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31 22:36:11
导语: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9-0003-01
一、当前加强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首先,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是新一代的农民,科学的不断发展和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是基本的要求。现在,在我国大多数农村的农民文化素质不高,思想和科学技术水平跟不上时代的需要,也就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文化、知识、科学、技术水平,从而使得农民文化素质不断提高,这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因此,丰富文化生活,发展农村人的文化,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现在已经成为了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其次,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新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农民具有双重的身份,一方面是受益者,同样也是参与者,在这种形式下,农民之间在自娱自乐中会不知不觉的熏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且它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有趣的、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能提高新一代的农民的生活质量和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让乡风更文明、更和谐。在我们国家当前的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这些都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首先,农民的文化态度的转变。随着中国工业支持农业,农村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和不断扩展的信息获取渠道使得农民参与社会生活,了解社会市场多元化,社会教育也变的更加广泛。逐渐富裕的农民也开始转变观念,不断的追求健康、向上、丰富的文化生活。华西村是一个经典的模型。
第二,在农村文化活动的范围正在扩大。近年来,基层党委和政府主要通过各级党校、农舍、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现代远程教育等方式为农村党员、干部和大量的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和优质文化的传播,得到了多数的农民的赞同。我们国家的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可以利用这些文化活动的位置,传播知识的“大学校”,信息汇总的“交换台”,技术推广的“农技站”,民情收集的“前哨所”,它可以充分发挥其作用的文化载体。
第三,农村文化特色突出,文化和教育功能突出。文化是民族的特色,在中国文化的原生态倡议下,在传统的农村项目中注入时代气息,自我指导,不断突出文化特色。新农村建设对农民的文化知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利用农业广播学校,通过“阳光工程”的科学和技术教育,如培训等多种形式,改变农民的心态,提高综合素质,成功培养新一代的农民的专业技术,从而使得农村生产力得到发展。
二、当前加强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艰巨性
首先,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经过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许多农民固守“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的落后思想,“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也使得农民缺乏竞争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等,靠,要”的思想比较严重,合作意识比较淡薄、单干思想严重,这也是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问题是复杂和多样化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利己主义的传播和其他负面的影响在社会上比较严重,在一些农村地区也无法避免。在这些消极的想法的影响下,一部分农民道德观念丢失,对错善恶不能很好的区分,黄赌毒等丑恶现象在农村也有重现的可能性。由于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均,涉及房屋拆迁、土地调整、农业发展之间的矛盾等,薄弱的法治意识使得农民经常使用围攻基层组织、聚众哄闹等暴力手段来解决冲突。这也成为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新的挑战。
最后,随着退耕还林,控制放牧,使广大农民多数外出务工,分散居住,导致大部分的农村地区尤其是偏远和落后的村庄人口稀少,年龄老化。存在广泛的“低教育、贫困、年长、新人缺乏”现象。
三、加强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对策
开展农村形势政策教育、培训。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指导农民自觉贯彻党的路线政策,在思想和行动上统一到中央的精神,这是他们为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促进民主法治,指导农民更新观念,增强自立、竞争、效率、风险和创新意识。实施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内容,加强农民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的基本任务。并且要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教育。
开展诚信道德教育和实践活动,推出致富典范和道德模范,倡导社会主义义利观。重视农村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相结合的农村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体系。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推进农民增收致富。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增加农民收入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以农民群众易于理解、接受、参与的方式宣传与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科学常识,帮助农民摆脱迷信和愚昧,自觉抵制“”等歪理邪说。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开展有针对性的、务实有效的、通俗易懂的农业科技知识培训,帮助农民切实获得发展致富的本领,做到技术人员到户、科技成果到田、技术要领到人。
发展群众文化,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农村文化生活对农民思想、道德和精神世界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首先要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各类群众文化,做好送书下乡、电影放映等活动,结合地域和民族特点,开展形式多样、各具特色、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为新农村农民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服务。培养农村文艺骨干,鼓励他们传承民间艺术,传播先进文化。
开展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和移风易俗活动,提高农民生活质量。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态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关注,解决乱倒垃圾、乱堆粪便、乱建房屋、乱设摊点等问题,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加强农村道路、通讯、电力、环卫等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好土地、森林、地下水等自然资源,开展植树造林,制止乱砍滥伐。
参考文献
一、总体要求
以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四中全会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积极、广泛地组织、协调文化工作者及社会各界,支持、支援农村文化活动和农村文化设施建设,进一步活跃农村文化生活,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结对帮扶点
XXXXXXXXXXXXXXXXX
三、帮扶目标
1、公司将结合被帮扶村--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实际,积极开展捐赠活动。一方面筹集资金帮助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建设文化大院,购置配备硬件设施;另一方面积极动员全体员工向陡山乡河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捐赠科技图书、光碟等文化物品,通过加大硬件建设和在软件上升级,逐步推进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文化阵地的建设;在结对帮扶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我公司将用两年到三时间逐步完善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三室一窗”(即:图书室、活动室、多功能教室、县传橱窗)、“三有一建”(即:有电视、有音响、有广播、建设计书架)等硬件建设。
2、加大农村信息化建设力度,建设开通陡山河乡新农村信息服务站。让农民朋友通过互联网、机顶盒、电话等方式免费了解上级有关“三农”新闻、政策法规,农副产品行情与供求、种植养殖技术、农资农机、劳务用工、专家咨询、农村卫生、就业技能、中小学教育等贴近农村的内容,同时互动观看电影、电视剧、戏曲、音乐、卡通、科教等娱乐节目,进一步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促进农民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建设乡风文明的新农村。
3、开展“四帮”、“五送”活动。即:帮资金、帮思想、帮技术、帮门路;送资金上门、送科技上门、送信息上门、送物资上门、送项目上门;同时,帮助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整修、建设村中道路及排水系统,搞好农村污水、垃圾治理,引导帮助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村民改善公共环境卫生,逐步改善农村环境和村容村貌。
4、要落实“四定一包”帮扶制度,积极开展以(定包保对象、定帮扶内容、定脱贫计划、定致富项目、定包户服务到人)为内容的上门服务、包户服务等帮扶活动;帮助困难农户自主创业,把解决农户困难作为切入点,以信息致富帮助他们找门路上项目,想方设法帮助困难农户谋出路,增强“造血”功能。
四、方法步骤
1、宣传发动阶段(1-4月)。按照市、县的统一部署,结合实际,制定工作方案,明确任务,细化责任,量化分工。搞好组织发动工作,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积极参与到结对帮扶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中来,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扶持农村文化活动的良好态势。
2、集中推进阶段(5-10月)集中开展结对帮扶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各项活动。公司工会牵头组织,动员员工向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集中捐赠科技图书、光碟及文体活动用品;5、6、7、8月份,公司驻村工作队要深入到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集中排查实际问题,加大该村文明创建力度;重点加大环境建设、活动创建、乡风文明等创建力度;9、10月份,公司工会要深入到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调研,掌握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困难户、特困户生产生活情况,积极开展“扶贫济困送温暖活动”,确保扶前湾的困难农户有饭吃、有水用、有衣穿、有被子盖、有房住、有学上、康复有保障、致富有项目等。
3、检查验收阶段(11-12)月份。迎接县市检查小组,对我公司开展结对帮扶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检查验收。
五、组织领导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综合办公室,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同志具体负责日常工作。
六、工作要求
1、要加强领导。开展结对帮扶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繁荣农村文化事业的重要举措。要切实加强对结对此项活动的组织领导,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推进陡山河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2、要搞好合作。公司各部室门要通力合作,加强协调,搞好配合,形成合
一、深入挖掘、征集整理,“立”好家风汇集良好道德滋养
家风家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以农村为重点,挖掘,总结、提炼、整理出一大批好家风好家训,为广大城乡群众提供道德建设的好素材、好蓝本和好教材。
一是突出地域特色,挖掘家庭文化。佳木斯是抗联主战场、知青的故乡。我们组织老抗联、老战士后代和老知青、老专家深入挖掘我市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用他们的文字和语言来表述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优秀家庭文化。先后邀请了抗日将领夏云阶的外孙女李慧文、抗联名将王效明的儿子王民和部分老知青、老专家亲自撰写家风故事,用伟大的抗联精神和无私奉献的知青精神教育后人。
二是把握时代要求,开展征集活动。按照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围绕“孝道、诚信、俭朴、立志”等方面,通过在经典家训中寻找和长辈口述、家人共议等形式,整理、编写体现时代要求、弘扬传统美德、贴近生活实际的治家格言、家风家训。组织各级新闻媒体和网站、微信平台面向城乡群众广泛征集。活动开展以来,共征集稿件900余篇。其中,有近300篇稿件来自于乡镇村屯。
三是精心归纳整理,编印教育读本。组织专人对征集到的好家风好家训等稿件进行分类整理,并组织专家学者进行评选、修改,以“孝老爱亲、励志修养、和谐互助、爱岗敬业”等为主题,评选出优秀稿件200篇,收录到《“传立家风家训凝聚道德力量”宣传教育读本》之中,使传统的家风家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对接相适应,推动传统文化历久弥新、发扬光大。
二、广泛传播、全景展示,“扬”好家风培育崇德向善风尚
为提高优秀家风家训的知晓率和认同度,我们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宣传阵地、文化艺术等载体,广泛开展传播展示活动,使广大群众在活动中领悟家风家训内涵。
一是发挥各类媒体优势广泛宣传。在集中推出广播、电视、报纸专版、专栏和访谈节目的同时,还充分发挥佳木斯公众信息网、佳木斯文明网,佳木斯政务、文明佳木斯微信平台等新兴媒体传播速度快、群众便于参与的优势,以图文、视频等形式,重点对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抗联将领后代、历史文化名人和所征集入选的好家风故事进行集中的宣传和展示。截至目前,各媒体共刊发稿件300多篇,播发访谈节目5期。
二是依托农村宣传阵地集中展示。利用乡村文化活动中心、文化墙、宣传板、善行义举榜等阵地,通过张贴好家风好家训作品、宣传画、公益广告等形式,大力宣传展示,让广大群众直观感受家风家训的魅力。利用户外LED屏、道德讲堂、社区学校、农家书屋等宣传阵地集中播放家风故事微电影。广泛开展家风家训“挂厅堂、进礼堂”活动,组织文化志愿者进村入户写家训、拍全家福,制作成匾额、条幅等,挂在厅堂之上。
三是通过群众文化活动生动呈现。组织城乡文艺队伍以好家风故事为原型进行艺术创作,在文化大院、文化广场等农村群众文化场所,通过道德小戏、小品、相声等形式,将好家风好家训呈现给广大农民群众。截至目前全市各地共开展各类文艺活动近500场。从各县(市)区涌现出的优秀节目中精选了道德小戏《钱是假的,爱是真的》、表演唱《家风助我成长》、快板《孝道》等12个节目,在全市展演活动中进行演出,并邀请影视名人张国强现场讲述自己的家风故事,生动展示了全市家风家训建设成果。
三、典型示范、强化引导,“议”好家风带好民风促好乡风
好的家风家训写出来、挂出来不是目的,重要的是通过家风家训建设不断提升农民群众的精神风貌,从而带动乡风民风、党风社风的不断好转。
一是发挥先进典型榜样力量,传承好家风好家训。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强“新乡贤”的选树工作,先后涌现出“全国道德模范”赵永录、盛春德,“全国最美家庭”陈淑梅,“爱心妈妈”刘海荣等一大批农村典型。对他们的家风故事进行总结提炼,组织“新乡贤”亲自讲述家风家训故事,用典型事迹去引导人们,在潜移默化中传递正能量。
二是结合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践行好家风好家训。广泛开展“建设新农家”“最美家乡人”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广大群众自觉践行家风家训。开展文明家庭、诚信农户、好 (下转15页)(上接9页)婆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宣传他们的好事迹,树立学习榜样,推动家风家训落到生产生活和日常言行之中,落到实现个人理想和家庭幸福之中。
三是融入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庚续好家风好家训。坚持把家风家训建设融入到群众日常生活之中,组织各个家庭将家风家训写成“传家宝”,随着家人的迁移和成长,得以代代相传。把家风家训与校园德育、传统文化等有机结合,纳入课堂教学、校外阅读等环节,让青少年在心智启蒙和人格形成时得到熏陶和启迪。
四、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用”好家风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家风正,则民风淳。我们以家风家训建设为载体,以培育“家庭文化”为入口,促进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美丽乡村建设的“软实力”不断得到提升。
一是从“抓建设”到“换思维”,有效提升了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要改变农村面貌,首先要改变村民们的精神面貌,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我们以家风家训建设为切入点,积极引导农民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破除陈规陋习、转变落后思想,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习惯。如今,好家风好家训已逐渐渗透到村民日常生活各个方面,成为农民群众的日常行为和思维习惯。
这次省文明委全会的主要任务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学习贯彻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07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研究部署今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前不久,中央召开了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回顾总结了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研究部署了今后一个时期的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为我们开好今天这个会,总结去年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研究部署今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
刚才,吟怡同志向大家汇报了省文明委去年的工作、今年的工作安排和其它一些事项,大家也进行了讨论,都谈得很好,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当前正值年关当头,大家都很忙,一年一次会议很难得,也不容易。会后,文明办要很好吸纳、整理大家意见,做好有关文件的修改、完善工作。
过去的一年,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思想道德建设取得新进展,以文明礼仪宣传教育、“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文明出行、乡风评议等为载体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主题实践活动蓬勃开展,“八荣八耻”的道德规范进一步深入人心;以评选表彰全国道德模范为契机,学习先进典型、关爱先进典型、崇尚先进典型、争当先进典型的良好氛围日益形成。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文明城市、文明社区、文明风景区创建深度拓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社会主义新农村主题教育广泛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文化建设成绩明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得到了切实加强和改进,全社会关心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环境日益改善。文化大省建设迈出了新步伐,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体育等事业发展都取得了重大成绩,为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提供了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过去一年全省精神文明建设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省文明委各成员单位的积极努力和所作出的贡献。在此,我代表省文明委对各文明委成员单位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精神文明建设还面临一些严峻的挑战,主要是精神文明建设在区域发展上不平衡,城乡差距、地区差距、社会各阶层群体差距比较大,统筹精神文明建设任务紧迫;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精神文明建设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方面的压力在增大;面对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思想活动的深刻变化,加强和改进思想道德建设的任务非常紧迫,等等。
我们必须从服务党和国家发展全局、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善于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把握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更好地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下面,我讲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提高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党的十七大站在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战略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文化建设的新要求和各族人民对文化工作的新期待出发,强调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弘扬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建设生态文明;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要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要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要着力丰富农村、偏远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要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等等,所有这些,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当今国际国内发展大势和我国文化建设地位的准确把握,也对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前几天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中央高度重视这次会议,总书记和李长春同志出席会议并分别作重要讲话。会议回顾总结了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对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肯定,对积累的经验给予了精辟概括,科学分析了新形势新任务对宣传思想工作的新要求,深刻揭示了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规律,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进行了研究部署。我们一定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结合我省实际,认真学习领会,切实提高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1、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切实提高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党的十七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对继续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了新的部署。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审时度势,提出了“创业富民,创新强省”发展战略,对我省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作出了全面部署。动员和激励全省人民大力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奋斗,需要精神文明建设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打牢全省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需要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和释放全社会的活力;需要精神文明培育文明道德风尚,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这就要求我们更好地发挥精神文明建设的保证、动力和支持作用,着力营造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环境,营造居安思危、艰苦奋斗、埋头苦干、顾全大局的良好氛围,切实把全省人民的积极性引导到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上来。
2、面对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软实力竞争日益激烈的趋势,切实提高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现,经济较量中的文化因素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发展战略.经过长期努力,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明显提高,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我国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理解和认同,中华文化的作用和影响引起世界更大关注,国际社会更加重视我国的声音和作用,国际形势中的中国文化因素和国内形势中的国际文化因素都在增加.同时,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国际思想文化领域斗争依然深刻复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文化软实力,对内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对外增强国家亲和力和影响力,是全面增强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和平发展、持续发展、和谐发展的战略之举。我们必须从提高综合国力、掌握国际文化竞争和国际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主动权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善于在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互动联系中谋划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切实提高文化的软实力,增强精神文明的影响力。
3、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切实提高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进入了文化消费的快速增长期,人们精神文化需要更加旺盛,文化已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显著标志。人民群众文化消费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特征更加明显,人们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更加强烈,越来越多的人不仅需要更多高品位、高质量、多姿多彩的优秀文化产品,还希望更加优质、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文化服务;不仅需要获得更多感性的愉悦,还希望受到更多理性的启迪、情操的陶冶。近年来,我省的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但是,我省当前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总体还不高,同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不相适应。我们一定要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高度,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4、面对社会矛盾日益复杂、社会思想多元多变的实际,切实提高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当前,我国我省正处于快速发展和改革攻坚的关键阶段,既是发展的机遇期,也是矛盾的凸现期。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思想道德领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现象,如一些人理想信念不坚定,思想政治领域中的杂音、噪音时有出现,一些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沉渣泛起,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部分社会成员思想道德失范,有些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等等。这些现象的存在,使引领社会思潮、弘扬社会正气、培育文明风尚的任务更加繁重。这就需要我们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下大气力抓好精神文明建设。
二、突出重点,明确任务,抓好今年的精神文明建设
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全面实施我省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重要一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和北京奥运会举办年。做好2008年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对于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意义十分重大。
1、着眼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中心环节。党的十七大和这次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都十分重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把这项工作作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首要任务来论述和强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方面内容,即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既相互联系又各有侧重,鲜明回答了在社会思想日益多元、多样、多变的情况下,我们党用什么样的理论、信念、精神和道德来指导、团结、鼓舞和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开拓前进的问题。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坚持不懈地用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基本的道德规范。
要结合实际,通过开展诸如十七大精神主题宣传教育、道德实践活动、道德模范评选、文明素质工程实施等形式多样的思想道德建设主题活动,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任务落到实处。要从政策环境、体制环境、法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方面给予有力支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方面内容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个领域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要发挥学校的主渠道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方面内容融入到国民教育的全过程,努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要完善有关政策,制定得力措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方面内容融入到理论武装、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思想道德、文学艺术、社会科学等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实践中,以更好更多的精神文化产品鼓舞人、塑造人;要精心设计活动载体,广泛吸收群众参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内容融入到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思潮、陶冶情操。
2、着眼于提高公民素质和社会现代文明程度,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广大干部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建设、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有效途径,是把精神文明建设任务落到实处的有效载体。要按照党的十七大和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有关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要求,以评选表彰第二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为契机,突出群众创、群众评,紧紧围绕关注群众生活和文化权益的根本问题,进一步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文明城市创建活动要以解决社会反映强烈、与人民群众生活紧密相关的诸如交通秩序、公共场所市民的文明言行、社会治安等精神文明热点难点问题为重点,立足于制度建设和常态管理,突出针对性、实效性和经常性,通过修改完善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和考核方式,深化创建主题,丰富思想内涵,健全工作机制,进一步巩固提高城市的现代文明程度和市民的文明素质。要围绕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和北京举办奥运会等重大节日,发动和组织群众开展系列庆祝活动。要大力开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引导人们支持奥运、参与奥运,为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贡献力量。完善志愿者服务机制,广泛开展社会志愿服务活动。文明行业、文明示范窗口和文明单位创建活动,要充分运用先进评比机制,调动广大单位,特别是窗口服务单位,根据群众反映的意见,着眼于方便群众办事,健全和完善信用制、承诺制等制度,简化办事程序,优化服务流程,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要动员更多的民营企业参与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把关注民工文化生活、支持农村文化建设,作为民营企业创建文明单位的重要内容。文明村镇创建活动要着眼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人居环境的改善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以乡风文明建设、环境整治和文化建设为主要内容,激发广大农民群众主动参与的热情,广泛动员农民群众参与。文明风景区的创建,要从优化景区管理、改善景区条件、提高景区员工素质入手,将《中国公民出国(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和《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落到实处。
3、着眼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目的,全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题中之义,又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点和难点所在。要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总要求,着眼于提高农民的文明素质,大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以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目标,积极探索教育、活动、服务相结合的工作方式,在农村广泛深入地开展党的十七大精神主题教育活动,教育和引导农村干部群众确立与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形成与新农村要求相适应的文明风尚,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推进农村垃圾集中处置、污水集中排放为重点,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深入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努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以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镇(乡)文化站、村文化活动中心为重点,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引导宣传文化工作者深入农村基层,贴近农民群众,创作更好更多适应农民群众需求、为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文化产品。继续推进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加大城市文化资源配送农村、服务农民的力度,形成理论政策、电影戏剧、图书报刊、文化工作者下农村基层的长效机制。着眼于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充分发挥农民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认真总结近年来全省各地农村开展“种文化”活动经验,在全省农村开展“千镇万村种文化”活动,加大组织实施力度,广泛发动农民参与,努力扩大活动覆盖面。以巩固规模、拓展领域、提升水平、扩大成果为目标,深化双万结对共建文明活动,引导各级文明单位进一步从信息、资金、技术等方面,帮助结对村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
4、着眼于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青少年是社会的主群体,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对象。紧紧围绕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重点,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要继续按照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3510”工作思路,进一步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大力实施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社会环境的阵地、精品、绿网、净化、帮护等“五大工程”,积极引导和协调各类公共文化设施以及社会资源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服务,动员社会各方力量,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以学校为龙头,家庭为基础,社区为平台,各负其责、密切配合、三方联动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网络,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继续实施未成年人实事项目工程,进一步明确责任,落实实施方案,进一步健全为未成年人办好10件实事的考核机制,鼓励各地在完成省规定动作的前提下,因地制宜,结合当地实际,努力为未成年人多做好事、多办实事,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关心、关爱未成年人的良好社会环境。要以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生活和形式多样的人文大讲堂为载体,全方位培训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队伍,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三、着眼于建立健全齐抓共管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领导
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显著特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关键在领导。各地各部门一定要按照总书记在这次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的“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16字的总体要求,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高度,切实加强和改善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努力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政治保障。
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真正做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抓精神文明建设,及时听取有关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党政各部门要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精神文明建设目标责任制、检查考评制、表彰激励制、财政投入制等工作机制,在制度上、财力上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保障。
**市精神文明工作在市委的直接领导下,通过文明委各成员部门的协调配合,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当前全市基本形成统筹安排,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和工作态势。目前,我市以“拓宽思路、广辟途径、纵横调动、全面进步”为方向发展精神文明工作。为全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通过继续努力,全市精神文明工作能够踏上一个新台阶,能够更好的与当前我市的经济发展相适应,更好的与新农村建设相适应。
工作措施:
一、分类指导、各有侧重
当前全市精神文明建设现状、城镇精神文明建设整体水平明显优于农村,而且城镇工作与农村工作也具有较大差异性。鉴于这种情况,具体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指导应大体分为两个方面:城镇和农村、要求和标准也有所不同。
(一)城镇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纵横联动、全面推进。从横的角度讲,在市委宣传部的领导下,文明办将与工青妇、科教文卫、综合治理、旅游等社会口单位合作交流,充分调动各单位服务基层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从纵的角度讲,文明办将带领街道、(镇)社区、文明单位开展创建工作。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考核标准不变,评分更加严格,检查更加常规性,通过文明办经常性的检查、指导、落实,使街道、(镇)社区、文明单位的创建工作重视性更加提高,工作更有成效。
文明单位为社会的示范作用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全市300多个文明单位自觉地开展益民社会活动的较少,今年要求各级文明单位至少开展2-3次社会文明示范活动。
(二)城镇精神文明建设队伍人员素质进一步提高。通过举办街道、社区文明专干、文明单位文明专干的精神文明综合知识培训,认真提高人员队伍的基本素质。
(三) 动员街道社区联动辖区单位开展一系列活动,以活动丰富精神文明创建的形式和成果,提高社会力量的参与热情和积极主动性,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四)当前新农村建设开展的热火朝天,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也迎来了一次大好机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注重实效、夯实基础、培养人才、形成氛围。
——抓队伍。落实乡镇、村精神文明建设人员名单,通过各乡上报精神文明工作计划及下乡调研对各乡精神文明工作现状进行评估。在充分吸收基层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调动各乡首先从思想上重视精神文明工作。
——抓活动。以“一乡一个载体”为目标,各乡主动挖掘本乡资源,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提炼活动载体,以载体促活动,以活动聚人心,以人心促和谐发展,为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发展夯实基础,作出贡献。
——抓人才。深挖农村中的特色才艺人员,将他们组织起来,以浓郁的乡土文化活动传帮带,特别要突出体现当地民俗风情,传统的哈萨克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文化特色,形成体制,逐年提高。
——抓亮点。在全市100多个行政村中每年挑选2-3个示范村,根据该村实际突出特色,如“科技致富型新村”“崇文重教村”“艰苦创业型新农村”等,抓住亮点,深挖潜力,加快发展。
——抓投入。各乡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每年要有一定的比例投入,逐年积累,使乡镇在活动中有器材,有服装。
二、加强管理,突出文明单位的社会示范作用。
当前,全市三级文明单位300多个,是我市丰厚的文明建设资源。在坚持过去验收的基础上,推行文明单位社会化服务活动。要求各级文明单位在较好完成本质工作的基础上,每年要承担两到三件社会性事务,为年终或届满验收的硬指标。具体事务由街道、社区列单,由单位选择承担。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党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为其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精神文明建设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需求的有效途径,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
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更加强调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强调要协调发展、全面发展、统筹发展。既要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又要统筹城乡社会发展;既要统筹城乡物质文明发展,又要统筹城乡精神文明建设。精神文明重在建设。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也是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全党和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无论是农业的发展、农村的进步,还是农民的致富,都离不开精神文明的哺育和支撑。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硬任务。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是软任务,不是可抓可不抓的事,而是非抓不可、非狠抓不可的事。可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从环境到内容,从对象到渠道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要求更现实,任务更艰巨。
二、养老保险
加快养老保险法制建设,做到有法可依。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必须以法律的形式保证其实施,而不仅仅是社会政策的形式。.落实政府责任,加大对养老保险的财政投入力度。目前,部分农村地区建立养老保险制度的时机和条件基本成熟,但是还有一部分地区需要财政支持。完善农民养老金个人帐户制度。我国农村养老保险采取农民个人和集体集资缴费的方式,这种方式是采用完全积累的个人帐户制,个人缴费和集体补助都完全记入了个人帐户,受益与缴费完全对应,所以农民理应缴纳费用。规范农保基金管理,提高基金统筹管理层次。目前我国广大农村逐步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制度,这种专项基金作为农民的血汗钱,养命钱,所以必须确保基金的安全。发挥家庭养老的优势,节约养老成本。1996年10月我国实施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对老年人的权利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子女对老人的赡养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农村集体组织应切实贯彻此法,使老人的日常生活得到切实保障,对无故不尽赡养义务的子女,视情节轻重,轻则批评教育;重则诉诸法律强制其履行义务”。
现阶段,由于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许多问题和原因,农民养老不可能完全依靠社会,家庭养老仍然是老年保障的主要形式,必须充分发挥家庭养老的优势,积极实现保障方式的转变,由传统的家庭保障转变为家庭保障与社会保障并举。
三、体育发展
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中国的广大农村迅猛推进,农村体育文化也是新农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必须以全新的思想和意识主动积极应对,才能准确的把握和有效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和谐、稳步发展。
体育基础设施、社会体育指导员、基层社会体育管理体制都将得到统筹协调发展,为农村体育的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促进农民生活宽裕,还必将努力发展农村各项事业,包括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强农村公共产品公益化建设等,农村体育也将与医疗和教育相配合,促进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尽快建立乡镇政。
2.府体育管理机构,组织各种体育指导中心,积极推进农村体育俱乐部,制定并完善各种农村体育管理制度,加强组织管理力度。实施目标管理,将农村体育开展情况的好坏,作为衡量主管领导业绩的标准之一。
一、站在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认识
首先,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能够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能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提升人的综合素质,促进快速发展、科学发展。只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广泛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街道、文明社区、文明机关创建活动,扎实做好人的工作,全面提升人的素质,才能富有成效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其次,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内在要求。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日益旺盛,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日益强烈,对生活环境、服务质量、文化教育、人际和谐等有了新的期待,我们必须顺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所思所盼,牢固树立服务群众的观念,始终把事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着力点,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多办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事,不断满足群众的需求、实现群众的愿望、维护群众的利益。
第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两型社会”建设的迫切要求。实践表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提升公民素质、优化发展环境、改善对外形象,特别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对于增强湘潭的凝聚力、吸引力和综合竞争力,对于加快“两型社会”建设步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进一步增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效
首先,从内容上讲,要着眼于建设和谐文化。一是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今年我们要以庆建国60周年为契机,开展以“我与祖国共奋进”为主题的系列群众性教育活动,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开展形势教育,使广大干部群众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二是要构建公民思想道德体系。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营造团结互助、和睦相处的社会风尚。要从基本行为规范抓起,继续依托“市民素质讲堂”开展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主题的系列讲座,引导市民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风尚。同时,我们还要紧扣实现赶超科学发展遇到的思想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公务员的从政道德教育、全社会的诚信教育和公民的公德教育。三是要构建社会舆论调控体系。要始终坚持正确导向,有效调控大众媒体,巩固和发展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四是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 生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其次,从对象上讲,要扎实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去年,中央颁布了《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测评体系》,我们按照测评体系的内容将各项工作进行了任务分解,下一步关键就在于落实。各有关单位要认真对照体系逐条进行对照,做到缺什么补什么,存在问题要进行及时整改。从我市的情况来看,我认为我们要继续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把满足需求和治理整顿结合起来,积极营造未成年人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二是从坚持公益性原则、落实免费开放、完善基础设施、实行校馆衔接入手,切实加强校外活动场所的建设、管理和使用,努力为广大未成年人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三是健全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总结推广我市各地形成的经验,研究制定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明确社区定位,搭建社区教育平台。四是要特别关爱农村未成年人,切实扭转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薄弱的状况。
第三,从方式上讲,要广泛开展群众性创建活动。精神文明建设重在创建,创建活动和评比活动是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载体,要实事求是、符合实际、注重实效。一是要大力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虽然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离最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我们还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我们一定要坚决破除工作到头的思想,在思想上坚决反对应付检查的形式主义,按照“巩固、拓展、延伸、提高”的方针,切实做到工作不松,标准不降,力度不减,在防反弹、防回潮、求巩固上下功夫,以更宽的视野,更新的思路,更高的起点,更大的力度,努力把我市的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不断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二是要充分运用“文明创建进农家”活动这一有效载体,把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推动农村社会全面进步。三是以讲文明、树新风、促和谐为主题,广泛开展群众性创建活动。
三、站在服务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进一步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各项任务的落实
一是要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上下功夫。要充分发挥各方面、各部门的职能作用。要一以贯之地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并做到纵向落实到城乡基层,横向落实到社会各个方面,形成精神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文明委要切实履行牵头、组织、协调、服务的基本职能,发挥统一规划、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加以指导的作用,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建设。各文明委成员单位和各部门要按照齐抓共管的要求,各司其职,守土有责,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真正在全社会形成一个各方面都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建设,层层都有人负责抓精神文明建设,人人都自觉关心支持精神文明建设的良好局面。
通辽市地处祖国北疆、松辽平原西端、科尔沁草原腹地,属于蒙古高原递降到低山丘陵和倾斜冲击平原地带。北部山区属大兴安岭余脉,中部属西辽河、新开河、教来河冲击平原,南部和西部属于辽西山区的边缘地带,由浅山、丘陵、沟壑、沙沼构成。
通辽市历史悠久,是蒙古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璀璨的红山文化和富河文化的发祥地。早在五千多年前,科尔沁草原就已经开始有人类生息。这里是蒙古、契丹等北方民族的发祥地,也是全国、全区蒙古族人口最集聚的地区。这里民族风情浓郁,是一片神奇辽阔的土地。
通辽市辖五旗一市一县一区和一个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人口318万,其中蒙古族147万人。201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44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21.3亿元,经济总量位列全区第四、自治区东部盟市第一位。通辽市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先进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社会治安先进地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荣誉。
大格局:“城乡统筹、系统创建”,构筑精神文明高地
近年来,通辽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和通辽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紧紧抓住国家支持内蒙古又好又快发展的新机遇,开放转型,创业富民,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并于2012年初提出要在2014年建成全国文明城市的奋斗目标。
通辽市精神文明创建工作,适应形势变化的新要求,顺应各族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坚持城乡统筹、系统创建,把“以会促创”作为推动精神文明建设长足发展的有效措施。确定每年召开“两个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和“新农村新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对城市和农村牧区两个文明建设进行集中展示和现场推进。以现场观摩、典型发言、经验交流等形式集中展示各旗县市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领域的新发展、新成就、新变化,促进各旗县市区、各部门在观摩互动中互相借鉴、互相启迪、共同提高。
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创建文明城市。围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全市各级领导率先垂范,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形成了“全党动员、全民动手、上下联动、全力创建”的创建格局,致力于打造特色、树立精品、展示形象、突出实效,建设一个市区环境更加优美、人民生活更加富足安乐、社会更加文明和谐的宜居生态城市。
加大城市建设力度,提升城市美丽形象。坚持统筹协调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投资462亿元,拉大城市框架,加快推进新老城区的建设和发展,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和重点公共建设工程建设力度,深入开展市容市貌(镇容镇貌)、社会及交通秩序综合整治等工作,加快城市中心景观区、生态功能区和商业中心建设,建设标志性建筑,切实提升城市功能和品位,打造新的亮点,树立富有现代气息、区域文化风格的城市形象,把通辽市建设成为蒙东地区区域中心城市。
建设绿色宜居的生态环境。按照建设百万人口区域中心城市的目标,全力打造立足长远、生态宜居、高端引领、呼应东北的崭新通辽形象。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守住蓝天碧水的底线,切实保护好城市的生态环境。加大对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和工业、医疗危险废弃物的处置,对城市空气质量、区域环境噪声进行监测,加大对工业企业污染防治,建立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重点工业企业主要排放污染物要达标。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和管理,启动“一环、两带、六横、四纵、十七园、五百景点”绿化工程,实施27个绿化景观工程项目,大树进城20万株,新增绿化面积10平方公里,三年内新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50%,老城区达到40%,人均公园绿地大于8平方米。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建设生态宜居城市。
科尔沁区是市府所在地,科尔沁区与开发区按照“同城发展”新战略,建设百万人口区域中心城市,重点推进主城区“拉大、补欠、提质”工程;建设城市中心景观区、生态功能区和商业中心等标志性建筑。经过几年的建设,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先后建成了一批城市标志性景观,城市功能和品位迅速提升,新亮点层出不穷:风格各异的高楼鳞次栉比,纵横交错的大道两旁花团锦簇;主城区人均公共绿地突破10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入夜,华灯初上、喷泉四射、彩灯辉映、游人如织,一幅幅生机盎然、文明祥和的画卷展现在人们面前;百花新城、水岸春城、京汉新城等一个又一个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学习、娱乐、健身、购物设施齐全的乐居之所拔地而起……
【关键词】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报告提出,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是第一次提出,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提出,对于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当前我国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集体观念比较淡漠。目前农村中许多农民集体观念淡漠,讲索取的多,讲奉献的少,不少农民售市场经济趋利性的影响,求利心理强,比以前更关注自身的利益问题。部分农民对党的政策片面理解,对自己应尽的义务却知之甚少。甚至知道是自己的义务而不去履行。
2、农民整体素质提高慢。我国农民整体素质较低,且分布不平衡。大部分农民只有初中文化程度,尤其是西部地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大都外出打工,80%以上的农民仍处于散养状态,而且年龄偏大、素质较低。农民大多缺乏创新意识,表现在农业创新技术初期不敢尝试,待技术成熟后又容易跟风,产生不了应有的效应,这些因素,不但制约现代农业的发展,而且制约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效果。
3、经费投入不足。目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在农村建设中虽有所提高,但仍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由于乡镇财政基本上没有设置专用资金,这使得许多已经建立起来的农村精神文化传播阵地被荒弃。据统计,农村乡镇无正规专门的文化体育活动场所的占60%,有些村虽有文化活动室,但设施不齐,且没有开展正常的文化活动,无法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农村文化生活十分单调。同时由于对农村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经费投入较少,导致许多文化活动开展困难、群众的参与性也不强、创建工作没有吸引力。
4、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干部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认为核心价值观建设是“软任务”,不如物质文明,体现政绩明显,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一些同志存在模糊意识,把核心价值建设等同于卫生整治,有的只在检查验收时做点表面文章,没有在提升农民素质上狠下功夫;制定政策时有失偏差,文明村镇是一级党委、政府综合性的最高荣誉,但往往不能同生态村镇、整治村镇相比,与之相应的配套奖励资金标准过低。
5、农村主流文化阵地缺失。腐朽落后文化在部分农村地区有所抬头,在农村,由于现在农村的社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大大的缩短了农民的劳动时间和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农民可以支配的空闲时间逐渐增多。赌博已成为部分人劳作之余的主要消遣,求神拜佛、占卜算命已成为部分人的精神寄托,宗族势力成为制约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因素。这些问题的存在,一方面妨碍着农村科学、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的形成,更重要的是制约着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力度。
二、大力推进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1、加强农民的思想道德建设。一是抓好教育侧重点,要以村干部为重点,引导他们树立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以青少年为重点,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二是要加强对农民思想道德的舆论引导和建设力度。促进农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弘扬正气、抵制歪风邪气。三是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农村道德风尚建设,努力在农村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2、着力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育和建设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农民是主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只有农民的整体素质提高了,才能自觉地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一是加强法制建设,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加大综合治理的力度。二是坚持用科学发展观和十精神指导农民,在农村广泛开展“八荣八耻”教育活动,帮助农民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消除封闭、保守的意识,树立敢闯敢拼、诚信友善、富而思进的观念。三是加强农民的市场经济知识、文化科学知识的渗透和培训,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3、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培育和建设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加农民收入是打破当前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瓶颈”的关键。应该按照农村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壮大集体经济,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物质条件。