的一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议论文标题的一般形式等,也应让学生熟练地掌握。熟悉这些基本常识,不是靠讲解这些术语,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在议论文的讲解中让学生真正理解。这就不是单靠课本中的几篇议论文的教学所能解决的问题,还要找一些课外的议论文让学生大量阅读,在阅读中领悟,在阅读中理解,在阅读中记忆,在阅读中掌握。

四、找准文章的中心论点

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所在。只有准确把握文章的观点,才能了解文章中提出的见解和所要解决的问题。议论文中的论点一般是一个陈述句或判断句,不用选择句和疑问句,在形式上应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如何辨析和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呢?首先要明确中心论点的真正所指,其次要掌握其表现形式。议论文中的中心论点是相对分论点而言的。在没有分论点的论文中,论点与中心论点是一致的,在有分论点的议论文中,论点与分论点不同。中心论点起统率分论点的作用;分论点是中心论点的分支,是为中心论点服务的。议论文中中心论点的表现形式有两种,一种为指示型,即在文中明确标出中心论点,我们较容易看出来。另一种则是蕴含型的,即无明确所指,表述又不集中,而是作者把自己的观点蕴含于整篇文章的字里行间当中。对于前者只要明确文中论点的指示位置即可顺利找到中心论点,论点常出现的位置:有的文题(标题)就是论点;有的在开头,开门见山提出论点;有的则在文尾,在前面摆事实讲道理的基础上最后收篇得出结论;文中,作者在展开议论后才提出中心论点。对于蕴含型的论点,则要经过仔细阅读,归纳段意、层意之后才能概括归纳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五、初中生怕写议论文的探究

在文章的写法上,记叙文主要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叙述,塑造人物形象,巧妙地反映现实生活;而议论文则通过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恰当地论证和阐明客观事物的道理。

第5篇

石油作为一种资源,近年来,世界石油年产量为33.02亿吨左右,主要分布在中东、北美、东欧和独联体国家,其产量分别占世界的29.6%、16.9%和13.8%左右,石油在全球的地区分布具有不均衡性,同时它又是当今世界重要的能源和战略物资。石油工业又是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型产业,这就决定了石油的勘探、开发、炼制与销售必然是国际性的。资源和市场分布的不均衡性决定了各石油公司只有走国际化的道路,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才能求得生存与发展,取得相应的经济利益。因此,国际化经营已成为当今世界石油公司的发展趋势。

根据对我国能源需求的分析、研究,在全社会大力节约用油的情况下,我国有可能将2020年的石油消费总量控制在4.5亿吨以内。原油对外依存度将从2004年的42%提高到2020年的60%,中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越来越大,中国石油公司走出去的迫切性也越来越强。

一、国际化经营存在巨大挑战

目前,我国石油公司在海外的勘探开发、炼油、化工、油品销售业务刚刚起步,与之相关的人才培训也较少,国际化经营的相关经验也较缺乏。总体看来,我国石油公司国际化经营基本处于初级阶段。

与跨国一流公司相比,我国石油公司的整体实力尚存在一定差距。国际市场竞争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技术竞争”,也就是说这种市场的竞争,不但要依靠大规模的资金和人力的支持,还需要靠技术水平和以技术为核心形成的综合实力。从我们的装备和技术水平来看,目前我们与世界大石油公司尚存在一定的距离。

作为战略物资,石油是各种政治力量博弈的延续,石油公司面临更多的风险。作为当今世界能源主体的石油,对工业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被人们称为现代工业的“血液”,因而成为世界各国竞相争夺的主要目标。1991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和随后爆发的海湾战争,以及最近美国侵略阿富汗和伊拉克,背后都有石油的影子。难怪有人说:“许多地面上进行的战争,起因都是地下的石油。”

二、国外石化公司发展的启示

埃克森美孚、壳牌、BP、雪佛龙德士古、道达尔菲纳埃尔夫五大公司,其营业年收入均在1000亿~2000亿美元,跨国经营程度较高,业务分布在100个国家和地区以上,油气储量、产量、炼油能力的50%以上在海外,营业收入的50%以上来自海外,资本支出的60%左右投向海外,海外员工比例也接近60%。这些大型石油石化公司正在实施以增强全球资源和市场控制力为特征的国际化战略,将会促使世界石油石化工业的格局发生新的变化,竞争也会随之加剧。

纵观国外大型石化公司国际化经营取得的成功,其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全球石油资源供需不平衡,石油资源争夺激烈

国际大石油公司对全球资源的控制力增强。近年来,世界大型油气田发现数量锐减,储量发现越来越集中在深海、边远和极地地区,中亚、非洲和环里海地区已经成为国际大小石油公司共同角逐的目标地区。国际大石油公司凭借规模实力、战略联盟和各种非股权安排,增强对全球有潜力前景资源的控制和影响。例如在1990年~1999年全球新发现的76个巨型油气田,绝大多数项目的作业权已被国际大石油公司及其联盟控制。为了控制资源,各大国积极采取多种手段争夺控制权,产生了一定影响:例如,“911”事件后美国借反恐插足中亚,试图控制中亚地区的油气资源;伊拉克战争是美国强化对中东产油区控制的手段;超级跨国石油公司已经形成了对世界优质石油资源的控制。

(二)重视零售业务,积极抢占零售市场资源

大石油公司通过积极占领市场资源,带动炼油和化工业务的发展。例如1995年沙特阿美公司在希腊购买了300个加油站和其他相关资产50%的股份,此外,沙特阿美占50%股份的星企业公司负责在美国的石油炼制和油品销售业务,还经营了50个石油分配终端和1000多个加油站。

2001年中国石化、埃克森美孚和沙特阿美三方合资达成协议,建设福建炼油化工一体化项目。根据合作协议,中国石化、埃克森美孚和沙特阿美三方还将成立石油产品营销合资公司,在福建省范围内批发和零售合资公司生产的石油产品。沙特阿美将通过该合资公司,进入中国成品油销售市场。

此外,TOTAL在北京、天津、河北和辽宁四省市开发约200座加油站的零售网络;Shell与中石化在江苏共建500座加油站;BP在广东和浙江合资经营500座加油站;ExxonmMobil在福建经营600座加油站和一些油库。

(三)通过资本运作及结成战略联盟等多种方式拓展自身业务范围和发展空间

BP通过兼并阿莫科、阿科、嘉实多后成为世界最大的乙酸生产商和全球第二大聚丙烯生产商,全球70%的乙酸生产能力均采用BP技术,其油占全球份额的5%,占欧洲市场的13%,成为继埃克森美孚、壳牌之后的世界第三大油生产商。实施兼并联合重组后的BP公司在1999年节约费用21亿美元。重组后的BP公司年销售额达到1268亿美元,净利润达91亿美元。拥有炼油能力1.70亿t/a,石油产品销售量2.50亿t/a,化学品年销售额71亿美元。EXXON公司与Mobil公司的合并也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四)充分利用有利的宏观环境和发展的时机,把握市场机会

BP公司充分利用认购中国石油公司的股票的机会,加大自己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2000年,BP支持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的海外上市,认购了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2%的股权和中国石油股份公司2.2%的股权。为此BP在中国的发展得到了政府的支持。BP的合作企业上海赛科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投资金额高达27亿美元。该石化联合企业的核心部分是兴建一个规模为90×104t/a乙烯以及生产其它化学中间体的生产装置。这将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乙烯生产装置。同时,BP还投资近4亿美元在珠海合资建设了一座精对苯二甲酸生产厂。

在油品营销方面,BP的独资和合资企业以东南沿海各省市为依托,辐射全国,经营包括航空油料、液化石油气、加油站和优质油。BP公司利用支持中国公司海外上市获得了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并在抛售中石油股票中,获得了超额的利润回报数十亿港元。

(五)深化基础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工作,注重投资项目的前期论证

国外石化公司注重对基础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工作,对于可能进行投资的业务和行业发展动向反应敏锐。通过决策支持系统对所获取数据的有效的分析和整理,以科学的方法进行对项目的相关因素进行深入评价反复论证,决策的速度快,质量高。

(六)政府参与

例如日本政府为了获得稳定的石油供应,除了提供本国公司到国外勘探开发的一系列优惠政策支持外,日本政府还从非洲国家购买石油资源储量,企图从中获得一定的产品支配权。为了从非洲国家获取更多的石油资源,日本通过淡化政治、突出经济、提供财经援助、发展经贸关系等手段,发展与非洲国家的关系。日本首相在东京举行的第三届非洲发展国际会议上发表演说时称,日本将在今后5年内无偿向非洲国家提供总额为10亿美元的援助,并计划放弃对非洲重债务贫困国家总额约30亿美元的债权。三、中国石油国际化经营建议

(一)要积极参与海外原油业务

中国石油公司应积极参与海外的油田勘探开发业务,增加可控原油产量的能力,同时还可以考虑以国内市场换海外原油资源,实现战略扩张,将国内巨大的市场资源与开发海外原油资源相结合,与战略伙伴的双惠双盈,将主营业务做大做强跨越式发展和投资价值最大化。

(二)要加强与政府的沟通

石油作为一种战略物资,作为国家之间政治博弈的一种延续,在当今石油作为一种稀缺资源,石油是政府间进行能源外交的最有效手段。因此在国外经营石油业务,尤其是上游的勘探开发,需要以政府作为后盾,在一些重大的决策上需要及时与政府沟通,在某些时候需要政府出面进行与国外政府进行交涉。

(三)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开展国际化经营,必须树立国际化经营的战略意识,这种战略意识就是指要创造优势战略,例如创造管理优势,人才优势,信息优势,技术优势等,以谋取绝对利益和相对利益,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中国的石油企业在国内已经发展多年,也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例如已经拥有一定的资金等,这是中国石油企业走向世界的基础。

(四)加强国内石油石化公司整体协调,共同发展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苏丹一条长1380公里的石油管道招标项目,成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石油)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石化)在海外石油工程市场竞争厮杀的战场。几个回合下来,中石化国际石油工程公司在中石油苦心经营了10年的地盘上上演了一回“夺宝奇兵”,以总报价低于中石油管道局6000多万美元参与竞标,拿走了这个项目的部分承包权。其后,中石化与中石油在苏丹的邻国利比亚再次拉开了架势,准备再打一场竞标争夺战。国内企业在国际承包市场竞相压价竞争在损害了企业自身健康发展的同时,也极大损害了国家利益。对外承包工程商会“走出去”企业的指导思想是:找准定位,一致对外,强强联手,打造共赢局面。这是国内企业应该遵循的原则。

(五)加强国际化经营风险分析

与在国内经营相比,在国外经营不可控因素增多。经济风险,包括价格风险、汇率风险和债务风险等需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仔细考虑;在现有条件下,政治风险往往会对经营造成致命的影响。因此,在跨国经营的时候,应该认真考察研究,综合各种因素,把风险降至最低。

目前,中国石油公司在国外已经进行了尝试,部分大石油公司在国外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成长,政府更加重视充足、安全的石油的获取。在可预见的将来,在国家的鼓励和支持下,中国的石油公司必然能够取得更大的成绩。

参考文献

[1]中国石油规划总院,《中国石油国际化战略研究》;

第6篇

1.1确保国有资产安全的需要目前,我国公路不管投资的主体是谁,也不管采用何种管理形态,都属于国有资产。高速公路也是我国公路的一种,当然也不例外,也具有国有属性。因此,依法对高速公路进行有效的现代化经济管理,来维护高速公路设施的安全和完整,让其保持良好的营运状态,这也是政府为了保护国有资产安全所需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

1.2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就会取代于商品经济,这也是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高速公路运输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同样会历经过去的经济模式转化为市场经济。所要,要想促进国家的快速发展,就要大力加强我国高速公路基础设施的建设,将高速公路的建设融入到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之中去,采用现代化的经济管理体制来管理高速公路,更好的迎合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所需。

1.3更好地保证公众出行利益的需要高速公路是准公共产品,它具有公益性、网络性和外部性等特性,同时还具有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点。我国高速公路采用全封闭的运行模式,也具有非竞争性,又具有排他性的属性,与采用何种管理模式没有多大的关联。但是,公路建设都具有适度超前性,在适应交通量这一公路消费的拥挤点之下,其消费是具有共享性的。为保证高速公路使用者的安全和畅通,就必须建立健全的行之有效的现代化管理体制,来维护公众出行的一切利益。

2高速公路相关状况监测

2.1高速公路资产中常见的损坏项目分析第一,路面的抗滑性能差,经常出现纵横向裂缝,结构强度不足,平整度不高,还有龟裂、泛油、坑槽等现象发生,导致路面经常受到损坏;第二,路基也常受到雨水的冲击,使得路基沉陷,边坡和急流槽损坏及坍塌等;第三,高速公路沿线交通设施,如标志牌、标志线、护栏板、防撞桶、隔离栅等都容易被破坏:第四,桥梁结构损坏、涵洞内淤积、通道内积水严重,泄水孔堵塞等桥涵构造物;第五,公路上的绿化等也容易被破坏,如边坡绿化、中央隔离带的绿化及收费站周边的绿化等。

2.2公路检测分析第一,对路面抗滑性的检测。高速公路上路面的抗滑性将直接影响路面车辆的安全运行,因此对路面抗滑性的检测就显得十分重要。一般来说,可以利用国际先进的设备和相关技术来计算路面的摩擦系数,如先进的TRL摆模仪器等,其评价的方法主要是路面纹理深度和路面的摩擦系数;第二,对路面平整度与坚固性检测。路面的结构强度主要是取决于路面的弯度与沉浮性。一般运用杠杆原理,后来发展到利用先进的落锤式弯沉仪以及自动弯沉仪等一些先进设备来进行检测;第三,对道路平整度的检测。高速公路上道路平整程度也直接影响到公众的日常出行安全性和舒适性,同时还包括运输的经济性。一般来说对平整度的检测主要是从反应类和断面类两方面来进行检测,所采用的常用检测设备有激光断面仪和纵断面分析仪等等。

3改善高速公路经济管理的几点措施

3.1从国家法律手段进行管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速公路运行管理体制还有待加强,我们必须借鉴发达国家的一些先进的管理经验,来完善我国高速公路管理的相关法规。而高速公路的管理合法化也是保障社会生活正常运行的重要基石,因此,在立法方面也要科学合理的进行。在具体立法执行的过程中,每个部门都要做到责任细化,使各个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都达到最高点。

3.2从经济行政层面进行有效管理高速公路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基础,与传统的公路一样,都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公共性,但同时也具有投资大,建设周期长,而且经营风险大,投资回报不快等特点。这些特征的存在,导致很多施工企业因无利可图而不愿与其进行相关活动,这也和政府的干预有关,一般来说高速公路的组织和建设都是通过政府进行的,只有对特定企业才赋予经营垄断权。

3.3从建设成本层面来进行有效管理要想改善高速公路经济管理还可以从高速公路建设成本层面上来入手。一般来说成本的管理包括几个方面成本相关费用的预测和计划,即通常所说的计划成本和预算成本。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应对施工预算加以编制,且做好相关的成本管理工作,搞好相关预算,完善资本定额。其次就是要对人工成本、材料成本、机械成本、材料成本等进行统一管理,避免不必要的失误发生。

第7篇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体制逐步完善,教育投入水平持续升高,使得我国教育事业的整体水平得到了很大的进步。然而,随着教育投入渠道的多样化,教育主体的多元化,教育公平问题逐步被凸显了出来。在市场化经济的大背景下,教育投入的差异逐步增大,带来了教育资源的偏移,这对我国的教育公平提出了重大挑战。

 

而事实上,教育公平面对的困境远不止于此,当大多数学者基于经济视角看待教育公平问题时,文化差异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育公平这一社会公平的基石,笔者将聚焦于“文化资本”差异的视角看待教育公平面对的困境,探索进一步实现教育公平乃至社会公平的可行之路。

 

二、文化资本差异带来的教育公平困境

 

1、学习机会获取的困境,教育公平与教育自由的争论在教育事业发展的道路上从来没有停息过,我国一直坚持将教育公平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价值导向,在1986年出台的《义务教育法》以及2006年的《新义务教育法》中均命令遏制择校,规定“就近入学”的原则。

 

然而事实上,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分化依然十分严重,一部分实验小学、中心小学硬件设施一流,师资水平出色,这一类的小学往往需要缴纳高额的“建校费”或者“捐资费”,并且需要各种考试方能进入,正是由于这种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的双重门槛,其学生超过90%来自于公务员、企业家、专业技术人员等文化资本较高的家庭,而文化资本较低的家庭的孩子在其中仅占不到10%。

 

而与之对应则是一系列的农民工子弟小学、村镇小学,这样的学校大多硬件设施落后,师资力量薄弱,甚至很多学校因为无法招聘到足够的老师,只能返聘退休老师,聘任有文化的学生家属来充填师资。两类学校的显著差异,形成了在学习机会获取上的教育公平困境。

 

2、学习过程中的困境,在通常的认知中,人们将学业成果的差异极大程度的归结于天赋、努力以及个人能力。然而文化资本理论与人力资本理论相关的实证研究有力的证明父辈的文化程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子代的学业成果。

 

面对学校传达的知识,是接受还是排斥,是积极吸收还是消极对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形成于早期以行为模仿为主要方式的家庭教育积累下来的文化资本。通常来说,文化资本越高的家庭教育孩子形成的心智结构与文化认知与社会教育体系具有更高的契合度,而当部分文化资本较低的家庭的孩子进入学校时,他们需要花费数倍的时间与努力,完成与价值观以及心智结构的转变,使其与社会教育相切合,学校教育的内容是契合于社会主流文化困难与阻力。

 

3、学习资源分配上的困境,当教育从单纯的学校教育变得越来越多元,教育资源的分配和使用已经不再局限于家庭和学校,补习班、兴趣班等校外教育占据了越来越多重要的地位。

 

当大部分文化资本较高的家庭可以正确认知孩子的特质,并安排适合孩子的相应补习与课外兴趣培训时,大多数文化资本较低的家庭却只能盲目跟风。顾佳峰在调研中发现,高学历人群的家庭教育投入平均额度是低学历人群的2.81倍,也就是说普遍来看,文化资本较低的家庭原本投入的学习资源总量就较少,而且在具体运用中,许多文化资本较低的家庭完全不顾及孩子本身的特质、兴趣爱好只考虑与其他人的攀比,把孩子当做一样炫耀的工具培养,使得原本就不多的资源被不合理的分配方式浪费掉。地文化资本家庭对教育资源应用能力的低下,成为教育公平面对的第三重困境。

 

三、走出困境的道路探索

 

1、强化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公平,打破学习机会获取的困境。义务教育阶段的本质决定这一阶段的教育应该更多的强调平等,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兼顾自由。缩减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水平差距,进一步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公平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提升处于差距下端的劣势一方的教育水平,另一种是缩减差距上端的优势一方的相关投入。

 

现阶段来看,牺牲已有的教育资源是不可取的,只有进一步强化薄弱学校的相关投入,大力扶持教育落后地区义务教育,通过加强转移支付等相关政策的力度,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通过行政干预的方式让更多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参与到落后地区、农村地区、薄弱学校的教学当中,才能真正有效的使文化资本较低家庭的孩子获得良好的学习机会。

 

2、强化家庭教育知识普及,良好的早期教育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被重视的问题。站在文化资本理论的角度,越来越多的家庭着力于使他们的孩子尽早积累更加良好的文化资本。然而,这些早教机构大多收费昂贵,其中很多机构已经高出了一般家庭的支付能力。只有进一步推广早期教育的相关知识,使早教机构进一步的大众化,低价化才能使得低文化资本家庭的孩子在进入学校之前积累有利的文化资本,不至于在学习过程中遭遇困境。

第8篇

多元文化的内涵

文化的含义 文化的产生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起着规范、导向和推动人及社会发展的作用。关于文化的含义,可以说是众说纷纭,不同的学者从自己所属学科和研究对象出发,赋予其不同的解释。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专指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笔者从德育教育的角度出发,倾向于从狭义的范畴中将文化定义为是一个国家或民族长期积淀形成的历史、文学艺术、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思维模式、态度取向、价值观念等内容的总和,其中价值观是其核心。

多元文化的内涵 “多元文化”源自于美国一些学者提出的多元文化主义思想。目前,关于多元文化的定义学术界尚未完全达成共识。纵观学者们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多元文化的内涵极为丰富,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多元文化意指人类社会在一定时期存在并相互联系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复合体;狭义的多元文化则是指多种精神文化的集合体。本文探讨的是狭义的多元文化,是指古今中外多种文化交织、兼容、共存和发展的系统,其“多元”不仅指文化类型的不同,也指价值取向、道德趋向的差异。

多元文化对技工院校学生道德发展产生的影响

多元文化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和了解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由此拓宽了他们的视野,增强了他们对社会的理解能力,提高了他们的独立、自主、进取、竞争、民主和市场经济意识,使他们的思想变得更加积极、主动、活跃和富有创造性。然而,在多元文化的环境中,由于传统道德思想不再独占意识形态领域,而是与不同文化的思想和价值观碰撞交融,导致人们在价值观念、思想意识、道德规范上的分歧和冲突,给缺乏成熟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的学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致使他们在道德素养的“知、情、意、信、行”几方面都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道德认知偏差 道德认知是对道德价值与规范的认识。部分学生价值观念迷失,存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倾向,虚荣心强,不爱学习,缺乏艰苦奋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认同“及时行乐”的观念,出现了相互攀比、贪图安逸、热衷享受、好逸恶劳、见利忘义的现象。

道德情感淡漠 道德情感是指人们依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对现实的道德关系和自己或他人的道德行为等所产生的爱憎好恶等心理体验。部分学生将自己封闭在狭小的空间里,以个人为中心,自私自利,我行我素,不孝敬父母,不尊敬师长,不关爱同学,不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对人对事总是抱怀疑、冷漠、怨恨或无所谓的态度,不明辨是非善恶,遇到不平不公之事奉行“明哲保身”的信条,袖手旁观,缺乏正义感,缺乏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道德意志薄弱 道德意志是指人们在履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觉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做出抉择的顽强毅力和坚持精神。部分学生性格缺陷较为明显,如任性、懒惰、固执、骄横、敏感、脆弱、耐挫力差、依赖性强、报复心强等,他们心理承受能力差,碰到困难就退却,只能听表扬,不能听批评,经受不起挫折的考验,遇到挫折就心灰意冷,感觉前途渺茫,生活没意义,甚至漠视生命。

道德信念危机 道德信念是指人们对某种道德理想、道德原则和规范在内心的确信。部分学生在精神上失去了自我,迷失了方向,失去了独立思考、评判和选择的能力,不能用正确的理念指导自己的言行,盲目地去追求和迎合他人的言行,没有坚定的信念,对自己、他人和社会无责任意识,在理想和现实、物质和精神、个人和集体之间不知如何选择,找不到人生的价值和目标。

道德行为失范 道德行为是指人们按照一定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关系上,从本人意志出发自主选择的行为。部分学生缺少最起码的文明礼貌,粗言秽语,乱扔杂物,破坏公物,大声喧哗,浪费水电,纪律涣散,不服管理,弄虚作假,考试作弊,迷恋网吧,抽烟酗酒,打架斗殴,有的甚至触犯法律。

基于多元文化的技工院校道德教育内容构建

面对多元文化对学生道德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技工院校在选择和确定道德教育内容时,应注意在比较和鉴别中认识和吸收古今中外文化的优秀成果,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使学校的道德教育内容丰富多彩,让不同文化所蕴含的高尚道德观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

传承传统文化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容、深刻的蕴含、高远的意境、恢弘的气概凝聚着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精神,体现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和气质,表现出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和精神追求,展现出富于民族特色的理论特质和人文价值。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奉献精神,“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信条等。这些优秀的道德理论和文化传统,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应予以珍视并将其纳入道德教育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奉献精神、责任意识、忧患意识、诚实守信、以义为上、正直善良、仁爱孝道、谦逊好礼、修身律己、自强不息、勤俭朴素、积极进取等方面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发展观、是非观、责任观、审美观、财富观、消费观,从而使学生在中华优秀道德文化的熏陶中吮吸传统精华,滋养心性品德。

借鉴世界文化 世界文化 是丰富多彩的,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灿烂的文化,其优秀文化成果都是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应大胆吸收借鉴之。纵观美国、德国、日本、加拿大、新加坡等一些国家的道德教育,我们应进一步创新学校道德教育的理念,充实道德教育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多元文化的道德价值观、义利统一、自我完善、尊重生命、国际主义、种族和谐、生活准则、生态责任、竞争意识、规则意识、效率意识、团队意识、民主与法制意识以及对自由的尊重、对个性的崇尚等教育,帮助学生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文明、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尊重不同宗教信仰、种族、国家人们的人格,培养学生对人类的博爱精神,学会选择正确的行为准则和道德准则。

开发地方文化 地方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带有特殊的地域性。有道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一方水土不仅是自然资源为人们提供财富,其地方文化也为人的成长提供滋养。如利用地方文化中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压迫和分裂,抵御外敌入侵,共创中华文明,推动人类进步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乐于助人、热心公益、重情尚义、谦和好礼的优秀社会公德资源;以质取人、履行契约、遵守诺言、热情服务的从商准则教育资源;强调“人与自然是兄弟”,用各种禁忌、习俗和道德规范去引领人们积极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教育资源;利用文字诗词、戏曲表演、歌曲故事等各种载体的文化教育资源,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应予以充分挖掘。

引入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员工所普遍认同并自觉遵守的一系列理念和行为方式的总和。优秀的企业文化能有效地为企业的战略实施提供行为导向,具有独特的激励、约束、凝聚、调适、教化、维系和辐射功能。如北京同仁堂的堂训“同修仁德,亲和敬业;共献仁术,济世养生”,这一理念影响着员工的行为,陶冶了员工高尚的情操,培养了员工优秀的品质。吸收优秀企业文化进校园、进课堂,对学生进行企业使命、企业愿景、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社会责任及企业伦理道德、生态道德、行业道德、职业道德等内容的教育,无疑体现了技工院校文化育人的特色。

应对网络文化 网络文化是一种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不分国界、地域的信息文化。它一方面以知识的丰富性、传播的快捷性、参与的直接性成为学生获取各种知识的重要渠道;另一方面又以传播的虚拟性、隐匿性和多元性给学校的道德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此环境下生成的道德具有自主性和自律性、开放性和多元性的特点。因此,学校要对学生加强网络道德的宣传力度,指导学生将社会需要、历史责任、人类理想等转化为自身的内在需要和动机,进行上网规则、网络礼仪、网络安全、网络道德规范、慎独思想、忠恕之道、心理健康、法制等方面的教育,以确立学生的网络道德责任意识,提高对网络信息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形成健康的网络行为习惯,践行“勿以恶小而为之”的古训。

多元文化环境中的技工院校道德教育对策

直面多元文化环境中的道德教育,作为技工院校的德育工作者,应清醒认识到多元文化的发展趋势,正视多元文化的挑战,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提高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达到提高道德认知、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树立道德信念、培养道德品质、养成道德习惯的良好教育效果。

树立道德教育新理念 多元文化的冲击,使得原有的一些道德观念和教育理念不能适应现代社会道德学习和教育的要求。为此,学校的道德教育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确立换位、合作、沟通、共赢、对话、分享、多元、自新、超越等道德新观念,使学生自由、和谐、文明并富有创意地生活;另一方面,教师也要树立“以人为本”、“情境化”、“生活化”、“活动化”、“双主体”的道德教育新理念,在具体教育活动中服务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从批评学生转变为培养学生,从单向灌输转变为双向互动,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在活动中领悟、在生活中体验道德的魅力和力量,在实践中提升道德能力,实现由接受道德到体验道德、发现道德、建构道德的飞跃。

坚持一元导向和多元价值取向的统一 道德教育应体现时代精神,符合当今先进文化的要求,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属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学校要将坚持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灵魂和方向,将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道德教育的内核和主题,将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道德教育的精髓和主旋律,将确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道德教育的价值准则,充分发挥德育课程的育人导向作用,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道德教育原则,加强社会实践与志愿者服务工作,创新道德教育方法,引导学生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入学习者、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同时,要树立“和而不同”的道德教育理念,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元导向的前提下,尊重文化的差异性,包容文化的多样性,寻求古今中外文化的交汇点,在多样中求共识,在多选中找优势,促进新的道德观念的形成,建立实现一元主导多元融合的既反映人类共同愿望又符合世界文明进步的道德价值体系。

创建校园道德文化 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也是诱导、激发学生追求真、善、美的空间,在这里他们可以得到心灵的净化、精神的提升、情感的陶冶。学校要通过构建涵盖价值目标、办学理念、教育理想、校风、教风、学风、校训和校园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校园网站等体现学校精神的校园文化体系,建设班级成员认可思想、行动、言论、价值取向、思想导向、行为准则和公共舆论的班级文化,创建包含物质、制度、行为和精神四个层面内容的能提升学生道德品质、促进学生道德人格形成的校园道德文化,让道德价值和道德追求成为学校文化的核心,营造出具有尊重、公正、平等、友爱、赞赏、协作、开放、和谐、积极、向上、健康和丰富等特点的良好道德教育环境。

实施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 主体性道德人格,即独立、理性、自觉、自为、自由的道德人格。它 使个体的道德行为植根于明敏的心灵、无畏的勇气、坚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之中。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力图培养学生自律、自主的道德,其目标体系建构为:提升学生的需要层次,使学生摆脱狭隘自私的愿望,崇尚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负责任以及献身真理的生活;培养学生理性的、自主性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鼓励和引导学生对现实的社会和道德问题进行批判性思考,并参与正义的活动;引导学生形成具有信仰、责任、诚实、民主、公正、良心、爱心、自由、平等、宽容、团结、尊重等普遍化道德。学校的道德教育应对此进行深入研究,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认知和情感平衡发展、智力和道德协调发展的具有时代精神、精神世界完整而丰富的人。

关注学生的道德困惑 学生是成长中尚不成熟的生命个体,在价值多元化的复杂社会环境中,其个人道德形成和发展时期出现一些问题是难免的。对此,学校应密切关注学生的道德困惑,要在教育实践中设法创设矛盾冲突情境,引导学生勇敢面对现实,在困惑、焦虑、犹豫的心态中寻求正确的道德认知,纠正认识上的偏差,确立合乎社会规范的道德标准,澄清非道德的、不正确的价值判断,提高道德判断水平,从而在是非善恶面前做出明智的选择。同时,学校在教育过程中,应理解、宽容、善待学生的过失,善于发现蕴含在其道德失范行为中的积极因素,采用深情提示、反面警示、心理疏导、变管教为交流的方法,为他们指点迷津,唤醒他们迷途知返,耐心期待和帮助他们内省、进步。

重构道德评价方式 传统的道德评价方式大都以社会对人才的最终道德要求为标准,按照具体的条目分段实施。此种评价方式以道德认知代替品德形成,以孤立的行为代替品德发展,以终结性评价代替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存在重他主、轻自主,重约束、轻发展,重结果、轻过程,重外显、轻动机,重知识再现、轻实践行为的缺陷,显然难以满足多元文化环境中学校道德教育的要求。因此,构建自主评价、反思性活动评价、情境评价、案例评价、激励性评价等新的更为有效的道德评价方式,是实现学生道德主动、自主发展的必然选择。

提升教师的道德人格魅力 教师职业决定了教师道德人格的典范性,教师优秀的道德人格是丰富的教育资源,也是一种最有效的隐性教育力量。因此,教师应注重塑造自身的道德人格,以忠于职守、爱岗敬业、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兢兢业业、诲人不倦、积极进取、淡泊名利和崇高的理想,高度的责任心,广博的学识,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精良的教育教学艺术,开朗的性格,坚强的意志,良好的情绪情感,对学生的慈爱、尊重、信任和宽容,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和无私奉献等优秀的道德人格去影响和教育学生,促使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

参考文献:

[1]肖川.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王健敏.道德学习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3]王如才.主体体验:创新教育的德育原理[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第9篇

学者们本着对道教文化的一片赤诚之情,积极发言,各抒己见,为道教文化的弘扬献计献策。

卓新平先生认为,“道”是中华文化的核心符号和标志,也是我们所拥有的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建议,应该大力弘扬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道教文化,如道教养生、太极拳、道教艺术等,可以通过“庙会”、“道教文化节”等活动加强与基层社区的联系。

牟钟鉴先生认为,道教文化具有两大优势:一是它与中华民族血肉相连,历久弥新。应抓住历史机遇,更好地发挥积极作用。二是重生乐生,积累了内涵丰富的养生文化资源,能直接造福大众。

牟先生还特别提出,道教史上涌现出许多高道大德,不仅识见超群,教绩卓越,而且有大功德于民众和国家,被世人称颂。其中最令人敬仰的是丘处机祖师。他超越了民族和宗教的界域,西行雪山,劝戒成吉思汗,一言止杀,功垂千古。牟先生说,丘祖是历史上一座人文丰碑,值得我们大力颂扬。建议开展较大规模的纪念活动,使丘祖事迹及其精神为普通大众所了解,为世界所了解,以此推动世界和平事业。

刘仲宇先生认为,道教要找好“端口”,更多地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并根据自身的文化提出见解和解决方式。

王卡先生建议,道教界要在媒体宣传上加大力度,要增加道教文化在当今社会的可见度与认受度,扩大话语权,改变一些对中国传统文化不了解的人认为道教是迷信、巫术的错误认识。

道教文化的现代价值是学者们热议的话题。大家认为,道教的尊道贵德、道法自然、齐同慈爱、抱朴守真等思想,有利于减少冲突、制止贪欲、提升社会道德、缓解内心焦虑,让人们重新找回心灵的祥和、安适。

一些学者认为,道教经典的阐释和弘扬是道教文化发展的根本。有位学者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曾经有一个华裔美国人告诉我,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一所美国大学的图书馆中看到了《中华道藏》,觉得一下子找到了根。”有的学者建议,继编纂《中华道藏》和《老子集成》之后,还应进一步整理道教经典,推出更多的道教经典丛书。有的学者提出,可以充分发挥网络和学术界的优势,将道教经典的目录放到网上,鼓励各位学者贡献力量,向其中添加内容,使之越来越丰富。有的学者呼吁,道教经典书籍应该更多地被翻译成英文,以及其他语言,让世界上的人们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的学者建议,道教经典的传播应该与时俱进,配以画面、声音等效果能够更加直观地进入受众的脑海。

熊铁基先生认为,要弘扬道教文化,道教界人士本身的素质和形象很重要。他举例说,任会长在台湾讲道,尽管乡音难懂,却由于其道貌庄严、仙风道骨的形象气质,使之自然就受人尊敬。反之,道教界人士若是自己不顾形象,烟酒无度,跟信众成了酒肉朋友,那么宗教本身的神圣庄严感何在?这样的人去谈弘扬道教文化,如何能使人信服?

成立国际性道教组织,促进道教走向世界,也是与会人士热议的话题。卓新平、牟钟鉴、熊铁基等先生都希望中国道协牵头成立一个国际性的道教组织,认为现在时机已经成熟。有了这样一个组织,不仅可以增强两岸四地的文化交往、推进东亚道教文化圈的互动,更可以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