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4 10:12:32
导语:在高等中医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汹涌之历史长河,淘尽世界诸国。三大文明古国的陨落,欧洲的崛起与掠夺,世界大战的洗礼,外族的大举入侵,使万国兴亡交替,盛衰易帜。而唯有我东亚神州,炎黄故里历经磨难而屹立于世界,促世界之发展而卫世界之和平。今闻之深远中国梦。吾夜不能寐,为其之中国梦与吾之中国之梦,欢欣和鼓舞。
吾之中国梦,是以中国成天子之邦,九合诸侯,使国之无人敢犯也。忆往昔,盛唐之时,吾之浩浩中国国力之盛如日中天,万国皆朝于中国,共称吾中国为天朝上国。何其盛也!然清末外族袭扰,国势倾颓,元气大伤,虽经历任总书记之励精图治,国势日长,然终不可比肩于极盛之时,故东亚日本之蕞尔小邦胆敢侵我国土,南越之鄙陋小国竟敢入我中国南海,犯我,使我中国上下皆怒发冲冠。假使吾之中国国力胜于西方之强大美国,诸国岂敢犯我中国乎?故吾之中国梦,是以中国成天子之邦,傲立于世界之林,无人敢侵我中华。
吾之中国梦,是以人民安居乐业,富裕而博识。儒家思想之大同社会乃吾日夜所盼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也。”此言得之。若吾之社会,路不拾遗而夜不闭户,使男有分,女有归,则天下必大治,吾华夏之民魂乃团结如牢,不可破也。民魂即成,国即有魂,更可增强在国力耳。民之安居乐业,亦及国富,富则强兵,兵强则民魂生,国强矣。故吾之中国梦,是以民安居乐业,天下大同也。
论文摘要:通过了解和掌握港澳台地区及大陆高等中医药教育的现状,并对中医药教育发展加以分析,使我们能够正确把握中医药教育发展方向,为促进天津中医药教育的快速发展提供依据。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高等中医药教育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从社会发展的趋势来看,无论是国家对高等中医药教育的重视程度,还是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医疗服务的迫切需求,都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尤其是加入WTO后,我国的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将在更加开放的环境中进行,在更大的深度和广度上参与国际竟争。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以促进中医药高等教育的发展。
1港澳台中医药教育现状
1.1香港地区中医药教育现状
香港中医师接受教育主要是通过培训形式:①全日制中医课程培训,约占31.8%;②兼读制中医课程培训,约占14.5%;③学徒式培训(约占30.5%);④自学形式,约占10%;⑤西医学院中医培训,约占12.3% ;③其他形式,约占0.9%。香港浸会大学于1998年和2001年开办了首个5年全日制中医学学士/生物医学学士(荣誉)学位课程和4年全日制中药学学士学位课程。它标志着香港中医药教育正式走进了高等学府,使中医药长期以来师传弟子的传统教育方式开始向现代高等教育方式转变。
1.2澳门地区中医药教育现状
澳门的中医师绝大多数分散于民间基层卫生护理服务的人员之中,其学术渊源大都来自祖传或以师带徒。在内地中医药院校学习、进修和培训等,且正规中医院校毕业生较少,但在卫生司都能够得到资格认可,领取牌照开业。近年来由于内地迁往澳门的移民增多,中医医师也相应增加。另外,澳门卫生司及澳门中医药学会于1996年和1997年先后举办过两期中医药从业人员为期1年的“澳门中医药进修班培训课程”、课程设有中医内科、中医外科、针灸、推拿、按摩等10个科目,并请内地著名教授授课。
1.3台湾中医药教育现状
在台湾“中国医药学院”是唯一一所中医药院校,设有日间部医学系、药学系、公共卫生学系、牙医学系、医学技术学系、学士后中医学系、营养学系、护理学系、复健学系,夜间部药学系。硕、博士研究所7个,其中5个招收硕士生(1975年开办硕士班),4个招收博士生(1988年开办博士班)。大学师生比例1: 17。该院1972年创办中医系,学期7年。必修学分359分,其特点是中西医教育并重,注重基础。在校学习5年后,还要临床训练2年,除学习相当数量的中医科目外,还要学习“教育部”颁布的全部西医课程。学生毕业后获取中医师执照后还可参加西医检核考试。目前,75%的毕业生取得双执照。学士后中医学系学制5年,毕业后只能报考中医师执照。药学系学制5年,必修学分184分。研究所硕士班学制2一4年,博士班2年。
2大陆中医药教育现状
从社会发展的趋势来看,无论是国家对高等中医药教育的重视程度,还是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医疗服务的迫切需求,都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自1956年国家在北京、上海、成都、广州开办4所高等中医药院校以来,截止至2003年,我国已有高等中医药院校25所(含2所民族医药院校)。这些高等中医药院校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的中医药人才。为中华民族古老的中医药宝库的继承、延续和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2.1大陆高等中医药教育墓本情况分析
目前,我国共有25所中医药院校,比较均匀的分布在我国的各个地区。其中,北京中医药大学是全国唯一一所重点中医药大学,新疆维吾尔医学专科学校和药王山藏医学院是两所民族医药院校。在这25所高等中医药院校中,有20所中医药院校接受外国留学生,12所中医药院校接受华侨、港澳台地区学生。除高等中医药院校外,全国还有中等中医药学校53所,其中国家级重点2所,局级重点8所。另有22所医学院校和商(农)学院开办中医药系或专业。
这些高等中医药院校拥有较强的基础理论与临床医学科研力量,在全国中医药教育中起到了示范和辐射作用,在全国中医药领域发挥特色、体现对外窗口效应。但是,长期以来,我国中医药学校以计划经济为主按计划招生,招生人数随着经济发展规模、人口增长比例逐年增加,但委培和自费生人数却减少,专科未招生,这是由于98年开始向市场经济转轨,人才全面市场化而造成。不同高等中医药院校之间的差别可由下图中看出(仅例举部分院校)。
2.2天津高等中医药教育发展
论文关键词:信息化 现状与趋势 高等中医药院校
论文摘要:高等中医药院校信息化问题可以从各种不同的层面和角度去探索。例如,人才培养、教师队伍建设、远程教育、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校园管理信息化等。本文仅从信息技术对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影响,以及由此带给高等中医药教育的变化来探讨高等中医药院校信息化的现状和未来发展可能遇到的问题。
1高等中医药院校信息化的现状
事实上,高等中医药院校信息化的发展与计算机科技的发展紧密相关,因此,分析高等中医药院校信息化的发展可以从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不同阶段入手。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通常分为主机(Mainframe}、个人计算机(PC)和计算机网络(Computer Network)3个时代,因此高等中医药院校信息化的发展同样可以分为3个阶段。
(1)主机时代:从上个世纪so一70年代起,计算机开始在高等中医药院校的教学与科研活动中扮演角色。除科学计算以外,各种计算机辅助教育软件,即CAI(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软件的开发先后列入一些高等中医药院校的研究计划中。不过由于当时计算机应用还不普及,过分集中的使用方式,缺乏方便的人机交互手段,以及昂贵的价格等给CAI的实际应用带来诸多困难。
(2)从70年代开始,个人计算机((PC)的出现及其普及,为CAI的研究、发展与应用提供了条件。80年代许多高等中医药院校建立了CAI教室,学生随时可以到这类教室中通过计算机进行自学,也可在其中开展教学、辅导和培训等活动。广州中医药大学是当时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活动比较早的学校之一,有一个较大的计算机中心。在指定的计算机实验室中,可以进行不同种类课程的教学活动。比较典型的有英语语言教学,学生可以随时通过计算机终端自学不同程度的英语课程。这个时期计算机尽管在高校的许多活动中,如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得到一定的应用,但只是作为传统教学和管理的一种辅助手段,传统的教学和管理模式并没有受到很大的冲击,“黑板+粉笔”的传统课堂教学仍然占主导地位。
(3) 90年代计算机网络,特别是因特网的出现给高等中医药教育带来深刻的影响,高等中医药院校信息化进人一个崭新的阶段。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做出分析。
1.1传统教育模式的变革
在高等中医药院校的正规教育里,信息化使以教师为中心、面对面、“黑板+粉笔”为主导的传统教学模式受到很大的冲击。首先,信息技术进入传统的课堂,多媒体、网络等新技术手段取代了“黑板+粉笔”,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更加有效。除此之外,信息化还带来大量网络教学的新模式,如网站教学、网络辅助教学、资源型学习、兴趣学习、互动学习等。这些新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模式相比,不仅形式新颖,还引进许多新的教学理念,如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更加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等个性化的教育方式。信息化不仅从各个方面影响了高校的正规教育,同时也使函授、业余教育等传统的远程教育,从内容和形式上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基于网络的现代远程教育正在对普及高等教育、提高国民素质以及实现终身学习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并引起不同领域专家以及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大规模的信息化建设大多始于90年代,比西方发达国家起步晚了10-20年。在沿海地区和较发达的城市,高等中医药院校信息化的建设近年来有了十分迅猛的发展,信息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高等中医药院校的教学、科研以及管理等各个领域,取得很好的效果。据报道,1999年我国仅有4所大学开始远程教育试点,在读学生最初只有7,000多名。目前已发展到67所大学,共有学生130多万名。
1.2网络化数字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利用
高等中医药院校信息化提供的另一个重要机遇是,数字教育资源的共享与利用,这一点也将会改变我国整个高等中医药教育的面貌。特别是因特网出现以后,资源共享已经国际化。从教学的角度看,通过网络的资源共享,使我们有可能学习并享用最先进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真正实现国际化的“名校名师”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学资源的共享,在较短的时间里,既可缩短我国与先进国家的差距,又可缩短我国东西部地区间的差距。从高校的科学研究,博士生与硕士生等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角度看,网上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可以较快地缩短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因此,我国数字(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利用是高等中医药院校信息化面临的重要课题。 与发达国家相比,应该说我们是相对落后的。以数字图书馆为例,美国一个校级的图书馆一如加州数字图书馆(California Digital Library, CDL)就拥有3,200万项数字学术资源。我国数字资源的建设还刚刚起步,中文网上资源还十分匾乏。这些现状同样会影响到高等中医药院校的信息化建设。
1.3数字校园
信息化不仅影响到高等中医药院校的主要教学与科研活动,带来传统教学、科研的巨大变化。同时,也会给学校现行的运行体系与管理机制提出挑战,推动它们的变革。推动这种变革的动力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信息化带来传统教学、科研模式的变化,需要新的管理机制;另一个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的校务管理,也需要新的机制,即需要一个数字化的校园(Digital Gampus)。数字校园的建设也是高等中医药院校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高等中医药院校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信息化给高校带来的影响与变革,或者说,信息时代的高等教育是一个值得关注与探讨的深刻课题。许多专家已经认识到,信息革命将会给人类社会带来重大变革,而且中医药教育是一个重要方面。
21世纪的高等中医药教育肯定是会有巨大的变化,这一点没有异议。但它会如何变化,这又是一个难以给出明确答案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2.1教育思想与教育理念
信息革命给传统高等中医药教育思想带来巨大的冲击,那么未来高等中医药院校的任务和功能是什么需要我们进行思考。例如,如何消除教育界的“数字鸿沟”;高等中医药院校信息化是否可以给落后地区、弱势群体带来更多的和同等的教育机会;教师在未来高等中医药教育中的作用;新的教与学的关系是怎样的;学校的正规教育与面向社会的大众教育、精英教育与普及教育、学历教育与终身学习的关系等等。理顺这些问题就可明确未来高等中医药院校的任务和功能。
2.2多样化的教育模式
基于信息(特别是网络)技术产生出许多新的教育模式,传统的以课堂和教师为中心的“面对面”的教育模式受到了挑战。新的教育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灵活性与方便性,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等,但它缺少面对面的交流,新的陌生的学习环境造成的困难等不利因素。因此,未来的教育应当是多种模式并存的。
目前已提出各式各样基于网络的教育模式,如e一学习(e-learning), e一学院(e-college) , e一大学(e-;niVerSlty), e一学位(e-degree)等。那么,这些模式又该如何相互结合,达到优势互补、相辅相成,这也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2.3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新技术的采用
论文摘要:当前,作为高等中医药教育国际化重要内容之一的来华留学生教育正逢难得的发展机遇;我国加入WTO、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全球掀起的中医热等,同时也面临着挑战,应对挑战,我们必须转变观念,加强对外宣传,深化留学生教育教学改革,创立品牌,促使高等中医药留学生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
随着中医药在国际上的影响日益扩大,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希望更多、更深人地了解中医药而来到传统医学的发源地中国留学。目前约有3500名外国留学生在华学习中医药,已居我国自然科学教育界招收留学生人数之首。中医药已成为来华留学生中最热门的专业,高等中医药教育正向全球化的方向发展,走在了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前沿。
1高等教育国际化与留学生教育
1. 1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涵义
指高等教育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增加留学生的派遣与接受,开展合作研究与联合办学的趋势。
1.2留学生教育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2年出版的《学会生存》中以“团结之路”为题,专门论述高等教育的国际合作,其中包括学生和教师的国际流动性,并认为“学生的流动也和教师的流动一样,可以扩大他们在智力方面和文化方面的眼界,也可以使他们能够找到通向最好的或最专门化的机构的道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5年发表的《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中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主要是通过加强跨国科研的联系,稳步发展信息和交流技术进行国际合作,包括南北合作和南南合作。而其中,让学生在国际环境中从事学习和生活则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作为高等教育国际化重要内容之一的学生的国际流动,不仅受到学术界而且更受到各国政府的极大关注。因为学生的国际流动所具有的各种因素会产生各种政治经济的影响,而这又往往关系到一国政府如何制定其留学生教育的政策,所以留学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种主要实现形式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发展留学生教育以促进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国际化,主要包括派出和招收留学生两个方面,这里仅从招收来华留学生角度予以论述。
2发展高等中医药留学生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 1面临的机遇
2.1.1我国加入WTO
我国加人WTO,为中医药走向世界提供了机遇和发展空间,中医药将被WTO所有成员接受,与国际接轨,有利于扩大中医药在世界上的影响,有利于开拓中医药国际市场。一方面,我国加人WTO后,大批国外人员的流人使得他们有机会直接了解或接受中医药治疗。据统计,长期在华的外国人员90%以上接受过中医药治疗或有过中医药方面的咨询活动;另一方面,我国加人WTO后,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更趋频繁,中医药学的独特文化与神奇疗效,使中医药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大大增强。
2. 1.2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上升形成了吸引各国留学生的良好外部环境。经济实力的强大和市场经济带来的繁荣为我国招收外国留学生提供了基础。作为一个经济增长迅速、社会变革急剧且又极具发展潜力的发展中国家,了解中国的需求已经日益明显和增强,伴随着这种需求,学习中文、中国文化、中国传统医学的人不断增加。我国的几所著名高等中医药院校都具有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的综合优势,拥有良好的办学条件,拥有较好的城市基础设施和生活环境等,且留学费用相对发达国家低廉,具有价格上的优势。
2. 1.3全球中医热
在人类“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潮流推动下,全球中医热方兴未艾,中医药正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科学价值,成为与西医药并驾齐驱、优势互补而不能相互取代的人类又一医疗保健体系。在这样的潮流推动下,中医药学备受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外国留学生的青睐,在国际教育市场上显示出较强的竞争力。
2. 2面临的挑战
2. 2. 1观念的挑战
90年代以来,高等中医药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我们的思想观念还没有完全适应这一形势的变化,因而在现行的留学生工作模式中,很大程度上还带有计划经济的痕迹,在观念上没有树立把来华留学生教育看作是中医药国际教育市场的开拓与份额占有的一种竞争以及留学生教育创汇产业的思想。在工作中往往存在重管理轻服务的思想,没有以教育服务的意识来研究中医药国际教育市场的需求,缺乏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教育观念,从而制约了来华留学生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2. 2. 2不断上升的来华学习中医药需求对传统宣传与招生方式的挑战
长期以来,我们在宣传与招生上缺乏主动出击的姿态,常常是采取“坐等”的方式,对一些咨询信件有时不及时回复,咨询接待不到位,宣传手段单一。在当今这个信息化时代,各高等中医药院校虽建立了留学生招生网站,但网上宣传力度不够,有的内容更新不及时,信息不完善,未建立市场化、专业化的招生宣传网络体系。
2. 2. 3高等中医药教育国际化对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挑战
教育质量始终是留学生教育的生命线,但在高等中医药留学生教育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教学计划长时期未作修订,师资长年不流动,师资队伍的年龄、学历与知识结构不合理,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手段落后,等等。有的教师一本教案用了几十年不更新,现代教学技术又不会应用。在教学管理中尚未建立留学生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2. 2. 4国际上中医药的立法状况对扩大来华留学生规模的挑战
随着中医药在国际上地位的提高,世界各国掀起了中医立法热,新加坡、泰国、加拿大卑诗省、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等国家和地区已成功将中医立法,针灸已在大多数国家取得了合法地位。但不可否认,国际社会对中医药的态度是制约来华留学生规模进一步扩大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影响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外在因素之一。
3对策与建议
3. 1转变观念
我国应进一步解放思想,在观念上积极向一些发达国家靠拢,将招收留学生作为服务贸易的一项内容给予特别的重视。不仅把招收来华留学生与国家关系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还应形成并确立高等中医药教育创汇产业和教育国际市场的观念,而后一种观念的形成在世界各国普遍将留学生教育视为创汇产业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要从战略的高度来看待留学生教育给高等中医药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益处。在理念上强化招收留学生的市场化意识,变管理为服务,全面改进留学生工作。
3. 2加强宣传,扩大生源
高等中医药教育在参与国际教育市场的竞争中,面临的巫待解决的问题是扩大生源,扩大留学生的规模,所以做好国际宣传工作尤为重要。我们必须摈弃守株待兔的工作方式,主动出击,充分利用国外广播、电视、报刊、国际互联网等传播媒介和驻外使领馆,向国外宣传中医药的文化特色及独特优势,开辟网上留学申请通道。在主要国家设立招生点,与留学中介机构合作,建立海外机构,参加国外留学说明会等等二利用一切对外交流的机会,以各种方式渠道全方位地宣传展示中医药教育的现状与前景,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增强吸引力,提高竞争力。一方面应在保持原有特色专业的基础上,增加新专业和拓宽现有专业方向;另一方面要开拓思路,按市场的需求招生办班。同时,要利用国际合作关系,开辟各种渠道,建立和形成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生源输人点,以保证充足的留学生生源。
3. 3保证质量,创立品牌
高等中医药教育质量的优劣是我们能否在教育国际化进程中抢占国际教育市场制高点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提高教学质量是留学生教育的核心。要在教学质量上强调品牌意识,切忌为扩大生源而降低留学生的培养质量,因为教育市场的竞争最终还是要靠品牌来吸引生源的。要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现代教学技术应用为切人点,深化留学生教育教学改革,对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建立与完善留学生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既强调留学生在教学原则上纳人中国学生的教育体制,又要结合留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帮助,加强辅导,安排好教学,使留学生能比较快地适应专业学习。
〔论文摘要高等中医药教育国际化,既是经济全球化大潮下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推行中医药国际化战略的重要基础。实现高等中医药教育国际化,关键在于推动中医药教育的标准化,促进中医药教育与中华民族文化传播相结合,推动中医药产学研一体化发展。高等中医药院校担负着培养国际化复合型高级中医药专门人才的重任,必须加强与国外高校的合作办学,积极推进中医药科技创新,促进中医药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的国际交流,加速高等中医药教育的国际化进程。
中医中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同疾病斗争的经验结晶,在世界医药学宝库中占有独特的地位。近年来,随着人类回归自然、重视天然药物和自然疗法热潮的兴起,以中医药为代表的传统医学再度引起世人瞩目,推进中医药国际化已成为我国对外开放格局中一项重要的战略举措。高等中医药教育是实现中医药国际化的基础,在推动中医药国际化中其自身也不可避免地踏上了国际化之路。了解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国际化的时代背景,把握其特点与规律,化解其矛盾与问题,提出其办法与思路,对于加快高等中医药教育国际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等中医药教育国际化的时代背景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
高等中医药教育国际化,是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有机部分。中医药教育,尤其是中医药高等教育是我国的传统优势学科。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与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包括本专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远程教育在内,层次、科类齐全的高等中医药教育体系。目前,全国拥有独立设置的高等中医药院校44所,另有设置中医药专业的西医药院校75所,非医药院校、研究院所126所,在校生达30余万人。因为高等中医药教育地位的特殊性,国家有关部门在制订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时,总是把中医药连同中国传统文化一起作为最有条件首先走出国门的两个领域来规划。高等学校也完全有能力、有责任率先走上世界,实现与国际现代高等医学教育的对话与交流,并利用国际教育资源丰富和发展自己。实际上,我国中医药院校从1957年起就开始招受外国留学生,此后中医药留学生教育规模和范围持续、稳定扩大,目前已有10多所中医药院校设立了承担留学生教育和管理的国际教育学院,招收的留学生遍及世界各地。留学生教育层次也有了很大提高,学历教育包括博士、硕士、本科等层次,非学历教育包括高级进修生、普通进修生和短期进修生等多种形式。近年来,随着中医药在国际上影响的日益扩大,中医药学成为来华留学最热门的专业,其规模已牢牢占据我国自然科学留学生教育人数之冠。同时,在走出国门方面,经过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和有关部门的不懈努力取得了重要进展,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显著标志之一。
(二)中医药国际化
中医药教育国际化和中医药国际化是同一进程的两种力量。它们互为基础、互相推动,将祖国传统医学成功推向了世界。实际上,尽管经济全球化是近年来才兴起的潮流,但中医药学的对外交流与传播,却已经有了数千年的历史。有史可查的范例,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9年,即秦始皇二十八年徐福东渡扶桑,首次将中医药带出国门。从公元6世纪起,针灸学开始传向国外,先是朝鲜、日本,17世纪后传人欧洲,长期领先于世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直到进人近代,现代医学兴起之后,传统医学的地位迅速衰落,中医药学也逐渐沦落为“民间医学”甚至被讥为“伪科学”。近年来,“回归自然”、“绿色消费”成为时尚,天然药物在世界各国开始成为医疗保健的首要选择,中医中药在世界医药市场中重新受到重视。特别是在预防、保健、治疗人类疑难病症方面,中医药越来越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中医药正以其科学价值和确切疗效,不仅在我国医疗卫生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且也引起了世界卫生组织的重视和各国政府的关注。在机遇面前,我国政府积极推行中医药国际化战略,努力使中医药重新走向世界、融人各国的主流社会,并在国际医药保健领域取得了较大的市场份额,正在实现从传统医药大国向现代中医药强国的跨越。实现中医药国际化,科技支撑、文化渗透、医疗服务、产业开发和人才培养是其五大支柱,而人才培养更是实现中医药国际化的重要基石。在中医药国际化战略布局中,高等中医药院校承担着重要的任务。一方面,他们要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中医药人才,将其输送到国外从事中医药国际化工作,同时吸引更多外国留学生来中国学习中医药学;另一方面,还要在各国政府推动下与国外高校合作举办各级各类中医药教育,为世界各国和地区培养本土化的高级中医药专门人才。通过这些有效工作,最终在世界高等中医药教育中取得主导地位、发挥更大作用。
二、高等中医药教育国际化的关键环节
(一)推动中医药教育的标准化建设
标准化是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的前提,也是推动中医药教育国际化的迫切要求。目前,世界上约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中医药教育,中医药院校达数百所,为各国培养中医药人才做出了贡献。仅在美国,就有60余所中医学校通过了美国教育部教育评审委员会的认定,拥有在校学生上万名;在欧盟诸国,有全日制中医学校11所、非全日制中医药培训机构近200所,每年培养中医药专业人才达4万人。即使在遥远的非洲,在我国援非医疗队及华人中医的努力下,也已开始接受东方传统医学,并不断派出留学生到中国留学,这些国家包括利比里亚、坦桑尼亚、贝宁、利比亚等。但总体看,中医药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发展极不平衡,尤其标准化程度低下更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除港台及少数东南亚、欧美国家外,各国多数中医药培训机构办学层次混乱,人才培养目标和知识体系互通性不强,忽视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缺乏对学生中医药辨证思维能力的培养,中医药学术交流不足,中医药术语翻译标准极不统一。因此,制定一套包括中医药名词术语标准、中医药教育机构设置标准和人才培养标准在内的中医药教育标准体系,并逐渐实现与现代医学教育的接轨,已经成为推进中医药教育国际化的当务之急。实际上,医学教育标准化早已成为国际惯例。世界卫生组织2001年就已经了《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本科医学教育质量保证指南》(GUMEWPR) ; 2002年,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IIME)颁布《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 GMER),对指导和规范世界医学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我国,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已经出台《中国中医学本科教育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教育司也了《中医学专业(本科)中医药理论知识与技能基本标准》。借鉴这些经验,制定出通用性的世界中医学本科教育标准,是中医药教育国际化的奠基之作。2008年11月,在天津召开的首届世界中医药教育大会上,我国学者公布了《世界中医学本科(CMD)教育标准(草案)》,标志着世界中医本科教育标准化工作迈出了重要一步。今后,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将依照这一标准进行中医药教育的行业约束,规范中医药教育市场,保证中医药本科教育的基本质量和办学水平。当前的任务,是加快“标准”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工作,并积极开展中医药教育标准的系列化工作,开展国际通用、符合中医药教育需求的教学大纲和基本教材编写工作,开展各种类型、各个层次中医教育资格认证体系的建设和教育质量评估工作,促进中医药教育在世界范围的规范、健康发展。
(二)中医药教育与文化传播相结合
从形态上看,中医药学虽然具有自然科学的一般属性,但同时也表现出深刻的人文学科特征。中医药学以其东方文化的深厚底蕴,坚持个体化辨证论治、求衡性防治原则、多样化的干预手段、天然化的用药取向,从整体联系的角度、功能的角度、运动变化的角度把握生命规律,已成为世界上独具特色的医学体系。但由于文化背景和理论体系的差异,中医药学与西方医药理论在思维方式、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而且限于目前科技水平,对于中医的治疗效果、物质基础、作用机理,还不能完全做出科学说明,尤其不能按照西方科学主义的观点来解释中医药概念体系及中医学诊治疾病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加上以古汉语为基础构成的中医药术语表述古朴深奥,国外的普通学生一般很难理解和领会其中蕴含的博大文化精髓。因此,要实现中医药教育的国际化,有必要将中医药知识纳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与推广的大系统之中,逐渐推进世界各国和地区民众对中医药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认同。当前,随着我国的迅速和平崛起,东方文化正在受到世界范围内的广泛重视,孔子学院等文化机构在世界遍地开花,与中医药一起成为盛开在世界文化园地的两朵奇葩。中医药教育要与中国传统文化汉语言教育互相造势、互相推动,使世界各国人民在接触中国文化的过程中了解中国古代的自然观、认识论与方法论,进而理解中西医学的差异,信任中医药诊治疗效,让更多有志青年自觉自愿地选择接受中医药教育、从事中医药推广工作。
(三)加速中医药产学研一体化进程
中医药是我国对外开放中有望取得原始性创新突破、对世界医学乃至科学技术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学科。为此,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把“加强中医药继承和创新,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作为重要内容,把“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列为“优先主题”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中药的新药研发能力已基本形成,中药产业已初具规模。据2006年公布的数据,我国中医药制造企业1 384家,产值1 234. 64亿元,中医药企业的发明专利迅速增加,其数量已与化学药品制造业大体相当。但总体看,我国中医药产业仍处于发展的初期,制药技术落后,基础研究和创新能力薄弱,与我国几千年的中医传统和中医药资源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符。尽管我国目前拥有各类中成药6 000余种,每年还推出不少新药品种,但其中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很少。在国际草药市场中,我国中药出口额仅占世界的3%左右,且主要以中药材和饮片为主,中成药出口仅占中药出口总额的15.400。即便如此,对欧美国家,我国的中成药只能以食物补充剂的身份上市。目前,在这一领域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是欧洲、日本、韩国,他们在国际市场上占有90%的份额。中药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和均一性是进人国际市场的必要条件。要想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不但要选择适销对路的产品,更要加强产品药材的可控化、制剂的现代化、工艺的工程化、质量控制的科学化、安全评价的规范化、疗效标准的严格化和产品包装的国际化等方面的研究,使中药产品符合国际标准,达到出口国食品及药品管理部门的基本要求。同时,中医药的研发工作还要加强与现代生命科学、生物技术、西方医学的结合,尤其要加强中医药科学原理和机理的研究,加强中医药创新药物的研究与开发,推动中医药科研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为此,要积极推进国内外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医院、企业之间的联合与合作,共建双边甚至多边的中医药临床研究中心、联合实验室、诊所等,全面提升我国企业在中医药国际市场上的核心竞争能力,取得我国在世界高等中医药教育和科学研究领域应有的权威地位。
三、推进高等中医药教育国际化的重要举措
(一)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中医药人才
要解决高等中医教育国际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培养一大批胜任高等中医药国际化推广的高水平人才,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教育国际化与经济全球化是相伴相生的。那些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无不重视国际化通用人才的培养。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就提出“要培养世界通用的日本人”,美国在其90年代制定的《美国200。年教育目标法》提出要通过国际交流,努力提高学生的“全球意识”、“国际化观念”。在韩国,其“21世纪委员会”提出的教育国际化培养目标,是提高学生国际化的意识,包括提高外国语言能力,增强自主的世界公民意识,加深学生对各国多种多样的社会、文化知识的理解,等等。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起步较晚,必须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把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中医药高级专门人才作为推进中医药国际化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各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中,要努力贯彻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基本要求,努力培养中医药学生的国际观念、国际意识,克服狭隘的民族主义,树立向全球服务、向全球开放的观点;培养中医药学生的国际交往能力,使其能与外国人和谐相处,尊重外国的风俗和宗教信仰,维护中国的民族尊严和法律权威;培养熟练的外语交际能力及对异域文化和国际知识的理解能力,使其在充分了解外国的历史、政治、地理、风土人情等前提下将祖国传统医学成功推向世界。
(二)加强与国外高校的合作办学
合作办学是教育国际化重要形式之一。近年来,教育 部先后批准上海中医药大学与英国伦敦都市大学合作举办药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批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与英国利兹大学合作举办护理学、药物制剂、制药工程、生物技术等专业的本科教育项目,与俄罗斯阿穆尔国立医学院合作举办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2007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按教育、医疗、科研三个类别在全国遴选首批 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等11所高校被首批命名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国际合作交流基地”,使其成为承担国际合作任务,开展中医药医疗、教育、科研、产业和技术服务等国际合作交流的骨干机构,政府间开展高水平项目合作的平台,以及中医药国际化高层次人才的孵化源地。各高等中医药院校也通过自己的努力,加强与各国高校在多层面的合作,不断拓展中医药教育的合作空间,不仅与亚洲中医药发展成熟的国家和地区高校开展合作,也面向欧美地区和澳洲国家,甚至面向非洲国家开展中医药教育合作。其形式也从传统的以民间、小规模的个体或团体性质的伙伴性合作为主,转向以各国高层次的教育机构和高校为主。当前的重要任务,就是要通过高校自身的努力和国务院主管部门的推动,促使世界相关国家政府的教育和医疗卫生主管部门开放中医药教育市场,帮助这些国家建设中医药教育、考试、注册和认证机构,通过这些具体工作促进中医药及中医药教育事业在各国的兴起。
(三)推进高校的中医药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一所高校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近年来犷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中医药教育国际化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因此,要紧紧围绕中医药发展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建立健全我国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一方面,要重视中医药理论与基础研究,在自主创新与原始创新领域寻求新突破;另一方面,要以临床重大疑难疾病研究为切人点,推进中医药关键技术的创新突破;同时,要努力弘扬中医药特色和优势,重视健康产业的发展需求,多学科集成创新推进新药创制。为此,要努力打造一支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培养学术大师和科技领军人才,积极营造科技创新文化,着力推进科教经、产学研结合,力争在解决中医药关键问题、实现理论与技术创新、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更大成绩。
论文摘要:中国加入WTO后,中医药留学生教育即面临严峻的挑战,也同时存在着更大的发展机遇。通过分析中医药留学生教育的现状及入世对中医药留学生教育的影响,提出了发展中医药留学生教育的对策。
目前,中医药已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世界卫生组织评价“中医药是世界传统医药的榜样”,并向各国郑重推荐。不少专家预言21世纪将是中医药世纪。由于人类经济、文化和生活变革,疾病谱的变化、人口的老龄化、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生存环境的破坏和日益加重的污染,西药的毒副作用,使人们的保健意识日趋增强,日益青睐于天然药物、天然保健品和传统药物、传统疗法。全球范围的中医药热方兴未艾。已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各种类型的中医药机构。中医药在东南亚、日本、韩国等国已被广泛应用,欧美一些国家也在逐步解除对中医药的限制。部分国家将中医药纳人医疗保险范畴,并在法律上予以认可,一些国家已开办了中医药正规学历教育。目前,在我国正式加人WTO以后,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经济全球化对教育的挑战,中医药留学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分支,也必将受其冲击,从而带来严峻的挑战,但同时也存在着更大的发展机遇,如何面对“人世”对中医药留学生教育的影响,是中医药留学生教育工作者应该研究的一个新课题。
1中医药留学生教育的现状
从国内方面看,具有政府奖学金资格的高等中医药院校还较少,在国际上缺乏吸引力;许多高等中医药院校留学生教学和生活设施严重不足;个别院校只重经济效益,忽视教育质量,影响了我国高等中医药对外教育的声誉;有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不够键全,部门之间因利益不均而各行其是的现象比较严重;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地区发展也很不平衡,社会化的服务和管理水平还难以适应留学生增加的需要;攻读学位的高层次留学生的数量和质量也有待提高。从国际方面看,世界中医药留学生市场的竟争日趋激烈,一些发达国家相继开办了中医药的正规学历教育,从而争夺了部分的中医药留学生生源市场。
2入世对中医药留学生教育的影响
我国加人WTO,对中医药留学生教育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从总体上说,它有利于扩大中医药留学生生源。中医药作为现代医疗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认可和好评。目前,在我国学习的留学生中,除语言生外,学习中医药的人数位居第一。随着21世纪“心身医学”时代的到来,亚健康状态及心理、精神疾病将占60%以上,国际社会回归自然的趋势不断增加,各国对天药物的研究日趋活跃,为中医药留学生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而我国加人WTO,有利于提高中医学的国际地位,吸引更多的留学生来华学习中医药。但是,也应该注意到,加人WTO后,中医药留学生教育面临的竞争将更激烈,国(境)外中医药教育产业将进一步扩大,生源的竞争也将更加激烈。对中医药留学生教育也将提出更高的要求。
3发展中医药留学生教育的对策
3.1转变观念,作好准备,迎接挑战面对加人WTO后的新形势,中医药留学生教育必须转变观念、解放思想,审时度势,作好准备。首先,要熟悉和掌握WTO协议的主要内容及规则,找出中医药留学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差距,认真分析、研究相应的对策,采取有效措施,如教育、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要从职能和政策上提供指导和支持,为扩大中医药留学生教育规模创造更有利的外部环境;第二,各中医药院校要进一步练好内功,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参与竞争,要树立开放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效益意识和生存危机感、改革紧迫感和发展责任感,尽快走自我生存、自我壮大、自我发展的道路。第三,要善于从本地区、本校的实际出发,选择具有优势、特色的专业,如除开设中医药学历教育外,应根据国(境)外学生的实际需要,大力开展短期教育,以吸引更多的因工作原因不能接受学历教育的学生来华学习中医药。
3.2创造条件,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面对“人世”的冲击,各级教育、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应根据国际市场竞争规范和我国的实际情况,积极主动地参与中医药留学生教育政策的制定。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部门要切实重视中医药留学生教育工作,加强领导,通过调研,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中医药留学生教育发展战略。
就目前的中医药留学生教育宏观形势来说,有两大因素不容忽视。一是留学生的费用问题。目前在我国,除少数高等中医药院校由国家提供的奖学金外,其他院校很少能拿出资金来设立奖学金,而且所能提供给留学生的勤工助学岗位又非常有限。因此,如何解决好这一问题,亦成为吸引来华留学生的关键因素之一。一方面各高等中医院药校要拿出一部分资金设立留学生奖学金,以此吸引更多留学生来华学习中医药,特别是中等发达国家的留学生。同时也要借助社会力量,争取在学校设立各种类型的奖学金,扩大来华留学生规模。另一方面国家也要制定相应的政策,以便与国际接轨,如允许留学生在一定范围内打工,及尽可能地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从而吸引更多的留学生来华学习中医药。二是语言问题。在英语已经成为国际通用语言的今天,开展对留学生的英语授课变得很重要。从目前的情况看,许多非英语国家都开始了对留学生的英语授课,而这一变化在吸引留学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各高等中医药院校应创造条件,尽可能地开展中医类专业留学生的英语授课,并为此而编写英文版中医教材,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3.3加快中医药留学生教育改革,提高竞争力要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
3.3.1教育内容的改革。随着来华学习中医药的留学生人数增加,层次逐步提高,学习专业扩大,对高等中医药教育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因此,各高等中医药院校要根据学科发展的特点,及时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和设置,改革教育内容,加快建设新形势所需要的留学生教育体系和课程结构。在教学中,要注意因材施教,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使教学计划更有弹性以及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样。只有教学质量提高,才会提高高等中医药院校的国际知名度,也才有可能吸引更多的留学生来华学习中医药。
3.3.2教学手段的改革。先进的教学设备、教学手段以及良好的教学氛围,对留学生来说无疑是极具吸引力的。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增强和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尤其是强有力的网络化技术已使全球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变革成为可能。所以应该加快信息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推广多媒体等新的教学手段,努力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
3.3.3创办跨国教学中心,加强联合办学,促进国际化人才培养。随着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日趋发展,人们的时空观念已起了很大变化,广泛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日趋活跃,网上教学、联合办学、创办跨国教学中心已成为当今时代教育的主要趋势,要建立自己的网络教学,改变陈旧的课程设置,补充新的教学内容,提高办学层次和水平。
关键词:中医特色 预防医学 教学改革
一、加强教学基本建设
1.加强专业建设
专业建设是每一学科基本的教学条件之一。尤其是中医院校开设的预防医学专业,在专业方向上存在着很大的优势,因为深厚的中医学理论与预防医学专业存在着天然的结合点,中医在早期就提出中医治未病的成熟理论,这就使中医院校的预防医学专业就业方向更灵活,专业口径更宽阔。因此,探索建立交叉学科专业,实施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的教学实践是中医院校预防医学发展的重要方向。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高等学校教学活动的主导,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高校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保证。针对中医院校预防医学专业属于初期发展阶段,师资队伍比较薄弱的特征,教师队伍建设应以引进和培养有资历、有经验、有科研能力的学科带头人为首要,以培养、稳定骨干教师队伍为重点,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建立一支数量够、素质高,结构合理、业务优良、治学严谨、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同时,根据自身实际,制定向预防医学专业教师倾斜的分配制度和管理机制,确保专业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
3.加强课程和教材建设
随着国家对社区建设的逐步重视,投入的进一步加大,预防医学专业学生毕业后更多的将走向社区工作,因此,为突出中医院校预防医学专业的特色,修订适于中医院校该专业发展的教学培养方案,如将中医基础理论、针灸、推拿等中医特色学科融入预防专业的学习中,让学生毕业后在社区工作中技能更多,能力更强。同时,为了宣传、突出预防医学的特点,开展优质课程、精品课程建设是推动课程建设的有效形式。建立中医特色的预防医学“五大卫生”的教学梯队,严格主讲教师岗位资格,严把教学质量关。
教材的质量直接体现着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发展水平,也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教材建设。要突出中医院校的预防医学特点,可能在教材建设上还存在着学生无教材或无材可参考的现实,因此,组织教学团队,编写适用于预防医学中医特色学科的教材是主要任务之一。同时,我们应吸收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不能滞后于现代预防医学的发展,应紧跟全国西医院校预防医学的大发展,并突出中医特色。
4.加强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要建立和完善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多功能实验室和校内外实习基地,充实专业课实验室设备,改善实验教学条件,积极开展学科具代表性的实践教学内容。同时,探索中医、中药与预防医学结合的实验教学内容,多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5.加强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建设
毕业论文是预防医学专业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是学生综合素质和科研能力的一项主要表现形式。论文写作的好与坏,直接反映了学生在学校、医院、疾控和监督所所学基本功是否扎实及科研能力的强弱,也是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要形式,必须加强管理,确保质量。从实验的选题、开题、实施及统计分析都应严格按照专业要求来做,不能与临床医学生要求一样,因为,我们着眼的是整个人群的监控和环境,并最好能突出中医特色。
二、加强专业教风与学风建设
教风建设是建设良好学风的基础。教师应当模范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治学,为学生树立典范。学风建设是要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和学习习惯。考风考纪是学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要加强考风建设,采取得力措施,严格考试纪律,杜绝考试舞弊现象。
总之,教育质量是学院的生命线,是高校赖以生存的根本。学生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招生、就业、社会声誉和经济效益。学生的质量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外语水平。学生运用外语的阅读能力、听说交流能力,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通过率等,都是专业教师在日常学习中指导学生的方向。二是信息处理能力。包括学校是否开设了计算机公共课,学生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的能力,以及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专业学生是否熟练掌握相关专业软件,如营养与食品卫生的计算器,流行病与统计学的SPSS等相关软件。三是科技创新能力。中医特色的预防医学药兼顾中医和预防两个方向,因此,平时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将中医基础与预防疾病有机结合,对写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科技论文都很有帮助,也为大学生进一步从事科学研究开阔了口径。四是融入社会的能力。作为预防专业的学生,工作对象是整个人群,因此,将坚实的课堂知识和工作特点有机结合起来,是我们中医院校预防专业学生平时培养的重要能力。
对中医院校的预防医学专业,要逐步凸显特色,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还需要领导的重视,增加教学投入,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学生也应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全面培养自己的能力,将自己的专业特色体现到社会当中去。
参考文献:
[1]朱惠莲,洪微,张作文.我国预防医学研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生命科学,2006,(01).
[2]孙涛.中医治未病[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
[3]王宏.预防医学专业高级人才素质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5,(08).
[4]钟贵良,梁维君,刘爱忠,杨光凡.新的公共卫生形势下深化流行病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03).
[5]王蓓.提高预防医学专业流行病学教学质量的实践与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04,(04).
【关键词】中医临床专业;实践能力;培养
一、现代社会对于中医临床专业研究生的需求发生转变
(1)研究生阶段要更加重视专业素质的培养。随着医院分科治疗的细化,现代社会对于中医人才也有着专业分科的要求,不同于本科学历教育中重视理论基本功的培养,需要研究生选择专业方向,形成个人的学术观点。而当今的大多数中医研究生从小接受的是现代科学的教育,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非常弱化,无论从理论思维还是临床实践上都有西化的趋势,所以在研究生阶段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形成个人的学术观点,指导今后的临床和学术研究。(2)研究生要注重自学能力的培养。临床专业研究生的教育以自主学习为主,课堂教学为辅,研究生要在实践过程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学会在实践中自我学习的方法,脱离本科阶段口口相传的学习方式,在研究生阶段寻求未来职业生涯中钻研的方向。
在临床实习的过程中,务必高标准严要求地牢固掌握相关疾病的基础知识,并在扎实的理论指导下付诸于实践。在中医临床辨证论治基础上也不忘现代医学知识的补充,现代医学的高速发展和诊疗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使得我们中医研究生也需要精通人体解剖病理生理等知识,熟悉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技术,运用现代医学知识解释病情,才能在临床过程中,自信面对疾病。当然现代医学的精通也会使得研究生更了解中医的优势,在各项工作中发挥中医之长。实践能力的提高是需要在不断的练习过程中完成的,研究生必须在面对真实的患者之前就掌握了基本的操作技能,所以现代高校对于临床专业研究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以期适应社会的人才需求。
二、中医临床专业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特色作用
指导小组由同一专业不同研究方向甚至校外交叉学科的专家+副教授以上组成,“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学术专长”以使研究生从不同知识层面和不同渠道获得知识“达到拓展思路”,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提高研究生临床实践及交叉学科的知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模式的转变体现在跟师学习的过程中,导师除了应担负起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指导毕业论文撰写外,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掌握继续学习和提高的方法,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研究生在跟随导师门诊的过程中,试诊就是一个锻炼中医临床思辨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研究生可以根据课堂学习的方法,导师治疗的经验,通过自己的体会,把收集到的信息用到治疗中,导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试诊,提出改进和学习的方向,这是中医临床的一个特色的学习过程。
三、加强培养环节中对于实践的考核措施
首先从招生工作中就强调临床技能操作的考核,占面试总分的30%,如临床技能考核不达标不予录取,硕士生入学考试的内容和形式是一个指向标,使得学生加大对临床实践的重视,也可以把一些临床实践动手能力较好的同学能够筛选出来。再者,在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设置相关的课程,使得学生在进入临床之前得到很好的学习和实践。在研究生进入实习医院后,开展临床技能操作的课程,让学生在临床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在实习医院得到解决和进一步的提高。定期开展临床技能的大赛,调动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研究生中期考核的过程中也加入临床技能考核的部分,以期检查研究生临床轮转的成果,查漏补缺。通过层层抓手,严格要求研究生在进入临床之前将实践动手能力提高。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中医药;教学;现状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1-0138-03
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贺信中指出:“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愧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这个宝库的打开需要前仆后继的中医药工作者去探求,进而把中医药工作者的培养再次提到极其重要的位置上。中医药工作者的培养包括未来中医药工作者的教育培养和在职中医药工作者的再教育培养,在职中医药工作者的再教育培养主要由高等中医药院校成人教育来承担。中医药成人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院校中医药教育重要的一部分,是提高社会医务工作者知识水平和人文修养的主力军[1],在中医药人才培养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取得了斐然的成绩。但近年来随着国家医学成人学历
教育政策的调整,合作办学机构的增多,生源质量的下降,中医药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存在一系列新问题、新困难和新挑战。
一、中医药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现状分析
1.工学矛盾突出。通过调查(以湖南中医药大学为例),中医药成教学生年龄主要集中在40岁左右,30岁以下的只占30%,已婚的占87%;专业主要集中在医卫类,其中护理60%,医类38%,其他2%;工作单位在乡镇卫生院的42%,县级医院的34%,社区、农村卫生所的15%,地级市及以上医院的5%,其他4%。这说明地市级及以上医院相关在职人员的学历基本上都以达到本科学历,我校的学生生源目前主要集中在县、乡、村三级基层医疗机构,因为在基层工作,工作任务繁重,一个萝卜一个坑,再加上家庭、孩子等方面原因,他们一学期用在专业学习的时间基本在10天以内,没有时间学习的学生占23%。因为学生上课的形式主要是课堂教学,讲座的形式只占2%,60%的学生基本不能参加函数站组织的面授学习。很多学生平时不来上课,只是参加每门课程的期末考试,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无法保证。[2]
2.教学组织乏力。函数站点都能在高校的要求下及时做好教学计划,并按教学计划进行开课,上课前通过电话、QQ、微信等多种联系方式通知每一个学生,但有极个别学生的电话联系不上,QQ、微信不回;绝大多数学生表示单位走不开,不能来上课,或因路途较远、家庭等原因向函授站请假,大多数函授站因教学成本的考虑,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不开课或少开课。当然也有函授站面对这个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如我校的卫培函授站,采取送课上门的服务形式保证教学,即由工作人员陪同聘请的专业教师到下面学生集中地县、乡上课。湖南中医药大学针对这种现状从2014年开始组织讲座,由继续教育学院聘请专家教授,函授站组织学生,到下面的市县开展学术讲座,取得良好的反响。但这些措施对于湖南中医药大学二万余成教在校生而言,则显得杯水车薪。
3.教学模式单一。目前,中医药成人教育仍大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传递―接受”的课堂讲授模式,主要表现为以“教师为中心、教室为中心、课本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为主,[3]而没有充分考虑成教学生的特点:年龄偏大、有一定的专业基础、有一定的临床经验。成教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医药业在职从业人员,他们参加成人教育学习的真实动机主流是好的,他们希望通过学习能解决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临床水平。但因为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导致学生对上课的兴趣不高。
二、中医药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现状的原因
1.国家政策的导向。基于对人民卫生健康的重视、负责,2002年卫生部出台《医师资格考试报名资格规定》,其中第七条规定,自2002年10月31日之后,成人教育学历不再作为报考卫生类执业资格的依据。同年教育部也出台文件规定,成人高等教育举办的医药类专业学历教育,只能招生已取得卫生类执业资格人员,停止招收非在职人员。2008年左右民办教育机构大规模地涉入成人高等教育。所以虽然各高校停止了招收成人脱产班学员,但因医药行业的特殊性――对学历要求较高,以及各高校合作办学函数站的努力招生,生源数量却逐年递增,湖南省各高校成考招生计划是根据各高校报名人数确定,故高校控制不了招生规模,如我校近三年每年招生录取人数均上万,2013年录取10200人,2014年录取12433人,2015年录取13166人。随着生源数量上升,生源质量却在下降。报考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学生以在职人员为主,在职人员因毕业多年,文化基础较薄弱,因此造成生源质量的下降。以湖南省为例,2013年专升本医学类录取分数线为140分,2014年为171分,2015年为165分。
2.函授站的利益最大化。民办教育机构涉入高等成人教育,确实给各高校的成人学历教育的招生带来了几何式的增长,但同时也因办学指导思想的偏差、对成人教育规律的不了解,往往在教学方面很薄弱。(1)因办学指导思想的偏差导致部分函授站把工作重点放在了招生上,舍得在招生上花大力气,却舍不得在教学上动脑筋。认为招生招得越多越好,至于如何保证教学质量则很少思考。还有的函授站接受“野鸡站”或社会人员招来的学生,从而不但不能保证教学质量,还给自己、高校、学生带来很多风险。(2)现在成教学生的教学绝大多数都是在函授站,(以湖南中医药大学为例,2012-2014年每年在校本部参加学习的学生只有十个左右,2015年则一个都没有,全部都在函授站。)函授站聘请的教师基本上是当地院校教师或医院医生兼任的,也有主干课程请所属高校任课老师的,但这些老师日常的教学、临床工作任务本身就很繁重,没有更多的精力放在成教的教学上,于是照本宣科地将书本上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没有激发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的需求。很多函授站对教学工作不够重视,认为学生只要能顺利毕业他们就万事大吉了,从而一味地满足学生,上不上课、写不写毕业论文都可以打马虎眼;更有甚者,学生可以在毕业前更改专业,这从何而谈教学质量。
3.所属高校的制约机制相对薄弱。教育主管部门的各种政策和规章制度对中医药成人高等教育有很强的引导性和规范性,各高校继续教育学院都能依据上级主管部门政策、制度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但制约机制的作用相对薄弱。(1)中医药高等院校成人教育机构的管理人员严重不足,教学工作则大多数在函授站完成,如何进行有效的监管、保证教学质量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在眉睫的问题。全国中医药院校参加成人高等教育学习的在籍学生总数为200101人,而各地中医药高等院校成人教育机构的管理人员合计只有1354人(含各单位院长、书记),教学管理人员与在校学生比为1∶147,过高的师生比导致各单位管理人员相对不足,学生管理和教学管理工作相当较重。[4]以湖南中医药大学为例,继续教育学院职工总共10人,却承担着2万多学生的管理工作,这个比例更加惊人。(2)目前,大多数中医药院校的成人教育教学质量监管体系不健全,教学质量状况得不到及时监控和评价。[5]所属高校对教学质量的检查无外乎每年去函授站进行教学检查,指出函授站存在的问题,而无法对这些问题进行跟进。湖南中医药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每年还会按照函授站上报的教学计划突击对函授站进行教学检查,个别函授站上课的学生超过半数,有的函授站则只有一或两个人上课,有的函授站则无一人上课。针对这些检查结果,高校只能告诫,或在年底评先评优时有所表现,但对部分函授站来说,则无关痛痒;对于高校来说对其则没有任何制约作用。
三、提高中医药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对策
1.从思想上高度认识中医药成人高等教育的重要性。中医药成人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基层医药卫生行业的重任,培养人才的质量关系着老百姓的生命健康、家庭幸福;关乎着社会的和谐稳定。《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宣言》明确指出:“21世纪将是更加注重质量的世纪,由数量向质量的转移,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始。重视质量是一个时代的命题。谁轻视质量谁将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从目前中医药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现状来看,其紧迫性十分凸显,所以高校、函授站、学生都不能有短视行为,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教学质量,通力合作来提高教学质量。
高校、函授站应把教学质量作为自己的生命线,才能健康可持续地发展。学生更应高度重视学习,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因为每个人在职业发展中赖以生存的是能力而不是文凭。医药行业从业人员更是来不得半点虚假,只有治好病才是硬道理。医护人员的知识更新很快,2-5年就会更新一轮。学生应抓住学习的机会,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带着问题去学习,学到真才实学,这样才不会愧对自己的文凭。
2.建立中医药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监控体系。教学质量包含三个方面:(1)教学质量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取决于教学条件、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三方面的统一。其中,教学过程质量包含了教学活动本身和学校教学管理两方面的运行质量。(2)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机构教学活动满足消费者(学生及其家长、雇主、社会和政府等)现实或潜在的需要的特性和特性总和。(3)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机构的教学活动达到既定教学目标的程度。[6]教学质量监控则是指为完满实现教学质量目标要求而专门设计和实施的教学质量管理的结构、程序、过程和活动。[6]针对目前中医药成人高等教育教学任务大多数都“下放”到下面函授站的情况,急需建立中医药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监控体系来保证教学质量。
3.建设网络教育资源平台,开展慕课教学。慕课的大规模性、开放性、网络性特点能极大地满足成教学生的学习需要,不再受时间、地点等限制,只要有网络随时可以学习。因此,慕课在发达国家主要应用成人的高等教育。[7]针对中医药成人高等教育学生的工学矛盾和学生对实践课时的渴求,慕课是个很好的解决途径。因为(1)MOOCS课程教学内容较短,有利于碎片学习。MOOCS的课程教学内容通常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每段视频都在5-15分钟之间,一段视频针对一个知识点,可以任意下载在手机或电脑上,方便学生随时利用碎片时间学习,不会使学生产生畏难心理,学生在工作之余,随时可以抽出几分钟或十几分钟学习,使得学生乐于学习。学生还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暂停、回放等,从而保证学习的延续性和有效性,也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继续学习,达到积少成多的目的。(2)MOOCS课程视频感官性强,有利于针对学习。根据调查,我校100%的学生认为中医药成人教育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侧重于实践。针对医药专业课程的特殊性,需要涉及名医名师、大型仪器设备、实验、操作技能等问题,MOOCS视频都能解决。我们的视频可把我校的学术讲座带给成教学生,让成教学生亲眼目睹名医名师的风采,见贤思齐;我们的视频可以带学生走进病房,随着老师一起查房诊病,亲临其境;我们的视频可以带学生走进实验室,跟着老师一起操作,提高动手能力。通过MOOCS课程也能给成教学生提供到大医院见习,进高校学习、实践操作的途径,从而让学生有针对性地主动学习。(3)MOOCS课程作业测评互动性强,有利于问题学习。MOOCS课程视频中可以内嵌简单的随堂测验,自动批改和同伴互评,这样就可以更好、更及时地监督、评价学习的效果,及时进行查漏补缺。MOOCS课程平台中还有社交网络、在线论坛、学习社群、视频会议等内容,这样更方便成教学生把自己在工作、学习中的问题拿到平台中与同学、老师进行讨论,不仅能解决在工作、学习中的问题,使每一位学习找到归属感、成就感,培养成教学生的探究精神,极大地提高成教学生的教学质量。而且通过慕课中的分享互动,还可以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4)MOOCS课程共享优质师资资源,有利于共享学习。MOOCS课程线上的教师都是资深的教授、名医名师,知识渊博,教学经验丰富,与时俱进,有激情有观点,因此能吸引学生慕名去学习。通过视频提高医类专业的认知能力、专业水平;通过平台与老师的交流,不仅能提高理论水平,还能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曲光明,聂亚飞,聂根利.提高中医药成人教育教学质量的对策[J].大学教育,2013,(6):36-39.
[2]秦祖杰,黄瑞诚.关于成人高等中医药学历教育的思考[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12,(2):129-131.
[3]陈宏志,刘川.中医药成人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14,(14):146-148.
[4]王蒿.高等中医药成人教育招生发展趋势浅析[J].中医教育,2005,(3):81.
[5]秦祖杰,黄瑞诚.关于成人高等中医药学历教育的思考[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12,(2):129-131.
[6]左清.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省级监控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9.
[7]钟启泉.回到常识才能谈点基础教育[J].上海教育,2014,(4B).
An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Adult Higher Educat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LI Xue-jing,CHEN Ge-xin,YAN Yan-yan,HU Yi-jiang,JIANG Jun*
(School of Continuing Education,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Changsha,Hunan 410007,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